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丧葬习俗

合集下载

从画像石中管窥汉代陕北丧葬习俗

从画像石中管窥汉代陕北丧葬习俗
关键词 : 汉代 ; 画像石; 陕北; 丧葬; 俗 习 中图分 类号 :2 22 文 献标志 码 : 文章编 号 :08—37 (02 0 — 0 6— 4 K 9 .2 A 10 8 12 1 ) 1 0 1 0
汉 画像 石是汉 代 地下墓 室 、 地祠 堂 、 阙等建 墓 墓 米 左右 , 门则 多为 12米 左右 高 。画 像 多雕 刻 于 墓 .
入研究 。但关 于陕北汉 画像石 的研究还依 然很 薄
弱, 处在初 期 研究 阶段 , 大多 是从艺术 和考 古 的角度 出 发 , 少从 历史 、 缺 民俗 的角 度研究 的文章 。本 文拟
方内栏装饰珍禽瑞兽 、 乐舞、 车马出行。属于边框的 左右竖石分成若干小格 , 分别绘有西王母跽坐神山
像石 资料 , 中西 王母 像 有 6 其 2幅 , 占一 半左 右 的汉 墓 。 同时 , 画像 石 中 为增 强 这 类 文 化符 号 的 神秘 色
的传统美德 , 在汉代 , 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趋于政治
后室 、 耳室等几部分构成 。墓 门左右两边有竖石而
立, 上有 横 楣 , 嵌 门坎 石 , 一 对 石 门 , 向里 开 下 设 可 合 。陕北 画像 石大 多 布 置 于这 对石 门上 , 有 少量 只
把 死 人 当 作 生 人 看 待 。 “ 死 如 生, 亡 如 事 事
存” (T的观念 深入人 心 , Jp) z 因此 “ 厚资 多藏 , 用如 器 生人 ” ‘ ) [ 。厚 葬 之 风 愈 演 愈 烈 , 至 于 富 者 奢 ] “ 僭 , 者单 财 , 贫 法令 不 能禁 , 礼仪 不能止 。 ]p) ”4(i s
其 下为 白虎等 表示 方位 与吉样 的形 象 。 通 过 这些 具 有类 似 特 征 的 画像 石 , 我们 可 以 了

陕西 丧葬 习俗

陕西 丧葬 习俗

陕西丧葬习俗(1)丧葬是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它属古代“五礼”中的“凶礼”。

长期以来,人们遵循着儒家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滕文公(上)》)的古训,一方面出于“人伦之道”、不忘根本的深厚感情,另方面又屈从于灵魂不死的传统观念,希望已亡故的亲属能享受到阴问的富贵和安宁,因而不惜重金为死者扬幡鼓吹、盛殓厚葬,以示儿孙恪守“丧尽礼、祭尽诚”的守孝之道,实则与厚养薄葬的古礼相去甚远。

下面介绍的主要是丧葬旧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各地不同程度地流行。

第一节初丧、入殓、成服当老人病危时,男请户族及舅家探视,女请娘家探视。

病人处于弥留之际时,大都希望同儿女见面,作最后袂别,以便吩咐后事,如事业的继承、财产的处理、对子孙为人处世的教导等。

此时子女日夜侍候在侧,病人如有很多的子孙、亲人守着他死去,俗称“孝子送终”,便会被认为是难得的善终。

在关中和陕北许多地方,病人临终前,要用温水把身体擦洗干净,男者要剃头,女者要洗梳头发,并修剪脚、手指甲,然后把套好的寿衣穿上。

死者为男性,通常由儿子和女儿来料理;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媳妇来料理。

寿衣穿单不穿双,穿绸不穿缎,穿棉不穿皮毛。

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人们喜阳不喜阴,忌用双数,也忌穿黑色老衣,为的是图吉利。

一般为“五领三腰”。

即五件上衣,三条裙裤,也有穿七套、九套的。

在陕南的安康市和石泉县一带,死者头戴倒巾帽、足穿薄底布鞋,死者活了多少岁,便在鞋底打几个结,如活了60岁,便在鞋底打6个黑点。

男者为长袍短褂,女者为短衣长裙。

缎子与“断子”谐音,皮毛则为畜类,怕来生变兽或断子绝孙,故忌用。

换好老衣,把病人转移到临时设置的木板床上,头朝里、脚朝外,取意向外走。

据说在咽气之前,如果不换上老衣,亡魂便是光身子,或者在阴曹地府穿的是旧衣服;如果死在炕上,亡魂便会背着沉重的土炕进阴间,这些都将使子女终身感到遗憾。

而在关中的韩城、华县、陕北的延川、黄陵及陕南等地,则是在病人断气后才将遗体洗净,并为其整容、换寿衣,然后才把死者移放在铺有干草的木板床上。

陕北唢呐与陕北丧事

陕北唢呐与陕北丧事

在陕北,无论是红(喜)事还是白(丧)事,光景过得好一点的人家,总要雇佣一班吹手(本地也叫响手,不太文雅一点的人叫吹鼓手)来渲染气氛。

若是红事,则愈加红火热闹,喜上加乐。

若是白(丧)事,则更添其悲凉凄酸。

喜事上,响手的讲究并不多,而在丧事上的讲究就较多了。

在此,笔者只将自己所知道的陕北唢呐与陕北丧事之间相关联的有关细节作一简述,以供研究者参考并指正。

在陕北,一班吹手有五人组成,他们所使用的有打击乐器:锣、鼓、镲;有吹奏乐器:大号(两杆)、唢呐(两杆)。

他们五人分工各不相同,称呼也因此不同。

这里的人们称他们是:压上眼的、压下眼的、敲锣的、打鼓的、拍镲的。

当哪家有人亡故,事主家须先派一村人去请阴阳择定破土埋葬之日,然后再带着这些音讯(消息或情况)回村给事主家汇报。

汇报完毕,再去请娘家。

娘家请罢,再给其他或远或近的要紧亲戚报丧。

若路近者捎个话也行。

若路远者必得派人去说。

在捎话或派人去报丧之间,家族人也相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抬埋先逝之人,然后请人帮忙、相互。

有时是事主家专门请,有时不请自己也来。

人们把这些人叫“相互”。

若事主家家境贫寒,则丧事一切可从简:除请阴阳择葬日选坟地之外,只请几个掘墓者(当地人叫打坟的),用上一些“相互”,简单过个昼夜事情,只要亡人能安安稳稳“上山”为妥。

若事主家家境稍有富裕,再加之是顺情老人亡故,那么这便是他们炫耀自己的好机会。

一般来说,过个三昼二夜的事是最平常的了。

更有甚者,还可以请先生、礼生、道士、或和尚,做道场、念经来超度亡魂。

当然不管是“昼夜”之事也罢,还是三昼二夜之事也罢,离开响手是不体面的。

待择定埋葬之日后,事主家就必须请村中有威望或善办事者,让他到集会上定一班手艺不错的吹手,到时为该丧事上助兴。

定吹手时,要讲好正式价格,并讲清啥时一定要来,啥时可以离开。

正价说好后,揽头(即一般为吹手班内执事者或压上眼的)要以正价的多少按一定的比例收取定资(以防事主家变卦,耽误吹手的生意),有时炮钱(响手鸣炮也算钱)、喜钱(后边作解释)不算在内,有时正价与炮钱、喜钱总算在一起。

老人去世后烧七有哪些说道

老人去世后烧七有哪些说道

老人去世后烧七有哪些说道丧葬礼仪习俗-烧七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烧七”。

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较重要,亲朋也要送来些纸、烛。

此中还有一个“回煞”(又名“回殃”)仪式。

旧俗以为人死后其魂魄犹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阴魂要回家一次,具有时间由道士推算。

届时,丧家把香烛酒食摆好,在地上铺一层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检验死者回来的足迹。

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贴纸钱一张,立在门口台阶上或插于死者落气之屋的房檐下,据说阴魂见此就会进屋。

用土罐装一煮熟了的鸡蛋置于房屋角,以此贿赂殃神(俗称鸡脚神),让死者鬼魂在家里多待一会儿。

这时,一家老少躲得远远的,待规定的时间过去之后,先将一串爆竹丢进屋内,爆完才可以进家。

满百日和周年时,还要烧纸祭奠。

在人死后的半年或一年时,再给死者做一次道场。

/Dict.asp?id=3290陕西烧七、百日祭、周年祭死者葬后,孝子在家设灵位,守孝三年,按阴阳先生写出的“期单”进行祭祀活动。

“期单”贴在灵堂前,丧家必须照单行事,不得稍有疏忽。

“期单”上要写明“烧七“、“回殃”、“百期”等日子。

“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

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死者从去世之后,在49天内,每隔七天阎王要审问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称“过七灾”。

在烧七时,丧家要在大门口挂白纸灯笼,表示家有重孝。

头七在家设灵牌,焚香明烛,供献酒肴祭奠,下余六七都到坟地化纸钱。

一般以一、三、五等单七祭札较隆重,亲友皆至,孝子要哭灵;二、四、六等双七,亲友不来。

孝子只烧纸、不哭灵,称为“空七”。

尤以“三七”和“末七”最重要,每逢这两个“七”日,亲友都要到坟上烧纸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场。

陕北绥德葬礼仪式流程

陕北绥德葬礼仪式流程

陕北绥德葬礼仪式流程The funeral ceremony in Suide, Northern Shaanxi, is a solemn and traditional event that carries deep cultural significance. 陕北绥德的葬礼仪式是一个庄严而传统的事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gather to pay their respects to the deceased and offer condolences to the grieving family. 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向逝者致以哀思,向家人深深表示哀悼。

The funeral procession typically begins with a wake, where mourners gather to pay their respects and say their final goodbyes. 葬礼仪式通常从守灵开始,悼念者聚集在一起,向逝者致上最后的告别。

During the wake, family members may engage in ritualistic practices such as burning incense, offering prayers, and mourning loudly. 在守灵期间,家庭成员可能会进行如烧香、祈祷和大声哀悼等仪式性做法。

The funeral procession then moves to the burial site, where the deceased is laid to rest in the ground with traditional burial rites. 葬礼队伍随后前往墓地,逝者在遵循传统葬礼仪式下被安葬入土。

The burial process may involve family members and close friends taking turns to sprinkle dirt over the coffin as a symbol of their final farewell. 安葬的过程可能会包括家人和亲近的朋友轮流撒土在棺材上,作为他们最后的告别之意。

陕北丧葬艺术中的纸火

陕北丧葬艺术中的纸火

丧葬习俗是一个民族心灵的表现,它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已经存了几千年,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办一场完整的白事,每一道程序都不能有差错,这既是对逝者的尊敬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丧葬习俗因域不同会有一些差异,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丧葬习俗中一门重要的民间艺术——纸火。

纸在丧葬习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白事中每道程序中都留不开纸,其中纸火最具有艺术性,纸火在一些地方又叫纸扎或纸货,主要是指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中所扎制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宅院、动物等等纸制口。

是以竹杆、向日葵和高粱杆为骨架,以线团缚住部位,糊白纸或彩纸为装饰,融剪纸、绘画、书法、纸编、雕刻裱糊等工艺为一体,以传统习俗为支撑的艺术。

纸火一方面包含了主人才死者的悼念,另一方面是人死后有衣穿、有饭吃、有人服侍的美好生活的遐想。

纸火艺术是一种短命的艺术,一套纸火从头到尾最快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然后就被一把火烧掉,从艺术角度讲他的生存时间应该是最短暂的,如果能将这门艺术应用到其他领域并将其发扬光大,相信其生存空间会更大。

陕北葬俗

陕北葬俗

陕北葬俗生活在黄土高原的陕北人民,世世代代依靠黄土地为生,死后也长眠于黄土之中。

古时游牧民族的火葬、野葬、树葬在陕北多不采用。

传统葬俗也在陕北各地大同小异地延续着,它是对死者礼仪的习俗。

一般老人年逾六十,即开始购置棺材,制作寿衣。

棺材俗称“寿木”,以松柏木料为优;寿衣俗称“老衣”,以蓝、红、黄棕红绸缎为料;有褥、被、裤、袍子、褂子等,一般为7件。

如果年轻人夭折(称“小口”)不得超过3套。

老人丧事称“白事”,坟(地)称陵(地)。

民间对阴宅的选择非常重视,必须出钱请阴阳先生选地势、定方位。

有句百姓谚语“子孙出在坟里,富贵出在门里”,透澈道出其中的原因,人民祈求后世子孙的富贵愿望。

陕北地区各家族一般都有家族墓地(俗称祖坟),按血缘辈份从上到下依次竖排,同辈则横排,至少满三代以上方可新立坟地。

挖墓坑先下线挖坑,称“破土打陵”。

一般坑长8米,宽4米,深8、9尺。

后打墓窑,墓窑一般深8尺,宽、高均为5尺。

若遇合葬,要打的能放下两副棺材即可。

一些富裕户,预先在地下用砖或石头砌成墓窑,称之谓“堂子”。

堂子以上地面加盖牌楼的叫明堂子,不加盖的叫暗堂子。

12岁以下夭折的,均不埋葬,用干草裹尸送到山里了事。

怀孕妇女死亡,需剖出肚中婴儿或在肚子上扣面锅,请阴阳行生上符后埋葬。

老年人病危,子女日夜守护,并通知户族女面(亡人的姑、姐、妹家统称)及舅家前来看望。

子女守候至老人停止呼吸,称“给老人守气”。

若老人寿终正寝,称“顺心老人”,应隆重举行葬礼。

老人停止呼吸前后,给其整容,即(男)剃头刮须|(女)梳头盘髻,并洗面净身,穿老衣。

然后摘门板,铺谷草,将亡者双足朝门放置在谷草床上,脸上盖一张白麻纸,叫“盖脸纸”。

脚下放一个小供桌,上放供品、香碗。

榆林地区讲究老人死后要扭死一只“替罪鸡”意为死者生前可能有错,死后为免阎王怪罪,让鸡去替罪。

老人去逝,将其穿过的衣服,用过的被褥,卷放于墙头。

在大门外挂出“岁数纸”、(按岁数每岁一张纸剪成长条状,红长纸条围捆成一束),向世人报丧。

陕北葬俗与中华根文化

陕北葬俗与中华根文化

陕北葬俗與中華根文化“陕北”就其字意而言是對“陕西北部”所指,也就是對當今以綏徳、米脂爲中心的陕西省延安、榆林两地區的泛稱。

追溯遠點是秦上郡的核心區域。

最早的“上郡城”建于公元前 361年,比秦統一六國的公元前221要早140年。

秦始皇劃全國爲36郡的上郡,除了延安、榆林的核心區域外,也涵盖了后來收复的河套地區及其北岸部分區域,郡首地沿袭而設在140年前所建的“上郡城”,城内疏属山頂遺留秦長子扶蘇墓,大理河畔遺留秦大将蒙恬墓。

再追溯遥遠點,是“真武文化”的發祥地。

這里所説的“真武文化”即是中華中原文化之根,也就是“中華根文化”。

就地理位置而言,“陕北”在中華中原地區的北部,中原文化崇尚的北鬥、北方之神、玄天、玄武大帝等就是指來自北方的“真武祖始”。

最早的“上郡城”是圍繞疏属山而建的,是真武部族創造文字,創始歷灋之地。

“上郡城”西南遺留人工堆筑的“巽地嵝”和后人爲紀念其功績而在合龍山建的真武祖始廟。

真武祖始廟在明代被道教照搬扩建于陕西佳县白云山上,成爲祭奉真武祖始、北方之神、玄武大帝的全國最具代表性的最大廟宇,尊“上郡城”合龍山的真武祖始廟所在地人類爲“玄武大帝”的娘家人。

“中華根文化”就是:依八卦原理而認知的日軌陰陽五行軌蹟所創生的文字及干支歷灋,并将其與“歸爲人類”的生活、生存軌蹟融爲一體的天人合一理念。

“陕北”的喪葬习俗就與“中華根文化”紧密的結合在一起。

“陕北”的全套喪葬习俗一般是指60岁以上有子孫者的必遵禮儀,60岁以下視其子女的經紀狀况有所减从,无子女者葬儀就簡而又簡了。

這里介紹的是60岁以上有子孫者的必遵禮儀。

首先,确認死亡后,必須将一大紅公鷄由死者長子在死者旁摔死后伴随其尸,叫“引路鷄”,“公鷄”二字是對“軌變歸延點陽程續變歸生點延進軌蹟升繞”的表呈,“引路鷄”即是“引導死者往生”之意;其后是将死者擡離床、炕,置于鋪墊干草(谷草)的門扇之上,“門”本意是“繞界循環”,也指離别陽程往去陰程,干草(谷草)字意是“干生延分繞界續承”;接下來是擇日入殓,陕北叫“陳函”,一般是等孝子、孝孫們到齊后舉行,“陳函”字意是“延變歸附繞界干生陷藏延歸軸生分變”。

陕西 丧葬 习俗

陕西 丧葬 习俗

陕西丧葬习俗(1)丧葬是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它属古代“五礼”中的“凶礼”。

长期以来,人们遵循着儒家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滕文公(上)》)的古训,一方面出于“人伦之道”、不忘根本的深厚感情,另方面又屈从于灵魂不死的传统观念,希望已亡故的亲属能享受到阴问的富贵和安宁,因而不惜重金为死者扬幡鼓吹、盛殓厚葬,以示儿孙恪守“丧尽礼、祭尽诚”的守孝之道,实则与厚养薄葬的古礼相去甚远。

下面介绍的主要是丧葬旧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各地不同程度地流行。

第一节初丧、入殓、成服当老人病危时,男请户族及舅家探视,女请娘家探视。

病人处于弥留之际时,大都希望同儿女见面,作最后袂别,以便吩咐后事,如事业的继承、财产的处理、对子孙为人处世的教导等。

此时子女日夜侍候在侧,病人如有很多的子孙、亲人守着他死去,俗称“孝子送终”,便会被认为是难得的善终。

在关中和陕北许多地方,病人临终前,要用温水把身体擦洗干净,男者要剃头,女者要洗梳头发,并修剪脚、手指甲,然后把套好的寿衣穿上。

死者为男性,通常由儿子和女儿来料理;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媳妇来料理。

寿衣穿单不穿双,穿绸不穿缎,穿棉不穿皮毛。

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人们喜阳不喜阴,忌用双数,也忌穿黑色老衣,为的是图吉利。

一般为“五领三腰”。

即五件上衣,三条裙裤,也有穿七套、九套的。

在陕南的安康市和石泉县一带,死者头戴倒巾帽、足穿薄底布鞋,死者活了多少岁,便在鞋底打几个结,如活了60岁,便在鞋底打6个黑点。

男者为长袍短褂,女者为短衣长裙。

缎子与“断子”谐音,皮毛则为畜类,怕来生变兽或断子绝孙,故忌用。

换好老衣,把病人转移到临时设置的木板床上,头朝里、脚朝外,取意向外走。

据说在咽气之前,如果不换上老衣,亡魂便是光身子,或者在阴曹地府穿的是旧衣服;如果死在炕上,亡魂便会背着沉重的土炕进阴间,这些都将使子女终身感到遗憾。

而在关中的韩城、华县、陕北的延川、黄陵及陕南等地,则是在病人断气后才将遗体洗净,并为其整容、换寿衣,然后才把死者移放在铺有干草的木板床上。

陕北丧葬习俗

陕北丧葬习俗

陕北丧葬习俗陕北丧葬习俗有哪些陕北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最后又要魂归黄土,即“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守气人都有一死。

陕北人把人死了不说死,认为说“死”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不文明。

陕北人把老年人死了说“老了”;中年人死说“殁了”;小孩死了说“撂了”。

百善孝为先。

在老人上了年纪,生活不能自理时,子女们往往轮番侍侯,对老人进行细致入微的照顾,称为“养老”。

父母老人一旦有病,儿女就不出远门,在家劳动照顾老人。

老人病重时,儿女就守在老人身旁,这叫“守气”。

这时就先要给老人洗脸、剃头、净身(温水擦身),以防老人“老了”。

如果老人病危,儿女就要整天守在老人身旁,在老人咽气前就要给老人穿好老衣(寿衣)。

如果等到老人已经断气才给老人穿上寿衣的话,有两种说法:一是魂走时穿不上新衣即使做鬼也是穷鬼;二是外人会笑话,某某家老人“老了”还是红格溜(赤身),笑话儿女不孝。

老人断气后,先用酒精棉球净面(洗脸),以防小虫,再给亡人两只手腕绑打狗饼,准备尸体下坑,找一张床,铺上干草,把尸体放在地上。

用五张麻纸糊一块纸被,把亡人的脸面和全身盖住。

为的是好看。

铺干草讲究的是,一是为了干澡通风,便于尸体存放;二是即是病人一时休克再复活,一有动静,干草容易发出响声,使儿女便于发觉。

此时接着要找一只鸡,亡人是男的,就得找一只母鸡;亡人是女的,就得找一只公鸡。

讲究的是阴阳搭配,做鬼也有个伴。

在门槛上将鸡头扭下,民间叫“到头鸡”。

把鸡毛拔净,在鸡左右翅膀下各插一根筷子,把鸡放在一个碗里,然后献在亡人前面的祭品桌上。

孝子出大门,到十字路口点香给亡人指路。

报丧报丧,首先把亡人的铺盖卷放在院墙头上,村里人一看到铺盖卷便可知道谁家老人“老了”。

其次要挂岁数纸。

如果老人八十岁,起码要拿八十几张麻纸。

风俗是要多几张,儿女总愿自己的老人长寿。

把麻纸左右开剪,剪三剪,剪成串。

六十岁以上的死者,岁数纸中间绑红纸条,小口不绑。

把剪成串的岁数纸挂在大门口,过路人一看便能推测到老人的大概年龄。

陕北民俗

陕北民俗

小场子是在大秧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在大秧歌的精华,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独立性,在技巧上显得更 加精湛;在情绪上显得更加饱满,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低位,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宠爱的,最喜欢的 民间歌舞之一。
小场子有俩种:一种是“踢场子”,也称“掏场子”,另外一种是“打轻家什”,表演的时间一般都是在晚 上大场子(大秧歌)扭完之后由演员围成一个“太阳圈”。然后再锣鼓家什及唢呐的伴奏下进行表演。整个场面 文武结合,歌舞相配,这一招一式的献艺露技,深受人们的欢迎。
大场子也叫“大秧歌”,古时也称转大套,它规模宏大,人员较多,是在过街及大广场等场合下进行的集体 性歌舞表演活动,也是秧歌表演中最壮观,最热闹、最丰富、最有吸引力场面之一。
大秧歌无论新旧都要突出一个“美”字,则技巧精湛,舞姿优美;发挥一个“活”字,则要动作流利,身子 灵活;强调一个“快”字,精神饱满、情绪欢快;做到一个“齐”字,则步调一致,动作整齐。这样会使整个场 面生动活泼,狂欢矫健,情绪快乐,热闹非凡,给人民脑海里烁于一个美好的印象。
陕北说书是古老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历史有机。传说在三皇时代就留下盲人说书,人们称三皇 为说书人的祖师爷。
说书,属曲艺一种形式,说书人,民间又称“书匠”。
民间说书一般有安乐书和还原书两大类。安乐书其意大约是求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人口兴旺,四季发财,消 灾免难,吉祥如意;还原书是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不幸的之事,但没发生特大祸灾,其意是神灵保佑的结果, 所以给某神灵许下一两场(一场大约四至五万星,三炉香为一万星)书文给予回报。
提起腰鼓人们自然想到安塞。安塞县素有“腰鼓之乡”的称谓,它于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形成了著名的 “延安三鼓”。
安塞腰鼓它不仅打红了陕北的角角落落,曾多次上省城,京都甚至漂洋过海到外国访问演出。深受国内外人 们的普遍欢迎和赞扬,荣盛全国,震惊全球。

论陕北的丧葬礼仪与陕北文化

论陕北的丧葬礼仪与陕北文化

Vol.36No.2Feb.2015第36卷第2期2015年2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 oc.S ci )我国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没有发生过断裂,像黄河、长江一样从远古流到现在,并波涛汹涌地流向永久。

在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风俗中,仍然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产生过辉煌灿烂的氏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得到较完整的传承,特别是生婚嫁娶、丧葬礼仪等民俗活动中可以看到丰富的中国文化,令人赞叹不已。

死亡是每个人一生最后的归宿,无论你生前伟大还是渺小,终归难免一死。

正因为人终有一死,所以才有了丧葬习俗。

所谓丧俗,就是指安葬、哀悼死者的一系列礼仪活动。

人们采取丧葬礼俗,最终目的是既要让死者安息满意,又要让活着的人活得安宁。

中国的丧葬礼俗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如同中国灿烂的文化一样生生不息。

丧葬礼俗中包含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

这个结,是死者与生者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中华民族“孝”文化的深切体现,是中华儿女优秀美好的品德与精神。

一、陕北丧葬习俗形成的原因及现状陕北地处偏远,由于天灾人祸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成为偏僻荒凉、封闭落后的边塞地域。

改革开放之前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保存了非常古老的以汉民族风俗习惯为主体兼容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古老民俗,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汉民族与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活化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状况的大幅度改善以及区内外人口的大量流动,陕北民俗的原生形态正因现代元素的融入而迅速改变着。

然而,就目前陕北的丧葬习俗来看,虽然礼节仪式简化了许多,不再像以往一样繁难冗杂,但主要的礼节仪式依然保存着,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而从中体现的孝亲特色依然十分明显,也因此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陕北丧葬习俗的珍贵资料。

陕北这块土地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与文化,而我们研究陕北丧葬礼仪的目的,就是通过对陕北丧葬礼仪的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陕北文化,使我们更加了解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

陕西丧葬习俗

陕西丧葬习俗

陕西丧葬习俗(1)丧葬是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它属古代“五礼”中的“凶礼”。

长期以来,人们遵循着儒家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滕文公(上)》)的古训,一方面出于“人伦之道”、不忘根本的深厚感情,另方面又屈从于灵魂不死的传统观念,希望已亡故的亲属能享受到阴问的富贵和安宁,因而不惜重金为死者扬幡鼓吹、盛殓厚葬,以示儿孙恪守“丧尽礼、祭尽诚”的守孝之道,实则与厚养薄葬的古礼相去甚远。

下面介绍的主要是丧葬旧俗,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目前仍在各地不同程度地流行。

第一节初丧、入殓、成服当老人病危时,男请户族及舅家探视,女请娘家探视。

病人处于弥留之际时,大都希望同儿女见面,作最后袂别,以便吩咐后事,如事业的继承、财产的处理、对子孙为人处世的教导等。

此时子女日夜侍候在侧,病人如有很多的子孙、亲人守着他死去,俗称“孝子送终”,便会被认为是难得的善终。

在关中和陕北许多地方,病人临终前,要用温水把身体擦洗干净,男者要剃头,女者要洗梳头发,并修剪脚、手指甲,然后把套好的寿衣穿上。

死者为男性,通常由儿子和女儿来料理;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媳妇来料理。

寿衣穿单不穿双,穿绸不穿缎,穿棉不穿皮毛。

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人们喜阳不喜阴,忌用双数,也忌穿黑色老衣,为的是图吉利。

一般为“五领三腰”。

即五件上衣,三条裙裤,也有穿七套、九套的。

在陕南的安康市和石泉县一带,死者头戴倒巾帽、足穿薄底布鞋,死者活了多少岁,便在鞋底打几个结,如活了60岁,便在鞋底打6个黑点。

男者为长袍短褂,女者为短衣长裙。

缎子与“断子”谐音,皮毛则为畜类,怕来生变兽或断子绝孙,故忌用。

换好老衣,把病人转移到临时设置的木板床上,头朝里、脚朝外,取意向外走。

据说在咽气之前,如果不换上老衣,亡魂便是光身子,或者在阴曹地府穿的是旧衣服;如果死在炕上,亡魂便会背着沉重的土炕进阴间,这些都将使子女终身感到遗憾。

而在关中的韩城、华县、陕北的延川、黄陵及陕南等地,则是在病人断气后才将遗体洗净,并为其整容、换寿衣,然后才把死者移放在铺有干草的木板床上。

任韶华:陕北“喜丧”

任韶华:陕北“喜丧”

任韶华:陕北“喜丧”在陕北,葬礼又叫“白事”、“丧事”,上了年纪的老人出殡,被称为“喜丧”。

陕北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最后又要魂归黄土,即所谓“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为老人高高吹响上山的唢呐,体现陕北人骨子里那种知生知死的达观意识。

2012年9月23日上午9点,我们被一阵阵的鞭炮声和身着白衣及高高耀眼迎风飘动金银幡子的送葬队伍所吸引,在得到事主的同意后,我们跟随着他们行进了一段时间,在不远处的半山坡上能看到有一排窑洞被各种颜色的花圈所围拢,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此时,锣、鼓、镲和一阵阵悠长凄凉的唢呐声,在黄苍苍的山塬上传开,披麻带孝的人们淌过一条小河沿着山间小路向山上攀行……因病去世的老人叫冯秀珍,80岁,家住延安市延长县交口镇的李家崖村。

老俩口共生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子孙后代共117人,四世同堂。

在陕北,像冯秀珍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出殡,被称为“喜丧”,人活百岁,难免一死,老人生时幸福,死后亦可含笑九泉了。

▲陕北,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陕北人的丧葬习俗颇具有特点。

▲ 长子手捧母亲的遗像,心情悲痛。

▲ 镇上请来的敲锣的、打鼓的、拍镲的、吹锁呐的民间乐队。

▲ 逝者的儿媳及晚辈们拿着孝棒和祭奠物品随队伍依次缓缓前行。

▲ 老人的长孙扛着引魂杆前走,孝男孝女举着花圈、纸火等排成一队向大山里走去。

▲ 儿女们把老人的遗像挂在灵棚上。

▲ 进入院子,依辈份年龄有序地排列着双膝跪地,深沉悲哀地磕头。

▲ 老人的女儿们一直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

▲ 外孙女对姥姥充满了思念。

▲ 乐队歌手悲凉凄情地唱起改了词的陕北民歌。

▲ 逝者的老伴叫朱志财,当年也80岁。

从他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老人家对待生与死的豁达。

▲ 全家的合影。

▲ 丧事上要吃八碗肉:四红四白。

▲ 乡亲们坐在临时搭建的阳棚下吃午饭。

▲ 安抚调皮的孩子们。

▲ 下午5点,娘家的人到来,带来了花圈和牲醴祭品。

▲ 孝子们要下山迎接娘家人,同时要把祭品抬上山。

▲ 入夜,灵堂前已经摆装塔状的五层灯烛,孝子们围着烛台依次“转灯山”。

陕西丧葬习俗

陕西丧葬习俗

陕西丧葬习俗叫魂和穿寿衣在陕西的殡葬文化中,主要是强调在亲人去世以后,孝子要送终,还有一种称为“叫魂”的文化习俗。

而且,在下葬之前,逝者始终要穿戴寿衣,寿衣的穿戴还十分讲究。

孝子送终与叫魂当老人在弥留之时,要将其移到正厅临时铺设的木板床上,旧俗认为病人死在炕上,亡魂便会在阴曹地府背着沉重的土坑受罪。

搬床后,病人已经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要想亲人交待后事,作临终遗嘱,而女儿也要日夜守护病人,寸步不离。

病人如有很多的子女、亲人守着他死去,俗称孝子送终,便会被认为是难得的善终。

老人刚烟气时,守候在旁的儿子要含悲忍泪放声呼喊:“爹(或者娘)!你别走,你回来,你别丢下我不管了!”如此反复地呼喊多次,此谓叫魂。

旧俗认为人刚死,魂魄尚未走远,通过叫魂将其魂魄叫回来就可以复生,直到呼叫到还魂无望时,才举哀号哭,开始办理丧事。

穿寿衣在关中和陕北很多地方,病人在临终前,子女就要给病人修容、洗身和穿寿衣。

旧俗认为如果在断气前不换上寿衣,亡魂便会是裸体,或是在阴间穿的是旧衣。

在关中的韩城、华县和陕北的延川、黄陵及陕南等地则是在病人断气后才将死者的遗体用温水洗干净,并为其整容并换上寿衣,之后才把死者转移到临时设置的木板床上,此时停灵的灵床,床要顺着房屋方向摆放,死者的头朝里脚朝外,寓意向外走。

死者是男性时,沐浴及更换寿衣通常由儿子或者女儿料理;死者为女性时,则女儿或者媳妇料理。

寿衣忌用皮袄皮裤,也忌用缎子(关于此解释详看网站内做寿衣)。

穿寿衣的讲究无论冬夏,穿寿衣都以穿棉衣为主,衣裤均不钉扣,全部系带,表示带“子”的意思,寓意后继有人。

衣裤的件数都为单数,一般穿三重、五重、七重寿衣,通常则为“五领三腰”,就是五件上衣和三条裤裙,穿七重寿衣的则为“七领五腰”。

寿衣的样式要用同时代的礼服,男为长袍马褂、女用短衣长裙。

头下要用红色鸡形枕,这只枕头通常是死者生前做第一个大寿的时候,由长孙媳或大外孙媳妇送的寿礼。

鸡为“积”的谐音,通常认为这个枕头可作为死者积福的证物,这样亡魂到了阎王那里就不用受罪了。

陕北丧葬习俗与北斗七星图案

陕北丧葬习俗与北斗七星图案

陕北丧葬习俗与北斗七星图案——李建兵教学领悟陕北丧葬习俗中有一个程序是盛含。

盛含:给死者入殓时在棺木底板上面摆放七枚铜钱,呈北斗七星图案,并给亡人口中含铜钱,也有放镍币或银元的,这就叫盛含。

它是古代丧仪之一,在死者口中放入米、贝、珠、玉之类,表示不忍见死者张着嘴,又一说:亡人到了阴间,见了阎王,阎王会问:“你辛苦挣了一辈子钱,那么挣的钱在哪儿?”亡魂便把口中的钱币吐出理直气壮地说:“在这里”,否则会受到阎君和小鬼的歧视和嘲笑。

丧葬盛殓时,棺材内底板上铺七枚铜钱,状类北斗七星图案,这种习俗在现时的北京、兰州等地也有。

据考古发掘得知:①1999年10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张家口市沽源县域梳妆楼内部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一座元代墓葬,墓穴由砖墙和木椁隔为三个墓室。

西室柏木棺内距棺底5厘米有一层隔板,隔板厚3厘米,上面有七个圆洞,其排列形状与北斗七星一致。

棺内有丝质上衣,上有梵文。

②2008年12月,广西上思县出土可能是明代或明末清初的古墓葬,棺材底板上有七个直径约2厘米的小孔,按照“北斗七星”的勺子状排列,七枚古钱币放置在排列成“北斗七星”的七个小孔内,小孔之间有线条相连。

③1957年发掘明十三陵葬有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时,发现万历皇帝尸体姿势侧卧、双腿微曲如睡眠状的“北斗七星”。

传说朱元璋贫贱时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双双因瘟疫死去,朱元璋因家贫不能棺殓。

次日与其兄抬着父亲的尸体山莽草葬,将抵山麓,忽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只好放下尸体避雨村寺。

第二天拂晓,朱元璋急忙去看,见父亲尸骸之上已是土堆高耸。

朱元璋自觉奇怪,遂把准备抬柩的六尺扁担放在地下,坐于其上,累了,就仰躺在扁担上,四肢伸展,不一会儿,有一老道经此,看到朱元璋整个身子和扁担恰好组成了一个标准的“天”字;老道正觉惊奇,不料朱元璋无意中侧了侧身子,头一低,手一缩,脚一钩,腰一弯,又睡着了。

老道说现出“天子”二字。

有人说,老道说的不对,说朱元璋的睡觉形状是“北斗七星”,当皇帝是上符天象。

陕北丧葬习俗上课讲义

陕北丧葬习俗上课讲义

陕北丧葬习俗陕北丧葬习俗陕北丧葬习俗有哪些陕北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最后又要魂归黄土,即“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守气人都有一死。

陕北人把人死了不说死,认为说“死”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不文明。

陕北人把老年人死了说“老了”;中年人死说“殁了”;小孩死了说“撂了”。

百善孝为先。

在老人上了年纪,生活不能自理时,子女们往往轮番侍侯,对老人进行细致入微的照顾,称为“养老”。

父母老人一旦有病,儿女就不出远门,在家劳动照顾老人。

老人病重时,儿女就守在老人身旁,这叫“守气”。

这时就先要给老人洗脸、剃头、净身(温水擦身),以防老人“老了”。

如果老人病危,儿女就要整天守在老人身旁,在老人咽气前就要给老人穿好老衣(寿衣)。

如果等到老人已经断气才给老人穿上寿衣的话,有两种说法:一是魂走时穿不上新衣即使做鬼也是穷鬼;二是外人会笑话,某某家老人“老了”还是红格溜(赤身),笑话儿女不孝。

老人断气后,先用酒精棉球净面(洗脸),以防小虫,再给亡人两只手腕绑打狗饼,准备尸体下坑,找一张床,铺上干草,把尸体放在地上。

用五张麻纸糊一块纸被,把亡人的脸面和全身盖住。

为的是好看。

铺干草讲究的是,一是为了干澡通风,便于尸体存放;二是即是病人一时休克再复活,一有动静,干草容易发出响声,使儿女便于发觉。

此时接着要找一只鸡,亡人是男的,就得找一只母鸡;亡人是女的,就得找一只公鸡。

讲究的是阴阳搭配,做鬼也有个伴。

在门槛上将鸡头扭下,民间叫“到头鸡”。

把鸡毛拔净,在鸡左右翅膀下各插一根筷子,把鸡放在一个碗里,然后献在亡人前面的祭品桌上。

孝子出大门,到十字路口点香给亡人指路。

报丧报丧,首先把亡人的铺盖卷放在院墙头上,村里人一看到铺盖卷便可知道谁家老人“老了”。

其次要挂岁数纸。

如果老人八十岁,起码要拿八十几张麻纸。

风俗是要多几张,儿女总愿自己的老人长寿。

把麻纸左右开剪,剪三剪,剪成串。

六十岁以上的死者,岁数纸中间绑红纸条,小口不绑。

把剪成串的岁数纸挂在大门口,过路人一看便能推测到老人的大概年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北丧葬习俗陕北丧葬习俗有哪些陕北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最后又要魂归黄土,即“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守气人都有一死。

陕北人把人死了不说死,认为说“死”是对死者的不尊重,也不文明。

陕北人把老年人死了说“老了”;中年人死说“殁了”;小孩死了说“撂了”。

百善孝为先。

在老人上了年纪,生活不能自理时,子女们往往轮番侍侯,对老人进行细致入微的照顾,称为“养老”。

父母老人一旦有病,儿女就不出远门,在家劳动照顾老人。

老人病重时,儿女就守在老人身旁,这叫“守气”。

这时就先要给老人洗脸、剃头、净身(温水擦身),以防老人“老了”。

如果老人病危,儿女就要整天守在老人身旁,在老人咽气前就要给老人穿好老衣(寿衣)。

如果等到老人已经断气才给老人穿上寿衣的话,有两种说法:一是魂走时穿不上新衣即使做鬼也是穷鬼;二是外人会笑话,某某家老人“老了”还是红格溜(赤身),笑话儿女不孝。

老人断气后,先用酒精棉球净面(洗脸),以防小虫,再给亡人两只手腕绑打狗饼,准备尸体下坑,找一张床,铺上干草,把尸体放在地上。

用五张麻纸糊一块纸被,把亡人的脸面和全身盖住。

为的是好看。

铺干草讲究的是,一是为了干澡通风,便于尸体存放;二是即是病人一时休克再复活,一有动静,干草容易发出响声,使儿女便于发觉。

此时接着要找一只鸡,亡人是男的,就得找一只母鸡;亡人是女的,就得找一只公鸡。

讲究的是阴阳搭配,做鬼也有个伴。

在门槛上将鸡头扭下,民间叫“到头鸡”。

把鸡毛拔净,在鸡左右翅膀下各插一根筷子,把鸡放在一个碗里,然后献在亡人前面的祭品桌上。

孝子出大门,到十字路口点香给亡人指路。

报丧报丧,首先把亡人的铺盖卷放在院墙头上,村里人一看到铺盖卷便可知道谁家老人“老了”。

其次要挂岁数纸。

如果老人八十岁,起码要拿八十几张麻纸。

风俗是要多几张,儿女总愿自己的老人长寿。

把麻纸左右开剪,剪三剪,剪成串。

六十岁以上的死者,岁数纸中间绑红纸条,小口不绑。

把剪成串的岁数纸挂在大门口,过路人一看便能推测到老人的大概年龄。

再次,通知死者娘家。

派一个自家人带好礼品(烟酒)去请死者娘家,通知娘家侄儿戴孝。

陕北人把通知娘家戴孝叫“出号”,一说“出号”,娘家人就知道当娘家戴孝,要行猪礼。

请阴阳“富贵出在门里,子嗣出在灵里”。

陕北人办丧事,最重要的风俗是请阴阳先生。

讲究的是选一处好坟地、测一个吉日。

灵地选好了,后代人丁兴旺发达;吉日选择好了,丧事办得顺顺当当,事主家不出怪事。

因此,不论家庭贫富,办丧事都要请阴阳,不请阴阳吃亏在眼前。

入殓葬日确定后,过三天要入殓。

入殓有规定的两个时间:一是清早太阳未出来时,二是傍晚太阳已落时。

不能见日头。

入殓要通知娘家,这是礼节。

正常死亡,娘家知道了也不来;而非正常死亡,娘家肯定会来人。

入殓前,把亡人的寿衣都穿戴好再入殓。

寿衣讲究的是穿单不穿双(三件、五件、七件),特指上衣,鞋帽各一件。

铺身钱,口含钱,五色线。

亡人入殓后,棺材里如有空隙,要充上花籽、柏叶。

这其中有两大用意:一是花籽寓意后代开花结籽代代繁衍,柏叶寓意四季长青人口兴旺;二是把棺材充实,下葬时亡人头像就不会动,以防亡人的头撞在棺材壁上。

孝帽、孝子棍丧事戴孝,分重孝和一般孝。

儿女戴重孝,孝帽、孝衫、孝裙,穿白鞋,这叫彻地孝。

侄儿戴自备孝,一般亲戚戴条子孝,阴阳、厨师戴带红点的条子孝,孙子戴花红孝。

儿女的孝帽上有棉花蛋、眼衫。

棉花蛋是男左女右。

如果亡人是父亲,儿女孝帽上左边吊一个棉花蛋,以示左耳不闻闲杂事,一心一意去守孝,右耳聆听母亲言;亡人是母亲,孝帽右边吊一个棉花球,以示右耳不听闲余事,一心一意去守孝,左耳只听父亲言;父母双亡,孝帽左右都吊棉花球,以示不闻闲杂事,一心一意去守孝。

眼衫,以示一心守孝,沉痛哀号,两眼不视闲杂事,见了也装作没看见。

重孝孝帽后边吊有一根麻线,以示披麻戴孝。

孝子棍,用一尺左右的细柳棍,沾上白纸条,供孝子拄。

迎帐迎帐,也叫迎祭。

凡遇白事(丧事),有送花圈、毛毯、被面帐子等礼品,用竹竿抬上,吹手迎上。

吹手在前,花圈、毛毯等随其后,接下来是遗像,最后是低头慢行的孝子。

迎帐队伍在村中转一圈,一是展示送来的礼品多,丧事办的好;二是显示孝子多,儿孙满堂、生活幸福美满。

接娘家、谢娘家在农村最爱看的是接、谢娘家,尤其是老人属非正常死亡或儿女平时对老人不孝服的,这时娘家来人是要发话的。

娘家来人进了村,孝子们在大门外路两旁跪接,吹手在前迎接娘家,其他办事人员接回娘家的花圈、猪等祭品和行礼。

娘家接回后,总管安排答谢娘家,一路上吹手吹奏,备一桌酒菜,到娘家的下榻处,总管把桌安平,立桌则丢人,酒斟满,孝子跪在地上。

由总管发言,告知病人几时得病,经过怎样治疗,穿了几件衣服,背了什么棺材等。

如孝子对老人孝顺,也属正常死亡,娘舅把酒一喝,让孝子平身。

孝子们给娘舅敬酒,谢娘舅完毕。

如老人属非正常死亡或儿女对老人平时不孝顺,娘舅就要问死亡原因,这时娘舅就要批评外甥。

娘舅的话说不好,也不喝酒,孝子还得长跪,当天晚上的烧纸、踩跪、过金桥、撒路灯等一切祭奠活动都进行不下去了,灵堂里的猪不能下锅,影响第二天的祭事和宴席。

这个环节是孝子最头痛的事。

一般情况,娘舅把孝子批评、数落一顿了事。

如果娘家人不发言,村里人会笑话娘家没一个办事人,全是傻瓜,怕的没敢开言。

这就把娘家人的面子全丢光了。

因此,具体情况需具体酌定。

祭孤魂把娘家接回来后祭孤魂。

选一与亡人的陵墓方向错开一点较高且平坦的地块祭孤魂。

其目的是:孝子请灵前,先把孤魂野鬼作以祭奠安顿好,让孤魂野鬼先吃饱喝好,就不和先逝的老人争抢祭品。

这样,先逝的老人就能享受到儿女们的祭品。

请灵过祭饭丧事(三昼二夜),请灵在前一天下午开始。

一般丧事(一天一夜),在聚客的当天晚上,祭孤魂毕,就开始请灵。

如是新逝,请灵,请三代。

如先前已殁了一个,就请先殁了的那个。

尸骨盒不进院。

请个牌位子,让老俩口团圆带路。

祭奠陕北风俗,当老人殁了,都要举行祭奠活动。

孝子要杀猪宰羊,富足户请礼生,一天三开祭(早、中、晚祭)。

三祭都由礼生安排,都用祭文(礼生来写)。

中等户只请吹手不请礼生。

孝子自己安排三祭。

每一次祭都是哭一阵、烧纸、奠酒。

孝子有文化的自己写一篇祭文,在正祭时读,以示书香门第、文人辈出;不写祭文体现以农为本、以过好光景为荣。

祭奠,在农村叫烧纸(也叫烧纸钱)。

凡前来唁言的亲朋好友和办事人员都要祭奠。

亲戚祭奠前,都要带祭品。

一般,娘家是猪礼(退一半),女婿要献猪(两家女婿退半个,三家女婿不退),侄儿、侄女、外甥是猪礼,外孙是羊礼,孙子是娱乐费。

外孙、孙子讲究少,民间常说孙子辈是:一个眼在哭,一个眼在笑。

想花费一点钱可以,不出也行,没人说闲话。

祭奠烧纸按亲戚远近辈份大小顺序进行。

每一排人烧纸,都要吹手张老号,办事人放鞭炮。

凡来的亲朋好友都得烧纸,之后是踩跪、转灯山、过金桥、撒路灯。

这中间烧纸最红火,有的人懂烧纸礼节,有的人不懂;有的人哭的好听,有的人不会哭;有的人是干嚎,没有眼泪。

众人看热闹,谁是真哭谁是假哭。

发丧发丧时,长孙扛引魂杆,重孙抱用红被面包裹的花棒槌,事后该被面也就归此重孙所有。

下葬扶柩高岗,泪洒青山,窀穸妥当,吊棺下葬。

棺材下葬时大头朝里,小头在口。

有的棺材底垫砖,有的垫煤块。

墓室里有墓砖(写亡人的生平)、墓灯、五谷、祭饭罐、墓祭桌等。

东南西北放桃木橛,为镇邪用。

棺材盖上放桑弓柳箭,是亡人自卫的工具。

风俗:棺材摆放的位置是男左、女右,男东、女西。

一定要细心放正。

陕北丧葬习俗方式陕北地处偏远,改革开放之前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保存了非常古老的以汉民族风俗习惯为主体兼容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古老民俗,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汉民族与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活化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状况的大幅度改善以及区内外人口的大量流动,陕北民俗的原生形态正因现代元素的融入而迅速改变着。

从目前陕北的丧葬习俗来看,虽然礼节仪式简化了许多,但主要的礼节仪式依然保存着,从中体现的孝亲特色依然十分明显。

一、葬具陕北从城市到乡村,至今仍然盛行土葬。

木质棺材是陕北汉族居民的主要葬具,按照当地风俗,棺木用料,柏木为上,松木为中,槐木、榆木、杨木、柳木为次。

旧时的棺材不涂漆,可以用核桃仁磨制出木料本身的自然花纹,现在大多在棺材外部髹漆绘彩。

据学者研究,这种葬具装饰形式可以上溯到东周时期。

棺木板的薄厚、页数的多少非常考究,棺木板越厚越好,页数则越少越好。

寿衣,是装殓死者的衣服,要在老人去世前准备好。

寿衣用料按照传统习俗要用有“寿”字的丝绸,品种包括衬衣裤、棉衣裤、夹衣裤、袍子等,要里外全新,不缀金属扣子,只缀布带或布纽扣。

颜色有红、褐、粉红、紫、兰、绿、黄色等,寿衣里子要红色,不能用黑色,意即后世红红火火。

不穿带毛皮的,否则,下一世会转牲畜。

不穿半杉半裤,否则,家中会出“半吊子”。

现在也有穿日常生活服装的。

男性头戴圆顶硬瓜壳帽,头枕鸡式枕,脚穿蓝色绣花鞋。

除了寿衣外,还要给老人准备被褥,被褥是红色的。

二、葬礼程序陕北汉族葬礼隆重,大致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1、入殓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也称入殓,分小殓和大殓。

小殓是给死者穿衣。

当地民俗认为,老人去世时,儿女都要赶到跟前。

老人断气前,儿女要给他或她净身、理发、剪指甲,然后穿寿衣。

净身是用清水及毛巾从头部开始洗到脚下,浑身洗干净。

寿衣必须在老人断气前穿好,民俗认为,人的灵魂走的时候穿什么,以后就一直穿什么。

大殓就是把尸体放入棺内。

按照当地民俗,老人不能去世在炕上,而要去世在一个能移动的木板上,最好是棺木盖上。

因此,去世前要将棺木盖搬到家中,在老人去世前将寿衣穿好,头前脚后,平平正正地平卧在棺木盖上。

不管什么时候去世,天黑前一定要正式将尸体移入棺中。

死者仰身直肢,随殓的物品,一般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四周用谷草、麻纸等充实。

2、殡殡,就是停放灵柩或把灵柩送到墓地去,按照陕北丧俗,灵柩的停放时间各地不同,少则3日,多则几十日甚或几个月,由奔丧者决定。

(1)着丧服在殡期,孝子必须着丧服。

丧服用白色棉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

按照当地习俗,儿子、媳妇、女儿、侄儿须戴重孝。

子女的孝服由长衫、长裤与帽子组成,腰间还要系上一根由麻搓成的麻绳,称“麻辫”。

只有孝子、孝女系麻辫,正所谓披麻戴孝。

有的地方孝帽前用白纱蒙面,两耳坠棉花球,以表示孝子们不看不听其事,一心守孝。

侄女、侄女女婿、外孙女及其女婿、孙女及其女婿、孙子及其媳妇、外甥等均不穿长裤。

女婿、侄女女婿、外孙女婿、孙女婿都由孝子出资送 1.5-2米的布匹,女婿、侄女女婿是深蓝色的,外孙女婿是绿色的,孙女婿是红色的,均系在腰间,称“腰孝”;过去,依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孝布的尺寸是有严格规定的,亲者用料最多,疏者用料依次递减。

(2)哭丧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