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行情重点整理
世界市场行情分析第二章行情变化的因素
![世界市场行情分析第二章行情变化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112b64006c85ec3a87c2c52d.png)
24
本章课后作业
1.密切尔和伯恩斯对经济周期下的定义是什么? 2.二战后影响世界行情变化的主要有那些非周期性因 素? 3.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市场行情有什么影响? 4、国际贸易是怎样传到经济行情的?
返回
25
世界市场行情
1
第二章 国际市场行情变化的因素分析
本章学习要点 一、经济周期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三、非周期性因素的种类 四、二战后影响行情的主要非周期性因素 五、行情国际传导的主要渠道
返回
2
第一节 国际市场行情变化的周期因素
一、经济周期的概念(Business Cycles)
21
金融市场对国际行情传导的情况分成以下情况
1.通过汇率渠道进行的传导。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传导世界经济行情作用机制为:某一国家 经济不景气,这个国家会设法增加出口以提高总需求,通常 可行的办法是对汇率进行干预,使本币贬值。本币贬值的结 果是本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低,出口增加; 但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就是其他国家货币的升值,这些国家 的产品因货币升值导致在价格上的竞争力下降,出口变得困 难,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2.国际贸易对商品价格的传导
商品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国际贸易改变了一 国商品的供给,使贸易品的国内价格发生改变,趋 向于世界市场价格一致。如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发 生通货膨胀,就会发生通货膨胀传导。如果世界市 场中总供给与总需求并未发生变化,但某些十分重 要的商品供求发生根本变化,世界市场就会出现这 些商品的短缺或过剩,价格也会上涨或下降,并会 通过一国的开放部门影响国内其他部门生产成本的 变化,从而导致价格调整。
1、使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发生变化 2、非周期性因素使经济扩张或收缩的持续时间发生变化
世界市场行情分析理论
![世界市场行情分析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3a81e21bcd126fff7050b2f.png)
第一讲绪论一、行情概论及简单特征。
二、行情研究的理论指导——宏、微观经济学理论。
三、行情实证研究的指标体系。
一、行情概论及简单特征1、行情与行情学行情,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狭义上,行情是指具体商品或具体商品大类的市场价格及市场供求关系。
广义上,行情还包括宏观经济形势。
我们在世界市场行情这门课里学习的行情,是广义的行情的概念。
在这学期的学习中,首先学习如何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然后研究具体商品或商品大类的行情分析。
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其实就是判断宏观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那个阶段,是高涨、衰退、萧条还是复苏阶段。
行情学,就是以行情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规律及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以及对具体的商品或商品大类的供求及价格波动进行预测。
2、行情的基本特征不稳定性、复杂性以及相互关联性等。
二、行情研究的理论指导——宏、微观经济学理论行情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宏、微观经济理论。
而宏观经济理论主要是指经济周期理论,微观理论主要指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及市场结构理论。
在这儿主要讲两个内容:(一)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周期(一)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周期概念(四个阶段)经济围绕着趋势增长路径(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的带有某种规律性的扩张和收缩的形式。
四个阶段:收缩、谷底、扩张和高涨(或为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2、经济周期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和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两大体系。
行情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主要以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为主,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为辅。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其理论核心为经济危机理论。
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主要针对的是经济周期的收缩阶段。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表现为市场上有许多产品卖不出去,使得生产的产品过剩,从而生产随之下降,经济进入收缩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等经济学家在其经典著作中阐述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必然性及周期性。
世界市场行情知识点串讲
![世界市场行情知识点串讲](https://img.taocdn.com/s3/m/fe28491d52d380eb62946d54.png)
《世界市场行情》复习重点章节:第四章:第1节、第3节、第4节、第6节第六章:第1节、第2节第十三章:第1节第十四章:第2节、第3节第十五章:第2节、第3节、第4节第十七章:掌握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计算方法第十九章:第1节、第2节第二十章:第3节《世界市场行情》易考重点知识点及计算题型:第二章:根据以往各年的试卷,此章一般会考2~3道单选或多选,建议关注以下内容:经济危机四个阶段各自的主要特征、影响行情变化的非周期性因素(也易出论述题)。
第三章:很可能会出论述题,重点内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转折点、战后经济周期的特点、80年代以来的经济动荡、90年代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第四章:很容易考简答或论述题,重点内容:商业循环的定义、古典商业循环理论、凯恩斯商业循环理论、凯恩斯主义的两大特征、新凯恩斯主义者对理论的修正。
第五章:此章极易考单选和多选及概念题,重点:各种指标的概念及特点、指标在行情研究中的作用、资料的收集方法。
第六章:很容易考名词解释,重点内容: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和编制方法、国民生产总值在行情研究中的作用(易考论述)、与国民生产总值相关的其他指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第九章:各种失业指标的概念和相互区别——很容易考单选和名词解释。
第十章:重点:四种现在通常利用的世界商品价格指数各自特点。
第七、八、十一、十二章:大家重点关注各种基本概念和各种分类,基本上只考单选、多选和名词解释。
第十四、十五章:建议大家把这两章一起看,因为这两章都很重要,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其实内容并不多只有50多页,但可以考各种题型,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第十六章~第二十章:这几章基本上是考计算题的重点,但一些基本的概念也不要放过,尤其关注德尔菲意见法的实施步骤。
下面说一下计算题重点要掌握的题型:1.最小二乘法(今年很可能会考,因为已经3年没有考了)2.移动平均模型3.简单指数平滑模型4.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此题型已连考2年)最后提醒大家记商品各种弹性计算公式时一定要记清公式前是正号还是负号!计算题的复习方法嘛,我觉得做会书上的例题就足够了,不建议作太多预测试卷上的计算题,一来上面有很多错误,二来那样效果并不好。
世界市场行情分析-第一章
![世界市场行情分析-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ea442f1a55270722192ef74a.png)
一、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基 础
二、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三、EDI贸易形式和国际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四、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日益密切 五、隐性非关税措施存在蔓延的趋势
具体商品市场行情是国民经济各部门、部门分支 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变化和市场波动,它反映了 国民经济再生产过程的某一个侧面。
三、行情的基本特征
不稳定性 不平衡性 相互关联性 复杂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世界市场行情分析的基本程序
首先,对世界宏观政治经济形势进行考察,并详细考察可 能成为目标市场的地区和国家的市场情况。
世界经济的具体变化。 行情学:是分析、研究世界经济变迁引起的国别地区市场和具体商品
市场各种形式行情波动的特点、原因、规律以及其发展趋势的国际经济 学科。
二、行情的分类
一般经济行情
一般经济行情反映世界经济中主要国家尤其是西 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主要是工业部门)的周期性发 展。
具体部门或具体商品市场行情
五、世界市场行情分析的意义
第一,为外贸企业提供有关商品市场供求关系及变动趋势 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为外贸企业提供商品价格、货币汇率等方面的最新 变动情况
第三,有利于外经贸企业选择新的贸易方式和制定切实可 行的进出口商品价格策略
第四,扩大出口产品的销路 第五,在技术引进和进口贸易中,也需要我们对商品市场
本章学习要点 行情的概念 行情的基本特征 当代世界市场行情的发展趋势
一、行情与行情学
行情:出于拉丁文的Conjunctus,原意是指互相联系的信息、形势、 情况和条件的总和。
一战前:市场变化、价格变化(流通领域) 20世纪 20年代:流通领域、生产领域,个别部门、整个国民经济乃至
4月《世界市场行情》复习提纲新
![4月《世界市场行情》复习提纲新](https://img.taocdn.com/s3/m/28872a3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6.png)
《世界市场(shìjièshìchǎng)行情》复习提纲(红色部分(bù fen)是重点内容,需要重点记忆)(先通看一遍,然后再重点(zhòngdiǎn)记忆)第一章总论(zǒnɡ lùn)1、广义(guǎngyì)的行情概念是指通过市场表现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具体发展变化,它既包括生产领域的具体变化,也包括流通领域、分配领域、消费领域的具体形态;2、狭义的行情概念就是指商品的价格动态;3、行情研究的范围按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经济行情的研究和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经济行情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发展变化,而商品市场行情研究的是个别商品部门再生产的发展变化;它们的研究重点都要放在发达国家市场上;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服务;4、就其研究内容和程序而言,分为行情分析和行情预测,正确的分析是预测的前提,预测是分析的结论;5、行情波动的特征主要包括:1)经常变化,动荡不定;2)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3)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行情变化1、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1)经济危机的必然性;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3)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经济周期理论是以经济危机为中心的;分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顺序不能颠倒;2、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的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次危机开始叫做一个周期;经济危机一方面破坏了生产力,另一方面暂时性地解决了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3、资本主义经济:既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更是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性(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两个表现就是:一方面无限扩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危机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4、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经济危机会反复出现,出现的时间间隔是相对固定的,自由竞争时期是10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有缩短的趋势;固定资本更新是周期性的物质基础;5、长周期又叫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年-60年);中长周期又叫库兹涅茨周期(17-20年,建筑周期);主周期也叫朱古拉周期(10年,固定资本周期);短周期又叫基钦周期(40个月,库存周期);6、危机阶段的表现:商品销售困难,存货增加,商品价格下跌,信贷关系紧张,利率上升,工业生产缩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固定资本投资缩减等;7、萧条阶段的表现:商品存货消散,信贷(xìndài)关系趋向缓和,利率水平低,工业生产在低水平徘徊,表现为停滞不振的状态;复苏阶段生产逐渐回升,固定资本投资逐渐增加,就业人数逐渐增加,商业逐渐活跃;高涨阶段工业生产比较多,超过危机前的高点,商业活动旺盛,投机(tóujī)活跃,信贷关系扩展,利率上升,整个经济出现繁荣景象;8、经济(jīngjì)行情变化(biànhuà)与周期(zhōuqī)变化的的关系:1)经济行情的波动与经济周期间存在密切的有机联系,行情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具体发展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总是表现为以经济危机为中心的周期性变动,在趋势和主流上,二者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2)行情的变化比经济周期的变化更加错综复杂,其一行情的发展是极其不规则的,其二行情不仅受经济周期的制约,还受非周期性因素的影响;9、影响行情的非周期因素有很多,按作用时间来分:1)长期因素;2)季节性因素;3)偶然性因素;10、长期因素是指那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引起一般经济活动出现持续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1)政治局势的变化;2)科学技术的发展;3)经济结构的变化;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5)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11、经济结构出现了如下变化:1)农业的比重在下降;2)新兴工业在上升,传统工业在下降;3)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值在下降,服务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产值在上升;12、经济结构的变化对行情产生了以下影响:1)农业比重的下降,使农业对经济周期的影响降低;2)新兴工业的上升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3)产业结构出现了轻型化的特征,单位产品的能耗和物耗都在下降;4)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大增,产业结构出现了软化的特点;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其政策措施有三点:财政政策(包括预算支出和所得税率政策)、货币政策(包括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措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最重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14、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南椎体共同市场;欧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15、季节性因素是指每年固定的季节中,能够引起生产和消费出现有规律变动的因素;偶然性因素是指短期内出现的难以估计的对行情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比如政治动乱、自然灾害等;第三章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周期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的五个阶段:1)战后恢复阶段(战后-50年代初期);2)高速增长阶段(50-70年代初期);3)滞涨阶段(70-80年代初期);4)动荡与调整阶段(80-90年代初期);5)中低速增长阶段(90年代初期-2001年);2、战后产生了支撑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指的是: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滞涨阶段出现的两高一低现象指的是:高失业率、高通胀率、低经济增长率同时并存的现象;其导火索是第一次石油危机;2、经济动荡的主要表现为: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贸易严重失衡,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外汇和股票市场剧烈波动、南北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拉美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出现债务危机;3、战后出现8次经济危机(jīngjì wēi jī)的国家有:英、美、日三国;7次的有:德国和意大利;6次的是法国;其中有4次是世界性的:57-58年、74-75年、79-82年(最长)、90-91年;4、战后(zhàn hòu)经济周期的特点:1)危机(wēijī)造成的冲击减弱,危机的程度不像战前那样严重; 2)周期各阶段的转变不同于战前,主要是没有明显的萧条阶段;战前周期形态呈U型,战后(zhàn hòu)周期形态呈V型或者W型;3)某些经济指标的表现也不同于战前:物价(wùjià)、利率、库存三个指标;a.物价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持续的通货膨胀;b.危机期间利率并不上升,有时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战后的经济危机一般不伴有信贷危机,各国中央银行往往在危机期间降低贴现率继而压低市场利率以利于经济复苏;c.危机期间库存无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4)战后危机是否频繁,周期是否缩短成为有争议的问题;5、90-91年代的经济危机首先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小国;90-91年代经济危机的新特点:1)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进一步趋缓,危机的时间变短,但是萧条的时间拉长;2)严重打击了第三产业;3)就业状况严重恶化,第三产业和白领阶层的失业程度加深;4)这次经济危机受非周期性因素的影响较大;第四章西方商业循环理论的评介1、经济波动的类型:1)长期趋势;2)商业循环;3)季节性波动;4)偶然性波动(也叫意外波动、不规则波动);2、商业循环的定义和特征:人们把商业活动或者总体经济活动出现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运动现象称之为商业循环;根据伯恩斯和米契尔的定义,商业循环的三个特征是:1)商业循环指的不是一两个经济部门的波动,而是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2)商业循环包括扩张、衰退、收缩、复苏四个阶段,可反复出现,但是无固定的时间规律,可以2年也可以是12年;3)一个划定的周期不能再分割成更短的周期;3、西方商业循环理论有两点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1)周期的时间长度上不具有规律性;2)对经济危机的描述上,多用比较缓和的词语,比如用衰退来表示危机;4、古典商业循环理论注重的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商业循环理论,认为市场调节可以使资本主义经济无危机的发展;萨伊是少有的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商业循环的古典经济学家,他认为:每一个供给都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萨伊定律);其他商业循环理论有:杰文斯的日斑论、庇古的心理论、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霍特里的纯货币论、哈耶克的货币过度投资论、比较有影响的是熊彼特的创新论(企业家引进的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拓新市场、发掘新的原料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5、凯恩斯有关商业循环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他的代表作《通论》一书中;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总是处于不能充分就业的状态,不能避免失业和生产过剩的出现,原因是总需求不足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主要是由于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心理上的资本边际效率这三大基本心理因素造成的;消费倾向指的是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灵活偏好指的是以货币形式保持财富的愿望;资本的边际效率指的是资本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资所预期得到的利润,即预期利润率;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将导致消费不足,灵活偏好增加会导致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利率上升,阻碍投资需求,预期利润率下降导致投资需求下降;因此这三个心理因素综合作用共同影响总需求,而总需求不足就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失业和生产过剩;在三个心理因素中,凯恩斯认为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是商业循环的最主要原因;因为他认为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6、60年代(niándài)中期以后滞涨的出现(chūxiàn)是凯恩斯主义走向衰落的最主要原因,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的挑战(tiǎo zhàn)加速了这一进程;货币学派提出通过控制(kòngzhì)货币发行量来控制通货膨胀的观点,认为:要稳定经济,首先要稳定货币,经济波动的原因是货币供给不稳定造成的,这就要求政府应该(yīnggāi)将货币供给量的增长控制一个固定的比率上,即要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7、合理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卢卡斯,合理预期学派有两个假设和一个结论,这两个假设就是:1)价格和工资是可以自由调整的;2)人们的预期是合理的;一个结论就是:预期到的政府政策不能影响生产,能够影响生产的是那些未预期到的政策变动;合理预期学派认为信息不充分,特别是政府政策信息的不充分所导致的预期失误,是造成经济波动的最根本的原因;8、实际商业循环理论认为是生产的变动引起了货币的变动;9、新凯恩斯主义3点修正:1)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上工资为何调整缓慢;2)解释了产品市场上物价为什么呈刚性;3)强调了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经济的波动;第五章行情研究的指标体系1、经济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变动的统计资料,它可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量的变化和质的关系,并能提供经济情况和周期变化的具体概念;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指标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指标体系,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是NBER美国经济研究局建立的领先-同步-落后指标体系;2、领先指标又叫预兆性指标,一般领先于总体经济情况变化,主要用于行情预测,比如:股票价格指数和新收订单等;同步指标也叫重合指标,一般与总体经济活动趋于一致,主要用来分析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比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工业生产指数等;落后指标也叫滞后指标,一般往往落后于总体经济情况的变化,比如长期失业和未清偿债务等;在行情分析和预测的过程中主要使用领先指标和同步指标;3、经济指标在行情研究中的作用:1)可以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分析和研究,描述行情的状态;2)可以通过一些指标的变化来衡量行情变动的幅度;3)可以通过对指标的分析预测行情变动的趋势;4、资料的来源:各类出版物,包括联合国及其机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企业及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发表的资料;5、资料的收集方法一般有两种:案头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通过案头调查法获得的资料一般是二手资料(次级资料),通过实地调查法获取的资料是原始资料也叫第一手资料;6、资料的鉴别和利用应该考虑四个原则:1)时间性;2)代表性;3)一致性;4)可靠性;第六章总体(zǒngtǐ)经济指标与行情研究1、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账户(zhànɡ hù)又叫国民账户体系,目前(mùqián)各国广泛采用的有4个总量指标(zhǐbiāo):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民(guómín)生产总值GNP;3)国民生产净值NNP;4)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总值(国民原则)=国内生产总值(国土原则)+要素净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资本折旧;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津贴;2、1)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在众多的经济统计中,国内生产总值被认为是反映经济动态的最富有综合性的指标;2)计值方法有两种:按市场价格计算(含间接税)(大些)和按要素成本(含津贴)(小些)计算;3)编制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用得广些);4)按当时价格计算的叫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叫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二者的关系: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当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消价指数×100;5)进口(出口)贸易依存度=进口值(出口值)÷国内生产总值;3、在行情研究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动态的最具有综合性的指标;2)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在较长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3)也可作为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的主要指标;4、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时要注意的问题有四个:1)各个项目中有重复计算的部分;2)宜用固定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3)季度实际国内总值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情况的变化;4)无法全面反映效率、福利等指标;5)无法反映非市场交易;5、国民原则是指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国内,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土原则是指凡是在本国国土上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6、国民生产净值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消费(固定资本折旧)之后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值;国民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民收入就是国民生产总值,而狭义的国民收入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7、在大部分国家(guójiā),工业生产部门(bùmén)按部门(bùmén)分类一般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三个部门;在新加波仅指制造业一个部门;在瑞典、瑞士(ruì shì)、南非指采矿业和制造业两部门;在英国还包含建筑业四个部门;按市场分类分为最终(zuì zhōnɡ)产品、中间产品、原材料;8、在众多反映经济周期变化的指标中,应当以工业生产总指数作为主要指标:1)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应该以工业生产总指数为主要标志;2)可以用来衡量经济危机的深度和经济高涨的强度;3)还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危机持续的时间;注意两个问题:1)工业生产总指数分年度、季度、月份指数;2)无论是季度指数还是月份指数都有调整季节因素和未调整季节因素的两种指数;9、在按部门分类的工业生产中,制造业最为重要,占的比重最大,在周期变化过程中,制造业生产的动态与工业生产动态大致同步;第七章知识点1、新收订单、未交货订单、交货期限、保证生产期限这四个指标都是具有预兆意义的指标;当经济情况恶化时,新收订单会迅速减少,未交货订单也不断减少,交货期限缩短;当经济情况较好时,新收订单会不断增加,未交货订单也会越积越多,交货期限也会越来越长;未交货订单也称为手头订单;2、生产资本按其周转特点来说,可以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美国发布的“非农业部门的新厂房和新设备支出”指的就是固定资本投资;3、固定资本投资与经济行情的关系:1)固定资本的更新是危机周期运动的物质基础;2)固定资本投资的增加和减少不仅关系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缩减,还影响着市场的供求关系;3)固定资本投资一般滞后于工业生产;4)刺激私人投资或者增加国有化企业的投资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4、劳动力是指一定年龄以上工资和薪金的获得者;联合国称之为经济活动人口,美国叫民用劳动力;英国就叫劳动人口;通常分为就业者和失业者;5、劳动力的参加率是指民用劳动力占16岁以上有工作能力的人口比例;6、就业结构包括部门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三个结构;7、失业指标除了包括失业总人数和失业率两个主要指标,还有平均工作周(每周工作的小时数,领先指标)和平均失业周(失业的平均时间长度。
世界市场行情重点
![世界市场行情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de5ada27284b73f342509b.png)
行情学起源于德国等欧洲国家,并在前苏联得到发展和完善.经济周期的种类:1长周期,也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60年,科技进步和革新2中长周期,也称为库兹涅茨周期,17-20年3主周期,也称朱格拉周期,10年左右,朱格拉周期的产生是由于失业,物价随设备投资的波动而发生变化4.短周期,也称基钦周期,约40个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危机周期爆发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消费或生产与市场的矛盾,它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2.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由若干阶段组成: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3.更新固定资本是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非周期性因素的种类:长期因素;季节性因素;偶发性因素凯恩斯以前的主要商业波动理论:1.太阳黑子理论杰文斯2.消费不足论早起,西斯蒙和马尔萨斯,近代,霍布森3.纯货币理论霍特里4.投资过度理论哈耶克5.创新论熊彼特凯恩斯的三个基本心理因素: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C=f(Y) 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国民收入,dC/dY表示消费倾向2.资本边际消费递减规律3.流动性偏好规律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规律对经济周期的产生都会发生作用,但是经济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产生的投资波动.决定萧条的持久期的因素:资本边际效率,剩余存货的存储成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经济周期理论:1.货币周期理论卢卡斯2.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巴罗,普瑞斯科特,,坎贝尔,金,普洛塞3.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曼丘,萨墨斯,菲利普斯,斯蒂格利茨4.政治周期理论SNA体系的主要总量指标: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NP),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GDPGDP的概念理解GDP是一定时期(通常一年)在一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2.GDP核算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或社会总产品的增加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3.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DP是一国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常住居民是指:居住在本国的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长期居住在本国但未加入本国国籍的居民GDP与GNP的异同联系:作用相同;价值构成相同区别:GDP计算采用的是”国土原则”;GNP计算采用的是”国民原则”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GDP=C+I+G+(X-M);收入法;部门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支出法为基本方法GDP结构与宏观经济行情的关系1.从生产角度看,用生产法进行GDP的结构分析就是通过各个产业增加值相加得出GDP结构,进而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2.从生产角度看,用支出法进行GDP的结构分析就是从支出角度观察GDP的使用方向,由此得出的GDP结构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支出结构,也就是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及其具体构成项目在总需求中所占的份额3.从地域角度看,GDP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产业分布状况,地区需求分布状况,制定正确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DP时要注意的问题1.劳务的作用2.在GDP的各个项目中有重复计算因而夸大了GDP的数额3.考虑到战后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影响,在分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时,宜用实际GDP的指标4.季度的实际GDP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情况的变化固定资本投资宏观经济效益的主要相关指标1.直接效益指标固定资本投资的直接效应=新增固定资本或生产能力固定资本投资额固定资本投资率;固定资本交付使用率;建设项目投产率;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2.最终效益指标率固定资本投资的最终效应=新增利税或新增GDP固定资本投资额从微观上来看,这个指标就是投资回收期,即这个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建成投资后用新增利税额收回的期限.从宏观上考察,这个指标就是固定资本投资效益系数,即单位固定资本投资所提供的GDP,其倒数称为投资系数固定资本投资对宏观经济行情的短期行情1.固定资本投资的紧缩与扩张是影响一国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最重要因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2.在短期内,固定资本投资可以直接转化形成建筑业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称为当期GDP的一部分,直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3.固定资本投资规模的紧缩与扩张,直接影响到货币流通量的增减和物价指数的高低固定资本投资对宏观经济行情的长期行情1.在长期内,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影响主要是从生产(供给)的角度来看的,固定资本投资可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从而增加1.别提款权指数股价指数的基本功能:1.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某一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2.为投资者和分析家研究,判断股市动态提供信息,便于对股票市场大势走向作出分析3.作为投资业绩评价的标尺,提供一个股市投资的”基准汇报”4.作为指数衍生产品和其他金融创新的基础国际市场的主要价格指数: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标准普尔指数(美);维斯达克综合指数(美);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美);<<金融时报>>股票价格指数(英国);日经股票价格指数(日本);东证股票价格指数(东京);恒生股票价格指数(我国香港)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大,其国别价值对国际价值量的贡献率就越大通货膨胀影响世界商品价格的途径:P1321.主导国家通货膨胀该国的出口成本提高,它使出口价格上涨以消化成本的提高;同时国内市场名义收益提高,使内销扩大,出口萎缩.汇率不变:a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大:出口价格上升世界市场价格上升供给价格,需求上升供>求世界市场价格上升弹性小:相反汇率可变:国内通胀货币贬值外币表示国际市场价格2.非主导国家通货膨胀价格接受者,无影响垄断资本借以操纵国际市场的手段:制定统一的垄断价格;限产保价;划分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购买专利;垄断低价世界能源的消费状况:1.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2.世界能源消费出现不同的增长模式3.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4.世界能源贸易量及运输压力在不断增大主要产油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石油价格的定价基础:布伦特混合原油;西德克萨斯轻质石油;迪拜;塔皮斯;米纳斯;OPEC一揽子原油石油价格的变化及其原因:1.全球石油供应的不平衡2.突发事件和恐怖活动的发生对石油供给产生了影响3.国际投机资本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的投机活动4.由于现有的石油储备不足所有工业品分为燃料及矿物产品和制成品钢铁的主要出口国:欧盟,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美国,乌克兰,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汽车主要生产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德国是欧洲汽车工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世界汽车工业不仅在区域(国家)层面上分布集中,在市场(企业)层面上也表现为明显的垄断性特征世界汽车制品市场状况1.世界汽车制品的供给市场从国家层面上看,,欧盟是最大的出口地区,但大部分是对欧盟内国家的出口.日本是世界出口汽车数量和价值最多的国家.美国是世界最大,最成熟的汽车市场2.世界汽车制品的需求市场主要需求力量来自欧盟27个国家,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我国.欧盟是最大的出口地区,同时也是汽车制品的最大进口地区.美国以进口价值占世界进口总值17.4%的比重,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墨西哥和我国属于处在发展阶段的汽车需求市场.世界汽车制品的流向有两个特点:一是发达地区的内部贸易明显,二是由发达地区像发达地区流动占主导地位从1994年开始,我国跃居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第一位国际纺织品协定配额制度终结(2004年12月31日)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产区,1982年以后,我国发展成为棉花生产第一大国,2007年,印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棉花生产第二大国日本是最大的肉类净进口国(牛肉,猪肉,鸡肉)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1962年开始实施五大目标:1.促进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2.确保农业群体相当生活水平,增加农民个人收入3.稳定市场4.保障供给的可靠性5.确保农产品以合理价格到达消费者手中基本原则:1.单一市场 2.共同体优先3.共同财政小麦,稻谷,玉米是世界三大谷物小麦是世界最大的谷物作物我国,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稻谷生产国“亚洲的粮食”三大玉米带:美国中部玉米带;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玉米带;欧洲南部平原地带玉米用作饲料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服务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在世界服务市场上进行交易:1跨境交付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世界服务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1.世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服务市场的形成和迅速发展2.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增长和促进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3.国际服务合作的扩大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4.科学技术进步是国际服务市场扩大的主要推动力5.跨国公司在促进服务国际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6.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国际化的大趋势是服务国际化的重要背景7.政府支持世界服务市场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世界服务市场的特点1.世界服务市场有多元化趋势,但仍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点2.发达国家是国际服务市场的主要力量,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缓慢上升3.世界服务市场产品结构不断变化,新兴服务产品发展迅速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市场在服务供给类别上存在明显差异5.世界服务市场自由化程度有所提高世界运输服务贸易市场的发展趋势1.初级产品的运量比重将逐渐减少,成品,中间产品的运量比重将会有所上升2.区域集团内部的货物运输比重上升,而区域集团与集团间的货物运输比重有所下降3.世界各国对货物运输服务的可靠性和快速性要求更高4.受部分商品产地转移的影响,货运量将会有所降低5.往返运输量不平衡美国经济发展概况繁荣阶段:1.”一高二低”态势2.服务也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3.经济全球化---美国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4.多层次,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温和衰退期(2000年-2001年9月11日):1工业生产指数持续下跌2.就业人数持续下跌3.个人实际收入下跌幅度明显4.工商业销售下降非同寻常的一年(2001年9月11日-2002年9月11日):1.”9.11”事件打击了美国人的消费信心,是美国经济短期内陷入剧烈的衰退2.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冲击长期影响:1恐怖袭击的阴影不散影响经济发展,人们在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和为家庭做计划时,往往将美国是否还会手心的恐怖袭击作为无法计算的一大不确定因素;2.对安全因素的考虑会导致生产和其他成本增加,降低了生产和商品周转效率,造成劳动生产率的增幅放慢;3.遭受打击最严重的相关行业处境艰难,短期内难以恢复经济加速增长:(2003年-2004年)1财政赤字不断扩大2美国贸易赤字持续扩大3美国在过去4年生产总值增长构成发生了颇为明显的变化衰退与逐渐复苏:(2005年-2011年)1危机前的问题与风险2”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使个人消费支出,个人投资以及美国的进出口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次是商品进出口3”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的缓慢复苏政府驱动型复苏;间歇性复苏;无就业复苏美国经济构成的调整里根政府时期;布什政府时期;克林顿政府时期;小布什政府时期(减税政策,贸易自由化进程);奥巴马政府时期:一.建设福利政府:1更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法2实施累进税以平衡收入分配3推动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二.大规模,针对性地主动干预金融市场:1加大对金融行业的财政支持2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
世界市场行情分析复习资料0558932
![世界市场行情分析复习资料0558932](https://img.taocdn.com/s3/m/ce0b52dd50e2524de5187e18.png)
名词、简答及论述资料1、GDP在行情分析中的应用1、GDP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动态的最具有综合性的指标。
2、GDP总量不仅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多少,而且反映一国隐含着所能吸收的就业量。
3、 GDP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在较长时期内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以实际GDP来衡量)。
4、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及其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综合指标。
2、GDP不能衡量什么?GDP 没有考虑非市场活动GDP不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GDP不衡量效益、效率、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GDP不衡量价值的判断GDP不反映收入分配状况3、固定资本投资与经济行情1、固定资本投资的紧缩与扩张是影响一国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最重要因素。
短期内,主要作为需求影响经济增长;长期内,主要从供给(生产)角度影响经济增长。
2、固定资本投资规模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货币流通量的增减和物价指数的高低。
3、固定资本投资方向变化能反映一国的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
4、固定资本投资与生产能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相关。
5、固定资本投资指标是周期变化的标志。
4、失业的定义及分类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失业的定义指在一定年龄以上,在参考时期内没有工作,目前可以工作而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摩擦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功能缺陷造成的临时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调整而导致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性收缩引起的失业。
5、就业与失业指标体系及其是何种指标1、就业与失业人数非农业部门雇佣人数是领先指标2、失业率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资源人口3、就业与失业结构性别、年龄、种族、学历、职称、部门、行业等4、平均工作周制造业工人每周平均工作时数领先指标5、平均失业周(失业平均持续期)落后指标6、首次申请失业保险金的人数领先指标7、失业周转率每月每100名失业人员中流动劳动力的多少。
反映失业变动情况。
8、离职人员周转数6、制造业工人每周平均工作时数与经济行情关系一般位于衰退水平的40.1小时到强劲的41.9小时之间。
世界市场行情小抄排版整理
![世界市场行情小抄排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bd650e581b6bd97f19ea5a.png)
1.行情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具体发展变化,或者说是资本主义生产、消费和流通各个领域具体发展变化的总和。
该定义不仅明确了行情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是竞争和无政府状态规律起主导作用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同时还明确了行情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波动, 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具体表现。
行情实际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和商品市场的动态。
2 .行情变化的特征:1)经常变化,动荡不定2)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3)相互联系,相互影响4)具有一定的周期性3 .行情研究的对象:可分为资本主义经济行情和商品市场行情两个部分。
前者是研究资本主义世界、地区和某一个国家社会再生产的具体发展变化,而后者是研究资本主义国家个别商品或个别部门再生产的具体发展变化。
经济行情的研究和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虽然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区别,但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从事商品市场行情研究,不能不了解经济行情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商品市场行情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行情的影响,但商品市场行情也有其自身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4 .什么是行情分析和行情预测答:行情分析是描述当前行情变化的特点,并探究形成这些特点的各种影响因素;行情预测是根据行情分析的结论,依据行情变化的规律,考虑可能影响今后行情变化的一些因素,对今后一定时期内行情的可能变化进行估计。
行情分析和行情预测是行情研究工作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正确的行情分析是正确的行情预测的必要前提,正确的行情预测是正确的行情分析所要求达到的结论。
然而对经贸实际业务来说,行情预测则更为重要。
这是因为,我们制定未来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贸易的战略对策和决策、长期和短期计划,以及制定灵活有效的有关政策措施,特别是确定进出口商品的价格,都必须以正确的预测为依据。
因此,行情预测是对外经贸工作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预测不正确,有可能铸成大错。
行情研究工作的成效如何,由行情预测是否客观来检验。
5.经济危机: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的出现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世界市场行情
![世界市场行情](https://img.taocdn.com/s3/m/711a3af74693daef5ef73db0.png)
世界市场行情一.基本概念W型和V型经济周期:W:整个经济就表现为先下行,然后轻度上行,再下行的一个过程。
V:经济呈前低后高的v型复苏趋势,迅速全面恢复。
偶然性因素:是指来自经济系统以外、难以预计和控制、对行情产生不规则影响的因素,也称为随机因素。
季节性因素:是指时令、民俗节日等每年在固定时间对行情产生影响的因素。
国外要素净收入:是指一国从外国获得的资产收入与外国从本国获得的资产收入的差额固定资本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本再生产活动。
生产资本按其周转特点来说, 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的形式是厂房和机器设备。
西方经济学家给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所定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区分是混乱的。
他们根据资本本身的移动性来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因而把住宅建筑也列为固定资本。
这点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指的固定资本投资概念是不相一致的。
我们在研究西方国家固定资本投资动态时, 应对有关统计数值进行鉴别、选择和核算, 剔除那些不属于固定资本的项目, 而选用那些属于固定资本的项目国际市场价格:或称世界市场价格,是指按单独的、互相联系的进出口业务进行的大宗交易,用自由外汇支付的普通合同的成交价格。
结构性危机:是指因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的危机.。
偶然波动:由于经济体系以外突发事件的干预而形成的波动。
综合商品价格指数:它是众多商品价格的平均价格,是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价格。
综合商品价格指数包括批发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以及反映国际市场重要初级产品价格变化的世界商品价格指数。
批发物指数:是表示批发贸易市场上价格变化趋势的指数,往往反映一些商品初次出售时的价格。
消费者物价指数:简称CPI,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购买的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世界商品价格指数:反映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指标,它实际上只是反映国际市场上那些重要的初级产品的综合价格指数,是人们将那些在国家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初级产品价格加权平均所得到的。
世界市场行情
![世界市场行情](https://img.taocdn.com/s3/m/7df93630a32d7375a41780da.png)
第一章1,行情的概念:在具体历史条件下,通过市场表现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具体发展变化。
, 2,行情研究的对象:1,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一个具体国家再生产的发展变化。
3,地区性组织。
3,行情研究的任务:1,行情分析,2,行情预测。
(这两个是行情研究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最好理解行情分析和行情预测的概念,在P4.4,行情波动的特征:1,经常变化,动荡不定。
2,相互制约,5,行情研究的意义:1,扩大出口。
2,提高外贸经济效益。
3,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4,有助于正确制定和实施外贸发展战略和策略。
6,行情波动的形态:1,交替扩张和收缩。
2,在每年固定月份或季节出现,上升或下降。
3,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上升、下降或持平。
4,在短期内波动频繁。
7,行情波动的类型:周期性波动(cyclical fluctuation)季节性波动(seasonal fluctuation)长期趋势(secular trend)不规则与随机波动(irregular and random fluctuation)第二章:1,周期因素和行情波动。
(大概了解一下书本)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更新。
2,非周期性因素与行情波动。
第三章:一.战后西方经济发展概况1 战争结束到五十年代中期2 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期(1 2 是黄金时代)3七十年代初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经济滞涨)4 八十年代初期到九时年代末期5 21世纪前10年二,滞涨:即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和低经济增长率同时并存的现象,也称为“两高一低”。
经济滞涨阶段的表现:1 各国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2 各国失业情况普遍趋向严重。
3 各国的通货膨胀更严重(通货膨胀率以物价上涨率表示。
)三二战后经济周期特点1 危机频繁,周期缩短。
2 危机较温和,冲击力减弱。
3 周期性减少4 复苏时间长回升乏力(呈现U型)。
5 失业率与通胀率同高6 周期形态发生变化(U型变V型)7 危机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世界市场行情知识要点
![世界市场行情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53433631126edb6f1a105a.png)
世界市场行情0102(0810收)1、行情研究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理论为指导2、行情理论研究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理论,科学地阐明了经济周期的本质。
3、库兹涅茨周期的长度:17年至20年4、战前经济周期的变化与战后经济周期的变化,有什么典型的形态:战前的典型的周期有区别明显、依次转变的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周期的这种形态一般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U”字形。
战后,周期变化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萧条阶段不明显,甚至有人认为萧条阶段“消失”了,危机到达谷底后工业生产往往随即转入回升,把这种形态比喻为“V”字形。
5、我国劳动力的法定年龄:16岁6、经济活动人口的含义:劳动力是指一定年龄以上的能够从事经济活动的工资和薪金获得者,这些人员不包括武装部队人员。
在联合国的统计中称之为“经济活动人口”,美国称之为“民用劳动力”,英国称之为“劳动人口”。
7、货币贬值与进出口的关系:货币贬值引起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物价和世界价格的上涨,如进口原油的价格上涨,各国国内的石油制品价格也随之上涨。
国内物价的上涨,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必然引起本国货币贬值,降低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造成对外支付逆差。
8、大米、煤气与耐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相比,耐用产品的弹性较高9、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固定资本的使用寿命,取决于其物质磨损,也取新局面于其精神磨损(固定资产的关系)。
10、订单:11、初级产品的范围:那些未经过加工,或者只进行了一些初步加工的商品,如粮食、煤炭、原油;细分为:农业食品(如粮食、咖啡、可可、茶叶、水果、肉制品等)、农业原料(如棉花、天然橡胶、烟草、木材、羊毛等)、燃料(如石油、煤、天然气、铀等)、金属矿产品(如铜、铝、铁矿砂等)四大类。
12、定量预测的优点:由于定量预测能准确地反映行情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所以往往比定性预测更具有说服力。
它能以准确、及时、系统、全面。
13、简单线性回归中,行情变量2个14、时间序列预测指书籍要预测的那个变量在历史上的一系列观察值,分析这些观察值所显示出来的规律,然后把这个规律外推到预测期,从而获得预测变量的未来值。
世界市场行情简答题汇总
![世界市场行情简答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c71e9129ec3d5bbfc0a744d.png)
一、简述西方商业循环理论同马克思主义周期理论关于周期长度方面的观点的差别。
P56 09-01 11.011、马克思主义周期理集结认为,经济危机一般大约每隔10年发生一次,即经济周期长度大约为10年,但经济周期的长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从历史趋势上看,周期的长度将逐渐缩短。
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周期的长度会有所不同,但在既定的历史时期内,周期的长度则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
2、西方商业循环理集结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集结在周期长度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在既定的历史时期,周期的长度是否具有规律性。
西方商业循环理论一般认为周期可以反复出现,但在时间长度上不具有规律性,可长至10年,也可短至1年多。
二、简述西方商业循环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本质区别。
P52 2010.101、西方商业循环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对象基本相同,但在基本观点为上则是两种对立的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是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这一角度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经济危机和高涨反复出现这一周期性现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阐明了酱主义再生产具体发展过程所表现出的规律和特点。
3、西方商业循环理论则掩饰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一般假定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是市场机制和由竞争是最合理的社会组织方式,并在这一基础上来探讨造成经济波动的原因,结果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个别或偶然因素等表面现象上。
三、简述自相关产生的原因10.101、所建立的模型漏掉了某些较为重要的自变量,误差项的变动往往会是这些漏掉的变量有规律作用的结果;2、错误地设立回归方程的形式,如应选择二次曲线议程,但实际上却选择了直线方程;3、对数据进行平滑或其他形式的处理也会导致误差之间产生相互的联系。
四、简述多共线性及其原因2011.01多共线性:模型中的自变量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的现象。
导致多共线性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1、一些自变量可能是时间的函数,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变量会呈现同步变动的趋势。
世界市场行情
![世界市场行情](https://img.taocdn.com/s3/m/c116a7ed856a561252d36f30.png)
世界市场行情笔记第一章总论1、行情的概念:是指在具体历史条件下,通过市场表现的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具体发展变化,亦即资本主义经济和商品市场的具体形态。
它即包括生产领域的具体变化,也包括流通领域、分配领域的具体形态。
2、行情研究的范围:按其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行情的研究和商品市场行情的研究。
3、行情研究的任务:就行情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程序而言,分为:行情分析和行情预测4、行情波动的待征:1) 经常变化、动荡不定2) 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3)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5、行情研究的作用:行情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服务。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行情变化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行情一、经济危机的必然性1、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衍生于经济危机理论,是以经济危机为中心的。
2、资本主义再生产总是表现经济危机为中心的周期性变动。
3、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具有三个层次的规定性(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必然要爆发经济危机呢?)A 发达的商品经济,它强调等价交换的原则;B 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它是现代经济的物质载体;C 以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
(这三者的结合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具有一个内在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它是危机的根源。
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
)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有两个具体表现:A 无限扩大的生产能力与市场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的直接原因;B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前者反映着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后者反映着资本主义占有关系的规律,它最终导致资本比例在两大部类生产部门之间的失调,从而引起生产过剩。
(这两种表现的结果被恩格斯概括成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
)5、经济危机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是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
(整理)世界市场行情.
![(整理)世界市场行情.](https://img.taocdn.com/s3/m/1ebe346a4a7302768e9939b5.png)
精品文档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行情变化全球密布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一、南方共同市场南 方共同市场,位于南美洲南锥体之地,所以,又称为南锥体共同市场。
南方共同市场是 由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等4个国家于1991年成立的。
1996年决定接纳 智利和玻利维亚为成员国,从而使成员国扩大到6个国家。
1998年,南方共同市场与安 第斯共同体签订了实行一体化的框架协议,决定在两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间逐步 取消关税,消除贸易壁垒,统一司法体系,在2000年建成自由贸易区。
南方共同市场成 员国间现已基本上消除了关税壁垒,实现了自由贸易。
对85%以上的进口商品已确定了共 同对外关税,计划在2006年前对全部进口商品实行共同关税,实现关税同盟。
南方共同 市场是仅次于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二、安第斯国家共同体安 第斯国家共同体是由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等南美洲5国于 1969年成立的。
1994年5月,5国达成了于1995年1月1日建成安第斯自 由贸易区,并在此后不久启动安第斯关税同盟的协议。
1998年,安第斯国家共同体与南 方共同市场签订了实行经济一体化的框架协议。
三、墨西哥与中美洲自由贸易区墨西哥与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伯利兹、哥斯达黎加等中 美洲7国,于1996年在圣何塞会议上通过了建立墨西哥与中美洲自由贸易区协议,以推 进该8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四、中美洲共同市场1960年12月,萨尔瓦多、危地马拉等5国成立了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进行经济合 作的中美洲共同市场。
此共同市场成立后,成效不大。
五、拉丁美洲共同市场1960 年2月,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和秘鲁等拉丁美洲的主要国家,为了降低 和消除关税,推动贸易自由化等目的成立了拉丁美洲共同市场。
但成立后的作用很不如人意。
自1995年起,拉丁美洲国家开始协商成立包括全部拉美国家参加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 织,现已取得重要进展。
世界市场行情重点整理
![世界市场行情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140ff1b52acfc788ebc9c0.png)
世界市场行情1.行情的定义:实指社会重生产的各个领域及公民经济以致世界经济的详细发展变化。
2.世界市场价钱:世界市场价钱是指在必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价格,也就是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质买卖时所依照的价钱(国际价值是世界价钱改动的基础;钱币价值是影响世界价钱的基本因素;世界市场供求对世界市场价钱的直接影响)3.经济行情和商品市场行情的关系: A. 经济行情的变化是商品市场行情变化的限制因素。
B. 商品德情的变化也会致使整体经济局势发生变化。
C.行情研究重点应放在发达国家及国际市场上的主要出入口国。
4.(简答)行情改动的特点:一、不稳固性(行情变化的重要特点;关注行情变化的原由之所在;本源:社会基本矛盾);二、不均衡性(行情颠簸的另一个重要特点;表现:时间、程度、方向、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一致;为一国挣脱经济窘境供应了便利条件。
)三、市场敏感性(流通领域可显然而集中地反应;行情的变化惹起市场价钱变化;社会重生产其余环节矛盾激化的领域)四、关系性(社会重生产是生产、分派、互换和花费过程的一致;国与国之间的行情变化拥有关系性;各样商品市场行情的变化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五、周期性(行情变化的实质特点)5.经济周期:又称工业周期、商业周期、重生产周期、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向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充和缩短。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指资本主义重生产所表现出来的以危机为基本阶段的周期性变化。
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开始叫一个周期,往常包含危机、冷清、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6.总产出核算指标:一、公民生产总值( GNP): 指一个国家或地域一准期间内由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所有最后产品和劳务的价钱总和。
二、国内生产总值( GDP):指一准期间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域范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后产品和劳务的价钱总和。
三、核算 GDP、 GNP时应注意的原则 :A. 统计的是最后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市场行情1.行情的定义:实指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领域及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具体发展变化。
2.世界市场价格:世界市场价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世界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价格,也就是某种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实际买卖时所依据的价格(国际价值是世界价格变动的基础;货币价值是影响世界价格的基本因素;世界市场供求对世界市场价格的直接影响)3.经济行情和商品市场行情的关系:A. 经济行情的变化是商品市场行情变化的制约因素。
B.商品行情的变化也会导致总体经济形势发生变化。
C.行情研究重点应放在发达国家及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进出口国。
4.(简答)行情变动的特征:一、不稳定性(行情变化的重要特征;关注行情变化的原因之所在;根源:社会基本矛盾);二、不平衡性(行情波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表现:时间、程度、方向、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一致;为一国摆脱经济困境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市场敏感性(流通领域可明显而集中地反映;行情的变化引起市场价格变化;社会再生产其他环节矛盾激化的领域)四、关联性(社会再生产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的统一;国与国之间的行情变化具有关联性;各种商品市场行情的变化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五、周期性(行情变化的本质特征)5. 经济周期:又称工业周期、商业周期、再生产周期、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指资本主义再生产所表现出来的以危机为基本阶段的周期性变化。
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开始叫一个周期,通常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6.总产出核算指标:一、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由本国公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三、核算GDP、GNP时应注意的原则:A. 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B.流量而非存量。
四、GDP是国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
7.(论述题)有些经济学家提出如下观点:自然灾害对我国GDP有拉动作用,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要点如下1.我国遭受自然灾害后,没有损害国家的生产能力(或者对生产能力损害较小,即没有损失存量或者损失较小),同时国家将增加政府支出支持灾后重建,同时可以部分带动就业,引起流量的增加,从长远来看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2.再看日本的核辐射事件,该事件损害了国家的生产能力,即造成了存量的损失,那么该事件对经济增长是没有任何裨益的,甚至引起负增长。
8.(论述题)PPI指数上升、降息、通胀等经济现象对经济生活的影响?PPI:生产者价格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
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
降息:将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者贷款购买大件商品,鼓励金融炒家借钱炒作促进股市繁荣,导致本国货币贬值,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推动通货膨胀,使经济逐渐过热;通货膨胀的影响:1.通货膨胀对收入的影响(1)实际收入不变:名义收入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2)实际收入减少:名义收入增长率<通货膨胀率(3)实际收入增加:名义收入增长率>通货膨胀率 2.通货膨胀对财富的影响(1)实物资产:名义价格随通货膨胀同步提高,实际价值不变(2)货币资产:名义价格不变,实际价值随通货膨胀降低(3)负资产(负债):名义价格不变,实际价值随通货膨胀降低9.GDP的核算:A支出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进行汇总。
Y = C + I + G +(X-M)B收入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的收入进行汇总。
以DPI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以Z代表折旧基金收入,以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则以收入法计算的总产出可以表示为:Y = DPI + Z + T 也可表示为Y = C + S + T从广义的角度看,宏观经济中的产出、收入与支出是完全等值的,即: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10. 消费函数: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及其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
以C代表消费,以Y代表收入,则上述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C = c(Y)(满足条件dc / dy >0即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dc2 / d2y<0消费函数是凸的,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线性消费函 C = a + bY (1 > b >0)a为常数,称为自发性消费,其含义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部分,其变化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bY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诱致性消费,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其中b作为该函数的斜率,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
思考:如何用上图中C的图像和45°线导出S的图像?如下图,在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消费C或储蓄S的坐标中,储蓄函数S = - a + (1-b) Y的图像如下:11.储蓄函数:S = s(Y)(满足条件ds / dy > 0边际储蓄倾向大于零,储蓄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dc2 / d2y > 0消费函数是凹的,储蓄增加的幅度高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储蓄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增的。
)线性储蓄函数S = - a + (1-b) Y (1 > b > 0)12. 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
(1)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 简称APS。
根据定义有:APS = S / Y(2)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简称MPS。
根据定义有:MPS=ΔS/ΔY(3)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APC + APS = 1 MPC + MPS = 1 (选择题)13.投资函数:宏观经济学假定投资及其投资的规模与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
以I代表投资,以r代表利率,则上述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I = i(r)(满足条件di / dr <0,其二阶导数不确定)图像如下:如果我们把该函数视作一个简单的线性函数,则其表达式为:I = α- rα作为一个常数,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自发性投资。
上式中的r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诱致性投资。
其中作为该函数的斜率,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投资系数,其数值的大小反映了利率水平的变化对投资影响的程度。
在横轴为投资I,纵轴为利率r的座标中,线性投资函数I = α- r的图象如下:上图中,随着利率水平的变化,使投资量沿着同一条投资曲线移动。
如果利率水平不变,由其它因素引起的投资量变动,在座标系中则表现为投资曲线的移动。
如下图所示:造成投资曲线水平移动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厂商预期。
第二,风险偏好。
第三,政府投资。
14. 投资的边际效率:投资收益的增量与投资增量的比率,简称MEI。
R代表投资收益,以I代表投资,则有:MEI = ΔR / ΔI。
表明,投资的边际效率MEI是投资总收益的一阶导数,或者说MEI是投资总收益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如果以投资规模I为横座标,以投资收益R为纵座标,则投资总收益TR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凹向横轴的曲线。
该曲线表明,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收益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收益增加的速率(ΔR / ΔI 即MEI)却在不断减缓。
因此,总收益TR曲线的图象如下:上图表明,投资的边际效率具有递减的趋势,即dR / dI<0。
在纵轴为投资的边际效率MEI,横轴为投资I的座标系中,MEI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下图所示:15. 思考题:消费函数C = c(Y)为什么要满足条件dc / dy >0?其经济学的含义是什么?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经济学意义:边际消费倾向。
投资函数I = i(r)为什么要满足条件di / dr <0?其经济学的含义是什么?投资规模会随着利率的提高而下降。
经济学意义:投资系数,其数值的大小反映了利率水平的变化对投资影响的程度。
16.外汇的概念(名词解释):指用外币表示的能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狭义)17.汇率的概念: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18.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我国采用。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础,用外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从而间接地表示出外国货币的本币价格。
英美国家采用。
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本币贬值;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本币升值。
19.买入、卖出汇率、中间汇率(1)直接标价法情况下巴黎行市USD兑FRF 5.7218/5.7268中国行市USD兑CNY 8.2713/8.2753(2)间接标价法情况下纽约行市USD兑JPY 114.95/115.05伦敦行市GBP兑USD 1.5025/1.5035买卖差价一般在1‰—5‰。
(判断题)银行买入现钞价比买入现汇价要低,但银行卖出外币现钞时一般同卖出现汇的价钱相同。
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20.远期汇率的计算前大后小,用减法;前小后大,用加法。
(1)在直接标价法下+ 升水点数远期汇率=即期汇率- 贴水点数如某日巴黎外汇市场USD/FRF行市:即期 6.3240/6.32701个月60—20(USD贴水)12个月10—170(USD升水)即1个月远期汇率=(6.3240-0.0060)/(6.3270-0.0020)=6.3180/6.325012个月远期汇率=(6.3240+0.0010)/(6.3270+0.0170)=6.3250/6.3440(2)在间接标价法下- 升水点数远期汇率=即期汇率+ 贴水点数如某日伦敦汇市GBP/USD行市即期 1.5864/1.58746个月30—20(USD升水)12个月10—20(USD贴水)6个月远期汇率=(1.5864-0.0030)/(1.5874-0.0020) =1.5834/1.585412个月远期汇率=(1.5864+0.0010)/(1.5874+0.0020) =1.5874/1.589421.套算汇率(交叉汇率)(1)按中间汇率求算套算汇率例1:USD1=DM1.8500 USD1=FRF6.2000则DM1=6.2000/1.8500FRF(2)交叉相除法(基准货币相同的情况)例2:USD=DM1.5715/1.5725 USD1=JPY140.50/140.60 求DM兑JPY的交叉汇率银行买入DM汇率先用JPY买USD USD1= JPY140.50再用USD买DM USD1=DM1.5725 由上述两式可得DM1=140.50/1.5725=JPY89.340银行卖出DM汇率先用DM买USD USD1=DM1.5715后用USD买JPY USD1=JPY140.60 由上述两式可得DM1=140.60/1.5715=JPY89.460(3)两边相乘法(基准货币不同情况)例3:USD=DM1.5715/1.5725 GBP=USD1.6320/1.6330求GBP兑DM的交叉汇率银行买入GBP汇率先用DM买USD USD1=DM1.5715后用USD买BGP GBP1=USD1.6320 由上两式可得:GBP1=1.6320×1.5715 =DM2.5647银行卖出GBP汇率先卖GBP 买USD GBP1=USD1.6330再卖USD买DM USD1=DM1.5725 由上两式可得:GBP1=1.6330×1.5725=DM2.567922.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包括商品、劳务买卖、物物交换、金融资产交易、商品、劳务单方面转移、金融资产单方面转移等)的系统的货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