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期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附加值不断提高。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加强了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部分中国制造业企业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市场营销等措施,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制造业企业积极响应,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高。

三、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虽然中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高端装备仍依赖进口。

(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部分中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

(三)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部分企业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四)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虽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在品牌、技术、服务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部分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遭遇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纠纷,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

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一)加强技术创新1. 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 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摘要:中国的制造业如此庞大,却缺少主心骨。

大部分处于食物链下端的企业只能分得那一点少得可怜的利润,和大型跨国公司竞争必然是永无出头之日。

要想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在残酷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分一杯羹,必须加快产业整型,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扶持有潜力的公司,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竞争力。

同时,企业应从根本上认识先天不足,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提升产品本身的技术价值,这样才有能力和那些国际化的公司竞争。

关键词:科学技术;改革创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从无到有,制造业飞速发展。

据统计,中国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实属制造大国。

中国的制造业一直都是第一大产业部门,经过20世纪80和90年代的增长,近几年稳定地保持在GDP的40%多。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多个大国的第一第二位的进口国。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首先便是得益于改革开发的大好形势。

政府大力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有力条件,资本经济为中国市场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制造业持续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不断鼓励个人参与到国民经济建设中来,为他们提供贷款和一系列有力政策,扶持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让中国人在本土舞台大展风采,比如三一重工,徐州重工,美的,海尔等等,这些制造业的领军人物已经深深扎根于国内市场,并且在国外市场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当然,中国政府大力扶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在起初并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中与国外大型企业的比拼,为制造市场的原始积累创造了有利条件。

要知道,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对实力庞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基本没有任何可以与之对抗的企业,国有企业的庞大身躯为本土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中国,由于13亿人口的巨大基数,可形成一批又一批的内地农民逐步加入制造业大军的态势。

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数十年后,仍然能持续地保持较低的工资水平,仍然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机械制造论文---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机械制造论文---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谈及中国是制造大国还是制造强国,或许会有许多人认为我国早已从制造大国晋级为制造强国,其实不然。

我国虽然近几十年飞速发展,但依然不能称之为制造强国,只能称为制造大国。

制造业是国家生产能力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成长。

30多年来,制造业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一直维持在40%以上。

中国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于制造业。

20世纪兴起的核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学技术等高新技术无一不是通过制造业的发展而产生并转化为规模生产力的。

其直接结果是导致诸如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国际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科学仪器、生物反应器、医疗仪器、核电站、飞机、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产品相继问世,并由此形成了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企业与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模式乃至人们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变化。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现代化和国家的富强、经济的繁荣就无从谈起。

制造业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石。

所以,要看我国到底是制造大国还是制造强国,显然得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制造业又与我现阶段所学的机械技术紧密相联,那么我国现阶段制造业水平到底如何呢。

中国机械制造业主要是194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也是和制造业的进步分不开的。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国制造业已经构建了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制造体系。

当今中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制造大国。

2008年以前,美国制造业增加值一直位居世界第一。

200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上升到21.22%,而美国为18.41%,日本为10.88%,德国为5.88%。

201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有关大国质量观后感1000字5篇

有关大国质量观后感1000字5篇

有关大国质量观后感1000字5篇大国质量观后感1000字精选篇1一个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不是看它生产什么,而是看它怎样生产,用什么工具生产,也就是用什么装备生产,所以,装备工业的水平,决定工业的水平,工业的水平决定国家的强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工业,异常是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大国重器》反映的只是我们装备制造行业巨大成就冰山一角,不仅仅讴歌火热的工业战线每一位工作者和轰轰烈烈的每一幅制造业场景,经过这些更能看到我们民族的精神和国家的完美明天,然而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取得的成绩不仅仅在于从业者的辛勤付出、不懈创新,更在于取得的一项项的核心技术!我们的核心技术决定了我们在相关行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每一项核心技术的问世都得来不易,靠的是企业带头人的卓越目光,靠的是研发人员及普通产业工人的的兢兢业业和不懈创新,靠的是国家给与的支持,靠的是一点点小创新的积累,靠的是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辛苦付出和探索。

无论是机床、工程机械、电气制造、重型装备、通用机械、船舶工业、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节能环保和智能制造等,还是关键零部件、基础件制造企业,每一个装备制造企业都在奋勇进发,奔向辉煌!我们的话语权正在一点点加大,我们掌握的核心技术正在一步步增强,我们的国之重器正逐渐成为国之利器,一步步走向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顶峰。

《大国重器》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

该片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经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展望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

可是要发展就要创新,个人是这样,企业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这样。

仅有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我们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大国重器》精选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机床、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电气装备、重型装备、通用装备、港机装备、船舶、关键零部件、节能装备等10余个重点领域、18家行业领军企业。

中国强国之路的思考与展望

中国强国之路的思考与展望

中国强国之路的思考与展望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庞大人口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有成为强国的愿望和努力。

近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和制造业大国。

然而,中国强国之路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就中国强国之路的思考与展望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实现强国梦的同时必须面对许多内外挑战。

中国的人口众多,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例如,环境污染、资源紧缺、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现实困难。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其次,中国还需要解决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问题。

中国是一个在全球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需要与其他国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

在解决国内问题的同时,中国还需要增强自己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

这就要求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着重考虑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强国之路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经济。

如今,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国需要加快转型升级,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创新型国家。

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培养和引进更多的高端人才,打破这种以数量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

同时,中国也需要解决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

官僚主义和腐败是中国国内面临的严重问题,它们阻碍了政府和发展的进程。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反腐措施,但仍然需要更加坚决地打击腐败现象,并推动政府领导干部实现廉洁从政。

展望未来,中国强国之路将充满机遇和挑战。

中国将继续推进开放,加强人民对自由和权利的保障,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还将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同时,中国还将以和平发展为基本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实现强国梦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详解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详解
(二)日本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日本制造业的成功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日本制
造性企业在全球500强工业企业中占据近150个席
位,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99毛基本上由制造业提供。虽
2
然二次世界大战结日本制造业带来了灾难性的重创,但是在二战后,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机械制造的精密工程、特种加工和制造系统自动化等关键技术得到了迅速应用并推广,使日本在战后短短3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R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R 2010
里又一跃称沟世界经济大国、制造强国。20世纪90
年代后,日本经济经历了"失落的十年"①,之后制造业虽然大量转移,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通过1良苦的企业重组和技术重组等措施的实施,日本竞争力得以恢复,综合竞争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o近年来,日本专门颁布了《振兴制造业基础技术基本法},又使其制造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纵观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政府干预、产业政策引导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是日本制造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运用精细化生产和精益化管理理念使得其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也是日本成为国际公认的制造强国的重要原因。此外必须指出,日本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方面最为成功之处就在于宫的生产模式创新。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互为依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先进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需求方,没有制造业的发展,服务业就失去了需求来源。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其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是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实现良性发展的有力支撑。
我国已经将制造业列为国家中长期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1),胡锦涛主席在2010年6月7日的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科学技术。”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决定将高端装备制造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要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优先发展先进航空装备和高速铁路交通等现金运输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制造装备,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不可分,从小宗产品甚至大中型生产制造,“MADEINCHINA”在全球的行业中出现更为频繁,为全球孰知。

中国现阶段可谓是制造大国,并没做到制造强国。

制造大国,“大”则是核心价值;制造强国“强”则是核心价值,二者二字区别,结论各有不同。

“制造大国”注重生产主力,产品品种,产品数量。

“制造强国”则注重科技进步,新式发展趋势。

制造强国不仅仅是对我国加工制造业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国际地位的肯定,对国际竞争力的认可。

针对中国,作为劳动密集型公司占绝大部分的一个国家,在成为制造强国的过程当中,亟需解决问题也更多。

对中国由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强国流程的科学研究,在困难中吸收知识,学习和成长,努力实现制造强国目标。

关键词:制造大国、制造强国、制造业一、绪论1、选题背景现如今中国当今世界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各式各样要求,中国的加工制造业还在迅猛发展。

尽管中国的制造业在迅猛发展,但他的实力却落后了美国、日本,排序世界第三。

据比较,美国的制造业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其加工制造业在其国内所占比例并不是第一,在美国服务业占比80%。

制造业的发展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实力高低,制造业是一个时代的发展根基,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国家实力表现,不管发展中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加工制造业都是不可缺少的。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在制造业行动指南,坚持不懈走中国特点创新驱动发展路面,坚持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化,培育人才,提升加工制造业综合性水准,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

根据“三步走”完成制造强国目标。

第一步,到2025年进到制造强国之中;第二步,2035年做到全球制造强国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创立一百年进到世界制造强国之中。

2、研究意义制造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根基,经济发展基础,对祖国可持续发展,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极其重要,是我国提高整体实力,提高社会经济实力的重要环节。

大国重器观后感(精选10篇)

大国重器观后感(精选10篇)

大国重器观后感大国重器观后感(精选10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国重器观后感(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国重器》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记录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历程的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它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就是我国重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

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

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

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

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的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

如今,“中国高铁”这个名词已经开始让世界耳熟能详。

继李总理在泰国为我国高铁作出推广、伦敦市长对我国高铁作出高度评价以后,阿根廷的采购计划也得以顺利签订。

关于中国由制作大国向制作强国发展过程的思考

关于中国由制作大国向制作强国发展过程的思考

关于中国由制作大国向制作强国发展过程的思考中国曾是加工大国,现在是制造大国,将来中国必将成为制造强国。

机械产品创新是机械工业科学发展的关键,中国机械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制造业生产总值世界第一,是“制造大国”,但机械工业还没有摆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模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握得不多,自主创新产品少,附加值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

科技自主研发之路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重要的策略。

目前,中国既面临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低中端竞争,又面临西方发达国家重振先进制造业的压力,面临严峻挑战。

数控技术是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自动控制、机械制造技术相结合的集成技术,其核心是数字化,可以引起机械工业的深刻变革,这就是“数控一代”概念的缘由和根据。

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仅要看产量,更要看结构。

从质量来看,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处于低端水平,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

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做嫁衣,中国的产业工人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创造利润。

而从结构来看,中国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服务型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低。

很显然,处于低端水平、低附加值阶段的中国制造业,其国际竞争力除了劳动力成本、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之外,并没有其他方面的优势。

让人担忧的是,很多地方和企业似乎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问题之所在。

而要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就必须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高端装备制造是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既包括传统制造业的高端部分,也包括新兴产业的高端部分,集中体现出技术上高端、居于价值链高端、占有产业链的核心部位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其发展水平决定着产业综合竞争实力。

面对挑战,制造业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而高新技术的应用正是这场变革中的关键力量。

那么在这种变革和调整的大环境下,我们大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来在将来的改革过程中得以崭露头角呢?不难看出,这个转换过程,本质上就是从重加工到重设计的转变,所以,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创新的能力和掌握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熟悉数字化加工,熟悉现代设计的工作流程和行业标准,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

结合专业谈一谈中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结合专业谈一谈中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

结合专业谈一谈中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引言] 全球制造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国。

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经济的含量,提出构建制造业强国的对策,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们选择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作为我们的专业,就做好了为制造业做贡献的准备,因而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对“我国应如何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为一个制造业强国?”这个问题作了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强国科学技术发展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制造业大国,但是,这两年,我从我的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这门课程中了解到,制造业大国远远不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我们要追求的是制造业强国。

有关研究也表明: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已超一成,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但是中国仍不是制造业强国,正开始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挺进。

下面,我就结合我所学的专业,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谈一谈我国应如何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为一个制造业强国。

首先,为什么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呢?新华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周树春在致辞中曾经表示,以核心科技武装的“中国创造”既是“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胜利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为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而在学专业基础课——机械制造基础时,一位学长的话个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他讲的是去参观一家国外的企业,看到人家的制造加工技术,再想想国内的制造业,连汽车外壳的曲边精度都达不到别人的水平,更不要说其他的环节……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要提出“中国创造”这个概念,原因就是我们国家想要真正成为强国,就必须得创新,就必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其次,要怎样才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将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为制造业强国呢? 这个我们得先了解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状况,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迅速提升。

大国崛起第二集观后感400字

大国崛起第二集观后感400字

大国崛起第二集观后感400字大国崛起第二集观后感《大国崛起》是一部关于中国崛起的纪录片系列,通过展示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的进步和突破,向观众展现了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强国的过程。

这部系列片不仅充满了震撼力的画面和信息,更引起了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思考。

在观看《大国崛起》第二集后,我对中国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第二集《制造业的地平线》主要讲述了中国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迈进的过程。

通过与德国制造业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业正迈入世界一流制造业阵营的努力和成果。

通过观看这一集,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投入。

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中国不仅享受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廉价劳动力,更在加大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下足了功夫。

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让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更有利的地位。

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的制造业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努力走向高端制造业。

此外,环境污染和劳动力成本等问题也需要得到有效应对。

观看这一集,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压力和挑战,并希望中国能够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除了制造业,科技领域也是中国崛起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第二集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这些突破不仅让我对中国科技实力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了希望。

中国投入巨大的科研经费和人力,推动了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正成为全球的领头羊,不断取得重要的科研成果和商业应用。

这些实力的崛起让我相信,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将为国家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竞争力。

通过观看《大国崛起》第二集,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科技领域的突破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和实力的不断提升。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前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为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历史证明,每一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世界强国的兴衰。

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

本论关于中国制造目前的情况,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当中,2010 年我国再次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历史上中国曾经是制造业的第一大国,但是大约在1850年前后,中国丢掉了这个位置。

经历了160年,我们又重回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个位置,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我们可以通过最新统计数据来更清晰地认识我国是制造大国这一事实: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已达22.7多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5. 85%;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超过20%,连续5年保持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地位。

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数量仅次于美国(130多家)。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不断追赶,尤其是近十年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制造大国的地位坚实而牢固,但我们距离强国还有- -定差距。

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的描述。

通过对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大致上可以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是规模和效益并举。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1. 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之一,已经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外竞争的加剧,中国必须转变思维和策略,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进行深入剖析,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

2. 中国制造大国的背景和现状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低成本劳动力和规模经济的优势使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国内市场的发展不平衡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加剧也对中国制造大国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3. 制造强国的定义和特征制造强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

制造强国应具备技术创新能力、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等特征。

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注重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4. 战略思考之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强国的关键。

中国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加强国际合作和引进先进技术也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中国才能在全球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生产出更高附加值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5. 战略思考之二:质量和品牌建设在过去,中国制造的产品往往以低价和大量出口为主导,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

然而,为了打造制造强国,中国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这需要企业加大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投入,建设诚信可靠的品牌形象,并注重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6. 战略思考之三:人力资源和技能培养制造强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中国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和技能培养的投入,改善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制度。

培养一批技术熟练、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实践与思考引言: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是中国当前经济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其核心是加快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整个制造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探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实践篇:当前,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从发展效果来看,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总体实现快速增长,世界制造大国地位不断稳固。

从投入产出情况来看,政府不断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优化制造业环境,创新政策和创新监管方式。

2015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制造业2025计划,明确制定了并推动了一系列全方位的制造业振兴计划,建立了智能制造等研究院,加强了制造业标准化和认证工作,加强了对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从创新方面来看,当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提速向纵科技向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核心技术还存在较大差距,高端装备中的关键零部件和核心部件依赖于进口,中小企业发展依然不稳定等。

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制造业的整体领导、加强政策制定、深化制造业创新、加强版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制造业标准和监管机制,提高技术创造和创意的含量,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

思考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对于中国来说,制造业不仅是经济支柱,也是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之一。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需要加快推进智能化转型,使制造业更加智能化、综合化和高效化。

要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信息融合,形成以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等为代表的新动能,并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先进制造业。

中国制造的崛起和强大

中国制造的崛起和强大

中国制造的崛起和强大: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辉煌征程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要是能有个外国牌子的电器,那可算是件了不起的事儿。

我邻居张叔家,好不容易托人从国外带回来一台电视机,那在我们那条街上简直就是“明星物件”。

每次我去他家玩,都忍不住对那电视机多看几眼,心里想着:“外国造的就是不一样啊,咱中国啥时候能有这么厉害的东西呢?”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在张叔家看动画片,我好奇地问张叔:“张叔,这外国电视为啥就比咱国产的好呢?”张叔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这外国的技术先进啊,人家在这方面钻研的时间长,咱还得努力追呢。

”当时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可心里却有点不服气。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也长大参加工作了。

有一年,公司派我去参加一个大型的科技产品展会。

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会场,准备好好见识一下那些国外的高科技产品。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展会彻底改变了我对“中国制造”的看法。

一进展会大厅,我就被眼前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产品惊呆了。

各种智能机器人在展示区里灵活地舞动着,它们有的能精准地模仿人类的动作,有的还能和人进行简单的对话。

我走到一个机器人面前,好奇地和它互动起来。

我问它:“你能给我介绍一下自己吗?”机器人用清脆的声音回答道:“我是中国制造的智能服务型机器人,可以为你提供各种信息查询、家居控制等服务哦。

”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旁边一位参展的大哥看到我的表情,笑着对我说:“兄弟,现在中国制造可不得了啦,这些机器人的技术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

”我连忙点头说:“是啊,真是没想到。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排排崭新的电动汽车。

这些汽车不仅外观时尚大气,而且在续航里程和智能驾驶技术方面都有了巨大的突破。

我正围着一辆车仔细研究的时候,一位汽车工程师模样的人走过来给我介绍:“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很多国家都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呢。

”我忍不住夸赞道:“这太棒了!以前总觉得汽车制造是国外的强项,现在咱们中国也能造出这么厉害的车了。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终稿]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终稿]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摘要: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广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行合资、战略联盟等措施,使制造规模逐渐扩大,能力迅速增强,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其从制造大国转变到制造强国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引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19.8%,超过了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已率先于2008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并且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202.0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1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近些年,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大批制造企业日益壮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与日俱增。

但是,中国制造业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低端,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创新能力低。

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附加值低,并且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问题突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国家之一,也可以说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

我国财政收入中的一半都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制造业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尤其是解决就业、创造外汇收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制造业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全球制造中心也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2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首先,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 但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薄弱。

在代表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大装备制造业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设计和制造成套设备的能力。

我国制造业加工制造能力在国际经济分工中一直处于低位,只能进行转包生产和来料加工,制造的是低附加值及高资源投入和高能耗的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和部件都依靠进口。

你的成就大国工程背后是中国制造观后感

你的成就大国工程背后是中国制造观后感

作为你的文章写手,我将根据你指定的主题,撰写一篇有深度、广度和价值的关于“你的成就大国工程背后是我国制造观后感”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你的成就大国工程背后是我国制造观后感”,以便你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我会首先介绍“你的成就大国工程”的背景和意义,接着分析我国制造观的影响和作用,然后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全面总结和回顾。

“你的成就大国工程”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一项旨在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

该工程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国际合作等,旨在推动我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制造观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制造观强调的是质量、效率和创新,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实现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从我国制造观的角度看,“你的成就大国工程”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战略,更是我国制造业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我国制造业在不断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你的成就大国工程”给予了我国制造业更多的创新机遇和发展空间。

我国制造观也对“你的成就大国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国制造业不仅要求量大好,而且要求质优精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发展。

从个人观点来看,“你的成就大国工程背后是我国制造观后感”这一主题,我认为我国的成就大国工程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战略,而我国制造观的深入实施更是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对于国家整体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制造业在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开拓国际市场,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回顾,“你的成就大国工程背后是我国制造观后感”这一主题,不仅仅是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更是我国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战略。

通过我国制造观的眼光,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你的成就大国工程”在我国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 中图分 类号] F 4 o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8 - 2 4 5 X ( 2 0 1 3 ) 0 6 - 0 0 0 1 - 0 6
改革 开放 三 十多年 , 中国经济崛起 的一个 重要 支柱
察 。纵观 制造 业发 展 历程 , 我 国制造 业 的增 长 主 要 依
1 . 我 国制 造 业 的产业 结构 问题 。制造业 的产业 结 构通 常 是指 各制 造 产业 的构 成及 各制 造产 业 之 间的联 系 和 比例关 系 。长期 以来 劳动密 集 型行业 仍 是 中 国制 造业 的 比较 优势 行 业 , 我 国仍 处 于 国际分 工 中 的低 端 位置 , 这说 明我 国制 造业 的 产业结 构 还不 合理 , 还 有很 多需 要 调整 的地 方 。这 突 出表现 在 我 国制 造 业大 而不 强, 特 别是 装备 制造 业不 强 , 制造 业 缺乏 发达 的产 业分 工体系, 还 没有 形成 强 大 的产 业 链 以及 制 造 业技 术 创 新 能力 十分 薄 弱 。 2 . 制造 业 的竞争 力 问题 。制 造 业竞争 力 是一 个涵


我 国制造业面 临的问题 、 机遇与挑 战
( 一) 我 国制 造 业 面临 的 问题
的今天 , 制造技术 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机械加 工技术 , 而是集机械科学、 电子科学 、 材料科学 、 信息科
学和 管理 科学 等诸 多 学 科 于 一 体 的新 兴 科 学 , 即成 为 “ 制造 科 学 ” 。然而 , 我 国仍 处 于 许 多重 大 技 术 产 品不
工地位。针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 中面临的 问题 , 结合世 界制造强 国的发展趋势 , 提 出中国制造与 中国工程联动发 展、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 制造服务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 中国从制造大 国迈向制造强 国的有中国工程 ; 服务型制造 ; 联 动发展 ; 制 造强 国

《向新向智 制造强国阔步启新程》观后感

《向新向智 制造强国阔步启新程》观后感

《向新向智制造强国阔步启新程》观后感以前呢,总觉得制造这事儿就是大工厂里一堆机器吭哧吭哧地干活儿。

可看完这个才知道,现在的制造业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得超级智能。

你看那些机器,不再是只会机械重复的“傻大个”了。

它们现在就像是一群有着超级大脑的家伙,能自己思考、自己调整,就像科幻电影里那些聪明的机器人一样。

比如说那些自动化生产线,以前可能得好多人在旁边盯着,就怕出个小差错。

现在呢,好多环节都靠智能系统在把控。

这就好比有一个超级管家,事无巨细地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而且这种智能化制造可不仅仅是为了偷懒少用人,而是能让产品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这就像你做蛋糕,以前靠感觉放材料,现在有了精确的智能助手,每次做出来的蛋糕都完美得不得了。

再说说创新这一块。

哇塞,现在的制造企业就像一群充满创意的艺术家。

以前的产品可能都是中规中矩的,现在那是花样百出。

新的材料、新的设计、新的功能,感觉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惊喜的魔法盒子。

而且这些创新还特别接地气,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花架子,而是真正能满足我们生活里各种需求的好东西。

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那种绿色制造的理念。

这就像是制造业在努力做一个爱护地球的乖宝宝。

不再是只追求产量和利润,而是考虑到怎么减少污染,怎么让资源利用得更合理。

就像我们生活里提倡的垃圾分类一样,制造业也在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大步迈进。

不过呢,看到这些高大上的东西,也让我想到咱们国家制造业一路走来不容易。

从以前那种靠人力、靠模仿的阶段,到现在成了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先锋,这背后得有多少人在努力啊。

那些工程师、科研人员就像一群默默奋斗的超级英雄,一点点把咱们的制造业推到了今天这个厉害的位置。

这个片子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制造强国未来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

我都有点小激动,想看看在这个向新向智的道路上,咱们的制造业还会变出什么更酷的花样来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已经将制造业列为国家中长期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1),胡锦涛主席在2010年6月7日的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科学技术。”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决定将高端装备制造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要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优先发展先进航空装备和高速铁路交通等现金运输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制造装备,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2、世界制造强国发展趋势纵观全球制造业发展历程,在全球化、网络化、高
新技术化、绿色化等发展趋势的驱动下,制造业在生产区域上,正逐渐由一国制造生产向跨国制造生产转变;在生产方式上,正逐渐由实体制造向虚拟制造转变;在生产模式上,正逐渐由单纯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由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一)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美国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当今世界仍然稳居首
一、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1.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1.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问题。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通常是指各制造产业的构成及各制造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长期以来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行业,我国仍处于国际分工中的低端位置,这说明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还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这突出表现在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不强,制造业缺乏发达的产业分工体系,还没有形成强大的产业链以及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
(二)日本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日本制造业的成功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日本制
造性企业在全球500强工业企业中占据近150个席
位,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99毛基本上由制造业提供。虽
2
然二次世界大战结日本制造业带来了灾难性的重创,但是在二战后,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机械制造的精密工程、特种加工和制造系统自动化等关键技术得到了迅速应用并推广,使日本在战后短短30年
重新超越日本。进入21世纪,美国政府又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计划,鼓励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低端制造业向海外转移。2012年以来,美国又提出制造业回归计划,将部分高端制造业重新迁回美国,带动制造业高端化的进一步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新一代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己经成为美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从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美国制造业能如此成功、如此强大,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先进科技的持续应用和推广是分不开的。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 作者:
———————————————————————————————— 日期: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摘要]制造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决定着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高端制造装备的国家需要重大的需求和面临的发展机遇,讨论制造装备研发的主要任务。
国家的需求与发展机遇
制造业真正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在产业链上具有非常强的带动性。我国虽然是世界制造大国,制造业占国家30%的产值,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
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姑的制造技术仍有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高端装备制造技术落后,对国家各领域发严重。
2.制造业的竞争力问题。制造业竞争力是一个涵盖制造业本身以及有关要素、关系和行为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系统,对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应该从多维度、多视角着眼,从系统能力的角度对其进行综合考察。纵观制造业发展历程,我国制造业的增长主要依颇于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方式,高消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致使产业内效率提升问题依然严峻;我国制造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导致制造业的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不足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是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不f圭和产品同质化趋势的根源,也是导致制造业市场营销和拓展能力不足致使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中国制造;中国工程;制造大国;制造强国;高端制造
引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支柱是中国制造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早在2006年,中国制造业总量就己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制造大国。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仍被冠之以"制造大国"的称号,却迟迟没能跨入"制造强国"的行列。我国制造业发展还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能够克服这些问题并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3.制造业的协同创新问题。在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的今天,制造技术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机械加工技术,而是集机械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新兴科学,即成为"制造科学飞然而,我国仍处于许多重大技术产品不具备自主生产的能力及技术附加值高的设备不得不依蛐进口的尴尬境地。归结到底,在于制造业内部自主创新力度不足,特别是创新人才不足,加之企业自成体系、企业间协同创新不足以及产学研条块分剖,协同力度亟待加强
位,尤其是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更是鲜有竞争者与之匹敌。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忽略了制造技术的发展,致使国内汽车和家电行业在竞争力方面不敌日本。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制定并实施针对制造业发展的一系列计划,制造业地位重新被确立。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汽车行业在欧美市场份额己经
里又一跃称沟世界经济大国、制造强国。20世纪90
年代后,日本经济经历了"失落的十年"①,之后制造业虽然大量转移,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通过1良苦的企业重组和技术重组等措施的实施,日本竞争力得以恢复,综合竞争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o近年来,日本专门颁布了《振兴制造业基础技术基本法},又使其制造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纵观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政府干预、产业政策引导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是日本制造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运用精细化生产和精益化管理理念使得其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也是日本成为国际公认的制造强国的重要原因。此外必须指出,日本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方面最为成功之处就在于宫的生产模式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