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书
剪力墙支模验算(赵)
剪力墙支模验算对首层剪力墙支模进行验算:基本假设:剪力墙高4.2m,施工温度20℃,砼采用泵送砼,浇筑速度V=2m/h,不掺具有缓凝性的外加剂,墙厚按300mm,支模木模板,为δ=20mm的松木板,竖楞木截面尺寸为50㎜×50㎜,横楞木截面尺寸为100㎜×100㎜,对拉螺栓间距@600×550mm,采用松木f m=13N/mm2,f v=1.5N/mm2,E=9.5×105N/mm2,螺栓f t=170N/mm2模板容许挠度[ω]=L/400(L ——模板构件的跨度)墙模板各部件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计算:(1)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2KN/m2(2)新浇砼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F=0.22γc t0β1β2V1/2=0.22×25×200/ (20+15) ×1×1×21/2=44.45KN/m2F=r c H=25×4.2=105KN/m2取二者中较小值F=44.45 KN/m2 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2=4 KN/m2 ,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强度验算荷载值(不考虑折减系数):q=1.2×44.45+1.4×4=53.34(恒)+3.36(活)=58.94 KN/m2刚度验算荷载值:q=53.34KN/m2计算简图2、竖楞木间距:侧板计算宽度取1000mm,楞木间距取500mm,则L/h=500/20=25查表8-31,L/h﹥13.5,故由挠度控制:L/400=0.677 q’L4/100EI=0.677×53.34×L4×12 /(100×9.5×103×1000×203)移项简化得L3=43.8×106L=352mm取竖向间距为350mm。
墙体稳定性验算
墙体稳定计算在此偏于安全的选取底部加强层上一步存在大开洞楼层进行墙体稳定性验算,具体过程如下:1.1 基本资料1.1.1 工程名称:工程一1.1.2 墙肢的支承条件:T形剪力墙的翼缘墙肢(三边支承)层高 h =5600mm 剪力墙截面高度 bf = 600mm 剪力墙截面厚度 t = 200mm1.1.3 按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部位:其他部位1.1.4 混凝土强度等级:C40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 =19.11N/mm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 32600N/mm1.1.5 墙顶轴压比 N/(fcA)= 0.54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 q = 0.54*19.11*200 = 2063.7kN/m1.2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根据高规第 7.2.2 条第 2 款,按三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 1/25,且不应小于 160mm。
tmin = Max{224, 20, 160} = 224mm,取 tmin = 230mm 剪力墙截面厚度 t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 tmin,应进行墙体稳定计算。
1.3 墙体稳定计算1.3.1 T形剪力墙的翼缘墙肢(三边支承)的计算长度系数ββ= 1 / [1 + (h / 3 / bf) ^ 2] = 1/[1+(5600/3/600)^2] = 0.09 < 0.25,取β= 0.251.3.2 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 LoLo =β * h = 0.25*5600 = 1400mm1.3.3 剪力墙墙肢应满足下式的稳定要求:q ≤ Ec * t ^ 3 / (10 * Lo ^ 2) (高规式 D.0.1) Ec * t ^ 3 / (10 * Lo ^ 2)= 32600*200^3/(10*1400^2)= 13306.1kN/m ≥ q = 2063.7kN/m,满足要求。
剪力墙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剪力墙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1.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剪力墙结构进行毕业设计计算,包括剪力墙的结构分析、内力计算、剪力墙的尺寸优化以及剪力墙的结构设计。
通过本计算书的分析,可以得出剪力墙结构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受力情况,为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
2. 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本工程为一座地上18层,地下2层的剪力墙结构建筑。
建筑高度为50m,用地面积为12000m²,总建筑面积为30000m²。
建筑主要用于办公、商业和住宅。
2.2 结构体系本工程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厚度为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楼面采用现浇板,屋面采用保温隔热屋面。
3. 结构分析3.1 计算软件本工程采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分析。
3.2 荷载工况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本工程主要考虑以下荷载工况:1)标准组合:1.2D + 1.4Q1 + 1.4Q2 + 1.4Q3 + 1.4Q4;2)地震组合:1.3D + 0.7T + 1.4Q1 + 1.4Q2 + 1.4Q3 + 1.4Q4;3)风荷载组合:1.3D + 0.7T + 1.4Q1 + 1.4Q2 + 1.4Q3 + 1.4Q4。
其中,D为自重,Q1为楼面活载,Q2为屋面活载,Q3为雪载,Q4为风载,T为温度荷载。
4. 内力计算4.1 剪力墙内力计算剪力墙内力计算主要包括剪力墙的弯矩、剪力和轴力。
根据PKPM软件计算结果,剪力墙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内力如下:荷载工况 | 剪力墙编号 | 弯矩(kN·m) | 剪力(kN) | 轴力(kN) |:—-: | :——: | :——–: | :——: | :——: |标准组合 | 1 | 2000 | 100 | 200 |标准组合 | 2 | 2500 | 150 | 250 |地震组合 | 1 | 2200 | 120 | 220 |地震组合 | 2 | 2800 | 180 | 280 |4.2 楼板内力计算楼板内力计算主要包括楼板的弯矩和剪力。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完美版)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完美版)【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完美版)】
1. 引言
1.1 目的
1.2 背景
1.3 适用范围
2. 定义和术语
2.1 剪力墙
2.2 稳定性验算
2.3 力学参数定义
3. 剪力墙设计原理
3.1 剪力墙的作用与功能
3.2 剪力墙的结构形式
3.3 剪力墙的材料选择
3.4 剪力墙的布置要求
4.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方法
4.1 简介
4.2 水平力计算方法
4.3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方法
4.3.1 剪力墙的水平力
4.3.2 剪力墙的刚度
4.3.3 剪力墙的滞回性能
5. 弯矩对剪力墙的影响
5.1 弯矩产生的原因
5.2 弯矩对剪力墙的影响
5.3 弯矩的验算方法
6. 剪力墙的施工与监控
6.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6.2 施工技术要点
6.3 监控指标及方法
7. 剪力墙的设计示例
7.1 示例1:住宅剪力墙设计
7.2 示例2:商业建筑剪力墙设计
7.3 示例3:高层建筑剪力墙设计
【附件】:
附件1:剪力墙设计软件使用手册.pdf
附件2:剪力墙结构图纸.dwg
附件3:相关验算表格.xlsx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建筑法:指国家建筑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总称。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法规。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书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书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书
一、资料
1.原始计算数据
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
q = 1000.00 kN/m
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C20
抗震等级为一级
支承条件为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
剪力墙的截面高度b w = 3000 mm
剪力墙所在楼层层高h = 3300 mm
剪力墙所在部位为底部加强部位
剪力墙墙肢厚度t = 300 mm
2.设计依据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二、计算规范推荐剪力墙最小厚度
1.剪力墙无支承长度
当剪力墙为单片独立墙肢时, 其无支承长度近似取为
l = b w = 3000 mm
2.计算规范推荐最小厚度
根据高规第7.2.2条第1款规定, 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 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 且不应小于200mm; 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时, 其底部加强部位截面厚度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2;
t min = max{h/12, l/16, 200} = max{3300/12, 3000/16, 200} = 275 mm, 取t min = 280 mm
3.判断是否进行截面稳定验算
因为剪力墙厚度大于高规所要求的最小厚度, 因此可以不用进行截
面稳定性计算。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
一级剪力墙施工缝验算计算书在建筑结构工程中,剪力墙作为重要的竖向承载和抗侧力构件,其施工质量和性能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施工缝处的剪力墙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结构安全性,需要进行详细的验算计算。
本文将针对一级剪力墙施工缝的验算计算进行详细阐述。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具体工程名称,位于具体地理位置。
建筑物总高度为具体高度,地上具体层数层,地下具体层数层。
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具体度数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具体加速度值,设计地震分组为具体分组组,场地类别为具体类别。
二、施工缝设置位置及形式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缝设置在具体楼层位置,施工缝形式为具体形式,如水平施工缝或竖向施工缝。
三、验算依据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 年版)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 年版)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4、本工程的结构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四、验算内容1、施工缝处混凝土抗剪承载力验算2、施工缝处钢筋抗剪承载力验算五、施工缝处混凝土抗剪承载力验算1、混凝土抗剪强度设计值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 年版),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_{t}$可按下式计算:$f_{t}=088\times0395f_{cu,k}^{055}$其中,$f_{cu,k}$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对于本工程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具体等级,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_{cu,k}$为具体数值MPa,则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_{t}$为:$f_{t}=088\times0395\times具体数值^{055}=计算结果 MPa$2、施工缝处混凝土抗剪承载力计算施工缝处混凝土抗剪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V_{c}=07f_{t}b_{w}h_{0}$其中,$V_{c}$为混凝土抗剪承载力;$f_{t}$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b_{w}$为剪力墙腹板宽度;$h_{0}$为剪力墙有效高度。
墙体稳定计算 Q-1 计算结果
单片剪力墙1 墙体稳定计算:Q-11.1 基本资料1.1.1 工程名称:工程一1.1.2 墙肢的支承条件: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 层高 h = 4200mm剪力墙截面厚度 t = 200mm1.1.3 按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 部位:底部加强部位1.1.4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 29791N/mm1.1.5 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 q = 1000kN/m1.2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根据高规第 7.2.2 条第 2 款,按三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底部加强部 位,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不应小于层高的 1/20,且不应小于 160mm 。
tmin = Max{210, 160} = 210mm ,取 tmin = 210mm剪力墙截面厚度 t < 剪力墙截面最小厚度 tmin ,应进行墙体稳定计算。
1.3 墙体稳定计算根据高规第 7.2.2 条第 2 款,按三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底部加强部位, 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不应小于层高的 1/20,且不应小于 160mm 。
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的计算长度系数 β = 11.3.1 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 LoLo = β * h = 1*4200 = 4200mm1.3.2 剪力墙墙肢应满足下式的稳定要求:q ≤ Ec * t ^ 3 / (10 * Lo ^ 2) (高规式 D.0.1)Ec * t ^ 3 / (10 * Lo ^ 2) = 29791*200^3/(10*4200^2)= 1351.1kN/m ≥ q = 1000.0kN/m ,满足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rGain 结构快速设计程序 V2006.09.1566.1569】 Date :2006-11-16 10:55: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在建筑结构中,剪力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承受水平荷载,如风力和地震力,还能有效抵抗竖向荷载。
为了确保剪力墙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剪力墙。
剪力墙是一种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结构。
它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能够有效地限制结构的水平位移。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呢?这是因为在实际情况中,剪力墙可能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稳定性出现问题。
例如,过大的水平荷载、墙体自身的几何尺寸不合理、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不足等,都可能使剪力墙发生失稳破坏,从而危及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平面内稳定性验算和平面外稳定性验算。
平面内稳定性验算,是指在剪力墙所在的平面内,对其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进行评估。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剪力墙的高度、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置等因素。
通常会采用一些理论公式和计算方法,来确定剪力墙在平面内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平面外稳定性验算,则是关注剪力墙在垂直于其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稳定性。
由于剪力墙在平面外的刚度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弯曲和扭转的影响,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在进行平面外稳定性验算时,要考虑相邻构件对剪力墙的支撑作用、墙体的边界条件等。
在具体的验算过程中,会涉及到一系列的计算参数和公式。
比如说,计算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时,需要考虑墙体的几何形状、混凝土和钢筋的弹性模量等。
而在确定剪力墙的稳定性系数时,又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个高度为 10 米,厚度为 02 米的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配置了双层双向的钢筋。
在受到水平风荷载作用时,我们首先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和公式,计算出剪力墙的惯性矩、抵抗矩等参数。
然后,将这些参数代入稳定性验算的公式中,得到剪力墙的稳定性系数。
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结构计算表格)
剪力 墙墙 肢稳 定计
算
400mm2500mm400mm
400
mm
400
mm
30000 N/mm2 600
mm
7000
mm
1.00
7000
mm
12000
N/mm
作用于墙顶组合的等 效竖向均布何载容许 值 g=
一 、 基本资料: 1、 设计依据规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2、 几何参数: 墙肢腹板厚度 bw= 墙肢截面总高度 H= 墙肢上翼缘宽度 U= 墙肢下翼缘宽度 D= 墙肢翼缘厚度 bf=
3、 计算参数: 墙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墙肢截面厚度 t= 墙肢计算长度 L0=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 β= 墙肢所在楼层的层高 h= 作用于墙顶组合的等 效竖向均布何载标准 值 q=
因为 q
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 三、 系单数片β独计立算墙实肢用(程两边
支承),应按下式采 1、 用:
T型、工字型剪力墙 的翼缘墙肢(三边支 承),应按下式采 2、 用:
T型剪力墙的腹板墙 肢(三边支承),应 3、 按下式采用:
工字型剪力墙的腹板 墙肢(四边支承), 4、 应按下式采用:
13224.48 N/mm
剪力墙墙
肢满足稳
<=
g ,所以, 定验算
β= 1.00 β= 0.25 β= 0.25 β= 0.20
21剪力墙稳定
21. 剪力墙稳定计算(JGJ3:附录D )剪力墙肢应满足下式的稳定要求:3210c E t q l ≤ (3:D.0.1) 墙肢计算长度:0l =βh (D.0.2) (β:墙肢计算长度系数) (一)单片独立墙肢高厚比(两边支承时):β=1 (D.0.3-1)∵332201010c c E t E t q l h≤=(3:D.0.1)∴2210101010c c c c c c NcE tE E E h q L f N t q f t L A f μ≤=== ∴ ht ≤ 1剪力墙单片独立墙肢满足稳定要求高厚比(h)最大值: 表1(二)T形截面剪力墙、工字形截面剪力墙的长度系数β:表2三边支承时,T 形墙的翼缘、腹板,工字形墙翼缘计算长度系数β(3:D.0.3-2): 表3-1四边支承时工字形剪力墙腹板(b w )计算长度系数β(3:D.0.3-3): 表3-2T 形及工字形墙肢高厚比(三边支承或四边支承时): 高度h 应乘以计算长度系数β值后再查表1,即:htβ≤例2:三级T 形截面剪力墙Q2(250)、轴压比0.7N μ=、墙高h=5000、砼强度等级C40, 计算T 形截面墙的翼缘和腹板的稳定.解:三边支承,由表1查得:15.6=则 ∵5000 6.25800f h b ==,查表3-1 得β=0.25,∴0.255000515.6250htβ⨯==< 即翼缘墙稳定可∵5000 2.52000w h b ==, 查表3-1 得β=0.59, ∴0.59500011.815.6250htβ⨯==< 即腹板墙稳定也可Q6。
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
剪力墙墙肢稳定计算剪力墙(shear wall)是建筑结构中的一种常见抗侧力构件,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水平地震力和风荷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剪力墙的墙肢稳定计算是指通过计算墙肢在受力状态下的抗侧稳定能力,以确定剪力墙的安全性。
剪力墙的稳定性计算一般包括弯曲稳定和屈曲稳定两个方面。
1.弯曲稳定计算在剪力墙受到侧向荷载作用时,墙肢上会出现弯曲和剪切力。
弯曲稳定计算主要是通过对墙肢截面的弯曲抗扭稳定能力进行分析,判断墙肢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弯曲稳定计算可以采用欧拉弯曲理论或帕梅迪亚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欧拉弯曲理论适用于属于刚性墙的情况,可以通过计算墙肢截面的惯性矩和截面模量来确定其承载能力。
帕梅迪亚经验公式则是应用于非刚性墙的情况,可以通过墙肢的长度、高度,承载力指标和截面形态系数等参数来计算墙肢的稳定强度。
2.屈曲稳定计算在剪力墙受到较高荷载作用时,墙肢可能会发生屈曲失稳,出现整体屈曲现象。
屈曲稳定计算主要是通过对墙肢整体屈曲的判断和计算,以确定墙肢在荷载作用下的临界荷载。
屈曲稳定计算可以采用等效法、直接法或数值计算方法进行。
等效法适用于小位移情况,可以通过将剪力墙简化为等效柱的方式来进行计算。
直接法则是对墙肢整体进行分析,考虑其几何特性和受力状况,以判断墙肢的屈曲临界荷载。
数值计算方法则是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墙肢的屈曲稳定性进行准确计算。
剪力墙的墙肢稳定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剪力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墙肢稳定计算时,需要准确评估剪力墙的材料性能、构造形式、几何尺寸和受力状态等参数,并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剪力墙的墙肢稳定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考虑墙肢的弯曲稳定和屈曲稳定两个方面。
通过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和准确评估墙肢的受力状况,可以得出墙肢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保证剪力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层住宅(剪力墙)计算书7比
高层住宅(剪力墙)计算书几项指标:
1.周期比:扭转周期/平动周期= / = <0.9(高规4.3.5)
2.位移比:
X向地震作用:最大层间位移角= <1/1000
Y向地震作用:最大层间位移角= <1/1000
(抗规5.5.1剪力墙、筒中筒、框支层要求<1/1000)不考虑偶然偏心X向地震作用:最大位移/层平均位移=
最大层间位移/平均层间位移=
Y向地震作用:最大位移/层平均位移=
最大层间位移/平均层间位移=
(高规4.3.5要求不宜大于1.2,不应大于1.5)要考虑偶然偏心3.刚度比: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的70%和其上三层平
均值的80%(高规4.2.2、5.1.14)
4.层间受剪承载力比:本层受剪承载力/上一层受剪承载力=
(取最小值)(高规4.4.3、5.1.14要求不宜小于80%,不应小于65%)5.刚重比:X向:EJd/(GH)2= >1.4(符合高规5.4.4整体稳定性
要求)
Y向:EJd/(GH)2= >2.7(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6.剪重比:7度抗震时<1.6%,6度抗震时抗震规范无要求。
(抗规表
5.2.5)
7.取震型个,有效质量系数(高规5.1.13):
X向:>0.9
Y向:>0.9。
剪力墙墙体稳定计算(新规范)
墙体稳定验算(墙肢局部稳定)
单片独立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738.7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mm)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N/mm^2)30000Et^3/(10L^2) (N/mm或KN/m)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T型,工型剪力墙翼缘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100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mm)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 (N/mm^2)30000Et^3/(10L^2) (N/mm或KN/m)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 (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 (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单侧翼缘截面高度bf (mm)
1/(1+(h/2bf)^2)^0.5
T型剪力墙腹板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100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 (N/mm^2)30000Et^3/(10L^2)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 (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 (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腹板截面高度bw (mm)
1/(1+(h/2bw)^2)^0.5
工型剪力墙腹板墙肢
作用于墙顶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 (N/mm或KN/m)100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L
剪力墙砼弹性模量E (N/mm^2)30000Et^3/(10L^2)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 (mm)200验算结果:
墙肢所在楼层层高h (mm)
墙肢计算长度系数β
腹板截面高度bw (mm)
1/(1+(3h/2bw)^2)^0.5。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书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书首先,我会为您提供一篇技术性较强的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书模板: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书1. 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适用范围2. 建筑结构参数2.1 相关参数介绍2.2 剪力墙参数3. 材料力学性能3.1 建筑材料介绍3.2 弹性模量及抗拉强度3.3 压力应力-应变曲线4. 剪力墙验算原理4.1 剪力墙受力分析4.2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方法5.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5.1 墙体荷载计算5.2 剪力墙内力计算5.3 剪力墙抗剪验算5.4 剪力墙抗弯验算5.5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6. 结果与分析6.1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结果6.2 结果分析及讨论7. 结论8. 参考文献9. 附件附件:1. 技术图纸:剪力墙结构图2. 材料报告:钢筋抗拉强度测试报告3. 建筑荷载计算表格4. 剪力墙内力计算表格5.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结构设计规范:指国家或地区相关的结构设计标准及规范。
2. 混凝土抗压强度:指混凝土材料在压力下的抵抗力。
3. 钢筋抗拉强度:指钢筋材料在拉力下的抵抗力。
4. 剪力墙抗剪强度:指剪力墙结构在剪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5. 剪力墙抗弯强度:指剪力墙结构在弯矩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以下是第二篇的现代风格的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书模板: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书1. 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适用范围2. 建筑结构参数2.1 相关参数介绍2.2 剪力墙参数3. 材料力学性能3.1 建筑材料介绍3.2 弹性模量及抗拉强度3.3 压力应力-应变曲线4. 剪力墙验算原理4.1 剪力墙受力分析4.2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方法5.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5.1 墙体荷载计算5.2 剪力墙内力计算5.3 剪力墙抗剪验算5.4 剪力墙抗弯验算5.5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6. 结果与分析6.1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结果6.2 结果分析及讨论7. 结论8. 参考文献9. 附件附件:1. 技术图纸:剪力墙结构图2. 材料报告:钢筋抗拉强度测试报告3. 建筑荷载计算表格4. 剪力墙内力计算表格5.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结构设计规范:指国家或地区相关的结构设计标准及规范。
剪力墙稳定性
两边支撑墙是指一字型(或翼缘很小)墙,上下作为层的楼板作为墙的支点。
三边支撑墙就是翼缘较长,可以支点,这样上下层楼板和该墙就是三个支撑边。
附录D的墙体稳定验算的实质是楼层间墙体的局部稳定验算,
对于腹板墙,上、下层楼板可以算做支承边(两边),翼墙作为腹板墙的加劲件,可以看作对腹板墙的约束,也可以算做支承边。
所以带双侧翼墙的腹板墙(工字墙)为四边支承,
带单侧翼墙的腹板墙(T字墙)为三边支承,
无翼墙(单片墙)为两边支承。
剪力墙稳定计算表格
剪力墙墙体稳定性计算
(按<高规>JGJ3-2002附录D计算,编制时间2005.11.25)
项目名称计算审核
计算墙号校对日期2013-9-13
墙肢类别选择1 1. 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
2. T形剪力墙的腹板墙肢(三边支承)
3. 工字形剪力墙的腹板墙肢(四边支承)
墙肢所在楼层的层高h= 4.8m
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f cu=30N/mm2
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t=0.2m
T形,工字形剪力墙的腹板截面高度bw=0.8m(T形,工字形墙时填写)
T形,工字形剪力墙的单侧翼缘截面高度bf=0.8m(T形,工字形墙时填写)
作用于墙顶组合荷载设计值Nmax=3000kN(从SATWE中查出,TBSA结果文件中查出)
墙肢(单片墙,T形,工字形墙)总截面长度L=3m
剪力墙墙肢(腹板)计算长度l0= 4.80m
剪力墙墙肢(翼缘)计算长度l0=0.00m
剪力墙混凝土弹性模量Ec=29791N/mm2
作用于墙顶组合的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1000kN/m
剪力墙墙肢(腹板)E c t3/(10*l02)=1034.43kN/m≥1000kN/m满足要求!
剪力墙墙肢(翼缘)E c t3/(10*l02)=不计算。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书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具体工程名称,位于具体地点。
建筑物总高度为具体高度,地上具体层数层,地下具体层数层。
剪力墙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其稳定性对于结构的安全至关重要。
二、设计依据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3、本工程的结构设计图纸三、剪力墙的基本参数1、墙厚:具体厚度2、墙高:具体高度3、混凝土强度等级:具体等级4、钢筋配置:详细说明钢筋的规格和布置四、荷载取值1、竖向荷载:包括恒载和活载,恒载根据实际结构构件及装修情况计算,活载根据使用功能按规范取值。
2、水平荷载:主要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风荷载根据基本风压、风荷载体型系数等计算;地震作用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等按规范计算。
五、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方法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剪力墙的稳定性验算主要包括平面内稳定性验算和平面外稳定性验算。
(一)平面内稳定性验算1、计算墙肢的等效竖向均布荷载墙肢的等效竖向均布荷载 q =(恒载+ 05×活载)×墙肢长度2、计算墙肢的计算长度墙肢的计算长度 l0 应根据墙肢的支撑条件和约束情况确定。
对于一般情况,可按以下公式计算:l0 = H (H 为墙肢高度)3、计算墙肢的稳定系数稳定系数φ 可根据墙肢的长细比λ (λ = l0/h,h 为墙厚),查规范相应表格确定。
4、验算墙肢的稳定性墙肢的稳定性应满足:N ≤ φfcbh (N 为墙肢承受的轴力,f c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b 为墙厚,h 为墙高)(二)平面外稳定性验算1、计算平面外的支座反力根据结构的整体分析,确定剪力墙平面外支座处的反力。
2、计算平面外的计算长度平面外的计算长度 l1 应根据墙肢的支撑条件和约束情况确定。
3、验算平面外的稳定性墙肢平面外的稳定性应满足:M ≤ f y As (z + 05a s )(M 为墙肢平面外的弯矩,f y 为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A s 为钢筋面积,z 为内力臂,a s 为钢筋保护层厚度)六、计算实例以某一段剪力墙为例,进行稳定性验算。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主要是为了确保剪力墙在承受各种荷载作用时,能够保持稳定,不发生失稳破坏,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功能。
在探讨剪力墙稳定性验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剪力墙。
剪力墙又称为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它是建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
剪力墙通常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有效地抵抗水平力。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剪力墙稳定性验算呢?这是因为剪力墙在受到水平荷载作用时,可能会发生弯曲、剪切或扭转等变形。
如果这些变形过大,超过了剪力墙自身的承载能力,就可能导致剪力墙失稳,进而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弯曲失稳验算。
这是剪力墙稳定性验算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当剪力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力时,它会产生弯曲变形。
如果弯曲变形过大,剪力墙可能会在弯曲方向上失去稳定性。
弯曲失稳验算通常需要考虑剪力墙的高度、厚度、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等因素。
其次是剪切失稳验算。
剪力墙在承受水平剪力时,如果剪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墙体发生剪切破坏。
剪切失稳验算需要考虑剪力墙的截面形状、尺寸、混凝土和钢筋的抗剪强度等。
然后是扭转失稳验算。
在实际情况中,剪力墙可能会受到扭矩的作用,如果扭矩过大,剪力墙可能会发生扭转失稳。
扭转失稳验算需要考虑剪力墙的平面布置、几何形状、抗扭刚度等因素。
在进行剪力墙稳定性验算时,需要用到一系列的计算公式和参数。
这些公式和参数通常是基于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理论推导出来的,并经过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际工程验证。
例如,在弯曲失稳验算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欧拉公式。
这个公式考虑了剪力墙的长度、截面惯性矩、弹性模量等因素,通过计算得到剪力墙的临界荷载,从而判断其是否会发生弯曲失稳。
在进行稳定性验算时,还需要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比如,施工质量的差异、材料性能的离散性、荷载的不确定性等。
墙体稳定性验算说明书
关于剪力墙稳定计算的问题[复制链接]aub0314•组别高级会员•生日•帖子47 •积分532 •性别男•注册时间2011-04-07 1#字体大小: t T发表于 2011-05-07 14:46 显示全部把带“满足截面要求的端柱”的剪力墙当作一字墙计算,是不合理的。
“满足截面要求的端柱”如何定义关于这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附录D“剪力墙稳定计算”中并没有作规定,软件自然也无法对带端柱的剪力墙按非一字墙来验算稳定了。
其实,《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于T 形、工字形剪力墙取墙肢计算长度系数的规定本来就不是太科学。
试想一下,一个200厚的T字形剪力墙,翼缘宽度每边仅200mm,能否将它作为三边支承来计算它的计算长度系数呢?所以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X 征求意见稿(修订第三稿)附录D.0.4中提出:当T 形、槽形剪力墙翼缘的截面高度小于截面厚度的2 倍和500mm 时,还应用折算厚度按单片独立墙肢进行稳定验算(按照惯性矩换算折算厚度)。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X送审稿附录D.0.4中提出:当T 形、L 形、槽形和工字形剪力墙的截面高度h 或宽度b(取图D.0.4 中b1和b2 的较大值)小于1000mm 时,还应用折算厚度按单片独立墙肢进行稳定验算(按照惯性矩换算折算厚度)。
规范这样修改之后,就显得更加科学了,也就是说翼缘必须满足一定的长度要求,否则得按一字墙来计算剪力墙稳定。
回到楼主的问题,端柱的宽度满足多大时,端柱才能算作墙肢的翼缘,规范并没有作出规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7.2.16条第2款注3中指出:端柱截面小于墙厚2倍时视为无端柱,这一规定仅仅是为计算约束边缘构件的lc,并非计算墙体稳定)。
朱炳寅在《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P185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对于有端柱的剪力墙,可直接按面积等效换算成单片剪力墙折算厚度,以考虑端柱截面对墙肢稳定的有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力墙稳定性验算计算书
一、资料
1.原始计算数据
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
q = 1000.00 kN/m
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C20
抗震等级为一级
支承条件为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
剪力墙的截面高度b w = 3000 mm
剪力墙所在楼层层高h = 3300 mm
剪力墙所在部位为底部加强部位
剪力墙墙肢厚度t = 300 mm
2.设计依据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二、计算规范推荐剪力墙最小厚度
1.剪力墙无支承长度
当剪力墙为单片独立墙肢时, 其无支承长度近似取为
l = b w = 3000 mm
2.计算规范推荐最小厚度
根据高规第7.2.2条第1款规定, 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 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 且不应小于200mm; 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时, 其底部加强部位截面厚度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2;
t min = max{h/12, l/16, 200} = max{3300/12, 3000/16, 200}
= 275 mm, 取t min = 280 mm
3.判断是否进行截面稳定验算
因为剪力墙厚度大于高规所要求的最小厚度, 因此可以不用进行截面稳定性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