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启示与借鉴
试论公共管理理论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试论公共管理理论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启示摘要: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中“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的现实体现,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和教育质量的状况如何,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范式,许多理论成果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文基于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了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种新途径和新模式。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生管理启示把公共管理理论运用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里,就是要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观念。
所谓顾客,是指公共部门运作时所需回应的对象。
公共部门在市场运作下必须随时保持竞争姿态,对顾客需求的回应成为必要的工作。
教育的顾客即学生。
但是,教育市场毕竟不是一般的市场,这里的顾客也不是一般的顾客。
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观念,才能切实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由于有完整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坚强支撑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产生的强大力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成为近年来西方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模式的有益尝试,既符合构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需要,也满足了信息时代学习化社会人们对知识的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应主要发挥学生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师的责任减少了,负担变轻了。
相反,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大了。
从对社会负责、对学校声誉负责、对学生负责的角度出发,从学校管理者到每一位教师都不应该产生“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与学校、教师无关,甚至放松管理的错误观念。
“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只注重教材、教法向注重学习者的需要转变。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适用性公共管理思想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实际体现就是“以生为本”,把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
1“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位。
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价值目标,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人的作用的重视。
谈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在高校中的应用
谈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在高校中的应用谈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在高校中的应用摘要: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蕴含的服务理念逐渐在全社会铺展开来。
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对高校的影响,以及高校应对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影响改革措施一、新公共管理的内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传统科层制的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环境挑战,越来越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密集型社会对经济生活的要求,官僚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导致政府出现财政危机,社会福利难以为继,更为重要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信心正在逐渐丧失。
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发起了“重塑政府”运动,英国政府推行了“宪章运动”,其他西方国家也普遍开始推行以市场导向和顾客导向的行政改革措施,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在80年代的英美等西方国家应运而生。
与传统的变革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企业的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引入竞争机制,再造政府公共职能,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管理模式,这也是新公共管理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模式,正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新公共管理的兴起对高等学校的体制、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服务理念是新公共管理发展的助推器。
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对高校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高等学校是公共服务机构,主要面向教师和学生,高校的顺利开展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在社会市场化、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然离不开服务理念。
二、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对高校的影响(一)教育行政理念从权力向服务转变。
树立“服务理念”是新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要求。
它改变了传统行政模式下的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
即政府不是以往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行政人员应属于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向政府提供税收并享受政府回报的顾客。
因而,政府应牢固树立“顾客是上帝”的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新公共管理范式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范式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作者:王雅男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0期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展,部分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各大高校纷纷转变学生管理工作方式,形成了新的管理范式。
本文简单阐述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新公共管理范式,阐述了新公共管理方式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范式;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上世纪80年代起,西方特定政治经济条件下衍生出了新公共管理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管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效管理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当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模式亟待创新。
在研究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的先进经验,形成适合我国高校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院校两级关系不清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才引进,财务管理,招生就业设备添置,人员流动等,各内容的决策权均在机关职能部门。
相应的学院以及自主权较小,在工作中难以放开手脚,产生了诸多限制,这对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极为不利。
同时,由于学院一直自主权较小,相较而言机关部门的职能过于强大,在管理上出现管理越位的情况比较多,种种迹象表明校级与院级单位之间的关系未理顺,没有明确的权力划分很容易出现管理缺失。
(二)专职学生管理队伍建设难度较大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时,面临着专职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困难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招生规模在扩大,专职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日常管理事务运行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由于专职学生管理队伍中学历及职称结构不合理,导致专职学生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不够,同时由于管理工作者在面对管理工作时态度存在差异,导致专职学生管理队伍不断流失。
(三)德育工作评价机制不完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手段,与实际需求明显不匹配,其具体表现为绩效难以量化,缺乏明确的考核目标,同时也没有完善的反馈机制。
新公共管理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及学术工作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及学术工作的影响摘要:现今,新公共管理理念已经运用在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法规政策也已经体现出了新公共管理理念的一些特点在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及学术工作的进程中,应结合我国现有政策和国情分析其在实践中的适用性,及时改进创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稳步发展。
新公共管理是人们对政府过度干预的批判,要求减少政府职能,利用社会和市场力量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新型理念。
高等教育的改革受到财政需要、社会需求、技术驱动和市场力量四个方面的影响,同时这四个方面也是影响政府职能改变的因素。
新公共管理的发展理念与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趋势一致,新公共管理理念已经成为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思想之一,而学术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心和基础。
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飞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已难以完全控制,需要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思考和运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创新发展学术工作。
大力推进“双创”教育是社会与国家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
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在学总规模居世界第一。
就目前而言,学生入学日益容易,职业训练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增加应用型人才培养比例,全国许多地方院校创建了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将“双创”工作作为拓宽教育教学广度的举措,成为打破地方高等院校育人瓶颈的突破口、提高院校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契机。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念;高等教育;政策;学术工作;分析1导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关注。
随着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的广泛普及,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对于高校的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革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新公共管理的广泛普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所包含的各种服务理念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促使了我国的教育行政理念从权力向服务进行了转变,在高校的管理理念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高校的服务目的,学生是直接顾客,需要教师增强为学生提供服务的意识。
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探索
触的事物广泛 , 视野开阔 , 思想 不再是单纯的 、 简单服从的 , 国 对 家制度 、 政府管理 、 社会秩序和社会意识形态等 , 自己的理解 和 有 看法 , 传统 的管 理模 式 已满足不 了受教育者 的需 要。因而 , 高校 学生 工作应该转变观念 , 以学生 的全面发展 为中心的理念 , 教育 管理 不是单纯地去“ 学生 , 管” 而是去服务 于学生 , 去为学生 的发
展创造一个广阔的平台和空 间 。
属和服务于“ 客” 顾 的满 意度这 一中心 。政府 以提供全 面优 质的 公共产 品、 公平公正 的公共服务为第一要务 。
1 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 . 2 1 . 政府 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1 2
新公共 管理 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 理中应该是制定政策 而
的发展 , 响了管理的效果 。在全球化 的背景下 , 影 当代 大学生接
不再是 “ 管治行 政” 而是“ , 服务行 政” 。公 民是享 受公共服 务的 “ 客” 政府以顾客需求为导 向 , 顾 , 尊崇顾客主权 , 坚持服务取 向 ,
以 目标位导 向, 关注政府项 目实施 的有效 性 , 行政权力 和行为从
对韦伯僵化 的官僚模式 的批判 , 采用 商业 管理的理论 、 方法和技
当前我 国大多数高校学生 工作基本沿用计划经济体制 下的 “ 重管理 , 轻服务 ” 的传统管理模式 , 其实质是 “ 保姆式” 、命令 的 “ 式” 的教育管理 , 管理者在管理过 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 学
生只是被管理者 , 留于“ 停 管好学生 ” “ 、管住学生 ” 以学校的稳定 , 和发展 为重点 , 而不是 以满 足学 生 的发展需要为 重点来开展 工
2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存在 的问题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借鉴意义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的日益复杂化,新公共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成为了公共行政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改善公共服务的提供和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观点、实践应用及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借鉴意义。
文章将首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概述,明确其基本概念和核心要素。
随后,文章将分析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案例,探讨其在实际运作中的成效与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总结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并探讨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借鉴意义。
通过本文的论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为其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新公共管理理论(New Public Management, NPM)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兴起的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模式。
它强调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追求公共部门管理的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效果。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将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引入公共部门管理之中,强调管理的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它认为,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施绩效管理、重视结果导向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公共部门的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顾客导向: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共部门应以顾客(公民或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这意味着公共部门需要更加关注公民的需求和满意度,积极回应公民的需求,并通过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升公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市场化: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公共部门的垄断地位,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这包括通过公私合作、外包、竞争招标等方式,引入私人部门的竞争力量,推动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
分权与授权: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分权与授权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减少政府层级、下放权力、授权给基层管理人员等方式,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公共部门的响应速度和决策效率。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关键词:新公共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中图分类号】g640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
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也应当掌握一定的方法。
站在新公共管理的视角,不难看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普遍方法与新公共管理的理念不谋而合;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新公共管理的理念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作用,也更利于学生和学生管理工作者自身的发展。
一、新公共管理(一)新公共管理的产生及其内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政府扩大支出导致高税收、政府公共服务无效率,造成社会普遍不满。
经济学家们认识到只有让市场进行资源的最佳配置,让消费者和生产者决定社会供给和需求,才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繁荣。
于是,市场化成为政府改革的必然选择,新公共管理的思想也应运而生。
(二)新公共管理的内容与传统公共管理提供的服务相比,新公共管理的不同点在于公共服务的方式:从单一方式向多种方式转变。
传统的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而现代的公共服务则由政府、私人部门、非营利组织等共同提供。
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中将”新公共管理”看作单一的模式概念,并指出”新公共管理”模式包含以下十大基本原则或基本内容: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
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角色应是”掌舵”,并向私人部门提供相应政策来让其”划桨”。
浅析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启示
政 策制 定 ( 舵 ) 服 务提 供 ( 桨 ) 开 的体 制 ” 掌 同 划 分 …
这
种 体 制 无 疑 具 有 优 越 性 ,正 如 德 鲁 克 早 就 指 出 的 那 样 :
“ 功 的组 织 是 把 高 层 管 理 和 具 体 操 作 分 开 , 样 就 可 以 成 这
利 。显然 , 他 们 看 来 , 府 不 需 要 提 供 具 体 的 服 务 , 是 在 政 但 政 府 却 应 该 具 有 服 务 精 神 ,并 且 政 府 应 该 提 供 的 是 一 种 宏 观 的 服 务 环 境 。 而 提 供 宏 观 服 务 环 境 只 有 通 过 政 策 的
供 给 奥 斯 本 和 盖 布 勒 认 为 这 种 掌 舵 的 政 府 其 实 是 一 种 企 业 化 的 政 府 , 且 “ 种 企 业 化 的 政 府 开 始 转 向 把 一 种 并 这
被 具 体 操 作 任 务 分 散 精 力 ,基 本 的 指 导 性 决 策 编 无 法 做
出 ” 。 这 样 , 然 很 难 提 供 优 质 服 务 的 宏 观 环 境 保 证 … 自 、
唐 纳德 ・ 特 尔 指 出 . 公 共 管理 其 实要 关 注 的 核 心 问题 凯 新 至 少 包 括 “ 府 怎 样 才 能 利 用 市 场 机 制 为 公 民 ( 在 常 常 政 现
兴起 的重要 理 论 。 强调 用企 业 家的精 神 来重 塑政 府 。 它 促
进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的 政 府 变 革 ,从 而 克 服 传 统 政 府 官 僚 体 制 的 弊 端 ,无 疑 对 我 国 高 校 管 理 工 作 创 新 具 有 重 要 的 启
对“新公共管理”的总结、反思与借鉴分析
对“新公共管理”的总结、反思与借鉴分析对“新公共管理”的总结、反思与借鉴分析摘要: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兴起的政府改革理论及运动,是公共管理领域一场新的革命,对各国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阐述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缺陷所在,对其进行总结与反思;并进一步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分析将其引入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所受的制约因素,及其对于现今我国行政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新公共行政;行政改革1、引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国撒切尔内阁和美国里根政府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运动已经成为席卷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一场声势浩大的世界性行政改革浪潮。
这一运动被冠以不同的称号,如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market-based Public administration)、企业型政府(entrepreneurial government),新右派(New Right)、新治理(New Governance)等[1],其中以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最为代表。
尽管名称不同,但它都旨在反思和批判传统公共行政以及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新公共行政所主张的理念和行为,在公共部门管理中建立起新的范式。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对于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很多公共管理学者和实践者们做了不同的概括和阐述。
依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界定,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共同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管理技术的采用;②服务及顾客导向的强化;③公共行政体系内的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入。
著名英国学者胡德将新公共管理的特征概括为:①即时的专业管理;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③强调产出控制;④转向部门分权;⑤转向竞争机制;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2]。
试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启示与借鉴
试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启示与借鉴-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试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启示与借鉴1999年到2009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
[1]高校连年扩招,一方面使更多的优秀青年学生有机会步入大学殿堂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又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个性特点的差异增大,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越来越复杂。
与此同时,招生就业市场化、办学主体多元化、后勤管理社会化等各种变革层出不穷,高校学生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发育成熟,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提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和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都亟待进一步创新。
因此,研究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启示1.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最早由胡德(Christopher Hood)在1991年提出,是一种强调责任、产出和绩效,采用商业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的公共部门管理新途径。
[2]它以“三E”即经济、效率和效益为追求目标,其核心是“市场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利用”。
[3] 新公共管理变革了政府部门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而是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公民以“顾客”身份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以满足“顾客”需要,提供优质服务为第一要务。
[4]2.新公共管理带给学生工作的启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是20世纪中期以后人类社会所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两场大革命。
公共事务管理要能够回应时代要求,就必须构建知识密集型治理和学习型治理,[5]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以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方式实施管理和治理,更要求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持续不断地学习、研究和应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在高校中的应用
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在高校中的应用摘要: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蕴含的服务理念逐渐在全社会铺展开来。
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对高校的影响,以及高校应对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影响改革措施一、新公共管理的内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传统科层制的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环境挑战,越来越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密集型社会对经济生活的要求,官僚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出来,导致政府出现财政危机,社会福利难以为继,更为重要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信心正在逐渐丧失。
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发起了“重塑政府”运动,英国政府推行了“宪章运动”,其他西方国家也普遍开始推行以市场导向和顾客导向的行政改革措施,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在80年代的英美等西方国家应运而生。
与传统的变革方式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企业的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引入竞争机制,再造政府公共职能,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管理模式,这也是新公共管理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模式,正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新公共管理的兴起对高等学校的体制、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服务理念是新公共管理发展的助推器。
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对高校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高等学校是公共服务机构,主要面向教师和学生,高校的顺利开展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在社会市场化、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然离不开服务理念。
二、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对高校的影响(一)教育行政理念从权力向服务转变。
树立“服务理念”是新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要求。
它改变了传统行政模式下的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
即政府不是以往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行政人员应属于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则是向政府提供税收并享受政府回报的顾客。
因而,政府应牢固树立“顾客是上帝”的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公共管理思想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公共管理思想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作者:卿捷来源:《丝路视野》2020年第02期摘要:公共管理思想强调服务对象的核心地位,这给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启示,有助于高校树立全新的管理工作理念,进而推动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发展。
关键词:以人文本大学生管理工作启示当今,高校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越来越明显,特点越来越突出,给高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新的发展方向。
同时,数量增加、发展转型、就业形势压力剧增等,给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即将带来新的变化。
大学生的管理具有准公共部门管理的典型特征,在服务体系上要求完善的制度,以专业化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大学生的各项事务。
本文以公共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力求通过公共管理思想与理念来启发和推动高校学生的管理体系发展。
一、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公共管理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是一门关于危机管理、公共领域的管理科学,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的社会问题与经济危机背景下。
最新的公共管理理论是以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竞争机制广泛运用到公共部门,这反映了公共行政管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是政府服务要以市场需求和民众导向,政府应采用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在公共管理中体现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机制,并重视公共管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等。
同时,要求管理者要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先进方法实施管理,思想上与时俱进。
从这个领域上讲,公共管理的最终管理目的是实现人最优化管理和服务,要以人文本,强调服务对象的核心地位,尊重并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二、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学生管理队伍稳定性问题在高校教务和学工是大学生的两大主线条,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就业等都离不开一支稳定的师资管理队伍。
尽管各个大学都存在一支专门从事学生事务的管理教师队伍,但在现实中,这支队伍因各种原因显得并不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职学生辅导员工作压力大,烦琐事情居多,自身承载着工作的压力,或多或少影响着工作积极性,许多辅导员想转编成任课教师;第二,辅导员配备不科学,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第三,辅导员的晋升渠道和职业规划受限,缺乏奖励机制,且人员流动较大,不利于构建一支稳定的专职化队伍。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启示与借鉴
《 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第十一条规 定 : 十八周岁以 “
上的公 民是成年人,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可以独立 进行 民事 活动 , 完全 民事 行为能力人 。 第十条规 定 :“ 是 ” 公民的民事权
在经 历的两场大革命。 公共 事务 管理要 能够 回应时代要求 , 就 必须构建 知识密集 型治理和学 习型治理 ,5 就要求管 理者必 【 这 须以先 进 的理 念、 技术 和方式 实施管理 和治理 , 更要求管 理者 必须与时俱进 , 持续不 断地学 习、 研究 和应 用新 的管 理理 念和
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一
长期 以来 , 国高校学 生工作 的理 念主要是保证 平稳 不出 我 事, 对学生采取 的做 法主要 是 “ 卡 、 ” 管住学生不给学校 管、 压 , 带来负面影 响, 生违反校 纪校规 必将严加惩 罚, 学 在学生 的生 活和 日常事务 中具 有不可动摇 的权威 , 忽视 了学生个性化 的发 展需要 。 学校各部 门往 往扮演着 管理者 的身 份, 处事方 式往往
化成长需要。 2法治化的学生管理理念未受重视 .
出, 是一种强调责任、 产出和绩效 , 采用商业管理 的技术 、 方法 和工具 , 引入市场竞 争机 制提高管理 水平及服务质量 的公共部 门管理新途 径。[ 2 它以 “ ” ZE 即经济 、 效率和效 益为追求 目 , 标 其核 是 “ 市场价值 的重新发现和利用” 【 。3 新公共管理变革 了政府 部门和公 众之 间的关 系, 政府部 门 不再是高 高在上 的发号施令 者, 而是优 质公 共服务 的提 供者。 公民以 “ 顾客 ” 份享受政 府提供 的公共服务, 身 政府 以满足 “ 顾 客” 需要, 提供优质服务为第一 要务。4 [ 1
新公共管理在大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创新模式
新公共管理在大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创新模式摘要:大学生事务管理在新公共管理体系中,具有准公共部门管理的典型特征,在服务体系上要求有完善的制度,以专业化的管理模式管理学生事务。
此外还要求构建学生团体组织,在组织结构上要求扁平化管理,有针对性地引进创新模式,提高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实效,实现高校教育中的素质要求和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求。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大学生事务管理创新模式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56-01新公共管理学科产生于西方国家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经济危机背景中,是一门关于危机管理和公共领域的管理科学。
大学生事务管理作为新公共管理体系的一种公共产品,其最终的管理目的是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自身建设。
新公共管理以创新的手法开创了大学生事务管理的新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方式渗透到事务管理的各项细化工作中。
1 大学生事务管理的传统性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规模和高等教育人才显著增加,越来越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对于高校管理工作而言,形成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社会形势的变化,也使大学生事务管理中传统的理念性问题和方法性问题浮出水面。
1.1 服务特征不明显在现行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意识层面,均未体现出以学生为对象的服务职能。
学生事务管理被片面化、表面化,以行为约束、纪律规范限制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校内生活的各项活动笼罩着一层行政色彩,管理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交流和理解代沟。
1.2 矩阵结构效率低、反应慢矩阵结构的管理线条,是由高等学校的校内最高管理机构――学校和院系为主线,然后以行政部门各司其责为副线,通过主线决策副线执行的联合行动实现对学生的事务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由于层级设置过多、上下传达反馈的环节繁复,导致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中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以及针对性受到影响,以致合理诉求未被及时满足而产生不良情绪。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初探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初探摘要:新公共管理理论是近些年来公共管理学的新思潮,对于政府管理、企业治理、社会管理等产生了巨大作用。
高校的学生工作也应当从该理论中获得启示,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完善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实现高校育人作用的最大化。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学生工作;管理体制;管理理念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90-02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如何科学地做好学生工作,是摆在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关键课题;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也很大,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精髓,将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及影响新公共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主张政府部门借鉴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竞争模式,强调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简化政府职能,减少运作中的成本;强调加强政府与公民的互动,遵循顾客第一和尊重消费者主权的理念。
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公众对于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它大大扩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野,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新的操作模式;深化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增强了公权力的透明度,有利于充分保障公众的权益。
高校作为公共组织,也能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受到启发,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一)管理体制有缺陷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主要为层级管制,是具有官僚型特点的管理体制。
学生必须被动地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学校自上而下有一套学生工作组织结构,服从命令是这个结构的关键理念,学生工作方面的重大决策权集中在学校的党政机关部门,二级学院的工作自主权很小,特别是学生辅导员,其工作任务量重,压力大,与学生的直接交流最多,但受重视程度较低,工资待遇也较低,在进行学生工作时需要过多地请示学校机关,受到的约束比较多。
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在高校中的运用措施
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在高校中的运用措施一、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对高校的影响(一)大学生的服务意识有得到提升大学生走出大学校园后在社会工作方面的实际效果会对直接对高校的声誉产生影响。
高校要落实好对学生的服务工作,运用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学生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的进步,在学生毕业踏入社会之后,学生就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高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就是良好的服务意识。
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同时也是服务者。
服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包含情感因素的职业。
服务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服务型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高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树立社会服务理念,这样才能为社会进行服务。
现代大学生也认识到了社会的形式,也在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完善自我,学生创办了种类繁多的社团,积极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组织开展的各种类型的活动,例如社区服务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这些都呈现出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在不断的提升。
(二)教育行政理念正在由权利向服务进行发展新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树立服务理念,这也将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定位,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工作的行政人员应该成为管理者,社会公众在向政府提供税收的同时也是政府需要服务的顾客。
所以政府要将人民的利益作为重点,加强自己的服务意识。
顾客趋势的制度让服务者对他们的顾客有着一定的责任,高校的直接顾客就是学生,所以高校要构建将学生作为顾客的教育工作模式,尤其需要高校辅导员和老师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
高校在服务上也采用了很多措施,比如定期的问卷调查、老师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对高校的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让学生进行评价等,这些都能体现出高校的在管理上正由权利理念向服务理念发展,这也是新公共管理的要求,只有将学生当成是顾客,才能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尽量满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主动。
(三)老师的管理方式由管制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服务功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这一功能将会越来越明显。
新公共行政学对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启示
新公共行政学对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启示【摘要】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是行政学进展的一次范式转变。
它突破传统行政学政治——行政两分法的思维局限,把社会公平作为追求目标,倡导民主行政的方式,扩大了公共行政领域的探讨范围。
目前,关于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如何把握基本职能,怎样开展活动这些问题,以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价值核心的新公共行政学论述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
【关键词】新公共行政学;高校;共青团工作新公共行政学派是现代美国公共行政学领域非常著名和活跃的一个学派,研究新公共行政学理论,对指导当代高校共青团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本文以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思想在高校团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委主要内容,作如下思考。
一、新公共行政学的产生背景和基本意义1.新公共行政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0世纪六七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衰退,尤其是经过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经济陷入“滞胀”,资本主义矛盾激化。
在美国,反对越南战争、反对贫困和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交织在一起,斗争浪潮高涨。
此时,以政治——行政二分原则和官僚制为论述的,以效率为中心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已不适应解决理由的。
故以倡导社会公平为中心的新公共行政学应运而生,新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说它是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社会革新在公共行政学探讨上的回音。
2.新公共行政学的论述主张与价值追求(1)主张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新公共行政学的,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效率、经济目的和管理的协调性或许并错,协调性经常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而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恰恰是公共行政的目的,公共行政应当以经济的方式为社会高质量的服务,更强调把社会的公平作为公共行政所追求的目标,这是新公共行政学的论述基点与传统行政学的最的差别。
(2)主张民主行政,倡导社会性效率。
新公共行政学的民主行政的核心价值观尊重人民主权和意愿,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反对滥用权力和行政无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启示与借鉴1999 年到2009 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截至2011 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 高校连年扩招,一方面使更多的优秀青年学生有机会步入大学殿堂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又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个性特点的差异增大,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越来越复杂。
与此同时,招生就业市场化、办学主体多元化、后勤管理社会化等各种变革层出不穷,高校学生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发育成熟,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提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和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都亟待进一步创新。
因此,研究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启示1.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最早由胡德( Christopher Hood )在1991 年提出,是一种强调责任、产出和绩效,采用商业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的公共部门管理新途径。
[2]它以“三E'即经济、效率和效益为追求目标,其核心是“市场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利用” 。
[3]新公共管理变革了政府部门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部门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而是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公民以“顾客”身份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以满足“顾客”需要,提供优质服务为第一要务。
[4]2.新公共管理带给学生工作的启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是20 世纪中期以后人类社会所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两场大革命。
公共事务管理要能够回应时代要求,就必须构建知识密集型治理和学习型治理,[5]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以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方式实施管理和治理,更要求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持续不断地学习、研究和应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新公共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强调民众的主体地位,尊重和满足民众的诉求,并努力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值得我国高等院校借鉴。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并促进其发展,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高校学生工作就必须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提供优质服务。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适应时代的要求,运用新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为学生提供服务并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误区与困境1.“替代父母制”的学生管理模式普遍存在所谓“替代父母制” ,就是学校行使学生父母的职责,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的活动加以约束,通过各种手段惩罚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主要是保证平稳不出事,对学生采取的做法主要是“管、卡、压” ,管住学生不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必将严加惩罚,在学生的生活和日常事务中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
学校各部门往往扮演着管理者的身份,处事方式往往不是以服务学生为目的,而是发现问题后被动地去解决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处理学生的诉求,忽视学生个性化特点和个性化成长需要。
2.法治化的学生管理理念未受重视近年来,高校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冲突和纠纷案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在于高校没有较强的法治意识、较高的立法技术运用水平以及良好的运行秩序。
从法律意义上看,我国先后颁布多项教育法律及200 多件规章制度,但仍然出现高校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出台文件禁止学生恋爱、突击搜查学生宿舍、校园监控曝光学生隐私等行为,引发人们对于高校管理权限的讨论。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条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绝大部分均满十八周岁,高校理应把大学生视为成年人平等看待和给予尊重,放手让其以成年人身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3.教学环节与学生工作严重脱节当前我国高校普遍认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一切以教学为中心。
一方面,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学生学习了大量理论知识,却没能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掌握这些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只是通过课堂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很少有机会直接作用于学生身上,师生之间在课堂以外缺少基本的了解和互动。
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现实中教师往往只是传授专业知识,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见到教师。
很多教师甚至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责任感培养等与自己无关,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搞好教学,等等。
诸多因素导致教学环节与学生工作出现了严重脱节。
三、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创新学生工作 1.崇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英国法学家亨利・梅因认为,历史的进步表现为个人依附解除的过程。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并不依附于学校,高校应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体现在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以学生个体为主体,以学生需要为中心,以学生满意为标准,以激发学生潜能为手段,以帮助学生成功为目标,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首先,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
学生工作者要将学生作为独立的成年个体看待,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学校有责任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条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同时,学生工作部门应该注重了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确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校应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通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个体充分认识到自己发展的状态和所处的位置,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生活和发展,鼓励学生自己做决定,由学生本人承担所做出的决定的一切后果。
最后,要强调“服务至上”的理念。
高校应用“服务” 、“支持”、“指导”、“帮助”等取代“管理”这一用语,摒弃“父母替代制”的学生管理模式,将自己的服务宗旨定位于“为学生提供周详的服务及设施,以帮助学生成长,发挥其潜能及提高其学习能力”,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
2.树立“全人教育”的工作理念美国在大学学生事务发展的第二阶段(1950 年—1979 年)提出了“完人”培养理念,即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 ,全面关注学生的生理、社会、情感、精神和智能发展。
[7]英国对高等教育育人的任务也提出明确要求,“高校应通过技能获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贡献社会等教育,教育他们的学生更加完整地度过人生” 。
[8]香港职业教育学院在其九所分校大力推行全人发展计划,旨在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及情绪智商,教导他们一些可于不同工作岗位上应用的关键技能,并培养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引导他们拓展潜能,迈向成功。
“全人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群灵全面发展,成为处世成熟,关心社会,对社会有贡献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
在“全人教育”的工作理念驱使下,高校教育者应该接受和欣赏学生的不同个性,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需求,支持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促进学生自由民主化发展。
在“全人教育”工作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更加强调围绕学生的学习、技能、生活等发展提供更广泛的支持。
笔者认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中心工作应该是“育人” 。
“育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该贯穿于教学、学生工作等各个方面,高校应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育人的机制和文化氛围,将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逐渐融合,将专业教学与素质培养逐渐融合,将学生学习与自我发展逐渐融合,避免教学环节与学生工作脱节。
3.秉承法治化的学生管理理念高校学生工作应秉承法治化的管理理念,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下开展工作,保障学生的权利,维护自身的权益。
高校应该建立学生参与机制,关注学生的利益诉求,鼓励学生有效、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遵纪守法。
一方面,高校在制定与学生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时应考虑到相关的法律规定,并尽量做到细化完善;另一方面,高校在处理学生工作中遇到同法律有关的问题时,不应用行政手段而是转入司法程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如在英国高校学生事务当中,对于学生个人发展、个人记录、心理咨询、学习咨询、宿舍管理等各方面均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在这些规定中,对师生各自的权利、义务规定得非常细致明确。
[8] 这样一来,在处理学生事务时,学校仅对工作内容承担有限责任。
事实上,因为高校没有较强的法治意识,各项制度法规不完善,所以在大多数学生家长甚至教师看来,一旦学生踏入学校,学校就要“一管到底” ,如果学生出了什么事情,学校就要为其负责。
4.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理念目前,无论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是高校,甚至是学生工作者本人,都对学生工作者的身份定位和发展问题存在模糊认识,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更影响了学生工作者的事业发展前景,亟需改变这种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其明确规定学生工作是一门专业科学,是一种专门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并接受过相应的专业训练。
未来,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就必然需要具有专业化的从业资格和水平,能够给予学生最直接和最有价值的服务、帮助、支持和指导。
因此,职业化和专业化无疑是未来学生工作队伍发展的必然方向。
四、结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是能够对个人行为和发展负责的成年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高校要打破千篇一律的人才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能力,最终成长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