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方法研究——以山西省昔阳县为例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方法研究——以山西省昔阳县为例摘要我国在1986年一1994年期间完成的全国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获取了有史以来最为详尽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信息。
但目前,全国大部分县区距离上次的土地详查工作已过了10多年的时间,土地利用状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虽然国家要求对土地详查成果进行逐年变更,但许多县区的土地变更仅停留在数据上,出现图件和数据“两张皮”的现象。
而且以往的土地变更调查过程以手工操作为主,速度慢,周期长,开支大,效益低。
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和图件信息的非现势性已逐渐制约国土资源的信息化与科学化管理。
本研究就是针对这一现实,以山西省昔阳县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基于正射影像图和GIS技术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方法。
该研究在土地利用及其分类理论和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及系统建设相关应用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三种方法:传统调查方法、“3S”技术支持的调查方法以及基于正射影像图和GIS技术的调查方法。
结合实证研究,重点介绍了基于正射影像图争GIS技术的土地更新调查方法。
这种方法是以1:l万标准分幅正射影像图为外业调查工作底图,依据《山西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野外地类调绘扣权属界线调查,并对新增地物和近年变更状况进行补充调查,内业采用MapGis软件,依照国家数据库建库标准,进行图形奔属性库建设,最终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建立昔阳县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之后,对比了此次更新调查的辖区总面积、分幅面积、地类面积和2000年束的相应变更面积,分析了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来自不同的作业手段,并提出了数据差异的处理方法,同时还对本次更新调查所采用的分类体系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还对土地变更调查的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正射影像图和GIS技术的变更调查方法引进了计算机地理信息技术,具有误差小、效率高,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少,成果资料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优点;与“3s”技术支持的变更调查方法相比,该方法对设备配套和技术条件的要求低,调查的组织实施相对简单,具有经济可行,便于操作、易于实现的优点。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调查方法与技术
调查方法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遥感影像图为基础,通过野外实地测量、问卷调 查、访谈等方式获取数据。
技术手段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 效率。同时,采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高调查成果的精度和质量。
展示土地利用变更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
评估土地利用变更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 政策实施等方面的影响。
调查成果的应用与价值
为政府制定土地政策和发展规 划提供科学依据。
为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可持 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为社会公众提供土地利用信息 和咨询服务。
为科研机构和学者提供土地利 用研究和教育资源。
沟通协作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各参与人员之 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
进度控制
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对工作进 度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
技术保障
选择先进的调查技术和方法,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资金保障
合理安排预算,确保调查工作的顺 利进行。
法律保障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调 查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内容等。
确定调查范围
根据调查目的,确定需要调查的地域范围 ,包括已利用土地和未利用土地。
选择调查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包 括实地调查、遥感影像解译、GIS辅助等 。
实施方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组织与协调
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专门的调查组织机构,负责协调和管 理整个调查过程。
人员分工
根据参与人员的专业特长和职务,合理分 配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方法探析
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方法探析【摘要】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础性工作,通过调查能够对土地利用面积、数量、类型等参数有个准确的了解,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因此加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方法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方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种新型的调查方法,以期为提高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方法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为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提供实际性的参考依据,是科学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尤其现在科技飞速发展背景下,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将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调查土地现状变更调查中,进而不断提高我国土地利用管理水平。
1.传统土地利用变更方法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方法主要有卫星遥感、航测、直接外业调绘三种,其中利用卫星遥感能够很方便的获得有关土地利用的数据,不过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遥感获得的图片数据分辨率较低,因此,比较适合监测区域性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而使用航测方法进行土地变更调查,从实际航拍到后期的数据处理环节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工作效率并不高。
而直接外业调绘通常有基层土地管理人员依据辖区内的土地利用变更情况,按照变更调查的相关要求,确定变更调查对象以及其范围、位置等参数,然后查阅县级土地管理部门相关图件,最终确定变更调查的线路以及站点,进而开展野外调绘活动。
野外调绘过程中如果遇到变更图斑形状比较规则,且地物点容易分辨时,则可使用截距法、距离交汇法等对其进行补测;如果变更图斑形状不规则,而仍能轻易找到地物点,则可运用常规测量仪器进行补测,即在变更调查基础图件上补测变更图斑;如果图斑的形状较大且地物点不足时,则应布设导线控制点,然后在室内运用方格法、求积仪法计算出其面积大小。
该种方法的野外劳动强度比较大,且地物点不太好找,导致工作效率低,而且计算出的面积误差较大。
2.3S技术支持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方法该种土地变更调查方法是将地面调查与3S技术相融合,在现有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遥感技术,采用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手段进而自动获得土地利用变更的相关信息。
国土变更调查技术方案
国土变更调查技术方案一、概述国土变更调查是指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以地籍调查为基础,以遥感影像和GIS技术为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适时、动态的监测和管理。
其主要目的是掌握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类型、空间分布等基本情况,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土地管理、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目标1.掌握全国或地区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类型、空间分布等基本情况;了解和掌握全国或地区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类型和空间分布等基本情况是进行国土变更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
以下是其为何具有重要性的几个原因:a.理解和预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数量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预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
例如,建设用地的数量增加可能会带来城市化的压力,而耕地面积的减少可能会对粮食安全问题产生影响。
这些趋势的预测和分析,对于制定和调整土地政策,以及进行中长期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b.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分布的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地资源的当前配置情况。
例如,我们可能会发现某些区域的农业用地比例过大,而工业用地不足,这可能会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这种理解,我们可以进行更有效的土地资源重新配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c.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类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而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通过了解这些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d.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全国或地区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的掌握,我们可以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政府需要考虑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国土变更调查,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影响,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总的来说,通过国土变更调查,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土地利用的现状,还可以预测其未来的变化趋势,优化资源配置,制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第一局部根本概况1.1.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概念为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9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鄂政办发[2004]99号〕的要求,XX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X围内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以下简称更新调查〕指在土地详查成果根底上,依据土地调查的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参考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图件、数据等有关资料,并借助遥感影像图等现势性较强的数据资料,启用最新的国家勘界成果,采用新的土地分类体系,按照不小于详查的调查比例尺度,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展一次全新的实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现状和所有权状况,在此根底上建立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
这是对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进展全面更新的调查。
1.2.目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新形势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新任务,通过使用现代测绘、卫星遥感、GIS、GPS等新技术新方法,加快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速度、减轻调查强度,客观、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状况,提高国土资源调查的科技水平,保持土地利用根底图件和数据的现势性,全面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准确摸清XX县土地资源家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耕地保护、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等农村集体土地权属调查提供根底。
本次更新调查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类型、数量、构成和分布,实现土地利用图件、数据、实地相一致,建立或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奠定根底。
2、通过土地更新调查真正实现新旧土地分类的转换,使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都统一到新分类中去,发挥土地分类在城乡土地一体化管理中的作用。
3、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提供根底数据。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 引言土地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土地是有限资源,合理的土地利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掌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变化趋势和问题,对于科学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2. 调查目的及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土地利用现状,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各类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调查:1.遥感技术:利用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信息;2.实地调查:采用抽样方法对不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3.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3. 土地利用分布情况3.1 农用地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和牧草地。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农用地主要集中在农业发达地区,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等。
农用地主要用于粮食种植、蔬菜种植和畜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3.2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工业用地、居民用地、商业用地和交通用地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设用地不断扩大。
调查结果显示,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用地集中在城市居住区,商业用地则主要分布在商业中心区。
3.3 生态保护用地生态保护用地是指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维持的土地。
调查结果显示,生态保护用地主要位于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这些地区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生态保护用地的划定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4.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4.1 农用地减少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农用地面积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
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建设用地,导致农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这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需要加强农地保护,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及数据库的建立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及数据库的建立摘要:主要介绍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和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一般方案,可以作为一般性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数据建库工程技术方案的参考。
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建库1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的实施近年来市场经济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土地有偿使用及第三产业用地的发展,也要求对原有城市土地分类进行适当调整。
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科学实施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基本条件已基本具备。
新土地分类采用三级分类体系:一级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二级类15个,三级类75个。
其中一级类中的建设用地暂时实施过渡分类。
1.1 外业调绘一是国界及各级行政区划界线。
土地权属包括村,农、林、牧、渔场界,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所有权界。
二是在更新调查境界与土地权属界的调绘工作中,县(市)只进行乡(镇)、村的行政界线和各类土地可能性界线的调绘。
三是对有变化的其他行政区划界线和村、农、林、牧、渔场界,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包括插花地和飞地)界线进行核定时,无论是同期还是不同期进行更新调查的,均应由相邻单位共同章签字确认,认真填写变更权属核定书,并注明调查日期和参加调查的人员。
四是对原土地详查时的争议土地,在更新调查时已经解决了争议的,其土地权属界线使用已确定的土地权属界线;对仍未能解决的争议边界,只作技术处理,其界线只作为本次更新调查量算面积的工作界线使用。
1.2 地类调绘地类调绘的土地分类执行国家2002年开始(试行)的新土地分类,建设用地中的地类执行过渡期的分类。
以实线表示地类界线,按土地利用数据库成果图图例图式标出地类符号。
当地类界与线状地物或境界(权属界)重合时,可以用线状地物或境界(权属界)代替地类界线。
两种行政界线重合时,只表示高一级和行政界线,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重合时,以行政界线为准。
外业调绘应同时调查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性质以及土地的使用情况。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更新测量
(3) 汇总统计
面积汇总表、土地统计台帐、土地统计簿 a. 县辖范围内土地总面积及分类面积汇总; b. 县辖范围内分权属分地类汇总; c. 县辖范围内国有土地按隶属部门分地类汇总;
d. 县辖范围内耕地按坡度级分地类汇总;
e. 县辖范围内飞地分类汇总; f. 县辖范围内争议地分类汇总。
得大于± 0.3m。
(5)线状地物量测方法
① 河流、沟、渠
② 铁路、公路、农村道路
(6)线状地物编号要求
为读图和记录方便,线状地物以村或基本调
查单元为单位,对权属性质、地类、宽度进行编 号。线状地物采用分数形式进行编号,分子表示 宽度;分母表示地类编号,如:
4.5 153
20 .0 G 262
对前期预处理的矢量数据进行修改整理、图形和属性数
据的录入与编辑、图形和属性数据的联接以及入库运行。
3、图件输出
(1)图件比例尺 乡级的比例尺一般为1:1万或1:2.5万; 县级的比例尺一般为1:5万或1:10万; (2)图件形式
标准分幅: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为地理底图,将土地利用专题要素的内容编绘到地 理底图,称为标准分幅土地利用图。 挂(岛)图:各级土地利用挂(岛)图是以同级标准分幅土地利用图为基本资料,根据 该行政区划范围大小、形状、土地利用特点确定成图比例尺及图面配置,经综合取舍编制而成。 土地利用分区图及其它派生图:以土地利用挂(岛)图为基础进行编制,反映该地区土 地利用分区、耕地分布特征、基本农田分布等特殊要素的专题地图。
中心线相重合;线状地物单线时,则在线状地物两侧隔段跳绘。
② 当界线以线状地物一侧为界时,应在线状地物相应的一侧
移位0.2mm标绘。
③ 对于有争议的界线段,按实地的线段标绘未定界符号。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地类转换技术方案
⼟地利⽤现状更新调查数据地类转换技术⽅案附件:⼟地利⽤现状更新调查数据地类转换技术⽅案⼀、⽬标任务1、按照《全国⼟地分类》(过渡期间适⽤)(国⼟资源部,2002)与《⼟地利⽤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对应关系,对⼟地利⽤现状更新调查数据进⾏地类转换,将更新调查《全国⼟地分类》过渡分类(以下简称旧分类)转换成《⼟地利⽤现状分类》规定的新分类(以下简称新分类)。
2、地类转换中具有“⼀对⼀”(旧分类对新分类,以下同)和“多对⼀”(旧分类对新分类,以下同)对应关系的可直接转换;“⼀对多”(旧分类对新分类,以下同)关系的情况要进⾏标识,然后进⾏详细内业核实,需要外业核实的要进⾏补充调查;最后修改⼟地利⽤现状数据库地类码和数据字典,对转换后的成果数据进⾏统计汇总、表格输出和成果分析。
3、对2005年度⼟地利⽤现状更新调查,按《关于2006年⼟地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资电发…2006?43号)⽂件要求修改前后的两套数据库成果,分别进⾏地类转换和成果汇总,最终都要根据变更调查数据,将汇总成果修改到2007年10⽉31⽇统⼀时点。
⼆、作业基础和技术依据作业基础:1、以2005年10⽉31⽇为时点的县级⼟地利⽤现状更新调查数据。
根据《关于2006年⼟地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资电发…2006?43号)要求修改后的县级⼟地利⽤现状更新调查数据。
2、2006、2007年度⼟地利⽤现状变更调查数据技术依据:1、⼟地利⽤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2、第⼆次全国⼟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4-20073、⼟地利⽤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074、《全国⼟地分类》(试⾏)(过渡期间适⽤)(国⼟资源部,2002)5、《关于2006年⼟地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资电发…2006?43号)6、⼭东省第⼆次⼟地调查(农村)技术细则(试⾏)三、技术路线以⼟地利⽤现状更新调查成果为基础,按照《全国⼟地分类》(过渡期间适⽤)与《⼟地利⽤现状分类》的对应关系,采⽤属性连接的⽅法,进⾏地类转换;“⼀对多”关系的情况要进⾏标识,待逐⼀进⾏核实、外业补充调查后确定;然后修改⼟地利⽤数据库地类码和数据字典,在此基础上进⾏统计汇总、表格输出和成果分析,技术流程如图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意义和技术方法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意义和技术方法一、引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对特定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项工作对于科学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意义以及常用的技术方法。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意义1. 了解土地资源分布与利用情况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可以全面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各类土地资源的面积和空间分布。
同时还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效益情况,为科学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提供依据。
2.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可以了解到特定区域内各类生态环境类型(如湿地、森林等)的面积和空间分布,并评估其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程度。
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3. 促进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还可以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可以评估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益和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同时还可以了解到特定区域内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限制因素,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供指导。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技术方法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对航空或卫星图像进行解译和分析,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土地利用信息的方法。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可以获得土地覆盖类型、面积、空间分布等信息。
常见的遥感数据包括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
在进行遥感数据处理时,可以使用专业软件如ENVI、ArcGIS等进行图像分类和解译。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GIS技术是一种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进行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
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
通过将遥感数据与其他属性数据(如土地所有权、土地质量等)进行叠加分析,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土地利用信息,并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
国土变更调查技术方案
国土变更调查技术方案一、前言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国土变更调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科学、高效地进行国土变更调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土地资源,本文提出一套国土变更调查技术方案。
二、技术背景国土变更调查是指对土地利用现状、权属状况、土地质量等方面进行调查,以掌握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为国家制定土地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国土变更调查工作逐渐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三、技术目标本技术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套高效、准确、可持续的国土变更调查方法,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调查效率,降低调查成本;2.提高调查数据精度和可靠性;3.实现调查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4.为国家土地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四、技术方案(一)技术框架本技术方案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的技术框架,包括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测和地面实地调查三个层次。
通过多层次、多源数据的融合处理,实现国土变更调查的高效、精准实施。
(二)关键技术1.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对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2.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卫星遥感监测的基础上,利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相机、多光谱传感器等设备,对重点区域进行精细化航测。
无人机航测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数据获取周期短等优势,可弥补卫星遥感的不足。
3.地面实地调查技术:针对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测无法识别的土地利用变化,采用地面实地调查方法进行核实。
通过GPS定位、现场拍照、填写调查表格等手段,收集详细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
4.数据融合处理技术:将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和地面实地调查获取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5.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的实时存储、处理和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是指对土地利用状况的重新调查和更新。
本文旨在介绍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以及其应用。
二、调查内容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用途分类、面积、数量等。
2. 土地利用现状表的编制,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用途分类、面积、数量、流转情况、利用方式等。
3. 土地利用问题分析,包括规划落后、利用不合理、难以管理等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三、技术方案当前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主要采用影像解译技术和GPS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即利用遥感影像进行解译、验证和更新,通过GPS对地物进行实地测量和验证。
其主要步骤如下:1. 影像准备首先需要获取高分辨率、高覆盖率的卫星遥感影像,选择合适的遥感解译软件对影像进行初始化和预处理操作,包括几何校正、辐射校正、镶嵌等,以获取符合精度要求的遥感数据。
2. 影像解译通过遥感解译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识别,并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
同时,根据现场实地验证结果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
3. 现场验证结合GPS等现代测绘工具,在野外实地进行调查和验证,对快速生成的土地利用图进行真实性检验和校正,特别是对少数难以确认的地块进行实地查勘和绘制。
4. 数据更新对更新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数据进行整理、更新和发布,形成完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四、应用场景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适用于城市、乡村等不同场景,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 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城市、县区、乡镇等规划单位,可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库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为土地出让、征收、拍卖等提供有效的支撑。
2. 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可对污染土地的占用和利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3. 建设项目管理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可为大型建设项目提供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情况的信息,对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评估、监测等提供重要的支持。
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土地调查实施方案一、调查目的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实地调查,了解土地的基本情况、现状及资源利用情况,为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内容1. 土地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土地面积、土地所有权、土地分配、土地类型等基本信息的调查。
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调查,涉及农田、林地、牧地、建设用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
3. 土地资源调查:对土地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土壤质量、地貌特征、水源情况及矿产资源等。
4. 土地利用规划调查:根据相关规划要求,对土地利用规划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已划定的保护区、农田保育区等。
5. 土地利用效益调查:对不同用地进行效益评估,了解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三、调查方法1. 实地调查:组织调查人员到实地进行土地调查,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等方式采集数据。
2. 文献调查: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和分析,获取土地调查所需的基础信息。
3. 问卷调查:通过编制问卷,对相关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了解土地利用情况和意见建议。
4. 统计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的调查结果和结论。
四、调查步骤1. 明确调查目的和内容,编制调查方案。
2. 搜集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基本情况和前期调查结果。
3. 确定实地调查地点和时间,组织调查人员,分工合作。
4. 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有关数据和样品。
5.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调查报告。
6. 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土地管理和规划建议。
五、调查注意事项1. 调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调查经验,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考虑到调查地点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调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调查期间应注意环境保护,不得对土地资源造成损害和污染。
4. 与相关部门和群众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积极听取意见和建议。
六、调查成果1. 调查报告:将调查结果和分析汇总成报告形式,包括调查目的、内容、方法、结果和建议等。
土地调查方案的技术路线
土地调查方案的技术路线1.引言1.1 概述概述土地调查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对于土地利用和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土地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可以获取土地的基本信息、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开展土地调查工作。
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调查目标和范围、制定调查计划、采集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编制调查报告等。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借助适合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确定调查目标和范围阶段,需要明确调查的具体目的和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调查范围。
根据调查目标的不同,可以选择采用GPS定位技术、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土地调查。
制定调查计划是土地调查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调查的时间安排、人员组织、调查方法选择等方面。
根据调查目标和范围,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可以提高调查效率和质量。
采集调查数据是土地调查的核心工作,通过实地勘测、样点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土地的相关数据。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以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和数据采集软件,如无人机、全站仪、地理信息系统等,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采集效率。
处理和分析数据是土地调查的关键步骤,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土地利用的现状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等信息。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技术手段,以提高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深度。
最后,根据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调查报告是土地调查的最终成果。
调查报告应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和分析结论等内容,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总之,土地调查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以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科学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状况,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步骤及要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步骤及要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步骤及要点引言: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在决定土地用途的过程中,科学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步骤及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工作的实施方法。
第一部分:定义及背景知识1. 定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对特定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全面的调查与分析。
2. 背景知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可以为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部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步骤1. 确定调查区域:根据实际需要和调查目的,确定需要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具体区域。
2. 收集基础资料: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图像等方式,获取调查区域的基础资料,包括地理、气候、土壤和植被等方面的信息。
3.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根据国家、地区或项目的标准,将调查区域的土地根据其利用方式分类划分成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4. 野外实地调查: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对各类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详细记录和测量,并利用GPS等定位工具获取地理位置信息。
5. 数据录入与整理:将野外实地调查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录入,并对数据进行校核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数据分析与总结:利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相应的统计报告和图表。
7. 提出建议和措施:基于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更合理利用和开发。
第三部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要点1. 信息来源的多样性:要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来源,包括卫星遥感图像、地面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等,以获取全面准确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
2.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数据录入和整理过程中要严格核对和校核,确保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统计分析工具的应用:在数据分析和总结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工具,进行合理有效的数据分析。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试行)国土资源部二○○四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4)第三条制定本规定主要依据 (4)第四条调查任务和主要内容 (5)第五条技术路线 (5)第六条更新调查比例尺 (6)第七条地图投影、坐标系和标准分幅 (6)第八条行政区域代码 (7)第九条调查单元和编码 (7)第十条分类体系 (8)第十一条成果 (9)第十二条实施和时间 (10)第十三条适用范围 (10)第十四条地方补充规定 (10)第十五条本规定解释权 (10)第二章准备工作 (10)第十六条组织准备 (10)第十七条技术准备 (11)第十八条资料准备 (11)第十九条仪器、工具和表格准备 (13)第二十条平面控制测量 (13)第三章土地境界与权属调查 (14)第二十一条境界调查 (14)第二十二条土地权属界线调查 (15)第二十三条土地权属情况调查 (16)第二十四条界址要素测量 (16)第四章土地利用调查 (17)第二十五条基本方法与要求 (17)第二十六条地类图斑调查 (18)第二十七条线状地物调查 (19)第二十八条一些土地分类情况处理方法 (20)第二十九条耕地坡度分级 (22)第三十条田坎系数测算 (22)第三十一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记录手簿填写 (23)第五章调查数据处理及数据库建设 (23)第三十三条调绘内容接边 (23)第三十四条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 (24)第三十五条面积量算 (24)第三十六条数据统计和汇总 (25)第三十七条数据衔接 (26)第六章文字报告 (26)第三十八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报告编写 (26)第三十九条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27)第七章成果的检查验收 (27)第四十条建立检查验收制度 (27)第四十一条检查验收程序 (28)第四十二条成果资料归档 (28)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试行)为规范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确保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质量,统一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技术路线、技术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在总结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简称土地详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简称变更调查)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需求,制定本规定。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引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提供土地资源的详细信息和分析结果,为土地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着重讨论一些关键问题,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制定调查计划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调查计划。
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范围,确定调查的时间和地点。
其次,需要确定调查的方法和工具,如野外调查、遥感技术或地理信息系统等。
还需确定调查的指标和分类标准,以及实施调查的人员和预算等。
二、数据收集1. 野外调查:野外调查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一项重要手段。
调查人员可以通过实地勘察、访谈村民或农户等方式,了解土地利用的具体情况。
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应留意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土地利用方式的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的契合度等问题。
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可以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提供大量的地表信息。
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调查人员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等数据。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支持土地利用规划和监测工作,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调查人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野外调查和遥感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统计分析结果。
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支持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核心环节,它能够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 数据清洗与整合:调查人员需对野外调查和遥感数据进行清洗和整合,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以消除数据的重复和冗余。
2.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将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划分和分类。
调查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和要求,将土地利用划分为农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各个类型,并进行编码和标注。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调查范围和目标
2.组织调查人员和编制调查计划
3.搜集相关资料和准备工具
二、现场调查
1.实地勘查,了解土地利用现状
2.采集数据,建立数据库
3.画出现状图和统计表
三、数据分析和处理
1.整理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2.分析数据,绘制分析图
3.统计分析,提取调查结论
四、报告撰写和反馈
1.起草调查报告
2.组织内部审查和修改
3.向有关部门反馈调查结果
应注意的问题:
1.数据质量要求高,应严格控制误差和偏差
2.调查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3.调查过程中应尊重当地习惯和风俗
4.调查报告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5.调查结果应及时反馈,为决策提供参考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细心、认真和合理的规划。
只有在完善的程序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调查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第一部分基本概况1、1、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概念为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96号)与《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鄂政办发[2004]99号)的要求,XX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以下简称更新调查)指在土地详查成果基础上,依据土地调查的有关技术规程与规定,参考土地详查与土地变更调查的图件、数据等有关资料,并借助遥感影像图等现势性较强的数据资料,启用最新的国家勘界成果,采用新的土地分类体系,按照不小于详查的调查比例尺度,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一次全新的实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现状与所有权状况,在此基础上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
这就是对土地详查与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更新的调查。
1.2、目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就是新形势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新任务,通过使用现代测绘、卫星遥感、GIS、GPS等新技术新方法,加快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速度、减轻调查强度,客观、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状况,提高国土资源调查的科技水平,保持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的现势性,全面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准确摸清XX县土地资源家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耕地保护、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等农村集体土地权属调查提供基础。
本次更新调查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类型、数量、构成与分布,实现土地利用图件、数据、实地相一致,建立或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奠定基础。
2、通过土地更新调查真正实现新旧土地分类的转换,使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都统一到新分类中去,发挥土地分类在城乡土地一体化管理中的作用。
3、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提供基础数据。
1、3.更新调查范围及地理概况1、更新调查面积XX县面积约3125.39平方公里,辖XX个乡;XX个国营农场。
涉及1∶10000国际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153幅。
2、地理概况XX县地处长江中游平原南端,位于湖北省中南部。
南依长江,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临湘县一衣带水;北枕汉水支流东荆河,与仙桃、潜江市隔河相望;东滨洪湖,与洪湖市共水同渔;西搀荆沙,与江陵县、石首市唇齿相连。
全县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73公里,跨东经112°35′—113°18′,北纬29°28′—30°12′之间。
1、4、制定本方案的工作依据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补充规定与说明》(1987年国家土地管理局)。
3、《日常地籍管理办法<农村部分>(试行)》(1992年国家土地管理局)。
4、《城镇地籍调查规程》(1993年国家土地管理局)5、《确定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年国家土地管理局)。
6、《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03年国土资源部)。
7、《土地登记规则(修正)》(199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8、《全国土地分类》(试行)(2001年国土资源部)。
9、《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2002年国土资源部)。
10、《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2001年国土资源部)。
11、《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规范》(试用)(2002年国土资源部)。
12、《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规程》(国土资源部TD/T1010—1999);13、《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1987年湖北省土地管理局);1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业实施办法》(1989年湖北省土地管理局);15、《土地现状调查县(市)级汇总技术细则》(1992年湖北省土地资源调查办公室);16、《湖北省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试行)(2004年湖北省国土资源厅);17、国土资源部、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其它有关土地详查、土地变更调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文件、规定、标准、要求等。
1.5、资料分析1、1988年土地利用图斑图、现状图与相关资料。
该资料为1988-1993年由土地部门直接进行外业调绘,经过转绘、面积量算与图件编制、统计汇总等各道工序而获得的成果,该成果内容翔实,可信度高,作业思路清晰。
在1988年土地利用详查成果的基础上,1993年至2005年,我县开展了每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并于2001年采用瑞得农村地籍信息系统建立了初始数据库与变更数据库,这套数据就是我们此次更新调查的基础资料,但尚需在如下几方面加以分析利用:⑴权属界线的进一步核实。
由于行政体制的变更或地形地物的变化,行政界线与权属界线可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此次应实事求就是进行核实。
⑵执行规程发生变化。
此次应按新的规程进行地类调绘,原作业资料按八大类、47个二级地类作业,此次应全部按新的规程即三大类进行地类确认。
⑶实地利用状况变化大,年度变更调查技术手段落后,造成年度变更调查的精度不高。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平垸行洪、生态退耕、水利工程、土地整理、随(州)岳(阳)高速工路等大型工程的实施,给我县的土地利用带来巨大的变化,但一直以来,年度变更调查采用的就是尺拉绳丈等落后测绘方法,至使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存大很大欠缺。
⑷由于时间的原因,现势性变得较差,在地类的判读上,应进行补充与重新判读,对于不好利用的地类图斑则应采用全野外的方法重新作业。
2、1∶10000卫星遥感影像图制作的正射影像图,其分辩率2、5米,数学基础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彩色可见光,作为各调绘队的作业资料。
3、民政部门进行行政界线确定的资料。
主要有图件、界碑、坐标等资料,用于县级以上行政界线的确定。
4、土地权源资料。
主要就是1988年土地详查的乡村界确权资料、城市红线区以外的大型厂矿、企业等具有独立权源资料,用于核定界址点的位置与用地面积依据。
5、1∶10000地形图规范与图示,用于相应比例尺精度及图示符号的依据。
6、其它资料。
如行政单位合并政府所发的文件、相关的统计资料、水利、交通、林业、水产等相关资料,主要用于参考作业。
1、6、技术方法1、技术作业路线以航空(航天)遥感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参考土地详查与历年变更资料,采用全野外调绘方法按照实地情况,将境界线、地类、新增地物与属性等信息调绘到更新调查工作底图上,结合GIS技术,根据清绘后的更新调查工作底图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以实现自动管理、自动汇总、自动成图的目的。
2、数字化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图与土地利用详查资料相结合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选择精度满足1∶10000比例尺要求,相对较为经济、商业化程度高的影像资料作为数据源,根据XX市局的要求,选择好数字化的1∶10000正射影像图。
本次更新调查全部采用以正射影像图作为工作底图进行全面、全野外调绘的方法,从而获取2005年更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件与数据,并以此成果建设更新后的土地利用数据库。
1、7.作业流程作业流程图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设计书编写前期准备工作室内预判土地利用分类及变化信息外业调查(权属与地类、聚脂薄膜或影像图着铅)清绘(1:10000正射影像图)外业成果检查验收建设土地利用数据库(包括面积汇总、图件编制)更新调查面积数据与最近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衔接编写各项报告、说明书、成果资料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成果资料归档1.8、更新调查基本要求1、更新调查必须利用最近两年的遥感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依据有关技术规程,进行野外实地调绘、补测,并做好外业记录;外业调绘记录表按《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记录手簿》填写(见附件),此次重新记录、重新编号,已通过民政部门确定的界线,如实地埋有界桩与测有坐标的,应严格按坐标展绘到图上,并连线处理;2、更新调查的乡镇界线沿用土地详查的界线,乡镇界线没有变化的,按第一次详查界线描绘上图,有变化的界线实地调绘上图,并对于因土地置换的地区应作集体土地处置,地类依现状调绘上图。
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村(场)之间的合并在建立数据库时集中处理。
3、土地分类按照《全国土地分类(试行)》(过渡期间适用)标准执行;4、更新调查过程中发现遗漏的土地变更情况,经调绘后作为2005年的变更结果上报;5、更新调查工作底图上的线划标准及着色、各种注记清晰易读,符合规程要求;6、由耕地变为园地、林地、养殖水面的,若变更时间为2000年1月1日前则变更为园地、林地、养殖水面,若变更时间为2000年1月1日后则变更为相应的可调整地类;退耕还林、灾毁耕地表层不能恢复耕种的按实际情况进行调绘;对抛荒耕地,仍按耕地调绘,做好文字记录。
第二部分工作准备2、1、资料准备1、调绘底图准备本次更新调查采用最新拍摄的XX县全域范围内的卫片与制作处理好的1/1万的正射影像图(影像空间分辩率、图像质量、云层覆盖、平面位置精度、图廓边长要符合技术规定要求,地理名称待本次调查后加注)。
2、更新调查需要的各种表格根据实际需要统一印制下列表格中的若干种:①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记录手簿;②境界接边确认书;③田坎系数测算记录表;④地类面积汇总表;⑤其她表格。
表格样式均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3、收集资料⑴调绘底图及相关资料:根据需要收集本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遥感正射影像图件、地形图等。
⑵城镇地籍调查资料:包括城镇地籍图、各种调查表、面积量算表、汇总表及文字报告。
⑶土地利用资料:包括土地的征用、划拨、出让、开发、复垦、整理、建设用地审批、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方面的图件、表格及有关文字报告资料。
⑷行政区域境界、权属界资料。
包括:民政部门行政区域勘界的图件、表格及文字报告;政府或法院最新裁定的变更权属界图件、表格及文字报告资料。
⑸土地权属资料:①指权属性质发生变化的有关资料,包括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界线的最新划定与调整资料;②土地详查时形成的有关土地权属方面的权属界线协议书、权属争议原由书;③有关土地权属争议处理裁定书、司法裁定等资料。
⑹撤乡并镇、行政村代码一览表。
2.2、仪器工具准备根据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需要,准备全站仪、GPS、扫描仪、笔记本电脑、钢尺、皮尺、三棱尺、三角板、铅笔、绘图笔、图夹(板)、计算器等仪器工具。
第三部分外业调查3、1.调查内容1、地类调查。
在外业调查中必须严格按照《湖北省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规定(试行)》、《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国土资发[2002]247号)等技术规定执行。
地类调查包括地类图斑调查、线状地物的调查、零星地物的调查等。
2、各级行政区域境界,包括行政村界的调绘与转绘。
3、权属调查的内容就是:调查国有与集体、集体与集体间的土地权属界与界址点,集体土地所有权界调查到行政村、各级行政区域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