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目录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1)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1)4、如何理解近代18、19世纪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关系。
(2)5、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各是什么? (2)6、如何区别科学、伪科学、非科学和科学作弊?科学作弊有什么危害? (3)7、怎样认识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动力?(类似于17题) (3)8、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5)9、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伦理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规各是什么? (5)10、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6)11、如何看待科技对人和自然的异化(负面效应)? (6)12、马克思主义科技价值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技术不能决定社会的一切? (7)13、科研选题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科研选题?714、结合自己的科研实际谈谈你对机遇的认识。
(9)15、结合对于归纳方法的相关讨论,谈谈科学研究方法的条件性与相对性。
(9)16、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具体方法的关系? (10)17、科学发展的动力有哪些?这些动力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11)18、科学发展的最基本的在动力是什么?其如何促进科学发展? (13)19、关于科学发展模式的理论有哪些?怎样评价它们各自的优长与不足? (13)20、科学共同体的马太效应及其对科学共同体的影响,这一效应对个人发展有什么启示。
(15)21、怎样理解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在统一性?(答案不标准,如果找不到标准答案,可以参考以下答案) (15)22、如何认识与评价科学技术的功能? (17)23、在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上有哪些思潮?怎样评价这些思潮? (17)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3、生态危机:主要是指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地区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4、科学选题:是选择一个科学问题来进行研究。
5、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6、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7、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
是宇宙运动中本质的东西的反映。
8、天体运动论:哥白尼认为地球既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天体,也不是在宇宙中心,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既有自转的周日运动,又有和其他行星一样的周年运动,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天体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做复合运动的结果。
9、生态文明: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10、自然主义:就是遵循自然,遵循“人与社会和谐”的原则。
实施自然主义,要求人类的全部活动遵从生态规律,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并在实践上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环境。
11、人道主义:是指所有的人都享有公正和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二、简答论述题1、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有哪些?(P3)(1)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基本观点。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它通过揭示自然界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研究自然界事物的相互关系和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包含着丰富矛盾的复杂系统,它的变化和发展是根据内部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进行的。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矛盾普遍性原理:自然界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矛盾斗争和统一的互相转化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矛盾的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而矛盾的统一则维持着事物的相对稳定。
(3)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原理: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地前进或后退,而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事物的旧形态通过否定得到超越,形成新的形态,这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
(4)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原理: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它们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发展和变化。
3.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一分为二”,即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并通过斗争和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自然界没有绝对的对立面,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通过“一分为二”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二、论述题1. 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区别是什么?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主义都是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但它们之间有以下主要区别:(1)方法论上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主张对事物的简单剖析和分析,强调形式和数量的变化。
自然辩证法则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分析和综合认识,关注事物的本质和质量的变化。
(2)理论观点上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发展是线性的,并将最终的目标确定为死的不变的、稳定的状态。
而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的发展是辩证的,包含着复杂的矛盾关系和变化过程。
2016年《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1、科学基础: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系统科学等20世纪的新的科学发现是系统自然观形成的科学基础。
其中,系统科学对于系统自然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对论揭示了物体、时空、运动的一体性。
量子力学展现了微观世界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系统科学对复杂世界展现的系统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主要内容: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
2)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是自主演化着。
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理论揭示了自然界演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存在着“时间之箭”。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自然界演化本身具有自身的时间尺度,这就是“内部时间”,这标志着自然科学从关注存在转向关注演化,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演化着。
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演化的方向进化与退化并行。
3)自然演化方向的矛盾。
4)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
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从研究线性系统开始的。
但线性模型仅是一大批现实自然系统的良好近似。
在这种线性自然观作用下,我们习惯性的把相互作用视为单向的,把线性系统视为自然界的正常状态,把非线性系统视为例外,仅是线性系统的外在干扰等。
事实上:自然界是非线性的,而线性是非常少的,仅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近似。
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5)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近代经典物理学建立以来,决定论、确定论的观点被视为自然科学的正统。
经典物理学的确定论是线性的确定论。
系统科学特别是混沌理论表明,对于那些原来看来完全确定的系统,自身也会内在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
3、特征:1)系统性。
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特征。
2)复杂性。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复杂性的、非线性的和随机性的,是复杂性和简单性、生成性和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确定性和随机性的辩证统一。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一、 简述题1. 简述科学精神的内涵。
1.1.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把人与周围的世界分离开来,把自然界视为人的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即哲学家们所谓的“客体”。
理性精神源于哲学,是人类反思自我、反思实践的产物,是人类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理性精神在科学实践中得到了发扬光大,使哲学的智慧融入科学之中。
理性精神是对理智的崇尚,是对知识价值的肯定。
学之中。
理性精神是对理智的崇尚,是对知识价值的肯定。
2.2.实证精神。
实证精神。
实证精神是一种审慎的冒险。
实证精神在承认人的有限认知能力的前提下,认为应该以实在性、实用性和精确性来保障认知的真理性,通过逐步的努力接近真理。
3.3.分析精神。
分析精神。
分析精神对于社会生活尤为重要。
分析精神对于社会生活尤为重要。
分析精神的主要思路是解剖,分析精神的主要思路是解剖,分析精神的主要思路是解剖,这种解剖这种解剖可以是有形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分析的主旨就是找到要素,也可以是无形的,分析的主旨就是找到要素,也可以是无形的,分析的主旨就是找到要素,分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然后然后提出具有解释和预言功能的理论框架。
提出具有解释和预言功能的理论框架。
4.4.开放精神。
开放精神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讲得出道理,经得起检验,科学开放精神。
开放精神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讲得出道理,经得起检验,科学的讲坛谁都可以上去。
的讲坛谁都可以上去。
5.5.民主精神。
民主精神。
随着科学活动的社会化,随着科学活动的社会化,科学进入生产和社会生活,科学进入生产和社会生活,科学进入生产和社会生活,科学精神中蕴涵的民科学精神中蕴涵的民主精神也促进了公共生活中的民主观念的发展,民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主流价值观念。
念。
6.6.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是科学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没有批判就没有发展。
首先,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是科学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没有批判就没有发展。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P39-4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1.自然界的层次结构2.自然界的无限发展3.自然界的相互作用4.人和自然的统一。
基本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从来的自然观都是对纯粹的、大然的自然界的看法。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有何重大意义?(P41—43)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丁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恩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现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第四.辩证唯物丰义自然观的创穴,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技英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而不是僵化、保守的。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P47)系统自然观植根于相对论、且子力学、分于生物学以及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混池理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措绘出一幅从基本粘子、原子、分子化合物育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宁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购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格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一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叩。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闻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______医科大学2015级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开卷考)(A)(考试时间:2016年1月11日8:30—9:30)姓名:_________专业: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论述题:要求结合教材及课堂讲授内容、紧扣题意、合乎逻辑、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每题50分,共100分)一、 联系我国严重的雾霭等现象,阐述“发展”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二、 请结合医学案例辩证解析伪证模式、纲领模式及假说结构中每个要素在医二、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______医科大学2015级在职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开卷考)(A)(考试时间:2016年1月11日8:30—9:30)姓名:_________专业: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论述题:要求结合教材及课堂讲授内容、紧扣题意、合乎逻辑、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阐述。
(每题50分,共100分)一、从哲学与医学关系出发,试述唯物主义三种自然观对医学影像。
二、请结合医学案例说明科技三部曲中前两部曲每个内容在医学科研中的根本意义。
意义。
(部分答案DIY ,仅供参考呵呵哒),仅供参考呵呵哒)联系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简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随着近几年来北京、天津、上海、东三省等地区,不断遭受雾霾侵袭。
但无可否认,可否认,作为人类深度参与和改变环境的结果,作为人类深度参与和改变环境的结果,雾霾的出现将越来越频繁,雾霾的出现将越来越频繁,对于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严重。
人们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严重。
气污染构成了雾霾形成的主因,气污染构成了雾霾形成的主因,而工业废弃物而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又是大气污染的主因。
的排放又是大气污染的主因。
伴随着我国持续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我国持续经济高速发展,一些地方在发展中以环境为代价,一些地方在发展中以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盲目追求经济总量的恶果开始以雾霾等环境污染事件开始出现。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答案均来自于《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精要研究》)一、简答题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什么?答:(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立论基础。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此处所指的环境是自然环境。
(3)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早在生态危机初露端倪、还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2.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生态系统是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
(2)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3)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3.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主要指狭义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和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知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等特征。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4.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一、简述题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内容?学科性质:①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
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出哲学概括。
③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主要就是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中形成和完成的,因此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研究内容: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②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③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④中国马克思科学技术观。
2.简述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涵及其作用?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具有绝对的不变性;它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来源于外力作用的、遵循因果规律的机械运动;人与自然界都是机器,并且是分立的。
3.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起到过度作用。
3.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它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
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 1.自然界是系统的自然界。
①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②系统是通过核心要素的自我繁殖及其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及若干要素或总体相互连接合并等多种形式生成的。
③系统具有层次性、开放性、整体性、对应性、同构性等特征。
④系统诸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结构,包括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网络结构。
⑤系统广泛体现在无机界、有机界乃至人类社会中。
2.自然界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
①演化是系统不可逆的运动形式。
②演化具有突现性、混沌性、复杂性和循环性等特征。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以及答案一、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答: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包括:2、物质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 而物质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 自然界的物质机构是有层次的, 物质的机构层次是无限的。
3、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其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时空观。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得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空是无限的。
规律观。
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时有规律的, 而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人们一旦认识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就可以按照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 同时也改造自己。
1、二、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答: 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包括:3、整体性。
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
整体性是一切自然系统的普遍属性, 系统的整体性又被表述为“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4、开放性。
指的是物质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质系统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5、动态性。
指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6、层次性。
指系统处于物质的一定层次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层次关系的性质。
三、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答:自组织的概念: 自组织是指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
(1)、开放性和非平衡约束。
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必须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形成和维持。
无序和熵增是封闭系统运行的唯一方向, 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必要条件。
(2)、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 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 系统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用的简单叠加所能说明的, 而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
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2.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3.近代形而上学(或机械论)自然观产生的科学背景
4.近代后期有哪些科学成就率先突破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束
缚?为什么?
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
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
6.怎样理解科学的特点?
7.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
8.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保证科学观察的客观性?
9.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
10.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重点: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原子论的基本思想。
7-8页答:原子和虚空作为存在和非存在,都是构造自然万物的本原。
原子是构造万物的基本粒子,虚空为原子提供位移运动的场所。
所谓原子论方法,是主张对客观事物进行解剖研究,通过把整体分解成各个基元(原子或元素),从这些基元的属性及它们之间的简单联系中去寻找整体变化原因,并把整体的特征归结为各个基本单元性质的总和。
原子论方法适用于那些可以被分割,并且可以把研究对象归结为可用较少性质便可概括的,具有缓慢变化和不变特性的基元,基元之间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II页答:(1)前提与基础:1、人与自然的两分2、自然的数学设计3、物理世界的还原论说明4、自然与机器的类比(2)主要观点:1、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卜\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2、时空观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3、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
4、因果观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5、相互作用观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
6、人类统治自然认为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总体而言,机械论自然观提供了一幅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图景。
在这幅图景里,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的•切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万事万物只是在时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3)特点:1唯物主义:世所谓原了.论方法,是主张对客观事物进行解剖研究,通过把整体分解成各个基元(原了•或元素),界是物质的、从自处本从这些基元的属性及它们之间的简单联系中去寻找整体变化原因,并把整体的特征归结为各个基本身来理解自然、拒斥目的因2形而上学:恩格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陷入不可解决的矛成,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的相互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
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解决.在这方面.图灵可以说是计算机学界的哲学大师.在哲学层次上.对于计算机能不能思维.会不会有意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检验方法:现有一个人和一台机器.如果对于我们出的任何问题.人写一个答案.机器打印一个答案.如果分辨不出是人的还是机器的答案.就说明机器是可以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检验法".现在计算机还是做不到这一点.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推理论证.总是可以找出计算机回答的规律.这与人脑思维是有区别的.这是自然科学对于哲学层次问题的研究.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比如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对应于这个问题.科学层次上在研究人工智能.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有指导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辨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自然辨证法是研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论.总体上划分为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三大部分.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1.在自然观方面第一,系统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客观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而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的思想也就是系统思想。
研一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答: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半方法的科学,体现了人、科学技术、自然之间的关系。
研究内容:1它以自然界为研究内容,从总体上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2它以科学技术认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认识科学技术的认识论和方法论;3它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从价值论角度着重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意义:•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研究生入学以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辩证法的必要性,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
自然辨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1、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1.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已经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文明的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采集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大阶段。
工业文明历时三百年,它为人类创造了以往无法比拟的财富。
但是,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严重地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2.生态文明包含的内容生态文明包含着下述三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层面:一是物质生产层面。
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
其核心是维护“自然一社会一经济”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
它的生产过程是由自然界再生产过程(自然生产力)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力)交织在一起进行的。
与此相联系,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受制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
二是社会制度层面。
生态文明是在上述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
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
三是思想观念层面。
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
在思维方式上,要打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
在价值观念上,我们要破除把经济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之上的工业文明的价值观。
2、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科学假说的形成同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分不开,所以,阐明怎样提出假说、提出什么假说,首先必须明确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说必须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自然辩证法概论》总复习
《自然辩证法概论》总复习1、什么叫做自然辩证法?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答:牛顿力学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论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
第二,“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
第三,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和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
第四,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第五,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的结果。
第六,物质颗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出来的”。
3、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理论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我们在对自组织理论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将得到的实际经验应用到社会中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4、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答:进化:是一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
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
通常指演化内容的第一部分,它是开放系统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及其子系统与要家的协同作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渐变与突变而发生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总结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系统自然观内容:1)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2)自然系统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3)自然系统是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4)自然系统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
5)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特点:(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
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其二,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其具体表现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3)系统具有层次结构。
马克思自然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辩证的论述了人、自然与社会关系,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要达到“两个和解”即人与自然及人类自身的和解。
由此使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及冲突得到解决,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内在的统一。
随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马克思自然理论的内容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其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自然理论为我带来的当代启示如下:(1)企业环境污染的治理须以马克思自然理论为支撑,企业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企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企业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构建一个企业、社会与政府的多方协作平台。
(2)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科技,建立循环持续的生产方式,政府在治理企业污染时转变“官本位”思想,向现代新型服务型政府转变,国家应坚持环境保护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并增强其贯彻力度。
2、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就是要把生态系统看成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主张把人从自然的征服者改变成生态系统的普通要素,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内容: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
4)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
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特点:1.生态自然观倡导人人平等;2. 生态自然观坚持整体性的思想,就是要把生态系统看成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3.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4.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启示同上1)3、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和技术本质的理解是怎样的?试由此来分析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活动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活动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
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其中技术理论是在科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中介。
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1)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学科结构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构成。
知识结构由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构成。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其中学科结构形成立体的架构,知识结构各要素渗透在学科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
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都是系统化的知识,都会经过一个由科学事实到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2)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门类结构由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构成。
形态结构由经验形态的技术、实体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构成。
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技术的发展过程,其中门类结构是立体的架构,形态结构的各要素同样渗透在门类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
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都包含经验技能、都使用工具机器,都蕴涵了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在各自的发展中,不但日益多样化和系统化,而且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试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与模式。
科学的发展是社会需求等外部动力和科学实验条件及理论论争等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表现为科学系统外部的社会生产对科学研究的推动和提供条件。
社会生产需要为科学研究指明课题方向并要求应用成果,工业发展也为科学研究提供研究对象和研究手段。
“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
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并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事实,有力学上的(纺织、钟表制造、磨坊),有化学上的(染色、冶金、酿酒),也有物理学上的(眼镜),这些事实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
可以说,真正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
”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表现在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引发了科学内部理论上的争论,以及理论与科学实验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促进科学理论上的进一步完善。
例如,近代化学中的氧化说代替燃素说,就是依赖实验手段改进和定量测量水平提高而完成的。
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引发了细胞理论和遗传学说上的争论,最后促使细胞学和遗传学理论上的突破。
(三)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力1.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科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科学需要社会提供各种条件,并从科学外部输入各种资源。
科学外部的动力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层面的科研需求,社会生产需求,技术仪器和技术问题,国家政策引导,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教育和人才培养,文化价值观和人文传统等。
2.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来源于科学系统内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研究手段的进步;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与热情;科学问题历史和科学实验提供的题材;科学实验(事实)与科学理论(假说)的冲突,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冲突;科学学科的分化和专门化,从原来的学科中逐步分离出分支学科和相关学科,新学科研究对象范围变小,认识层次更深入,从而使得科学向纵深发展;不同研究团体学术观点的论争等。
科学系统外部的动力要与内部的动力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
二)技术发展的动力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发展动力的分析第一,社会需要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恩格斯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并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数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第二,技术体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宏观上从各生产部分的分工看,近代技术体系包括:纺织部门、蒸汽机械的制造部门等等,单从棉纺业来看,就有纺纱机、织布机、印花机、漂白机、染色机等,相应地,棉纺业的革命又引起分离棉花纤维和棉籽的轧面机的发明,进而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即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成为必要。
第三,科学对技术的先导作用。
“机器生产的原则是把生产过程分解成各个组成阶段并且应用力学、化学等等,总之就是应用自然科学来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
”这样,整个生产过程不再是“从属于工人的直接技巧,而是表现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的时候,只有到这个时候,资本才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就是说,科学成为“生产的另一个可变要素,而且不仅指科学不断变化、完善、发展等方面而言。
科学的这种过程或科学的这种运动本身,可以看作积累过程的因素之一。
”3.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发展动力观第一,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任何技术,无论其起源还是发展,最早都源于人类的需要。
正是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起初模仿自然,进而进行创造,发明了各种技术。
人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需要促进了不同领域技术的发展,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分别指向了当时人们所需要的知识传播、航行、军事等方面的需要,当今我国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各类民生技术。
同时,文化对技术发展具有明显的张力作用。
先进的思想文化会推动技术的发展,而落后的思想文化则会制约和阻碍技术的发展,包括影响技术决策、技术研发以及技术成果的现实化各方面。
第二,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技术目的,就是在技术实践过程中在观念上预先建立的技术结果的主观形象,是技术实践的内在要求,影响并贯穿于技术实践的全过程。
技术手段即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因素,包括实现技术目的的工具和用工具的形式。
技术目的的提出和实现,必须依赖于与之相匹配的技术手段;缺乏相应手段的“目的”不是真正的目的或现实的目的,而只是一种希望乃至是空想。
技术手段是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和保证,它包括为达到技术功能要求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应用工具的方式。
第三,科学发展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9世纪中期以后,科学走到了技术的前面,成为技术发展的理论向导。
科学革命导致技术革命,技术发展对科学发展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可以说,技术已成为科学的应用。
尤其是当今社会的发展,日益形成了“科学——技术——工程——生产——产业——经济——社会——环境”一体化的双向交叉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研究与技术设计(简称“研究与设计”应为缩写为“R&D”)已成为核心,它一般要经过三个环节,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设计研究。
(二)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1.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是同一学科体系的进化形式,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规范和理论框架之内,科学理论的推广、局部新规律新原理的发现、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
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是科学革命形式,主要指科学基础规律的新发现,科学新的大综合,原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核心理论体系的建立等。
从自然科学发展史来看,每一学科都经历了渐进的累积发展和飞跃的革命阶段,而且是两种形式交替发生。
例如生物进化论的发展,就是一个从知识的积累的渐进发展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从沃尔弗第一次但对物种不变开始,又通过奥肯、拉马克、贝尔纳等人的研究工作,经过100年的研究历程,才在达尔文那里最后完成。
2.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分化是指同类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发展,或统一的事物演变成有差异的不同部分的事物。
综合是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