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_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学情分析】根据对小学数学学生的学情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 知识理解不深入:学生对于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概念或者只停留在表面理解的层面。
2. 认知能力差异: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对于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理解能力较强,而有些学生则相对较弱。
3. 解题思路不清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缺乏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容易迷失在具体操作中,导致解题难点。
【教材分析】针对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内容,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以下分析:1. 教材内容的合理性:教材是否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概念,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例题和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知识。
2. 教材的难易程度: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是否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
3. 教材的趣味性:教材中是否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图形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设计】为了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和实物,引起学生对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量。
2. 概念讲解: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概念,并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
3. 操作演示:通过投影仪或者电子白板,展示一些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操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量操作的规律和方法。
4. 练习训练:在学生理解了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后,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同时注重题目的难度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5. 错题讲解:针对学生在练习中浮现的错误,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析,匡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并赋予正确的指导。
6. 拓展延伸: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量和探索,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教材分析)(评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十二册第38、39 页例1、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九的第1、2 题。
教材分析: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指图形的各部分线段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直观形象地显示比例的本质内涵。
这是在认识比例之前新增的内容,其目的有二:一方面能为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的意义提供支持,有利于学生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是学习比例尺的知识保障。
关于本课时的学习,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比的意义和性质、表示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方法、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等。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拍摄照片、洗扩照片、用放大镜看物体,电脑绘制图形基础。
教案设计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由直观到抽象,由生活到数学。
设计意图:数学很美,简单的数学事实,蕴含着玄机:图形放大或缩小,变化前后对应边长的比形同,变化前后每个图形各自边长的比相同,这种富含辨证哲理的“变与不变”就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所蕴含的统一美。
对学生进行“统一美”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从杂乱中寻找条理、从纷烦中探求统一”的探索精神和高度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本课采用双线并进式教学设计,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数学审美教育,蕴数学美于数学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欣赏、发现数学美,进而研究数学美、创造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探索精神。
本课的美育线索是:欣赏美、探索美、运用美、创造美。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欣赏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艺术再现、自然呈现,通过自己的创造,体会数学的美。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与评析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38、39页“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2题。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形成概念(一)认识放大1.谈话导入师:我们的班级博客中有许多照片,记录了同学们学习生活的瞬间,看这张长方形的照片(如图1)就是其中一张,能看清吗?(学生:看不清)那把它变大一点。
演示:将一张长方形照片(图1)的长边拉长(图2)。
师:现在照片变大了,感觉怎样?如果宽边拉长(图3),那这样变,感觉怎样?那长边与宽边都按相同倍数拉长(图4)呢?师:三张照片中,只有一张照片符合数学意义的放大,你认为是哪一张呢?你为什么选这一张?你感觉这张照片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生:大小变了,形状没有变化。
(板书:图形的放大)2.形成概念师:请同学们观察两张照片(课件出示图1和图4所示的两张照片的长和宽:图1长3cm、宽2cm;图4长6cm、宽4cm),第一张长方形照片的长是几厘米,宽是几厘米?第二张长方形照片的长是几厘米,宽是几厘米?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长有什么关系?宽呢?生:第二张长方形照片的长是第一张的2倍,宽也是第一张的2倍。
第二张长方形照片的长与第一张照片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
师:你能上来指一指哪两条边的比是2:1吗?学生上台指出放大后长方形照片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照片的长的比是2:1。
师:我们把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叫做一组对应边。
(板书:对应边)你们还能找到其他对应边的比是2:1的吗?(引导学生找出放大前后的四组对应边师:想一想,这个2:1表示的是谁和谁的比?(板书:放大后边的长度:放大前边的长度=2:1)出示: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例放大。
【教学评析】先呈现原图和放大后的图形的长和宽,教师再适时点拨,启发学生利用“倍”或“比”的知识完整地进行表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1、游戏:“猜猜我在哪”教师利用幕布将屏幕遮挡,回答对问题,可以拉开幕布一部分。
再将照片进行缩小,最终呈现出完成的照片。
2、教师利用手机进行拍照,导入电脑中,插入到屏幕中,为了看清楚每个同学的表情,要将照片进行放大。
活动2【导入】寻找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找出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例子,明确放大与缩小的特征——形状不变、大小改变师:刚才对照片进行了放大和缩小,其中生活中还有许多放大和缩小的例子,请你根据课前预习说出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
师:这些“放大”和“缩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板书特征活动3【导入】明确教学重点师:今天主要研究的是已经学过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请学生在白板中边介绍边画出图形。
根据你的课前预习,把这些已学过的图形进行排序排序。
活动4【活动】正方形的放大与缩小展示方格纸中的教师克隆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正方形,将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让学生观察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变化,讲解这样的变化是将正方形按“2:1放大”。
再将正方形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 ,让学生观察,同时讲解这样的变化是将正方形按“1:2缩小”。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放大与缩小都是按比例放大和缩小的。
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3:1放大后的图形。
活动5【活动】长方形的缩小教师按学生的排序继续出示长方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探究长方形按4:1缩小的方法,再随机点名出一个学生利用白板讲解画图过程。
小学数学_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拍照片吗?生:喜欢!师:老师也特别喜欢,老师这拍了咱们班部分学生的照片,你们想看吗?生:啊,太小了。
师:看得清吗?生:看不清,把照片放大。
师:好,听你们的,是这样吗?(横向放大)生:不是。
师:这样呢?(纵向放大)生:不是。
师:你们不是说要放大吗?怎么都不行?生:照片只放大了一条边,照片好像被挤了,看起来很奇怪。
师:也就是说,这张照片只放大了它的长,而宽?生:宽不变。
师:这张是?生:只放大了宽了,长没变。
师:所以看起来很不舒服。
那怎样放大才能让照片看起来既清楚又舒服呢?生1:将照片按一定的比放大。
生2:把长和宽都放大相同的倍数。
2.辨析数学意义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师:其实按照我们平时的想法,这几张照片都放大了,但只有一张符合我们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你们认为是哪一幅呢?生:最后一幅。
师:没错!那谁能尝试说说数学意义上的放大是指怎样去放大呢?生1:将长和宽按相同的比放大。
生2:将照片的边都按相同的倍数放大。
师:说的很好。
通过刚才的辨析,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张照片是由原图放大得到的,但仅仅知道了这一点还不够,照片是放大了,但放大了多少?是按怎样的比放大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放大。
(板书:图形的放大)二、探究新知。
1、理解表示放大的比的意义。
师:为了便于你们观察,老师把这两幅图抽象成一个数学图形长方形,我们想一想放大后图形的长与原图的长之间是什么关系?宽又有什么关系?【预设1学生用“倍”来描述;预设2学生用比来描述】生:放大后图形的长是原图的两倍,宽也是它的两倍。
师:说的对吗?(对)这位同学是用“倍”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谁还能从别的角度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生:放大后图形的长与原图的长的比是2:1,放大后图形的宽比原图的宽也是2:1。
师:是这样吗?(是)看来这幅图的长和宽都是按2:1放大的。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比,比的前项表示的是什么?生:比的前项是图形放大后的长度。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课时的学习内容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的照片入手,让学生认识图形的放大,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表述图形的放大,再按要求画出放大的图形,深化对放大的认识,最后让学生自主探索在画图中认识图形的缩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二、说学情学生已认识比的意义和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且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作了知识和策略的准备。
同时,多年的数学学习,学生所积淀的数学观察和分析能力,比较和概括能力又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石。
三、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自学等活动,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2.通过教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比的意义。
难点:把两种量组成比,以及在此基础上求比值。
五、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导入1.口答: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怎样计算?②分数和除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引导学生由找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引出用比表示的方法。
3.课件出示例1。
(第一张长方形照片长8厘米,宽5厘米;放大后长16厘米,宽10厘米)4.出示初学思考题:这两张照片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生:第二张照片的长是第一张照片的2倍,宽也是第一张照片的2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下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板块二、探究新知1.师:放大后照片的长是原来照片的2倍,我们也可以说放大后照片的长与原来照片的长的比是2:1。
谁来说说放大后照片的宽与原来照片的宽的关系?生:放大后照片的宽是原来照片的2倍,我们也可以说放大后照片的宽与原来照片的宽的比是2:1。
师:把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的长度比是2:1,也就是说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整理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这是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单元的第一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新授部分的两次教学过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直观操作五、教具、学具准备:16开方格纸、彩笔、尺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体验。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老师这有一张照片,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怎样才能看清呢?生会说把图片放大,教师将照片放大,使学生看清照片。
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它的照片,拍摄照片是什么现象?2、联系生活实际。
观看主题图。
师: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物体放大,有时我们也需要把物体缩小。
来看看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你们知道他们反映的是哪种情况吗?可以联系人物的活动来谈。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
小学数学_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二、教材分析教材呈现了生活中关于放大和缩小的情境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现象,认识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例4,教学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体会变与不变的思想。
教材以格子图的形式,让学生经历按指定的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操作过程,借助图形的直观变化,帮助学生感知和体会图形变化的特点。
整个教材的安排既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又让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同发展,也为以后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比例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比和比例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要学生体会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广泛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和比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有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概念,但今天学习的数学里的图形放大或缩小,是指它的每一条边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变化,学生在具体的放大或缩小的情境中通过探究、交流、汇报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并能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例将一个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和缩小的图形,并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放大和缩小的过程,掌握把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难点: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六、教法与学法1、教法:谈话法、练习法、课堂讨论法、动手操作法、启发法。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概念及原理;2.掌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方法;3.能够运用放大与缩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概念介绍;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方法讲解;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实际问题解决。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放大镜、拉尺等工具;2.讲台上准备黑板、彩色粉笔;3.学生准备笔和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放大镜放大一枚硬币,向学生介绍图形的放大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放大的原因。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分别标出两个三角形的边长。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关系,带领学生总结出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和规律。
3. 方法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板书展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包括直接量比法、相似比例求解法等。
并举例说明各种方法的应用情景和步骤。
4. 练习与讲评(30分钟)教师出示几道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在纸上进行计算。
然后逐组让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提问。
5. 拓展与运用(2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列举一些实际问题,如建筑物的放大设计、地图的缩小绘制等,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并对解题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展开,通过概念讲解、方法讲解、练习与讲评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积极思考和讨论问题,课堂氛围活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但是,在练习环节,由于时间安排较紧,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的时间较短,有些学生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理解。
下次教学中,应适当延长练习环节的时间,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上台演示,并提供更多的思考和解题机会,加深学生对图形放大与缩小方法的掌握程度。
小学数学_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四单元相关链接【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扩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扩大或缩小的方法。
3.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比例放大或缩小图形。
【教学准备】练习纸、直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样的现象吗?情境演示:用放大镜看文字和用照相机照相的情境。
(学生交流所看到的现象。
)师:同学们,老师最近非常喜欢上了摄影,今天老师带来一张照片,想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的拍照技术怎么样?愿意帮忙吗?学生观察课件(见图1,图2),看到一张比较小的照片。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老师拍完之后也觉得太小了,就拿到照相馆放大了几张,可是老师不知道这几张照片中哪张才是真正放大的那张像。
你能帮教师分辨一下吗?(见图2)预设:第二幅图片。
追问:你为什么觉得另外两张不是呢?揭示课题: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有什么特点,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图1二、分析素材,操作探究(一)提出问题,观察规律师:为什么是第二幅图片?我们借助方格图来看看,好吗?(课件出示方格图。
)师:放大后的图片和原图形对应边之间有什么关系?预设1:通过数一数发现原来照片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扩大后的照片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
放大后的图片的长是原图形长的两倍,放大后图片的宽也是原图宽的两倍。
预设2:放大后图片的长和宽与原图形的长和宽的比都是2:1。
小结:放大后的图形和原图形对应边长度的比是2:1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师:请将下面的长方形和三角形放大,使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度的比为2:1。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效果分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效果分析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充分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
1、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上课伊始,从学生熟悉的升旗仪式一张照片入手,教师借助照片围绕怎样看得清楚,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注意。
再通过判断日常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的现象,让学生初步感知放大与缩小的作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运用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知识,领悟“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就在我们的身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探索放大的规律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变化的本质属性,从各边的变化入手,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自主探究现在边长和原来边长的关系,辨别按一定比放大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表示什么。
通过观察、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图形放大的内涵——就是把图形的每条边都按照一定的比放大,点评时抓住三角形这个难点,尤其是画斜边,让学生明确要把三角形放大,先放大直角边,也就是图形的底和高,最后再画斜边,从而很好地突破难点。
3、借助知识迁移,放手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验证——发现——验证”的过程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图形放大的数学含义,借助迁移,让学生先猜想按1∶3缩小的含义,再放手让学生根据自身对图形缩小的理解对原图进行操作,教学中充分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同桌讨论、组内交流、全班汇报,既让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最后通过这三组图形:原图、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变化前后的图形大小变了,形状没变,加深学生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理解,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应用这一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内化新知。
4、精心设计练习,加深学生对放大与缩小的理解通过把长、正方形按不同的比放大与缩小,并要求学生说清怎么得到放大与缩小的,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与把握什么时候是放大,什么时候是缩小,教师并及时小结判断放大与缩小的理由。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3篇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优秀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3、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教学重点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方格纸、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课前口算。
二、设情境、导新课。
(1)放大现象。
老师前几天拍了几张照片,拿来给同学们欣赏一下。
(出示缩小后的图片)师:能看清吗?太小了看不清怎么办呢?(生:用鼠标拖拉放大图片。
)师把图片慢慢放大,放大到原来的3倍。
师:现在能看清楚了吗?是什么?漂亮吗?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物体很小,我们要看清楚它们就要通过什么办法呢?(板书:放大。
)(2)缩小现象。
师:还想看照片吗?(出示一张放大得看不清的相片)师:看得清吗?怎么办?2、教学例4。
(1)出示图形。
按2∶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①审题:这里有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格?师: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说。
先让学生自己理解,教师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出说明。
师:按2∶1放大图形也就是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②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然后展示学生作品,让一生上台说说自己的思路。
(2)如果换成长方形和三角形,你们有信心吗?①出示图形。
师:长方形可以怎样按2∶1放大?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能直接数出多少格吗?怎么办?学生交流讨论,得出方法:把两条直角边放大2倍。
师:下面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一画吧。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②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订正。
师:刚才,在画直角三角形的时候我们只扩大了两条直角边,斜边是否也变为了原来的2倍?谁来验证一下?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好呢?请一生上台用尺子量一量的方法验证,发现放大后的斜边长度是放大前的2倍。
(3)讨论。
(出示放大前和放大后的三组图形。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组讨论,汇报结论。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范文3篇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数学教案一等奖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3.感受图形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学习难点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工具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分钟)出示写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小纸卡。
提问:纸卡上写的是什么?(因为纸卡上的字为小五号字,所以学生跃跃欲试后会有些失望,因为看不清。
)把纸卡放到展台上,调整缩放键,逐渐调大。
提问:纸卡上到底写的是什么?为什么纸上的字之前看不清,而现在看清了?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
(25分钟)1.感知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1)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2)提问:上面物体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将预置在电脑中的一幅图片,通过拉动鼠标的方式,分别得到放大和缩小的图片。
2.操作探究,理解图形放大的含义。
(1)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4。
(2)小组交流: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
(3)学生动手在教师发的方格纸上画图。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展示学生作品,交流画法。
(5)引导观察发现。
①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
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从内角、边长、周长方面观察)②深化小结:每个图形各边的长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内角不变。
图形变大,但形状不变。
3.合作探究,理解图形缩小的含义。
(1)提问: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猜一猜)(2)学生动手画一画。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同学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肯定的比例将简约的图形放大和缩小。
2、初步体会图形的相像。
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3、通过同学的动手实践活动进一步培育同学的操作技能,相成相应的操作技能。
[教学重、难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意义,形成相应的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受图形的放大和缩小1、认识图形的放大〔1〕老师在电脑上演示把一幅画放大的过程,同学观测。
〔2〕提问:观测这前、后两幅画,你发觉了什么?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老师说明:像这样就是图形的放大。
〔板书:图形的放大〕2、认识图形的缩小〔1〕老师同样在电脑上演示把一幅画缩小,同学观测。
〔2〕提问:这次你又发觉了什么?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老师说明:像这样就是图形的缩小。
〔板书:缩小〕3、揭题:那么在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呢?今日我们就来讨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二、讨论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规律〔例1〕1、探究图形放大的规律〔1〕出示第一幅画的长与宽〔长8厘米,宽5厘米〕,第二幅画的长与宽〔长16厘米,宽10厘米〕。
〔2〕提问:这是放大前、后两幅图,认真观测这两幅画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宥什么关系呢?先让同学独立思索,然后组织沟通。
〔3〕老师说明: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同时板书: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4〕追问:2:1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进一步突出:是放大后的边长与放大前相应边长的比〕〔5〕老师指出:把一个图形按肯定的比放大,那么它的相应的边长的比都应当是相同的。
2、探究图形缩小的规律。
〔1〕出示问题:假如把第一幅画按1:2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先让同学说说是怎么理解1:2这个比的?然后再回答后两个问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与评析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与评析1、观察体验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图片,并让学生观察。
教师问学生:“这张图片能看清楚吗?”学生回答“能看清楚”。
教师再问:“这张图片如果变大或变小,你们能感受到吗?”学生回答“能感受到”。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含义。
2、联系生活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的现象,如放大镜、洗照片等,并让学生分析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其他的放大、缩小现象。
通过这些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图形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观察体验和联系生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理解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含义。
同时,通过实际例子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图形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
)三、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操作体验教师让学生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并让学生比较放大前后的差异。
通过这种操作体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交流探究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操作体验,并引导学生分析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关系。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比例下图形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感受到比例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影响。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操作体验和交流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比例下图形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感受到比例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巩固与拓展教师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些练题,并让学生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练题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情和研究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操作体验、交流探究和巩固拓展等环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含义,掌握了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案例分析及反思内容摘要:由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材的解析,设定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以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设计学生活动,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到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研究学习的方法,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方法情感体验一、教材简析:《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放大与缩小”是图形的各部分线段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直观形象地显示比例的本质内涵,所以这节课的内容还为下节课教学比例打基础。
通过教学例1例2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含义,并能利用方格纸按指定的比将一个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数学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与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经常是不同的。
生活中会把图形由小变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为缩小。
数学里的图形放大或缩小,它的每条边都按一定的比例变化,即每条边的长度都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前后是“大小变了,形状不变,图形的各部分长度是按一定的比变化的”这一内涵。
在对教材这样理解的基础上,并针对我班学生的基础、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这一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设定的: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
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方格纸,尺子二、教法学法: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由学生自主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并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主要任务是设置教学情景,并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活动,有选择性地进行动手操作指导,部分地参与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
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电脑出示一幅长方形图片(图1),照片很小,学生看不清楚教师逐步将照片放大三次2.出示放大后的三张图片:图2:把长拉大,宽不变图3:把宽拉长,长不变图4:把图1按一定的比放大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和图1相比你觉的哪一张没有变形呢?学生观察说出:图4没有变形师:图4和图1相比变大了,但形状不变,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放大(师板书:图形的放大)3、图形的放大有什么特点,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现实生活中图形的放大与数学领域中图形的放大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师在原图的基础上出示了三幅变大后的图,分别是长变宽不变、宽变长不变、长和宽都按一定的比变化,提出“和原图相比你觉的哪一张没有变形?”很自然地从我们生活中通常所说的“放大”过渡到数学中图形的放大,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并结合平面图形的特点展开比较,揭示图形放大的数学本质,初步感悟图形缩放的基本特征:大小变化而形状不变。
】(二)操作探究:1.研究图形放大的含义:(1)将图1和图4保留其形于屏幕上,并标上长和宽的大小。
问:哪一幅是原来的长方形?哪一幅是放大后的长方形?请同学们在仔细观察这两个长方形,思考: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2)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讨论后指名发言。
生1:放大后的长是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宽是原来的2倍生2:放大后的长和原来的长的比是2:1,放大后宽和原来宽的比是2:1师:观察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师:2:1表示哪两个数量的比呢?(在这里介绍对应边的概念,也可以请学生上去指一指引出对应边)师引导小结: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的比是2:1,我们就说把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了(3)尝试操作,加深理解。
问:想自己试试放大一个图形吗?出示例2(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学生在自己课本上的方格图里画一画,之后指名说怎么样画的,并将画好的图演示。
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放大的特点,谁来说说图形放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生:所有对应边都要同时按相同的比放大)【设计意图:在这里我把图1和图4分别改称为“原来的长方形”和“放大后的长方形”,使学生更容易认识到研究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写比的规定,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小组讨论,师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思维的锻炼。
启发学生利用“倍”或“比”的知识完整地进行表述,特别引导学生理解“对应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图形放大的含义。
再通过学生的独立操作画图,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放大的理解,同时为下一步教学图形缩小的含义奠定基础。
】2.类推图形缩小的含义:(1)师:我们可以将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问:如果把图形按对应边的比为1:2变化,你认为图形会怎样?(缩小)1:2表示哪两个数量的比呢?缩小后的长和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指出:像这样就说是把图形按1:2的比缩小(2)让学生在课本39页例2上画出将原图按1:2缩小后的长方形。
指名学生说自己是怎样画的?演示自己的图形。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图形放大的含义基础上,借助迁移对于图形的缩小形成认识,并通过在方格图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巩固了认识。
】3.进一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电脑演示例2的方格图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启发学生总结出: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幅图的观察、比较,再交流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本质,感悟到图形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加深对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理解,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三)巩固深化: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于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如果给你一个三角形,你会把它按要求放大吗?(电脑出示)拿出课本,翻到39页试一试(按2:1的比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指名学生说是怎么样画的。
(先画出两条直角边,最后画斜边)师:斜边是不是原来的2倍呢?怎么证明?(量一量,比一比)师:通过刚才练习,再次说明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对应的每一条边都是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形状不变。
2、继续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么画的?3、屏幕出示练习九第1题观察方格中的5个长方形,完成课本上的问题后思考回答以下两个问题:4号为什么不是1号放大后的图形呢?图中还有哪两个长方形存在放大和缩小的关系吗?【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根据指定的比将一个长方形放大或缩小的操作技能,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将操作的对象从长方形拓展到其他平面图形,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学交流画法。
在交流环节中引导学生测量变化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并与原来的三角形的斜边相比较,发现斜边也是按相同的比缩放的,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理解。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拓展延伸: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想想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一知识呢?【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再次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认识并理解知识的本质。
同时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找一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亲近数学,体会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四、教后反思:在上完课后我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有了以下的思考:一、要正视生活认识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差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认识。
但是,这一认识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是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解,不能清楚地用数学的语言描绘变化的关系。
而数学上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则是指按一定比例放大与缩小,它是一种定量的刻画。
这一差距正是我们进行教学时需要加以利用的。
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把放大和缩小的过程直接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长方形照片各部分按比例放大的现象。
同时呈现的素材选用学生熟悉的照片,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心理。
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意义上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理解。
经过学生的观察、讨论与交流,学生对于图形放大后相应边的变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完成了真实的数学理解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
二、要重视放大与缩小的比的理解。
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我觉得按什么比放大与缩小比较难理解。
教学中,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原长方形到放大后的长方形的变化过程后,随之发现对应边的比,后到图形的比,然后用规范的语言要求学生阐述出图形如何放大的;再类推出图形的缩小的方法,结果感觉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对此接受上有困难。
我想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发现放大和缩小的内在含义,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呢?在观察了放大和缩小后,同样也要求算出比,但不直接出示规范语言,而是引导反思:“你觉得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过程中什么比较难理解?你是怎样理解的?”再让学生思考交流,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按什么比放大或缩小必然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所有的教学都应基于学生的经验来教学,从生活入手,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而引出学习新知的欲望。
在过程中能由学生观察、发现就会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维的浪花。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会使老师领略到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