xx区实验室分析仪器行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区实验室分析仪器行业发展规划

20xx年xx月

实验室分析仪器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医药研发和检测、医疗诊断、商品检验、材料分析等行业,在产

品研发、检测等关键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

供强大的基础支撑。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支撑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新型产品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产

能合作,有效提高区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为了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未来几年产业健康

快速发展,按照“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倍增”的战略部署,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路线

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

任意识。坚持走新型产业化道路,加快产业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大改

革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

第二章发展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着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

快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2、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实现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有序发展。

3、机制创新,部门协同。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监管机制,强化部

门协同,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尊重

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创新经营模式和业态,推动

联合重组,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优胜劣汰;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

规则,完善支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第三章产业背景分析

实验室分析仪器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医药研发和检测、医疗诊断、商品检验、材料分析等行业,在产

品研发、检测等关键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

供强大的基础支撑。

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装

备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2019年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产量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实验室

分析仪器产量2786968台/套,比上年增加815491台/套,同比增长41.36%。

近年来,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主营收入增

长相对稳定,至2020年1-10月,中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制造主营收入211.5亿元。

由于我国实验分析仪器细分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的盈利能力发

展态势良好。至2020年1-10月,中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制造利润总额35.39亿元。

由于实验室仪器种类多、中小企业多,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实验

室分析仪器行业主要企业近700家,拥有实验室离心机、天平、热分

析仪器、动力测试仪器、真空仪器与装置、电泳仪、铸造测试仪器、

应变测量仪、环境试验设备、土工测试仪器、声学仪器、陶瓷检测仪

器12个专业,其中一部分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质量稳定,少部分高端仪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后进入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市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已经优先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为我国实验室仪器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需

求和商机。

实验室仪器行业也应该抓住机遇,满足新技术和有关领域的特殊需要,重视成套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开发。不仅能推动我国科研技术的发展,也为行业自身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新的历史阶段,实验室仪器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和自主创新,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努力探索原理性的原始创新,加速实现仪器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把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到实验室仪器的每个专业中,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我国科学仪器的战略规划,开拓奋进。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发展目标

到xx年末,产业结构优化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发展壮大,现代化发展水平更高,产业融合深度发展,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第五章任务重心

(一)加强组织协调

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研究制定促进产业行业去产能、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研究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制定具体推进方案。

(二)强化政策落实,优化产业结构

以新型工业化为牵引,加快推进消费升级,开展示范试点,推进

新型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应用市场。协调各部门职能部门,出台相应

的政策措施,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全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

效益的增长。

(三)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工程

依托优势企业,整合要素资源,支持区域以产业为特色的产业基

地建设。产业基地要根据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实行“差别竞争、错位发展”,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

(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对产业的投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区域

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大力推进创新,完善创新体系

在政策、资金方面予以倾斜,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营造良好的

环境,激发创新的积极性。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企业特别

是大企业必须明确自己作为创新主体的定位,加大创新投入的比例,

引进技术人才,真正成为决策的主体、投入的主体、风险担当的主体、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主体。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健全

创新体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转变区域行业发展方式提供必要支撑。

(六)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引进电子商务、信息咨询、通信服务、网络服务、软件服务、电视广播服务等专业性服务机构,积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依托行业协会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为行业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为决策提供辅助参考。

第六章保障方案

(一)强化贯彻落实

组织编制本地区产业体系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统筹做好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的进度安排,明确实施责任主体、责任人和保障措施,确保按计划逐年有序推进和实施。建立完善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完善资金、队伍、平台等建成后的日常运维保障机制,保障规划建设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的全面完成。

(二)加大政策扶持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类专项资金对产业重大投资项目及产业化给予重点支持;财政资金继续对重点项目推广应用给予补贴。贯彻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