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化学_王业飞_第2章
碱在原油乳化中的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碱在原油乳化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
碱浓度是影响碱对原油乳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碱浓度低时,碱与原油反应生成的活性物质少,不利 于乳状液的稳定。若碱浓度过高,一方面,碱可使原油 中碳链较长的弱酸反应生成亲油的活性物质,这些亲油 的活性物质可抵消亲水活性物质的作用,不利于水包油 乳状液的稳定,同时,过量的碱具有盐的作用,也不利于 水包油乳状液的稳定,因此,只有合适的碱浓度范围,碱 才能与原油作用形成稳定的水包油乳状液。
《油田化学实验》
系列教学课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碱在原油乳化中的作用
主讲教师:王业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主要内容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实验仪器与药品
4
实验步骤
5
实验结果处理
6
思考题
碱在原油乳化中的作用
实验目的
1.观察碱与原油混合后的乳化现象。 2.学会用不稳定系数法确定使原油乳化
(4) 不稳定系数按式6-2求出:
t
USI
V (t)dt
0
W1
A0
t
W0 t
(6-2)
碱在原油乳化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处理
2. 绘制USI—ω(NaOH)的关系曲线,找出使原
油乳化的最佳碱质量分数范围,并解释曲线的 变化规律。
3. 将实验记录、数据处理结果以表格或图的
形式表达,写出实验报告。
2. 将震荡后的试管立即垂直放在试管架上,同时开始计时,并每隔
3min记录一次试管中分出水的体积(若分出水的速度较快,可每隔 1min记录一次),共记录30min。
3. 取乳化最稳定的试管重新振荡30次,用分散法判别乳状液类型。
《油田化学》2006年第23卷第1~4期总目次
《油田化学》2006年第23卷(第1~4期)总目次研究论文AA/AM/AMPS 超浓反相乳液聚合合成钻井液降滤失剂的研究马贵平,喻发全,苏亚明,张良均1(1)…………………………用于防砂的硅酸盐复合材料中调凝剂的研制陈二丁,王成文,霍广荣,郑月圆1(5)……………………………………………耐高温的硼改性酚醛树脂涂敷砂胡玉辉,丁志聪,胡国林,赵小强,张 岩,庄福建,孙丕飞1(9)………………………………塔河油田TK 305井井筒沥青质沉积防治胡广杰1(12)……………………………………………………………………………一种耐高温耐盐泡沫酸起泡剂的筛选研究孙建华,唐长久1(15)…………………………………………………………………盐家油田油水井结垢原因探讨张 兴,黄 敏,卢明昌,罗 丽,张新丽,刘 凯,聂 艳1(19)………………………………羟丙基香豆胶2有机锆交联冻胶压裂液的性能王 著,牛春梅,吴文辉,王俊英,刘洪声1(23)………………………………CJ223型可回收低分子量瓜尔胶压裂液的开发管保山,汪义发,何治武,杜 彪,刘 静1(27)…………………………………瓜尔胶低分子量化降解条件研究王丽伟,卢拥军,单文文,张汝生1(32)…………………………………………………………低分子量合成聚合物压裂液研究管保山,薛小佳,何治武,郭自新,丁 里,刘 静1(36)………………………………………一种树脂覆膜砂支撑剂的研究及现场应用高旺来,接金利,张为民1(39)………………………………………………………稳定性二氧化氯杀菌剂在坪桥集中处理站的应用刘 立,杨志刚,陈东喜,张 昊,郭 亮,张遂望1(42)……………………高温低渗裂缝油藏用调剖剂及其应用路群祥,姚奕明,赵文民,余 倩,潘 忠1(46)………………………………………中原高温高盐油藏疏水缔合聚合物凝胶调剖剂研究李华斌,赵化廷,赵普春,陈 洪1(50)……………………………………中原油田疏水缔合聚合物凝胶调剖剂的矿场应用李华斌,赵化廷,陈 洪,赵普春1(54)…………………………………具有辫状侧链的梳形抗盐聚合物室内研究罗健辉,张 颖,刘玉章,白凤鸾,朱怀江,王平美1(59)……………………两种新型驱油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黏弹性朱怀江,罗健辉,孙尚如,杨静波,王平美,孔柏岭1(63)…………………………陇东侏罗系低渗透高矿化度油藏聚合物驱油效果分析李永太,温哲豪1(68)……………………………………………………注聚井用SC 23型双季铵盐基复合防堵剂刘 军,王清发,刘 卫,曲联庆1(73)…………………………………………………清除聚合物堵塞的解堵剂DOC 28的研制曹正权,冷 强,张 岩,屈人伟1(77)…………………………………………………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深部调驱先导试验初步结果雷占祥,陈月明,陈耀武,闫 军,金显鹏1(81)…………………………高浓度聚合物驱油体系对不同渗透率油层的动用状况研究胡锦强,吴文祥,张 武1(85)……………………………………低碱三元复合体系用于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孙灵辉,代素娟,吴文祥1(88)………………………………………………细菌瓶法用于油气微生物勘探中气态烃氧化菌菌数测定易绍金,熊汉辉,陈斌强1(92)………………………………………高钙盐钻井液在塔中地区中1H 井的应用魏殿举,王善举,史康玲2(99)…………………………………………………………勘误 4(插页)正电胶水平井钻井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许振波,许振华,龚保强,岳 明2(102)………………………………………………塔河油田八区轻质油井沥青质沉积的防治李占坤2(107)…………………………………………………………………………碎屑岩酸化中含铝垢形成机理与预防唐洪明,孟英峰,李 皋,杨 潇,阎荣辉2(111)…………………………………………大港油田官10921断块稠油油藏碱/表面活性剂吞吐采油技术………………………………………………………………何志勇,徐新俊,贾金辉,贾洪战,商利军2(116)硼交联羟丙基瓜尔胶压裂液回收再用可行性研究庄照锋,张士诚,张 劲,马新仿,秦钰铭2(120)……………………………香豆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及稳定性研究王 著,牛春梅,吴文辉2(124)………………………………………………………苏丹1/2/4油田原油脱水影响因素和破乳剂筛选吴瑞坤,李锦昕2(128)…………………………………………………………油田化学剂对原油破乳剂YT 2100脱水效果的影响张卫东,程玉虎,朱好华,王妍琼,高美芝2(132)…………………………破乳菌种TR 21的筛选与破乳性能实验研究黄翔峰,闻 岳,杨葆华,陆丽君,刘 佳2(136)…………………………………海水除氧剂HC 23的研究与应用李 勇,周明亮2(140)……………………………………………………………………………杜84块超稠油油藏蒸汽+CO 2+助剂吞吐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付美龙,张鼎业2(145)…………………………………………蒸汽和金属盐作用下稠油黏度的变化范洪富,马 军2(150)……………………………………………………………………井下乳化/水热催化裂解复合降黏开采稠油技术研究宋向华,蒲春生,刘 洋,张荣军,秦文龙2(153)………………………弱凝胶对储层损害机理及评价方法唐洪明,孙晓岗,董汉平,张烈辉,李 皋2(158)……………………………………………勘误 4(插页)交联聚合物微球体系水化性能分析韩秀贞,李明远,林梅钦,郑晓宇,郭继香,董朝霞,吴肇亮2(162)…………………………聚合物驱后泡沫与AS 体系交替注入驱油物理模拟研究张志龙,王茂盛2(166)…………………………………………………用电导滴定法测定聚丙烯酰胺水解度赵劲毅2(170)………………………………………………………………………………影响本源微生物采油效果的因素分析和对策冯庆贤,张忠智2(173)……………………………………………………………胜利油田污水储罐腐蚀防护方法评价朱承飞,张 凯,欧 莉2(177)……………………………………………………………勘误 (插页)聚天冬氨酸作为水基钻井液降黏剂的初步研究黄春香,冷一欣,许春田,徐罗凤,贾丽君3(3)………………………………水基钻井液用改性玉米淀粉降滤失剂的合成杨艳丽,李仲谨,王征帆,蒲春生3(8) (41919)海洋深水用双充填低温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研究………………………………………………………………………………许明标,唐海雄,汪顺文,韦红术,刘正礼,张 群,朱江林3(201)单家寺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实验研究王杰祥,樊泽霞,任 熵,王兰兰,闫方平3(205)……………………………………………降黏剂对罗家超稠油及其极性四组分模型油乳化性能的影响………………………………………………………………李美蓉,娄来勇,冯 刚,王雪松,庄 岩3(209)流动改进剂DODE 23对抽油机井内含水原油流动性的影响王小兵,韩洪升,刘保君3(214)……………………………………双河油田注入水适应性及注水井酸化解堵研究郝 斐,杨江朝,汪伟英,李春兰,张洪利3(218)………………………………油井深部堵水合理深度的实验研究戴彩丽,赵福麟,李宜坤,任 熵,王业飞,焦 翠3(223)…………………………………一种降低污水腐蚀性的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游革新,刘改山,周铁栓,肖玉朝,曹 艳3(227)……………………………………二氧化氯杀菌技术在岔北注水站的应用王凤清,葛东文,王东升,张洪赞,杨达玉,王少春,肖 辉3(231)……………………不同油藏温度条件下HPAM 水解度与黏度变化规律韩 杰,孔柏岭,吕小华3(235)……………………………………………氧对聚合物污水溶液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张 可,姜维东,卢祥国,赵劲毅,李佰广3(239)……………………………………油藏中分散非连续残余油膜的驱替机理分析张立娟,岳湘安3(243)……………………………………………………………高含水油田深部液流转向技术研究……………………………………………………………………………………………刘玉章,熊春明,罗健辉,李宜坤,王平美,刘 强,张 颖,朱怀江3(248)抗温抗盐的颗粒型水驱流向改变剂的研制王 健,刘 娟,彭小容,鲁红升3(252)……………………………………………聚驱后阳离子聚合物HCP 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李爱芬,郭海滨,陈 辉,张少辉,任 熵3(256)………………………………阳离子高分子SCP 与聚合物HPAM 的反应产物及其应用探讨周芳霞3(260)…………………………………………………稠油微生物多轮次吞吐技术研究徐恩金,李 牧,张 浩,赵 贲,杨 红,齐献宝,张玉增,田 宏3(263)……………………港西油田三区一断块本源微生物驱试验研究柳 敏,李 辉,高云才,汪娟娟,梁建春,滕克孟3(269)………………………多羟基聚合物防塌剂CXC 21应用性能研究吕开河,邱正松,王卫东4(293)………………………………………………………混合乳化剂的优选及抗高低温水包油钻井液的研制刘志明,张爱兰,王风琴,段雅峰,孙崇伟4(297)…………………………砂岩酸化中水化硅沉淀的影响因素分析蒋建方,李丹梅,张汝生,杨玉凤4(301)………………………………………………宝中油田增注用复配表面活性剂筛选李华斌4(305)………………………………………………………………………………哈得4油田清污混注的结垢机理研究宋绍富,屈撑囤,张宁生4(310)……………………………………………………………现河注水井井筒结垢趋势预测及防垢剂评价杨肖曦,赵 磊,张丁涌,谭红旗,曹丽召,张 星4(314)………………………涠1221油田钡锶垢防治技术研究陈 武,尹先清,罗觉生,梅 平,卞超锋,朱其佳4(317)……………………………………用于油田污水处理的纳米TiO 2光催化剂的初步研究周志凌,叶仲斌,路俊刚,何 伟,吴秀军4(321)…………………………新型稠油破乳剂分子结构对孤东稠油脱水的影响张志庆,王 芳4(325)………………………………………………………盐城气田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的室内实验筛选费海虹4(329)…………………………………………………………………无机有机复合凝胶颗粒调剖剂的研制及矿场应用贺广庆,李长春,吕茂森,王立男,韩桥良,袁续祖4(334)…………………低温低渗透砂岩油藏窜流大孔道深部封堵技术研究杨立民,侯吉瑞,宋新民4(337)……………………………………………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共混体溶液的黏性和弹性研究许关利,孙 刚,邵振波,石成方,计秉玉4(341)…………………………高浓度、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体系性能与驱油效果评价………………………………………………………………张玉丰,吴晓东,郭树强,董克峰,杨 莉4(345)疏水缔合聚合物AP 的静态吸附特征李华斌4(349)………………………………………………………………………………多孔介质对交联聚合物成胶效果影响及作用机理卢祥国,苏延昌,孙 刚4(352)………………………………………………聚合物/羧基甜菜碱二元复合体系驱替水驱后残余油的机理………………………………………………………………夏惠芬,王 刚,鞠 野,刘仁强,诸葛祥龙4(357)复合驱油体系中碱对地层伤害的研究葛稚新,刘卫东,黄延章4(362)……………………………………………………………明一西区块油藏深部调剖/微生物驱矿场试验杨朝光,赵燕芹,陈 洪,王从领4(365)…………………………………………埕岛油田馆陶组黏土矿物分析与储层伤害研究李 勇,陈国明4(369)…………………………………………………………三相萃取法处理油田含油污泥研究曾海鳌,宋若远,王志强,谢 嘉4(375)……………………………………………………专论综述锦州油田化学防砂技术综述徐立清1(96)…………………………………………………………………………………………以木质素为原料合成油田化学品的研究进展李雪峰2(180)………………………………………………………………………四羟甲基季 盐:一种新型多功能油田化学剂魏 斌,严密林,白真权,冯耀荣2(184)…………………………………………高级氧化技术用于油田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李凡修,陆晓华,梅 平,李晓斌2(188)…………………………………………聚丙烯酰胺类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屈沅治,孙金声,苏义脑3(273)………………………………………………………………稠油水热裂解催化剂研究进展赵法军,刘永建,闻守斌,赵玉建3(277)…………………………………………………………稠油降黏开采技术研究进展包木太,范晓宁,曹秋芳,马爱青,郭省学3(284)……………………………………………………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现状及进展邓 勇,易绍金3(289)…………………………………………………………………………利用供氢体对稠油进行水热裂解催化改质的研究进展赵法军,刘永建,赵田红,闻守斌,赵 国(3)………………………国内注聚井堵塞及化学解堵技术研究进展张光焰,王志勇,刘延涛,张云芝,赵 玲(385) (4794)《OI LFIE LD CHE MISTRY 》VOLUME 23(No.1—4)CONTENTSScient if ic Pa per sSuper 2C oncentrated AA/AM/AMPS Tercopolymer Inverse Emulsion as Filt rate Reducer for Water Base Drillin g Fluids ……MA Gui 2Ping ,YU Fa 2Q uan ,S U Ya 2Ming,Z HA N G L iang 2J un 1(1)S olid if ication Ad justive Agent of Setta b le Silicate C omplex Material for Sand Control …………………………………………CH EN Er 2Ding,WAN G Cheng 2Wen ,HU O Gua ng 2Rong ,ZH EN G Yue 2Yua n 1(5)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Boron C ontainin g Phe n olic Resin Coated Sand ……………………………………………………HU Yu 2Hui ,DI N G Zhi 2Cong,H U Guo 2L in ,ZHAO Xiao 2Qiang ,ZHAN G Ya n ,ZHUA N G Fu 2Jia n ,SU N Pei 2Fei 1(9)As phaletene Deposi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Using D isper sant/Stabilizer in Production W ell TK 305of Tahe OilfieldHU Guang 2J ie 1(12)……………………………………………………………………………………………………………Screening Frot hing Agent for Foamed Acid fo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Sandstone Oil Reservoirs ………………SU N J ian 2Hua ,TAN G Cha ng 2Jiu 1(15)An Investigation on Rea s ons of Water Scaling in Oil Production and Water Injection Wells at Y a n jia Oil Field ……………ZHAN G Xing,HUA N G Ming ,L U Ming 2Cha ng ,L U O L i ,ZHA N G Xin 2L i ,L IU Kai ,NI E Yan 1(19)Perfor mance Properties of Hydroxy propyl Fe nugreek G um Z irconium G ellin g Fracturing Fluid ………………………………WAN G Zhu ,N I U Chun 2Mei ,WU Wen 2Hui ,WA N G Jun 2Ying ,L I U Hong 2Sheng 1(23)Development of C J223Ty pe Recoverable Low Molecular Mass Guar G um Fract urin g Fluid …………………………………GU AN Bao 2Shan ,WAN G Yi 2Fa ,HE Zhi 2Wu ,D U Biao,L I U J ing 1(27)Enzyme Degradation Conditions for Preparing Low Molecular Mass G uar Gum as H ydrofracturing Fluid Thickener …………WAN G L i 2Wei ,L U Yong 2Jun ,SHA N Wen 2Wen ,ZHAN G Ru 2Sheng 1(32)Low Molecular Mass Synthetic Polymer Based Aqueous Crosslinking/G elling Hydrof racturing Fluid …………………………GU AN Bao 2Shan ,XU E Xiao 2Jia ,H E Zhi 2W u ,GU O Zi 2Xin ,DIN G L i ,L I U J ing 1(36)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 ype Resin Coated Sand Pro ppant in Hydraulic Fract uring ……………………………GAO Wang 2L ai ,JI E J in 2L i ,ZHAN G Wei 2Min 1(39)Use of Stabilized Chlorine Dioxide as Bactericide at Pingqiao Water Treating Plant ……………………………………………L I U L i ,YAN G Zhi 2Ga ng ,CH EN Dong 2Xi ,ZHAN G Hao,GU O L iang ,ZHA N G S ui 2Wa ng 1(42)A Profile Modification Agent for High Temperature ,Low Permeability and Nat urally Fract ured Sandstone Oil Reservoirs and Its Use L U Q un 2Xiang ,YA O Yi 2Ming ,Z HA O Wen 2Min ,YU Q ia n ,PAN Zhong 1(46)……………………………………Lab oratory Study on Hydroph obically Associating Polymer G elling Fluid as Prof iling Age nt for H igh Temperat ure and High Salinity Reservoirs in Zhongyuan L I Hua 2Bin ,ZHAO H ua 2Ting ,ZHAO Pu 2Chun ,CH EN Hong 1(50)……………………Field Applicati on of Hydrop h obically Associating Polymer Based in 2Sit u Crosslinking/G elling Fluid for Profile Modificationin Z hongyuan O il Fields L I Hua 2Bin ,ZHAO H ua 2Ting ,CH EN Hong,Z HA O Pu 2Chun 1(54)……………………………Lab oratory Study on Salt s T olerant C omb 2Shape Polymer wit h Braided Side Chain for EOR …………………………………L U O J ian 2Hui ,Zha ng Ying ,L I U Yu 2Zha ng ,Bai Feng 2L uan ,Z HU Huai 2Jiang ,WA N G Ping 2Mei 1(59)A Study of Viscoela sticity of Two Novel Polymers for EOR in Porous Med ia …………………………………………………ZHU H uai 2J ing ,L U O J ian 2H ui ,SU N S hang 2Ru ,YA N G Jing 2Bo,WAN G Ping 2Mei ,KON G Bai 2L ing 1(63)Analysis of Results of Polymer Flooding in Low Permeability and H igh Salinity Jurassic Reservoirs of Y an πa n For mation inEastern G ansu Oilfield L I Yong 2Tai ,W EN Zhe 2Hao 1(68)……………………………………………………………………Organic Dia mmonium Salt Based Compounded Reservoir Blokage Preventing Fluid SC 23for Use in Polymer Injection WellsL IU J un ,WAN G Q ing 2Fa ,L I U Wei ,Q U L ia n 2Q ing 1(73)………………………………………………………………Preparation of Polymer Blockages Re mover DOC 28CAO Zheng 2Q ua n ,L EN G Q iang,Z HA N G Yan ,Q U Ren 2Wei 1(77)……Preliminary Results of Pilot Test on Indepth Permea b ility Prof ile Control/Emuls ion Flood b y Us ing PAM Inverse Emuls ion L I Z 2X ,N Y 2M ,N Y 2W ,Y N ,I N X 2(8)…………………………………O D ff y y M y y S ……………………E ha n iang C HE ue ing CHE ao u A Jun J ia n Peng 11il isplacement E icienc on Heterogeneous Ph sical odels b High Concentrated Pol mer olutionH U J ing 2Qiang ,WU Wen 2Xiang ,Z HA N G Wu 1(85)Low 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 Combinational Fl ood for Further Im proving Oil Recovery af ter Polymer Flood :A LaboratoryStudy SU N L ing 2Hui ,DA I Su 2Juan ,WU Wen 2Xia ng 1(88)…………………………………………………………………Determination of Bacteria Cell Po pulation for G aseous H ydroca rb on 2Oxidating Bacteria by Using Culture Flask Test in Microbio 2log ical Prospecting of Oil a nd G as 1(MPOG )YI Shao 2J in ,XI ON G H an 2Hui ,CH EN Bin 2Qia ng 1(92)……………………High Calcium Salt Drilling Fluid for Use in Evaluation Well Zhong 21H in Midland of Tarim Basin …………………………W EI Dian 2J u ,WA N G S han 2J u ,S HI Kang 2L ing 2(99)A Positively Charged G el Drilling Fluid for Lateral H orizontal Wells a nd Its Uses ……………………………………………XU Zhen 2Bo,XU Zhen 2Hua ,GO N G Bao 2Qia ng ,YU E Ming 2(102)Prevention of As phaltene Deposition in Light O il Production W ells in Dist rict 8of Tahe Oil Field L I Zha n 2Kun (107)……………Stud ies on Aluminum Scaling Mechanisms and Preve ntion in Clastic Reservoir Acidization ……………………………………TA N G Hong 2Ming ,MEN G Ying 2Feng,L I Gao ,YA N G Xiao ,YA N Rong 2Hui 2(111)Alkaline/Surfactant Huff 2Puff for Heavy Oil Recovery f rom Fault 2Blocked Reservoir G uan 210921,Dagang …………………H E Zhi 2Yong,XU Xin 2J un ,J IA Jin 2Hui ,JIA Hong 2Zha n ,S HAN G L i 2J un 2(116)Feasibility of Reusing Boron/Hydroxy peropy l G uar G elled Fracturing Fluid ……………………………………………………Z HUA N G Zhao 2Feng ,ZHAN G Shi 2Cheng ,ZHAN G Jiin ,MA Xin 2Fan ,QI N Yu 2Ming 2(120)A Study on Chemical Str uct ure and Ther mal Stability of Fenugreek G um Derivatives …………………………………………WAN G Zhu ,NI U Chun 2Mei ,WU Wen 2Hui 2(124)Factors Affecting Chemical Dehydration of Produced Oil and A pplication of Demulsifiers at 1/2/4Bloc k Oil Fields in SudanWU Rui 2Kun ,L I Jin 2Xin 2(128)………………………………………………………………………………………………E ffects of Oilfield Chemicals on Crude Oil Deh ydration by Demulsifier YT 2100………………………………………………ZHAN G Wei 2Dong ,CH EN G Yu 2H u ,ZHU Hao 2Hua ,WAN G Ya n 2Qiong ,GA O Mei 2Zhi 2(132)Screening and De mulsification Capability of Demulsifying Bacterial St rain TR 21for Cr ude Oil Dehydration…………………HU AN G Xia ng 2Feng ,W EN Yue ,YAN G Bao 2Hua ,L U L i 2J un ,L IU Jia 2(136)Preparation a nd Use of Combinational Qxygen Scavenger HC 23for Treating Sea W ater L I Yong,ZHO U Ming 2L iang 2(140)…………………………………………………………………………………………………………………………………………Phys ical Modelling Study of Steam +CO 2+Auxiliaries Hu ffing 2Pu ffing for Ultra 2Heavy Crude Oil Recovery f rom Blocked Reservoir Du 284FU Mei 2L ong ,ZHAN G D ing 2Ye 2(145)……………………………………………………………………Cha nges in Viscos ity of H eavy Crude Oil Treated by Steam and Metal salts FAN Hong 2F u ,MA J un 2(150)……………………A Study on Heavy Oil Recovery by in 2Situ Emuls if ication/Catalytic Aquat hermolysis …………………………………………SON G Xiang 2hua ,PU Chun 2S h eng ,L IU Ya ng ,ZHAN G Rong 2J un ,Q IN Wen 2L ong 2(153)Mechanisms and Evaluating Method for Reserv oir Formation Damage Caused by Weak G els …………………………………TAN G Hong 2Ming ,SU N Xiao 2Gang ,DO N G Han 2Ping ,ZHAN G L ie 2Hui ,L I Gao 2(158)Hydration Properties Analysis of Linked Polymer Micro 2Ball System …………………………………………………………HA N Xiu 2Zhen ,L I Ming 2Yuan ,L IN Mei 2Q in ,ZH EN G Xiao 2Yu ,GUO Ji 2Xiang ,DO N G Zhao 2Xia ,WU Zhao 2L iang 2(162)A Phys ical Moddelling Investigati on on Oil Recovery by Alterative Injection of Foam and AS System after Water a nd PolymerFlood ZHAN G Zhi 2Long ,WA N G Mao 2S h eng 2(166)…………………………………………………………………………Determining Hydrolys is Degree of HPAM Polymers by Conductometric Titration ZHAO Jing 2Yi 2(170)…………………………Main Factors Affecting Indigenous Microbial Flooding E fficie ncy and C ountermea sures ………………………………………FEN G Q ing 2Xia n ,ZHAN G Zhong 2Zhi 2(173)Evaluation of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Produced Water Tank in Shen gli Oil Fields ……………………………………………ZHU Cheng 2Fei ,ZHAN G Kai ,OU L i 2(177)A Preliminary Study on Polyas partic Acid a s Viscos ity Reducer for Water Base Drilling Flu ids ………………………………HUA N G Chun 2Xiang ,L EN G Yi 2Xin ,XU Chun 2Tia n ,XU L uo 2Feng,J IA L i 2J un 3(193)Synthesis of Modified Maize Starch as Filtrate Loss Reducer for Water Base Drillin g Fluid…………………………………YA N G Yan 2L i ,L I Zhong 2J in ,WA N G Zh eng 2Fan ,PU Chun 2S h eng 3(198)L TLD Double 2Filling Cement Slur ry System for Us e in Deepwater Well CementingXU Mi ng 2Biao,………………………T N G 2Z ,W N G S 2W ,W I 2S ,L I U Z 2L ,Z N G Q ,Z U 2L 3()x S y y q y f S j y O …………………………………………………A Hai iong A hun en E H ong hu h eng i HA un H Jiang in 201An E perime ntal tud on Catal tic A uathermol sis o han iasi Heav ilWA N G J ie 2Xiang ,FA N Ze 2Xia ,REN Sha ng ,WAN G L an 2L an ,YA N Fang 2Ping 3(205)E ffects on Emu lsification of Luojia Ult ra Heavy Crude Oil and Its Model Oil by an Emulsifier/Viscosity Reducer …………L I Mei 2Rong ,L OU L ai 2Yong ,F EN G Gang ,WA N G Xue 2Song ,ZHU AN G Ya n 3(209)The E ffects of Flow Improver DODE 23on the Fluidity of Watercut Oil in Pumping Unit Well ………………………………WA N G Xiao 2Bing ,HAN Hong 2Sheng ,L IU Bao 2J un 3(214)Injection water Adaptability and Acidizing Fluids for Reservoir Damage Removal in Water In jection Wells in Shuanghe Oil FieldsHAO Fei ,YAN G Jia ng 2Chao ,WA N G Wei 2Ying ,L I Chun 2L a n ,ZHA N G Hong 2L i 3(218)…………………………………An Experime ntal Research on Rational De pth of Indepth G el Treatment for W ater Shutoff in Production Wells ……………D AI Cai 2L i ,Z HA O Fu 2L in ,L I Yi 2Kun ,REN Sha ng ,WAN G Ye 2Fei ,JIA O Cui 3(223)Treating Recycled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by E lect roc hemical Oxidation/Coagulation for C orros iveness Reduction …………YOU Ge 2Xin ,L IU Gai 2Shan ,ZHO U Tie 2Shuan ,XIAO Yu 2Chao,CAO Ya n 3(227)Use of Chlorine Dioxide for Bactericidal Treatment of Produced Water at North Chahe ji Water Treating Plant ……………WA N G Feng 2Qi ng ,…………………………………………………………………………………………………………GE Dong 2Wen ,WA N G Dong 2S h eng ,Z HA N G Hong 2Zan ,YAN G Ga 2Yu ,WAN G Shao 2Chun,XIA O Hui 3(231)Study on Changes of Hydrolysis Degree and Solution Viscosity of HPAM at Diff erent Reservoir Tem peratures ………………HAN Jie ,KO N G Bai 2Li ng ,L ΒXiao 2Hua 3(235)A Laboratory Study on Impact of D issolved Oxygen to Viscosity of Polymer Solutions Prepared in Oilfied Produced Water …ZHAN G Ke ,JIA N G Wei 2Dong ,L U Xiang 2Guo,ZHAO Jing 2Yi ,L I Bai 2Guang 3(239)…………………………………On the Dis placement Mec hanisms of Residual Oil Film Z HA N G L i 2J ua n ,YU E Xiang 2A n 3(243)………………………………Stud ies on Indepth Fluid Diver ting in Oil Reservoirs at H igh Water Cut Stages L I U Yu 2Zha ng ,……………………………XIO N G Chun 2Ming,L UO Jian 2Hui ,L I Yi 2Kun ,WA N G Ping 2Mei ,L I U Q iang,Z HA N G Ying ,ZHU Huai 2Jiang 3(248)Preparation of a Heat Resistant and Salts Tolera nt Particulated Fluid Divertin g Agent………………………………………WAN G Jia n ,L IU J ua n ,PEN G Xiao 2Rong ,L U Hong 2S h eng 3(252)A Mechanistic Study 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by Cationic Polymer HCP af ter Polymer Flood Finished ……………………L I Ai 2Fen ,GU O Hai 2Bin ,CHEN Hui ,Z HA N G S hao 2H ui ,R EN Shang 3(256)Interpolymer Reaction Products of Cationic Macromolecule SC P and Anionic Polymer HPAM and Their Usage ……………ZHOU Fang 2Xia 3(260)Multicyclic Microbes Huff 2Pu ff for Im prov ing H eavy Oil Recovery in Liaohe O il Fields ………………………………………XU En 2Jin ,L I Mu ,ZHAN G Hao,ZHAO Ben ,YAN G Hong ,QI Xia n 2Bao,ZHAN G Yu 2Zeng ,TIAN Hong 3(263)Results of Indigeneous Microbes Flood Trial Project at Faulted Block 1in G angxi 23District of Dagang……………………L I U Ming ,L I Hui ,GA O Yun 2Cai ,WAN G J ua n 2J ua n ,L IA N G J ia n 2Chun ,T EN K e 2Meng 3(269)Perf or mance P roperties of Multi 2Hydroxyl Po lymer I nhib itor CXC 21for Wa ter Base D rilling Fluids ……………………L ΒKai 2He ,QI U Zh eng 2Song ,WAN G Wei 2Dong 4(293)Optimizing Screening of Anionic/Nonionic Mixed Emu lsifier a nd Pre paring H igh and Low Temperature Res istant O il 2in 2WaterDrilling Fluid ………………………………………………………………………………………………………………L IU Zhi 2Ming ,ZHAN G Ai 2L an ,WAN G Feng 2Qin ,D UA N Ya 2Feng ,SU N Chong 2Wei 4(297)Analysis of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Preci pitation of Amorphous Silica in Sandstone Acidizing …………………………………J IAN G Jia n 2Fang ,L I Da n 2Mei ,ZHA N G Ru 2Sheng,YA N G Yu 2Feng 4(301)Screening Combinational Surfactant for Enhancin g Injectivity of Reserv oir Flooding W ater at Central Baolang Oil FieldL I H ua 2Bin 4(305)………………………………………………………………………………………………………………A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of Scale Formation in Mixed Produced and Fresh W ater for Reservoir Floodin g in Hade 24Oil FieldSO N G S hao 2Fu ,Q U Cheng 2Tun ,ZHAN G Ni ng 2S h eng 4(310)………………………………………………………………Scaling Tendency Prediction and Inhibitor Evaluation for X ianhe Oil Field ……………………………………………………YAN G Xiao 2Xi ,ZHAO L ei ,Z HA N G D ing 2Yong ,TAN Hong 2Qi ,CA O L i 2Zhao,ZHAN G Xing 4(314)Inhibiti on for Barium/Stronium Sulfates Scaling in Sea Water Flood at Off shore Oil Field W 1221……………………………CH EN Wu ,YI N Xia n 2Q ing ,L U O J ue 2Sheng ,MEI Ping ,BIA N Chao 2Feng ,ZHU Q i 2jia 4(317)A Preliminary Study on Prepa ration of Nanometric TiO 2Photocatalyst for Treating Oil f ield Wastewater……………………Z OU Z 2L ,Y Z 2B ,L U 2G ,W ,WU X 2(3)D f f G y O R M S f D f …………………H hi ingE hong in J un ang HE ei iu J un 421emuls i ication o udong Heav Crude il Emuls ions in elation to olecular t ructure o emulsi iersZ HA N G Zhi2Qing,WA N G Fang4(325) Lab oratory Experimental Screening of Foaming Agent for G a s Well Production with Water Foaming and Wit hdrawing in …………………………………………………………………………………………………Y ancheng F EI Hai2Hong4(329) Preparation a nd Field Use of In organic/Organic C omplex Absorbent Particles as Reserv oir Permeability Adjusting Agent……HE Gua ng2Qing,L I Cha ng2Chun,LΒMao2Sen,WA N G L i2Na n,HAN Qiao2L ia ng,YU AN Xu2Zu4(334) Plugging Indepth Macroporous Fl owage Channels in Low Permeability and Low Temperature Sandstone Reserv oir s………YA N G L i2Mi n,HOU Ji2Rui,SON G Xin2Min4(337) Study on Aqueous Solution Viscos ity and Elasticity of Blends of Commercial Par tiall 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s with Different Relative Molecular Mass…………………………………………………………………………………………XU Guan2L i,SU N Gang,S HA O Zhen2Bo,S HI Cheng2Fa ng,JI Bing2YU4(341) Perfor mance Properties and D is placement E fficiency of H igh Concentration Solution of Su per high Mola r Mass HPAM Polymer ………………………………ZHAN G Yu2Feng,WU Xiao2Dong,GU O Shu2Q iang,DO NG Ke2Feng,YAN G L i4(345)…………Characteristic Static Adsorption of Hydrophobically Ass ociating Polymer AP from Aqueous S olution L I H ua2Bin4(349) G elation of Polymer/Crosslinker Aqueous Systems in Porous Media a nd Related Mechanisms Inv olved………………………L U Xia ng2Guo,SU Yan2Chang,SU N Gang4(352) The Mec hanisms of Res idual Oil D is placement by Polymer/Ca rb oxyl Betaine Combinati onal Flood ing S olution after Water ……………………………Flooding XIA H ui2Fen,WA N G Gang,JΒY e,L IU Ren2Qiang,ZHU G E Xiang2L ong4(357) A Study on For mation Damage Ca used by A lkali in ASP Flooding System……………………………………………………GE Zhi2Xin,L I U Wei2Dong,HU AN G Ya n2Zhang4(362) Field Trial of Indepth Prof ile Control and Microbe Flood in Combination at Bloc ked Oil Reserv oir WM21…………………YAN G Zhao2Gua ng,ZHAO Yan2Qi ng,C HEN G Hong,WA N G Cong2L ing4(365) Clay Minerals Analysis and Formation Damage E stimation for G uantao Formation of Chen gdao Oil Field……………………L I Yong,C HEN Guo2Ming4(369) A Study on Deoiling Treatment of Oily Sludge by Three2Phase Extraction……………………………………………………ZEN G Hai2Ao,SO N G Ruo2Yua n,WA N G Zhi2Qia ng,XI E Jia4(375)Monogra phs R evie w s……………………………………A Review on Chemical Sand Control Met h ods Used in Jin gzhou O il Fields XU L i2Q ing1(96)……………………………………Researches and Developments in Oilf ield Chemicals Derived f rom Lignin L I Xue2Feng2(180) Tetra kis(hydroxymethl)p h osph onium Salts:A New K ind of Mu ltifunctional Chemicals for Oil Fields………………………WEI Bin,YAN Mi2L in,BAI Zh en2Q ua n,FEN G Yao2Rong2(184)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searches of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es for Treatin g Oilfield Wastewaters……………………L I Fan2Xiu,L U Xiao2Hua,L i Xiao2Bin,M EI Ping2(188)…………………………Advances in Acry lamide Polymer s Nanomaterials Q U Yuan2Zhi,SU N J in2Sheng,S HU Yi2Nao3(273) Advances in Resea rc hes on Aquat hermolysis Catalysts for Heavy Crude Oils…………………………………………………ZHAO Fa2J un,L IU Yong2Jia n,WEN Shou2Bin,ZHAO Yu2Jia n3(277) Progress in Viscosity Reducing Technologies for Recovery of Viscous Cr ude Oils………………………………………………BAO Mu2Tai,FA N Xiao2N ing,CAO Qiu2Fa ng,MA A i2Qing,GU O S h eng2Xu e3(284)…………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 pments of Microbial Enhanced Heavy Oil Recovery D EN G Yong,YI Shao2J in3(289) Adva nce i n Catalytically U pgra ding Heavy O il by Aquat h er mo lysis Using Hydrogen Donor………………………………ZHAO Fa2Jun,L I U Yong2Jian,ZHAO Tian2Hong,W EN Shou2Bin,ZHAO Guo4(379) Blockage Creation in Polymer Injection Wells and Chemical Ways of Blockage Rer n oval:A Review…………………………ZHA N G Gua ng2Ya n,WA N G Zhi2Yong,L I U Ya n2Ta n,ZHA N G Yun2Zhi,ZHAO L ing4(385)。
《油田化学》--分章节核心知识点总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田化学》--分章节核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表面活性剂0 表面活性剂定义:少量存在就能显著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1.各种物质的水溶液(浓度不大时)的表面张力和浓度的关系归纳为三种类型:面张力γ随浓度C上升略有上升的物质,如NaCl、HCl等。
②表面张力随浓度上升而下降,如CH3CH2OH等(表面活性物质)。
③表面张力在稀浓度时急剧下降,如RSO3Na等(表面活性剂)。
(1)离子型活性剂—凡能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离子的称离子型活性剂。
(2)非离子型活性剂—凡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成为离子的称为非离子活性剂。
2 浊点产生的原因:非离子型活性剂,其与水分子缔合形成氢键而溶解。
氢键不稳定,温度升高,氢键断裂,所以活性剂析出,溶液变混浊,出现浊点主要由非离子活性剂分子结构决定。
3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具有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取代了表面上的水分子,改变了表面分子所受的不对称力,降低了表面过剩自由能,也就是说由于活性剂分子在溶液表面上的吸附,导致溶液表面张力降低*4 胶束: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聚集体和缔合体或结合体*5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明显形成胶束的浓度,以cmc表示。
浓度越大,则形成的胶束越多。
* 6形成胶束的原因:活性剂分子的两亲性,即存在着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7表面活性剂的作用:(1)加溶作用:活性剂溶液形成的胶束,使难溶物质的溶解度显著增中的作用。
(2)润湿反转作用(3)起泡作用(4)乳化作用: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状液,并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作用(5)洗净作用*第二章油田高分子* 1常用术语单体:组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分子* 链节: 组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聚合度:高分子含有单体结构单元的数目2加聚反应: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低分子化合为高分子,但无低分子产生*(1)均聚反应:只有一种单体进行的加聚反应称均聚反应。
*(2)共聚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单体进行的加聚反应称共聚反应。
油田化学_王业飞_第4章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
四、胶束溶液驱
1、定义:以胶束溶液作驱油剂的驱油法叫胶束溶
液驱。
2、胶束溶液:
属稀表面活性剂体系,其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大 于临界胶束浓度,但其质量分数不超过2×10-2。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
胶束溶液的配制
表面活性剂
加入醇(如异丙醇、正丁醇)(或)盐(如氯化 钠)
醇和盐等助剂的加入是为了调整油相和水相的极 性,使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和亲水性得到充分平 衡,从而最大限度地吸附在水油界面上,产生超 低界面张力(小于10-2mN·m-1的界面张力),强化 了胶束溶液驱油的低界面张力机理。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驱
5、微乳驱EOR机理(水外相微乳为例)
当微乳与油层接触时,由于它是水外相,可与水混溶(均
相),而它的胶束可增溶油,所以也可与油混溶(均相), 混相微乳驱 当微乳进入油层并当油在微乳的胶束中增溶达到饱和,微 乳与被驱动油之间产生界面。这时,混相微乳驱就转变为 非混相微乳驱 当微乳进一步进入油层,被驱动油进一步进入胶束之中, 原来的胶束转化为油珠,水外相微乳转化为水包油乳状液。
第二篇 采油化学
第四章 油层化学改造
前 言
一、采油中存在的问题(1)
地层非均质性 波及系数 洗油效率
采 收 率 低
油层化学改造
前 言
一、采油中存在的问题(2)
砂(防砂技术)
油 水 井 问 题
蜡(清防蜡技术)
水(调剖堵水技术)
稠(稠油降粘开采技术) 低(酸化压裂技术)
油 水 井 的 化 学 改 造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
CH2
CH
**
x
CH2
CH
**
《油田化学》(1)1-1、2
五、海泡石族(抗盐粘土)
• 属于链状构造的含水铝镁硅酸盐。 • 包括:海泡石、凹凸棒石、坡缕缟石等。 • 海泡石族矿物含有较多的吸附水,具有 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抗盐稳定性, 适用于配制深井钻井液、海洋钻井液。 钻高压盐水层或岩盐层具有很好的悬浮 性能。
六、混合晶层粘土矿物
• 指多种不同类型的粘土矿物晶层堆叠在 同一粘土晶体中。 • 常见的混层结构有:伊利石和蒙脱石混 合层、绿泥石和蛭石混合层等。 • 通常混合晶层粘土矿物晶体在水中比单 一粘土矿物晶体更容易分散、膨胀,钻 井过程中遇到混合晶层粘土矿物时,更 容易引起井壁不稳。
• 本教材着重说明各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 的化学本质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化学试剂 所起作用的机理。 • 本课程是石油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 二、油田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 1.油田化学的重要任务是改造油层。要 改造油层就必须认识油层,就必须与油 田地质学建立密切联系。油田地质学的 主要任务是研究油层的物质组成、结构 和油气水的分布等内容。 • 2.油田化学研究石油与天然气从钻井、 采油到集输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与化学 有关的知识和内容。所以与钻井工程学、 油田开采工程学和集输工程学等是紧密 相关的。
• • • •
粘土的主要组成: 粘土矿物——含水的铝硅酸盐; 非粘土矿物——石英、长石等; 非晶质的胶体矿物——蛋白石、氢氧化 铁、氢氧化铝等。 • 粘土的主要性质: • 多数颗粒直径小于2μm,在水中有分散性、 带电性、离子交换性、水化性等。 • 这些性能直接影响钻井液的性能、配制、 维护与调整。
三、伊利石(水云母)
• 晶层结构为三层型粘土矿物(2:1型), 与蒙脱石类似。 • 主要区别:晶格取代作用发生在四面体 中,Al3+取代了Si4+而带负电荷,产生的 负电荷主要由K+来平衡, • 其结构如图1-8所示(P7-)。 • 伊利石的负电荷主要产生在四面体晶片, 离晶层表面近,K+与晶层的负电荷之间 的静电引力比氢键强;
[工学]《油田化学》
• K值反映其可泵性,k值越大,粘度越高。 • K值过大,将造成重新开泵困难, • k值太小,对携岩不利。 • K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h
15
• ④ 表观粘度(又称有效粘度或视粘度) (ηV或 AV)
• 是指在某一剪切速率下,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
的比值。
•
塑性流体的表观粘度为:
V
0
P
静置10min,分别测量其初切值和终
•
切值,并用初切和终切的差值表
•
示钻井液触变性的大小。
h
12
• 4.钻井液的粘度
• 现场用的粘度有:漏斗粘度、塑性粘度、 表观粘度和稠度系数。
• ① 漏斗粘度
• 是指将一定体积(500ml)的钻井液从漏 斗下端流出所经历的时间。单位:s。
•
特点:方法简单,可直观反
1
1
2
2
1
2 0
tan
1
2
1
2
tan
1
2 0
1
1
(a)
2
2
(b)
图26 卡森流变曲线的两种形 式
h
29
三、钻井液流变性的调整
• 钻井液流变性的调整主要调整钻井液的 表观粘度和切力(静切力和动切力)。
• 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粘度和切力过大 或小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h
30
• 调整钻井液粘度和切力的方法: • ① 调整钻井液的固相含量; • ② 使用流变性调整剂。
用。
h
37
• (3)聚合物类 • ① X-40系列降粘剂
• ① X-A40:是相对分子质量较低(5000左右) 的聚丙烯酸钠
• 结构式为: [CH 2CH ]n
油田化学
油田增产技术简介摘要:油田增产技术日趋成熟,种类也日益增多。
简单介绍:微生物采油、高驱油技术,。
能气体压裂法、非混相CO2概述:当今世界,能源变得越来越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和民生,于是油井年产量的多少也成了重要问题。
油田增产,特别是对老油井的二次、三次开发、增产变得越来越重要。
经过科研人员这些年来的不懈努力,油田增产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下面对集中增产技术做简单介绍。
一、微生物采油[1]微生物采油,顾名思义,就是用微生物帮助采油。
这项技术首先是由Beekman在1926年提出的,经过70多年的发展,微生物清蜡和降低重油粘度、微生物选择性封堵地层、微生物吞吐、微生物强化水驱等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并形成了继传统的热驱、化学驱、气驱之后的第四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我国老油田增产中就用到了微生物采油技术。
我国老油田虽然多数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但地下仍有40%~50%的剩余石油难以采出。
于是,微生物采油技术便成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之一。
利用微生物驱油就是通过往油层中注入微生物及其营养液,使微生物产生有利于增油的代谢产物,达到改善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在油田开采中使用的、以提高采收率为目的的微生物统称为采油微生物。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将生物学与油田开发技术相结合,促使低渗透油藏改变油层结构,达到提高采收率目的的一项新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相比热驱、化学驱、气驱,以其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符合环保要求等优势,成为各开发后期油田用于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在我国众多老油田三次采油过程中均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伴随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已培养出可用于非常态油层的工程菌,使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速度迅速提高。
微生物采油技术按微生物的培养方式大致有两种。
第一类是地面法,在地面建立微生物反应器,创造一个适宜微生物生长的人工环境,利用微生物与其产生的代谢物(主要是生物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代替人工化学合成的驱油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砂和净砂表面的吸附规律_王业飞
·60 · 中选用的液固比为 50 。
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年 6 月
性剂在油质上的吸附等平衡问题 ,因此在油砂表面 上达到平衡吸附时间延长 。 2. 3 ABS 在油砂和净砂表面上的吸附等温线
将油砂和净砂与不同初始浓度的 ABS 水溶液 混合 ,在保证吸附达到平衡后分析上层清液中 ABS 的浓度 ,由此计算出 ABS 的平衡吸附量 。ABS 在油 砂和净砂表面上的吸附等温线见图 3 。
参考文献 :
图 4 NaCl 对吸附量的影响
2. 5 碱对吸附的影响 由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表面活性剂经常与碱
复配使用 ,因此在固液体系中添加 Na2CO3 以考察 碱对 ABS 在油砂和净砂表面上吸附量的影响 ,结果 见图 5 。可以看出 ,碱能降低表面活性剂 ABS 在净 砂和油砂表面上的吸附量 ,但降低的程度较小 。这 是因为碱作为一种电解质 ,能像 NaCl 等电解质一 样增加表面活性剂的吸附 ,但同时它又能增加砂岩 表面的负电荷 ,减少带负电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 其表面的吸附 ,从而导致碱对表面活性剂 ABS 在油
在固液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 NaCl ,以考察它 对 ABS 在净砂和油砂表面上吸附量的影响 ,结果见 图 4 (ABS 的初始浓度 c0 为 2. 18 mmol/ L ) 。从图 中可以看出 ,添加 NaCl 能增加 ABS 在净砂和油砂 表面上的吸附量 ,这可由双电层理论进行解释 。在 水溶液中 ,砂粒表面带负电 ,且形成双电层 ,NaCl 加 入后 ,能压缩双电层 ,减少砂粒表面的负电性 ,同时 也减小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ABS 所带的负电荷 ,从 而使砂粒表面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静电斥力减小 , 吸附量增加 。
为油砂 ( 或净砂) 吸附前 、后液相中 ABS 的浓度 ,
油田化学-第2章钻井液化学-第5节
第五节 钻井液体系及其应用
(2)基本性能及配方
我国各油田在地层较稳定地区,正常压力地层 及3500米以内的井,固控设备齐全时,大多使用下 列配方:
膨润土: 15-40kg/m3; 纯碱: 1.2-3.2kg/m3; 絮凝剂: KH-PAM或80A-51, 0.5-5 kg/m3;
第五节 钻井液体系及其应用
第五节 钻井液体系及其应用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水油体积比(水/油) 30:70 主乳化剂:石油磺酸铁 10% 环 烷 酸 7% 助乳化剂:腐植酸酰胺 3.5% 油中可分散胶体:有机粘土 2%
第五节 钻井液体系及其应用
钙处理泥浆的优点是: 1)流动性好、粘度、切力低、稳定性高。 2)可抑制泥页岩的水化膨胀、防止地层 坍塌。 3)可钻进石膏层和岩盐层。 4)抗温和抗粘土侵,抗钙侵抗盐侵能力 强。 5)对油层渗透性损害小。
第五节 钻井液体系及其应用
(2)钙处理钻井液的配制原理
以石灰、石膏、CaCl2或水泥加入泥浆中提供 Ca2+,交换粘土表面的吸附的Na+,使粘土表面吸 附的阳离子大部分变成Ca2+。粘土的水化能力减弱, 电位降低,粘土水化膜变薄。粘土颗粒形成一定的、 适度的絮凝状态,再配以钻井液稀释剂和滤失剂的 作用下,使钻井液的分散度保持稳定,形成适度絮 凝和性能良好的粗分散体系。
第五节 钻井液体系及其应用
其优势如下: 1)可抑制水敏性粘土水化分散; 2 )抗钙、抗盐能力强,适用于钻进岩 盐层和深井。 3)性能稳定、流动性好。
第五节 钻井液体系及其应用
盐水钻井液中含有大量的NaCl,粘土絮凝成 一定的大颗粒,由细分散体系变成粗分散体系。在 此时加入一定的稀释剂和降滤失剂,它们吸附在粘 土颗粒周围,将其保护起来形成稳定的粗分散体系。
临南油田注入水改性pH值优化研究
收稿 日期 : 0 5—0 20 4一o 6
作者简介: 王业飞(98 , 汉族 )湖北省天门市人 , 16 一)男( , 副教授 , 博士后, 主要从事油 田化学及提高采 收率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维普资讯
8 2
表 1 临南水成分分析表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断层的下降盘 , 是受夏 口大断层控制 的扁平鼻状构 来 , 注水水质逐年恶化, 由于注入水水质不达标 , 腐 造。其含油面积 l. m , 17k 有效厚度 3 . 15 m。其油 蚀 、 ( 结垢 碳酸钙垢) 问题突出, 悬浮物含量严重超标 , 影响了油田开发效果 , 产量逐年递减。 层埋藏深 ( 9 一 5 ) 地 层 温 度 高 ( 于 造成地层堵塞 , 24 0-360I , n 大
引 言
产出污水处理工作 , 处理后 的污水 回注到上述 区块 , 日 处理水量 3 0 一 0 污水中 c¨ 、 含量 0- O m , 5 40 a M
临南油田位于济 阳坳陷惠 民凹陷临南洼陷夏 口 在 2 0 gL 硫酸盐还原菌(R ) 00 / , m S B 含量高 , 1 达 0个/ 断裂带西段的双丰鼻状构造 。该构造发育在夏 口大 m , l H值偏低 , 6 5 6 8 p 为 . — . 。自 19 94年注水开发以
c 2 Mg s2 B 2 总 F 总 S c a 2 r ’ a e 卜 H 0 C g L 值 c f r/ ) a
化学平衡得以 破坏,C f H O 不断离解为 c ; 和 H , 0
大量的 C ; 与 c 反应生成 CC O一 a aO 沉淀, ¨生 F e
成 F ( H) e O 沉淀 , 利用助凝剂 的网捕作用 , 与系统
维普资讯
低渗高温油藏聚合物驱研究
低渗高温油藏聚合物驱研究王业飞;刘晨;齐自远;潘凌;朱国华;刘华【期刊名称】《油田化学》【年(卷),期】2013(0)2【摘要】针对江苏油田沙七断块低渗高温中盐储层的特点,通过室内聚合物性能评价及注入性实验,探究了该类型区块聚合物驱应用的可行性。
对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梳形聚合物、磺化聚合物和普通聚合物进行初选,梳形聚合物的抗温耐盐能力良好,1000 mg/L聚合物清水溶液的黏度为22.4 mPa·s(25℃)、10.1mPa·s(83℃),1000 mg/L聚合物污水溶液的黏度为10.6 mPa·s(25℃)、5.7 mPa·s(83℃)。
对4种梳形聚合物(M=480×10~4~1550×10~4)进行进一步筛选,其剪切黏度保留率为89%~100%,在83℃老化90 d后的黏度保留率为88.5%~95.1%,抗剪切能力和热稳定性均较好。
注入性实验表明,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对分子质量1000万的梳形聚合物溶液可以注入到渗透率50×10^(-3)μm^2的人造岩心中,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大,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溶液也有良好的流度控制能力;相对分子质量1000万的梳形聚合物溶液会堵塞渗透率小于30×10^(-3)μm^2的天然岩心,相对分子质量616万的梳形聚合物溶液可以满足渗透率20×10^(-3)μm^2天然岩心的注入性要求。
沙七储层聚合物驱宜选用相对分子质量616万的梳形聚合物HF62208。
【总页数】5页(P202-206)【关键词】低渗透油藏;聚合物驱;梳形聚合物;耐温抗盐;注入性;江苏油田【作者】王业飞;刘晨;齐自远;潘凌;朱国华;刘华【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9;TE357.46【相关文献】1.高温高盐中渗油藏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 [J], 施雷庭;杨杰;孙宝宗;施联红;叶仲斌;罗平亚2.滨五低渗油藏聚合物微球调驱工艺研究 [J], 刘干3.白豹B区特低渗油藏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研究 [J], 李伟; 周军; 刘渠洋; 冷福; 成友友; 邱祥亮4.特低渗油藏聚合物微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实践分析与研究 [J], 殷琦; 殷佳5.一种低渗油藏深部调驱用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J], 孟令韬;王彦玲;许宁;梁雷;蒋保洋;兰金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切向流超滤系统测定聚合物驱产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
表 l 聚合物的基本物化 参数
收稿 日期 : 0 5¨.5 2 0 . 1
作者简介: 王业飞(98)男 , 16一, 湖北天门人, 博士后 , 副教授, 主要从事油田化学及提高采收率方面的研究工作
维普资讯
王业飞等 : 切向流超 滤系统测定聚合物驱产 出液 中聚合物质量浓度 用
维普资讯
20 0 6年 5月
第2 l卷第 3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unl f i lS l uUn e i ( trl c neE io ) ora o l hy i r t Na a Si c dt n X a o v sy u e i
到待测试样 .
聚合物质量浓度不发生变化.
由于聚合物具有较大的水动力学直径 , 它无法 通过小孔径渗滤膜 , 而小分子物质及无机盐类 则可
1 试 验仪 器 与 试 剂
所 用 的主要 试 验 仪 器 有 美 国 Mii r 向流 lp e切 lo
超滤系统 、 P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 I C 真空干燥箱 、 电 子天平( 感量 00 01g等. .0 ) 所用的主要试 剂和材料有 : 聚丙烯酰胺 ( 工业 品, 其基本性质见表 1 , )含聚丙烯酰胺 的油井产 出 液( 利孤 岛油 田 G 2 一1 井 、2 1 井 、2X 9 胜 D l 8 3 N 0 2 5 5 井)其 中 G 2 . 5 产出液 中离 子含量 分析见 , D 2X 9井
一
7 一 5
表2 GI 2X 9井产 出水成分表 1 .5 2
2 试验方法
2 1 聚合物驱产出液的分离方法 以聚合物驱区块 G 2 一 5 D 2X 9油井产出液为例,
聚合物的质量浓度. 通过切 向流的方法就可以避免
油田化学-第二章钻井液化学-第四节
(15)加重剂。
一些常用和重要的处理剂可分为:
无机处理 剂; 有机处理剂; 表面活性剂。
二、有机处理剂
按主要作用一般将有机处理剂分为: 稀释剂; 降滤失剂; 絮凝剂; 增粘剂。
它们大多是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从来源看, 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及合成高分子。
(一)稀释剂
多聚磷酸盐 丹宁 铬木质素磺酸盐 FCLS 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 (SSMA)
为了使稀释剂分子能在粘土颗粒上形成多 点吸附,并能给粘土颗粒带来高的负电荷 密度,要求稀释剂分子有一定的分子量, 但也不能太高,分子量在2000-6000。
(二)降滤失剂 1、钻井液滤失量过大的危害及使用降 滤失剂的必要性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滤失量大,容易引 起泥页岩的水化膨胀、造浆和井漏、井 塌,造成井壁不稳定; 钻井液和滤液侵入地层引起粘土膨胀, 堵塞地层油气流通道损害产层。
2、烧碱(NaOH) 溶解时放热,水溶液呈强碱性PH =14 在钻井液中的主要功用: 用于控制钻井液的PH值; 控制Ca2+ 浓度, Ca2+ + 2OH- → Ca(OH)2
与丹宁、褐煤等有机物配成碱液,使其有效
成份变为溶解态。
3、石灰
生石灰是CaO,吸水后变成熟石灰Ca(OH)2。
在钻井液中的功用: 提供Ca2+ ,使粘土的分散能力保持适度的粗 分散,配合稀释剂、降滤失剂进行钙化处理, 以得到性能稳定、对可溶盐侵污不敏感、对 泥页岩防塌性能较好的钙处理钻井液体系; 提高钻井液的碱度; 配制石灰乳堵漏剂。
8、水玻璃(Na2SiO3,Na2O· xSiO2)
又称泡花碱,一般为粘稠的半透明液体, PH=11.5-12,能溶于水和碱性溶液。
水玻璃在钻井液中的功用: 水玻璃加入到泥浆后,可以部分水解 成溶胶,属于无机高分子: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1、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研究(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桩西采油厂完成人员:张琪曲占庆缪明才薄启炜李恒廖成锐吴柏志尚朝辉杜勇王观华徐明海蔡文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1、疏松砂岩油藏油层保护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一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1.蒋官澄,2.马先平,3.高树新,4.李道轩,5.任腾云,6.纪朝凤,7.宋建勇,8.胡成亮, 9.关勋中,10.常方瑞,11.尚朝辉,12.张阳春,13.熊英,14.冯其红,15.宋玉文2、高温酸化压裂添加剂的开发与应用(一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1.孙铭勤,2.张贵才,3.葛际江,4.宋文杰,5.何均,6.林涛,7.阚淑华,8.相建民,9.苏玉亮,10.张福祥,11.江同文,12.尚朝辉3、油气井钻柱力学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二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1.管志川,2.韩志勇,3.黄根炉,4.史玉才,5.于永南,6.夏焱,7.王以法,8.路永明,9.闫相祯,10.李志刚4、三次采油潜力预测技术研究(二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1.侯健,2.陈月明,3.张以根,4.刘道信,5.杜庆军,6.褚王涛,7.张明亮,8.张爱美,9.元福卿,10.苏振阁5、先进型油井堵水方法研究(三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1.赵福麟,2.戴彩丽,3.王业飞,4.冯德成,5.刘文业6、改善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接替技术(三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1.李爱芬,2.姚军,3.陶军,4.阚春玲,5.陈辉7、氮气泡沫发生系统的研制及其在海洋石油开发中的应用(三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1.李兆敏,2.董贤勇,3.王德新,4.王以法,5.李宾飞8、稠油大斜度井机械采油技术研究(三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1.王海文,2.邹群,3.刘作鹏,4.陈实,5.刘斌9、缓慢释放型缓蚀剂长效缓蚀技术研究(三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1.赵修太,2.郭雄华,3.邱广敏,4.张国荣,5.赵明宸10、稠油防砂开采及配套技术研究(三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1.蒋官澄,2.陈应淋,3.朱天高,4.李师涛,5.关勋中11、深井水泥浆体系的研究(三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1.徐依吉,2.赖金荣,3.李延伟,4.王瑞和,5.徐依亮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1、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研究(二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张琪曲占庆缪明才薄启炜李恒廖成锐吴柏志2、声波解堵增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三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张建国肖建洪朱继东季迎春闫向宏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1、流线数值试井解释方法与应用研究(自然二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姚军吴明录李爱芬吕爱民王子胜2、涩北气田出砂预测及改善防砂工艺技术研究(自然三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董长银张琪李明忠曲占庆李志芬3、稠油大斜度井机械采油技术研究(自然三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王海文刘作鹏陈实赵伟刘斌4、深井水泥浆体系的研究(自然三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徐依吉王瑞和王槐平孙在春齐志刚山东省计算机优秀成果奖1、氮气泡沫发生系统的研制及其在海洋石油开发中的应用(二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完成人员:李兆敏董贤勇王以法李宾飞马秀军东营市科学技术奖1、项目名称:先进型油井堵水方法研究(一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市石大宇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2、项目名称:高温酸化压裂添加剂的开发与应用(一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中石化西北分公司、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河口采油厂、东营市东石石油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项目名称:稠油大斜度井机械采油及防砂开采技术研究(二等奖)完成单位:(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二)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项目名称:氮气泡沫发生系统的研制及其在海洋石油开发中的应用(二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项目名称:东营市制造业信息化宏观调控及油田化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二等奖)完成单位:(一)东营生产力促进中心(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市科技局6、项目名称:泵下液砂分离技术研究(三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7、项目名称:强化采油潜力预测技术及其矿场应用(三等奖)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8、项目名称: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三等奖)完成单位: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6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应用技术成果类1.流线数值试井解释方法与应用研究姚军吴明录李爱芬吕爱民王子胜2.合理钻井液类型及保护油气层配套技术研究徐加放邱正松程远方王桂华3.氮气泡沫发生系统的研制及其在海洋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李兆敏王德新王以法李宾飞马秀军王渊林日亿4.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研究曲占庆张琪徐明海李恒倪玲英林博蔡文斌5.先进型油井堵水方法研究赵福麟戴彩丽王业飞冯德成杜殿发6.高温酸化压裂添加剂的开发与应用葛际江孙铭勤张贵才刘静静刘朝霞孙桂生马涛7.深井水泥浆体系研究徐依吉王瑞和王槐平孙在春齐志刚何英郑成胜8.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的结合技术研究赵福麟王业飞戴彩丽任熵焦翠陈凯何龙二等奖应用技术成果类1.泡沫酸选择性酸化油层工艺技术研究李兆敏林日亿李宾飞尚朝辉李勇2.稠油大斜度井机械采油技术研究王海文刘作鹏陈实赵伟刘斌3.海上油田矢量井网研究吕爱民姚军杜殿发范海军李爱芬4.胜利油区提高原油采收率潜力评价技术研究侯健陈月明杜庆军苏振阁崔传智5.涩北气田出砂预测及改善防砂工艺技术研究董长银张琪李明忠曲占庆鲍丙生理论研究成果类1.水平井砾石充填动态模型及应用研究张琪董长银曲占庆周生田李志芬2.超高压水射流特性及破岩机理研究廖华林易灿牛继磊李静熊伟。
油田化学第二章油田用高分子 ppt课件
03.05.2020
石油工程学院
26
溶液中的形态
一般线型高分子的分子量在数十万以上,甚至达数百
万、千万,分子的直径很小。线型高分子在溶液中可以
有几种形态:接伸状态和无规线团状。高分子的形态主
要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在良溶剂中,高分子形态舒
展,在不良溶剂中收缩。大多数线型高分子在溶剂中的
情感是人类最能引起共鸣的一种心理感受2020201229高分子分子量多分散性的表示方法高分子分子量多分散性的表示方法单独一种平均分子量不能表征聚合物的性能需要了解分单独一种平均分子量不能表征聚合物的性能需要了解分子量多分散性的程度子量多分散性的程度以以分子量分布指分子量分布指数表示数表示即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即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mmwwmmnnmwmwmnmn分子量分布情况分子量分布情况均一分布均一分布接近接近11511522分布较窄分布较窄远离远离205050分布较宽分布较宽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学院艺术的感染力最有直接作用就是情感因素了审美就是主体与美的对象交流感情产生共鸣的过程
03.05.2020
石油工程学院
3
第一节 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及特点
一、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高分子?
高分子也叫高分子化合物,是指分子量很高, 由 共价键连接的一类化合物。
特点:1)分子量大;2)分子间力大;3)构象比低
分子多;4)多分散性
常用的高分子的分子量一般高达几万、几十万,
甚至上百万,范围在104~106
Ni
1 05
M wN Ni2 iM M 11 0 ii(1 0 1 4) 0 4 20 5 5 1 (15 5 0 ) 0 2 850
油田化学2012-3
高分子的结构和形态
(3)体型
当高分子化合物的链与链之间有交联键连 接时,则形成体形结构,如聚丙烯酰胺 (PAM)用甲醛CH20交联:
高分子的结构和形态
第四节
高分子的分类
高分子的分类
一、按来源分类
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和生物高分子。 天然高分子如淀粉、植物胶、纤维素等; 合成高分子又分加聚高分子(均聚物、共 聚物)及缩聚高分子(缩聚物);生物高分子 是由微生物(细菌)合成的高分子,如生物 聚多醣类高分子。
链节---组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聚合度---高分子含有单体结构单元的数目 称聚合度。若结构单元为一种物质,则链 节数就是高分子的聚合度。 分子量---基本链节分子量与链节数的乘积。
第二节 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的分布
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的分布
一、数均分子量
按分子数目分布的统计平均,用端基 分析、冰点降低、沸点升高、渗透压、 蒸气压降低测得的为数均分子量,定 义为:
高分子的分类
四、按工艺或用途分类 塑料、橡胶和纤维 五、按几何结构分类 线型高分子(一维高分子); 支链型高分子(二维高分子); 体型高分子(三维高分子)。
高分子的分类
六、按主链结构分类 碳链高分子,即聚合物主链是由C原子构 成,如聚烯烃及二烯烃衍生物;杂链高分 子,聚合物主链除C外还有0,S,N,P 等元素分子组成;元素高分子,聚合物主 链上有Si、Ti、Al等天然有机物中不常见 的元素原子(见下表)。
看作弹性和粘性的组合,而流变性则是三
种流变行为更复杂的组合。
MCR300高级扩展式流变仪
MCR300高级扩展式流变仪是 旋转粘度计的一种,属锥板式。 其测量粘度的原理是使平板在 液体中旋转,或这些物体静止, 而使周围的液体作同心状旋转 流动时,这些物体均将受到基 于液体的黏滞阻力产生的力矩 作用。若旋转速度等条件相同, 这个力矩大小将随液体的黏稠 程度而变化,液体粘度越大, 力矩越大,因此测定力矩就可 得液体的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第节内二容章结束 钻井液化学
第二章 钻井液化学
第一节 钻井液的功能与组成
‹# ›
第一节 钻井液的功能与组成
一、钻井液的循环
泥浆罐
泥浆泵
地面高压管汇
本节内容结束
立管
水龙带
水龙头
方钻杆
钻 杆 钻铤
钻头
钻柱与井壁形成的环形空间
从井口返出,流经固控设备进行处理
第一节 钻井液的功能与组成
3、碱度分类:
按指示剂 不同分
钻井液的甲基橙碱度(Mm) 甲基橙碱度
滤液的甲基橙碱度 (Mf)
酚酞碱度 钻井液的酚酞碱度(Pm) 滤液的酚酞碱度(Pf)
‹# ›
第三节 钻井液酸碱性及其控制
酚酞为指示剂,体系滴定变色时( PH=8.3 ) 发生的化学反应:
OH-+ H+ → H2O CO3 2 - + H+ → HCO3- 甲基橙为指示剂,体系滴定变色时(PH=4.3 ) 除了发生上面的化学反应,还发生如下反应:
1、碱性主要来源: 钻井液中的OH-、CO32-、
HCO3-
2、酸碱性表示方法用:[0.01M]的标准硫酸中和1ml
pH
样品至指示剂变色时所需标准
碱度 硫酸的体积(ml)定义为碱度
意义:通过碱度可以判断钻井液的碱性来源,从 而在调整钻井液酸碱性的同时还能针对性的有效 清除体系中的有害离子
‹# ›
第三节 钻井液酸碱性及其控制
‹# ›
第二节 钻井液密度及其调整
盐结晶抑制剂: 为防止盐从钻井液中析出所加的物质 抑制机理: 通过离子交换转变为相应的盐,选择性地吸附 在刚析出的盐晶表面,使盐晶发生畸变,不利 于盐在其表面继续生长变大。
‹# ›
第二节 钻井液密度及其调整
‹# ›
第二章 钻井液化学
第三节 钻井液酸碱性及其控制
2Pf = Mf
0
1220Pf
0
2Pf > Mf 340(2 Pf -Mf ) 1220(Mf - Pf )
0
Pf = Mf
340 Mf
0
0
‹# ›
第三节 钻井液酸碱性及其控制
钻井液要求 : Pf =1.3 ~ 1.5ml(控制 CO32-和 HCO3-
) Mf /Pf < 3 (控制 CO32-含量)
HCO3- + H+ → CO2 ↑ + H2O
‹# ›
第三节 钻井液酸碱性及其控制
条 Pf件与Mf[值OH与- ]三/m种g·l离-1 子[ C质O量32-1浓] /m度g之·l- 间[ H的CO关31-系] /mg·l-
Pf =0
0
2Pf < Mf
0
0 1220 Pf
1220 Mf
1220(Mf - 2Pf )
第二节 钻井液密度及其调整
三、怎样调整钻井液密度
1、调整钻井液密度原则 平衡地层压力和地层构造应力
本节内容结束
2、调整钻井液密度方法
(1)降低钻井液密度
降低钻井液固相含量 √
加水稀释 混油 充气
第二节 钻井液密度及其调整
(2)提高钻井液密度 方法:加入高密度材料
加重材料
高密度不溶性矿物或矿石粉末 高密度的可溶性盐类
钻井液中CO32-和HCO3- 均为有害离子,影响钻 井液的流变和降滤失性能,应尽量除去。
‹# ›
第三节 钻井液酸碱性及其控制
1、 烧碱(NaOH) NaOH → Na+ + OH-
2、 氢氧化钾(KOH) KOH → K+ + OH-
有利于 井壁稳定
‹# ›
第三节 钻井液酸碱性及其控制
3、 纯碱(Na2CO3) Na2CO3 → 2 Na+ + CO32- CO32- + H2O → HCO3- + OH- HCO3- + H2O → H2CO3 + OH- Ca 2+ + CO32- → Ca CO3 ↓
‹# ›
第二节 钻井液密度及其调整
表1
名称
重晶石 石灰石 铁矿粉 钛铁矿粉 方铅矿
高密度O3 Fe2O3 TiO2.Fe2O3 PbS
密度 g/cm3 4.2-4.6 2.7-2.9 4.9-5.3 4.5-5.1 7.4-7.7
酸溶性
酸溶 酸溶 酸溶 酸溶
‹# ›
第二节 钻井液密度及其调整
表2 可溶性盐类加重材料
水溶性盐
KCl NaCl CaCl2 CaBr2 ZnBr2
饱和盐水密度 g/cm3
1.16(20℃) 1.20 (20℃) 1.40 (60℃) 1.80 (10℃) 2.3 0(40℃)
‹# ›
第二节 钻井液密度及其调整
可溶性盐类做高密度材料所带来的问题
第二章 钻井液化学
第二节 钻井液密度及其调整
‹# ›
第二节 钻井液密度及其调整
一、钻井液密度定义 定义:单位体积钻井液的质量(用ρ表示)
单位: g/cm本3 或节t内/m容3 结束
二、为什么要调整钻井液密度 (1)防止喷、塌、漏钻井事故的发生 (2)钻井液密度与油气层损害有关 (3)钻井液密度影响钻井速度
‹# ›
第三节 钻井液酸碱性及其控制
一、为什么要控制钻井液酸碱性 粘土具有适当的分散度
原因
可以使有机处理剂充分发挥其效能 对钻具腐蚀性低
可抑制体系中钙、镁盐的溶解 一般控制在8-11范围,较弱的碱性环境
‹# ›
第三节 钻井液酸碱性及其控制
pH值对膨润土基浆表观粘度的影响
‹# ›
第三节 钻井液酸碱性及其控制
二、钻井液的功能 1.冲洗井底 2.携带悬浮岩屑和密度调整材料 3.平衡地层压力 4.冷却与润滑钻头钻具 5.获取地层信息 6.传递功率
‹# ›
第一节 钻井液的功能与组成
三、钻井液的组成
组成
‹# ›
分散介质 水、油、气体
分散相
粘土、密度调整材料(悬浮体) 油或水(乳状液)
气体(泡沫)
钻井液处理剂
降滤失剂 增粘剂 降粘剂 絮凝剂 ……
腐蚀本问节题 内盐容结结晶问束题 √
加缓释剂 加盐结晶抑制剂
第二节 钻井液密度及其调整
‹# ›
第二节 钻井液密度及其调整
盐水冰点: 盐水在低密度时温度降至一定程度析出冰, 该温度称盐水冰点。 析盐温度: 盐水在高密度时温度降至一定程度析出盐, 该温度称析盐温度。 随着盐水密度增加,盐水析盐温度陡然上升 。
除钙除镁
‹# ›
第三节 钻井液酸碱性及其控制
4、 碳酸氢钠(NaHCO3) NaHCO3 → Na+ + HCO3- HCO3- + H2O → H2CO3 + OH- Ca 2+ + OH- + NaHCO3 → Ca CO3 ↓ + Na+ + H2O 控制钙侵
‹# ›
第二章 钻井液化学
第四节 钻井液滤失性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