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 世俗中的风流——《溜索》的“非构思”解读

合集下载

《溜索》寻美解读

《溜索》寻美解读

《溜索》寻美解读平中见奇语言美《溜索》的语言平淡朴实,不玩弄花巧;描写人物以白描居多,语句大多为口语,看似通俗却十分精准,有以少胜多的力量。

多用单音节词。

汪曾祺先生认为,避开书面语言的双音节词,采用口语单音词,是使文章“脱俗”的一种方法。

阿城在《溜索》中尽量减少虚词和双音节词的使用,通过单音节词增加语言表达的张力。

比如,“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中,“急”比“急忙”更干净利落,节奏更紧凑;“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早”比“早已”少了副词“已”,偏正式词语“石壁”减为单音节词“壁”,不影响意义表达的同时更显干净利落;“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旋、扎”与“飞旋、扎落”相比,更加短促有力、节奏感强,写出了雄鹰展翅飞翔时动作的迅猛、连贯,突出了力量美。

词性转换独特。

阿城小说在用词上的另一特色,是把一些常用词用得十分新鲜,或者说,“是把一些常用词用得极不寻常”。

词性转换是达到这一效果的方法之一,作者将某些词的词性改变后运用到句子中,从而使表意更加精准,同时创设真实的画面感。

例如,“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一句中,将形容词“细”变为动词使用,写出了首领若有所思之状,结合后面的“满脸冷光”和“腮上绷出筋”来,可以感受到首领对大自然是充满敬畏的。

同时,“细”字还给人一种目光坚定之感,虽然怒江如此凶险,但首领不会退缩。

如果将这个“细”字换成“眯”字,就带上了一种蔑视的色彩,与所要表达的情感不符。

短句结构简单。

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明白晓畅。

汪曾祺先生认为,语言要明确生动,就要尽量把句子写短,能切分就切分。

《溜索》在人物对话和多种细节描写中都运用了简练的短句。

比如: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首领把裤腰塞紧,曲着眼望那鹰,说:“蛇?”几个汉子也望那鹰,都说:“是呢,蛇。

”这两个情节中都加入了问答对话,语言简练到不能再少一个字,且充满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

解读《溜索》语言之美

解读《溜索》语言之美

解读《溜索》语言之美作者:江燕来源:《语文天地》2021年第03期《溜索》是著名作家阿城的小说,被选入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

文章以凝练传神的语言和作者特有的视角对滇西的马帮生活进行了生动描述。

小说递进式层层烘托的艺术效果、舒缓有致的节奏刻画、凝练且丰富的语言特色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一、平中见奇——语言简约之美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并非用词越多越好,相反在用词简洁凝练的情况下,却能将意思表达充分是最成功的。

作家阿城的小说语言在用词方面具有淡、少、轻三个特点,简短的用词使得阿城的作品传神且精妙,给读者以“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之感。

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阿城的用词简洁特征为切入点,对其作品进行阅读,并从中感悟作品以少胜多的曼妙之美。

比如,引导学生体会开篇第一句的描述,用小腿在马上“磕”了一下,一个“磕”字非常简练,却真切地刻画出马帮和马的关系,表现出了马帮首领对马发自内心的怜爱以及对马的熟练驾驭程度,而这就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描写,一个“磕”字胜过一大段马帮首领对马怜爱的解释性描写。

此外,对鹰的描写也极具特点,同样是简洁凝练的语言,却表现出了鹰的特征,使人读后产生一语中的之感。

比如,“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其中的“一歪身”三个字描写充满了画面感,使人反复看到了侧身飞翔的鹰;而一个“扎”字,则更加准确地刻画出了鹰的飞翔速度之快,一个字远胜过用一段文字对鹰的飞翔速度的刻画。

此外,在对峡谷峭壁进行描写的过程中,有这样一句“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其实绝壁应是一幅静态的画面,但是,在马帮人眼中,这个静态的绝壁却是具有动态特征的,作者以简短的一句话,就展现了峡谷陡峭深邃的特点,不仅使读者体会到了峭壁之深、之高,同时也为后文马和牛在过峭壁时候表现出的胆怯做了铺垫。

也就是说,在这简短的一句话描写中,不仅交代了环境背景,同时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简洁凝练的语言特色进行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溜索》高超的语言艺术所构建出的多层审美空间

《溜索》高超的语言艺术所构建出的多层审美空间

《溜索》高超的语言艺术所构建出的多层审美空间作者:程诚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8期内容摘要: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载体,作家通过语言传递自己的思想,读者通过这一媒介来感受作品的魅力。

在当代作家中,阿城因其作品特有的语言风格在文学界独树一帜,他的小说《溜索》也因为文质兼美而被选入初中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

本文就从语言的音韵节奏和语言的含义两个层面出发,对《溜索》一文中字、词、句的选择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从而体会作者通过高超的语言艺术为我们所构建起的多层审美空间。

关键词:《溜索》语言艺术审美空间语言是文学家构筑形象体系,传达审美信息的物质材料和媒介。

[1](P85)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和读者必须在语言这个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接收,既然语言是一种媒介,那么不同风格的语言就会带来不同的阅读效果和审美感受。

《溜索》一文出自阿城的笔记小说集《遍地风流》,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很好地展现,下面,笔者就从语言的音韵节奏和语言的含义两个层面来分析作者为我们建构出的多层审美空间。

一.语言的音韵节奏《溜索》一文非常显著的两个特点就是大量地使用叠词和短句,这使得文章读起来具有一定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1.叠词中调质的暗示意义《溜索》是阿城的一篇隨笔小说,篇幅虽短,但却使用了38次叠词,这使得文章读来朗朗上口,具有一种表层的音韵之美。

除此之外,小说在叠词的选用上还体现出一种深层的音韵之美,具体来看,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选用了两种叠词的搭配形式,一种是常见的搭配,如“慢慢流、望望天、黏黏的血、急急地离开”等,还有一种是陌生化的搭配,如“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2](P26)。

在这句话中,作者使用了两组陌生化的搭配,除了给人一种新鲜感之外,这些叠词的调质还富有暗示意义,由“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一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要表现怒江磅礴的气势,那么相应地选用了具有去声韵的“亮亮”二字,读来有一种铿锵之感,暗示了怒江的波涛汹涌;同样,“隐隐喧声腾上来”一句,作者使用“隐隐”来形容声音“腾”的样子,也具有暗示性,这里我们不妨进行一个联想,即我们经常会用“蒸腾”一词来描述高温油锅上方波浪式的热气,所以“腾”这个动词往往用来描述波浪式上升的东西,在原文中,声音是随着阵阵水流发出的,因此这里的“喧声”也具有波浪式散发的感觉,再来看“隐隐”二字为上升韵,发音时中间会有一个拐点,大体如v字形,呈现弯曲之感,与“腾”字所形容的波浪式“喧声”暗合,比常用搭配“阵阵喧声”的表达效果好。

解读《溜索》——寻求民族大美之魂

解读《溜索》——寻求民族大美之魂

寻求民族大美之魂——解读《溜索》阿城的《溜索》,寻根民族传统文化,立足弘扬民族精神。

本文从四方面深掘《溜索》文本价值,第一,渲染环境之大美;第二,物象象征之大美;第三,英雄生命之大美;第四,寻根民族之大美。

寻根大美阿城传统文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韩少功、阿城等为代表的作家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彼时的中国,正深受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我们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质渐渐流失,民族之根如何体现在文学创作中,是“寻根派”作家们着力探索的一条路径。

作家韩少功曾这样说:“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

”观照当下,“寻根派”以其高瞻远瞩唤醒民族的文化自信,着力探求中华民族绵延的立身之本。

如果将阿城的小说《溜索》放置在如此阔大的文化背景下,那么,我们就不难窥见统编教材的编者意图。

《溜索》位于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属于自读课文。

这篇小说展示的是一群马帮汉子面对怒江天险、万丈峡谷,运用溜索成功渡江的故事。

作家阿城以“溜索”为写作抓手,运用这种传统原始的渡河工具,将马帮汉子们野性阳刚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小说糅合多种创作要点,将情境渲染、他物象征、反差对比诸多要素融入作品之中,借此展现生命之大美、民族之大美。

第一,渲染环境之大美。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作为小说创作的核心之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有的环境描写是为了用看似无心的着笔推动情节发展,有的环境描写则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审度人物面对此环境的心理状态、气质品格、精神价值。

毕飞宇在谈到鲁迅的《故乡》时说:“即使是虚构,鲁迅也不会做过多的选择,他必须,也只能‘冒了严寒’回去。

”这个“冒了严寒”,便是将“我”回乡的心绪、呐喊的初衷,放置在特定的情境之下。

回到《溜索》上,阿城一开笔,便写到浪涛滚滚的怒江,“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只不过,“怒江”奇险、奇重,作家却着笔轻盈,似是没有一下子把读者吓到。

植根细节,精妙对比,彰显人物形象——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溜索》文本解读

植根细节,精妙对比,彰显人物形象——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溜索》文本解读

植根细节,精妙对比,彰显人物形象——部编初中语文九年级
《溜索》文本解读
《溜索》是中国现代散文大师鲁迅先生的一篇代表作品。

本文主要讲述了“岳阳楼上拥怒云而来”的壮美绝伦的景象。

然而,在这壮美之景背后,却隐藏了一个巨大的人的苦难和不幸,正是这种悲剧性的对比,构成了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首先,本文植根于细节的描写之中。

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描写句开始,作者通过详细细致的描写和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得读者完全能够感受到景色的瑰丽壮丽之美。

无论是“虹云拥踞”的气势,还是“群山环抱”的自然美,作者都用细致入微的描写方式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本文又展现出了精妙的对比手法。

景色的美妙犹如我方在坦荡的天地间溜索,畅游无垠,但是,当“我无力回天地”之时,便彰显出了人的渺小,以及人与大自然的悲壮真实。

这种对比手法,既强化了文章的主旨,也使得整篇文章显得更具有思想深度。

最后,在对比中,作者彰显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虽然,平生失意,绝望之时却依然不失意气,但是,泰然自若,表现出一种堂堂正正、昂然向前的人格。

这既反映了主人公的坚毅品质,也助益于强化文章主旨的感染力。

总之,《溜索》作为鲁迅先生的一篇代表作品,通过植根于细节的描写、精妙的对比手法以及人物形象的彰显,构成了一种
瑰丽夺目的艺术特色,让读者在欣赏文章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了景色之美,也品味到了人性之深。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溜索》教学说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溜索》教学说课课件
(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极其利索地溜索)
⑤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怒江峡谷 的狭长)。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 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一个一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 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纷纷 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剩下的汉子也决定溜索)
⑥牛早卧在地上,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 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 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 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 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 那边的汉子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 的牛哀哀地叫着(通过对牛的刻画侧面写出了怒江峡谷的 险恶高峻),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 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子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 过去。
⑧猛听得空中一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 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 (领队过溜索) ⑨牛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 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 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溜索后,决定再次行感悟 欣赏写作特色
1.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 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 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 一颤,惨叫一声。
跳读感悟 欣赏写作特色
2.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 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 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 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 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 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PPT《溜索》部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PPT《溜索》部编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首领瞟一眼汉子们。
首领用眼“瞟一眼”,即有汉子站出来,表现出首领受 人尊敬的地位,也体现出他和汉子们配合默契。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 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首领的“吼”“送”表现了首领认 真负责、关心他人的品质。
鹰的衬托
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一个“扎”字写尽了鹰飞得急速迅猛的特点。扎进
声音里,从侧面衬托出怒江奔腾、咆哮的气势。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 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写大鹰在汉子身下移来移去,侧面衬托出那瘦小汉子 溜索时距离岸边又高又远,表现溜索的艰险,反衬汉子的 英勇无畏。
………… 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手倒手拔索,
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本段运用一系列动词,传神地写出了这个精瘦短小的马帮汉子身手敏 捷矫健,溜索技术纯熟,让人叹为观止。
②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 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语言描写。简练的语言,体现出首领与汉子们配合得十分 默契。
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神态描写,“懒懒”“稳稳”“笑一笑”表明首领早已 见惯这样的场面,体现出首领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性格。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 一动不动。
溜索前,首领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体现了他细心、 认真、负责的性格特征。
“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软下去”“淌出两 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这些描写生动地体 现了溜索前牛的惊恐失态之状,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的高峻、 险恶。

浅谈《溜索》中的风流

浅谈《溜索》中的风流

浅谈《溜索》中的风流作者:潘雨菲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2期内容摘要:阿城的《溜索》作为新笔记小说《遍地风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以客观、平静、原生状态的叙述口吻,以简洁直白不事雕琢的文字,以一种潜隐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者视角,描摹了相较我们遥远的偏远土地上所发生的世俗中的人和事,于其中蕴藉着极具阳刚和野性之美的民族民俗之美。

关键词:阿城《溜索》风流阿城在七十年代流浪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时,随手写下了一些文字,有关一些情绪、场景、和对一些人物和事物的印象,正是这些简短的文字,汇聚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各个土地上不同的风俗、风貌与风度,尽显中国大地之别样风流。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的《溜索》一文便是选自阿城的《遍地风流》,因此,文本将从其中的三重“风流”来详细分析《溜索》一文中的丰富内蕴。

一.物之风流《溜索》中写了很多物象,有人物,一是位于显处的刚强精悍的马帮汉子们,一是位于隐处的叙述者;有动物,有勃发矫健凌厉的雄鹰,有静如伟人傲然的马,也有抖抖索索的牛;有景物,奔腾呼啸森气凛然的怒江,万丈陡峭的崖壁和峡谷,邈远的天;有风物,一直隐隐闷闷的雷声,慌慌后复郎朗的牛铃,还有坚若磐石的索……闷雷声和牛铃声贯穿全文始终,从溜索前初听雷声的不在意,到疑惑,到明了原来这闷雷声并非天公作响,而实则是自己万丈壁顶下那滚滚怒江敲击崖壁所喧腾上来的声音,方觉惊颤和抖索,再到战战兢兢的过溜索期间,由于过分的惊遽和身临其中,不复觉察到雷声,直到终于过了溜索,吊着的心松了下来,方又觉出闷雷一直响着,这一隐隐闷闷的雷声,将整个事件的过程、所有的人物与动物的行动与表现,都笼罩在一个及其险峻的环境中,一个极其紧张战栗的氛围与基调中。

而三次牛铃,则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发展过程和人物心理情状。

第一次写牛铃是马帮们快到怒江山口时,铃铛们慌慌响起,作者用笔及其简省,一个“慌慌”使我们仿佛能透过这个杂乱的声音,看见牛队因遭遇了汉子们“连珠脆骂、拳打脚踢”而慌乱躁动起来的情貌,又似乎隐喻着一丝不同寻常的使人心中不由惶惶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情形作了一个小小的铺垫。

第7课《溜索》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7课《溜索》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7 溜索一、说教材《溜索》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多篇小说,对这一体裁已经比较熟悉。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在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理解小说的主题及其社会意义,并进一步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溜索》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与之前的现代小说《孔乙己》以及讽刺小说《变色龙》,在风格、情节、语言等方面有很大不同,我们需要进行比较学习,来深入理解《溜索》的独特魅力。

二、说学情学生通过对本单元小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有梳理情节的能力和简单的语言赏析能力。

《孔乙己》、《变色龙》重点讲解了依据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已经能够通过人物形象分析初步理解主题。

但学生对笔记小说接触较少,需要教师的引导来理解文本的艺术创作手法。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引导学生自主研读。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特点,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特点。

2.结合重点语句鉴赏文章语言的特点,体会文章特有的语言特色,分析人物形象,感知艺术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感受文章独特的描写视角,获得对文章描绘的物与人的美感体验。

感受我国人民的智慧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善于观察环境,激发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四、说教法学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批注法、小组合作学习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设想:在已知的基础上接触未知,用已有的小说阅读经验和体验去阅读新的文本是简单快捷高效的方式。

本课我们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一)导入新课ppt图片展示。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是世界三大峡谷之一。

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

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

别样的风流——《溜索》

别样的风流——《溜索》

别样的风流——阿城《溜索》一、文本解读《溜索》是当代作家阿城的短篇小说集《遍地风流》中的一篇小说,描写的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马帮汉子溜索跨越怒江大峡谷的经历。

小说故事极为简单,开头就是“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

谁不信呢?下一句是“首领也不多说”。

首领又不和谁多说呢?后面也只写一群马帮汉子过溜索,至于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路上经历了什么,“我”为什么和马帮汉子在一起,小说都没有交代,却把视线转到马、牛、鹰、峡谷上去了,马迟疑,牛缓慢,鹰盘旋,峡谷奇险。

至于一般小说时常表现的矛盾冲突与戏剧,更是淡化。

小说写溜索,处处通过“我”的感受来写,比如:听到“隐隐闷雷”“不信”就是怒江;刚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俯望那江,“心中一颤”;上溜索“战战兢兢”;下了溜索“腿子抖得站不住”“小肚子胀得紧。

像有尿,却不敢撒,生怕走了气再也立不住了”“眼珠涩涩的”;最后离开时“风吹得身子抖起来”。

如此真切再现了一个初历者溜索前后的体验。

而且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好像每位读者都是“我”,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小说写马帮汉子,也是以“我”的视角叙述。

“我”看坐在马头的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一个“细”表现我的首领的仰望;“我”看瘦小汉子溜索,“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一个“小”极富有画面感;“我”看首领溜索,那叫一个痛快。

“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

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

”一个“飞”首领溜索只在一瞬间,“我”的一个转身他早已完成高难度动作。

追随“我”的视角,见证了一场溜索的盛宴,马帮汉子面对险境的那份沉着、从容、冷静,让人惊叹。

自然的风度也让人惊叹。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外天公浇地。

雷总不停”,“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依然是闷闷的雷”,“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像闷雷一样的怒江涛声,形象生动又准确,因为怒江在深谷里,江涛声响只能沿着峭壁向高处升腾,直达天空,又受到周围连绵峰峦的挤压围堵,最终如闷雷在天上隐隐作响。

别样的“风流”——读阿城的《溜索》

别样的“风流”——读阿城的《溜索》

别样的“风流”——读阿城的《溜索》◎朱再枝(无为第三中学,安徽芜湖238300)◆细读·同文摘要:《溜索》是阿城新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淡化”是其审美特质与价值追求。

《溜索》因淡化故事性、情节典型性及矛盾尖锐性而呈现出别样的“风流”。

《溜索》文本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存在的价值。

阿城新笔记小说的审美追求与价值取向为读者解读、欣赏《溜索》打开了另一扇窗。

关键词:《溜索》 笔记小说叙事情境 主题表达 情节结构阿城的《溜索》被选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

与以《棋王》为代表的“三王”系列小说相比,《溜索》似乎被评论界边缘化了,对其的解读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选入教材后,教材编者在“旁批”与“阅读提示”部分从故事情境、语言特点、言语形式、叙事对象与视角等角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溜索》的思维原点,但这思维原点的价值转化与教学过程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与重估文本,确立能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价值,以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

《溜索》选自《遍地风流》。

阿城在《遍地风流》自序中写道:“《遍地风流》《彼时正年轻》和《杂色》里的一些篇什,是我在上山下乡时无事写的。

”①阿城于1968年参加上山下乡运动,并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

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蕴育出阿城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世俗化的创作个性。

阿城在给法国杜特莱教授的信中写道:“笔记这一文类消失了。

这是我想写笔记小说的理由之一。

”②《遍地风流》是阿城对笔记小说的实践,共收入《峡谷》《溜索》《洗澡》《雪山》《湖底》五篇文章,从题材选择、主题呈现与叙述腔调来看,《溜索》呈现出别样的“风流”。

解读《溜索》,是我们认识阿城笔记小说的价值选择。

对于笔记小说,阿城有独特的认识。

他在给法国杜特莱教授的信中写道:“这种文类大概同时具有诗、散文、随笔和小说的特征。

可以通过它把我们的许多遗产传之后世,同时可以在描写中超前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例如句子的节奏、句调、结构、视角等等。

”③可见,阿城在继承古代笔记小说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一些现代性元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溜索》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溜索》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溜索》知识点总结1【主题思想】课文讲述马帮借助溜索飞渡峡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的孤悬、高峻、险恶,又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赞美了马帮汉子粗犷豪迈的性格和勇敢无畏的精神,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时镇定自若的姿态。

2【文章结构】开端-等待溜索发展-决定溜索高潮-惊险溜索结局-到达对岸3【文学常识】溜索是一种原始的渡河工具,文中指怒江大峡谷-带的人们渡江的方法。

文章以此为题,点明了核心事件,也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溜索》收录在阿城的短篇小说集《遍地风流》中。

《遍地风流》-共分为四辑:一是“遍地风流"(5篇),二是“彼时正年轻”(14篇),三是中“杂色”(38篇),四是“其他"(2篇)。

其中的作品在选材上多以日常生活或普通人物为主,大部分都很短,长的也就数千字。

《溜索》是其中的代表作,该文写在《棋王》(1984)之前,是一篇主要表现滇西马帮的生活的优秀作品。

世界与思想息息相关。

以韩少功、阿城为代表的“寻根派”作家们以深远的忧患意识、前瞻的文化眼光、独特的写作视角,将民族传统习俗、民族文化思想、民族个性审美融于创作之中,虽然作品里所写的生活,所绘的场景脱离现代视角,但是,其中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心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认真探究。

民族经典当永流传,民族精神当永弘扬,民族文化当永继承,民族之魂当永扎根。

人不能仅仅着眼当下,还应继承与反思过去,才能更好地朝向未来。

4【词汇-8个】词汇拼音造句或解释跺duò脚 用力 踏地:~脚。

盘桓 pán huán徘徊;逗留。

探视tàn shì看望:~病人。

俯身fǔ shēn低身弯腰。

扭绞niǔ jiǎo用两股以上的条状物向相反方向转动。

寻思xún si思索;考虑。

呼哨hū shào口哨。

涓涓juān juān细水慢流的样子:~清泉。

5【多音字-2组】词汇拼音词汇释义旋xuán旋转谓围绕着作圆周运动;转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溜索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溜索教案

第7课*溜索【教课目的】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故事情节。

2.理解环境描绘的作用,剖析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尝富裕特点的语言。

3.学习驮队团结协作、相互相信、关怀爱惜的质量,领悟人会在艰辛磨练中成长的内涵。

【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溜索”吗?溜索是原始渡河工具,用两条或一条绳子,分别系于河流两岸的树木或其余固定物上,一头高,一头低,形成高低倾斜。

溜索不单能够溜渡人,并且还能够溜渡货物、牲口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阿城的《溜索》,见解一下驮队飞渡峡谷的惊险场面。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语。

2.认识作者。

3.这篇小说写作的线索是什么?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小说写了哪些形象?谁是主要人物形象?明确: 1. 生字:睹 (d ǔ)腮(sāi)呕(ǒu)...绞 (jiǎo)跺(duò)瞬间(qǐnɡ)...狐疑 (y í)猛然(mò)盘桓(huán)...锱铢(z ī)拽起(zhuài)脖颈(ɡě nɡ)...撒泄(s ǎ)脑髓(suǐ)铃铛(línɡ)...探视(t àn)俯身(fǔ)战战兢兢(jīnɡ)...词语:盘桓:彷徨;停留。

瞬间: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达成,相当于一会儿。

千钧之力: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当心翼翼:形容特别惧怕而轻轻颤抖的样子。

也形容当心慎重的样子。

拳打脚踢:用拳打,用脚踢。

形容痛打。

飘飘悠悠:指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地浮动。

2.阿城,原名钟阿城,原籍重庆江津,生于北京。

是今世寻根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其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除小说外,还创作和改编剧本。

代表作是小说《棋王》。

3.小说题目“溜索”即线索。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怒江大峡谷的故事。

4.小说写的人物形象有领队、驮队队员、“我”,物象有鹰、骏马、牛。

领队是主要人物。

二、研读课文——掌握内容研读课文,小组合作,思虑以下问题。

是“我” 非“我”——《溜索》叙述视角赏读

是“我” 非“我”——《溜索》叙述视角赏读

是“我” 非“我”——《溜索》叙述视角赏读◎郑 丹(怀宁县振宁学校,安徽安庆246100)◆细读·同文摘要:《溜索》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同时创造性地运用了省略主语的写作手法,全文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人格主语“我”,不设定“我”的身份来历,刻意让“我”变小,让读者变大。

这种既是亲历者又是见证者还是隐藏者的叙述视角,是“我”又非“我”,注重主观体验,淡化情节,营造典型情境,突出了文本诗趣的艺术,达到了平中见奇、淡而有味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叙述视角 强化读者 真实体验 《溜索》《溜索》节选自《遍地风流》,属于笔记小说。

阿城认为,“这种文类大概同时具有诗、散文、随笔和小说的特征。

可以通过它把我们的许多遗产传之后世,同时可以在描写中超前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例如句子的节奏、句调、结构、视角等等”①。

这里仅以《溜索》为例,谈谈阿城小说叙述视角运用的匠心。

在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像纪昀那样的“忠实”记录者,表面上虽经常使用第一人称,不过那些向“余”讲述故事的人使用的却是全知视角。

[1]同为笔记小说,《溜索》也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但“我”的感受是被限制的,这就摆脱了传统笔记小说第一人称视角徒有形式的弊端;同时,作者还创造性地运用古代文言省略主语的用法,全文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人格主语“我”,没有设定“我”的身份来历,刻意让“我”变小,让读者变大。

这种既是亲历者,又是见证者,还是隐藏者的叙事视角,创造了一种是“我”非“我”、隐隐约约的艺术化的表达效果,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一、强化读者体验,着重生理反应小说家毕飞宇说:“无论写小说还是读小说,绝不只是精神的事情,它牵扯到我们的生理感受,某种程度上说,生理感受也是审美的硬道理。

”②《溜索》以“我”的情绪变化和生理反应落笔结构全篇:听到“隐隐闷雷”“不信”就是怒江;刚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俯望那江,“心中一颤”;上溜索“战战兢兢”;下了溜索“腿子抖得站不住”“小肚子胀得紧。

寻求民族大美之魂——解读《溜索》

寻求民族大美之魂——解读《溜索》

I 备教I 本版编辑/范宇飞•解读《溜索》◎司艳平(永康外国语学校,浙江 永康321300 )摘要: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中阿城的《溜索》,寻根民族传统文化,立足弘 扬民族精神。

从渲染环境之大美、物象象征之大美、英雄生命之大美、寻根民 族之大美四方面来深振《溜索》的文本价值,从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深刻 理解编者意图。

关键词:寻根《溜索》 阿城 传统文化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韩少功、阿城等为代表 的作家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 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民族之根如何体现在文学创作中,是“寻根派”作家们着力探索的 一条路径。

观照当下,“寻根派”正是以其高瞻远瞩 唤醒民族的文化自信,着力探求中华民族绵延的立 身之本。

如果将阿城的《溜索》放置在如此阔大的文 化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窥见统编教材的编者意图。

《溜索》展示了一群马帮汉子面对怒江天险,用溜 索成功渡江的故事。

作家阿城以“溜索”为抓手,糅合多种创作要点,将情境渲染、他物象征、反差对比等诸 多要素融入作品之中,将马帮汉子们野性阳刚的一面 展现得淋漓尽致,借此展现生命之大美、民族之大美。

一、渲染环境之大美环境描写作为小说创作的核心之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有的环境描写是为了用看似无心的 着笔推动情节发展,有的则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 物形象.将人物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审度人物面对此环境的心理状态、气质品格、精神价值等。

毕飞 宇在谈到鲁迅的《故乡》时说:“即使是虚构,鲁迅也不会做过多的选择,他必须,也只能’冒了严寒’ 回去。

”这个“冒了严寒”,便是将“我”回乡的心绪、 呐喊的初衷,放置在特定的情境之下。

《溜索》中,阿城一开笔便写到浪涛滚滚的怒江,“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怒江奇险、奇重,作家 却着笔轻盈,似是没有一下子吓到读者。

“山不高,口 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用笔节省,干脆利 落,不多一丝,不少一毫,但读者的心却被紧紧揪了起来。

阿城《峡谷》《溜索》》评讲素材

阿城《峡谷》《溜索》》评讲素材

小说解读
• 小说围绕峡谷来写,峡谷被“直着劈开”,这里用了一 个比喻的,但起初并不被我们注意,直到他说“大约是那刀 有些弯”,这喻体才出现,不着痕迹,好像是自说自话。接 着,开始写峡谷四周,从峡口写到一株倒地的大树,到峡顶 的一线蓝天,到空中一只移来移去的鹰,读者的视线随着作 者的描写逐渐上移,空间的变换转移极其自然。至于作者写 树,也是极有意思,“似乎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 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本是死树,但作者活写,于是 整个画面也活了起来,加上空中的那只鹰,本来一个静的峡 谷,忽然多了些动的因素,不知道可不可以说“静中有动” 了。接着视线又下来了,作者转写峭壁,写石头,石头是 “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 根,又是一个比喻和拟人,但作者并不刻意追求句式的工整 与完善,他是极自然地写出。石头是静的,于是他配之以两 只吐着芯子的四脚蛇,人走过峡谷时落下的小石子,于是画 面又动了起来,甚至还可以听见声响,是“左右荡着升上去 的”。路上一座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这比喻 也新奇,将“门”比作“睡觉的人”,愈发死气沉沉起来。 是的,在骑手和马未出现之前,作者给我们展示的都是一个 死气沉沉的峡谷,连石头也是“呆”的,“一世界都静着,

骑手出现时,峡谷才有了一点异响。作者写得很细,马是 怎样走的、骑手是怎样的相貌、店内是什么样的陈设,甚至 骑手是如何吃东西的,他都一一交代。但我们惊异如此短小 的篇幅里竟能容纳这样多的细节,原因就是作者采用了大量 的短句。纵观全文,几乎没有长句,短短三两字便是一句, 绝不废话。比如写骑手,“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 漆”,都是四字短语,但一个鲜活的骑手便展现在我们面前。 另外,他写吃,“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 咽了”,写喝,“将最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结猛一缩, 又缓缓移下来”,阿城对吃喝的热衷在《棋王》中也有体现, 没有过多冗长的赘述,短短十来字,吃相、吃法都出来了, 甚至我们也可以从这吃上看出骑手的性格来:豪迈、大气。 阿城的语言就是这样,短,但有力、有劲、有节奏,句短但 义长,并不因为短小就失掉了内涵,反而可以营造一种更加 生动的效果。也许,他这样的语言是有点“做”的,故意地 与众不同,在词语的选择和句型句式上都有他自己的思考, 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与我们平时阅读的文章并不相 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溜索》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溜索》

一句话概括小说内容。
小说讲述的是“我”跟随马 帮一起乘着溜索跨越怒江大 峡谷的一次经历。
整体感知
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1.小说的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
结局几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开 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结局: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合作研讨:
1、 这篇文章人物众多,有第一人称的“我”,首
学习目标
1.品味本文“平中见奇,回味无穷”的 语言艺术,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把握 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精妙传神的比喻和侧面描 写的表现手法。 3.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深刻寓意和情 感取向。
新知导入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世界三大峡谷之一。峡 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
一处坏境: 高峻险恶的怒江峡谷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雷 总不停……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 雷。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 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
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多角 度展示峡谷壁顶孤悬、高 峻、险恶的特点。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 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 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 崩。

动 物
写作意图
纪念一个时代。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时,马帮的时代已经快要结束,作 者是想要纪念这个即将逝去的时代和这群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记 录 一 种 生 活 。 将 这 种 我 们 未 曾 经 历 、 也 不 会 再 经 历 的 生 活 记 录 下 来 , 丰富读者的生命体验。
传递一份精神。作者曾经历“文革”、下放插队,他深深地明白,人 在遇到困难时需实有一种精神与信念的支撑。阿城自己乐观豁达,他 也希望用自己的笔将马帮的传奇记录下来,让人们不要忘了那段艰难 的岁月,不要忘了那群英雄式的人物,更不要忘了那份面对困难积极 乐观、勇于斗争的精神,帮助人们坚定“人定胜天”的信念,让人们 在遇到困难时能从中受到鼓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2020年22期世俗中的风流———《溜索》的“非构思”解读王清阿城的《溜索》是一篇很特别的小说,要想深入解读这篇文章,就必须弄明白三个问题。

首先要弄明白的是,这是一篇什么样的小说?这篇小说没有宏大的叙事,仅仅记述了马帮乘溜索跨越怒江大峡谷的经过,故事内容十分简单;也没有通过主人公的多重性格特点或透过对时代背景的细致的刻画描写来表现作者对生活和世界的洞察与思考,仅仅表现了马帮人的勇敢、沉着、冷静罢了,文本主题谈不上深刻,甚至还有点模糊;小说的情节更是十分平淡,没有戏剧性,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篇小说都不太像通常意义上的短篇小说。

所以,从短篇小说的视角来解读这篇文章似乎是不合适的。

那么,《溜索》究竟属于什么样的小说呢?教师教学用书上说,阿城认为他写的是“笔记小说”,继承的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传统。

中国古典笔记小说十分发达,且源远流长。

它既像“笔记” 一样,有着广泛的取材,有着随意的行文表达;又像“小说”一样,有一定的故事性,有生动逼真的写人记事。

这便必然地决定了,“笔记小说”不强调宏大叙事,不强调深刻的主题,也不强调情节的曲折性。

以“笔记小说”的视角来审视、理解、鉴赏《溜索》,显然是可行的。

但是,问题是中国古典笔记小说,于“五四”之后便逐渐消亡了,《溜索》一文则选自出版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小说集《遍地风流》,很显然,《溜索》不属于中国古典笔记小说,而是属于兴起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笔记小说”。

于是,这便带来了第二个问题:《溜索》是一篇什么样的“新笔记小说”?“新笔记小说”一方面,“表现为对旧文体、旧形式的寻觅和利用”,即具有古典笔记小说的基本的审美基因;另一方面“所写的是当今现实生活或今人眼中的故人往事,体现着新的时代精神和美学趣味,还包含着新的文体实验的意向。

”①即具有现代美学特性和新的文体自觉。

如《遍地风流》所写的题材,就不是古典笔记小说的常见的“灵鬼”“玄怪”“集异”等,而是一些世俗生活中的凡人俗事,其所追求的是具有现代美学意味的“感觉意象”等。

这就是说,以《溜索》为代表的“新笔记小说”,从总体上来说,在选材、时代精神、美学趣味以及文体自觉上,有着与古典笔记小说不一样的地方。

不过,这只是对“新笔记小说”的一个整体上的共性的认知罢了,显然是不够的,还要对《溜索》“这一篇”有一个更加个性化的认知,这样,才能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

因此,我们要弄明白的第三个问题是:这是一篇有着什么样个性特征的“新笔记小说”?阿城在给法国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专家杜特莱的一封信中说,“笔记这一文类消失了,这是我想写笔记小说的理由之一”。

这便很好地说明了阿城创作“新笔记小说”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着强烈的“复兴”意图,有着继承古典笔记小说传统的审美自觉的。

不过,他不是单纯地“复兴”和原样不动地“继承”,而是努力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验,例如句子的节奏、句调、结构、视角等等”②的进一步的扬弃与发展。

他从来不写主流文坛所热衷的时代主题,也不写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伟岸的人物,他笔下的凡人俗事,从来都是鲜活的有生命体温的,是作者所“看到的或喜欢的风度”③,是“世俗”中的“风流”。

因此,阿城笔下的“新笔记小说”既具有深厚的传统美学韵味,又具有鲜明的现代美学特色。

《溜索》便是这样“实验”的杰出代表。

明白了这三个问题,我们便对《溜索》一文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概念。

不过,仅仅止于此,依旧是不够的。

作为一种教学性的理解性解读,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世俗”中的“风流”的?我们不能停留于现象式的赞叹之中,而应该积极地从更为本质的写作思维的角度切入,运用“非构思”渲染、反衬理论进行深度解读。

这样,才能真正弄明白《溜索》一文中的“世俗”究竟有何“风流”,才能真正弄明白阿城在“新笔记小说”的“世俗”性的创作中,如何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流”。

一、风流:在写作胚胎的孕育中通常来说,一篇文章是对“写作胚胎”所设定的特殊的文章基调进行的情境化的渲染和意图性的展开的结果。

所以,要深入解读《溜索》,就必须从《溜索》的“写作胚胎”开始。

《溜索》一文的写作胚胎是: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

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

马却更觉迟疑,牛们也慢下来。

这个“写作胚胎”一共三句话。

第一句话中,“不信”一词很有意味。

统编语文教材中说“起笔突兀,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这是从情境营造的角度来阐释的。

有人认为,“情景化叙述引入故事”是一种“情节结构散文化”的表现。

④这是从文本结构的角度来阐释的。

这是不错的,但是,我们可能更需要知道的是,为什么会“不信”这声音就是由怒江发出来的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联系全文的其他三处对怒江之声的渲染,做综合的考量。

渲染一: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外天公浇地。

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

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第3自然段)“不信”这就是怒江发出来的声音,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因为离怒江还那么远,怎么可能“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呢?于是,便错误地以为那只是百里之外的天公在浇地罢了。

但是雷总是不断,就让人渐渐生疑了,无缘无故的不能总是打雷啊。

这个“只当”的过程,这个“生疑”的过程,其实,便是反向渲染怒江发出来的声音大、持续的时间长的过程。

渲染二: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

(第4自然段)可是,究竟是什么样的怒江竟能发出如此之大、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雷声”呢,而且还是隐隐的“闷雷”声?这必然会引起人们一睹为快的兴趣,然而,作者并没有把怒江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是把急于要看而不得的急切的心情,再一次通过反向渲染,使文本的审美张力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从而使人更为“心下大惑”。

走到跟前才发现,“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原来怒江就在这深深的大峡谷之中。

怒江的涛声在狭窄的大峡谷里不能四面发散,只能沿着峭壁向高处生腾直到天空,让人感觉这是从天而降的“雷”声;在到达天空的过程中,又由于连绵的峰峦使声音不能一下子传出去,而是在到处碰壁的过程中形成多次回声,犹如闷雷在天空中隐隐作响。

于是,我们这才明白,写怒江之声如“雷”是渲染大峡谷的“险峻”,写“雷”声“闷闷”的也是渲染大峡谷的“险峻”。

渲染三: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第25自然段)这里有一个矛盾,通常情况下,只要怒江一直都在,闷雷便会一直在响,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可是为什么“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在响呢?难道有一段时间闷雷没有响吗?不是的,之所以造成短暂的听觉空白是由于在怒江上溜索时的高度紧张所致;而在怒江上溜索之所以高度紧张,又是怒江大峡谷太过凶险所致。

换句话讲,“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其实是从人的听觉的角度来再次渲染怒江大峡谷的险峻和溜索过峡谷的凶险。

原来,作者之所以三次渲染怒江那闷闷的雷声,其实是为了着力渲染怒江大峡谷的险峻,继而为马帮人溜索过江的凶险打下伏笔。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发出来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反向渲染。

这里的“不信”,无论是从“全知视角”,还是从“有限视角”来看,都是为了强化渲染怒江声之大,持续时间之久,之与众不同。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不信”的是别人,而不是常年溜索过怒江大峡谷的“首领”,甚至,不是马帮的“马”和“牛们”。

本来,在“万丈之处盘桓”就很危险,所以,才会有所“迟疑”和“慢”。

现在,“更觉”迟疑而慢了下来,那是因为它们听到了怒江的声音,它们知道离大峡谷不远了,离溜索不远了,也是说,它们离“凶险”的处境越来越近了。

但是同样知道这样处境的“首领”却也不多说话,而是仅仅用小腿磕一下马,继续前行。

在“马”“牛们”与“首领” 的对比、反衬中,初现马帮人的勇敢、沉着和冷静的性格特征。

至此,我们便明白了,在这个写作胚胎中,写“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是一种反向渲染。

渲染怒江声音之大,持续时间之久,之与众不同,实际上是为了进一步渲染怒江大峡谷之险峻和溜索过大峡谷之凶险作好铺垫。

写“马”和“牛们”的“更觉”迟疑和慢,是为了反衬“首领”以及下文中的马帮人的勇敢、沉着和冷静。

以“首领”为首的马帮人,只是一群行走在人生边缘的普通的“俗人”罢了。

文章所讲述的溜索过江的事也是滇西人民生活中的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俗事”而已。

然而,作者却把目光倾注于这些凡人的“世俗”生活,来表现普通马帮人的勇敢、沉着、冷静的别样的“风流”。

这大概便是作者想通过写作胚胎向人们传递的与众不同的信息吧。

二、风流:在诗性意象的渲染中通常情况下,人们大都喜欢或是更愿意把诗的语言、诗的意境融入到散文创作中去,甚至还为此诞生了一种兼具有散文和诗的特性的“两栖”类文类——散文诗。

不过,把诗的意味移植到小说创作中的并不多,把它当作自己的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的作家就更少了。

但是,阿城不一样。

阿城在《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一书中说道:“要想在中国的这样一种情况下将小说做好,运用诗的意识是一种路子”⑤。

他在给法国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专家杜特莱的一封信中也说过新笔记小说“这种文类大概同时具有诗、散文、随笔和小说的特征”⑥。

这可见,将诗的语言、诗的意境融入到新笔记小说创作之中是阿城自觉的审美追求。

在《溜索》一文中,“鹰”“铃铛声”不仅是作者的叙事对象,还是融铸了作者主观情感的两个特别的意象,具有明显的诗性意味。

这一自觉的美学追求,成就了阿城新笔记小说的独特的艺术风流。

1、鹰“鹰”是《溜索》一文中很是独特的存在。

它是一个意象,寄寓了某种隐喻。

它贯穿全文,有着特别的意味,需要仔细解读。

“鹰”的意象,一共渲染了三次。

渲染一: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第2自然段)教师教学用书上说,这里的“扎”写尽了老鹰的迅猛。

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仅仅这样理解还是不够的。

课文中紧接着说:“马帮像是得到信号,都止住了。

”马帮得到了什么“信号”,为什么都止住了呢?从下文我们知道,马帮得到的“信号”是山的那侧便是“万丈绝壁飞垂下去”的怒江大峡谷;“都止住了” 的原因是马上就要溜索飞渡凶险的大峡谷了。

所以,老鹰忽然“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既写出了老鹰的迅猛,更是隐喻了峡谷之“深”,之“险”。

而隐喻峡谷之“深”与“险”,便为下文表现马帮人飞身过溜索的勇敢、沉着、冷静的性格特点作了很好的铺垫。

渲染二: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第11自然段)这里有两个矛盾。

矛盾一:普通的鹰再如何大,也不会比“瘦小汉子”大多少,即使是距离上的远近使人的视觉产生了某种错觉——事实上,“瘦小汉子”离鹰并不远,只有十余丈,人们也会基于生活常识,不会认为鹰比人大多少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说是“大”鹰“瘦小”汉子呢?有意无意地把鹰之“大”与“瘦小汉子”之“小”进行对比,作者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我们知道人是属于大地的,“瘦小汉子”飞身过溜索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