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与常见并发症处理

合集下载

PICC置管术的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PICC置管术的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PICC置管术的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PICC是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从而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

同时PICC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患者血管,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也避免了许多临床输液隐患。

适用于刺激性强的药物,高渗性药物,静脉高营养治疗,长期输液的患者,尤其适用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

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

【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原因】1.置管时无菌操作不严格,无菌手套上的滑石粉未冲洗干净,微粒对血管内膜造成刺激。

2.选择导管型号与静脉不合适,送管速度快或反复送管,损伤血管内膜。

3.穿刺时血管痉挛,增加导管与血管壁的摩擦。

4.患者反复屈肘活动,导管与血管内膜摩擦,血管内膜损伤。

【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或条索状改变,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局部肿胀。

常发生于置管后7~10天。

是最常见的PICC并发症。

【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用无粉手套,将附着于手套上的滑石粉冲洗干净,避免有粉手套直接接触导管。

2.穿刺时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避免血管痉挛导致送管困难。

3.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轻柔,缓慢匀速送管。

4.发生静脉炎时应抬高患肢,避免剧烈运动。

5.水胶体敷料外用,局部湿热敷:每次20min,每天4次,如意金黄散及喜疗妥膏软膏涂抹。

6.伴有体温升高或3级静脉炎时可合并使用抗生素。

7.若处理3天未见好转或加重,应拔管。

【并发症】导管堵塞【发生原因】1.输入血制品或脂肪乳等黏滞性药物后,未及时充分冲管。

2.未正确执行脉冲式正压封管操作。

3.未定期冲管封管。

4.导管未妥善固定,脱出、易位造成的自发性返血,使导管堵塞。

5.置管侧肢体提重物,肌张力高、咳嗽、便秘时静脉压增高血液反流可造成导管堵塞。

6.输入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之间未及时冲管。

中心静脉导管(CVC)管理及常见并发症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CVC)管理及常见并发症护理
3)处理方法
使用皮肤保护剂。避免使用患者敏感的消毒剂进行皮肤 消毒。可选用无菌纱布敷料和弹力绷带包扎,起到用药、保 持通透性,又可固定导管作用。
8.拔管困难
1)原因及表现
因拔管时患者体位不当、情绪紧张或导管体内打折、纤维蛋白鞘形成。 导管留置时间超过导管推荐使用时间等因素均可造成拔管时有阻力、拔管困 难。
3)处理方法
立即通知医生,并查看导管的完整性,制动。
5.导管脱出、移位
1)原因及表现
因导管置入过深或过浅,护理不当,固定不牢,胸腔压力过大等导致脱 出、移位,出现液体流通不畅,无法抽到回血及体外导管长度改变等。
2)预防措施
妥善固定全部体外导管,防止导管随意移动。每次使用前对导管进行评 估。更换敷料时,逆导管方向去除贴膜。
3)处理方法
及时更换敷料,按压穿刺点10~15min。 嘱患者在咳嗽、咳痰时按压穿刺部位,防止压力过大血液渗出。
7.皮肤过敏
1)原因及表现
因患者对导管、贴膜或皮肤消毒剂敏感所致,表现为局 部皮疹、瘙痒、红肿,甚至皮肤出现破溃。
2)预防措施
穿刺前或导管维护时,消毒剂要充分待干。针对敏感皮肤, 宜选用无纺布敷料或水胶体敷料等,减少皮肤过敏发生。
3
若输注血液或胃肠外营养,需24h更换 接头,连接新的接头时应确保连接紧密。
输入血液,营养液,人血白蛋白,脂肪
乳时,需4小时一次冲管。
冲洗导管
方法:用肝素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正压封管
脉冲
产生正负 压形成涡 流,可有 力地将黏 在导管壁 上的内容 物冲洗干 净。
直推
水注只能 在导管中 心流动无 法冲洗导 管壁,容 易造成导 管腔狭窄 而堵塞导 管。
置管穿刺和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首选大于0.5% 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年龄小于2个月的婴儿谨慎)、有效碘浓 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

PICC常见并发症和处置

PICC常见并发症和处置
成心律失常 5.局部出血、血肿 6.误穿动脉或神经损伤
送管不到位
原因:
预防:
1.穿刺时保持与病人旳良好交流,降低
1.静脉痉挛
患者紧张程度
2.静脉瓣、静脉分叉多 2.尽量选择贵要静脉
3.静脉有瘢痕、硬化 3.若有其他血管选择可重新穿刺置管
4.若没有其他血管选择可做为中长导管 留置(不做首选)
送管易位
PICC具有操作措施简朴、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 无严重并发症等诸多优点,现已被临床广泛使用。
国内概况
开展10余年 主要在国内大、中城市,发展不平衡,未完全形成规模 但越来越被注重。 目前国内大量利用于肿瘤化疗、成人术后肠外营养通路
和早产儿营养通路旳建立,近来也用于危重患者、烧伤 患者、颅脑损伤患者。 有某些相应旳书籍出版、有关旳论文刊登。 并发症出现旳频次也有所增长。
急性无菌性炎症
机械性静脉炎
✓ 原因
1、选择导管旳型号和血管旳大小不当 2、导管置入困难 3、导管未到达预期旳位置 3、穿刺侧肢体过分活动
✓ 处理
1、热敷或超短波治疗,2-4次/日 2、休息,抬高患肢,鼓励患者适度活动肢体 3、防止剧烈运动 4、若三天后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应拔管 5、硫酸镁、金黄散外敷、喜辽妥软膏外涂
病人年龄分别为84岁,80岁,于置管后旳40天及10天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全 身寒战、皮肤粘膜紫绀、呼吸急促,随即体温升高等症状,经过对症及抗 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停止使用PICC管道,改用其他静脉输液方式后无 类似症状发生,考虑此症状与PICC管道感染有关,分别拔管后做导管前 端细菌培养,成果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氏菌。 分析原因 ✓与高龄及病人本身旳情况有关:体质弱,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差 ✓与侵入性操作有关:操作不严,易将细菌在操作过程中带入血液循环 ✓与无菌操作技术不规范有关:肝素帽和正压接头连接输液器时消毒不严 ✓与输入药液配制过程中污染有关:将受污染旳药液经PICC导管输入, 细菌就会停留于导管内生长繁殖,引起有关性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中心静脉导管是指经皮穿刺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大血管,使导管尖端到达中心静脉(上、下腔静脉)的方法。

中心静脉穿刺留置管术目前已被广泛推广。

尤其是在ICU、CCU等重症监护室应用更为广泛。

执行该操作时,有发生某些并发症的风险,如导管堵塞、空气栓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移位或滑脱、气胸或血胸、导管断裂等。

医护人员要注意预防,若不慎发生,应正确的处理。

导管堵塞原因导管没用适宜的封管液冲管可发生管腔内堵塞。

导管内血凝块、沉淀的不相容药物、肠外营养的脂类聚集。

临床表现输液不畅,接注射器抽吸有明显负压,推注有阻力;部分可见外露导管上附有凝固血液。

预防脂肪乳剂与氨基酸、葡萄糖必需分开输注。

输注血制品或脂肪乳等黏滞性药物后,必须立即进行冲管,再继续使用其他药物。

采用正确的冲、封管技术。

应给以充分、正确的导管冲洗。

若导管冲洗不彻底,会形成堵塞。

同时应选择正确的冲管液冲洗导管。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尽量减少可能导致胸腔压力增加的活动:如咳嗽等。

可使用抗凝药物以预防导管阻塞的发生,如肝素盐水等。

处理流程发现导管堵塞→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查找原因(检查是否存在导管打折等机械性堵管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可用注射器回抽,严禁将凝固的血块推进血管内;解除导管阻塞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导管堵塞的物质所决定,血栓性临床常选用尿激酶溶栓;如不通畅拔除导管)→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及记录→科室讨论分析。

空气栓塞原因未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患者免疫力低下。

导管污染:在污染的环境中(如病房)置管,经导管输入血液制品、加药、抽血、行中心静脉监测,使用三通开关或更换添加输液装置等均可使导管或其接头受到污染而导致导管腔内感染。

置管者的操作熟练程度与感染率成反比,操作越不熟练,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越大,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和导管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

临床表现局部表现:穿刺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全身表现:寒战、高热(稽留热或弛张热),脉速、呼吸急促、头痛、烦燥不安等。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医学操作,它可以为许多需要输液、输血或药物治疗的病人提供必要的支持。

现在,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其在临床运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基本原理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将一根导管插入体内的中心静脉,目的是在该静脉内留置导管,以方便输液、输血或药物治疗。

常用的中心静脉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等。

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定穿刺部位和导管的留置时间等相关事宜。

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前的准备工作1、患者评估和护理: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床旁评估,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方面的检查,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设备准备: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设备,如导管、穿刺针、消毒液、敷料等。

医生需要确保这些设备都处于正常状态,并做好消毒和准备工作。

3、穿刺部位的准备: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医生需要将穿刺部位进行特殊的准备工作,包括彻底清洁和消毒。

消毒工作要求严格,必须保证无菌,否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风险。

三、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步骤1、术前准备和定位:在开始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定位,确定穿刺部位,并进行局部麻醉。

穿刺部位要避开动脉和神经等重要组织。

2、穿刺:医生需要使用穿刺针进行中心静脉穿刺。

在穿刺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引导针或引导导管。

3、导管留置:一旦成功穿刺到中心静脉,医生就可以将导管插入到静脉内,并确保导管处于正确位置。

这一步操作需要医生对导管位置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确认。

4、固定导管:一旦确认导管已经留置到正确位置,医生就需要将导管固定到患者的皮肤上。

这样可以确保导管不会脱落或移位,并减少患者接受治疗时的不适感。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CONTENTS
3 穿刺点的渗血、渗液
PICC穿刺处渗血
原因:包括穿刺损伤;病人有出 血倾向;抗凝治疗的病人;穿刺 点选择不当,如靠近关节部位穿 刺;穿刺部位活动过度;穿刺针 直刺血管等。
渗血处理
1、穿刺点0-Ⅰ级渗血:
置管后在穿刺点上方加盖4~6层无菌纱布,用透明敷贴固定后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 扎预防局部渗血、渗液。术后24h换药,继续用2~4层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再盖以透 明贴膜,每班观察,少量渗血不予干预,48h后再更换敷料。
看管看肤看敷贴,脉冲正压记心上。 ct、核磁不用它,7天维护不要忘。 日常生活照进行,导管异常回医院。 天天关心手上管,安全使用享健康。
THANKS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4. 局部热敷促进吸收及炎症消退。 5.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局部换药并使用抗 菌敷料,取局部分泌物细菌培养并使用敏感抗生素。
CONTENTS
5 导管的损失与断裂
导管的损失与断裂
症状:
• 1、给药时液体自穿刺点回漏 • 2、导管外露部分漏液 • 3、导管断裂
• 原因:
•穿刺鞘反复使用损伤导管 • 导丝划伤导管 • 修剪导管不当 • 安装连机器方法不当 • 不正确的导管固定 • 暴力冲管和高压注射所致 • 锐利物品的意外损伤 • 患者躁动、精神异常
1、原因:
置管因素:穿刺针、导丝、导入鞘对血管及静脉瓣的刺激 置管部位:肘关节下,肘窝处等 导管型号选择:血管内径与导管型号不配备 肢体的活动:导管与血管之间摩擦 维护不当:固定不牢 导管移位:血流量、高渗性药物 其他因素:心理因素,年龄等
级别
临床标准
0 没有症状
1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PICC的置管维护及常见并发症处理

PICC的置管维护及常见并发症处理
胸椎,心包影膨出处。
PICC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3、误伤动脉、神经 原因:技术问题 预防:避免穿刺过深,进针时15-30 °角穿刺。 穿到动脉时立即拔针,加压包扎止血。 避免在有静脉瓣处进针,防止刺激瓣膜神经,进针部位不要过高,若损
伤神经可做理疗。 4、心律失常 原因:导管插入过长 预防:准确测量长度,避免导管过长。若出现心律失常回撤导管并经X
局限性: 1、输液速度受限,难以满足急救、临时血透等要求。 2、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准确性低。 3、最多只能做到双腔导管。 4、病人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5、有产生静脉炎的可能。 6、对输液压力有一定限制。 现在国内使用的PICC有四种:巴德、BD、arowwer、贝朗 型号:1.9Fr(婴儿)、3Fr(儿童)、4Fr、5Fr 有头端开口和侧端开口两种(巴德三向瓣膜型)
PICC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一、穿刺时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送管困难: 原因:静脉痉挛;静脉瓣及分叉多,静脉有瘢痕、硬化。 预防:保持与患者良好的沟通,减低紧张及应激反应的强度,防止血管痉挛。 确保穿刺鞘在血管内,即送鞘顺利、回血好。 尽量选择粗直及静脉瓣少的静脉穿刺,送管速度不要过快。 对于静脉瓣多的血管可一边推生理盐水一边送管。 2、导管异位: 原因:体位;动脉畸形;动作粗暴;肺部病变。 预防:摆好体位:上臂与躯体呈90°。 送管到颈部时,嘱患者将头转向术侧,下巴抵住肩膀,必要时助手协助。 送管动作轻柔、匀速,防止粗暴。 若撤导丝困难时可将导管拔至25cm处重新送管。 置管后立即拍片确定导管头端位置:上腔静脉下1/3处。第三前肋间隙,第6、7
置管操作过程略。
PICC的维护
维护内容:更换接头、冲洗导管、更换敷料 时间:正常情况下1/3d, 巴德1/7d 注意:以下情况需立即更换透明敷料:穿刺点出血;出汗;穿刺处皮肤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中心静脉置管(CVC)是经皮穿刺将导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用较长的导管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TPN)、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准确监测等。

【并发症】导管脱出及移位【发生原因】1.无菌敷料面积过小,粘性不够,特别在敷料潮湿后容易脱落,从而使导管脱出。

2.在如厕或穿脱衣服时常不慎导致导管脱出。

3.患者入睡后,在翻身或移动时无意识拉出导管。

【临床表现】回抽血及输液不畅,局部水肿,液体外漏。

【预防及处理】1.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呈“S”形或弧形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

2.更换敷料时应注意沿导管向心端揭开敷料。

3.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导管的刻度,判断导管有无滑脱。

4.加强巡视。

【并发症】导管堵塞或折管【发生原因】1.静脉导管扭曲或受压。

2.静脉导管内血液凝固。

3.药物沉淀或大分子溶质(如脂质)沉积。

4.疾病因素:血液呈高凝状态,高血压,肿瘤压迫等。

5.长时间留置导管的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静脉推注时阻力大或无法推注,回抽无回血,导管堵塞还可出现穿刺部位渗液,置管肢体局部潮红、肿胀,远端可出现血循环障碍。

若堵塞导管的血凝块脱落发生栓塞,可使受累部位组织或器官缺血、功能减退,甚至组织坏死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预防及处理】1.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2.堵管时不能强行冲注,以防栓子脱落。

3.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折叠、扭曲、受压。

4.采用脉冲式封管用稀释的肝素液封管,可防止血栓的形成。

5.正压接头的使用。

6.防止血液反流,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滴速停止,血液倒流。

【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原因】封管不彻底,导致血液回流;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液体滴空,未及时发现,导致血液回流;穿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LU B I o,S h n ,L ih a,Z HIZ o g U Ha—u HOU K n,O u UYANG Yi i ( eat et f m rec , iqa op a, hr Mit y — n D pr n egny X n i H si l T i la x m oE o t d ir Me i nvrt, h nqn 0 0 7 C ia dc U ie i C og i 40 3 , hn ) l a sy g
D c mb r 0 6,al r ay e er s e t ey t td o r lt e c mp iai n d tc n l g .Re u t Al k n so o l a in C e e e 0 2 l we ea l z d r t p ci l osu yc re a v o l t sa e h o o y n o v i c o n sl s l id f mp i t sO — c c o
c mp iai n . o lc to s
Ke w r s ne a jg l n a v n sc t t i t n c m l ai ; l i n yi y o d :i rl u ua c t e u a ee z i ; o pi t n c nc a a s tn re r l h ra o c o i a l s l
刘 波 史 ,
[ 摘
忠 陆海 华 周 , ,
坤 欧阳 一辛 ,
(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 急救部;. 1 . 2检验科 , 403 ) 重庆 007
对 20 0 3年 8月至 20 0 6年 1 2月 18例应用 5
要 ] 目的
分析 、 探讨颈 内中心静 脉穿刺置 管术并发症和改进技术 。方 法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患者,男性,73岁,因大部分胃切除术后于 2015年5月转入EICU治疗,入室时神志呈全 麻未醒,呼吸机辅助呼吸,而后患者神志逐 渐转为清楚状态,自主呼吸良好,生命体征 平稳,因术后需要进行营养支持,责任医生 拟中心静脉(颈内静脉)臵管行肠外营养治 疗。 穿刺成功后,开始实行肠外营养,输注通畅 输注4h后,患者出现呼吸频率增快达30次/ 分,胸闷气喘,主诉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 降至89%
导管位臵异常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肺与胸膜损伤(液胸)
处理 立即暂停输液 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 引流,观察引流液的量 、性质、色等 吸氧 建立静脉通路 监测生命体征 脏器支持 对症治疗 心理护理,做好沟通
导管位臵异常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目前,多数机械损伤造成的并发症主要与颈内 静脉穿刺的盲目性有极大关系,也是导致医疗 纠纷的一个因素
肺与胸膜损伤、导管位臵异常 置管时并发症
动脉或静脉损伤、神经或纵膈损伤
空气栓塞、导管栓子、心脏并发症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中心静脉臵管的并发症: 与导管相关的感染有关:所以臵管前、 中、后均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这 是减少感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静脉血栓形成 留置期并发症 空气栓塞、折管、导管堵塞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解 剖 结 构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颈内静脉(前路、中路、后路)
常 见 穿 刺 部 位


锁骨下静脉(锁骨上和锁骨下) 颈外静脉(进入锁骨下静脉呈锐角且有静脉瓣) 其他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贵要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与处理对策

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与处理对策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中心静脉置管(CVC)是经皮穿刺将导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用较长的导管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TPN)、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准确监测等。

【并发症】导管脱出及移位【发生原因】1.无菌敷料面积过小,粘性不够,特别在敷料潮湿后容易脱落,从而使导管脱出。

2.在如厕或穿脱衣服时常不慎导致导管脱出。

3.患者入睡后,在翻身或移动时无意识拉出导管。

【临床表现】回抽血及输液不畅,局部水肿,液体外漏。

【预防及处理】1.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呈“S”形或弧形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

2.更换敷料时应注意沿导管向心端揭开敷料。

3.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导管的刻度,判断导管有无滑脱。

4.加强巡视。

【并发症】导管堵塞或折管【发生原因】1.静脉导管扭曲或受压。

2.静脉导管内血液凝固。

3.药物沉淀或大分子溶质(如脂质)沉积。

4.疾病因素:血液呈高凝状态,高血压,肿瘤压迫等。

5.长时间留置导管的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静脉推注时阻力大或无法推注,回抽无回血,导管堵塞还可出现穿刺部位渗液,置管肢体局部潮红、肿胀,远端可出现血循环障碍。

若堵塞导管的血凝块脱落发生栓塞,可使受累部位组织或器官缺血、功能减退,甚至组织坏死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预防及处理】1.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2.堵管时不能强行冲注,以防栓子脱落。

3.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折叠、扭曲、受压。

4.采用脉冲式封管用稀释的肝素液封管,可防止血栓的形成。

5.正压接头的使用。

6.防止血液反流,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滴速停止,血液倒流。

【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原因】封管不彻底,导致血液回流;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液体滴空,未及时发现,导致血液回流;穿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临床表现】患侧肢体、颈部、锁骨下皮肤有肿胀疼痛感、紫绀、皮温降低、肩周不适等症状。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少,使用安全,维护简单,血管定位准确,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感染率低等优点,深受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欢迎。

Picc在无并发症情况下,带管时间可达6个月-1年,特别适合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1。

但在带管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不仅会给病人带来痛苦,也会给护理人员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现将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介绍如下:1机械性静脉炎1.1临床表现沿静脉走行发红,肿胀,疼痛,有时可以表现成局限症状,多在置管后2-3d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

1.2原因(1)与穿刺置管过程中穿刺鞘和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机械性摩擦刺激引起变态反应。

尤其穿刺困难,反复穿刺过的血管,更容易引起机械性静脉炎。

(2)冲洗手套上的滑石粉不彻底。

1.3预防与护理措施置管前认真评估血管,正确选择适宜的血管;穿刺前向患者介绍穿刺程序,应用目的,使用好处,做好心理护理,降低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穿刺中保持与病人良好沟通,消除其紧张感;接触导管前冲洗干净附于手套上的滑石粉,将导管充分地浸泡在生理盐水中;送管动作轻柔,尽量匀速运动;尽量避免在输注过化疗药物的血管内置管,以防内膜因以前化疗药物的损伤而造成穿刺困难,最好在化疗前几日置管,使机体对导管有一个适宜过程。

机械性静脉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在肿胀的部位以隔湿热敷,每天4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2-3天。

局部疼痛者用2%利多卡因+50%硫酸镁10ml+地塞米松5mg湿敷,3次/d。

对Ⅰ度Picc静脉炎给以多磺酸多糖软膏外涂,对ⅡⅢ度Picc静脉炎外涂湿润烧伤膏或多磺酸多糖软膏并配合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遵医嘱应用抗炎消肿药物,促进水肿的吸收,改善血液循环3。

2堵管2.1原因分析(1)护士冲管与封管手法不正确,使血液回流至血管,血液凝固后堵管(2)药物沉淀(3)导管打折使血液反流凝固(4)纤维蛋白鞘形成(5)留管时间较长(6)肿瘤细胞可以诱发血小板聚集,血小板以及肿瘤细胞释放的促凝因子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强,使肿瘤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易并发血栓。

PICC置管术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PICC置管术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PICC置管术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术。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如下:1)导管堵塞预防:①保持PICC导管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壁,减少血栓形成。

②穿刺点外露导管妥善固定,在置管后,记录每个患者的导管置入长度,在每次换药和冲管过程中,仔细观察现有长度是否与置入长度相符。

③正确的冲管方法是置管成功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脉冲式冲管等,输注粘稠度较高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

④输液完毕时应及时封管,以生理盐水行脉冲式推注冲管,使用输液接头正压封管。

(使用中冲管2-3次/日间歇期1次/周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处理方法①先仔细检查导管外露部分有无打折、扭曲及长度。

②若为血栓形成阻塞导管,可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先抽回血,若遇有阻力不见回血,切不可用暴力、导丝或冲管来清除凝块,以免使导管损伤、破裂或造成栓塞,可用负压方式进行再通,反复数次,见回血后抽3~5ml血,使导管畅通。

如溶栓不成功,可考虑拔管。

2)静脉炎,穿刺点感染预防:①置管前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和型号匹配的导管,首选贵要静脉(静脉瓣少,血管粗),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②血管最好选择右侧路径,因左侧路径较长、弯曲,插管时难度较大而且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导管的型号应于血管的大小相适宜。

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置管前严格消毒局部皮肤,置管24小时换药1次,后定期换药(3—7天1次),及时检查创口情况,保持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

穿刺时送管动作轻柔、被穿刺肢体制动,可减少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以免损伤血管内膜;穿刺完毕后以无菌透明贴固定,便于观察穿刺点,及早发现静脉炎。

④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更换敷贴,特别是当病人出汗较多时,更换时采用适当的敷贴,消毒范围大于lOcm。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目的寻找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

方法采用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对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患者常见问题进行记录、归纳、总结。

结果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常出现中心静脉管脱落、移位、血管周围感染等情况,以及出现菌血症。

结论提高认识、加强培训、提高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标签:中心静脉置管;脱落;感染;操作规范认识近年来,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于ICU的重症患者,主要作为抢救通道,如血管活性药物泵入、快速输液、监测血流动力学等。

另外,中心静脉通道还可应用于接受静脉营养治疗、肿瘤化疗、高渗液体、血液滤过等方面的治疗。

由此可见,对于ICU的危重患者,中心静脉通道应用广泛,需求面多。

但不可忽略的是,长期中心静脉置管存在各种并发症及相关风险,如导管脱落、堵塞、导管周围感染,甚至出现菌血症,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医疗质量。

因此,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总结我科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出现的并发症,以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8月~2015年3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ICU接受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在11~93岁,平均年龄约53岁。

清醒患者34例,占42.5%,昏迷患者46例,占57.5%。

通过临床观察和问卷调查、对照比较分析来寻找常见的中心静脉置管问题(见表1),将常见问题总结,得出结论后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结果通过回顾分析发现,在80例中心静脉置管中,约25%发生相关并发症,其中,股静脉置管较锁骨下、颈内更易出现相关并发症。

在相关并发症中,导管周围感染、堵塞发生率最高(30%),其次为脱落(20%),菌血症发生率15%。

对以上所提及的所有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后,总结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常见问题如下:2.1中心静脉管脱落中心静脉管脱落,是指置入患者体内的中心静脉管从最初置入静脉管的位置向外移出部分,使静脉管不能正常予以给药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胸锁关节处与SCV汇合成无名静脉
RIJV穿刺优于LIJV
a. RIJV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 b. 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 c. 右侧无胸导管
颈内 静脉穿刺操作方法
前路法
定 位:a.病人平卧,头转向对侧,操作者的左手中、
食指在中线旁开3cm于SCM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确 认SCM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进针。
b.在颈动脉三角处触及颈总动脉,在波动的 外侧旁开 0.5-1.0cm, 相当于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 平处进针 。 进针方向:针干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 同侧乳头,一般在SCM中段后面进入IJV
中路法
定位:病人平卧,头转向对侧, IJV位于SCM 下段 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的三角中心位置, 在三角形顶端处离锁骨上缘2-3横指处进针 ,针干与皮肤冠状面呈 30°,针尖与中线平 行指向尾端,若试穿未成功,针尖向外偏斜 5° -10°指向 SCM锁骨头内侧的后沿,常 能成功。
气胸
为常见的并发症,0.5-5% 原因:a.操作技术不熟练;
b.病人不配合,烦燥不安 c.胸廓畸形,胸膜有粘连
气胸
1.一般发生局限气胸,病人可无症状自行闭合 2.应用呼吸机的病人易出现张力性气胸
表现:
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减低或消失,胸透确诊。 处理:
胸膜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
气栓
少见,但可致命
原因:
处理:
a.左侧头低位,通过导管抽吸空气 b.经皮行右室穿刺抽气 c.急诊行体外循环 d.高压氧治疗
心包填塞
不常见,国外34例中死亡率为70% 发生率右房44%,右室36%
原因:
a.引导钢丝或置管过深 b.导管质地较硬,不光滑. c.心脏原有病理性改变
表现
a.突发紫绀,颈静脉怒张,恶心,胸骨后疼痛 呼吸困难
深静脉穿刺置管 术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李涛主任医师
2020/1/27
1
概述
经体表穿刺至相应的静脉,插入各种导管 至大血管腔内或心腔。利用其测定各种生 理学参数,同时也可为各种治疗提供直接 便利途径。――是重症医学科、急症科、 手术室等临床专业科室救治危重人不可缺 少的手段。
历史
1733年 Stephen Hales玻璃管插入母马IJV测压 1905年 Bleichroder首先用于人体 1929年Forssman确定对急救给药意义 1952年 Awbaniac首次报告SCV 1962年Wilson 介绍监测CVP 1966年 Hermosura Colleagues首先报告IJV
a.穿刺置管过程中,未按常规操作,手指未堵针尾,部分CVP低 的病人,操作过程中空气进入发生气栓 但机率极低。
b.导管接头脱开或裂缝,占气栓发生率的71-93%
(100ml空气即可致命)
表现:
a.突发呼吸困难 b.右室流出道阻塞,CO下降,缺血、缺氧
诊断:
a.应与心律失常,大面积肺栓塞,急性心梗, 心包填塞区别 b.心尖部可闻及水轮样杂音 c.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
神经和淋巴管损伤
原因:颈内静脉穿刺进针太偏外侧, 损伤臂丛神经 表现:上臂有触电样麻木感或酸胀或上臂抽动 处理:退出穿刺针,调整后重新穿刺或调整穿刺部位 淋巴管损伤:左侧IJV与SCV汇合处有胸导管汇入, 误穿可致淋巴管损伤,同时穿破胸膜可致乳糜胸
a.. 1% procaine or 1% lidocaine 3-4ml b. 试穿,探明位置、方位和深度
穿刺置管
a.穿刺路径,保持负压 b.进入静脉,突破感,回血通畅,呈暗红色,
压力不高 c.置导丝,用力适当,无阻力,深浅合适,后 退有阻力时不能用力外拔 d.扩张器,捻转前进,扩张适度 e.置导管
常用穿刺部位
常用穿刺部位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颈内 静脉穿刺置管术
解剖特征
颈内静脉:起始于颅底颈静脉孔,全程由SCM覆盖 上段位于SCM内侧,颈内动脉后方 中段位于SCM前缘下面,颈总动脉后外侧 下段位于SCM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的三角间 隙内,颈总动脉前外方
适应症
一、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二、大量快速输液、扩容 三、须长期输液治疗 四、中心静脉压测定 五、特殊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 六、需反复采血作实验室检查时 七、血液透析、血液净化、血浆置换术 八、胃肠外营养治疗
禁忌症
• 一、凝血机制异常或血小板明显减少 • 二、上、下腔静脉综合症 • 三、局部感染 • 四、穿刺部位严重畸形 • 五、燥动不安或不合作病人
b.低血压、脉压变窄、奇脉、心音低远
急救:
a.立即中止经深静脉导管输注 b.将CVC输注器的高度降之低于病人心脏水平 c.若经导管吸出的液体很少,病情又未得到较多,因此其发生率差别较 大,约在0.01-27.3%。最近Paffesman统计美国 176000例医源性感染,其中50000例与静脉置管 有关此感染发生率2%-10%。
后路法
定位:SCM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 针点(锁骨上缘2-3横指)
进针:病人肩部垫高,头尽量转向对侧,针干 呈水平位,在SCM的深部指向胸骨柄上窝方 向:进针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 伤颈总动脉。
操作方法
物品准备 静脉穿刺包,手套、消毒用品、注 射器、生理盐水、局麻药
体位
a. 去枕平卧,头转向对侧 b. 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 C. 穿刺侧大腿外展、外旋30-45° 消毒、铺巾 定位、局麻
避免空气进入
a.体位不合适,CVP低,深吸气 b.重视每一个操作环节,手指堵 住针尾
并发症
误穿动脉:常见于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 发生率4.5-23% 原因:主要是由于穿刺操作不熟练,解 剖结构,比邻关系不清
处理:
a.立即拔针,指压5-10min,否则可发生 血肿
b.若伴有胸膜刺破,胸膜腔负压作用,形 成血气胸。肝素化、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应 特别谨慎
固定
缝线固定 ,敷料粘贴
注意事项
a. 进针深度 :一般1.5-3cm,肥胖者2-4cm b. 穿刺失败:进针方向与角度不合适,静 脉张力过低,被推扁后贯穿 c.有回血,外套管推进有困难:顶于对侧壁
掌握多种进路
a.避免一种进路反复多次穿刺 b.注意病人体位和局部解剖标志 置管长度
a.男13-15cm,女12-14cm,小儿5-8cm b.过深,心律失常、影响监测结果 c.回血不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