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下水运动4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PPT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PPT
补充:水文地质学常用处理问题思路: 1、分段法进行分析,因为流量相等,可以用流量把几 个段相互关联起来。
5、2 达西定律得应用
2、水流优先通过渗透性好得含水层,处理时分别求各 个层得流量,最后合并起来计算。也是一种水文地质学处 理方法。
井流计算问题
井流又可称为径向流,即从抽水 问题逐步提出。潜水井一开始 抽水时水位下降很快,但随后逐 渐稳定,地下水最终形成降落漏 斗。
[★]
(2)实验证实 Re<1时,V和I线性相关, 1<Re<10时,V和I近于线性相关。 Re>10时,V和I非线性相关。 也既,自然界只有一部分层流满足达西 定律,也即Re<10时。 注意:裂隙水,岩溶水要特别注意,不能 简单使用达西定律。 (3)达西定律与运动方向无关(垂向、水 平均可)
地下水运动得本质
1、裘布依公式
A、假设条件(假设非常重要,没 有假设该公式无法使用)
(1) 含 水 层 为 一 圆 柱 体 , 周 围 是 定水头补给边界;
(2) 含 水 层 为 均 质 , 原 始 水 位 水 平,其隔水(顶)底板水平;
(3) 含 水 层 中 心 布 置 一 完 整 井 , 以一定流量抽水;
(4)水运动符合达西定律。
稳定流––––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等)不随时间 改变得水流运动。
非稳定流––––运动要素随时间变化得水流运动。
渗流场中任意点得流速变化只与空间坐标一个方向有关得 渗流,称为一维流,与空间坐标得两个和三个方向有关得,分 别称为二维或三维流。
[★]
5、1 重力水运动得基本规律
1、达西定律(Darcy’s Law)
1856年达西通过实验得到达西定律。实验在砂柱中进行(P33:图5—1),根据实 验结果(流量):

水文地质-地下水的运动

水文地质-地下水的运动

第三节 地下水向井的稳定运动
四、裘布依公式的讨论
(2)抽水井流量与井径的关系
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井径 对流量的影响比Dupuit公 式反映的关系要大得多。
第三节 地下水向井的稳定运动
四、裘布依公式的讨论
(3)水跃对裘布依公式计算结果的影响
在潜水的出口处一般都存 在渗出面。当潜水流入井 中时也存在渗出面,也称水 跃,即井壁水位hs高于井 中水位hw(图4一10),而潜 水井的Dupuit公式并没有 考虑渗出面的存在。
H Z p

图4-5 流网示意图
在渗流场中,把水头值相等的点连成线或面就构成了等水 头线或等水头面。
流网是由等水头线和流线所组成的正交网格。流网直观地 描述了渗流场(或流速场)的特征。它可以是正方形、长 方形或曲边方形。
第二节 地下水运动规律
水流类型
一维流任意点的水力坡度均相等(
图4-6a);
s1=1.00 m s2=1.75 m s3=2.50 m 求K?
Q1=4500 m3/d; Q2=7850 m3/d; Q3=11250 m3/d;
第三节 地下水向井的稳定运动
五、地下水流向非完整井和直线边界附近的完整井
1、承压水非完整井 当α=1时,A=0,就变成 完整井公式,当α很小, A值很大,则公式变为:
第三节 地下水向井的稳定运动
五、地下水流向非完整井和直线边界附近的完整井
2、潜水非完整井 潜水非完整井可以看做上段 是潜水完整井,下段是承压 水非完整井。这样可以近似 的看做总流量Q等于两段Q1 和Q2的和。
第三节 地下水向井的稳定运动
裘布衣假设:
天然水力坡度为0,井附近水力坡度<1/4; 含水层是均质各向同性的,含水层的底板

04第四章地下水-文档资料-课件

04第四章地下水-文档资料-课件
8
第二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温度:随埋藏深度而异,埋藏越深,水温越高。按温度分 5 种。 颜色:由于某种离子含量较多,或者富集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透明度:取决于地下水中的固体与悬浮物的含量。按透明度分4级 气味:含有某些离子或某种气体时,可以散发出特殊的臭味。 味道:含有其他化学成分如一些盐类或气体时,会有一定的味感。 密度:决定于水中所溶盐分的含量多少。 导电性:取决于其中所含电解质的数量和质量。 放射性:在特殊储藏环境下,受到放射性矿物的影响,具有一定
较大;3、潜水面形状受地形
影响;4、潜水的排泄方式主
要有垂直排泄和水平排泄两种
地下水埋藏示意图
方式。
1-沙层; 2-隔水层; 3-含水层;4-潜水面; 5-基准面;T-
潜水埋藏深度;M-含水层厚度;H-潜水位
16
二、潜水 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面的形状可用等高线图表示
可解决如下问题:
1 确定潜水流向 2 确定潜水的水力坡度 3 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 4 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关系
蒸发形式或向隔水底板边缘排泄。动态变化很不稳 定。
工程意义:常始料不及涌入基坑。
供水意义不大。 在寒冷地区易引起道路冻胀和翻浆。
15
二、潜水
潜水(phreatic water)
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 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
重力水。
特征:1、与大气相通,具
自由水面,一般补给区与分布
区一致;2、动态受气候影响
的放射性。
9
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地下水常见的化学成分:
气体成分 O2 N2 H2S CO2
离子成分 ClSO42HCO3Na+ K+ Ca2+ Mg2+

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

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
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
地下水的运动:地下水在岩层空隙中流 动过程的特征和规律。
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的科学称为地下水动 力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 独立学科。
4.1 地下水运动特征及其基本规律
4.1.1地下水运动的特点 ➢(一)曲折复杂的水流通道
研究方法:用假想水流来代替真正水流 用假想水流代替真正水流的条件: 1)假想水流通过任意断面的流量必须等于真正水流
s 1.12M

当M>150r及
L M
>0.1时
rL
r
Q
lg
R
2.73 K M M L lg(1s 0.2M来自)rLr
4.2 地下水流向井的稳定运动 4.2.2稳定流运动类型及其计算公式
稳定流运动类型
(4)Q 1.36K s [ L s lg R
1
(2 lg
2M 0 4M 0 A)
B 计算公式
s H h Q W u, r
4T B
4.3 地下水流向井的非稳定运动 4.3.3地下水流向井的非稳定运动类型及计算公式
(6)第二类越流系统中流向承压水完整井 的非稳定流运动
s H h Q H (u, B)
4T
4.4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4.4.1常用水文地质参数
水文地质参数是表征含水层性质特征的重要参数, 其数值的大小是含水层各种性能的综合反映。
稳定流运动类型
类型 潜 水
完整 (1) 井
承压 水
(2)
(1)Q
1.36
K
(2H s) lg R
s
r
(2)Q
2.73
K
M lg
s R
r
非完 (4) (3) 整井

4.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的基本运动规律

4.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的基本运动规律

4.1 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渗透系数(K)的影响因素:
d0 —— 孔隙直径;γ——水的重率;μ——动力粘滞系数
K与岩石空隙性质、水的某些物理性质有关。
(1)孔隙直径大则渗透性强,取决于最小孔隙直径。 (2)圆管通道:形状弯曲而变化时,渗透性较差。 (3)颗粒分选性:比对孔隙度的影响要大。 (4)水的物理性质:粘滞性大的液体K<粘滞性小的液体
4.1 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4.1.4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K)是水力梯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单位:m/d,cm/s. 关系: V = K I 1)I为定值时,K大,V大;K小,V小(V=KI); 2)V为定值时,K大,I小等水位线疏;K小,I大等水位线密。 渗透系数可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性:K大→渗透性强;K小→渗 透性弱。
Q K ω I K M 1 I H H H H b a b K a 2 L K 2 2 Ha H b 2L
4.2 流 网
流线(flow line, stream line)是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 线,线上各个水质点在此时刻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迹线(path line)是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 轨迹。
h1 0
K
M
h2
0’ L
dh dx 单宽流量为: v K dh dh q v K M 1 KM dx dx
qdx KMdh

L
0
qdx KMdh
h1 L h2 0 h1
h2
分离变量并积分:
q dx KM dh h1 h2 q KM KMI L
0 h1 L h2
h1 h2 h1 h2 qK KM I 2 L

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 yl

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 yl
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
第一节 水力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渗流基本定律
第四节 地下水在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中的稳定单向流 及剖面上的平面流
第五节 地下水流向集水井的稳定运动 第六节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一、静止液体的位置高度、测压管高度、测压管水 头及其关系
第 一 节 水 力 学 基 础 知 识
pA pB Z A ZB C
(4-1)
γ γ
由于A、B两点是任意的,得结论: 静止液体中各点的测压管水头为一常 数,其数值等于液面到基准面的距离。
图4-1 测压管水头关系
二、流线、流速、流量
在水体中,若某两点的测压管水头 不相等时,水便会流动,把流动的水体 所占有的连续空间称为流速场。 水的运动要素:流速场中水流的特征用流速、流 量、动水压强等物理量描述,并称其为 水的运动要素。 在应用中或实验室研究时,常用(流网 )流线和等水位线来直观描述水流特征
特点是:
一维流任意点的水力坡度均相
等 ( 图 4 - 6 a ) ; 二维流中所有的流线都与某一 固定平面平行,与这平面平行 的各个平面特点均相同,研究 了某一个平面上渗流的变化时, 整个渗流场的变化就掌握了。 如果这个平面是铅直的面则称 为剖面二维流(图b);如果 这个平面是水平的则为平面二 维 流 ( 图 c ) ; 三维流中找不到任何一个固定 平面能与所有流线平行。如在 河转弯处的潜水运动(图d)。
箱向金属筒内注入,在砂土中渗流,渗流通过砂土的能量 损失,可由与筒内壁连通的测压管测得。在注水箱内设有 溢水口来保证供水水位不变,稳压溢流。通过调节器2改 变注水箱高度进行多次实验,单位时间接水器皿量出水量 获得流量,每次实验流出的水量不同时,测压管上反映出 的水头差也不相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直线关系式,

第四章__地下水运动4

第四章__地下水运动4
2
lg
2 .25 T t r
2 *

*
T [ t ]
给水度计算
降雨入渗系数计算
降雨入渗系数经验值


1.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有哪 些?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 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 数有几种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3.某地在承压井进行带观测孔的定流量非稳定抽水试验。抽 水井出水量 Q 871 .2m / d ,观测孔到抽水孔距离 r 373 m ,水 位降深历时资料见表2-2。试用 S ~ lg t 直线图解法求参数 T 和 *
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运动
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泰斯公式
潜水 水位 传导 系数
a
kh

§4-3承压含水层中的完整井非稳定流
当承压含水层侧向边界离井很远,边界对研究区的水头 分布没有明显影响时,可以把它看作是无外界补给的无限含水 层。 1. 定流量抽水时的Theis公式 承压含水层中单井定流量抽水的数学模型是在下列假 设条件下建立的: (1) 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等厚,侧向无限延伸,产状水 平; (2) 抽水前天然状态下水力坡度为零; (3) 完整井定流量抽水,井径无限小; (4) 含水层中水流服从Darcy定律; (5) 水头下降引起的地下水从贮存量中的释放是瞬时完成 的。
*
M 23 m
r 500 m
第四节 • • • • • • • •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渗透系数K 导水系数T 给水度μ 储水系数μ* 压力传导系数a 影响半径R 越流因数B 降雨入渗系数
稳定流抽水试验求K
• Q-S呈直线关系(b型)
–直接利用Dupuit、Thiem公式 –稳定井流公式.ppt

地下水动力学第四章 PPT

地下水动力学第四章 PPT

Q lg R
0.732
2h0
rw
sw sw
裘布依稳定潜水井流方程应用
3、另一种形式
若抽水试验有两个观测孔,r1处水位h1,r2处水位h2。
r2 Q 1 dr h2 hdh
r1 2K r
h1
Q 2K
ln r2 r1
1 2
h12
h22
Q 1.366K h22 h12 lg r2 r1
sw
s1 s2
ln r
H
Hw
Q
2T
ln
r rw
Hw
sw
ln
rw R
rw

r
水 头


H
r H0
sw
H
H0
Hw M
rw
r
R
图4-1-5 裘布依稳定承压井流
齐姆井流与裘布依稳定井流区别
裘布依模型在自然界就是十分罕见得,德国土木工程师齐姆认 为:在水平方向无限延伸得含水层中,可以用从抽水井中心到实际 观测不到地下水位变化处得水平距离R来代替裘布依模型中得模 型半径——“影响半径”。从而将裘布依模型得计算公式用于计 算无限含水层得问题,这种方法在60-80年代在生产单位得到了广 泛应用。并导致了地下水资源评价概念与方法上得错误。
hw2
ln R
lg R
rw
rw
裘布依稳定潜水井流流量方程
1、流量方程
取sw h0 hw
h2 0
h2 w
h0
hw h0
hw
2h0 sw sw
Q 1.336K 2h0 sw sw
lg R rw
裘布依稳定潜水井流方程应用
2、求渗透系数K

水文地质学第4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改.ppt

水文地质学第4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改.ppt

断面实际水流面积 :扣除结合水所占据的范围以外的空隙面积
(2)水力梯度(I)(hydraulic gradient) ➢水力学中水力坡度(J):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 ➢沿渗透途径上的水头损失与相应的渗流长度之比。即:
I H1 H 2 H h
L12
LL
➢物理涵义上来看I:代表着渗流过
程中,机械能的损失率,由水力学中
降落漏斗、影响半径。
过水断面: 2rh
水力坡度:
I
dh dr
地下水流向潜水完整井示意图
当遵循直线渗透定律运动时,穿过该断面
的流通量为:
Q KI K dh 2rh
dr
整理后得:
Q K H 2 ho2 或
ln R ro
Q 1.366K H 2 ho2 lg R ro
又因: S H ho
实际断面(F′)与过水断面(F)
过水断面:砂柱的横断面积,包括骨架和空隙在内的 断面 断面实际水流面积 :扣除结合水所占据的范围以外的 空隙面积
实际断面( F′)与过水断面(F)
A
过水断面(水流可以穿越颗粒)
B 实际过水断面(水流只沿 孔隙运动)
过水断面:砂柱的横断面积,包括骨架和空隙在内的断面
与水力坡度的平方根成正比:V= Km×I 1/2。
当地下水运动呈混合流状态时,符合公式:
V= Kc×I 1/m。
式中: Kc为混合流时的渗透系数;m介于 1~2之间。
4.2.2 地下水流向流速的测定
流向测定:三点法(如图); 流速测定:一般用试剂法。
地 下 水 流 向 测 定
4.2.3 达西定律应用 1、 地下水天然流量计算
(2)水力梯度(I)(hydraulic gradient)

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4.2 饱水带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达西定律
一、线性渗透定律-达西定律 1.达西定律 H.Darcy—法国水力学家,1856年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得出的线性渗 透定律 实验条件 1)等径圆筒装入均匀砂样,断面为ω 2)上下各置一个稳定的溢水装置——保持稳定水流 3)实验时上端进水,下端出水——示意流线 4)砂筒中安装了2个测压管 5)下端测出水量-Q 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下列关系式:
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4.1 地下水运动-渗流运动要素 4.2 饱水带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达西定律 4.3 流网 4.4 饱水粘性土中结合水的运动规律
4.1 地下水运动-渗流运动要素
一、地下水存在及运动
1.岩石空隙介质:三种。 2.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介质中的存在形式:强、弱结合水;毛细水;重 力水。
Q-渗透流量(出口处流量,即为通过砂柱各断面的流量); ω-过水断面(在实验中相当于砂柱横断面积); h -水头损失( h = H1 − H2 ,即上下游过水断面的水头差); L -渗透途径(上下游过水断面的距离); I -水力梯度(相当于h / L ,即水头差除以渗透途径); K -渗透系数
2)水力梯度(I)
地下水在渗透过程中,不断克服阻力而消耗机械能,出现水头损失。 水力梯度(I) 为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长度的比值, 即: I=h/L,h:水头差,h=H1-H2
水在空隙中运动时,必须克服水与隙壁以及流动快慢不同的水质点 之间的摩擦阻力(这种摩擦阻力随地下水流速增加而增大),从而消 耗机械能,造成水头损失。因此,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 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从另一个角度,也可 以将水力梯度理解为驱动力,即克服摩擦阻力使水以一定速度流动的 力量。既然机械能消耗于渗透途径上,因此求算水力梯度I 时,水头 差必须与相应的渗透途径相对应。

地下水基础—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

地下水基础—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
显然,在均匀流中,质点的时变加速度和位变加速 度都等于零。
非均匀流——如果沿水流方向质点流速的大小或方向发 生变化,这种水流则称为非均匀流:
缓变流——在实际水流中,流线之间的交角很小,流线 间接近平行,且各流线的曲率半径很大,使得沿流程方 向质点的流速不论大小和方向都是很缓慢的。显然,在 缓变流中,质点的时变加速度等于零,位变加速度很小 趋向于零,为近似的均匀流。
头头 头
伯诺里能量方程
Z——从某一基准面算起的单位位置势能,其大小与基准
面的选取而变化;
p——水体本身所形成的压强势能,其大小与基准面的选
取无关;
u2 ——过水断面的平均单位动能,大小仅与水流速度的大
2g
小有关;
Z
p
——单位水具有的总势能,称为测压水头。
等水头线(equipotential lines)——在某时刻,渗流 场中水头相等各点的连线,表征水势场的分布。
地下水在较大的岩石空隙中运动且流速相当大时,则呈 紊流运动。此时的渗透服从哲才定律:
K
达西定律与哲才定律应用条件的区别仅在于水的流动状 态,即层流还是紊流。地下水的流态主要取决于渗透速度, 流速较小时,一般称层流运动,在层流范围内的最大允许流 速称为临界流速Vc。若流速大于临界流速,地下水则呈紊流 运动。
第四章 地下水的运动
4.1 基本概念 4.2 地下水运动的特点 4.3 地下水运动的研究方法 4.4 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4.5 流网
4.2 地下水运动的特点
地下水的渗流与地表水或管槽 中的水流相比有许多的不同之处:
►不论哪一类含水介质,其通道一般 都是不规则的,它是由大小不等、形 状不同的孔隙、裂隙、溶隙(或溶穴 连接组合而成的。因此,实际的水流 通道的空间形态与方向是相当复杂的。 这就使得地下水沿程流动时水质点运 动的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在不断地变 化着(右图)。

《地下水动力学》PPT课件

《地下水动力学》PPT课件
4学科发展历程1稳定流建立和发展阶段185619352非稳定流建立和发展阶段193519693实验电网络模拟技术阶段195019803实验电网络模拟技术阶段195019804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阶段1965今1稳定流建立和发展阶段1856193511856年法国水力学家达西henrydarcy18031858提出了多孔介质中的线性渗透定律即著名的达西定律darcyslaw成为地下水运动的理论基础
溶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主 要是重力水。
它是模拟地下水流基本状态和地下水中 溶质运移过程,对地下水从数量上和质量 上进行定量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兴 利除害的理论基础。
§2 课程的目的
目的:
(1)使学生了解学习该课程的意义,以及在生产实 践中能解决的具体问题。
(2)使学生系统掌握地下水运动的基本理论,并能 初步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建立相 应的数学模型和提出适当的计算方法或模拟方法, 对地下水进行定量评价。
3 实验-电网络模拟技术阶段 (1950~1980)
1950~1965年,研究了大范围含水层系统的电 网络模拟技术,电模拟技术到20世纪80年 代在我国还被较广泛应用。
4 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阶段(1965~今)
1965年以来,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不断得到广泛应 用。目前,已经形成许多国际通用的商业化专业 软件,主要有:
主要研究内容:
(1)渗流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方程、 定解条件及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解法,为基 础理论和重点内容;
(2)地下水向河渠的运动;排灌区地下水运 动的规律即水平方向运动规律。
主要研究内容
(3)地下水向井的运动和求参方法,重点是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和非稳定运动; 水井区地下水运动的规律即垂直运动规律。

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

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

河间地块流网的应用
比较:
HA与HB? IA与IB? VA与 VB?
A
B

Company Logo
思考题
1、在上页图示条件下,在何处打井取水, 井水不会受污染物的影响?
2、预习:流网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关系 p81~94。
自选学习内容 层状非均质介质中的流网 自学图4-5的内容,图4-8内容 饱水粘性土中水的运动规律
平面流网:潜水等水位线图,承压水等测压水位线图 剖面流网:含水量厚度较大时,常需要刻画剖面的水流
流网特点:
①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流线与等水头线正交;在各向 异性介质中,流线与等水头线斜交 ② 是按一定规则绘制的,等水头线(等水头差绘制), 流线(等流量宽,单宽流量相等)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v
机械能
4.2.2 水力梯度
水力梯度(I)
2
在达西实验中:
其原因是 u2/2g 很小而忽略
H 1 Z1
p1


u1
2g
v 在地下水渗流研究中常:

H 1 Z1
p1

总水头 测压水头
我们仍然用 △H = H1-H2 代表该程 L1—2 上的总水头损失,
I —则为总能量损失率 v 渗流过程中总机械能的损耗原因(与水力学相近)
运动与速度也愈大 注意:水头损失一定要与渗流途径相对应

Company Logo
4.2.3 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 K(coefficient of permeability)
在有些教科书中也称为水力传导率 (hydraulic conductivi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承压水
压力传
导系数
T *
泰斯公式井函数表
W(u)
1E+02
1E+01
1E+00
1E-01
1E-02
1E-03
1E-04
1E-05
1E-06 1E-02
1E+00
1E+02
1E+04
1E+06
1E+08
Theis标准曲线
1E+10
1E+12
1E+14
1E+16 1/u
泰斯公式井函数简化—Jacob公式
5) 关于假设井径rw→0和天然水力坡度为零 的问题
要求rw→0是为了不必考虑井筒中的水 量,可以把井当作汇点或源点来处理。实际 上,井径rw总是个有限值。此假设在抽水早 期就能满足.
从实际资料看来,承压水头面一般坡度很小,尤 其在平原区,通常为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因此, 从实用观点看来,这种假设不影响Theis公式的 实际使用。
(4-16)
即每个断面的水头下降速度初期由小逐渐增大,
当 1 =1时达到最大;而后下降速度由大变小, 最后趋u 近于等速下降。
3) Theis公式反映出的流量和渗流速度变化规律 将Theis式对r求导数,得:
s
t
u
Q
4
T
eu
u
u
u
du
r
r s
Q
r2
e 4Tt
r
2 T
(4-20)
设条件下建立的: (1) 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等厚,侧向无限延伸,产状水
平; (2) 抽水前天然状态下水力坡度为零; (3) 完整井定流量抽水,井径无限小; (4) 含水层中水流服从Darcy定律; (5) 水头下降引起的地下水从贮存量中的释放是瞬时完成
的。
在地下水动力学中,采用井函数W(u)代替(4-9)式中的指数
同一时刻的径向距离r相同的地点,降深 相同。这说明抽水后形成的等水头线是一 些同心圆,圆心在井轴。
W (u ) 1 u
2) Theis公式反映的水 头下降速度的变化规律
将得T: hs te is 式 u对 4 t Q 求T导0 数eu ,udu u t4 Q T1 ter4 2 T t
12
R
1.5
Tt
(4-22)
它能近似地说明某一时刻的相对影响范围。
在无越流补给且侧向无限延伸的承压含水层中抽水 时,虽然理论上不可能出现稳定状态,但随着抽水 时间的增加,降落漏斗范围不断向外扩展,自含水 层四周向水井汇流的面积不断增大,水井附近地下 水测压水头的变化渐渐趋于缓慢,在一定的范围内, 接近稳定状态(似稳定流),和稳定流的降落曲线形 状相同。但要注意,这不能说明地下水头降落以达 稳定。
和稳定流理论无垂向水量交换条件下通过任何断面的流量都
是相等的结论不同。它反映了地下水在流向抽水井的过程
中,不断得到贮存量的补给。当抽水延续时间t大到一定程度
以后 ( 如 t25r2
r2*
,e 4Tt
T
0.99 则1 ) Qr≈Q。换言之,这时
在该断面范围内释放出的水量( Q-Qr)就微不足道
了。 由(4-20)式还可知,水井抽水时地下水渗流速度为:
第三节 地下水向井的非稳定 运动
有关计算潜水完整井流的方法主要有: ①考虑井附近流速垂直分量的Boulton第一潜水井流模型; ②考虑迟后排水的Boulton第二潜水井流模型; ③既考虑流速的垂直分量又考虑潜水含水层弹性释水的 Neuman模型。
考虑迟后疏干的Boulton模型 1) 假设条件及井流状态分析 Boulton模型建立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1)均质各向同性、隔水底板水平的无限延伸的含水层; (2)初始自由水面水平; (3)完整井,井径无限小,降深s <<Ho (潜水流初始厚度) 的定流量抽水; (4)水流服从Darcy定律; (5)抽水时,水位下降,含水层中的水不能瞬时排出,存 在着迟后现象。
又根据Darcy定律,可些导出r处过水断面的流量为:
Qr
2KMr s
r
将(4-20)式代入上式,得:
r2
Qr Qe 4Tt
(4-21)
因为 r 2 4T
恒取正值,所以,
t
e
r2 4Tt
,1因而Qr<Q,当r →0时,
Qr→Q 。
式(4-21)说明,通过不同过水断面的流量是不等的,r
值越小,即离抽水井越近的过水断面,流量越大。这一点是
在距离r处,似稳定出现的时间为:
t 25 r 2
T
4) 关于“影响半径”的问题 Theis公式本身不包含“影响半径”的概念。因此,理论上
讲,在无限延伸的无越流补给的承压含水层中是不存在“影 响
半径”的。但s把(24 Q -1T 3)l式n1 稍.加5改T 变tr,即可1改2写为:
和Dupuit公式比较,有人定义影响半径为:
积分式:
W(u)Ei(u)
ey uy
dy
则(4-9)式可改写成:
s Q W (u)
4T
(4-11)
式中,s——抽水影响范围内,任一点任一时刻的水位降深;
Q——抽水井的流量;T——导水系数;t——自抽水开始
到计算时刻的时间;r——计算点到抽水井的距离;µ*—
—含水层的贮水系数。
承压完整井非稳定流泰斯公式
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运动
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泰斯公式
潜水 水位
a
kh
传导
系数
§4-3承压含水层中的完整井非稳定流
当承压含水层侧向边界离井很远,边界对研究区的水头 分布没有明显影响时,可以把它看作是无外界补给的无限含水 层。
1. 定流量抽水时的Theis公式 承压含水层中单井定流量抽水的数学模型是在下列假
K rs2Q Mrer42T t
式中负号表示速度与r的正方向相反。式中
2
Q M
为抽水达到
r
稳定时的渗流速度。由于沿途含水层的释放作用,使得渗流
速度小于稳定状态的渗流速度。但随着时间的增加, r 2
e 4Tt
逐渐趋于1,又接近稳定渗流速度。当
r
2
4
T
t
=0.01时,与稳定
流速相差只有1%了。这时可以认为达到相对稳定(似稳定)。
抽水井
观测井
潜水
承压水
Theis公式讨论
1) Theis公式反映的降深变化规律
将(4-11)式改写成无量纲降深形式,即sFra bibliotekW (u)
Q / 4T

曲线表明,同一时刻随径向距离r增大,降深s变小,当r→∞时,s→0,
这一点符合假设条件。
同一断面(即r固定),s随t的增大而增大,当t=0时,s=0,符合实际情况。 当t→∞时,实际上s不能趋向无穷大。因此,降落漏斗随时间的延长,逐 渐向远处扩展。这种永不稳定的规律是符和实际的,恰好反映了抽水时 在没有外界补给而完全消耗贮存量时的典型动态.图4-3反映了上述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