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素材高中生物课堂笔记--生物必修2教学文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笔记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b75ded8b52acfc788ebc98e.png)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笔记高一新生要养成一定的做知识总结的好习惯,这样对于牢固掌握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文科科目,更加需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下面是关于高一生物必修2的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和了解。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笔记梳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语句: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①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9黄圆:3绿圆:3黄皱:1绿皱。
②解释:1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规律。
2不同对的性状之间自由组合。
3黄和绿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圆和皱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和r控制。
两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它们产生的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为YyRr。
F1YyRr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四种配子YR、Yr、Yr、yr的数量相同。
4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分析图示解:F1:YyRr→黄圆1YYRR、2YYRr、2YyRR、4YyRr:3绿圆1yyRR、2yyRr:黄皱1Yyrr、2Yyrr:1绿皱yyrr。
5黄圆和绿皱为亲本类型,绿圆和黄皱为重组类型。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4、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2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4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
5、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④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⑤实质: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9770c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68.png)
【导语】⾼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学习负担及压⼒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制定学习计划,养成⾃主学习的好习惯。
今天⾼⼀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教版⾼⼀⽣物必修⼆教案》,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教版⾼⼀⽣物必修⼆教案(⼀)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的学⽣,经过两年的⽣物学学习,学⽣已经储备了很多⽣物学知识,具有⼀定的⽣物学基础。
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及其⽣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
本章本节课内容是⾼⼆⽣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
⾃然界中的⼀切⽣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
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建⽴科学的思维⽅法和研究精神。
⾸先,在本课之前,学⽣已经对酶的发展历程、特性、作⽤等都已经知道并理解。
这些都与接下来的酶的特性紧密相关。
也⼀定程度上反馈了上节课的上课质量和学⽣的掌握情况。
并且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为指导。
其次,学⽣对⽣活中常见的⽐如说加酶洗⾐粉,学⽣都可能接触过,那么他们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了:加酶洗⾐粉添加了什么类型的酶呢?酶在洗⾐粉⾥是怎样⼯作的?在使⽤加酶洗⾐粉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等等的问题。
这样,⼀⽅⾯学⽣会形成⽆意注意,⼀定程度上提⾼学习欲望,学习效果也⼤⼤提⾼。
另⼀⽅⾯教师也可以从这⽅⾯下⼿,收集资料,增⼤信息量,活跃课堂⽓氛。
再者,酶的⽣产应⽤的引⼊,⼀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的视野,让学⽣觉得⽣物对他们来说,不是只是抽象的某某技术,某某发现,某某科学家等等,⽽是贴近⽇常⽣活的,很常见的东西,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掌握了这个,那我是不是就相当于令⼈羡慕的科学家了呢?”这样,也⼀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也为以后的择业多⼀个选择。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在这节课中,我打算先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酶的本质,作⽤。
高中生物必修2笔记
![高中生物必修2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97c603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e.png)
高中生物必修2笔记记笔记是一种常用的高中课堂学习策略,是培养学习生物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2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2笔记(一)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二、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2笔记(二)(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高中生物必修2笔记(三)(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2)有丝分裂: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前期出现;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别注意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a.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3)减数分裂:对象: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单体分离.。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834b6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a.png)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细胞和遗传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
3. 掌握细胞的分裂和遗传基因的传递。
4. 获得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1. 细胞与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遗传基因的传递方式。
4.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1. 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
-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组成部分。
- 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生物功能。
2. 遗传的基本原理。
- 遗传的定义和重要性。
- DNA的结构和功能。
- 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变异。
3. 细胞的分裂和遗传基因的传递。
- 细胞分裂的两种方式: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遗传基因的传递方式: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4.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实验的设计和步骤。
- 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细胞和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法:开展细胞实验和遗传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提高他们的实验技巧和科学思维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观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4. 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评估他们的实验技巧和观察力。
2. 组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提供课后作业,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 定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考试和项目作业,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 实验器材和材料3. 多媒体教学设备七、教学进度安排八、教学参考1.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2. 网络资源: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基因传递、科学实验方法与技巧的相关资料。
以上是关于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的简要概述,详细的教案内容和教学资料请参考教材和相关资源。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课程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6b519abb4cf7ec4afed0b2.png)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课程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庐江三中:许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
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770ff3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8.png)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笔记篇一1、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2最详细笔记共10页
![高中生物必修2最详细笔记共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e9d814bb71fe910ef12df8ef.png)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在哪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是什么? 基因的本质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的表达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 、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P (亲本) 高茎 DD X 矮茎dd 反交F 1(子一代) 高茎 DdF 2(子二代) 高茎 DD :高茎 Dd :矮茎dd1 :2 : 1 3:13.解释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 ( F 1) Dd X dd F 1是否产生两种高 1 : 1 矮 比例为1:1的配子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1. 黄圆 YYRR X 绿皱yyrr黄圆黄圆Y_R_ :黄皱Y_rr :绿圆yyR_ :绿皱yyrr 亲组合9 : 3 : 3 : 1 重组合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本笔记(3)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本笔记(3)](https://img.taocdn.com/s3/m/23f8f575d4d8d15abf234eea.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笔记(第五章)一、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⑴诱发突变(外因)⑵自然突变(内因)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特点⑴普遍性⑵随机性⑶不定向性⑷低频性⑸多害少利性二、基因重组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受精作用第二节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染色体组的概念及特点①由合子发育来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②而由配子直接发育来的,不管含有几个染色组,都只能叫单倍体。
2.总结:多倍体育种方法:单倍体育种方法:3.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1)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据细胞的基因型确定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的次数,该次数就等于染色体组数。
(3)根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数确定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组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染色体形态数第三节人类遗传病一、常见遗传病分类及判断方法:1、判断顺序及方法:第一步:判断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方法:看患者总数,如果患者很多连续每代都有即为显性遗传。
如果患者数量很少,只有某代或隔代个别有患者即为隐性遗传。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第二步:先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
方法:看患者性别数量,如果男女患者数量基本相同即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如果男女患者的数量明显不等即为X染色体遗传病。
(特别:如果男患者数量远多于女患者即判断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反之,显性)二、常见单基因遗传病分类: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
发病特点:⒈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⒉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②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遇以上两类题,先写性染色体XY或XX,在标出基因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41d04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5.png)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简述氨基酸的结构特点;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提高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
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
设问: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接着,ppt展示两组图片:(1)黑寡妇蜘蛛的图片,黑寡妇蜘蛛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它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
(2)荧光水母的图片,荧光水母因为它体内的“荧光蛋白”,使得它能发出美丽的荧光。
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蛋白质有什么样的结构?它又有哪些功能呢?(引出课题)。
(过渡)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结构是复杂的,可是这种复杂的分子却是由一些结构简单的氨基酸分子作为基本单位所构成。
所以认识蛋白质的结构,首先就必须了解氨基酸的结构。
(二)资料分析,探究氨基酸的通式ppt上展示拥有4种氨基酸,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1)四种氨基酸都由哪些元素组成?有什么共同特点?区别是什么?(2)如果将各氨基酸的不同部分用字母r表示(—r),尝试归纳氨基酸的通式。
提示:每种氨基酸都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共同点);r基不同(不同点)。
教师邀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学生尝试在纸上书写。
并请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教师最后总结,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第2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第2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daa12f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3.png)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
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笔记资料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笔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f0b332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d.png)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笔记资料基因的本质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 的缘故.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
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人教版教学素材高中生物课堂笔记--生物必修2
![人教版教学素材高中生物课堂笔记--生物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7f7b1159a5e9856a561260c7.png)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孟德尔遗传实验运用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假说-演绎法,其一般过程是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说(假设)、归纳综合,得出结论。
2.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是(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豌豆自花授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品种多,差异大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
(2)由单基因到多基因地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3.相关概念(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三、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分析方法科学;(单因子→多因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
人教教生物必修2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教生物必修2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fd13982e3f5727a4e9629a.png)
人教教生物必修2全册知识点总结1必修(必修(22)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第一章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第二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实验过程(P-4)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P-5)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P-7)例现有一株紫色豌豆,如何判断它是显性纯合子AA还是杂合子Aa二.相关概念二.相关概念11.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不同表现类型。
2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F11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F11没有表现出来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显性性状的基因。
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隐性性状的基因。
用小写字母表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D与d基因。
3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纯合子由相同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不发生性状分离)分为显性纯合子(如AAAA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如aaaa的个体)杂合子杂合子由不同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不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性状分离)4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性状。
基因型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基因型环境环境表现型表现型)25.杂交与自交杂交与自交杂交杂交基因型不同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高一生物科目笔记必修二
![高一生物科目笔记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806a3db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7.png)
高一生物科目笔记必修二(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生物科目笔记必修二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高一年级生物考点笔记必修二
![高一年级生物考点笔记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b3a0797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a.png)
高一年级生物考点笔记必修二(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年级生物考点笔记必修二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年级生物考点笔记必修二》,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年级生物考点笔记必修二篇一1、生物体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称隐性性状隐性性状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所得子一代中没有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孟德尔遗传实验运用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假说-演绎法,其一般过程是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说(假设)、归纳综合,得出结论。
2.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是(1)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豌豆自花授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品种多,差异大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
(2)由单基因到多基因地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3.相关概念(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三、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分析方法科学;(单因子→多因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五、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原理: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杂合子(Aa ):(1/2)n纯合子(AA+aa):1-(1/2)n(注:AA=aa)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tt,则:(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____,表现型是_______。
(2)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3)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其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抗锈病类型,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Tt 抗锈病(2)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性状分离(3)TT或Tt Tt从F2代开始选择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淘汰由于性状分离而出现的非抗锈病类型,直到抗锈病性状不再发生分离。
2、指导医学实践:例1:人类的一种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
如果一个患者的双亲表现型都正常,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他们再生小孩发病的概率是______。
答案:Aa、Aa 1/4例2: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一种畸形。
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其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这对夫妇后代患病概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DD或Dd 100%或1/2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注意: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二、自由组合定律两种基本题型:共同思路:“先分开、再组合”●正推类型(亲代→子代)●逆推类型(子代→亲代)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
现有纯合矮杆不抗病水稻ddrr和纯合高杆抗病水稻DDRR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水稻ddRR,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杂交育种方法:杂交原理:基因重组优缺点:方法简便,但要较长年限选择才可获得。
2、导医学实践:例: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D控制),母亲表现型正常。
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致病基因p控制),问:①该孩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父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小孩,则只患多指的占________,只患先天性聋哑的占_________,既患多指又患先天性聋哑的占___________,完全正常的占_________答案:①ddpp DdPp ddPp②3/8, 1/8, 1/8, 3/8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过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姐妹分家—减Ⅱ后期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答案:1.减Ⅱ前期 2.减Ⅰ前期 3.减Ⅱ前期 4.减Ⅱ末期5.有丝后期6.减Ⅱ后期7.减Ⅱ后期8.减Ⅰ后期答案:9.有丝前期 10.减Ⅱ中期 11.减Ⅰ后期 12.减Ⅱ中期11.减Ⅰ前期 12.减Ⅱ后期 13.减Ⅰ中期 14.有丝中期七、有性生殖1.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
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3.在有性生殖中,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1)、一个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3节伴性遗传1、XY型性别决定方式:●染色体组成(n对):雄性:n-1对常染色体+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XX●性比:一般1 : 1●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生物的性别通常就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生物的种类不同,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相同。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①XY型:雌性的性染色体是XX ,雄性的性染色体是XY 。
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
雄性(男性)个体的精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可以同时产生含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精子,并且这两种精子的数目是相同的,而雌性(女性)个体的卵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只能够产生1种含有 X 染色体的卵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