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区域分析
潍坊市城市规划及交通情况分析报告PPT课件( 34页)
潍坊GDP排名省内第四,经济实力较强。
据统计,2010年潍坊GDP总量为3000亿元(非官方数据);
亿元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GDP总量
2005 1471.2
2005年-2009年潍坊GDP
2006 1720.88
2007 2056.02
2008 2491.8
2009 2727.8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 东,作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区的指示
蓝色经济区建设最终要落实在产业 和项目上。潍坊提出实施¡°三个千 亿¡±计划,以千亿级的投入,打造 千亿级产业,造就千亿级企业,显 示出了非同寻常的气魄与胆略。千 万吨石化、百万辆汽车、百万千瓦 光伏电池、50万盏LED 路灯¡¡这 一个个优势产业集群,成为潍坊蓝 色经济区建设成就最生动的写照。
4、潍坊市未来发展格局
城市格局分析——中心城市空间“一心、一环、一廊、一轴”的结构模式
“一心”
是由虞河路、北宫街、 北海路、健康街所围 合的城市中心区,是 优化、提升中心城市 服务功能的主体
“一廊”
是白浪河、虞河两岸 绿化带及两河之间的 绿地构成贯穿“一心” 的中央绿色生态通道
•鸢都湖片区所 在区域处于“ 一环”和“一 轴”的交汇处 ,从城市格局 的角度来看, 未来区域发展 潜力巨大。
目录
第四部分 山东省各地级市房地 产市产市场发展状况
1、人口
潍坊市人口总数自2008年开始飞速增长,截止到2010年12月,潍坊市户籍总人口达到862. 5 万人,市区人口181.25万人,统计暂住人口约27万人。2005-2010年,市区人口年均增长5.7%,增 长较快。
送客流量可达3万人,促进潍坊市“半小时经济圈”的发展。
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潍坊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域,该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
季分明,夏季比较炎热,冬季较冷。
具体来说,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如下:
温度:潍坊市年平均气温为12-15℃,夏季7-28℃,冬季-8-10℃,春秋季温差较小。
潍坊市与周边地区相比温度较高,夏季长达100多天,平均气温高,而冬季较短,但平均
气温较低。
降雨:潍坊市大部分区域处于华北季风影响下,年平均降水量750-1000毫米,其中大部分降雨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的60-70%。
风力:潍坊市春、夏季风力较小,秋季相对较大,冬季微风。
首先,夏季气温高,降雨集中,正好适合旱作农作物的生长。
潍坊市旱作农作物主要
包括玉米、小麦、大豆等,这些农作物在夏季生长旺盛,得到充分的热量和水分,产量较高。
其次,夏季气候炎热潮湿,气温高湿度大,易诱发作物病害和虫害。
因此,潍坊市的
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合理施肥、预防病虫害等,以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
量。
再者,冬季气温低,农作物生长速度较慢,尤其是水稻等灌溉农作物,需采取保温措施。
总之,潍坊市的气候条件对当地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民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采取恰当的农业措施,才能获得丰收的收成。
潍坊市(含区县)商圈调研分析报告
王府西街、王府东街、驼山中路 核心 混合区 成熟
是
是
潍坊市商圈附表
省
市
区/县
街道 (镇)
行政 商圈简 区划 称
主路段/位置
适合 入驻
是否 已有 竞品
备注
山东 潍坊 青州 省市市
县级 泰华城 市 商圈
昭 泰德 华南 城路 、(大范润公发亭青东州路店至高新路),圣水路
居民社区
居民住户、大型社会聚集的地区。 特点固定客户多,消费群体稳定。
城中村区
城市外来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消费 水平一般较低。
工业厂矿区
大型工业厂矿附近商圈,以厂矿人 员消费为主体;
文教办公区
附近有大中小学等学生较多的区域, 或者办公大楼林立,上班族聚集的地区
潍坊市商圈研究分析
新生商圈:1个 发展中的商圈:11个 已经成熟的商圈:15个 衰退中的商圈
调研外景
潍坊市市场商圈层级划分
核心商圈:吸纳全市场,辐射性最强最具影响力的顶级步行街及商业区;辐射全市场范围内商业投入 成本最高的商业区,商业战略高地,品牌形象推广的重要阵地。例如:银座商场路商圈,核心商圈11 个。 次级商圈:市场内可辐射市场内大部分消费者的商业区,在特定区域中具有商业影响力;(如高校区、 工业厂矿街区等);辐射4-5个社区及以上的商业区,可影响消费者加强品牌意识并能拉动销量增长; 例如:峡山佳乐家商圈,次级商圈8个。 三级商圈:新生和正在发展中有潜力的商业区(如学校、社区型商业街等);可辐射1-2个居民区及以 上的商业街,消费人群覆盖相对较窄。例如:冶源镇商圈,三级商圈8个。
潍坊市(含区县)级别定位
人口、经济、购买力、消费群等等一些社会客观事 实决定着市场等级,潍坊市场可划分4个市场等级。
潍坊市与青岛市吸引FDI的区域优势比较分析
管理科潍坊市与青岛市吸引FDI的区域优势比较分析◎崔婷近年来,国际环境经贸摩擦不断、资本争夺激烈。
2020年全球遭遇新冠疫情,而国内提出了“十四五”规划双循环发展战略。
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下,稳投资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2020潍坊统计年鉴与2020青岛统计年鉴为依据,基于潍坊与青岛的区位优势差异对这两个地区的FDI引入现状及各自的区位优势进行了量化比较分析,借鉴青岛市FDI 吸引策略从自然地理、市场经济、知识文化三个层面提出了潍坊市发挥区位优势、促进FDI引进的具体举措,对于充分利用FDI 推动潍坊市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基础理论回顾(一)FDI的理论回顾FDI即外商直接投资,是外国投资者利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股权、利润再投资等投资方式来获取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的投资活动。
FDI理论旨在探求跨国公司FDI的动因、影响因素和条件。
FDI引入有助于填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推动地区重点项目建设;有助于引进外企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经验;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国家税收,促进社会稳定,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在经贸摩擦阴影笼罩、资本争夺激烈的复杂局面下,“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以来受新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球跨境投资大幅下滑。
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如何顺应国内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双循环“作用,实现引外资和稳外资成为很多城市建设的重要政策和研究方向。
(二)区位优势的理论回顾早期的企业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等都不同程度的提及到区位选择对于FDI的作用。
1977年邓宁创立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首次明确提出区位优势是影响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三大影响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拟从区位优势角度出发对潍坊市和青岛市吸引FDI的区位优势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帮助潍坊市借鉴青岛市区位优势发挥的策略,提升FDI吸引力。
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潍坊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温带季风型气候区域,气候特征明显,对当地农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气候特征和对农业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潍坊市的气候状况及其影响。
一、气候特征分析1. 气候类型:潍坊市属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型气候。
冬季气温寒冷,夏季炎热,春秋气温适中。
受季风影响,潍坊市冬季风力较大,夏季多雷雨,降水充沛。
2. 温度特点:潍坊市冬季气温较低,1月份平均气温在-2℃左右,夏季炎热潮湿,7月份平均气温在25℃左右。
年均温度在12℃左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3. 降水情况:潍坊市年降雨量较丰富,主要分布在6-9月份,夏季多雷雨。
全年降水量在600-700毫米左右,降水相对充沛。
4. 风力特点:冬季潍坊市受到西北季风的影响,风力较大,夏季则多偏东南风,受季风影响较为明显。
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1. 作物栽培时间:潍坊市气温适宜,冬季不会出现极端低温,农作物生长期较长,有利于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
特别是夏季气温适宜,有利于玉米、水稻等夏季作物的生长。
2. 降水对农作物的补充:潍坊市降水充沛,夏季多雷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尤其对于水稻等喜水作物来说,是一个天然的灌溉条件。
3. 灾害防范:由于潍坊市属于季风型气候区域,冬季风力较大,为农作物带来了一定的伤害,尤其是对于高秆的作物,易倒伏造成损失。
夏季多雷雨,容易引发水浸、水涝等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4. 气候条件对特色农产品的培育:潍坊市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潍坊大米、潍坊红富士苹果、草果等特色农产品的培育,这些特色农产品也成为了潍坊市的一张名片。
基于SWOT分析法的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法的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1. 优势(1)丰富的旅游资源:潍坊市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和文化旅游资源,如九仙山、卧龙湖、新都桥等景点。
(2)地域优势:潍坊市融合了鲁西北与鲁南的地理特点,既有独特的山水风光,又有典雅古朴的传统文化,引人入胜,吸引游客。
(3)多元化的旅游体验:潍坊市乡村旅游产品形式多样化,游客可以在乡村度假村、民宿、度假酒店、飞行俱乐部和农家乐等多种环境下体验不同的乡村风情。
2. 劣势(1)配套设施不完善: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较晚,旅游设施落后、品质不高,难以满足现代旅游消费需求。
(2)市场宣传不足:潍坊市旅游业宣传策划不够全面,很多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市场推广和宣传,影响了旅游市场行销效果。
(3)文化内涵不够强:潍坊市乡村旅游制度规范不够完善,文化内涵传承不够深入,无法给游客带来深度文化体验。
3. 机会(1)国家政策扶持:国家将乡村旅游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扶持和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工程,为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2)一带一路战略互通: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心地带,是沿海一带一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3)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潍坊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城市旅游,增加了人们对乡村旅游的兴趣和需求,城市旅游带动乡村旅游,为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
4. 威胁(1)市场竞争压力增大:随着周边城市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不断加强,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对潍坊市乡村旅游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威胁。
(2)自然资源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会导致潍坊市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游客的体验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人力资源短缺:潍坊市乡村旅游人才短缺,难以满足高端乡村旅游的需求,这也制约了潍坊市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1.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潍坊市应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优化升级旅游设施,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旅游市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2024年潍坊房地产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潍坊房地产市场分析现状1. 市场概况潍坊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座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
截至最新数据,潍坊市总面积约为15,6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9,036,500人。
近年来,潍坊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2. 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2.1 供应潍坊市房地产市场供应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新建住宅项目的增加,二是二手房的交易。
近年来,潍坊市政府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房地产企业进行住宅项目开发,导致新建住宅项目数量增加。
此外,二手房市场也相对活跃,为市场供应增加了一定的量。
2.2 需求潍坊市的房地产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本地购房需求,二是外来购房需求。
由于潍坊市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对购房的需求日益增长。
同时,随着潍坊市的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外来购房需求也有所增加。
3. 价格走势潍坊市的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波动较为明显。
近年来,市区内部分热门区域的房价出现了上涨趋势,而城郊地区的房价相对较稳定。
这与市区的产业结构、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有关。
4. 市场风险虽然潍坊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因素。
首先,政策风险是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方面的政策一旦发生改变,可能对市场造成较大影响。
其次,经济波动也是一个市场风险因素。
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导致购房需求变动,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也是一个市场风险因素,开发商需面临竞争压力和创新需求。
5. 市场前景潍坊市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较好。
首先,潍坊市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较大,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供应水平。
其次,潍坊市经济发展迅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将持续增加。
此外,随着城市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外来购房需求也将有所增加。
总体来说,潍坊市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以上是对2024年潍坊房地产市场分析现状的介绍,从供需关系、价格走势、市场风险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对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潍坊地理与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与资源
经济与社会
各具特色的县市
可爱的家乡-潍坊
潍坊市的地理位置 位置:山东半岛的 西部,北温带(北 纬35度—北纬37 度);南依沂山, 北濒渤海莱州湾。 东临青岛、烟台; 南接日照、临沂; 西临淄博、东营。 面积占全省的十分 之一。是著名的世 界风筝都。
潍坊的行政区划
潍坊市辖潍城、奎文、 寒亭、坊子四区,寿 光、青州、安丘、诸 城、高密、昌邑六县 级市,临朐、昌乐两 县,滨海、峡山、高 新技术、经济区4个市 属开发区。共50个街 道68个乡镇,9600个 自然村。市政府驻地 在奎文区。
A B C
试题11:
潍坊市主要的地质灾害是A 潍坊市主要的气象灾害有BCDE
经济与社会------农业
潍坊市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是 小麦,其次是玉米。潍坊平原、胶莱平原、诸 城盆地是小麦主要产区。 潍坊是我国种植黄烟最早的地区,其中诸城市 是我市产黄烟最多的县(市),也是全国出口 黄烟最多的县(市)。 苹果是潍坊市分布面积最广、产量最多的水果, 寿光市是潍坊产苹果最多的市,也是潍坊市海 产总量最大的县市(占潍坊市的2/3)。潍坊 市海水养殖以对虾养殖为主。
极值: 气温:最低值(-24.5℃)——高密; 最高值(41.7℃)——昌乐。 降水:诸城南部最多(800mm),潍坊平 原北部最少。(南多北少)影响因素与夏 季风、地形有关。 潍坊市降水分布特点:(1)降水量的 分布南多北少(原因:南部地形以低山丘 陵为主,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2)降水 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3)降水年 际变化大。(由于夏季风进退的方向、控 制时间的长短及势力强弱决定的)。
其他资源(农产品)
潍坊市城市竞争力分析及发展战略定位的开题报告
潍坊市城市竞争力分析及发展战略定位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潍坊市城市竞争力分析及发展战略定位一、选题背景潍坊市作为山东省的大城市之一,地处黄河下游平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潍坊市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因此,对潍坊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战略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潍坊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明确潍坊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对策,为潍坊市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研究内容(1)综合评价潍坊市的城市竞争力,剖析其优势和劣势。
(2)分析潍坊市在地域、产业、人口、资金等方面的竞争状况。
(3)探讨潍坊市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4)提出潍坊市进一步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2.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数据统计和分析、SWOT 分析、KJ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四、论文结构1.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2.潍坊市城市竞争力概述:介绍潍坊市的基本情况、城市竞争力的定义和内涵、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
3.潍坊市城市竞争力评价:从地理位置、经济实力、科技创新、人口素质和城市环境等五个方面对潍坊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
4.潍坊市城市竞争力分析:从地域、产业、人口和资金等四个方面分析潍坊市的竞争状况,找出其优势和劣势。
5.潍坊市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探讨潍坊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6.潍坊市城市竞争力发展战略定位:通过SWOT分析和KJ法等方法,提出潍坊市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定位和对策。
7.结论:总结研究内容和结论,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
五、时间安排及预期成果1.时间安排:周数 | 研究内容第1-4周 | 文献查阅与资料收集第5-8周 | 数据统计和分析第9-12周 | SWOT分析和KJ法分析第13-16周 | 撰写论文初稿第17-20周 | 论文修改和完善第21-22周 | 论文检查及打印2.预期成果:本次研究将形成一篇约10000字的论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潍坊市城市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潍坊市城市竞争力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潍坊市位于中国东部,靠近齐鲁丘陵,属于季风气候区。
由于地处海洋影响较大,潍坊市的气候特征呈现出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以温和湿润为主要特点。
农业是潍坊市的主要经济支柱,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潍坊市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潍坊市四季分明,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在12-13摄氏度左右,年均降水量在700-800毫米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潍坊市的风向以东北风和东南风为主,东北风带来较为干燥的空气,东南风则带来湿润的海洋气流。
这种风向分布也影响了潍坊市的降水分布和温湿度变化。
潍坊市的气候特征对农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潍坊市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温和的气候和充足的降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特别是夏季的高温多雨对于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有利。
潍坊市的季风气候使得农作物的水分条件良好,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夏季的降雨量较多,为农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降水分布不均导致了潍坊市的旱涝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潍坊市的气候特征也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影响。
由于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潍坊市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
相对而言,小麦等冬季作物的适应能力较弱,种植面积较小。
气温和降水条件的变化也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和调整。
随着气候变暖和降水不稳定化,农民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改进灌溉设施、调整种植结构、应对气候灾害等,以适应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潍坊市的气候特征以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气候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气候的不稳定性和旱涝灾害的风险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挑战,农民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以适应气候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
潍坊市介绍(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
潍坊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东北部,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潍坊市总面积15,770平方公里 ,辖11个县区,总人口约为九百多万人。
潍坊市是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商贸城市。潍坊市以 农业为主导,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此外,潍坊市还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尤其 是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和纺织业等领域。
潍坊市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潍坊市的 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为主,同时也发展了水果、蔬菜、畜牧养殖等农业产业 。
总体而言,潍坊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城市,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文化底 蕴,是一个值得游览和了解的地方。
潍坊市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境内有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和潍坊机场等重要交 通设施。这使得潍坊市成为山东省的重要物流中心和经济合作区。
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介绍(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
潍坊市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位 于潍坊市中心的潍坊大槐树,这是中国最大的一株槐树,被誉为“东方第一树”。此外,潍 坊市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和风景名胜,如潍坊博物馆、金乡龙山寺、昌乐九仙山等。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作者:吴蔚然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14期摘要:为促进潍坊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高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数据,发现高新区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增长极开发模式,并进一步对高新区支柱产业及部分骨干企业的相关数据,结合高新区主导产业区位图进行了分析,发现仅动力装备产业形成了强有力的增长极,并且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声光电子产业处在增长极成长阶段,而其他产业仍处在创新阶段,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潍坊市高新区区域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一、引言(一)研究背景与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发展过程中各类开发区大多发挥了区域引领作用。
山东省潍坊市地处齐鲁腹地,市内资源丰富、文化多元,属于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更是成为了引领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
当前,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潍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分析对象,通过对高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发展现状的研究,找出潍坊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
(二)文献综述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空间重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构建更强的驱动力量。
高新区作为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集聚创新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整合创新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
程郁、陈雪(2013)通过对高新区的创新型产品、产业和要素的增长分析,发现技术进步是推动高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而论证了创新驱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
张洪潮、赵丽洁(2013)以山西煤炭产业集群与山西省经济为例,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EA模型等定量化研究方法,论证了产业集群在区域规模经济中的重要作用[2]。
2024年潍坊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潍坊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1. 概述本文旨在对潍坊市房地产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通过对市场现状、政策法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潍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 市场现状潍坊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可以从供需关系、价格走势和销售情况等方面来描述。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供需关系当前,潍坊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较为紧张。
由于潍坊市迅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入,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超过了供应能力。
房源紧缺导致房价上涨,购房者面临较大的压力。
2.2 价格走势潍坊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势呈现上涨趋势。
供需关系紧张、土地资源有限以及建材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了房价上涨的态势。
尤其是市区核心区域和繁华商业街附近的房价更为高昂。
2.3 销售情况尽管价格上涨,但潍坊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情况依然较好。
购房者多以自住为主,加之银行贷款政策的支持,使得购房需求不断增加。
开发商通过广告宣传和营销手段吸引客户,销售较为顺利。
3.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潍坊市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控制房价上涨、保护购房者利益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购房限制政策为了控制房价上涨,潍坊市出台了购房限制政策,对非本地户籍购房者设置了限购条件。
同时,对学区房等特定类型的房产也设置了相关政策,限制其购买范围和数量。
3.2 土地出让政策潍坊市土地出让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供应有重要影响。
政府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控制了土地供应的总量和价格。
提高土地出让金,对开发商进行约束,降低土地成本,稳定市场价格。
3.3 人才引进政策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来潍坊发展,潍坊市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
提供房产补贴、购房优惠和贷款优惠等措施,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购房环境,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4.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潍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GDP增速潍坊市的经济发展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有直接影响。
潍坊市商业地产概况分析
潍坊市商业地产分析一、潍坊市商业概况潍坊市批发市场比较发达,百货零售业初步完成向综合性购物中心业态转变,连锁业正在蓬勃发展,私营经济在潍坊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不高。
市区除上海联华超市外,无其他外资商业企业进驻。
1、大型商场和超市数量潍坊市现有大型购物中心和百货店6家,分别是中百大厦(胜利街店和福寿街店)、世纪泰华广场、银座、百货大楼、利群。
潍坊市现有大型综合超市10家,分别是佳乐家超市(福寿街店、新华路店、潍城店、开发区店和四平路店)、沃尔玛超市、万家福超市、利群超市、银座超市。
2、潍坊市商业业态结构潍坊市的商业业态主要包括百货店、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和专卖店。
潍坊市的部分原有主要百货商店在近2年内逐步完成了向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购物中心模式的扩建和转换,目前已形成了中百大厦、银座、世纪泰华广场三家购物中心。
潍坊百货大楼虽然也部分的导入了餐饮娱乐功能,但就总体而言还属于传统百货店业态。
潍坊市的超市和便利店发展势头强劲。
佳乐家、沃尔玛、万家福以及潍百集团开设的“中百超市”和“中百便利店”,受到市民的欢迎,目前中百便利已有超过100家连锁店。
潍坊市的商品批发市场规模比较大,其批发业务辐射潍坊市周边城市和地区。
潍坊市的专卖店布局零散,品牌知名度不高。
3、潍坊市主要商业布局潍坊市目前有五大商业街区和六大专业市场:(一)六大商业街区(1)胜利西街商业区胜利西街商业区地处繁华十字路口,以中百大厦和百货大楼为核心主力店,交通便利,是潍坊市的老商业区,东面即是白浪河广场,目前潍坊市唯一一条市政规划的商业步行街(盛和步行街)位于不远处,商家已入驻经营,并经常有节假日庆典活动举行。
(2)潍洲路商业街区潍洲路商业区是潍坊市的商业区,以友谊新世纪广场和世纪联华友谊超市为核心主力店(现已停业),周围遍布了一些专卖店,交通便利,但道路狭窄,是目前实行单行道管制的街道之一。
另外友谊商场北侧是以经营服饰、鞋帽为主的新春天购物城,低档定位,以20岁左右的新生代为主力客群,有一定的集客能力。
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潍坊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
该地区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
气候条件对潍坊市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潍坊市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农业的影响。
潍坊市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气候和温带气候相结合的特点。
潍坊市年平均气温11-13摄氏度,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
年平均降水量在600-7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降雨偏多,秋季降雨偏少。
这种气候特征对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潍坊市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有着明显的影响。
夏季降雨偏多,可能导致水稻、玉米等作物受灾,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夏季降雨过多还容易引发水稻、玉米等作物的倒伏和水涝。
而秋季降雨偏少,可能导致作物干旱,减产甚至绝收。
农民在种植作物时需要结合潍坊市的气候特点,采取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合理安排种植时间,以应对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
潍坊市的气候特征还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农业产业布局产生影响。
潍坊市夏季气温较高,适宜水稻、玉米等夏季作物的生长,因此这些作物在当地种植面积较大。
而冬季气温较低,适宜小麦、大豆等冬季作物的生长,因此这些作物也在当地有一定的种植规模。
农业产业布局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同时还兼有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种植,形成了多样化的农业产业结构。
农民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选择作物品种,进行合理的轮作休耕,以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
潍坊市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民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采取有效的农业管理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以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政府部门也应根据潍坊市的气候特征,提供相应的农业政策支持,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农民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潍坊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东部,是一个典型的夏热冬冷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根据历史气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潍坊市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风,秋季凉爽干燥。
夏季是潍坊市最炎热的季节,气温通常在25℃至30℃之间,最高气温可达35℃左右。
夏季降雨丰富,多雷雨天气,降水量平均在200毫米左右。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当气温过高时,作物容易发生倒伏、减产和缺水等问题。
高湿度也容易引发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在夏季需要合理安排灌溉和农药使用,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冬季是潍坊市最寒冷的季节,气温通常在0℃至5℃之间,最低气温可低至-10℃左右。
冬季降雨较少,大部分为干燥天气。
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影响。
低温会抑制作物的生长,降低其产量和品质。
此时,需要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地膜或搭建棚架,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春季是潍坊市气温逐渐回暖的季节,气温通常在10℃至20℃之间。
春季较为风大,风向多变。
春季气候条件适宜作物的生长,有利于作物的萌芽和生长。
但春季也是气温波动较大的季节,有时会出现春寒冻害的情况,需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秋季是潍坊市气温逐渐降低的季节,气温通常在10℃至20℃之间。
秋季较为干燥,降雨量相对较少。
适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
但秋季也容易发生早霜和晚霜等冻害现象,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损失。
需要注意防霜保护,提前采取减霜措施。
潍坊市的气候特征是夏热冬冷,明显的四季分明。
这种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
在夏季需要合理安排灌溉和农药使用,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冬季需要采取保温措施,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而春季和秋季则需要注意防寒保温和防霜保护,以减少冻害损失。
通过科学合理地把握气候特征,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稳定性。
山东潍坊地区村名的类型分析
山东潍坊地区村名的类型分析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朱继亭【摘要】山东省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古称“潍县”,属古九州“青州”、“徐州”地域,历来为文化强盛之地。
在潍坊地区,文化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以地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最为丰富。
【关键词】潍坊 地名 文化内涵村名的类型分析主要以文化为立足点,兼顾语言学知识。
1.自然地理类①与“山”有关的通名:山、崖、岭、峪(山谷)、崮(四周陡削、山顶较平的山)、谷、岚(山间雾气)、旺(山间平地)等,例如:牛角山村、虎崖村、青崖头村、豹伏岭、紫草岭、杨家峪、坨峪村、上丹崮村、北黄谷村、岚上村、胡家旺村②与“水”有关的通名:水、河、沟、湾、泉、溪、滩、泊等,例如:凉水湾头村、黄泥泉村、釜泉村、汶溪村、河滩村、曹家泊村③与“平原”有关的通名:夼(洼地)、洼(凹陷的地方)、坪、坡、阜(埠)、央子、墩等,例如:黑土夼村、杨家洼村、万家坪村、山草坡村、玉兔埠村、蔡家央子村、张家墩村等。
(“央子”和“墩”属于方言词汇)2.建筑设施类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潍坊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活。
他们用双手改造自然,优化生存环境,巧妙地将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而这些都可以成为村名命名的依据。
庙、桥、池、楼、寺、窑、冢、坝、寨(栅栏)、屋、店等通名,如:石桥村、荷花池村、咸富楼村、增福寺村、双窑韩村、黑牛冢村、青冢子村、东坝村、水石屋村、朱壁店子村等。
另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就是“圈”和“台”的使用。
圈:李家圈村:明弘治年间,李姓自四川成都迁居此地,为防水患,围村筑墙,村以此得名。
还有如圈里村、徐家村、四河圈村等。
台:冯家台村:冯氏立村于山坡土台上。
三尺台村:村子以三尺之地为基发展而来。
将台村:传说建村处曾有点将台。
凤凰台村:传说有凤凰曾落于此地,故在此修建凤凰台。
以上村名可分成两类,前两个村名中的“台”是指天然形成的平整高地,而后两个村名中的“台”则属于高平的人工建筑物。
3.姓氏类(班固)《白虎通义》载:“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
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潍坊市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潍坊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渤海湾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处,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气候对潍坊市的农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潍坊市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潍坊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潍坊市的降水量充沛。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夏季雨水较为充沛,从6月份一直延续到9月份,而且降水量较大,有时还会出现短时强降水。
由于雨水较多,所以潍坊市有着较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潍坊市的气温适宜。
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夏季最高气温3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在-10℃以下。
这样的气温条件非常适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生长,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潍坊市的风力较大。
由于地处平原地带,没有山脉的遮挡,所以潍坊市的风力较大。
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风力较大,有助于农作物的迅速生长;秋季风力较大,加快了玉米等农作物的干旱成熟。
潍坊市的气候变化较为明显。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潍坊市的气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夏季的高温天气常常出现,降雨量也不够稳定,降雨时间和降雨量均呈现不规律的特点。
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气候对潍坊市的农业生产有着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潍坊市的降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灌溉。
降水量充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能够满足大部分地区的自然灌溉需要,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潍坊市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降雨量和气温的不规律变化,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都呈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就需要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灵活应对,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潍坊市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潍坊市的气候条件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学实验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班级: 2 班
姓名:李震
学号:
指导老师:王凌
潍坊市区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为了加强对区位要素的进一步认识,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对潍坊市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潍坊市区域内部各要素对潍坊市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二、数据来源
相关书籍、网络资源、潍坊市国土局
三、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数学统计法、经济比较法
四、实验内容
资源条件分析:
潍坊,是山东省的重要门户,旧称潍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面积15859平方千米,人口852万。
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地势南高北低,以山丘、平原、滨海三个地貌单元为主。
北部为渤海莱州湾,沿海线长113公里。
市区为平原,几乎无起伏地势。
西北至首都北京510公里,南依沂蒙山,北濒渤海,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山东半岛地区的咽喉。
东连国际海港名城青岛、烟台,西接工矿重镇淄博、东营,南连临沂、日照。
为山东省几条重要铁路线和公路线的交汇处,是山东省的交通枢纽。
拥有全国著名的两个蔬菜基地,为中国北方大型的蔬菜生産地之一。
又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也称作鸢都。
为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国际风筝会”(又称“风筝节”)庆典活动的固定举办地点。
矿藏资源
潍坊市矿产资源总量中等丰富,种类较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大型矿床较少,贫矿、难采、难选冶矿居多,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
明显。
全市12个县、市、区均有矿产资源分布,受成矿地质条件控制,形成分布上的区域特色。
同类矿产分布相对集中。
我市查明的许多重要矿产多以共(伴)生矿形式产出,尤其以金属矿产最为突出。
如已查明的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贵金属矿产金、银;天然气、油页岩、重晶石、硫铁矿、珍珠岩、沸石岩矿产等,非金属矿产部分属于共(伴)生矿产。
某些共伴生矿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选冶和综合回收利用难度较大。
水力资源
潍坊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61.9mm,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7.03亿m ³。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7.28亿m ³,人均水资源量322 m ³/人。
潍坊市的降水量不均匀,年内降水多集中于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2%左右,受地形影响,全市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南部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50mm以上,背部滨海平原区在660mm左右。
潍坊市年平均降水量615.3毫米,降水量最多年出现在1964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268.8毫米,其中昌邑多达1412.2毫米;降水量最少年出现在198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357.5毫米,其中高密最少仅252.5毫米;日降水量极大值为619.7毫米,1999年8月12日出现在诸城。
春季降水量在25.9~176.1毫米之间,夏季降水量在232.5~629.7毫米之间,秋季降水量在22.6~205.8毫米之间,冬季降水量在3.0~ 72.6毫米之间土地资源
总面积1585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72平方公里。
南北长188公里,东西宽164公里,市域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区丘陵,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山区、平原、滩涂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8.7%、57.7%、和13.6%。
2011年潍坊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全市土地总面积161.43万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05.39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65.29%;建设用地面积29.9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54%;未利用地面积26.1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17%。
气候资源
潍坊地处于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性气候。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
太阳辐射量大,转化度高。
全市年平均风速3.0米/秒,极大风速为36.2米/秒,风力达12级,于1978年7月9日出现在潍城。
四季气候
潍坊地处于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性气候。
四季特点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
潍坊市年平均气温12.6℃,极端最高气温40.7℃,1982年5月25日出现在潍城,极端最低气温-24.2℃,1985年12月9日出现在昌乐。
1月平均气温在 -5.9℃~-0.5℃之间, 7月平均气温在23.8℃~28.7℃之间。
旅游资源
潍坊市旅游地质资源丰富,辖区内地质、地质地貌景观较多,已建立13处市级重点保护区,62处县级重点保护区。
地质遗迹有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诸城恐龙化石、昌乐火山省级地质公园。
市区内有浮烟山旅游度假区;西部有云门山风景区(包括云门山、驼山、玲珑山)、仰天山风景区、沂山风景区、老龙湾旅游度假区、石门坊风景区;北部海上娱乐旅游区;东南部峡山风景区、青云山、摘月山等风景区。
经济发展分析
潍坊市的行政级别虽为地级市,但经济实力已经超越了部分省会城市,2012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2.43亿元,继续超过南昌、兰州、太原、昆明、海口等省会城市。
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9.0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达到1037亿元,成为山东省内第3个过千亿的城市。
农业上,潍坊是一个农业大市,是山东省农副产品集中产区之一。
全市已形成粮食、棉花、油料、烟草、蚕茧、果品、水产品、蔬菜、食用菌、花卉、肉鸡等16个具有一定商品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技术产业重点产品,建成各类龙头企业1200多家,建成了寿光蔬菜、诸城肉鸡、安丘蜜桃、青州食用菌、昌乐西瓜和肉鸡等一大批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
潍坊是山东省农副产品集中产区之一。
全市已建成了寿光蔬菜、诸城肉鸡、安丘蜜桃、青州食用菌、昌乐西瓜和肉鸡等一大批名优特稀农产品生产基地。
6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小康县标准。
4个县是全国百强县。
工业上发展较快。
潍坊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明清时代曾以“二百支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闻名遐迩。
新中国成立以来。
现已初步开成以海洋化工、动力机械、农用运输车、服装及装饰面、电子通讯及信息处理、化学纤维、新型建筑材料、医药及保健品、食品饮料、造纸包装等十大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主要有原盐、纯碱、柴油机、空用车、程控交换机、氯化聚烯等108大类,5000多个品种。
潍坊在八、九十年代更是山东GDP第二,在全国25个国民生产总值过百亿城市中第16位。
经济开发区:山东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原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8月,2010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陆域面积616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51个行政村,人口10万,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和“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潍坊峡山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7年,是潍坊最新添设的开发区,这里拥有山东省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远近闻名的山--峡山。
随着外资的逐步到手,峡山将在旅游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开发。
高尔夫球游乐,五星级大酒店,高速公路等等大型工程正在初步设计中。
五、结论
综合所述可以得出,潍坊市区域现状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更趋向于优化,潍坊产业结构完善、稳固,有多种类型的经济支柱。
蔬菜,水果,机械加工,商品批发,石油机械,旅游,文化等都很强。
潍坊起步晚发展快,底子相对比较薄,但这些年依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化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总体经济发展速度位居全国前列。
中心市区的经济实力相对一般,但是下辖的几个县级市经济实力很雄厚,比如寿光、诸城等。
收入低于青岛、济南等大城市和淄博这样的工业城市,但远高于大多数鲁西、鲁南内陆城市。
消费水平不算高,房价前几年一直处于低水平,近两年开始疯长,但总体还不算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