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乐元宵节》+《欢欢喜喜闹元宵》
小班欢欢喜喜闹元宵教案(精选2篇)
小班欢欢喜喜闹元宵教案(精选2篇)小班欢欢喜喜闹元宵篇1活动目的:1、初步感知各种各样花灯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2、知道元宵节要闹花灯,体验节日的快乐。
3、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花灯。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有观赏花灯的经验。
物质准备:幼儿自带一盏花灯、花灯PPT、逛花灯音乐一段。
环境准备:华灯展。
活动过程:1、以谈话"元宵到"引入话题。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元宵节的一些民俗。
播放PPT,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种的花灯,感受闹花灯的喜庆气氛,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介绍本地元宵节的一些民俗活动。
2、欣赏讲述各种各样的花灯。
组织幼儿参观花灯展:自由地欣赏与交流,感受花灯的多种多样,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花灯。
3、讲述自己最喜欢的花灯。
教师示范讲述,为幼儿提供欣赏和讲述的思路。
请几名幼儿给大家介绍有特色的花灯,提醒幼儿在介绍自己的花灯时,要注意说出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和特点。
交流:你见过哪些美丽的花灯?在哪里见过?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制作材料,名称,形状,颜色和图案,进行欣赏与讲述。
归纳、整理经验:各种各样的花灯,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图案、有不同的名称3游戏"玩花灯"幼儿自由结伴,互换花灯再次欣赏并讲述。
提醒幼儿学会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互换花灯互换花灯,边欣赏边玩,体验玩花灯的乐趣。
小班欢欢喜喜闹元宵教案篇2活动目标:1、能用橡皮泥搓元宵并能团得较圆。
学会搓的技能。
2、培养手、眼协调能力,能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1、各种花灯幻灯片。
2、橡皮泥。
活动过程:1、观看花灯,感知元宵节(1)幼儿观看花灯幻灯片。
师:元宵节到了,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漂亮的花灯,我们一起来欣赏吧!(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现在要玩花灯?小结: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通常会看花灯、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快快乐乐地过节。
2、介绍如何搓元宵。
幼儿园语言教案:《欢欢喜喜过元宵》
幼儿园语言教案:《欢欢喜喜过元宵》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故事、歌曲、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
2. 相关词汇:元宵、花灯、灯谜、汤圆、团圆等。
3. 儿歌:《欢欢喜喜过元宵》。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元宵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2. 歌曲学唱:教唱儿歌《欢欢喜喜过元宵》,帮助幼儿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3. 猜灯谜活动:组织幼儿猜灯谜,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花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以故事《元宵节的由来》引起幼儿的兴趣,简要介绍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2. 新课学习:教唱儿歌《欢欢喜喜过元宵》,讲解歌词中的相关词汇和意义。
3. 猜灯谜:给幼儿发放灯谜卡片,引导他们互相提问、解答,增加互动。
4. 手工制作:发放材料,指导幼儿制作花灯,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5. 总结:通过回顾活动内容,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结束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元宵节习俗的认识和兴趣。
2. 评价幼儿在猜灯谜和手工制作环节中的表现,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幼儿的歌唱和语言表达,评估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元宵节的由来》2. 儿歌音频:《欢欢喜喜过元宵》3. 灯谜卡片4. 花灯制作材料:彩纸、彩笔、绳子、胶水等5. 教学PPT:包含相关词汇和图片七、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故事课件和儿歌音频。
2. 制作好灯谜卡片,确保难度适中。
3. 准备充足的花灯制作材料,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制作。
4. 设计好教学PPT,图文并茂,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
小班欢欢喜喜闹元宵教案(精选6篇)
小班欢欢喜喜闹元宵教案小班欢欢喜喜闹元宵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欢欢喜喜闹元宵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欢欢喜喜闹元宵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2、参与节日游戏,并学习制作元宵3、学习新词“闹、团圆”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5、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活动准备:元宵节音像资料(VCD),花灯一个,灯谜几条,橡皮泥若干活动过程:1、歌曲《卖汤圆》导入课题教师扮演卖汤圆的角色,通过孩子们对好吃的汤圆的兴趣,开始生动有趣的活动。
提问:1)这种好吃的食物的名称?2)什么节日里会吃这种食物?3)那一天是元宵节呢?小结:元宵节会吃元宵,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2、通过观看影像资料,直观的了解元宵节的各种庆祝活动1)观灯人们为了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愿望,用灯火,装点节日的夜晚,用各种彩灯,体现人间热闹繁荣的景象灯的种类很多,幼儿喜闻乐见的狮子,兔子,荷花,鱼灯等等,现在,更是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制作电子等,激光灯等等,有时候还要燃放烟火,庆祝节日。
2)灯谜对于能启迪智慧有增添节日气氛的灯谜活动,开始是有些文人的一种消遣活动,卸载五颜六色的纸条上,供看灯的人猜,后来发展成为固定的节日活动之一。
3)元宵元宵象征家庭像月亮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由糯米制成,中间带各种馅,美味可口。
4)其他现在人们生活提高,节日活动也更丰富起来,有耍龙灯,踩高跷,划旱船等庆祝活动3、分组讨论:1、你见过什么样的花灯?2、你知道那些灯谜?给同伴出个灯谜3、吃过什么馅的元宵?会做元宵吗?4、学习新词:闹、团圆5、猜灯谜:教师出几个简单的灯谜,并请幼儿分析猜谜的方法鼓励幼儿学习更多的有趣的谜语,并与同伴分享6、做元宵(泥工)学习简单的捏圆,包边,滚圆等泥工技能,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所制作的元宵的.面和馅都是不同的,(南瓜面+西瓜馅……)7、分组讨论:a)元宵节的时候,你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什么?b)和爸爸妈妈一起过节的时候,你想一起做什么?c)你用什么话表达节日祝福?8、和教师一起即兴表演歌曲《卖汤圆》,并请幼儿将本次活动所学习内容,与家人分享。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小中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小中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以元宵节为主题,为小、中、大班幼儿提供了一个欢乐、有意义、针对性强的学习活动。
通过让幼儿参与到节日氛围的营造、元宵制作、故事讲解、游戏互动等环节,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同时促进幼儿的语言、思维、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元宵节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和节日习俗。
•掌握元宵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材料。
•能够借助游戏、故事等形式,进一步认识元宵节。
2.能力目标•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启发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情感目标•增进幼儿间的友谊、团结与合作精神。
•培养幼儿的公德心、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内容1.元宵节概述准备一些关于元宵节的图片和资料,分小、中、大班不同程度进行介绍。
并围绕元宵节展开问答互动和讨论,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历史、传统、文化内涵和节日习俗。
如何制作元宵?元宵与什么有关系?为什么要放烟花爆竹等等。
2.元宵制作为幼儿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如糯米粉、芝麻、糖、果仁、花生、红枣等,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制作元宵。
中班以上可尝试设计创新元宵。
3.元宵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们逐渐了解元宵节各种节目和传说。
•抢元宵:游戏开始前,将一定数量的元宵散布在操场上,幼儿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抢。
抢到的幼儿可以品尝到自己抢到的元宵。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讲述元宵节的起源故事。
•元宵灯笼制作:让幼儿自己制作元宵灯笼,然后挂在树上或操场的水泥柱子上。
游戏结束后,又增添了节日氛围和元宵灯的亮丽色彩。
4.元宵节联欢晚会安排一场小型的元宵节联欢晚会,中、大班可准备拓展性活动。
可以邀请家长或其他班级的孩子参加,举行小品表演、诗词、歌曲、舞蹈等活动,让幼儿在享受欢乐氛围的同时,体验友谊、互动和参与的快乐。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在开头简单讲述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欢欢喜喜闹元宵大班教案(精选17篇)
欢欢喜喜闹元宵大班教案(精选17篇)欢欢喜喜闹元宵大班教案(精选1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欢欢喜喜闹元宵大班教案(精选1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欢欢喜喜闹元宵大班教案1活动内容:社会——元宵花灯会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及民族的习惯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1、把幼儿带的花灯布置在教室,老师准备一些新式的灯。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与幼儿谈话,让幼儿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
人们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元宵节是有家人团结的意思。
二、让幼儿赏灯。
(1)老师提出观灯的要求。
要求幼儿观察灯的种类、颜色、形态。
(2)幼儿自由结伴欣赏花灯,并想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3)幼儿观看老师做灯的过程,让幼儿知道扎灯是一门民间的手艺,是中国特有的本领。
三、请幼儿讲灯。
(1)幼儿介绍自己所带的花灯的名称、外形特征及制作的材料,也可以讲述买灯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2)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灯。
四、请幼儿玩灯。
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灯。
在玩灯的过程中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换。
五、与幼儿一同收集纸盒、小棒等废旧分得材料,让幼儿制作花灯;作好后举行“小小灯展”。
欢欢喜喜闹元宵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我国的民间节日名称及含义。
2、知道每个节日的传统活动,能主动参与节日当中。
3、知道民间节日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感受到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热爱传统民间节日。
活动准备1、活动前请幼儿了解自己知道的民间节日。
2、教师应准备各个民间节日的有关资料。
3、制作元宵的材料。
活动过程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小朋友们,今天是什么日子啊?(元宵节)。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对传统节日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1.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学会制作元宵。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1.制作元宵的技巧和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红薯、糯米粉、芝麻、白糖等制作元宵的材料。
2.一次性手套、磁盘、擀面杖等工具。
3.彩灯、灯笼、中国结等装饰物品。
4.音乐《闹元宵》、歌曲《卖汤圆》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音乐《闹元宵》,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氛围。
(2)教师向幼儿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引发幼儿对制作元宵的兴趣。
2.制作元宵(1)教师示范制作元宵的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制作元宵。
①搓圆:幼儿将红薯泥和糯米粉混合,搓成圆球。
③团圆:幼儿将包好馅的圆球团圆,使其表面光滑。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装饰教室(2)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灯、灯笼、中国结等装饰物品,营造节日氛围。
4.欣赏作品(2)教师鼓励幼儿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2)教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元宵节的喜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元宵,增进亲子关系。
2.环保教育:教师引导幼儿关注环保,制作环保元宵。
3.传统节日教育:教师组织幼儿学习其他传统节日的习俗,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七、教学反思1.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4.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重难点补充:制作元宵的技巧和方法:(1)教师演示搓圆、包馅、团圆的步骤,同时讲解要点。
教师:“我们搓圆的时候要注意手要沾点水,这样糯米粉就不会粘手了。
幼儿园语言教案:《欢欢喜喜过元宵》
幼儿园语言教案:《欢欢喜喜过元宵》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如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元宵节的情景。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2.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元宵节的情景。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准备与元宵节相关的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具。
3.2 环境准备:布置一个温馨、欢乐的课堂氛围。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歌曲、舞蹈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4.2 基本知识讲解:展示元宵节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向幼儿讲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4.3 实践环节:让幼儿动手制作元宵,增强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4.4 口语表达训练:组织幼儿进行猜灯谜游戏,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幼儿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2 口语表达能力:通过猜灯谜游戏,评估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5.3 情感态度:观察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了解幼儿的情感态度。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活动一:故事分享《元宵节的故事》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元宵节的有趣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6.2 活动二:手工制作元宵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元宵,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并加深他们对元宵节的认识。
6.3 活动三:猜灯谜游戏组织幼儿进行猜灯谜游戏,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增加节日的趣味性。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通过讲解元宵节的故事、习俗等,使幼儿对元宵节有基本的了解。
7.2 示范法:老师在制作元宵的过程中进行示范,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7.3 互动法:通过猜灯谜游戏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
第八章:教学步骤8.1 第一步:导入主题,让幼儿谈论对元宵节的认识和期待。
幼儿园语言教案:《欢欢喜喜过元宵》
幼儿园语言教案:《欢欢喜喜过元宵》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2. 相关词汇:元宵、花灯、灯谜、团圆、快乐等。
3. 儿歌:《元宵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学会相关词汇,参与互动游戏。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语言表达元宵节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元宵节图片、花灯图片、灯谜卡片、儿歌音频等。
2.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成元宵节氛围,挂上花灯,贴上剪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新课内容:教师展示元宵节图片,教授相关词汇,如“元宵”、“花灯”、“灯谜”等,并通过儿歌《元宵节》让幼儿加深记忆。
3. 互动游戏:猜灯谜。
教师出示灯谜卡片,幼儿抢答,答对者奖励小礼物。
4. 小组活动:制作花灯。
幼儿分组制作花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与分享: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元宵节的意义,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关于元宵节的故事或儿歌,下次课堂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元宵节习俗的了解和兴趣。
2. 通过互动游戏和小组活动,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幼儿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元宵节知识的家庭延伸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如灯会、舞龙舞狮表演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元宵节的文化氛围。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制作花灯,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培养幼儿的多元文化意识。
欢欢喜喜闹元宵中班教案(通用5篇)
欢欢喜喜闹元宵中班教案(通用5篇)欢欢喜喜闹元宵中班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欢欢喜喜闹元宵中班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欢欢喜喜闹元宵中班教案1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元宵灯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通过律动和打击乐器感应乐曲的拍子和重音。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欣赏各式各样花灯并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灯的造型。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有关元宵灯会的录像、图片。
2、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吊镲、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挂图等。
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宝宝和爸爸妈妈吃完元宵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元宵灯会。
哇!好多灯笼啊!都有些什么灯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看到的龙灯、金鱼灯笼、火箭灯笼等,宝宝看得眼花缭乱。
”二、习俗活动:认识元宵节和花灯(观看VCD花灯造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灯笼呢?哦,原来是过元宵节啦!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
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都热闹庆祝。
元宵节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灯笼在外面游玩,全国各地也会组织各种活动……(如果提供有关元宵节的视频给幼儿观赏,效果会更好)三、肢体花灯造型你们今年元宵节看到花灯吗?你们在哪看到花灯呢?(万绿园)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花灯?能与你的朋友一起做出花灯造型吗?1、老师敲鼓(可尝试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随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种步伐行进。
2、幼儿听音律动,创编单人、双人或多人一组,变化各种花灯的造型。
(1)单人游戏。
幼儿听音走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多声变多种造型。
(2)双人游戏。
幼儿双人听音走另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
(3)多人游戏。
幼儿多人组合听音变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
幼儿园语言教案:《欢欢喜喜过元宵》
幼儿园语言教案:《欢欢喜喜过元宵》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如猜灯谜、吃元宵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元宵节。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二、教学内容:1. 节日背景:介绍元宵节的历史起源和传统习俗。
2. 猜灯谜:学习猜灯谜的基本技巧,一起猜几个简单的灯谜。
3. 口语表达:通过歌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元宵节。
4. 制作元宵:手工活动,让幼儿制作简单的元宵模型。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
2. 歌曲学唱:教唱元宵节相关歌曲,增强幼儿对节日的感知。
3. 猜灯谜游戏:开展猜灯谜活动,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
4.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元宵,培养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素材:《元宵节的传说》等有趣的故事。
2. 歌曲素材:《欢欢喜喜过元宵》等相关歌曲。
3. 灯谜素材:准备一些简单的灯谜供幼儿猜测。
4. 制作材料:彩纸、棉花等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欢欢喜喜过元宵》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2. 节日背景介绍:讲述元宵节的传说和习俗,让幼儿了解节日来源。
3. 猜灯谜活动:讲解猜灯谜的基本技巧,组织幼儿猜几个简单的灯谜。
4. 口语表达练习: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元宵节。
5.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简单的元宵模型,培养动手能力。
6. 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引导幼儿表达对元宵节的认识。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增进亲子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猜灯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评估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幼儿在课程中的作品,如手工制作的元宵模型,作为评估依据。
4.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对课程内容的分享和表达情况。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起源和文化内涵2.学习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和活动3.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4.全面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二、教学内容1.元宵节起源和文化内涵的传授2.元宵节常见的习俗和活动3.手工制作元宵4.猜灯谜、猜谜语5.撒花糖、放烟火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老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元宵节2.老师播放有关元宵节的视频3.老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元宵节的由来和文化内涵第二步:学习元宵节的习俗和活动(20分钟)1.老师指导幼儿手工制作元宵2.老师与幼儿讨论元宵的由来和寓意3.老师向幼儿介绍猜灯谜、猜谜语、撒花糖等元宵节常见活动第三步:体验元宵节的习俗和活动(40分钟)1.幼儿进行猜灯谜、猜谜语等活动,老师进行引导和解答2.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撒花糖、放烟火等活动第四步:总结(10分钟)1.老师与幼儿共同回顾学习内容和活动2.老师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3.幼儿进行幼儿园元宵节的班级评比,并进行表彰四、课堂评估1.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状态和手工制作元宵的成果进行评估2.通过幼儿间的问答、交流和猜谜语、猜灯谜等活动进行评估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既帮助幼儿了解元宵节文化内涵,同时也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所选的手工材料并不适合幼儿的使用,猜灯谜部分题目设置不够贴近幼儿的生活等等,需要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实施,既为幼儿带来了乐趣,也进一步拓宽了幼儿的视野和了解了身边的传统节日。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小中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001]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小中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001]一、教案背景春节后的第15天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汉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等,展现出浓厚的欢乐气氛。
对于幼儿来说,元宵节也是一个好机会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意识、传统文化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同时也能够增加幼儿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因此,本教案就是针对幼儿园的小中大班级开展的元宵节活动方案。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元宵节的含义和相关传统习俗;•能够识别各种元宵和花灯,认识汉字“元宵”;•掌握制作元宵和花灯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习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文化意识;•提升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建立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感。
三、教学内容1.知识技能(1)了解元宵节的含义和相关传统习俗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汉代,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等,展现出浓厚的欢乐气氛。
通过观察和了解元宵节相关习俗,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含义。
(2)认识汉字“元宵”“元宵”是汉字,是元宵节的主要美食,也是这个节日的名字来源。
通过让幼儿观察、认识和书写“元宵”两个字,培养幼儿对汉字的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掌握制作元宵和花灯的方法。
制作元宵和花灯是元宵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通过教学和实践,让幼儿学会制作元宵和花灯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活动内容(1)《元宵节》的故事讲解通过故事讲解的方式,向幼儿介绍元宵节的由来和相关传统习俗,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2)制作元宵和花灯将幼儿分成小组,根据年龄和技能水平分配任务。
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元宵和花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赛制“灯谜大会”准备一些相关的灯谜,要求幼儿分组竞赛,回答灯谜。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小中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小中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节日的氛围;2.通过制作灯笼和品尝元宵,了解元宵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听力,提高幼儿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故事《元宵节》,介绍元宵节的传说和习俗,并形象化、生动化地向幼儿介绍元宵节。
2. 制作彩纸灯笼,让幼儿进行剪纸、折纸和粘贴等手工活动。
3. 体验品尝元宵,让幼儿感受元宵的味道和特点。
4. 制作图片和装饰物,加强班级的节日氛围。
5. 唱歌、跳舞、欣赏音乐和表演,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活动方案1. 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庆祝方式,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元宵节时做过的事情。
2. 绘本故事《元宵节》(1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欣赏绘本故事,介绍元宵节的传说和习俗。
3. 制作灯笼(30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如何制作彩纸灯笼,并让幼儿进行剪纸、折纸和粘贴等手工活动。
4. 体验品尝元宵(20分钟)老师给幼儿带来多种口味的元宵,并让幼儿体验品尝,并分享感受。
5. 制作图片和装饰物(40分钟)老师组织幼儿一起制作元宵节相关的图片和装饰物,加强班级的节日氛围。
6. 唱歌、跳舞、欣赏音乐和表演(30分钟)老师准备多首元宵节歌曲和舞蹈,鼓励幼儿参与唱歌、跳舞和欣赏音乐和表演。
7. 结束环节(5分钟)老师总结今天幼儿的活动和表现,鼓励幼儿和家长共同感受和庆祝元宵节。
四、教学评价1. 幼儿在制作彩纸灯笼时的动手能力;2. 幼儿在品尝元宵时的口感观察能力;3. 幼儿在制作图片和装饰物时的创造力;4. 幼儿在欣赏音乐和舞蹈时的审美能力。
欢欢喜喜闹元宵活动教案实用五篇
欢欢喜喜闹元宵活动教案实用五篇欢欢喜喜闹元宵活动教案 1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2、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3、知道元宵节的时间是正月十五。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1、干米粉、小盘子每人两份,花灯每人一盏2、锣鼓音乐伴奏带活动过程1、讲讲元宵节。
(1)引导幼儿讲述:我知道的元宵节。
(2)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传统*俗。
2、做元宵。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2)教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①将搓圆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盘中来回滚动,直到四周全沾满米粉。
②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圆即成。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组的大盘中,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
幼儿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时玩花灯。
3、玩花灯。
(1)幼儿各提一盏花灯,同伴间相互欣赏,介绍自己所拿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2)幼儿在音乐声中,提灯玩耍。
4、品尝小元宵。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邀请老师、阿姨一起吃元宵,学*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教学反思: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欢欢喜喜闹元宵活动教案 2活动目标:1.了解元宵节时一些主要的风俗*惯。
2.能大胆地在集体中介绍自己的花灯。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1.幼儿每人带1盏花灯,教师在部分花灯上粘贴灯谜,再将花灯摆放在各小组的桌上,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2.五角星贴纸若干。
3.与厨房联系好,将元宵作为早点。
4.幼儿用书:《快乐的元宵节》。
活动过程:(一)师幼一起欣赏花灯。
1.出示花灯,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小中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001]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小中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元宵节的由来与节日意义;2.能够认识元宵节中常见的食品、器具等;3.能够掌握基本的元宵节歌舞、手工、游戏等活动;4.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和互动交流增长知识、培养团队意识、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1)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起源于古代的“上元节”,流传至今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说在汉武帝时期,为祭祀神灵,百姓们会在正月十五夜空中放燃烧着的灯笼,因此也被称为“灯节”、“上元节”。
到了明清时期,元宵节逐渐成为与春节并列的主要节日之一,并传承至今。
(2)元宵节的食品与器具元宵节是以吃元宵、赏花灯为主要活动的节日。
在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元宵,它是一种圆形的糯米糍子,并填上各种馅料,如芝麻、红豆、豆沙、枣泥等。
在节日当天,人们要用热水煮熟,就可以与家人一起品尝香甜可口的元宵了。
元宵节还有许多特色的器具,如灯笼、花灯等。
传统花灯制作主要以线雕、木雕、糊塑、蚕丝等工艺为主,取材广泛,有翠竹笼灯、蜜蜡灯、玻璃板灯、彩绸花灯等,形象生动、姿态万千,寓意吉利。
2. 活动方案(1)歌舞节目节目名称:《欢欢喜喜闹元宵》创意简介:通过体育操、歌曲、舞蹈、合唱四个环节,展现儿童们欢乐、热烈、充满活力的元宵节氛围。
活动要求:每个班级共同合练,包括个人动作调整、队形整齐、音乐韵律把握等方面,每个环节需要在音乐韵律、动作统一协调等方面做到完美呈现。
(2)手工课程活动名称:《制作自己的花灯》创意简介:给幼儿提供各种造型图案的花灯原材料,教导幼儿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完成团队花灯的创作。
活动要求:通过现场示范和帮助,引导幼儿大胆发挥,同时互相合作完成任务。
(3)游戏活动活动名称:《寻找花灯彩蛋》创意简介:利用老师偷偷藏好的彩蛋,鼓励孩子们在自己班级和家长的陪同下,依次寻找。
彩蛋内会有各种小惊喜。
幼儿教案-幼儿园元宵节《欢欢喜喜闹元宵》-小中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小中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一、元宵节是什么?元宵节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称“元夕节”,又名“灯节”或“灯夕”。
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的延续。
“元”:在中国的文化中,不仅仅指亮正圆,更是音义同“圆”,亦有团圆、美之意。
“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亦有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意思,且“宵”雪白滚圆,味道甜腻,也是代表着人们对甜蜜、美好的生活期盼。
传统习俗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二、幼儿园里的元宵节元宵与汤圆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
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
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
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
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
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
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
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
摇元宵材料准备:糯米粉、馅料团(豆沙等都可)、清水、与幼儿数量相等的碗1.教师讲解元宵的来历、做法2.教师引导幼儿分组盥洗,入座3.教师分发食材,带领幼儿开始制作(将糯米粉放进碗里,再将馅团放进后顺一个方向摇,待不粘后取出沾水再摇,直至大小合适即可)也可以准备干净的大筛子,里面放上糯米粉,引导幼儿合作摇元宵。
做汤圆材料准备:糯米团、馅料团(豆沙等都可)1.教师讲解汤圆的来历、做法,以及元宵与汤圆的关系、区别。
2.教师引导幼儿分组盥洗,入座。
3.教师分发食材,带领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可提前将糯米粉和成大面团,揪小块给幼儿即可,引导幼儿然后把各种馅料包进去,用手搓成圆圆的即可)做灯笼老师们带领孩子欣赏灯笼,介绍元宵节的由来,再讲解灯笼的制作过程,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废旧材料,与孩子们一同动手操作,或者家园共育请家长与孩子制作亲子灯笼,择日带到幼儿园里进行展览。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乐元宵节》+《欢欢喜喜闹元宵》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乐元宵节》+《欢欢喜喜闹元宵》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乐元宵节》+《欢欢喜喜闹元宵》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乐元宵节》(大班)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乐元宵节(大班)幼儿园大班元宵节综合教案:欢乐元宵节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4、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一、开场白(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教师和幼儿站立在前面)尊敬的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大三班教室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马上就迎来我们的元宵节,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我们元宵节的到来,我们一起给他们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二、(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请大家送给他们一点掌声,好吗?)孩子们请坐,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打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补充材料:元宵的来历三、小朋友们看,今天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孩子们,元宵这么漂亮,课前我们准备好了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这些材料来做元宵吗?四、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
欢欢喜喜闹元宵活动教案
欢欢喜喜闹元宵活动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活动教案元宵节到了,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幼儿园元宵节活动主题教案,供大家参考。
第1篇:欢乐元宵节教案活动目标: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尝试用问答、自念的方法来演唱。
2.学会看标记结伴游戏,感受与同伴结伴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花灯、蜡烛等。
活动过程:1.欣赏歌表演,体验歌曲的情绪。
(1)欣赏教师的歌表演《玩灯喽》。
(2)了解歌曲名称,交流欣赏后的感受。
(3)尝试用手轻轻地随乐拍打节奏。
2.学习歌曲,尝试用问答、自念的方法来演唱。
(1)复习儿歌《玩灯喽》。
(2)词曲匹配,学唱歌曲。
(3)尝试用和歌曲情绪匹配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歌曲。
★指导语:听了这首歌,你们想做什么?你想用哪些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这首好听的歌呢?(4)用问答、自念的方法演唱歌曲。
3.看标记结伴游戏,感受与同伴结伴表演的快乐。
(1)听音乐,自由结伴,有表情地表演。
(2)根据花灯与蜡烛的颜色结伴表演。
第2篇:有趣的灯谜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有赏灯猜谜的习俗,初步了解灯谜的结构。
2.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猜想和推测的快乐。
活动准备: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活动建议:1.用散步时间带幼儿来到花灯展区,开展猜谜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灯谜是由谜面和谜底组成的。
2.可采用教师念谜面、幼儿猜谜的形式进行。
大班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活动内容: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
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小中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小中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学习制作元宵,并理解其中的工序和意义。
3.体验元宵节的传统游戏和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4.发展感官和动手能力,提高动手操作的熟练度。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纸、彩色笔、剪刀、胶水、棉线、彩纸等。
2.教学材料:元宵节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故事书籍。
3.活动区域准备:教室内设置制作元宵的工作区,操场或体育馆作为游戏和活动的场地。
三、教学过程1.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介绍(1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书籍向孩子们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如赏花灯、赛龙舟、猜灯谜等。
•引导孩子们讨论元宵节的习俗,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2. 制作元宵(30分钟)•向孩子们展示制作元宵的步骤和材料。
•小班:使用简单的材料,如纸和彩色笔,让孩子们绘制自己喜欢的元宵图案。
•中班:引导孩子们使用纸和剪刀制作元宵的模型并装饰,可以在纸上涂抹花蜡,增加元宵的光亮感。
•大班: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搓圆球状的面团,制作出真实的元宵,并在其表面装饰糖霜、花生碎等。
3. 元宵节游戏和活动(45分钟)•小班:进行元宵捉影子游戏,将花灯的影子投射到墙上,让孩子们猜测是什么花灯。
•中班:举办灯谜猜猜看活动,设置灯谜台和答题区,让孩子们猜测谜底并写下答案。
•大班:组织龙舟比赛活动,在操场或体育馆设置赛道,让孩子们分组比赛,培养团队合作和协作意识。
4. 总结和展示(30分钟)•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元宵作品,并鼓励他们讲述制作过程和想法。
•引导孩子们回顾整个活动,总结元宵节的习俗和意义。
•帮助孩子们将活动所获得的经验和收获与元宵节的文化内涵联系起来。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元宵节的活动,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他们通过制作元宵和参与游戏活动,不仅培养了感官和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同时,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对元宵节的认知和理解程度,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加贴近孩子的需求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乐元宵节》+《欢欢喜喜闹元宵》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乐元宵节》(大班)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乐元宵节(大班)
幼儿园大班元宵节综合教案:欢乐元宵节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4、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教师和幼儿站立在前面)尊敬的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大三班教室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马上就迎来我们的元宵节,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我们元宵节的到来,我们一起给他们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请大家送给他们一点掌声,好吗?)孩子们请坐,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打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
老师补充材料:元宵的来历
三、小朋友们看,今天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孩子们,元宵这么漂亮,课前我们准备好了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这些材料来做元宵吗?
四、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
呆会儿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给你吃,谁做得多,谁吃的多。
幼儿开始制作,教师给以适当的辅导和帮助。
(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六、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
请各位小朋友吃自己的元宵。
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煮元宵。
(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
七、煮元宵、吃元宵。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元宵在煮熟前后有什么变化?(元宵煮前沉在锅底,煮熟后浮起来了。
元宵煮熟后比煮前大一些)小朋友们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善于观察了。
好,现在我们就来享受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八、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但知道了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了怎样去做元宵。
小朋友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观察。
只要我们平时稍加留心,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地方非常的奇妙,值得我们我们去看。
本次活动到此结束。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欢欢喜喜闹元宵
全园主题会:欢欢喜喜闹元宵
活动目标:
1.通过全园主题会,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意义以及主要的风俗习惯,感受元宵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积极参与主题会的准备和庆祝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3.大、中班幼儿乐于与弟弟、妹妹交往并关心弟弟、妹妹,小班幼儿乐意与同伴分享食品和快乐。
活动准备:
1.张贴海报,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
2.举办幼儿自制花灯展,开展自制花灯评比活动。
3.展出能反映幼儿不断丰富元宵节经验的资料和照片。
4.排练舞龙、踩高跷、划旱船等节目。
5.自制、品尝元宵的各种材料和工具。
活动程序:
1.锣鼓队、腰鼓队进场,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在《金蛇狂舞》的伴奏下,师幼进行舞龙、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表演。
3.知识竞答活动。
4.宣布制作花灯的评比结果,为获奖幼儿颁奖。
5.文艺表演与游戏、猜谜活动穿插进行。
6.亲子元宵美食活动。
资料链接
1.知识资料。
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上元节”。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
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
每逢上元,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
元宵之夜,小孩子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
元宵佳节,不少地方都要举行彩灯展、花灯会。
元宵的灯,有挂花灯、滚龙灯、迎轿灯、走马灯、放水灯、展冰灯……像北京的宫灯、天津的宝莲灯、上海的金龙戏珠灯、东北的冰灯,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过去灯内点蜡烛,现在用电,使灯更加奇幻多姿,五彩缤纷。
元宵节有许多传统风俗和节目,如: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吃元宵等。
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馅做成的,它象征着全家团圆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2.教学资料
(1)音乐。
①歌曲。
②歌曲《卖汤圆》参见印小青主编:《儿童民间歌曲》,沈阳,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1999年,第235页。
③歌曲《闹花灯》参见虞永平主编:《幼儿教育活动大全(小班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2)小班活动《漂亮的灯笼》的制作步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