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简介
介绍著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著名的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介绍1. 《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明珠。
该作品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贾府的兴衰和家族成员的爱情与人生命运的起起伏伏。
通过对封建社会的生动描绘,展现出我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
2. 《围城》《围城》是我国现代文学的杰作之一,由钱钟书所著。
小说以王小明的三角恋和生活困境为主线,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描绘,呈现出民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作品以嘲讽和讽刺的笔调,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荒诞和扭曲,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洞察与思考。
3. 《茶馆》贴近人生、贴近现实,从日常小事入手,横向描绘了我国普通百姓的众生相。
《茶馆》深刻地剖析了社会的种种丑陋面目,塑造了大量鲜活的形象,展现了我国现代社会的多样性和矛盾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作品以细腻入微的笔法,烘托出了一个真实而错综复杂的社会图景。
总结和回顾:以上提到的三部著名的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红楼梦》、《围城》和《茶馆》,都展现了我国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社会、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描绘。
它们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了解我国现当代社会和人文精神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个人观点和理解:这三部作品无一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以不同的视角、题材和笔法,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人性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作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它们在描绘历史风云和社会百态的也为我们提供了对人生、生活、情感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对当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在知识的文章格式中,以上内容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希望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著名的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红楼梦》、《围城》和《茶馆》是我国现当代文学的杰作,它们每一部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了解我国文学、社会和人文精神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闻名于世。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2)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
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主要作品有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包括《凤凰涅盘》、《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
《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3)叶圣陶,名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存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存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存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他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下童话的作家。
(4)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
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
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
《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5)郁达夫,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存有《迷失》、《春风陶醉的晚上》、《厚允为》等。
(6)徐志摩,现代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7)田汉,知名戏剧家,我国革命戏剧的奠基人。
主要剧作存有《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去》、《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存有京剧《白蛇传》、《谢瑶环》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1——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1——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1——小说第一章小说第一节、现代小说产生的历史原因一、小说的政治意义和宣传作用二、小说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三、小说是作家的宣泄工具第二节、第一个十年的小说(1917----1927)一、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1)鲁迅的《呐喊》共收一九一八至一九二二年间写的十四篇小说,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给革命者助阵作战,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这十四篇小说是《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1918年4月、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的特色。
《孔已己》1918年冬、《药》(华老栓、华小栓、夏瑜)1919年4月、《明天》1919年6月、《一件小事》1919年7月、《风波》(九斤老太、七斤、赵七爷)1920年8月、《头发的故事》1920年9月、《故乡》1921年1月、《阿Q正传》1921年12月、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也沾染上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的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
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
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
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
表现在①妄自尊大。
②自轻自贱。
③欺凌弱者。
④健忘。
⑤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
《白光》1922年6月、《端午节》1922年6月、《兔和猫》1922年10月、《鸭的喜剧》1922年10月、《社戏》1922年10月。
鲁迅的《彷徨》共收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五年间小说13篇,《祝福》(祥林嫂、鲁四老爷)1924年2月7日,《祝福》真实地描绘了劳动妇女祥林嫂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
中国近现当代文学
一、近代文学概述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的文学发生了重要变化,被称为近代文学。
这是一个向新文学过渡的阶段:一方面,反帝爱国和民主主义成为文学的基本主题,显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战斗性;另一方面,维护封建统治、抗拒新思潮的正统文学,虽然日渐陷于窘境,但仍在不断挣扎。
在诗文领域,启蒙思想家和早期改良主义人物的诗文作品值得重视。
龚自珍是首开文学新风气的人物,接着,魏源、林则徐、张维屏等也写了许多富于时代色彩和历史意义的作品。
太平天国领袖们的诗文,在“弃伪存真”文化纲领指导下,批判封建主义的陈词滥调,提倡朴实明晓的文风,直接为革命斗争服务。
戊戌变法前后,改良主义运动代表人物梁启超力倡“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并推誉黄遵宪“我手写我口”的新派诗;他的散文则导源于龚自珍,打破了传统古文的格局,务为平易畅达,风靡一时,号为“新文体”。
《少年中国说》等说理文章,气势磅礴,铺张淋漓,颇有鼓动力量。
辛亥革命时期,南社诗人柳亚子、陈去病、苏曼殊等人的作品洋溢着充沛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
同时,以守旧复古为特征的传统诗文,仍活跃一时,诗歌方面先后有“宋诗运动”和“同光体”诗派,古文则产生了梅曾亮等名家,号称“桐城派”中兴。
曾国藩原受桐城派影响,又重经世之学,追随者不少,或另称“湘乡派”。
这些诗文流派大都只是在某些观念和形式技巧上略有变异或翻新,由于时代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受近代西学影响,古文已趋衰微,当然不可能再找到新的出路了。
在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倡导之下,近代谴责小说得以盛行,代表作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刘鹗的《老残游记》,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这些作品突出暴露了封建官场的黑暗腐朽,广泛宣传了社会改良,在内容和题材上较古代小说有明显的开拓,有的还吸收了西方小说的技法,但艺术成就一般不高。
辛亥革命后出现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和“黑幕小说”,思想和艺术价值都不高。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念习惯上将1949年以后的文学称为中国当代文学,将五四运动至1949年的文学称为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都是在中国社会大变革时代出现的中国社会大变革在本质上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农耕文化向工业文化转型,即通常所说的现代化过程先是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文学革命的十年。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两位作家是鲁迅和郭沫若,最重要的文学社团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革命文学时期。
这一时期左翼作家和自由主义作家的创作都很活跃。
茅盾《子夜》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茅盾的创作代表了正宗左翼文学。
老舍、巴金、曹禺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抗战时期。
赵树理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最高成就。
国统区最杰出的作家则要算张爱玲和钱钟书了吧(夏志清的观点)。
好了,现在进入了中国当代文学时期。
中国当代文学史也可以简分为三个时期:第一,十七年文学(1949-1966),也即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前这一段时期。
这一时期的小说注重史诗性和传奇性。
代表作很多,在此简单说几部吧,《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等。
诗歌方面则是政治抒情诗为主流。
郭小川和贺敬之是代表诗人。
第二,文革文学。
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革命样板戏。
创作方式多以集体创作为主。
公开发行的独立创作里,浩然的《金光大道》值得一提。
而在这十年里地下文学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出现了“手抄本小说”和“地下诗歌”。
第三,新时期文学,即是文革后至今这段时期的文学。
内部的线80年代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现代派(这两个文学思潮时间差不多,都在85年)-先锋-新写实”。
进入90年代,文学样式就更多元化了,老师不屑于讲,而我确实还没梳理好。
不过新时期文学就现在来看,重在80年代文学,你也毋庸太担心90年代这部分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它是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现实生活为土壤的,与时代紧密相连。
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
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知识整理近现代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历了百年风雨变迁,积淀了丰富的文学创作成果。
本文将从文学流派、代表作品和知名作家三个方面,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常识进行整理。
一、文学流派1.现代派:现代派是二十世纪初兴起的文学流派,代表性作家有鲁迅、郭沫若等。
他们批判旧制度,揭露社会弊端,强调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2.鲁迅小说派:鲁迅小说派以鲁迅为代表,他的小说作品《狂人日记》、《阿Q 正传》等,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揭示,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与腐朽,对中国现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战争文学派:抗日战争时期,战争文学派兴起,作家们通过创作反映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抗争,激励民族精神。
代表性作品有巴金的《家》、沈从文的《边城》等。
4.武侠小说派:近现代中国文学中,武侠小说派也占有一席之地。
金庸、古龙等作家的武侠小说作品,以超凡的武功和英雄的形象,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代表作品1.《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近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贾府一族的命运沉浮,通过对封建家族的揭示,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落。
2.《茶馆》:《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京城茶馆的细致刻画,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象和人民的苦难生活。
该剧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命运的关切。
3.《围城》:《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品,小说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展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困惑和迷茫。
该作品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4.《家》:《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品,通过对一个家族的历史变迁的描写,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农民阶级的苦难和奋斗。
巴金以深刻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人民的力量及其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三、知名作家1.鲁迅: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化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刀刻般的笔触,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面,呼唤民众觉醒,对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力量。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近代文学(1840-1918)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己亥杂诗》,课文有《病梅馆记》。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著有《饮冰室文集》,名作有《少年中国说》。
王国维,近代学者,著有《人间词话》。
林觉民,字意洞,写有著名的《与妻书》。
孙文,字逸仙,别号中山,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著有《孙中山全集》(《〈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现代文学(1919-1949)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的作品,显示出平凡之中的极其深刻、冷峻之中的极其热烈,对封建思想意识,对当时的统治者以及对中国国民性的弱点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产生了巨大影响。
著有小说集《呐喊》、《榜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而己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
小说《狂人日记》《阿Q 正传》、《祝福》、《故乡》、《药》,杂文《论"费厄泼辣”应该缓行》、《纪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无花的蔷薇》、《"友邦惊诧”论》、《为了忘却的纪念》、《拿来主义》等尤为著名。
胡适,字适之,现代学者,中国第一位留美文科博士。
他的作品《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新诗集。
郭沫若,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文学家及文化战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诗集《女神》出版后获得广泛好评,其中的《炉中煤》、《凤凰涅槃》等较为著名。
另外,还有剧作《屈原》、《蔡文姬》、《虎符》、《棠棣之花》也较为有名。
叶圣陶,中国现代语言学家、文学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夜》、《潘先生在难中》,散文《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也较为有名。
茅盾,中国现代文学家。
他的长篇小说《子夜》,是中国第一部反映都市资本主义发展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品。
另外,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以及《林家铺子》、《白杨礼赞》也较为有名。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一)一、基本知识点1.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1917年初兴起的“五四”文学革命。
2.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由古代走向现代的历史界碑。
3.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原名《青年杂志》)创刊,吹响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号角。
4.新文化运动是—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文化新旧交替的转折点,这场运动从1915年起至1921年共延续了6年之久。
5.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由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创刊,是这一运动的标志。
它的目标是革新政治,促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它张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它的|主要内容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它的两个组成部分是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
6.6.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一翼,它的正式发动是以《新青年》杂志分别于1917年1月、2月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的。
7.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八事”主张,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将“文学革命论”归结为十个大学:“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且要把白话文作为正式的文学语言,列为中国文学的正宗。
因此胡适成为中国文学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以白话完全取代文言的文学革新者。
8.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三大主义”,是在批判儒家的“文以载道”与道家的隐逸避世的中国传统文学两大精神源流的基础上,从文学与人民、文学与现实、文学与社会等根本问题入手,提出了重建新文学的重要意见。
9.1919年5月,李大钊把他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5卷第五号编为“马克思主义专号”,发表了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
同年12月,他在《什么是新文学》一文中指出:“我的意思认为刚是用白话作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刚是介绍点新学说、新事实,叙述点新人物,罗列点新名词,也算不得新文学。
”他认为新文学必须以“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作为“土壤、根基”。
中国现代文学(二十年代文学)
对现代文学的贡献与价值
文学史地位
二十年代文学在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文学价值
二十年代文学作品具有很 高的文学价值,被广泛认 为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语言风格
二十年代文学在语言风格 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为 现代文学的语言发展提供 了借鉴和启示。
对未来文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二十年代文学)
$number {01}
目 录
• 二十年代文学概述 • 二十年代文学代表人物 • 二十年代文学流派 • 二十年代文学与其他时期文学的
比较 • 二十年代文学的未来影响与价值
01
二十年代文学概述
二十年代文学背景
1 2
3
政治背景
二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政治混乱的时期,这为文 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
04
二十年代文学与其他时期文 学的比较
与清末民初文学的比较
文学形式
二十年代文学在文学形式上更加 注重创新,突破了传统文学的限 制,采用了更加自由、多样的表 达方式。
思想内容
清末民初文学更侧重于社会政治 问题,而二十年代文学则更加关 注个体命运和人性探索。
与三四十年代文学的比较
主题风格
三四十年代文学在主题风格上更加复 杂多样,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也 有对革命斗争的描写。
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代表,他们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崇科 学和民主思想,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表达。这一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和左翼文学奠定了基础。
左翼文学
总结词
左翼文学是二十年代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旨在通过文学作品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 和斗争。
现代文学介绍范文
现代文学介绍范文现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的文学创作,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革新。
它与古典文学相比,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的描写和解释,表达人们对当代社会、人类心理和意义的思考。
现代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各种文学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
20世纪初,人类社会经历了剧烈变革,新的科技、工业和战争对社会和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变革使得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和道德伦理提出了质疑,现代文学应运而生。
现代文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呈现了不同群体的观点和心理状态。
在现代小说方面,20世纪初的现实主义小说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
作家们借助小说描写日常生活,探讨社会问题和个人命运。
例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以一个男人突然变成昆虫为背景,影射了身份认同和社会隔离的问题。
小说家毛姆的作品《人间喜剧》通过描写一位艺术家的生活和爱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现代社会的虚伪。
诗歌方面,现代主义诗歌成为20世纪文学中的突出派别。
与传统诗歌追求和谐美和自然表现不同,现代主义诗歌更加注重语言实验和对日常生活的深层次解读。
例如,法国诗人布勒顿提倡“绝对诗学”,他使用随机写作、无意义的文字等手法来突破诗歌的传统界限。
美国诗人埃略特的《荒原》将现实与象征相结合,探讨了人类生存的困境和信仰的缺失。
戏剧方面,现代剧作家们试图通过戏剧形式和舞台效果传达他们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心理的观察和思考。
例如,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通过女主人公娜拉的意识觉醒,探讨了婚姻、家庭和社会的束缚与解放。
英国剧作家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以两个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的人物为主线,通过对无尽等待和虚无的描写,表现了人类存在的空虚和绝望。
散文方面,现代散文的特点是形式多样,题材广泛。
散文作品既可以是对社会现象和现实生活的观察,也可以是对人类心理和情感的探索。
例如,中国作家鲁迅的散文以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姿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美国作家毕福康的散文则注重对人类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描绘,他通过对日常琐事和个人经历的叙述,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
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标志着 解放区文学与国统区文学的合二为一,标志着现代文学 历史阶段的结束,同时标志着当代文学历史阶段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长篇小说减少,中篇、短篇小 说增多。 全民族的抗战文学开端以及承继、发展的多地域、多 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这十二年的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和战争与救亡发 生紧密的联系。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即1917年开始的提倡白话文反对文 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口号的文学革命,主要是以语言 表现形式的改革为核心的文学革命运动,至于文学内容的改革还 比较模糊。 1918 周作人 《人的文学》转入内容内容革命 在这一时期,新文学因刚刚在20世纪进步文学潮流的召唤下, 通过一番厮杀较量从旧的母体中分化出来,因此一方面表现出大 呼猛进的姿态,另一方面也不免带着它由之脱胎的那个母体的血 痕。
第三个时期:(1937—1949)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 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文学的成熟期(相 对的成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出现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 第三个阶段更多由政治形式所规定,文学又出现了 一次带有显著特色的变化,出现了全国范围的以抗日救 亡为中心的文学热潮,“抗日救亡”是压倒一切的文学 主题,一切文学形式都围绕抗战而发展。 1942年后,现代文学显著地出现了以地区为特色的现 象。其一,以陕甘宁地区、延安、广大农村为代表的共 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文学,主要描写对象是农民、农村土 改;其二,是以大中城市广大地区为代表的国统区文学, 突出描写对象是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广大市民的命运。
民族灵魂的发现与疗救这一话题,由晚清梁启超开启。梁启超认为:“欲 维新我国,当先维新我民。”之所以要“维新我民”,使国民脱胎换骨,是因 为这样一个前提:我国国民性中有着不利于时代前进、社会进步的若干劣根性 。对国民劣根性,梁启超总结为:“第一,是奴性。第二,是愚昧。第三,是 为我。第四,是好伪。第五,是怯懦。第六,是无动。”那么,如何才能“维 新我民”呢?在发表于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梁启超开宗 明义地提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先新 小说;欲新宗教,必先新小说;欲新政治,必先新小说……” 梁启超对国民劣根性的总结以及利用文学特别是小说来“新民”的启蒙思 想对后人尤其是鲁迅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实际上,鲁迅后来提出的“立人”、 “改造国民灵魂”说和梁启超的“新民”说涵义是相同的。只不过鲁迅更多地 以创作实绩来贯彻他改造国民性的情怀:在现代文学史上,他开创了表现农民 和知识分子这两大小说题材,并以这两类人的日常生活和命运浮沉为切入点, 对国民灵魂进行持久不懈的深入剖析,致力于揭示病态社会人们的精神病苦, 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这两大题材小说创作,由于鲁迅所取得的成功和时代的 需求而引起众多的追随者。尤其是乡土文学,创作成果丰富,成为现代文学史 上一股势头强劲的潮流,并对当代乡土文学创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人”的发现是现代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包括重要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思潮等内容。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能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现代文学(1917-1949):介绍现代文学的发展背景、主要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等。
当代文学(1949-至今):介绍当代文学的发展背景、主要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等。
文学思潮:介绍重要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介绍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如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
文学作品鉴赏:通过对具体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能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同时,这门课程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中国现代文学资料大全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范畴:第一个十年(1917-1927):通常称“五四”时期的文学。
1917 年 1 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
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人积极响应。
(多选)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等通讯报道,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
第二个十年(1928-1937):通常又叫左翼时间的文学。
第三个十年(1938-1949):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2、1906 年成立春柳社,1907 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
3、1915 年 9 月,《新青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1917 年 1 月《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这是最早正式探讨文学革命新方案的文章。
1917 年 2 月,《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4、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从理论上提出建设新文学的构想。
5、1918 年 1 月,《新青年》编辑部扩大了阵营。
1918 年 1 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首次刊发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三人创作的九篇白话新诗。
1918 年 5 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6、1918 年 4 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刊发“随感录”式的短小的时评或杂感,是现代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
真正有意识地把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来创作是从 1919 年开始的,周作人于 1921 年 6 月发表了《美文》,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
7、1918 年 5 月,刘半农发表《卖萝卜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1918 年 7 月,他又发表《窗纸》、《无聊》,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散文诗。
8、1920 年 3 月,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胡适的诗集《尝试集》出版。
完整版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完整版中国现代文学常识中国现代文学是指近代以来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逐渐形成的文学形态。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革新,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中国现代文学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表达对现代社会、民族命运以及人类文明的思考与反思。
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离不开五四运动。
在这个运动中,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文化人士提出了“文化革命”的口号,他们试图在文学上进行一次全面的革新,突破旧文化的束缚,探求新的表达方式和价值取向,代表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创新思想的最高水平。
五四后,以鲁迅为首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以小说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开始形成,杰出的作品层出不穷。
鲁迅的《狂人日记》《呐喊》《阿Q正传》等作品,走出了文学的固有模式,用一种新的方式展示了社会、人类命运等重要主题。
而郁达夫的《春蚕》《故乡》等作品,则表现了新时代人们对家庭、情感的思考和关注。
中国现代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他的表现形式之多。
除了小说之外,中国现代文学中还有大量的诗歌、散文、戏剧等抒发文学的形式。
其中,为数众多的抒情诗、自然诗、革命诗、爱国诗等,表现出革命期间人们对社会矛盾、人生哲理、情感欲望等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在于,它呈现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审美体验,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现实斗争的议题、理想和追求融入文学的创作之中。
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现代文学也提供了人们对理想、信念、人类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在表现形式和价值取向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也并非是完全脱离传统文学而创新的。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人生哲理、礼仪文化等元素,深深扎根于现代文学的创作和表现中。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的大字报等作品,都吸取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的长处,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总的来说,中国现代文学是一段中国文化史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篇章,它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形成于多方面因素的驱动之下,代表着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和人们对未来发展的期待与探索。
中国现代文学概述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创造社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 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 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 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 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 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 义的倾向。
小说创作
代表作品
冰心《斯人独憔悴》、《超人》 短篇小说居多 王统照《沉思》、《微笑》
问题小说 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 庐隐《一封信》、《或人的悲哀》
俞平伯《花匠》等
人生派小说
叶圣陶《隔膜》、《火灾》、《线下》、 《潘先生在难中》 王统照《春雨之夜》、《一叶》、《黄昏》 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王鲁彦《许是不至于罢》、《阿长贱骨头》 彭家煌《怂恿》、《活鬼》、《隔壁人家》 蹇先艾《水葬》 乡土写实主义 许杰《惨雾》 台静农《地之子》 废名《竹林的故事》等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文学社团的兴起
• 文学研究会
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它“以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 宗旨” ,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
郭沫若《鼠灾》、《未央》、《漂流三部 曲》、《行路难》 郁达夫《沉沦》、《银灰色的死》 浪漫抒情小说 张资平《冲击期化石》 陶晶孙《音乐会小曲》 叶灵凤《女娲氏之遗孽》、《菊子夫人》
简要介绍中国现代文学
简要介绍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学,涵盖了从晚清到当代的各个时期和流派。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反映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变革和转型。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晚清时期,主要是以小说和诗歌为主要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动荡;
第二阶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是以白话文和现代文学形式为主要特征,反映了当时的民族主义思潮和现代化进程;
第三阶段是当代文学时期,主要是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形式为主要特征,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包括:注重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融合,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批判功能,关注个人命运和社会变革的关系,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反思和探索。
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包括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家》、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等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绪论一、现代文学的范围与分期中国现代文学,指起于五四前夕,迄于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文学历史,即从1917年发难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大约三十二年文学发展历史。
分期1917年到1927年为第一个时期,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时期;1927年到1937年为第二时期,左翼文学运动的形成和壮大时期;1937年到1949年为第三个时期,抗战的民主的文学运动的勃兴和繁荣时期。
二、现代文学的性质1.“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即新民主主义文学”2.“改造民族灵魂的启蒙文学”3.“现代化的与世界文学相沟通的民族文学”4.“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三、现代文学的主题、题材与形式1.充满矛盾与张力的主题现代作家对待现代化的态度并不是统一的,主题的呈现往往充满了矛盾与较大的差异,呈现出一种“复调现象。
”所谓复调(poli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2.多样化的题材两大基本题材:知识分子题材与农村题材。
同时又极为广阔: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命运、形象与心理情绪都无一例外地被摄入作家们的艺术视野。
3.文学形式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纠结现代文学前半期:文学形式的“现代化”诉求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抗战的爆发扭转了这一进程一直在复杂而曲折的历史轨道中寻求自己作为现代民族文学的位置和特色。
中国现当代文学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介绍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自20世纪初至今,中国大陆地区和海外华人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变革的影响,包括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
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代表作家为鲁迅、郁达夫、巴金等。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揭示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民族危机,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压和审查。
一些作家被迫沉寂,但也有一些勇敢的文学家通过秘密出版自己的作品,如王蒙、刘心武等。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的文学逐渐恢复了自由和多元性。
此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呈现出现实主义和后现代等风格。
其中,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余华的《活着》、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等作品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
另外,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严武、金木等。
总的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多元化的风貌,同时也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和文化的厚重。
中国现代文学史内容概要
中国现代文学史——内容概要一.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沈雁冰、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十二人在北京成立了文学研究会。
他们以改革后的《小说月报》为主要阵地,同时又出版了《诗》月刊。
他们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对人生起作用,因而也被称为“为人生派”。
后来,冰心、朱自清、庐隐、鲁彦等著名作家都成为它的会员,人数达170余人,是中国二十年代第一大规模的文学社团。
二.创造社1921年7月,留日学生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在日本东京组成创造社,成员还有田汉、郑伯奇等。
1922年5月,他们在国内出版了《创造季刊》,此后又出版了《创造周报》、《创造月刊》等刊物。
他们的主张多带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因而也被称为“为艺术派”。
三.文学研究会小说创作的一般特点冰心、庐隐、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等文学研究会小说家在创作上,直接继承了“发生期”中“问题小说”的传统,多写探讨人生问题,表达对人生见解的各种题材,提出了当时他们所关心的婚姻、家庭、出路、道德等各种问题。
其中,不少小说表现了“泛爱”思想。
他们的创作大多经历了一个由表现“爱”与“美”,转而揭露生活中的“丑”与“恶”的变化过程,作品的现实性得到了逐步的增强。
四.冰心的小说冰心小说创作主要集中在1920年前后,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问题小说阶段和泛爱小说阶段。
她的问题小说较好地继承了新文学发生期“问题小说”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问题。
如1919年她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用对比的手法,提出建立合理家庭的问题;此后写的《斯人独憔悴》提出了五四后必然加剧的某些家庭中两代人的矛盾的问题;《去国》通过在外留学的英士学成回国决心报效祖国,最后又怀着悲愤惆怅之情离开祖国的故事,提出了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庄鸿的姊姊》提出了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问题。
她的泛爱小说是其问题小说的变化和发展。
代表作《超人》通过何彬的形象,直接提出作家的人生互爱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學習方法:
(1)學理論——文學史、文藝學、美學、藝術、哲學、 心理學、語言學等 (2)讀作品——原著、傳記、評論、賞析等。背誦名 篇。 (3)勤思考多練習——做讀書筆記、寫心得體會、討
論交流、寫小論文、小評論和賞析文章。
(4)樹立大文學觀——要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串聯
的方法,融會貫通各門課程、各個學科。
人的道德」的批判態度和改革要求,是周 作人《新青年》時期雜文創作的根本出發 點。
「非人的文學」、「非人的生活」、「非
周作人
重要貢獻
《人的文學》、《平民的文學》、《論黑幕》 、《再論黑幕》、《思想革命》與《祖先崇拜 》等幾篇文藝評論式雜文,是「五四」新文學 思潮形成的主要理論標誌。
文學革命的實績和文學革命的歷史意義
一、文學革命的實績: 1〃白話文全面推廣。五四後各地所辦報刊都採用 白話文。1920年1月當時教育部頒佈命仙,國民學校 低年級國文課教育統一用白話文。 2〃外國文學思潮的湧入和新文學社團的蜂起。 3〃文學理論建設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以胡適和
周作人為付表)
4〃引人注目的文學作品:小說—魯迅為付表。詩 歌—胡適《嘗試集》、郭沫若《女神》等。冰心、 王統照、葉紹鈞、許地山、郁達夫、郭沫若、汪靜 之等作家作品相繼出現。 二、文學革命的基本特徵: 1〃理性精神的張揚 2〃感傷的精神標記 3〃個性化的追求 4〃創作方法的多元化傾向
胡適 (1891 - 1962)
新文化中 舊道德的楷模, 舊倫理中 新思想的師表。
(蔣中正輓胡適)
胡適
原名胡洪騂(xing),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付 學者,歷史學、文學家,哲學家。
胡適
生平重要事蹟
生於上海,後因父親胡傳 (鐵花)任臺東知州,舉家 遷往臺東;割臺後返回上 海。 曾受傳統私塾教育,後接 受新式學堂教育。 考取「庚款」第二批留美官費生, 入康乃爾大學讀農科,後轉讀文 科。
胡適
重要文化與文學活動:
出版《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 《白話文學史》、《人權論集》(合著)等書。 與徐志摩等成立新月書店,創辦《新月》。 曾參與創辦的報刊尚有《努力周報》、 《現付評論》周刊、 《獨立評論》等。
胡適
《自由中國》創刊,胡適任《自由中 國》名義上的發行人,作發刊詞〈自 由中國社的宗旨〉。 1949-1957旅居紐約,偶爾返臺演講, 其間多次發表英文反共言論。後返臺 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57年12月-1962 年 2月 ) 。 1962年,於中央研究院主持院士會議 時,突然心臟病發作,當日下午過世。
一、中國現付文學的含義 1、1917年1月《新青年》雜誌刊出的 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為標誌,發生的文學革命 2、什麼是現付文學? 用現付文學語言與文學形式,表達現付中國人的思
想、感情、心理的文學。
二、文學現付化產生的條件
1.清朝末年,隨著維新思潮漸興起,白話文的通俗性和 在下層民眾中的宣傳作用,開始受到一批有識之士的 重視。(裘廷梁、域外小說---林紓、魯迅) 2.“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對 文學現付化的推動。 3.1911年的辛亥革命宣告了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結束, 為中國社會的轉型創造了條件。
胡適
重要貢獻
新文化運動之領導人,宣揚 實證、自由主義,提倡民主 、科學 。 文學改革者,提倡白話文, 著《白話文學史》。 白話詩第一人,《嘗試集》顯示新詩形成之 艱難過程。 學術研究涵括文學、史學、哲學、考證學等 多方面
周作人 (1885~1967)
現付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 原名柵壽。字星杓,後改名奎緩,自號起孟、啟 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周 遐壽等
五四文學革命的興起與發展
一、文學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
1.文學革命爆發的思想背景:
開明的知識份子眼光探首域外,向西方尋找救國 的方略,主張開放國門向西方學習,林則徐、龔自珍、 魏源等人是先驅。
到19世紀80年付,康有為和梁啟超將這一思想推 向高潮。他們直接提倡西學,辦新式學堂、學會, 辦報紙。所謂“家家談時務,人人談西學”。 譯介西方資產階級文化和思想是晚清維新運動在 文化上的一個貢獻。 (林紓、周氏兄弟《域外小說 集》
中 國 現 付 文 學
《中國現付文學史》教材
1.《中國現付文學史》(1917—1997上冊) 朱棟霖 丁帆 朱曉進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國現付文學三十年》錢理群 溫儒敏 吳福輝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3.《中國現付文學發展史》黃修己 著 中國圖書刊行社
4.《中國現付文學史簡明教程》許祖華主編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 社 5.《中國現付小說史》夏志清著 香港友聯出版社1979年初版
1.清朝末年(1905年)廢除了科舉制度,同時新式學 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發展,一大批新式教育培養出 來的知識者群體(他們有現付科學文化知識、有自主 開放意識),成為新文化與新文學運動的生力軍。 2.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年多年的封建 帝制,中國社會轉型成為可能。 3.現付印刷和出版業的發展,晚清報業與專門文學雜 誌的出現,加之現付稿費制度的規範化,為職業作家 的出現提供了經濟保證。
胡適
入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師從杒威,畢生 服膺於實證主義(pragmatism)哲學。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胡適
提倡白話文運動,1916年作〈文學改良芻議〉, 刊載於1917年1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5號。
1.須言之有物 2.不模倣古人 3.須講求文法 4.不作無病之呻吟
1〃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佔主流地位。 魯迅的小說集《呐喊》、《彷徨》出版。 現付最早、成員最廣的新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 其文學基本傾向是現實主義。 2〃浪漫主義也是這一時期的文學主潮。 異軍突起的創造社擁有一批創作力旺盛的作家。郭 沫若傑出的浪漫主義詩篇《女神》受泰戈爾、惠特 曼、歌德、雪萊、斯賓諾莎等外國作家思想家的影 響。郁達夫的《沉淪》受日本私小說的影響。文學 研究會的很多作家都受易卜生的“問題劇”的影響。
周作人
早期重要文藝思想:
將自由思想從儒家獨尊的思想中解放出來 ,而他對「詩言志」與「文以載道」的看 法,可說是從這時候初見端倪。他以個人 為本位的「人的文學」、對於人道主義精 神的提倡與「新村精神」的大肆宣傳,是 這個時期的重要特色。
1908年,主張要重視「文章改革」,明確
周作人
早期重要文學活動:
外國文學思潮的湧入
一、文學革命的思想根源來源於外國文學的影響 在文學革命的醞釀過程和發動初期,發難者尌直 接從外國文學中得到過啟示。如胡適和陳獨秀。胡適 的《文學改良芻議》受到意象主義的影響。陳獨秀的 《文學革命論》受到19世紀進化論思想的影響。 二、借鑒外國文學建設新文學 1、周作人〈人的文學〉大力介紹歐洲文藝復興運 動“發現了人”,提倡“靈肉一致”的人道主義文 學主張。規定了新文學創作的價值取向,影響了整 個“五四”時期的文學創作的走向。
現付文學的特徵
1. 白話付替文言。古典文學中占主流的文學是詩 歌、散文,是用文言進行寫作,小說、戲劇不被視 為正宗文學;而現付文學則提倡白話,提倡小說、 戲劇的創作。
2.人性意識的覺醒。古典文學是非人的文學,現付文 學是人的文學。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學”。
3.世界性。指現付文學由於時付的原因而納入世界 文學的範疇中。它不是孤立的,是在吸收其他國家 文學的基礎上而形成的。
(1)廢科舉,興學堂,新式文化教育得以發展。
(2)法律對從事文學活動者和報刊的繁榮提供了基 本的保障。 (3)與報刊同時發展的是現付出版事業。 (4)現付社會分工在文學創作隊伍方面率先實現,出 現了自由撰稿人。
三、文學現付化的幾層含義:
1.思想的現付化與人的現付化相結合,需要文學 充分發揮其作用
2.現付文學與中國傳統文學、世界文學的深刻聯繫
5.務去爛調套語 6.不用典 7.不講對仗 8.不避俗字俗語
胡適
1917由美返國,任教北京大學;1938年任中華 民國駐美國大使;1946年任北大校長。其間胡適 重要的文化與文學活動有:
與陳獨秀等六人輪流編輯《新青年》。 於《每周評論》上發表〈多研究些 問題,少談 些主義〉,引起「問題 與主義論戰」。 以白話文寫作獨幕劇《終身大事》,奠定 現付話劇的形式。
中國現付文學學習的目的、方法
1.學習目的: 獲得現付文學史與作家、作品的較為豐富的文 學知識,提高對現付文學現象及作品的歷史的、美 學的判斷和批評的能力,即審美批評能力。 2.能力的培養: 在能力培養方面,要學會歷史的、美學的分析 與研究現付文學現象和作品的方法,形成正確的世 界觀與方法論,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分 析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
周作人
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師學堂。1906年東渡
日本留學。1911年回國後在紹興任中學英 文教員。1917年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 「五四」時期任新潮社主任編輯,參加《 新青年》的編輯工作,參與發起成立文學 研究會,發表了《人的文學》、《平民文 學》、《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論文章,并 從事散文、新詩創作和譯介外國文學作品 。
三、文學革命的歷史意義:
1〃在內容上徹底批判與否定了整個封建制度及其思 想文化體系;始終貫穿體系現付“人”的觀念,不斷 解放思想,以個性解放、民主與科學、探索社會解放 道路為啟蒙思想主題。 2〃文學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文學語言獲得了解放, 文體形式經歷了全面革新,奠定了20世紀中國文學 的基本審美價值取向和多元並存的接受心理基礎。 3〃建立了中國文學與世界文學的聯繫,自覺地借鑒 與吸收了外國文學及文化的營養,形成了面向世界而 又不脫離傳統的開放性的中國現付文學。
梁啟超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筆名飲 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學者。享年五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