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试析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试析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试析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一、引言海洋渔业资源作为全球食物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渔业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其生产能力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人类的长远利益,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海洋渔业资源的生产能力,并探讨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二、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一)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的概念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海洋生态环境条件下,海洋渔业资源通过自身的繁殖、生长和补充,能够为人类提供渔业产品的潜在能力。

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二)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的因素1、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渔业资源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水温、盐度、水质、海流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生长、繁殖和分布。

例如,水温的升高可能导致某些鱼类的生长速度加快,但也可能使其繁殖周期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其种群数量。

2、捕捞强度过度捕捞是导致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捕捞强度超过海洋渔业资源的自然补充能力时,就会导致渔业资源的减少甚至枯竭。

此外,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如使用小眼网具、底拖网等,也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进一步影响渔业资源的生产能力。

3、海洋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海洋,如石油、重金属、农药、塑料垃圾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直接毒害海洋生物,还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海洋渔业资源的生产能力。

4、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资源的生产能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等都会改变海洋生态环境,从而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

三、当前海洋渔业资源生产能力的现状(一)渔业资源衰退全球范围内,许多重要的渔业资源都出现了衰退的迹象。

例如,大西洋鳕鱼、太平洋鲱鱼等传统渔业资源的捕捞量大幅下降,一些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同时,由于过度开发与管理不当,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现状1.污染问题严重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进步,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被直接排放到海洋中,导致水体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2.过度捕捞由于我国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开发,不断有新的捕捞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投入,使得很大的一部分海洋生物资源被过度捕捞和破坏,导致海洋生态系统无法恢复。

3.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强,海洋环境不断受到破坏,土壤和植被的消失,水土流失,海岸带的开发等,使得海洋生态系统的各种物种失去了栖息地与营养来源。

二、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的对策1.建立科学的渔业管理体制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管理,建立科学的渔业养殖管理系统,对过度捕捞作出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建立合理的开发和调控机制。

2.减少污染,加强环境治理实施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措施,监控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对违规排污的企业进行严格追究。

3.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宣传加强对环保知识和理念的宣传和普及,引导公众尊重自然、珍爱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重视科技研发,推进可持续发展强化科技研发,探索高效、能耗低、环保的渔业养殖技术,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统一。

综上所述,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应该明确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已经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珍贵的生态环境,才能同时实现渔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统一。

渔业资源枯竭如何可持续发展

渔业资源枯竭如何可持续发展

渔业资源枯竭如何可持续发展渔业是人类获取海洋资源的一项重要活动,然而,长期的过度捕捞和不合理利用,导致许多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威胁。

为了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调整渔业政策和鼓励可持续渔业实践。

一、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是渔业资源的重要基础,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为了加强保护,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海洋自然保护区网络,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捕捞活动,保护重要的繁殖和生长区域。

同时,加大对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二、调整渔业政策渔业政策对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和监测,确保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合理划定渔业禁捕期和禁渔区,保护渔业资源的繁殖和生长。

同时,建立健全渔业许可制度,限制渔船数量和渔获物的捕捞量,防止过度捕捞。

三、推广可持续渔业实践可持续渔业实践能够有效保护渔业资源,降低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压力。

其中,推广生态友好的捕捞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例如,引入渔业生态学的理念,采用选择性捕捞工具,减少对非目标物种的伤害。

此外,推广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技术,科学划定捕捞限额,确保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加强国际合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加强国际合作,分享渔业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制定共同的渔业管理政策,建立跨国渔业资源保护机制。

同时,加强多边渔业组织的作用,推动各国共同管理渔业资源,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还能够保障渔民的生计,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唯有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后代留下美好的海洋环境。

可持续渔业保护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

可持续渔业保护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

可持续渔业保护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作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地球环境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干扰,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可持续渔业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渔业的重要性、挑战以及应对措施。

一、可持续渔业的重要性1.1 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可持续渔业是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

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不仅会导致渔业资源的枯竭,还会使捕食关系失衡,引发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通过采取可持续渔业管理措施,如设立渔业保护区、控制渔业捕捞规模和合理管理鱼类种群结构等,可以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1.2 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可持续渔业能够促进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传统的过度捕捞模式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危及渔民的生计。

通过改变捕捞方法,如推广渔具选择、减少底拖捕捞等,可以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捕捞成本,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渔业面临的挑战2.1 渔业管理不到位目前,许多国家在渔业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缺乏有效的监测、评估和调控机制,导致渔业资源的管理不到位。

此外,渔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存在滞后性,无法及时适应渔业资源变化的需求。

2.2 捕捞者行为不规范捕捞者的不规范行为也是可持续渔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违规捕捞、非法渔业设备的使用以及捕鱼量超过规定限额等行为,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三、可持续渔业的应对措施3.1 强化渔业管理改善渔业管理是推动可持续渔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建立科学的渔业资源监测体制,提升渔业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渔业资源评估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渔业执法力度,打击违规捕捞行为,引入经济手段,激励良好捕捞行为。

3.2 推进市场机制改革制定并推动可持续渔业认证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引导渔业生产者采取环境友好的捕捞方式。

渔业行业的困境与改进对策设想

渔业行业的困境与改进对策设想

渔业行业的困境与改进对策设想一、渔业行业的困境1. 资源持续衰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海洋渔业资源正呈现逐渐衰竭的趋势。

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和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导致了许多鱼类种群面临灭绝甚至消失的风险。

2. 养殖环境污染:养殖渔业是渔业行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然而,养殖活动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废弃物和饲料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渔场生态平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3. 市场需求疲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市民收入增加,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要求更高。

然而,在当前市场上,一些不明来源、缺乏安全保障的渔产品滥竽充数,导致市民对于渔产品缺乏信任和消费意愿。

二、改进对策设想1. 管理与监测措施a. 资源保护与恢复:加强渔业行业的管理和监测工作,制定并执行合适的渔业开发计划,限制捕捞规模和力度,保护重要水域生态系统和鱼类种群。

同时,积极推动渔业资源的科学养殖和育种工作,增加可持续利用的机会。

b. 强化执法力度:完善渔业行业的法律法规制度,并加强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和风险。

c. 提升监测能力:加大投入用于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技术等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进行精确化、全面性的踏查与监控。

2. 提升养殖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a. 环境友好型养殖:推广使用环保型饲料、控制养殖密度、改进废水处理技术等手段减少养殖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此外,通过建立健全的“三共治”(生产者共同体、政府部门以及第三方组织共同参与)模式,促进各方的合作,实现养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b. 科技创新推动: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培养和吸引渔业科技人才,利用先进的生物工程和遗传改良技术提高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抗逆能力和风味特点。

同时,应积极推广并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3. 提升市场竞争力a. 增强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加强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从渔场到餐桌的溯源体系,并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法规,确保渔产品的质量安全。

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渔业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但由于过度捕捞、环境破坏等原因,许多渔业资源正面临枯竭甚至灭绝的危机。

为了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渔业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渔业资源的保护措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渔业资源的保护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各国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执行力度。

通过限制捕捞季节、区域和方式等手段,确保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此外,还应加大对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从根本上遏制非法捕捞活动的发生。

2. 推行渔业配额管理制度渔业配额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控制渔业资源的捕捞量,避免过度捕捞导致资源的枯竭。

政府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评估,确定每年的合理捕捞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对于渔船的捕捞行为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其遵守捕捞配额,防止超额捕捞的发生。

3. 保护渔业资源的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的生态环境对其生长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护渔业资源的生态环境是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举措之一。

政府应该加强对渔业活动的监管,减少渔业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积极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渔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 维护生态平衡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渔业资源的灭绝将导致食物链的中断,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只有通过保护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

2. 促进经济发展渔业资源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保护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有利于维持渔业产业链的畅通,还可以促进渔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3. 满足人类需求渔业资源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保护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够确保人类持续获得优质的渔产品,满足人民的口粮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南海渔业资源发展机制研究

南海渔业资源发展机制研究

南海渔业资源发展机制研究南海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南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南海渔业资源,建立健全的发展机制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南海渔业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南海渔业资源的现状南海是我国最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渔场资源和多样化的鱼类种类。

据统计,南海每年盛产各类鱼类、虾类、贝类和藻类等海产品。

以鱼类资源最为丰富,包括各类金枪鱼、鳕鱼、鲈鱼、鲑鱼、秋刀鱼、鲷鱼等。

南海还拥有着丰富的虾、蟹、贝类等海产品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保有地之一。

虽然南海拥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但是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滥捕滥捞,导致南海渔业资源面临着严重的衰竭和减少。

一方面,南海渔业资源遭受过度捕捞的威胁,包括乱捕乱投、非法捕捞和大规模捕捞等行为。

由于海洋污染、气候变化和栖息环境破坏等原因,也导致南海渔业资源的生态系统遭受到了破坏。

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威胁到了南海沿岸地区的渔业经济和渔民的生计。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南海渔业资源,建立健全的发展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南海渔业资源发展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1. 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管理政策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管理政策是保护南海渔业资源的重要举措。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力度,加强对南海渔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包括实施严格的渔业资源保护区制度、加强渔业资源监测与科学评估、设立渔业资源合理开发的配额制度等措施,从源头上控制过度开发和滥捕滥捞的行为,确保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发展现代化渔业技术发展现代化渔业技术是实现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通过引进先进的渔业生产技术和设施,提高南海渔业的捕捞效率和渔业经济效益,实现渔业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

培养和引进一批具备现代化渔业管理和经营水平的渔业从业人员,加强对南海渔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推动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持续发展。

中国海洋渔业产业发展现状、主要面临问题及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中国海洋渔业产业发展现状、主要面临问题及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中国海洋渔业产业发展现状、主要面临问题及管理优化措施分析海洋渔业是指从事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生产事业。

海洋捕捞属采集性工业。

海水养殖分为鱼虾类养殖、贝类养殖和藻类养殖三大类。

海洋渔业因离海岸的远近不同,可分为近海、外海、远洋渔业。

一、发展现状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稳步恢复,除滨海旅游业和海洋盐业外,其他海洋产业均实现正增长,展现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2020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全年增加值29641亿元,较上年减少6083亿元,同比下降17.03%。

2020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全年增加值29641亿元,其中,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4712亿元,占主要海洋产业的15.9%;滨海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3924亿元,占主要海洋产业的47.0%;海洋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5711亿元,占主要海洋产业的19.3%。

随着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海洋捕捞得到有效控制,海水养殖实现较快发展。

特别是深远海大型养殖装备和水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对冲了疫情对冷链运输的影响。

2020年,我国海洋渔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712亿元,较上年减少3.0亿元,同比下降0.06%。

我国捕捞产品产量主要来自于东海,其次是南海和黄海,来自渤海和其他海区的捕捞量较小。

近年来,我国捕捞强度超过资源再生能力,导致海洋捕捞产量逐年下降。

2019年,我国海洋捕捞产量1000万吨,较上年减少44万吨,同比下降4.24%。

二、发展问题及措施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不断衰竭的渔业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捕捞强度之间的矛盾。

即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突出表现在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环境恶化,水产品不安全等方面。

渔场净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水产品疾病控制体系的确立,需要开发高效能的预防和治疗药剂;为防治养殖场的自身污染,要加大复合饲料的供给;建立高效的赤潮应对措施,普及赤潮防治设施。

南海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南海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南海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南海作为一个重要的海洋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然而,南海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首先,南海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南海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渔业资源等,各国存在着争夺和开发这些资源的竞争。

大规模的渔业执法和捕捞活动导致鱼类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同时,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也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针对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应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跨国共享资源的机制。

各国可以通过制定共同规范和禁止非法捕捞等方式来保护南海资源。

此外,可以通过加强科研,探索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技术,以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发。

其次,南海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不足。

近年来,各国在南海海域的填海造陆活动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造成极大的伤害。

同时,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也受到了威胁,例如珊瑚礁的退化和海龟的灭绝等。

为了保护南海生态环境,各国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同时,需要加强对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处理和治理,以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此外,应加强对南海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特别是对关键物种的保护和管理。

最后,南海海域的安全问题也威胁到了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南海是一个地缘政治复杂的海域,各国之间存在着领土争议和主权争端。

这些争端不仅影响了南海的资源开发,也给南海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例如,军事活动和航行自由问题可能导致石油泄漏和海洋污染等事故的发生。

为了解决南海海域的安全问题,各国应加强对话和合作,寻找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

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海上安全机制,加强对南海海域的监控和管控,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南海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以及建立海上安全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南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渔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渔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渔业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渔业是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和民生产业,然而,随着全球渔业规模的扩大和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渔业资源管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渔业资源管理面临的关键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过度捕捞与资源衰竭过度捕捞是当前渔业资源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渔民的活动扩大,海洋渔业的捕捞强度不断增加,导致许多渔业资源严重衰竭。

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控制过度捕捞,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解决方案:1.建立科学的渔业资源评估机制,及时监测和评估各类渔业资源的状况,为制定合理的捕捞限额和渔业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渔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遏制捕捞量的超过合理范围。

3.推广渔港停渔和休渔制度,有针对性地确定休渔期和休渔区域,保护重要的繁殖期和渔区。

4.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渔场水质及海洋生态系统恢复的能力。

二、非目标物种的捕获与生态破坏渔业活动常常导致非目标物种的不必要捕获,称为“误捕”。

这不仅对渔业资源造成浪费,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忽视的破坏。

如何减少误捕,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渔业资源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挑战。

解决方案:1.推广渔具技术的改进,如选择性网具、逃逸口等创新技术,减少或避免非目标物种的捕获。

2.加强渔业培训和科普教育,提高渔民的环保意识和渔具技术的应用水平。

3.加强对渔民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惩罚机制,对非法捕捞和误捕行为予以严厉惩罚。

三、渔业政策的协同与国际合作渔业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密切合作与协调。

由于渔业资源具有跨境性和全球性特点,单一国家的管理难以解决问题,渔业政策的协同与国际合作势在必行。

解决方案:1.加强国际渔业资源管理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联合国渔业组织等多边合作机构,促进各国间的渔业资源管理和政策协调。

对海南渔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对海南渔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对海南渔业产业发展的建议海南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但在渔业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促进海南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

加大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禁止非法捕捞和破坏性捕捞行为,建立健全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推进渔业技术创新和科技应用。

加强对渔业科研机构的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渔业技术创新,推广应用高效捕捞技术、养殖技术和渔业装备,提高渔业生产效益。

3. 发展渔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加强渔业产品的加工和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渔业品牌,提升海南渔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4. 建立健全渔业信贷体系。

加大对渔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设立专门的渔业信贷机构,提供低息贷款和风险担保,帮助渔业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推动渔业产业的发展。

5. 增加渔民收入,提高渔民福利。

加强对渔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渔民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加渔民的收入来源,改善渔民的生活条件。

6. 加强渔业品质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渔业品质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渔业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渔业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7. 加大渔港建设和船舶更新力度。

加强对渔港的规划建设,提高渔港的功能和服务水平,改善渔船停靠和装卸条件,推动渔业发展。

8. 加强渔业合作和国际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渔业组织和渔业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渔业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渔业产业的发展。

9. 提高渔业信息化水平。

加强渔业信息化建设,建立渔业信息平台,提供渔业生产、市场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帮助渔民和渔业企业做出科学决策。

10. 加强渔业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渔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渔业行业的监管和管理,维护渔民和渔业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渔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相信可以推动海南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发挥渔业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深层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深层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深层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说到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大家可能会想,“这不就是渔民们一网打尽,鱼类都快抓光了嘛?”哎,这话说得不完全对,问题可不止这么简单。

近些年,咱们的渔业资源是越来越少,近海的鱼啊虾啊蟹啊,一年不如一年,渔民们出海打鱼的次数多了,但每次捞上来的东西,却越来越少,甚至一上午下来,空网返回的事儿也是时有发生。

问题就在这儿了,咱们的近海渔业怎么就这么衰退得这么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得说说过度捕捞这事儿。

你看啊,咱们国家的渔业资源丰富,几十年来大家都习惯了“捕一网,满仓回”,渔民也是这样,习惯了“多打些,多卖些”,所以,捕捞的频次就高,捕捞的强度也大。

可是你想啊,鱼类是有生命的,它们也得休息,得繁殖,得生长。

如果我们一直高强度捕捞,那它们自然就跟不上更新换代的速度,渔民能捞上来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少,最终陷入“捞不到鱼,赚钱也难”的困境。

近海水域的环境也没之前那么好了。

污染严重,垃圾多,海水质量变差,导致了很多鱼类的栖息地遭到破坏。

比如海洋里的石油泄漏,塑料垃圾等问题,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水里的生物,甚至能让一些原本富饶的渔场变得“无人问津”,没鱼可捞,也就没法再靠这些地方赚钱了。

现在许多人都明白了,捕捞的方式也不再是以前那种单纯的“网撒出去,什么都能打上来”的模式了。

因为这样不仅让鱼种群数量下降,也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的平衡。

你打鱼的同时,没准还把一些本不该捕捞的鱼类一同网住了,那些小的、幼的、甚至是濒危的鱼种也遭殃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话:“杀鸡取卵”,短期看似赚了,长远来看却得不偿失。

再者说说市场需求。

现在人们吃鱼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海鲜,成为了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

这种需求增加,导致了渔业压力更大。

鱼类资源的逐渐减少,就让一些不太规范的渔民或者不道德的商家,开始采取一些违法的手段,比如使用非法渔网、破坏渔场等,甚至有些地方的非法捕捞简直让人触目惊心。

这种无序的竞争,也加速了渔业资源的衰退。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渔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渔政管理工作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维护我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渔业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违规渔业活动频繁、渔业资源损失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渔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介绍当前渔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一、无序渔业活动在我国当前的一些海域,存在大量违规渔业活动,其中一些非法渔船进行恶性捕捞,在短时间内高强度捕捞会对渔业资源产生严重影响,并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破坏,这也是当前渔业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策略之一是加强渔业执法力度。

渔业部门应加大巡查力度,规范管理,加强对渔业生产主体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规范,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另外,科学制定渔业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明确渔业资源的保护范围和内容,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投入。

二、深海资源开发为了扩大渔业水域,加强对渔业资源的利用,近年来我国渔业活动不断向深海水域拓展,但这也同时意味着由于深海生态环境和深海渔业技术的缺乏,深海渔业存在较大的风险,同时也会对深海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对中小鱼类、海底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影响等。

应对策略之一是完善深海资源开发和监测体系。

制定科学的深海资源开发计划,明确深海资源的开发范围和要求,并在撤离深海出海口进行监测;另外也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深海洋底的渔业资源以及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借助现有的云端技术,实现全国统一管理与综合分析。

三、渔业资源的破坏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相对贫瘠,近几年,为了扩大渔业水域,加强对渔业资源的利用,在远海开发中采取放生鱼苗等措施。

而据调查,这些采取的措施无益于渔业资源的增长,反而会导致渔业资源的破坏。

另外,海洋污染和渔业习惯也会对渔业资源的破坏造成影响。

应对策略之一是加大对可持续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引导。

根据海区特征以及资源状况和物种特点,制定合理的捕捞量和捕捞方式,以保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加强生态学和资源学的教育,提高渔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渔业的健康发展。

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渔业资源巡视整改方案

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渔业资源巡视整改方案

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渔业资源巡视整改方案一、引言渔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渔民收入以及维护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渔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渔业资源衰退、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渔业生产方式粗放等。

为了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渔业资源,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

二、当前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过度捕捞现象严重长期以来,由于捕捞强度过大,捕捞工具和技术不断更新,导致渔业资源过度开发,许多重要的渔业品种资源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

(二)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使得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了渔业资源的繁殖和生长。

(三)渔业生产方式粗放渔业生产中存在着养殖密度过高、饲料投放不合理、药物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不仅导致养殖效益低下,还对水域环境造成了污染。

(四)渔业监管体系不完善渔业执法力量不足,监管手段落后,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难以有效遏制非法捕捞和破坏渔业资源的行为。

三、整改目标(一)短期目标在短期内,通过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控制捕捞强度,使渔业资源得到初步恢复,水域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二)中期目标在中期内,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域生态环境的逐步修复。

(三)长期目标在长期内,建立健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渔业资源的稳定增长,水域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持,渔业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整改措施(一)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渔民和社会公众的资源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控制捕捞强度1、严格执行渔业捕捞许可制度,加强对捕捞渔船和渔具的管理,限制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禁止使用禁用渔具和捕捞方法。

2、建立捕捞限额制度,根据渔业资源状况,合理确定捕捞总量和捕捞品种,确保捕捞强度与渔业资源的可承受能力相适应。

渔业可持续发展了解渔类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和解决方案

渔业可持续发展了解渔类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和解决方案

渔业可持续发展了解渔类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和解决方案渔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挑战和解决方案渔业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同时也是许多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过度捕捞的问题日益突出,渔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渔类行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资源过度利用与捕捞压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船只的现代化,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断提高。

然而,长期以来的过度捕捞现象使得许多渔场资源遭到破坏和枯竭,并导致渔民的收入减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1. 限制渔业捕捞量:设立合理的捕捞量控制政策,包括渔业休渔期和渔场轮流休渔,以恢复和保护渔场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推行渔业许可制度:建立许可制度,确保只有经过合格培训和合法许可的渔民才能参与渔业活动,从而保证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3. 提倡渔业技术创新:通过研发和推广新的渔业技术,如远洋渔业、渔业科技养殖等,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渔场的压力。

二、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污染物、有害废弃物被排放到海洋中,导致海洋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污染治理和监测:加大对污染物的排放管控力度,完善海洋污染治理体系,并建立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变化。

2. 推行环境友好型渔业:鼓励渔民采用环境友好型的捕捞工具和渔具,减少对海洋生态的破坏。

同时,提倡渔民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增强渔民的环保意识。

3.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保护和恢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为渔业提供适宜的生境和养殖环境,保证渔业的可持续性。

三、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渔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减排政策,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

渔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

渔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

渔业行业的意见和建议一、渔业行业现状分析渔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推动经济发展与就业创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渔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资源减少和过度捕捞已经成为制约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和监管措施,许多海洋资源已经遭受严重损害,并出现了过度捕捞的情况。

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还威胁到了渔民的生计。

其次,渔业生产方式落后与技术创新不足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比其他行业,在技术应用上,渔业行业落后于其他行业。

传统的渔具设备和捕鱼方式无法满足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要求。

最后,对海洋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也是制约发展的问题。

海洋是生态系统中非常脆弱和敏感的部分,但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预和污染,海洋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二、意见和建议为了推动渔业行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

设立合理的渔业保护区和休渔期制度,并加大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

通过科学管理,确保资源的稳定供应,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

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在提高捕捞效率和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引导渔民使用节能、环保的渔具设备,提升产能并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3.加强渔民职业培训与转型支持。

通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渔民的科学素养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新时代需求并积极参与现代化渔业生产。

4.促进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提升。

加大海洋环境监测力度,并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海洋污染和非法排放行为。

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公众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海洋环境的合力。

5.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扶持。

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和提供经济激励措施,鼓励渔民积极参与渔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技术创新、资源保护等方面获得突破性成果的企业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和荣誉。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渔业组织和协议,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跨国界资源管理和溯源机制建设。

渔业领域中的痛点与堵点分析

渔业领域中的痛点与堵点分析

渔业领域中的痛点与堵点分析一、渔业领域中的痛点分析渔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痛点与难题。

本文将对渔业领域中的痛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1.资源过度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由于过度捕捞、不合理的养殖方式等原因,导致了海洋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一些优势鱼种逐渐减少,野生鱼类存量下降,影响了相关产业链上游和下游产业的发展。

解决方案:(1)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实行科学合理的渔业开发政策。

(2)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鼓励渔民使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

(3)加强监管力度,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2.供应链管理困难在渔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互信缺乏等问题。

这导致了供应链管理困难、成本居高不下。

消费者很难从源头了解到渔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情况,也难以追溯渔产品的来源。

解决方案:(1)建立渔业产品的溯源体系,通过技术手段确保渔业产品的可追溯性。

(2)加强对供应链各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运作效率。

(3)鼓励企业实行绿色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3.非标准化经营问题在渔业领域中存在着很多非标准化经营现象,如规模小、生产水平低、技术水平不高等。

这导致了养殖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解决方案:(1)推动渔民合作组织建设,在规模化经营方面做文章。

(2)加强科技支撑与指导服务,提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3)促进农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养殖土地使用权上给予更大支持。

二、渔业领域中的堵点分析除了以上痛点之外,渔业领域还存在一些堵点问题。

以下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堵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渔业保险难题由于渔民的收入来源具有不稳定性,渔业保险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保险模式并不能满足渔民的需求,保费较高,赔付不及时等问题仍然存在。

解决方案:(1)建立国家统一的渔业保险机制,推动市场化运作。

(2)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保险理赔效率和准确度。

(3)加强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海洋渔业是人类重要的食品来源和经济活动之一,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过度开发,海洋渔业面临着一系列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过度捕捞的问题过度捕捞是当前海洋渔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许多渔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取过度捕捞的方式,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导致了一些鱼类资源的枯竭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解决方案:1. 设立渔业管理区域:划定特定的区域进行渔业管理,限制捕捞量和捕捞工具的使用,确保渔业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管理。

2. 引入渔业配额制度:为不同的鱼类资源设定捕捞配额,以限制渔民的捕捞量。

并将违规捕捞者进行处罚和取缔,加强执法力度。

3. 鼓励可持续捕捞:推广可持续捕捞方式,如渔民使用改进的渔具和捕捞工艺,减少捕鱼的副作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二、环境污染问题海洋渔业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无法避免的。

渔船排放废气和废水、渔网和渔具的丢弃等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环境污染直接威胁到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繁衍。

解决方案:1. 推广环保技术:鼓励渔船改进发动机技术,减少废气和废水的排放。

倡导渔民在捕捞过程中使用环保渔具,减少对海洋环境的造成的损害。

2. 加强监管和执法: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和国际公约的渔船和渔民进行处罚和取缔,同时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渔船和渔具符合环保标准。

3. 提高环保意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加渔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海洋环境保护行动。

三、非法捕捞问题非法捕捞是当前海洋渔业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一些渔民为了谋取暴利,采取非法捕捞的行为,无视相关法律法规,对渔业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

解决方案:1. 国际合作打击非法捕捞: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通过信息共享和执法配合,加大打击力度,形成跨国合力。

2. 加强执法力度:增加渔业监管执法人员的数量,加强执法力度,对非法捕捞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南海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南海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南海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引言南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资源区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人类对南海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南海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挑战。

本文将就南海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问题分析1.过度捕捞过度捕捞是南海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随着渔业技术的进步,渔船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南海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

一些捕捞工具和方法不合规范,捕捞量超出可持续捕捞限度,导致了捕鱼资源的枯竭。

此外,一些非法捕捞活动也加剧了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2.污染物排放南海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是南海生态环境保护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沿海城市和工业区的废水和废气排放导致海洋水质的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此外,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的燃油排放也会对南海的空气质量和水质造成负面影响。

3.海洋垃圾问题海洋垃圾也是南海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

南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垃圾聚集区之一,大量的塑料和其他垃圾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并影响海洋食物链的平衡。

此外,海洋垃圾也会影响南海沿岸旅游业的发展。

4.沿岸开发沿岸开发是南海生态环境保护的另一个主要挑战。

海岸带被大规模填海造陆,沿海湿地和珊瑚礁遭到破坏,导致了沿海生态系统的崩溃。

此外,过度的沿岸开发也会导致海岸线的变化,增加了海洋风险和灾害。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南海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渔业管理加强对南海渔业资源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渔业法规,制定科学的捕捞配额和捕捞季节控制措施。

加强渔业执法,打击非法捕捞活动,保护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环境监管加强对南海沿岸城市和工业区的环境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废水和废气处理的效率。

加强船舶排放的监管,推广清洁燃料的使用,减少船舶对南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3.加强海洋垃圾治理加强海洋垃圾的治理,提高垃圾回收和处理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南海渔业资源丰富,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南海不仅是我国渔业面临的现实选择,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南海渔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捕捞能力过剩、捕捞作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环境污染严重、远海渔业资源利用不足等诸多问题。

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加大对近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渔业立法执法力度,整合捕捞力量,引导开发远海资源,同时还需要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加大科技投入。

关键词: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我国开发和利用南海渔业资源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我国唐宋时期就有渔民远去西、南沙海域从事渔业生产,明代远海生产尤为盛行。

近年来,随着“六国七方”对南海领土主权的要求,使涉及南海的纠纷和冲突不断升级,渔业资源也成为周边国家争夺的焦点。

对我国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探讨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 南海渔业资源的开发现状南海是一个丰饶的渔场,可以划分为位于北部大陆架水域的北部湾渔场,以及西、中、南沙礁盘区渔场。

由于年平均气温较高,水系组成复杂,因而呈现出热带海洋生物区系的特性,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物种多样性极高。

近年来,随着南海开发战略的兴起和国民海洋意识的提升,我国对南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呈良好的发展趋势。

南海渔业经济总产值不断增长,海洋捕捞产量稳定增加,渔业资源结构得以改良,海洋生态环境总体改善等,具体概况如下∶1.1 南海渔业经济总产值近年来我国南海渔业经济总产值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见表1)。

1.2 南海海洋捕捞产量近年来我国南海海洋捕捞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

根据2011-201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得知,2009年到2012年我国南海海洋捕捞产量分别为3 262 318 t、3 299 928 t、3 392 591 t、3 522 760 t。

其中2012年相比2011年增长了384%,其捕捞产量仅次于东海,占全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27.80%。

随着南海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的深度实施,我国南海海洋捕捞产量预计将持续增加。

1.3 渔业资源结构得到改良,资源数量趋于恢复随着国家到地方渔业管理监督执法体系的建立,捕捞许可制度、伏季休渔制度及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区相继设立,给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渔业生态环境。

南海区人工渔礁建设和增殖放流工作在改善了鱼类栖息环境的同时,也改良了渔业资源结构,使优质资源数量得到恢复。

以广东为例,2007年,对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惠州市、东莞市、阳江市和湛江市7个放流增殖海水鱼苗的效果监测评估结果表明,总回捕率达33.6%~55.0%,投入产出比高达1∶2.84~14.33[1]。

1.4 南海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南海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开发利用南海渔业资源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渔民海洋意识的提高和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以及相关政策的约束和监督,我国南海生态环境得到良好改善。

据《2012年南海区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2年南海区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海洋倾倒活动及海洋油气开发活动未对邻近海域海洋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其中,在海洋生物方面,通过对重点监测的河口、海湾、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评价结果显示,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系统分别占40%和60%,未出现不健康状态[2]。

2 南海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南海资源开发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相对于南海区所拥有的资源特点和面临的形势而言,南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如下∶捕捞能力过剩、捕捞作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生态环境不容乐观、远海渔业资源利用不足,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等。

2.1 捕捞能力过剩捕捞能力过剩是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

据2012年南海区北部渔船调查结果显示,南海三省共有海洋捕捞渔船7.90万艘、377.25万kW,不计港澳地区流动渔船数量,业已超出南海北部陆区和北部湾约210万kW的最适捕捞作业量。

再加上福建省和越南北部在该海区的捕捞作业,目前南海北部沿海地区的海洋捕捞能力接近最适捕捞作业量的3倍。

(数据来源∶根据201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整理而成)2.2 捕捞作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南海捕捞作业结构极不合理,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粗放经营”的老路。

在渔具选择中,多数渔民偏好以拖网进行作业,而拖网渔获选择性能最差,不仅兼捕幼鱼情况严重,还会严重破坏海底地貌环境,造成渔场老化或衰退[3]。

另外,刺网在南海的分布和使用也十分广泛,随着作业范围和船舶功率加大,刺网的作业网也在增大,网目也有越来越小的趋势,虽大大提高了捕捞能力,但对渔业资源也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2.3 海洋生态环境不容乐观虽然2012年南海区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但《公报》表示,我国南海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生态受损、灾害多发等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相比2011年,2012年氮、磷等污染物入海量仍有所增加,入海排污口监测达标次数仍然较低,重点入海口海域环境状况较2011年未见明显改善。

2012年全年共发现赤潮16次,累计面积约741 km2,次数和面积为近5年来最高[2]。

2.4 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长期以来,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都是重近海而忽视外海,当然,这跟我国捕捞技术及船舶装备水平的落后有很大关系,但这种开发模式严重地制约了南海渔业的发展,造成了近海资源衰竭而远海开发不足的不良局面。

2.5 科技支撑力度不够在渔业生产活动中,素有“三分渔具七分技术”的说法。

但我国南海捕捞大多依靠从业人员的经验进行捕捞时间和区域的选择,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信息技术、助渔仪器等以科学手段指导和辅助捕捞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4]。

此外,渔具渔法落后,大多渔具均来自日本、台湾,江浙等地,应根据南海资源特点和近海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加大南海渔业科技投入,走科技兴渔道路。

3 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及建议随着南海北部近海资源的持续衰退及渔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要实现南海渔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近海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渔业立法执法力度,整合捕捞力量,引导开发远海资源,同时还需要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加大科技投入。

3.1 全力保护渔业环境凡适宜于经济水生生物生存、繁殖和生长的海洋和内陆水域均属渔业环境。

保护渔业环境的中心任务是采取措施防止、减少对渔业环境的污染,以维持渔业资源的正常生存繁殖。

保护渔业环境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控制废水污染物的浓度和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应经严格处理后方可排放入海;第二,有针对性地、人为的保护和改善鱼类栖息环境。

诸如设立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区、建设人工渔礁,人工孵化场等;第三,实行严格的休渔制度。

规定特定时间和特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使渔业资源得到的保护和恢复。

3.2 加强渔业立法和执法各种形式破坏渔业生产秩序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有关地方性法律法规必须不断加以建立和完善。

同时加强渔政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改善管理手段,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捕乱捕行为。

表“违法必究”之决心,树“依法治渔”之良好形象。

3.3 整合捕捞力量,引导开发利用远海资源以上分析得知,仅南海三省渔业开发已超过北部陆区和北部湾最适捕捞作业量,近海资源持续衰竭,但远海开发却远远不够。

引导外海渔业合理发展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第一,逐步淘汰或整合小规模、小功率,低效益的渔船,建造大吨位,大功率,配备先进的新型渔船,并对运输船和冷藏加工等设施给予扶持和补贴,积极引导渔民由近海转向外海;第二,根据南海渔业资源的特点和现实发展状况,在控制近海捕捞强度的同时,适度放宽外海作业渔船的“双控”限制和休渔期限制,鼓励渔民去远海进行渔业生产活动;第三,加强外海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渔港整治和扩建工程淘汰功率小、效益低的渔船,以便有更多的功率指标建造适合远洋作业的大型渔船,使捕捞压力向外海转移。

3.4 加大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有计划地开展渔业资源种类的增殖放流,不仅可使资源品种结构趋于合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是对已损害渔业修复的一个重要举措。

以2005年广东阳江闸坡为例,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对闸坡捕捞日志记载的资料进行的估算显示,5种放流鱼苗待成熟时,回捕效益均超过相应投入的放流苗款,总回捕量为214.607 t,总回捕效益为660.49万元,是鱼苗投入的12.25倍[1]。

3.5 加大科技投入,走科技兴渔道路加快渔业技术研发与推广,走科技兴渔道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大对渔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尽快实现我国南海传统海域渔业资源的综合性考察,为南海渔业资源管理提供决策分析;第二,要将渔业科学技术纳入渔业科技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攻克一批渔船节能关键难题和共性技术;第三,要加快渔业节能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建立和完善渔业生产能耗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指导、规范低碳渔业健康发展[5]。

参考文献:[1]唐启升.中国区域海洋学――渔业海洋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435[2] 纪岩青,陈瑞峰.《2012年南海区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南海区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EB/OL].http:///xwdt/hyxw/201306/t20130605_1223197.htm ,2013-06-05[3] 刘劲科,卢伙胜.我国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产,2005(6):74-77[4] 岳冬冬,王鲁民.我国海洋捕捞装备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6):20-26[5] 黄晓南.关于发展低碳渔业经济的思考[J].福建农业科技,2013(1):139-142Abstract:Fishery resources is abunda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sustainable developing and exploitation of it is not only a realistic choice to the problem facing fishery industry,but a strategic necessity for China development. After reform andopening up,fishery industr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but also there have some problems,including surplus of capturing capacity,irrational structure of working,serious environment pollution,lack of utilization of unrestricted water,etc. To en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ishery resources in South China Sea,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in aspects of promoting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trengthening law enforcement,Integrating capture force,guiding fishermen to develop the unrestricted water resources,making great efforts to release fish fries and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Key words:fishery resourc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oblems;strategies(收稿日期∶2015-0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