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PEP History II compulsory 2 lesson plan of the second industri al revolution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册必修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前言: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方面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条件、成就(2)能力方面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的正确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垄断组织的正反两方面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培养学生科学地比较不同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文字和图表等历史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和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差异性,掌握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包括文字和图片),培养学生掌握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学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深刻体验科技改变生活和世界的过程,学习发明家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增强学生以自己的努力提升国家科技实力的历史责任感;从对世界市场的分析中,培养学生作为“世界人”应有的全局观念。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程标准】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组织的产生及影响【知识与能力】(1)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3)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从世界交流的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总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至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了解人类认识自然的历程。

(3)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大家想象下,我们穿越回19世纪中期,有哪些我们日常生活用的东西是当时没有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呢?【新课讲授】解释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思考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参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从政治保障、市场、技术、劳动力、资金原料等角度分析用表格展示出两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并进行对比用地图图片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处于领先的国家是:美国、德国【过度】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到底有哪些领域有重要大的突破和重要发明呢?思考:假设你是1902年美国博览会的策划者,你要设立几个展区,展出那些产品?用表格形式展示总结1.用填空和照片的形式展示电的广泛应用,得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用照片展示电力的主要发明。

高中历史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课题课型新课主备教师王玉虹班级高一5.7.14.15.16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概念和内容及特点。

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对世界的影响。

知道并了解本茨和莱特兄弟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

能够列出本茨和莱特兄弟的主要发明,简述汽车和飞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分析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的文字、图片或者其他资源,展示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与学习,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表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对世界的深刻影响,感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

认识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和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备注1.新课导入提问: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过度)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英国,一系列机重要的发明创造,把人类带入到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在大机器生产的推动下,19世纪末,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工业革命再次跃上一个新台阶,人类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又有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呢?这些发明创造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了这节课你就会明白。

2.展示目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3.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条件(1)欧美各国科学家取得了丰硕成果,19世纪中后期,许多________________应用于生产。

(2)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2.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3.自主学习提出问题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成功研制出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第二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第二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1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那个时代的科技变革。
2.讲述一个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简要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异同?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关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主要发明及对应的发明人,如电力、内燃机、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生在小组内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分配研究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在我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也深远。一方面,我国在这一时期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列强的压迫和侵略;另一方面,我国的民族工业在困境中艰难发展,为我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时08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设计与

课时08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设计与
3.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深入思考。
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如制作手抄报、小论文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价值观念,认识到科技发展和创新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1)制作手抄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手抄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小论文:鼓励学生撰写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以故事化的方式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如电力、内燃机、钢铁、化学工业等。
2.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国际关系的影响,强调科技创新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家和企业家,如爱迪生、卡尔·本茨等,讲述他们的成就及其对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贡献。
6.教师推荐一本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课外阅读书籍,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民族责任感。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关注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资源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8.评价反馈,持续改进: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9.跨学科整合,提高综合素质:结合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展示一张描绘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那个时代的遐想,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图片描绘的是哪个时期吗?这个时期有什么特别之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会运用历史比较法,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技术、产业、影响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沟通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直观感受。
4.针对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教师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5.学生在价值观、国际视野方面需要进一步引导。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创新及其影响。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学习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归纳总结法。
3.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创新和影响。
b.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社会问题,如:“科技进步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科技进步背后的人文关怀是什么?”“如何看待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影响及其背后的社会问题。
2.引导学生开展案例分析,如选取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针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本节课将围绕以下核心内容展开: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其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2.科技革新背后的历史原因与条件;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格局、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该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如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如蒸汽机车、电气化城市、垄断企业等,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思考并导入新课。
3.教师简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地点、主要成就等基本信息,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奠定基础。
3.小组合作互动频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互动中思考,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
4.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本节课采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收获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1: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1: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程标准】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主要含义:19世纪中后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成为。

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1、条件:(1)科学家的努力:(2)生产的应用:(3)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2、主要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人研制发电机成功。

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

其效率远远大于。

内燃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领域的革新。

(3)化学工业:从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由于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3、历史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体现为、、的出现。

由此看出,人类社会变革的基础是。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影响)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整个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

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趋势也日益加强。

2、形成: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的要求,一些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

3、影响:很快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1、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更为广泛、迅速,在多个国际几乎所有的同时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为紧密。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8.教学策略,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9.跨学科融合,拓展视野:结合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知识,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拓展学术视野。
10.强化思想教育,培养担当意识: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
4.结合教材,讲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影响,如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等。
(三)学生小组讨面进行讨论,如发明创造、影响、启示等。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需结合教材、史料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提问,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及其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格局的影响。
2.难点: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启示,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激发他们对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描绘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如工厂烟囱林立、蒸汽机车穿梭等,引导学生关注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图片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吗?这个时期有什么特点?”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场革命带来了更为深远的影响。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
2.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意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2.4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2.4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2.难点: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背后的科技与经济因素;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运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内在联系和影响。
5.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论文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描绘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绘画或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画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的情景?你们认为这个时期有哪些特点?”
3.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以及其对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
3.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组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图片或图表,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片或图表进行解读和分析,并撰写简要评述。
4.请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发明或创新,如电话、汽车、飞机等,并与同学分享其发展历程、影响及在当今社会的应用。
5.组织一次课堂展示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PPT、实物展示、表演等形式,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发明或创新。要求如下:
2.通过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生活质量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认识到科技进步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高一历史教案 2.4《第二次工业革命》 1(人教版必修2)

高一历史教案 2.4《第二次工业革命》 1(人教版必修2)

高一历史教案 2.4《第二次工业革命》 1(人教版必修2)高一历史教案2.4《第二次工业革命》1(人教版必修2)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建议要点: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并迅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难点: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同上一课一样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经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需要认识到,科学技术结合后,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

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各种因素基本形成,人类社会正在迅速走向现代化。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发展为第一生产力。

本课程的结构与上一节一致。

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可以采用实例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教科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获得自己的历史感悟。

教科书导言中介绍的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可以作为本课介绍的材料,这可以问为什么当时有那么多人对电灯时代的到来充满信心?通过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普遍掌握和接受,这个答案可以被引入新课程的教学中。

第一目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通过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本项目展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场景,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变革的基础是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空前活跃,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

这些新的科技成果迅速而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第二次重大突破。

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提到“思乡”,在古诗词中,表达对家乡思念的诗句也有很多,有一些特定的“景”或者 “物”都可以和思乡联系起来,比如: (指名回答)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么多古诗词当中,有明月寓相思,有书信寓相思,还有佳节寓相思。在纳兰性德这首《长 相思》当中,他的相思又寓托在哪里呢? 纳兰性德,他生在关内,长在关内,在这个初春的季节,他去塞外,冰雪未消,一切在他的 眼中都是那么的荒凉,寂寞。难怪他会思念。寒冷的帐外,帐内的点点灯光应该是最温暖的,这 一暖一寒,更让纳兰性德和无数将士们心里想着故园。带着这份思念,带着这份想念,一起走进 《长相思》。 在纳兰性德的笔下,他将思乡之情寓于风雪之中,将这份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牵挂写在这 首长相思中。 配乐朗读。
填写示例 难点教学方法 1. 通过 XX 直观演示算理 XX
2. XX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社会关系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 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世界市场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欧美资 产阶级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坚船利炮,抢占商品市场,掠夺原料产地,至 19 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 的世界市场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和军事、政治实力得到空前发展,资产阶级在全 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销售,他们不仅更大规模地输出商品、掠夺原料,还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
小结
当一个人的身和他的内心相统一的时候,我们叫做“身心合一”,而此时的纳兰性德,一生 跟康熙皇帝出巡无数次,他早已厌倦了这样的征途,所以这种离别是不得不忍的离别,这种跋山 涉水是不得不进行了山一程,水一程,这种听风沐雪也是他不得不的。那当他的身和心分开的时 候,此时,纳兰性德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

2、能力方面: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垄断组织形成的讲述,培养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分析其异同点,培养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运用举实例的方法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特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分析。

3、采用释义说明的讲解法对“垄断组织”这一概念进行解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与生产密切联系并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这一突出特点,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归纳分析垄断的形成、影响,认识到垄断组织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难点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难点:垄断组织的形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方法1以奔驰和福特汽车为切入点,通过提问学生这两种汽车是哪个发明国家和发明者是谁,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等问题展开话题,得出最早出现的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从而进入课题的学习。

方法2通过想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开着汽轮点着油灯的生活的情景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人晚上在明亮的灯光下,听着音乐,打着电话给远方的朋友送去问候的生活情景对比,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导入到新课中。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1、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只有英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俄美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1)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1)
课题名称: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
考纲、大纲描述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从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三个方面阐释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作用。通过学习,需要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结合后,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各种因素基本形成,人类社会迅速向现代化迈进。在教学过程中,让同学感悟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发展为第一生产力。
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评价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师复备

区分历史概念重要是明确阶段特征,从而在做题目时能够清楚把握,那么二次工业革命与一次工业革命之间的突出特征有哪些呢?二工对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又有什么呢?

通过材料阅读分析,归纳总结二次工业革命与一次工业革命在技和人才方面的各自特征。探究科技进步、生产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综合归纳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的条件。阅读分析材料,归结垄断组织的形成、特点和对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
教学反思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
教研组长(签字):
检查日期:年月日

展示过程中,例如垄断组织的内涵,垄断组织的形成以及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及其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地位和归结资本主义阶段特征这些综合问题的应用需要教师做简要解读和提升归纳。

以律法颁布入手,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

高中历史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教版必修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搜集科学家为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故事,在班级进行交流;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整体世界到来后世界经济的互补性增强,认识开放地和独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人格;结合人类对世界的分割从暴力手段逐渐向和平方式过渡,树立和平与发展并重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电气时代的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世界连接成为一体。

难点: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迅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难点: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1870年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1)政治前提: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班配乐朗读。
世界市场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其先进的生产力和坚船利炮,抢占商品市场,掠夺原料产地,至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和军事、政治实力得到空前发展,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销售,他们不仅更大规模地输出商品、掠夺原料,还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开办企业,利用那里的廉价劳动力,谋取高额利润。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根据实际教学设计需要增行
小结
以下为语文学科《长相思》教学设计案样例。
教师姓名
××
单位名称
××
填写时间
×年×月×日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21《长相思》
难点名称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④“故园无此声”
想象:身在征途的将士们此时会想些什么?故园的亲人又会想些什么?难道故园真的无此声吗?故园的人看到风雪也会想念远在塞外的亲人。将士们思念故园的宁静,山水分隔的只是距离,但却隔不开牵挂思念的心。
⑤指导朗读:读出风雪的肆虐、读出将士难以入睡、读出对家人的思念。
“山一程,水一程”隔不断思念的心,“风一更,雪一更”吹不散思乡的情。难怪作者长相思。齐读。
教师姓名
彭福晓
单位名称
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中学
填写时间
2020.6.9
学科
历史
年级/册
高中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难点名称
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填写示例
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交为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跋山涉水)故园的人思念亲人,榆关的人走过了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将士们走过“山一程,水一程”,越走越远,思念越走越长。
身在故园的人“遥望这山一程,水一程”,牵挂前方的亲人。
③由晚上的“千帐灯”想到了什么?
故园人的牵挂,榆关人的思念
跋山涉水的艰难
身向榆关的豪迈,壮观。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那就让这风雪带去故园的人对将士们的牵挂和思念吧。此时,身在榆关外的将士们,他们也让这风这雪带去自己对故园人的思念和怀念。
⑥如果将这首词定格成一幅幅画面,当你的耳畔响起这样的声音,你的眼前会出现哪些画面让你印象深刻。
配乐朗读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提到“思乡”,在古诗词中,表达对家乡思念的诗句也有很多,有一些特定的“景”或者“物”都可以和思乡联系起来,比如:
在纳兰性德的笔下,他将思乡之情寓于风雪之中,将这份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牵挂写在这首长相思中。
配乐朗读。
小结
当一个人的身和他的内心相统一的时候,我们叫做“身心合一”,而此时的纳兰性德,一生跟康熙皇帝出巡无数次,他早已厌倦了这样的征途,所以这种离别是不得不忍的离别,这种跋山涉水是不得不进行了山一程,水一程,这种听风沐雪也是他不得不的。那当他的身和心分开的时候,此时,纳兰性德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这首词中,词人的内心矛盾和冲突学生较难感受,因为这高于五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填写示例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的情况下,很难进行即借位又退位的计算。
难点教学方法
填写示例
1.通过XX直观演示算理XX
2.XX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社会关系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如果用一个词表达你读完这首词的感受,你想到了哪个词?
(艰难、悲壮、思乡、危险、豪迈、思念)
2.指名学生朗读(读出自己体会)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理解诗句。
(1)从哪一句词中读出了这种感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①作者此时身处何地?
②想象:这边是故园,那边是榆关,中间隔着“山一程,水一程”,你想到了哪个词?
(指名回答)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白,月是故乡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么多古诗词当中,有明月寓相思,有书信寓相思,还有佳节寓相思。在纳兰性德这首《长相思》当中,他的相思又寓托在哪里呢?
纳兰性德,他生在关内,长在关内,在这个初春的季节,他去塞外,冰雪未消,一切在他的眼中都是那么的荒凉,寂寞。难怪他会思念。寒冷的帐外,帐内的点点灯光应该是最温暖的,这一暖一寒,更让纳兰性德和无数将士们心里想着故园。带着这份思念,带着这份想念,一起走进《长相思》。
①“更”在古代分为五更,每更大约2小时,风一更,雪一更,更更交替,体会边关环境的恶劣。
②借助注释理解“聒碎”, 体会“聒碎乡心梦不成”实为“聒碎乡心梦难成”,就是因为那份思念。
③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上阕“一程一程”、下阕“一更一更”对仗应和,“一”虽为数字之首,却有连绵不绝之意,实为“一程一程又一程”,“ 一更一更又一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