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褚圣麟)第十章 原子核
原子物理学习题答案(褚圣麟)
7.2 原子的3d 次壳层按泡利原理一共可以填多少电子?为什么?答:电子的状态可用四个量子s l m m l n ,,,来描写。
根据泡利原理,在原子中不能有两个电子处在同一状态,即不能有两个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
3d 此壳层上的电子,其主量子数n 和角量子数l 都相同。
因此,该次壳层上的任意两个电子,它们的轨道磁量子数和自旋磁量子数不能同时相等,至少要有一个不相等。
对于一个给定的l m l ,可以取12;,....,2,1,0+±±±=l l m l 共有个值;对每个给定的s l m m ,的取值是2121-或,共2个值;因此,对每一个次壳层l ,最多可以容纳)(122+l 个电子。
3d 次壳层的2=l ,所以3d 次壳层上可以容纳10个电子,而不违背泡利原理。
7.4 原子中能够有下列量子数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多少?n l n m l n )3(;,)2(;,,)1(。
答:(1)m l n ,,相同时,s m 还可以取两个值:21,21-==s s m m ;所以此时最大电子数为2个。
(2)l n ,相同时,l m 还可以取两12+l 个值,而每一个s m 还可取两个值,所以l n ,相同的最大电子数为)12(2+l 个。
(3)n 相同时,在(2)基础上,l 还可取n 个值。
因此n 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212)12(2n l N n l =+=∑-=7.5 从实验得到的等电子体系K Ⅰ、Ca Ⅱ……等的莫塞莱图解,怎样知道从钾Z=19开始不填s d 43而填次壳层,又从钪Z=21开始填s d 43而不填次壳层?解:由图7—1所示的莫塞莱图可见,S D 2243和相交于Z=20与21之间。
当Z=19和20时,S 24的谱项值大于D 23的值,由于能量同谱项值有hcT E -=的关系,可见从钾Z=19起到钙Z=20的S 24能级低于D 23能级,所以钾和钙从第19个电子开始不是填s d 43而填次壳层。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课后答案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课后答案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刘富义刘富义刘富义刘富义编编编编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理论物理教研室理论物理教研室理论物理教研室理论物理教研室第一章原子的基本状况1.1若卢瑟福散射用的粒子是放射性物质镭放射的,其动能为电子伏?''C67.6810?特。
散射物质是原子序数的金箔。
试问散射角所对应的瞄准距离多大?79Z?150 b解:根据卢瑟福散射公式:20022cot4422KMvbbZeZe得到:米2192150152212619079(1.600)3.97104(48.510)(7.681010)ZectgctgbK式中是粒子的功能。
212KMv1.2已知散射角为的粒子与散射核的最短距离为??,试问上题粒子与散射的金原子核2202121()(1)4sinmZerMv之间的最短距离多大?mr 解:将1.1题中各量代入的表达式,得:mr2min202121()(1)4sinZerMv1929619479(1.010)1910(1)7.68101.6010sin75米143.02101.3若用动能为1兆电子伏特的质子射向金箔。
问质子与金箔。
问质子与金箔原子核可能达到的最小距离多大?又问如果用同样能量的氘核(氘核带一个电荷而质量是质子的e?两倍,是氢的一种同位素的原子核)代替质子,其与金箔原子核的最小距离多大?解:当入射粒子与靶核对心碰撞时,散射角为。
当入射粒子的动能全部转化为两180?粒子间的势能时,两粒子间的作用距离最小。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得:,故有:220min124pZeMvKr2min04pZerK???米19291361979(1.6010)9101.410101.6010由上式看出:与入射粒子的质量无关,所以当用相同能量质量和相同电量得到核代minr替质子时,其与靶核的作用的最小距离仍为米。
原子物理学(第十章)
3
原子物理学
第十章
原子核
10.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2、原子核的质量 原子核有质量。对原子核的描述或进行某些计算时, 原子核有质量。对原子核的描述或进行某些计算时, 往往用整个中性原子的质量数值。 往往用整个中性原子的质量数值。原子的总质量等于原 子核的质量加核外电子的质量,再减去相当于电子全部 子核的质量加核外电子的质量, 结合能的数值。 结合能的数值。所以由原子总质量可以算出原子核的质 量。以后谈到原子质量都指中性原子的总质量。 以后谈到原子质量都指中性原子的总质量。
11
原子物理学
第十章
原子核
10.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5、原子核的角动量 原子核的角动量可以从原子 光谱的超精细结构、 光谱的超精细结构、或从分 子光谱测得。表10.2中开 子光谱测得。 10. 列了一些原子核的I 列了一些原子核的I值。可 以看到,具有偶数质量数A 以看到,具有偶数质量数A 的原子核的I值都是整数, 的原子核的I值都是整数, 奇数质量数的原子核的I 奇数质量数的原子核的I值 都是半整数。 都是半整数。
原子物理学
第十章
原子核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体,研究这个中心体的特性、 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体,研究这个中心体的特性、 结构和变化等问题的一门科学称为原子核物理学。 结构和变化等问题的一门科学称为原子核物理学。 关于原子核的知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关于原子核的知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 原子核的结构、核力、核反应等问题的研究, 原子核的结构、核力、核反应等问题的研究,这些是涉 的研究 及物质结构的基本问题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自然, 及物质结构的基本问题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自然, 掌握自然规律,为更多地利用自然开辟道路的; 掌握自然规律,为更多地利用自然开辟道路的;另一个 方面是原子能和放射性的应用。 方面是原子能和放射性的应用。上述两方面的研究有密 切联系,是互相推动前进的。 切联系,是互相推动前进的。对原子核的研究在理论上 和应用上都有重要性。 和应用上都有重要性。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完整答案
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刘富义编临沂师范学院物理系理论物理教研室第一章 原子的基本状况1.1 若卢瑟福散射用的α粒子是放射性物质镭C '放射的,其动能为 7.68 ⨯106 电子伏特。
散射物质是原子序数 Z = 79 的金箔。
试问散射角θ = 150ο所对应的瞄准距离b 多大?解:根据卢瑟福散射公式:M v 2θ K αc o t = 4 π ε 0b = 4 π ε 0b2 Z e 2Z e 22得到:Z e 2ct g θ 7 9 ⨯ (1 .6 0 ⨯ 1 01 9 ) 2 ct g 1 5 0ο- 1 5 b = 2 2= = 3 .9 7 ⨯ 1 0 ( 4π ⨯ 8 .8 5 ⨯ 1 0 - 1 2 ) ⨯ (7 .6 8 ⨯ 1 06 ⨯ 1 0- 1 9) 米 4πε K 0 α式中 K =1 Mv 2是α 粒子的功能。
α 21.2 已知散射角为θ 的α粒子与散射核的最短距离为2 Z e 21 1 r m = (4 π ε)( 1 + ) ,试问上题α粒子与散射的金原子核M v 2 s i nθ2之间的最短距离r m 多大?解:将 1.1 题中各量代入r m 的表达式,得:1 2 Z e 21 = (1 + r m i n( 4π ε Mv 2 ) ) s i n θ0 2 - 1 9 24 ⨯ 79 ⨯ (1 .6 0 ⨯ 1 0 ) 1 = 9 ⨯ 1 0 9⨯⨯ (1 + ) 7 .6 8 ⨯ 1 0 6 ⨯ 1 .6 0 ⨯ 1 0 - 1 9sin 7 5ο = 3 .0 2 ⨯ 1 0 - 1 4 米1.3 若用动能为 1 兆电子伏特的质子射向金箔。
问质子与金箔。
问质子与金箔原子核可能达到的最小距离多大?又问如果用同样能量的氘核(氘核带一个 +e 电荷而质量是质子的 两倍,是氢的一种同位素的原子核)代替质子,其与金箔原子核的最小距离多大?解:当入射粒子与靶核对心碰撞时,散射角为180ο。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第十章 原子核
第10章 原子核
(3)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
• 原子核的角动量(核自旋)可以从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 构,或从分子光谱测得。 • 例如,当用分辨本领更高的光谱仪观察钠的光谱时,会发 现钠主线系第一条谱线D双线的D 1 线由相距为0.023埃的两 条线组成,D2线由相距为0.021埃的两条线组成.这就是原子 光谱的超精细结构。
3.平均结合能(比结合能)
(1)若干分散的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平均每个核子所释放 的能量或把原子核分离成单个核子时,平均需要供给每 个核子的能量。 (2)平均结合能的物理意义:标志着原子核的 稳定性。 (3)计算公式: E E A
第10章 原子核
m
• (A)两头低中间高:中等质 量的原子核(A: 40--120)平 均结合能比轻核和重核的大 约 为8.6MeV。这预示着:重核裂 变,轻核聚变都可以获得原子 能。 • (B)质量数A>30的原子核, 平均结合能变化不大。说明 EA显示出核力的饱和性。 • (C)质量数A<30的原子核, 平均结合能随A的变化显示周性, 最大值都在A等于4的倍数处。
2 1
H
式中:mH是氢原子的质量, MA是元素原子的量。 1.007277u
+中子质量
1. 008665u
2. 015942u
-氘核质量
2. 013552u 0. 002390u
第10章 原子核
为什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有质量亏损呢?从爱因斯坦的相 对论的质能关系可以找到答案。质子和中子结合形成氘,必 然要放出一部分能量-氘的结合能。这个能量就来源于质量 亏损Δ mc2。实验也证实这个结论。
2
第10章 原子核
三、原子核的组成
早先人们只知电子和质子这两种基本粒子,当发现原子 核可放出电子(β衰变),自然使人们推测核是由电子和质 子组成的。但这引起许多矛盾。其中,不确定关系指出核 “装不下”电子。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后,才知核是 由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它们的质量相近
原子物理学(Atomic Physics) 主要参考书:褚圣麟,《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杨福家,《原子物理学》
e 1.60217733(49)1019 C
根据电子的电量及荷质比e/me,可定 出电子的质量为:
me 9.1093897(54) 1028 g
两个小插曲:
早在1890年,休斯特(A.schuster)就曾研究过氢放电管中阴 极射线的偏转。且算出构成阴极射线微粒的荷质比为氢离子荷 质比的千倍以上。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测量结果,而觉得“阴 极射线粒子质量只有氢原子的千分之一还不到”的结论是荒谬 的;相反,他假定:阴极射线粒子的大小与原子一样,而电荷 却较氢离子大。
此 粒子的运动基本不
受电子影响。
显微镜
实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粒子经金箔 散射后,散射角很小(2~3),但 有1/8000的粒子偏转角大于90 ,甚 至被反射回来。
汤姆逊模型无法解释 粒子散射实验中的大角度散射
对于汤姆逊模型, 粒子受到原子正电荷的最大作用力为:
2Ze2
F 40R2
R为原子半径。
用不同方法估算出的原子半径有一定的偏差,但数 量级相同,都是10-10米。
1.2 电子的发现
1833年,法拉第(M.Faraday)提出电解定律,依此推得:一 摩尔任何原子的单价离子永远带有相同的电量。这个电量,就 是法拉第常数F,其值是法拉第在实验中首次确定的。
1874年,斯通尼(G. J. Stoney)指出,电离后的原子所带的电 荷为一基本电荷的整数倍,并推算出这一基本电荷的近似值 (e=F/N0)。在1881年,斯通尼提出用“电子”命名基本电荷。
+Ze
vf vi
dv
42Ze02Lr0d
(其中 vi
和 vf
分别代表 粒子
的初速度和末速度)
并代入
r0
原子物理学习题答案(褚圣麟)很详细
1.原子的基本状况1.1解:根据卢瑟福散射公式: 得到:2192150152212619079(1.6010) 3.97104(48.8510)(7.681010)Ze ctg ctg b K οθαπεπ---⨯⨯===⨯⨯⨯⨯⨯⨯米式中212K Mv α=是α粒子的功能。
1.2已知散射角为θ的α粒子与散射核的最短距离为2202121()(1)4sin mZe r Mv θπε=+ ,试问上题α粒子与散射的金原子核之间的最短距离m r 多大? 解:将1.1题中各量代入m r 的表达式,得:2min202121()(1)4sin Ze r Mv θπε=+ 1929619479(1.6010)1910(1)7.6810 1.6010sin 75ο--⨯⨯⨯=⨯⨯⨯+⨯⨯⨯143.0210-=⨯米 1.3 若用动能为1兆电子伏特的质子射向金箔。
问质子与金箔。
问质子与金箔原子核可能达到的最解:当入射粒子与靶核对心碰撞时,散射角为180ο。
当入射粒子的动能全部转化为两粒子间的势能时,两粒子间的作用距离最小。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得:220min124p Ze Mv K r πε==,故有:2min 04p Ze r K πε=19291361979(1.6010)910 1.141010 1.6010---⨯⨯=⨯⨯=⨯⨯⨯米 由上式看出:min r 与入射粒子的质量无关,所以当用相同能量质量和相同电量得到核代替质子时,其与靶核的作用的最小距离仍为131.1410-⨯米。
1.7能量为3.5兆电子伏特的细α粒子束射到单位面积上质量为22/1005.1米公斤-⨯的银箔上,α粒解:设靶厚度为't 。
非垂直入射时引起α粒子在靶物质中通过的距离不再是靶物质的厚度't ,而是ο60sin /'t t =,如图1-1所示。
因为散射到θ与θθd +之间Ωd 立体角内的粒子数dn 与总入射粒子数n 的比为:dnNtd nσ= (1) 而σd 为:2sin )()41(422220θπεσΩ=d Mvze d (2)把(2)式代入(1)式,得:2sin )()41(422220θπεΩ=d Mvze Nt n dn (3)式中立体角元0'0'220,3/260sin /,/====Ωθt t t L ds dN 为原子密度。
《原子物理学》详细讲义
心环”概念及环上只能安置有限个电子的概念是可贵的。
2.长冈半太郎行星模型(1904 年提出):原子内正电荷集中于中心,电子绕中心运动。(但
未深入下去)
3.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在其学生盖革、马斯顿的 粒子散射实验之后提出) 一个有用的电荷常数表示法: e2 1.44 fm MeV (1 fm 1015 m ) 2. 粒子散射实验 粒子即氦核,其质量为电子质量的 7300 倍。卢瑟 福于 1909 年观察到 粒子受铂箔散射时,除小角度散射 外还有 1/8000 的 粒子属大角度散射(偏转大于 900),
荷质比为氢离子的千倍以上,但自己认为此结果是荒谬的,他认为射线粒子应比氢原子大。在
1897 年考夫曼(德)也做过与汤姆逊类似的实验且结果更精确,但他不承认阴极射线是粒子
的假设,直到 1901 年才将实验结果公布。
2. 电子的电荷和质量
精 确 测 定 电 子 电 荷 的 是 密 立 根 油 滴 实 验 ( 1910 年 , 美 ) , 得 出 电 子 电 荷 的 值
e
1.6 1019 C
,再由
e m
之值求得电子质量 me
9.111031 kg
。密立根并据此发现电荷呈
量子化分布。(电荷为何呈量子化分布的机制至今仍未解决)
mp 1836.15271
原子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无量纲常数之一: me
。(另一个为精细结构常
数)此常数决定了原子物理学的主要特征,物理学至今无法从第一性原理导出此常数。由此还
径,若由实验得出 和 n,则可求出分子半径 r。单原子分子的即为原子半径,简单分子的半
径的数量级与其原子半径的数量级相同。
3)从范德瓦尔斯方程估计:在 (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课件
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 发展。例如,在化学、生物学和地球科 学等领域,原子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被
广泛应用。
原子物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物质 的基本性质和行为,为解决一些重要的
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 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期,当时科学家开始研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确和更深入的方法。 • 当前,原子物理学的研究仍然是一个活跃的领域。随着新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的不断出现,原子物理学的研究将继续取得更多的重要成果和进展。
02
原子的基本结构与性质
原子的粒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 围绕原子核运动。
电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而质子和中子的数量决定了 同位素的种类。
原子光谱的特征
原子光谱的特征取决于原子的能级结构。不同的原子具有不 同的能级结构,因此它们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也各不相同 。
原子光谱的应用与实例
原子光谱的应用
原子光谱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如化学分析、天文学、量子力学等领域。通过 分析原子光谱,可以确定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等。
原子光谱的实例
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原子光谱之一。当氢原子被激发时,它 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线,形成氢原子的发射光谱。通过对氢原子的发射光谱 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氢气的成分和浓度等参数。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以用半衰期来描述,其数值范围从微秒级到宇宙尺 度的亿年。
原子核的裂变与聚变
原子核的裂变是指重核在特定条件下分裂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原子核的聚变是指轻核在特定条件下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原子物理学10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在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破土动 工。该实验将研究组成宇宙的一类重要的基本粒子—— 中微子的基本性质,对于人们了解物质微观的基本结构 和宏观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在大亚湾 核电基地后山上的实验室隧道开始施工,该工程将向大 山岩体中掘进3公里,以建设观测点和实验室。
A. 5倍 C. 15倍
B. 10倍 D. 20倍
例题2:在人体血液中注入微量溶液,溶液中24Na 的放射性活度是I0=2.0×103 s-1,经过5小时后取出 1cm3的血液,其放射性是I=16min-1,试求人体血 液的体积。(已知, 24Na的半衰期T=15小时, e-0.693/3=0.792)(中科院高能所考研题)
第十章 原子核物理
历史回顾
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 1897年,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1899-1900年,卢瑟福发现α、β、γ射线; 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模型; 1919年,卢瑟福首次实现人工反应;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9年,哈恩等人发现重核裂变; 1945年,奥本海默等人研制出的原子弹; 1952年,泰勒等人研制出的氢弹;
4. 原子核的大小
原子核的半径: R r0A1/3
r0 1.20 10 15 m
原子核的密度:
M V
3 4r03 N 0
1014 g / cm3
i. 各种原子核的密度是相同的。 ii. 原子核是物质紧密集中之处。
5. 原子核的角动量
原子核的总角动量是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 的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的矢量和
and
16 8
O,187
O,188
O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课件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课件原子物理学褚圣麟课件原子物理学是一门研究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它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
而在原子物理学领域,褚圣麟教授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
他的课件以其深度和广度而闻名,为学生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原子物理学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褚圣麟课件的特点和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褚圣麟教授的课件以其丰富的内容而著称。
他深入研究了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将这些复杂的概念以简明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他的课件包含了关于原子核、电子轨道和量子力学等方面的详细解释。
通过这些课件,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原子的基本组成和运动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其次,褚圣麟教授的课件注重实践应用。
他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子物理学的概念。
他的课件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此外,褚圣麟教授的课件还强调了原子物理学的应用价值。
他将原子物理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让学生们认识到原子物理学在科技发展和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
通过展示原子物理学在核能、材料科学和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他激发了学生们对原子物理学的兴趣,并激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褚圣麟教授的课件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挑战性。
他不仅介绍了原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还深入探讨了原子核的结构、放射性衰变和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
他的课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能够理解和应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方程式。
这种深度和挑战性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原子物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褚圣麟教授的原子物理学课件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他的课件内容丰富,注重实践应用,强调原子物理学的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挑战性。
通过这些课件,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原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发展分析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总结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总结原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结构、性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对原子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电子带负电荷,数量与质子相等,使得原子整体呈电中性。
在原子物理学中,我们经常用原子序数Z表示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用核电荷数A表示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
其次,原子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原子的能级结构和谱线。
原子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其运动状态由能级来描述。
电子在不同的能级上具有不同的能量,当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会吸收或发射特定的能量,形成谱线。
原子的能级结构和谱线是原子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许多实际应用的基础,比如光谱分析和激光技术等。
另外,原子物理学还涉及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结构和性质对于原子的稳定性和放射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可以揭示核力的作用机制,了解核衰变和核反应等现象,这对于核能的利用和核武器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原子物理学还包括了原子的相互作用和原子的性质。
原子之间存在着静电作用力,使得原子可以形成分子和晶体等化学物质。
同时,原子内部的电子结构和原子核的性质也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研究原子的相互作用和性质,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为材料科学和化学工程提供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原子物理学是一个涉及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它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以及应用于科技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原子物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引发更多对原子物理学的兴趣和思考。
《原子物理学》教学大纲(修订)2016
《原子物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原子物理学》是物理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着重从物理实验规律出发,引进近代物理关于微观世界的重要概念和原理,探讨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的结构和运动规律,解释它们的宏观性质,以及在现代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应用。
本课程强调物理实验的分析、微观物理概念、物理图像和物理模型的建立和理解。
教学目的:物理学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研究已经从原子层次深入到了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等层次,原子物理学又作为进一步学习原子层次以下其它物质微观结构层次的起点,通过原子物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原子结构及核结构图象,原子的能级与辐射,外磁场对原子的作用、原子光谱规律及其产生机制等知识,使学生逐步掌握原子物理学中的实验事实和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及研究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物理模型、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并为进一步学习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及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打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从原子结构模型出发使学生对原子的结构有个初步认识,理解原子核式结构,掌握原子能级概念和光谱的一般知识;理解氢原子的波尔理论,了解伏兰克-赫兹实验;了解氢原子能量的相对论效应;了解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理解原子的空间取向量子化;了解碱金属光谱的精细结构,电子自旋与轨道的相互作用;理解两个价电子的原子态,了解泡利原理;理解原子磁矩及外磁场对原子的作用,了解顺磁共振和塞曼效应;掌握原子的壳层结构和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了解康普顿效应,理解X射线的衍射。
三、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绪论 2学时介绍原子物理学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发展史以及学习上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章原子的基本状况 3学时1.1 原子的质量和大小 1学时1.2 原子核式结构 1学时1.3 同位素 1学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α粒子散射理论与卢瑟福散射公式及其应用。
原子物理 褚圣麟课后习题答案
πa 2
4
×
cos sin
θ
2 dθ = 2
3 θ
16
a
2
×
dΩ
sin
4
θ
2
= ……= 0.2866 × a2
百分比 dn/n = NtA×dσ/A = Nt dσ = 29/106 所以 dσ = 4.496 × 10-28 a = 3.96 × 10-14 m 即 Zα × ZAg × e2 / (4πε0×E) = a = 3.96 × 10-14 m 计算得 ZAg = ….. = 48 约等于实际值 47 第一章习题课: 能量为 3 MeV 的α粒子束射向厚度为 1.5 μm 的 Pb 箔。试求α粒子被散射到 60°~90°的几率。Pb的密度 为 11350 kg/m3,原子序数为 82,原子量为 207。 解:单个铅原子质量:MPb = 207 × 1.66 × 10-27 kg = 3.436 × 10-25 kg 单位体积内铅原子数:N = ρ / MPb = … = 3.303 × 1028 个/m3 散 射 到 60°~90° 度 方 向 的 几 率 P(60°~90°) =
D
Z 方向原子的加速度 az = fz/m 刚脱离磁场时刻 原子 Z 方向的瞬时速度 vz = az × t1 原子在 Z 方向的偏转位移 d/2 = 1/2 × az × t12 + vz × t2 代入数值计算得 μz = 1.007 μB = 9.335 × 10-24 J/T 第二章习题课:禇圣麟教材 76 页 2 、4、 6 题;杨福家教材 68 页 2-3、2-10 题。 1 计算基态氢原子的电离电势和第一激发电势。 解:氢原子能级能量 En = - hcR/n2 = -13.6 eV/n2 n= 1, 2, 3, …….. 基态 n =1 ,第一激发态 n = 2 ,电离后 n = ∞ 容易求得:第一激发电势 10.2 V,电离电势 13.6 V 2 估算 He+ 离子、Li2+ 离子第一玻尔轨道半径、电离电势、第一激发电势和赖曼系第一条谱线的波长分 别与氢原子上述物理量之比。 解:类氢离子能级能量 En = -hcRAZ2/n2 ≈ -hcRHZ2/n2 n = 1,2,3,…. 2 轨道半径 rn = a1 × n /Z 电离能 Eionization = (E∞ - E1) = hcRHZ2 第一激发能:Eexcitation = E2 - E1 = 3/4 hcRHZ2 赖曼系第一条谱线的波长 λ = hc/(E2-E1) = 4/(3RHZ2) 因此:第一玻尔轨道半径比 1 :2 和 1 :3 电离电势比 4 :1 和 9 :1 第一激发电势比 4 :1 和 9 :1 赖曼系第一条谱线波长比 1 :4 和 1 :9 3 氢与其同位素氘混在同一放电管中, 摄下两种原子的光谱线。 问 巴耳末系的第一条谱线 (Hα) 之间的波 -1 -1 长差 Δλ 有多大?已知 RH = 10967758 m ,RD = 10970742 m 解:巴耳末系满足 1/λ = R (1/4 – 1/n2) n = 3, 4, 5, 6,……….. 对于谱线 Hα ,n=3,1/λα = 5R/36, λα = 36/5R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
原子物理学介绍原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的性质、结构和行为的科学。
它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原子物理学的研究中,人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得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实验发现,从而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电子则带有负电荷。
根据原子的结构,可以将原子分为几个主要的部分: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质子是具有正电荷的粒子,它们组成了原子核。
质子的质量为1个质子质量单位(amu),电荷为+1。
•中子:中子是没有电荷的粒子,它们组成了原子核。
中子的质量也为1个质子质量单位(amu)。
•电子:电子是具有负电荷的粒子,它们围绕原子核旋转。
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电荷为-1。
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人们对原子的认识是在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自古以来,人们对物质的构成和性质就有着一定的认识,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子模型的发展才取得了重大突破。
没有内部结构的原子模型早期的原子模型认为原子是没有内部结构的,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
这一观点首先由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他认为物质是由一种无可分割的基本粒子组成的。
这种观点影响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道尔顿原子论”,认为原子是一个球状的固体物质,不可再分割。
汤姆逊的原子模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汤姆逊的实验发现了电子,他提出了第一个完整的原子模型。
汤姆逊采用了“西瓜糖果模型”,认为原子是一个正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而电子则像西瓜糖果中的干果一样分布在正电荷球体内部。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在汤姆逊的原子模型基础上,卢瑟福进行了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并发现了原子核。
卢瑟福的实验结果表明,原子核是非常小而密集的,而电子则围绕在原子核周围。
根据这一实验结果,卢瑟福提出了著名的“卢瑟福原子模型”,也称为“行星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n 1 . 008665 u
海森伯统称它们为核子,并认为质子和中子仅仅是核子 的两种不同状态。 质子,中子统称为核子。用A表示一个原子核中所含 的核子数,N表示中子数,Z表示质子数,显然: A =Z+N 核素符号:
A Z
X
N
第10章 原子核
核素:凡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Z、中子数N 及能量状态的原子核称为一种核素。
5 . 05 10
Am
2
B / 1837
核磁子远小于玻尔磁子,可见原子核的磁矩比电子的磁 矩小得多,因此产生的超精细结构谱线也比精细结构谱 线间距小得多。
第10章 原子核
I 在外场方向的取向也是量子化的,它在外场方向的投影:
Iz g I
e 2m p PIz g I M I N
第10章 原子核
第十章 原子核
§10.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0.2 核力
§10.3 核模型(自学) §10.4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10.5 原子核反应 §10.6 原子核裂变、聚变
第10章 原子核
§ 10.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一、原子核的电荷和电荷数 二、原子核的质量和质量数 三、原子核的成分 四、原子核的大小 五、原子核的自旋和合能
M
N
M
A
Zm e
原子的质量通常采用原子质量单位u:
1u 1 12 1 . 66055 10
27
C 原子质量
12
Kg
12
1
N 0 12
原子质量 = 原子量(质量数)×原子质量单位
E mc
2
1uc
2
931 . 5016 MeV
1u 931 . 5016 MeV / c
g
e 2m PJ g J ( J 1) e 2m g J ( J 1) B
B
e 2m
原子核也有磁矩,它与角动量的关系为:
I gI
e 2m p PI g I I ( I 1) e 2m p
27
gI
I ( I 1) N
N
e 2m p
元素:Z一定的原子。 是H的三种同位素。
同位素:Z相同、N不同的核素 1 H
1
2 1H
3 1H
2 同中子素:N相同、Z不同的核素, H 1
、23 He 。
60 27
同质异能素:N、Z相同、而能量状态不同的核素,如 同量异位素:A相同、Z不同的核素,如
40 20 Ca
Co
*
60 27
Co
。
40 19
K
PF
F ( F 1)
F=I+J,I+J-1,…I-J 如果JI, F有2I+1个值;如果IJ,F有2J+1个值。不同 F的状态具有不同能量,于是原来不考虑核自旋(F=J为定 值)的能级又分裂成(2I+1)或(2J+1)个子能级。
第10章 原子核
2、原子核的磁矩
电子的角动量与相应的磁矩之间的关系为:
3
4 3
3 0
第10章 原子核
3、密度:
M V Au V A Au 4 3
3 0
3
u
3 0
r
4 r
u= 1.6610-27Kg ;
r0 = 1.4 fm
1017 Kg / m3
密度大得惊人!原子核是物质紧密集中之处! 核的质量密度是水的密度的1014倍,也是地球 平均密度的1014倍。
2
第10章 原子核
三、原子核的组成
早先人们只知电子和质子这两种基本粒子,当发现原子 核可放出电子(β衰变),自然使人们推测核是由电子和质 子组成的。但这引起许多矛盾。其中,不确定关系指出核 “装不下”电子。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后,才知核是 由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它们的质量相近
m p 1 . 007277 u
PI I ( I 1)
I 称为核角动量量子数。
第10章 原子核
• (2)PI在某特殊方向投影的数值为;
PIZ M I ,
M I I , I 1, I 1, I
A为奇数的核(奇A核),I为半整数 Z、N都为偶数的核(偶-偶核),I为零 Z、N都为奇数的核(奇-奇核),I为整数
40 18
Ar
。
第10章 原子核
四、原子核的大小
1、半径:多数原子核基本上是球形,实验测量出 原子核的半径,得到核半径的经验公式: R = r0 A1/3 原子核半径数量级:
10
r0=1.4fm
15
~ 10
14
m
2、体积: 原子核的体积近似地与质量数成正比:
V
4 3
R A r AV 0
第10章 原子核
五、原子核的角动量和磁矩 1. 原子核的角动量
(1)原子核的角动量 原子核和原子一样也具有角动量,这是因为每个核子都 有自旋,且自旋都为1/2,因此具有固有角动量(自旋角动 量),与电子一样,都是 3 。
2
核子在核内还有轨道运动,核子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 矢量和就是原子核的角动量,习惯上也称它为原子核的自旋, 并用PI表示, PI是量子化的。
第10章 原子核
一、原子核的电荷与电荷数
• 原子核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电荷。由卢瑟福的原子 核式结构模型可知: • 原子序数为Z的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有正电量为Ze 的原子核。即 q=+Ze Z是原子序数,e是基本电荷,其数值为一个电子电量 的绝对值。
第10章 原子核
二、原子核的质量与质量数
原子核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它的质量。 原子的质量 M A =原子核的质量M N +核外电子的电子的质量Zm e -电子的结合能(可以忽略)
3P3/2
3P
5893A D
3P1/2
3S (a)
3S1/2
F2=I+1/2 FI=I-1/2
(b)
(c)
第10章 原子核
产生超精细结构的原因是因为原子核有角动量(核自旋)。原 子的角动量,在考虑了核自旋后,应当等于电子的角动量与 核自旋的矢量和,即 PF = PJ + PI
PF的数值也是量子化的,其值为:
第10章 原子核
(3)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
• 原子核的角动量(核自旋)可以从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 构,或从分子光谱测得。 • 例如,当用分辨本领更高的光谱仪观察钠的光谱时,会发 现钠主线系第一条谱线D双线的D 1 线由相距为0.023埃的两 条线组成,D2线由相距为0.021埃的两条线组成.这就是原子 光谱的超精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