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00037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章节练习题
汉语言文学——美学第四章审美经验论一、单项选择题1.古希腊时期美学的核心是()A.关的本质B.美的特性C.美的内容D.美的形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与之相应,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
分值:1.02.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A.托马斯·门罗B.柏格森C.瑞恰兹D.奥古斯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我爱我的天主,就是爱这一切。
”实际上,奥斯丁所说的对上帝的爱其实是宗教信仰而不是审美经验,因此它与感官知觉无关,是一种纯的心灵活动。
3.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A.休谟B.洛克C.荷加斯D.夏夫兹博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荷加斯提出,美的对象一般总是体积较小,造型流畅,因为只有这样才体现出它是按自身的规律发展而不受外力的强制,也才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他还通过比较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分值:1.04.夏夫兹博里把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归结于()A.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C.内在感官D.外在感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
在他看来,这是五官之外的另一种感官,它可以通过直觉把握到对象的美,而不必经过思考和推理。
5.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A.哈奇生B.休谟C.康德D.黑格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或鉴赏判断的根本特征在于“要求两种表象能力的协调一致,也就是想象力(为了直观和直观的多样性的复合)和知性(为了作为这种复合的统一性表象的概念)的协调一致”。
这就是说,审美经验能够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因而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00037-多项选择题(完整版)
1.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维特根斯坦,杜威,李泽厚)。
1.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费希纳,弗洛伊德,荣格,布洛)。
1.3.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科技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1.4.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哲学,心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1.5.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1.6.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牡丹亭》,《红楼梦》,《俄狄浦斯王》,贝多芬的交响曲)。
1.7.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直接联系;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圆)。
1.8.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1.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生成性;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1.10.马克思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即(自我意识,人自身,现实的人)。
1.11.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
1.1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生成性)。
1.1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14.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艺术境界)。
1.15.审美境界的特点是(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1.1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超功利性;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
1.17.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崇高、喜剧和悲剧、丑和荒诞)。
1.18.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提升人,使人本质力量得到揭示)。
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模拟
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点击这里添加十八万中国自考人为QQ好友…全国4月自考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反映的是主体对客体的(A)1-37A.体验B.诠释C.认识D.反思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个体内在性和( C )1-33A.外在性B.对象性C.生成性D.合成性3.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美”指的是(C)1-11A.自然美B.社会美C.科技美D.生活美4.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艺术即(D)5-278A.形式B.符号C.模仿D.直觉5.在艺术作品的诸层次中,直接指示、负载着意象世界的是(B)5-287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境超验层D.意象世界层6.各种艺术功能的实现必须经过(B)5-303A.教育B.审美C.认识D.娱乐7.以下不.属于原始审美活动的是(D)2-109/111/116A.器物装饰B.纹身C.岩画D.戏剧8.审美活动应当排除(B)4-226A.情感因素B.直接功利性C.合目的性D.现实意义9.席勒认为人的游戏冲动产生于(A)2-93A.生命力的盈余B.性欲的升华C.心灵的净化D.想象的自由10.普列汉诺夫认为,审美得以在劳动基础上产生的中介性因素是(C)2-101A.劳动的价值B.生产的根本性C.功利性的观念D.生产的可塑性11.审美经验把握和表现超验世界的主要方式是(C)4-232A.感知B.推理C.象征D.比喻12.提出“反思判断力”这一概念的美学家是(A)4-268A.康德B.黑格尔C.海德格尔D.伽达默尔13.艺术存在论研究的是(A)6-325A.艺术的存在方式B.艺术的认识方式C.艺术的形态D.艺术的起源14.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B)6-310A.表示B.生成C.物化D.外化15.不.属于天才的艺术创造力的是(D)6-316A.艺术敏感B.艺术技巧C.灵感D.记忆力16.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是指(D)3-127A.感性与理性的统一B.逻辑与历史的统一C.变异性与稳定性的统一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17.作为一种审美范畴,优美表征着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B)3-140A.超越状态B.和谐状态C.体验状态D.享乐状态18.提出“游于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B)7-364A.庄子B.孔子C.老子D.墨子19.中国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C)5-293A.喻象B.仿象C.抽象D.兴象20.悲剧的美育效果主要在于(C)3-161A.恐惧B.震撼C.净化D.悲伤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美学00037_历年试卷附答案
全国20XX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A.读B.悟C.观D.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美学00037 第一章绪论 章节练习题
汉语言文学——美学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A.完全等同B.平行关系C.后者以前者为基础D.前者以后者为基础答案:D解析:美学思想奠基于审美意识。
分值:1.02.开启了关于美的形而上学思考方式的哲学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黑格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美学的发展阶段,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开启了关于美的形而上学思考方式,他严格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两个概念,主张美学思考应当超越美的具体事物去寻求“美本身”,即所谓理念。
分值:1.03.美学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765年B.1750年C.1745年D.1730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美学的学科发展。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嘉通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分值:1.04.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A.感性学B.理性学C.逻辑学D.艺术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美学的学科发展。
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认识的学科,1750年,他出版了首部研究感性认识的专著,题为 Aesthetica,意为“感性学”,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美学”。
分值:1.05.1883年从西文翻译《维氏美学》的日本学者是()A.中江肇民B.花之安C.今道友信D.小尾郊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美学的学科发展。
日本学者中江肇民 1883 年从西文翻译的《维氏美学》出版,该书用“美学”一词翻译 Asthetik,对中国学界产生了直接影响。
这一翻译被中国学界接受以后逐渐约定俗成,被沿用至今。
分值:1.06.黑格尔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美的规律B.审美经验C.审美活动D.艺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美学的研究对象。
黑格尔的《美学》一书第一卷一开始讨论美学名称时就认为美学应该是艺术哲学。
在他的美学体系中,虽然也研究美的本质,但只是指艺术美,在他看来,自然美缺少精神性,因而不是美学研究的对象。
汉语言本科自考课程之美学(课程代码00037)
美学(课程代码00037)第一大题:单选1、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C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从艺术鉴赏的过程来看,中国美学认为艺术鉴赏(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是:BA.观B.悟C.品D.味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类型,据此,“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属于:AA.有我之境B.无我之境C.意境D.物境4、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是:AA.《诗学》B.《理想国》C.《诗艺》D.《论崇高》5、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CA.崇高B.滑稽C.优美D.喜剧6、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AA.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B.以人为本C.阶级性D.系统性7、把美育目标的实现称为“消融渣滓”的是:CA.孔子B.孟子C.朱熹D.柳宗元8、强调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种美育”功能的是:CA.王夫之B.叶燮C.梁启超D.鲁迅9、在艺术品结构层次的构成要素中,能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CA.艺术形式B.艺术内容C.艺术意象D.艺术符号10、美学的哲学基础应是马克思主义的:AA.实践存在论B.实践论C.存在论D.辩证法11、在西方美学史上,审美“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DA.布洛B.博克C.荷加兹D.立普斯12、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CA.康德B.席勒C.布洛D.叔本华13、“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的人。
”这是( B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学观点。
A.列宁B.马克思C.恩格斯D.毛泽东14、把艺术品的结构划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示层、客体层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AA.英伽登B.布隆博格C.汉斯立克D.克罗齐15、在西方美学史上,发过美学家( A )提出了“美是关系”的学说A.狄德罗B.黑格尔C.康德D.布洛16、商业广告所表现的艺术功能是(C )A.教化功能B.核心功能C.外围功能D.启迪功能17、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有“现代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CA.黑格尔B.鲍姆嘉通C.费希纳D.康德18、艺术的形成主要由于:D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D.先天的生理心理与后天的实践19、在美学史上,“美食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D )提出的A.柏拉图B.马克思C.苏格拉底D.黑格尔20、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CA.柏拉图B.狄德罗C.鲍姆加登D.黑格尔21、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DA.功利B.逻辑C.日常自我D.自由22、《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红楼梦》DA.更具有道德意义B.更具有历史内涵C.所表现的题材更广大D.体现出更高的美学理想23、美感开始于:C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祀的崇拜24、中国美学中所谓的“外师造化”指的是BA.创造自然B.感受自然C.学习自然D.师承自然25、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BA.感官B.审美能力C.想象D.灵性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缺陷的是:AA.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B.切断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C.陷入了形式主义D.陷入了神秘主义27、在各路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B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28、只有通过欣赏,艺术品潜在的审美特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的DA.审美活动B.审美精神C.审美需要D.审美价值29、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与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C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30、艺术品不同于非艺术品,最关键的在于它涵有BA.形式B.意向C.语言D.情感31、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D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32、马克思主义的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新的逻辑起点是:BA.自然化了的人的审美需要B.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C.情感化了的人的审美理想D.个性化了的人的审美创造33、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C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嘉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34、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CA.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B.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C.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D.更具有思辨的意味35、大自然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直接前提是:CA.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B.人类社会初步形成C.人类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D.人类具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36、“人闲桂花落”和“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A.优美和崇高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D.均为优美37、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B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38、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人是:BA.孟子B.武举C.楚灵王D.王充39、美感产生于:DA.游戏B.模仿C.巫术D.社会实践40、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BA.意在强调慈母与游子的个别直观形象B.虽然写的是个别慈母和游子,却表现了天下父母心和游子意C.没有个别直观的形象,只是讲普天下的慈母与游子D.看似说慈母,实际上是说游子41、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美学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AA.哲学方法B.社会学方法C.心理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4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B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解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43、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CA.十六世纪B.十七世纪C.十八世纪D.十九世纪4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美学00037 第六章审美教育论 章节练习题
第六章审美教育论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最主要休现在()A.诗B.歌C.舞D.乐答案:D解析: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乐记》中就已经开始强调美育潜移默化的感染功能。
”乐“是诗、歌、舞的统称,开始成为自觉的美育的主要形式。
分值:1.02.《毛诗序》强调“风以动之”,说明()A.艺术感动是潜移默化的B.美育需要动力C.美育以风为动力D.美育雷厉风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美育思想。
《毛诗序》强调“风以动之”,认为作品对人的感化像是风的吹动那样,触动人的心灵,强调了艺术感动的潜移默化特征。
分值:1.03.作为美育实现过程的“消融查(渣)滓”说的提出者是()A.董仲舒B.顾炎武C.朱熹D.韩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美育思想。
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查滓”的过程。
这种说法,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效果的“净化”思想。
分值:1.04.率先把“美育”一词引人中国的是()A.王国维B.蔡元培C.梁启超D.鲁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美育思想。
蔡元培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1901年他在《哲学总论》一文中就用到了“美育”概念,是中国近代以倡导美育著称的学者。
他的美育思想在近代最具影响力。
分值:1.05.蔡元培对中国近代美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A.“以美育代宗教”说B.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种力C.艺术可以“畅神”D“性欲升华”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美育思想。
B项是梁启超的观点;C项是南朝宋画家宗炳的观点;D项是弗洛伊德的观点。
分值:1.06.最早把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的是()A.王国维B.梁启超C.蔡元培D.鲁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美育思想。
1903年,王国维发表了《论教育之宗旨》一文,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
分值:1.07.在中国美学史上,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美育思想。
自考美学00037 单选题 1-7章全
1.1.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的是(柏拉图)1.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1.3.维特根斯坦是的代表人物。
(分析哲学)1.4.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1.5.曾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从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弗洛伊德)1.6.在心理学领域,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观点的是(荣格)1.7.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1.8.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艺术美)1.9.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审美对象是欣赏者与艺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英伽登)1.10.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是(科技美)1.11.人类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哲学学科)1.12.美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1.13.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动)1.14.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1.15.于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鲍姆加登)1.16.美学演变的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审美意识)1.17.悲剧意识属于(高级审美意识)1.18.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1.19.蒋孔阳认为,美学从哲学与文艺理论中独立出来是在(文艺复习之后)1.20.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认识)的学科。
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黑格尔)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自由)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共产主义社会)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单面人)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觉解)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最高的是(天地境界)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艺术境界)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体验)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00037] 美学 - 副本
1.()认为判断力就是在普遍与特殊之间寻求关系的一种心理功能。
A 康德2.()认为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就是美的本质。
C 克莱夫贝尔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 ) B 兴象4.“美学研究艺术”这个观点来自于( ) B 黑格尔5.“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这句话说明 ( D 审美活动和人生实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6.“载道说”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D 沈括7.《圣经》中的许多故事,不仅感动了教徒,亦感动了许多非教徒,这些非人间的事例,在艺术品中却具有了精神渗透的作用。
这表现的是艺术的哪个功能(D 宗教感化 )8.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 )B 马克思9.柏格森的喜剧主张是( C 生命的机械化)10.柏拉图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 ) A 理念论11.鲍姆加登的专著《美学》出版于 ( )D 1750年12.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 D鲍姆加登13.比较系统提出游戏理论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美学家是( )C 席勒14.从《乐记》开始,乐和其他艺术的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是因为她们的特征表现为 ( )C 潜移默化15.从美育角度看,中国古代一直强调乐,是因为乐有()C 理性规范的作用16.从审美对象看,审美形态还是一种() A 逻辑分类形式17.对于审美活动的发生,18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的概念是() A 自由游戏说18.对于主体的审美态度进行了最细致分析的是() B 叔本华19.费尔巴哈十分精辟的指出:“只有人,对星星的无目的的仰望能够给他以上天的喜悦”,这句话表明()A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20.冯友兰先生认为高级的人生境界是 ( ) D 天地境界21.符号学美学将艺术品分成符号和() A 意义22.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 A 完形23.根据法国现象学家()的分析,先验想象力具有开拓和后退两种功能。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审美与自由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自由是进入审美的充分条件B、自由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C、审美是实现自由的唯一途径D、自由与审美无关答案正确答案:B解析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作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P522、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包括生产劳动、阶级斗争和艺术活动等B、实践具有生成性C、是人的感性活动D、精神生产是最基础的实践活动答案正确答案:D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充分彰显了审美活动的()A、感性特征B、理性特征C、价值特征D、认识特征答案正确答案:C解析“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等,就真实地显露出审美活动的价值特征。
P63-P644、认为审美活动是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的美学家是()A、博克B、达尔文C、弗洛伊德D、荣格答案正确答案:C解析从本能角度探索审美发生问题的,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性本能。
人的各种本能欲望在平常都被社会所压抑,这种压抑使得人的本能欲望只能通过移置与升华的方式以求发泄。
文化创造实质就是“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的目标”④。
弗洛伊德认为,审美与艺术的活动,就是人的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种活动中,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想象的替代性满足。
P835、“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这一命题的提出者是()A、康德B、席勒C、卢梭D、马克思答案正确答案:B解析席勒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
美学试题及答案重点
自考美学试题〔试题+解析〕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A.确定性B.特别性C.实体性D.放开性2.达尔文认为,雌鸟有能力观赏雄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A.游戏说B.劳动说C.生物本能说D.巫术说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A.人开始直立行走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C.人开始使用言语D.人开始分工合作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A.感情与想象B.知识与信念C.推断与推论D.概括与反思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
〞这句话中的“美〞是指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即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A.民族性与世界性B.生成性与历史性C.稳定性与当代性D.连续性与阶段性8.以下关于荒谬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荒谬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荒谬是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荒谬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从内容看,荒谬更接近于喜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A.理性主义B.神奇主义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10.里普斯说:“审美的观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观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观赏。
〞这句话所表达的美学观是A.内在感官说B.移情说C.比德说D.畅神说11.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A.模仿说B.游戏说C.劳动说D.集体无意识说12.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A.形式B.意象C.主题D.感情13.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A.艺术观赏B.艺术品C.艺术家D.艺术技巧1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根底与起点是A.艺术想象B.艺术鉴赏C.艺术体验D.艺术敏感15.和“艺术操作与技巧〞相关的是A.手中竹B.眼中竹C.胸中竹D.山中竹16.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A.抽象型B.原始型C.写实型D.浪漫型17.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原则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18.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A.认为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B.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C.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称四育D.提出“寓教于乐〞19.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的理由是A.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B.音乐是古希腊最流行的艺术形式C.只有音乐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D.音乐比其他艺术更易于普及20.认为“艺术对象制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观赏美的群众〞的思想家是A.亚里士多德B.席勒C.马克思D.恩格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2016年0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0分)1.1883 年从西文翻译《维氏美学》的日本学者是(A)A.中江肇民B.花之安C.今道友信D.小尾郊一2. 美学学科属于(D)A.自然学科B.社会学科C.信息学科D.人文学科3. 意象的主要类型不包括(C)A.兴象B仿象C物象D.xx4. 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学者是(D)A.柏格森B.荣格C.克莱夫贝尔D.苏珊-朗格5. 关于艺术功能不正确的表述是(D)A.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B.艺术具有多元的功能C.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D.艺术的审美功能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6 .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中: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可以看出,对审美想象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是(C)A.感知B理解C情感D.移情7. 西方美学史上提出“理智直观”学说的思想家是(A)A.xxB.xxC.xxD德里达8. 自调节审美除了要做到有目的和无目的的辩证统一,还要求(D)A.鉴赏调节B.同化调节C反思调节D.反馈谓节9. 艺术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B)A.艺术的形式构成B.艺术的存在方式C艺术的创作方法D.艺术的本质特征10. 艺术创造的核心是(C)A.形象的创造B.主题的表达C意象的生成D.情节的构思11. 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A)A.再生成的B.直接传递的C作品中固有的D.艺术家规定的12. 所谓自由人生境界,就是从人生境界中升华出来的(D)A.自然境界B.功利境界C道德境界D.审美境界13. 明朗的秋日、淡淡的远山、薄薄的晨雾、轻盈的雪花,从审美形志看都属于(A)A优美B意境C壮美D.自然14. 把生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明确区别开来的美学家是(D)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叔本华D.尼采15. 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其形成直接源于西方的(C)A.荒诞派小说B.荒诞派绘画C荒诞派戏剧D.荒诞派电影16. 在中国美学史上,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D)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17. 孔子以山水比德,屈原以芳草自喻,体现了中华审美文化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即(A)A.美善相兼B美善相分C.以美启真D.以美储善18.在中国先秦,提出“化性起伪”、“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这一命题的思想家是(C)A.xxB.xxC.xxD老子19. xx认为,美育的独特目的是(D)A.促进健康B.促进认识C促进道德D.促进鉴赏力20. 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理论的是(B)A.克罗齐B.克莱夫•贝尔C荣格D.席勒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 审美关系是一种(BCD)A.理性认识关系B.情感体验关系C感性直观关系D.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E社会功利关系22. 意象和意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ABDE)A.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B.两者所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C.意象是意境的前提,意境是意象的归宿D.意象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E意境是意象的升华23. 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E移情24. 黑格尔在《美学》中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把艺术分为(ACD)A.象征型B.写实型C古典型D.浪漫型E理想型25. 从悲剧的性质和效果看,构成悲剧内涵的核心要素有(CDE)A.性格B.情节C冲突D抗争E毁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26. 审美情趣:指在审美实践中,不同的审美样态在与主体构成不同的审美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趣味效应,如悲剧令人振奋,优美使人喜爱等。
0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卷(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美学的根本问题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命题出自蒋孔阳的(A )A. 《美学新论》B.《美的历程》2.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说明( 扎肉体享受高于精神享受 C.精神享受与肉体享受密不可分3. 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D )A.审美形态B.审美经验C.《美学散步》D.《新美学》 B )B. 精神享受高于肉体享受 D.肉体享受与精神享受亳不相干C. 审美关系 D .审美活动4•审美发生的“生物本能说”中影响最大的理论家是(B )9•对荒诞审美范畴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派别是(B ) A.人本主义B •存在主义C.结构主义D.实用主义10.美冇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形成于(B ) 世纪 世纪 世纪 世纪11 •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S 说明他把乐的感化作用看成是冇人的(A ) 扎最高境界 B.现实途径 C.基本手段 D.根本目的 12•中国古代诗论中提到的“不者一字,尽得风流S 所涉及的审美理解的特点是(B )A.非情感性B.非概念性C.非直观性D.菲感知性 13•西方关学史上提出“本质直观”学说的思想家是(C )A.谢林B.马克思C.胡塞尔D.徳里达14.艺术品是( A )A.精神产品B.自然产品C.物质产品D.抽象产品15•下列不属于意向基本特征的是(C )A.情感性B.想彖性C.目的性D.虚拟性 16.宗白华所说 “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而”是指( C ) A.意象 B.形彖 C.意境 D.情境17•艺术的形式符号层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 (C )A.情趣世界B.趣味世界C.意象世界D.意境世界18•从存在方式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 D )A.外观形式中B.内在结构中C.审美构思中D.意象世界中19•意象的产生过程是一种(B )A.席勒B.达尔文C.康徳D.卢卡奇5•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 A.呈现、构成.评价三个阶段 C )B.呈现、创造.评论三个阶段C.惊异、体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D. 惊诧、感受、澄明三个基本环节6. 最具有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是(A ) 扎审美活动 B.审荧经验7. 提岀“劳动先于艺术”的理论家是(D ) 扎格罗塞B.泰勒8. 康徳认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B )A.无内容B.无形式C.审美关系 C.毕歇尔C.内容压倒形式D.审笑评价 D.普列汉诺夫 D.形式压倒内容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关于审美活动作为特姝的价值活动表述正确的有(CDE )A.它追求的是一般的价值B.它追求的是一般的稱神价值C.它追求的是创逍一个个性丰满的人的世界D.它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E.它满足人的心灵需要22•在西方美学史上,对悲剧理论的发展做岀重要贡献的有( 扎亚里士多徳 B.博克 C.黑格尔 23. 席勒在《美冇书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美育”的概念,A.解释了美冇的目的B.揭示了美育的价值 D.说明了美冇的复杂性E.分析了美育与徳育的差异24. 关于审美经验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有(ABC )A.审美经验是人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B.审美经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C.审美经验具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D.审美经验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E.审美经验是一种低层次的认识活动,带有神秘主义色彩25•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ABCD )A.艺术敏感B •艺术想象力C.艺术技巧D.灵感E •艺术语言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 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26.审美趣味:(1)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答案
B.孔子《论语》
C.刘勰《文心雕龙》
7.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
D•徐幹《中论•艺纪》
A.心理学方法
B.哲学方法
C.人类学方法
D.艺术学方法
8.美学应当划归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人文学科
D.实证科学
9.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
A•苏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
B.人的道德观念
D.人的社会意识
13.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
A•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
C.主体道德意志的介入
B.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
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
14•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所具备的感性形态是(
A.丑陋不堪
C.荒诞不经
B.纤细精致
D.粗犷宏大
15•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
A•形式分类形态
B.逻辑分类形态
C.内容分类形态
16.下列不 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
D.抽象存在形态
A•夏夫兹博里
B•荷加兹
C.哈奇生.
17.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 是体现在(
D•席勒
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
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
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
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
A.歌德
)
B.席勒
C.康德
D.黑格尔
3.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
A.人类的主观愿望
C•现实的模仿
)
B.神灵的凭附
D.理念的模仿
4.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歌意境的是(
A.王维
)
B.严羽
C.刘勰
D.司空图
2016年4月00037美学自考历年真题与答案
代表人物的有( )。
D.克罗齐
E.海德格尔
5
ABCD
多选题 艺术品的本质特征表现在( )。
A.艺术品是人工制品
B.艺术品以创造非现实的意
象世界来传达人的审美经验
C.艺术品是精神产品
5
ABCD
D.艺术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
E.艺术品是物质产品的最高
形式
多选题
A.美育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提出教 育可分为四个方面,即( )。
B.宗教 C.德育 D.智育
E.体育
5
ACDE
多选题
A.人格教育
关于美育的内涵,主要的观点有:美 育是一种( )。
B.知识教育 C.情感教育 D.理想教育
E.艺术教育
5
ACE
多选题
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 )。
A.内在性 B.外在性 C.生成性 D.生产性 E.境界性
5
AB
简答题 名词解释:荒诞
教育。
难
AB(P33)。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 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P188)。荒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是西方
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的产物。荒诞的本义
是不合情理与不和谐,它的形式是怪诞、
变形,它的内容是荒谬不真。从形式上
看,荒诞与喜剧相似,但荒诞的形式是与
难 内容相符的,并不像喜剧那样揭示的是形
式与内容的相悖或形式所造成的假象,所
D.集体生存
提出悲剧“罪孽说”的是( )。
A.苏珊·朗格 B.克尔凯格尔 C.尼采 D.荣格
单选题 喜剧的原型是原始( )。
A.模仿 B.戏剧 C.巫术 D.狂欢
单选题 单选题 单选题
A.创造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883年从西文翻译《维氏美学》的日本学者是(A)
A.中江肇民
B.花之安
C.今道友信
D.小尾郊一
2.美学学科属于(D)
A.自然学科
B.社会学科
C.信息学科
D.人文学科
3.意象的主要类型不包括(C)
A.兴象
B.仿象
C.物象
D.xx
4.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学者是(D)
A.柏格森
B.荣格
C.克莱夫贝尔
D.苏珊-朗格
5.关于艺术功能不正确的表述是(D)
A.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
B.艺术具有多元的功能
C.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
D.艺术的审美功能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6.从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可以看出,对审美想象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是(C)
A.感知
B.理解
C.情感
D.移情
7.西方美学史上提出“理智直观”学说的思想家是(A)
8.自调节审美除了要做到有目的和无目的的辩证统一,还要求(D)
A.鉴赏调节
B.同化调节
C.反思调节
D.反馈谓节
9.艺术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B)
A.艺术的形式构成
B.艺术的存在方式
C.艺术的创作方法
D.艺术的本质特征
10.艺术创造的核心是(C)
A.形象的创造
B.主题的表达
C.意象的生成
D.情节的构思
11.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A)
A.再生成的
B.直接传递的
C.作品中固有的
D.艺术家规定的
12.所谓自由人生境界,就是从人生境界中升华出来的(D)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审美境界
13.明朗的秋日、淡淡的远山、薄薄的晨雾、轻盈的雪花,从审美形志看都属于(A)A.优美B.意境C.壮美D.自然
14.把生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明确区别开来的美学家是(D)
A.亚里士多德
B.黑格尔
C.叔本华
D.尼采
15.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其形成直接源于西方的(C)
A.荒诞派小说
B.荒诞派绘画
C.荒诞派戏剧
D.荒诞派电影
16.在中国美学史上,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D)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7.孔子以山水比德,屈原以芳草自喻,体现了中华审美文化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即(A)A.美善相兼B.美善相分C.以美启真D.以美储善18.在中国先秦,提出“化性起伪”、“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这一命题的思想家是(C)
19.xx认为,美育的独特目的是(D)
A.促进健康
B.促进认识
C.促进道德
D.促进鉴赏力
20.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理论的是(B)
A.克罗齐
B.克莱夫.贝尔
C.荣格
D.席勒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审美关系是一种(BCD)
A.理性认识关系
B.情感体验关系
C.感性直观关系
D.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E.社会功利关系
22.意象和意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ABDE)
A.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
B.两者所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
C.意象是意境的前提,意境是意象的归宿
D.意象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
E.意境是意象的升华
23.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
A.感知
B.想象
C.情感
D.理解
E.移情
24.黑格尔在《美学》中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把艺术分为(ACD)
A.象征型
B.写实型
C.古典型
D.浪漫型
E.理想型
25.从悲剧的性质和效果看,构成悲剧内涵的核心要素有(CDE)
A.性格
B.情节
C.冲突
D.抗争
E.毁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审美情趣:指在审美实践中,不同的审美样态在与主体构成不同的审美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趣味效应,如悲剧令人振奋,优美使人喜爱等。
(3分)(意思相近也给分)
27.审美理解:(1)是在把握对象感性形象基础上做出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判断和评价。
(2分)(2)有非概念性和多义性。
(1分)
28.生物本能说:(1)认为美学活动发生于人的某种白然本能的学说。
(1
分)(2)生物本能说着重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美忠能力。
代表人物是达尔文。
(2
分)(3)精神分析学的本能说着重于性本能,认为审美是人的性欲升华的一种基本途径,代农人物是弗洛伊德。
(1分)
29.美育的内涵:(1)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
(1分)(2)通过市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真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
(2分)(3)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答:(1)第一阶段是呈现阶段。
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
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
(2分)
(2)第二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成活动。
(2分)(3)第三阶段是评价阶段,指的是主体对已经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2分)
31.简述优美和崇高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答:(1)优美和崇高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
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呈现出的两种存在状态。
(2分)(2)优关主要展示了人的存在中的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而崇高则主要体现的是人生实践中的冲突和对立状态。
(2分)
(3)优美和崇高是两种互相对正又互相补充的人生境界。
(2分)
32.简述xx的美育观。
答:(1)在西方,柏拉图是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哲学家。
(1分)
(2)柏拉图认为必须从幼年起就对人施行严格的教育,而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就是美育,他认为用故事形成儿童的心灵,比用手形成他们的身体还要费更多的心血,因此,必须用高尚的文艺作品陶冶青少年的心灵。
(3分)
(3)柏拉图非常重视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
(2分)
33.简述审美实践是一种人生实践。
答:(1)审美实践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审美活动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化。
(3分)(2)审英实践以人生实践为源泉,审美的创造与欣赏都离不开人生实践。
(3分)
34.简述艺术品的形式符号层。
答:(1)指艺术品中的色彩、线条、形体、音符、旋律、词语等,构成艺术品的第二层次。
(2分)(2)是艺术品直接性的物质存在。
(2分)
(3)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
(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5.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论述审美活动是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答:(1)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
(2)审美活动在各种精神活动中最具有个性化。
(3)审美活动把感性、个別性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评分参考]以上3点各占3分,视其与具体审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酌情加1-4分,共13分。
36.举例说明艺术敏感是艺术家生产意象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答:(1)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感性和悟性。
(2)艺术家対生活的敏感是形成意象雏形的最初动力。
(3)艺术敏感为艺术家意象创造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4)艺术敏感与先在主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本质关系,可以赋予意象以艺术意义。
[评分参考]以上4点各占2分,举例恰当,论述充分,酌情加1-5分,共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