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聚合物的表面改性 材料表界面课件

合集下载

高分子材料的表界面-课件

高分子材料的表界面-课件


同时等张比容具有严格的加和性,即物 体的等张比容等于组成该物质分子的原子或 原子团和结构因素的等张比容之和。
1.5 表面张力与内聚能的关系
内聚能是表征物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强弱的 一个物理量,摩尔内聚能定义为消除1 摩尔物质全部分子间作用力时其内能的增加, 即:

式中Ecoh为摩尔内聚能 R为气体常数, T为 温度。 △H为汽化热(液体)或升华热(固 体)。


表面张力是材料表界面的最基本性能之一。对于小分子液体,表 面张力的测定已由经典物理化学研究建立了各种测试方法。对于粘稠 的高分子溶液或熔体,虽然其分子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要达到热 力学的平衡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给表面性能的测试带来了很大 的困难。对于固态高分子材料,由于其表面分子几乎没有流动性,因 此表面张力的测试没有直接的方法,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或估算的方 法来求取。



1. 成核-增长机理 成核-增长机理可以得到在母体相中分散的岛 相结构,即形成所谓珠滴/基体型或海岛状结构, 这一过程称为成核增长。在成核-增长相分离过程 中,成核活化能与形成一个核所需的界面能有关, 即依赖于界面张力系数和核的表面积。成核之后, 大分子向成核微区扩散,珠滴增大。珠滴的增长 分为扩散和凝聚粗化两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决定 于界面能的平衡。因此由成核增长机理所形成的 形态结构主要为珠滴/基体型,即一相为连续相, 另一相以球形颗粒的形式分散在其中,尺寸较小 之间不互相连接。在成核-增长相分离过程中,成 核的原因是局部涨落。这种涨落可以是能量或浓 度波,波的幅度依赖于到达临界条件的距离。当 接近旋节线时,分离机理既可按成核增长机理亦 可按旋节分离机理进行。
1.1 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表面张力的本质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为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力因温度的上升而变 弱,所以表面张力一般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液态高聚物的表面张力随温度变化也呈线性关系, 其-(dσ/dT)值约为0.05×10-3N/mc, 因为-(dσ/dT) 是表面熵,所以高聚物的-(dσ/dT)值较小的原因是大 分子链的构象受阻,一些聚合物的表面张力与温度关系 如图所示。常温度范围内,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呈直 线关系 :

材料表界面华东理工大学PPT课件

材料表界面华东理工大学PPT课件

第4309页/共56页
三、表面自由能(surface free energy)
狭义的表面自由能定义:
(G / A) p,T ,nB
狭义表面自由能的定义:保持温度、压力和组成不变,每增加单位表面积时, Gibbs自由能的增加值称为表面Gibbs自由能,或简称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用 符号σ表示,单位为J·m-2。
第332页/共56页
表面张力
• 在图2-1中,设在F力作用下 金属丝移动dx的距离,则所 做的功为:
dW fdx σ • 2L • dx
(2 2)
• 但2L*dx等于液膜的面积增 量dA,所以:
dW σ • dA
(2-3)
• 将上式形式改写成如下形式:
σ=dW/dA
(2-4)
第343页/共56页
第221页/共56页
1.3表界面研究的重要性
表、界面现象一览表
界面现象
分类
表、
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
肥皂和洗涤剂(表面活性
材料制造的产品 活性剂)
乳化剂和稳定剂(非表面
除草剂和杀虫剂
织物软化剂
表界面现象的直接应用 润滑、粘接、泡沫、润湿和
防水
第232页/共56页
1.3表界面研究的重要性
• 登月计划失败例 ; • MDF水泥; • 复合材料偶联剂; • 纳米材料;
第3209页/共56页
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示意:
如果在金属线框中间系一线圈,一 (a)
起浸入肥皂液中,然后取出,上面形 成一液膜。
由于以线圈为边界的两边表面张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线圈成任 意形状可在液膜上移动,见(a)图。
(b)
如果刺破线圈中央的液膜,线圈 内侧张力消失,外侧表面张力立即将 线圈绷成一个圆形,见(b)图,清楚 的显示出表面张力的存在。

聚合物表面改性

聚合物表面改性

聚丙烯的表面张力,已知 例:计算聚四氟乙烯(PTFE)和(PP)聚丙烯的表面张力 已知: 计算聚四氟乙烯( 和 聚丙烯的表面张力 已知: VPTFE=45.5cm3/mol;Vpp=46.2cm3/mol 解:
• 聚四氟乙烯 ∑Fs=2×150=300 Ns=6 σPTFE=0.327[300/6]1.85[ 6/45.5]1.52 =21×10-3N/m 实验值18.4×10-3N/m
σ c = 0.327[(∑ F ) s / ns ]
1.85
(n
s
/ Vm , s )
1.52
(6-25)
ns为高聚物重复单元的原子数,Vm,s为重复单元摩尔体积, 为高聚物重复单元的原子数, 为重复单元摩尔体积, (∑F)s为重复单元 (∑F)s为重复单元Small色散力的加和。 为重复单元Small色散力的加和 色散力的加和。
σ=(P/V)4=(220.8/86.5)4=42.8×10-3 N/m =42.8× 实测值为40.2 实测值为40.2 mN/m
分子中电子数愈多、原子数愈多、原子半径愈大, 分子中电子数愈多、原子数愈多、原子半径愈大,分子愈 易变形。 易变形。瞬时偶极可使其相邻的另一非极性分子产生瞬时诱导 偶极,且两个瞬时偶极总采取异极相邻状态, 偶极,且两个瞬时偶极总采取异极相邻状态,这种随时产生的 分子瞬时偶极间的作用力为色散力(因其作用能表达式与光的 色 散公式相似而得名) 虽然瞬时偶极存在暂短, 散公式相似而得名)。虽然瞬时偶极存在暂短,但异极相邻状态 却此起彼伏,不断重复,因此分子间始终存在着色散力。 却此起彼伏,不断重复,因此分子间始终存在着色散力。无 疑,色散力不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间,也存在于极性分子间以 色散力不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间, 及极性与非极性分子间。 及极性与非极性分子间。 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 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色散力与分子的变形性有 变形性越强越易被极化,色散力也越强。 关,变形性越强越易被极化,色散力也越强。

高分子物理课件11聚合物表面与界面

高分子物理课件11聚合物表面与界面
11 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
§11.1 聚合物表面与界面
表面(surface):暴露于真空的材料最外层部分。 界面(inteface):不同物体或相同物质不同相间相互接触
的过渡部分。 表面处理: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改变表面分子的化学结构, 来提高或聚合物表面张力
11 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
§11.2 聚合物表面与界面的热力学
三、粘结薄弱层及内应力 1、薄弱层:低内聚强度。 2、内应力的产生: (1)固化过程中胶粘剂体积收缩; (2)胶粘剂与基体线形膨胀系数不同。
11 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
3、减小内应力的措施 (1)降低固化过程的收缩率; (2)提高内应力松弛速率,如加增塑剂或与弹性体混 合来降低弹性模量; (3)消除胶粘剂同基体间线形膨胀系数的差异; (4)用热处理消除热应力。 四、结构胶粘剂 内聚强度高,可达6.9MPa,用来粘结结构材料。常用 热固性交联聚合物。
11 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
4、界面张力(与共混体系有关) (1)存在上临界共溶温度的体系,随温度升高,界面 张力降低。 (2)存在下临界共溶温度的体系,随温度降低,界面 张力降低。 (二)润湿
sv sl lv cos
(1)θ<90°,润湿。 (2) θ> 90°不润湿。
11 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
11 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
五、弹性体胶粘剂 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如压敏胶带。 具有干粘性与永久粘性,只需用手指的压力即可粘
结,不需要其他能源来活化,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粘结 在被粘物上,具有足够的内聚强度,能够完全从被粘物 上剥离。
其粘性是通过向弹性体中加某种小分子物质产生的, 小分子物质称为增粘剂。
11 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
§11.8 粘接
一、胶粘剂的分类 1、通过溶剂蒸发固化。如动物胶、淀粉、PVA、聚乙 酸乙烯酯。 2、通过化学反应固化,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 3、通过相转变固化,如聚乙酸乙烯酯热熔胶。 二、粘结理论与机理 1、机械粘接,起辅助作用。

高分子物理课件11聚合物表面与界面

高分子物理课件11聚合物表面与界面
二、高分子在胶体体系中的应用 1、胶体:带电颗粒吸引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反离子, 在其表面及周围溶液中形成双电层结构,使颗粒间产生 排斥力,从而保证胶体的稳定。 2、高分子对胶体的作用 (1)高分子被接枝或吸附到胶体颗粒表面
11 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 当d<2L时,会引起两颗粒间高分子浓度局部升高,
高分子间相互排斥,使体系混合自由能增大;当d<L时, 颗粒上高分子链被另一颗粒挤压,引起弹性形变,产生 弹性排斥力,这两种因素对胶体颗粒产生位阻排斥力, 有利于提高胶体稳定性。 (2)溶解于胶体分散介质中的高分子
11 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
1、酚醛树脂:由甲醛和苯酚合成,用于家具材料粘结, 强度高,但固化温度高,较脆。 2、蛋白质:血液、乳液、结缔组织及黄豆。胶原基胶 粘剂。无法忍受恶劣环境,如室外。 3、环氧树脂:由酚与环氧氯丙烷合成,用胺类作固化 剂,最广泛,较脆。 4、聚氨酯树脂:能吸收大量能量,可迅速固化,粘结 强度较高。
的过渡部分。 表面处理: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改变表面分子的化学结构, 来提高或聚合物表面张力
11 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
§11.2 聚合物表面与界面的热力学
一、表面张力与润湿 (一)表面张力 1、定义: 表面层分子受到不对称力场的作用,产生总 的合力表现为指向体相内部的拉力。使液体表面紧缩, 沿液体表面,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的力。方向与物体表 面平行,对于弯曲表面则与表面相切。 2、比表面功:增加单位面积所需的可逆非体积功。
11 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
3、影响表面张力因素 (1)温度:温度越高,表面张力降低,温度高时表面 张力接近,甚至接近于小分子的液态。P302表11-1 (2)聚集态:固态表面张力大于液态。 (3)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表面张力越大。 (4)基团极性:具有极性基团聚合物的表面张力 大于 非极性的。 (5)分子量:一般分子量越大,表面张力越大。 (6)聚合物密度: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

聚合物改性3(共混)PPT课件

聚合物改性3(共混)PPT课件
溶解参数更直观。 物理意义:材料单位体积内聚能密度的
开平方 .
E 1/2 V
精选PPT课件
26
由Scott方程可得
H M /V 1 2 (12 )2
δ1、δ2越接近,差值越小,越容易相容。
精选PPT课件
27
各种常用高分子材料的的溶度参数如下:
聚合物 σ(J.cm-3)1/2 聚合物 σ(J.cm-3)1/2
测相图可采用光散射法和浊点法。 光散射法要求聚合物组分间有较大的折射率差,同时分
相的粒子应足够大。 浊点法较简便,稳定的均相体系是透明的,非均相共混
物一般都是混浊的。(除非两聚合物的折射率相同)。
精选PPT课件
24
改变共混物的组成,可得到一系列浊点,连接起来即为浊点相图。
精选PPT课件
25
4.相容性的预测及测定方法 虽然XAB可预测相容性,但实测困难,用
当XAB=0.01时, △Gm 在整个组成范围内都
小于零,曲线1呈现一极小值。体系在整个组 成范围内都是均一的相;
当XAB=0.05时, △Gm 在整个组成范围内都
大于零,曲线3呈现一极大值。体系在整个组 成范围内都高于纯组成A或组成B的自由能,体 系不稳定,必然发生相分离;
精选PPT课件
16
当XAB=0.03时, 虽然△Gm 在整个组成范围
表现出最低临界相容温度(LCST)行为。低于此温 度,共混体系完全相容,高于此温度,为部分相容, 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相分离。较多体系是这类。如 PMMA/SAN
精选PPT课件
22
均相区 两相区
精选PPT课件
23
同时具有UCST和LCST。 UCST和LCST会相互交叠,形成封闭的两相区。 表现出多重UCST和LCST的行为

生物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材料表界面ppt课件

生物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材料表界面ppt课件

3.3 生物相容性的研究意义
生物相容性是生物材料极其重要的性能,是区 别于其他材料的标志,是生物医用材料能否安 全使用的关键性能。
控制和改善生物材料的表面性质,是促进材料 表面与生物体间的有利相互作用、抑制不利相 互作用的关键途径。
如何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的表面工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国内从事生物材料表界面研究的课题组
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与功能化;
蛋白质、细胞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
苏州大学陈红教授课题组
➢Combining surface topography wi生 polymer chemistry: exploring new interfacial biological phenomena. Polym. Chem., 2013, DOI: 10.1039/C3PY00739A ➢Aptamer-Modified Micro/Nanostructured Surfaces: Efficient Capture of Ramos Cells in Serum Environment.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3, 5, 3816.
第一部分:生物材料表界面学科的诞生
1. 生物材料的概念(Biomaterials):
与生物体相接触的、或移入生物体内起某种取代、 修复活组织,增进或恢复其功能的特殊材料。
2. 生物材料的发展阶段
➢最初:一些临床应用的生物材料并不专门针对医用设计 (实现基本临床功能,也带来了不良的生物反应)
➢20世纪60-70年代:第一代生物材料(惰性生物材料) (物理性能适宜、对宿主反应较小;寿命延长5-25年)
其他领域的表面工 程技术和材料引入 生物材料领域或基 于体内物质的初步 模仿

《聚合物表面与界面》PPT课件

《聚合物表面与界面》PPT课件

h
2hr 2 r
2
(1-53)
tan
=
r
2hr 2 h2
(1-54)
停滴法测接触角
➢ 吊片法
• 将表面光滑、均匀的固体薄片垂直插入液体 中,如果液体能够润湿此固体,则将沿薄片 平面上升。升高值h与接触角θ之间的关系为:
sin=1- gh2 2LG
(1-55)
吊片法测接触角
➢ 电子天平法
• 设一根纤维浸在某液体中,纤维的另一端 挂在电子天平的测量臂上。用升降装置使 液面逐渐下降。纤维经(b)状态脱离液面 的瞬间,电子天平测出该变化过程中力的 变化∆P,由记录仪记下曲线。
《聚合物表面与界面》 PPT课件
9.1 表界面的定义
定义: 表界面是由一个相过渡到另一个相的过渡区域。 表界面区的结构、能量、组成等都呈现连续的梯
度变化。
五类表界面: 固-气 液-气 固-液 液-液 固-固
9.2 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
• 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所受的力场是不平衡的, 受到指向液体内部并垂直表面的力,从而产生 表面张力(单位N/m)。
γsv-γsl=γlv cosθ
θ=0;cosθ=1 完全润湿,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 0<θ<90 液体可润湿固体,且θ越小, 润湿越好 90°<θ<180°液体不润湿固体。 θ=180 完全不润湿,液体在固体表面凝成小球 γsl=(γs1/2-γl1/2)/{1-[0.015(γsγl)1/2] }
嵌段共聚物组成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高韧性PP冲击试样切面的AFM图像
共混
• 在均聚物共混中,低表面能的组分在 表面上被优先吸附,使体系表面张力 下降。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均聚物的 共混结果所示,随低表面能氧化丙烯 均聚物的增加,共混体系的表面能明 显下降,而且这种行为随分子量的增 加而加剧。

《表面改性》PPT课件

《表面改性》PPT课件
硝酸首先腐蚀无定形区,使结晶形态暴露; 硫、碳质沥青和重氮可进展C-C的插入反响; 氟气可发生去氢、氟化反响、C=C双键的生成,
并引起聚烯烃外表发生交联反响; 臭氧能氧化聚烯烃外表、产生羟基、酮、醛和羧
酸基。
常见研究结论
聚烯烃、腈基橡胶和丁基橡胶可用氧化法处理; PET和PC可用氨碱处理,也可分别用烷基锆催化
性都显著提高。
处理具体步骤 (1) 1:1(mol)的钠:萘或纳:氨/THF溶液,在装
有搅拌器及枯燥管的三口瓶中反响2h直至溶液 完全变成暗棕色。 (2) 将含氟聚合物浸泡其中1~5min,密封,使 聚合物外表变黑〔深度约1µm〕 (3) 取出用丙酮洗,除去过量有机物。 (4) 用蒸馏水洗净。
6.3.1 外表光接枝的化学原理 首要条件: ——生成外表引发中心,即外表自由基。 根据产生方式不同,可分为3种方法: 〔1〕辐照分解法 〔2〕自由基转移法 〔3〕氢提取反响法
〔1〕辐照分解法 ——对于一些含光敏基〔如羰基〕,特别是侧链
含光敏基的聚合物,当紫外光照射其外表时,会 发生Norrish I型反响,产生外表自面时:
《表面改性》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6.3.1 碱洗含氟聚合物
含氟高聚物,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三氟乙烯 (PCTFE)和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等;
(2) C1s峰向低能方向移动。这说明外表处理的深 度到达5-10nm,在此范围内氟已完全被除去并 发生碳化作用,还引进了大量的C=C双键以及羰 基和羧基。

材料表界面第三章精品PPT课件

材料表界面第三章精品PPT课件

)1/
2
(
p S
)1/
2
(
p L
)1/
2
L
(6-47)
● 假如用两种已知σL , σLd和σLp的液体,分别测出 其对固体的接触角,则由(6-47)式解联立方程可以 求出固体的表面张力σS及其分量σSd ,σSp。
例:估算PVC的σs,已知水对PVC的接触角θ=87º,二碘甲 烷对PVC的接触角θ=36º。
PS/PEA的动态力学谱
a)PS/PEA体系
b)PSSA/PEAVP体系,离子摩尔含量2%;
c)PSSA/PEAVP体系,离子摩尔含量5%。
未经改性的PS/PEA体系的曲线,呈现两个玻璃化 转变温度,中间有一个跨幅约100℃的平台区,其 模量几乎不变;经2%摩尔的磺酸基及吡碇基改性 的共混体系的曲线为(b),虽仍有两个玻璃化转 变区,但转变温度已相互接近,两转变区之间的模 量平台区变小,模量逐渐变化,显示了两聚合物间 有强烈的相容倾向。当磺酸基及吡碇基的摩尔浓度 达到5%时的曲线(c),共混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 变区,表明两种聚合物在动态力学的观察标尺上已 经完全相容了.
例如,对聚乙烯这样的非极性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在其表 面引进极性基团,知道聚乙烯改性前后表面张力的变化就 显得非常重要。经改性以后,聚乙烯的表面张力是否增大? 其中极性分量所占的比例是否有增加?能够测定改性前后 聚乙烯的表面张力极其分量的变化,对于判断聚乙烯的表 面的结构和形貌,探明表面改性的机理是有帮助的。
d 1
)1/
2
(
d 2
)1/ 2
2
(
p 1
)1/
2
(
p 2
)1/
2
2
(6-4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face will influence its properties.
-C-C-
Woven carbon fiber composite
-C-O -C=O
XPS limitations:
1. Inability to detect hydrogen (H) and Helium (He) 2. X-Ray beam diameter is wider (limit is about 150

3.3.2 火焰处理和热处理
● 火焰处理是用可燃性气体的热氧化焰对聚合物表面进行 瞬间高温燃烧,使其表面发生氧化反应而达到处理的⻋ 的。
可燃性气体通常采用焦炉煤气、甲烷、丙烷、丁烷、天然气和 一定比例的空气或氧气;
瞬间:0.01~0.1s内;高温:1000~2700 ℃; 氧化过程按自由基机理进行,表面可被氧化引入含氧基团,并 随着发生断链反应。
或单体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聚合物表面与氧等离子体发生的反应:
□ CO2,CO,H2O及其它含氧的气体在等离子状态下也 可分解为原子氧,也具有氧等离子作用。
□ 等离子体表面氧化反应是自由基连锁反应,反应不仅引 入了大量的含氧基团,如羰基,羧基及羟基,而且对材 料表面有刻蚀作用。
□ 氮等离子体中有N,N+,N-,N*等活性粒子,与聚合 物 表面自由基反应,引入含氮的活性基团。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Various processes (b, c) can take place after hole generation (a)
Why UHV for Surface Analysis?

Degree of Vacuum
102
Low Vacuum
□ 非反应性气体有Ar,He等。这些惰性气体的原子不直接与
聚合物表面反应,结合到大分子链中,但是这些非反应性气 体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粒子轰击聚合物表面,可使材料表面产 生大量自由基,使表面形成致密的交联结构。
□ 此外,若被处理聚合物结构中含有氧,则等离子体轰击使大
分子链断裂分解产生活性氧,其效果类似于氧等离子处理。 如果材料本身不含氧,则惰性等离子处理后的新生自由基, 其半衰期可达2-3天,能与空气中氧作用,导致氧结合到大 分子链上。
□ 火焰处理和热处理的优点是设备要求不高, 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工业 上应用较广。但处理大型或结构复杂的制品 比较困难,高温下稍有不慎,制品易发生变 形。
3.3.3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 等离子体被称为是物质的第四态,其实质是电离的气 体。与普通气体不同,它是由电子、原子、分子、自由基、
3.3.1 电晕放电处理
● 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是非 极性材料,有高度的结晶性, 其表面的印刷、粘接、涂层 非常困难。电晕放电因简便 易行,处理效果好,是聚烯 烃薄膜中最常用的表面处理 方法。
● 电晕放电装置示意图
当施加高压电时,局部发光放电,产生电子、正离子、负离子。结果在 阳极和阴极之间产生电晕。
等离子体处理对聚合物表面的改性效果
(1)表面交联
CH2 CH2 + He+
2(
CH2
.
CH
)
CH2
.
CH
+H.
.
.
CH2 CH + H + He
CH2 CH
CH2 CH
CH2 CH + H2
实验证明交联层的存在。把用等离子处理过和未处理过的聚乙烯加热到熔点 以上,未处理的试样熔融并流动,而处理过的试样仍保持方方正正的形状。
宏观结构:
XP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通过用X射线辐照样 品,激发样品表面除 H、He以外所有元素 中至少一个内能级的 光电子发射,并对产 生的光电子能量进行 分析,以研究样品表 面的元素和含量。
Table1 Common Spectroscopic Methods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icrons) than that of electron beams
表面改性的方法
● 电晕放电处理: 氧化 ● 火焰处理: 氧化 ● 化学改性: 氧化, 粗糙化表面 ● 等离子体改性: 交联,引入官能团等 ● 辐照改性: 引入不同的聚合物链 ● 光化学改性: 引入不同的聚合物链 ● 力化学改性: 引入不同基团或聚合物链 ● 偶联剂改性: 引入不同基团
地球上,等离子体的自然现象:如闪电、极光等; 人造等离子体,如霓虹灯、电弧等。
等离子体共有三种:热等离子体,冷等离子体和混合等离子体。
热等离子体:由大气电弧、电火花和火焰产生的,组成等离子体的分子、 离子和电子都处于热平衡,温度高达几千度,也称为平衡态等离子体 和高温等离子体。
冷等离子体:是在减压(1.33~1330Pa)和高频电场下发生辉光放电, 少量气体分子被电离产生高温的电子,穿梭在常温或接近常温的气体 中并发生碰撞,此时电子温度高达104~105K,而气体的离子和分子 的温度和环境相同,一般约102K,远远低于电子的温度,是一种非平 衡体系,也称为非平衡等离子体或低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共有三种: 热等离子体,冷等离子体和混合等离子体。
混合等离子体:在常压或略低于常压下,使用5~50kV直流 或交流高阻抗的电源,在电极间发生电晕放电或臭氧发生器 产生的等离子体,一般也将其归入低温等离子体范畴。
在聚合物表面改性中使用的一般是冷等离子体或低温 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中基本粒子的能量范围为:
● 聚合物表面经火焰处理处理后,粘接性和可润湿性得到改 善。
3.3.2 火焰处理和热处理
● 火焰处理的原理:火焰中含有许多激活的自由基、
离子、电子和中子,如处于激发态的O、NO、OH 和NH等。这些基团能从夺取聚合物表面的氢,随后 按自由基机理进行表面氧化反应,使聚合物表面生 成羰基、羧基、羟基等含氧活性基团和不饱和双键, 从而提高聚合物的表面活性。
电子
0~20 eV
离子
0~2 eV
亚稳态粒子
0~20 eV
紫外光/可见光
3~40 eV
一些化学键的键能为:(eV)
C-H 4.3
C=0 8.0 C-N 2.9
C-C 3.4
C-Cl 3.4 C=C 6.1
C-F 4.4
C≡C 8.4
可见,冷等离子体中粒子的能量均略高于这些化学键能量,足以引起聚合
物内化学键断裂或重新组合,使大分子降解,或使材料表面和外来的气体
Analysis of Carbon Fiber-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
by XPS
XPS identifies the functional groups
present on the composite surface.
The chemical nature of fiber-polymer
ESCA); FTIR-ATR;
为什么要用多种表征手段?
John O’Brien, The New Yorker Magazine(1991)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是材料学的核心,通过结构的控制,实现 材料的功能化和高性能化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 大分子结构的控制:活性聚合,聚合过程的控制;得到分子量 可控,结构明确(遥爪、嵌段、梳形、星型、树脂状等); 超分子结构的控制: 自组装,蛋白质的构象等; 聚集态结构: 结晶、晶型,不同相间的相容性, 表面结构:超疏水,疏油,超亲水,…
聚乙烯、聚丙烯的薄膜、薄片,吹塑的瓶、罐、桶等常 用火焰处理来提高其表面的印刷性和粘结性。
研究表明,聚乙烯表面经火焰处理后,表面的含氧量可 达16.6%,且表面含氧量随火焰强度的增加而增多。 火焰的氧化深度大于12nm,火焰处理后表面出现C-O, C=O,COO-等基团,表面能增大,与水的接触角减 小,与环氧树脂的粘结强度从4.2MPa提高到
3.3 聚合物的表面改性
改性原因
聚合物表面(1)表面能低(2)化学惰性(3)表面污 染及存在弱边界层等原因,往往难以润湿和粘合。因此,常 常要对聚合物进行表面处理。
除了润湿和粘合性能,还包括:涂膜性、可染性、抗静 电性、印刷性、防雾滴性能、生物相容性等许多方面。
一般,讨论聚合物的表面改性,往往涉及表面能增大方 面。但事实上,也还有从表面能减小的方向进行改性,以达到 具有防污性的目的。
聚乙烯手提袋的印刷
汽⻋的前后保险杆
聚合物在表面改性后,其表面化学、物理结构发生了变化, 表面改性的效果往往由材料使用性能评估
● 表面物理性能:接触角,表面张力的测试; ● 表面处理效果:性能的改进(粘结强度,印刷性、染色性、表
面电阻率等) ● 表面形貌:电子显微镜观察(SEM、TEM、AFM); ● 表面化学组成:X射线光电子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XPS、
C O
Pb3O4
PbO2
150 145 140
135 130
Binding Energy (eV)
PbPb N Ca
Na
Cl
Pb
500
400 300
200 100
Binding Energy (eV)
XP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d pigment used on the mummy wrapping was Pb3O4 0 rather than Fe2O3

1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edium Vacuum

High Vacuum 10-

Ultra-High Vacuum
10-11
1 torr = 1 mmH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