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高一下册历史必修二重要知识点
【导语】所有的⼈都是凡⼈,但所有的⼈都不⽢于平庸。
我们⼀定要相信⾃⼰,只要艰苦努⼒,奋发进取,在绝望中也能寻找到希望,平凡的⼈⽣终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下册历史必修⼆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下册历史必修⼆重要知识点 1、铁犁⽜耕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们开始使⽤铁农具和⽜耕并将其逐渐推⼴。
(2)汉朝:西汉赵过推⼴的耦犁,要⽤两头⽜牵引,三个⼈驾驭。
后来⼜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个⽅向翻⼟。
使⽤耦犁的⽜耕⽅法,到东汉时已推⼴到珠江流域。
汉朝以后,铁犁⽜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式。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轻巧,能适应各种⼟壤和不同⽥块的耕作要求。
2、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1)耕作⽅法: ①垄作法(春秋战国) ②代⽥法(西汉) (2)耕作技术: ①西汉发明播种⽤的耧车 ②魏晋南北朝采⽤耕耙耱技术(北⽅旱地)和耕耙技术(南⽅⽔⽥) (3)耕作制度: 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年⼀熟为主。
②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年两熟制,有些地⽅形成⼀年三熟制。
(4)⽔利灌溉的发展: ①⽔利⼯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漕渠、⽩渠、龙⾸渠(汉朝) ②灌溉⼯具:翻车(曹魏时期)、筒车(唐朝)、⽔⼒⾼转筒车(宋朝)、风⼒⽔车(明清)2.⾼⼀下册历史必修⼆重要知识点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围墙隔开,⽩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商业中⼼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州重要的外贸港⼝,政府设市舶使。
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九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特点
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九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特点1.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1)古代农业发展·历程:㈠耕作制度: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石器锄耕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㈡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西汉——代田法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㈢灌溉技术:·土地制度的演变㈠过程:原始社会时期——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商周时期——名义上为国家所有制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逐步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北魏到唐朝前期——均田制㈡形式:封建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㈢存在问题:土地兼并严重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措施:①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②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清朝“摊丁入亩”,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小农经济㈠条件: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统治者的支持㈡缺陷:①以家庭为基本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地位:①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②在较长时期内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1)古代手工业发展·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的突出成就㈠冶铸业: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铁器出现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水利鼓风冶铁工具(又称水排)㈡制瓷业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出现五大名窑元朝——出现青花瓷,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明朝——出现五彩瓷,青花瓷制造技术达到顶峰清朝——出现珐琅彩㈢纺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商朝——出现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出现较大规模的织市唐朝——丝织品吸收了波斯的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的写实风格元朝——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明清——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时间:明中后期地点: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表现:“机户出资,技工出力”,出现雇佣关系并以商品盈利为目的的机房特点:规模小,仅局限于商品经济发达的一些地区发展非常缓慢历史地位:始终没成长为独立的经济力量;代表社会进步,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充足的货币条件②技术优势发展障碍:①自然经济的阻碍②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③闭关锁国政策的束缚(2)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商朝——人大多善经商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秦汉——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隋唐时期——柜坊和飞钱出现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纸币出现,出现娱乐性的机会场所(瓦子、勾栏等)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明清——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徽商,晋商等)·城市及其发展宋朝以前——在特定的位置设市,政府对交易时间进行严格限制唐朝——出现“草市”(乡村贸易场所)宋朝——打破了交易活动的时空限制;多个商业名镇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原因:维护小农经济;保证国家收入,巩固封建统治含义:强调发展农业,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推行:①战国时期商鞅首倡②西汉初年汉武帝推行一系列抑制富商大贾势力的经济政策③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仍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㈠历程两汉——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外贸易逐渐兴起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南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泉州成为重要的外貌港口明清——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对外贸易渐趋萎缩㈡特点:①政府主导的朝贡贸易占据重要地位②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③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㈢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原因:①根本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影响②客观原因:防止西方殖民侵略③直接原因:对付倭寇及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表现:①限制民间外贸的发展②将沿海居民内迁③限制造船业的规模④减少外贸港口的开放影响: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商品经济发展②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③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④思想落后,不能与时具进⑤从根本上不能抵挡外国的殖民扩张1.古代农工商业的特点A38188 952C 锬27557 6BA5 殥26579 67D3 染37380 9204 鈄36933 9045 遅M38550 9696 隖8Wf29620 73B4 玴439974 9C26 鰦28281 6E79 湹。
古代中国经济填空题精选
12.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
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
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唐朝,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
甚至还开有。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相
三处。还制定市舶法则,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官府控制下即通过朝贡与赏赐
完成交易,其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明清时期,只开一处对外
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16.公元前594年,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
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宋朝时,城市中,市分散在城中,全国出现了数十座
较大的市镇,其中,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
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15.唐朝时,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专管对外贸易。为了加强对对外贸
易的管理,元朝政府起初在南方一些主要港口先后设七个市舶司,后来合并为泉州、庆元、广州
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具体措施包括: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奴隶;
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19.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
业者加重征税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的势力。
江流域。汉朝以后,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
现,这种犁安装了,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初中农业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中农业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 旱作B. 水稻种植C. 畜牧业D. 渔业答案:A2. 下列哪种作物属于经济作物?()A. 小麦B. 玉米C. 棉花D. 大豆答案:C3.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A. 机械化B. 信息化C. 产业化D. 所有选项答案:D4. 农业“三高”是指()A. 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B. 高科技、高效率、高效益C. 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D. 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答案:A5. 我国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A. 增加耕地面积B. 提高单产C. 增加农业投入D. 农业产业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农业的主要特点是地域性______、季节性______。
答案:强;明显2. 农业的三大产业包括种植业、______、______。
答案:畜牧业;渔业3.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__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
答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4. 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5.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化;信息化;产业化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农业的主要任务是保障粮食安全。
()答案:正确2. 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机械化。
()答案:错误3. 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
()答案:正确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效益。
()答案:错误5. 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答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表现为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同时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农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2. 阐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课程标准
1、中国古代手工业为什么能够享誉世界? 2、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有哪些表现?
在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宋代商船已出水的文物中,有一些 产品与国内发现的同期产品有着很大差异。如其中一些“喇 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内从未发现过,却与阿拉伯人常 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还有一些陶瓷首饰盒等物品, 式样、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风格迥异,显然是专门 为国外客户专门制作的。
唐朝邢州的白瓷碗
北宋 钧窑月白釉碗
5 宋 宋 定 代 窑 八 汝 方 窑 四 天 系 蓝钧窑玫瑰紫釉尊 宋 瓶 釉 长 颈 镶 乾隆御提诗(金字) 金 瓶
宋 代 汝 窑 天 青 宋 定窑孩儿枕 长 颈 瓶
南宋,官窑穿戴瓶
(景德镇窑珐琅彩-梅榭月 影) 紫红地珐琅彩缠枝莲纹瓶
玻 璃 胎 画 珐 琅 彩 花 卉 Nhomakorabea 瓶嫘祖
与丝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禅衣
唐朝花鸟文锦
明 代 的 团 龙 袍 料
清 代 的 寿 字 图 丝 织 品
二、艰难的民间手工业
探究问题二: 1、民间手工业有哪两种形式?二者在经营 形式和产品出路上各有什么特点? 2、概述民间手工业发展过程。
(一)种类 农户的家庭副业
民 家庭手工业 家庭消费、纳税、少量出售 间 手 工 民营手工业 私人经营的作坊或工场 产品出售供民间消费 业
(一)“丝国”
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欧。古 希腊人把中国叫做“赛里斯”,即“丝 国”。在古罗马,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 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 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 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 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
(二)“瓷器大国”
2021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7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农业的起源1.形成: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
2.区域: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
3.格局:中国古代农业形成了北粟南稻的格局。
4.特点:中国古代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存在着地域差别。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之一。
人们主要使用骨制、木制、石制农具。
2.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3.春秋战国:农业生产中开始使用铁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农业耕作方式进入铁犁牛耕阶段。
4.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犁,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5.灌溉工具:中国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6.特点:借助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春秋战国:修建了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著名的水利工程。
2.西汉:兴建了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3.治理黄河:历代政府重视对黄河的治理,典型的如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4.西域地区还出现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坎儿井。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商周时期: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2.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产生(1)条件: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2)经营方式:自耕农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同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又一个特点。
(3)进步性: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4)局限性①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②到近代以后,它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1.农业的发展(1)耕作方式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耕作技术①西汉时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3)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4)水利灌溉①汉朝出现了漕渠、白渠、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②曹魏时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③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2.土地制度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租佃现象比较普遍。
3.地主田庄汉代,随着土地的集中,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4.手工业的进步(1)概况: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成就①冶金业:西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②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业: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欧亚,赢得“丝国”誉称。
(3)田庄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
田庄中手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5.古代商业(1)商业发展①发展艰难,总体水平不高。
②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达。
(2)城市发展:西汉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的时空有严格限制。
(3)政府政策: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教材补遗]“盐铁官营”政策“盐铁官营”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
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盐铁专卖。
盐铁专卖收入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
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流通及商业的发展。
必修二历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重点知识整理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高一第二学期期末重点知识整理第一单元:1、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2、古代农业工具:西汉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耕作工具。
至此犁耕技术为后世沿用。
曹魏翻车---灌溉工具(能排涝)。
唐朝筒车—灌溉工具(使用自然力)。
3、小农经济特点:自足自己;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十分脆弱。
4、古代手工业: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南北朝灌钢法;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明朝青花瓷、彩瓷;清朝珐琅彩,景德镇—中国瓷都。
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技术;明朝花楼机—专门织造丝织品。
5、资本主义萌芽:时间明朝中后期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地点手工业部门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6、我国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7、隋唐、宋代、明清商业发展表现:P13.。
特别是明清时期。
8、宋代前后商业发展变化:宋代以前:坊市严格分开;市有时间限制,按时开市,按时闭市;市有严格管理。
宋代以后:坊市界限被打破,“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市没有时间限制;早市、夜市、草市更加普遍。
市没有时间限制。
9、古代商业发达原因:10、明海禁原因:担心敌对势力与倭寇勾结。
清海禁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第二单元:1、新航路开辟:原因?航海家?影响:世界连成一整体。
世界市场雏形形成(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
经济全球化开始从新航路开始2、世界市场形成: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确立;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影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国家。
第三单元: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后有哪些经济形式?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几个阶段:原因-- ---特点--- --表现-- ---影响--- -启示A 、19世纪60~70年代(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19世纪末(70~90)(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列强输出资本,瓦解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
2020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第1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2)相当发达:距今七八千年时。
(3)主要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2.商周农业(1)概况:耕作工具出现青铜农具,重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耕作技术人们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和治虫灭害农作物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①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②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生产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
(3)东汉:耦犁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
(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
2.耕作方式: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2)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4.耕作制度(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5.灌溉技术(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时创制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3)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集体劳作(1)出现:商周时期。
(2)基础:土地归国家所有。
(3)评价:在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工效。
2.小农经济(1)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
(2)原因: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特点:①组织形式: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23 古代中国的农业教案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B.铁农具已经在全国范围使用
C.河北、辽宁地区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
D.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答案 A
解析 按照材料所述铁农具在全部农具中的比重,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农具是铁农具,故A项正确;材料提供了“河北石家庄”“辽宁抚顺”两个北方的遗址,不能充分证明“全国”,故B项错误;因为缺少其他地区的对比数据,仅仅按照材料,不能判断“最发达”,故C项错误;唐朝曲辕犁的使用是铁犁牛耕成熟的标志,故D项错误。
6.(2015·扬州期末)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 355 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 750 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 095 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②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③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2)规律
①土地所有制是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形式。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决定着封建制度的发展方向。
(2)特点: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公田”实际上由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3)瓦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
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农业是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在古代中国被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
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2.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手工业产品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
3.中国商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曾达到很高的水平。
但是,古代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往往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种种限制。
[学习目标]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历程2.评价(1)积极: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图解识记]中国古代农业的演变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1.水利事业的发展(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四川)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陕西关中),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了一种“井渠”,这种水渠至今仍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2.灌溉工具的进步(1)隋唐五代时期,北方已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
(2)宋代的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灌溉。
(3)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
[思维深化]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两点认识(1)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它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旱涝灾害等。
(2)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灌溉工具的进步,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期推广,唐朝出现的曲辕犁,标志着犁耕技术走向成熟。
4.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多种形式并存。
2021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考点13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021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考点13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知识结构】知识点一、农耕方式的演变: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农业的起源)(1)起源:距今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农耕逐渐取代采集(2)农作物:北方旱地(黄河流域)——粟、麦;南方水田(长江流域)——水稻(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4)生产工具:石斧、石铲、石镰、木耒、骨耜等(5)特点:①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②生产力水平低下;③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6)影响:①使人们生活开始走向定居;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演变(1)形成:春秋时期(2)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小农经济(规模),自然经济(属性)。
(3)生产工具的发展①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使用直辕犁)。
②汉朝:发明犁壁、藕犁(直辕犁)→铁犁牛耕广泛推广,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③隋唐: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江东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步犁就是使用畜力的曲辕犁)(4)耕作方式的发展①商周:集体农耕(即千耦其耘或十千维耦)←工具太简陋,单个家庭难以完成稼穑②春秋战国:出现个体农耕←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一直延续到三大改造时期。
(5)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①春秋:芍陂(楚国,淮河流域)②战国:都江堰(秦,长江流域)、郑国渠(秦,黄河流域)③秦朝:灵渠(解决军粮运输问题,广西,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④汉朝:a.汉武帝时修建了漕渠、白渠及大规模治理黄河;b.东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c.西域(今新疆)修建了具有地方色彩的坎儿井。
⑤灌溉工具:三国时曹魏的马钧改制的翻车(利用人力);唐朝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利用水力)。
知识点二、小农经济1.出现:春秋时期2.形式:自耕农经济(主体);佃农经济;均田农户经济。
(中等及以上的地主自留土地的生产属于小规模集体生产;小地主生产也属于小农经济)3.条件:①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推广使用,根本原因);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一、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该耕作方式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又称迁移农业,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
2、石器耕锄:随着大量骨耜和石耜的使用,人们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开始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
3、铁犁牛耕:随着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战国时期已经普
遍使用铁农具,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
牛耕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出现和初步推广,再加上灌溉和施肥技术的新进展,提高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
二、耕作方式的特点
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演变
原始社会实行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在夏商周时期,主要是实行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在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曹魏时期曾经实行屯田制;北魏到唐朝中期,实行均田制。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
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主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必修二】历史《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及答案
(3)落后性: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4)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劳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的过分剥削和压榨都容易导致
破产。
(5)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
4.评价
(1)积极作用: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
积极性;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
贡献。
(2)局限性:①农民的经营规模小,徭役沉重,小农经济十分脆弱,导致农民起义周期性
爆发。②以土地为社会主要财产的小农经济,随着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的突出,成为生态环
境恶化的因素之一。
合作探究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必须社会地控制自然力,善于最决定的作用。”
材料二 唐朝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个)
关内 河南 河东 河北 山南 淮南 江南 岭南
地区
共计
道
道
道
道
道
道
道
道
前期 11
20
16
54
5
4
22
3
135
后期 13
7
2
3
6
13
49
3
96
注:道,唐朝地方行政单位。
材料三 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高一历史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第 1 页 共 4 页 高一历史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64分)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 1.铁犁牛耕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最早出现于 A .黄帝时期 B .商周时期 C .春秋战国时期 D .秦汉时期 2.稳定充足的财政收入是一切政权赖以生存和正常运作的物质基础。
我国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 A .农户交纳的赋税 B .手工业者交纳的赋税 C .地主交纳的赋税 D .商人交纳的赋税 3.与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特点相符的有 ①以个体小农为经营主体 ②以精耕细作为技术特征 ③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经营目的 ④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热销海外。
能够代表我国古代各个时期手工业技术水平顶峰的是 A .家庭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5.大大提高冶铁效率,反映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发明是 A .水排 B .铁铧犁 C .筒车 D .耧车 6.我国古代有很多的名窑和制瓷中心,它们出产的瓷器质量领先,而且各具特色。
下列制瓷中心中有“瓷都”之称的是 A .河北的定窑 B .河南的汝窑 C .浙江的哥窑(龙泉窑) D .江西景德镇 7.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
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
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晋商兴起于 A .唐代 B .北宋 C 明代 D .清代 8.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是指 A .农业 B .手工业 C .商业 D .文教娱乐业 9.为中国封建社会确立“重农抑商”经济原则的是 A .孔子 B .商鞅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10.明代中后期,江南一带的纺织行业中出现了雇佣大量“机工”的“机房”,还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的市场,这说明 A .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进一步强化 B .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D .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方式在中国出现 11.新航路开辟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 .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 B .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的贪欲 D .西欧封建政府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探险活动 12.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 ①荷兰 ②西班牙 ③英国 ④葡萄牙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3.美洲的土著居民被称为“印第安人”,定这个名称的是 A .哥伦布 B .达•伽马 C .迪亚士 D .麦哲伦 14.掌握着17世纪的海上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 A .西班牙人 B .荷兰人 C .英国人 D .法国人 15.17世纪中期,英国议会颁布了《航海条例》,其矛头指向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法国 1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在(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汉朝以后2.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不断进步。
下列耕作技术出现于西汉的是( )A.垄作法 B.代田法 C.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 D.江南一年两熟制3.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地主经济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 D.封建庄园经济4.关于家庭手工业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农户的一种副业B.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C.产品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D.在自然经济时代中可有可无5.明清时期我国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A.朝贡贸易发达B.统治者放弃“闭关锁国”政策C.统治者实行禁海和“闭关锁国”政策D.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6.“闭关锁国”政策最严重的后果是 ( )A.造成了外贸逆差 B.阻碍了中国商品出口C.阻碍了外国商品进口 D.使中国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7. 15世纪中叶,西欧同东方的贸易变得更加困难,其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B.郑和下西洋,使世界商贸中心移至太平洋C.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D.当时的航海技术有限8.下列现象在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是()①马可·波罗来到中国②中国开始种植玉米、烟草③人们第一次把美洲画在地图上④郑和下西洋⑤葡萄牙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9.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两个国家扮演了重要角色( )A.荷兰、英国 B.英国、法国 C.英国、德国 D.德国、美国10.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得出这一历史结论主要是由于洋务派( ) A.兴办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B.筹建近代海军和海防C.创办近代教育,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D.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1.在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 )①烟草业②纺织业③火柴业④面粉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2.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规模小 B.帝国主义的排挤和压迫C.技术力量弱 D.自然经济的抵制1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规定,要优先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商业14.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A.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的方针 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16.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强调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D.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17.我国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目的是( )①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②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③尽快将上海建成一个新的特别行政区④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断飞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8.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
高一历史判断题练习试题集
高一历史判断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铁犁牛耕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西汉时候出现耦犁的牛耕方法;东汉时候推广到珠江流域。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推广开来,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所以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2.(判断正误,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明清时,我国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南京和杭州成为著名的丝织中心。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获取信息并进行判断的能力。
.明清时,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我国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南京和杭州成为著名的丝织中心,故本题正确,选择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
3.(判断正误,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这是对珍妮纺纱机的描述。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获取信息并进行判断的能力。
材料中“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等信息说明的是蒸汽机的改良和发明,故本题说法错误,选择B项。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4.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答案】对【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从而使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考点】小农经济点评:小农经济的历史作用:(1)积极: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2)消极:小农经济规模小,具有脆弱性;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成为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精耕细作B.刀耕火种C.男耕女织D.铁犁牛耕12.D最能代表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是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B是原始农业,所以排除。
A是耕作的特点,不是耕作方式。
C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即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简单分工。
D才是耕作方式。
13.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是A.《本草纲目》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千金方》13.B 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14.“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
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
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14.C 阁臣、票拟,这是与内阁相关的词语。
内阁制正式形成于明朝永乐帝时期。
15.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A.天津地区B.上海地区C.苏杭地区D.珠三角地区15.D 注意乾隆年间和洋船这两个信息,当时清王朝推行对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所以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广州所在的珠三角地区。
16.“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
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形一摆,就算成功了的。
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
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
”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是A.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D.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16.A 仔细阅读材料,材料所要表述的意思是:史学离不开史料,理论离不开史料,必须经过一番史料的搜求,才能提出进一步的理论。
所以答案应该选择A项。
17.图9中的现象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图9 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17.D 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侵略者均没有打进北京城。
第二次鸦片战争打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打进北京城,占领紫禁城,联军司令部在此办公。
18.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
上述认识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李大钊A.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18.B 李大钊认识到十月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并大力宣扬之,说明他已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并逐步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AC两项符合李大钊个人,但解释不了原因。
D项时间上不对,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发表于五四运动前,这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
19.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
”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A.赎罪券和《圣经》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19.B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冲破了罗马天主教会对神学的统治,建立了不受罗马天主教会管辖的新的教派。
但他毕竟不是无神论者,只是宗教改革而已,主张信仰即可得救,人们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又受到了路德教派的深刻影响。
20.法国正式确立共和政体的标志是国民议会通过了A.1787年宪法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1875年宪法20.D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艰难而曲折,一直到第三共和国建立后,1875年国民议会才以一票的多数通过1875年宪法,正式确立共和政体。
A是美国。
B是法国大革命期间,主要内容是人的权利问题,当时法国是君主立宪政体。
C项当时是拿破仑统治时期,是法兰西第一帝国。
21.1921年10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
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
”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包含“旧东西”的有①实行粮食税②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③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④允许自由贸易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1.C 1921年,列宁曾说过这样两段话:“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
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这三段话结合在一起,我们可知,“退”就是退回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前的俄国所实行过的一些资本主义的政策。
所以“旧”的东西实质上就是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或者说利用商品、市场、货币、价值规律等来建设社会主义。
即新经济政策的新内容,所以答案应选择C项。
22.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列的货币战。
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一共达到56个。
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实施马歇尔计划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22.A 材料反映的是货币战、金融汇率问题,二战后美国主导下成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而B项是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计划。
C项是苏联主导成立的。
D项是美国主导建立的世界贸易体系。
23.下列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A.促使多极格局形成B.推动了影视事业的发屣C.提高了劳动生产率D.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3.A 采用排除法,目前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
当前国际政治的特点是两极格局瓦解,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加强。
38.(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某学者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时发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教育家,其中春秋战国时期、两宋时期和近现代之际是教育家涌现的高峰期。
下面是该学者根据《教育大辞典》对上述三个时期的中国教育家进行的统计。
时期人数特点、地位春秋战国5位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世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至大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
两宋38位中国教育史上教育家涌现的又一个高峰期,他们人数众多,分为若干小群体和众多的教育流派,许多教育家具有突出的历史影响和显赫的历史地位近现代之际228位既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之士,也有出身于封建士大夫营垒实现了自我转变的代表人物;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革命家。
——据孙孔懿《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问题:(1)写出一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指出其在教育上的主要贡献。
(8分)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教育家是就是孔子,他被尊称为教师的祖师爷。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首创私人办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现象,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
孔子提出了诸多教育思想,至今你在传承。
当然回答其他人亦可,不过所学知识上没有相关教育贡献的介绍。
答案:(1)教育家:孔子。
(2分,回答其他教育家亦可给分)贡献: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等。
(6分,每点3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要注意与前面所写教育家—致,否则,不能给分)(2)简要分析宋代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教育家涌现的又一个高峰期”的原因。
(12分)解析:首先从理论进行上突破,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
本问实际上就是考查宋代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阶段特征。
政治上: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科举制继续向前发展等。
经济上: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思想上:理学形成,涌现出一系列思想大家,思想领域活跃。
科技方面: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是这一时期教育家的社会背景。
答案:(2)政治:国家不统一,多个政权并存,激发了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国家重视文官,科举制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经济:宋代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思想: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思想领域的活跃气氛,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科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促进了学术交流与教育发展。
(12分。
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各3分,每个方面签出l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3)根据材料概括近现代之际我国教育家队伍的特点,指出十九世纪后半期直接推动中国近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8分)解析:228位,与春秋战国和宋代相比,显然人数众多。
既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之士,也有出身于封建士大夫营垒实现了自我转变的代表人物;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也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革命家。
则说明其成分复杂。
后半问一定要审清题目所给时间,是19世纪后半期,不要超出时间的限制。
在19世纪后半期,依据所学知识,推动教育近代化的主要事件有两个,一是洋务运动,二是戊戌变法,他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