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人教统编版高一必修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练习题
![人教统编版高一必修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79f16578762caaedd33d4ec.png)
人教统编版高一必修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09年广东卷B)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
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美国经济的崛起B.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下表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由此表可见,当时19世纪中期国际贸易部分情况统计表(单位:亿马克)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B.欧美工业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C.欧美各国经济发展趋于平衡D.英国对外贸易增速居于世界首位3.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4.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这客观上反映了当时A.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B.德国最早进行了福利国家建设C.工业迅速发展带来新的社会问题D.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5.下表为180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这反映了A.19世纪初中国制造业技术领先世界B.英国经济发展呈现衰退趋势C.科技对经济发展作用愈显重要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6.1884年12月,《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其大意是:佩戴WOLF清新空气呼吸器,人们甚至在冬季室内门窗紧闭时,也可以不间断地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它不但可以让人们免受粉尘的侵害,而且不会给看书、写作或睡眠带来任何不便。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整合(十)工业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课件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整合(十)工业文明的前奏——近代前期的世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95e772804d2b160b4ec0ee.png)
3.16 世纪 30 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 16 世纪末, 西班牙的物价比 16 世纪初平均上涨了 4.2 倍,法国物价指 数比 16 世纪初高 2.2 倍,英国高 2.6 倍,荷兰的主要城市 高 3 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 2 倍。上述材料 反映出 A.欧洲生产力水平下降 B.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C.土耳其帝国崛起控制东西方贸易 D.导致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解析:新航路开辟掠夺大量贵重金属输入欧洲,造成金银 ( )
二、葡、西两国迅速衰落原因分析
新航路开辟为葡萄牙与西班牙两个国家带来大量财富,但 它们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却很快衰落了。其主要原因是:
1.两国所占财富,并没有投入到资本主义发展上去。
2.两国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封建主义实力强大,资本 主义处于萌芽状态,受限制发展缓慢。
3.当时两国政治腐化,王室和大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消 耗大量财富,不接受新思想。
文艺复兴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这个时期的艺术家、 文人和学者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 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他们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 会的保护,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第二,大多数人文主 义者把在古代受到维护的那些迷信落后的东西保存了下来,如 魔法、巫术和占星术等等。第三,在反对神性和神权,提倡和 张扬人性和人权的同时,没有对人性和人权问题进行限定,以 至于出现了过分追求人性,走上了人性过度泛滥的极端局面。
显性 时空 隐性 时空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②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③法国革命历程(1789~1870年) 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独立战 争、邦联制、联邦制、三权分立、法国大革命
深化认知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提纲-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提纲-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e6db6c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0.png)
第五单元(书本第十~十一课)一、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政治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政局稳定(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①殖民掠夺——资金、原料、海外市场②圈地运动——劳动力、国内市场(15C末-19C西欧国家)③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技术条件(3)直接动力: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4)理论基础:近代科学的兴起(5)思想指导: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理论2.过程(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33年飞梭——织布机零部件,不是机器)(2)新阶段: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完成: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发生原因:①棉纺织业是英国当时的新兴エ业,受旧习惯束缚较少,采用新技术较为容易②英国棉纺织业比较集中,容易进行机器化大生产③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而印度盛产棉花为英国的棉纺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④棉纺织品比较便宜,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3.一工的特点(1)轻工业为主(2)生产经验总结科技水平不高(3)英国首先发生并长期领先4.工业革命影响(1)改变生产、生活方式: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②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革(2)改变生活:①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便捷,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生活方式改变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3)改变阶级结构:①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贫富差距拉大②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提供物质基础③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改变世界面貌:①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②拉大了亚非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差距,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改变了国际格局③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推动亚非拉地区向近代社会过渡(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1)①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局稳定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代议制不断发展(2)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3)市场:19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4)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直接因素)(5)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由劳动力增多2.过程(1)电力的广泛运用:①开始的标志: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阶段大整合10~12 工业文明影响下的中西方世界
![江苏省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阶段大整合10~12 工业文明影响下的中西方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c3d2753faf1ffc4fff47ac3b.png)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推动了西 方殖民者经济上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 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中国的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 强无暇东顾之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中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获得了一定发展。
(2)国内形势: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 一步一步地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也传入 中国,加速了中国社会落后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 解体。
2.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洋务运动。“中体西 用”是其指导思想。政治近代化没有提上日程,教育近 代化开始。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 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 商合办到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三等 史实不准确或不能运用史实,论证不 (2-0分) 充分或没论证,逻辑混乱
【答题规则】 规则1 观点明确。提炼观点也好,选择观点也好,判断 观点也好,评价观点也好,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论证对象。 如本题中,材料中提出的中国“道路”问题,拟出论题, 即提炼出观点。
规则2 多角度逻辑论证。 如本题拟出论题后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 析,要符合逻辑。
西方工业化
资金 来源
资本的原始积累
中国工业化
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 资本主义缺少资本原始积累, 资金严重不足
工业 先是从轻工业如棉 一开始发展重工业(军事工
化次 纺织业开始,再发 业),轻工业是辅助,工业结构
序 展重工业
(全国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五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学案
![(全国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五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c5a5c27c1cfad6195fa764.png)
1经济条件 工业革命进行 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资本主 义 制 度 的 弊病也日益暴露阶级基础 世纪三四十 年 代 法 国 英 国 和 德 意 志 爆 发 了 工 人 运动 工人运动的发展 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思想来源德意志的古典哲学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 法 的 空 想社会主义背景 工业革命 以后 工业资产阶级兴 起 要 求 获 得 更 多 的 政 治权利 内容 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作用 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专 题 十 五 近 代 工 业 文 明 的 兴 起 与 发 展考点一 工业革命下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一、英国年议会改革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年宪法 1 颁布: 年 国民 议 会 通 过 法 兰 西 第 三 共 和 国 宪 法 从 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2 内容立法权属议会 议会由参议院和 众 议 院 组成 参 议 院 有 权否决众议院的 决 议 案 总 统 由 参 众 两 院 联 席 会 议 选 出 任 期 七年 可连选连任行 政 权 属 总 统 总 统 是 国 家 元 首和 军 队 最 高 统 帅 经 众 议 院 同 意 有 权 任 命 内 阁 经 参 议 院 同 意 有 权 解 散 众 议 院3 意义:资产阶级 共和 政体的确立和巩固 为 法 国 资 本 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 德意志的统一背景 世纪 中 期 德 意 志 还 处 于 四 分五 裂 状 态 严 重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统一 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 俾斯麦的领导下 普鲁 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 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2 1871 年宪法的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是国家元首 和 军 队 统帅 有 权 任 免 官员 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宰相主持内阁工作 由皇帝任命 对皇帝负责 议会是立法机构 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作用很小 它通过的法案要得到皇帝和 联邦议会的批准实行联邦制 帝国政府掌握军事 外交等大权 各邦则保 留了一些自治权3 评价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 保守 和不彻底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 期 资 本 主义 迅 速 发 展 很快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 条件2 《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年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 共产主义所取代阶级斗争在推动历史发展方面起了重大作用无产阶级 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3 马克思主义诞生: 共 产 党 宣 言 的 问 世 标 志 着 马 克 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社 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五、巴黎公社1 建立:普法战争 法国战败 年 月 日 巴黎人民 经过选举 建立巴黎公社2 措施政治方面 公社委员会 是最高权力机构 拥有立法权 和行 政 权 废 除 旧 的 资 产 阶 级 国 家 机 器 建 立 无 产 阶 级 国 家 机器 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经济方面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 厂 交 给工 人 合 作 社 管 理 实行八小时工作制3 意义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1) 如何理解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年宪法赋予总统广 泛 的 职 权 当 初这 种 规 定 是 为 日 后复辟君主制准备条件 但宪法公布后不久 总统的权力实际上 日渐削弱 在政治生活中已不占重要地位 国家权力明显转到议 会手中 使法国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议会制共和制国家(2) 如何理解德 意 志 帝 国 实 质 上 是 一 个 “ 以 议 会 形 式 粉 饰 门面” 的具有浓厚封建性、军事性的资产阶级帝国普鲁士通过王朝 战 争 完 成 了 德 国 的 统 一 保 留 了 大 量 普 鲁 士的专制传统和军 国 主 义 传 统 建 立 起 的 君 主 立 宪 政 体 表 面 有 议会 实际君主掌握国家一切大权 控制议会和内阁 是一 种 不 健全 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1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 推 动 新 型 交 通 工 具 和 通 讯 手 段 的 出 现 大大加强 了 世 界 各 地 的 联 系 列 强 掀 起 瓜 分 世 界 的 狂潮表现世界贸易额增长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非工业国 向 工 业 国提供粮食和原料 工业国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最终形成 世纪末 世 纪 初 世 界 基 本 被 资 本 主 义 列 强 瓜 分 完毕 以欧美资本主 义 列 强 为 主 导 的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体 系 最 终建立起来 比较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规模从英国一国 开 始 后 来 拓 展到其他国家 在几个主 要 资 本 主 义 国家同时进行标志性成就 改 良 蒸 汽 机 的 发 明 和 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 科学的作用 科技 成 果 大 多 来 源 于 经 验 科学与技 术 尚 未 真 正 结合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能源 煤炭 电力 石油 新兴工业 棉 纺 织 业 机 器 制 造 业 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 业 汽 车 制 造 业 化学工业 经济组织形式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考点二 两次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 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殖 民 扩 张 为 英 国 带 来 巨 额 财 富 提 供 了 广 阔 的 海 外 市场 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发展 生产技术进步 2 成果 3 垄断组织的出现原因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促 成 了 工 业 生 产 结 构 的 巨 大 变 化 重化工业 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生产规模大 资本需求日益庞大 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出现 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 的 要 求 一 些 大 企 业 一 定程度上放弃了 自 由 竞 争 原 则 采 取 各 种 方 式 控 制 产 品 生 产价格和市场 形成 了 垄 断 组 织 垄 断 成 为这 一 时 期 资 本 主 义 的 一个重要特征 4 世界市场的发展 世纪 年代 珍妮纺纱机 问世 引发连锁反应 机 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工业生产出现革命性变化 工业革命由此 开始 年 瓦 特 改 良 蒸 汽 机 投 入 使 用 它 产 生 了 巨 大 动 力 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 年前后 英 国 的 大 机 器 工 业 基 本上 取 代 了 工 场 手工业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 影响 工厂出现 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 工业发挥了日益重 要的作用 工厂 逐 渐 集 中 形 成 许 多 工 业 城 市城 市 化 进 程 明 显 加快 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工 业 资 产 阶 级 和 工 业 无 产 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不断发展 进一步巩固了资产 阶级的统治资产阶级希望摆脱封建束缚 要 求 自 由 经 营 自 由 竞 争 和自由贸易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为获取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和市场 资产阶级加 快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步伐4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 西方列强不同阶段的侵略特点工业革命之前 主要是通过赤裸裸的殖民掠夺来获取资本 工业革命时期 商品输出为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资本 输 出 为主(2) 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条件 工业革命的进 行 资 产 阶 级 在 全 世 界 拓 展 市 场 抢 占 原 料 产 地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 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途径 在亚非拉地区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推销工业品 收购 原 材 料 把众多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形成 世纪中后期 以 欧美资本主义 国家 为 主 导 的 世 界 市 场 基本形成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影响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 开始: 世纪中后期 许多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 新发明 新技术层出不穷 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这一过程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这次工业革命中 美国和德国成就最突出2 成果电的广泛 使 用 年 德 国 人 西 门 子 研 制 发 电 机 成 功 电动机 发电厂相继出现 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蒸汽机 大大 提高了生产力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推动了 交通领域的变革 化学工业 钢铁工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泰晤士河被英国人习惯地称为老父亲泰晤士它曾经是一条清澈美丽的河然而进入世纪之后泰晤士河却风光不再这幅图片是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11人物 作品 特点莫奈 日出·印象 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的 瞬间印象 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凡高 向日葵 让人感 受 到 灼 热 阳 光 下 的 灿 烂 被 称 为扑向太阳的画家塞尚 色彩反差强烈 立体感强 被称为 现 代 绘 画之父 专题十五 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65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 该漫画的寓意是随着工业革命的 进 行 环 境 污 染 已 经 威 胁 到 人 们 的 生 存 人 们 应 重 视 环 境 问题考点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学艺术一、科技成就1 相对论背景 世 纪 经 典 力 学 无 法 解 释 研 究 中 遇 到 的 新 问 题 面临着挑战 内容 物体运动时 质量会随着物 体 运 动 速 度 增 大 而 增 加 同时 空间和 时间 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空间和时间的性质还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意义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它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 绝 对 时 空 观 深 刻地 揭 示 了 时 间 和 空 间 的 本 质属性 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 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 推 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2 量子论 条件 电子和放射线的发现 打开了原子的大门 内容 年 普朗克 提出量子假说 认为辐射是由 具有能量的基本单 位 量 子 来 实 现 的 爱 因 斯 坦 利 用 量 子 理 论 成 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意义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 的进步 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开阔了人们的 视野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3 进化论拉马克生物进化思想 提 出 用 进 废 退获 得 性遗 传 二、文学艺术1 现实主义文学背景 工业革命开展 欧美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现实 主义文学兴起特点 关注社会问题 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 揭露和 批判社会的罪恶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特点人物 作品、特点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堪称资本主义的 社会百科全书 狄更斯 大卫 科波菲尔 描述社会下层生活 普希金、托尔斯泰 叶甫盖尼 奥涅金 安娜卡列尼娜 安徒生、易卜生 同情弱者 揭露 资 产 阶 级 的 唯 利 是 图 和 资 产 阶 级 民主的虚伪 马克批判美国社会中 的 种 族 歧 视 现 象 痛 斥 资 本 主 义 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2 现实主义美术人物 作品 特点米勒 播种者 拾穗者反映农民的生活和情感 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对劳动 人 民 的 同 情 对 美 好 生 活 的憧憬和渴望 背 景 世 纪 后 半 期 科 学 技 术 尤 其 是 光 学 技 术 的 进步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特点 原则 达尔文进化论 年 达 尔 文 发 表 物 种 起 源 一 书 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其 原 理 被 后 人 归 纳 为 物 竞 天 择 适 者 生存 自然选择 影响 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 物界和人类在生物 界 中 地 位 的 看 法 有 力 挑 战 了 封 建 神 学 创 世 说 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4 蒸汽时代发明和应用 世 纪 年 代 英 国 人 瓦 特 改 良 了 蒸 汽 机作为机器动力世纪三四十年代 蒸汽机被广 泛 采 用 人 类 进入蒸汽时代意义 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 为 机 器 大 工 业 工 厂 真 正意义上的社会化 大 生 产 逐 渐 形 成 形 成 了 许 多 工 业 城 市 和 工业国家 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和火车出现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 系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5 电气革命的出现 成果 年 英 国 科 学 家 法拉第 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 发明和使用 电力开始带动机器 成为新能源 长距离的输 变 电 技术日益成熟 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 影响 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垄断组织形成 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4电影艺术条件世纪晚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诞生年底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是卓别林(1)经典力学与相对论的关系牛顿力学体系正确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个不容忽视的前提即物体在低速运动情况下这些定律才适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指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即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物质质量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没有完全否定牛顿的力学体系而是1信息解读史料表明了科学技术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明工业革命与科学相互促进史料论述了科学技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历史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能给社会带来重大变革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所创造的概念和定律至今仍然是物理学的重要思想(2)比较相对论和量子论异相对论以宏观宇宙世界为研究对象量子论以微观粒子世界为研究对象同两者都是在经典物理学陷入危机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出现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共同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都是科学家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追求真理的结果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220主题一人类文明进程的“原动力”———两次工业革命续表史料1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第5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第5讲 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https://img.taocdn.com/s3/m/156058316c85ec3a87c2c58b.png)
[典例2] (2015·全国Ⅱ,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 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 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 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2.(视角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英国在政治上一方面“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 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另一方面“注重保持自身,善辟蹊径,自成体 系,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主要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 特点是( ) A.民主制与君主制相结合 B.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C.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D.传统向现代渐进发展
考法1 从历史演进角度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 [典例1] (2016·全国Ⅰ,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
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 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考题点评 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主要考查透过现象看本 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从安妮女王有权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来思考。 解析 据题干信息“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体现了君主立宪 制下国王仍然拥有行政权,说明君主立宪制还没有完善,故选B。1689年,《权利法 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排除A;内阁制度在1721年后逐步形成,排除C; 《权利法案》并没有限制英王的行政权,排除D。 答案 B
世界近代史—工业文明的发展史
![世界近代史—工业文明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ecc3cd8fd0d233d4b14e695b.png)
马丁· 路德宗教主 张的核心思想: 人的灵魂得救, 要靠个人的虔诚 信仰,不须通过 教会的媒介,即 “因信称义”。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加强 ⑵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 在上帝和《圣经》面前人人平等
治要求。
⑶国家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且支配教权,停止 向教廷纳贡,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教 会民族化。
如何辨证地看待殖民扩张活动?
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 1、对世界市场: 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 2、对殖民国家: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1 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 亚、非、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 3、对殖民地: 2 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 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设性)
艺术 “后三杰” (意大利) 文学 (英国)
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反对神性和神权统治,崇尚人性,强调以人为中心,肯 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形式:
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名义,借助文学﹑艺术等形 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
实质:
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是一场反封建(主要是反 封建神权统治)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
(1)经济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原因; (2)政治原因:新兴的资产阶级为维护和发展其自身 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切要求摧毁教会的神学世界观,铲 除维护封建制度的各种传统观点,解放人性; (3)文化遗产: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 典文化; (4) 人才结构:拜占廷帝国灭亡后,大批学者逃到意 大利,又带来了大量古希腊和罗马的古籍。
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中国_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_改革开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中国_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_改革开](https://img.taocdn.com/s3/m/1061262d0740be1e650e9a8a.png)
711.56
A.对外开放拉开序幕
C.中美关系适度改善
92.82
295.05
117.54
337.90
119.93
395.20
128.05
497.47
142.58
568.98
B.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D.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解析:选 D。观察表格,1992 年之后,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 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故 选 D 项。对外开放拉开序幕是在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 后,故 A 项错误;1994 年到 1998 年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与史实 不符,这一阶段人民币保持稳定,故 B 项错误;中美关系适度 改善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故 C 项错误。
2.从政治外交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恢复 和完善中国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 针,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策略,香港、澳门回归;外交策略 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坚持反对霸权主 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3.从思想角度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继承 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载人航天事业 等逐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对点训练] 1.(2018·苏锡常镇四市调研)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对
美国进出口贸易表(部分)如下,其中顺差额持续增加的主要因素
是( ) 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表(1994—1998)
中国对美出口
中国对美进口
顺差
1994
387.87
1995
455.43
1996
515.13
1997
625.52
专题十+世界政治文明的演进发展与国家治理+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世界政治文明的演进发展与国家治理+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fcdde1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d.png)
3.视角:文官制度与政治管理 (2024·江苏百校高三联考)英国首相撒切尔曾评价某项政治制度,它这 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嫉妒的 ——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效率。这一 制度( ) A.创立于 17 世纪晚期 B.彰显了选举制度的公正性 C.消除了政党更替动荡 D.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佣劳动的制度
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大类,英美分别是其典型代表; 政治
其中美国在国家结构方面还推行了联邦制
政党 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板块三 世界史
整体构架
命题分析
考向聚焦
专题强化练
3.历史理解——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异
同
项目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为基 化上出现巨大转变的现象
明治维新期间,岩仓具视出访欧美,由传统发式与和式礼服转变 能力
为全身西式装扮,这反映了维新官员学习西方文化、习俗,积极 为重
践行“文明开化”。考查获取、解读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素养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看明治维新期间的文明开化
导向
答案 A
板块三 世界史
整体构架
命题分析
契约意义
板块三 世界史
整体构架
命题分析
考向聚焦
专题强化练
①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统 影 治阶级 响 ②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
裂割据局面
板块三 世界史
整体构架
命题分析
考向聚焦
专题强化练
2.历史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制度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部分 近代世界 专题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第2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部分 近代世界 专题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第2](https://img.taocdn.com/s3/m/01673387fd0a79563c1e72e4.png)
2.瓜分世界的狂潮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_帝__国__主__义_阶段,进一步拉大 了与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
(1)背景②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引发了列强重新瓜分殖 民地的斗争。
阶段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主要途径 影响
15 世纪末 至 16 世纪 17 世纪至 18 世纪中期
新航路 的开辟
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 欧洲殖民侵
雏形出现 商业资本 略、扩张和掠
世界市场 夺
得到拓展
18 世纪中期至 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商品输出 世界市场
19 世纪中后期
初步形成
19 世纪中后期 第二次工 私人垄断 瓜分世界、资 世界市场
提示 地位:英国处于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是世界 经济霸主;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沦为英 国的经济附庸。 成因:19 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化国家; 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掌握世界殖民霸权;随着工业革命的 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2.打造“世界工厂”
(1)措施
①政治:进行民主化改革,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 ②经济:运用_自__由__主__义__经济思想发展经济。 ③法制:进行法制化建设,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护资本 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④对外:“炮舰政策”,强制推行_自__由__贸__易__。 ⑤文教:企业界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 (2)结果②①_1伦_9_世敦__纪成中为期国,际英金国融取和得贸“易_世中__界心__工。__厂__”的地位。
(2)成就 ①②工瓦业特革改命良首的先_万_从_能___蒸__棉__汽__纺__机__织__推 _业__动开了始各。行业的革命。 ③以蒸汽机做动力的汽船、火车成为重要交通工具。 ④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资本主义_工__厂___制度得到推广。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五部分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https://img.taocdn.com/s3/m/77effeb426fff705cd170a37.png)
17 世纪
殖民活动。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月花号”到达北美
郑成功收复台湾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 14-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 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特征
过渡
度的衰落
资本主义萌芽,处于工场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表现 经济
手工业时期
自然经济占主体
西方
中国
政治 英美代议制确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封建君主专制强化
掀起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出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表 文化
运动
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现
开始了全球性的交往和早 外交:由开放转为闭关锁
对外
期殖民扩张,体现重商主义 国
14-
暹罗等 30 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最早的印刷机。
废除丞相制度。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15 世纪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 佛罗伦萨 200 余家纺织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工场雇佣 3 万余名工人
时间
中国
外国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
的“一条鞭法”改革。
心说”。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2.从政治折射点看: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 建专制与教权的束缚,政治上取得自己的政治地位;17 世纪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18 世纪法国大革命是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下爆发的。 3.从经济折射点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新航路 开辟、西欧殖民扩张和争夺密切相关,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解 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长的历程。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5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第10讲 -反侵略、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5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第10讲 -反侵略、](https://img.taocdn.com/s3/m/818257f2650e52ea541898aa.png)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公元1840—1912年)[时空坐标·单元概览][阶段特征]从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公元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空坐标][整体感知]政治—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晚清统治于1912年结束。
经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
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文化—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第10讲1840-1912年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鸦片战争1.背景(1)世界: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国力渐衰,社会危机严重。
2.导火线:虎门销烟。
3.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
(2)扩大:1841年初,英国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4.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1c49f3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a.png)
材料 如同一个世纪以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19世纪下半叶的新工业革命也是人 类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 根源。19世纪50、6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顺利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 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 的……层出不穷的技术发明同样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的兴起离不 开现有的物质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所达到的规模、水平和程度制约看产业的更新升 级,这一点可视为新工业革命开展的经济前提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意义:
提供了动力,减少了对自然的依赖,进入了蒸汽时代; 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革命;
促进了城市化;
产生了环境污染。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S—19C中期)
1、棉纺织业:
1814年英国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史蒂芬孙发
陆2、工厂的出现:
明了火车机车。
路 1771 年,阿克莱特开办了1第83一8家年水英力国纺拥纱有厂50,0英成里为铁近路代,工到厂1的8开50端;
⑥市场需求: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 品已不能满足需求,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一、工业革命 1.背景
例题1:《世界全史》中提到: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 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 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 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
③殖民: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 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材料四 到18世纪,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 为一系列简单的操作,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 产成为可能。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人,成 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课件:第五部分+专题十三+专题总结提升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课件:第五部分+专题十三+专题总结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5cb742f2aeaad1f346933f85.png)
解析: 选 C。 自由主义贸易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 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从“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 和战略基地”“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可知材料强调海外扩张 是为了经济利益,体现不出自由主义贸易思想,故 A 项错误; 从材料中“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我们贸易优 先于统治”可知没有强调政府的作用,故 B 项错误;从“英国 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可知,海外市场为英国经济发 展提供战略基地,故 C 项正确;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 是 1832 年议会改革的结果,材料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
2.从经济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 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 展,也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暴露,这成为马克思主 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3.从思想角度看:马克思主义诞生时,自由主义理念盛行,影 响工人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是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 削和压迫的理论表现。
解析:选 C。材料“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 阶级的支持者”“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 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反映了工人阶级逐渐 形成了共同的组织,为争取政治权利做出的努力,说明工人阶 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故选 C 项。
工业革命时期中西方社会对比 (18 世纪后半期至 19 世纪中后期) 西方 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 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
内确立, 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成并逐步加深 (1)经济: 工业革命推动生产 (1)经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表现 力快速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 洋务运动兴起, 近代化工业艰 市场初步形成 难起步
西方
中国
(2)政治:美法德代议制的确 (2)政治:清政府继续实行专制 立 (3)文化:启蒙思想广泛传 表现 制度;太平天国兴起 (3)文化:西学东渐的新思潮萌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部分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专题十二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部分 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专题十二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https://img.taocdn.com/s3/m/999981d20242a8956bece4e5.png)
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世纪至18世纪中期专题综合训练(十二)(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王觉非的《近代英国史》指出:“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此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这里的“固定的方向”是指( )A.国王仍掌握国家行政权和财政权B.议会赢得国家组阁权和立法权C.国王议会分享行政权和立法权D.王权日益削弱,议会权力加强解析:选D。
据材料中“固定的方向”并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受到制约,议会权力大增,故选D。
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权利法案》颁布后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统而不治,A项错误;英国首相具有组阁权,B项错误;国王和议会分享权力说法错误,C项错误。
2.1649年,当查理一世被处死时,数以万计的英国民众齐声痛哭;1660年,查理二世回国时,英国民众夹道欢迎;1688年,威廉和玛丽登陆英国也同样受到民众的欢迎。
据此反映英国( )A.受历史传统影响大B.民众民主意识淡薄C.君主立宪制确立艰难D.君主专制影响深远解析:选B。
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受到传统的影响,但更多反映了民众的民主意识较弱,故A项错误;英国君主仍然受到民众欢迎,说明民众的思想仍有待解放,民主意识比较淡薄,故B项正确;材料主题是君主受民众欢迎,C项与材料主题不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1688年,威廉和玛丽登陆英国”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3.(2018·洛阳模拟)据统计,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
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国家行政职能得到强化B.政体适应自由主义的需求C.民主制衡原则受到冲击D.统治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解析: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 世纪至18 世纪中期专题综合训练(十二)(时间:45 分钟,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 4 分,共48分)1 •王觉非的《近代英国史》指出:“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此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这里的“固定的方向”是指()A. 国王仍掌握国家行政权和财政权B. 议会赢得国家组阁权和立法权C. 国王议会分享行政权和立法权D. 王权日益削弱,议会权力加强解析:选Do据材料中“固定的方向”并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受到制约,议会权力大增,故选 0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权利法案》颁布后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统而不治,A项错误;英国首相具有组阁权,B项错误;国王和议会分享权力说法错误,C项错误。
2. 1649 年,当查理一世被处死时,数以万计的英国民众齐声痛哭;1660 年,查理二世回国时,英国民众夹道欢迎;1688年,威廉和玛丽登陆英国也同样受到民众的欢迎。
据此反映英国()A. 受历史传统影响大B. 民众民主意识淡薄C. 君主立宪制确立艰难D. 君主专制影响深远解析:选B o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受到传统的影响,但更多反映了民众的民主意识较弱,故A项错误;英国君主仍然受到民众欢迎,说明民众的思想仍有待解放,民主意识比较淡薄,故B项正确;材料主题是君主受民众欢迎,C项与材料主题不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 1688年,威廉和玛丽登陆英国”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3. (2018 •洛阳模拟)据统计,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
这表明此时的英国()A. 国家行政职能得到强化B. 政体适应自由主义的需求C. 民主制衡原则受到冲击D. 统治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解析:选A。
议会权力变弱,而内阁权力增强表明国家行政职能得到强化,故选材料与自由主义无关,B项错误;民主制衡制度受到冲击而不是原则受到冲击,C项错误;其间英国的统治基础未发生重大变化,仍然是资产阶级,D项错误。
4.(2018 •莆田质检)1787年6月,新泽西代表马丁说:“脱离了大不列颠,就使13个邦处于自然状态……我们加入邦联时是平等的和自由的……如果谁要把我们弄得不平等和不自由,我是绝对不会让步的。
”这一主张( )A. 有助于推动各州反抗殖民统治B. 意味着中央政府权力需要强化C. 旨在传播自由平等的思想理念D. 推动美国邦联政府的迅速建立解析:选B。
新泽西代表的宣言,是一种州权主义集中表现,为了遏制这种离心倾向,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势在必行,故选B。
美国在1781年就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A项错误;对于已经取得民族独立的美利坚民族来说,自由平等等权利已经取得,没有必要进行再度的宣扬与传播,C项错误;该代表的主张显然并不利于中央集权,且美国建立的是联邦政府,D项错误。
5. (2018 •九江十校联考)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
宪法关于参、众两院名额的安排主要协调的是( )A.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 参议院与众议院的关系C. 大州和小州的关系D. 南方州与北方州的关系解析:选C。
众议院代表根据各州人口分配名额,参议院的代表由每州各派两名代表组成,反映出协调了大州和小州的关系,故选C。
6. (2018 •济宁期末)根据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大陆会议改称邦联国会,中央不设置国家元首,在国会下面设立—个诸州委员会,在国会休会时管理经常性事务。
这一设计存在着重大缺陷,主要表现在( )A. 大部分权力控制在州政府手中B. 实际权力操纵在原殖民者手中C. 邦联国会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据D. 邦联国会遭到各州的普遍抵制解析:选A。
1781 年生效的邦联条例存在着重大缺陷是指中央政府缺乏权力,大部分权力控制在州政府手中,故选A。
1781 年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摆脱了殖民者的统治,B 项错误;邦联国会存在的法律依据是1781年生效的邦联条例,C项错误;邦联国会是各州同意的结果,D项错误。
7. (2018 •济宁期末)“英国和荷兰商人组织了两个非常强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
政府特许状赋予公司买卖和建立商埠的权利,为了公司的利益甚至有权发动战争。
”这表明当时的股份公司()A. 政府建立但由商人经营B. 是西欧殖民扩张的工具C. 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D. 仍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解析:选B。
材料“政府特许状赋予公司买卖和建立商埠的权利,为了公司的利益甚至有权发动战争”,表明股份公司是西欧殖民扩张的工具,故选B。
当时的股份公司虽有政府的支持,公司仍然是私人所有的企业,A项错误;当时的股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C项错误;当时的股份公司采用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是资本主义性质的,D 项错误。
& (2018 •湖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下面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中名为“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的插图。
该图反映的主题是()蚪制:1943年的Ift制一■►15W年収后幟刿曲%的為覘r?詡冃帝河血霁ESfllfL ■番兰報七口保讯氛土CZJ H构牙氛:t q■ 艺网以七A. 亚洲贸易优势丧失B. 大英帝国正在崛起C. 全球贸易规模扩大D. 世界市场正在形成解析:选D。
从地图来看,荷兰、西班牙、英国、葡萄牙等国进行殖民扩张活动,在全球建立了广泛的殖民地,他们从非洲掠夺黑人劳动力,从美洲地区进口原材料,并掠夺金银等财富,再到亚洲换取香料、丝绸等物,这反映了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形成与发展,故选 0地图内容无法说明“亚洲贸易优势丧失”,且在1763年,工业革命之前亚洲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A项错误;从地图来看,英国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北美,英国只是西方列强从事殖民贸易活动的重要一员,不能囊括整个地图全貌,B项错误;全球贸易规模扩大只是地图中一个方面,不能反映地图内容全貌,C项错误。
9. (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方言文学产生,英国的乔叟运用伦敦方言创作出《坎特伯雷故事集》,拉伯雷的《巨人传》是法国方言文学的代表。
这表明()A. 拉丁文难学被知识界所抛弃B. 教会神权让位于世俗王权C. 思想解放促进文学形式变革D. 意大利文艺中心地位丧失解析:选C。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欧洲各国产生方言文学说明思想解放促进文学形式变革,故选C。
欧洲的方言文学产生,但拉丁文并没有因难学被知识界所抛弃,A项错误;题干叙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方言文学产生,不涉及王权、神权,B项错误;题干不涉及文艺中心,D项错误。
10. (2018 •深圳南山区高三期末)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A. 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B. 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 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D. 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解析:选D。
材料“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并不能体现人人平等的观念,人人平等是一种自然的平等并不是具有某种前提条件作限制(如信仰)的平等,故A项错误;路德的观点主要针对教会和教皇而不是对宗教,故B项错误;“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使人有了信仰的自由,打破了教会的垄断和禁锢,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11. (2018 •成都联考)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
”这种思想主张()A. 谴责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B. 强调君权神授、社会契约C. 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D. 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解析:选D。
据材料“文艺复兴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基雅维利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权,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 0材料信息“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不能说明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君权神授、社会契约的主张,B项错误; 启蒙运动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材料未涉及启蒙运动,C项错误。
12. (2018 •南阳模拟)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
由此可见,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A.捍卫人道精神B.倡导人性解放C.批判专制统治D.追求民主法治解析:选A。
根据题干可知,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的主张,孟德斯鸠强调被告者的权利,卢梭强调儿童的权利,伏尔泰强调受害者的权利,康德强调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即反对暴力革命,他们的共性是人道精神,故选A。
伏尔泰和康德的言论无法体现人性的解放,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反专制方面,C项错误;材料言论没有涉及追求民主法治,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 (2018 •揭阳期末)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延长的16 世纪扩张”实际上是从15世纪初开始的,它持续到 1 7世纪乃至18世纪。
这次扩张……中国等主要亚洲国家,包括进出口贸易在内的贸易都迅速增长,收入和消费也可能迅速增长。
在政治上,这次扩张表现为中国明—清帝国等亚洲主要国家的兴盛。
……最终,中国成为最大的白银“秘窖”。
由于中国具有相对更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吸储了更多的白银。
但是,中国和其他地方一样,新增的货币造成了有效需求的增长,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从而支持了人口的增长。
但是在政治经济体不够灵活、缺乏扩张能力的地方,生产的增长跟不上货币供给的增长,货币供给的增加就未能促进生产、消费以及人口的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增长促成了通货膨胀。
欧洲就是这种情况。
——摘自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 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