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教学大纲
供热工程专业教学
i i
技术教育
29
(2)一维导热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①常用围护结构的 K值 ②多层匀质材料的K 值计算
K
1
1 3 i 1
an 1 i aw
an an.d an. f
aw aw.d aw. f
技术教育
30
(3)低限热阻和经济热阻
①低限热阻(最小传热阻)
定义:供暖房间内不透明的围护结构,使内部不结露
机理:地面各区域传热热阻不同:
技术教育
25
技术1教-1育
26
技术教育
28
说明 :
①不是所有房间的地面都有4个地带,有的没有第4地 带 ,有的却全都是第4个地带 。
②墙角小方块的传热量应计算两次;
③带保温层的保温地面,在计算地面传热系数K时,应 把保温层算上 。
传热系数K:
K
1
1 n i
K0
Q2' 0.278Vwcp (tn tw' )
来计算。
注: w ——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 m3 )
c p ——冷空气定压比热,( kj/ kg.c)
技术教育
42
说明:0.278是单位换算系数 :其值是由1000/3600
=0.278 而来。也就是由 1KJ / h 0.278W
下式计算:
热惰性指标D
n
D Ri .Si i 1
S i ——围护结构各层材料的 蓄热系数,W / m2.0c ;
Ri ——围护结构各层材料的传热热阻,m2.0 c /W 。
技术教育
32
②经济热阻
定义:在一个规定的年限内,使建筑物的建造费用和 经营费用之和最小的维护结构传热阻称为围护结构 的经济传热阻。
《供热工程》期末重点总结教学提纲
《供热工程》期末重点总结1.热能工程: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
2.供暖系统分为对流供暖和辐射供暖。
3.供热工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节能减排,创建和谐社会2)采用绿色能源3)加强供热系统的科学化管理。
第一章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1.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着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2.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它是设计供暖系统的最基本依据3.失热量:主要包括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冷风侵透耗热量和冷风渗透耗热量。
3、基本耗热量:是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墙、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
4.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是指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
5.附加耗热量:是指围护结构的传热状况发生变化而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的耗热量。
包括风力附加、高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热量。
6.室内计算温度tn:是指距地面2m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平均温度,对于一般民用建筑可以用其房间无冷暖热源影响的几何中心处的温度来代表。
许多国家所规定的冬季室内温度标准,大致在16~22摄氏度范围内。
7.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选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方法分为:一根据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二是根据不保证天数的原则来确定。
8. 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它规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要按50年中最冷的八个季节里最冷的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确定。
9.不保证天数的原则:认为允许有几天时间可以低于规定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直亦即容许这几天室内温度可能稍低于室内计算温度tn值。
10.温差修正系数值:作用:计算与大气不直接接触的外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为统一计算公式。
采用该系数。
供暖工程课程方案
供暖工程课程方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供暖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供暖工程综合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独立完成供暖系统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行维护等工作。
二、课程内容1. 供暖系统基础知识介绍供暖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及应用范围,讲解供暖系统的热力学基础及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热传递原理。
2. 供暖系统原理与理论讲解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包括燃烧原理、散热器选择及散热器布置原理、水力平衡原理、热效率计算及供暖系统节能原理等。
3. 供暖系统设计与计算掌握供暖系统设计的方法与计算原理,包括热负荷计算、管道布置设计、管道及阀门选型计算、泵的选择与计算等内容。
4. 供暖系统设备及材料介绍供暖系统的相关设备和材料,包括锅炉、散热器、管道、阀门等设备和材料的选型及品牌选择。
5. 供暖系统施工管理了解供暖系统的施工管理流程,包括施工图纸审核、验收和交付等施工管理流程。
6. 供暖系统运行与维护学习供暖系统运行与维护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设备的日常维护、异常情况处理和故障判断等内容。
7. 供暖工程项目实践结合实际供暖工程项目,进行综合设计与管理,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案例分析采用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解供暖系统设计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实验教学设置供暖系统实验室,进行供暖系统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供暖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3. 实习教学安排学生到供暖工程公司或工地进行实习,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教材1. 《供暖工程原理与实践》2. 《供暖工程设计与计算》3. 《供暖系统设备与材料》4. 《供暖系统施工管理与实践》5. 《供暖系统运行与维护》五、考核方式1.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
《供热工程》教学大纲(建环)
《供热工程》课程简介课程内容: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主要研究和阐述以热水为热媒的建筑物供热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供热工程的设计能力,掌握供热工程有关施工、运行管理的基础知识。
了解供热工程的新技术、新设备和发展趋势,并具有供热系统技术经济分析的初步能力。
Brief IntroductionCourse Description:This is one of main selective courses for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which introduces architectural heating system and centralized heat-supply system using hot-water as heating medium. After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hold systematically basical theory and designing method for all kinds of heating systems. They will be of ability to design for heat-supply engineering and learn basical acknowledge about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adjustment. Students will know the new technology, new equipments and trend of heat-supply engineering. They will be of preliminary ability of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to heat-supply system.《供热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绪论0.1供热工程课程的研究对象0.2供热工程课程的主要内容0.3集中供热工程的发展概况。
《供热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011175《供热工程》课程教学大纲学时:40 学分: 2.5一、教学大纲的说明1、授课对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2、课程性质:专业方向类必修课3、任务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能系统掌握常用的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的室内供暖和集中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供暖系统和集中供热系统的设计能力;了解供暖与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管理的基础知识。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先修课:流体力学传热学流体输配与管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后续课:暖通空调计算机应用二、教学大纲1、课程内容(1)绪论(2)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及附加耗热量计算;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高层建筑热负荷计算特点。
(3)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散热器构造,性能、布置及计算;钢制辐射板及暖风机构造特点。
(4)热水供暖系统: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型式及特点;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和主要设备及附件。
(5)室内蒸汽供热系统:蒸汽作为供热系统热媒的的特点;室内蒸汽供暖系统;疏水器及附属设备。
(6)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热负荷概算、特征和热负荷图(7)集中供热系统:热水、蒸汽供热系统;集中供热系统热源型式与热媒的选择;热网系统型式。
(8)热水供暖系统的供热调节:调节的任务,基本原理,种类和方法。
(9)室外管网系统的设计:供热管网布置原则;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供热管道及附件;供热管道保温及热力计算;供热管道的应力计算;管道支座的跨距确定、热伸长及其补偿;直埋管道的设计方法。
(10)集中供热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2、重点与难点重点: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计算;热水供暖系统的型式及特点;供暖系统中各种附属设备的构造及选用计算;热水供暖系统的供热调节;室外管网系统的设计。
难点: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计算;热水供暖系统的供热调节;室外管网系统的设计。
3、实验与实践环节课内实验项目:(1)散热器性能实验2学时(2)热水供暖系统模拟示范教学2学时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第七学期集中一周半课程设计4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供热工程》贺平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参考书:《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大纲批准:大纲审定:大纲制定:李建强。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大纲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大纲2011级(适用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工程学院2013年8月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培养计划中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课程专业知识的技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熟悉设计的全过程,掌握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独立地完成规定的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1、复习和消化课程讲授的内容2、熟悉室内采暖的设计方法与步骤3、训练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安排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某一民用建筑采暖系统的设计,完成热负荷计算、散热器片数计算、方案确定、水力计算设计等步骤,最终完成一本计算说明书和2张A2号图纸。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三、实习要求1、学生应严格履行请假制度,无论何种原因,缺勤1/4以上者,按不及格处理。
2、学生应严格服从指导教师的要求,并严禁在课程设计教室地点喧哗打闹。
四、实习成绩评定本次实习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设计期间表现(出缺勤等)20%,设计图纸和计算说明书质量40%,答辩40%。
五、考核标准1、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相关概念等掌握程度。
2、设计思想与深度,独立设计的能力。
3、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步骤是否齐全,结果是否正确。
4、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图纸是否规范(线型、图例、标注等)。
六、主要参考书目[1] 《供热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采暖通风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采暖通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2013年9月1日。
供热工程教学大纲
供热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供热工程是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供热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供热行业的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供热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方式;2、掌握供热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了解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3、掌握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技能,了解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供热工程领域的认识和兴趣。
三、课程内容1、供热工程概述:供热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趋势,供热系统的组成和分类;2、供热系统设计:热负荷计算、热源选择、热水锅炉及蒸汽锅炉的选择与计算、散热器及地暖系统的设计与选型、热力管道的设计与布置等;3、供热系统施工:施工工艺流程、管道及设备的安装、系统调试与验收等;4、供热系统运行管理:运行管理流程、设备维护与保养、常见故障处理等;5、供热系统节能减排:节能技术应用、能源管理、污染物排放控制等。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计32个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4个学时,实践环节8个学时。
理论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实践环节主要安排学生参观供热公司、了解实际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和维护实验。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和实践,掌握供热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综合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实践环节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供热工程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实践环节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简介工程测量是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涵盖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和技术、以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热能工程教学大纲
热能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热能工程2. 课程性质:专业课程3. 课程学时:48学时4. 授课对象:热能工程专业学生5.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热能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力学基础1.1 热力学基本概念1.2 热力学第一定律1.3 热力学第二定律2. 热传导与传热2.1 热传导基本方程2.2 热传导的数值计算方法2.3 不同传热方式的特点和应用3. 热工艺分析3.1 燃烧过程与烟气分析3.2 燃烧热效率计算3.3 锅炉性能参数分析4. 蒸汽动力系统4.1 锅炉原理及分类4.2 蒸汽轮机和汽轮机的工作原理4.3 热力管道系统设计与优化5. 冷气与空调技术5.1 制冷循环原理5.2 空气调节技术5.3 制冷设备的选择与运行管理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热能工程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 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和应用技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2. 考核方式: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实验成绩综合评定。
3. 评估标准:按照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主教材:《热能工程原理与应用》2. 参考书目:《热力学基础》、《热传导与传热》、《蒸汽动力系统设计与应用》六、教学安排1. 第1-4周:热力学基础2. 第5-8周:热传导与传热3. 第9-12周:热工艺分析4. 第13-16周:蒸汽动力系统5. 第17-20周:冷气与空调技术七、教学实践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热能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2. 实验操作:开展相关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方案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名称:供暖工程二、课程性质:必修课三、课程代码:ENG101四、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供暖工程作为一门关乎人民生活舒适度的重要学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因此,有必要设置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供暖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供暖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供暖工程问题的能力;3、加强学生对供暖工程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认识;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大纲1. 供暖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供暖工程的定义和分类- 供暖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供暖设备的选择和安装2. 供暖工程的热力计算- 热负荷计算方法- 热损失计算方法- 供暖系统的热力平衡3. 供暖工程的管道设计- 管道选型- 管道布局- 管道连接方式4. 供暖工程的水泵及风机- 水泵的选择和安装- 风机的选择和安装- 供暖系统的水路及风路设计5. 供暖工程的温控系统- 温度控制器的选择和安装- 温度控制系统的调试和维护- 温度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6. 供暖工程的安全与环保- 供暖系统的安全运行- 供暖系统的环保措施- 供暖系统的节能技术七、教学方法1. 理论课程- 教师主讲- 学生讨论与提问- 多媒体辅助教学2. 实践课程- 设计与模拟实验- 供暖工程设备维护与操作- 现场考察与实习八、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 出勤情况- 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2. 期末考核- 理论考试- 实践操作考核九、教材及参考资料主教材:《供暖工程原理与实践》参考书目:1.《供暖工程技术手册》2.《供暖系统设计与运行》3.《供暖工程实用技术》十、教学团队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由供暖工程领域的专家和资深从业人员组成,他们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十一、教学条件1、教学设施:教室、实验室、现场实习基地2、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供暖设备模拟器、供暖系统实验台3、教学资源:教学资料、教学软件十二、课程实施1、课程时间:每周3学时,共15周。
《供热工程》教学大纲
随着现代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供热工程已成为热能工程中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重视和得到发展。
本课程为专业教育选修课,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多门学科为基础,介绍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热水供暖系统;蒸汽供热系统;室内热水供 暖系统的水力计算;集中供热系统及供热调节;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和水压图;水力工况。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 多门学科为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会分析和改善建筑供暖的设计方法,为后续 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项目一览表 内容提要
学 实验 实验 每组 时 类型 要求 人数
1 供暖系统演示实 演示自然循环系统、机械循环系统; 2 验证 必 五 人
验
演示系统的充水与排气。
型选
2 散热器热工性能 计算并分析散热器的散热量与热媒 2 验证 必 五 人
实验
体流量与温差的关系;测定散热器
型选
的传热系数。
- 184 -
设计热负荷计算的特;散热器的性能及选用要求;散热器的计算;钢制辐射板;
暖风机。 学习要求:了解散热设备的传热方式;掌握散热器的性能及计算;熟悉暖风机的选型计算。 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4 学时) 主要内容: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
总评成绩:出勤占 20%、平时表现占 10%、闭卷考试占 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贺平,孙刚编著,《供热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年 11 月第 3 版。 阅读书目: 1.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年 6 月
《供热工程》教学大纲
《供热工程》教学大纲(适用于空调专业55学时)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暖通空调专业人才所必须的供热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供热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和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系统设计中的负荷计算、水力计算等计算方法;掌握各类系统的形式和原理;具有进行供热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供热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原理及方法。
2、供热系统散热设备的安装、计算和选择。
3、热水及蒸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室内管网的水力计算、布置和调节。
4、集中供热系统的形式及负荷计算、管网水力计算。
基本技能目标:1、具有一般供热系统的负荷计算、水力计算等初步设计能力。
2、具有设备选择安装及系统施工安装、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3、对施工及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查阅各种设计手册、设计规范标准的能力。
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热爱专业、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12、初步具有辨证思维的能力。
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绪论1.了解《供热工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2.了解供热工程的发展概况。
3.了解供热事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理解设计热负荷的基本概念。
2.掌握设计热负荷计算方法。
1)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2)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3)冷风渗透耗热量4)冷风侵入耗热量3.了解高层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方法。
第二章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1. 掌握散热器的要求、种类及选择计算方法2. 了解其它常用散热设备1)钢制辐射板。
2)暖风机。
3)其它新型散热设备。
第三章热水供暖系统1.掌握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系统形式、特点。
供热工程教学设计
供热工程教学设计背景概述供热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居民家庭、学校、医院、商业企业等场所。
而在供热工程领域,怎样进行系统学习、自主设计与实际操作结合体现着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因此,有必要针对供热工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教学目标•了解供热工程技术基本原理和相关标准;•掌握供热工程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过程;•能够独立进行供热工程方案设计和操作实验。
教学内容根据供热工程的实际生产流程和技术标准,设计如下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知识•供热工程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能量转化原理•热工作质分析•燃烧技术基础•热力学基础•热传导与对流传热第二部分:供热工程设计•供热系统的组成和类型•燃烧装置的选择和设计•热负荷及其计算•设备选择与布局•工艺流程图绘制•设计方案分析和评价第三部分:供热工程实践•供热系统的运行与管理•燃烧装置的调试•热负荷测试•设备运行参数的监测与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调整教学方法•讲授理论知识,注重原理、透彻、清晰的表述。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应用,在分析过程中给予学生思路切入点。
•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贴近实际,带领学生实现理论知识的应用。
教学考核•平时表现:学生能否及时完成作业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课堂测试:在课程进度符合情况下,进行的小型考试或测验,测试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程设计:经过老师指导,学生独立进行供热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完成设计方案报告。
•实验考核:在设计方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供热系统的调试及实验操作,并进行实验报告和答辩。
教学评价通过以上内容的探讨,可以发现供热工程的教学设计涉及极为丰富的知识体系,以及严谨的设计思考流程和实践操作。
这为学生们的未来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供热工程问题。
我们相信,合理优化的供热教育教学模式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和职场应用能力。
供热工程教学大纲
理论
方法和布置原则 2 讲授
1.热水供暖系统水力的基本原理、任务和
1.机械循环同程 热水供暖系统的
方法
五
热水供暖 系统水力
2.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步
水力计算步骤和 方法
骤和计算方法
4
理论 讲授
计算
3.机械循环单管式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
2.不等温降水力 计算的原理、步
计算步骤和方法
骤和方法。
方法
4.最小传热阻和经济传热阻
1.机械循环热水
供暖系统的选择
热 水 供 暖 1.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 系统
2.分户计量热水供暖系统的选择
3.供暖系统施工图的组成和内容。
2.高层建筑热水
理论
供暖系统选择
4 讲授
3.室内热水供暖
系统管路布置与
敷设,
四 散热器 1.散热器的类型及使用条件
1.散热器的计算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heating load calculation, cooling equipment, determination, indoor heating system and hydraulic calculation, radiation heating system, indoor steam heating system, heating system, auxiliary equipment selection, outdoor hot-water network hydraulic calculation, pipe laying system etc.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heating system. This course includ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The stud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discover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Some abilities, such as the integrated use of knowledge, skilled design specifications. Those can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 learning of new knowledg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热工程》教学大纲
Heating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总学分:3
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学期,使学生了解使学生能系统的掌握以热水和蒸汽为热媒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具有一定安装、运行、管理的知识,为以
后工作垫定基础。
适用专业: 三年制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
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48 其中:理论课学时48 习题课学时:0
先修课程:热工基础、流体力学泵与风机
教材: 陈宏振汤延庆主编《供热工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参考书目: 1、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贺平,孙刚主编,供热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4、陆亚俊主编.《暖通空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在供暖和集中供热等工程技术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系统的掌握以热水和蒸汽为热媒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具有一定安装、运行、管理的知识。
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学习起到引导作用,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知识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供热、供暖系统的负荷计算,系统形式设计,末端设备选用。
掌握集中供热系统形式、调节、热力站、管线敷设、供热管道的应力计算及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使学生对供热系统从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到技术经济分析都具有较系统的应用知识,并能够把理
论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上。
3.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供暖工程系统的负荷计算。
系统散热设备的类型及系统设计方法,掌握管线敷设及管道应力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供热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概述:
重点:供热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供热工程的发展概况;我国供热事业目前状况。
(1)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重点: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高层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方法。
难点: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高层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方法(2)热水供暖系统
重点: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
难点: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统。
(3)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与附属设备
重点:散热器类型;散热器的计算;散热器的布置。
难点:散热器的计算。
(4)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重点:当量局部阻力法和当量长度法;机械循环单管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方法;机械循环同程式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方法;不等
温降的水力计算原理和方法。
难点:机械循环单管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方法;机械循环同程式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方法;不等温降的水力计算原理和方法。
(5)辐射采暖系统
重点: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结构开工,施工安装流程及在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难点:负荷计算,水力计算。
(6)蒸汽采暖系统
重点:室内蒸汽供暖系统;室内高压蒸汽供暖系统;疏水器的选择计算;减压阀的计算;室内高压蒸汽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方法。
难点:疏水器的选择计算;室内高压蒸汽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方法。
(7)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
重点:分户热计量装置,分户热计量的各种系统形式,散热器布置原则,及适合分户热计量系统和各种管材。
难点: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的负荷计算方法
(8)集中供热系统
重点:热水供热系统;蒸汽供热系统;集中供热系统热源型式;热网系统型式。
难点:热源型式;热网系统型式。
(9)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和水压图
重点: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方法。
难点: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方法。
(10)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
重点:热水网路水力工况计算的基本原理
难点:热水网路水力工况计算的基本原理
(11)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及其主要设备
重点:热水换热器的型式及构造;壳管式换热器的热力计算。
难点:壳管式换热器的热力计算;蒸汽喷射器的设计原理。
(2)供热管线的布置和敷设
重点:室外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补偿器应用;管道支座(架);供热管道保温及其热力计算。
难点:管道支座(架);供热管道保温及其热力计算。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以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中有关工质特性,流体阻力和能量损失,传热基本计算为基础,以与其相应的专业应用为依托,理论联系实际。
水力计算部分因《流体泵与风机》课程中已作较详细讲授,本课程只讲授有针对性的问题。
后续课程要特别注意加强与设计热负荷、室内空气状态、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型式、集中供热负荷概算及热源应用的等内容的联系和呼应。
四、课程学时数安排:课程学时数安排
五、教学大纲编制说明
1.习题
本门课程针对每章重点和难点自编习题作为课后作业,旨在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掌握,巩固知识点和更好的理解。
根据教学大纲和本门课程的特点,本课程要求学生作一定数量的实验课。
演示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简单、直观的可视试验设备,观察课程中讲述过的系统、网路特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由于课时限制,实验课内容在理论授课课时内穿插。
2.考核
考试为期末笔试形式,考试内容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型,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或想象空间。
(1)考题设计
考试题大体可分为4种类型:是非判断型题、名词解释型题,简述分析型题和计算型题,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公式和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2)成绩评定
成绩为百分制,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
考试内容覆盖全部授课内容。
课程重点内容约占全部考试内容的80%~90%,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约占考试内容的60%,计算部分约占40%。
平时成绩参考平时作业及实验课成绩。
3.利用实物、实际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形象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提
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