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分解
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化学物质是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它们具有各种各样的性质和用途。
为了更好地理解化学物质,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它们。
化学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可以根据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分为以下几类:元素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包括氢、氧、碳、氮、铁、金等。
元素可以根据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或类金属)三类。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可以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也可以是共价化合物,如水(H₂O)和二氧化碳(CO₂)。
化合物根据它们所含元素的数量和种类,以及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氧化物、酸、碱、盐等。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纯物质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其性质取决于组成它们的纯物质的性质。
混合物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均匀混合物中,组成物质均匀分布,如空气;非均匀混合物中,组成物质分布不均,如沙子和水的混合物。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烃、醇、醚、酮、羧酸、酯、胺等众多类别。
化学物质的性质化学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折射率等。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包括反应活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催化性、稳定性等。
溶解性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溶解的能力。
溶解性可以通过溶质的溶解度来衡量,溶解度通常用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表示。
反应性反应性是指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考点1 物质的组成1.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基:中性原子团)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特别提醒:1.离子与基团:2.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知识规律]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
如金刚石(C)、晶体Si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l、KClO3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P4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进而构成晶体的。
具体地:(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①非金属单质:如H2、X2、O2、O3、N2、P4、S、C60、稀有气体等②非金属氢化物:如HX、H2O、NH3、H2S等③酸酐:如SO2、CO2、SO3、P2O5、N2O5 等④酸类:如HClO4、HClO、H2SO4、H3PO4、H2SiO3等⑤有机物: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⑥其它:如NO、N2O4、Al2Cl6等(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3)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
(4)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考点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1)特征:有无新物质生成(2)本质:有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3)现象:物理变化→大小、形状、状态改变化学变化→发光、发热、变色、析出沉淀等(4)典型实例:物理变化:⑴升华⑵萃取⑶分液⑷蒸馏(分馏)⑸吸附⑹渗析⑺盐析⑻胶体聚沉⑼电泳⑽金属导电 (11)焰色反应(12)电离等化学变化:⑴风化⑵裂化⑶硫化⑷老化⑸炭化⑹干馏⑺脱水⑻蛋白质变性⑼水解⑽同素异形体互变(11)电解 (12)熔融盐导电(13)电解质溶液导电 (14)水泥硬化等。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02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专题02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本专题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常常结合元素化合物来进行考查。
本专题高考命题除直接考查基本概念外,近年还出现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逐步向环保、高科技、生产、生活等方向渗透发展,以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作背景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与转化,以及胶体与科技、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将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应加以重视!和2016年大纲相比增加了掌握电子式表示方法,另外还增加:“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复习时还给予更多的关注。
主要考查方面:一、纯净物、混合物的判断例1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浓硫酸(98%),②无水氯化钙,③变色硅胶[硅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l2)作指示剂,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后变为CoCl2·6H2O呈粉红色],④五氧化二磷,⑤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制法是:把生石灰加到浓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强热蒸干)。
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①②④B.②④ C.①③⑤ D.全部【答案】C例2下列含有“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
①水玻璃②氨水③氯水④双氧水⑤水晶⑥水银⑦溴水⑧王水⑨石灰水⑩水煤气⑪蒸馏水⑫水泥【答案】④、⑥、⑪①、②、③、⑤、⑦、⑧、⑨、⑩、⑫[探规寻律]纯净物、混合物的判断方法1.从组成、熔沸点、性质角度进行判断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熔、沸点无一定的熔、沸点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2.从识记物质角度进行判断(1)气体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爆鸣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主要成分N2、O2等CO、H2H2、O2CH4H2、CH4等CO、CO2、N2等丙烷、丁烷等乙烯、丙烯等(2)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水玻璃福尔马林汽油主要成分NH3、H2OCl2、H2O盐酸、硝酸Na2SiO3溶液甲醛水溶液C5~C11的烃(3)固体混合物碱石灰漂白粉玻璃水泥合金铝热剂主要成分CaO、NaOH、KOH、H2OCa(ClO)2、CaCl2Na2O·CaO·6SiO2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不同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Al、金属氧化物二、物质分类的标准例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A例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解析】A项中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中N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错误;D项中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错误。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课时4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考必备·清单】1.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2)理解几组概念名称含义原子、分子和离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③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单质和化合物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②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名师点拨]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和O3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
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2.简单分类法(1)树状分类法①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名师点拨]酸、碱、盐、氧化物的含义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分为强酸与弱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分为强碱与弱碱、可溶性碱与难溶性碱等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分为可溶性盐与难溶性盐,酸式盐、碱式盐与正盐等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等②树状分类法在无机物分类中的应用(2)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名师点拨]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分类知识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没有数量意义,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原子:是化学变化最小的微粒。
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直接由原子构成。
金属单质也可以认为由原子构成,但实际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它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某些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S8、Br2、I2和Ar等),氢化物(如氨气、水等),酸酐(如SO2、SO3、P2O5等),酸(如硫酸等),和有机物等由分子构成的。
离子: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绝大多数盐、强碱和某些低价态金属氧化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2.元素有两种存在的形式,在单质中的元素称为游离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元素称为化合态元素。
3.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4.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游离态)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化合态)5.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6.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组合)保持不变。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组成中的原子(或离子)重新组合,生成了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场伴随着物理变化,有放热、吸热、改变颜色、生成气体和沉淀等现象。
7.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聚集状态、气味、熔沸点、密度和硬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和热稳定性等。
8.物质的分类:注意: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1.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新课标
---------------------------------------------------------------最新资料推荐------------------------------------------------------1.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新课标)2019 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1.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新课标)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新课标)专题一基本概念【备考策略】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要特别注意对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的物质的量的理解,不仅知道它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连接的重要物理量,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建构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知识网络体系。
比较重要的题型是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问题,涉及的概念很多。
另外,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以及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2.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纵观近年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氧化还原反应除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外,出现了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和物质的分析推断相结合的趋势,特别是从生活应用入手,设计新的问题背景和思考阶梯。
3.离子反应:该类题目的主要题型有三个:一是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从高考试题的表现形式来看,除考查中学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典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外,越来越注重有关知识迁移应用的考查即信息给予题。
二是判断离子反程式的正误。
1 / 23三是离子共存题,离子共存的条件是:在溶液中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如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络合反应等。
在分析判断过程中,除要熟悉常见离子不能共存时所发生的离子反应外,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限制条件,多种离子间的相互影响。
4.能源是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复习时要理解燃烧热、中国和热、反应热到呢个概念,明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加强与电化学、化学平衡的联系与拓展,牢牢抓住盖斯定律的实质,并能熟练应用第 1 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点击】 1.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微观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
2.宏观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
3.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特点:互为同位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6.定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7.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4.浊液: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
5.胶体: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粒子介于1-100nm之间。
五、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六、物质的鉴别与分析1.鉴别: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区分。
2.分析: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七、物质的制取与合成1.制取: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获取物质。
2.合成:通过化学反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新的物质。
八、物质的用途与环境保护1.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2.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涉及元素、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等多种概念,以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鉴别、分析、制取、合成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为学习化学和其他科学领域奠定基础。
习题及方法:1.习题:区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方法:根据纯净物的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因此,选项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2.习题: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方法: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第一章 2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转化-2021届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
注意:①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
生成。如 147N+10n→146C+11H
(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的特点:在原子核组成不变的情况下,发生了分子组成或原子、
离子等结合方式的质变。不属于这个范围的质变就不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变化
比较 特征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与转化
一. 物质的组成
物质组成
宏观组成:元素 微观组成:粒子
游离态
化合态 分子 原子 离子
单质 化合物
1. 化学是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粒子是原子或离子。
2.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同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游离态是指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时的状态,化合态是指 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时的状态。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碱。例:SiO2、CuO
例: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 ,CaO ,NaOH, Na2SO4 , CaCO3 , Ca(OH)2 ,H2SO4进行分类
化合物
酸
HCl H2SO4
碱
盐
NaOH Ca(OH)2
易错提醒: 1.普通玻璃、合金、天然矿物原料、高分子聚合物、熔化后的结 晶水合物、半导体元件材料、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 石英材料、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 2.具有特殊化学性质的部分原子或原子团,不带电荷的称作基, 带电荷的称作根(或离子)。 3.酸式盐:酸中的部分氢被中和的产物。如NaHCO3等。 4.碱式盐:碱中的OH-部分被中和的产物。如Cu2(OH)2CO3等。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精品讲练析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一样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一样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基〞、“根〞、“碳正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原子(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响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2)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等)和分子的根本粒子。
(3)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4)原子的概念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从哲学的角度首先提出来的。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说。
目前人类对原子构造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入。
注意:化学反响的本质就是原子的重新排列和组合。
原子与元素的联系与区别★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①离子的种类:②离子的生成途径:③存在离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NaCl、CaC2、C17H35COONa;电解质溶液中:盐酸、稀硫酸等;金属晶体中:钠、铁、铜等。
注意:在金属晶体中只有阳离子,而没有阴离子。
分子、原子、离子均是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是参加化学反响的根本单元,是化学研究的微观对象。
★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完整理解分子的概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子是一种粒子,它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
如:水、氧气、干冰、蔗糖等就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
②分子有质量,其数量级约为10—26kg。
③分子间有间隔,并不断运动着。
④同种分子的性质一样,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⑤每个分子一般是由一种或几种元素的假设干原子按一定方式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⑥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把分子分成⑦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此作用称作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它是一种较弱的作用力。
★“基〞、“根〞、“碳正离子〞“基〞是指分子中除去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以后剩下的原子团(也可能是单个原子),它是电中性的,通常不能稳定存在,如—NO2硝基、—CH3甲基、—SO3H磺酸基等(注意磺酸基不能写成—HSO3)。
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1 物质的组成1. 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 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2)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基:中性原子团)3.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特别提醒:1. 离子与基团:2. 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知识规律]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
如金刚石(C) 、晶体Si 都属原子晶体, 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l 、KClO3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 、P4属分子晶体, 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进而构成晶体的。
具体地:(1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①非金属单质:如H2、X2、O2、O3、N2、P4、S 、C60、稀有气体等②非金属氢化物:如HX 、H2O 、NH3、H2S 等③酸酐:如SO2、CO2、SO3、P2O5、N2O5等④酸类:如HClO4、HClO 、H2SO4、H3PO4、H2SiO3等⑤有机物: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⑥其它:如NO 、N2O4、Al2Cl6等(2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3 )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
(4 )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考点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1 )特征:有无新物质生成(2 )本质:有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3 )现象:物理变化→大小、形状、状态改变化学变化→发光、发热、变色、析出沉淀等(4 )典型实例:物理变化:⑴升华⑵萃取⑶分液⑷蒸馏(分馏)⑸吸附⑹渗析⑺盐析⑻胶体聚沉⑼电泳⑽金属导电(11) 焰色反应(12 )电离等化学变化:⑴风化⑵裂化⑶硫化⑷老化⑸炭化⑹干馏⑺脱水⑻蛋白质变性⑼水解⑽同素异形体互变(11 )电解(12) 熔融盐导电(13) 电解质溶液导电(14) 水泥硬化等。
高考化学学霸纠错笔记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含解析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 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错因分析】不熟悉酸性氧化物的概念,错误地认为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则会错选 A;不知道分散系的分类标准,则会错选 B;不理解电解质的概念,则会错选 C。
为避免错解,先应明确概念的落脚点,再分析所给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判断其与概念的落脚点是否一一对应。
【参考答案】D物质的分类内容涉及面广,但难度不大,多属于识记方面的内容.掌握一些高频考点考查的物质的类别或特殊物质,对快速解题很有帮助.(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 O2与 O3组成的气体时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
(2)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混合在一起可以是纯净物,如 H2和 D2.(3)强碱都是离子化合物,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 AlCl3是共价化合物。
(4)能电离出 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 NaHSO4属于盐;溶于水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 NaCO3.盐中一定有酸根离子,有酸根离子的不一定为盐,如 H2SO4。
(5)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
(7)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 SiO2。
1.物质的分类多种多样,下列说法及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Na、Mg、Al、Fe、Mn 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C、N、S、P、Cl、Si的最高价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C.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一般是电解质,HCl、H2O、CH3COOH、AgCl、NH3、NaOH 均为电解质D.高分子化合物在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橡胶、塑料均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常见物质的成分不清导致错误归类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B.漂白粉、小苏打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电解质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错因分析】不熟悉常见物质的俗称易错选 A 或 B。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感兴趣的事物,我们也在不断地研究者这个世界。
研究着与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有关的物质。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物质,我们就必须对这些物质进行一定的分类,认识这些物质间存在的联系,最后才能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帮助。
在化学中,常见的分类标准有哪些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分类的标准。
一、物质的分类标准1、根据物质的组成是否单一,可以把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2、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把物质分成单质和化合物;3、在单质中,可以按性质的差异把它们分成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4、在化合物中,根据是否有碳元素,可以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但CO、CO2碳酸钠等除外);5、在无机化合物中,根据组成的差异把它们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性质及物质之间的联系,我们就必须掌握以下的基本概念及各类物质的性质。
二、基本概念及各类物质的性质1、混合物(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2)实例:空气、溶液(盐酸、食盐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3性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性质2、纯净物(1)概念: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实例:水、水银、胆矾、冰与水的混合是纯净物,具体来说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
但要注意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或是混合物)。
如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白磷和红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3、单质(1)概念: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实例:铁、氧气、氢气、水银4、化合物(1)概念: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实例:氢氧化钠、碳酸钙、硝酸钾,氯化镁5 氧化物(1)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3)6 (1)概念: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 2 、SO 2、SO 3、SiO 2 。
1 第5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
第5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变化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一般来说,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元素、物质和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原子通过微粒间作用力构成物质3.纯净物与混合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有固定的熔、沸点无固定的熔、沸点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4.(1)概念: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
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树状分类法(1)分类的关键——明确分类标准(2)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过氧化物:Na 2O 2、H 2O 2等酸⎩⎪⎪⎪⎨⎪⎪⎪⎧按电离出的H +个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元素⎩⎨⎧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可溶性碱:NaOH 、KOH 、Ba(OH)2等难溶性碱:Mg(OH)2、Cu(OH)2等按碱性强弱⎩⎨⎧强碱:NaOH 、Ba(OH)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 无机化合物⎩⎨⎧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2CO 3等复盐:KAl(SO 4)2·12H 2O 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第二章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③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如O2和O3; 金刚石和石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 在物理性质上,其相互转化属于 化学 变化。
(2)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与物质的关系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 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离子是 带电 的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团是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
⑬H ⑭He
在自然界中,
(1)只以化合态存在的是 ①②③④⑤⑦⑫⑬ 。
(2)只以游离态存在的是_⑭___。 (3)既以化合态存在又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⑥⑧⑨⑩⑪。
√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
气溶胶实:例 烟、云食溶、盐液雾水、蔗糖 Fe(OH)3胶体
泥水
b.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必修一P26-28
➢ 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__红__褐__色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化学方程式为 FeCl3 + 3H2O==Fe(OH)3(胶体)+ 3HCl
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KOH、Ba(OH)2等 难溶性碱:Mg(OH)2、Cu(OH)2等
强碱: Ba(OH)2、KOH、Ca(OH)2、 按碱性强弱 NaOH等
弱碱:NH3·H2O等
合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物
正盐:BaSO4、KNO3、NaCl等
盐 酸式盐:NaHCO3、KHSO4等
熟记应用事实
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_E____(填字母序号)。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根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根本微粒.〔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响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根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构造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一样,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一样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假设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一样。
核外电子排布一样,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一样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响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响。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变化
答案: (A、D)
综合练习 5.
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 表示物质分子式的是 (A)NH4NO3
(C)C6H5NO2
(B)SiO2
(D)Cu
答案: (C)
三、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 度、导电性、导热性、比热容……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金属腐蚀、干馏、裂化、变性、老 化、炭化、油脂硬化、硬水软化、水泥硬化、风化、 电解质溶液导电、同素异型体间的互变 ……
)
无机物的分类
氧化物 氢化物
无机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的分类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成盐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NO、CO) 过氧化物 特殊氧化物 Fe3O4、Pb3O4
氧化物
氢化物的分类
氢化物
常温时: 大多数为气态 (如HCl、NH3) 非金属氢化物 少数为液态 (氢显+1价) (如H2O)
密度分类
单 质
非金属
含量分类
常见金属 Fe、Al、Cu
稀有金属 Zr 、Nb 、Mo
由分子构成:H2、Cl2、P4、O3 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晶体硅
均为单原子分子
稀有气体单质
练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是( C A、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元素的概念;掌握混合物、纯净物、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及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培养:通过对概念的比较和掌握,学会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而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概念的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对相近的概念的比较及物质的分类方法,培养严谨、准确的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学会通过比较和概括,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掌握事物内在联系的思维方法。
重点、难点相近概念的比较与判断。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入】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高中化学总复习,首先从基本概念开始复习。
【板书】一、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的概念【提问】什么是原子?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追问】为什么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否理解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回答: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的意思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变成新的分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而不能变成新的原子。
要变成新的原子,只有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才能实现。
不能理解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因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微粒构成的。
【评价】回答很好,对概念的理解一定要准确。
【提问】什么是分子?思考并回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也就是说,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离子晶体、原子晶体或金属晶体不是由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由构成晶体的基本微粒,如离子或原子决定。
【追问】是否可理解为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回答:不能,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不</PGN0001.TXT/PGN>同的状态,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这是由构成物质的分子的聚集状态不同所决定的,所以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当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则构成物质的分子转变为新物质的分子。
【提问】什么是离子?什么是简单离子?思考并回答: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高三化学教案-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答案D
解析A项,用胆矾炼铜,即由CuSO4·5H2O生成Cu,铜元素被还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B项,用铁矿石炼铁,即由Fe2O3生成铁,铁元素被还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C项,陶瓷是以粘土为原料高温烧结而成,发生化学反应;D项,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外形改变,不涉及化学反应。
NO
C
KOH
HNO3
CaCO3
CaO
Mn2O7
D
NaOH
HCl
CaF2
Na2O2
SO2
【答案】C
【解析】A项,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变式探究】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X
(2014·全国课标Ⅱ,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A
【解析】A项,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项,热碱水能加快油污中油脂的水解,使油污变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达到除去炊具上油污的目的,油脂水解属于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C项KMnO4溶液能将水果释放出的催熟剂乙烯氧化,有利于水果的保鲜,属于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D项,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品受潮属于物理变化,铁粉与食品包装袋中的氧气反应,起还原剂作用,避免O2氧化食品,导致食品变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2)聚沉
(ⅰ)概念:使胶体凝聚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树状分类法
每次用一个标准对物质进行再分类。
物质
(2)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氧化物分类)
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单质()
2.Cu、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1)Be(OH)2+2NaOH===Na2BeO2+2H2O。
(2)Be(OH)2+2HCl===BeCl2+2H2O。
三、对置换反应再分类
5.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单质的类别,可对置换反应再分类,请列举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实例。
(1)金属置换金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B.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
C.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
答案D
解析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错误。
3.(2018·全国卷Ⅲ,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二、依据“标准”对常见无机物分类
2.对下列物质分类,并完善表格内容
①HCl②HNO3③H2SO4④H2S⑤H3PO4⑥HF⑦BaSO4⑧NaHCO3⑨Cu2(OH)2CO3⑩FeSO4
物质
分类依据
物质类型
实例
酸
根据酸根离子是否含有氧元素
含氧酸
②③⑤
无氧酸
①④⑥
根据一定条件下能电离出H+的数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 质
化 合 物
混 合 物
碱性氧化物
1.单质 单质
非金属:如O2、Si、P4 稀有气体:如He、Ne
金属:如Al、Fe、Cu等
冶金分类
黑色金属 Fe、Cr、Mn 有色金属 其它金属 轻金属 Na、Mg、Al 重金属 Cu、Hg、Pb 常见金属 Fe、Al、Cu 稀有金属 Zr 、Nb 、Mo
金属:
混合物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熔沸点
纯净物
四、分散系及胶体
1、分散系定义: 2、分散系分类: 溶液 分散质粒子 大小/nm 小于1 nm 浊液 胶体
大于100 nm 1~100 nm 大分子或一定 数目分子的集 合体
分散质粒子 分子或离子 很多分子 的集合体
续表 溶液
性 质 外观 透明、均一 稳定
浊液
布朗 运动
电泳
胶粒在胶体中做不停 地、无秩序地运动
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 [胶粒带电:如Fe(OH)3胶粒带正 电,H2SiO3胶粒带负电]
—
工厂除尘
聚沉
聚沉方法有:加热、加入电解质、 例如:制豆腐;解释某 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些自然现象,如土 壤保肥、形成沙洲
C.构成宏观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如离子键、
共价键等等 D.储存在物质中的化学能在化学反应前后是不变的
解析
要正确判定本题,须明确以下几点: 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是多种多样的; 多种多样的微观粒子在构成物质时彼此之间 存在相互作用(如离子键、共价键等); 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观粒子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按照特定 的方式结合才构成特定的物质;每种物质都有其自身独有的 性质是因为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微观组成和结构; 物质一旦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微观结构乃至微观组成就改 变了,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改变了; 这种微观组成、结构、粒子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的改变决 定了化学反应是从环境中吸收能量,还是往环境中释放能量。
宏观
区 别 微观
没有生成新物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聚集状态的 改变
有新物质生成
原来微粒间的化学键断裂,原子 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化学键,生 成新物质。
判断方法 联系
有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 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返回
三.物质的分类
单 质
纯 净 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 无 机 物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氧 化 物 有 机 物 烃 烃的衍生物 两性氧化物
4、同位素的混合体,如水和重水
HD、结晶水合物(如CuSO4· 5H2O)、Na35Cl、
Na37Cl按天然比例混在一起。
练习
常见的混合物有:
1、含有多种成分的物质:汽油(馏分)、石蜡、食醋、福尔马 林、盐酸、油脂、铝热剂、玻璃、 碱石灰、漂白粉、普钙(过 磷酸钙)、NO2;空气、溶液,石油、煤、,天然油脂, 合金、 矿石、阳极泥、平衡混合物,氯水、氨水 2、没有固定组成的物质(聚合物)淀粉、纤维素、橡胶、 聚乙烯、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 3、同素异形体混和:白磷和红磷、氧气和臭氧; 4、同分异构体,但未指明具体结构的物质, 如二甲苯。
不透明、 不均一 不稳定
胶体
均一
稳定性
介稳定
能否透 过滤纸 能否透过 半透膜 鉴别方法
能
不能
能
能
不能
不能
无丁达 尔效应
NaCl溶液
静置分层
有丁达尔效应
实例
泥水
氢氧化铁胶体
3.胶体的性质、制备、提纯和应用
内容 性 质 丁达尔 效应 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产生一条光亮 的“通路” 主要应用举例 鉴别胶体和溶液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①④⑦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②③⑤⑥
2.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只有状 态、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中 往往伴随着现象的发生(如:发光、 发热、颜色变化,气体的生成, 沉淀的生成等).
变化 概念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举例
燃烧、金属腐蚀、干馏、裂化、 “三态”变化、蒸馏 、分馏、 裂解、蛋白质变性、老化、硫 盐析、渗析、吸附、金属 化、炭化、油脂硬化、风化、 导电、焰色反应、气焊、 结晶、硬水软化、硝化、钝化、 ※ (溶解、潮解) …… 气割、电解质溶液的导电……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从宏观上看,物质由各种元素组成,元素存在的形态有 游离态和化合态;从微观上看,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 质的基本粒子。
例1
( D ) A.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彼
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此的结合方式多样,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果分子的组成或结构变了, 其化学性质就变了
高三
一轮复习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2014
考纲下载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 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 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6.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 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7.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 表示方法.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 出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 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 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 还原性、酸碱性等.
下列变化中:①蒸馏 ⑤电解 ⑥钝化
②干馏
③风化
④金属导电
⑦焰色反应 ; .
一、物质的组成
游离态
单质 物质
构成
阳离子 离子 阴离子 原子核 质子
元素
组成
原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小分子
高分子
化合物
化合态
分子
宏观
微观
分子、离子、原子比较
一.物质的组成
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D )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来自何离子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密度分类 含量分类
2.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如Na2O、CuO等
氧化物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如P2O5、SO3等 两性氧化物:如Al2O3等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过氧化物:Na2O2等
3.化合物
4.酸
5.碱
6.盐
常见的纯净物有:
1、只含一种成份的物质
2、结晶水合物
3、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如冰和水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