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产业年鉴2016:湖南省历年软件产业基本情况统计(2013-2015)
中国软件产业的国际地位的资料
中国软件产业的国际地位的资料(陈飔搜集提供)[资料1]中国与美国的软件产业市场格局上海市浦东科技信息中心孔佳薇摘编2010-01-18关键字:软件产业市场美国软件产业美国软件产业浏览量:61一、中国软件产业分散竞争型市场结构及其特点中国的软件产业市场是全球软件产业市场的一部分,因而也具有全球软件产业市场结构的特征,即寡占型市场结构特征。
跨国软件企业在中国软件产业市场占据了寡占型的市场地位,并通过其在全球市场的收购兼并,加固其寡占型地位,从而稳定并强化了中国软件市场的寡占型特点。
同时,与中国整体软件产业市场结构的跨国公司寡占垄断型特点共存的,是中国国产软件市场结构明显的分散竞争型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中国软件产业集中度低。
中国软件产业的CR8 2004 年为12%,2005 年为13%,2006 年为15%,2007 年为16%,均小于20%。
根据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可以判断,中国软件产业市场结构属于分散竞争型,产业集中度低。
2、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企业集团。
2007 年中国软件企业前5 强收入总规模为103.75 亿美元,只是美国软件企业前5 强收入总规模(1606 亿美元)的6.46%(见表-1)。
表1:2007年美国与中国软件收入规模前5强比较2006 年中国典型的操作系统公司北京中科红旗技术有限公司的收入(500 万美元)只相当于全球最大操作系统公司微软(442 亿美元)的1/8840,典型的数据库公司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的收入(750 万美元)只相当于全球最大数据库公司甲骨文(144 亿美元)的1/1920 ,典型的中间件公司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收入(1.7 亿美元)只相当于全球最大中间件公司BEA(12 亿美元)的1/7,典型的企业应用软件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收入(1.3 亿美元)只相当于全球最大企业应用软件公司SAP (94 亿美元)的1/72,以上表明中国软件企业竞争实力十分弱小。
软件产业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和注意事项
软件产业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和注意事项(一)各单位在填报时,必须按规定的目录、代码顺序、计算单位及指标解释的要求填报,不得擅自改动报表内容。
(二)严格按照每张表的逻辑关系审核,审核有数据逻辑关系不符的,一定要在上报时用文字说明。
(三)各单位要注意衔接年月报统计数据,保证数据口径一致。
有关财务指标的数字出现负数,不得用红笔冲销,一律加填负数符“-”号。
表中所列各种指标必须填报齐全,不得空缺不填。
如确实无法填写的,一律填“0”表示,不得划“×”或划“—”。
(四)各单位在填报“企业主要指标表”时,要严格按报表中各种指标的计算单位填写,不得擅自更改报表中各项指标计算单位、指标名称,以免影响指标的真实性。
(五)各单位不得将复印(影印件)不清的基本情况表上报给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免数字模糊不清,造成差错。
书写的内容要用正规汉字或国务院历次公布的简化字。
(六)各单位要严格认真审核,审核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经企业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方可报出,不得虚报、瞒报。
(七)本表要求一律用钢笔或黑碳素笔填写,统计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字迹要清楚、整洁,要严格按我部规定的报出日期、受表单位及报表的份数准确报送。
软件产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一)企业基本情况(电软统企1表)企业基本情况表是软件产业统计报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企业的各种经济属性特征,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标识库中的各种属性指标,对企业进行不同分类,从而便于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取得大量系统的详细资料,以满足各级领导和经济管理部门分析研究与指导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工作的需要。
1.企业基本情况表的构成企业标识库主要由“企业法人代码;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登记注册类型;行业;控股经济;出口基地;软件园区”等代码构成。
企业法人代码:□□□□□□□□—□2.企业基本情况表的填报方法软件产业所属企业的标识代码(35位)应由企业根据相关规定填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子信息产业或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核上报。
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6
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1.2 抽样方式
CNNIC 针对子总体 A、B、C 进行调查,为最大限度地覆盖网民群体,采用双重抽样 框方式进行调研。采用的第一个抽样框是固定住宅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 A。采用的第二 个抽样框是移动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 B。
对于固定电话覆盖群体,采用分层二阶段抽样方式。为保证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 代表性,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 31 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
1.3 调查方式
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系统(CATI)进行调查。
1.4 调查总体和目标总体的差异
CNNIC 在 2005 年底曾经对电话无法覆盖人群进行过研究,此群体中网民规模很小, 随着我国电信业的发展,目前该群体的规模逐步缩减。因此本次调查研究有一个前提假设, 即:
针对该项研究,固话和手机无法覆盖人群中的网民在统计中可以忽略不计。
省内采取样本自加权的抽样方式。各地市州(包括所辖区、县)样本量根据该城市固 定住宅电话覆盖的 6 周岁以上人口数占全省总覆盖人口数的比例分配。
对于手机覆盖群体,抽样方式与固定电话群体类似,也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分为 31 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省内按照各地市居民人口所占比例分配样本,使省内样本 分配符合自加权。
三、接入方式
(一)上网设备 (二)上网时长
第三章 互联网基础资源
一、基础资源概述 二、IP 地址 三、域名 四、网站 五、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第四章 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一、整体互联网应用状况
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一)信息获取 (二)商务交易
(三)交流沟通
(四)网络娱乐
二、手机网民应用状况
2016-2022年中国软件行业运营态势报告
2016-2022年中国软件行业运营态势战略研究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16-2022年中国软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出版日期】2016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编号】R416482【报告链接】/research/201605/416482.html报告目录:目前,我国软件行业正处于行业成长期,软件行业发展非常快,软件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
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在国内的信息化市场越来越广阔。
随着中国软件应用的逐渐普及,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面临着信息化的选择,但用户所处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其软件需求也日趋复杂化。
中国信息产业年鉴2016:中国2016年(第30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统计(二)
18
技 航术 天股 信份 息有 股限 份公 有司 限
19
公 宇司 龙计算机通信科
20
技(深圳)有限公司
51
东 天旭 马集 微团 电有 子限 股公 份司 有
52
限公司
53
舜 上宇 海集 斐闭 讯有 数限 据公 通司 信
54
技 浙术 江有 大限 华公 技司 术股份
55
有 浙限 江公 晶司 科能源有限
56
75
技 上有 海限 华公 虹(司集团)有
76
限 万公 利司 达集团有限公
77
司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
78
限 深公 圳司 市神舟电脑股
79
份有限公司
80
普 哈天 尔东 滨方 光通 宇信 集集 团团 股
81
份有限公司
82
风 南帆 通股 华份 达有 微限 电公 子司 集
83
团 骆有 驼限 集公 团司 股份有限
66
有 中限 冶公 赛司 迪集团有限
67
公 铜司 陵精达铜材(集
68
团 广)东有生限益责科任技公股司份
69
有 惠限 科公 电司 子(深圳)有
70
限 中公 国司 华录集团有限
71
公 深司 圳市共进电子股
72
份 安有 徽限 天公 康(司集团)股
73
份 双有 登限 集公 团司 股份有限
74
公 福司 州福大自动化科
93
限 阳技股份
95
有 北限 京公 华司 胜天成科技
96
股 厦份 门有 宏限 发公 电司 声股份
97
有 华限 润公 微司 电子有限公
98
司 河南科隆集团有限
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指南4.0
重庆市首席信息官(CIO)协会 2源自17 年 10 月 1 日发布实施
本办法由重庆市首席信息官(CIO)协会 软件及信息化工程造价评估专委会 编制
重庆市首席信息官(CIO)协会 联系电话:023-67778659
目 次
前 言.............................................................................................................................................................. II 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指南....................................................................................................... - 1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软件开发成本构成..................................................................................................................... - 3 4 软件开发成本测算步骤............................................................................................................. - 4 附 录 A..............................................................................................................................................- 8 A.1 功能点计数项分类......................................................................................................... - 8 A.2 ILF 的识别...................................................................................................................... - 8 A.3 EIF 的识别...................................................................................................................... - 8 A.4 EI 的识别........................................................................................................................ - 8 A.5 E0 的识别........................................................................................................................ - 8 A.6 EQ 的识别........................................................................................................................ - 9 附 录 B............................................................................................................................................- 10 B.1 功能点分值计算方法................................................................................................... - 10 B.2 技术复杂度因子 TCF.................................................................................................... - 11 B.3 功能点耗时率............................................................................................................... - 11 B.4 软件因素调整因子(SWF)......................................................................................... - 11 B.5 开发因素调整因子(RDF)......................................................................................... - 13 B.6 各阶段开发工作量比例系数....................................................................................... - 13 B.7 人月费用....................................................................................................................... - 14 附 录 C............................................................................................................................................- 15 C.1 预估功能点计数表样例............................................................................................... - 15 C.2 估算功能点计数表样例............................................................................................... - 16 C.3 详细功能点清单列表................................................................................................... - 17 C.4 软件项目开发费用测算表样例................................................................................... - 18 C.5 开发软件需求书写规范样例....................................................................................... - 19 附 录 D............................................................................................................................................- 23 D.1 需求示意....................................................................................................................... - 23 D.2 测算规模....................................................................................................................... - 23 D.3 确定预算....................................................................................................................... - 24 -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中的FDI因素研究
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世界经济研究 2008年第9期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中的FD I 因素研究竺彩华 钟茂洁内容提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和全球价值链的建立带动了全球分工的深化和创新,出现了产品内分工。
FDI 和外包作为跨国公司离岸分工的两种模式,对东道国/承接国来说既可能出现替代关系也可能出现互补关系。
同时,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服务业离岸转移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成为世界服务业现代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为此,本文在比较分析外包和FD I 的经济效应及其对东道国/承接国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外资是推动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一个重要动力,即在中国,FD I 与服务外包属于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由此,结合当前中国引进F D I 面临的新形势,笔者认为,中国应当积极利用FD I 来推动服务外包的发展,从而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顺势升级。
关键词 国际分工 服务外包 FD I 互补 替代 产业结构作者单位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中图分类号:F 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64[2008]09 080704 0557联合国贸发会议 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转向服务业 提到:∀虽然服务离岸外包尚处于襁褓期,但可能很快即接近它的转折点。
离岸外移代表着全球生产活动转移的新浪潮,它开辟了新的服务生产国际分工的前景。
#这一趋势为中国服务业转型提供了机遇,促进了中国服务业外包的发展,使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办公室,成为世界一流的服务外包基地#成为中国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的新战略目标。
一、外包与FD I :跨国公司离岸的两种模式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是经济联系的基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际分工开始呈现出新的特征,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产品内分工,即某个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后在空间上展开到不同国家去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
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
2002年当年有3000多家企业获得软件企业资质认定,登 记备案软件产品5000多项。累计到2002年底,全国共认定 6282家软件企业,登记备案软件产品10900项,为软件企业减 免各项税额40多亿元。整个行业企业数量大约在10000家左右。
份额 1.13% 40.20% 31.20% 9.60% 1.48% 1.39% 14.84% 100%
2001 年 90.6 2612.0 1980.0 660.5 102.3 99.0 672.9 6219
份额 1.46% 42.00% 31.80% 10.60% 1.60% 1.60% 10.82% 100%
2003-11
(一)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情况
计算机及 软件在校生
71.85万人
7%
软件相关 48.26万人 专业在校生
5%
高校 在校生 903.36万人
88%
高校在校生 计算机及软件在校生 软件相关在校生
2002年软件相关专业高校在校生构成
2003-11
(二)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计算机及软件 专业毕业生情况
(三) 2005年发展目标
2003-11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软件产业的总体水平和国际 竞争力,在《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中提出的到 2005年的发展目标为:
软件市场销售额达到2500亿元; 国产软件和服务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软件出 口额达到50亿美元;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产品,形成若干家销 售额超过50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 软件专业技术人才达到80万人。
软件产业的一场革命业务基础软件平台
阶段
前期调 研
深度访 谈 问卷调 查 高层研 讨 报告撰 写
主要内容
调研20家最终用户、10家软件提 供商、分析9大行业的信息化需求 状况,于11月27日正式立项
走访60位专家、软件提供商、用 户
1000个最终用户、300个软件合伙 伙伴的问卷调查,分析问卷
分别在这两天举行软件平台发展 战略研讨会
写完初稿、第二稿、第三稿,最 终定稿
中国软件平台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02年11月27日正式启动,2003年3月7日结束 采访60位专家学者 1000个最终用户、300个软件渠道的问卷调查
研究进程
时间 2002.9.1-2002.11.27
2002.11.28-2003.01.10 2002.12.20-2003.01.24 2002.11.27-2003.02.26 2003.01.25-2003.03.07
全球软件产业链 的新一环,走出 国门的好机会
中国软件平台市场情况
中国业务基础软件平台市场
到2005年,中国业务基础软件平台市场总规模将达25亿元
30
25
20
15
10
5
2
0 2002年
6 2003年
12 2004年
数据来源:计世资讯(CCW Research)
25 2005年
中国新一代ERP市场
软件平台是什么?
关于计世资讯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中国信息产业前瞻性预测与用户应用研 究的权威机构。依托于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接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 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的指导,与经贸委、计委、科技部等主管机构保
持长期密切的联系。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通过致力于深入研究IT用户应用、 IT产 品市场、 IT销售渠道以及IT技术趋势等诸多领域,从而提供专业化、 高可信度的分析与预测,帮助各产业阶层制定准确、完善的战略与战 术决策。
2021国考笔试预测小班推题-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讲义+笔记) (2020国考笔试小班) (5)
小班推题-数资 5(讲义)数学运算1.有 7 根直径 50 厘米的足够长的圆柱形木头,现分别在木头两端用绳子进行捆绑,不计绳头,如图所示,则至少需要绳子多少厘米?(π取3.14)A.314B.457C.628D.9142.一批零件中,有 5 个零件是优级品,有 35 个零件是良级品,剩余是不合格零件。
现随机抽取 2 个,恰好是 1 个优级品 1 个良级品的概率是1。
若随机抽7取 3 个,恰好有三种等级的零件各 1 个的概率范围为多少?A.大于15%B.10%-15%C.5%-10%D.小于 5%3.从 A 市到 B 市的航班每周一、二、三、五各发一班。
某年 2 月最后一天是星期三。
问当年从 A 市到B 市的最后一次航班是星期几出发的?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五4.小张、小王二人同时从甲地出发,驾车匀速在甲乙两地之间往返行驶。
小张的车速比小王快,两人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同一地点,那么小张的车速是小王的多少倍:A.1.5B.2启智职教的店C.2.5D.35.某天,快递点按照片区分配任务,分配给小李的快递数量比小张多 5%,后新到一批快递,又分配给小李 32 件、小张 50 件,此时,小张的快递总数比小李多 5%,当天小李只派送完其被分配数量的 90%,小张剩余 30 件未派送,两人完成的派送数量恰好相等,问当天两人剩余未派送快递共多少件?A.50B.54C.66D.71资料分析(一)2015 年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20217 亿元,同比增长 17.1%,增速与 1~5 月持平,低于去年同期 3.9 个百分点。
其中二季度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11430 亿元,比一季度增长 30%。
实现利润总额 2193 亿元,同比增长 12.6%,增速仍低于去年同期 9.4 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提高 3.5 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约 540 万人,同比增长 8.3%,增速比一季度下降 0.5 个百分点。
中国信息产业年鉴2016:中国2015年软件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汇总统计(十五)
2383593 146262 1844 40964 6503 2555 472 1175 2301 1000540 24628 975912 483787 675298 28395 186098 38439 462 133103 13658
711683 38982 716 6099 1050 223 95 357 375 307449 9665 297784 142983 199765 14639 76031 14779 314 59253 1593
鉴2016》
2641449 158565 43103 2343 28558 1025785 578591 719554 52915 182190 25292 1961 145597 8572
大专以下人员
1988449
1581472 129108 5288 12727 3529 389 463 982 1695 606675 11978 594697 350832 457264 16049 156667 27491 1559 122889 4422
中国2015年软件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汇总统计(十五)
从业人员年末 软件研发人员 管理人员
5742713
2832712
899139
4685283 328600 66210 45459 10720 1738 1566 2801 4615 1859954 47206 1812748 1027969 1266386 79985 388291 61380 3855 307478 14496
摘编自《中国信息产业年鉴2016》
标汇总统计(十五)
硕士以上人员 大本人员
587234
3166913
462274 40932 17819 4321 1225 236 132 215 642 198912 6667 192245 98540 89507 11018 49432 8594 335 38992 1503
软件成本度量估算计价与质量体系
软件度量估算闭环:始于规模、终于规模
始:规模-->工作量-->成本 终:成本/规模=单位规模费率
工作量/规模=生产率 缺陷数/规模=缺陷率
技术路线
分拆
软件研发成本构成:直接人力成本+直接非人力成本+间接人力成本+间接非人力成本 (人力&非人力)(直接&间接)
技术方法的发展
国际
•
1970s •
源自金融行业 IBM提出此方法
• 逐步形成国际标准 • 广泛运用于金融、电
信、政府、能源领域
198 0s
1990 s
• 日本、韩国、荷 兰等开始使用此 方法作为政府软 件采购依据
200 0s
• 国外广泛运 用;国内金 融、电信行 业引入应用
国内
2000s功能点引入
2006起 基准比对数据库
2010-2013 成本估算标准
2012-2016
• 数据功能类型(逻辑文件):系统使用或维护了哪些数据
– 内部逻辑文件ILF:在本系统维护的业务数据 – 外部接口文件EIF:本系统引用,其他系统维护的业务数据
• 事务功能类型(基本过程):系统如何使用或维护这些数据
– 外部输入EI:对数据进行维护或改变系统状态/行为 – 外部输出EO:对数据加工后呈现或输出 – 外部查询EQ:对已有数据直接呈现或输出
UFP=7*ILF+5*EIF+4*EI+5*EO+4*EQ=7*1+5*1+4*3+5*1+4*3=41FP
基本过程 用户信息 员工信息 用户注册 用户名登录 邮箱地址登陆 查看个人信息 修改个人信息 删除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报表
译文-中国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分析和估计
中国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分析和估计:一个基于信息熵的改进的环境DEA交叉模型摘要:环境保护和减少碳排放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基于传统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环境效率分析是主观的、不准确的。
因为在一个交叉评估矩阵(CEM)中的行、列的所有元素被赋予了相同的权重。
本文采用一个改进的基于信息熵的环境DEA交叉模型,分析和评估中国工业部门的碳排放。
信息熵用来建立基于整个系统波动的熵距离,计算CEM中的动态权重。
理论结果表明基于信息熵的新的权重在蒙特卡洛模拟中是全局最优的。
最后,与传统环境DEA及DEA交叉模型相比,改进的环境DEA交叉模型对中国工业部门数据更好地效率区分。
而且,所采用的模型能够潜在地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
1、前言人类活动导致的工业部门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因此很明显过去十年间全球变暖非常严重。
在所有温室气体中,CO2贡献最大是导致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Guo et al., 2011)。
工业部门是国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部门,同时,工业部门也是高污染高碳排放的部门。
因此,分析和评估工业部门的碳排放是必要的。
在许多环境效率评估方法中,DEA由于其显著便利性及经济背景,作为非参数法被广泛使用,尤其在经济指标微观层面的评估中(Zhou et al., 2008a,b)。
自从Charnes et al.在1978年采用DEA模型(Charnes et al., 1978),DEA开始在评估工业部门的相对效率中被广泛采用。
DEA的优点是输入和输出项可以是多维度的并且模型中的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可以是未知的。
然而,传统DEA模型中的重要假设是输出变量必须是好的、正的,并且具有很强的处理特性(Ramanathan, 2003),即输入越多输出越多。
而且,工业环境效率的评估不仅应该考虑生产过程产生的期望输出变量(效用为正),还要考虑同时产生的负效用变量。
因此,怎样技术性地处理不期望的输出变量是评估环境效率的关键。
中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中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情况“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较快、变化较大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做出了重要决策部署,先后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和专项规划,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柱之一,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促进与整治同时推进,优化与调整多措并举,行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规模日益扩大,整体仍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
营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1~2015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翻倍增长,从2605.1亿元增加到5995.0亿元,增幅达130.1%,平均每年增长25.0%左右,其中,广播影视业营业增速尤为明显,五年约增长2倍。
法人单位数从期初的10.3万个增加到期末的29.7万个,增长近2倍,市场参与主体日益增多,行业竞争更加充分。
同时,作为行业发展的基础,针对文化、体育、娱乐场所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交付使用数量不断增加,推动行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就业人员日益增加。
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为例,2011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为135.0万人,到2015年增至149.1万人,增加14.1万人,增幅为10.4%。
从就业类型看,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据主导地位,占就业总人数的60%~80%,受文化体育领域体制改革影响,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占比增长迅速,外资单位进驻限制较多,就业人员较少,占比较小。
增加值稳步提升。
2011~2015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从3007.1亿元增加到4808.8亿元,增加1801.7亿元,增幅为59.9%。
其中2012年增速较快,达到17.4%。
从各行业看,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和娱乐业增速较快,期末比期初增长均在1倍以上,其发展成果较为丰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营效益缓中有异。
受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行业投资回收期较长等因素影响,“十二五”时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经营效益仍尚未充分显现,整体效益下滑,个别行业处于亏损状态,不同行业情况各有不同。
2016-2022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策略分析报告中国报告网2016-2022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策略分析报告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专项调研与发展策略分析报告》首先介绍了信息技术行业市场相关概念、分类、应用、经营模式,行业全球及中国市场现状,产业政策生产工艺技术等,接着统计了行业部分企业盈利、负债、成长能力等详细数据,对行业现有竞争格局与态势做了深度剖析;结合产业上下游市场、营销渠道及中国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对行业未来投资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第一章信息技术产业相关概述第一节信息技术基础阐述一、信息技术范围界界定二、信息技术分类三、信息技术社会功能四、信息技术主要特征第二节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一、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二、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四、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五、信息技术代表之人工智能第三节信息技术就业一、人才需求二、工作需求三、加入WTO刺激了培训市场的需求四、兴趣爱好五、高校教育机制存在着不足•【报告来源】中国报告网•【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第二章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三、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第二节2014-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政策环境分析一、信息技术产业“十一五”规划二、《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三、相关行业政策第三节2014-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技术环境分析第四节2014-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社会环境分析第三章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态势分析第一节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总况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产业二、中国息技术产业发展模式三、中国特色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探析四、中国力推新信息技术产业第二节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热点聚焦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二、TD-LTE-Advanced入选4G国际标准三、五城市率先开展云计算试点示范工作四、上海世博会成为信息技术应用平台五、我国超级计算机位列全球500强前茅第四章近几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同比分析第一节2013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一、2013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与增长二、2013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结构分析三、2013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特点第二节2014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一、2014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二、2014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三、2014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运行特点第三节2015年1-9月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分析一、2015年1-9月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二、2015年1-9月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主要特点三、2015年1-9月信息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第五章2015中国主要地区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透析第一节珠三角区域一、深圳二、广州三、东莞四、佛山五、珠海第二节长三角区域一、上海二、江苏三、浙江第三节环渤海区域一、北京二、天津三、河北四、山东第四节中西部地区一、武汉二、长沙三、江西四、重庆五、四川第六章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态势分析第一节集成电路相关概述一、集成电路特点二、集成电路分类三、集成电路发展四、集成电路设计与封装第二节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综述一、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回顾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所处发展阶段三、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模式转型五、中国低碳经济成为集成电路产业新引擎六、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业发展第三节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运营分析一、近三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分析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产品结构三、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规模四、中国集成电路产品及应用结构五、中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情况分析六、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第四节未来五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一、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将驶入快车道二、2016-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预测三、十三五期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模预测四、十三五期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方向第七章2015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新形态分析第一节软件产业相关概述一、软件类型划分二、软件使作许可三、软件开发四、软件产品分类五、软件产业产品价值六、软件收入第二节2015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总况一、软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中国软件产业结构发展逐渐优化三、中国软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四、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发展状况五、中国软件产业多核并行化开发情况六、我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战略七、两化融合对软件产业调整升级影响第三节2015年中国软件市场运营态势分析一、中国软件市场规模分析二、中国软件市场产销分析三、中国软件进出口贸易分析第四节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存在的软肋二、中国软件产业做大做强的建议三、推动中国软件厂商发展的措施第五节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一、十三五时期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二、中国软件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三、十三五期间中国软件产业需求预测四、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第八章2015年中国新型元器件产业发展热点聚焦第一节中国新型元器件行业发展概况一、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二、中国新型元器件发展环境向好三、中国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趋势第二节LED一、LED产业的发展优势二、2015年中国LED产业发展现状三、中国LED产业良好发展的建议四、十三五期间LED产业发展预测第三节触摸屏一、触摸屏的基本介绍二、触摸屏市场发展格局三、中国中大尺寸触摸屏发展情况四、中国触摸屏市场畅销品牌排名五、中国触摸屏市场竞争的建议第四节光电显示薄膜器件一、中国光电显示薄膜器件发展概况二、中国光电显示薄膜器件行业特点三、中国光电显示薄膜器件发展影响因素四、中国光电显示薄膜器件产业发展预测第九章2015年中国电子新材料产业运营态势分析第一节2015年中国电子新材料行业发展概况一、中国电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环境二、中国电子信息新材料行业渐趋高端化三、中国电子信息材料新技术研发成果丰硕四、中国电子信息新材料市场前景看好第二节半导体材料一、半导体材料发展简史二、利好政策助推中国半导体材料业发展三、半导体材料制约中国IC业竞争力四、半导体材料市场扩张面临技术挑战五、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业发展需政策扶持第三节平板显示材料一、中国平板显示行业总体发展状况二、中国平板显示用材料及设备产业化情况三、国内平板显示材料市场细分领域的发展四、液晶显示材料行业迎来发展新契机五、发展中国平板显示材料行业的思路第四节光纤光缆材料一、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构成及发展概况二、中国光纤光缆材料行业迎来发展机遇三、中国通信塑料光纤研制获突破四、中国光纤预制棒行业有待进一步壮大第五节电子信息新材料发展趋势一、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用材料发展方向二、光电子材料发展方向三、新型电子元器件用材料发展方向第十章2015年中国电子专用设备产业部析第一节中国电子专用设备产业的发展一、中国电子专用设备新形势二、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发展特点三、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经济运行第二节半导体专用设备一、中国半导体专用设备发展概况二、中国半导体设备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三、中国半导体专用设备的发展对策第三节太阳能光伏设备一、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区域分布二、中国晶硅太阳能电池设备发展情况三、中国太阳能产业关键设备国产化获突破四、中国光伏设备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五、中国光伏设备厂应发展高端技术第四节中国电子专用设备产业发展预测一、十三五期间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发展规划二、中国电子专用设备主要产品发展预测第十一章2015年中国其他重点技术的发展透析第一节计算机技术一、计算机技术相关概述二、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成就三、中国计算机技术和产业发展关注焦点第二节通信与网络技术一、通信与网络技术的介绍二、通信网络技术发展推动运营商转型三、视频通信技术发展呈现的五大趋势第三节数字音视频技术一、中国数字高清晰电视产业化中的关键技术二、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已实现产业化三、中国数字电视终端技术获新突破四、数字音视频产业各领域的关键技术第四节信息安全技术一、信息安全的界定二、信息安全产品的分类三、中国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历程四、2014年中国信息安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第十二章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一节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有利因素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重二、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三、电子产品市场逐步转向国内转移四、平板电脑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带来利好第二节中国信息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二、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第十三章2016-2022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策及前景预测第一节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二、发展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对策三、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加快转变四、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建议第二节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预测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二、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思路及方向三、十三五期间中国将提升信息技术产业国际地位四、十三五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图表目录:(部分)图表:2007-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图表:2007-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图表: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图表:2007-2015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图表:2007-2015年财政收入图表:2007-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图表:2015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亿元)图表: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图表:2015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与增长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与增长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细分产业规模(一)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细分产业增长(一)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结构(一)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细分产业规模(二)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细分产业增长(二)图表:2005-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结构(二)图表:2014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与全国工业增加值月增速对比图表:2014年各季度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利润完成情况对比图表:2014年电子信息产品月度出口额情况图表: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月情况图表: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情况图表:2009-2014年部分行业完成投资增速对比情况图表:2014年1-12月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行业完成情况(500万元以上项目)图表:2014年1-12月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省市完成情况(500万元以上项目)图表: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行业增速对比图表:2015年信息技术产业内外资企业发展速度图表:2015年信息技术产业内、外销市场发展速度特别说明:观研天下所出具的报告会随时间,市场变化调整更新,帮助用户掌握最新市场行情。
软件行业特性分析
软件行业特性分析软件行业特性分析东软集团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低能耗等特点,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在推进两化融合、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行业发展程度——已经历了五个层次的发展——软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纵向整合程度——软件产业链整合向纵深发展标准化程度——流程化、规范化和体系化是趋势市场进入退出的难易程度——准入门槛高退出难度大12行业发展程度——已经历了五个层次的发展第一代:早期专业的服务公司,1949-1959第一批独立于卖主的软件公司是为了客户开发定制解决方案的专业软件服务公司。
在美国,这个发展过程是由几个大软件项目推进的,这些项目先是由美国政府出面,后来是由几家美国大公司认购。
这些巨型项目为第一批独立的美国软家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机会,并使美国在软件业中成了早期的主角。
1969 第二代:早期软件产品公司,1959-在第一批独立软件服务公司成立10年后,第一批软件产品出现了。
他们被专门的开发出来重复的销售给一个以上的客户。
一种新型的软件公司诞生了,这是一种要求不同管理技术的公司。
第一个真正的软件产品诞生于1964年,是由ADR公司接受RCA委托开发的一个可以在一个程序里形象的代表设备的逻辑流程图的程序。
第三代:强大的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出现1969,1981在第二代时期的后期岁月里,越来越多的独立软件公司破土而出,为所有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新产品。
70年代早期的数据库市场是最活跃的,原因之一是独立数据库公司的出现。
第四代:客户大众市场软件,1981,1994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软件: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大众市场套装软件。
这个时期的软件是真正独立的软件业的诞生的标志,同样也是收缩,覆盖的套装软件引入的开端。
微软是这个时代的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软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