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5.下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国君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 )
C
A.涿鹿之战 B.阪泉之战 C.“国人暴动” D.周公辅佐
6.下表的主题应该是( )
朝代


西周
时间
约公元前2070—约前1600年
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1)桀是什么朝代的君王?这一朝代建立于哪个世纪哪个年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表达了民众对桀的什么态度?(4分)
【答案】朝代:夏(夏朝最后一个君王)。(1分)年代: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1分)态度:极其痛恨、愤怒。(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列举商汤和周文王的兴国之举。(4分)
【答案】商汤:任用贤才,发展经济,使人民生活相对安定。(2分,摘抄材料得1分)周文王: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励精图治。(2分,摘抄材料得1分)
【答案】感悟:任何时代都会有兴衰,每个时代最终都会被下一个更为适应人们需求的时代代替,人类社会一直在向前发展;贤君兴邦,暴君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4分)
3.巩固:实行分封制
项目
内容
读图识史
目的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_
依据
______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对象
宗亲和功臣等
内容
诸侯权力
①管理______和民众的权力;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③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血缘
土地
项目
内容
读图识史
内容
诸侯义务
向周王进献贡赋,其军队服从周王调遣
_
实质
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甲骨文
• 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 利用龟甲、 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 卜的记事文字, 卜的记事文字,迄今已 发现约十五万片。 发现约十五万片。虽然 它的内容以占卜为主, 它的内容以占卜为主, 所反映的事物受到一定 限制, 限制,但也包含了从武 丁至帝乙、 丁至帝乙、帝辛年间祭 征伐、田猎、农业、 祀、征伐、田猎、农业、 畜牧、地理、 畜牧、地理、方国等社 会的各个方面, 会的各个方面,是研究 商代历史的重要文字资 料。
相传商的始祖契曾 与禹同时, 与禹同时 , 并和禹 治水。 治水 。 契的母亲叫 简狄, 简狄 , 其母吞玄鸟 卵而生契,《诗 玄鸟》 经 ·商颂 ·玄鸟》: 商颂 玄鸟 天命玄鸟, “ 天命玄鸟,将而 生商,宅殷土茫 茫。”
天命 玄鸟 降而 生 商— —简 简 狄像
盘庚迁殷
• 盘庚继立时,政治 上的混乱现象仍然 相当严重,盘庚为 挽救政治危机,决 定再一次迁都,在 迁都前后,他反复 劝说贵族,要求他 们一同迁往新都, 共同作出一番新的 事业。同时,又严 厉告诫众民,要他 们随同迁往,不然 就要斩尽杀绝。
第三节、 第三节、商朝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前17~11世纪) 17~11世纪 世纪)
一、 商朝的建立和发展
• 商族早在灭夏之 前,就有了相当 长时期的发展。 长时期的发展。 它最早活动于东 方的渤海沿岸及 河南河北, 河南河北,同山 东半岛、 东半岛、辽东半 岛的古代土著民 族有许多共同之 处。
玄鸟生商
三 、商代的社会经济
农业 商代的农业生产很早就相当发达。 商代的农业生产很早就相当发达。灭夏后农业生产 已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 已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 商代的主要农作物有禾、 麦等。 商代的主要农作物有禾、黍、稻、麦等。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工具仍以木、 骨蚌工具为主,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工具仍以木、石、骨蚌工具为主, 亦有青铜农具。 亦有青铜农具。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ppt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ppt

三、西周的兴衰
1.周朝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1046年
西

建立者: 周武王
都城: 镐京 战役: 牧野之战
三、西周的兴衰
1.周朝的建立
周公旦
西周建立后,周武王的弟弟周公 旦营建洛邑,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
三、西周的兴衰
2.周朝的制度: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夏:50多万平方公里
商:100多万平方公里 西周:250多万平方公里
三、西周的兴衰
3.西周的灭亡
周厉王 国人暴动
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
周平王东迁洛邑, 史称东周
课堂小结
朝代

商(殷商)
周(西周)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重大事件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 启继承王位,世袭制 代替禅让制,“公天 下”变“家天下”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亳(bó)
盘庚迁殷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分封制 周厉王国人暴动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B 度?(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D 5.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
史真相的是(

A.地方势力膨胀,威胁封建统治 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D.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C 6.商代的方国与商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纽带,有很强的独立性。为
亡国之君 灭亡原因
夏桀
商纣王 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周幽王
教训/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练习巩固
1.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4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45张PPT
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 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 的基础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文化的发展 也极为缓慢。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 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 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繁荣创造了必要的 条件。
朝代 都城 夏 阳城 商殷
西周 镐京
1.修筑豪华宫殿园林,尽情 享受 2.施用炮烙酷刑,镇压人民 3.设“酒池”“肉林”嬉戏 游乐 4.建巨桥粮仓和鹿台,堆积 掠夺来的粮食和珠宝。
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 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 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三、武王伐纣
周的国力日益强大



“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私”, 生
出现“家天下”
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它统 治了400多年,由于最后一个王非常 残暴导致了灭亡。你能写出他的名 字吗?

4、末代君主: 桀
他在做什么? 这说明了什 么?假如你 是当时的百 姓,你会怎 样做?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夏桀

(残暴荒淫无

度百姓怨恨到
禅让制:在原始社会,在部落联盟 内部经过民主选举(民主推举和长 期考察)将政治权力“传贤”。 世袭制:是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 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天下为家是世袭制度,天下是他一家人的。
禅让制:选贤与能,天下为公Fra bibliotek夏 朝




王位世袭制
父死子继 兄终弟及

天下为私
早 期
开始 时间
约公元 前2070

约公元 前1600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共32张PPT)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共32张PPT)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从下列图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夏、商、周兴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第4课
得民心者得天下,

统治者昏庸残暴、荒
失民心者国君失天夏桀下淫把无。人度当、马骑不爱惜民力商纣王炮烙之刑
开国君王:夏禹、商汤、周武王姬发 主
兴:统治者勤于政事, 重用贤才,关心人民。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权利与义务:管理人民和土地,建立诸侯国
周王
诸侯
积极作用缴:纳①确贡立赋了,周服朝从内调部严兵格的 义务:等政级治结上构:和统听治命秩天序子。,朝觐述职;
②军保事证上了:周王镇朝守对疆地土方、的控随制从,作稳战定; 了经局济势上,:扩大交了纳统贡治赋范。围。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铜鼎
➢ 夏王朝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 夏朝注重祭祀; ➢ 夏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高超; ➢ 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5. 夏朝灭亡
材料1:“(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节选自《史记·夏本纪》 材料2:《尚书·汤誓》记载:“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 亡!’”孔传:“众下相率为怠情,不与上和合,比桀于日,曰:‘是日何时丧, 我与汝俱亡!’欲杀身以丧桀。”
第4课
原始部落
早期国家
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
人类文明时代是指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夏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我国文明的开始。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3. 夏朝的统治 (2)措施: 以大型宫殿为中心的城池、刑法、军队、监狱 材料一: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共23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盘庚迁殷、牧野之战

肉林)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分封制 国人暴动
原因、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昏庸残暴 启示 启示: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②统治者要勤政爱民
课堂小结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世袭制:“公天下”变成 “家天下”
戴枷奴隶陶俑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三 西周的兴衰
1.周的强大: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人,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 土,发展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对商朝的统治构成严重挑战。 2.商朝灭亡 (1)周文王在吕尚等人辅佐下,积极作灭商的准备。 (2)牧野之战:周武王继位后,于公元前1046年统率各路联军,在牧野与商军展开决战, 大获全胜。周军乘胜占领商都朝歌,商朝灭亡。 3.西周建立: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hào)京,史称西周。
方格纹铜鼎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①遗址中有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为王室服务 的手工业作坊,还有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 ②这里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 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它们大都是王室使 用的高贵礼器,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方格纹铜鼎
学习目标
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 2.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3.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4)都城:相传,禹在阳城修建城池。 (5)禹的统治: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中国历史朝代表课堂PPT

中国历史朝代表课堂PPT

两晋政治斗争和民族融合
八王之乱
西晋时期,皇族内部为争夺中央政权 而引发的内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王朝 的统治力量。
五胡乱华
西晋时期,塞外游牧民族趁机入侵中 原,与汉族人民杂居融合,形成了多 元化的民族格局。
东晋政治
东晋王朝依靠士族门阀的支持,维系 着偏安江南的统治,同时也面临着北 方民族的威胁。
民族融合
国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和中外文化交流。
影响
03
明清两代的专制主义加强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为近
代中国的挨打局面埋下了伏笔。
THANKS
感谢观看
经济社会发展
隋朝统一后,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经 济文化交流加强。
ABCD
政治制度改革
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开创科举 制度选拔人才。
历史意义
隋朝的统一为后来的唐朝盛世奠定了基础,也为 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朝政治经济文化高峰
政治制度完善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使更多有才能 的人得以进入官场。
经济发展
贸易繁荣
商朝人与周边部落和国家进行贸易往 来,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商朝经济以农业为主,但手工业和商 业比夏朝更为发达,青铜器制造达到 了高峰,并出现了甲骨文等文字记载。
青铜器时代文化特征
01
02
03
青铜器制造
夏商时期是中国青铜器制 造的鼎盛时期,青铜器种 类繁多、工艺精湛、造型 美观。
艺术成就
青铜器制作技艺达到高峰,出现 大量精美青铜器;音乐、舞蹈等
艺术形式也得到发展。
科技成就
天文学、数学、医学等领域取得 显著进步,如《周髀算经》、
《黄帝内经》等科技著作问世。

中国古代史夏商

中国古代史夏商
禹死后,子启即位,是为夏启。为了确保世袭王权, 启在阳翟举行盛大的“钧台之享”,为君主制与传 子制披上合法的外衣,制造了理论依据。从此,世 袭制正式确立,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开始。
(二)夏朝的阶级结构和国家制度 1、阶级结构 夏王——各级贵族——平民——奴隶。 压在最底层的奴隶,大多是战争俘虏、犯罪的
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社会的建立与发展
提要:公元前2070年,禹创建了夏朝奴隶制国家。从 “涂山之会”到“少康中兴”,夏王为首的新兴奴隶主 阶级与旧氏族贵族势力进行了反复较量,奴隶制逐渐得 到了巩固与发展,为夏王朝前期;从杼到不降,国势强 盛,为中期;从孔甲开始,走上了衰败的道路,至桀灭 亡,为后期。夏朝历史已为近年来考古发现所证实,是 我国奴隶制的确立时期。
广大奴隶和平民劳动者,创造了奴隶制文明。奴隶和平 民与奴隶主阶级的斗争,推动着奴隶社会向前发展。
一、夏朝
夏朝的历史仍是半信史,除一些考古发现外, 主要是根据古代传说编写的。现在,学术界已 经基本认定,夏朝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但 在考古学上夏文化的遗址发现仍未得到有效解 决,二里头文化的探讨将继续深入;夏商周断 代工程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与研究三代提供了帮 助与证据。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 隶制王朝。从汤到太戊,国势不断发展,仲丁后经历 “九世之乱”,一度国力削弱,为商王朝前朋;从盘庚 迁殷后,中经“武丁中兴”,至纣灭亡,为后期。商朝 是奴隶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冶练 和成熟的甲骨文,反映了商朝奴隶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水平。
(三)夏朝社会文化经济发展
有关夏朝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主要是根据河南偃 师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掘整理的。
1、二里头文化遗址 在河南偃师县西南十八里的二里头村,发现了东西

中国古代史第二章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古代史第二章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 明确一个概念社会制度 : • 制度,①是一个应用范围广泛的词,它可以是说是法令礼俗
的总称,礼乐、刑法、军政等典章制度无所不包,②甚至可 以说是某种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如奴隶制度,封建制度。 ③也可以说是一种规定、用法,如行政制度、值日制度、中 药的用法,也可称为制度。《西厢记》三本四折中红娘云: “用着几般儿生药,各有制度,我说与你。” ④制作、规 模、样式。 • 社会,也是包罗甚广的词。①古代社日、里社举行的赛会, 可以称是社会,亦称庙会,后泛指节日演艺集会。《东京梦 华录》八《秋社》载:“八月秋社……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 作社会。……看社重年、重九,亦是如此”。②有时指信仰 相同,志趣相投者结合的团体,也称为社会。如《醒世恒 言·郑使节乞功神臂弓》中有:“原来大张员外在日,起这个 社会,朋友十人,近来死了一两人,不成社会。” ③更多 的时候,将人类社会形态——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 建筑等的综合所构成的形态,称之为社会。如果从社会发展 史的角度来看,制度、社会有时相重合为一,如奴隶制度、 奴隶社会,有时也可以分离,如奴隶制度可以存在于奴隶社 会,也可以存在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美国的黑奴 制)。
第二节 商代奴隶社会的发展
•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取 妃契《
. ……
• 1、玄鸟生商——商族的兴起
而 ,史 吞 母记
• •
商人的起源:书中认为是河南孟诸泽地 之
区。金景芳认为在北方辽河流域。徐中 舒认为起于东方,黄河中下游的齐鲁地
, 因 孕
区是商人的活动中心。生Fra bibliotek契玄鸟生商:说明①商族曾经以鸟作为氏 。 族的图腾,少昊以鸟名官,也就是图腾,’
82皇王部引《竹书纪年》。也有“继世十七王,四 百三十二岁”之说,见《汉书·律历志下》。又有 “夏代凡四百八十有三岁”之说,见《绎史·后记》 13等等,一般在公元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中叶之间。

2-4《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精品

2-4《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精品

河南安阳殷墟

妇好是有据可考的中国 妇好
好 墓
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军事 墓出

统帅。同时还是王后、 土的

大祭司。
征战 甲骨
的 玉

二、悟国家之兴---商朝的统治
4、商朝的衰亡:
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末代君主商纣
(官吏)申之。……遂灭有扈氏, 建立军队
天下咸朝。
设置官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记·夏本纪》
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乃召汤而 囚困之夏台(牢狱),已而释之。 设置监狱
——《史记·夏本纪》
军队、法庭、监 狱、府等的出现标志 着国家的诞生。
——詹子庆主编 《中国古代史》
夏朝已经有比较 成熟的国家形态
一、觅国家之源---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商汤灭夏 盘庚迁殷
尧舜禹部落 联盟时期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牧野之战 分封制
国人暴动
西周
壹·觅国家之源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一、觅国家之源---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阅读教材,梳理夏朝建立的基本概况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人物:禹 (3)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4)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5)统治措施:征 伐 三 苗 ; 涂 山 之 会 ;
第 二 单元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 第一部分:觅国家之源---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 第二部分:悟国家之兴---商朝的统治 ➢ 第三部分:创国家之新---西周的兴衰
学习目标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PPT课件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PPT课件
单元介绍:
本单元叙述先秦时期,即公元前约2070年至公 元前221年的历史,共编9课,其中知识课7课,活动 课2课。
夏朝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也标志着我 国从原始时代过渡到奴隶社会。从此,禹传子,家天 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商朝的甲骨文和青铜器 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化艺术水平,西周的分封制在历史 上有重要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我国由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揭开了由列国并立 走向大一统的历史帷幕。
1、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
①齐国盛产鱼盐,是东方大国; ②任用管仲为相,国力大增; ③运用“尊王攘夷”的谋略,提 高了齐国的地位;
2、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晋楚争霸 吴越争霸
春秋时期的霸主共同点:
①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 ②重用人才; ③重视改革内政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力; ④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 的优势; ⑤他们的争霸战争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 又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走向统一。
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西



齐 魏


秦 韩






原因: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商 主要 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
鞅 内容 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设置31个县,县设县令。县令由国君
知识构建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 革
科技文艺 和思想
前770年
东周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PPT课件2-人教版可编辑全文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PPT课件2-人教版可编辑全文
一、夏、商、西周的更替
阅读材料
材料二、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 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 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 启。 ——《史记》
①各种矛盾的激化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西周前期的繁荣并不能消除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即奴隶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矛盾,这其中还交织着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另外还有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矛盾。②对外战争连年不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王室衰落。③周幽王的昏庸残暴。
4.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
公元前771年,申后的父亲申侯勾结犬戎,进攻西周,幽王兵败被杀,西周灭亡。申侯拥立太子宜臼为天子,称平王,但这时镐京已被犬戎摧毁,平王在周地区已无立足之地,于是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②、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看,是阶级对立的产物 世袭从本质上反映了阶级的对立
③、它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推动人类社会 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从禅让到世袭是人 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此时的夏朝是一个部落还是一个国家呢?为什么?
国家: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权利机构。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此外国家还有主权属性和社会属性。
思考
商汤灭夏的原因: 主观方面:汤任用伊尹等贤人作为灭夏的助手,完成灭夏的准备;施行仁政,得到大多数诸侯的拥护;
客观方面:夏桀的暴虐无道;夏朝奴隶们的不断反抗,加速了夏桀统治的瓦解。
一、夏、商、西周的更替
⑴夏朝——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奴隶社会的形成)
⑵商朝的兴衰——奴隶社会的发展

中国史第2章 夏商----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史第2章 夏商----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章夏商------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夏朝-------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一区别国家和氏族组织的两个重要特征:1,按地域划分而不是按血缘划分居民2,各种公共权力的建立(即国家机器,军队,监狱,刑法)从二头里墓葬看出明显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二夏朝的经济农业:《论语·宪问》禹,稷躬嫁而又天下《论语·泰伯》尽地力乎沟洫农具的品种和质料都大大超过以前夏代饮酒之风极盛手工业:陶器业,青铜业(出现)三夏朝的灭亡1,夏前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从太康失国到少康复国·太康失国:启太康(宫廷内乱,东夷首领后羿)后羿掌权太康,仲康兄弟二人东逃少康复国:后羿寒浞(先干掉后羿)太康,仲康(追杀)相(仲康之子)少康长大后联合各种势力灭了寒浞少康后缗2,夏后期的阶级矛盾及其灭亡。

A, 从少康到杼,夏达到鼎盛,持续了六,七代。

B,从第13代王孔甲开始,夏朝走向衰落C,第16代王夏桀王成为末代国王第二节商朝------奴隶制国家的发展一商朝的建立和发展商朝始祖---------契----------汤(14代)(任用伊尹,钟虺为相,国力大大发展,向夏攻击,灭夏的属国,最终灭夏建商)商朝迁都情况:契-------汤(8代)--------盘庚(5代,20王)(盘庚迁殷终成定局)第23代王武丁时期,商朝达到极盛二商朝的国家机构1 商代的王权及行政区划A,国王是做高统治者,万事万物的主宰,自称了“余一人”,其王位继承按两大法则兄终弟及(前期),父死子继(后期)。

B,其底盘分为内服(中央直接管辖之地),外服(方国)五服制(每500里一服)王都-----甸服------候服------绥服----------要服--------荒服(九服制没有记录到,见谅)以上传说反映了地方地区制度萌芽时期的共同特点:以王朝为中心,对周边地区由近及远,按不同的亲疏挂你,以不同的组织形式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由此形成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的王朝中心理念2王畿内的官僚机构:国王尹卿士巫亚,马,射,戍小多马羌臣小籍臣羌小众人臣3军队与刑罚:据史料记载,商代有大规模军队,出征少则三,五千人,多则上万人商代的兵种为步兵,但到商场后期,战车已成为重要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核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奴隶社会形成和发 展的历程;识记青铜器和甲骨文;掌握商汤灭夏、 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国人暴动等历史事件,弄 清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和礼乐制度。认识商 周时期发达的青铜文化。
第一节 夏王朝的建立与灭亡
一、夏王朝的建立以及国家机构
1、夏朝的建立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间采用“禅让”的方式“选 贤与能”,推举天下的共主。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 贤能的舜,舜老的时候,把“王”位禅让给了禹,但禹老时 却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 所取代。禹是来自中原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在成为天下 的“共主”之后,组建军队,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 法,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公共权力:即军队、监狱及其强制机构等构成。
军队:启征有扈氏用军队,帝杼作甲,装备军队。
刑法: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监狱:圜土,夏台——关汤武
捐税: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有了公共权力机关,有了众多的官吏和 军队,就要由人民交纳贡赋来养活他们。孟子说:“夏后氏五十而 贡。”即耕种五十亩土地而交出收入量的十分之一为捐税贡赋。
2、阶级结构和国家制度
夏朝,是在原始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因而带着一些 原始社会的痕迹,建立的奴隶制的世袭的王权和贵族, 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
奴隶制形成后,原来的部落首领相继转化为一邦之“ 君”,所属的父权家长又相继转化为世袭贵族,充任邦国 的官尹。一邦之内的全部田地都为邦君所有,其下的各级 贵族之家,又各自分有邑聚或一部分田地,他们都以役使 奴隶耕作为主,这样,就构成了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从夏朝开始,在众多邦国之上,又建立了统治全国的王朝 。形成了王室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的格局,这是 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奴隶制国家组织形式,而奴 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也是与此相适应的。按其班辈高低和 族属亲疏关系来确定各级贵族的等级地位。
被统治阶级:在田间劳动的人,通称为“民”。主要有黎民、庶民、 庶人、众等,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妾等是从事家务劳动的奴隶。 同时,还有平民。
国家机构:由血缘关系到地缘关系,其统治方式,划分为九州——冀、 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即禹贡九州。并出现了以地为氏 的姓氏。从姒姓中,分出了夏后氏、有扈氏、斟寻氏、彤城氏等十三 个以地为氏的氏。
契与禹同时,曾协助禹治理洪水。
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 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要点:夏、商、周的演变;王权的发展与制 度的完善;经济状况与社会生活;夏商周时期的 文化。
教学内容:夏朝的建立与巩固;商汤灭夏;盘庚 迁殷;武王伐纣;周公东征;共和行政;西周的 灭亡。王权的发展;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和井田制度。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生活状况。 商、周时期文化。
二里头文化独特的特征,是有一组区别于其他文化 的陶器组合,有作炊器的鼎、折沿深腹罐、宽口圆 腹罐等,作食器和容器的则是深腹盆,三足盘、平 底盆、豆、小口高领罐、瓮、缸等,另外还有澄滤 器,器盖以及觚、爵、盉等。
2、社会经济发展
A、冶铜与铸造,二里头文化中出现了青铜铸造的 刀、锥、锛、凿、铃、簇、戈、爵等工具和武器等。 同时发现有冶铜遗址,陶渣、铜渣和坩锅残片等, 出土的铜容器等系用复合范铸成,反映当时的铸铜 工业已有一定规模和水平。夏禹铸九鼎的传说。
度量衡:为了征收贡赋,制定了关石和钧等度量衡制度。
都邑:是国家政权的标志,鲧作城郭,禹居阳城。
二、夏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1、二里头文化遗址
在河南偃师县西南十八里的二里头村,发现了东西 长五里,南北宽三里的大面积遗址,堆积着厚厚的 文化层,可分为四期。出土了丰富的遗物,仅陶器 一项就有360多件,各种大小器物达七千余件,其中 有农具、渔猎工具、手工工具和各种武器,还发现 了最早的青铜器,最早的宫殿遗址,以及各种窑穴、 灰坑、水井和铸铜、制骨等手工业作坊遗址。
–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1、玄鸟生商——商族的兴起
商人的起源:讲义认为是河南孟诸泽地区。金 景芳认为在北方辽河流域。徐中舒认为起于东 方,黄河中下游的齐鲁地区是商人的活动中心。
玄鸟生商:说明①商族曾经以鸟作为氏族的图 腾,少昊以鸟名官,也就是图腾,当起东方夷 族。②商族是从有娀氏分出来的一个宗族而发 展起来的。契封于商,赐姓子氏,“商”是这 个宗族的居住地,因而成为宗族的名称,号称 商族,子是这个宗族成员共同的姓。
夏朝大约统治了十四代,十七王,五百余年。 有“用岁四百七十一年”之说,见《太平御览》卷82皇王部引 《竹书纪年》。也有“继世十七王,四百三十二岁”之说,见《 汉书·律历志下》。又有“夏代凡四百八十有三岁”之说,见《绎 史·后记》13等等,一般在公元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中叶之间。
第二节 商代奴隶社会的发展
B、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骨器和蚌器仍在使用。 种类以镰、刀、斧、钗为主,还有木耒。
C、手工业:制陶、制化石、骨器、玉器、装饰品、 石磬一类的乐器,昆吾制陶的传说。
D、酿酒:仪狄作酒(《世本·作篇》),杜康造酒, 秫酒、饮酒之风,酒具有觚、爵、盉,反映了农业 和手工业的发展。
车轮的制作:奚仲作车
3、科技文化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 了必要的条件,并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夏 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也有了相当的 发展。
A、记载日食 B、记载流星雨 C、干支纪时法 D、夏小正 E、文字
三、发展和衰亡
夏朝建立不久,太康失国,为羿所夺。羿信寒浞,为其所杀。
四十余年,政局动荡。相子少康几经艰辛,在有虞等部帮助下,
攻杀寒浞,使夏王朝重新复苏。此后,经几代努力,夏王朝日渐
强大,以中原为中心,疆域东到大海,西到西河,北及燕山,南
至长淮。
孔甲乱政,夏王朝江河日下。至桀时,统治阶级腐朽不堪,造 倾宫、瑶台,宠妹嬉,不理政事,不听忠言,赋敛无度,民怨四 起。商汤兴兵讨伐,桀逃往南巢而死。夏自禹至桀,历十四世十 七王,存在了将近五百多年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