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_笔记】:国际关系理论考研核心考点总结(适合北大、人大、复旦、外院等校国政、国关、外交专业)-
国际与外交考研知识点归纳
![国际与外交考研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035ae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4.png)
国际与外交考研知识点归纳在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与外交领域的专业知识备受关注。
对于准备参加国际与外交考研的同学来说,熟悉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国际与外交考研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国际关系理论1.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学中的一种理论流派,强调国家间的权力竞争和自利行为。
其核心观点是国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单元,追求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是国际行为的主要动因。
2.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关注国际合作和制度建设,认为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多边机构和协议达成共识并解决争端。
自由主义者强调经济合作、民主价值观和人权保护等。
3. 构造主义构造主义强调国际关系中的观念、规范和身份对行为的影响。
认为国际关系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强调社会演化和角色建构对国际行为的重要性。
二、国际组织与机制1. 联合国联合国是一个由会员国组成的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进全球发展和人权保护。
了解联合国的机构、决策程序和重要议题是国际与外交考研的基础。
2. 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负责监督国际贸易规则和解决贸易争端的组织。
了解WTO的功能、原则和争端解决机制对于研究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至关重要。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负责协调全球货币体系和促进金融稳定的机构。
了解IMF的组织结构、功能以及对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作用对于国际金融研究非常重要。
三、国际安全与冲突1. 安全理论国际安全理论主要包括现实主义的安全困境理论、自由主义的和平民主理论以及社会构造主义的安全共同体理论等。
研究不同的安全理论有助于理解国际冲突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2. 战争与冲突了解战争和冲突的概念、起因、类型以及解决途径是国际与外交考研的重要内容。
深入研究国际冲突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动因和影响,对于提出有效的冲突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四、外交实践与外交政策1. 外交机构与外交手段了解各国外交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以及外交手段(如外交谈判、外交公约、外交使团等)对于分析和评估外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国际关系学理论知识点归纳
![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国际关系学理论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18e76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4.png)
学专业考研复习资料国际关系学理论知识点归纳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众多的理论知识点。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理论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对国际关系学理论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供考研学子参考。
一、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国际关系学的一种重要理论流派。
实用主义强调国际关系中的实际利益和权力关系,认为国家行为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注重维护国家安全和追求国家利益。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韦伯、莫尔斯和麦金托什等。
实用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利益至上:实用主义认为国家是以实际利益为中心的,国家行为应围绕维护国家利益展开。
2.权力政治:实用主义认为国际关系是由国家之间的力量和利益关系所决定的,权力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
3.理性行动:实用主义强调理性行动的重要性,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的决策。
二、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国际关系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流派。
自由主义关注国际社会中的共同利益和合作,主张国际社会通过各种合作机制解决争端和冲突。
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凯恩斯、杜鲁门和基辛格等。
自由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共赢:自由主义认为国际社会应通过合作机制解决争端,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2.国际组织的重要性:自由主义强调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认为国际组织可以促进合作和交流。
3.多边主义:自由主义主张国际社会应坚持多边主义,通过多边合作解决问题,避免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对国际关系进行分析和解释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关注国际关系中的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运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列宁、毛泽东和托洛茨基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着阶级斗争,资本主义国家追求自身利益,剥削和压迫弱者。
2.反帝反殖:马克思主义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支持被压迫国家的解放斗争。
3.国际无产阶级团结:马克思主义强调国际无产阶级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考研·笔记】:国际关系理论考研核心考点总结(适合北大、人大、复旦、外院等校国政、国关、外交专业)
![【考研·笔记】:国际关系理论考研核心考点总结(适合北大、人大、复旦、外院等校国政、国关、外交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5a20c2c884254b35eefd3442.png)
2019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等专业考研笔记国际关系理论核心考点总结目录核心考点一:理论 (4)核心考点二:范式与命题 (4)核心考点三:国际关系学科产生与理想主义 (4)核心考点四:国际关系理论第一次大辩论 (5)核心考点五:国际关系理论第二次大辩论——行为主义挑战传统主义(标准:方法论——研究方法;认识论——行为体属性的界定) (5)核心考点六:国际关系理论第三次大辩论——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范式间辩论: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 (5)核心考点七:国际关系理论第四次大辩论——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认识论,即对行为体属性的认识)..6补充核心考点:现实主义范式 (6)核心考点八:修昔底德(现实主义思想渊源) (6)核心考点九:安全困境 (6)核心考点十:马基雅维利(现实主义思想渊源) (7)核心考点十一:霍布斯(现实主义思想渊源) (7)核心考点十二:卢梭(现实主义思想渊源) (7)核心考点十三:卡尔及其古典现实主义思想 (7)核心考点十四:摩根索及现实主义六原则 (8)核心考点十五:人性悲观说 (8)核心考点十六:无政府状态 (8)核心考点十七:国家行为体 (9)核心考点十八:权力 (9)核心考点十九:海权论(地缘政治学) (10)核心考点二十:陆权论(地缘政治学) (10)核心考点二十一:空权论(地缘政治学) (10)核心考点二十二:边缘地带论(地缘政治学) (11)核心考点二十二:均势理论 (11)核心考点二十三:层次分析法 (12)核心考点二十四:体系理论 (12)核心考点二十五:结构现实主义 (12)核心考点二十六:进攻性现实主义 (13)核心考点二十七:防御现实主义 (13)核心考点二十八:新古典现实主义 (14)核心考点二十九:自由主义范式 (14)核心考点三十:格劳秀斯(自由主义思想渊源) (14)核心考点三十一:洛克(自由主义思想渊源) (15)核心考点三十二:亚当.斯密(自由主义思想渊源) (16)核心考点三十三:康德(自由主义思想渊源) (16)核心考点三十四: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16)核心考点三十五:新自由制度主义 (17)核心考点三十六:博弈论 (18)核心考点三十七:建构主义 (18)核心考点三十八:温和建构主义 (19)核心考点三十九:商业自由主义 (20)核心考点四十:民主和平论 (20)核心考点四十:英国学派 (20)核心考点四十一:威慑理论 (22)核心考点四十二:联邦主义 (24)核心考点四十三:功能主义 (24)核心考点四十四:新功能主义 (24)核心考点四十五:政府间主义 (25)核心考点四十六:自由政府间主义 (25)核心考点四十七:地区主义与新地区主义 (26)核心考点四十八:多边主义 (26)核心考点四十九:罗伯特.杰维斯错误知觉理论 (27)核心考点五十:霸权稳定论 (28)核心考点五十一:文明冲突论 (28)核心考点五十二:批判理论 (29)核心考点五十三:女性主义理论 (29)核心考点五十四:后现代主义 (30)核心考点五十五:国际政治经济学 (31)核心考点一:理论1.【概念】:规范性理论+描述性理论对规律的解释,包括变量和变量关系的分析,具体表现为分析变量间的因果、建构等关系。
学科考研国际关系知识点整理与应用
![学科考研国际关系知识点整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603305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9.png)
学科考研国际关系知识点整理与应用一、国际关系概述国际关系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愈发重要。
它主要研究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包括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
二、国际关系的理论基础1.现实主义理论现实主义理论强调国家间的权力竞争,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主要参与者。
在现实主义理论中,国家追求自身利益,通过战争、经济制裁等手段来维护国家的权益。
2.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强调国家间的互惠合作,认为国际社会可以通过民主、自由、多边主义等价值观念来促进国家间的合作。
自由主义理论主张国家通过国际组织、国际法等机制来解决争端。
3.构造主义理论构造主义理论强调观念和制度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它认为国际关系不仅由国家间的实力与利益决定,还受到国家的认识和信念、国际制度和规范的影响。
三、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1.主权原则主权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享有独立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其他国家应尊重并不干涉。
2.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国际关系的核心原则之一,指的是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同等地位,不论其大小、实力和制度。
3.互信原则互信原则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原则,指的是国家之间应保持相互信任,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而不是诉诸武力。
4.非干涉原则非干涉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内部事务,尊重其他国家的自主权。
四、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机构与组织1.联合国(United Nations,UN)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
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合作与发展,并通过会员国共同决策来解决国际争端。
2.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是负责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和贸易争端解决的机构。
其目标是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
3.北约(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北约是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组成的军事联盟,成立于1949年。
学专业考研指南国际关系理论重点概念解析
![学专业考研指南国际关系理论重点概念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32351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3.png)
学专业考研指南国际关系理论重点概念解析在当今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下,国际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国际关系理论作为研究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等各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重点解析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以助于考研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一、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国际政治行为的自利性和力量政治。
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政治是一个无法完全避免冲突的竞争性环境,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实力和权力的争夺来决定。
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孔子、梁启超等。
二、自由主义(Liberalism)自由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强调国际合作和共同利益。
自由主义认为国际政治可以通过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的建设来实现和平与繁荣。
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伍德罗·威尔逊、凯因斯等。
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强调国际关系的社会构建和观念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政治的形成和演变不仅取决于国家的实力和利益,还受到观念、信念和认同等因素的影响。
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亚历山大·韦德利等。
四、依赖理论(Dependency Theory)依赖理论是国际关系理论中一种非西方的批判性视角,强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依赖和不平等。
依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是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地位。
依赖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安德烈·古尔恩弗兰克等。
五、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是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个核心的研究领域,也是国际关系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战争与和平的研究涉及战争的原因、战争的类型、国际冲突的解决途径等。
在和平保障方面,国际社会通过建立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制定国际法来维护全球的和平与安全。
六、全球化(Globalization)全球化是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和趋势,指的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和交流。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重点-笔记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a3cd428192e45361066f523.png)
1948年4月,苏联以柏林属于苏占区为由开始对进入柏林的人员和物资进行检查,此举引起了美军的强烈反应。
6月,美英法在德国西占区实行新的货币政策,随后不久苏联也在苏占区和柏林实施货币改革,并全面切断了柏林和西区的水陆交通,使柏林局势骤然升级。
但美苏双方行动均有所克制,后经双方秘密协商,苏联于1949年5月取消了柏林与德国东西占领区间的一切限制,柏林危机方告结束。
此次危机是美苏在中欧地区的一次较量,对德国的分裂起了推动作用,危机后不久,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两个德国的出现对欧洲乃至整个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北约:1949年4月,美、加、英、法、比、荷、卢、意、挪、丹、冰、葡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采取共同防务政策,加强各国军事政治合作与协调以对抗苏联的威胁,同年8月北约组织正式成立。
北约的实质是美国在军事政治上控制西欧各国,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
《巴黎协定》:1954年九月到十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西德、意大利在伦敦召开会议,就欧洲防务问题达成协议并通过了12个文件,统称《巴黎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西德恢复主权,可以建立50万人的国防军,但美英法部队继续留驻;接纳西德加入北约;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更名为西欧联盟,删除原条约中有关“防止德国侵略复活”的条款并接纳西德和意大利参加;西欧联盟在军事上纳入北约体系。
美国通过该协定不仅达到了重新武装西德的目的,而且也使西欧联盟在军事上完全成为北约的附庸,达到了控制其西欧盟国的目的。
华约:冷战开始后,为了对抗美国和西欧各国建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确保自身国家利益,苏联与于1955年5月联合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在华沙签定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6月4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成立,该组织加强了苏联与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合作关系和联系,其实质是苏联控制东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
考研国际关系学重点领域梳理
![考研国际关系学重点领域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6453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a.png)
考研国际关系学重点领域梳理国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世界政治、国际政治关系以及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学科。
它涵盖广泛的领域,包括国家间的外交政策、国际组织、国际法、安全与冲突等。
在考研国际关系学中,有一些重点领域是需要重点关注和梳理的。
一、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是国际关系学的核心内容,它研究和解释国际政治行为的原理和规律。
主要的理论流派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构造主义等。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行动者,力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自由主义则强调国际制度和合作,主张通过合作与互助来解决国际问题。
构造主义则关注国际关系中的社会建构与认知因素。
二、国际安全与冲突国际安全与冲突是国际关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安全问题愈发突出。
关注国际安全与冲突涉及到国家安全、军事力量与战略、冲突与威胁等多个方面。
此外,追踪国际安全形势和研究冲突解决机制也是国际关系学的重要任务。
三、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国际关系中经济与政治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全球经济体系和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国际政治经济学探讨国家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全球化等重要议题。
对于了解国际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是研究国际合作与治理机制的领域。
这些组织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研究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际合作与决策的机制,以及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与影响。
五、跨国公司与全球化跨国公司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关系学中备受关注的领域。
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在国际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跨国公司与全球化可以了解国际商业与贸易的趋势,以及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结起来,考研国际关系学的重点领域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与冲突、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以及跨国公司与全球化。
熟悉并深入了解这些领域的重要概念、理论和事件,对于考研的准备非常关键。
北大国政、国关考研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国际关系理论考试重点
![北大国政、国关考研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国际关系理论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49a63831126edb6f1a104e.png)
政治学概论孙关宏主编第十章国际政治第二节国家政治的权力格局一、国际政治权力格局的流变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格局,指的是活跃于世界舞台上的主要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
它具体表现为主要角色在追求权利、权力、利益,维护和平与发展等政治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关系,以及相互间展开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对抗与合作式样。
正确判断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格局,必须明确:(1)主要行为体是什么,是几个?(2)行为体之间形成了什么样的主要关系?(3)行为体和主要关系通过什么形式显示出来?“行为体”、“主要关系”和“形式”是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要素。
关于权力格局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
但一般而言,最典型的国际政治权力格局有三种类型,即多极格局、两极格局和单极格局。
多级格局表现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战略力量相对均衡、相互制约,各种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相对独立,互相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两极格局则表现为两个大国或大国集团之间相互对立和相互制约,在整个国际事务中起着支配性的影响。
这种类型的格局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并且更多地表现为两个大国集团的对立和相互制约。
单极格局则表现为国际体系中存在一个占压倒性优势的国家,即所谓的霸权国。
(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格局近代世界权力格局的第一次演变发生在17世纪初期,其标志是该时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和约确立的国家无论大小、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均能以主权国家身份参与国际协议的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如果用国际政治学“多层分析”方法去总结这段历史,则可见此时期发生了多层变化:(1)从国际层面看,神圣罗马帝国控制欧洲的局面已经走向衰落;(2)从国家层面上看,民族国家称为国际舞台的主要角色;(3)从决策者个人层面看,王权逐渐取代了神权,各国君主的国家主权意识增强,国际政治中的纷争更多地体现了决策者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主观意愿。
北大国政、国关考研-政治学概论-国际关系理论复习纲要、重点
![北大国政、国关考研-政治学概论-国际关系理论复习纲要、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4d71de64afe04a1b071dea3.png)
国际关系理论精要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孙雪峰一、导论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指国际社会中一切成员跨越国界的互动关系。
包括三个不同范围的领域。
第一是国际关系,指任何成员的确任何跨国界关系,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乃至个人之间的跨国界互动关系。
第二是国际政治,主要指权威国际成员之间的关系,核心是国家间关系。
第三是对外政策,指一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或组织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三者构成同心圆:国际关系范围最大,国际政治次之,仅包括国际关系中官方关系部分,主要考虑国家间关系,对外政策的确范围最小。
民族国家(nation-state)是现代国家形态,具有四个要素:定居的人民、固定的领土、有权统治人民和领土的政府、主权(国际承认)(对内最高统治权,对外平等权)。
共同体的核心基础是政治文化认同,种族、血缘、经济、关系都在下降,而文化认同的核心是语言、文化倾向、生活地域关系。
民族主义(nationalism)是一种思想感情,即忠诚于操共同语言和具有共同历史传统的集团,关注其命运的发展。
理论(theory)理论是对现象的有规律联系的解释。
规律是静态的;理论是动态的,是人类主观建构的结果,处于变化之中。
因此,要发现规律,创造理论,而不是相反。
理论的基本功能:(1)描述(describe):切实描述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2)解释(accountfor,说明原因和理由):理论超越所观察的对象,解释事物的“连续性、反复性和规律性”。
(表现形式:如果……那么)例子:军备竞赛---战争;(3)预测(calculate):理论具有概然的预测力,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而非具体事件。
二、现实主义(Realism)无政府状态(anarchy)国际体系呈无政府状态,即没有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国际权威或世界政府。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区别体系性质国际政治:无政府(anarchy),行为体之上没有统治者。
自助体系,处于自然状态,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
北京市考研学复习资料国际关系理论要点梳理
![北京市考研学复习资料国际关系理论要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ef719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9.png)
北京市考研学复习资料国际关系理论要点梳理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学科,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掌握国际关系理论的要点是备战考试的关键。
本文将从理论的分类、主要学派以及相关的重要理论要点等方面进行梳理。
一、理论的分类国际关系理论可以分为经典理论与现代理论两大类。
1. 经典理论:主要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重建主义三个学派。
- 现实主义:强调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角色,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代表人物有摩尔斯、赫兹利和华尔兹等。
- 自由主义:强调国际合作与互惠关系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制度和规则来维护国际秩序与和谐。
代表人物有凯恩斯、杜威和尼斯比特等。
- 重建主义:强调国际间的正义和公平,并提出改变不平等结构的观点。
代表人物有沃尔夫、鲍威尔和鲍德里亚等。
2. 现代理论:主要包括建构主义、新现实主义和后现实主义等学派。
-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关系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注重观察和研究国际行为中的制度和规则方面的变化。
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维纳和菲尼亚里兹等。
- 新现实主义: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注重国际制度和结构的作用,并对国家行为进行分析。
代表人物有基尔霍尔姆、凯普、霍比斯等。
- 后现实主义:反对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主张批判性地研究国际关系,关注权力、知识和文化等议题。
代表人物有弗莱明和莱阿内森等。
二、主要学派与要点1. 现实主义- 利益主义:国际关系是建立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国家之间自然存在竞争和冲突。
- 权力政治:国际关系具有权力政治的特征,强国掌握更多的权力和资源。
- 安全困境:国家在追求自身安全时往往会产生安全困境,即通过军备竞赛所带来的不安全感。
2. 自由主义- 合作与互惠:国际关系中各国通过合作与互惠关系来维护国际秩序和和谐。
- 多边主义:国际规则和制度的建立应该是基于多边协商和共识的。
- 全球化与国家主权:自由主义认为全球化并不一定削弱国家主权,而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国际制度来平衡。
国际关系考研知识点归纳
![国际关系考研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c1fd71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e.png)
国际关系考研知识点归纳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是指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探讨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
作为一个复杂而广泛的学科领域,国际关系包含了不同的理论、学派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国际关系考研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
一、国际关系理论1. 现实主义理论:强调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与权力的作用。
代表理论家有摩尔斯、肯尼斯·沃尔茨等。
2. 自由主义理论:强调合作、互赖和秩序的重要性。
代表理论家有洛克、伍德罗·威尔逊等。
3. 依赖理论: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地位,批判西方的霸权主义。
代表理论家有安德烈·弗兰克、瓦尔特·罗德尼等。
4. 结构功能主义:研究国际制度和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代表理论家有大卫·米特尔、罗伯特·基奈等。
二、国际关系的主要研究领域1. 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组织等领域。
主要关注问题包括全球化、经济发展与不平等等。
2. 外交关系与外交学:研究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战略,包括外交政策、外交方式等。
3. 军事战略与安全问题:研究国际军事力量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和国际安全合作等问题。
4. 全球治理:研究国际组织及其对全球治理的作用,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三、国际组织与国际法1.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负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经济合作和社会进步等。
2. 世界贸易组织:负责管理全球贸易规则,促进自由贸易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等。
3. 国际法:包括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规范国家之间的行为和关系。
四、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与热点问题1.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敌对与对抗,后来演变为各种国际冲突和合作。
2. 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3. 恐怖主义与国际安全:国际恐怖主义对国际安全的威胁,以及国际社会的合作应对。
国际关系理论考研复习通用笔记,知识点汇编
![国际关系理论考研复习通用笔记,知识点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764eb0ccaa00b52acfc7ca89.png)
第七讲国际关系基本理论之二——世界体系论世界体系理论关注的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本身发展以及其处于其中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术界,主要标志是美国社科家沃勒斯坦于1974年出版的《现代世界体系:16世纪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经济的起源》。
社会现实起源:传统发展理论受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现实的强烈挑战:学术思想起源:熊彼特(资本主义经济的成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波拉尼(自我调节的市场)《大转变: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普雷维什(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体系)《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
分析方法起源:法国年鉴学派:长时间和大范围;康德拉季耶夫:经济周期和百年趋势;卡尔马克思:资本积累。
世界体系论的基本观点1单一的世界经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首要特征。
它涉及三个问题:(1)世界体系的起源和形成(2)世界体系的运转机制世界体系一旦建立便围绕着两个二分法运行:一是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二是经济专业化的空间等级,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
其中“不等价交换”和“资本积累”是这个体系运行的动力。
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不等价交换不仅存在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也存在于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间。
A“三个地带”和“不等价交换”核心区半边缘区边缘区B“融入”和“边缘化”(3)世界体系的周期和趋向周期和趋向则是世界体系的时间方面的体系。
A两种周期与霸权国家的周期不同的是世界体系论者关心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周期。
它是比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更长的周期150-300年。
接受了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并将其用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分析之中。
他们认同在经济周期存在停滞和扩张的两种相互交替的过程,即康德拉季耶夫的A段和B段,认为在经济周期中一般是停滞B段先于扩张A段,为扩张提供了三个要素:一是停滞为资本集中提供机会;停滞引起的阶级斗争以及由此引起的重新分配会扩大需求;停滞阶段在边缘地区产生了大批低工资工人。
考研知识点归纳国际关系
![考研知识点归纳国际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8d08a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b.png)
考研知识点归纳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研究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国家间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
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考研国际关系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国际关系理论1. 现实主义理论2. 自由主义理论3. 构造主义理论4. 依赖理论5.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二、国际政治经济1. 国际组织和国际法2. 国际政治经济体系3. 国际金融体系4. 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三、国际安全1.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安全格局2. 多极化与一极化的国际关系3. 恐怖主义与非传统安全威胁4. 国际安全合作与冲突四、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1.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2. 国际环境与气候变化合作3. 发展援助与国际援助机构4. 区域合作与政治互信五、中国的对外政策1. 和平发展战略2. “一带一路”倡议3. 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4. 中美关系与中俄关系六、国际关系中的经典案例1. 第一次世界大战2. 第二次世界大战3. 冷战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4. 脱欧与英国的国际地位以上是考研国际关系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结合教材和其他参考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对国际关系的整体把握,也为应对考试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备考中要注意思维的条理性,整理思维,重点掌握和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核心概念和关键理论,提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能力,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为你的考研国际关系复习提供帮助。
祝你取得好成绩!。
北师大国际关系考研重点总结
![北师大国际关系考研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17a85c3c1ec5da50e2702d.png)
托马斯.阿奎那(西方中世纪,神权政治观鼓吹者的典型代表) 黑格尔:政治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国家是精神为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用绝对精神代 替上帝) 2. 神权政治观典型地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三) 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权力政治观(现实主义政治观) 1. 法家-韩非:主张政治之道的主要内容应是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马基雅佛利(意大利):率先将道德和政治分离,“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 和”。 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 哈罗德.拉斯韦尔(美):政治主要指的是“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2. 权力政治观优缺点:(从“实然”的层次和角度解释政治) A. 把 政 治 归 结 为 权 力 或 以 权 力 为 中 心 的 活 动 , 某 种 程 度 上 涉 及 了 政 治 的 核 心内容;但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的特定的价值和道德; B. 政 治 权 力 不 过 是 用 来 实 现 经 济 利 益 的 手 段 ( 恩 格 斯 )。 权 力 政 治 观 对 于 政治本质的把握不全面不深刻。
北大、人大、国关院、外院等校国际政治考研国际政治概论复习笔记,复习范围
![北大、人大、国关院、外院等校国际政治考研国际政治概论复习笔记,复习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e5c16cdfb9f3f90f76c61bce.png)
北京大学一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概论”笔记第四章国际政治的体系、格局与秩序第一节、国际政治体系一、国际政治体系的内涵体系即系统,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构成体系的基本条件,是组成部分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
体系可以有松散的组织联系,也可以是严密的法定的组织系统,均包括不同层次的子系统。
不同层次的子系统也具有独立性。
国际政治体系,是国际政治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有机整体。
它区分为全球体系和区域体系,包括有政党体系、国际组织体系和各类国家体系,如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体系,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体系、发展中的民族主义国家体系和社会主义国家体系。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体系,如反法西斯战争同盟体系。
这些体系就是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其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国际政治体系,即总系统。
在历史长河中,国际政治体系先后曾具体表现为:(l)帝国体系,如罗马帝国、英殖民帝国,具有集权式的统治机构:(2)势力范围体系,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集团,具有健全的组织指挥机构;(3)和平共处体系,如不结盟运动,具有平等协商,共同决策和轮流主持的会议机构;(4)无世界政府无国际组织的无政府主义体系:(5)天世界政府而有国际组织的无序与有序并存的国际体系。
国际政治体系不是国际社会,它不完全由主权国家组成,也无密切的经济联系,缺少公认的行为准则。
二、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国际政治体系由基本政治单元组成,体系的特点既取决基本政治单元,也取决于基本单元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体系自身的结构状态。
因此,应该从国际政治研究的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即主权国家层次与国际体系层次,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较客观的发现国际政治体系的一般特点。
(1)国际政治体系的相对稳定由一般国际行为规则维护。
国内政治体系属一种集中的等级政治体系,中央政权有相对权威,制定相应法规,维护国内体系的正常运作。
(2)基本单元的共同行为与相互作用构成体系的基本特点。
北京市考研国际关系硕士复习资料国际关系理论与研究方法整理
![北京市考研国际关系硕士复习资料国际关系理论与研究方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7cb47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d.png)
北京市考研国际关系硕士复习资料国际关系理论与研究方法整理北京市考研国际关系硕士复习资料-国际关系理论与研究方法整理国际关系理论与研究方法是国际关系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考研复习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一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北京市考研国际关系硕士复习资料,对国际关系理论与研究方法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国际关系理论简介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国际政治现象并解释其规律的理论体系。
它对于国际关系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常见的国际关系理论有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构造主义等。
1. 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强调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利益追求,认为国际关系是基于力量和利益的。
典型的现实主义理论家有肯尼斯·沃尔兹、约瑟夫·奈、约翰·米尔斯等。
2. 自由主义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理论流派,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合作和国际制度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理论家关注国际法、多边合作以及全球化趋势等问题。
代表性的自由主义学者有罗伯特·凯恩、约瑟夫·奈、约翰·米尔斯等。
3. 构造主义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一种重要补充。
它认为国际关系不仅仅是国家间的关系,还包含了非国家主体的行为和影响。
构造主义强调观念、身份和文化的重要性。
代表性的构造主义学者有亚历山大·韦赫、珍妮·杰克逊等。
二、研究方法国际关系学科中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 定性研究是指以文字描述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深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得出结论。
定性研究强调对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2. 定量研究是指通过统计和数学模型等手段进行研究,以数据为基础来进行分析和验证假设。
定量研究强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供了定性研究无法达到的细致和客观性。
三、复习方法与建议在复习国际关系理论和研究方法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系统学习理论内容:通过参考教材和相关论文,建立起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整体认知,了解各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
研究生学国际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
![研究生学国际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2baa2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9.png)
研究生学国际关系知识点归纳总结国际关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研究生的学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即将成为国际关系专业人士的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研究生学国际关系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供研究生参考。
一、国际关系基本概念国际关系是研究国家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学科,主要研究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包括国际体系、国家、主权、国际政治行为等。
1. 国际体系国际体系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由一定数量的国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体。
其中最重要的国际体系有联合国体系、国际社会主义体系、冷战体系等。
2. 国家国家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主权、领土和人口的政治实体。
国家在国际舞台上通过外交手段来维护和实现自身的利益。
3. 主权主权是指国家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独立行使最高权力的能力。
主权是国家的核心要素,也是国际关系中国家相互之间的基本原则。
4. 国际政治行为国际政治行为是指国际关系中的各种政治行动和活动,包括国际谈判、外交抗争、经济合作等。
这些行为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国际秩序的维护具有重要影响。
二、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国际关系的一种理论体系。
研究生学习国际关系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
1. 现实主义理论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派别之一,强调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权力竞争,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动者。
2. 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另一重要派别,强调合作、互利和国际制度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认为各国可以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的利益,而不仅仅是通过竞争和冲突。
3.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强调国际关系中的构建过程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关系的发展是由国际社会中的观念和行为共同构建的结果。
三、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是国际关系中两个重要的领域,对研究生学习国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要点及国际关系专业的理论总结
![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要点及国际关系专业的理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758e0019e8b8f67d1cb9db.png)
《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要点参考书目1.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3.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4.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第一讲国际关系理论及其相关概念讨论(一)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国际社会中一切成员跨越国界的互动关系。
它包括三个不同范围的领域:第一个是国际关系,指任何成员的任何跨国界关系,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以及个人之间的跨国界互动关系;第二个是国际政治,主要指权威国际成员间的关系,核心是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个是对外政策,指一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或组织指定和施行的政策。
这三个概念象是三个大小不一的同心圆;国际关系的外延最大,包括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国际政治次之,只包括国际关系中官方和正式关系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对外政策再次,涉及一个国家对他国采取的政策。
(二)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学是关于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科学。
这门科学从国际关系体系着眼,主要研究国际关系中各成员,各个部门之间的各种关系,而以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为主;研究该体系中各个成员,各个部门同整个体系的相互关系;研究推动和制约国际关系体系演变的各种因素,包括各个国际行为体的内部有关情况和国际关系的外部环境。
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察,揭示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的规律。
(三)国际关系学(理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国际系统中的成员,即国际行为体。
国际行为体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行为体,指民族国家;二是非国家行为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IGOs),非政府间国际组织(NGOs),多国公司 (MNCs)和跨国公司(TNCs)。
(四)国际关系学研究重点内容包括:国际系统的发展和演变;国际系统和国际系统单位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互动行为等。
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考研知识点
![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考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1e49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f.png)
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考研知识点国际关系理论是国际考研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在国际关系学科中,理论是研究国际关系的基础,对于了解国际事务、分析国际问题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几个常见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考研的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现实主义理论现实主义理论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核心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国际关系是由国家之间的争夺利益和权力所驱动的。
现实主义强调国家间的相互竞争和冲突,强调国家的国力和国际地位。
在国际考研中,学生需要了解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性学者。
例如,孔子学院的孙师孔老师在他的论文《现代国际政治政策研究》中总结了现实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相关学者的观点。
二、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该理论认为国际关系是基于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互惠的。
自由主义者强调国际合作和国际组织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合作可以实现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繁荣。
在国际考研中,学生需要了解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性学者。
例如,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用伦敦大学圣玛丽学院发表的《国际关系政治理论》一书所述,自由主义理论注重国际制度和国际法的作用。
三、构成主义理论构成主义理论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另一派别。
该理论认为国际关系是社会构建而成的,国际社会的规范和意识形态起着重要作用。
构成主义者强调国际关系中的"构建"和"重建"的过程,关注国际制度的变迁与国际秩序的建构。
在国际考研中,学生需要了解构成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性学者。
例如,牛津大学的亚历山大·卡尔登和约翰·拉塞尔在《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事务》一书中提出了构成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相关研究领域。
四、国际秩序和国际组织国际关系理论需要了解国际秩序的运行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国际秩序是指国际社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形成的国际体系和规则,影响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社会的发展。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力量,扮演着促进国际合作和解决国际争端的角色。
《国际关系理论》笔记总结
![《国际关系理论》笔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db3c30fad6195f312ba65c.png)
《国际关系理论》笔记汇总无政府社会英国著名学者赫德利·布尔撰写的《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是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被称为“英国学派”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之最负盛名的代表作。
本书从国家组成国际社会这个基本观点出发,分析了世界秩序或国际秩序如何得以维持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该书作者认为,均势、国际法、外交、战争和大国等国际社会的制度,同国际秩序的维持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本书中,布尔探讨了三个主要问题:世界政治秩序的本质是什么?在当代国家体系中,秩序如何得以维持?通往世界秩序的何种替代道路是可行的和适当的?与许多肤浅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主权国家体系没有衰落,它并不是世界秩序的障碍,而是其重要的基石。
本书第一部分试图界定秩序,以说明世界政治中并不存在着秩序,探讨了世界政治中秩序与正义的关系。
第二部分说明了秩序在当代国家体系中是如何通过均势、国际法、外交、战争和大国的特殊地位等国际社会的制度得以维持的。
第三部分分析了世界政治组织的替代形式。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鉴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发展了一套国际体系的社会建构理论。
亚历山大·温特阐述了建构原则的中心要求,提出了相对于个体主义和物质主义——如今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本体论——的建构理念主义的世界观。
他构筑了一个国际政治的文化理论,该理论使国家——无论它们彼此间是看作敌人、竞争对手还是朋友——成为其中的一个基本的决定性因素。
这些不同的角色由不同的“无政府状态文化”所构成,就像霍布斯式、洛克式和康德式这三种独立的宏观层次国际政治文化分别描述的那样。
无政府文化是一种国家控制的共有观念,这种思想影响着国家权力的含义和国家利益的内容,并且在国际体系中产生了行为趋势。
这部著作描述了驱使一种无政府文化向另一种无政府文化转变的四个因素——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化以及自我约束——并且把它们与资本主义和民主在时兴康德文化的西方所扮演的角色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