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教案
自控 时域分析法教案
⑤
将⑤式在零初始条件下拉氏变换得:
ms2Y (s) fsY (s) KY (s) F (s)
⑥
整理⑥式,令 m=500kg、f=350Ns/m、K=50N/m,得系统的传递函数:
( s)
Y ( s) 100 s 350 s 50
图 1 汽车悬挂系统示意图
2.简化模型 汽车减震器最基本的构成是弹簧和阻尼器,可以将其简化为下图所示 的简易模型,其中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f 为弹簧的阻尼系数,m 为减震器
得承重,F(t)为施加到减震器上的等效压力, y(t)为减震器的位移(可 等效为车身的相对位移) 。
图 2 弹簧-阻尼器示意图
减缓。 ②单位阶跃响应 将汽车上台阶等效为给汽车减震器一个阶跃信号,简化为单位阶跃信 号,即 F (t ) (t ) ,则 F ( s )
1 。 s
图 5 汽车上台阶可等效为给系统以阶跃输入
根据传递函数得:
Y ( s ) ( s )· F ( s) 1 1 500 s 350 s 50 s
结论:轮胎上台阶,相当于对轮胎施加一个较为激烈的恒定力,轮胎 因此有较为明显的瞬间位移变化,但是车身因为减震器的缓冲作用,其位 移变化明显变缓、变小。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掌握闭环控制系统的三个重要传递函数, 这三个重要的 传递函数在以后的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应用,为以后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 性、输出响应和稳态误差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题: P42,第 2-7、2-8
2
1 50(2s 1)(5s 1)
1 1 150( s 0.2) 150( s 0.5)
将上式拉氏反变换的:
y (t ) 1 ( e 0 . 2 t e 0 .5 t ) 150
自动控制原理教案
自动控制原理教案一、教材分析《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动控制原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并具备设计和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
本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三、时域分析方法;四、频域分析方法;五、稳定性分析与设计;六、校正与补偿。
二、教学目标1. 理论目标:(1)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表示方法;(3)掌握时域分析方法和频域分析方法;(4)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方法;(5)了解校正与补偿的基本方法。
2. 实践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自动控制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表示方法;(3)时域分析方法和频域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1)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方法;(2)校正与补偿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1.1 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和分类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2.1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表示2.2 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表示2.3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表示第三章时域分析方法3.1 系统的时域响应3.2 时域性能指标3.3 时域分析的基本方法第四章频域分析方法4.1 复频域的基本概念4.2 频域性能指标4.3 常用频域分析方法第五章稳定性分析与设计5.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5.2 稳定性的判据5.3 稳定性的设计方法第六章校正与补偿6.1 校正与补偿的基本概念6.2 控制系统的传感器6.3 控制系统的执行器6.4 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补偿方法2. 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讲授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自动控制原理的理解;(3)实验设计:设计实际的控制系统,通过实验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知识;(4)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之第三章 (一) 时域性能指标,时域分析 (5)
故 20lg ( j) 3(dB)
b
系统带宽频率与带宽
一阶和二阶系统,带宽和系统参数具有解析关系。
自动控制原理教案
一阶系统的带宽: 一阶系统: 因为
1 (s) Ts 1
, 按带宽定义
1 1 T 2b
2
( j 0) 1
20lg ( jb ) 20lg
解 因为该系统为I型系统,单位速度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 查表
1 K 9 K
60
0.62 % e
/ 1 2
7.5%
K 2 1 n , 2n n 2 K 11.6 T T 3.5 ts 0.506
n
自动控制原理教案
G ( j ) G ( j ) 1 G ( j ) A( )
1 2
[1 A2 ( ) 2 A( ) cos ( )] 1 1 [ cos ( )]2 sin 2 ( ) A( )
一般情况下,在M (ω)的极大值附近, γ(ω) 变化较小,且使M (ω)为极值的谐振频率ωr常位于ωc附近,即有
( j 0) 1 , 按带宽定义
b 2 2 b 2 (1 2 ) 4 2 2 2 n n
b n (1 2 2 ) (1 2 2 )2 1
1 2
二阶系统的带宽和自然频率成正比。与阻尼比成反比。
自动控制原理教案
带宽指标意义
根据一阶系统和二阶系统上升时间和过渡过程时间与参数的 关系,可以推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速度和带宽成正比。 对于任意阶次的控制系统,这一关系仍然成立。 当系统的带宽扩大λ 倍,系统的响应速度则加快λ 倍。 对于输入端信号,带宽大,则跟踪控制信号的能力强;而在另一 方面, 抑制输入端高频干扰的能力则弱,因此系统带宽的选择在设计中应折 衷考虑,不能一味求大。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和性能指标
i1 n
]
epjt
j
(spj)
j1
j1
limc(t) 0的充要条件是 p j具有负实部
t
二.劳斯(Routh)稳定判据
闭环特征方程
a nsn a n 1 sn 1 a 1 s a 0 0
必要条件
ai0. ai0
劳斯表
sn s n1 s n2
| | |
a a n
n2
a a n 1
n3
b1 b2
或:系统的全部闭环极点都在复数平面的虚轴上左半部。
m
设闭环的传递函数:
(s)
c(s) R(s)
k (s zi )
i 1 n
(s p j )
P j 称为闭环特征方程的根或极点 j1
n
(s pj ) 0 称为闭环特征方程
j1
若R(s)=1,则C(s)= s m
k (szi)
n
c(t)L1[c(s)]L1[
t 3、峰值时间 p
误差带
4 、最大超调量
%
C C ( )
% max
100 %
C ( )
ts
5 、调节时间
ts
(
0 . 05
0
.
02
)
6、振荡次N数
e e 7、稳态误差 ss
1C()(对单位阶跃) 输入
ss
第三节 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一.一阶系统的瞬态响应
R(s) -
K0 T 0S 1
s5 | 1 3 2
s4 | 1 3 2
s3 | 4 6
s2
|
3 2
2
s1
|
2 3
s0 | 2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时域分析法
调节时间
系统响应从峰值回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
振荡频率
系统阻尼振荡的频率,反映系统的动态性能。
系统的阶跃响应与脉冲响应
阶跃响应
系统对阶跃输入信号的响应,反映系 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脉冲响应
系统对脉冲输入信号的响应,用于衡 量系统的冲激响应能力和动态性能。
03
一阶系统时域分析
01
单位阶跃响应是指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作为输入时的
输出响应。
计算方法
02 通过将单位阶跃函数作为输入,代入一阶系统的传递
函数中,求出系统的输出。
特点
03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是等值振荡的,其最大值为1,
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T,且在时间T后逐渐趋于0。
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定义
单位脉冲响应是指系统在单 位脉冲函数作为输入时的输
无法揭示系统结构特性
时域分析法主要关注系统的动态行为和响应,难以揭示系统的结构特 性和稳定性。
对初值条件敏感
时域分析法的结果对系统的初值条件较为敏感,初值条件的微小变化 可能导致计算结果的较大偏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计算简便
时域分析法通常采用数值积分方法进 行计算,计算过程相对简单,易于实 现。
时域分析法的缺点
数值稳定性问题
对于某些系统,时域分析法可能存在数值稳定性问题,例如数值积分 方法的误差累积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失真。
计算量大
对于高阶系统和复杂系统,时域分析法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值积分计算, 计算量较大,效率较低。
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时域 分析法
目录
• 时域分析法概述 • 时域分析的基本概念 • 一阶系统时域分析 • 二阶系统时域分析 • 高阶系统时域分析 • 时域分析法的优缺点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时域分析法
0
T 2T 3T 4T
t
单位脉冲响应曲线
精选课件
19
三.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 R(t) t, R(s) 1
s2
C(s) (s) R(s) 1 1 1 T T 2
Ts 1 s2 s2 s Ts 1 拉氏反变换,单位斜坡响应为
Ct (t) (t T) Tet/T (t 0) 其中t T为稳态分量,Tet/T为暂态分量。
%h(tp)h( )10% 0
h( )
精选课件
9
超调量表示系统响应过冲的程度,超调量 大,不仅使系统中的各个元件处于恶劣的 工作条件下,而且使调节时间加长。
▪ 五.振荡次数N
在调节时间以内,响应曲线穿越其稳态值 次数的一半。
tr,tp和ts表示控制系统反映输入信号的快速 性,而σ%和N反映系统动态过程的平稳性。 即系统的阻尼程度。其中ts和σ%是最重要
精选课件
20
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c(t)
r(t)=t
T T
引入误差的概念:0
t
当时间t趋于无穷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实
际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即:
e hh( )
ss
0 精选课件
21
一阶系统单位斜坡响应存在稳态误差 ess=t-(t-T)=T 从曲线上可知,一阶系统单位斜坡响应达到 稳态时具有和输入相同的斜率,只要在时间 上滞后T,这就存在着ess=T的稳态误差。
c(t) 0 0.63 0.86 0.950 0.98 0.99
1
25
2
3
c(0)1 T
精选课件
14
特点: (1)初始斜率为1/T; (2)无超调 (3)稳态误差ess=0 。
方晓柯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第三章时域分析法
12 n
若取=2%得ts: ≥
12 n
当阻尼比 <0.8时,近似取为:
ts
3
n
ts
4
n
(=5 %)
( =2%)
当 一定时,以为自变量,对 求极值,可得当 =0.707时,
取得极小值,即系统的响应速度最快。
设计二阶系统时,一般取=0.707作为最佳阻尼比。
5.振荡次数 N
振荡次数N是在0≤t≤ts时间间隔内,系统的单位阶跃曲线c(t)
(5)控制系统中各元件的参数在系统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变化。
因此,对于一个实际系统,只知道系统是稳定的还不够,还要了 了解系统的稳定程度,即系统必须具有稳定性储备。系统离开临 界稳定状态的程度,反映了系统稳定的程度。
3.4.2 稳定的条件
线性定常系统的微分方程:
a0
d nct
dt n
a1
d n1c t
d
1 2 (s n )2 d 2
c(t) 1 ent
1
1 2
s in(d t
arctg
1 2
)
系 统 的 响 应 由 稳 C(t) 态分量和动态分 量两部分组成, 稳态分量的值等 于1,动态分量是
一个随时间t的增
长而衰减的振荡 过程。
c(t) 1 ent
1
1 2
s in(d t
arctg
1 2
)
2.临界阻尼状态(=1)
Cs
n 2
n 2
s(s 2 2n s n 2 ) s(s 2 2n s n 2 )
n 2 s(s n )2
A1 s
A2
s n
(s
A3
n
)2
朱玉华自动控制原理第3章 时域分析3-1,2,3
1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4 3s3 s2 3s 1 0 s3 3 3
试判别该系统的稳定性。 s2 0 1
当 0时,3 3 0,
s1 3 3 0
s0
1
有2个特征根在s平面第右3章边控. 制系系统统的是时域不分析稳定的
10 0 0
(2) 劳斯表中某一行的元素全为零。
——这时系统在s平面上存在一些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
61
s0 6
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素大于零,所以该系统是稳定的。 这时,系统所有的特征根均处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
第3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课程回顾(1)
1、 稳态性能指标 2、 动态性能指标
ess
lim[r(t)
t
cr (t)]
(1)延迟时间td (2)上升时间tr
(3)峰值时间tp
(4)调整时间ts
负可化为全为正) (2)劳斯表中第一列所有元素均大于零。
第3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例3-1 已知三阶系统特征方程为 a0s3 a1s2 a2s a3 0
试写出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解:列写劳斯表 s3
a0
a2
0
s2
a1
a3
0
s1 a1a2 a0a3 0
a1
s0
a3
0
故得出三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
0
9
s0 5
s1 32
0
s0 5
所得结论不变
第3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2、劳斯稳定判据的特殊情况
(1) 劳斯表中某一行的第一个元素(系数)为零,而该 行其它元不为零。
——计算下一行第一个元素时将出现无穷大,以至劳斯 表的计算无法进行。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三章时域分析方法
总结与分析:
一阶系统对典型试验信号的响应 输入信号x(t) 输出响应y(t)
1 2 3
t
1() δ(t)
t T Te t / T
1 et /T
1 T
et /T
l 线性定常系统对输入信号导数的响应,可以通过 把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进行微分求得; l 系统对输入信号积分的响应,可以通过把系统对原 输入信号的响应进行积分求得,而积分常数则由初 始条件决定。
3.1.1 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
● 在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有一个对各种
系统性能进行比较的基础。
● 从实际应用中抽象出一些典型的输入信号,它
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实际意义。
● 通过比较各类系统对这些典型试验信号的响
应来分析它们的性能。
常用的典型试验信号:
r(t) A t (a) 阶跃信号
r(t)
1 E
实验方法求取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63.2% T
1 Ts 1
对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直接从达到稳态值的63.2%对应的时间求出一阶 系统的时间常数;
2、从t=0处的切线斜率求得系统的时间常数。 思考题:
若系统增益K不等于1,系统的稳态值应是多少?如何用实
验方法从响应曲线中求取K值?
3.2.2单位斜坡响应
2、系统的稳态响应为y(∞)=t-T,是一个与输入斜 坡函数斜率相同但时间迟后T的斜坡函数。
3、输出总是小于输入,误差逐步从零增大到时间 常数T并保持不变,因此T也是稳态误差。系统 的时间常数T越愈小,系统跟踪输入信号的稳态 误差也越小。
3.2.3 单位脉冲响应
1 R( s) L[ ( t )] 1 Y ( s) G ( s) R( s) G (s ) Ts 1 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式就是系统的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第3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例3-2】 求典型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 典型一阶系统惯性环节的微分方程为
T dc(T) c(t) r(t) dt
上式的拉氏式为 TsC(s) C(s) R(s)
由于为单位斜坡输入,即r(t)=t,因此,R(s) 1 , s2
代入上式有
TsC(s)
C(s)
1 s2
由上式有
【例3-1】 设典型一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T dc(t(t) 为输入信号;c(t) 为输出信号;T称为间
常数,其初始条件为零。 解 1) 对微分方程两边进行拉氏变换有:
TsC(s)+C(s)=R(s)
由题意可知,系统的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
即r(t)=1(t),则 R(s) 1 ,代入上式有:
(3 9)
由式(3-9)可画出如图3-3中ξ =1所示的曲线。此曲
4) 当ξ >1(过阻尼)时:
特征方程的根 s1,2 n n 2 1
是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 过阻尼时的阶跃响应也为单调上升曲线。不过其上 升的斜率较临界阻尼更慢。 由以上的分析可见,典型二阶系统在不同的阻尼比 的情况下,它们的阶跃响应输出特性的差异是很大 的。若阻尼比过小,则系统的振荡加剧,超调量大 幅度增加;若阻尼比过大,则系统的响应过慢,又 大大增加了调整时间。因此,怎样选择适中的阻尼 比,以兼顾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便成了研究自 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由上式可知,响应曲线在起点的斜率m为时间常数T
的倒数,T愈大,m愈小,上升过程愈慢。
② 过渡过程时间。由图2-3可见,在t经历T、2T、3T、 4T和5T的时间后,其响应的输出分别为稳态值的 63.2%、86.5%、95%、98.2%和99.3%。由此可见,对 典型一阶系统,它的过渡过程时间大约为(3~5)T, 到达稳态值的95%~99.3%。
自动控制原理 第3章时域分析
16
1)暂态性能指标 tr=2.2T (按第二种定义) ts=4T (Δ=±2%) 2)稳态性能指标
ess
lim[r(t)
t
c(t)]
0
17
3.2.3 单位脉冲响应
对于单位脉冲输入r(t)=δ(t),R(s)=1,于是
C(s)
1 Ts 1
1 T
s
1 1
T
因此
(3-7)
g(t)
c(t)
1
t
eT
(t 0)
(3-8)
T
18
响应曲线如图3-5所示。该曲线在t=0时等于1/T,正好 与单位阶跃响应在t=0时的变化率相等,这表明单位脉冲响 应是单位阶跃响应的导数,而单位阶跃响应是单位脉冲响
3
3.1 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评价一个系统的优劣,总是用一定的性能指标来衡量。
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根据系统的时间响应来定义的。
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通常分为两部分:稳态响应和暂
态响应。如果以c(t)表示时间响应,那么其一般形式可写为
c(t)=css(t)+ct(t)
式中:css(t)为稳态响应;ct(t)为暂态响应。
(3-1)
4
稳态响应由稳态性能描述,而暂态响应由暂态性能描 述。因此,系统的性能指标由稳态性能指标和暂态性能指 标两部分组成。
5
3.1.1 暂态性能指标
控制系统常用的输入信号有脉冲函数、阶跃函数、斜 坡函数、抛物线函数以及正弦函数等。通常,系统的暂态 性能指标是根据阶跃响应曲线来定义的,如图3-1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案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导论本章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相关概念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3使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基本要求本章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和掌握负反馈控制的原理2了解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3能确定被控系统的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掌握根据原理图绘制系统方框图的方法。
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2自动控制系统分类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4自动控制的发展简史5控制系统设计概论本章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变量、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理解信息反馈的含义和作用,区别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3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使学生了解更多工程实际中所用的控制系统,并深入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本章教学方式:采用工程实例和设疑方法引导学生用系统论,信息论观点分析广义系统的动态特征、信息流,理解信息反馈的作用。
绘制控制系统方框图。
在讲述控制理论发展史引入我国古代指南车和“二弹一星”特殊贡献科学家——钱学森在自动控制理论方面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和专业教育。
在讲述控制系统系统设计概论,引用转台转速控制和磁盘驱动读取系统的设计实例,强化设计训练。
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本章概念较多,多举事例说明,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本章主要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吴秀华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自动控制原理》修订版,孙亮,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年《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年。
《自动控制原理》黄家英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自动控制原理》李友善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年《控制理论基础》王显正、陈正航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同域对应的不同种类的数学模型,学会系统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的求法,能绘制系统结构图和信号流图,会用结构图等效变换和梅森公式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1.本章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控制系统时域分析方法。
2)使学生掌握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3)使学生学会利用代数稳定性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
4)掌握稳态误差计算;
5)掌握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单位斜坡响应、单位脉冲响应的分析方法;
6)掌握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单位脉冲响应的分析方法;
7)掌握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性能指标计算;
2.本章讲授的重点
本章讲授的重点是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应用代数稳定性判据、稳态误差计算、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性能指标计算。
3.本章的教学安排
本章讲授10个学时,安排了5个教案,实验学时2学时。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掌握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性能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教案3-1]
1.主要内容:
1)时域分析法的基本概念、时间响应概念及其组成
2)典型输入信号
1)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2)控制系统稳定的条件;
2.讲授方法及讲授重点:
本讲首先介绍时域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通过二阶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过程曲线来介绍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概念,从而使学生了解时间响应的含义。
重点介绍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包括脉冲信号、阶跃信号、斜坡信号和抛物线信号,说明信号的特点、在实际中选用典型输入信号的方法。
强调控制系统稳定性是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然后介绍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稳定的条件及判定方法。
重点介绍控制系统稳定的条件并做简单的推导,得出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系统特征方程无正实根的结论。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讲解各种形式的例题,使学生充分理解并熟练掌握。
3.教学手段:
Powerpoint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
4.注意事项:
在讲授本讲时,注意讲清楚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的推导;
5.课时安排:2学时。
6.作业:
书后p88 习题3-1,3-2。
[教案3-2]
1.主要内容:
1)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判定方法;
2)代数稳定性判据。
2.讲授方法及讲授重点:
在介绍代数稳定性判据时,说明代数稳定性判据的依据是系统特征方程是否只具有负实根或负实部的复数根,强调特征方程的根与方程式的系数有关,从而引出代数稳定性判据。
重点介绍代数稳定性判据中的劳斯(Routh)稳定性判据和霍尔维茨(Hurwitz)稳定性判据。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判据的应用方法,掌握其充要条件的具体应用过程及其特点。
3.教学手段:
Powerpoint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
4.注意事项: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讲解各种形式的例题,使学生充分理解并熟练掌握。
劳斯(Routh)稳定性判据中劳斯表的排列方法及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霍尔维茨(Hurwitz)稳定性判据中霍尔维茨行列式的排列方法。
5.课时安排:2学时。
6.作业:p88 3-11(1)(3),3-12
[教案3-3]
1.主要内容:
1)稳态误差和稳态偏差的基本概念;
2)偏差传递函数和稳态偏差计算方法;
3)稳态偏差系数的求取。
4)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单位斜坡响应、单位脉冲响应;
2.讲授方法及讲授重点:
本讲主要介绍控制系统准确性的评价指标,即稳态误差。
稳态误差的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本节讨论稳态误差与系统的结构、参数及输入信号的关系。
引出一、二阶系统的讨论。
在讲解过程中,首先介绍稳态误差及稳态偏差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重点介绍稳态误差的计算方法,包括对于不同系统的位置偏差系数、速度偏差系数、加速度偏差系数以及根据这些系数求取稳态偏差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出稳态偏差的计算表。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讲解例题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系统的稳态偏差计算,尤其要求学生熟悉稳态偏差的计算表,并会运用表进行计算。
介绍一阶系统的典型响应、相关结论。
在介绍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时,首先强调所谓一阶系统就是指前面章节所介绍的惯性环节,本讲就是分析惯性环节在不同输入信号作用下的时间响应。
重点介绍一阶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单位斜坡信号和单位脉冲信号作用下系统的时间响应特点,并对各自响应过程的性能指标和参数的求取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3.教学手段:
Powerpoint课件、Matlab绘图与黑板讲授相结合。
4.注意事项:
在讲授本讲时,注意讲清稳态偏差的计算方法,强调会运用稳态偏差的计算表进行稳态偏差计算。
5.课时安排:2学时。
6.作业:
书后p88 习题3-5(1)(3),3-7,3-8。
7.思考题:
[教案3-4]
1.主要内容:
1)典型二阶系统的响应分析。
2) 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的关系
2.讲授方法及讲授重点:
在介绍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时,强调评价二阶系统的性能,最常用的输入信号就是单位阶跃信号。
因此,本讲主要分析在不同阻尼比的情况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过程,分为临界阻尼(ζ=1)、过阻尼(ζ>1)、欠阻尼(0<ζ<1)及无阻尼情况,使学生熟悉系统输出与系统结构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
根据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公式及各个特征量的概念,重点介绍欠阻尼情况下二阶系统瞬态响应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对公式做简单推导,并通过例题讲解性能指标的具体应用。
再将二阶系统的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熟练掌握系统的结构参数对系统频域、时域性能指标的影响。
3.教学手段:
Powerpoint课件、Matlab绘图与黑板讲授相结合。
4.注意事项:
在讲授本讲时,应利用Matlab进行绘图演示,简单说明应用Matlab绘制控制系统时间响应图形的方法,主要是说明利用计算机可对各种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
5.课时安排:2学时。
6.作业:
书后p88. 习3-4,3-8。
7.思考题:
结合实验利用Matlab绘制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教案3-5]
1.主要内容:
1)介绍两种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
2)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引出主导极点法:
2.讲授方法及讲授重点:
本讲首先针对二阶系统给出改善动态性能的方法,比例微分控制、测速反馈控制的构成、性质、作用。
比较两种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优缺点、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最后介绍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方法时,使学生了解分析高阶系统时间响应的方法和过程。
并介绍主导极点的概念。
3.教学手段:
Powerpoint课件、Matlab绘图与黑板讲授相结合。
4.注意事项:
利用Matlab进行绘图演示,观看当系统的参数改变时,曲线的变化情况,增强同学的感性认识。
5.课时安排:2学时。
6.作业:
书后p89 3-9 ,3-10
7.思考题:
结合实验利用Matlab绘制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观查当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