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建筑.
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3)
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3)外国近现代建筑名词解释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在现代建筑中设计中,将实用作为美学主要内容、将功能作为建筑追求目标的一种创作思潮。
芝加哥建筑师沙里文是功能主义的奠基者。
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
早期功能主义的重点是解决人的生理需要,其设计方法为“由内向外”逐步完成。
在功能主义发展的晚期。
人的心理需要被引进建筑设计之中,建筑形式成为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芝加哥学派(chicagoschool)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
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工程师詹尼(williamle baron jenney1832~1907)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他1879年设计建造的第一拉埃特大厦。
1885年他完成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办公楼(lnsvrancruilding),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
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得力支柱,他提倡的“形式服从功能”为功能主义建筑开辟了道路。
包豪斯学派(bauhausschool)20世纪20年代德国以包豪斯为基地形成与发展的建筑学派。
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的核心人物,他与包豪斯其他成员共同创造了一套新的、以功能、技术和经济为主的建筑观、创作方法和教学观。
他们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和建造方式联系起来;提倡以新的技术来经济地解决好新的功能问题。
包豪斯的教学特点是:反对模仿因袭,将产品设计同机器生产、社会发展及各门艺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
功能主义名词解释设计学概论
功能主义名词解释设计学概论一、功能主义概述功能主义作为一种设计理念,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
它强调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注重实用性、简洁性和高效性,将功能性与美观性相结合。
功能主义设计的核心思想是:设计应该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二、功能主义在设计学中的应用1.建筑设计:功能主义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表现为追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舒适性和实用性。
代表性的建筑如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其简洁的外形和合理的空间布局体现了功能主义的核心理念。
2.产品设计:功能主义产品设计注重产品的实用性、易用性和美观性。
例如,德国设计师Dieter Rams 的瓦特莱克收音机,以其简洁的外形和实用的功能成为功能主义产品的代表之作。
3.时尚与艺术设计:功能主义在时尚与艺术设计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
如著名设计师山本耀司的作品,以简约的线条和实用的剪裁诠释了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
三、功能主义对现代设计的影响1.设计方法的变革:功能主义使设计师从纯粹的艺术创作转向解决实际问题,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和人性化。
2.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功能主义设计促使人们从注重形式转向注重实用,提高了生活质量。
3.社会价值观的塑造:功能主义设计使社会更加注重实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四、我国功能主义设计的发展与挑战1.政策与产业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功能主义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
2.设计师角色的转变: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设计师逐渐从艺术家转变为解决问题者。
3.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功能主义设计面临着创新不足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五、功能主义设计学的未来展望1.技术驱动的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功能主义设计将更加注重技术的应用,实现设计的创新。
2.人性化与个性化设计:未来设计将更加注重人性化和个性化,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创造具有功能和美学价值的建筑空间。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根据特定的需求和目标,运用不同的理念来引导和塑造建筑形式。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建筑设计理念,包括功能主义、生态可持续性和文化建筑。
一、功能主义功能主义是建筑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它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将功能需求作为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根据建筑的功能目标和使用需求,设计师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功能区划和流线设计,来最大程度地提升建筑的功能性和使用效益。
在功能主义的理念下,建筑的形式和造型往往简洁、直观,注重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功能主义也强调建筑的与环境的协调,追求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生态可持续性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可持续性成为了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生态可持续性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对环境友好的建筑,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生态可持续性的理念下,建筑师们会考虑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技术和系统来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他们还会将建筑融入自然景观中,利用自然光照和通风,以及收集和利用雨水等方式来降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
三、文化建筑文化建筑是指通过建筑设计来传达和表达特定文化的价值和精神。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建筑成为了维护和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和创造具有独特文化符号和艺术表达的建筑,人们可以加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并丰富城市和社区的文化内涵。
在文化建筑的理念下,建筑师们会研究和借鉴当地的历史、地域和文化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他们会运用特定的建筑形式、比例、材料和装饰来表达文化的独特性,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作品。
总结:建筑设计的理念种类繁多,上述的功能主义、生态可持续性和文化建筑只是其中的几个典型例子。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也会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目标,结合多种理念来进行创作。
现代主义建筑简约与功能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简约与功能主义现代主义建筑简约与功能主义是20世纪初至中期的建筑设计理念和风格,强调建筑形式的简约性以及功能性的追求。
这两个方面在现代主义建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既是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建筑师们对于当时社会和科技的反应。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现代主义建筑中简约和功能主义的内涵,并分析它们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一、简约的表达现代主义建筑追求简约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建筑形式、造型和材料上。
建筑师们试图去除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和多余的元素,以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来塑造建筑的外观。
例如,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设计中,常以长方体为主体结构,形成简约而富有力量感的外观。
这种简约的形式让建筑获得了视觉上的清晰和简洁感,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对于清晰形象的追求。
同时,现代主义建筑中的简约也体现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
建筑师们倾向于使用工业化生产的材料,比如钢铁和玻璃等,以取代传统的砖石和木材。
这些材料的使用使得建筑的外观更加干净利落,也更加耐久和易于维护。
简约的材料运用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对于功能性和效率的追求。
二、功能主义的追求功能主义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建筑的功能与实用性。
建筑师们试图将建筑设计与空间布局紧密结合,追求人们的舒适和便利。
他们通过精确的规划和布局,实现了建筑内部空间的高效利用,从而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在现代主义建筑中,建筑师们注重建筑的内部功能布局。
他们通过创新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分隔来实现不同功能区域的明确划分。
例如,建筑师弗朗茨·冯·内根(Franz von Neumann)在设计某一居住建筑时,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和娱乐空间进行了明确的分隔,以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此外,现代主义建筑还注重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的关联。
建筑师们利用大面积的窗户和开放式的构造,使室内外的界限模糊,实现了与自然环境的连接。
他们通过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提高了居住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现代主义建筑的名词解释
现代主义建筑的名词解释现代主义建筑,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其理念主张突破传统,追求简洁、功能性和技术先进性。
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和空间感,以及对建筑功能和结构的新思考。
现代主义建筑的名词解释涉及了一系列概念和特性,下面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词语进行解释。
1. 功能主义功能主义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核心理念之一。
它强调建筑应该根据其功能和使用需求而设计,避免多余的装饰和复杂的形式。
功能主义的标志性作品包括勃列兹新艺术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和巴西巴塞尔之家(Casa de Vidro)。
这些建筑物的外观简洁明了,内部空间也布局合理、功能明确。
2. 简约美学现代主义建筑追求的是简约的美学,即通过剥离多余的装饰和表层讲求简洁、纯粹,强调建筑材料的真实性和质感。
这一理念体现在勃尔格建筑师事务所所设计的杜塞尔多夫博物馆(K20)上。
该建筑采用了简化的几何形状和最小限度的装饰,充分展现了建筑材料的力量和原始美。
3. 组合和封闭现代主义建筑通过模块化的构造和抽象的几何形态,使建筑看起来像是一组组独立的元素组合而成的整体。
同时,现代主义建筑也注重建筑的封闭性,通过严谨的建筑立面和结构来创造私密性和安全感。
洛杉矶的雪柔剧院(Walt Disney Concert Hall)就是一个优秀的例子,其建筑外观由一系列由不锈钢板组成的曲线体块构成,形成了一个连续而流畅的整体。
4. 抽象与形式复杂性现代主义建筑追求的是抽象的形式,通过简化和抽象,将建筑元素还原为基本的几何形状和线条。
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则体现了这一特点。
这座博物馆由一个连续的螺旋形混凝土坡道组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室内空间,使参观者能够沿着自然的流线体验艺术品。
5. 利用新材料和技术现代主义建筑追求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大量运用了当时新兴的工业化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和玻璃。
功能主义建筑
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故被誉为水晶宫.
水晶宫由来
大英帝国政府,为了显示英国工业革命的 成果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炫耀支配世 界的实力,决定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一次 国际性博览会
水晶宫
水晶宫仅用了八个月即全部竣工,正是因 为这幢建筑的几何形状、建筑尺度的模 数化、定型化、标准化,以及坚硬晶莹的 玻璃墙壁和工厂化生产,使这个商业圣殿,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体现初期功能主义风 格的重要作品,
法古斯工厂
1.2 功能主义风格的实践
20世纪20年代末,柯布 西埃把比拟于机械的
功能主义建筑美学推 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反 对古典主义的虚假装 饰,以便在功能合理的 基础上去为建筑创造 简洁明快的机械美.萨 伏伊别墅是早期的重 要作品,是一个完美的 功能主义作品.
萨伏伊别墅
2功能主义的局限性
过于强调建筑物质功能而忽略心里功能 所带来的不装饰主义成为后现代主义批 判的主要对象.
认为建筑所有不同功能的构件必须以功 能主义为依据,应该分别表现出来.这些极 端的思想排斥了建筑自身的艺术规律,给 功能主义本身造成混乱.
三 特征总汇
功能主义建筑所体现出的高度理性化特征主 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功能理性:主要是接受了美国建筑师路易 斯.沙利文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一些建筑 师主张建筑外部形式反映内部功能.
水晶宫是第一座应用现在已广泛采用的 元素的建筑.整个建筑用了3300根一样粗 细的铁柱,构成一样大小的空间,用了30万 块一样大小的玻璃,一种木质框架以及铁 梁..
水晶宫的历史意义
一、它所负担的功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的内部空间,最少的阻隔; 二、它要求快速建造,工期不到一年; 三、建筑造价大为结省; 四、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五、实现了形式与结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六、摈弃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
德国建筑发展史
德国建筑发展史一、德国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德国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当时的德国地区属于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德国建筑发展始于中世纪。
在这个时期,欧洲各地都出现了许多宏伟的教堂和城堡,这些建筑物成为了当时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中世纪时期的德国建筑1. 罗曼式建筑罗曼式建筑是中世纪早期主要流行于欧洲大陆上的一种建筑风格。
在德国,罗曼式建筑主要表现在教堂和修道院等宗教性质的建筑上。
典型代表作品包括科隆大教堂、马尔堡城堡等。
2. 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后期最为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其特点是高大、细长、尖锐和华丽。
在德国,哥特式建筑主要表现在教堂和市政厅等公共性质的建筑上。
典型代表作品包括科隆大教堂、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等。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建筑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德国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德国建筑开始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风格和技术。
1. 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是一种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建筑风格,其特点是对古希腊罗马式建筑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再创作。
在德国,文艺复兴建筑主要表现在城市宫殿和公共性质的建筑上。
典型代表作品包括维尔茨堡宫殿、慕尼黑市政厅等。
2. 巴洛克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是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中期流行于欧洲各地的一种风格,其特点是豪华、奢华和装饰性强。
在德国,巴洛克式建筑主要表现在宫殿和教堂等大型建筑上。
典型代表作品包括慕尼黑王宫、维斯玛城堡等。
四、现代德国建筑20世纪以来,德国建筑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风格和技术。
1. 新古典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是20世纪初期流行于欧洲各地的一种风格,其特点是对古希腊罗马式建筑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再创作。
在德国,新古典主义建筑主要表现在政府机构和公共性质的建筑上。
典型代表作品包括柏林博物馆岛、法兰克福市政厅等。
2. 功能主义建筑功能主义建筑是20世纪中期流行于欧洲各地的一种风格,其特点是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
丹麦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
丹麦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丹麦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现代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20世纪初期,丹麦建筑家们开始探索功能主义风格,这一风格在丹麦的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丹麦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并探讨该风格在建筑设计中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功能主义的介绍功能主义是一种注重建筑功能和实用性的设计风格,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
它强调形式应该紧密追随功能的要求,摒弃装饰和华丽的外观,追求简洁、实用和高效。
这一风格在丹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二、丹麦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特点1. 简洁而实用的外观丹麦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主张简洁而实用的外观设计。
建筑外观通常以几何线条为基础,没有多余的装饰和复杂的造型。
这种简约风格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同时也凸显了建筑本身的功能和实用性。
2. 高效的空间规划功能主义注重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利用。
丹麦的建筑师们善于灵活运用各种功能区域,将室内外空间紧密结合,使得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他们注重人们的舒适感和生活便利性,创造了许多实用而高效的空间设计。
3. 强调自然光与通风丹麦是一个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因此丹麦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也非常注重自然光和通风的运用。
建筑师们青睐大面积的窗户和采光设施,让尽可能多的自然光线进入室内,同时注重通风系统的设计,以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三、丹麦现代建筑功能主义的影响丹麦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风格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对世界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丹麦的功能主义建筑在设计理念上引发了许多国际性的倡导和探索。
丹麦建筑师们的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激发了其他国家的建筑师对功能主义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建筑潮流。
其次,丹麦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体现了“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
这种强调人的需求和舒适性的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共鸣,并成为了建筑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
最后,丹麦现代建筑的功能主义风格也成为了许多后继建筑师的创作灵感。
【珍贵建筑设计知识】功能主义建筑有哪些建筑特点及历史沿革?
【珍贵建筑设计知识】功能主义建筑有哪些建筑特点及历史沿革?功能主义建筑有哪些建筑特点及历史沿革?功能主义建筑是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服从它的功能的建筑流派。
自古以来许多建筑都是注重功能的,但到了十九世纪后期,欧美有些建筑师为了反对学院派追求形式、不讲功能的设计思想,探求新建筑的道路,又把建筑的功能作用突出地强调起来。
建筑特点十九世纪80~90年代,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宣扬形式随从功能的口号,认为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沙利文根据功能特征把他设计的高层办公楼建筑外形分成三段:底层和二层功能相似为一段,上面各层是办公室为一段,顶部设备层为一段,这成了当时高层办公楼的典型。
沙利文认为建筑设计应该由内而外,必须反映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的一致性。
这同当时学院派主张按传统式样而不考虑功能特点的设计思想完全不同。
后来,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如勒·柯布西耶等都强调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历史沿革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发展,功能主义思潮在20世纪20~30年代风行一时。
本来讲求建筑的功能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重要观点之一,但是后来有人把它当作绝对信条,被称为功能主义者。
他们认为不仅建筑形式必须反映功能,表现功能,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必须以功能为依据,而且所有不同功能的构件也应该分别表现出来。
例如,作为建筑结构的柱和粱要做得清晰可见,建筑内外都应如此,清楚地表现框架支撑楼板和屋顶的功能。
功能主义者颂扬机器美学。
他们认为机器是有机体,同其他的几何形体不同,它包含内在功能,反映了时代的美。
因此有人把建筑和汽车、飞机相比较,认为合乎功能的建筑就是美的建筑,其几何形体在阳光下能表现出美的造型。
他们认定功能主义会自动产生最漂亮的形式。
二十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另一种功能主义者,主要是一些营造商和工程师。
他们认为经济实惠的建筑就是合乎功能的建筑,就会自动产生美的形式。
这些极端的思想排斥了建筑自身的艺术规律,只会给功能主义本身造成混乱。
现代建筑的革命功能主义与极简主义
现代建筑的革命功能主义与极简主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功能主义和极简主义是两种重要而独特的风格流派。
它们分别以不同的理念和设计原则来实现建筑的美学和实用性。
本文将探讨现代建筑领域中功能主义和极简主义的特点、影响以及与传统建筑风格的对比。
功能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设计思潮,强调建筑应该以其功能为中心。
它摒弃了过去一些装饰繁复、不实用的风格,追求实用性和效率。
功能主义强调建筑的形式应根据其功能来确定,建筑应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并提供便利。
建筑师们通过采用简洁的线条、大量的自然光和通风以及灵活的空间布局来实现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它推动了现代建筑在结构、材料和空间规划上的创新。
例如,勒·柯布西耶和米斯·凡·德罗是功能主义的先驱者,他们使用钢结构和大面积的玻璃来实现建筑的轻盈感和开放感。
在功能主义的指导下,建筑师们开始强调可持续性和环保性,致力于设计出能够更好地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建筑物。
与此相反,极简主义追求的是简洁和纯粹。
它以减少元素和材料的使用为设计原则,强调形式和空间的简约。
极简主义的建筑通常以简洁明快的几何形状、单色调的外观和空旷的空间为特点。
极简主义建筑的设计师通过充分利用光线、颜色和材料的纹理来创造出简单而精致的效果。
极简主义的设计准则为建筑师们提供了更大的创意空间,并对当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极简主义建筑的优雅和简约风格赢得了世界各地的赞誉,例如,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以其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赢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
虽然功能主义和极简主义在设计理念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两者都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拒绝对建筑进行过分的装饰和不必要的修饰。
而且,功能主义和极简主义都追求建筑的简单性和实用性,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然而,与传统建筑风格相比,现代建筑的本质和目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传统建筑通常注重呈现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建筑物往往以富丽堂皇和繁复的装饰为特点。
《2024年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对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与解析》范文
《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对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与解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形态和类型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
本文旨在通过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当代西方建筑形态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解析,以期为我国的建筑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类型学理论基础类型学是一种研究事物分类和分类体系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律进行分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在建筑领域,类型学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形态、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和设计。
三、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的类型学分析1. 功能主义建筑类型功能主义建筑以实用、功能为核心,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其代表作品如美国芝加哥的派特金大楼,采用简洁的几何形式,强调垂直线条的垂直感和空间感的创造。
这种类型的建筑在现代城市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2. 地域性建筑类型地域性建筑以地域文化、气候等自然条件为设计依据,注重与环境的融合。
如西班牙的建筑常采用红色陶土材料,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北欧的建筑则注重利用自然光和保温材料,以适应寒冷的气候。
这些建筑类型的出现,反映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
3. 现代主义建筑类型现代主义建筑以简洁的几何形式、开放的空问布局和新型建筑材料为特点,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其代表作品如巴塞罗那的米拉之家,采用流线型的立面设计和独特的空间布局,展现了现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这种类型的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四、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的类型学思考1. 多元化与包容性当代西方建筑形态的多样性,体现了多元化与包容性的设计思想。
不同的建筑类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色,为城市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同时,这些建筑类型也体现了对不同需求的关注和满足,体现了设计的包容性。
2. 可持续发展当代西方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材料选择、能源利用、环境适应等方面,都体现了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东德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有何特点?
东德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有何特点?东德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在二战之后的时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既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又有自己的独立发展。
以下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东德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的特点。
一、城市规划方面1. 以人民为中心的布局东德的城市规划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满足人民的居住、工作和生活需求。
城市中心区域通常设有广场、公园和文化设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东德的城市规划也注重各个区域的功能分工,将居住区与工业区、商业区相分离,使得城市功能更加合理和有序。
2. 高密度住宅建设由于人口密集,东德采用高密度住宅建设,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这些住宅通常为多层建筑,设有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如幼儿园、学校和医疗机构,以满足人民的各种需求。
二、建筑风格方面1. 功能主义建筑东德的建筑风格以功能主义为主导,强调建筑的功能和实用性。
建筑设计简洁,形式与功能相适应,注重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的控制。
同时,东德的建筑也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崇绿色建筑理念。
2. 社会主义现代主义建筑东德的建筑风格还受到社会主义现代主义的影响。
建筑设计追求统一、规模感和宏伟的效果,注重公共空间的创造和集体精神的体现。
典型的例子是柏林的国会大厦和国家科学院大楼,它们体现了社会主义建筑的特点和理念。
3. 保留历史建筑遗产在城市规划和建筑方面,东德注重保留历史建筑遗产,尤其是一些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建筑物。
通过修复和维护这些建筑,使其得到保护和传承,同时也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历史韵味。
三、总结东德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在社会主义背景下,通过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布局、高密度住宅建设和功能主义建筑等措施,塑造出了独特的特点。
这种以实用性和功能为导向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德社会主义思想和理念。
同时,东德也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遗产,使城市更具历史魅力。
东德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保留了不少优秀的典范,对于今天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功能主义建筑:美国——德国——美国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功能主义建筑:美国——德国——美国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指导教师:宋昆;王蔚20040301第一章功能主义建筑在美国的实践第一章功能主义建筑在美国的实践一、功能主义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1.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兴起美国国内战争后依靠政治上的统一,良好的交通条件,取得了对经济系统的发展非常有利的贡献。
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一系列的新发明,这些发明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迅速的商业化,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产品,这无疑表明了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这些发明包括:莫尔斯的商用电讯(图1)和贝尔的商用电话;福特的汽车(图2)和顾伊特的橡胶轮胎;用于报纸印刷的转轮印刷机;打字机、录音电话机、出版机构、广告行业、函购商业。
II-ll其中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也最能体现工业化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1903年,亨利·福特组建了福特汽车公司,宣称公司的目标是使汽车成为美国的大众化商品。
【l。
21几年后,经过福特公司对汽车型号的研究和压缩生产成本,汽车终于成为可供大众消费的普通工业产品。
据统计,到二十世纪初,仅在美国就有1.550万辆福特汽车被售出,美国的人均拥有汽车的数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一。
11-31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大量性的生产在最工业化的工厂里变得普通了。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强科学管理,一方面工厂可以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投入市场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的到了有效的改善。
这种现象尤其反映在一些新兴的产业中:在一些自动化工厂。
例如,惠特尼的武器制造厂,在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凡德比尔特的铁路工厂,并且这一趋势贯彻到宾夕法尼亚的铁厂和卡内基的钢帝国中。
(图3)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工业革命也改变了美国的城市生活。
首先,人们对于提高生活水平有了更多的渴求,众多的就业机会鼓励人们迁移到城市。
1830年以后,美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了乡村地区;到1890年,工业化引发了城市的大规模扩张,4^日Di目Ⅲ。
功能主义建筑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沿革
功能主义建筑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沿革一、引言功能主义建筑风格是一种以“功能”为重点的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的合理性和高效性,以及与建筑物的用途紧密相关的设计。
它始于20世纪中叶,是20世纪建筑史上最重要的风格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功能主义建筑的特点和历史沿革。
二、功能主义建筑的特点1. 极简主义风格建筑师在设计功能主义建筑时,通常会采用简洁、明确的线条和形式,以及减少装饰和浮华的特点。
从这个角度看,功能主义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非常相似。
然而,功能主义建筑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而不是建筑的形式和个人风格。
2. 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功能主义建筑强调使用材料的合理性和效率,而不是材料和装饰的奢华。
因此,建筑师通常会选择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并且价格实惠、易于加工的材料。
3. 使用先进技术功能主义建筑通常使用最新的建筑工艺和技术,以实现建筑的高效性和功能性。
例如,建筑师会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新型材料,来创造更加耐用和高效的建筑。
4. 透明度和开放性功能主义建筑通常采用开放、宽敞和透明的设计,以提高建筑内外空间的流畅性和相互连接性。
此外,大量使用玻璃和钢材来建造建筑,以实现透明和开放的效果。
5. 科学管理和规划功能主义建筑强调建筑的合理管理和规划,以确保建筑物内部流程的无缝协调。
在此基础上,建筑师通常会在建筑物内设置各种通道和废物处理系统,以创造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三、功能主义建筑的历史沿革功能主义建筑风格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现代主义建筑的“高峰时期”。
它是对传统建筑风格以及浪费和奢华的反应,并强调健康、透明和高效的生活方式。
功能主义建筑的理念得到了工业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支持,使得它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20世纪50年代,功能主义建筑风格达到了巅峰。
然而,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建筑师开始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建筑的外观和形式上,而不是建筑的功能。
这导致了功能主义建筑风格的下降和衰落。
功能主义建筑
功能主义建筑功能主义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注重以功能为中心,追求实用和效益的建筑风格。
功能主义建筑起源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运动,其核心理念是建筑应该根据其使用的目的和功能来设计,而不是为了追求形式美感而存在。
功能主义建筑的主要特点是简洁、直观、实用。
它强调建筑的使用价值和功能性,追求经济和效率。
这种建筑风格拒绝过多的装饰和华丽的形式,追求简洁明了的建筑形态和逻辑,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功能主义建筑注重空间规划和布局的合理性,追求光线的充足和通风的良好,以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同时,它也注重建筑结构的科学性和建筑技术的先进性,力求通过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来增加建筑的耐久性和可持续性。
在功能主义建筑中,建筑师通常会根据建筑所处的具体环境和目标用户的需求来进行设计。
他们会仔细研究使用者对建筑的需求和期望,以找到最佳的设计解决方案。
另外,他们还会考虑到建筑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满足未来可能的改变和扩展的需要。
功能主义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例如德国的包豪斯学派。
包豪斯学派的建筑作品以其简洁明了的线条和合理的空间布局而著称。
这些建筑注重几何形状和比例,追求建筑和人的和谐统一。
功能主义建筑在20世纪的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它在大量的居住、商业和公共建筑中都能看到,如公共图书馆、学校、医院、办公大楼等。
这些建筑一般都具有明确的功能和多功能的使用空间,注重提供舒适和便利的使用环境。
虽然功能主义建筑有其独特的美感,但也引发了一些批评。
一些人认为,功能主义建筑忽略了建筑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使得城市变得单调和无趣。
另外,一些功能主义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忽略了对环境的考虑,导致了城市环境的破坏和失衡。
总而言之,功能主义建筑通过追求实用和效益,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经济性。
它注重空间规划和布局的合理性,建筑结构的科学性和建筑技术的先进性。
功能主义建筑在20世纪的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
功能主义建筑设计案例研究
功能主义建筑设计案例研究一、引言功能主义建筑设计是一种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的设计思潮,起源于20世纪初期。
这种设计理念注重建筑的结构逻辑、功能需求和经济效益,追求简洁、清晰和高效的设计形式。
本文将对功能主义建筑设计的理论概述、特点、代表案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功能主义理论概述功能主义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这种理念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由其功能所决定,并追求经济、实用和美观的统一。
功能主义理论源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其代表人物包括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和格罗皮乌斯等。
他们主张通过标准化、工业化和机械化手段来实现建筑的现代化和功能性。
三、功能主义建筑设计特点1. 功能性:功能主义建筑设计强调建筑的功能性,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设计以满足建筑的使用需求为首要目标,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流线的优化。
2. 简洁性:功能主义建筑设计的另一个特点是追求简洁、清晰的形式。
它反对装饰性的元素,主张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来呈现建筑的逻辑和秩序。
3. 经济性:功能主义建筑设计注重经济效益,通过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降低成本。
同时,它也强调可持续性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4. 适应性:功能主义建筑设计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
它注重灵活性和可变性,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四、功能主义建筑代表案例分析1. 巴西利亚大教堂:巴西利亚大教堂是巴西著名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的作品,是功能主义建筑的代表之一。
它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外观宏伟壮观,内部空间宽敞明亮,充分体现了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
2.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德国馆是密斯·凡·德·罗的作品,也是功能主义建筑的经典之作。
它以玻璃、钢和水泥为主要材料,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开放、流动的空间,展现了功能主义的简洁、高效和开放的特点。
3. 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印度昌迪加尔行政中心是由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是一组现代化的功能主义建筑群。
功能主义建筑设计综述
功能主义建筑设计一、定义与起源功能主义建筑设计是一种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建筑思潮,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
这种设计理念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由其功能决定,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使用价值,而不是仅仅追求形式的美观。
二、设计理念功能主义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形式追随功能”,即建筑的形式应该由其功能和用途决定。
功能主义建筑重视空间的灵活性和效率,强调以最少的材料和劳动力来满足使用需求,追求经济、实用和美观的统一。
三、建筑特点功能主义建筑的特点包括:1. 实用性:功能主义建筑以满足使用需求为首要任务,注重空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2. 简洁性:功能主义建筑追求简洁、清晰的形式,避免过多的装饰和细节。
3. 功能性:功能主义建筑的形式强调其功能,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用途。
4. 经济性:功能主义建筑追求经济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
四、材料与技术功能主义建筑在材料和技术方面追求创新和高效。
它注重使用新型材料和技术,以提高建筑的性能和耐久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玻璃和钢铁等材料在功能主义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功能主义建筑也强调预制构件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以提高建筑的建造效率和经济效益。
五、代表人物与作品功能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包括德国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和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迪等。
格罗皮乌斯的作品包括德国的包豪斯学校和魏森霍夫住宅;高迪的作品包括巴塞罗那的圣家堂和米拉之家等。
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功能主义建筑的特点和精神。
六、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功能主义建筑设计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束缚,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为现代建筑的探索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功能主义建筑注重建筑的社会责任和经济因素,对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七、优缺点分析功能主义建筑的优点包括:1. 实用性:功能主义建筑以满足使用需求为首要任务,注重空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2. 经济性:功能主义建筑追求经济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
功能主义建筑建筑特点以及历史沿革
功能主义建筑建筑特点以及历史沿革功能主义建筑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建筑风格,它强调建筑应该以其功能为基础,而不是在纯艺术上进行设计。
功能主义建筑有很多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反映在其历史沿革中。
一、建筑特点1. 实用性强功能主义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实用性强。
建筑师将设计重点放在如何使建筑物达到其所需的功能上,而不是像其他建筑风格一样注重建筑的艺术性。
2. 结构明显功能主义建筑通常会在建筑结构上留下明显的痕迹。
比如说,在结构上留下的螺旋桥或暴露的铁构件等。
3. 简单而富有几何感的平面图这种风格的建筑通常会采用简单的平面图设计。
这种平面图的设计有时会在几何形状上有所体现,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
这种几何感的设计通常会出现在建筑物的外部,而内部则会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
4. 利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功能主义建筑使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如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等。
这些材料不仅确保了建筑物的结构牢固,而且使建筑物整体显得更加现代化和协调。
二、历史沿革功能主义建筑的历史始于20世纪初期。
这时的建筑风格多从工业革命的影响中获得的启示,并开始打破传统的建筑方式。
其中,美国建筑师路易斯·亨利·沙利文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这一原则对整个建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功能主义建筑风格逐渐流行起来。
在欧洲,这种风格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例如,德国的包豪斯学派,他们的理念是将艺术和工业相结合,以创造新的现代建筑。
由于他们的实用设计和现代化的材料使用,他们成为了功能主义建筑的典范。
在20世纪中叶,功能主义建筑设计也受到了很多质疑。
人们担心其设计重点只在实用功能上,而漠视建筑的美学价值。
另一方面,建筑师试图将功能主义建筑的美学价值与其实用功能结合起来。
这种尝试通常出现在建筑物的内部,设计师注重灵活性和人性化,以达到平衡实用性和美学价值的目的。
总之,功能主义建筑的设计是集实用性、现代化与几何感于一体,它的理念和原则一直在建筑界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建筑设计中的功能主义思潮
建筑设计中的功能主义思潮功能主义是一种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潮,它强调建筑物应该优先考虑其所承担的功能,而非纯粹追求美学或装饰性。
这种思潮于20世纪初兴起,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功能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将建筑视为一种功能性的工具,其设计应该符合目标使用者的需求和功能。
建筑物的形式和结构应该以实现其功能为首要考虑因素。
这种思潮现代建筑众多代表作,如勒·柯布西耶的洪堡大学图书馆,所体现的便是这一理念。
在功能主义的引领下,建筑设计开始强调以人为本,将人的需求和舒适作为设计的核心。
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者,功能主义重视空间布局的合理性、通风和采光的设计、以及设施的便利性。
此外,材料的选择和建筑的耐久性也是功能主义的重要考虑因素。
正因为功能主义的强调,建筑师开始摈弃过于华丽的装饰,而更注重清晰、简洁的线条和比例。
建筑物的外观以其功能性的特点为主,表现出简约和现代的风格。
落地窗、平面屋顶和简洁的几何造型被广泛应用,成为功能主义风格的代表。
功能主义思潮不仅改变了建筑的外观,也影响了建筑的结构和设计方法。
为了实现室内空间的最大利用和流线性,建筑师开始使用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构件。
这种方法通过将建筑分解成方便组装的单元,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路德维希·曼·凡·德·罗的柏林联邦大厦以及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的费尔斯特住宅,都是模块化设计的典范。
然而,功能主义也受到一些批评。
一些人认为,纯粹追求功能性会忽视建筑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关怀。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师开始尝试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艺术和美学元素。
这种融合使得建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呈现出独特的美感,例如惠特尼博物馆的钢结构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各种独特设计。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功能主义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和需求的不断改变,功能主义推动了建筑师不断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什么是功能主 义建筑风格
什么是功能主义建筑风格在建筑的广袤世界里,功能主义建筑风格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流派。
它的出现和发展,与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紧密相连,为我们的城市景观和生活空间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要理解功能主义建筑风格,首先得从其核心概念说起。
功能主义强调的是建筑的功能至上,即建筑的形式应该由其使用目的和功能需求来决定。
这意味着建筑不再仅仅是为了美观或者象征意义而设计,而是要首先满足人们在其中生活、工作、学习等各种活动的实际需求。
比如说,一座工厂的建筑设计,就需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流程、设备安置、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等功能性因素。
而一所学校的建筑,则要围绕教学活动、学生的活动空间、教室的采光和通风等方面来规划。
这种以功能为导向的设计理念,使得建筑更加实用、高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
功能主义建筑风格的兴起,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在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城市化进程加速。
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对于各种功能性建筑的需求急剧增加。
同时,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不断涌现,为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的建筑提供了可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功能主义建筑风格应运而生,它以简洁、高效的设计方式,满足了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从外观上看,功能主义建筑通常具有简洁的几何形状和线条。
没有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造型,一切都以简洁明了为原则。
建筑的外立面常常采用大面积的玻璃、钢材和混凝土等现代材料,展现出工业化的质感。
这种简洁的外观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降低建筑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在空间布局上,功能主义建筑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内部空间通常被设计成大通间或者可以灵活分割的区域,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比如,现代的办公建筑常常采用开放式的办公空间,便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功能主义建筑风格还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它不再将建筑孤立地看待,而是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呼应,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然而,功能主义建筑风格也并非完美无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组
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概念 概述 特征总汇 案例分析 综述
一 概念:
“功能主义”是建筑学界的一种价值观念, 以为功能主义建筑是认为建筑的形式应 该服从它的功能的建筑流(形式随从功 能);是现代建筑运动中风靡全世界的 一个流派——主旨为“有用即美”; “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水晶宫由来
大英帝国政府,为了显示英国工业革命 的成果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炫耀支 配世界的实力,决定在伦敦海德公园举 办一次国际性博览会
水晶宫
水晶宫仅用了八个月即全部竣工,正是 因为这幢建筑的几何形状、建筑尺度的 模数化、定型化、标准化,以及坚硬晶 莹的玻璃墙壁和工厂化生产,使这个商 业圣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体现初期功 能主义风格的重要作品,
水晶宫是第一座应用现在已广泛采用的 元素的建筑。整个建筑用了3300根一样 粗细的铁柱,构成一样大小的空间,用 了30万块一样大小的玻璃,一种木质框 架以及铁梁。。
水晶宫的历史意义
一、它所负担的功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的内部空间,最少的阻 隔; 二、它要求快速建造,工期不到一年; 三、建度; 五、实现了形式与结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1.1产生的必然性
18世纪下半叶,卓越的现代建筑师布隆代尔 提出必须对应于一座建筑其不同的目的而选择 真实的性格; 1830年,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提出:“在建 筑设计中,形式必须永远适合它所要满足的功 能。” 功能主义的最终确立关系到“包豪斯”,它集 各种现代设计思潮之大成,使现代主义融合、 发展并最终达到了高潮。,终于奠定了其历史 地位。
六、摈弃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 学质量,其特点就是轻、光、透、薄,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五 综述
从19世纪开始,功能主义的趋向便 愈加明显地发展起来,功能主义建 筑流派认为建筑的形式应服从它的 功能。其思想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 核心与特征,尽管有着局限性,但 在建筑史上曾经起过推波助澜之作 用,仍是人们无法否认的。
1.2 功能主义风格的实践
19世纪80~90年代, 芝加哥学派建筑师L.H. 沙利文宣扬“形式随 从功能”的口号,认 为“功能不变,形式 就不变”。 他设计的芝加哥C.P.S 百货公司大楼成了当 时高层办公楼的典型。
(芝加哥C.P.S百货公司)
1.2 功能主义风格的实践
后来,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如勒· 柯布西耶 等都强调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赖特继承了其恩师建筑思想后力图形成一个建 筑学上的有机概念,即建筑的功能、结构、适 当的装饰以及建筑的环境融合为一体,将“形 式追随功能”发展为“功能与形式是一回事” 认为功能与形式在设计中根本无法分开。
四 案例分析
“功能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伦敦水晶 宫,水晶宫成就伦敦世博会 开创功能主 义建筑先河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举办地水晶宫
水晶宫介绍
伦敦水晶宫位于伦敦海德公园内 设计师:英国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 建成时间:建于1851年 建筑规模:面积约7.4万平方米,宽408 英尺,长1851英尺,共5垮,高三层 材料:由玻璃和铁这两种材料构成(整 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故被誉为 “水晶宫”。 )
萨伏伊别墅
2功能主义的局限性
过于强调建筑物质功能而忽略心里功能 所带来的“不装饰主义”成为后现代主 义批判的主要对象。 认为建筑所有不同功能的构件必须以功 能主义为依据,应该分别表现出来。这 些极端的思想排斥了建筑自身的艺术规 律,给功能主义本身造成混乱。
三 特征总汇
功能主义建筑所体现出的高度理性化特征主 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功能理性:主要是接受了美国建筑师路易 斯.沙利文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一些 建筑师主张建筑外部形式反映内部功能。 2结构理性:用理性的方法分析结构,从美学 的高度去理解结构。而且出现了所谓的“技 术美学”
1 功能主义的发展
建筑应当保持坚固、适用、美观的原则。 功能主义一词早在18世纪已出现,当时 指的是一种哲学思想。然而随着工业革 命带来的设计的巨大变革,功能主义也 随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建筑功能的要 求日趋复杂,新的建筑类型日益增多, 古典建筑简单的空间形式之中不可再容 纳,因此功能主义的趋向便愈加明显地 发展起来。
二 概述:
功能主义的建筑美学思想主要有两种形态:一 是“比拟于生物”的美;二是“比拟于机械” 的美 功能主义是使建筑产生美的出发点。尽管现代 运动对美学考虑很少,但“功能主义”理论对 待这一观点不是用它来谴责而是用来阐明美学 的价值。在最有影响的功能主义的形式中,它 不是意味着否认在建筑美学价值的优先地位, 而是把美学和建筑本质的综合性理论同样对待。 它会强调在建筑体验中,形式和功能是分不开 的。
谢谢
1.2 功能主义风格的实践
20世纪初期,格 罗皮乌斯的两座 建筑:法古斯工 厂和科隆展览会 的办公楼“都清 楚地表明重点发 在功能上面,
法古斯工厂
1.2 功能主义风格的实践
20世纪20年代末,柯 布西埃把“比拟于机 械”的功能主义建筑 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 阶段。反对古典主义 的虚假装饰,以便在 功能合理的基础上去 为建筑创造简洁明快 的“机械美”。萨伏 伊别墅是早期的重要 作品,是一个完美的 功能主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