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姓氏概略

合集下载

鹤山一百十六姓之姓氏沿流考

鹤山一百十六姓之姓氏沿流考

鹤山一百十六姓之姓氏沿流考本文曾载1978年出版《香港鹤山同乡会会刊》。

内文原出《鹤山县志》,乃邑贤宋森先生所编撰。

宋《郑樵氏族略》云: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

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别姓庶姓之别。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

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也,历代相传,未之或改。

即今中国之社会,尤是家族主义之社会,而非现代世界民族主义之社会也。

若沿氏溯姓,虽以林宝之贤,其作元和姓纂,亦不知自姓之所由来。

今鹤山土客闬闳相望,和好无猜,故氏族至繁,而辟地自别,兹胪列之,俾有所考。

(序以字之划数多少分别先后)丁氏:系出齐太公子,溢丁公,其后子孙因以丁为姓。

唐宋以前,多著望于大江之北,及宋南渡,其族有播迁于东粤者。

鹤山之丁氏,皆开县后始至,今住鹤城,仅存数人。

文氏:系出周文王支孙之后,以溢为姓。

晋东渡时,有文林扈从江左,子孙繁衍,遂为江西吉水、泰和、庐陵诸县右族。

南宋亡,文天祥子孙播迁于粤川,遂成著姓。

鹤山文边之始祖,乃自惠州迁来,初与陈、洪、李、麦、丁、黎等姓同居,今芸蓼、东山、大圆嘴之文姓,皆自文边分支。

霞洞、靖村、沙芬、塘枧、塘湖之文姓,多由新会井根而来,其远祖亦复相同者也。

王氏:最先为京兆河南之王,厥分三系:其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者为姬姓一系之王。

出自北海陈留者舜之后,为妫姓一系之王。

出自汲郡者王子比干之后,为子姓一系之王。

大抵子孙多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广韵》所载有二十一望,太原琅琊最著,后有南迁江浙,辗转而弥漫于闽、粤等省。

宋时有王宠者,居新会西门炼丹井,其长子暖,迁鹤山龙井村,分支维墩,次子仁,迁鹤山禾谷岭,仁子静庵徙钱塘,由是子孙蕃衍,分居棠都、观音座、竹朗等处,若竹叶水瓮缸窑之王氏,则来自东江,姓同而族不同也。

方氏:方雷氏为神农世孙榆冈之子,佐黄帝征蚩尤有功,封于方,因以为氏。

大埔饶姓文化血脉的渊源与传承

大埔饶姓文化血脉的渊源与传承

大埔饶姓文化血脉的渊源与传承大埔饶姓文化血脉的渊源与传承饶氏文(转自大埔论坛)大埔自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建县以來,在各姓氏的人文历史中,杨姓出最多进士共有12人,冠盖全县各姓,杨之徐“一门四进士”、“一腹三翰院”名扬天下。

但是杨姓在明朝的进士榜上却是空白。

按照2001年版黄志环编的《大埔县姓氏录》,杨姓人口约1.7万人,在全县最大的张姓人口约4.04万人,在清代出了7位进士。

饶姓在民国30年代大约3800人,现在约万人左右,在明、清二朝出了8位进士,全县排第二位,但在人均比上饶姓无疑是排在首位。

对于饶姓明、清二朝中都有“父子进士”是偶然巧合,还是必然中之必然?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最近笔者认真研究了《饶氏族谱》,认为大埔饶姓之所以能在明清二朝科甲连捷,进士、举人辈出,贡生、廪生比肩,秀才、监生盈城,皆因为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与氛围,源远流长而才能沥久长青。

饶姓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赵国长安君有功于国家,赵国王敕封地于长安君(今河北饶阳县),当地民众以封地名为姓氏,在秦朝饶姓也在朝中居官任职。

到了汉高祖统一天下,在当时尧阳都(今山西临汾县一带)饶裕任安都长(相当于太守),饶氏族人尊其为开族高祖,并建立宗祠堂堂号为“平阳堂”开始有文字记载。

随着朝代的更迭动乱,客家人从中原向南方的迁徙,饶姓迁移到江西饶州(今鄱阳一带)生根定居。

由于饶姓本是中原士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崇文尚武,以仕为荣。

在唐朝,中南五省的饶姓大始祖元亮公(也是大埔饶姓的大始祖)于天宝年间任浙东安抚,再迁任浙西安抚,为政有声,朝廷赐紫金魚袋诰封光禄大夫。

二世祖汉宁公,也在朝任职官至散骑常侍郎。

三世袓饶植公,十六岁中进士,官累渔阳太守、都司兼承旨(其弟饶方公也是唐朝进士,官任左拾遗)。

四世祖怀英公,官至大理寺寺丞。

五世祖饶信公,官任抚州刺史,由于抚州征寇有大功诰授紫金光禄大夫。

五世祖生四子,依次为勋、烈、熊、罴。

而饶熊公(六世)则是传大埔饶姓直系上祖,公累官浙西提刑诰授亚中大夫。

大埔县湖寮双坑何氏宗族社会与传统习俗

大埔县湖寮双坑何氏宗族社会与传统习俗

大埔县湖寮双坑村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考察肖文评粤东大埔县湖寮地区的双坑村,虽是一个山村,但却是一个声名远播的地方。

当地有一句俗语:“湖寮吴、蓝、罗,无奈双坑一姓何。

”这句话隐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湖寮的吴、蓝、罗、黄等各姓虽为大姓,有钱有势,但其生产生活所需的水源主要来自双坑,如果居于双坑的何姓将水源断绝,则湖寮各姓就很难生存,因此湖寮的吴、蓝、罗等各姓,对双坑的何姓无可奈何;二是随着何姓势力的崛起,尤其是在同治、光绪年间何如璋、何士果父子先后考中进士,成为当时官场上炙手可热的人物,而湖寮其他各姓则人才不多,没有出现显赫的官员——罗卓英、吴奇伟等都是民国以后的人物。

何氏一姓胜过了湖寮各姓,湖寮各姓当然奈何不了双坑何姓。

1何如璋积极参与振兴清政府国力的洋务运动,并以出色的外交才干担任过首任中国驻日本大使,后在1884年8月充当了中法马尾海战失败的“替罪羊”。

前辈时贤对于晚清有争议的何如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2但就对他成长影响甚巨的家乡自然、社会环境,却语焉不详,外界因而知之甚少。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3结合族谱、方志等,试对双坑何氏的传统社会与文化及其变迁进行初步探讨。

所叙内容以民国时期为主。

双坑,又名崧里,地处大埔县中部,距县城湖寮5公里,距旧县城茶阳35公里。

位于由大圳、小圳两条坑水冲积而成的盆地上,周围群山环抱,地势东西绵长,南北狭窄,故名双坑。

东界葵坑,南邻高道,西枕双髻山,北界河腰,西北界敬里。

在大埔开县以前,双坑属饶平县清远都。

明代嘉靖五年设立大埔县后,双坑为全县32个民社之一。

4康熙年间与黎家坪等村合称黎双社,乾隆年间与湖南寮各村合并成为同仁社。

5但双坑作为一个独立的基层社会组织——甲的情形,从建县以来一直延续至清末。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全县分行政区为8区,双坑隶属第5区(同仁区)。

民国21年同仁区分为22乡,各设乡公所,设正副乡长2人。

双坑分为上下二乡,自塔墩下及福院里以上属上乡,以下属下乡。

涨姿势丨梅州大埔钟姓迁移历程

涨姿势丨梅州大埔钟姓迁移历程

涨姿势丨梅州大埔钟姓迁移历程大埔百家姓氏据有关资料记载,大埔人的祖先,都是自北而南,历尽艰难曲折来到大埔,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息繁衍,大埔境内在4000多年前已有人群聚居,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艰苦卓绝的精神,承传了中原文明传统,发展了民族文化,使大埔成为'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声名远播。

大埔县对姓氏的记载始于民国十七年(1928),当时全县有303803人,共有102个姓氏。

姓氏的变化是随着人口的迁移而演变的。

至2006年底,全县已落籍大埔且已形成族群的共有125姓。

大埔姓氏丁卜刁马于巨尤孔云邓王方丘邝叶古冯田石卢朱伍孙阮连成江杨邬池伊庄邢许祁刘任吴杜陆陈李宋沈麦何苏佘邹汪张严余杨熊巫官林金房幸卓范孟廖黎滕潘薛戴濮魏郑罗周贺姚饶柳段柯詹简蒙蓝楮蒲蔡管熊胡姜钟俞赵施洪高翁彭韩谢蒋曾游阙赖鲍袁郭唐徐钱诸涂戚萧梁黄曹康童葛温傅程。

以上姓氏中的邱姓、肖姓,因邱与丘、肖与萧都是同一姓氏,因此,只作丘姓、萧姓计人。

此外,大埔有一个特殊的姓氏,有关部门收养了一些无名氏的孤儿,均取为'福'姓,为大埔姓氏增加了新的成员。

识多滴shiduodi大埔民间向有'张半县'、'饶半城'之说。

是谓大埔县内姓张的人口最多,在老县城〈茶阳)姓饶的人最多。

时至今日,张姓仍然是大埔人口最多的姓氏。

其后依次为:黄、刘、罗、郭、陈、杨、李、丘、何、廖、赖、邓、萧、林、余、吴姓。

大埔百姓,英贤辈出。

他们不分姓氏大小,在大埔这个大家庭里,和睦相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邑地经济社会发展,不懈努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日介绍ZHONG钟姓:〔姓源〕《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宋微子之后。

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犁仕楚,食采钟离,因氏焉,子孙或单姓钟氏。

楚有钟仪、钟建;钟子期与伯牙为友,项羽将钟离昧,昧长子接,单姓钟氏,始居颍川长社。

【免费下载】永春达埔镇姓氏大全渊源二

【免费下载】永春达埔镇姓氏大全渊源二
五.姚. 宋末元初,姚圣 4 世孙暘初.子富.长官兄弟 3 人迁入永春,分别定居于: 暘初定居十都阳谷乡(达埔光烈村),为达埔姚氏始祖,传 3 子,支分 3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料置不试技仅卷术可要是以求指解,机决对组吊电在顶气进层设行配备继置进电不行保规空护范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总问中体题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梅州〕大埔傅氏——万六郎公

(梅州〕大埔傅氏——万六郎公

(梅州〕大埔傅氏
〔迁徙〕据茶阳群丰社联《傅氏族谱》载,始祖山东公,徙河南彰德府安阳县。

二世建公,任河南中顺大夫。

三世楫公,进士,官中书舍人。

四世占清公,因兵祸,举家南迁至江西吉安府卢陵,后徙吉水县。

五世庭公,荐吏部侍郎,于元朝初期,因兵事,谪福建汀州府长汀县为县尹,生五子,其中诚公,徙居泉州;试公任潮州府教授,自长汀宣豪里杉树坑迁至永定金丰里洋背乡,生子琳九。

琳九公于元贞元年(1295)由金丰洋背举家移居至潮州府海阳县光德乡恋洲都小靖恋墩坊。

传至七世孙源宗公(大郎),由太宁中边阁转迁群丰社背坪(今社联)定居。

另,据岩上水祝银湖提供资料称,其上祖原居上杭,后由上杭迁入该地,始祖是万六郎公。

〔分布〕大埔傅姓聚居于茶阳、岩上、西河等地,农业人口约1000人。

分布如下:
茶阳群丰社联,由福建永定洋背徙太宁迁入,现传至26世,350人。

长治党坪上村,由福建迁入,现传至23世,30人。

长治党坪燕山下坑,由长治党坪迁入,现传至23世,37人。

枫朗保安井头,由岩上水祝迁入,现传至27世,21人。

岩上横溪柿子树下,由岩上水祝银湖迁入,现传至20世,78人。

岩上水祝银湖,由福建上杭迁入,现传至24世,251人。

岩上水祝田里、杨梅窠,由岩上水祝银湖迁入,现传至23世,35人。

西河溪头,由岩上水祝银湖迁入,现传至23世,120人。

三河小坑横塘头,由梅县松北宾把露迁入,现传至22世,17人。

高陂黄坑下村,由梅县松口迁入,现传至19世,58人。

广东大埔青溪涂氏家谱

广东大埔青溪涂氏家谱

家谱内容、体例及特征家谱内容。

明以前家谱散佚无考。

明以后,一种新的家族制开始形成,它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制定宗规家法以约束族众。

“尊祖”必叙谱牒,“敬宗”当建祠堂,“睦族”需赈济族产。

修谱建祠,开办义学、义庄,耕种义田,管理祠产,家族活动自然多了起来。

家谱的内容也逐渐由记载单一的血缘世系到比较全面记载家族的整体情况,内容愈来愈多,篇幅愈来愈大。

不过,相对清代家谱而言,明代家谱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例如,明正德十五年(1520)彭泽主修的《长沙青山彭氏会宗谱》。

此谱是湖南图书馆馆藏中唯一的一部明代湖南家谱,纸质低劣,印刷粗糙。

谱称始祖旭湖公江西吉州庐陵人,唐末领兵征剿黄巢,以老疾辞官,落籍长沙青山,六子随侍。

是谱仅一册,有谱序、跋和世系图(表),谱采苏氏,小传内有迁徙源流简介。

谱序为正德七年(1512)茶陵李东阳、新都杨廷和、铅山费宏的赠序。

三人均当朝大员,官至极品,岂会同时为山村野夫之族作序,实为造假之拙劣也。

[湘乡]《龙氏族谱》(清嘉庆三年敦周堂木活字本)仅新序就有14篇。

历史进入满清以后,湖南家谱纂修数量骤增,内容不断增加。

就总体情况而论,大致包含以下方面。

谱序。

谱序是每部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阖家或某几位族人撰写的序和当时名流写的赠序,以及跋语等。

序跋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家族世系渊源、传承关系、修谱缘由和经过以及任事人员等,是熟悉、研究一部家谱的直接切入点,是了解该家族世系源流的重要资料。

由于一次次地续修,序跋也不断增多,不仅有新修的序跋,还照录旧序,有些谱的序跋有10多篇甚至几十篇,如[湘乡]《大界曾氏五修族谱》的序跋近30篇,有数万字之多。

谱例、谱论和目录。

谱例又称凡例,用条文形式主要阐明族谱纂修原则和体例以及类目安排的理由。

谱例强调家族血缘的纯洁性,维护以男子为中心的伦理纲常,表示遵循“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

谱论一般是摘录前代硕学名人论家谱之重要的语录,也有直接把皇帝的喻民榜、喻民诏刊载在谱前,以告诫族人。

广东省梅州市陈氏源流及分布概况

广东省梅州市陈氏源流及分布概况

广东省梅州市陈氏源流及分布概况陈氏天下一家亲资料主要来源于《福建义门陈》及梅州市各县区族谱。

整理人:陈氏文史研究员陈汀州,2019.5.26)本文内容为转发内容义门客家陈氏由闽汀州(含宁化、长汀、上杭、永定、武平)入粤徙居梅州,约在宋末元初或明初。

据《崇正同人系谱》陈氏条及邓迅之著《客家源流研究》载:宋末,中原士族纷纷南随帝室迁移,时有陈魁者,率其族众九十三人(注:应为九十七人)移居福建宁化、上杭(含永定)等地,魁之曾孙孟二郎、孟三郎由闽迁粤之程乡,逐渐散布于大埔、兴宁、五华、龙川等处。

又据梅州各县陈氏族谱记载:汀州庄陈魁公嵩公脉派后裔迁梅州支脉主要有:孟一郎(衡公系、元美公)、孟二郎(十郎公、三十郎、荣显公、英俊公、明道公、斐然公)、孟三郎(世禄公、景旺公)、仲四郎(大学公、碧江公)、仲六郎(文仲公、文伸公裔必隆公、凤川公)、仲七郎(文秀公一如龙公、文满公一赞环公、敏宏公、文质公一念二郎公、仕一郎公、文光公一叙一郎公、刚毅公、居川公)、仲八郎(梅宗公裔三一郎公、梅嵩公后裔秀甫公、子斌公、小一郎公、甫生公、文粦公,梅佐公-扬里公)及嵩公次子锡公(梅县尧塘、大埔高陂黄竹居)。

岳公后裔千三郎迁大埔长治乡百福坪。

峰公后裔、陈氏91世万顷,居福建宁化石壁,传至陈氏95世豪公,生子三:长德兴、次中兴、三旺兴。

德兴公生于元皇庆二年(1313年),登元代进士,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由福建宁化迁居嘉应州西山(即今梅县程江西山村)及古塘坪,是为梅县陈氏开基始祖。

中兴公(又名明公)生子十八,名字从念一郎依次至念十八郎,号称十八郎公派,其中念一郎、念四郎、念五郎、念七郎、念九郎、念十郎、念十一郎、念十三郎、念十四郎、念十五郎、念十七郎、念十八郎及其后裔陆续从福建汀州迁居广东嘉应州各县。

德兴公、中兴公后裔,除分徙梅县区、梅江区外,又迁兴宁、蕉岭、平远、大埔、五华、惠阳、河源、和平、龙川、罗定、饶平和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台湾等地。

大埔县姓氏概略

大埔县姓氏概略

大埔县的姓氏,源远流长,据有关资料记载,大埔人的祖先,都是自北而南,历尽艰难曲折来到大埔,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息繁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艰苦卓绝的精神,承传了中原文明传统,发展了民族文化。

使大埔成为"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声名远播。

据出土的文物证实,大埔境内在4000多年前已有人群聚居。

要知道大埔姓氏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就必须了解大埔人祖先的南迁历史。

大埔人祖先的南迁主要有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即晋永嘉之后,"五胡乱华"之时。

其时"原有汉族,尤其是一般士大夫阶级惨遭杀戮,晋室君臣被迫南迁,中原士族亦沿长江、赣江南下,或由闽越转至岭表,定居于湘、赣、闽、粵、桂各省相接之边区。

"这次迁移时间长达100多年。

民国〈伏埔县志》引〈澳地纪膨〉文载:"潮州古迹义招县下引《南越志》云: '义安郡有义招县,昔流人营也,义熙九年立为县'。

^又《方舆纪要》载:"义招废县治在今湖寮村。

"义招是大埔的古县名,建于 413年,流人营中的流人即南迁的中原人。

"特置义招一县以为安置,其故城在吾邑之湖寮乡,此为初来时最显著之事实。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其遗传民族姓氏,亦随着岁月的流逝,已不存在。

在大埔村落中有不少最早入乡的姓氏,或外迁或湮没不明其去处,不少乡村还因姓氏留下了可以令人回忆的地名,如吴家畲、黎家坪,等等。

第二个时期是在唐僖宗黄巢起义之时。

此时,先后有许多河南人成群结队南迁,沿途几经周折,来到闽、粵、赣边山区,即今宁化以及汀州所属八县。

据大埔姓氏族谱记载,大埔的张、陈、刘、吴、丘、林、邓、李、何、黄、郭、蓝、杨、罗、廖等姓的祖先,都是辗转迁徙至宁化、汀州等地而入迁的。

第三个时期是在南宋特别是宋亡前后。

当时有许多北方汉民沿江、浙、闽、赣,流入到广东的梅州、潮州等地。

嘉靖祭祀礼制改革在客家地区的宗族实践:《大埔县蓝氏族谱》的解读

嘉靖祭祀礼制改革在客家地区的宗族实践:《大埔县蓝氏族谱》的解读

嘉靖祭祀礼制改革在客家地区的宗族实践:《大埔县蓝氏族谱》的解读摘要:以往关于族谱在客家文化研究中的运用,论者的兴趣点多在族谱中家规家训、迁徙源流等诸内容,而对族谱中人物谱传中的材料较少运用。

本文运用族谱资料结合地方文献等材料,对大埔蓝氏宗族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和内容做一粗浅探讨,认为修建小宗祠、设立始祖、构建大宗祠、创立蒸尝祭祀制度是明嘉靖以来地方族群建立宗族制度的模式与内容。

关键词:嘉靖礼制宗族实践蓝氏族谱[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2)05-0114-03关于明清客家宗族社会的形成,以往的研究将其置于明清以来汉人宗族社会形成的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并注意到通过科举入仕、经营扩充宗族财产、构建宗族社会元素如修谱、建祠等手段为地方宗族提升族望地位的途径与方法。

同时以往关于族谱在客家文化研究中的运用,论者的兴趣点多在族谱中家规家训、迁徙源流等诸内容,而对族谱中人物谱传中的材料较少运用。

本文运用《大埔县蓝氏族谱》结合地方文献等材料,对大埔蓝氏宗族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和内容做一粗浅探讨,认为修建小宗祠、设立始祖、构建大宗祠、创立蒸尝祭祀制度是明嘉靖以来地方族群建立宗族制度的模式与内容。

一、蓝姓宗族历史源流与族属身份大埔县蓝氏主要聚居在今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的龙岗村等地,现有人口5434人,为当地一大姓。

龙岗村旧属大埔县同仁甲之湖寮村,按地方文献载:“同仁甲在县城南部,居全邑之中心,东界严上、白寨、百侯三甲,西界三河、大麻二甲,北界维新甲,南界源高甲;……,梅潭河自东向经百侯入境横贯甲中西北向入三河甲注入大河,甲中诸水东北为莒溪,自严上甲发源,经莒村长教至湖寮之杨梅田入梅潭河,南为双坑水,一自山丰发源,一自崧坑发源,至大塘肚合流至湖寮之旧田入梅潭河.此外另有西南一水发源于石门及圣靠石,经高道庵、坪坑子合黄沙坑之水,至黄坑渡头入韩江。

全甲最大之乡村为湖寮,众小乡环列周围。

祖先开基的传说与解读——以大埔县百侯杨氏为中心

祖先开基的传说与解读——以大埔县百侯杨氏为中心

关 于杨氏开基 于百侯铁炉坝 , 人们至今还流传 着很多传说。其中见诸文字的是杨佐君的说法。他 在《 大埔杨氏始祖四十一郎公 人名辨》 “ 称: 据现存 清康熙 三 十八 年族 谱 载 , 始祖 四十一 郎公先 世 居 江 西 , 宋兵之势 而徙 居 闽汀 宁化 石 壁 村 。而后 始 迁 避 于粤潮 大埔永 安社维 新 甲大靖下北 塘松林 下肇基 立 业 ……妻余 氏 , 生一 子 , 留居 北塘 。继而 四十一 郎公 往清远 都百侯 铁炉坝 为铁 匠 , 观看地 形善美 , 又娶 妾
为, 打铁在 当时是 先进技 术 , 土著没有 这一 技术 。 ①
祖念三 郎一起 从石 壁过 来 的 , 池念 三 郎 一开 始 就迁 居百侯 村 。 四十一 郎先 到 西 河 北 塘 阿 隔 口定 居 , ② 娶妻 余 氏 , 一 子 。后 接 受 池姓 人 邀 请 , 来 到百 生 也 侯, 在今 称铁炉 坝 的地 方起 炉打 铁 。他见 百 侯 比北 塘更好 , 也想迁居 百侯 。但 同妻 子余 氏商量时 , 氏 余 不肯 , 而愿 留居 北塘 。四十一 郎只身迁 居百侯 , 再娶 沈 氏六娘 为妻 , 生子 大 一 郎 , 下 百侯 杨 氏一脉 , 传 四
树 良则进 一 步 认 为 , 如果 能够 将 这 些 故 事 置 于 地 “ 域社 会具 体 的时 间序列 之 中 , 更 具 ‘ 点 感 ’ 理 并 地 地 解这 些故 事 的 内容 和表 达 方式 , 乡 村 故事 可 能 对 则 于 乡村社 会史 的研究 者具 有更 重要 的价 值 。这些 故

赣 南师范 学院学报 认 为此 地“ 风水 ” 好 , 定迁 居于此 。 很 决 ④
2 1 矩 01
都 而建立 的 , 而饶 平 县建 于 明成 化 十 四年 ( 4 8 , 1 7 ) 建 县 以前 至宋末 , 一 区域 属 海 阳县 管 辖 。关 于 杨 这

广东大埔县桃源钟氏宗族的建构——以《钟氏族谱》为中心的探讨

广东大埔县桃源钟氏宗族的建构——以《钟氏族谱》为中心的探讨

摘要 : 本 文利用广 东大埔县桃 源《 钟 氏族谱 》 中的有 关记 所谓 “ 基址 环处 一乡之 中 , 丁 口鼎定 , 产业颉颃 。” 除最初 的五
载, 描 述明末这个钟 姓宗族建构过程 。 钟姓 家族后 裔钟 铭彝 获 姓外 ,后来又有其他姓 氏迁入 , “ 不知几十家 ,子妇不啻数百 得功名 , 成为宗族文化建构者。 他们 以 自己家族这一支世 系定 口” 。早期进入桃源 的五姓人 中, 其他 四姓都因种种原 因相继 为 大宗, 建构 了谱 系, 并成为整个社 区钟姓谱 系的基础。 没落 , 只有 钟姓依然 鼎盛 , 且在社区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 关键词 : 家族 谱 系 大宗 建构 种态势 , 一直到维持 到今天 。
家族谱系大宗建构明嘉靖以后宗族意识形态向地方社会扩张和渗透华南地区出现明显的宗法伦理庶民化倾向宗族礼仪在地方社会得到推广地方社会开始大规模的宗族文化建构活动
神 州 文化
对 州
以《 钟氏族 谱》 为 中心的探讨
广东大埔县桃源钟 氏宗族的建构
夏远 鸣
嘉应学院 客家研究院 广 东 梅 州 5 1 4 0 1 5
明嘉靖 以后 , 宗族意识形态 向地方社会扩 张和渗透 , 华南 地 区出现明显的 “ 宗法伦理 庶民化 ” 倾 向, 宗族礼仪 在地方社 会得到推广 , 地方社会开始大规模 的宗族文化建构活动 。 一些 研究表明 , 地方社会往往是在遵循宋 明理学 家主张的原则上 , 再根据 当时的社会现实加以变通 , 来建构地方宗族规范 。 也有 的研究表 明 , 宗族 文化建构 也是一种资 源 , 也是 一种权力 , 宗 族 内部不同派别也会因此而去争夺 这种话语权 。这些研究非 常具有启发性。 可能是因为资料的原因 ,以往 这类 研究多关注于开发地 区较早的地方大族 , 而对 于处 于一些开发较 晚 , 进入 国家版 图 较晚的地区的小宗族文化建构较少关 注。自明代起 , 由于山区 不断得 到开 发 , 华 南一些原来 被视为 “ 溪峒 ” 的 山区小 盆地得 到大量的开发。 居住在这里 的居 民经过几代发展后 , 开始渐渐 模 仿其他士大夫家族 , 进行 自己的宗族文化建构 。 对 于这类宗 族的文化建构 , 由于史料 的缺乏 , 关 注的较少 。 笔者于 2 0 0 7 年 在广东大埔县桃 源镇 做 田调时 ,有 幸得 到当地一份手抄本 的 《 钟 氏族谱》 , 为 了解这个 问题提供 了一个个案 。 这本手抄本 《 钟 氏族谱》 ( 下称 “ 族谱 ” ) 的 内容主要形成 于

广东徐氏开基祖概况

广东徐氏开基祖概况

广东徐氏开基祖概况徐育宏2015.11.1客家族群的迁徙,受朝代更替的政治环境、移垦政策及土地承载力等因素影响甚巨。

从宋末迄今,客族大规模之迁徙活动约可分为三个时段。

宋元之际,赣南客家族群受元兵压迫,沿着山区隘口往东迁徙,从江西石城移至福建宁化。

元末乱世加上人口压力,闽西客族又沿着汀江、梅江及韩江开始外移至粤东各地。

清初朝廷放宽移垦政策并鼓励粤东客族他迁,于是又开始大规模的迁徙活动。

可以了解客族迁徙的内外因素;譬如原居地与徙居地间之推拉力,山脉、河流、谷地等自然环境,是如何支配他们的迁徙路径。

简言之,客家族群之移垦活动,过去800年间从赣南徙闽西,次由闽西徙粤东,再由闽粤渡海东迁至台湾,无不受到社会变迁、政策更替及地理条件等因素之影响。

清初从粤东迁移到台湾桃、竹、苗、屏等地区的徐氏族群,以五华、蕉岭、丰顺及陆丰人士居多。

这两支徐姓族群与其他客族迁台路线及。

年代甚为相近,因此,若能厘清台湾徐氏客族的迁徙,实际上也就等于了解台湾其他客族迁徙过程的一大半历史。

徐氏近800年来的迁徙与移垦历史的研究工作。

一、宋朝末年,贛南客家徐族群受元兵壓迫,徐族群大規模之遷徙活動,沿著山區隘口往東遷徙,從江西石城縣(即於都縣) 遷徙福建汀州上杭、連城二縣,元末亂世加上人口壓力,閩西徐族群又沿著汀江、梅江及韓江開始外移至粵東各地。

清初朝廷放寬移墾政策並鼓勵粵東客族他遷,於是又開始大規模的遷徙活動,子孫以徐氏為族,尊鶴齡公為連城一世祖。

徐氏興旺發達於廣東之濱,故稱“閩西十三天”。

漏缺者補之,經通考證之後的愚見,族群曰:擴大改為“閩西十九天”。

二、宋仁宗皇祐年间,徐信公(泽江)中进士,历官中书台谏,娶董氏生三子:长宗善,次宗理,三宗远。

其携三子从江南来广东南雄珠玑巷。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因天灾人祸,举家南徙立派。

长子宗善为南岸房,分布于南海白水塘,顺德伦教、马村、南畔、东莞、新会、德庆,高要、阳江、鹤山、开平、恩平等地。

永春达埔镇姓氏渊源(一)

永春达埔镇姓氏渊源(一)

永春达埔镇姓氏渊源(一)达埔镇(民国以前属永春县里仁乡安仁里九、十都姓氏分布,以年行政村为单位,以世居其地、聚族而居为原则,按传统风俗,以男性血缘为脉络地宗族姓氏为标准进行采录;杂姓混居地地方,则取其当地大姓,兼收地方.罕见小姓..非聚居姓氏,大多为外地婚嫁迁入,这些从略达埔镇民国以前属永春县里仁乡安仁里九、十都.民国二十九年(年年)分属达西、达东、达山三乡,民国三十五年(年)并为达埔示范乡,民国三十七年(年)改达埔乡.主要姓氏为潘、李.【站长按注:达埔镇位于永春县中南部.现辖个村委会.胜迹有岩峰书院(岩峰村)、石竹庙(新溪村岱山)、圳古福源洞、延寿寺(延寿村)、五堡塔、井头塔、盈美塔等.(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寺庙·石竹庙、延寿寺》)】新溪——中洋、岱山、溪园、湖丘、内洋、丰山、丰后、草埔、舟山、延清——〖郑、黄、陈、姚、林、雷、蓝〗洑溪——泮洋、圳古、大仑、炙德、北坑、后塘林、丘厝——〖黄、张、邱、范、姚、彭〗金星——水后垄、深坂、大坑、溪墘、尾份、蒋厝、坑尾墘、天马、磨石坑、达墘——〖潘、姚、颜、卓、柯、朱、范、刘、蒋、张〗达德——玉树垄、七房、石碎、蕉溪、山后、溪西、许坑、东洋、杉垵——〖叶、颜、刘、洪、林〗新琼——下尾垄、坳坑、黄墘、尾路、九空、内井、外井、墘尾、石碑仑——〖潘〗东园——下吴、顶吴、高坂、后山——〖吴、潘、李、林、姚〗岩峰——院前、卓口——〖罗、潘、李、郑、姚等杂姓〗汉口——后溪寮、清前、清源、岭边、苏坑、大丘路——〖林、洪、叶、刘、李〗峰狮——官林、后垵、巷头、芹菜垄、顶页、狮峰——〖李、陈、林〗红星——外洪步、内洪步、岩山、茶仔仑、山仔洋、虎尾寨、大坪——〖林、颜、李〗达理——后洋、埔尾、过溪、吾园、发花、洋头、山寮、石古坪——〖潘、陈、颜、姚、郑、汤、詹〗楚安——大坂路、后格、顶洋、石牌——〖刘、李、洪、张〗建国——新楼、葛头、茂林、倒桥、凤山——〖潘、叶、尤〗蓬莱——祖厝脚、尾庵、洋中、海垵、内岭脚、扶内坪、五保庵——〖尤、潘〗光烈——旸谷、祖厝边、山兜、中站、长房、庵内、深垵——〖姚、黄〗前峰——外钱山、备同、内钱山、前山——〖张、尤〗延寿——大路后、坂垄、院后、西坪、道场——〖潘、颜、郑、尤〗乌石——乌石、富厚、黄坑坂、水窟头、草埔仑、白芒坑、高坪、新田、林头、大吕——〖郑、林、周、詹〗达中——旧街、下珩、田内、周头、后坑、新街——〖潘、颜、周、郑、刘〗达山——御史格、平地洋、后洋、桂地、上卓、龟后山、加池、大坑内——〖郑、林、谢、王〗溪园——溪后头、路内桥、董厝头、社坂头、湖坪、学堂——〖潘、叶、王、颜〗。

何氏族谱--各地何氏简介

何氏族谱--各地何氏简介

何氏形成后,不断迁徒,各地何氏亦不断发展壮大,于是形成诸多望族。

其中以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西120里)、东海(在今山东境内)、陈郡(今河南淮阳县)最为有名。

分布在各地的何氏都有自己的祖先。

两汉时期何氏主要在今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等地发展,魏晋后,繁衍中心南移,唐以前何姓活动的中心区域是黄河流域。

当时已经形成了陈郡、庐江郡和东海郡三大何氏郡望。

一、陈郡:秦时置郡,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

这一支何氏发迹于魏晋时期。

二、庐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相当今安徽省庐江一带长江以北地区。

这一支何氏发迹于南朝时期。

三、东海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这一支何氏作为南迁侨民发迹于南朝,晚于庐江何氏约两百年。

在我国,何氏形成的郡望有:庐江、陈郡、东海、郫县、扶风、丹阳、齐郡等。

何氏在国内各地形成较多的堂号,何氏堂号有:水部、四友、忠孝、庐江、学海、敬享、忠义、仁义、务本、广右、缵续、赐策、义门、慈荫、世德、咏梅、抚逸、三桂、三魁、三高、三德、展亲、厚本、鹁壕、孝友、仁德、仁恕、四知、思礼、礼拜、广后、继述、敦伦等。

唐宋年间,何姓已发展成为全国大姓。

在宋朝编撰的《百家姓》中,何姓按其朝野地位和人口份额排序为第21位。

到了明末清初,何氏人口分布范围涉及11个省共有152股(即支派)。

其中安徽省64股,江苏省8股,江西省14股,河南省4股,福建省11股,浙江省2股,湖北省17股,湖南省10股,陕西省1股,广东省16股,广西省5股。

何姓已仅次于陈、李、张、黄四姓,成为全国第五大姓氏。

新中国成立后,据公元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何姓在全国前20大姓中排序为第17位,总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

目前,何姓在台湾排名第27位,人口已超过15万人。

如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何氏分布,香港、澳门、台湾、东南亚诸国以及欧美等国也都有何氏。

何氏以汉族为主,在历次民族大融合中也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入何姓,主要有鲜卑族、瑶族、吐谷浑族、达斡尔族,壮族等。

江西傅氏资料

江西傅氏资料

江西傅氏进贤世系进贤县是江西省傅姓人口较多的县份,主要分为洪桥、云桥、板桥三大族群,均为尧俞公之后。

(南部村落则多为丰城世系)始祖尧俞公(献简),字钦之,郓州东平路须城县(山东省)人,宋仁宗(公元1023年)时任中书侍郎。

生有六子:旦、亘、宣、明、密英、申。

旦、亘、申留山东;宣迁江西进贤洪桥,明迁江西进贤云桥,密英迁江西进贤板桥。

(据洪桥族谱)一、洪桥(共58支)北岭、凰岭、三阳等①始祖宣公②源流尧俞(83)—宣公(84)—③字派自始祖宣公起就设立字派。

(按洪桥谱载,宣公为说公起第84代。

相对应尧俞公为第83代,延嵩、延峰、延岑为第80代,秦公为77代,钦公为58代。

)世序原歌:公自曰安中肇夫一大宗国元其允应文良汝正宗懋思惟绍述善学必登庸朝廷方有道万世永昌隆续世序歌:辅弼成相业云台列武功赓扬逢盛治忠爱受荣封清直钦君子声名达圣衷纶章膺介锡久远庆来同④说明洪桥谱同全国通谱,江西始祖钦公,为58代。

1948年丰城联修谱未参加全国统修,钦公为51代。

二、云桥(共4支):云桥(天)、泸浔(地)、里城(人)、南坑(和)①始祖樵斋公,号少十,四六(成烈公)之子。

生于宋朝咸淳年间(公元1265年),任京畿司训谢事归田里隐钟陵。

生二子:吉辅、名辅②源流成烈(79)—少十(80)—名辅(81)—仁玉(82)—文宗(83)—彦明(84)—孟芳、季芳(85)—#川(86)—邦#(87)③字派自云桥第9代(即江西始祖钦公第37代;华夏始祖说公第87代)开始统一字辈,时间为明朝年间,公元年前后。

本群傅氏字派分为宗派和行派。

宗派分为“清公位下旧宗派”,后续以“新联宗派”。

宗派中每一个字辈列有本地本字派的“行派”。

实用中宗派使用普遍,行派大多未用。

旧宗派:邦朝仪范正大光明继世奇英振蕃宗祖(第9-24代)新宗派:将相箕裘辉煌烈励志绳武恢宏先业(自第25代起)④说明云桥谱同丰城系谱,钦公为第51代。

与洪桥谱载不同,未载明同出尧俞之后(明公)。

大埔姓氏邝姓

大埔姓氏邝姓

大埔姓氏邝姓〔姓源〕邝氏姓源有多说:①赐姓。

原为广成子之裔,至晋建武时以殊勋,赐姓邝。

又,江西寻乌、广东河源族谱记载:"愈平公以功德封宣城侯,蒙上赐姓邝"。

②改姓。

《邝氏溯源家塾序》载:"神农氏八世孙帝榆罔之子雷,后居方山,以方为姓,传至方殷符生七子:廷康、廷年、廷范、廷远仍姓方,六子廷辉改姓旷,七子廷滔改姓白,五子廷英改姓邝:"又台山《溯源月刊》第12期载《邝氏世系源流考》一文称:"邝氏之姓,始自方来。

方氏之姓,本于神农,始得姓曰雷,系神农八世孙帝榆罔之子也。

世居雷泽,相黄帝伐蚩尤有功,封于方山,食采于邑,因以邑氏焉。

……廷英七世孙四十九公,号朝议,妣张氏,生三子。

长子方三七,因徽宗宣和二年(112())浙江方腊起义,疑四十九公有同谋之嫌,怕受株连,因命子改姓避祸,翌年,易方为邝。

"〔郡望〕宣城郡,现在安徽省宣州市。

〔堂号〕宣城堂。

〔堂联〕邝姓专用堂联:清操世泽谨格家风据云,此联典出明末诗人邝露。

露,字湛若,广东南海人。

唐王在福州称帝时,任中书舍人。

永历中,奉使还广州,清兵破城后不愿投降而自杀。

善诗,多感时伤事。

有杂记《赤雅》,诗集《峤雅》传世。

下联典出不详。

雷方邝原属同脉三姓人本是一家据云邝姓在广州曾建祖祠一座,以上是祠内堂联。

此联说明邝姓是由雷改方,后又由方改邝,所以三姓人原是一家。

〔迁徙〕据茶阳迪麻提供资料称:邝姓始祖三七公,讳询,世居安徽省庐江县,后迁河南杞县,金兵南侵,移南雄保昌,继迁广州南海,生四子,长念八、次念十、三念十一、四念十三。

念十三公,字愈平,登宋绍兴十七年进士,封宣城侯,官于临安,仕满而归,定居河源。

愈平公传至十二世孙名玉,自河源龙川举家迁大埔茶阳迪昌坝(今迪麻村)落居,时明英宗天顺四年(1946())。

〔分布〕大埔邝姓分布于茶阳迪麻与西湖,有农业人口300余人。

分布以下:茶阳迪麻迪昌坝,由河源龙川迁入,现传至28世,198人。

大埔县饶氏的源流及分支繁衍概况

大埔县饶氏的源流及分支繁衍概况

大埔县饶氏的源流及分支繁衍概况大埔县饶氏的源流及分支繁衍概况& [1 E. e& ^ r# x5 c本书编辑委员会远祖流徽8 n& @7 I j: l+ R& u2 I7 W根据《饶氏宗支根源图序》载和《中南六省饶氏族谱》记载:太高始祖裕公讳京仕,受姓时(公元前239年)平阳郡改为尧阳郡,后建尧都,裕公为安都长。

后代子孙尊裕公为开族始祖。

由于“平阳堂”饶姓蕃衍较昌盛,此宗支威望亦高。

此后其余几宗尧姓不断联宗,以形成凡尧、饶姓均以饶裕公为开族大始祖。

“平阳堂”多代祖公各传三到九个支族,繁衍较盛。

到四十世的一支派才俊公,字儒轩。

为东郡太守封赠光禄大夫,生有二子:元兴、兴亮兄弟二人齐迁居江西鄱阳。

元兴公在长江以北发展,开枝繁叶成为江北大始祖。

元亮公官任浙江安抚,两考转任浙西安抚,赐紫金鱼袋,封光禄大夫。

在长江以南发展,(今至江南八省均有)为江南饶姓大始祖。

由于社会条件和地理环境优越,江南饶氏不单人口发展快,且几乎代代有人入仕,官阶高者亦多。

传至十九世中的一支派济宇公是宋进士,任福建汀州府推官。

生四子,居于汀州八角楼。

后元宋交替,兵乱汀州。

四子各分迁:长迁武平、次迁上杭、三子迁龙岩、四子迁潮郡海阳县神泉,即今茶阳。

0 N, J, W G F+ I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赠饶氏世家赞诗一首饶氏世家赞刘基(伯温)题脉系源源仕大唐,衡声元亮任西江。

谱联双峰传注解,系接丹成蔼庭芳。

三七鳌头独占一,二五扶摇斗牛光。

洋溢君家千载盛,平阳代代永炽昌。

: W% ~6 g# R3 B( t, @1 L' s+ A大埔饶氏分支概况) h7 _" B5 r4 n4 l大埔县境内各地饶氏,均系济宇公之四子,曰明讳四郎。

从汀州八角楼迁来所传。

四郎公为开山始祖,传二世素朴公,三世种德公,再传四世三子。

因兵荒马乱,长子元亨公迁广东龙川。

二子元利(绍兴公)在兵燹中独立纠集乡人合力防御,勇保闾里,乡人义之重之。

大埔县志

大埔县志

大埔县志第一章民族姓氏第一节民族据大埔出土的新石器晚期文物,证实境内在4000年前已有人群聚居。

清乾隆三年(1738)置丰顺县,大埔以风吹磜等六处益之,即今丰顺县畲族聚居地;又百侯松柏坑、高陂河唇街下侧曾有“狗头王宫”(50年代废),据此,古时其地当有畲族。

而现有的居民通行客家话,属汉族。

一、汉族客家居民系客家是自北南迁的中原汉族,其南迁可分为五个时期。

就大埔而言,主要有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发生在公元4世纪,即晋永嘉之后,历史上称为“五胡乱华”之时。

按范锜(三河人)、罗香林(兴宁人)的考证,其时“原有汉族,尤其是一般士大夫阶级惨遭戮辱,晋室君臣被迫南迁;中原士族因亦沿长江、赣江南下,或由闽越转至岭表,定居于湘、赣、闽、粤、桂各省相接之边区。

”这次迁移长达一百多年,时间最长。

民国《大埔县志》引《舆地纪胜》文载:“潮州古迹义招县下引《南越志》云:…义安郡有义招县,昔流人营也,义熙九年立为县‟。

”又《方舆纪要》载:“义招废县治在今县南之湖寮村。

”义招是大埔的古县名,建于413年;流人营中的流人即南迁的中原人。

民国《大埔县志·人群志》说:“特置义招一县以为安置,其故城在吾邑之湖寮乡,此为初来时最显著之事实。

”第二时期发生在公元9世纪。

其时正值黄巢起义,先后有许多河南人成群结队南迁,沿途经过了许多困难曲折和长期的漂泊,来到闽粤赣边山区,即今宁化、石城等地定居下来。

据大埔姓氏谱牒,多是迁自宁化县石壁村,以及汀州所属八县。

第三时期在南宋及宋亡前后。

许多北方汉民沿江、浙、闽、赣,流徙到广东梅州、潮州。

民国《大埔县志》载:“宋代播迁之祖,各族均保有坟墓,而世系亦历历可考,转徙之迹历世不亡,族谱记载尤极详确。

”大埔汉族各姓氏居民,自肇基祖始一般已传20几代,多者30余代。

由此推知,多是南宋或宋亡前后迁来,而以前之居民谱系亡脱,至为憾事。

二、少数民族大埔县各乡镇均为汉族客家人聚居地。

因工作、婚姻关系,有少数民族人口迁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埔县的姓氏,源远流长,据有关资料记载,大埔人的祖先,都是自北而南,历尽艰难曲折来到大埔,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息繁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艰苦卓绝的精神,承传了中原文明传统,发展了民族文化。

使大埔成为"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声名远播。

据出土的文物证实,大埔境内在4000多年前已有人群聚居。

要知道大埔姓氏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就必须了解大埔人祖先的南迁历史。

大埔人祖先的南迁主要有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即晋永嘉之后,"五胡乱华"之时。

其时"原有汉族,尤其是一般士大夫阶级惨遭杀戮,晋室君臣被迫南迁,中原士族亦沿长江、赣江南下,或由闽越转至岭表,定居于湘、赣、闽、粵、桂各省相接之边区。

"这次迁移时间长达100多年。

民国〈伏埔县志》引〈澳地纪膨〉文载:"潮州古迹义招县下引《南越志》云: '义安郡有义招县,昔流人营也,义熙九年立为县'。

^又《方舆纪要》载:"义招废县治在今湖寮村。

"义招是大埔的古县名,建于 413年,流人营中的流人即南迁的中原人。

"特置义招一县以为安置,其故城在吾邑之湖寮乡,此为初来时最显著之事实。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其遗传民族姓氏,亦随着岁月的流逝,已不存在。

在大埔村落中有不少最早入乡的姓氏,或外迁或湮没不明其去处,不少乡村还因姓氏留下了可以令人回忆的地名,如吴家畲、黎家坪,等等。

第二个时期是在唐僖宗黄巢起义之时。

此时,先后有许多河南人成群结队南迁,沿途几经周折,来到闽、粵、赣边山区,即今宁化以及汀州所属八县。

据大埔姓氏族谱记载,大埔的张、陈、刘、吴、丘、林、邓、李、何、黄、郭、蓝、杨、罗、廖等姓的祖先,都是辗转迁徙至宁化、汀州等地而入迁的。

第三个时期是在南宋特别是宋亡前后。

当时有许多北方汉民沿江、浙、闽、赣,流入到广东的梅州、潮州等地。

民国〈伏埔县志》载:"宋代播迁之祖,各族在闽在埔均保有坟墓,而且世系亦历历可考,转迁之迹历世不忘,族谱记载尤极详确。

"今调查证实,大埔
各姓的祖先,自入埔至今一般已传10多代至20多代,多者30余代。

由此推知,多是南宋以后及元明时期迁入。

大埔县对姓氏的记载,始于民国十七年(1928)①,民国《大埔县志〉〉记载,当时全县有303803人,共有姓氏102个。

按原排列于下:
丁、卜、孑I、王、尤、丘、田、古、池、伊、危、江、朱、余、李、何、吴、巫、汪、沈、杜、周、林、房、卓、官、金、范、姚、胡、段、洪、柳、柯、姜、孙、徐、秦、连、唐、翁、袁、梁、涂、高、侯、张、陈、曹、黄、庄、郭、戚、许、曾、温、游、童、彭、贺、马、傅、杨、刍卩、邬、詹、葛、叶、管、潘、熊、廖、赵、蒲、蒙、刘、邓、郑、蔡、黎、蒋、滕、钱、赖、卢、鲍、谢、钟、邝、戴、萧、简、阚、韩、魏、蓝、罗、关、饶、苏、严、陈、李
姓氏的变化是随着人口的迁移而演变的。

1928年以后,随着外籍人口的迁入,大埔姓氏亦不断增加。

一、民国三十二年(1943)及抗日战争后期的难民流入大埔。

《大埔县志'大事记录》载:"民国三十二年(1943)春,开始大旱,潮汕沦陷区大批难民上涌,大埔各地饥民遍地,饿病死亡者无数。

"据调查,其时从潮汕流入大埔的难民成
群结队,他们或依亲或乞讨,流浪大埔各地。

有的找到了安居之所,至今仍留居于大埔的姓氏有:蒙、方、施、伍、陆等姓。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因工作需要,一批南下大军干部转业到大埔。

这一时期入埔的干部有100多人,他们后来大多数成为县、镇(局〉、股级干部,不少已提拔或外调离开大埔,在大埔落籍的有:于、姜、云、康、巨、任、祁、程、褚、孟等姓。

三、学校读书毕业,由组织分配入埔工作的干部。

这些干部有的娶大埔人为媳妇,有的子女在大埔工作而落籍大埔的姓氏有:汤、诸、宋、刁、伍、幸等姓。

四、六十年代初期,由潮讪属地迁入大埔各地的一批移民。

这些移民入埔后多以种菜为业,今已大部分迁回原籍。

五、因经商或打工等原因落籍大埔的姓氏有:薛、濮、成、阮、佘、邢等姓。

六、改革开放后,大埔人娶外籍人为媳妇,使大埔人口的姓氏大增。

但她们有的一个姓只有一两个人,散居于城镇或农村。

至2006年底,全县巳落籍大埔且已形成族群的共有125姓。

这些姓氏是:
丁、卜、刁、马、于、巨、尤、孔、云、邓、王、方、丘、邝、叶、古、冯、田、石、卢、朱、伍、孙、阮、连、成、江、汤、邬、池、伊、庄、邢、许、祁、刘、任、吴、杜、陆、陈、李、宋、沈、麦、何、苏、佘、邹、汪、张、严、余、杨、巫、官、林、金、房、幸、卓、范、孟、郑、罗、周、贺、姚、饶、柳、段、柯、胡、姜、钟、俞、赵、施、洪、高、翁、袁、郭、唐、徐、钱、诸、涂、戚、萧、梁、黄、曹、康、童、葛、温、傅、程、彭、韩、谢、蒋、曾、游、阙、赖、鲍、詹、简、蒙、蓝、楮、蒲、蔡、管、熊、廖、黎、滕、潘、薛、戴、濮、魏
以上姓氏中的邱姓、肖姓,因邱与丘、肖与萧都是同一姓氏,因此,只作丘姓、萧姓计人。

此外,大埔有一个特殊的姓氏,有关部门收养了一些无名氏的孤儿,均取为"福"姓,为大埔姓氏增加了新的成员。

大埔民间向有"张半县"、"饶半城"之说。

是谓大埔县内姓张的人口最多,在老县城〈茶阳)姓饶的人最多。

时至今日,张姓仍然是大埔人口最多的姓氏。

其后依次为:黄、刘、罗、郭、陈、杨、李、丘、何、廖、赖、邓、萧、林、余、吴姓。

大埔百姓,英贤辈出。

他们不分姓氏大小,在大埔这个大家庭里,和睦相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邑地经济社会发展,不懈努力,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