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和答案完整版
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综合能力检测(四)(第四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l2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C.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解析Cl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A项正确;雷雨时N2与O2反应可生成NO,而不是NO2,B项错;硫不溶于水,C项错;硅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D项错。
答案 A2.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尾气吸收的是()解析A、B、D项不会产生倒吸,故选C项。
答案 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均属碱B.SiO2、SO2均属酸性氧化物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酸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解析纯碱成分是Na2CO3,属于盐类,A项错;SiO2、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均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正确;NaHSO4能电离出H+,但NaHSO4属于酸式盐,C项错;铵盐中不含金属离子,D项错。
答案 B4.下列有关氨水和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的微粒种类数相同B.敞口放置后溶液的pH均可能减小C.都能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均具有强氧化性解析氨水中含有:NH3、NH3·H2O、H2O、NH+4、H+、OH-六种微粒,氯水中含有:Cl2、HClO、H2O、H+、OH-、Cl-、ClO-七种微粒,A项错;敞口放置后氯水逐渐变成盐酸,酸性增强,pH 减小,氨水中的氨气挥发,碱性减弱,pH减小,B项正确;氨水与SO2发生复分解反应,C项错;氨水不具有强氧化性,D项错。
答案 B5.下列反应一定不会产生气体的是()A.盐与碱的反应B.氧化物与水的反应C.酸溶液和碱溶液的中和反应D.金属与碱溶液的反应解析铵盐(如NH4Cl)可与碱[如NaOH、Ca(OH)2]反应产生氨气;氧化物(如Na2O2、NO2)可与水反应产生气体;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不会产生气体;金属与碱溶液反应可产生气体,如Al与NaOH溶液可产生H2。
新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

专题六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过关练考点1 无机非金属材料1.(2023广东,1,2分)“高山流水觅知音”。
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答案 C2.(2022辽宁,1,3分)北京冬奥会备受世界瞩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冰壶主材料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火炬“飞扬”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冬奥会“同心”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D.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 B3.(2022河北,1,3分)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B.陶瓷主要成分为SiO2和MgO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D.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答案 A4.(2023广东,3,2分)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中华家园,衣食住行皆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千家万户通光纤,光纤的主要材质为SiB.乡村公路铺沥青,沥青属于天然无机材料C.美容扮靓迎佳节,化妆品中的甘油难溶于水D.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答案 D5.(2023湖北,3,3分)工业制备高纯硅的主要过程如下:粗硅 SiHCl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SiO2+2C Si+2CO↑B.1 mol Si含Si—Si键的数目约为4×6.02×1023C.原料气HCl和H2应充分去除水和氧气D.生成SiHCl3的反应为熵减过程答案 B考点2 卤族元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6.(2023江苏,3,3分)实验室制取Cl2的实验原理及装置均正确的是( )答案 C7.(2023全国乙,11,6分)一些化学试剂久置后易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化学方程式可正确解释相应变化的是( )6FeSO4+O2+2H2O 2Fe2(SO4)3+2Fe(OH)2↓Na2S+2O2 Na2SO44Br2+4H2O HBrO4+7HBrCuSO4·5H2O CuSO4+5H2O答案 D8.(2023浙江6月选考,16,3分)探究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答案 A考点3 硫及其化合物9.(2023北京,7,3分)蔗糖与浓硫酸发生作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考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测试考卷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n 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洪40分)1.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氮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B.二氧化氮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C.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二氧化氮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2.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 )A.变红B.变白C.先变红再变白D.不变色3.某兴趣小组探究 SO2气体还原Fe",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能表明「的还原性弱于SO 2的现象是B 中蓝色溶液褪色B.装置C 的作用是吸收SO 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为了验证A 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 KMnO 4溶液,紫红色褪去D.为了验证A 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4.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 NaOH 溶液中,溶液变蓝色,再通入氯气,溶液由蓝色先变成红色,最后颜 色慢慢褪去,其原因是( )①氯气有漂白性 ②氯气与NaOH 溶液反应 ③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④次氯酸有漂白性化钠有漂白性 A.①④ B.②③④⑤氯C.①②③D.④⑤5.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硅原子和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也相同B.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氟酸反应,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C.二氧化硅中硅元素为+ 4价,二氧化硅具有氧化性D.在二氧化硅中,每个硅原子结合 2个氧原子 6 .下列变化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 )A .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B .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一氧化氮 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7 .下列反应中,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的是 ( )雷化剂8 . 507 + H-jO F H ?SO 3 9 . 2H 2S+ SO 2===3S U 2H 20 10 SO 2+ 2H 20 + Cl 2===H 2SO 4 + 2HCl 8 .下列关于硅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B.硅酸可由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得C.硅酸不稳定,加热分解会生成二氧化硅D.硅酸可由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得9 .如图是模拟氯碱工业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气体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具有还原性 D . 烧杯中的 NaOH 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A.10 .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B .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C.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但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 .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纯净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二、双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 6.0 分,共30分)11 .(双选)可用来制取硅酸的反应是()A.硅酸钙中加入稀硫酸B .二氧化硅加入沸水中C.水玻璃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D .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12 .(双选)实验室常用硫酸铜溶液吸收气体中的硫化氢:CuSO4+H2S===C U SJ+H2SO4,据此反应可以推测()A.CuS 不溶于硫酸B. CuS不溶于硝酸C.相同温度下氢硫酸饱和溶液中硫离子(S2—)浓度比CuS饱和溶液中大D .强酸可以制取弱酸13 .(双选)下列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B .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新制的饱和氯水中氯气与水的反应D .常温下二氧化硫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14 .(双选)下列金属中,既能与氯气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且生成相同的氯化物是()A.铁B.铝C.铜D.钠15 .(双选)下列实验现象中有白烟出现的是()A.铜丝在氯气中燃烧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镁带在氯气中燃烧D.钠在氯气中燃烧三、填空题(共1小题洪10分)16 .如图是由常见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人类生产、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身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放焰火必然会发生化学反应,故焰色反应属于某些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B.水蒸气的液化、煤的液化都属于物质状态的改变,都属于物理变化C.玻璃属于混合物、水玻璃属于纯净物D.利用厨房中的食醋和纯碱可证明醋酸酸性强于碳酸2.下列对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溶液中一定有CO 2-3B.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2-4 D.无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结论:溶液中含NH+43.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NaCl的电子式为B.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得到氯气和金属钠C.23Na37Cl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8:7D.由NaCl制备纯碱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4.Fe3O4与HNO3反应生成Fe(NO3)3、NO、H2O若溶解1mol Fe3O4,则被还原的硝酸是A.3 mol B.12mol C.13mol D.9 mol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相对应的是A.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B.N2性质稳定,工业生产金属镁时,为防止其氧化,可以用N2作保护气C.液氨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因此可用作制冷剂D.KAl(SO4)2·12H2O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6.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根据其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7.下列有关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铝陶瓷可用于制作假牙B.氧化铝陶瓷可用做半导体材料C.氮化硅陶瓷可用于制陶瓷发动机D.光导纤维可用于能量传输、信息处理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而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变化B.石油裂解是为了获得更多汽油,以满足迅速增长的汽车需要C.氢能、电能、风能都是绿色新能源,可以安全使用D.玻璃是将石灰石、纯碱、石英在玻璃熔炉中高温熔融制得的9.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可以加快氢气生成的是A.加入少量的醋酸钾固体B.加入浓硝酸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改用浓硫酸10.已知A、B、D、E均为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A是铁,则E可能为稀硝酸B.若A是CuO,E是碳,则B为COC.若A是NaOH溶液,E是CO2,则B为NaHCO3D.若A是AlCl3溶液,E可能是氨水11.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①Na2SiO3溶液,①Ca(ClO)2溶液,①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有沉淀析出的是()A.①①①① B.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12.利用海洋资源获得的部分物质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H2O可转变为D2OB.“加碘食盐”生产中碘添加剂为碘单质C.实验室用带玻璃塞的棕色瓶贮存液溴D.工业上用电解饱和MgCl2溶液的方法制得Mg13.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 溶液,Y和Z反应又生成X,则X是()A.(NH4)2SO4B.NH4NO3C.NH4Cl D.NH4HCO314.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C(Cl-)/C(ClO-)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Cl-)/C(ClO-)=11,则溶液中C(Cl-)/C(ClO3-)=11/2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2 molC.改变温度,产物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范围:a/2 mol ≤n≤ 5a/6 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7 mol二、填空题15.(I)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和过量的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转变为MnO2和KMnO4;滤去MnO2沉淀,浓缩溶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4。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附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浓硫酸加入蔗糖固体中B.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C.SO2使品红溶液褪色D.氨气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2. 保存下列物质的正确方法是()A.氢氟酸保存在用塑料盖的玻璃瓶中B.热的浓硫酸可用铁桶贮存C.氯水盛放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D.水玻璃保存在带有玻璃塞的玻璃瓶中3. 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常用的干燥剂B.分别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都降低C.都不可以储存于铝制槽罐中D.和铜反应中都只表现出强氧化性4.光导纤维传输信息容量大,而且抗干扰、防窃听、不腐蚀,制光导纤维的材料是()A.晶体硅B.二氧化硅C.硅酸盐D.铝硅合金5.一定量的浓硫酸跟过量的锌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有()① SO2② SO3③ H2S ④ H2A.①②B.①③C.①④D.只有①6.在下列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原溶液一直保持澄清的是()A.硅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石灰水D.漂白粉溶液7.生石灰中含有碳酸钙和二氧化硅,要检验这两种杂质是否存在,选用的试剂最好是()A.稀盐酸B.水C.烧碱溶液D.稀硫酸8.不能用检验新制氯水和长期放置的氯水的试剂是()A.石蕊试液B.品红溶液C.FeCl2溶液D.AgNO3溶液9.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A.SiO2H2SiO3 B.S SO3C..N2 NO2 D.Cl2 FeCl310.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当它作还原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A.NH3B.N2 C.N2O3 D.HNO3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盐酸与Na2SiO3溶液混合:SiO32-+2H+===H2SiO3 (胶体)B.Cl2和H2O反应:Cl2+H2O===2H++Cl-+ClO-C.NO2通入水中:H2O+3NO2===2H++2NO3-+NOD.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Cl2:MnO2+4H++2Cl-Mn2++Cl2↑+2H2O12.已知反应①2BrO3- + Cl2 =Br2 +2ClO3-②5Cl2 + I2 +6H2O=2HIO3 +10HCl③ClO3- +5Cl-+6H+=3Cl2 +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ClO3->BrO3->IO3->Cl2B.BrO3->Cl2>ClO3->IO3-C.BrO3->ClO3->Cl2>IO3-D.Cl2>BrO3->ClO3->IO3-13.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A.C12 B.NH3C.CO2D.O214.下列四个反应中水起的作用与其它不相同的是()①Cl2+H2O、②NO2+H2O、③Na+H2O、④ NH3+H2OA.①B.②C.③D.④15.下列反应制取气体合理可行的是()A.Zn + 2HNO3(稀) = Zn(NO3) + H2↑B.CaCO3 + H2SO4(稀2O + CO2↑C.NH4Cl(溶液) + NaOH溶液)NaCl + H2O + NH3↑D.MnO2 + 4HCl(浓)MnCl2 + Cl2↑+ 2H2O16.下列的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Fe2+、、NO3-、SCN—B、Ca2+、K+、Cl—、NO3—C、Al3+、K+、OH—、NO3—D、Na+、Ca2+、SiO32—、Cl—二、填空题17.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碳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CO↑+2SO2↑+2H2OB.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2 +5O24CO2 +2H2OC.氯化氢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HCl=H+ +Cl-D .氯化铵水解的离子方程式:NH4++H2O NH3·H2O+H+2.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为W,Y元素没有最高正价B.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酸C.XZ4、WY2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熔点都很高D.W、WX都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3.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B.铁、铝合金的熔点高于铁的熔点,硬度小C.氨常用作制冷剂利用了氨的化学性质D.漂白粉、明矾都可用于污水的净化,其原理是相同的4.下列物质在光照条件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硝酸银B.次氯酸C.氯化钠D.氢气和氯气混合气5.下列实验操作中选用的部分仪器,正确..的是()A.盛放NaOH溶液,选用④B.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选用①、⑥、⑦C.分离I2的四氯化碳溶液,选用②、③D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NaCl 溶液,选用③、⑤、⑥和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用铝热反应制得单质镁B .从海带中提取碘常用过氧化氢做还原剂C .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是由于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D .铝热剂就是指铝和氧化铁混合物7.常温下,向浓HNO 3中加入下列物质,反应最快、现象最明显的是( ) A .Al B .Cu C .Fe D .C8.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Cl 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Cl 2是电解质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 2-4 C .向淀粉碘化钾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 2的氧化性强于I 2 D .切开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 + O 2=Na 2O 2 9.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 .某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24SOB .某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生成红色溶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 3+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D .某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Al 3+ 10.下列反应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 A .将2SO 通入2BaCl 溶液中 B .将3NH 通入3AgNO 溶液中 C .将2Cl 通入3AgNO 溶液中D .将2NO 通入2Ca(OH)溶液中11.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 2SO 4和H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1和2mol·L -1,取10mL 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假设反应中HNO 3的还原产物全部为NO) A .224mLB .448mLC .672mLD .896mL1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足量的硫单质与64g 铜反应,有1mol 电子发生转移B .2SiO 是酸性氧化物,因此2SiO 与酸不反应C .Mg 比Al 活泼,在Mg 和Al 形成的原电池中,Mg 必定做负极D .22Na O 与2CO 反应生成23Na CO 和2O ,2SO 和22Na O 反应生成23Na SO 和2O 2.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Al 2O 3难溶于水,可用作耐高温材料B .晶体Si 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作光导纤维C .SO 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纸张D .ClO 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4.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下列在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A .探究Na 与H 2O 反应可能产生O 2B .探究CH 4分子是否平面结构C .探究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滴入Cl 2水,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HClO 的漂白性D .探究浓H 2SO 4与Cu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 5.东方光源集团公司、中国逸通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5亿元国内最先进的光纤光缆项目,成功落户安徽滁州市风阳县硅工业园,其一期工程计划于2012年11月竣工。
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B .金刚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28 g硅含有6.02×1023个电子D.28Si、29Si、30Si是不同的核素6.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A.碳酸钡可用作医疗上检查肠胃的“钡餐”B.液氨可用作制冷剂C.四氧化三铁可用作红色涂料D.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7.中学化学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CH4的沸点比SiH4低,同理,H2O的沸点也比H2S低B.氯化铁溶液中加稀盐酸可抑制Fe3+的水解,同理,硫酸铁溶液中也加稀盐酸来抑制Fe3+的水解C.CH4中混有SO2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同理,CH4中混有C2H4也可以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D.CO2能使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同理,SO2能使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铁等金属C.SiO2熔点高,可用作光导纤维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作耐高温材料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高B.陶瓷、塑料、橡胶是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C.油脂是重要的体内能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D.以NaClO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不能作游泳池和环境的消毒剂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仪器的使用都正确的是()A.分液时取出下层液体B.存放浓硝酸C.收集NO气体D.检查气密性11.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B.膜反应器中,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速率和HI的平衡转化率C.该工艺中I2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2SO2+4H2O+ I2=H2+2H2SO4+2HI12.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的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说明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物D.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13.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氯气使KBr溶液变黄B.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14.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生成的是()A.FeCl3B.FeS C.CuI D.CuS15.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正确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B.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C.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石油的分馏D.用图4所示装置演示NO的喷泉实验二、填空题16.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一)

151.氯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是( )A.通常情况下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气体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C.与金属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 价而氯被还原为-1价D.与同一种金属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但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2.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 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氯气B. 闻氯气气味时,用手轻轻在集气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C.Cl-和Cl2 均有毒D.Cl-和Cl2 均呈黄绿色4.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D.用氯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5.鉴别氯水和盐酸两种物质时,最合适的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B.淀粉碘化钾溶液C.碳酸钠溶液D.酚酞溶液6.在实验室中新制氯水最好保存在( )A.橡胶塞无色试剂瓶B.橡胶塞棕色试剂瓶C.玻璃塞无色试剂瓶D.玻璃塞棕色试剂瓶7.已知0. 1 mol 某单质与足量的硫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1.6 g ,则该单质可能是( )A.钙B.铜C.铁D.铝8.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③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A.无明显现象,因稀H2SO4 不与铜反应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9.北京2008 年奥运会金牌的直径为70 mm ,厚度为6 mm。
奖牌正面为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环形玉璧由白玉制成,白玉的环形成分可简单看作是Ca2Mg5 Si8O22(OH)2 ,将其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A.5CaO·2MgO · 8SiO2 ·H2OB.2CaO·5MgO · 8SiO2 ·2H2OC.2CaO·5MgO · 8SiO2 ·H2OD.2CaO· 8MgO · 5SiO2 ·H2O10.实验室可以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贮存气体M,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M 是( )A.氨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氯化氢1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溶于水的是( )A.三氧化硫B.二氧化硅C.二氧化碳D.氧化铁12.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高考化学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项练习题附答案高考化学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 黄绿色橙色蓝色白色B 无色橙色紫色白色C 黄绿色橙色蓝色无色D 黄绿色无色紫色白色2. 氯气可损害人体全身器官和系统,大剂量氯气可以在两分钟内致人缺氧并发生急速中毒死亡。
近两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液氯泄漏事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作为救援消防干警在氯气泄漏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⑤⑦3.自来水常用氯气进行消毒。
如果在实验室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FeCl2B.Na2SO3C.NaOHD.AlCl34.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B.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和Fe反应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雾状;光照H2和Cl2的混合气体时,因迅速化合而爆炸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5.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Cl2是电解质B.在高温条件下,C能置换出SiO2中的Si,说明C的氧化性强于SiC.向淀粉碘化钾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溶液褪色,说明BaCl2溶液有酸性6.将0.03 mol Cl2缓缓通入含0.02 mol H2SO3和0.02 mol HBr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溶液的c(H+)与Cl2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是(溶液的体积视为不变()7.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
高考第二轮复习——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习题+解析)

年级高三学科化学版本苏教版内容标题无机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1、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化合物,往往结构与性质相像,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A. 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B. 充分加热,得到无色气体C. 这种化合物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 该化合物可由HI和PH3化合而成2、向盛有氯化钡溶液的甲、乙两试管中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 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 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D. 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3、在肯定条件下,RO3-与R-发生如下反应:RO3-+ 5R-+ 6H+3R2 + 3H2O,下列关于R 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R位于V A族B. R的氢化物水溶液属于强酸C. 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D. R2在常温常压下肯定是气体4、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全部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1molNH5中含有5N A个N-H键(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B. 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它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C. NH5受热分解的反应是:NH5NH3↑+H2↑D. 它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5、某探讨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试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明显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视察到只是起先时产生极少量气泡,但溴水的颜色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到液溴中,未视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视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 镁粉只干脆与溴水中的溴反应B. 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C. 镁粉同时与溴水中的溴和酸反应`D. 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6、原硅酸的结构为SI OHOHOHOH,若去掉氢原子后的剩余部分即SiO44-为原硅酸根,其构型为正四面体,四面体顶角上的氧原子叫“角氧”。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含答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光照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中几乎没有反应的是A.甲烷与溴蒸气B.甲烷和氧气C.氢气和氯气D.甲烷和氯气2.一定温度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
当通入的Cl2体积为V1时达到饱和,溶液中c(H+)变化如下图中曲线a。
已知Cl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饱和氯水升温,继续通入Cl2时,溶液中c(H+)变化如曲线bB.在饱和氯水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中c(H+)变化如曲线cC.降温,继续通入Cl2时,溶液中c(H+)增大D.在饱和氯水中加入NaOH使pH=7,所得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Na+)>c(ClO-)>c(Cl-)>c(HClO)3.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因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制餐具可以长期使用B.纤维的应用很广,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新买的衣服先用水清洗,可除去衣服上残留的有防皱作用的甲醛整理剂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4.SO2、Cl2和Na2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Na2O2、Cl2、SO2分别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C.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 L S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 AD.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更快5.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①:实验室制乙酸乙酯B.装置②: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并分液C.装置③: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Cl2D.装置④:实验室制氨气6.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中的“石脂水”为油脂B.“凡石灰经火焚……风中久自吹化成粉”中的“粉”为氧化钙C.“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中“矾”为五水硫酸铜D.“土鼎者……入砂于鼎中,用阴阳火候飞伏之”中“土鼎”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7.青石棉是一种致癌物质,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4mol·L-1稀硝酸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青石棉是一种易燃品,且易溶于水B.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Na2O·FeO·2Fe2O3·8SiO2·H2OC.适量青石棉能完全溶于足量稀硝酸中,得到澄淸透明溶液D.1 mol Na2Fe5Si8O22(OH)2与4mol·L-1稀硝酸完全反应,至少消耗4.5L稀硝酸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钾的合金在常温下是液体,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热交换剂B.漂白粉可以用来漂白、消毒杀菌.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碳酸钠俗称纯碱,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D.镁和某些金属构成合金,硬度和强度都较大,可用于飞机、火箭等9.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可能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Cl-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2↑B.氯气与FeBr2溶液反应:2Br-+Cl2=2Cl-+Br2C.NO2与H2O反应:NO2+H2O=2H++NO3-D.FeC1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Fe3++3OH-=Fe(OH)3↓11.下列试剂的贮存方法和解释均正确的是()①NaOH溶液应保存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防止与空气中的CO2反应②金属Na保存在煤油中,防止与空气中的O2和H2O反应③浓硫酸应该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防止因浓硫酸粘性大而打不开瓶塞④漂白粉应密封保存,防止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⑤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试剂瓶应放在同一贮存柜中,是因为两种试剂都具有挥发性A.①②B.③④C.②D.②⑤1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矿物油污渍B.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C.Cl2、SO2均有漂白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D.钠的金属性强于钾,工业上可用钠制取钾Na+KCl K↑+NaCl 13.下列关于相关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硫化钠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不发生化学反应B.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溶解C.将少量氯气通入碘化亚铁和淀粉混合溶液,溶液变蓝D.硫化亚铁加入稀硫酸后可以产生硫化氢气体14.将32.5g Zn投入到V mL浓硫酸中共热,恰好完全反应,则可以确定的数据是A.所得溶液的浓度B.所得气体的质量C.所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D.原硫酸的浓度二、填空题15.将一定质量由Cu和CuO组成的固体粉末加入到100 mL 11 mol/L的浓HNO3中,充分反应后,固体溶解完全,收集到NO、NO2混合气体6.72 L(标准状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1.(2022•河北省选择性考试)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B.陶瓷主要成分为SiO2和MgO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D.白瓷的白色是因铁含量较高【答案】A【解析】A项,陶瓷是良好的绝缘体,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常用于高压变压器的开关外包装和器件,A正确;B项,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而不是SiO2和MgO,C 错误;C项,陶瓷烧制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由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项,由于Fe2+、Fe3+和铁的氧化物均有颜色,故陶瓷中含铁量越多,陶瓷的颜色越深,白瓷的白色是因为铁含量较低甚至几乎不含,D错误;故选A。
2.(2022·浙江省6月选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通过电解六水合氯化镁制取金属镁B.接触法制硫酸时,煅烧黄铁矿以得到三氧化硫C.浓硝酸与铁在常温下不能反应,所以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D.“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不能混用【答案】D【解析】A项,六水合氯化镁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无水氯化镁制取金属镁,A不正确;B项,接触法制硫酸时,煅烧黄铁矿只能得到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接触室经催化氧化才能转化为三氧化硫,B不正确;C项,在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在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并阻止反应继续发生,所以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C不正确;D项,“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不能混用,若两者混用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不仅达不到各自预期的作用效果,还会污染环境,D正确;故选D。
3.(2022•广东选择性考试)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u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H2SO4的酸性B.a处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C.b或c处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H2O生成【答案】B【解析】A项,铜和浓硫酸反应过程中,生成CuSO4体现出浓硫酸的酸性,生成SO2体现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A错误;B项,a处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原因是SO2溶于水生成了酸,可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C项,b处品红溶液褪色,其原因是SO2具有漂白性,而c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原因是SO2和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体现出还原性,故C错误;D项,实验过程中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其成分为无水CuSO4,而非蓝色的CuSO4·5H2O,其原因是浓硫酸体现出吸水性,将反应生成的H2O吸收,故D错误;故选B。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及其试题含答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及其试题(含答案)【考纲要求】: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课前准备】一、碳与硅的比较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熔沸点低较高化学性质CO2+H2O H2CO3不与水反应,也不溶于水CO2+2NaOH Na2CO3+H2OCO2+NaOH NaHCO3CO2+CaO CaCO3SiO2+2NaOH Na2SiO3+H2OSiO2+CaO CasiO3SiO2+4HF SiF4↑十2H2O联系Na2SiO3+CO2+2H2O H4SiO4+Na2CO3 H4SiO4SiO2+2H2O三、归纳本节知识:三、Cl2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四、溶液中Cl-的检验先将待检液用______酸化,再加入______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有_______存在。
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24,则应先加入_______溶液以除去SO-24。
五、碳与氮的氧化物六、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三大特性。
浓H2SO4SO2Fe、Al等金属常温下在浓硫酸中钝化,金属与浓硫酸反应不能得到H2。
七、硝酸具有强氧化性Fe、Al等金属常温下在浓硝酸中钝化,金属与硝酸反应得不到H2。
八、【课堂复习】知识点1:碳及其化合物例1、在未知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A.Cl-,SO-24B.Cl-,NO-3C.Cl-,CO-23D.Cl-,OH-知识点2:硅及其化合物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溶于水显酸性B.CO2通入水玻璃可得硅酸C.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D.SiO2晶体中不存在单个SiO2分子例3、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A.加入过量的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B.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C.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D.先加过量的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知识点3:氯及其化合物例4、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B.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C.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与次氯酸D.次氯酸能使染料与有机色质褪色例5、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有①次氯酸②二氧化硫③活性炭④过氧化钠,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知识点4:硫及其化合物例6、为了除去混入CO2中的SO2,最好将混合气体通入下列哪种溶液中()A.饱与烧碱溶液B.饱与小苏打溶液C.饱与纯碱溶液D.浓硫酸例7、下列物质放于水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SO2溶解于水B.NO2溶解于水C.Cl2溶解于水D.NH3溶解于水例8、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A.SO2、O2、N2B.HCl、Cl2、CO2C.CH4、H2、CO D.SO2、Cl2、O2知识点5:氮及其化合物例9、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2S+2HNO3S↓+2NO2↑十2H2OB.CuO+2HNO3Cu(NO3)2十H2OC.4HNO34NO2↑十O2↑十2H2OD.3Cu+8HNO33Cu(NO3)2+2NO↑十4H2O例10、从降低成本与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A.铜与浓硝酸反应B.铜与稀硝酸反应C.氧化铜与硝酸反应D.氯化铜与硝酸银反应【课后作业】1.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 、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和漂白粉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都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都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再褪色D.盐酸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所以盐酸也有漂白性2.对于反应2SO2+O22S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反应方程式中“鸠瘛北硎驹谙嗤条件下,反应可以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C. 1 mol O2与2 mol SO2混合反应,可生成2 mol SO3D.在该反应中SO2作还原剂3.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B.氨水显碱性,溶液中只有OH-,没有H+C.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5.在一定条件下,将70 mL硫化氢气体和90 mL氧气混合,点燃并使其反应,再恢复到原来的条件,则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体积为()A. 70 mLB. 60 mLC. 50 mLD. 55 mL6.下列关于硅酸盐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活中常见的硅酸盐材料有玻璃、水泥、陶瓷B.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D.硅酸盐水泥以石灰石和黏土为主要原料7.下列关于液氯和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混合物B.液氯与氯水均有酸性C.液氯较氯水的漂白作用更强D.液氯无色,氯水呈黄绿色8.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理由是()A.二氧化硅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B.二氧化硅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C.二氧化硅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二氧化硅不能与酸反应9.对3NO2+H2O===2HNO3+NO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D.在反应中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10.最简单的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属于()A.盐B.酸C.电解质D.混合物11.下列关于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氨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氨气极易溶于水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液氨和氨水是同一物质12.(双选)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及检验产物”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节测试卷(含word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章节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合成氨工业有下列生产流程,其先后顺序为()①原料气制备②氨的合成③原料气净化和压缩④氨的分离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②③④①2.给装有下列少量固体物质的试管加热,试管底部的物质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是()A.碳酸氢铵B.碳酸氢钠C.氯化铵D.碳酸铵3.历史表明没有新材料的出现,就没有科技和生产发展的突破。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在于寻找新的信息材料。
下列材料可作信息材料的是()A.铜线B.化纤C.橡胶D.光导纤维4.石棉属于硅酸盐矿物,某种石棉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a2Mg x Si y O22(OH)2,该化学式中x、y的值分别是()A. 5、8B. 8、3C. 3、8D. 8、55.向50 mL 14.0 mol•L﹣1浓硝酸中加入足量的铜,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和NO2混合气体(不考虑NO2与N2O4的相互转化),则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A. 6.4 gB. 12.8 gC. 19.2 gD. 38.4 g6.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B.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C.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D.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7.检验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是()A.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试纸是否变蓝B.将固体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看是否变红C.加水溶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溶液8.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混合气体2.24 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标准状况)氧气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4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至铜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5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含二氧化氮1.12 L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 L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 molD.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 mol9.活性氮原子与二氧化氮反应(N+NO2)同时有四组气体产物:①N2O+O;②2NO;③N2+2O;④N2+O2。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和答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唐末五代时期丹学著作?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描绘的是( )的制作过程A.铝热剂B.黑火药C.木炭D.丹药(硫化汞)2.以下物质中,不跟SiO2反响的是〔〕A.烧碱溶液B.熔融的纯碱C.氢氟酸D.盐酸3.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用SiO2制备硅酸不可能一步完成B.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C.把铁粉和铜粉放入FeCl3溶液充分反响后有固体剩余,固体中可能有铜无铁D.烧碱溶液应保存在塞有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中4.在炼铁、制玻璃、制水泥三种工业消费中,都需要的原料是( )。
A.纯碱B.石灰石C.石英D.粘土5.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
“蜃〞的主要成分是A.CaO B.NaHCO3C.SiO2D.CaCO36.如图是利用二氧化硅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流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B.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能用玻璃塞C.图中所示转化反响都是氧化复原反响D.硅胶吸水后可重复再生7.以下反响过程符合如下列图关系的是( )A.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至过量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HCl气体至过量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HCl气体至过量8.以下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响就能实现如下列图变化的是〔〕选项甲乙丙丁A N2NH3NO NO2B Na Na2O NaOH Na2O2C SiO2SiF4H2SiO3Na2SiO3D Al AlCl3Al2O3NaAlO29.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写道“扶南生金刚,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之亦不能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和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唐末五代时期丹学着作《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描述的是()的制作过程A.铝热剂B.黑火药C.木炭D.丹药(硫化汞)2.下列物质中,不跟SiO2反应的是()A.烧碱溶液B.熔融的纯碱C.氢氟酸D.盐酸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SiO2制备硅酸不可能一步完成B.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C.把铁粉和铜粉放入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有固体剩余,固体中可能有铜无铁D.烧碱溶液应保存在塞有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中4.在炼铁、制玻璃、制水泥三种工业生产中,都需要的原料是()。
A.纯碱B.石灰石C.石英D.粘土5.战国所着《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
“蜃”的主要成分是A.CaOB.NaHCO3C.SiO2D.CaCO36.如图是利用二氧化硅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B.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能用玻璃塞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硅胶吸水后可重复再生7.下列反应过程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至过量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HCl气体至过量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HCl气体至过量石英,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之亦不能伤。
”文中所述“金刚”可能为A.结晶氯化钠B.金刚石C.碳酸钙D.二氧化硅10.工业上常用如下方法从海水中提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①③均发生了置换反应B.步骤③中SO2被还原C.步骤②③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D.步骤④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11.将氯气通入一定温度的KOH 溶液中,得到含有次氯酸钾、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若反应过程中转移6.02×1023个电子,所得溶液中c(Cl -):c(C1O 3-)=10:1,则参与反应的C12的物质的量为() A .0.8mo1B .0.6mo1C .0.5mo1D .1.0mo112.下列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强的是() ①HCl 的溶解度比H 2S 大②HCl 的酸性比H 2S 强 ③HCl 的稳定性比H 2S 强④HCl 的还原性比H 2S 强 ⑤HClO 的酸性比H 2SO 4强⑥Cl 2能与H 2S 反应生成S⑦Cl 2与铁反应生成FeCl 3,而S 与铁反应生成FeS⑧还原性:Cl ﹣<S 2﹣. A .③④⑤⑧B.③⑥⑦C.③⑥⑦⑧D.②④⑤⑥⑦⑧13.下列反应发生后,溶液中H +浓度未出现显着增大的是() ①将SO 2通入溴水中②将SO 2通入品红溶液中 ③将H 2S 通入CuSO 4溶液中④将Cl 2通入KI 溶液 A .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14.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15.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
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aC 2能水解:CaC 2+2H 2O =Ca(OH)2+C 2H 2↑,则Al 4C 3也能水解:Al 4C 3+12H 2O=4A1(OH)3+3CH 4↑B .O 2与Cu 加热生成CuO ,则S 与Cu 加热生成CuSC .根据化合价Fe 3O 4可表示为FeO·Fe 2O 3,则Pb 3O 4也可表示为PbO·Pb 2O 3D .SO 2通入BaCl 2溶液不产生沉淀,则SO 2通入Ba(NO 3)2溶液也不产生沉淀16.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 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 .Z 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C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D .Z 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7.下列反应中,不能说明SO 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A .SO 2+H 2OH 2SO 3B .SO 2+2NaOH=Na 2SO 3+H 2O C .2SO 2+O 22SO 3D .SO 2+CaO=CaSO 31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指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 .Cu222O CO H O −−−−−→,,Cu 2(OH)2CO △2B .MgO ()HCl aq −−−→MgCl 2(aq)MgCl 2(s)C .CaCl 2(aq)2CO −−−→CaCO32SiO /−−−−→高温CaSiO 3D .S 2/O −−−→点燃SO 32H O−−−→H 2SO 4 19.在一定体积的18mol/L 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 2SO 4为0.9mol ,则参加反应的浓硫酸的实际体积为A .等于50mLB .大于50mLC .等于100mLD .大于100mL20.将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Cl 2混合后的气体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再滴入含有品红和BaCl 2的混合溶液,则发生的实验现象是①红色溶液很快褪色②红色溶液不褪色③有白色沉淀生成④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A .仅①和④B.仅①和③C.仅②和③D.仅②和④21.足量的锌和下列酸反应,产生H 2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10mL18.4mol/LH 2SO 4B .30mL3mol/L 盐酸C.30mL2mol/LH2SO4D.30mL5mol/LHNO322.在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A.SO2、H2S、O2B.CO、H2、Cl2C.NO、H2、O2D.HCl、CO、NH323.在通常条件下,NO2和SO2可以很容易发生反应生成NO和SO3。
碳和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碳和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Y,现将气体X、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C.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D.反应一段时间后洗气瓶中溶液的酸性减弱24.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未变蓝说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元素B.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2具有漂白性C.实验后,可把注射器中的物质缓缓推入NaOH溶液中,以减少环境污染D.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25.化学无处不在,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A.稀盐酸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26.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①高温下用过量的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同时得到一种可燃性气体;②粗硅与干燥的HCl气体反应制得SiCl3(Si+3HCl SiCl3+H2)③SiHC13与过量的H2在1100~1200℃的温度下反应制得纯硅,已知SiHCi3。
能与水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1)第一步制取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2)粗硅与HCl气体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14(沸点57.6℃)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13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
(3)实验室用SiHCl3与过量的H2反应制取纯硅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装置C中的烧杯需要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___________。
27.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炼油、冶金、染料等工业中。
硫酸的性质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浓硫酸脱水性实验教材中如下操作:取20g蔗糖置200mL烧杯中,加2mL 水,搅拌均匀.再加入20mL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静置.实验中,生产大量含SO2、CO2等混合气体.写出产生该混合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学生改进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装置如图1):实验准备就绪后,加入浓硫酸,迅速搅拌后用去底可乐瓶罩上,观察现象.除看到烧杯中白色蔗糖颜色变深,体积膨胀,有气体产生外,还可看到哪些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下图中,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其中,仪器b常用于____________操作(填一种物质提纯操作)。
(4)有学生为了确定浓硫酸使蔗糖脱水过程中产生SO2、CO2气体,请选用上述装置(可重复使用)设计实验,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将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填入括号内.(浓硫酸,蔗糖)()()()()28.某兴趣小组为验证SO2和Cl2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参与回答下列问题(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
⑴如右图所示,通入干燥的Cl2后,同学们发现甲中红色布条不褪色,乙中红色布条褪色了,说明Cl2本身_______漂白性(填“有”或“没有”),Cl2和水反应的生成物HClO_______漂白性(填“有”或“没有”),将乙中的布条取出烘干,发现未变为原来的红色,说明HClO的漂白是_______(填“可恢复的”或“不可恢复的”)。
⑵如图丙所示,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同学们发现品红溶液褪色了,停止通气体,加热试管,发现溶液又变为红色,说明SO2的漂白是_______(填“可恢复的”或“不可恢复的”)。
你认为利用SO2的漂白性来漂泊食品(填“能”或“不能”)如图丁所示,将干燥的Cl2和SO2按其体积比1∶1混合,通入石蕊溶液中,发现石蕊溶液变红,不褪色,原因是它们与水一起反应生成了HCl和H2SO4。
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