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婚姻观调查报告
婚恋观念调查报告
![婚恋观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2224b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a.png)
婚恋观念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婚恋观念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对婚恋观念的态度和看法,我们进行了一项婚恋观念调查。
本报告旨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相关研究和社会人群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受访者参与。
根据受访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不同特征,我们设计了一份包含多个方面的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了婚姻观念、恋爱观念、婚姻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等等。
通过对问卷答案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
三、婚姻观念1. 婚姻的定义在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婚姻是一种合法的、彼此承诺并共同构建未来的关系。
他们普遍认同婚姻作为社会制度的作用,认为婚姻可以为个人提供稳定和安全感。
2. 伴侣选择标准在选择伴侣时,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性格、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的一致性是关键因素。
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对而言,外貌、社会地位和财富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3. 婚前沟通与婚姻经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婚前沟通是婚姻成功的重要保障。
他们强调夫妻之间的沟通、理解和支持是维系婚姻的关键。
同时,他们也认为婚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稳定幸福。
四、恋爱观念1. 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在恋爱观念方面,绝大多数受访者倾向于自由恋爱。
他们认为个人的感情需要独立选择,不宜被外界因素干扰。
相对而言,包办婚姻的观念逐渐淡化,只有极少数受访者表示认同。
2. 婚前同居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婚前同居。
他们认为同居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提前解决潜在的问题,降低婚后的摩擦和冲突。
然而,仍有一部分受访者对婚前同居持保守态度。
五、婚姻对个人发展的影响1. 婚姻与事业在婚姻与事业的平衡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婚姻对事业有一定的影响。
部分受访者认为婚姻会对事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而另一部分受访者则认为婚姻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动力。
2. 孩子与婚姻在孩子对婚姻影响的问题上,调查结果分歧较大。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的变化调查报告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的变化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3d9b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8.png)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的变化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价值观的不断更新,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的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深入探讨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婚姻观念的传统与现代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婚姻观念,尤其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传统观念中,婚姻被视为一种家族责任和社会期望,是继承家族血脉和延续家族文化的手段。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婚姻持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更注重自主选择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非完全受传统观念的束缚。
因此,年轻人逐渐开始质疑传统婚姻观念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二、婚姻观念变化的主要原因1. 经济压力与事业观念现代社会,高房价和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给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许多年轻人希望在婚姻之前,先稳定自己的事业和财务状况。
因此,他们更倾向于推迟婚姻,以追求事业和经济独立。
2. 个人发展与自我实现与过去不同,年轻人越来越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
他们倾向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追求更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婚姻在这个过程中被视为较大的责任和束缚,因此他们更愿意延迟结婚,以便更多地追求个人的发展机会。
3. 婚姻观念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如今,社会对婚姻观念的包容性更高。
很多年轻人认为婚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和真爱的基础上,而不再只是为了传统观念中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变化使得年轻人更加注重婚姻的质量,并倾向于更长时间地寻找合适的伴侣,而不再以“结婚年龄”为唯一标准。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根据对500名年龄在20至35岁的中国年轻人进行的调查显示:1. 70%的受访者表示会推迟结婚的时间,以追求事业发展和经济独立。
2. 60%的受访者认为婚姻应该基于爱情和真实感情,而非传统观念中的责任和义务。
3. 50%的受访者表示婚姻不是他们追求个人幸福的唯一途径,他们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自我价值。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的变化是不可忽视的趋势。
三代人的婚恋观
![三代人的婚恋观](https://img.taocdn.com/s3/m/2668c66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b.png)
三代人的婚恋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三代人的婚恋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在爷爷辈的人群中,婚恋观普遍比较传统,注重门当户对、尊重长辈意见,而且女性应该以家庭为重,婚前不宜有太多恋爱经历。
而到了父母辈,婚恋观开始逐渐开放,强调个人自由选择,不再强调门当户对,而是更注重双方是否有共同的爱好、价值观以及相互的尊重和理解。
同时,女性也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可以选择自己的职业和婚姻状态。
而到了我们这一代,婚恋观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强调个性与自由,反对传统的婚姻观念束缚。
我们认为,在婚姻中,双方应该平等相待,尊重对方的个性和生活方式,相互理解和支持。
总之,三代人的婚恋观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婚姻观,都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和生活方式。
- 1 -。
调查报告中国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与婚姻态度的变化
![调查报告中国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与婚姻态度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ca261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d.png)
调查报告中国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与婚姻态度的变化调查报告:中国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与婚姻态度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年轻人的婚恋观念和婚姻态度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探讨中国年轻人在婚恋观念和婚姻态度上的变化趋势。
一、婚恋观念的变化近年来,中国年轻人对待婚恋问题上的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过去,婚姻被认为是一种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年轻人更多的是受到家人和社会的压力,往往在有限的选择范围内迅速定下婚姻关系。
然而,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幸福感,他们更倾向于自由选择伴侣,并追求与伴侣共同成长的关系。
调查数据显示,约有60%的年轻人认为婚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基础上的伙伴关系,而不是单纯的责任和义务。
他们更注重婚姻带来的幸福感和情感满足,认为婚姻应该是自愿的,而非受迫于家庭和社会压力。
二、婚姻态度的变化年轻人对待婚姻的态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与过去不同,更多的中国年轻人更加开放和自主地选择婚姻的时机和对象。
他们更多地追求婚姻的自由和平等,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和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
调查数据表明,超过70%的年轻人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相互喜爱和理解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家庭和社会的过度要求。
他们更加注重婚姻伴侣的个人品质和发展潜力,而不仅仅是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
此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于未婚生子和离婚的容忍度提高。
他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婚姻的持久性,认为在一段关系出现问题时,应该勇敢地面对并解决,而不是不惜代价地维持不幸的关系。
三、变化的原因年轻人婚恋观念与婚姻态度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以下几个因素是主要的:1.社会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们更加追求个人发展和自主选择,对婚姻的要求也更加高。
经济独立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2.教育水平提高: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成长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他们追求知识和情感的平衡,更加注重婚姻伴侣的精神需求和个人品质。
60、70、80后(三代人)婚恋观调查。
![60、70、80后(三代人)婚恋观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cbd2a74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9.png)
60、70、80后(三代人)婚恋观调查。
这是我在2008年写的一个分析报告帖子,网络转得到处都是,刚去搜索回来发自己博客,也算物归原主。
值得深思的是,三代人都选了现在进行时的婚姻是凑合婚姻。
文/环珮空归这是新浪博客进行的一次关于国人婚恋观的网络调查,问卷涉及到27个问题。
参与调查人群分为三个不同的年代,即60后,70后,80后。
此份分析报告的数据截止时间为2008年1月16日17时30分。
据统计,在不到三天时间内,共有27857人填写了问卷,其中60后4716人,70后10988人,80后12153人。
根据参与人数可以看出,60后远远落后于其它两个年代。
但这并不代表60后的人羞于敞开自己的心扉,事实上是因为此时的网络被更年轻的70后80后们占据着,他们有条件看到了这份调查表。
下面我们将27个问题笼统归并为婚前、婚后、关于父母三个类别,便于逐条连贯的进行分析。
一婚前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从《诗经》的首篇《关睢》到现在,它坚定的横亘在人类的情感思想中,从没有消失过。
从形态上来说,它是抽象的,却作为一种动力间接的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进步。
资料表明,三代人对爱情的期望值都很高,同时超过了70%。
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结果。
我们虽然不断用各种新闻报道文学体裁揭发爱情的欺骗性和不可预知性,有人甚至为此激烈的徇情或入狱,但大部分人还没有绝望。
他们相信,爱情是存在的,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这已足够。
爱情,不能因物质的繁盛充盈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断送到我们这几代人的手里。
它不该属于濒危词汇。
与爱人相识的途径。
60后偏重于陈旧老套的被动与人介绍,其它两代人多为周围熟悉的人,比如同事和朋友。
特别是80后,与爱人萍水相逢跃居到第二位。
这说明我们的人力资源在增加,情感视野也逐渐开阔了。
从古代的媒妁之言一路变化走到现在,那么,下个年代的人会通过什么途径结识?匪夷所思的,将不仅是爱情的结局,更是爱情的开端。
这加剧了我们对爱情的神往,真够新奇与刺激的——因没人知道自己的准爱人会在灯火阑珊的哪个角落出现呀。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与婚姻意愿调查报告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与婚姻意愿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e28ce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a.png)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与婚姻意愿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影响了经济和文化,也对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和婚姻意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年轻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来了解他们对婚姻的看法和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普遍比较积极。
80%的受访者表示婚姻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他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稳定、长久的家庭。
这体现了中国年轻人对传统家庭观念的坚持和认同。
他们普遍认为婚姻是一种责任和承诺,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虽然对婚姻持有积极态度,但对婚姻意愿却较为犹豫的现象。
有近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在事业稳定、经济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再考虑结婚。
这一现象反映了年轻人在当下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下对婚姻的理性思考。
原因之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年轻人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事业和个人发展,他们希望在经济条件相对优厚的情况下再考虑结婚。
这与过去相比,年轻人在婚前追求经济安全感的需求有所增加。
他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婚姻,希望能够以更好的经济状况来迎接婚姻的挑战和责任。
另外,调查还发现了一些关于婚姻观念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
他们不再接受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而是更倾向于双方共同分担家庭和职业责任。
他们追求更平等、开放的婚姻观念。
此外,中国年轻人对婚姻的时间观念也有所改变。
相较于过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延迟结婚的时间。
他们希望在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后再考虑步入婚姻,认为这样能够更好地适应和面对婚姻生活。
然而,尽管中国年轻人对婚姻持有积极态度,但是调查数据也显示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婚姻的期望过高,希望婚姻能够满足所有的需求和期许。
这可能会给婚姻带来额外的压力,导致婚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因此,对于年轻人而言,还应当加强对婚姻的理性认识,理解婚姻中的付出和相互包容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和婚姻意愿的调查结果显示出他们对婚姻持有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期望值。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与婚恋价值观的变化调查报告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与婚恋价值观的变化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2c47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5.png)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与婚恋价值观的变化调查报告在如今这个多元化、开放的社会中,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与婚恋价值观的变化日益显著。
为了解这种变化的趋势和原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从而深入了解中国年轻人在婚姻和婚恋观念方面的看法和态度。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涵盖了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年轻人,年龄范围在18至35岁之间,其中男性占比52%,女性占比48%。
我们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收集了来自不同背景和地区的6149份有效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1. 婚姻观念的变化在对婚姻观念的看法上,调查显示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强调婚姻的平等性和伴侣的自由选择。
约有60%的被调查者认为婚姻是两个人平等的合作关系,相较于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轻人更加注重婚姻的自主性和个人选择。
此外,调查还发现大部分年轻人对于家庭角色的看法出现了变化。
近70%的被调查者认为夫妻应该共同分担家庭责任,这意味着,年轻人更注重在婚姻中共同承担家庭事务的重任。
2. 婚恋价值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变,年轻人对于婚恋价值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调查显示,与过去相比,中国年轻人更加注重婚姻幸福感和情感认同,而非仅仅追求婚姻的稳定性和合法性。
此外,调查还指出约80%的被调查者认为“婚前恋爱是理解对方性格和价值观的重要过程”,这意味着年轻人更加重视通过恋爱来寻找彼此的情感共鸣和默契。
3. 影响婚姻观念与婚恋价值观变化的因素对于婚姻观念与婚恋价值观变化的因素,我们针对被调查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有以下几点因素对于年轻人的观念产生重要影响:a) 经济条件:近60%的被调查者认为经济独立对于婚姻观念和婚恋价值观产生了积极影响。
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年轻人更倾向于谋求婚姻中的平等关系和共同的财务责任。
b) 教育程度:调查显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婚姻中的平等与共享,他们更倾向于寻求情感共鸣和理解。
c) 媒体与社交网络:近80%的被调查者表示媒体和社交网络上的正向价值观传播对于婚姻观念和婚恋价值观的变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婚姻观调查报告6篇
![婚姻观调查报告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9f46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9.png)
婚姻观调查报告6篇婚姻观调查报告篇1经营婚姻观后感今天看了电视剧《经营婚姻》后,我忍不住要立即写下我的一些感受,这部电视剧我从刚开始就是笑着看的,里面人物很逗,表情也很丰富。
长辈说的话都很现实,感触最深的是想说他们婚姻中的不开心吧,婚姻中难免会有些鸡毛蒜皮的事儿,这时候千万别太较真,要“留有余地、难得糊涂”,小鸟爸爸在结婚前跟他们说:婚姻需要经营,说简单也简单,因为那么多人走过来了,说复杂也复杂,那么多人败下阵了,婚姻中不可能没有争吵和矛盾,在双方争吵时要学会冷静,给婚姻留有:余地,糊涂,信任,我感觉这六个字真的很有道理。
有时候,有些事情可能本来就没有什么,只是自己太小题大做了,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这一点要好好学学。
即将结婚和没结婚朋友们好好看看电视剧《经营婚姻》以便得到启发。
结了婚的人才会有真正的感触。
婚姻不是过家家,不是想象中的二人世界,要面对的是双方的两家老人和姑、姨、兄妹等人。
由于有代沟,长辈们的想法与小辈们肯定不一样,何况夫妻双方的想法还不一样呢!经过磨合期,总要有一方强势一方妥协才会达到某种“平衡”……婚姻犹如一个合资公司,是需要经营的,但没有统一的婚姻“经营之道”。
电视剧中罗爸爸说:“我送你们俩,三个词六个字,算是给你们俩以后如何经营你们的婚姻提个建议吧。
头两个字叫余地,要学会给对方留有余地。
再激烈的冲突都能够及时化解。
两口子过日子啊,最怕的就是两个人之间没有空间、没有缝隙、没有余地,时间长了就会感到窒息。
有的时候松散一点没坏处。
比如说我跟你妈争执一旦开始升级我们就立刻停下来,谁也不再说了,就怕说出来以后后悔的话。
你们俩也一样,遇到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放下,先别管,俩人出去玩玩,享受一顿美餐,心情好了,很多矛盾都化解了。
还有两个字叫糊涂。
有的时候对一件事情的判断呐,模糊一点没什么坏处,不必非得那么较劲、较真,非要争出个子丑寅卯,不把对方逼到墙角不算完。
最后两个字是信任,女人跟男人不一样,女人最渴望的是被爱,最忌讳的是男人感情上的背叛。
婚恋观念调研报告
![婚恋观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1d8e8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e.png)
婚恋观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婚恋观念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体情感需求的体现。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当代人的婚恋观念,并分析其中的趋势与变化。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0份,有效回收率为80%。
问卷涵盖了婚姻观念、约会方式、婚恋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婚姻观念:1. 绝大部分受访者(85%)认为婚姻是一种长久稳定的伴侣关系,而不是单纯的约束和形式。
这表明大多数人对婚姻还是抱有积极的态度,并看重婚姻的稳定性。
2. 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的是,有20%的受访者认为婚姻并非必须,个人幸福感和彼此的感情更为重要。
这种观念在年轻一代中更加普遍,显示出他们更注重自由和个性发展。
约会方式:1. 在约会方式上,相亲仍然是较为主流的方式之一,有65%的受访者表示曾尝试过相亲。
这说明传统的相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2. 除了相亲,线上约会平台的使用也逐渐普及,有40%的受访者表示曾尝试过在线约会。
这可能与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社交圈子缩小有关。
婚恋价值观:1. 在婚恋价值观上,大多数受访者(70%)认为婚姻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
这显示了当代人更加注重情感的平等和信任的重要性。
2. 近年来,大家对婚前同居的观念逐渐开放。
有60%的受访者认为婚前同居可以增进对伴侣的了解和适应性。
这表明对于婚姻的态度和传统观念有了一定的偏移。
四、调研结论本次调研结果,反映了当代社会婚姻观念的多元化和变革趋势。
传统的婚恋观念逐渐受到挑战,婚姻被赋予更多的个人选择和情感关怀。
相亲和线上约会平台并存,人们在寻找爱情和婚姻的过程中有了更多选择和可能。
五、建议结合本次调研结果,建议社会对当代婚姻观念的变化保持开放与包容,给予个人更多的选择与自由。
同时,传统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婚姻建设和家庭关系维系中仍然需要发挥作用。
中国年轻人对于婚姻观念的变化调研报告
![中国年轻人对于婚姻观念的变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cffc7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e.png)
中国年轻人对于婚姻观念的变化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婚姻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的婚姻观念逐渐受到挑战,年轻人婚姻观念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年轻人对于婚姻观念的变化情况,本报告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以下是我们的研究结果。
一、婚姻的时机和顺序观念发生变化过去,社会普遍认为年轻人应该在25岁左右完成学业,进入职场,并在30岁之前结婚生子。
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更重要,对于婚姻的追求没有那么急切。
根据我们的调查,超过60%的年轻人愿意在30岁之后结婚,甚至部分人希望在35岁之后才步入婚姻殿堂。
二、婚姻选择的标准发生变化过去,传统的婚姻观念中,男方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是选择结婚对象的主要标准。
然而,如今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彼此的情感和思想的契合度。
在我们的调查中,超过80%的年轻人认为婚姻中的感情和互相理解是他们选择伴侣的最重要因素。
他们希望找到一位可以与自己分享生活、经历困难和快乐的伴侣。
三、婚前自由恋爱观念普遍接受与传统的相亲婚姻观念相比,婚前自由恋爱观念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普遍接受。
过去,相亲婚姻和父母的安排婚姻常常占据主导地位。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通过自由恋爱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伴侣。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0%的年轻人支持婚前自由恋爱。
四、对于婚姻形式的观念多元化除了观念的改变,婚姻形式的多元化也成为了中国年轻人对婚姻的新观念。
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开始被一些年轻人所质疑,他们更加开放地接受同性婚姻、多元婚姻等不同形式的婚姻。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年轻人认为同性婚姻应该合法化。
五、婚姻观念的地域差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婚姻观念也出现了地域差异。
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普遍更加强调个人发展,对婚姻的观念相对较为开放。
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婚姻观念仍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中国年轻人对于婚姻观念的变化已经成为了社会研究的重要方向。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的变化调研报告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的变化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8ace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b.png)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的变化调研报告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的看法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调研分析。
一、调研背景近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迅速,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婚姻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为了解中国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和观念,我们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二、调研方式该调研分为在线问卷和面对面访谈两种方式进行,共有1000名年龄在18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参与。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婚姻观念的变化调研结果显示,相较于过去,年轻人的婚姻观念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传统的包办婚姻观念逐渐淡化,个人自主选择婚姻对象的意愿大幅提升。
2. 婚龄的推迟与过去相比,现代年轻人更倾向于推迟结婚的时间。
经济压力、职业发展和个人追求都成为年轻人延迟结婚的因素之一。
调研数据显示,有47%的年轻人希望在30岁之前完成婚姻。
3. 结婚观念的多元化婚姻观念的多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婚前恋爱和婚后责任。
许多年轻人更加重视婚前的相互了解和爱情基础,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
此外,婚后责任的分担也成为年轻人婚姻观念转变的重要因素。
4. 价值观的转变尽管失去价值观转变的影响,超过80%的受访年轻人仍将婚姻看作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然而,他们对婚姻的期望也与过去不同。
如今,年轻人更加看重婚姻带来的幸福感和情感上的支持。
5. 婚姻与家庭的重视程度调研数据显示,有70%的年轻人认为婚姻对于家庭的重要性逐渐减弱。
他们更注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事业和个人爱好中。
然而,他们并不否认家庭的重要性,仅仅是在目前阶段将婚姻的优先级降低。
四、调研结论通过对中国年轻人的婚姻观念进行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中国年轻人婚姻观念呈现多元化和开放化的趋势。
2. 婚龄推迟是中国年轻人的普遍选择,经济压力和个人发展等因素是推动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3. 爱情基础和婚后责任的平衡成为年轻人婚姻观念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
4. 幸福感和情感支持成为年轻人对婚姻的主要期望。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与婚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与婚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89909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3.png)
中国年轻人对婚姻观念与婚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婚姻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人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中国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和对婚姻的满意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从中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关于年轻人婚姻观念的调查结果显示,相比以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婚姻的看法更为开放和务实。
调查显示,有60%的受访者认为婚姻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承诺,是一种共同经营的事业;而有30%的受访者认为婚姻是个人幸福的体现和追求。
另外,一部分受访者则认为婚姻不是必需品,个人的成长和事业更为重要。
其次,在调查中我们还注意到,与传统婚姻观念相比,当下年轻人更加注重婚姻中的伴侣平等和个人发展的权利。
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婚姻关系中的平等是很重要的,他们希望与伴侣在决策、分工和责任上是平等共享的。
此外,调查还发现,近50%的受访者认为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是婚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希望在婚姻关系中能够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独立思考。
然而,尽管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他们对婚姻的满意度却不尽如人意。
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婚姻感到不满意。
进一步分析调查发现,造成婚姻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包括夫妻之间的沟通不畅、亲密关系缺乏和家庭责任分配不均等。
此外,调查还发现,婚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那些得到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的夫妻在婚姻中的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中国年轻人的婚姻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不再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更注重伴侣之间的平等和个人发展的权利。
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目前年轻人的婚姻满意度并不高,主要原因包括沟通不畅和家庭责任分配不均。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婚姻教育和夫妻关系建设,提高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程度,以此来提高中国年轻人的婚姻满意度,营造更加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
当代青年婚姻观调查报告
![当代青年婚姻观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bb3d7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a.png)
当代青年婚姻观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观念的改变,当代青年的婚姻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青年的婚姻观,我们进行了一份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一、单身观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70%的青年认为单身是一种选择,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来追求自己的事业、兴趣和生活目标。
同时,也有约30%的青年认为单身并不是一种理想状态,他们渴望有人陪伴自己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二、婚姻观念
对于结婚,超过80%的青年认为是一种责任和承诺,需要慎重考虑。
他们认为婚姻是一种长久的关系,需要相互扶持、理解和包容。
同时,也有约20%的青年认为婚姻并不是必须要走的路,他们希望能够在自由、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与伴侣共同生活。
三、恋爱观念
在恋爱观念方面,调查中发现,有超过90%的青年认为恋爱需要真诚、尊重和平等。
他们认为恋爱是一种相互了解和交流的过程,需要相互支持和理解。
同时,也有约10%的青年认为恋爱可以是一种游戏或过程并不需要太过认真。
四、家庭观念
对于家庭观念,我们发现有超过90%的青年认为家庭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
他们认为家庭是一个温馨、和谐和幸福的地方,需要相互
关爱和支持。
同时,也有约10%的青年认为家庭并不是必须要有的价值观,他们认为幸福可以来自于各种形式的关系。
总的来说,当代青年婚姻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他们尊重自己的选择,注重平等和尊重的关系,同时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这为我们构建更加和谐、温馨和幸福的家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一家三代择偶标准
![一家三代择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885b04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0.png)
一家三代择偶标准
在当今社会,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择偶标准方面。
三代人的择偶标准也有所不同。
老一辈人注重门当户对,认为只有家世相当的人才能够相互欣赏和理解。
他们认为这样的家庭和谐,也能够避免以后的矛盾和纠纷。
此外,老一辈人还看重道德品质,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人格决定了他的一生。
中一辈人则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和才干,认为一个人的职业和事业能力是衡量他是否适合自己的重要标准。
他们也认为性格和兴趣爱好的契合度很重要,这样才能够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年轻一代则更加注重个性和情感交流。
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是决定她是否适合自己的最重要标准。
此外,年轻人更加开放和包容,对异性的背景和生活经历并不是那么看重,而更注重彼此的感情和默契。
无论是老一辈、中一辈还是年轻一代,每个人的择偶标准都有所不同。
但是,无论怎样选择,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包容和理解,这才是幸福婚姻的基础。
- 1 -。
婚姻观念调查报告年轻人对婚姻与家庭的态度的变化
![婚姻观念调查报告年轻人对婚姻与家庭的态度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eb2296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b.png)
婚姻观念调查报告年轻人对婚姻与家庭的态度的变化婚姻观念调查报告:年轻人对婚姻与家庭的态度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年轻人对婚姻与家庭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本文将通过一项婚姻观念调查,探讨年轻人对婚姻与家庭的态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背后的原因。
一、婚姻观念的多样化在过去,婚姻被视为人生的必经之路,年轻人普遍认为婚姻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人价值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婚姻持有不同的看法。
调查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年轻人认为婚姻并非必要,他们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
此外,还有一部分年轻人认为婚姻是一种束缚,会限制他们的发展和追求个人梦想。
二、婚姻观念的后延化与过去相比,年轻人对于婚姻的追求更加谨慎和理性。
他们更倾向于在事业稳定、经济独立之后再考虑结婚。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年轻人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经济基础稳固的基础上,他们希望能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承担婚姻所带来的责任和压力。
此外,还有一部分年轻人认为婚姻是一种成熟和稳定的象征,他们希望在婚姻之前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对方,以确保婚姻的稳定和幸福。
三、婚姻观念的个性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人意识的觉醒,年轻人对婚姻的期望也变得更加个性化。
他们更注重婚姻的平等和伴侣的共同成长。
调查显示,大部分年轻人认为婚姻是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他们希望与伴侣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还有一部分年轻人认为婚姻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与自己相互理解和支持的伴侣,共同经历人生的喜怒哀乐。
四、婚姻观念的多元化在当今社会,婚姻观念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除了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婚姻模式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非传统的婚姻形式,如同性婚姻和多元婚姻。
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四分之一的年轻人认为同性婚姻是可以接受的,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伴侣和婚姻形式。
此外,还有一部分年轻人认为婚姻并非永恒不变,他们更倾向于开放式的婚姻关系,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多样性。
中国婚姻观念调研报告
![中国婚姻观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8e5d3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9.png)
年中国婚姻观念调研报告中国婚姻观念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快速的变迁,婚姻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人对于婚姻的看法和态度,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以下是该调研的结果和分析,希望可以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一、调研方法与样本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0名受访者参与。
受访者来自中国各个地区以及不同年龄段,性别比例基本均衡。
问卷内容包括关于婚姻观念的多项选择题,调查时间跨度为一个月。
二、婚姻观念的现状1. 婚姻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社会中,婚姻的重要性在不同年龄段存在一定的差异。
80%的受访者认为婚姻对于个人幸福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年轻人群体中,这一比例更高达90%。
这一结果显示了中国人对于婚姻的普遍看重。
2. 婚姻的目的关于婚姻的目的,调查结果表明,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婚姻是为了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并肩度过未来的人生,而20%的人则认为婚姻的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
这显示了中国人对于婚姻的核心价值观。
3. 婚姻与个人发展在个人发展与婚姻的关系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婚姻不应成为个人发展的障碍。
然而,有一部分人认为婚姻会对事业发展、学习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这显示了受调查者对于婚姻与个人发展之间关系的不同看法。
三、婚姻观念的变迁1. 区域差异根据调查结果,中国不同地区的婚姻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发达的一线城市,更多的人对于个人自由和追求幸福更加看重,在选择婚姻对象上更加注重个人意愿和性格匹配。
而在农村地区,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社会压力更大,更多的人会受到家庭和社会期望的影响。
2. 年龄分层在年龄分层上,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婚姻观念有一定的差异。
年轻人更加关注婚姻的平等和自由,注重双方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的契合度。
而中年人和老年人更加注重家庭责任和传统的家庭观念。
四、性别和婚姻观念关于性别和婚姻观念的关系,我们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某些观念上存在差异。
其中,女性更加关注婚姻的平等性和自主性,追求与丈夫平等的伴侣关系。
婚姻观30年变化调查分析1
![婚姻观30年变化调查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f479562d3169a4517723a328.png)
从上面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有些现象会使我们很是困惑,比方说在某些比较前沿、近来比较流行的方面,这“三代人”意见倒是挺相似的,而在那些古老传统留下的遗产,大家意见就各式各样啦。
例如,70后的一代比较注重家庭,喜欢传统大家庭热闹的日子,而80后的更追求感情和自由,很是追求夫妻二人生活,同时,当然生活的压力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素;90后的不愧是有活力有责任的一代,大伙期待的是三代同堂的生活。
在选择是倾向爱自己的还是自己爱的人的问题上,有一部分的70后选择了“无所谓,过得去就行”,80、90后几乎没人这么认为,看来有些70后已经被生活的重担抹消了志气,对生活有着无奈的焦虑。
在是否接受裸婚的问题上,这'“三代人”中的男性倒是还能接受,特别是未婚的,女性出于慎重的因素,不是很能接受裸婚。
对于夫妻间进行AA生活,大部分人都不接受,认为这样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很容易使夫妻之间感情破裂,最后就会导致离婚率很高,不利于社会稳定。
在理想的结婚年龄观点和安家之处的观点上,大家的意见也是比较一致的,符合目前社会上流行的风气。
有可能是改革开放30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中国人择偶标准也发生了巨变。
70年代,择偶的标准是向工农兵看齐。
那时最吃香的婚姻对象是有铁饭碗的工人和解放军的军官。
到70年代末期,科技人员开始抢手,那种斯文白皙、戴眼镜的大学毕业生最受女性欢迎。
80年代初期,经历了对银幕“奶油小生”的反思后,在一片“寻找男子汉”的呼声中,日本影星高仓健成为新的偶像。
那种身材高大、神情坚毅、沉默寡言的硬汉形象,成为男子汉气质的象征。
在整个八十年代,由于文学的复兴,作家和诗人也是女性仰慕的对象。
尤其是琼瑶的言情小说红遍神州大地后,那些具有文艺气质的男青年逐渐夺回了爱情的阵地。
90年代,择偶观趋于务实。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爱人是拿来用的而不光是拿来看的,因此“老实可靠”“温柔体贴”“聪明能干”重新成为征婚的标杆。
三代人思想观念的对比调查
![三代人思想观念的对比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01244e8283d049649b665838.png)
三代人思想观念的对比调查内容摘要: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其思想观念是不同的。
那么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地域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于我国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时间早于内陆城市,沿海区域生活的人们的思想观念明显先进与内陆城市的人们。
其次,生活阅历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
除此之外时代的不同也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那么三代人的思想观念又有什么区别呢?本报告旨在研究三代人对于生活、家庭以及教育的看法。
关键词:三代人思想观念婚姻教育一、三代人对于生活的看法(一)衣食方面首先,不同的地域的人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就以我生活的环境来说。
我出生在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于1947年5月1日成立,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所以我想说说关于内蒙古人的思想观念。
生活阅历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
首先我的爷爷奶奶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也经历了饥荒的考验,他们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父辈们虽然生在了和平年代,但由于祖辈们的教育以及不完全的学校教育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还是相对保守,改革开放后,人们也懂得了追随潮流,穿衣打扮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此后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内蒙古在1947年建省,我的奶奶1958年的时候从河南来到了内蒙古,我很难想象那时的内蒙古是什么样的,听奶奶说,那时这里还是成片的大沙漠,什么植被都没有,他们是最早的一批来这里开荒的人,那时的气候很恶劣,但为了生存就要努力去改变,去适应,于是,他们就在沙漠之上建造了这座城市,是他们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基础,那时候每天要一直不断的干活,人们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生存,奶奶是逃饥荒逃到了这里,她说过一句话,非常能代表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她说“人吃人,狗吃狗,老虎饿的啃砖头。
”不经历那个时期不知道那时的苦,奶奶说有时他们连刷锅的水都没的喝。
所以奶奶一直很节俭,老一辈的人都是这样的,有些衣服能穿一辈子,而现在的我们呢?刚买回的衣服觉得不合心意,就摆在一边不再理会,柜子里永远有穿不完的衣服,而我在奶奶的衣柜里发现很多陈年的衣服,衣服上还有那时的时代的气息。
三代人婚姻观调查报告
![三代人婚姻观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93a5c989eb172ded63b7cd.png)
社会调查———三代人婚姻观调查一.调查背景婚姻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都是一件必须要面对的人生大事,可以说婚姻是两个人之间最美好的誓言。
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令人羡慕的美满婚姻呢?结婚和离婚的故事不断在我们身边上演,似乎我们已经看多了夫妻之间的离离合合,这些对社会造成了一些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人。
那么,现在的中国人对婚姻到底是什么态度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三代人的婚姻观进行了调查。
二. 调查目的现代人的婚姻状况是对于现代年轻人是否成熟的面对社会,对家庭责任的一种体现。
通过对18-38,39-59以及60岁以上三代人的调查,体现出三代人的婚姻观差异,从中得出较为良好的婚姻观,更好的帮助现代年轻人树立一个正确的婚姻观。
三.调查方案1. 调查对象:兰州市18岁以上的成年人2. 调查方法:此次调查采用问卷式调查,在兰州市各地随机发放,进行问卷调查。
3. 调查时间:2014年4月25日——2014年5月27日4. 调查地点:兰州市各地,主要包括东方红广场、兰州市客运中心、五泉山公园、汽车东站、小西湖公园、太平洋电影城、国芳百盛等地。
5. 调查人员:第十一组全体成员6. 调查费用: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共50元此次社会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5份。
调查人群共分为三个阶层,分别为18岁—38岁、39岁—59岁以及60岁以上(包括60岁)三阶段人群,即我们平时所讲的三代人。
其人数分别为197人、159人、129人,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0.62%、32.78%、26.60%。
此次485名被调查者中有男性242名,女性243人,各占总人数的50%。
四.数据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经总结后形成下表:现对每组数据做具体分析:1.对恰当结婚年龄的调查结果做条形图如下:若按三代人进行分类,则18岁到39的人认为最适合结婚的年龄为25-27岁,出现频数为96次,占总人数48.73%,其次认为最合适年龄为28-30岁,出现频数为47,占总人数的23.86%。
三代人的婚姻观念:70后忙复婚,80后忙离婚,90后忙结婚
![三代人的婚姻观念:70后忙复婚,80后忙离婚,90后忙结婚](https://img.taocdn.com/s3/m/3539227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7d.png)
三代人的婚姻观念:70后忙复婚,80后忙离婚,90后忙结婚
70后忙复婚,80后忙离婚,90后忙结婚。
三个年代的人不同的婚姻观:
杭州民政局数据调查问卷显示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婚房由对方父母出资,房子的主人是谁?现在年轻人的回答大多是无所谓。
房子钥匙愿意给父母吗?回答基本是不愿意。
除夕夜去谁家过年?回答大多是轮流过。
婚后,钱归谁管?80后的回答大多是花销共同商议;而大多数90后的选择有些出人意料:归女方管。
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是:婚后家庭成员的排序?在父母、伴侣、子女这三个选项中,70后大部分男性把父母排第一位,而女性把子女排第一位;80后一半男性把父母放第一,一半女性把子女放第一;而90后夫妻意见趋同,70%都把伴侣放首位。
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婚姻观,70后更考虑父母,80后更考虑平衡自己家庭以及双方父母的关系90后比较自我,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其实对伴侣的重视,意味着你对于家庭责任的重视,夫妻关系的稳固,也是父母和子女关系安定的基础,从而意味着整个家庭关系的稳固。
三代人离婚观念的变化:80后为了孩子才要离婚。
他们认为为了让孩子处在一个充满良好氛围家庭环境中,不如干脆离婚重新开始。
不想再将就,是这些年离婚数量增加的一大原因。
70后为了孩子要复婚。
70后会更重视妻子与父母的相处还有自己的相处,一旦他们不能很好的磨合适应就会离婚,可是离婚后因为有孩子的维系常常才会发现作为父母身上的责任,才会换位思考考虑对方的难处,从而复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调查———三代人婚姻观调查一.调查背景婚姻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都是一件必须要面对的人生大事,可以说婚姻是两个人之间最美好的誓言。
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令人羡慕的美满婚姻呢?结婚和离婚的故事不断在我们身边上演,似乎我们已经看多了夫妻之间的离离合合,这些对社会造成了一些影响,尤其是对年轻人。
那么,现在的中国人对婚姻到底是什么态度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三代人的婚姻观进行了调查。
二. 调查目的现代人的婚姻状况是对于现代年轻人是否成熟的面对社会,对家庭责任的一种体现。
通过对18-38,39-59以及60岁以上三代人的调查,体现出三代人的婚姻观差异,从中得出较为良好的婚姻观,更好的帮助现代年轻人树立一个正确的婚姻观。
三.调查方案1. 调查对象:兰州市18岁以上的成年人2. 调查方法:此次调查采用问卷式调查,在兰州市各地随机发放,进行问卷调查。
3. 调查时间:2014年4月25日——2014年5月27日4. 调查地点:兰州市各地,主要包括东方红广场、兰州市客运中心、五泉山公园、汽车东站、小西湖公园、太平洋电影城、国芳百盛等地。
5. 调查人员:第十一组全体成员6. 调查费用: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共50元此次社会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5份。
调查人群共分为三个阶层,分别为18岁—38岁、39岁—59岁以及60岁以上(包括60岁)三阶段人群,即我们平时所讲的三代人。
其人数分别为197人、159人、129人,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0.62%、32.78%、26.60%。
此次485名被调查者中有男性242名,女性243人,各占总人数的50%。
四.数据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经总结后形成下表:现对每组数据做具体分析:1.对恰当结婚年龄的调查结果做条形图如下:若按三代人进行分类,则18岁到39的人认为最适合结婚的年龄为25-27岁,出现频数为96次,占总人数48.73%,其次认为最合适年龄为28-30岁,出现频数为47,占总人数的23.86%。
39-59岁的人认为最适合结婚的年龄为22-24岁,出现频数为58,占总人数的36.48%,其次认为最合适年龄为22岁以下,出现频数为30,占总人数的18.87%。
60岁以上(包括60岁)的人认为最适合年龄为22-24岁,出现频数为78,占总人数的60.47%。
可以看出,三代人对待此问题有明显的差异。
19-39岁的人相较上辈,思想较为开放,认为25-27为最适合结婚年龄,比父辈的调查结果推迟三年左右。
若按男女进行分类,两者之间也存在不太明显的差异。
男性认为22-24岁为最佳年龄,出现频数为91,占男性总人数的37.6%,其次认为25-27为最佳年龄,出现频数为86,占男性总人数的35.5%。
女性认为最佳年龄为22-24,出现频数为81,占女性总人数的33.3%,其次为25-27岁为最佳年龄,出现频数为67,占女性总人数的27.5%。
2.对寻找结婚对象的最佳方式的调查结果如下:岁)认为最佳方式为亲人介绍,频数为73,占总人数的45.91%,其次为自由恋爱,频数为43,占总人数的27.04%。
若按性别进行分析,男性认为最佳的方式为自由恋爱,频数为139,占男性总数的57.43%,其次为亲人介绍,频数为81,占男性总人数的33.47%;女性与男性的差异不大,认为最佳的也是自由恋爱,频数为132,占女性总人数的54.32%,其次为亲人介绍,频数为75,占女性总人数的30.86%。
中国社会逐渐的开明,人们的思想也就变得越加开放。
人们主要看好自由恋爱和亲人介绍等方式找到自己的结婚对象,这也反映出当今社会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3.对最佳的恋爱时长的调查如下:若按年龄进行分析,18-38岁认为最佳的时长为一年到两年,频数为91,占总人数的46.19%;其次为两年以上,频数为70,占总人数的35.53%;39-59的情况一样,两选项的频数分别为100、35,分别占总人数的62.89%、22.01%;60岁以上(包括60岁)认为最佳时长为一年到两年,频数分别为88,占总人数的68.21%;其次为一年以内,频数为26,占总人数的20.15%。
若按男女进行分析,男、女性认为最佳的时长为都为一年到两年,其频数分别为149、130,占总人数的61.57%、53.49%;其次为两年以上,频数分别为52、68,占总人数的21.48%、27.98%。
无论男女老少,都认为恋爱对婚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闪婚”毕竟是少数人的想法,恋爱时长表现了一个人对婚姻的认真度,认为只有深入的了解,才会有稳固的婚姻。
从数据看,大多数人对待婚姻态度认真,数据中也存在少数的两年以上的选择者,但大多数选择一年到两年。
4.对结婚看法的调查结果如下:、若按年龄分析,对待婚姻的态度大致全部持慎重态度,三年龄段相应的频数为172、148、114、其占总人数的87.3%、93.08%、88.37%;按男女进行分析时,无论男女对待婚姻大多数持慎重态度,其频数为219、215,占其总人数的90.49%、88.47%。
从数据看,还存在少数“想结就结”的人群,若按年龄分析,该人群主要存在于18-38岁阶段,若按男女进行分析,则该人群主要存在于女性行列。
由上表知,大多数人对待婚姻持认真态度,少数人认为“想结就结”,态度比较随便,年轻人相较父辈这种思想较为严重,而且多数存在于女性行列。
说明,现在年轻人较于父辈,责任心稍有下降,不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婚后家庭,这种责任的欠缺将会是影响婚姻的重大隐患。
5. 对“门当户对”看法的调查如下:若按年龄进行分析,18-38岁认为应适当要求,频数为114,占总人数的57.86%;其次为不作要求,频数为65,占总人数的32.99%;39-59的情况一样,两选项的频数分别为99、34,分别占总人数的62.26%、22.64%;60岁以上(包括60岁)认为应做适当要求,频数为70,占总人数的54.26%;其次为必须要求,频数为27,占总人数的20.93%。
若按男女进行分析,男性认为必须作要求,其频数为124,占总人数的51.23%;其次为适当要求,频数为118,比例与必须要求相差不大,为48.76%。
女性多数认为做适当要求,频数为142,占总人数的58.43%,其次为必须要求,频数为101,占总人数的41.56%。
从年龄来看,60岁以上(包括60岁)一定程度上还受封建思想的制约,认为结婚必须得考虑“门当户对”这个因素,其他两个年龄段人群(尤其19-39)多数认为适当考虑即可,既不过分要求“门当户对”,受传统思想限制,也不采取完全不考虑的态度,“门当户对”也是维护婚姻的一种有效方法,应有所考虑,因不同阶层、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家庭背景对婚后家庭的稳固有一定的影响。
6.对“婚前同居”看法的调查结果如下:39-59岁认为可以接受,频数为65,占总人数的40.88%,但多数认为不能接受,频数为77,站总人数的48.42%, 60岁以上(包括60岁)可以接受与无法接受相差不多,各占总人数的一半。
若按男女进行分析,男性认为接受不了,其频数为124,占总人数的51.23%;其次为可以接受,频数为118,比例与必须要求相差不大,为48.76%。
女性多数认为可以接受,频数为142,占总人数的58.43%,其次为接受不了,频数为101,占总人数的41.56%。
对于现在很普遍的试婚,即“婚前同居”,年轻人较父辈就显得开放一点,父辈同样是受传统思想的制约,大多认为接受不了,但仍有很多家长认为婚前同居有利于婚姻的稳固,结婚之前两人彼此接触一下有利于彼此间的熟悉,对是否可以结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性别来看,女性相较于男性显得稍微保守。
7.对孩子数目的最佳选择的调查结果如下:上比较好,频数为24,占总人数的18.6%;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年轻人选择不要孩子的频数高于父辈的选择。
若按男女进行分析,男、女性认为孩子最好是有两个,其频数分别为149、150,占总人数的61.57%、61.72%,两者差距不大。
其次为一个,频数分别为68、61,占总人数的28.09%、25.1%。
老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子孙满堂”是一家最美好的事,但对于现代人说,孩子多,负担也就越大,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导致他们对于孩子采取能少就少的态度,但最低要求是得有个孩子。
对于18-38的人来说,越来越多的人不在想要孩子,他们更加追求两人世界,即现在我们常说的“丁克家族”。
8.对生男生女调查的结果如下:占总人数的28.68%。
若按男女进行分析,男、女性认为不论男孩女孩都好,其频数分别为155、168,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4.4%、69.1%;其次的选择男女略有不同。
男性偏爱女孩,女性偏爱男孩,但差距不太明显。
婚姻观念进步的表现就在于生男孩还是生女孩的问题。
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是双方婚姻的结晶,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不重要。
但少数老人就认为生男生女很重要,孩子最好是男孩。
9.对事业与爱情关系的调查结果如下:若按年龄进行分析,18-38岁认为先结婚,再考虑事业,频数为121,占总人数的61.42%;39-59认为先立业再结婚,频数为89,占总人数的55.97%;60岁以上(包括60岁)认为先成家再立业,频数为69,占总人数的53.48%。
若按男女进行分析,男性对两者的选择差异不是太大,女性认为先结婚再立业较好,其频数为142,占总人数的58.43。
成家与立业的关系也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己以及家庭的责任。
年轻人一般认为先结婚后立业,而父辈恰恰相反。
这也是现今婚姻观的一大变化,年轻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待婚姻也较为快节奏,婚姻中体现的责任感也显得越来越淡;父辈认为既然要成家,就得有成家的基础,没有物质基础的婚姻是不稳定的,所以,他们对待婚姻对待家庭有较强的责任感。
10.对女性婚后事业与爱情是否产生冲突调查的结果如下:若按年龄进行分析,18-38岁主要认为不会产生冲突,频数为121,占总人数的61.42%; 39-59岁主要认为会产生冲突,频数为89,占总人数的55.97%;60岁以上(包括60岁)大多认为不会产生冲突,频数为69,占总人数的53.48%。
若按男女进行分析,男性对此问题的态度两者几乎一样,女性大多认为完全不会产生冲突,其频数为142,占总人数的58.43%;传统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现代男女的地位发生了较为巨大的改变,女性也能在外闯出一片天,男性相较以往变得更加“主内”,所以,现今女性大多认为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完全可以兼顾事业,事业与家庭不会出现冲突。
11.对“家庭主妇”与“家庭煮夫”看法调查结果如下:若按年龄进行分析,18-38岁和39-59岁都认为最佳的方式为家务公平分配,其频数分别为96、77,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8.73%、48.42%,其次认为家务应由女方为主的比例也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