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从易经太极图看东西方的思维模式
只用一张太极图东方文化早就揭示了世界和宇宙本相!
只用一张太极图东方文化早就揭示了世界和宇宙本相!太极图早就超越了现代物理学随着“墨子号”的升空,“量子纠缠”一词进入了百姓的视野。
什么是量子纠缠呢?而爱因斯坦对此现象的评价是:鬼魅似的远距离作用。
爱因斯坦是量子理论的创建者,最后走到了它的反面,其实也反映了西方文明文化思维发展到了一个瓶颈。
而东西方文化结合,正是绕过这瓶颈的方法,事物就是这样,否定之否定,古老的东方文化依旧焕发着不可磨灭的光彩。
相信很多看过霍金《时间简史》的都会被这本意是科普宇宙观和宇宙知识的读物,相信很多人看完依旧茫然,但有点东方文化底蕴的人看完,就会豁然开朗。
其实我和大家一样懵懂的看完后,觉得说得那麽多还是没让人清晰的明白,不如用东方人从小就知道的一张太极图更能概括说的明白。
看了那麽多宏观的世界宇宙,微观的粒子量子,那麽多理论图表讲述,都其实用一张太极图可以简捷的涵括。
“太极图”是中国道教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相传为宋朝道士陈抟老祖所传出,原名《无极图》,至种放(陈抟老祖的弟子),至穆修,再至周敦颐(鲁迅和周恩来的先祖),由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从此传扬天下。
“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的意思,“无”有空的意思。
《时间简史》讲述了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了阐述。
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起始点——宇宙大爆炸奇点。
宇宙是不断膨胀着的,它在最初应该收缩为一点,这一时刻被称为宇宙大爆炸时刻。
宇宙在这一点的密度无穷大,这一点即为数学上所称的奇点。
(2)时间终结——黑洞。
恒星由于引力作用会不断收缩,会形成一个“黑洞”。
黑洞表面引力很强,时间会在此终止。
(3)上帝是如何启动宇宙的?——宇宙的起源和命运。
一种是以人择原理来解释的叫做紊乱边界条件的宇宙起源;另一种解释称为“暴涨模型”,它认为宇宙在开始的一瞬间是以加速度膨胀,在远小于1秒的时间里宇宙的半径增大了100万亿亿亿倍。
从易经太极图看东西方的思维模式共4页
从易经太极图看东西方的思维模式引言十九世纪以来,由于科技事业的逐步发展伴随着交通工具电讯业的广泛应用,特别二十世纪后期电子计算机的普遍运用。
太平洋此岸、彼岸的距离在逐渐缩短,东西方人越来越频繁地接触、交流。
表现在文化、学术、政治、经济、管理、宗教……如何看待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根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生活特性?笔者由于长期研究《易经》,在此,试以易经的《太极图》所显示的原理,对东西方相反相成的思维模式作一论述。
笔者又从自己感悟到的上述表中,联想到我们应该遵循的宇宙客观规律:东西方将由分(一分为二)转为合(合二为一)。
东西方必须采取互补的原则,取长补短,东西合璧。
这样,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纪才是完美的。
东西方两种基本自然观当今世界上,唯物主义自然科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形成了两种基本自然观——西方粒子论自然观和东方(以中国周易为核心)元气论自然观。
粒子论自然观又称原子论自然观,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组成。
原子之间的空隙里一无所有,是虚空的。
因之,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虚空,原子就在虚空中运动着。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道尔顿新原子学说的确认,粒子自然观得以公认。
但原子论在确认物质粒子性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表现在“虚空”构设及原子不变和原子运动外因论方面。
元气论自然观,源于中国《周易》及老子哲学,随着社会进步,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元气论自然观认为:充满整体宇宙并具连贯性的客观物质是气,而不存在非物质的虚空。
气永恒存在是不灭的,且永恒地运动变化。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包含在对立统一的阴阳体系中,由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形成气的运动变化状态:当气凝聚则成物成象,气散则归于太虚,气把宇宙万物联成一个整体。
元气论的不足之处是对有形有象的物体缺乏微观粒子结构的观察。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类对自然图像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了原子论的一些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同时也发现元气论的单间证观能深刻反映客观自然面貌,已充分显示出原子论自然观和元气论自然观合流的趋势。
《易》思维对中医临证的启示
•
附:十二消息卦
六十四卦中十二个阴阳消长顺序意象明显的卦,配 农历十二个月、十二个时辰的阴阳消长变化。
说明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人的一生(生、长、壮、老、已) 前半生卦:阳气自下而上渐增的过程-息 复 、临 、泰 ,大壮 、夬 、乾 后半生卦:阳气自下而上渐减的过程-消 姤 、遁 、否 、观 、剥 、坤
(3)肝肺升降外翼旋
左半圆温升赖肝木之升,右半圆凉降依肺金 顺降。
总:坎阳发动, 心阴下滋,中土枢转动,肝脾 温升,肺胃凉降。 轮失其转:配偶失谐、同组离心、交感不再。
4.诊治法时
“太阳病欲解时, 从巳至未上” “阳明病欲解时, 从申至戍上” “少阳病欲解时, 从寅至辰上” “太阴病欲解时, 从亥至丑上” “少阴病欲解时, 从子至寅上” “厥阴病欲解时, 从丑至卯上”
顺时服药,借药物之时象
《古今医统大全》春 宜吐 夏宜汗 秋宜下 冬周密 《侣山堂类辩》 春宜用升 夏宜用浮 秋时宜降 冬时宜沉
5.太极-四象-八卦释藏象
《灵枢·阴阳系 日月》:“心 为阳中之太阳 , 肺为阴(阳)中 之少阴, 肝为阴中之少 阳, 脾为阴中之至 阴, 肾为阴中之太 阴。
例1 坎水太阴肾系象: 水、冬、子夜、阴中之太阴,后天八卦配坎卦 , 方位在北
《易》思维对中医临证的启示
广州中医药大学 潘 毅
一、太极-四象-八卦思维
《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本意太极图
简化太极图
古太极图
太极无形-形而上,阴阳有象-形而下
四象图
后天八卦 《易传·说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 役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例2 震木少阳肝系象 肝象:木、春、晨、阴中之少阳,后天八卦配 震卦 、参巽卦 。方位应东及东南;先天八卦 东方为离卦 (火),可作阴阳特性参考
《太极》—思维法
《太极》—思维法点击加载图片点击加载图片世界上大概没有什么问题比易学问题被搅得更乱的了!那么长的历史,那么多的门派,那么多的著作,那么纷繁的问题,以致于我们每接触一个问题都能够听到一片争论的声音。
而这些发言人中还不乏光耀于历史夜空中的巨星,他们正襟危坐,声若洪钟,让人敬之不敢仰视,听之未恐不详;而另有一些人则手握草茎,其颜色让人敬畏,其语言让人迷茫;更有一班所谓论易者,让人一见就忙不迭地捂住口袋而逃之夭夭。
可是,当我们怀着庄重的心情静坐凝思,抓住一个问题去沿丝寻蛛时,又常常如坠烟雾,心情茫然。
当然也有柳暗花明、采英撷果的时候,但惊喜的同时又有把毒菇装入篮中的可能,更多的情况下则是筋疲力竭的时候,仍然两手空空。
上述的情况对于所有研易者来说,大概自古及今多是如此。
北宋鸿儒苏洵就在《易论》中说易是让人:“探之冥冥,索之茫茫,童而习之,白首而不知其源。
故人之视圣人如神之幽,如天之高,尊其人而其教亦随而尊”。
这位老先生对圣人是非常尊重的,却又在说圣人是捉弄人,可见他内心的矛盾。
这种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是千百年来研易者的共同体验。
不过,我们按照易学太极分两仪的基本原理来仔细想想,把易学也看成一个太极,来把他分成阴阳两仪的话,它的阳仪则是它的思维方法,其阴仪是它的思维对象。
与其说易学被搅得很乱,不如说是儒学被搅得很乱,更不如说是易学被卜筮给予了强奸,而易学本身则不是儒学,更不是卜筮学。
一旦我们把易学与儒学、与卜筮分开,就会看清易学依然古老而年青的淑容。
这也是我们要在本书名《太极思维法》之前加上一个副名《易易初探》的原因,即试图以易学的思维方法来探讨易学的意思。
易学和儒学和卜筮能够分得开吗?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易学就其本身来说,它是思维的哲学,而儒学只不过是它思维的对象,是它的一种应用;卜筮则是对易学思维符号的错误使用和解释。
也就是说,千百年来被搅乱的只不过是易学的思维对象和使用方法,而它本身却在某种程度上被遗忘或被冷淡而已。
太极图
太极图太极图、周易、先天八卦图[ft=,+0,][ft=,+0,]太极图[ft=,+0,]黑[ft=,+0,]白二色,[ft=,+0,]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ft=,+0,]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ft=,+0,]示阳中有阴,[ft=,+0,]黑方白点[ft=,+0,]表示阴中有阳。
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
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
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ft=,+0,]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
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
[ft=,+0,]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化合而生万物。
宇宙有无限大,所以称为太极,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即有实质的内容。
按易学的观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所以无极而太极。
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即宇宙在运动,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变出现相对静止,静则产生阴气,如此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
[ft=,+0,]自然界也是如此,阴阳寒暑,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无不包含阴阳五行。
就人部阴阳而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阴阳交合,则化生万物,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故变化无穷。
这些内容提出了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三纲领,也就是三才之道,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 八卦产生图解:在宋代陈抟和邵雍画阴阳太极图,把这一思想表达的更为形象。
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反的对立面组成,二者的相互转化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同时它们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平衡的体系。
在黑白阴阳鱼中的白黑点则表示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只有相对而言。
太极阴阳图直观的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最根本的哲理,是适应于自然界万物的普遍法则。
太极思维方法(转帖)
太极思维方法(转帖)梅花易为大家之学,只要熟练掌握万物类象,信息无穷。
从易理入手,直接读象,以道观象,观象知事。
万事万物都在卦象中,大道至简,直读断事。
六爻断卦中的卦分内外应用,结合五行生克,以及五行的流向,进一步增加信息量。
以太极的思维方式断卦、思考解决问题,要看转八卦图,但八卦图如何看转,各人观点不同。
太极分阴阳,实战中经常考虑到阴阳的关系,内外的关系,卦的内外生克关系,这样才能精确的找准太极点,无论问什么人,什么事,都在卦中找到对应的太极点,以易理,五行的生克来断人或事的原因、过程、结果。
例:困卦变讼卦互家人卦。
----母亲问儿子婚事。
直断:儿子已离过一次,是儿媳妇主动提出的(卦分内外,互卦中巽木看成其妻子生内卦离火冲动体卦代表儿子的坎水,儿媳主动要离婚)。
原因:变卦乾为有钱的老年男子,与巽相克,金克巽木动,也就是儿媳与老男有不正当关系,儿媳急着离婚,冲动内卦代表儿子的坎水,伤了儿子的心,但乾生坎水,老年男子有家有儿子,不会离婚,现在状态是儿媳知道上当后悔了,仍是巽木生内卦离火,以看女儿为名回家想和丈夫复婚,一切皆如所断。
(会否有结果,不会,离为火冲动代表儿子的坎水,水火不容,儿子已伤心,不会再接受了)。
卦可以直读,横读,由外向内读,由内向外读,侧读,既要读象又论五行生克制合,都能断出具体的事,具体的过程和结果来。
使八卦真正变成数据库、信息库。
太极图是转动的,断卦时要结合五行生克,走向,以太极的思维方式来读卦。
想改善命运,单凭努力不从风水入手很难。
一般情况,断阴阳宅风水需要到现场,但很多实际情况不可能到现场,如果能从卦里断出周围情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无疑是省时省力。
断风水的办法有很多,有的是从六爻上断,也有的是从八字命理上断出生时环境等。
在梅花易和象数法的基础上起卦断卦,无需对方报八字、姓名,常常无需对方开口说什么。
女的嫁后从夫,断她家坟地必须说明娘家的坟地、婆家的坟地,应用中用外卦为婆家,内卦为娘家,甚至可以断出共有几处坟地,到底是哪处不好,周围情况,是否需要迁移。
太极图解说
太极图解说(二)太极图含义荐271郭顺红原创 | 2010-3-15 22:47 | 投票关键字:易经哲学文化太极图解说(二)太极图的含义作者:郭顺红 2007年10月太极图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以“图像”的方式阐释阴阳哲理的图形,是探索宇宙社会人生变化发展规律的图式。
千百年来,悠悠流传,博大精深。
世传太极图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有北宋周敦颐的周氏太极图、明朝来知德的来氏太极图、古太极图(又名天地自然河图)、现代阴阳环互太极图(即阴阳鱼太极图)等,流传最广的太极图应当是以阴阳相互环抱交感的阴阳鱼图案。
一、周氏太极图周氏太极图作于北宋,是五层结构的立式太极图(见图示),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对该太极图进行阐释,其含义大致如下:周氏太极图最上一个圆圈代表“无极”,是无极至极、无边无际、圆融周遍、无有终始的意思,这个圏也代表阴阳未分的混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第二圈为三轮黑白(阴阳)环互交合图(该图示类似于《周易》八卦中的坎离环交结构),“无极而太极”,太极是无极的显现之机,是阴阳过程的展开与动静变化,环互结构象征阴阳互变流转,周而复始;坎离结构象征阴阳互含互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所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第三圏为五行变合图,由阴、阳、阴中阳、阳中阴变化交合而生化出了水、火、木、金、土五行要素。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之间相互联系、生化制约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五行之气顺布,四时更迭而有序,水火木金成四象,土居中而和,五行下的一小圈表示五行之气汇聚而凝和。
第四圏为阴阳五行凝聚显化,形成阴阳两类相互对立、互补的事物。
秉受阳气而形成的事物而呈阳性特征,秉受阴气而形成的事物呈阴性特征。
故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最下一圈象征万事万物皆由阴阳而出,生生不息,变化无穷,无有终期。
周氏太极图以阴阳、五行理论依立式多层次形象地描绘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化模式,该图示得到后世许多学者的推崇,周敦颐也被奉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
中华民族特色思维逻辑——易经太极思维
中华民族特色思维逻辑——易经太极思维中华民族特色思维逻辑——易经太极思维易经太极思维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特色思维模式,是东方思维之母。
易经太极思维就是阴阳刚柔兼备的思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阴阳互用、刚柔并济、能大能小、收放自如的思维方式。
易经太极思维是在判断和处理事物时,要理解事物太极、阴阳,观察造化、发散性扩展情形,因对方的变化而变化应对,学会顺应自然的思维逻辑。
易经太极思维系圆性思维,与西方科学的坐标式、十字架式思维存在本质差别。
圆性思维其大而无外、其小而无内,与佛学、宇宙学最究竟智慧境界“大圆镜智”是一致的。
坐标式、十字架式思维注定是走向悖论式的、不究竟的极限思维。
太极阐述了天地间的道,自然界中的自然规律,太极就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
太极思维是有生命原力、发散性的活力思维,而易经太极思维就是智慧的展现。
一、思维的来源——心《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素问·调经论》说:“心藏神。
”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心居于五脏之首,是人体五脏核心系统中的核心。
“神”、“神明”、“神志”之“神”的内涵及其玄妙,指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属性,是主宰事物运动变化、兴衰存亡的根本因素力量。
“神”特点是自由自在,不可测度。
《素问·天元纪大论》:“阴阳不测谓之神” ,道出了“神”的特性。
“神”自由变化的本性,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中医理论“心藏神”之说“藏”字道出了神的隐蔽性,“神”藏于内无法观察到。
而“志”通“帜” 是标志之义,因此“志”与明是同一含义的不同说法,二者都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在全部生命中,有一种特殊的功能体现是“精神意识”,就是“精神意识”也是“明”的一种,主管精神活动。
具有思维、思虑、判断、识别、分析、记忆的功能。
“神明”、“神”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
这些功能由心主持和体现,所以说“心主神明”。
前人对心的理解,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内。
人类文明的太极图解(上)
人类文明的太极图解(上)人类文明的太极图解(上)日本学者岸根卓郎教授以其“文明遗传因子论”,阐释了人类文明遵循“二极对立的宇宙法则”,进而揭示出“东方的右脑型文明”与“西方的左脑型文明”对立交换的关系。
他在《宇宙的意志》一书中写道:西方现代物理学对事物通过“思索”加以“逻辑性”研究,并且利用被高度逻辑化的数学用语进行“正确的理解”。
相反东方神秘思想对事物通过“冥想”加以“直观性悟知”。
这明显地表明:逻辑性的西方人与直观性的东方人,换句话说,左脑型的西方人与右脑型的东方人的差异。
进一步分析可知:人类的大脑呈现“左脑与右脑”二极对立的构造。
从性别上看,同样的人类分为:左脑型男性与右脑型女性,从种别上看,同样的人类分为“左脑型西方人和右脑型东方人”,各自二极对立并相互交换其功能而生存。
并且,正是这种大脑的差异,才对人类文明的存续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我的“文明遗传因子论”。
总而言之,人类文明为了自身的永存,遵循“二极对立的宇宙法则”,从而二极对立地创造出“东方的右脑型文明”和“西方的左脑型文明”。
可以说,岸根卓郎教授的论断,与星旋态宇宙的双螺旋法则非常默契。
也可以说,岸根卓郎教授的精辟论述,是对我们解密世界文明的双螺旋构建、双螺旋发展的有力支撑。
其实,“冥想”是一种气功方法。
而气功功能态下的“左脑与右脑”二极对立的情景,则是一幅太极图像。
在古代,气功大师从返观内景太极图像,而“直观性悟知”宇宙之道。
在当今,科学家用最先进仪器(ET)对气功师(夏双全)的气功态大脑扫描,证明了脑电涨落图就是一幅太极图。
此外,在宇宙飞船上拍摄的太阳照耀下的地球照片也宛如一幅太极图,被人们称之为地球太极图。
由此可知,太极图是对自然之道的追踪,是显在和隐匿的形式流变的太极全息元。
由“二极对立的宇宙法则”到人类“左脑与右脑”二极对立的构造,再到二极对立地创造出“东方的右脑型文明”和“西方的左脑型文明”,都符合一阴一阳反对称互补的太极图像。
太极八卦图解
太极八卦图解太极阴阳论《周易·系辞传》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是我们祖先对宇宙万物的高度概括和认识。
就现代来看,颇像近代天文学所倡导的宇宙产生的“大爆炸”理论,那个原始的一点就是太极。
太极图:八卦产生图解:在宋代陈抟和邵雍画阴阳太极图,把这一思想表达的更为形象。
从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任何事物都是由两个相反的对立面组成,二者的相互转化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同时它们又组成了一个统一、平衡的体系。
在黑白阴阳鱼中的白黑点则表示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只有相对而言。
太极阴阳图直观的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最根本的哲理,是适应于自然界万物的普遍法则。
八卦卦名如下: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个卦称之为“八经卦”,每个经卦又各领一个宫,“八经卦”彼此两两组和就产生了六十四卦。
这六十四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古人对万物都具六十四种基本形态的抽象概括。
六十四卦象八卦数目属性代表图八卦基本意义卦象:天人物:老父、上司、长辈、王帝、袖天气:晴天、乾旱身体:头、脑、骨髓方位:西北数字:一五行:金场所:首都、大郡、大广场其他:精神意识、圆形、刚健、果决、红色卦象:泽人物:少女、收怠员、出纳员、播音员、歌星天气:多云、梅雨身体:口、齿、舌方位:西数字:二五行:金场所:食肆、卡拉OK、怠行、水边、洞穴其他:喜悦、不完整的、金属、乐器、白色卦象:火人物:中女、文人、军人天气:阳光普照、闪电身体:眼睛、心脏方位:南数字:三五行:火场所:图书馆、法院、美容院、学校、灯塔其他:文明、发光的、外表美丽的、紫色卦象:雷人物:长男天气:行雷、地震身体:脚、肝脏、头发、声音方位:东数字:四五行:木场所:树林、闹市、大街、发电厂其他:有核的、木器、惊恐、发怒、碧绿色卦象:风人物:长女、秀士、寡妇、僧人天气:刮风身体:呼吸系统、股方位:东南数字:五五行:木场所:直路、机场、海港、邮局、草木茂盛之地其他:流动不定、木制工艺品、长而直的、青绿色卦象:水人物:中男、渔民、江湖人物、盗贼天气:下雨、下雪、霜露、月身体:耳朵、血液、肾脏方位:北数字:六五行:水场所:有水的地方、酒楼、酒吧、酒店、井其他:含有水的东西、下陷的地方、黑色卦象:山人物:少男、童子天气:云雾身体:手指、子、背部方位:东北数字:七场所:与山有关的地方、门口、墓地其他:阻隔停顿、不动之物、黄色卦象:地人物:老母、孕妇、妻子、众人天气:阴云、雾气身体:腹部、脾胃、皮肤方位:西南数字:八五行:土场所:田野、平地、平原其他:柔顺、方形、众多的、布类、黄色五行的属性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代表相生----> 代表相克八卦图八卦图有“先天”、“后天”之分,一般先天八卦图为体,后天八卦图为用。
各派太极图详讲(图文)
各派太极图详讲(图文)【何谓太极呢?】太有至的意思; 极有极限之义, 就是至于极限, 无有相匹之意. 既包括了至极之理, 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 放之则弥六合, 卷之退藏于心. 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 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像, 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在内, 所以有人说它是宇宙的模式, 是科学的灯塔。
但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 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像. 先天八卦图, 坤震离兑居左, 坤为母, 离再索而得女, 兑三索而得女, 三卦皆阴, 只震一索而得男为阳. 故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 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乾巽坎艮居右, 乾为父, 坎再索而得男, 艮三索而得男, 三卦比阳, 只巽一索而得女为阴, 故太极图右而用白色表示属阳,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本后天八卦图而绘制的太极图则恰与先天八卦图的太极图方向相反."太极元气, 含三为一", 为什么呢? 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 太极图这个圆圈, 就是代表的一, 代表的宇宙, 代表的无极. 太极是有限之天, 无极是无限之天; 太极是有, 无极是无; 太极是三, 无极是一. 图像的黑白二色, 代表阴阳两方, 天地两部; 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道生一, 就是无极生太极; 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 二生三, 就是阴阳交感化合; 三生万物, 就是太极含三为一, 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 故万物各具一太极, 也就是说, 太极不仅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 还包含了划分阴阳的界线和标准在内. 若分而言之, 每卦有三爻, 也是代表天地人三才, 这也是含三为一之象. 又天有阴阳, 地有阴阳, 人亦有阴阳, 天之阴阳加上划界标准, 构成了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 地之阴阳加划界中点构成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 人部阴阳, 如男女雌雄亦各有它的划界标准, 所以万物也各有一太极, 也都是按照含三为一的规律而存在的.宇宙有无限大, 所以称为太极, 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 即有实质的内容. 按易学的观点, 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 所以无极而太极.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 即宇宙在运动, 动则产生阳气, 动到一定程度, 变出现相对静止, 静则产生阴气, 如此一动一静, 阴阳之气互为其根, 运转于无穷. 自然界也是如此, 阴阳寒暑, 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 无不包含阴阳五行. 就人部阴阳而言"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阴阳交合, 则化生万物, 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 故变化无穷. 这些内容提出了立天之道, 立地之道, 立人之道三纲领, 也就是三才之道, 所谓"六爻之动, 三极之道也."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像。
易经和太极八卦的辩证法
易经和太极八卦的辩证法易经和太极八卦的辩证法李建军中国古代智者历经数代人的努力才写成《易经》。
“太极图”是易经的形象读本。
如上图,它是一个圆圈,中间由一条“S”形曲线分为相等的两半;一半黑,一半白,形同两条鱼首尾相抱,故称“阴阳鱼”;“阴鱼”的眼睛是白的,属阳;“阳鱼”的眼睛是黑的,属阴。
最近自己又在看《易经》和八卦太极图,现将有关感想记录如下。
《易经》及其阴阳太极图,科学、直观、深刻地提示了宇宙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大范畴”和宇宙万物变化主体与宇宙“三大变量”(时间、空间和生物)。
第一章易经和太极图中的三大规律第一节对立统一规律一、阴阳图表示事物的对立统一1、八卦太极图分别用交互旋转着的“阴阳鱼”和“阳爻”和“阴爻”表示事物内部矛盾、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二面”)、或对立的两种性质(“二质”)。
确实,宇宙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都存在“阴”、“阳”两个方面或两种性质。
我认为宇宙之阳,为物质、能量和场,宇宙之阴为人们已经发现,但没有完全理解的暗物质、暗能量和暗场。
将宇宙联系起来的是这种暗类存在。
其联系方式不是量子态的,因为,我们知道,光量子速度是恒定的,统一的无穷大的宇宙,不可能通过量子态进行联系。
如以光量子相互联系实在太慢了。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在广阔无垠的太空中,有无数颗恒星,离太阳也有4.22光年。
坐上光速火箭都要走4年多。
目前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地球距离为120亿光年。
如果有光联系,120亿年后才能听到地球人类的问候。
所以,统一的宇宙,可能是以一种更快的存在进行联系。
这种“存在”也许是一种“暗场”,或可以称之为“神场”。
这种“暗场”中有超越光速的时空遂道。
二、八卦三爻的意义1、表示“一个事物变化”与“天、地、人”“三才”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变化与其所处的“时间”、“空间”和相联系的“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所以,八卦中的每一卦都以三爻合为一卦。
《易经》太极图哲理的现代解读及对现实科学研究的启示
《易经》太极图哲理的现代解读及对现实科学研究的启示《易经》的哲理用一个太极图就高度给我们概括了,我们看上去觉得很简单,很简洁,可是我们真正的弄懂了吗?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了吗?这个图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呢?按古代总结的说法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以上是古人以静态的总结。
那么我们现在用动态的角度在来总结一下,如果一个事物想得到长久的存在,就要保持阴阳平衡,而阴阳不平衡是常态,在我们想要一个事物得到长久的存在,那么我们就要想法让其阴阳平衡,同样要想让这一事物尽快消亡,那么我们就要打破平衡,事物的阴阳平衡被打破,这个事物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上面的这些结论不是迷信,而是我们的老祖宗通过多年的察天观地归纳总结出来的,是有科学道理的,也是能指导我们现在的一些科学研究的,甚至是一些前沿科学。
易经的哲理不但指导了我们国家几千年的历史,民日用而不知。
而对它的深刻研读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不难推导出对我们现代科学的指导意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拿苹果手机来说,它的程序永远达不到一个完美无缺的程度,它不敢宣布它的程序是永远攻不破的。
因为我们易经里有一个观点,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你这个程序要发展,要有新东西,就必须有漏洞,否则你都封住了,它就不会发展了。
苹果这样的高科技程序用我们的解释很简单,用图就看的更清楚了,你阳里面有一个洞吗?下面我们就一一分析。
这样一个图,简单到谁都觉得懂,都能说出这么两三句。
但是深一点,你真懂吗?懂了,用他指导你的生活,指导科学研究,你就会发现会是另一个样子。
先来说一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这是一个动图。
有人一看到这个图觉得这是一个静图,这是错误的。
这个图是截取了这个动图中稳定态来表示出来。
动图的开始是无极生太极,这个过程是从无到有。
怎么会从无到有,先说大的方面,用现在的科学解释,质能互换。
能量变物质,物质变能量。
从《太极图说》看中国哲学的思维模型和哲学方法
从《太极图说》看中国哲学的思维模型和哲学方法中国古代哲学注重师法自然,取象类比,以向世人揭示宇宙之中无处不在的“道”为已任。
而太极图就是师法自然过程中,为揭示“道”的内涵所设立的一种具象思维模型,在丰富和完善认识论及方法论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一、《太极图说》的要义解释在中国揭示太极图学说的各门各派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当推宋代思想家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其原文为:“自无极而为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
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原文虽然不长,却完整地阐述了中国哲学的思维模型和哲学方法,具有定调定格的作用。
原文开篇说,“自无极而为太极”,被朱熹改为“无极而太极”,显示了朱熹总是一知半解、喜欢篡改圣贤典籍的习性。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整篇文章充满了能量灵动的意象,表达了“天道”运行不衰的客观事实,也揭示了能量变化中的形态、层次和结构特性。
太极图作为一种思维模型与真实的世界密切契合,借以揭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即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发展都存在着运动的规律,其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旋转。
太极图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中具有二大特点和五大特性,即整体上以旋转和融合作为基本特质,内部以对称和平衡作为其基本价值。
衍生出五大特性:结构(阴阳分明,互寓互根)、融合(阴阳合体,互抱互参)、平衡(阴阳平衡,此消彼长)、旋转(阴阳转换,周而复始)、循环(盛极必衰,否极泰来)。
易经八卦思维中的:相成思维、整体思维
易经八卦思维中的:相成思维、整体思维易经易经八卦相成思维是指相辅相承的思维方式,也即用相互相系、相互依赖、相济相补的观点去看待对立的两个方面或对立的两种事物的思维方式,也称“相反相成”这种思维方式的深刻意义,是指W界上任何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或两个亊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其中一个事物或方面与另一个事物或方面是对立的,但又以对立面或对立事物作为自身存在的条件或前提,对立双方共同组成一个统一体(事物)。
正如《系辞》传中所说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就是指对立统一是亊物的常态。
首先,《易经》中八卦,六十四卦,呰是由对立的两个符号“-”与“一”所组成的统一体系。
其次,八卦和六十四卦皆是成双成对的,如八卦中的“乾”与“坤”相对,“虔”与“巽”相对,“坎”与“离”相对,“兑”与“艮”相对;六十四卦中的“泰”与“否”相对应,“既济”与“未济”相对应等等。
以上相对之卦,不但在卦象上相对,而且在卦象所表征的亊物上也相对应,但是这种对立本身又包含了相互补充,相互接济,合成一体,有共同发挥作用的意思。
如乾与坤,它们的每一爻皆是相对的(即一阳交“一”与一阴爻“--”相对),但就所表征事物而言,前为天,后为地,前呈刚性,后呈柔性,这都是对立。
然而天有四季,风、雷,雨、露去滋润万物生长,地以水土养育万物,它们共同为大自然存在与进化而努力合作。
因此,独天不生,独地不成,天地相互配合才能使万物萌生。
其三,《易传》把《易经》中相成思维进行概括使其理论化。
例如,坤卦的《文言》说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泰卦《彖传“天地交而万物通”,都是把天地、动静视之为统一体。
《系辞》把这一现象与关系归纳成一阴--阳之谓道”,意为对立两个方面,既相推移,又相辅助,不可偏废,是大自然之事物所遵循的共同法则,也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繁衍生息的原因。
其四,阴阳依靠,缺一不可,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个规矩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规律、规则、规矩,方圆是指水物合谐地共存与发展。
从太极图浅析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
从太极图浅析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作者:陈思达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5期摘要:中华文化自成体系,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强化文化的主体意识,复兴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内核。
作为“中华第一图”的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图腾,其中蕴含了许多中华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可统称为太极思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智慧。
了解太极图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弘扬中华文化。
直觉思维、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动态思维、圆通思维是太极图几种主要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太极图;易经;中华文化;思维方式;太极思维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5-0081-04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本指“以文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所谓“文治武功”。
《周易》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提法。
李宗桂先生认为,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一经形成,必然要陶冶每个社会成员,使其思想、观念、心理与社会实践自觉或不自覺地符合文化的要求和准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魂魄,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如果我们丧失了文化的主体意识,无异于否定我们的历史,否认自己是中国人。
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
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
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我们今天尤其需要复兴中华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发扬光大,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也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
一、思维方式与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内核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思维方式是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
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太极图和十字架图形看东西方艺术的不同呈现
从太极图和十字架图形看东西方艺术的不同呈现作者:李华来源:《艺海》2016年第12期〔摘要〕图形作为一种非文字语言视觉符号,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发展背景,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经典图式,表现在视觉艺术上最为明显。
太极图与十字架是东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图形标式,也可以说是两种不同文化艺术的演化原点和根本所在。
【关健词】东西方艺术图形太极图十字架图形作为一种非文字语言视觉符号,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图形是最早被人们使用并成为标记符号的,原始图腾可以说是图形表意的识别开始。
图形有着比文字语言更深刻和广泛的传达方式,如尹定邦教授所言:“语言对思维的无能之处,恰是图形的有为之始。
”①正所谓一图千言。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发展背景,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经典图式,表现在视觉艺术上最为明显。
太极图与十字架是东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图形标式,也可以说是两种不同文化艺术的演化原点和根本所在。
东西方两种不同的艺术系统,是民族图式最大的发挥之地,是民族文化演进的符号化过程,是文化视觉和文化心理的标示,也是艺术表现的内核。
一、东西方典范图形的文化解析太极图与十字架作为东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图形标式,也是流传至今最典范的图形。
太极图是以圆形的合融为主,黑白两条抱鱼,阴阳交融,互通互渗,对称结构,象征着宇宙有阴阳、黑白之分,二者互通,万变不离其宗。
太极图对称与平衡的图形,预示着深奥的哲理,宇宙的无限循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式,也是艺术创作表现的内核。
十字架是西方远古就有的符号,代表太阳,也象征着生命之树,同时是一种生殖符号,竖条代表男性,横条代表女性,还是基督教的标志符号,红字协会的标志,西方墓地的标志也用十字架,十字形更有宗教和哲学的意义。
十字形,两条剑或是柱子交叉,竖柱的崇高与横柱的开张,构成了一种交互穿插,互助互立的图形结构。
十字架是一种通天入地、纵横宇宙的延伸,十字架也蕴含着西方的哲学,成为西方文化生发演化的根本,也是艺术的内核。
太极拳的思维方式(二)
太极拳的思维方式(二)太极拳,根据易理的太极阴阳学说,在调整人体机能和应敌手法等过程中,阴阳变化非常复杂,内涵非常丰富,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思维方式:(一)阴阳对应(对称、相应)太极,是阴阳的合抱体。
太极所包含的阴阳两种动能既互相对立,又互相制约,互相依存,这就是它的阴阳对应性。
即阴阳对称又相应,以维持事物的相对平衡、动态平衡,从而维护事物的稳定态。
太极拳运动,则处处强调阴阳对称,阴阳互应。
即有左有右,逢左必右;有上有下,逢上必下;“前去之中必有后撑”,前发后塌;内外、上下、轻沉、快慢、逆、开合、虚实,都必须相互对称,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阴阳二者缺一不可,二者非相应不可,在二者对应中体现身法之中正。
人维护身法中正,又必须做到阴阳对应、八面支撑、八面牵扯、八面呼应,以求动态平衡。
所谓三维(纵、横、竖)中定,实质上是阴阳相应的整体观。
整体观是系统论的核心。
从整体上把握生命进程中的方方面面的相对平稳态,练拳时处处、时时都在动态中找平衡,种种对立性的动作相呼应、相和谐对称,肯定对调节人体机能大有好处,在应敌方面,则使自己具有一种稳定的整体劲。
这种阴阳对应性,运用于人格修炼,则要求阳刚与阴柔并重,守退与开拓并重,内省与外倾并重,奋勇前进又留有余地。
这种精神境界的修炼体现在练拳过程中,则是刚柔相济,轻沉兼备,能容能放。
拳风拳貌要做到:凝重而舒展,严谨而潇洒。
把人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看做一个阴阳互体的太极。
只有你能与自然界、人际间和谐相处,方能跨入自由王国和应事自如的境界。
(二)阴阳互包又叫阴阳互孕,阴阳相寓。
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如同太极图中之黑鱼有只白眼睛,白鱼有只黑眼睛。
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阳嵌入阴,阴含于阳,两者互相依赖,互为胚胎。
如男子有雌性激素,女子有雄性激素。
运用于太极拳,则要求行功中要做到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合相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运用于技击,则是化中有打,打中有化,化打合一。
太极图与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太极图与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太极图揭示唯物辩证法三大定律一真众所周知,《易经》是中国文化之源,是群经之首。
经历5000多年的历史冲洗,其光芒愈加辉煌。
为何如此呢?它是古圣先贤乃之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中国古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相互关系的规律总结。
据考证: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创先天八卦,初步总结出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
文王拘而演《周易》。
推演出后天八卦,即现在用的六十四卦。
文王的儿子周公,为《周易》作爻辞,对后天八卦作义理说明。
孔子为《易经》作十翼,(史记载:孔子晚而喜易,纬编十绝)。
对卦辞作进一步说明。
后经历代先贤对《周易》不断补充完善,才有了博大精深的《周易》。
它不是僵死的教条,更不是拿条条框框去硬套。
而是根据事势的变化而变化。
《周易》成书本身就经历漫长发展变化过程:夏朝为《连山》(反映当时生活以游牧为主),商朝为《归藏》(反映当时以农业为主),周朝为《周易》,(中国已进入青铜器时代)。
易者,含三义,简易、变易、不易。
易字结构:上为日,下为月,取太阳月亮阴阳变化之义也。
老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阴阳转换、变化、矛盾、斗争,和谐、平衡,互斥、互容、从而产生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
《周易》是用什么来表示的呢?是用太极图。
它是《周易》核心思想的集中体现。
而八卦图是用来演绎事物发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几种结果。
以我的浅见,第一,太极图表达对立统一规律。
太极图外形是一个圆,象征宇宙是周到圆满的,(佛教的思想处处讲圆满),太极图里边由两个阴阳鱼组成,两个阴阳鱼对称旋转,阴鱼的鱼眼为阳,阳鱼的鱼眼为阴,阴阳互根。
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义。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两个阴阳鱼相互对立、排斥,又包容、平衡。
在对立统一中达到和谐平衡,这是普遍存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这也是古圣贤理想的宇宙观、人生观、哲学观。
八卦阴阳太极思维原理
八卦阴阳太极思维原理八卦阴阳太极思维原理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互为转化,天地有乾坤,乾坤生万物,谓天地间万物均有阴阳属性,于上者为阳,于下者为阴,万物反复,自阳而阴为万物,循环始终。
预测学依阴阳转化,从中找出转化的诱因,得出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依事起象,以阴测阳,以气造形,自虚实,或顺或逆,进行推演,高明的预测者善于抓住其中的病源,就病取药,自然药到病除,得到正确的结论。
一元之初,是为太极,太极而分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而生八卦,八卦而生万物。
梅花笔记中也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预测所取必心有所动,心动为太极始立,开始转动,为一;时空、时间、地点,随心运动变化,而打破阴阳平衡,成为信息网络的交*点,我们由此切入进入思维的太极点,为一生二;阴阳有帮衬,各寻帮扶克化的支点,而成四象;四象即出,则以八卦去类化万物,提取预测的信息,为生万物,这是顺卦的过程。
从相反的角度观察推演,世间万事万物,全息概括于八卦,而入五行之中,再分出阴阳两仪的属性,合而归于心,是为太极,人与天地自然合一,产生共振的磁场效应。
太极思维——寻找事物的聚焦点:摄影讲究对焦,其实,生活中的事,差不多都有焦点,朋友聚会,有中心人物,大雁南飞,有领头的雁,焦点是太极的中心,事情的因果好坏,由这个中心出发,到达预定的地点,预测学更是讲究焦点,找到了焦点,预测的结果也就成功了一半。
有鉴于此,卦末起而事了然,通过望、闻、触、悟等人体的媒体,去体悟所测事物的内在实质,不假思索,一目了然,形成太极思维。
这种思维应该说即是预测学的高深期,也是预测学的启萌,是差不多每个人都会的,比如,看到一个人穿着破烂,初步的印象他是个生活贫困的人。
引水为渠,下有斜坡,我们就会知道,水而顺坡而流,这就是预测学的感观思维。
卦象思维:周易的占断,无外乎“理、象、数、占”四大法宝,六爻的运用离开这四条,也属于无根之水,难窥其中的泉眼所在,四者融会贯通,自会通灵,料事如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易经太极图看东西方的思维模式
从易经太极图看东西方的思维模式
引言
十九世纪以来,由于科技事业的逐步发展伴随着交通工具电讯业的广泛应用,特别二十世纪后期电子计算机的普遍运用。
太平洋此岸、彼岸的距离在逐渐缩短,东西方人越来越频繁地接触、交流。
表现在文化、学术、政治、经济、管理、宗教……如何看待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根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生活特性?
笔者由于长期研究《易经》,在此,试以易经的《太极图》所显示的原理,对东西方相反相成的思维模式作一论述。
笔者又从自己感悟到的上述表中,联想到我们应该遵循的宇宙客观规律:东西方将由分(一分为二)转为合(合二为一)。
东西方必须采取互补的原则,取长补短,东西合璧。
这样,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纪才是完美的。
东西方两种基本自然观
当今世界上,唯物主义自然科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形成了两种基本自然观——西方粒子论自然观和东方(以中国周易为核心)元气论自然观。
粒子论自然观又称原子论自然观,认为世界万物是由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组成。
原子之间的空隙里一无所有,是虚空的。
因之,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虚空,原子就在虚空中运动着。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道尔顿新原子学说的确认,粒子自然观得以公认。
但原子论在确认物质粒子性方面,
存在缺陷和不足,表现在“虚空”构设及原子不变和原子运动外因论方面。
元气论自然观,源于中国《周易》及老子哲学,随着社会进步,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元气论自然观认为:充满整体宇宙并具连贯性的客观物质是气,而不存在非物质的虚空。
气永恒存在是不灭的,且永恒地运动变化。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包含在对立统一的阴阳体系中,由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形成气的运动变化状态:当气凝聚则成物成象,气散则归于太虚,气把宇宙万物联成一个整体。
元气论的不足之处是对有形有象的物体缺乏微观粒子结构的观察。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类对自然图像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了原子论的一些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同时也发现元气论的单间证观能深刻反映客观自然面貌,已充分显示出原子论自然观和元气论自然观合流的趋势。
为什么出现东西方的相反相成?
从太极图上可以看出,两条黑白颜色不同的交流着的鱼中,黑鱼和白鱼是同一时间轴上不同的空间,这两个不同的空间分别代表着东方与西方。
由于这两条黑白鱼同起源于太极点,又同归根于太极点(即阴阳鱼眼)又以其对称的形态交织在一起。
因此,当地球随宇宙的磁
力旋转时,东西方处于相反(空间的反向对称)相成(同根于太极点)。
东西方的发展趋势
“一阴一阳之谓道”,孤阴不长,孤阳不生,阴阳偏枯不能发展。
也就是说,每当东西方的阴阳达成中和时,整个世界文明就向前迈进一步。
但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东方与西方之间是分步进行的。
就像人走路一样,左右腿要保持一前一后,否则,就不能移步向前。
我们可以回顾人类近代社会发展史,就会明白其中玄机。
1600—1800年,东方文明领先,在这期间,中国的清朝正进入繁盛阶段,康熙帝(1654—1722)乾隆帝(1711—1799)二大明君治理中国,一片兴盛。
电子计算机之父,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正是在这个时期看到中国文明的先进,于是在1710年左右给清朝的皇帝康熙写了一封信,要求加入中国国籍。
1800年后,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国日益落后,而在西方,牛顿的力学、瓦特的蒸气机等科技事业迅速向前迈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遥遥落后的清廷终于国门难守,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仓皇逃走,自此西方的势力开始强劲压向东方。
1800—2000年,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占领阵地。
根据上述东西方思维模式的阴阳动变规律,笔者预言,按二百年的周期变迁,2000年以后,东方文明,特别是作为其中代表的中国,必将再一次占据世界主体。
宇宙物质动变“双元反向律”
由上述易学原理,笔者提出二十一世纪新的哲学思维。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动态中,而且这种动态是正反双向进行的:一面由宏观向微观收敛式凝聚;另一面则由微观向宏观发射式扩散。
正反双方的量的绝对值是相等的,因而使事物处于动态平衡中。
这种双元反向原理,构成了世界万事万物的本质。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瞬间状态(除了宇宙永恒太极静点外)都处于这种双元反向状态中。
(原载1997年香港易学纵横《社会科学》,作者:凌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