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美系列完整版
数学之美内容
“数学之美”的内容
以下是关于“数学之美”内容的描述:
1.数学的对称之美。
在数学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可以体现在数学对象
的结构、性质和关系中。
数学中的对称美具体体现为:数学的几何对称美、数学的代数对称美和数学的组合对称美。
这些对称之美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还能够揭示数学对象之间的联系和结构。
2.数学的简洁之美。
数学的简洁之美来源于其简洁而优雅的表达方式、精炼的推理和符号
表示。
数学的简洁美不仅使得数学理论更加易于理解和应用,也给人一种审美上的享受。
如数学中的公式和方程往往以简洁明了的形式来表达复杂的数学关系;数学中的定理和证明也往往具有简洁而优雅的特点。
3.数学的抽象之美。
数学的抽象之美源于其超越具体对象和情境的能力,以及抽象化的思
维和符号系统。
如数学中的概念和理论往往能够超越特定的对象和情境,通过引入符号和符号系统,将复杂的数学概念和关系抽象化,使得数学思维更加灵活和高效。
数学的抽象之美常常会启发人们对世界的深入思考,推动人类创造力的发展。
《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作者:来源:《科学中国人·下旬刊》2018年第02期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顯现。
通常我们所说的美是以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艺术美、科学美的形式存在。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
简言之,数学美就是数学中奇妙的、有规律的、让人愉悦的美的东西。
大多时候,人们只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到其内在美,理所应当地认为它是枯燥乏味的。
但作为科学语言的一种,数学具有和一般语言文字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在内容结构和方法上展现着丰富的美学特性,诸如它包含的概念简单性、统一性,结构关系协调性、对称性等。
数学之美可以说是感性和理性的交融呈现,它有着肉眼可见的、客观的确定内容。
数学之美,首先在于其内容或许复杂而深奥,但形式常常很简单。
简单=美,这不仅在科学和工程上成立,而且在产品开发和设计上也是如此,这和设计大师乔布斯“少即是多”的原则不谋而合。
同时,数学之美还在于数学原理的通用性和普遍性。
一个好的数学模型,常常能解决一系列,甚至是许多看似毫不相干领域的实际问题。
在数学上的一点突破,可以带动很多领域和行业的进步。
在《数学之美》中,作者吴军几乎把有关“数学之美”系列的文章全部重写了一遍,通过阐述他对数学和信息处理的专业学科理解将高深难懂的原理变得通俗起来。
吴军运用他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搜索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让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到数学的魅力。
之于阅读者而言,马尔可夫链、矩阵计算甚至余弦函数逐渐栩栩如生,越发亲切起来。
从数字和信息的由来到搜索引擎对信息处理背后的数学原理,以及与搜索相关的众多领域中藏匿的奇妙数学应用,吴军都一一铺展。
他用引人入胜的文字化枯燥深奥的数学符号为灵动有趣的生活现象和延伸,以透彻的分析将数学的本质思维娓娓道来。
数学,其实无处不在,而且有一种让人惊叹的韵律和美!伽利略曾经说过,“数学是上帝描写自然的语言”;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纯数学使我们能够发现概念和联系这些概念的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给了我们理解自然现象的钥匙”。
数学之美
6=3+3
8=3+5 10=3+7 哥 德 巴 赫 猜 想
12=5+7
xn y n z n
14=7+7 16=5+11
费尔马
华罗庚与陈景润
18=7+11
20=7+13
费尔马大定理
不定方程
n x n+yn=z(n 2, n N )
没有正整数解
幻方,是数学世界的百慕大三角,也是数学奇珍中最耀目的一 颗。最初的魔方阵,是中国所谓神龟背上的法宝――洛书的图形。 这是一个三阶幻方,古代人们为它的美妙与神秘所吸引,甚至曾把 它作为护身符挂在身上。而后人们又找到了“美妙方”、“超魔方 阵”,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双料幻方。而形式上也从平面正方图形 扩展为多角形图、立体图、圆图,花色满目,美不胜收。而对幻方 工作进行得愈深入,研究得愈细致,它的奇巧特点就愈见其层出不 穷,它所呈现出的美也就越令人震颤。 据说很早以前,夏禹治水时 ,河南洛阳附近的大河里浮出了 一只乌龟,背上有一个很奇怪的 图形,古人认为是一种祥瑞,预 示着洪水将被夏禹王彻底制服。 后人称之为"洛书"或"河图"。
毕 达 哥 拉 斯
学者们为毕达哥拉斯的妙喻折服了,更为这“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美妙的亲和数惊呆了,震撼了。人们惊叹道:亲 和数的关系太微妙了。 在数之中存在着让人叹为观止的景象。就拿最简单的6来说 吧,古代意大利曾把它作为“美满婚姻”的象征。因为它恰好 等于其所有真因子1、2、3之和。人们称这类数为完数,而6正 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分形"一词译于英文Fractal,系分形几何 的创始人曼德尔布罗特(B.B.Mandelbrot)于 1975年由拉丁语Frangere一词创造而成,词本身 具有"破碎"、"不规则"等含义。Mandelbrot发现 整个宇宙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构成自相似的结 构(见图1)。Mandelbrot 集合图形的边界处, 具有无限复杂和精细的结构。如果计算机的精度 是不受限制的话,您可以无限地放大她的边界。 图2、图3 就是将图1中两个矩形框区域放大后的 图形。当你放大某个区域,它的结构就在变化, 展现出新的结构元素。这正如前面提到的"蜿蜒 曲折的一段海岸线",无论您怎样放大它的局部 ,它总是曲折而不光滑,即连续不可微。
数学之美——数学知识讲座
4.要注重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不要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定律,而是要靠分 析、理解,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特别要重 视课堂上学习新知识和分析练习的时候,不能思 想开小差,管自己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注意力 一定要高度集中,并积极思考,遇到不懂题目时 要及时做好记录,课后和同学进行探讨,做好查 漏补缺。
5、要学会概括和积累。
及时总结解题规律,特别是积累 一些经典和特殊的题目。这样既可以 学得轻松,又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 质量。
四、数学知识及数学问题
1、国际数学最高奖叫什么奖?华人有 谁获得过这一奖项?
2、我国一个自学成才的数学家,一位传 奇式人物,他是谁?
3、世界上攻克“歌德巴赫猜想”的第一 人是谁?
4、你能算出吗?
……
若这张纸的厚度为0.01毫米, 整个的厚度有10737.41824米。
梵塔中的学问
印度北部的圣城贝拿勒斯城 的一座神庙里,佛像前面有一块 黄铜板,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 其中一根针自上而下放着从小到大的64片圆形金 片(在当地被称为“梵塔”).按教规,每天由值班僧 侣把金片都移到另一根宝石针上,每次只能移动 一片,且小片必须放在大片上——当所有的金片 都移到另一根针上时,所谓的“世界末日”就到了
264-1 585亿年 200亿年
三、如何学好数学
1.要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兴趣,就会积 极、主动去做,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做好。但培养数学兴趣的关 键是必须先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的同学老想做 难题,看到别人上数奥班,自己也要去。如果这些同学连课内 的基础知识都掌握不好,在里面学习只能滥竽充数,对学习并 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我建议同学们可 以看一些数学名人小故事、趣味数学等知识来增强学习的自信 心。另外,可以寻找解题的一些巧妙方法、有机会帮助别人就 要帮助别人,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产生快乐、游戏法,竞赛法、 帮助成年人解决或自己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产生成就感等 等。
数学之美系列完整版
数学之美系列完整版(最新全集列表)作者:吴军, Google 研究员来源:Google黑板报酷勤网收集2007-12-04数学之美一统计语言模型数学之美二谈谈中文分词数学之美三隐含马尔可夫模型在语言处理中的应用数学之美四怎样度量信息数学之美五简单之美:布尔代数和搜索引擎的索引数学之美六图论和网络爬虫 (Web Crawlers)数学之美七信息论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数学之美八贾里尼克的故事和现代语言处理数学之美九如何确定网页和查询的相关性数学之美十有限状态机和地址识别数学之美十一 Google 阿卡 47 的制造者阿米特.辛格博士数学之美十二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数学之美十三信息指纹及其应用数学之美十四谈谈数学模型的重要性数学之美十五繁与简自然语言处理的几位精英数学之美十六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最大熵模型数学之美十七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谈谈搜索引擎作弊问题(Search Engine Anti-SPAM)数学之美十八矩阵运算和文本处理中的分类问题数学之美十九马尔可夫链的扩展贝叶斯网络 (Bayesian Networks)数学之美二十自然语言处理的教父马库斯数学之美二十一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数学之美二十二由电视剧《暗算》所想到的 — 谈谈密码学的数学原理数学之美二十三输入一个汉字需要敲多少个键—谈谈香农第一定律数学之美二十四从全球导航到输入法——谈谈动态规划数学之美系列一:统计语言模型在很多涉及到自然语言处理的领域,如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印刷体或手写体识别、拼写纠错、汉字输入和文献查询中,我们都需要知道一个文字序列是否能构成一个大家能理解的句子,显示给使用者。
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统计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
前言也许大家不相信,数学是解决信息检索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最好工具。
它能非常清晰地描述这些领域的实际问题并且给出漂亮的解决办法。
每当人们应用数学工具解决一个语言问题时,总会感叹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让学生欣赏数学中的美妙与魅力
数学的历史
数学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一直在不断发展。古代 数学家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和思想, 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
数学的应用
自然科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社会科学
经济学 心理学 社会学
工程技术
计算机科学 电子工程 建筑设计
91%
数学的分类
01 代数
方程、多项式、群论
02 几何
点、线、面、几何体
实践与探索
解决实际问 题
应用数学知识解 决生活中的问题
体会数学之 美
在实践中感受数 学的美妙
91%
开展数学实 验
通过实验深入理 解数学概念
创新思维
01 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问题
02 尝试与探索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
03 展现创造力
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展现创新能力
艺术与数学
联系密切
数学与艺术有着紧密的联 系
元素结合
艺术作品中常含数学元素
表现方式
数学之美在艺术中的表现 方式
91%
结语
通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鼓励实践与探索, 培养创新思维,以及探索数学与艺术之间的联系, 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数学之美,激发他 们的学习激情和创造力。
● 04
第4章 数学之美的启示
人类智慧的结晶
数学之美的反思与启示
学习、探索 和创新
数学之美启示我 们要以学习、探 索和创新的态度 面对生活和未来
91%
永无止境的 追求
数学之美的魅力 在于永
的可能性
数学之美的致谢
学者和科学家
感谢所有在数学领域做出 贡献的学者和科学家
启示和帮助
感谢数学之美给我们带来 的启示和帮助
【数学之美】数学之美在线阅读
【数学之美】数学之美在线阅读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和空间的组合,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思维的体操。
代数的简洁,几何的优雅,逻辑的严密,让人充分领略――概率论一年365天,假设你参加一个50人的婚宴,有多大可能性其中有两个人是同月同日出生的因50占365的1/7,凭直觉你会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
实际上它的可能性为97%,几乎可以肯定有两个人生日相同;哪怕只有30人,两人生日相同的可能性也是各不相同的两倍。
据此与人打赌,你十有八九会赢。
对分法你想好一个1000以内的任一整数,我至多提11个问题,你用是或非回答,我就能猜出你想的数。
不信想好了它比512大吗比256呢还小128呢……比4大哈哈,猜出来了,你想的是5,对不对!其理论根据是指数性质。
指数性质假定你把手中的报纸裁一为二,叠起来;再裁一为二,把四片叠起来……这样一裁一叠,共进行了50次。
想想看,最后纸的厚度是多少有桌子高不止。
有十层楼高何止呢总不会有天高吧也差不多。
高度是6000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的150倍!鸽笼证明在一个30万人的城市里,有没有头发根数完全相同的人你可能会说不可能。
实际上不仅有而且很多,至少有约20万人都有头发根数与其一样的人。
因为人的头发最多10万根,若把30万人都编上号,设第一人光头,第二人一根,第三人两根……第100001人100000根,那么第100002人至300000人就不好办了,因人最多只有10万根头发,剩下的近20万人只好往这10万个“笼子”里钻了……算了,不再解释。
你明白了吗圆的特性地球赤道4万公里,若把赤道围绕的绳剪开加上10米再接上给地球当“腰带”。
问这个“腰带”下能否钻过一只小兔可以的。
周长加10米,半径增加10/(2×3.14)≈1.6米,何止小兔,成人低头也过得去。
顺便指出,要周长加10米,半径就增加1.6米,对任何球都一样,无论是地球、月球还是乒乓球、篮球。
悖论一个光碟处理店里,30盘旧影碟1块钱2张;另外30张旧歌碟1块钱3张。
数学之美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美学体验
数学之美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美学体验数学是一门具有深厚美学内涵的学科,通过数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还能帮助我们发现世界的美妙之处。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中,我们能够体验到数学之美的独特魅力。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与数位移动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四位数、五位数的认识和数位移动的运算。
数的大小和数位的变化往往呈现出一种美妙的规律。
当我们通过数位移动将数字进行排列时,数字的大小和顺序会发生改变,这种排列美妙而有序,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
第二单元:大数应用本单元主要围绕数的运算、数的比较和数的应用展开。
大数的运算涉及到多个位数的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而这种运算中的规则和规律则体现了数学之美。
例如,当我们进行大数之间的比较时,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位数、数位上的数字来确定大小关系,这种规律既简洁又美观。
第三单元:长度与面积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长度和面积的测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
在测量长度时,我们可以利用直尺或尺子,将线段与刻度对齐,通过观察整数的延伸、分割和对照,使数学的美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而在计算面积时,我们需要使用到乘法,通过将长度与宽度相乘,得到一个数字,这种组合与运算的美妙感受不言而喻。
第四单元:简便的算法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简便的算术运算方法,如根据所给的数以及一些已知关系来推算出未知数的值。
这种逻辑推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既能提高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让我们领略到数学之美的精髓。
第五单元:自然数的认识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自然数、正整数、负整数的认识和运算。
自然数是最基础的数学概念之一,它包含了无限多个数,每个数之间都有着独特的联系。
而正整数和负整数的运算则体现了数学造型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使得数学的美感更加丰富多彩。
第六单元:数轴与分数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数轴的认识和分数的概念及运算。
数轴是一种用来表示数与数之间关系的工具,它的存在使得数学的理解更加直观。
而分数的引入,使得数可以进一步细分,体现了数学中的无限和连续之美。
感受数学之美(精编版)
这棵树如此繁茂,它已深入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切 领域。
数学文化
数学的特点
联系性 应用广泛性 准确性 抽象性
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所反映的并非个别事物或现象的数量 特征,而是一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性质.尽管数学对 象并非是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只是抽象思维 的产物.但是数学研究中,采取的是纯客观的立场, 即把数学对象看成是一种不依赖于人类的独立存在 , 通过严格的逻辑分析去揭示其固有的性质和相互关 系.作为人类思维的表现形式,数学反映了人们积极 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以及对完美境界的追 求.
• 分数的约分:分数就像人一样。如果两个分 数的值是一样的(如 2/3=6/9),就不需要把 自己夸得太大。做人也一样,我们不需要虚 假的强大。
• 任何数乘零都等于0。理想×行动=结果, 我们所有的理想就是那个“任何数”,如 果不付之行动,最后的结果还是零。
• 人生如果是一条直线的话,那一生走的的平 平安安的人,就是一条直的线段;一生走的 坎坎坷坷的人,就是一条折线。这两条线如 果是同样的起点和同样的终点,拉直后你会 发现是那条折线长。可见人生中也需要一些 坎坎坷坷,风风雨雨。经历坎坷会有更多的 收获。
L/O/G/O
谢谢
现实中的数学之美
生物中的螺线:
现实中的数学之美
剖开海螺,我们可以看到贝壳里的螺轴和螺纹,数学 上称这个清晰完美的螺线为对数螺线。 发现和定义螺线之后,对 螺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包括 螺线的画法,角度,双螺旋的 问题。
现实中的数学之美
螺线应用
数学思维之美
建筑城堡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为了抵御外来的侵略,保卫王 室的安全,想在自己的首都兴建10座城堡。国王要求城堡要 排成5条直线,每条直线上要有四个城堡,于是大臣找来设计 师,精心绘制了一幅“星型”规划设计图:
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梦的天堂,艺术的勾勒,理想与现实的纽带,这便是数学。
在其中我们享受1+1的畅想,在其中我们收获另一片翱翔的天空。
数学便是我们学习美的主课堂。
不要惊异于简单的一笔就素描出心脏的神韵,那只是数学的动人面之一。
万丈高楼拔地而起,是几何给了它们存在的方式,是代数告诉了它们怎样才能如万里长城那样永远坚不可摧的屹立于世界。
我喜欢数学,因为从中我看到了缤纷的美丽。
数学是自然美。
小时候,常常抱着一棵大树,问问大树伯伯的年龄到底是多少。
直到有一天,我知道原来那一圈圈年轮便是树伯伯生命的见证。
是数字告诉我怎样去计算,是数字教我认识自然的第一课,也是数字领我感悟生命的顽强与执着,也是数字告诉我怎样去敬畏生命!数学是社会美。
看着一栋栋豪华高楼淹没了早已废弃的草屋,看着一座座现代建筑带领人们一步步走向现代化,看着一个个见证历史的文物仍昂扬的伫立与世界中央,我不禁沉迷于这数学带给人们的色彩。
是红色的欢喜,是粉色的温馨,是蓝色的高洁,是白色的神秘。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时刻关注数学,思考数学,我们才能发现它给我们的惊喜!数学是艺术美。
数学家们也是画师,他们捕捉对称轴的匀称整洁,他们描绘圆形的完美无缺,他们简单的挥动铅笔却将世界的轮廓尽收眼底。
大自然的美妙,宇宙的奥妙一遍遍的尽呈于世人面前。
数学给人一无穷的视觉与感觉的冲击,为画家们提供珍贵的素材,开阔着每个人的视野啊!数学是智慧美。
数学灌溉了现实生活,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想象空间与抽象思维能力,指引我们走向一条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路。
在数学殿堂里我们循着前辈们的足迹,寻求着真理,又渴望着烙下自己的痕迹。
所以,即使有时数学和我们玩捉迷藏,让我们摸不着头脑,我们依然信念不衰。
志趣不减。
战胜一次次的抽象难懂,收获思维越来越缜密,头脑越来越灵活。
数学便是治愚有令人明智的灵丹妙药啊!追随着数学之路,与数学为伴,吹响前进的号角,我要扫除疑难未知的灰暗,将数学之美驻于心中,尽情畅游于数学缤纷奇幻,而又智慧的天空!。
数学之美介绍
数学之美介绍数学啊,那可真是个特别的存在。
你知道吗?数学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世界。
从最简单的1 + 1 = 2开始,就像是打开魔法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我们小时候数着手指头算算术,那时候觉得数学就是那些简单的数字相加相减,可有趣了呢。
后来啊,学了几何,那些三角形、四边形就像一个个小怪兽。
三角形特别稳定,就像那种特别靠谱的朋友,不管怎么折腾它,它的结构都不会轻易改变。
四边形就调皮些啦,有时候是规规矩矩的长方形,像个听话的乖孩子,有时候又变成平行四边形,感觉有点小叛逆。
再说说函数吧,函数就像一个魔法师的魔法棒。
你给它一个输入,它就能给你一个输出,就像你在许愿,然后它满足你的愿望一样神奇。
一次函数就像一条直线,直直地向前冲,简单又直接。
二次函数呢,像个弯弯的小拱桥,有最高点或者最低点,就像我们的生活,有起有伏。
数学在生活里也是无处不在的。
去超市买东西算账,那就是最基本的数学应用。
要是装修房子,计算面积、材料用量,都得靠数学。
还有啊,看时钟看时间,这也是数学呢。
而且啊,数学有一种独特的美。
那些数学公式,就像一首首优美的诗。
简洁、精准,每个符号都恰到好处。
就像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 = mc²,简单几个字符,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它能解释宇宙中的很多现象,这就像魔法一样,几个小符号就能把那么复杂的事情说清楚。
数学的世界里,还有好多好多未解之谜。
就像那些神秘的宝藏,吸引着无数的数学家去探索。
虽然有时候数学很难,就像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山,但是当你征服了一个小难题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就像吃了一大块甜甜的蛋糕,超级满足。
数学它不仅仅是一堆数字和公式,它更像是一个充满惊喜、充满乐趣的大乐园,只要你愿意走进它,就会发现它无尽的魅力。
数学之美PPT课件
第43页/共70页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皆不见。
------- 纪晓岚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你喜欢数学吗?
喜欢? 不喜欢?
第1页/共70页
有人说:数学的美,非美不胜收不足以表 达;数学的巧,非巧夺天工不足以描述; 数学的妙,非妙不可言不足以形容;数学 的奇,非叹为观止不足以体现!
数学,这自然科学的 皇后里面,蕴含着无限美 丽的境界。正如古希腊数 学家普洛克拉斯的一句颇 打动人心的名言所说: “哪里有数,哪里就有 美。”试作一个简单的假 想:如果这世界上没有数, 人类将处于怎样一个荒凉 愚昧的境地?不过,人类 不情愿那样。数之美,数 学之美,已伴随着人类几 千年的文明,泽被深远。
数学内在美的标准在于它的真实、准确 简洁、和谐与普遍……
第5页/共70页
陈 省 身
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伽利略则 宣称道: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 的。庞加莱则说“感觉到数学的美,感 觉到几何的优雅,这是所有真正的数学
家都清楚的真实的美的感觉.”
正如,我们所深切缅怀的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 所亲手制作的挂历一样起名《数学之美》。当这四个 字映入眼帘那一瞬间,我顿时感受到了大师对数学的 殷殷热爱之情,是啊~数学是美的,它是人类文化的 灵魂,是科学思想的理性部分,有了数学,科学才成 为真正具有生命力和强大魅力的文化。罗素曾说过, “……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 具有至高的美……”数学之美,美在探求世间现象规 律的出发点,美在大胆假设和严格论证的伟大结合, 美在她在几乎所有学科中的广泛应用,更美在数学家 对一个问题论证时的锲而不舍……我们可以从中感悟,
小学数学第一课之《数学之美》
• 数学好玩,数学有用,数学很美。 • 喜欢数学,学好数学,享受数学。
数学之美
什么是 数学?
看看这幅图,中间有一个黑点,周围是一团灰雾 。盯着黑点目光不要移动,你觉得灰雾消失了 !
看看上面的带箭头的两条直线,猜猜看哪 条更长? 是上面那条吗?
哪条橙线更长?
这两条竖线哪一条长?
两个位于中心的圆哪的烤面包器,一次只能放两片面 包,每片烤一面。要烤另一面,你得取出面包片,把它们 翻个面,然后再放回到烤面包器中去。烤面包器对放在它 上面的每片面包,正好要花1分钟的时间烤完一面。 一天早晨,史密斯夫人要烤3片面包,两面都烤。史密 斯先生越过报纸的顶端注视着他夫人。当他看了他夫人的 操作后,他笑了。她花了4分钟时间。 “亲爱的,你可以用少一点的时间烤完这3片面包,” 他说,“这可以使我们电费账单上的金额减少一些。” 史密斯先生说得对不对?如果他说得对,那他的夫人 该怎样才能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内烤完那3片面包呢?
数学之美:探索无穷智慧
数学之美:探索无穷智慧
探索无止境:数学,像宇宙般深邃,其探索之路永无止境。
每一道难题的解开,只是通往更广阔知识海洋的一小步。
逻辑之美:数学之美,在于其无可挑剔的逻辑。
它像一首诗,简洁而富有韵律,每一行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
智慧之桥:数学,是连接现实与抽象世界的桥梁,是沟通已知与未知的纽带。
通过它,我们可以洞察世界的本质,探索宇宙的奥秘。
简洁之力:在数学的世界里,简洁是最大的力量。
它用最简单的语言,揭示最复杂的真理,让人惊叹不已。
挑战自我:数学,是勇敢者的游戏。
它鼓励我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无穷魅力:数学的魅力,在于其无穷的深度与广度。
每一次的深入探索,都能发现新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精确之美:数学追求精确,不容一丝一毫的差错。
这种精确之美,体现了科学的严谨与求真精神。
智慧之源:数学是智慧的源泉,它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学习数学,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章走进数学 数学之美 3
第1章 走进数学世界
• • • • 宇宙之大 火箭之速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粒子之微 化工之巧 生物之谜
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
让我们走进数学世界
数学伴我们成长 人类离不开数学 人人都,你能求出它的体
积吗? (2)把55张纸牌放到10个信封里,使每两 个信封装的不一样多,怎样装?如果是44 张能实现上面的要求吗?56张纸牌行吗?
数学语言最准确
例:我今年的收入是5万元,明年的收 入要增长1倍,就相当于收入是 万 元;若增长2倍,那就相当于收入是原 来的 倍。
数学有一种惊人之美
例:(1)两幅图《最后的晚餐》《清 明上河图》是利用数学 原理来画 的; (2)黄金分割; (3)把一张纸经过无数次对折后 的高度; (4)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
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美在它的对称和谐,美在 它的跌宕起伏,美在它的波澜壮阔,美在它 的茅塞顿开,美在它的一题多解,美在它的 多题一解,甚至美在它的小题大做。”
数学是一个换脑子的学科
例:甲乙两人爬楼梯,甲到了4层,乙 到了3层,那么问甲到了第16层,乙到 了哪一层?
数学是一个挑战智慧的学科
例:有81个球,其中1个球比较轻,其 余80个球的重量相同,所有的球的大 小都是一样的。现在我给你一个没有 刻度、没有砝码的天平,你最少用多 少次,能把这个比较轻的小球找出来?
(3)小丽拿着两个桶到河里取水,一只盛满 可装3千克,另一只盛满可装5千克,现在 要取4千克水,怎样取?
开动你的脑筋
(4)①计算并观察下列三组算式:
②已知25×25=625,则24×26= ③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不要计算)
④更一般地,若a×a=m,则(a+1)(a-1)=
数学之美
一、数学之美,1x8+1=912x8+2=98123x8+3=9871234x8+4=987612345x8+5=98765123456x8+6=9876541234567x8+7=987654312345678x8+8=98765432123456789x8+9=9876543211x9+2=1112x9+3=111123x9+4=11111234x9+5=1111112345x9+6=111111123456x9+7=11111111234567x9+8=1111111112345678x9+9=111111111123456789x9+10=11111111119x9+7=8898x9+6=888987x9+5=88889876x9+4=8888898765x9+3=888888987654x9+2=88888889876543x9+1=8888888898765432x9+0=888888888很炫,是不是?再看看这个对称式1x1=111x11=121111x111=123211111x1111=123432111111x11111=123454321111111x111111=123456543211111111x1111111=123456765432111111111x11111111=123456787654321111111111x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只有转走才不会丢,留着教孩子!二、印度式19×19表,这才是学数学!老师都不教的!快保存教孩子吧!【印度式计算训练】13×12=?印度人是这样算的:第一步:先把(13)跟乘数的个位数(2)加起来,13+2=15第二步:然后把第一步的答案乘以10,也就是说后面加个015×10=150第三步再把被乘数的个位数(3)乘以乘数的个位数(2),3×2=6第四步将第二步的结果与第三步的结果相加,(13+2)×10+3×2=156就这样,心算就可以算出11×11到19×19之间的乘法了!是不是很神奇呢!小编有点不敢相信捏,于是验证了一下~14×13=(1)14+3=17(2)17×10=170(3)3×4=12(4)170+12=18216×17=(1)16+7=23(2)23×10=230(3)6×7=42(4)230+42=27219×19=(1)19+9=28(2)28×10=280(3)9×9=81(4)280+81=361真的很方便,又很实用啊!有了印度式的19×19表,妈妈再也不要担心我的学习了!三、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连这个都有人整理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数学之美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 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 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 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
--克莱因德国数学家
数学之美是很自然明白地摆着的。
——保罗· 哈尔莫斯
x 8 + 1= 9 9 x 9 + 7= 88 2 x 8 + 2= 98 98 x 9 + 6= 888 23 x 8 + 3= 987 987 x 9 + 5= 8888 234 x 8 + 4= 9876 9876 x 9 + 4= 88888 2345 x 8 + 5= 98765 98765 x 9 + 3= 888888 23456 x 8 + 6= 987654 987654 x 9 + 2= 8888888 234567 x 8 + 7= 9876543 9876543 x 9 + 1= 88888888 2345678 x 8 + 8= 98765432 98765432 x 9 + 0= 888888888 23456789 x 8 + 9= 987654321
数 现学 为对 象 方数 的 法学 统 的概 一 统念 性 一、 规通 律常 、表
数学概念、规律、方法的统一 从结构上分析,解析法、三角法、复数法、向量法 和图解等具体方法,都可以统一于数形结合法
数学理论的统一 数学理论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整体性趋势。欧几里德的《几何原 本》,把一些空间性质简化为点、线、面、体几个抽象概念和五条公设及五条公理,并由此 导致出一套雅致的演绎理论体系,显示出高度的统一性。
数学和其它科学的统一数学和其它科学的相互渗透,导致了科学数学化。力学的数学化使 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科学的数学化使物理学与数学趋于统一。建立在相对论和量子 论两大基础理论上的物理学,其各个分支都离不开数学方法的应用,它们的理论表述也采用 了数学的形式。 化学的数学化加速了化学这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向理论科学和精确科学过渡。 生物数学化使生物学日益摆脱对生命过程进行现象描述的阶段,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这个数学化的方向,必将同物理学、化学的数学化方向一样,把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提高 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数学之美1
数学家对欧拉的评价
(7)
• 拉普拉斯:读读欧拉,他是我们每一个 人的老师。 • 高斯:欧拉的工作研究将仍旧是对于实 现的不同范围的最好的学校,并且没有 任何别的可以代替它。 • 克莱因: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多产,像 他那样巧妙地把握数学;也没有一个人 能从采集和利用代数,几何分析的手段 去产生那么多令人钦佩的结果。他是一 个顶呱呱的方法发明家,又是一个熟练 的巨匠。
2 2 2 n n n
(19) 19)
三、正整数记趣
1.“从无到有” 1.“从无到有”与“黑暗的一” 黑暗的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 天地生阴阳,阴阳生万物。 地,天地生阴阳,阴阳生万物。 万称为黑暗, 1万称为黑暗,1万万则是黑暗的黑 暗。
走向成功的“ 2. 走向成功的“三”
(五)许多有趣的数
36) (36)
A 魔术数: 如果一个数接写在另一个数 的后面,所得到得新数 能被这个数整 除,则这个数称为魔术数。 B 缺8数 C 史密斯数:如果一个合数可以表示成几 个素数的积,这些数的各位数字之和等 于这个合数的各位数字之和,称具有这 种性质的数为史密斯数。
(37)
(六)多边形数
第一章
数学美学
(1)
赞美诗
• • • • • • • • • • 我赞美那与我日夜相守的 数字、字母、符号、式子和图形, 像浮在可知轻轻飘荡的五色花瓣 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像一个个流动的金属音符, 碰撞发出一串串清脆丁冬之声; 像钢琴上的键盘, 弹奏出悦耳的谐音; 像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 将我的灵感的引线接通。
(14)
a
n
+ c
0 n
1 n
a
n − 1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之美系列完整版(最新全集列表)作者:吴军, Google研究员来源:Google黑板报酷勤网收集2007-12-04数学之美一统计语言模型数学之美二谈谈中文分词数学之美三隐含马尔可夫模型在语言处理中的应用ﻫ数学之美四怎样度量信息?ﻫ数学之美五简单之美:布尔代数和搜索引擎的索引数学之美六图论和网络爬虫(Web Crawlers)ﻫ数学之美七信息论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数学之美八贾里尼克的故事和现代语言处理数学之美九如何确定网页和查询的相关性ﻫ数学之美十有限状态机和地址识别数学之美十一Google 阿卡 47 的制造者阿米特。
辛格博士数学之美十二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数学之美十三信息指纹及其应用数学之美十四谈谈数学模型的重要性ﻫ数学之美十五繁与简自然语言处理的几位精英数学之美十六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最大熵模型ﻫ数学之美十七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谈谈搜索引擎作弊问题(Search Engine Anti—SPAM)数学之美十八矩阵运算和文本处理中的分类问题ﻫ数学之美十九马尔可夫链的扩展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数学之美二十自然语言处理的教父马库斯ﻫ数学之美二十一布隆过滤器(BloomFilter)数学之美二十二由电视剧《暗算》所想到的—谈谈密码学的数学原理ﻫ数学之美二十三输入一个汉字需要敲多少个键—谈谈香农第一定律ﻫ数学之美二十四从全球导航到输入法——谈谈动态规划数学之美系列一:统计语言模型在很多涉及到自然语言处理的领域,如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印刷体或手写体识别、拼写纠错、汉字输入和文献查询中,我们都需要知道一个文字序列是否能构成一个大家能理解的句子,显示给使用者。
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统计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前言ﻫ也许大家不相信,数学是解决信息检索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最好工具。
它能非常清晰地描述这些领域的实际问题并且给出漂亮的解决办法。
每当人们应用数学工具解决一个语言问题时,总会感叹数学之美.我们希望利用 Google 中文黑板报这块园地,介绍一些数学工具,以及我们是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开发 Google产品的.ﻫGoogle 的ﻫ系列一:统计语言模型(StatisticalLanguage Models)ﻫ使命是整合全球的信息,所以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让机器对信息、语言做最好的理解和处理。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梦想着能让机器代替人来翻译语言、识别语音、认识文字(不论是印刷体或手写体)和进行海量文献的自动检索,这就需要让机器理解语言.但是人类的语言可以说是信息里最复杂最动态的一部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容易想到的办法就是让机器模拟人类进行学习 - 学习人类的语法、分析语句等等。
尤其是在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提出“形式语言” 以后,人们更坚定了利用语法规则的办法进行文字处理的信念。
遗憾的是,几十年过去了,在计算机处理语言领域,基于这个语法规则的方法几乎毫无突破。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数学家兼信息论的祖师爷香农(Claude Shannon)就提出了用数学的办法处理自然语言的想法。
遗憾的是当时的计算机条件根本无法满足大量信息处理的需要,所以他这个想法当时并没有被人们重视.七十年代初,有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快速计算机后,香农的梦想才得以实现。
ﻫ首先成功利用数学方法解决自然语言处理问题的是语音和语言处理大师贾里尼克(FredJelinek)。
当时贾里尼克在 IBM 公司做学术休假(Sabbatical Leave),领导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利用大型计算机来处理人类语言问题。
统计语言模型就是在那个时候提出的. 给大家举个例子:在很多涉及到自然语言处理的领域,如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印刷体或手写体识别、拼写纠错、汉字输入和文献查询中,我们都需要知道一个文字序列是否能构成一个大家能理解的句子,显示给使用者。
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统计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ﻫ如果 S 表示一连串特定顺序排列的词w1,w2,…,wn ,换句话说,S 可以表示某一个由一连串特定顺序排练的词而组成的一个有意义的句子。
现在,机器对语言的识别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想知道S在文本中出现的可能性,也就是数学上所说的S 的概率用 P(S) 来表示。
利用条件概率的公式,S这个序列出现的概率等于每一个词出现的概率相乘,于是P(S) 可展开为:ﻫﻫP(S) = P(w1)P(w2|w1)P(w3|w1 w2)…P(wn|w1 w 2…wn-1)ﻫﻫ其中 P (w1)表示第一个词w1出现的概率;P (w2|w1) 是在已知第一个词的前提下,第二个词出现的概率;以次类推。
不难看出,到了词wn,它的出现概率取决于它前面所有词。
从计算上来看,各种可能性太多,无法实现。
因此我们假定任意一个词wi的出现概率只同它前面的词 wi—1有关(即马尔可夫假设),于是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
现在,S 出现的概率就变为:ﻫﻫP(S) = P(w1)P(w2|w1)P(w3|w2)…P (wi|wi—1)…ﻫ(当然,也可以假设一个词又前面N—1个词决定,模型稍微复杂些。
)ﻫ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估计P(wi|wi-1)。
现在有了大量机读文本后,这个问题变得很简单,只要数一数这对词(wi—1,wi)在统计的文本中出现了多少次,以及wi—1本身在同样的文本中前后相邻出现了多少次,然后用两个数一除就可以了,P(wi|wi—1)=P(wi-1,wi)/ P (wi-1)。
ﻫ也许很多人不相信用这么简单的数学模型能解决复杂的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问题。
其实不光是常人,就连很多语言学家都曾质疑过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但事实证明,统计语言模型比任何已知的借助某种规则的解决方法都有效。
比如在Google 的中英文自动翻译中,用的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统计语言模型。
去年美国标准局(NIST)对所有的机器翻译系统进行了评测,Google的系统是不仅是全世界最好的,而且高出所有基于规则的系统很多。
现在,读者也许已经能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之处了,它把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如此的简单。
当然,真正实现一个好的统计语言模型还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
贾里尼克和他的同事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统计语言模型,而且很漂亮地解决了所有的细节问题.十几年后,李开复用统计语言模型把997词语音识别的问题简化成了一个 20 词的识别问题,实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词汇量非特定人连续语音的识别。
我是一名科学研究人员,我在工作中经常惊叹于数学语言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上时的神奇。
我也希望把这种神奇讲解给大家听。
当然,归根结底,不管什莫样的科学方法、无论多莫奇妙的解决手段都是为人服务的。
我希望 Google多努力一分,用户就多一分搜索的喜悦.数学之美系列二:谈谈中文分词一般来讲,根据不同应用,汉语分词的颗粒度大小应该不同.比如,在机器翻译中,颗粒度应该大一些,“北京大学"就不能被分成两个词。
而在语音识别中,“北京大学”一般是被分成两个词.因此,不同的应用,应该有不同的分词系统.谈谈中文分词---——统计语言模型在中文处理中的一个应用ﻫ上回我们谈到利用统计语言模型进行语言处理,由于模型是建立在词的基础上的,对于中日韩等语言,首先需要进行分词。
例如把句子“中国航天官员应邀到美国与太空总署官员开会。
”分成一串词:ﻫ中国/航天 / 官员/ 应邀/到/ 美国 / 与 / 太空/总署/ 官员 / 开会.ﻫﻫ最容易想到的,也是最简单的分词办法就是查字典.这种方法最早是由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梁南元教授提出的。
ﻫ用“查字典" 法,其实就是我们把一个句子从左向右扫描一遍,遇到字典里有的词就标识出来,遇到复合词(比如“上海大学”)就找最长的词匹配,遇到不认识的字串就分割成单字词,于是简单的分词就完成了.这种简单的分词方法完全能处理上面例子中的句子。
八十年代,哈工大的王晓龙博士把它理论化,发展成最少词数的分词理论,即一句话应该分成数量最少的词串。
这种方法一个明显的不足是当遇到有二义性 (有双重理解意思)的分割时就无能为力了.比如,对短语“发展中国家” 正确的分割是“发展-中-国家”,而从左向右查字典的办法会将它分割成“发展—中国—家”,显然是错了。
另外,并非所有的最长匹配都一定是正确的。
比如“ 上海大学城书店"的正确分词应该是“上海—大学城-书店," 而不是“上海大学-城-书店”.ﻫ九十年代以前,海内外不少学者试图用一些文法规则来解决分词的二义性问题,都不是很成功。
90年前后,清华大学的郭进博士用统计语言模型成功解决分词二义性问题,将汉语分词的错误率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ﻫﻫ利用统计语言模型分词的方法,可以用几个数学公式简单概括如下:ﻫ我们假定一个句子S可以有几种分词方法,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定有以下三种:ﻫA1,A2, A3, .。
., Ak,ﻫB1, B2, B3,。
.。
, BmﻫC1, C2, C3, ..。
, Cnﻫ其中,A1, A2, B1, B2, C1, C2 等等都是汉语的词。
那么最好的一种分词方法应该保证分完词后这个句子出现的概率最大。
也就是说如果 A1,A2,..。
, Ak 是最好的分法,那么(P表示概率):P(A1, A2, A3, 。
, Ak) 〉P (B1, B2, B3,。
.。
, Bm), 并且P (A1, A2, A3,。
.., Ak)〉 P(C1,C2, C3, ..., Cn)ﻫ因此,只要我们利用上回提到的统计语言模型计算出每种分词后句子出现的概率,并找出其中概率最大的,我们就能够找到最好的分词方法。
ﻫﻫ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实现的技巧。
如果我们穷举所有可能的分词方法并计算出每种可能性下句子的概率,那么计算量是相当大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的问题,并利用“维特比”(Viterbi)算法快速地找到最佳分词。
在清华大学的郭进博士以后,海内外不少学者利用统计的方法,进一步完善中文分词。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孙茂松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吴德凯教授的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语言学家对词语的定义不完全相同.比如说“北京大学”,有人认为是一个词,而有人认为该分成两个词。
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是在分词的同时,找到复合词的嵌套结构.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一句话包含“ 北京大学”四个字,那么先把它当成一个四字词,然后再进一步找出细分词“北京” 和“大学”.这种方法是最早是郭进在“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计算机语言学》)杂志上发表的,以后不少系统采用这种方法。
ﻫﻫ一般来讲,根据不同应用,汉语分词的颗粒度大小应该不同。
比如,在机器翻译中,颗粒度应该大一些,“北京大学"就不能被分成两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