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合集下载
关于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课件
1、能量代谢:指伴随着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 而发生的一系列能量转变。
遵循热力学定律(第一和第二定律) G= H-T S [G:(实际)自由能变化; H总
热能变化; T S总体熵变化。]
当G<0时,体系的反应自发进行(放能); 当G>0时,在补充自由能时可以进行(吸能) G=0时,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18
c) 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COOH O CO PO CH2 O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4.8千卡/摩尔
19
② 氮磷键型
O
NH
PO
C NH O
N CH3
C H 2C O O H
O
NH
PO
C NH O
N CH3 NH2
C H2C H2C H2C HC O O H
磷酸肌酸
磷酸精氨酸
10.3千卡/摩尔
7.7千卡/摩尔
三、高能化合物与ATP作用
1、高能化合物:在生物化学反应中,随水解反应或 集团转移反应能够放出大量自由能的化学化合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P)、硫酯型高能化合物、 甲硫型高能化合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磷氧型+磷氮型 p205(表8-1)
Fig. 2. The two-dimensional stick model of the adenosine phosphate family of molecules, showing the atom and bond arrangement.
关于新陈代谢总论 和生物氧化
8.0 概论
1、新陈代谢(metabolism)的概念: 新陈代谢是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
换的全过程。它包括生物体内所发生的一切合成(同化 作用,耗能)和分解(异化作用,放能)作用。
遵循热力学定律(第一和第二定律) G= H-T S [G:(实际)自由能变化; H总
热能变化; T S总体熵变化。]
当G<0时,体系的反应自发进行(放能); 当G>0时,在补充自由能时可以进行(吸能) G=0时,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18
c) 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COOH O CO PO CH2 O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4.8千卡/摩尔
19
② 氮磷键型
O
NH
PO
C NH O
N CH3
C H 2C O O H
O
NH
PO
C NH O
N CH3 NH2
C H2C H2C H2C HC O O H
磷酸肌酸
磷酸精氨酸
10.3千卡/摩尔
7.7千卡/摩尔
三、高能化合物与ATP作用
1、高能化合物:在生物化学反应中,随水解反应或 集团转移反应能够放出大量自由能的化学化合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P)、硫酯型高能化合物、 甲硫型高能化合物)。
高能磷酸化合物:磷氧型+磷氮型 p205(表8-1)
Fig. 2. The two-dimensional stick model of the adenosine phosphate family of molecules, showing the atom and bond arrangement.
关于新陈代谢总论 和生物氧化
8.0 概论
1、新陈代谢(metabolism)的概念: 新陈代谢是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
换的全过程。它包括生物体内所发生的一切合成(同化 作用,耗能)和分解(异化作用,放能)作用。
生物化学 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磷 酸 基 团 转 移 能 12 10 3-磷酸甘 油酸磷酸 8 6 4 2 0 磷酸肌酸(磷酸基团储备物)
~P ~P ATP
~P
~P
~P
6-磷酸葡萄糖 3-磷酸甘油
二 生物氧化
二、生物氧化
有机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生
物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而生成CO2和H2O
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通常需要消耗氧,所以又称
O NH C N NH CH3
肌酸磷酸
O
O NH
P O
P O NH2
C NH O N CH3 CH2CH2CH2CHCOOH
磷酸精氨酸
CH2COOH
这两种高能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起储存能量的作用。
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
硫酯键型
酰基辅酶A
O SCoA
R C
甲硫键型
COO CH CH2 CH2 H3C S
(3) 水的生成方式是代谢物脱下的H与O结合
产生的。 (4) CO2的生成方式是有机酸脱羧产生的。
生物氧化的内容
(1)细胞如何在酶的催化下将有机化合物中的C变 成CO2—CO2如何形成? • 脱羧反应
(2)在酶的作用下细胞怎样利用分子氧将有机化 合物中的H氧化成H2O—H2O如何形成? • 电子传递链 (3)当有机物被氧化成CO2和H2O时,释放的能量怎 样转化成ATP—能量如何产生? • 底物水平磷酸化 • 氧化磷酸化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
生物小分子合成大分子 • •
合成代谢 •
需要能量
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
•
• •
释放能量
分解代谢
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
物 质 代 谢
新陈代谢的共同特点
~P ~P ATP
~P
~P
~P
6-磷酸葡萄糖 3-磷酸甘油
二 生物氧化
二、生物氧化
有机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生
物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而生成CO2和H2O
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通常需要消耗氧,所以又称
O NH C N NH CH3
肌酸磷酸
O
O NH
P O
P O NH2
C NH O N CH3 CH2CH2CH2CHCOOH
磷酸精氨酸
CH2COOH
这两种高能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起储存能量的作用。
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
硫酯键型
酰基辅酶A
O SCoA
R C
甲硫键型
COO CH CH2 CH2 H3C S
(3) 水的生成方式是代谢物脱下的H与O结合
产生的。 (4) CO2的生成方式是有机酸脱羧产生的。
生物氧化的内容
(1)细胞如何在酶的催化下将有机化合物中的C变 成CO2—CO2如何形成? • 脱羧反应
(2)在酶的作用下细胞怎样利用分子氧将有机化 合物中的H氧化成H2O—H2O如何形成? • 电子传递链 (3)当有机物被氧化成CO2和H2O时,释放的能量怎 样转化成ATP—能量如何产生? • 底物水平磷酸化 • 氧化磷酸化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
生物小分子合成大分子 • •
合成代谢 •
需要能量
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
•
• •
释放能量
分解代谢
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
物 质 代 谢
新陈代谢的共同特点
生物化学-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4
人体为例:水(代谢水)每一周就有50%为新的水分子;蛋白质80天就被更新一半,其中肝、血中的蛋白质10天就更新一半;组成人体的原子一年后98%被更新。
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环境→机体
生物小分子 —————— 大分子
(合成代谢)
吸能反应
放能反应
生物大分子 —————— 小分子
(分解代谢)
体内→环境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
诸多反应有严格的顺序,彼此协调。
贰
由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
壹
对周围环境高度适应。
叁
新陈代谢的共同特点:
物质代谢代谢途径类型
乙酰CoA在代谢中的作用
脂肪
葡萄糖、其它单糖
三羧酸循环
电子传递(氧化)
蛋白质
脂肪酸、甘油
多糖
氨基酸
乙酰CoA
e-
磷酸化
+Pi
小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共同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乙酰CoA等)
多数 ATP ADP+Pi 少数 ATP AMP+PPi
磷酸肌酸作为肌肉和脑组织中能量的一种贮存形式。
肌酸激酶的作用
ATP的生成和利用
ATP
ADP
肌酸
磷酸 肌酸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P
~P
机械能(肌肉收缩) 渗透能(物质主动转运) 化学能(合成代谢) 电能(生物电) 热能(维持体温)
熵:混乱度或无序性,是一种无用的能。
三、高能化合物与ATP的作用
高能化合物
磷酸化合物
非磷酸化合物
磷氧型
磷氮型
硫酯键化合物
甲硫键化合物
人体为例:水(代谢水)每一周就有50%为新的水分子;蛋白质80天就被更新一半,其中肝、血中的蛋白质10天就更新一半;组成人体的原子一年后98%被更新。
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环境→机体
生物小分子 —————— 大分子
(合成代谢)
吸能反应
放能反应
生物大分子 —————— 小分子
(分解代谢)
体内→环境
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
诸多反应有严格的顺序,彼此协调。
贰
由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
壹
对周围环境高度适应。
叁
新陈代谢的共同特点:
物质代谢代谢途径类型
乙酰CoA在代谢中的作用
脂肪
葡萄糖、其它单糖
三羧酸循环
电子传递(氧化)
蛋白质
脂肪酸、甘油
多糖
氨基酸
乙酰CoA
e-
磷酸化
+Pi
小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共同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乙酰CoA等)
多数 ATP ADP+Pi 少数 ATP AMP+PPi
磷酸肌酸作为肌肉和脑组织中能量的一种贮存形式。
肌酸激酶的作用
ATP的生成和利用
ATP
ADP
肌酸
磷酸 肌酸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P
~P
机械能(肌肉收缩) 渗透能(物质主动转运) 化学能(合成代谢) 电能(生物电) 热能(维持体温)
熵:混乱度或无序性,是一种无用的能。
三、高能化合物与ATP的作用
高能化合物
磷酸化合物
非磷酸化合物
磷氧型
磷氮型
硫酯键化合物
甲硫键化合物
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
呼吸链中传递体的顺序
确定呼吸链中各传递体顺序的方法依据: a. 测定各电子传递体氧化还原电位的数值-- 按氧化还原电位由低到高顺序排列; b. 利用电子传递抑制剂确定其顺序; c. 通过电子传递体体外重组实验加以验证; d. 根据从线粒体中分离到的传递体复合体排序 (4种)。
氧化磷酸化作用
——伴随着放能的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第七章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06工一 莫燕玲 20062502621
新陈代谢的概念
生物小分子合成为 生物大分子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需要能量 新陈代谢 释放能量 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 能量代 谢 物质代谢
生物大分子分解为 生物小分子
新陈代谢的共同特点
• 1. 由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
• 2. 诸多反应有严格的顺序,彼此协调。 • 3. 对周围环境高度适应。
呼吸链包括
NADH-Q还原酶、琥珀酸-Q还原酶、细胞色素c 还 原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
NAD H
NADH-Q 还原酶
Q
细胞色素c还 原酶
细胞 色素c
细胞色素c氧 化酶
O2
琥珀酸-Q还原酶
FADH2
呼吸链种类
• • • • • • •
●
根据代谢物上脱下的氢的初始受体不同,在具有线粒体 的生物中,典型的呼吸链有2种:
●
NADH呼吸链: 绝大部分分解代谢的脱氢氧化反应通 过此呼吸链完成 FADH2呼吸链: 只能催化某些代谢物脱氢, 不能使 NADH 或 NADPH脱氢
• 以组分来分: • 1、烟酰胺脱氢酶类(蛋白类,以NAD+或NADP+为 辅酶) • 2、黄素脱氢酶类(蛋白类,以FMN或FAD作为辅基) • 3、铁硫蛋白类(活性部分有两个活泼的硫和两个 铁原子,故称铁硫中心) • 辅酶Q类(不是蛋白质,使一个脂溶性的存在于mt 内膜) • 细胞色素类(蛋白类,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 蛋白质)
新陈代谢总论和生物氧化课件
COOH CH2 CH2 COOH
COOH
CH
+
CH
COOH
2H+ + 2e-
醇alcohol脱氢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OH
CH3CHCOOH NAD+
O CH3CCOOH NADH
(2)water as reatant
酶催化的醛氧化成酸的反应即属于这一类。
H
H
一 Metabolism outline
(一) definition
生物小分子合成为
anabolism
生物大分子
(同化作用)
新陈代谢
需要能量 释放能量
能量 代谢
物质代谢
catabolism (异化作用) 生物大分子分解为
生物小分子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metabolism reactions:
1. 由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 2. 诸多反应有严格的顺序,彼此协调。 3. 对周围环境高度适应。
(二) research methonds 1. 活体内(in vivo)与活体外实验(in vitro) 2. 同位素示踪 isotopic tracing 3. 代谢途径阻断 blocking up
催化还原型QH2的氧化和细胞色素c(cyt.c)的还原。
QH2-cyt.c 还原酶 QH2 + 2 cyt.c (Fe3+) ==== Q + 2 cyt.c (Fe2+) + 2H+
主要包括细胞色素b 和c1,铁硫蛋白(2Fe-2S)。
cytochrome
细胞色素是一类含有血红素辅基(heme)的电子传 递蛋白质的总称. 线粒体呼吸链中主要含有细胞色素a, b, c 和c1 还原型细胞色素具有明显的可见光谱吸收。 细胞色素主要是通过Fe3+ Fe2+ 的互变起传递 电子的作用的。
新陈代谢及生物氧化
什么叫做生物氧化,分析生物氧化 和非生物氧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称为生物氧化, 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 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 和 H2O的过 程。 • 部位:线粒体 • 氧化方式:脱氢、加氧、失电子
糖原
葡萄糖
脂肪
脂肪酸+ 甘油
蛋白质 氨基酸
乙酰辅酶A
异同
⑴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的相同点 ①都需要O2,放出CO2和H2O; ②放出的总能量相同; ③反应的实质是电子或H+的转移。 ⑵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的不同点
项 目 生物氧化 35~37℃,水中 缓慢,匀速 热能,高能键 非生物氧化 高温,干燥 高速,非匀速(慢快慢) 热能 反应条件 反应速度 能量形式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 合成代谢 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 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 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 分解代谢 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 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 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关系
• 分解代谢的功能在于保证合成代谢的进行, 而合成代谢又反过来为分解代谢创造了更 好的条件 • 如果生物体内只进行分解代谢,则有机能 源最终只是产生ATP、H2O和CO2,这时 没有了中间产物的累积,因此合成代谢不 能正常进行。 • 而如果要进行正常的合成代谢,又须抽走 大量分解代谢正常进行所必需的中间产物, 结果势必影响分解代谢的正常运转。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三羧酸循环
第四阶段
2H
呼吸链
ATP
水
ADP+Pi
CO2
生物氧化的特点 • 是在细胞内温和的环境中(体温,pH接近 中性),在一系列酶促反应逐步进行 • 能量逐步释放有利于机体捕获能量,提高 ATP生成的效率。 • 二氧化碳的生成方式:有机酸脱羧产生 CO2 , • 水的生成方式:底物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 生H2O 。 • 生物氧化的速率受体内多种因素的影响和 调节。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分A、B、C三类。
②
区别: ① 铁卜啉辅基侧链不同 铁卜啉辅基与酶蛋白连接方式不同
辅基 与酶蛋白连接 非共价结合
cytA
血红素A
cytB cytC
血红素 血红素
非共价结合
乙烯侧链与酶蛋白多 肽链中 Cys的 –SH相 连
多聚异戊二烯长链
甲酰基
CoQ
2Fe
2+
2Fe
3+
2Fe
2+
2Fe
3+
C y tb CoQH
FADH2
2e-
1 O2 2
H2 O
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1) 化学渗透学说
●呼吸链传递电子和质子:
电子--释放的能量
质子--线粒体内膜的内侧(基质侧) 线粒体内膜的外侧(膜间隙侧)
化 学 渗 透 假 说
化学渗透假说示意图
+++++++++
线粒体内膜
氧化
磷酸化
__________
NADH+H+ 2H+ ADP+Pi ATP 2H+ 2H+ H2 O 2 e2H+ 2H+ 2H+
成高能磷酸化合物,进一步将高能磷酸基转移给ADP,
形成ATP。
底物水平磷酸化是在发酵作用中取得能量的唯一
方式,与氧气的存在与否无关。
共3个反应:
底物水平磷酸化
3-P-甘油酸激酶
1,3-BP- 甘油酸 +ADP
丙酮酸激酶
3-P-甘油酸
+ATP
PEP+ADP
琥珀酰CoA+Pi+GDP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可被机体利用的化学能。
• 三羧酸循环,它是糖、脂和蛋白质分解的共同通路,乙酰辅酶进 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成CO2,在循环中又多次脱氢,脱下的 氢经呼吸链传递,最后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其中相当一部分能为机体所利用。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生物氧化和有机物在体外氧化(燃烧)的实质相同,都是消耗 氧气,使有机物氧化,最终生成C2O和H2O,释放能量。但二者进 行的方式却不同: 生物氧化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熵(S)
• 当热自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环境时,即把原来集 中于高温物体的能量分散到与他相联系的环境 的质点中。这表明能量分散的程度增大。相反 的过程是不可能自发进行的。 • 熵值是代表一个体系质点散乱无序的程度。 • 熵的变化用∆S表示,是正值。 • 隔离体系的熵变用下式表示: ∆S=Q/T
自由能:
• ∆G = ∆G°′ + RTlnKeq • ∆G°′= - RTlnK = -2.303RTlgkeq
R为气体常数,R=8.315J/mol · T为绝对温度; k; Keq为反应的平衡常数=[产物]/[反应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根据反应物和产物浓度计算出的∆G值,可判断一
个化学反应是否能按预想的方向进行。只有当∆G
COOH
α-氧化脱羧
O ‖ CH3-C-COOH + CoASH + NAD+ O ‖ CH3-C~ SCoA + NADH + H+ + CO2
β-氧化脱羧
COOH C =O + NADP+ α β CH2 COOH
COOH
C =O + CO2 +NADPH + H+ CH3
生物能学和生物氧化
14
﹝ATP﹞+ 0.5﹝ADP﹞
能荷= ——————————— ﹝ATP﹞+﹝ADP﹞+﹝AMP﹞
能荷:高能状态的腺苷酸与总腺苷酸浓度 之比。 能荷是细胞中ATP-ADP-AMP系统中高能 磷酸化状态的一种量度。
教学ppt
15
9.3 生物氧化
❖ CO2和H2O的生成(物质的代谢) ❖ 物质代谢和能量生成的偶联(电子传递链) ❖ 能量生成和ATP生成( ATP ase复合体)
教学ppt
4
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基本规律
❖ 生物体和周围环境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因此,它 属于热力学开放体系。生物体内能量代谢服从热力学定律。
❖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 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生物体内的能量可 以相互转变,但生物体与环境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10
ATP和其它高能磷酸化合物
❖ ATP的分子结构:三个磷酸基团、两个高能键。 ❖ 活性形式:MgATP2-
教学ppt
11
ATP的作用和储存
❖ ATP为即时性的能量载体。
❖ ATP在细胞酶促磷酸基团转移中起“中转站”的作 用。
❖ ATP不是能量的贮存物质,而是能量的携带者或传 递者。它可将高能磷酸键转移给肌酸(C)生成磷酸 肌酸(creatine phoshate,C~P)。但磷酸肌酸 所含的高能磷酸键不能直接应用,需用时磷酸肌酸
第九章、生物能学和生物氧化
❖ 新陈代谢 ❖ 生物能学 ❖ 生物氧化
主要内容
教学ppt
2
9.1 新陈代谢
❖ 新陈代谢是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 换的全过程,是生物体内一切化学变化的总称,是 生物体表现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第二节
一、生物氧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葡萄糖 第二阶段
线粒体氧化体系
蛋 白 质 氨基酸
释放能量<1%
糖(糖原) 脂 肪 甘油、脂肪酸
乙酰CoA
CoA
释放能量约为1/3
第三阶段
三羧酸循环
2H
氧化磷酸化
ATP
O2 H 2O
ADP+Pi
CO2
释放大量能量
2、线粒体生物氧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生物氧化的终产物是CO2、H2O和ATP 。 (1)CO2的形成———脱羧反应(COOH CO2) (2)H2O的形成———脱氢,与氧结合(2H+O H2O) (3)ATP的产生———释放能量转化成ATP
线粒体结构和功能
• (一)结构
• 线粒体有两层膜:外膜、内膜。 • 内膜折叠成嵴 • 内外膜之间为膜间腔
• (二)功能
• 外膜对大多数小分子和离子可自由透过;内膜不 能自由通透,需特殊的酶与载体。内膜为脂双层 结构,上含有呼吸链和ATP合成酶 • 线粒体基质含有TCA循环酶系、脂肪酸-β-氧化酶 系和谷氨酸脱氢酶等。 • 线粒体内膜上存在多种酶与辅酶组成的电子传递 链(呼吸链),将代谢物脱下的氢传递到氧生成 水。 • 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利用电子传递过程 释放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其余能量 以热能形式释放。
冷的冬季。
• 例2:感冒发烧,就是由于细菌或病毒在人体内产生某种解
偶联剂,使体温升高。
1、氰化物中毒: 吸入含氰化物的蒸汽或粉末 或误食大量的苦杏仁、桃仁、白果(银杏)、木 薯等 2、解除氰化物的毒性:
(四)呼吸链中ATP的形成部位
FAD
琥珀酸
丙酮酸 →NADH→FMN→CoQ→b→c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的关系,为此提出P/O比的概念。(同位素实验)
当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给O2的过程中所产生的ATP分子数。 实质是伴随ADP磷酸化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与消耗 分子氧的氧原子数之比,称为P/O比。
线粒体NADH+H+经呼吸链氧化P/O比为2.5(3),FADH2经 呼吸链氧化P/O比为1.5(2)。
✓离体研究:“in vitro”:以组织切片、 匀浆或组织提取液为对象进行的代谢研究 称为离体研究(又称体外研究)。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同位素示踪法: ✓酶的抑制剂和拮抗物的应用: ✓整体水平的研究 ✓器官水平的研究 ✓细胞、亚细胞水平的研究
第二节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的特点 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 生物氧化中ATP的生成 高能化合物
(3)当有机物被氧化成C2O和H2O时,释放的能 量怎样转化成ATP—能量如何产生?——底物水平 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生物氧化的特点
➢特点:生物氧化和有机物在体外氧化(燃 烧)的实质相同,都是脱氢、失电子或与 氧结合,消耗氧气,都生成C2O和H2O, 所释放的能量也相同。但二者进行的方式 和历程却不同:
➢合成代谢:生物体内由小分子物质转化成大分子物 质的过程,属同化作用的范畴。
➢分解代谢:生物体内由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 质的过程,属异化作用的范畴。
能量代谢
➢任何物质的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生物 体内能量的变化过程称为能量代谢。能量代谢 与物质代谢同时存在,不存在无物质代谢的能 量代谢,也不存在无能量代谢的物质代谢。
✓FO是膜外质子返回膜内的通道,F1是催化ATP 合成的部位,当膜外的质子经FO质子通道到达F1 时便推动ATP的合成。
高能化合物 糖、脂肪、蛋白质
生物氧化
CO2+H2O+能量
ATP
高能化合物
➢高能化合物的概念
一般将水解时能够释放20.92 kJ /mol (5Kcal/mol)以上自由能的化合物称为高 能化合物。在高能化合物分子中,释放 出大量自由能时水解断裂的活泼共价键 称为高能键。
HH
H
H
OH OH
ATP(三磷酸腺苷)
ADP(二磷酸腺 苷)
✓磷氧键型(—O-P)
COOH O
CO PO
CH2 O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氮磷键型(如胍基磷酸化合物)
O
O
NH
P O NH
认为电子沿电子传递链传递使线粒体内膜 的通过ATP的合成而恢 复其原来的构象。
迄今未能分离出这种高能蛋白质。但在电子 传递过程中蛋白质组分的构象变化还是存在 的。
化学渗透假说(1961) chemiosmotic hypothesis
1961年由英国生物化学家Peter Mitchell最先提出。 认为电子传递释放的自由能和ATP的合成是 与一种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相偶联的。 即电子传递释放的自由能驱动H+从线粒体基 质跨过内膜进入膜间隙,从而形成跨线粒体 内膜的H+离子梯度,及一个电位梯度。这个 跨膜的电化学电势驱动ATP的合成。
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基本方式: 底物脱羧脱羧基作用 ➢分类: α-脱羧 (羧基位置) β-脱羧
单纯脱羧 (不伴随脱氢)
氧化脱羧 (伴随脱氢)
✓α-单纯脱羧
O ‖ CH3 C COOH
✓β-单纯脱羧
COOH
α C =O β CH2
COOH
O ‖ CH3 C H + CO2
COOH C =O + CO2 CH3
H+如何通过电子传递链“泵”出的?
➢ ATP的合成机制— FOF1-ATP合酶
✓线粒体内膜的表面有一层规则地间隔排列着的 球状颗粒,称为FOF1-ATP合酶,也叫ATP合酶复 合体或ATP合酶,是ATP合成的场所。
✓它由FO、F1两部分组成,其中FO由4种6条不同 的肽链组成,是复合体的柄(含质子通道),镶 嵌到内膜中.F1由5种9条肽链组成,呈球状,是复 合体的头,与FO结合后这个头伸向膜内基质。
各类代谢间的关系 环境物质 体内物质
同化作用
生物小分子 大分子 合成代谢
新
吸能反应
陈
代
放能反应 能量代谢
谢
异化作用 生物大分子分解代小谢分子
物 质 代 谢
体内物质 环境物质
呼吸熵(R.Q)与卡价
➢呼吸熵: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要消耗氧气,并 放出二氧化碳,二者的比值称为呼吸熵。 ➢三大类营养物质的呼吸熵:葡萄糖: R.Q=1.0 脂肪: R.Q=0.7 蛋白质: R.Q=0.8
✓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理
•化学偶联假说 •构象偶联假说 •化学渗透假说
化学偶联假说(1953年)(掌握要点) chemical coupling hypothesis
认为电子传递反应释放的能量通过一系列连续 的化学反应形成高能共价中间物,最后将其能 量转移到ADP中形成ATP。
构象偶联假说(1964) conformational coupling hypothesis
呼吸链
呼吸链由一系列的氢传递体和电子传递体组成: NADH-Q还原酶、琥珀酸-Q还原酶、细胞色素还
原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NADHN还A原D酶H-QQ
细胞色素 还原酶
琥珀酸-Q还原酶
FADH2
细胞 色素C
细胞色素 氧化酶
O2
呼吸链
NADH+H+ FMN Fe S CoQ Cytb Fe-S cytc1 cytc cytaa3 O2
NADH→FMN→CoQ→b→c1→c→a→a3→O2
P
P
P
3ADP
3ATP
P/O比值:在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中,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 的氧(以克原子计)与所产生的ATP数目的比值。
NADH的P/O=3 FADH2的P/O=2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及P/O比
P/O比: 1940年,S Ochoa测定了在呼吸链中O2的消耗与ATP生
➢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指ATP的形成直接与一 个代谢中间物(PE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 相偶联的作用。 ✓特点:ATP的形成直接与中间代谢物进 行的反应相偶联;在有O2或无O2条件下 均可发生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生物氧化中ATP的生成
➢氧化磷酸化
✓是与电子传递过程偶联的磷酸化过程。即伴随电子 从底物到O2的传递,ADP被磷酸化生成ATP的酶促过 程,这种氧化与磷酸化相偶联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 ✓这是需氧生物合成ATP的主要途径。 ✓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均在线粒体内膜 上进行。原核生物则在质膜上进行。
因提出氧化 磷酸化偶联 机制:化学 渗透学说而 在1978年获 诺贝尔化学 奖的Peter D Mitchell
支持化学渗透假说的实验证据:
(1) 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进行需要封闭的线粒体内膜存在。 (2) 线粒体内膜对H+ OH- K+ Cl-都是不通透的。 (3) 破坏H+ 浓度梯度的形成(用解偶联剂或离子载体抑制
NADH呼吸链中的三个复合物Ⅰ、Ⅲ、Ⅳ起着质子 泵的作用,将H+ 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进入膜 间隙。
H+不断从内膜内侧泵至内膜外侧,而又不能自由返 回内膜内侧,从而在内膜两侧建立起质子浓度梯 度和电位梯度即电化学梯度,也称为质子动力。
当存在足够的跨膜电化学梯度时,强大的质子流通 过嵌在线粒体内膜的F0F1-ATP合酶返回基质,质 子电化学梯度蕴藏的自由能释放,推动ATP的合 成。
✓α-氧化脱羧
O ‖ CH3-C-COOH + CoASH + NAD+
O ‖ CH3-C~ SCoA + NADH + H+ + CO2
✓β-氧化脱羧
COOH
α C =O + NADP+ β CH2
COOH
COOH C =O + CO2 +NADPH + H+ CH3
(三生)物H氧2O的化生中成水的生成
化学渗透假说示意图
化学渗透学说
2H+ 2H+ 2H+
NAD+
FeS 2e FMN Cytb 2e CoQ
MH2 M 2H+
2H+
H2O
Cytc1 Cytc Cytaa3 2e
½ O2 O2-
X- + IO-
XH IOH
X~I
X- +IOX~I
X~I
H2O ATP
2H+
头部
ATP合酶
ADP +Pi
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生物氧化作用和吸入的氧结合生成水。
生物体主要以脱氢酶、传递体及氧化酶组成生物氧化体系, 以促进水的生成。
脱氢酶
氧化酶
MH2 M
递氢体
NAD+、NADP+、 FMN、FAD、COQ
递氢体H2
还原型
Cyt递电子体 b, c1, c, aa3
氧化型
½ O2 O2- H2O
2e
2H+
生物氧化中ATP的生成
剂)必然破坏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进行。 (4) 线粒体的电子传递所形成的电子流能够将H+ 从线粒体
内膜逐出到线粒体膜间隙。 (5) 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实验证明膜表面能够滞留大量质子,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质子能够沿膜表面迅速转移。 (6) 迄今未能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分离出一个与ATP形成有
关的高能中间化合物,亦未能分离出电子传递体的高 能存在形式。
第九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一.新陈代谢总论 二.生物氧化
第一节 新陈代谢总论
新陈代谢一般概念 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 能量代谢 各类代谢间的关系 呼吸熵与卡价 新陈代谢研究方法
当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给O2的过程中所产生的ATP分子数。 实质是伴随ADP磷酸化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与消耗 分子氧的氧原子数之比,称为P/O比。
线粒体NADH+H+经呼吸链氧化P/O比为2.5(3),FADH2经 呼吸链氧化P/O比为1.5(2)。
✓离体研究:“in vitro”:以组织切片、 匀浆或组织提取液为对象进行的代谢研究 称为离体研究(又称体外研究)。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同位素示踪法: ✓酶的抑制剂和拮抗物的应用: ✓整体水平的研究 ✓器官水平的研究 ✓细胞、亚细胞水平的研究
第二节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的特点 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 生物氧化中ATP的生成 高能化合物
(3)当有机物被氧化成C2O和H2O时,释放的能 量怎样转化成ATP—能量如何产生?——底物水平 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生物氧化的特点
➢特点:生物氧化和有机物在体外氧化(燃 烧)的实质相同,都是脱氢、失电子或与 氧结合,消耗氧气,都生成C2O和H2O, 所释放的能量也相同。但二者进行的方式 和历程却不同:
➢合成代谢:生物体内由小分子物质转化成大分子物 质的过程,属同化作用的范畴。
➢分解代谢:生物体内由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 质的过程,属异化作用的范畴。
能量代谢
➢任何物质的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生物 体内能量的变化过程称为能量代谢。能量代谢 与物质代谢同时存在,不存在无物质代谢的能 量代谢,也不存在无能量代谢的物质代谢。
✓FO是膜外质子返回膜内的通道,F1是催化ATP 合成的部位,当膜外的质子经FO质子通道到达F1 时便推动ATP的合成。
高能化合物 糖、脂肪、蛋白质
生物氧化
CO2+H2O+能量
ATP
高能化合物
➢高能化合物的概念
一般将水解时能够释放20.92 kJ /mol (5Kcal/mol)以上自由能的化合物称为高 能化合物。在高能化合物分子中,释放 出大量自由能时水解断裂的活泼共价键 称为高能键。
HH
H
H
OH OH
ATP(三磷酸腺苷)
ADP(二磷酸腺 苷)
✓磷氧键型(—O-P)
COOH O
CO PO
CH2 O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氮磷键型(如胍基磷酸化合物)
O
O
NH
P O NH
认为电子沿电子传递链传递使线粒体内膜 的通过ATP的合成而恢 复其原来的构象。
迄今未能分离出这种高能蛋白质。但在电子 传递过程中蛋白质组分的构象变化还是存在 的。
化学渗透假说(1961) chemiosmotic hypothesis
1961年由英国生物化学家Peter Mitchell最先提出。 认为电子传递释放的自由能和ATP的合成是 与一种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相偶联的。 即电子传递释放的自由能驱动H+从线粒体基 质跨过内膜进入膜间隙,从而形成跨线粒体 内膜的H+离子梯度,及一个电位梯度。这个 跨膜的电化学电势驱动ATP的合成。
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基本方式: 底物脱羧脱羧基作用 ➢分类: α-脱羧 (羧基位置) β-脱羧
单纯脱羧 (不伴随脱氢)
氧化脱羧 (伴随脱氢)
✓α-单纯脱羧
O ‖ CH3 C COOH
✓β-单纯脱羧
COOH
α C =O β CH2
COOH
O ‖ CH3 C H + CO2
COOH C =O + CO2 CH3
H+如何通过电子传递链“泵”出的?
➢ ATP的合成机制— FOF1-ATP合酶
✓线粒体内膜的表面有一层规则地间隔排列着的 球状颗粒,称为FOF1-ATP合酶,也叫ATP合酶复 合体或ATP合酶,是ATP合成的场所。
✓它由FO、F1两部分组成,其中FO由4种6条不同 的肽链组成,是复合体的柄(含质子通道),镶 嵌到内膜中.F1由5种9条肽链组成,呈球状,是复 合体的头,与FO结合后这个头伸向膜内基质。
各类代谢间的关系 环境物质 体内物质
同化作用
生物小分子 大分子 合成代谢
新
吸能反应
陈
代
放能反应 能量代谢
谢
异化作用 生物大分子分解代小谢分子
物 质 代 谢
体内物质 环境物质
呼吸熵(R.Q)与卡价
➢呼吸熵: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要消耗氧气,并 放出二氧化碳,二者的比值称为呼吸熵。 ➢三大类营养物质的呼吸熵:葡萄糖: R.Q=1.0 脂肪: R.Q=0.7 蛋白质: R.Q=0.8
✓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理
•化学偶联假说 •构象偶联假说 •化学渗透假说
化学偶联假说(1953年)(掌握要点) chemical coupling hypothesis
认为电子传递反应释放的能量通过一系列连续 的化学反应形成高能共价中间物,最后将其能 量转移到ADP中形成ATP。
构象偶联假说(1964) conformational coupling hypothesis
呼吸链
呼吸链由一系列的氢传递体和电子传递体组成: NADH-Q还原酶、琥珀酸-Q还原酶、细胞色素还
原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NADHN还A原D酶H-QQ
细胞色素 还原酶
琥珀酸-Q还原酶
FADH2
细胞 色素C
细胞色素 氧化酶
O2
呼吸链
NADH+H+ FMN Fe S CoQ Cytb Fe-S cytc1 cytc cytaa3 O2
NADH→FMN→CoQ→b→c1→c→a→a3→O2
P
P
P
3ADP
3ATP
P/O比值:在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中,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 的氧(以克原子计)与所产生的ATP数目的比值。
NADH的P/O=3 FADH2的P/O=2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及P/O比
P/O比: 1940年,S Ochoa测定了在呼吸链中O2的消耗与ATP生
➢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指ATP的形成直接与一 个代谢中间物(PE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 相偶联的作用。 ✓特点:ATP的形成直接与中间代谢物进 行的反应相偶联;在有O2或无O2条件下 均可发生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生物氧化中ATP的生成
➢氧化磷酸化
✓是与电子传递过程偶联的磷酸化过程。即伴随电子 从底物到O2的传递,ADP被磷酸化生成ATP的酶促过 程,这种氧化与磷酸化相偶联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 ✓这是需氧生物合成ATP的主要途径。 ✓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均在线粒体内膜 上进行。原核生物则在质膜上进行。
因提出氧化 磷酸化偶联 机制:化学 渗透学说而 在1978年获 诺贝尔化学 奖的Peter D Mitchell
支持化学渗透假说的实验证据:
(1) 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进行需要封闭的线粒体内膜存在。 (2) 线粒体内膜对H+ OH- K+ Cl-都是不通透的。 (3) 破坏H+ 浓度梯度的形成(用解偶联剂或离子载体抑制
NADH呼吸链中的三个复合物Ⅰ、Ⅲ、Ⅳ起着质子 泵的作用,将H+ 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进入膜 间隙。
H+不断从内膜内侧泵至内膜外侧,而又不能自由返 回内膜内侧,从而在内膜两侧建立起质子浓度梯 度和电位梯度即电化学梯度,也称为质子动力。
当存在足够的跨膜电化学梯度时,强大的质子流通 过嵌在线粒体内膜的F0F1-ATP合酶返回基质,质 子电化学梯度蕴藏的自由能释放,推动ATP的合 成。
✓α-氧化脱羧
O ‖ CH3-C-COOH + CoASH + NAD+
O ‖ CH3-C~ SCoA + NADH + H+ + CO2
✓β-氧化脱羧
COOH
α C =O + NADP+ β CH2
COOH
COOH C =O + CO2 +NADPH + H+ CH3
(三生)物H氧2O的化生中成水的生成
化学渗透假说示意图
化学渗透学说
2H+ 2H+ 2H+
NAD+
FeS 2e FMN Cytb 2e CoQ
MH2 M 2H+
2H+
H2O
Cytc1 Cytc Cytaa3 2e
½ O2 O2-
X- + IO-
XH IOH
X~I
X- +IOX~I
X~I
H2O ATP
2H+
头部
ATP合酶
ADP +Pi
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生物氧化作用和吸入的氧结合生成水。
生物体主要以脱氢酶、传递体及氧化酶组成生物氧化体系, 以促进水的生成。
脱氢酶
氧化酶
MH2 M
递氢体
NAD+、NADP+、 FMN、FAD、COQ
递氢体H2
还原型
Cyt递电子体 b, c1, c, aa3
氧化型
½ O2 O2- H2O
2e
2H+
生物氧化中ATP的生成
剂)必然破坏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进行。 (4) 线粒体的电子传递所形成的电子流能够将H+ 从线粒体
内膜逐出到线粒体膜间隙。 (5) 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实验证明膜表面能够滞留大量质子,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质子能够沿膜表面迅速转移。 (6) 迄今未能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分离出一个与ATP形成有
关的高能中间化合物,亦未能分离出电子传递体的高 能存在形式。
第九章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一.新陈代谢总论 二.生物氧化
第一节 新陈代谢总论
新陈代谢一般概念 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 能量代谢 各类代谢间的关系 呼吸熵与卡价 新陈代谢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