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土壤调查及土壤分析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与方法研究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与方法研究森林资源调查技术与方法是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监测的重要手段。
它通过收集、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各种数据,了解森林的植被、土壤、动物群落等情况,为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森林资源调查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首先,森林资源调查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样地设计和调查方法:样地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单位,样地的设计和选择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关键作用。
森林资源调查中常用的样地设计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等。
2.森林植被调查技术:森林植被是森林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准确的调查可以了解森林的物种组成、数量和分布情况。
森林植被调查技术包括物种分类和识别、样方设计和调查、植被相似性指数计算等方法。
3.土壤调查技术: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对其进行调查可以了解森林土壤的质量、结构、养分含量和水分特性。
土壤调查技术包括土壤剖面观测、土壤采样和分析、土壤湿度测定等方法。
4.动物群落调查技术: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调查可以了解森林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动物群落调查技术包括动物采样和排样、动物种类识别和计数、动物群落结构分析等方法。
5.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遥感和GIS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森林资源信息,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快速、准确的数据支持。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森林覆盖情况、林分分布和面积等信息,GIS技术可以实现森林资源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展示。
其次,森林资源调查技术与方法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森林资源评估、森林生态学研究、森林经营规划、森林保护和森林经济管理等。
具体应用领域如下:1.森林资源评估:通过调查和分析森林的植被、土壤、动物群落等信息,评估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潜力,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森林生态学研究: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森林的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生产力,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森林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和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环境调查工作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工作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土壤环境调查工作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所调查地区的土壤质量情况,为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土壤中污染物质的调查和监测,了解土壤的污染程度及分布状况,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作物种植提供科学参考。
也可以通过调查的结果为土壤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
二、调查范围本次土壤环境调查的范围包括XXX地区的农田、工业用地、居民区及自然生态区,总计约XXX平方公里。
其中主要包括栽培土壤、耕地土壤和林地土壤等不同类型的土壤。
三、调查内容及方法1. 土壤样品采集根据调查要求,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建立样品数据库,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每个采样点的位置和坐标将记录在案,确保后续的分析工作能够对应到具体的采样点。
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采集的土壤样品将送往实验室进行理化性质的分析,包括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颗粒度分布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肥力状况以及是否受到了污染。
3. 土壤污染物检测针对疑似污染地区的土壤样品,将进行污染物检测,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的测定。
通过这些检测,可以了解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及分布情况,为土壤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4. 数据分析和评价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对比,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可以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进一步确定土壤污染的程度及范围,为后续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修复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四、调查结果1. 土壤质量总体评价据调查结果分析,本地区的土壤总体上保持较好的品质,其中农田土壤和林地土壤质量较好,适宜农作物生长和森林植被生长。
但工业用地和部分居民区的土壤出现了一些污染现象,主要表现为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
2. 污染源分析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了一些地段存在的土壤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排放、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废水渗滤等。
这些都是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需要加强管理和治理。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一、引言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地检测和评估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对于了解森林土壤质量、制定合理的土壤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森林土壤常见的理化性质检测方法。
二、土壤质地的测定方法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的相对含量比例。
常见的土壤质地检测方法包括“悬浮液法”、“手感法”和“分析法”等。
1. 悬浮液法悬浮液法是一种通过测定土壤中颗粒的相对含量比例来推断土壤质地的方法。
首先,从土壤样品中取一定质量的土壤,将其加入到瓶中并加入足够的水进行搅拌。
然后将悬浮液静置一段时间后,根据下沉速度和颗粒的尺寸来判断土壤的质地。
2. 手感法手感法是一种简单而直观的土壤质地检测方法。
通过捏取一小块湿土,并观察其压成饼状的程度和颗粒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土壤质地的比例。
3. 分析法分析法则是通过实验室中的精确分析仪器来测定土壤质地。
常用的仪器包括激光粒度仪、电子显微镜等,可以通过测定土壤中颗粒的直径大小来准确判断土壤质地。
三、土壤酸碱度的测定方法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有直接影响。
常见的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包括pH测定法、指示剂法和电导法。
1. pH测定法pH测定法是一种最常用的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
通过测定土壤中氢离子(H+)的浓度来判断土壤的酸碱性。
可以使用玻璃电极或者导电性pH仪器进行测定。
2. 指示剂法指示剂法是一种简单的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
通过添加某种指示剂,观察土壤溶液的颜色变化,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土壤的酸碱度。
3. 电导法电导法是一种基于土壤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的测定方法,也可用于评估土壤的酸碱度。
通过测定土壤溶液的电导率,可以间接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四、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土壤养分含量是评估森林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土壤养分含量测定方法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全氮测定、有效磷测定和速效钾测定等。
1. 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通过色度测定法、湿燃法或热解法进行测定。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及技术要点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及技术要点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一般包括两种类型:森林资源面积调查和森林资源质量调查。
森林资源面积调查是指对森林面积、分布、结构等方面进行的普查。
技术要点包括:
1. 选址:选择代表性的样地,要求在空间上具有代表性。
2. 样地设计:根据森林类型、密度、结构等因素,设计样地的面积和数量。
3. 采样方法:采用随机采样、系统采样等方法确定样地。
4. 采样过程:记录样地的位置、面积、年龄结构、树种组成等信息。
5.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计算森林面积、密度、覆盖度等指标。
森林资源质量调查是指对森林的生长、组成、动态等方面进行的调查。
技术要点包括:
1. 样地布局:根据森林类型和空间分布情况,合理布置样地。
2. 样地调查:记录样地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测量树高、胸径、冠幅等指标。
3. 生长速度测定:通过树木标本测定树木的年径增长、年高生长等指标。
4. 土壤调查:对土壤类型、含水量、养分含量等进行调查。
5. 病虫害调查:对森林内常见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确定影响森林质量的主要因素。
以上是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一般种类及技术要点,具体调查方法和流程还需要根据实际调查对象和目的进行具体设计和操作。
森林调查技术规程
森林调查技术规程一、引言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保护水源等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进行森林调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森林调查技术规程,旨在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调查方法,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调查目的1.明确调查目标: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森林生态调查、森林资源调查、森林健康状况调查等。
2.确定调查内容:包括森林植被、动物、土壤、水文等方面的内容。
三、调查方法1.野外考察:根据调查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调查地点进行野外考察。
野外考察应尽量涵盖不同类型的森林,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2.样本设计:根据调查目标和内容,设计合适的样本数量和分布。
样本数量应足够大,以保证统计结果的可靠性。
3.调查记录:对每个样本点进行详细的调查记录,包括物种组成、数量、分布等信息。
调查记录应规范、准确,便于后期数据处理和分析。
4.调查工具:根据调查内容选择合适的调查工具,如植物识别手册、显微镜、GPS定位仪等。
确保调查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的调查结果。
数据处理和分析应科学、客观,避免主观偏差。
四、调查内容1.森林植被调查:包括森林类型、植物物种组成、植被覆盖度等。
通过对植被的调查,可以了解森林的类型、结构和演替过程。
2.森林动物调查:包括鸟类、兽类、昆虫等动物群落的调查。
通过对动物的调查,可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森林土壤调查:包括土壤类型、PH值、有机质含量等。
通过对土壤的调查,可以了解森林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4.森林水文调查:包括水源、水质、水文过程等。
通过对水文的调查,可以了解森林对水资源的调节和保护作用。
五、调查结果的应用1.科学研究:调查结果可用于科学研究,如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2.资源管理:调查结果可用于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防止过度开发。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异与调查方法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异与调查方法一、引言森林土壤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而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变异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具有深远影响。
因此,准确了解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异情况以及相应的调查方法是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关键。
二、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异的原因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候条件的不同导致了降水量、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土壤的水分状况、温度、有机质分解速率等性质。
2. 地形因素:地形对森林土壤的发育和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地形特征会导致土壤的形态差异,进而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土壤深度、质地、坡度等。
3. 植被因素: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程度以及植被的生长状态都会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
森林植被通过根系的分泌物和残体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循环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4. 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引起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异。
例如,人类对土壤的破坏性利用会导致土壤的质地变差、有机质含量下降、养分流失等。
5. 时间尺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异需要考虑时间尺度因素。
土壤经历了长期的发育演化过程,不同时间尺度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土壤的影响是有差异的。
三、森林土壤理化性质调查方法为了准确了解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异情况,需要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森林土壤理化性质调查方法。
1. 取样方法:在进行土壤理化性质调查时,必须进行有效的土壤样品采集。
采样时应根据森林土壤的分布规律和异质性,按照一定的空间分布方式和采样密度进行采样。
常用的取样方式包括圆形取样、网格取样和分层取样等。
2. 理化性质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包括土壤水分含量、有机质含量、粒径组成、pH值、电导率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土壤的水分状况、养分含量和酸碱度等特征。
3. 数据分析与处理:对于所获得的土壤理化性质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空间分析。
土壤调查实验室分析方法
土壤调查实验室分析方法土壤调查实验室分析方法是指将土壤分析转化为实验室分析测试,以提供一种有效的和全面的分析数据。
它既可以用来识别和测量土壤的营养元素和污染组成,也可用来检测土壤中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实验室分析方法可以为环境和土壤科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公共政策制定,提高农业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效率。
土壤调查实验室分析方法遵循一定的步骤,该步骤的执行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壤的状况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在进行调查实验室分析方法之前,需要先进行测定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的观察。
接着,研究者根据需要从土壤和沉淀物中采集样品,考虑到该地区的土壤类型和气候。
样品完成后,实验室分析方法就可以开始进行,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如激光质谱测定法,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测定法等。
检测完毕后,研究者需要分析测定的数据,以了解样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比如土壤有机碳等。
最后,研究者根据土壤分析获得的结果,对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和污染物进行评估,根据结果做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实验室分析方法是土壤调查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专长。
研究者除了需要了解各种分析方法之外,还要了解不同分析方法之间的区别。
此外,研究者还需要考虑技术优势和费用,选择最适合的分析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调查实验室分析时,要记住实验室安全规范,以保护土壤和环境。
实验室规范是指使用安全装备,避免使用有毒物质,禁止涂抹化学性液体,保持实验室清洁,及时处理废弃物等规定。
正确的安全措施有助于保护研究者的健康,避免污染环境和人类身体。
总之,实验室分析方法是调查土壤中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完成全面的化学和物理测试,检测各种成分的含量,从而识别和评估土壤的质量。
尽管实验室分析方法涉及到复杂的步骤,但它们可以为采取行动提供必要的实时数据,以便提高环境经济效率,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森林土壤调查技术规程
森林土壤调查技术规程
森林土壤调查技术规程是指对森林土壤进行科学调查的规范性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确保数据准确、可比和操作规范。
森林土壤调查主要包括土层划分、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水分、酸碱度、有机质、养分含量、微生物等各项指标的调查和分析。
以下是简要介绍森林土壤调查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一、样品采集和处理:样品采集应在土壤含水量适宜时进行,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将土壤分层采集并混合均匀,去除杂物和植物根系,并在容器中保存,以保持其原貌。
二、土层划分:按照划分层数,将土壤分为2~3层,分别称为表层、次表层和底层,每层的深度因土壤类型和调查目的而异,表层一般为0~20cm,次表层为20~40cm,底层为40cm以上。
三、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水分、酸碱度等指标的调查和分析:颜色的调查应使用Munsell土壤色谱,土壤质地使用手摸法或者粒径分析法确定,土壤结构的调查应通过观察状况,并根据土壤属性进行描述,水分和酸碱度的调查应通过仪器测定。
四、有机质含量的调查和分析:通过高温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根据土壤类型和地区环境差异确定合理的调查方法。
五、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指标的调查和分析:根据所调查的森林类型、地区气候和土壤属性,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测定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指标的数值。
总之,对森林土壤进行调查需要合理的细致的方法,遵循森林土壤调查技术规程,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
土壤环境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土壤环境的现状,掌握土壤的基本情况,为土壤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包括城市、乡村、农田、工业区、森林等不同类型的土壤环境,覆盖面广,具有代表性。
三、调查方法。
1. 实地调查,采用实地走访、观察、取样等方法,全面了解土壤环境的实际情况。
2. 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等,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
四、调查结果。
1. 城市土壤环境,城市土壤普遍受到工业排放、城市垃圾填埋等影响,部分区域土壤污染严重,对城市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2. 乡村土壤环境,乡村土壤整体状况良好,但部分地区存在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问题,需要加强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和改进。
3. 农田土壤环境,农田土壤养分丰富,但部分地区存在土壤侵蚀、土壤酸化等问题,需要加强土壤保护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4. 工业区土壤环境,工业区土壤受到工业废水、废气排放的影响,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5. 森林土壤环境,森林土壤整体状况良好,但部分地区存在森林火灾、人为破坏等问题,需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五、调查建议。
1.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2. 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保护农田土壤。
3.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4.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促进森林土壤的健康发展。
六、结语。
本次土壤环境调查全面深入,为土壤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我们的土壤环境,共建美丽家园。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及步骤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及步骤摘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为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的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关键词:森林调查方法步骤意义森林资源调查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及经营管理的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其调查成果是建立、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
同时,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森林分类经营、生态效益补偿、规范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科学依据。
调查依据与方法一、调查依据调查应以国家林业局2003年颁发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黑龙江省林业厅2004年颁发的《黑龙江省市县林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以及相关的技术规定为工作标准和技术依据。
二、调查范围包括土地、森林、林木资源。
三、调查方法(一)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以小班为单位进行地权、林权分属调查,以林权证及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文件为准。
外业由被调查单位熟悉权属人员逐地块进行现地认证,内业经县林业局及林场相关人员进一步审查确认,最终核定为有效权属。
(二)社会经济调查社会经济调查采取收集以往数据为主,以相关统计部门、林业局、林场提供的材料为准。
(三)面积调查1、林场面积调查。
将林场界线精准转绘到1:5万地形图上,经现地放样调查认证后,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地形图理论面积控制,进行调查范围内、外面积区分求算,其误差在1/500以下时,进行地形图理论面积控制平差求得。
2、林班面积调查。
将地形图上的林班线现地放样调查认证后,以调查林场面积进行控制,林班面积总和与林场总面积之差,其误差在1/200以下时,进行林场面积控制平差求得。
3、小班面积调查。
根据卫星图像特征勾绘出小班轮廓线,进行现地调查认证后。
将卫星图像小班线进行基本图绘制后,求算出各小班面积,以林班面积进行控制,小班面积和与所属林班面积之差,其误差在1/50以下时,进行林班面积控制平差求得。
土壤调查报告
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土壤调查报告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是多种自然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包括机械支撑作用,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供应与协调。
土壤容重、孔隙度、质地等物理性状是影响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和肥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对林木根系、土壤稳定性和抗蚀能力有重要影响。
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们的含量水平及其植物有效性受气候、地形、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等因素影响。
土壤中(尤其是表层土壤)的养分在地表径流和渗流的作用下,会部分地进入附近水体,对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有助于了解土壤的现实肥力水平和生产潜力,进一步认识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规律,为调查区的林分改造和植被恢复提供背景资料,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壤质量对附近水体的潜在影响。
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省级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优良的水质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观光旅游、供应水源和保护环境等价值。
为了解保护区内的土壤本底情况及其对湖水水质的潜在影响,同时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基础资料,对万绿湖自然保护区的土壤进行了野外调查采样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1 土壤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地质发育特征及岩性特征决定着地貌类型的不同,进而引起水热条件的差异,使风化壳性质和土壤发育条件随之发生变化。
河源万绿湖自然保护区主要母岩类型有花岗岩、花岗斑岩、安山岩、流纹岩、石英砂岩、粉砂岩、泥质页岩、夹炭质页岩、砾岩和泥灰岩等。
保护区内的地貌类型复杂,有中山、低山、台地、丘陵、河流、人工湖和湖中岛屿等多种地貌类型。
其中,中山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西部、西北部和南部边缘,海拔800m以上的山峰有大嶂顶(890m)、轿子顶(915m)、蟾蜍嶂(932m)、桂山(1056m)和南山(954m)等。
低山在保护区内分布较广,海拔一般在500-800m,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西北部和南部边缘。
通道县森林土壤理化特性调查
摘要:为了解通道县森林土壤类型与特性,采取野外挖掘土壤剖面、观察、记载、测定和室内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21个土壤剖面调查资料,确认了通道县的土壤类型为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
结果表明:这些剖面是发育较完整的a―b―c―d型,该境内的成土环境是顺向演替过程。
除具有富铝化过程,生物自肥过程,黄化过程特征外,其土壤剖面形态特征也很明显。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61.83g/kg,心土层与表土层粘粒含量的比值略大于1,森林土壤较湿,腐殖质化过程偏长,具有肥力高、质地好、通透性好,持水保土能力强等特点。
关键词:森林土壤;理化特性;调查分析;通道县中图分类号:s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022041引言通道县地处湖南省西南边陲,湘、桂、黔三省(区)交界之处。
境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年蒸发量小于年均降水量,林中空气湿度高,土壤自然含水量高。
区内主要为砂质页岩、页岩、沙砾岩发育的母质,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海拔为206~1077 m。
保护区内保留着成片的常绿阔叶林,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起源古老,物种荟萃,群峰耸立,沟谷纵横,水系发达,林木繁茂。
这种山、水、石、林兼备的优美生态环境,充满了大自然原始、幽野的神韵。
为了保护这块神圣土地,让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开展了森林土壤资源特征调查与研究。
2研究方法对通道县的森林土壤调查与研究中,采取野外挖掘土壤剖面观察、记载测定和室内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室内分析采用的是国家标准方法[1,2]。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采用环刀法,土壤团粒结构采用机械筛分法,常规方法测定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ph值(h2o),机械组成用比重计法进行测量。
3调查结果与分析3.1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与描述土壤剖面形态,是诸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综合表现,是成土过程的客观记录。
土壤剖面是指由上向下包括不同发育层次的垂直切面。
森林土壤肥力调查与改良
森林土壤肥力调查与改良一、引言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森林土壤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其肥力状况直接影响着森林的生长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森林土壤肥力的调查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改良。
二、森林土壤肥力调查方法1. 野外调查森林土壤肥力调查的首要任务是进行野外实地考察。
通过野外调查,可以直接观察土壤类型、颜色、质地以及有机质、养分含量等情况,并收集土壤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获取更详尽的数据。
2.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对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分析化验,从而获取土壤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详细信息。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土壤质地分析、电导率测量、养分元素测定等。
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全面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
三、森林土壤肥力改良方法1. 有机肥料施用有机肥料是改良森林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将适量的有机肥料施入土壤中,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常用的有机肥料包括腐熟堆肥、畜禽粪便等,可以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植被特点选择适宜的有机肥料。
2. 微生物肥料应用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来改良土壤的一种方法。
通过施用含有丰富益生菌的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微生物肥料还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3. 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也可以借鉴到森林土壤肥力改良中。
通过合理利用废弃物资源和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质,进行堆肥和厌氧发酵等处理,生产高效有机肥料,进而提高森林土壤肥力。
4. 避免过度开采和激烈干扰森林土壤肥力的改良还需要从根本上避免过度开采和激烈干扰。
过度采伐和过度耕作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瘠,进而降低森林土壤的肥力。
因此,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减少人为的干扰,对于恢复和提高森林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森林土壤肥力的调查和改良对于森林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壤环境调查与分析
• 人为污染源: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污水灌 溉,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污泥,城市垃圾及工业废 渣等,固体废物随意堆放或填埋,以及大气沉降 物等。
• 污染物:化学污染物、生物类污染物、放射性污
染物
• 土壤污染后果:土壤的组成、结构、形状改变, 功能失调,质量和生产力下降
• 土壤污染的危害:对空气和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还会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 地面积近2000万hm2,调查结果表明,75 %的县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的潜在 威胁,而且污染趋势仍在加重。
土壤污染危害——经济损失
• 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 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 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超过1000万t,另外 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t,合计经 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 据南京环保所报道,南京市的市售蔬菜几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硝酸盐污染。其中,大白菜 和青菜的硝酸盐污染最重,其次为菠菜;萝卜的污染相对较轻。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蔬 菜污染超标也十分普遍。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1. 引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指通过采集和分析森林资源的各种数据,并结合管理目标和规划要求,制定合理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方案的过程。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进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定。
本文档将介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主要技术规定。
2. 调查内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森林土壤调查森林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对于森林资源的合理管理和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需要对森林土壤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等方面的指标。
2.2 森林植被调查森林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需要进行森林植被调查,包括植物种类、植被盖度、植物年龄结构等方面的指标。
2.3 森林物候观测森林物候是指森林生物的生命周期中与气候因素相关的一系列现象。
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需要进行森林物候观测,包括植物开花、叶片凋落、果实成熟等现象的观测记录,以便对森林生物的生态特征和生命周期进行分析。
2.4 森林生态系统评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旨在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因此需要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多样性等方面的指标,以便制定符合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要求的规划设计方案。
3. 调查方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野外样地调查野外样地调查是指在森林中设置一定的调查样地,通过对样地内的森林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获取准确的数据。
野外样地调查可以采用系统取样、随机取样等方法,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3.2 遥感技术辅助调查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的获取和分析,可以获得大范围的森林资源信息,如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等。
遥感技术可以提高调查效率,降低调查成本,并提供空间分布的图像参考。
浅谈林木生长密切相关的森林土壤属性
农林与科技1 森林土壤的整体质地不同大小的土粒按照不同的比例组合成土壤的质地,在不同的土粒比例下,土壤质地种类复杂多样,一般通过实验室的吸管测定或者是比重计测定土质,若在室外,则通过手感进行评定,最为常见的土质有砂土和黏土,另外,砂壤土和壤土也是普遍存在的土质。
森林的整体土壤质地直接关系着林木的生长状况,因为土壤的养分含量以及有效水含量、土壤的保肥功效等都受土壤质地的影响,并且土壤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通气和透水,直接与质地相关。
下面可以根据我国不同地区进行森林土壤质地分析:在丘陵地区,山丘的土壤大部分是黏土和壤土,由于这种地质的土壤结持力非常紧密,极易发生土壤的板结,使得整个土壤的通透性大大降低,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但是,它却能够保持土壤的肥效,因此,这种土质很不适应杉木的生长和毛竹的繁衍,对于丘陵地区的森林建造中,可以直接排除杉木和毛竹的植入;在平原地区,土壤的质地多是砂土和砂壤土。
这种土壤的通透性强,但因为保持肥效的能力较差,外加该地区的降水少,使干旱的土壤肥力发挥不出来,因此,对于杨树以及泡桐等的生产很有利,适合这些树木的培育。
林业局的植树造林经营事业中,要加大对土壤质地的全面调查工作,仔细分析研究,并强化对幼林阶段中的土壤管理,对于速生类的丰产林工作中,尽量多施加间种绿肥和有机肥,多对树木进行松土锄草处理。
在造林中可以通过掩埋落叶进行平原地区砂土地质的改良,另外,施加土杂肥,提高土壤的有机含量。
在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黏土改砂土的有关措施进行土壤质地的根本性改善也是一种比较值得参考的方法。
2 森林土壤的土层厚度所谓的土层厚度就是为林木的根系生长提供活动空间的土体厚度,土壤中所含的水分和空气的容量直接受土层厚度的影响,土层厚度还控制着树木生长养分贮存量和林木根系伸展能力、抗风倒能力等。
山区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土层厚度,土层厚度是林地选择的关键性因素,在石质多和土层薄的山地森林土壤质地的影响下,对于土层厚度的勘察与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
森林调查技术知识点
森林调查技术知识点森林调查技术是指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对森林植被、土壤、动物等进行调查和研究的技术。
森林调查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学研究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森林调查技术的知识点。
1.样地设计与布置:样地是进行森林调查的基本单位,样地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合理,以能够反映森林不同类型、结构和演替阶段的特点。
常见的样地形式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样地的大小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森林类型的不同进行确定。
2.植被调查:植被调查是对森林植被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调查和记录。
常用的植被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划线法、四分法等。
通过植被调查可以了解到森林植被的组成、数量、结构和空间分布等信息。
3.树木调查:树木调查是对森林树木进行测量和记录,以获得树木高、胸径、树种、年龄等参数。
常用的树木调查方法有各种直径尺法、遥感技术、精确树高测量仪等。
通过树木调查可以掌握森林的生长速度、蓄积量和结构特征等信息。
4.土壤调查:土壤调查是对森林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以研究土壤的性质、养分含量和环境特征。
常用的土壤调查方法有土样采集、土壤剖面观察、土壤质地测定等。
通过土壤调查可以了解森林土壤的类型、肥力状况和水分状况等。
5.动物调查:动物调查是对森林动物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掌握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活动特征。
常用的动物调查方法有线性调查、点状调查和样线调查等。
通过动物调查可以了解森林动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6.鸟类调查:鸟类调查是对森林中鸟类的种类、数量、繁殖情况、迁徙规律等进行记录和研究的方法。
常用的鸟类调查方法有点计数法、线计数法和网捕等。
通过鸟类调查可以了解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质量。
7.鱼类调查:鱼类调查是对森林水域中鱼类的种类、数量、体长和体重等进行记录和测量的方法。
常用的鱼类调查方法有网捕、电击和引诱等。
通过鱼类调查可以了解森林水域的水质状况和生态变化。
总之,森林调查技术是对森林及其生物群落进行全面、系统地观察和记录,以获得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准确描述和定量分析。
如何进行森林资源测量与土地评估
如何进行森林资源测量与土地评估森林资源测量与土地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了解森林的健康状况、实施可持续的管理措施以及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森林资源测量与土地评估,以帮助保护并合理利用珍贵的森林资源。
一、背景介绍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提供了丰富的木材、食物、药物以及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气候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因此,需要进行森林资源测量与土地评估,掌握资源的状况以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方案。
二、森林资源测量森林资源测量是指对森林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调查和评估,以了解森林的结构、物种组成、种群状况、生物多样性等信息。
这是通过采样和统计的方法来进行的。
1. 采样设计采样设计是森林资源测量的基础。
合理的采样设计能够反映森林的整体情况,并具有代表性。
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系统抽样、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等。
2. 数据收集在采样点进行数据收集时,可以采用现场测量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现场测量包括树木的测量和标本收集,以获取树木的直径、高度、树种等信息。
而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图像或无人机数据获取森林覆盖面积、土地利用变化等数据。
3.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有关森林资源的各项指标。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生态学模型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评估森林的生产力、分布特征等。
三、土地评估土地评估是指对土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土地资源的质量和潜力评估,以及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评估。
它是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
1. 土地质量评估土地质量评估主要是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土壤肥力、渗透性、纹理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土壤对农作物生长的适宜程度和产量潜力。
2. 土地潜力评估土地潜力评估是指对土地在不同用途下的潜在价值进行评估,包括农业、林业、旅游等用途。
它考虑了土壤质量、水资源、气候条件等因素,以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方案。
森林实验报告
森林实验报告森林实验报告引言: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扮演着维持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的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森林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和气候变化等指标,探讨森林的健康状况和可持续发展。
实验一:生物多样性调查在一片森林中,我们随机选择了多个样点,使用标准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进行采样。
通过捕捉昆虫、观察鸟类和记录植物种类等方式,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
我们观察到了各种不同种类的昆虫,包括蝴蝶、蜜蜂和甲虫等。
鸟类方面,我们记录到了多种鸟类的鸣叫声,包括啄木鸟、松鸡和喜鹊等。
此外,森林中还生长着各种不同的植物,如松树、橡树和枫树等。
其次,我们发现不同样点的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
一些样点中的生物种类更加丰富,而另一些样点则相对较少。
这可能与土壤质量、植被覆盖和人类干扰等因素有关。
实验二:土壤质量分析为了评估森林土壤的质量,我们采集了不同样点的土壤样本,并进行了一系列化学分析。
结果显示,森林土壤的质量普遍较高。
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和养分,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土壤的pH值适中,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样点的土壤质量较差。
这些地区的土壤可能受到了过度利用、土地退化或污染等因素的影响。
这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实验三:气候变化观测为了了解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我们在森林中设置了气象站,记录了一段时间内的气温、湿度和降水量等数据。
我们发现,森林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观测期间,森林内的气温波动较小,湿度相对较高,而降水量适中。
这些条件为森林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气候变化的迹象。
近年来,森林内的气温有所上升,湿度有所下降,降水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物种的适应能力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土壤调查及土壤分析2005年9月前言土壤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不仅有完整的理论,而且有一整套实验的方法,土壤学教学环节中,除包括系统讲授课时外,实习实验也是重要的环节,两者学时数约各占总课时的一半。
土壤学实习实验“指导书”是为了巩固和补充土壤学课堂教学,为实习土壤学的有关专业学生编写的可供教学使用,也可供科研和承担林业调查设计任务时参考。
“指导书”中主要收集了与林业有关的岩石矿物鉴定技术,森林土壤调查方法,土壤物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考虑到使用本“指导书”的对象及担负任务的不同,所以编入理化分析的项目比较多,而且在有些项目中列入了几种方法,即有常规的方法,也有较方便的方法,特别注意介绍了常用分析仪器在土壤分析中的应用,各专业的实习实验安排,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具体条件选择开设。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注意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希望通过反复的实践,掌握“指导书”中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并且通过实践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树立对待科学的严肃的工作态度,严格的工作要求和严密的工作方法。
土壤实验室规则为了实验室的顺利进行和达到实验课的目的要求,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实验室规则,兹拟定如下几条,希共同遵守。
1.实验前必须先看实验指导,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实验室中必须保持整洁、严肃、安静、有条不紊,不吸烟。
3.实验室的仪器药物必须小心使用,防止破损浪费。
如有破损必须自觉登记,按学校的规定进行报损。
4.所有仪器不得私自拿走,用完后必须,交给负责的教师或工作人员清点检查。
没有拿出来的仪器,不得随便拿用。
如需用必须经指导教师或工作同志同意。
5.实验后,值日生必须整理清洁,地板桌面要保持清洁,并检查水电门窗的安全。
6.使用电热和电子仪器时,先检查电路接线是否正确,然后才按上插头,用毕应拔出插头放回原位。
7.废物、废液、废纸或废土等,不准倒入水槽内,以免堵塞和腐蚀,应倒在水缸内,水槽在保持清洁。
8.配制和稀释有放热反应在试剂时,如NAOH.KOH,H2SO4等,必须在烧杯中进行,不准在量瓶或试剂瓶中进行。
9.各种试剂瓶塞不得互相塞错,瓶标签要保持鲜明完整,不要在贴有的一面侄试剂。
10.使用吸管时切勿将试液吸入口中,有挥发性或有毒试剂不能用口吸,可用医用洗耳球吸取。
11.NAOH,KOH,NA2CO3等碱液,不宜用玻璃或玻塞滴定管,应用软木塞或橡皮塞和装有橡皮管的滴定管。
12.手持500ML以下的玻瓶切勿握颈部,应握瓶身,尤其是握取大型细口瓶时宜特别小心,必须托住瓶底。
13.强酸有宜和氨液放在邻近,有机容剂如已醚,酒精,苯,甲苯等以及其它易燃挥发性液体放置无火源之处。
14.倾倒试剂至量筒或试管中,最妥善的方法是反正试管或量筒在开始时倾斜,可防止溅泼,切勿将量筒口或试管口对准旁人身体,以免试剂溅泼或化学反应猛烈时喷出伤及自身或旁人。
15.使用分析天平时应注意不得负荷过重,砝码不得掉失,不排乱,称物宜有盛器,转动升降螺旋时不得快快猛,以免损伤刀口,宜细心升降,加倍爱护,用完后检查并整理砝码,天平里处保持清洁,并加盖布幕,最后履行登记手续。
16.人人应爱护国家财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同规格试剂应分别使用,易药品不得多配,水电节约使用。
17.实验后,所有的玻璃器皿必须用肥皂洗净,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数次。
18.滴管,移液管必须专用于一种深液的一种浓度,如果要吸取其他药剂或同种溶液的不同浓度的药剂时,必须先洗净后用蒸馏水冲洗,然后再用药剂(先倒于另一器皿中),洗数次,而后用之。
目录前言 (1)土壤实验室规则 (2)第一部分土壤分析方法一、主要造岩矿物的识别 (4)二、岩浆岩的识别 (10)三、沉积岩和变质岩的识别 (19)附:各类岩石手标本鉴定及描述方法 (24)四、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处理和保存 (30)五、土壤分析仪器洗涤法 (34)六、风干土壤吸湿水测定 (35)七、土壤水分常数的测定 (39)附:扭力天平使用说明 (43)八、土壤基本物理性质的测定 (44)九、土壤质地的测定 (48)十、土壤PH值测定 (58)附:25型酸度计使用说明十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62)十二、土壤全氮量的测定 (68)十三、土壤中水解性氮的测定方法 (71)十四、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73)附:72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75)十五、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78)附1:火焰光度计的使用 (82)附2:PHS-2型酸度计的使用 (85)十六、土壤交换性酸的测定 (96)十七、土壤水解性总酸度的测定 (100)十八、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 (103)十九、土壤盐基饱和度的计算 (105)二十、土壤快速诊断法 (106)二十一、土壤理化分析结果的整理 (112)二十二、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标本观察119第二部分森林土壤调查方法一、调查任务与目的 (128)二、调查的准备工作 (128)三、土壤形成因素调查 (131)四、土壤剖面的调查记载 (133)五、土壤标本的采集 (151)六、土壤制图 (152)七、林业用地土壤调查报告 (163)第三部分福建森林土壤概况一、福建省的地质地貌 (164)二、福建森林土壤 (170)第一部分土壤分析方法实验一主要造岩矿物识别一.目的要求:矿物岩石在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岩石在风化后形成母质再由母制经过成土作用而形成土壤,因此,岩石的性质和成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性质及成份,并且影响风化作用及成土作用的速度和性质。
又影响土壤类型和性状,在形容土壤特性和林木生长的关系时,首先应了解形成土壤母质的岩石的类型,对判断土壤性质及利用改良土壤方面具有一定重要的性,通过本实验掌握本省12类主要造岩矿物的识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各种土壤有一定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在野外工作时,可以依据这些特性和性质来初步鉴定矿物,通常用来鉴别矿物的简单化学性质,是矿物对稀盐酸的反应。
三.实验内容:(1).鉴别矿物的物理特性1.颜色:是矿物分子对光线吸收和反射时表现的现象,它决定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构造,自然界里矿物,往往具有一定的颜色,但也有杂质影响,而使其颜色变化很大。
观察各种矿物的颜色应以新鲜断裂面,或断口为准,描述时。
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必要时可以加上形容词,如浅灰绿色。
2.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有些矿物其外表颜色和它的粉末颜色不同,主要的原因是受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因而其颜色易起变化,但其粉末色泽是一定的。
如表1-1鉴别时可取一小块赤铁矿和黄铁矿各在没上采由的瓷板(条痕板)上擦划一下,白瓷板上留下的粉末即为条痕,须指出,鉴定矿物的条痕,必须是矿物的硬度小于瓷板的硬度,方可进行。
3.光泽:指矿物在反射光下所呈之现象,按下列标准加以描述。
⑴、半金属光泽(次金属光泽)⑵、凡深色之矿物而无充足或显著之金属光泽称之,如褐铁矿、磁铁矿。
⑶、非金属光泽,可分为:(甲)玻璃光泽:在平滑反射面上所呈现的光泽,如长石水晶、莹石、石英晶石、方解石。
(乙)丝绢光泽:如石膏、石棉。
(丙)珍珠光泽:在层状或片状结构的矿物中见到,如云母类(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
(丁)脂肪光泽:反射面较粗糙时呈现的光泽,如石英断面。
(戊)松脂光泽:如硫磺。
(已)金刚光泽:如金刚石、闪锌矿。
(庚)无光泽:矿石表面是细分散体、成土状,实际上并不反光的。
4.硬度:矿物抵抗外力磨擦或刻划的能力称之,根据摩氏硬度计把矿物分为十级,下列十种矿物订为各级硬度的标准,鉴定时以能刻划前较小的矿物,而本身又会被下一种硬度较大的矿物所刻划为标准(见表1─2)表1─2 标准硬度的矿物表硬 度矿物名称 硬 度 矿物名称 1 滑 石 6 正长石 2 石 膏 7 石 英 3 方解石 8 黄 玉 4 莹石 9 刚 玉 5磷灰石10金刚石在野外工作时,可用随身携带的用具来粗略测定矿物的硬度。
如表1─3所表。
表1─3 测定硬度的简易工具表5、比重(重度):矿物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比,各种矿物的比重相当固定,而在鉴定矿物时很有用处。
求矿物的比重时,可先将矿物称其重量(Wa),然后将矿物浸在水中再称其重量(Wb),则Wa-Wb 为与矿物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故比重:Wb Wa Wa比重=矿物比重大至可分为大、中、小三级,比重在4以上的为大,3─4为中,3以下为小,(见表1─4)表1─4 一般矿物的比重表6、结构(形态):指矿物的形状和结晶习性,请按下列标准加以描述。
⑴、粒状:为大小相似的结晶小粒构成的,如大理石、盐、硝石等。
⑵、致密状:为均匀细小之点结成状,甚为结实,如赤铁矿。
⑶、土状:为均匀细小之点结成之块,质地疏松,如高岭土。
⑷、快状:如角闪石、电气石、石英(石英)。
⑸、柱状:如角闪石、电气石、石英(水晶)。
⑹、板状:呈扁平之板状体,如正长石。
⑺、片状:(云母状):易裂成薄片状,如云母。
⑻、纤维状:由极细之柱状组成,如石棉、石英。
7、解理:某些矿物受到外力打击后,能依一定的结晶方向(或表面)裂开,其裂面光 滑和自然晶面一样,这种特征叫做解理,其裂面称解理面(断面)。
这种性质完全由内部构造决定,与晶体外形无关。
取一小块方解石,用铁棍轻轻一敲,注意破碎的小块,它的形状是不是有规则的,裂开的方向是否一定?表面是否光滑?另取一小块菱铁矿,同样一敲,注意结晶和方解石有什么不同?取一小块云母,试用手把它制成薄片,除云母外,其它矿物有否这种性质?取来老师指定的矿物,按下列标准鉴定:⑴、极完全解理:能够裂开成很薄的的薄片,不易看见断口,如云母。
⑵、完全解理:在矿物碎块中,见到解理面,不易发生断面,如方解石。
⑶、不完全解理:在矿物碎块中,见到解理面,但同时也见到断口,如长石。
⑷、无解理:矿物体中,见不到解理面,如石英、高岭土。
8、断口:矿物受打击后,不依一定方向裂开,成不规则的破碎,这个破裂面叫断口。
取一小块石英,用铁锤打一下,注意,裂开的地方是否光滑?方向是否一定?请按下列标准描述各种矿物的断口。
⑴、贝壳状:断口共切的圆环状,如贝壳状、石英。
⑵、参差状:断口呈不规则的高低不平现象,很粗糙,如赤铁矿、褐铁矿、长石。
⑶、锯齿状:断口虽也有高低不平现象,但高低差别较整齐。
如同锯齿、如菱铜矿。
⑷、多片状:断口面半碎为细片如云母。
⑸、平坦状:断面虽粗糙,但总的看来,仍然是平坦的,如磁铁矿、磷灰石。
⑹、土状:断口面如复盖一层土,如高岭土。
㈡对稀盐酸的反应含有碳酸盐的矿物与Hcl 会发生汽泡,其反应:22232CaCl O H CO HCL CaCO ++−→−+滴一滴盐酸于方解石上,注意有何现象发生?[注]某些碳酸盐类的矿物,如方解石、大理石等和稀盐酸作用时,放出CO 2汽泡,用这个方法就很容易如鉴别出来,又如白云石和方解石,在外表上有时很相似,可根据它们对盐酸的反应来区别,因为白云石除CaCO 3外,还含有MgCO 3,在冷的稀盐酸中不起汽泡,因之,就可把这两种矿物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