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报》模版(中文论文)2005版

合集下载

软件学报模版

软件学报模版

©2004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题目*作者名1+, 作者2, 作者名31(单位全名部门(系)全名,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2(单位全名部门(系)全名,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3(单位全名部门(系)全名,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NAME Name-Name1+, NAME Name2, NAME Name-Name312(Department of ****, University, City ZipCode, China)3(Department of ****, University, City ZipCode,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Phn +86-**-****-****, Fax +86-**-****-****, E-mail: ****, http://****Name NN, Name N, Name NN. Title. Journal of Software/1000-9825/15/0000.htmAbstract:Key words:摘要: *摘要内容.*关键词: *关键词;关键词*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正文部分1 一级标题1.1 二级标题1.1.1三级标题定理1(******). *定理内容.* [“定义”、“算法”等的排版格式与此相同]证明:*证明过程.* [“例”等的排版格式相同]*正文部分致谢*致谢内容*Supported by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作者简介: 作者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具体到市、县或地区)人,学位(或目前学历),职称,主要研究领域为*****,****;作者(出生年-),性别,学位(或目前学历),职称,主要研究领域为****,****;作者名(出生年-),性别,学位(或目前学历),职称,主要研究领域为2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2004,15(1)References[1] 作者. 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期刊][2] 作者. 书名. 版次(初版不写), 出版地(城市名): 出版者, 出版年. 起始页码(非必要项). [书籍][3] 作者. 题目. In (中文用“见”): 整本文献的编者姓名ed (多编者用eds). 文集实际完整名称. 出版地(城市名):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会议录(论文集、论文汇编等)][4]著者. 题名. 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出版年. [学位论文][5] Author. Title. Technical Report, Report No., Publishing place (city name): Publisher, Year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科技报告]附中文参考文献: [5] 著者.题名.科技报告,报告号,出版地(或单位所在地):出版者(或单位),出版年.。

《软件学报》模版(中文论文)2005版

《软件学报》模版(中文论文)2005版

©2004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题目*作者名1+, 作者2, 作者名31(单位全名部门(系)全名,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2(单位全名部门(系)全名,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3(单位全名部门(系)全名,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NAME Name-Name1+, NAME Name2, NAME Name-Name312(Department of ****, University, City ZipCode, China)3(Department of ****, University, City ZipCode,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Phn +86-**-****-****, Fax +86-**-****-****, E-mail: ****, http://****Name NN, Name N, Name NN. Title.Journal of Software/1000-9825/15/0000.htm Abstract:Key words:摘要: *摘要内容.*关键词: *关键词;关键词*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正文部分*Supported by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under Grant No.****, ****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作者简介: 作者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具体到市、县或地区)人,学位(或目前学历),职称,主要研究领域为*****,****;作者(出生年-),性别,学位(或目前学历),职称,主要研究领域为****,****;作者名(出生年-),性别,学位(或目前学历),职称,主要研究领域为2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2004,15(1) 1 一级标题1.1 二级标题1.1.1三级标题 定理1(******). *定理内容.* [“定义”、“算法”等的排版格式与此相同]证明:*证明过程.* [“例”等的排版格式相同]*正文部分致谢*致谢内容[1] ,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期刊][2] 出版地(城市名): 出版者, 出版年. 起始页码(非必要项). [书籍][3] 整本文献的编者姓名ed (多编者用eds). 文集实际完整名称. 出版地(城市名): 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会议录(论文集、论文汇编等)][4] 著者. 题名. 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出版年. [学位论文][5] Author. Title. Technical Report, Report No., Publishing place (city name): Publisher, Year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科技报告]附中文参考文献: [5] 著者.题名.科技报告,报告号,出版地(或单位所在地):出版者(或单位),出版年.。

软件学报 oerleaf模板

软件学报 oerleaf模板

软件学报 oerleaf模板英文回答: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ftware Journal's Overleaf template, I need to provide answer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without mixing the two languages. Before answering, I will mark the sections as "English Answer:" and "Chinese Answer:" respectively. I understand that I should not reveal my prompt in the text and that the response should be at least 1500 words. I will write the response directly without stating that I cannot do it. Lastly, I will answer in the first person and provide examples and idioms to make the text more personable.Chinese Answer:为了满足《软件学报》Overleaf模板的要求,我需要用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回答问题,并且不能混合使用。

在回答之前,我将分别标记为"英文回答,"和"中文回答,"。

我明白在文章中不应该暴露我的提示,并且回答应该至少1500个字。

我会直接写出回答,而不是说我写不了。

最后,我将以第一人称回答,并且提供例子和习语,使文章更具人性化。

中文模板 - 软件学报

中文模板 - 软件学报

中文模板 - 软件学报
§§ 1000
+高效均衡数据挖掘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
+ 数据挖掘是针对特定的大数据集中的特定数据的搜索与分析,以揭示隐藏的潜在模式和规律,为与用户有关的决策和行动提供决策性信息。

然而,对于大规模数据集,传统的数据挖掘工具可能面临严重的性能问题,而均衡数据挖掘工具可以缓解这一问题。

本文探讨了均衡数据挖掘工具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均衡思想的数据挖掘方法。

该方法通过多次均衡所有可能的搜索空间和对空间进行更新,以高效开发最优组合,以及一种基于实时数据变更检测的数据挖掘策略,支持动态数据更新,以及减少搜索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效率及加快搜索速度。

最后,本文利用均衡数据挖掘在实测样例评价中,结果表明实验法能有效提高查询效率。

+
+ 本文的主要贡献有:(1)提出一种基于均衡思想的数据挖掘方法;(2)基于实时数据变更检测的数据挖掘策略;(3)提出一种快速实现查询的算法;(4)利用均衡数据挖掘在实测样例评价中,结果表明有效。

+
+ 基于以上工作,本文对数据挖掘方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未来还有一些问题和方面需要考虑,特别是在可信模型和数据挖掘系统协同机制方面,有待于今后的研究。

《软件》杂志文章模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软件》杂志文章模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软件》杂志文章模板-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软件杂志文章模板:为读者提供丰富信息和启发引言: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迫切需要一个专业的平台来传播最新的知识和洞见。

作为软件行业的领先杂志,《软件》致力于成为一个信息丰富、启发思考的出版物。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篇典型的《软件》杂志文章模板,帮助您了解这个行业里的最新动态和深入探索。

1. 引出主题:在软件行业中,探索新技术和趋势是非常重要的。

[引用最新统计数据或案例研究]2. 热门话题引入:介绍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热门话题,引发读者的兴趣。

例如,近期人工智能在软件行业的应用有了重大突破,我们将通过此文深入探讨该领域的最新趋势和应用。

3. 背景和历史:提供所讨论领域的背景和历史,帮助读者理解该主题的发展脉络。

例如,人工智能的概念最初于上世纪50年代引入,但直到最近,我们才看到了其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 当前发展和趋势:介绍目前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列举最新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实践。

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和数据处理算法的进步为更准确的预测和决策提供了新的机会。

5. 行业应用案例:描绘一些成功的行业案例,展示该领域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例如,在医疗保健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6. 专家观点和分析:引用相关专家的观点和见解,进一步探讨该主题的前景和挑战。

例如,一位著名的数据科学家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几年将成为软件行业的核心,并对其长远发展做出了预测。

7. 总结与反思:对本文所讨论的主题进行总结,并引发读者的思考。

例如,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其他领域的技术,其发展都离不开软件行业的支持和推动。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最新趋势,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以便为这个行业的未来做出贡献。

结语:软件杂志致力于为读者提供独到的见解、深度的分析和实用的信息。

通过上述文章模板,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软件行业中的最新趋势和发展。

《软件学报》模板

《软件学报》模板

《软件学报》模板《软件学报》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90年。

该杂志主要刊载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学术论文、综述、评论、进展和动态,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和开发成果。

以下是《软件学报》的模板:标题:XXXX的XXXX算法作者:XXXX单位:XXXX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XXXX的XXXX算法,旨在解决XXXX问题。

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在XXXX方面表现良好,具有XXXX的优势。

关键词:XXXX;XXXX;XXXX;XXXX一、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XXXX问题在各个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现有的XXXX算法存在XXXX的缺陷,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XXXX算法,旨在解决这些问题。

二、相关工作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已有的XXXX算法,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和主要贡献。

三、方法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XXXX的XXXX算法。

首先介绍了算法的基本思想,然后详细阐述了算法的实现过程。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文对提出的XXXX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 实验设置:实验采用了XXXX数据集,并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实验中采用了不同的参数和数据集大小进行测试。

2. 实验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本文提出的XXXX算法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表现出了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具体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算法名称准确率召回率 F1值处理时间XXXX算法 % % % 秒本文算法 % % % 秒(注意:这里的“”表示具体的数值)3. 结果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本文提出的XXXX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等方面均优于其他算法。

同时,该算法处理时间较短,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五、结论与展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XXXX的XXXX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软件学报写作教程

软件学报写作教程

软件学报写作教程
《软件学报》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创刊于1990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

该杂志旨在为国内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刊载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

写作教程建议:
1. 确定研究方向:在写作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论文主题和研究方向。

2. 收集资料: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学术论文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充分的依据和支撑。

3. 确定论文结构:在写作之前,需要确定论文的结构和框架,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以便于更好地组织论文内容。

4. 撰写引言:引言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5. 撰写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需要详细阐述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等内容,注意保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6. 撰写结论:结论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和归纳,需要简明扼要地阐述研究结果和意义,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7. 规范格式:严格按照《软件学报》的论文格式要求进行排版和编辑,包括题目、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等部分,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规范性。

8. 审稿和修改:在完成初稿后,需要进行多次审稿和修改,以完善论文的内容和质量,最终达到发表要求。

以上是针对《软件学报》写作的一些建议和教程,希望能对有需要的学者有所帮助。

《软件学报》投稿指南

《软件学报》投稿指南

作 者 须 知
I . 为联系 顺畅, 请在“ 在 线投 稿” 时 详 细 提 供 联 系 人 的联 系 方 式 ( 包 括 通 讯 地 址 、邮 编 、E . ma i l 地 址 和 联 系 电
话等) . 审稿 期 问联Fra bibliotek系方式 如有变 化, 请 及 时通知编 辑部 . 2 . 我刊 网站 上提 供 了“ 稿件 处理 流程 ” , 作者可 以通 过 该流程 图了解稿 件 的处理 程序和 相 关规定 . 同时还 列 举 了作 者在投 稿过程 中经 常遇到 的一些 问题, 建议作 者在投 稿之 前仔细 阅读.
供给 作者 .
5 . 作者 在投稿 时请注 明是 否为 C C F会员 , 若 是会 员, 请注 明会员 号. 凡第 一作 者为 C C F会员者 , 文章在 发表 时 将享 受 8 5折版面 费优 惠f 会 员身份状 态 以发表 时的状态 为准、 . 6 . 从 2 0 0 9年 我刊对 录用待 发表 文章实行 提前在 线 出版, 在 线 出版 是我刊 正式 出版 的形 式之一 , 详细 说 明请
新 、 有 新 观 点和 见 解 、 可 推 动 或 丰 富 该 领 域 的研 究 与 发 展 . 有 关长文 的详 细要求, 请 登 陆 我 刊 网 站 了解 .
3 . 投 稿应 具有合 法性, 即不 存在 抄袭 、剽窃 、侵权 等不 良行 为. 如 发现 上述不 良行 为, 本 刊将据 实通 知作者 所 在单位 的最 高领导层 , 并 不再接 受第一 作者 的投稿 . 作者文 责 自负, 本 刊不承担 连带 责任. 4 . 来 稿应 未在任何 正式 出版物 上刊载 过, 且不允许 一稿 多投. 本 刊不接 受任 何语种 的翻译 稿.
联 系电话 : 0 1 0 _ 6 2 5 6 2 5 6 3 E - ma i l : j o s @i s c a s . a c . c n 网址: h t t p : / / w wwj o s . o r g . c n

软件学报论文格式

软件学报论文格式

软件学报论文格式软件学报论文格式一、软件学报论文格式1、题目。

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

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

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

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

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

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

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

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

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二、软件论文范文【摘要】本设计是基于高校毕业论文的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论文的申请,上传,查看,评价,统计等一系列管理操作。

采用SQLServer2008+MicrosoftVisualStudio10+ASP+C#做为开发工具,用户可以使用它编写可以运行VBSCRIPT、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的以.asp为后缀名的应用程序,再用Internet服务管理器进行网页的浏览。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毕业论文;系统设计;软件;一、背景意义如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已近是亘古不变的潮流了,而且全国大学网络的正在以高速的发展节奏和社会潮流接轨,各种计算机网络化已经逐步取代繁琐的传统办公模式。

Zotero引用文献格式(软件学报)

Zotero引用文献格式(软件学报)
csl是一种xml文件专门用来描述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格式具体包括引用格式如是用数字1形式引用还是用作者年的形式和参考文献目录格式如作者姓名期刊名称等显示格式
Zotero引 用 文 献 格 式 ( 软 件 学 报 )
最近在写一篇综述,要处理大量引用文献,选用Zotero作为文献管理工具。在插入参考文献目录时需要遵循格式,奈何网上找不到《软件学报》对应的csl模板文件, 所以决定自己动手修改。在此记录下自己的学习所得。
113 </group>
114 </else-if>
115 <else-if type="thesis">
116 <group delimiter=", ">
117 <text variable="title"/>
118 <text variable="genre"/>
119 <text variable="publisher"/>
42 <else>
43 <text term="no date" form="short"/>
44 </else>
45 </choose>
46 </macro>
47 <macro name="publisher">
48 <text variable="publisher" suffix=", "/>
49 <text variable="publisher-place" suffix=", "/>

软件学报 审稿报告

软件学报 审稿报告

软件学报审稿报告
尊敬的主编,
我是本文的审稿人,我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质量进行了仔细评估。

在我看来,本文的质量非常高,值得在《软件学报》上发表。

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架构,该架构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软件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者通过详细的文献研究和实验分析,充分论证了该架构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同时,作者还对现有的几种相关软件架构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证明了该架构的优势。

除此之外,本文的写作风格非常清晰,结构也非常合理。

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图表和示例,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作者提出的软件架构和相关概念。

基于以上评估,我强烈推荐将本文刊登在《软件学报》上,相信读者会对本文的内容和质量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如果您需要我提供更详细的评估,请随时联系我。

谢谢!
- 1 -。

中国软科学稿件格式

中国软科学稿件格式

1.中国软科学的本刊规范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具体到县级),职称职务,学位,研究方向(此项可省略)。

要求三:在正文中用上角标标注参考文献批示序号,与文末的参考文献序号(方括号[1],[2],…)相对应。

要求四:若稿件中含有数学公式、表格、曲线图及其它图表,请用计算机制作相关内容,并务必保证其中的符号、数字、文字、图线清晰、规范,以便本刊排录时直接按原样扫描。

要求五:参考文献格式:1. 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2. 期刊文章[J][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4.报纸文章[N][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国际、国家标准6.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7.电子文献(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投稿到软科学杂志,难度是不是很大刊名:软科学Soft Science主办: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周期:月刊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1-8409CN:51-1268/G3邮发代号: 62-61复合影响因子: 1.741综合影响因子: 0.839在线投稿:3.中国文学报投稿朋友你好,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

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

《学报》文稿格式模板

《学报》文稿格式模板

标题宋体三号字(加粗)——宋体小三号字(加粗)姓名(宋体小四号字)1(作者单位所在省份城市邮编)(宋体小四号字)[摘要]要求以第三人称对全文进行准确概括,字数在200字左右(小四黑体)[关键词]反映文稿主题概念的名词或词组3-5个,分号隔开(小四黑体)[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02-00-正文文字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间距。

正文层次如下:一、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前空两格)(一)宋体小四号字(前空两格)1.宋体小四号(前空两格)(1)宋体小四号(前空两格)参考文献列于文后,参考文献标题、内容均为五号宋体,标点符号均为半角格式。

[参考文献](加粗,五号宋体)1.参考文献格式为:序号,作者(多位作者之间用逗点,作者后用圆点),出版社或期刊、报纸名称并标注文献类型,出版年份、版次、页码号;报纸写明年、月、日和版数,版数加括号。

2.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外加方括号,如[1]。

文献类型应注明类别:专著[M]、期刊文章[J]、报纸[N]、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析出文献[A]。

3.正确著录期刊文献的年、卷、期、页。

例1:年,卷(期):页2005,10(2):15-20.例2:年,卷:页2005,35:123-129.例3:年(期):页2005(1):90-94.收稿日期:2013-03-07(以投稿日期为准)项目研究:本文为XXX(课题来源)研究课题《XXX》(课题名称)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XXX。

例如:[参考文献][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6.[2]郝晓宁,郭美玲.元认知理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探索[J].语文学刊,2010(1):124-126.[3]]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英文部分:标题(Times New Roman字体四号字)副标题(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字)姓名(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字)(作者单位所在省份城市邮编)(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字)Abstract(加粗):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字Key Words(加粗):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字。

《软件学报》排版样例(英文论文)2005版

《软件学报》排版样例(英文论文)2005版

一种用于数据挖掘的动态概念聚类算法*郑文彬1+, 吕颂21(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软件学报》编辑部,北京100080)2(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7)A Dynamic-Based Conceptual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Data MiningZHENG Wen-Bin1+, LÜ Song21(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Software, Institute of Softwar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2(Department of Compu 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Phn: +86-10-62562563, Fax: +86-10-62562533, E-mail: jos@,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 abstractKey words: *key word; key word; key word; key word; key word*摘要: 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Support ed by the National Nat 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s.69833020, 90304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 ent Pla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863-317-01-04-9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the National Grand Fundam ent al Research 973 Program of China under Grant No.G199903270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 the Key Sci ence-Technology Proj ect of the National …Ninth Five-Year-Pl a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98-780-01-07-03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the Defense Pre-Research Proj ect of the …Ninth Five-Year-Plan‟ of China (国家“九五”国防预研基金); the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 on of China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the Ministry & Commission-Level Research Foundati on of Chi na (部委级基金); the Natural Sci 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 under Grant No.BK9903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ZHENG Wen-Bin was born in 1973. He is a Ph.D. candidate at the Instit ute of Sof twar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is current research int erests include database theory and appli cation. LÜ Song was born in 1963. He is a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at the Institut e of Softwar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 ences. His researches areas are database theory and appli cation.郑文彬 等:一种用于数据挖掘的动态概念聚类算法 167 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内容.关键词: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中图法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 A1 Introduction*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2 Heading (the first level)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2.1 Subheading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2.1.1 SubheadingTheorem 1.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 Theorem.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 proof.Definition 1. Definition Definition Definition b k y k y E E i i i i ∆α∆α∆+++=222111old new Definit ion DefinitionDefinition Definition Definition },|),{(1C C y A t i t i i i t =<=--ααx Definition Definit ion Definition DefinitionDefinition Definit ion Definition Definition.i i j BSVj j j i j BSV Non j j j j ii j N j j j i y b k y C k y y b k y E --⋅+=--=∑∑∑∈-∈),(),(),(x x x x x x αα (1)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 example.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168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see Fig.1).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able 1).Table 1 Runtime comparison among the three methods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Acknowledgement We thank Prof. Robert Jacob for discussing some issues about this paper.References:[1] T an ST, Wang TN, Zhao YF. A constrained f init e elem ent method f or modeling cloth def ormati on. Visual Comput er, 1999,15(2):90-99.[2] Q uinlan JR. C4.5: Programs for Machine Learni ng. San Mat eo: Morgan Kauf m ann Publishers, Inc., 1993.[3] C raven MW, Shavlik JW. Extracting tree-st ruct ured representations of trained net works. In: Touretzky D, Mozer M, Hasselmo M,eds.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 ation Processing Syst ems, Vol 8. Cambridge: MIT Press, 1996. 24-30.[4] W eiser M. Program slicing: f ormal, psychologi cal and practical investi gations of an autom atic program abst raction method [Ph.D.Thesis]. Ann Arbor: Universit y of Michigan, 1979.[5] K rishnaswamy A. Program slici ng: an appli cation of obj ect -ori ent ed program dependency graphs. Techni cal Report, TR94-108,Departm ent of Com puter Sci ence, Clemson Universit y, 1994. http://www.cl [6] Z ha H. Dynamic QoS monitoring and cont rol in real-tim e multim edi a applications [Ph.D. Thesis]. Huazhong Uni versity of Sci enceand Technology, 199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 ract).[7] L i C, Biswas G. Unsupervised clust eri ng with mixed num eri c and nominal data: a new similarity based Agglom erative syst em. In:Lu H, Motoda H, Liu H, eds. Proc. of the 1st Paci f i c-Asi a Conf . on Knowl 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 ning. Singapore: World Scienti fic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35-48.[8] J iang YP, Wang W, Shi BL. Model and behavioral determinism theory for EC A rul es. Journal of Software, 2003,14(2):190-196 (in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 ract ). /1000-9825/14/190.htm[9] Y an W, Larson P. Eager aggregation and l azy aggregati on. In: Dayal U, Gray P, Nishio S , eds. Proc. of the 21st Int ‟l. Conf . of VeryLarge Dat a Bases. San Mat eo: Morgan Kauf m ann Publishers, Inc., 1995. 345-357. Fig.1 Logical structure of QCGPIPE system郑文彬等:一种用于数据挖掘的动态概念聚类算法169[10] T an ST, Wang TN, Zhao YF. A constrained f init e el em ent method f or modeling cloth def orm ation. Visual Comput er, 1999,15(2):90-99.[11] S un WS, Chen LX. Multi-Statistical Analysis.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94 (i n Chinese).附中文参考文献:[6] 查辉.连续每体实时应用中服务质量的动态监测和控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1999.[8] 姜跃平,汪卫,施伯乐.ECA规则的模型和行为规定理论.软件学报,2003,14(2):190-196. /1000-9825/14/190.htm[11] 孙文爽,陈兰祥.多元统计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中文模板 - 欢迎访问软件学报网站!

中文模板 - 欢迎访问软件学报网站!

©2005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基于加同态公钥密码体制的匿名数字指纹方案*孙中伟+, 冯登国, 武传坤(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100080)An Anonymous Fingerprinting Scheme Based on Additively Homomorphic Public Key CryptosystemSUN Zhong-Wei+, FENG Deng-Guo, WU Chuan-Ku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Institute of Softwar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Phn: +86-10-62555958, E-mail: sunzwcn@Received 2004-09-24; Accepted 2005-07-28Sun ZW, Feng DG, Wu CK. An anonymous fingerprinting scheme based on additively homomorphic public key cryptosystem. Journal of Software, 2005,16(10):1816-1821. DOI: 10.1360/jos161816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nonymous fingerprinting scheme based on the additively homomorphic public key cryptosystems. The proposed fingerprinting scheme enables the merchant to identify the illegal distributors without the help of a trusted third party when he/she finds an illegally redistributed fingerprinted copy. Furthermore, it allows two-party trials, i.e. there is no need for the accused (and possibly innocent) buyer to take part in the dispute resolution protocol and reveal his/her secrets. In addition, the problem of how to construct the anonymous public key and private key pairs is also addressed in the scheme. The securit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is secure for both seller and buyer, and has the properties of anonymity and unlinkability for the buyer.Key words: copyright protection; homomorphic public key cryptosystems; anonymous fingerprinting; two-party trials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同态公钥密码算法的匿名数字指纹方案,并给出了具有匿名功能的公钥和私钥对的具体构造方法,从而使该匿名指纹方案在发现盗版的情况下,销售商不需要第三方的帮助就能鉴别出数字多媒体作品的非法分发者,解决版权纠纷时也不需要购买者参与并提供相关的秘密信息,从而达到实现两方审判的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用户匿名及不可关联、销售商的可保证安全性和用户的可保证安全性等特点.关键词: 版权保护;同态公钥密码体制;匿名指纹;两方审判中图法分类号: TP309文献标识码: A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数字信息已变得越来越便利,但是随之出现的对数字*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s.60273027, 60373039, 90304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the National Grand Fundamental Research 973 Program of China under Grant No.G19990358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作者简介: 孙中伟(1969-),男,湖南益阳人,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媒体信号处理与安全;冯登国(1965-),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与信息安全;武传坤(1964-),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密码学,信息安全.孙中伟 等:基于加同态公钥密码体制的匿名数字指纹方案 1817 多媒体作品的版权保护问题也日显突出.早期,人们通过加密、访问受限等方法保护它们的版权,可一旦恶意的用户获得了这些数据,就无法阻止其进行非法复制.数字水印和数字指纹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通常来讲,数字指纹代表用户以及与该次购买过程有关的信息.通过信号处理的方法,这些信息以不可感知的形式被嵌入到原始媒体数据中.一旦销售商发现有被非法分发的数字多媒体作品,就可以根据提取的指纹信息,找到非法分发该作品的用户.数字指纹方案可以分为3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是对称指纹模式、非对称指纹模式和匿名指纹模式[1].由于匿名指纹模式既能保护用户的隐私,又能使买卖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因此,它成为目前数字多媒体版权保护问题的一个研究热点.自从Pfitzmann 和Waidner 在文献[1]中引入匿名指纹的概念以来,已有许多匿名指纹方案提出[2-4].但是,大多数匿名指纹方案由于基于过于复杂的密码协议而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可行.因此,如何避免使用复杂协议构造匿名数字指纹方案是数字指纹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5].在文献[6]中,Memon 和Wong 利用公钥密码算法的同态性质提出了一种数字多媒体作品的买卖协议,但是,该方案不具备为购买者提供匿名购买的能力,而且在发现非法分发的数字作品时,销售商需要被指控的购买者参与并提供自己的秘密信息才能解决版权纠纷的问题.尽管利用公钥密码算法的同态性质构造匿名指纹方案因其简单实用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7-9],但是,匿名指纹方案与密码协议以及密码算法密切相关,到底如何去构造具有匿名功能的公钥和私钥对,并且保证指纹嵌入的非对称性,仍然是基于同态公钥密码算法的匿名指纹技术没有解决的一个瓶颈问题.例如,Choi 等人在文献[8]中采用了El Gamal 密码算法来构造基于同态公钥密码算法的匿名指纹方案.事实上,该方法是错误的,因为用户和销售商在加密时选取的随机数是不同的.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匿名数字指纹技术的研究.在文献[10]中,Domingo 提出了一种不需要第三方帮助就能鉴别出盗版者的匿名指纹方案,然而,这个方案是基于零知识证明和多方安全计算的.本文在密码算法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态公钥密码体制的加嵌入匿名数字指纹新方案.该匿名指纹方案在销售商发现盗版的情况下,不需要第三方的帮助就能鉴别出数字多媒体作品的非法分发者,解决版权纠纷时也不需要购买者参与并提供相关的秘密信息. 1 同态公钥密码体制对于两个代数结构A 和B ,其中 是A 中的运算,*是B 中的运算,如果A y x ∈∀,,有)()()(y f x f y x f *= ,则映射B A f :称为A 到B 的同态[11].对于公钥加密算法)(⋅E ,如果给定)(x E 和)(y E ,在没有私钥的情况下能够计算出)(y x E ,则称该公钥加密算法具有同态性质.例如,RSA 公钥密码算法具有乘同态性质[12],而Paillier 算法具有加同态性质[13].为了构造一种不需要第三方的帮助就能鉴别出盗版者的匿名指纹方案,这里将采用Bresson 等人提出的公钥密码算法[14],算法描述如下:参数设置:设pq N =,其中p 和q 为素数,且120+=p p ,120+=q q ,而0p 和0q 也为素数,G 为模2N 的二次剩余循环群.密钥生成:随机选择*2N Z ∈α和)](,1[G ord a ∈,并使22m od N g α=,2mod N g h a =,那么公钥为),,(h g N ,而对应的私钥为a .加密:对于明文N Z m ∈,在2N Z 中选择随机数r ,按下列方式计算密文对),(B A :22mod )1(,mod N mN h B N g A r r +== (1)解密:有两种解密方式,其中一种解密方法是已知密钥a ,按下面的公式计算明文: NN A B m a 2mod 1-= (2) 对于明文1m 和2m ,如果使用Bresson 密码算法对它们进行加密,那么其密文分别为),()(111B A m E =和),()(222B A m E =,其中: 21121mod )1(,mod 11N N m h B N g A r r +== (3)1818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2005,16(10) 22222mod )1(,mod 22N N m h B N g A r r +== (4)若定义⊗为两个向量对应分量的乘积,即 ),()()(212121B B A A m E m E =⊗ (5)而 221mod 21N g A A r r +=,22121mod ])(1[21N N m m h B B r r ++=+ (6)因此 )()()(2121m m E m E m E +=⊗(7) 由此可见,Bresson 密码算法具有加同态属性.它与El Gamal 密码算法同态性质的区别是:尽管加密1m 和2m 时选取的随机数完全不同,Bresson 算法仍具有同态性.数字指纹既可以以加嵌入方式嵌入到原始媒体数据中,又可以以乘嵌入方式嵌入到原始媒体数据中,而乘嵌入可以看成是加嵌入的特殊形式[15,16].在原始媒体数据的时/空域或变换域,数字指纹采用加嵌入方式嵌入到原始的媒体数据中,若不考虑感知掩蔽模型,则嵌入规则为n i w x y i i i ,...,1 ,=+= (8) 其中},...,,{21n x x x X =为选取的原始载体序列,},...,,{21n y y y Y =是嵌入指纹后的载体序列,},...,,{21n w w w W =为嵌入的指纹信号.由Bresson 公钥密码算法的同态性质可知:)()()()(i i i i i w E x E w x E y E ⊗=+= (9)2 匿名指纹方案2.1 基本思想提出的匿名指纹方案有4个参与实体:销售商(S )、用户(B )、证书机构(CA)、仲裁者(A ).其中CA 为可信的第三方.该方案包括初始化、指纹嵌入、跟踪与仲裁3个子协议.在初始化协议执行阶段,B 根据购买需求,以真实身份向CA 提出申请,CA 为B 生成假名,并为该次购买行为生成相应的数字指纹.然后,通过指纹嵌入协议,S 将指纹信息嵌入到B 所购买的媒体数据中,并将带有指纹的媒体数据发送给用户.尽管由S 实施指纹的嵌入操作,由于采用了同态公钥密码算法,S 并不知道嵌入到媒体数据中的指纹的具体内容.一旦发现了非法复制的媒体数据,即可启动跟踪与仲裁子协议,使得S 在不需要第三方帮助的情况下能够找到非法分发者.如果被指控的购买用户B 否认其非法分发行为,设计的匿名指纹方案使A 在没有购买用户B 参与的情况下,只需S 提供的证据就可以作出B 是否无辜的公正仲裁.2.2 具体方案假设参与各方具备执行协议所需的加密和解密以及签名和验证签名的能力.CA 规定了一个为参与各方认可的针对数字指纹的编码和解码规则.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可使用密码学中常规的数字签名机制,但是为了发送加密信息给用户B ,参与者需要使用Bresson 密码算法对明文信息进行加密,对应于B 真实身份的公钥为),,(B h g N .2.2.1 初始化协议初始化协议是用户B 和证书机构CA 之间执行的双方协议,即B 向CA 提出申请,CA 为B 生成匿名身份并提供嵌入到媒体数据中的指纹.(1) B 以真实身份向CA 提交描述该次购买行为的电子订单text ,以及对该电子订单的签名)(text sign B .(2) CA 验证B 对电子订单的签名,若检验失败,协议终止;否则,CA 根据Bresson 公钥密码算法的设置选择秘密的随机数*B sk ,并计算2*mod *N g h B sk B =,同时选择FP ,使得B Bh FP h =⋅*. (3) CA 对FP 作分组编码预处理得到},...,,{21m fp fp fp P F =',其中m 为分组数.选择},...,,{21m r r r R =作为加密用的随机数,以),,(*B h g N 作为B 的匿名公钥*B pk 对P F '的元素分别进行加密,即),({)(1**fp E P F E B B pk pk =' )}(),...,(**2m pk pk fp E fp E BB .同时,对R 中的元素i r 进行同样的编码得到R ',其中},...,,{21im i i i r r r r ='.将R '的元素加密孙中伟 等:基于加同态公钥密码体制的匿名数字指纹方案1819并与)(*P F E B pk '级连,则 )}()...(),...,(),...,(),(),...,(),({)||(********111121mm pk m pk m pk pk m pk pk pk pk r E r E r E r E fp E fp E fp E R P F E BB B B B B B B ='' (10) (4) CA 将*B sk ,text ,*B pk ,)||(*R P F E B pk ''以及CA 签名的)(*B CA sk sign 和))||(,,(**R P F E pk text sign Bpk B CA ''发送给B .其中*B pk 既是B 的假名,同时又作为他的匿名公钥,对应的私钥为*B sk ;而R P F ''||则将被用作指纹(因为关于FP 和R 的编码与解码规则为指纹方案中的各方所知,因此,知道FP 和R 与知道P F '和R '本质上是等价的).对于每次购买行为,通过执行初始化协议,B 可获得不同的假名和相应的指纹.2.2.2 指纹嵌入协议(1) B 将text ,*B pk ,)||(*R P F E B pk ''和))||(,,(**CA R P F E pk text sign Bpk B ''发送给S .S 验证收到信息的真实性.如果验证通过,则继续下一步;否则,协议终止.(2) S 产生一个用来标示该次交易的指纹V ,并由密钥控制将它嵌入到B 将要购买的原始媒体数据X 中,得到V X X +='.(3) S 将置乱函数σ作用于)||(*R P F E Bpk '',因为对P F '的加密是对它的元素分别加密,所以 ))||(())||((**R P F E R P F E B B pk pk ''=''σσ (11)(4) S 用*B pk 对X '进行加密得到)(*X E Bpk ',尽管CA 已经用B 的匿名公钥*B pk 对R P F ''||进行了加密,S 得到的只是)||(*R P F E Bpk '',由式(9)可知,S 在加密的情况下仍可按下式完成)||(R P F ''σ的嵌入: ))||(())||(()())||(()()(******R P F X E R P F E X E R P F E X E X E B B B B B B pk pk pk pk pk pk ''+'=''⊗'=''⊗'=''σσσ (12)(5) S 将)(*X E B pk ''发送给B ,同时以V 为索引,将text ,*B pk ,)||(*R P F E B pk '',σ和))||(,,(**CA R P F E pk text sign Bpk B ''作为发行记录保存起来.(6) B 用私钥*B sk 解密)(*X E Bpk '',得到加了数字指纹的媒体数据,即)||()||())((**R P F V X R P F X X X E D B B pk sk ''++=''+'=''=''σσ (13)2.2.3 跟踪与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是销售商S 、用户B 和仲裁者A 三方之间执行的协议.销售商S 一旦发现有X 的非法分发拷贝,便执行以下步骤:(1) S 提取V 和)||(R P F ''σ.若提取失败,协议终止;否则,销售商S 将置乱逆函数作用于)||(R P F ''σ,获得指纹R P F ''||,对它们进行解码,得到FP 和R .(2) S 以V 作为索引,在自己的销售记录中找到对应*B pk ,计算B Bh FP h =⋅*,并由此确定公钥),,(B h g N 的拥有者为非法分发用户.当用户B 否认他的非法分发行为时,销售商向仲裁者A 提供B 是非法分发者的相应证据,由A 作出B 是否无辜的权威性结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协议继续执行如下步骤:(3) S 将盗版证据text ,*B pk ,)||(*R P F E B pk '',))||(,,(**CA R P F E pk text sign Bpk B '',P F ',R ',σ和),,(B h g N 提交给A . (4) A 首先验证))||(,,(**CA R P F E pk text sign Bpk B ''的有效性,然后验证由S 提供的非法拷贝中确实存在)||(R P F ''σ.如果条件成立,则继续下一步;否则,协议终止.A 对R P F ''||进行解码得到FP 和R ,并根据Bresson 密码算法用*B pk 和R 对P F '进行加密.如果加密结果与由CA 签名的加密结果一致,且B Bh FP y =⋅*成立,则A 认为B 是非法分发者;否则A 认为B 是无辜的. 3 安全性分析一个匿名指纹系统对数字多媒体的购买者来讲,应该满足其购买行为的匿名和不可关联,并且销售商无法诬陷购买者.而对销售商来讲,一旦发现有非法分发的数字作品,销售商根据该数字作品能够追踪到非法分发的用户,并且提供该用户是非法分发者的充分证据.1820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2005,16(10)3.1 用户的匿名及不可关联 在给出的匿名指纹方案中,对于每次购买行为,用户B 使用了匿名的公钥/私钥对,由于CA 是可信的第三方,不会与销售商S 进行合谋.根据匿名指纹协议,销售商S 知道用户B 的假名*B pk ,*B pk 中的*B h 通过等式B B h FP h =⋅*与B 的非匿名公钥联系起来.尽管关于FP 的编码和解码规则是公开的,但是已经对FP 的编码结果P F '进行了加密,S 得到的只是)(*P F E Bpk ',由此可见,用户购买行为的匿名性能够得到保证. 另外,只要用户B 需要购买某个数字多媒体作品,初始化协议都会被执行一次,从而为B 产生一对用于该次交易的匿名公钥/私钥对,因此,无法通过两个数字多媒体作品来判断购买的是否属于同一个人,也就满足不可关联的要求.3.2 销售商的安全性如果所采用的签名体制是安全的,那么恶意的用户B 无法修改或替换由证书机构CA 产生的数字指纹.销售商S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数字作品中嵌入了V 和)||'(R FP 'σ,尽管B 能用*B sk 解密)||'(*R FP E Bpk '而获得数字指纹R P F ''||,但不能移去R P F ''||,因为他不知道由密钥控制的指纹嵌入位置,也不知道销售商对W 进行的置乱)(⋅σ.电子订单text 规定了该次交易,而)||'(*R FP E Bpk '和*B pk 的绑定使用使得B 无法利用以前申请的匿名身份或指纹对它们进行替代使之不匹配.如果S 发现了非法分发的数字作品,那么只要提取数字指纹,他就可以追踪到非法分发的用户B .而B 也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驳,因为指纹嵌入是在加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只有用户B 能够解密并获得带指纹的数字作品X ''.3.3 用户的安全性如果用户B 并没有非法分发其所购买的媒体数据,销售商S 为了伪造带有某一指纹R P F ''||的数字多媒体作品,销售商S 要么知道*B sk ,以便解密)||(*R P F E Bpk '';要么S 直接得到B 的指纹FP 和R .由于证书机构CA 是可信的第三方,而由)||(*R P F E Bpk ''求FP 和R 是一个基于离散对数的难题.因而销售商S 得不到用户B 的指纹,也就无法伪造用户B 所购买的多媒体作品.另一种情况是,S 想诬陷用户B ,而B 可能从未与S 有过交易.S 的做法是她从公钥字典中找到用户B 所对应的B h ,然后她在自己保存的销售记录中任意选择匿名购买用户B '所对应的匿名身份*B pk '和)||(*R P F E B pk ''',并由B B h FP h =⋅'*计算出由她本人伪造的指纹B FP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用户B 一定会否认这种指控,尽管他无法提供自己是无辜的证据.这必然需要仲裁者A 作最后的裁决.Bresson 加密算法属于非确定性加密,因此S 还需要伪造加密P F '所选择的随机数R .仲裁者A 在应用B '的*B pk '和伪造的R 加密伪造的P F '之后,会发现结果与由CA签名的加密结果不一致,A 将会作出B 是无辜的裁决.4 结束语本文在密码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态公钥密码算法的匿名指纹方案.该方案既隐匿了用户的身份,又保证了嵌有指纹的数字媒体对销售商是不可见的.同时给出了具有匿名功能的公钥/私钥对的具体构造,从而使该方案在发现非法分发的拷贝的情况下,使销售商不需要第三方的帮助就能鉴别出数字多媒体的非法分发者,解决版权纠纷时也不需要购买者提供相关的秘密信息以证明自己.本文构造出的匿名指纹方案避免了常见的匿名指纹方案中,如安全多方计算或零知识证明等过于复杂的密码协议的使用,从而使协议的实现变得简单.本文提出的方案也容易与感知掩蔽模型结合,从而提高数字指纹的鲁棒性.本文没有设立独立运行的注册机构RA,因为在PKI 体系结构中已经指出,可以把注册管理的职能由CA 来完成.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协议中引入的参与实体越多,效率就越低,而且实体之间因为存在合谋的问题而使方案变得不安全.由于CA 是可信的第三方,由此可见,本文给出的方案不存在参与实体之间的合谋问题.当然,该方案也很容易扩展到有RA 的情况.不过,本文没有考虑多个用户之间的合谋问题,这涉及到数字指纹的纠错编码等问题.它们本质上属于叛逆者追踪(traitor tracing)的研究范畴.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孙中伟等:基于加同态公钥密码体制的匿名数字指纹方案1821致谢张振峰博士对本文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感谢对本文工作给予支持和建议的其他同行.References:[1] Pfitzmann B, Waidner M. Anonymous fingerprinting. In: Walter F, ed. Eurocrypt’97. LNCS 1233,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97.88-102.[2] Domingo-Ferrer J. Anonymous fingerprinting based on committed oblivious tranfer. In: Imai H, Zheng Y, eds. PKC’99. LNCS1560,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99. 43-52.[3] Chung C, Choi S, Choi Y, Won D. Efficient anonymous fingerprinting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with improved automaticidentification of redistributors. In: Won D, ed.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ryptology—ICISC 2000. LNCS 2015,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0. 221-234.[4] Camenisch J. Efficient anonymous fingerprinting with group signatures. In: Okamoto T, ed. Advances in Cryptology—Asiacrypt2000. LNCS 1976,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0. 415-428.[5] LüSW, Wang Y, Liu ZH. Asymmetric fingerprinting. In: Proc. of the 4th China Information Hiding Workshop. Beijing: ChinaMechine Press, 2002. 105-111 (in Chinese).[6] Memon N, Wong PW. A Buyer-Seller watermarking protocol. 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01,10(4):643-649.[7] Ju HS, Kim HJ, Lee DH, Lim JI. An anonymous Buyer-Seller watermarking protocol with anonymity control. In: Lee PJ, Lim CH,eds. ICISC 2002. LNCS 2587,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2. 421-432.[8] Choi JG, Sakurai K, Park JH. Does it need trusted third party? Design of Buyer-Seller watermarking protocol without trusted thirdparty. In: Zhou J, Yung M, Han Y, eds. Applied C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 2003. LNCS 2846,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3. 265-279.[9] Goi B, Phan RC, Yang Y, Bao F, Deng RH, Siddiqi MU. Cryptanalysis of two anonymous Buyer-Seller watermarking protocolsand an improvement for true anonymity. In: Jakobsson M, Yung M, Zhou J, eds. Applied C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 2004.LNCS 3089,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4. 369-382.[10] Domingo-Ferrer J. Anonymous fingerprinting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with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redistributors. ElectronicsLetters, 1998,34(13):1303-1304.[11] Mao W. Modern Cryptograph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Jersy: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3.[12] Schneinier B. Applied Cryptography: Protocols, Algorithms, and Source Code in C.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6.[13] Paillier P. Public-Key cryptosystems based on composite degree residuosity classes. In: Stern J, ed. Eurocrypt’99. LNCS 1592.Berlin: Springer-Verlag, 1999. 223-238.[14] Bresson E, Catalano D, Pointcheval D. A simple public key cryptosystem with a double trapdoor decryption mechanism and itsapplications. In: Laih CS, ed. Aciacrypt 2003. LNCS 2894,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3. 37-54.[15] Langelaar G, Setyawan I, Lagendijk R. Watermarking digital image and video data.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2000,17(9):20-46.[16] Cox I, Kilian J, Leighton T, Shammoon T. Secure spread spectrum watermarking for multimedia, 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1997,6(12):1673-1687.附中文参考文献:[5] 吕述望,王彦,刘振华.非对称数字指纹技术.见:全国第4届信息隐藏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05-111.。

软件学报(Ruanjian Xuebao)

软件学报(Ruanjian Xuebao)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软件学报(Ruanjian Xuebao)第20卷第3期2009年3月目次理论计算机科学描述逻辑εLN循环术语集的不动点语义及推理··············· 蒋运承王驹史忠植汤庸(477) 描述逻辑µALCQO的语义及推理··································· 蒋运承王驹汤庸邓培民(491) Petri网的步问题研究········································ 潘理赵卫东王志成周新民柳先辉(505) 逻辑系统NMG的满足性和紧致性····························································· 周红军王国俊(515) 系统软件与软件工程软件过程建模方法研究································································· 李明树杨秋松翟健(524) 随机QoS感知的可靠Web服务组合································· 范小芹蒋昌俊王俊丽庞善臣(546) 一种用于软件过程建模的适应性Agent协商······ 黎巎李明树王青赵琛杜栓柱(557) 基础软件平台质量评估······································ 兰雨晴赵同高静接卉金茂忠(567) 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的语义Web服务组合算法······················· 李祯杨放春苏森(583) 重构C++程序物理设计(英文) ······································· 周天琳史亮徐宝文周毓明(597)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QoS区分的自适应p-Persistent MAC算法对信道利用率的动态优化··············································· ········································································ 白翔毛玉明甦冷鹏毛建兵谢军(608) 防范前缀劫持的互联网注册机制··················································· 刘欣朱培栋彭宇行(620) 基于自适应随机行走的可扩展无偏抽样方法··································· 符永铨王意洁周婧(630) 公平的有向传感器网络方向优化和节点调度算法···························· 温俊蒋杰窦文华(644) 一种结构化P2P协议中的自适应负载均衡方法················ 熊伟谢冬青焦炳旺刘洁(660) 面向智能空间的位置感知方法研究··································· 明亮赵刚谢桂海王春雷(671) 一种基于分组密码的hash函数(英文) ············································ 林品吴文玲武传坤(682) 可证安全的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英文) ········································· 陈虎张福泰宋如顺(692) 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秋季植物叶子表观的模拟································· 迟小羽盛斌杨猛陈彦云吴恩华(702) 支持外观属性保持的三维网格模型简化·········································· 卢威曾定浩潘金贵(713) 基于特征点的三维人脸形变模型·································································· 龚勋王国胤(724) 基于概率模型的高动态范围图像色调映射·········· 宋明黎王慧琼陈纯叶秀清顾伟康(734) 操作系统477~778一种基于补偿代价的长事务调度算法············································· 朱锐郭长国王怀民(744) 一种细粒度高效多版本文件系统···················································· 向小佳舒继武郑纬民(754) 集群软件无线电系统中实时信号处理调度研究············································· 朱晓敏陆佩忠(766) 《软件学报》投稿指南 ···································································································································································· (封三)期刊基本参数:CN11-2560/TP*1990*m*16*302*zh+en*P*¥36*2009*25*2009-03Journal of Software V ol.20, No.3 Mar. 2009ContentsTHEORETOCAL COMPUTER SCIENCE477 Fixpoint Semantics and Reasoning of Terminological Cycles in Description Logic εLNJIANG Yun-Cheng, WANG Ju, SHI Zhong-Zhi, TANG Yong491 Semantics and Reasoning of Description Logic µALCQOJIANG Yun-Cheng, WANG Ju, TANG Yong, DENG Pei-Min505 On the Step Problem for Petri NetsPAN Li, ZHAO Wei-Dong, WANG Zhi-Cheng, ZHOU Xin-Min, LIU Xian-Hui515 Satisfiability and Compactness of NMG-Logic SystemZHOU Hong-Jun, WANG Guo-JunSYSTEM SOFTWAR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524 Systematic Review of Software Process Modeling and AnalysisLI Ming-Shu, YANG Qiu-Song, ZHAI Jian546 Random-QoS-Aware Reliable Web Service CompositionFAN Xiao-Qin, JIANG Chang-Jun, WANG Jun-Li, PANG Shan-Chen557 Adaptive Agent Negotiation for Software Process ModelingLI Nao, LI Ming-Shu, WANG Qing, ZHAO Chen, DU Shuan-Zhu567 Quality Evaluation of Foundational Software PlatformLAN Yu-Qing, ZHAO Tong, GAO Jing, JIE Hui, JIN Mao-Zhong583 Fuzzy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Based Algorithm for Semantic Web Service Composition LI Zhen, YANG Fang-Chun, SU Sen597 Refactoring C++ Programs PhysicallyZHOU Tian-Lin, SHI Liang, XU Bao-Wen, ZHOU Yu-MingCOMPUTER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608 QoS Differentiation Based Adaptive p-Persistent MAC Scheme for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the Channel UtilizationBAI Xiang, MAO Yu-Ming, LENG Su-Peng, MAO Jian-Bing, XIE Jun620 Internet Registry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Prefix HijacksLIU Xin, ZHU Pei-Dong, PENG Yu-Xing630 A Scalable Unbiased Sampling Method Based on Multi-Peer Adaptive Random WalkFU Yong-Quan, WANG Yi-Jie, ZHOU Jing644 Equitable Direction Optimizing and Node Scheduling for Coverage in Directional Sensor Networks WEN Jun, JIANG Jie, DOU Wen-Hua660 Self-Adaptive Load Balancing Method in Structured P2P ProtocolXIONG Wei, XIE Dong-Qing, JIAO Bing-Wang, LIU Jie671 Research on Smart Space Oriented Location Awareness MethodMING Liang, ZHAO Gang, XIE Gui-Hai, WANG Chun-Lei682 Hash Functions Based on Block CiphersLIN Pin, WU Wen-Ling, WU Chuan-Kun692 Certificateless Proxy Signature Scheme with Provable SecurityCHEN Hu, ZHANG Fu-Tai, SONG Ru-ShunCOMPUTER GRAPHICS AND COMPUTER AIDED DESIGN702 Simulation of Autumn LeavesCHI Xiao-Yu, SHENG Bin, YANG Meng, CHEN Yan-Yun, WU En-Hua713 Mesh Simplification for 3D Models with Feature-PreservingLU Wei, ZENG Ding-Hao, PAN Jin-Gui724 3D Face Deformable Model Based on Feature PointsGONG Xun, WANG Guo-Yin734 Tone Mapping for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Using a Probabilistic ModelSONG Ming-Li, WANG Hui-Qiong, CHEN Chun, YE Xiu-Qing, GU Wei-KangOPERATING SYSTEM744 A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Long Duration Transaction Based on Cost of CompensationZHU Rui, GUO Chang-Guo, WANG Huai-Min754 An Efficient Fine Granularity Multi-Version File SystemXIANG Xiao-Jia, SHU Ji-Wu, ZHENG Wei-Min766 Scheduling of Real-Time Signal Processing in Cluster-Based Software Radio SystemsZHU Xiao-Min, LU Pei-Zhong©Copyright 2009, Institute of Softwar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Institute of Softwar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软件学报模板公式

软件学报模板公式

软件学报模板公式
根据《软件学报》的模板要求,公式需要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排版:
1. 公式居中排版,并用序号进行标注,例如:
(1)
f(x) = a + b (Equation 1)
2. 公式的序号需要与文中的引用一致,并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

3. 公式的文本说明需要放在公式后面,与公式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例如:
(1)
f(x) = a + b (Equation 1)
其中,f(x)表示函数值,a和b表示常数。

4. 公式中的变量需要使用斜体字体进行书写。

以上是《软件学报》模板要求中关于公式的基本规则,具体的排版细节还需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调整。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模板信息,建议参考《软件学报》官网或联系编辑部进行咨询。

软件学报

软件学报

V ol.14, No.3 ©2003 Journal of Software 软 件 学 报 1000-9825/2003/14(03)0369 基于混合粒度冲突检测的事务工作流调度算法∗丁 柯+, 魏 峻, 冯玉琳(中国科学院 软件研究所 计算机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0)(中国科学院 软件研究所 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北京 100080) A Scheduling Protocol for Transactional Workflows Based on Mix-Grained Conflict DetectionDING Ke +, WEI Jun, FENG Yu-Lin(Key Laboratory for Computer Science, Institute of Softwar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 (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nter, Institute of Softwar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Phn: 86-10-62630989 ext 203, E-mail: dingke@; dingke@Received 2002-01-15; Accepted 2002-05-13Ding K, Wei J, Feng YL. A scheduling protocol for transactional workflows based on mix-grained conflict detection. Journal of Software , 2003,14(3):369~375.Abstract : A transactional workflow is composed of traditional flat transactions, and its execution has relaxed transactional atomicity. Due to different t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actions, only one workflow is allowed to execute non-compensatable transactions with current scheduling protocols. In this paper, two granularities of conflict based on transaction classes and transaction instances are defined, and a scheduling protocol by using both granularities of conflict detection is proposed. Besides generating serializable and recoverable schedules, this method provides a higher degree of concurrency in following two ways. On the one hand, the fine-grained locking mechanism based on transaction instances is used to reduce conflict possibility among concurrent workflow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arse-grained conflict mechanism based on transaction classes is used to predict future conflict among workflows, multiple workflows are therefore allowed to execute non-compensatable transactions if they will not conflict in predicated future execution.Key words : transactional workflow; concurrency control; recovery; scheduling protocol; locking granularity摘 要: 事务工作流由若干个平面事务组成,其执行满足松弛原子性.由于组成事务工作流的平面事务具有不同的完成特性,为了防止不可串行化的执行,现有的调度算法通常只允许一个活动工作流执行不可补偿事务,这大大限制了并发度.定义了基于事务类型和事务实例两种粒度的冲突关系,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这两种粒度冲突检测的调度算法,保证了并发事务工作流的可串行化和可恢复执行.该算法从两个方面提高了并发度:一方面通∗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698330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the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s.2001AA113010, 2001AA41402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973 Program of China under Grant No.G199903580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第一作者简介: 丁柯(1975-),男,江西南昌人,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布式计算,分布事务处理技术.370 Journal of Software软件学报2003,14(3)过事务实例之间(细粒度)的冲突检测减少了工作流冲突的概率;另一方面通过事务类型之间(粗粒度)的冲突预测,允许多个将来不冲突的工作流执行不可补偿事务.关键词:事务工作流;并发控制;恢复;调度算法;锁粒度中图法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工作流是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任务组成的过程,它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定义、执行并监控的业务过程[1].为了使计算机能够支持业务过程,就要分析业务过程,抽象出业务过程的本质特征,并使用一种计算机可处理的方式表示,其结果称为过程模型.某些应用领域的业务过程计算机自动化往往要求其中的某一个工作流作为一个整体要么正确提交,要么回滚结束,也就是说,工作流具有事务特性.于是提出了事务工作流(transactional workflow)的概念[2],即一个事务工作流的执行将系统从一个一致性状态转换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事务工作流由平面事务组合形成,其执行满足松弛原子性(relaxed atomicity)[3].由于某些平面事务不具有可补偿性(compensatability),因此一旦执行了这种平面事务,事务工作流将不能全局回滚.如果两个并发的事务工作流均执行了不可补偿的事务,并在随后的执行中产生循环冲突(详见本文第2.1节),那么系统就不能保证可串行化的调度,并且也不能回滚这两个事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现有的调度算法只允许最多一个事务工作流执行不可补偿事务,因而极大地影响了并发度[4].本文利用两种不同粒度的冲突检测机制来解决循环冲突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工作流执行的并发度.一方面,我们利用事务实例之间细粒度的冲突检测来减少工作流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通过预测事务工作流将要执行的事务类型集合,并利用事务类型之间粗粒度的冲突检测来判断两个工作流是否会在将来发生冲突.本文第1节给出事务工作流模型,定义了在事务类型和事务实例上两种粒度的冲突关系,并形式化地定义了工作流的结构和执行.第2节首先分析循环冲突问题,然后提出基于混合粒度冲突检测的事务工作流调度算法.第3节是本文工作和其他相关工作的比较.最后是小结.1 事务工作流模型我们考虑的事务工作流采用两层系统模型,这两个层次分别解决业务过程需求中的不同问题.系统的底层提供具有严格ACID特性的平面事务,这些平面事务之间相互隔离.系统的高层提供具有松弛事务特性的事务工作流.对这些事务工作流而言,平面事务是黑盒方式的基本构造块[3].事务工作流具有松弛事务特性,这是因为它放松了ACID平面事务的隔离性和原子性.由于业务过程之间需要协作,因此每个平面事务的执行效果在它提交后就对其他事务工作流可见,而无须等到工作流结束以后.工作流的回滚则根据应用语义,通过补偿事务(compensation transaction)来消除已提交事务的更新.1.1 事务类型和事务实例事务工作流的基本活动是事务.事务通常由一组操作组成,这些操作的组合模式实际代表了某种事务类型,而事务类型的某次具体执行则被称为一个事务实例.事务实例由事务类型和具体的输入参数组成.设T是一个事务类型,t(a1,...,a r)是T的一个实例,其中a1,…,a r是输入参数.在不产生歧义的情况下,事务实例t(a1,...,a r)可简写成t.设T*={t1,t2,t3,…}是所有事务实例组成的集合.下面我们给出事务的可补偿性和可重复性的严格定义.定义1. 设σ=〈t1t2t3…t k〉是一个事务序列,其中t i∈T*.如果对T*上的所有事务序列α和β,串连的事务序列〈ασβ〉和〈αβ〉的执行效果相同,那么称事务序列σ是无影响的(effect-free).定义2. 对事务类型T的任何实例t(a1,...,a r)∈ T*,如果存在另一个事务类型T−1和它的实例t−1(a1,…,a r)∈T*,使得事务序列σ=〈t t−1〉是无影响的,则称T−1是T的补偿事务类型,并称T是可补偿的(compensatable);否则称T 是不可补偿的.为了能够形式化地定义可重复事务,我们用t(n)来表示事务t的第n次执行.定义3. 对事务类型T的任何实例t∈T*,如果存在一个正整数m∈N,即使对所有的1≤j<m,t(j)都被放弃,t(m)仍能确保提交,则T是可重复的(retriable).丁柯 等:基于混合粒度冲突检测的事务工作流调度算法 371为了保证事务的可补偿性,任何补偿事务类型T −1必须是可重复的.如果事务类型T 是可补偿的/可重复的,我们称其事务实例也是可补偿的/可重复的.1.2 事务工作流的结构基本活动通过若干控制结构可组合成复合活动.事务工作流本身就是一个复合活动.事务工作流使用的控制结构包括顺序、并行、条件、优先和循环结构:A =T |(A 1→A 2)|(A 1║A 2)|(A 1▷A 2)|(cond ?A 1:A 2)|(cond [A 1]),其中T 是基本活动,即事务类型,A ,A 1和A 2是(复合)活动,cond 是条件谓词.A 1→A 2表示顺序结构,首先执行A 1然后再执行A 2.A 1║A 2表示并行结构,两个并行分支分别执行A 1和A 2.A 1▷A 2表示优先结构,它提供了一种向前恢复机制,在执行过程中总是试图先执行A 1,若A 1执行失败,则执行A 2,进行向前恢复.条件结构(cond ?A 1:A 2)由一个条件谓词cond 和两个互斥执行分支组成,当cond 为真时执行A 1,否则执行A 2.循环结构(cond [A 1])表示当条件谓词cond 为真时,反复执行循环体A 1.下面是一个事务工作流结构表达式的例子,其对应的图示如图1所示.图1 一个事务工作流的例子 例1:(cond 1?T A :T B )→((T C ║T D )▷T E )→(cond 2[T F →T G ]).1.3 事务工作流的执行和调度事务工作流的执行是按照事务工作流的结构定义,依次执行其中的事务直至结束.事务工作流的执行也称为事务工作流的一个实例.定义4. 事务工作流的执行是一个二元组P i =(T i ,ϕi ),其中T i ⊆T *是一个事务实例集合,≪i 是定义在T i 上的偏序关系≪i ⊆T i ×T i ,表示事务的执行次序:t 1≪i t 2当且仅当t 1在t 2之前执行.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事务工作流和事务工作流的执行在下文代表同一含义.我们分别用a i 和c i 来标记事务工作流P i 的放弃和提交.定义5. 两个事务实例t i ,t j ∈T *,如果对T *上的任意事务序列α和β,都有事务序列〈α t i t j β〉的执行效果和〈α t j t i β〉的执行效果相同,那么事务实例t i 和t j 是可交换的;否则称这两个事务实例是不可交换的或者冲突的,记作t i conf t j .若事务t i 和t j 是冲突的,那么对任何α,β∈{−1,1}的组合,均有t i α conf t j β.类似地,如果事务t i 和t j 是可交换的,那么对任何α,β∈{−1,1}的组合,t i α和t j β均可交换.定义6. 两个事务类型T i 和T j ,如果存在T i 的实例t i 和T j 的实例t j ,有t i conf t j ,那么事务类型T i 和T j 是冲突的,记作T i conf T j .如果两个事务类型T i 和T j 的任何实例都不冲突,那么称T i 和T j 不冲突.至此,我们分别基于事务类型和事务实例定义了两种粒度的冲突关系.定义7. 事务工作流的调度S 是一个三元组(P S ,T S ,≪S ),其中P S ={P 1,…,P n }是一个事务工作流执行的集合,其中T S ⊆T *是P S 中工作流执行的事务实例集合,≪S 是定义在T S 上的偏序关系,有≪S⊆T S ×T S .偏序≪S 满足下面两个 条件:(1) ∀P i :≪i ⊆≪S ,并且(2) ∀(t i ∈P i ,t j ∈P j ),i ≠j ,且t i conf t j ,那么或者t i ≪S t j 或者t j ≪S t i .1.4 可串行化和可恢复调度定义8. 如果下面条件成立,则事务工作流的调度S 和S ′是等价的:(1) S 和S ′定义在同样的事务工作流集合上,即P S =P S ′且T S =T S ′;372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2003,14(3)(2) S 和S ′对冲突事务的偏序是一致的,即如果t i 和t j 是调度S 中的冲突事务,且t i ≪S t j ,则有t i ≪S ′ t j .定义9. 如果事务工作流的调度S 等价于某个串行的调度S ′,则称S 是可串行化的.定义10. 设t i 是事务工作流的执行P i =(T i ,≪i )的一个可补偿事务,即t i ∈T i ,不可补偿事务t i *被称为t i 的下一个不可返回点(next-point-of-no-return),如果t i ≪i t i *,并且不存在不可补偿事务t i ′使得t i ≪i t i ′≪i t i *成立;若不存在这样的事务,则c i 是t i 的下一个不可返回点.定义11. 如果对调度S 中的任何两个冲突事务t i ∈P i 和t j ∈P j ,t i 是可补偿事务且t i ≪S t j ,若下面条件成立,则S 是可恢复的:(1) t i −1≪S t j 或者t i *≪S t j ,其中t i *是t i 的下一个不可返回点事务;(2) 如果t j 是可补偿的并且t j *∈S ,那么必然有t i *≪S t j *,其中t j *是t j 的下一个不可返回点事务;(3) 如果t j 是不可补偿的,那么必然有t i *≪S t j .直观上来说,如果t i conf t j 且t i ≪S t j ,那么P j 的执行效果受P i 影响.可恢复调度要求一个事务工作流必须在影响它的其他事务工作流提交之后才能提交.一旦某个事务工作流执行了不可补偿事务,那么它就进入完成状态,它之前的补偿操作t 不能再被补偿,因此与t 冲突的事务也不能再被补偿.2 事务工作流的调度算法2.1 循环冲突问题如果允许两个不同事务工作流都执行不可补偿事务,那么可能产生不可串行化的调度.假设t i 1,t i ∈P i 和t j 1,t j ∈P j ,t i 和t j 是不可补偿事务,在调度S 中有t i 1≪S t i 和t j 1≪S t j .如果t i 2和t j 2分别是P i 和P j 接下去要执行的事务(即t i ≪i t i 2和t j ≪j t j 2),并且t i 1 conf t j 2和t j 1 conf t i 2,那么就出现了一个循环冲突(如图2所示,其中箭头表示事务的执行次序,虚线表示事务冲突),S 将不能满足可串行化,并且也不能恢复.正是由于这个问题,为了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目前的解决方法是一次只让一个事务工作流进入完成状态[4]. j 2j j 1t i t i t i Fig.2 The cyclic conflict problem 图2 循环冲突问题2.2 基于混合粒度冲突检测的调度循环冲突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不能预测工作流将来的执行情况,因此只能采用最保守的方法来避免循环冲突的发生.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是预测事务工作流将来的执行情况.如果两个工作流将来不会发生冲突,那么它们可以安全地执行不可补偿事务,这也是我们开发的调度算法的基本出发点.2.2.1 事务实例锁和后继事务类型集每当执行某个事务实例时,工作流必须首先获取一个实例锁.事务实例t 的实例锁用lt 表示.如果事务实例t i 和t j 冲突,那么我们称实例锁lt i 和lt j 冲突,同样记作lt i conf lt j .在事务工作流P i 的执行过程中,始终维护两个集合:事务实例锁集LS i 和后继事务类型集FS i ,其中LS i 用来记录目前P i 获取的所有事务实例锁,FS i 表示P i 将要执行的事务类型集.随着事务工作流P i 的执行,LS i 不断变大,而FS i 不断变小.当P i 准备提交时,FS i =∅.根据事务实例锁集和后继事务类型集,我们可以判断两个工作流是否会在将来产生冲突.工作流P i 和P j 将来不冲突的充分条件是:(1) P i 已执行的事务类型与P j 将要执行的事务类型不冲突;(2) P j 已执行的事务类型与P i 将要执行的事务类型不冲突;(3) P i 将要执行的事务类型和P j 将要执行的事务类型不冲突.因此有下面的引理1.引理1. 事务工作流P i 和P j 在将来不产生冲突的充分条件是:∀lt i ∈LS i ,T j ∈FS j :¬(T i conf T j ),其中T i 是t i 的事务类型;并且(1) (2) (3) ∀lt j ∈LS j ,T i ∈FS i :¬(T i conf T j ),其中T j 是t j 的事务类型;并且∀T i ∈FS i ,T j ∈FS j :¬(T i conf T j ).为了实现事务实例之间的冲突检测,系统按照事务类型来组织冲突矩阵CON ,其中每个CON (i ,j )存放了一丁柯 等:基于混合粒度冲突检测的事务工作流调度算法 373 个返回值为布尔值的冲突检测函数conflict ij (a 1,...,a r ,b 1,...,b s ),用来判断事务类型T i 的实例t i (a 1,...,a r )和事务类型T j 的实例t j (b 1,...,b s )是否冲突.例如对银行帐户的存款事务deposit (account 1,amount 1)和取款事务withdraw (account 2,amount 2)而言,它们的冲突函数conflict (account 1,amount 1,account 2,amount 2)判断两者访问的帐户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返回TRUE 表示实例冲突,否则返回FALSE 表示不冲突.另外,如果两个事务类型T i 和T j 相互不冲突,那么CON (i ,j )存放常量FALSE;如果T i 和T j 的所有实例都相互冲突,那么CON (i ,j )存放常量TRUE.对引理1而言,当CON (i ,j )存放常量FALSE 时,¬(T i conf T j )取真值.2.2.2 后继事务类型集的构造在每执行一个事务实例之后,事务工作流的后继事务类型集就需要更新.本节给出后继事务类型集的计算方法.后继事务类型集的计算通过对事务工作流的结构进行分析而完成. CS ={T C ,T D ,T E }FS ={T F ,T G } CS ={T F ,T G } FS ={ } CS ={T C ,T D }FS ={T F ,T G }→{T F ,T G }CS ={T F ,T G } FS ={T F ,T G } CS ={T A ,T B }FS ={T C ,T D ,T E ,T F ,T G }CS ={T C ,T D ,T E ,T F ,T G } FS ={ } CS ={T A ,T B ,T C ,T D ,T E ,T F ,T G } FS ={ } T D T C T E ║{T C ,T D ,T E ,T F ,T G } {T C ,T D ,T E ,T F ,T G } T B T G ?T F → [ ] ▷→T A 事务工作流的结构可以用一个树来表示,例如第1.2节中的例1可以用图3来表示.树的叶结点是事务类型,其他结点代表各种控制结构.每个结点有两个属性:CS 和FS .CS 表示以该结点为根的子树中包含的所有事务类型集,FS 表示执行完该结点为根的子树后还要执行的事务类型集.那么,叶结点的FS 就是我们关心的后继事务类型集.CS 集合的构造通过后序遍历树即可获得:任何一个结点的CS 是其子结点CS 的并集;而叶结点的CS 是它本身.而FS 通过先序遍历树获取.树根结点的FS 为空集,其他结点的FS 通过表1中的计算规则得出(其中parent 表示父结点,left 和right 分别表示它的左边子结点和右边子结点.另外,循环结构只有一个子结点).图3表示了每个结点的CS 和FS 集,其中叶结点只列出FS 集.例如,当工作流执行完事务T D 后,它的FS ={T F ,T G ,T C }.{T F ,T G } {T F ,T G } {T F ,T G ,T D }{T F ,T G ,T C }Fig.3 Construction of FS 图3 FS 的构造Table 1 The computation rule of FS表1 FS 的计算规则Flow control constructConstruction of FS Sequential constructleft.FS =right.CS ∪parent.FS ; right.FS =parent.FS Conditional constructleft.FS =right.FS =parent.FS Contingency constructleft.FS =right.FS =parent.FS Parallel constructleft.FS =right.CS ∪parent.FS ; right.FS =left.CS ∪parent.FS Iterative construct left.FS =parent.CS ∪parent.FS2.2.3 调度算法每个新运行的工作流P i 都被附上一个单调递升的时间戳ts (P i ).系统为每个工作流P i 维护事务实例锁集LS i 和后继事务类型集FS i ,并将所有活动的事务工作流动态地分成两个集合:可回滚工作流集合RC 和不可回滚工作流集合NR.如果某个工作流已执行的事务都是可补偿的,那么它被归于RC 集合.如果某个工作流执行了至少一个不可补偿事务,那么系统将把它移至NR 集合.我们开发的基于混合粒度冲突检测的调度算法遵循下面几个规则:(R 1) 集合NR 中的工作流不会等待其他工作流;(R 2) 时间戳较小的工作流不会等待RC 中时间戳较大的工作流;(R 3) 集合NR 中的工作流相互不会发生冲突.由于循环冲突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两个NR 中的工作流相互冲突,规则R 3防止了循环冲突的出现.图4表示了调度算法执行时的一个快照,其中事务工作流P 1和P 4正在等待P 3,而P 3则在等待P 6.注意,NR 中的集合不会冲突,也不会相互等待.374 Journal of Software软件学报2003,14(3)Fig.4 Scheduling of transactional workflows图4 事务工作流的调度基于混合粒度冲突检测的调度算法详细描述如下:(1) 工作流开始执行:当系统准备执行工作流P i并且尚未执行它的任何事务时,系统将P i放入RC集合.(2) 事务实例执行:当事务工作流P i执行事务实例t i时,首先试图获取实例锁lt i,根据实例锁冲突检测,若存在下面两种冲突情况,则放弃相应的工作流P j:(2.1.1) 如果P i∈NR,lt i与RC中的工作流P j的LS j冲突,那么放弃P j;(2.1.2) 如果P i∈RC,lt i与RC中的工作流P j的LS j冲突,并且ts(P i)<ts(P j),那么放弃P j.然后判断是否存在下面3种情况,如果存在,则P i必须等待:(2.2.1) lt i和一个时间戳较小的工作流或者NR中的工作流P j的LS j冲突,P i必须等待P j结束.在P j结束之后,P i再重新判断(2.2.1)~(2.2.3)的冲突情况.(2.2.2) t i是一个不可补偿事务,并且P i在将来会和NR中工作流P j冲突(利用引理1),那么P i必须等待P j结束.在P j结束之后,P i再重新判断(2.2.1)~(2.2.3)的冲突情况.(2.2.3) t i是一个不可补偿事务,并且P i在将来会和某个处于(2.2.2)等待状态的工作流P j冲突,并且ts(P i)>ts(P j),那么P i必须等待P j先进入NR.P j进入NR后,P i再重新判断(2.2.1)~(2.2.3)的冲突情况.P i获取了实例锁lt i之后,系统即可执行t i.如果t i是不可补偿事务,并且P i在RC集合中,系统将P i移至NR集合.(3)工作流提交:只有当事务工作流P i和任何时间戳较小的事务工作流P j都不冲突时,系统才能提交P i.系统提交工作流P i时,将释放LS i中的所有锁.如果P i和时间戳较小的某个工作流P k冲突,即ts(P k)<ts(P i),那么P i必须等待P k提交后才能提交.P i一旦提交完成,那么从相应的RC集合或NR集合中移出.(4) 工作流放弃:当事务工作流P i放弃时,对每个已执行的可补偿事务t i,按其执行的相反次序执行补偿事务t i−1.当全部事务都被补偿后,工作流释放LS i中的所有锁.如果工作流是由于冲突原因而被放弃,那么系统将重新运行该工作流,并且使用原来的时间戳.注意,只有RC集合中的工作流才会被放弃.P i一旦放弃完成,那么从相应的RC集合或NR集合中移出.随着NR集合中工作流的执行和完成,这些工作流的FS i不断变小,越来越多的RC集合中的工作流可允许进入NR集合.由于算法始终遵循R1和R2规则,因此工作流之间不存在循环等待,因而可以防止调度死锁现象的出现.虽然RC中的某个工作流P i可能等待时间戳较大的NR中的工作流,但算法中的(2.2.3)能确保P i最终进入NR集合,因此不会出现饿死现象.但是该算法不能避免连锁放弃,即如果某个事务被放弃,那么所有等待它完成的事务也被放弃.3 相关工作和讨论数据库系统中的并发控制和恢复是一个经典问题,根据数据读写操作之间的冲突规则,人们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法来保证可串行化调度和可恢复调度[5].当具有丰富语义的操作引入数据库之后,它们之间的冲突关系由可交换性决定,R.Vingralek等人为该情况下的并发控制和恢复的正确性提出了统一的理论框架[6].有关事务工作流的研究来源于扩展事务模型[7].事务工作流由若干平面事务组成,这些平面事务之间的冲突关系由可交换性决定.文献[8]研究了事务工作流的并发控制问题,但是他们假定工作流完全由可补偿事务组成,因而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应用环境.A.Zhang等人提出的Flexible事务是为实现异构多数据库事务管理的一种扩展事务模型[9].一个Flexible事务包含多个子事务,这些子事务通过precedence和preference两种约束关系组合在一起.子事务按其完成保证(termination guarantee)分成可补偿事务、可重复事务和pivot事务3种类型.Flexible事务的子事务之间的冲突根据它们的读写数据集来判断.由于组成事务工作流的事务是黑盒,其读写数据集不可知,因此文献[9]中提出的调度方法不适用于事务工作流.H.Schuldt等人研究了事务性过程丁柯等:基于混合粒度冲突检测的事务工作流调度算法375(transactional process)的并发控制和恢复处理问题[10].在文献[4]中,H.Schuldt提出一种基于有序共享锁(ordered shared lock)的调度算法.为了避免本文第2.1节中提出的循环冲突问题,该算法在全局范围内最多只允许一个事务工作流能够执行不可补偿事务,大大限制了工作流执行的并发度.以上文献中事务间的冲突规则都是基于事务类型来判断的,是一种粗粒度的冲突检测方法.本文给出的事务工作流模型区分事务类型冲突和事务实例冲突,通过运行时刻进行基于事务实例的冲突检测,可以显著地减少工作流之间的冲突.另外,本文的调度算法在工作流执行过程中,通过预测将来执行的事务类型集合,允许多个不冲突的工作流执行不可补偿事务.因此本文提出的算法从两方面提高了事务工作流执行的并发度.4 结束语事务工作流是满足松弛事务特性的工作流.在事务工作流引擎中,调度算法被用来控制并发事务工作流的执行,产生可串行化和可恢复调度.由于组成事务工作流的平面事务具有不同的完成特性,为了防止不可串行化的执行,在没有预测时,系统只能允许最多一个事务工作流执行不可补偿事务,限制了事务工作流执行的并发度.本文首先给出事务工作流模型,在模型中区分事务类型和事务实例,定义了两种粒度的冲突关系,并给出了事务工作流结构和执行的形式化定义.在事务工作流的执行过程中,调度器为每个活动事务工作流维护两个集合:事务实例锁集LS i和后继事务类型集FS i.事务实例锁集LS i包含所有已经获取的事务实例锁,用于细粒度的事务实例冲突检测;而后继事务类型集FS i包含所有将要执行的事务类型,用于粗粒度的事务类型冲突检测.本文给出了后继事务类型集FS i的构造方法.通过结合两种粒度的冲突检测,本文提出的调度算法在两方面提高了并发度:一方面,细粒度冲突检测减少了事务工作流之间的冲突概率;另一方面,粗粒度的冲突检测能够预测事务工作流是否会在将来发生冲突,而不会发生冲突的工作流可以安全地并发执行,从而解决一次只能执行一个不可补偿事务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事务工作流模型考虑了平面事务不同的可补偿性和可重复性,能够较好地适应现实的应用环境.References:[1] Luo HB, Fan YS, Wu C. Workflow technology survey. Journal of Software, 2000,11(7):899~90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Abstract).[2] Alonso G, Agrawal D, Abbadi AE, Kamath M, Gunthoer R, Mohan C. Advanced transaction models in workflow contexts. In: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1996. 574~581.[3] Grefen P, Vonk J, Boertjes E, Apers P. Semantics and architecture of global transaction support in workflow environments. In:Proceedings of the 4th IFCI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Information Systems. 1999. 348~359.[4] Schuldt H. Process locking: a protocol based on ordered shared locks for the execution of transactional processes. In: Proceedingsof the ACM Symposium on 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s (PODS 2001). Santa Barbara: ACM Press, 2001. 289~300.[5] Bernstein P, Hadzilacos V, Goodman N. Concurrency Control and Recovery in Database Systems. Addison-Wesley, 1987.[6] Vingralek R, Hasse-Ye H, Breitbart Y, Schek H-J. Unifying concurrency control and recovery of transactions with semanticallyrich operations.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1998,(190):363~396.[7] Jajodia S, Kerschberg L. Advanced Transaction Models and Architectures. Kluwer, 1997.[8] Li HC, Shi ML, Chen XX. Concurrency control algorithm for transactional workflows. Journal of Software, 2001,12:1~9 (in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9] Zhang A, Nodine M, Bhargava B. Global scheduling for flexible transactions in heterogeneous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s. IEEE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01,13(3):439~450.[10] Schuldt H, Alonso G, Schek H. Concurrency control and recovery in transactional process management. In: Proceedings of theACM Symposium on 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s (PODS’99). Philadelphia: ACM Press, 1999. 316~326.附中文参考文献:[1] 罗海滨,范玉顺,吴澄.工作流技术综述.软件学报,2000,11(7):899~907.[8] 李红臣,史美林,陈信祥.事务工作流的并发控制算法.软件学报,2001,12:1~9.。

cnki软件学报论文格式

cnki软件学报论文格式

cnki软件学报论文格式论文就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而论文格式是为了凸显内容.让人更容易了解内容的要点,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cnki软件学报论文格式,谢谢你的阅读。

cnki软件学报论文格式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

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

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关于cnki的论文范文CNKI总库供应链管理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摘要〕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7-2012年公开发表在CNKI总库的5 080篇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的中文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了该领域的文献量分布、核心作者分布、核心期刊分布及高频关键词,基于分析结果,总结出我国供应链管理在研究成果数量上、研究主题上、研究机构及地区上和研究内容方面的特点,以期为更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题目*
作者名1+, 作者2, 作者名3
1(单位全名部门(系)全名,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2(单位全名部门(系)全名,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3(单位全名部门(系)全名,省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NAME Name-Name1+, NAME Name2, NAME Name-Name3
1
2(Department of ****, University, City ZipCode, China)
3(Department of ****, University, City ZipCode,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Phn +86-**-****-****, Fax +86-**-****-****, E-mail: ****, http://****
Name NN, Name N, Name NN. Title.
Journal of Software
/1000-9825/15/0000.htm Abstract:
Key words:
摘要: *摘要内容
.*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A
*正文部分
*Supported by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 (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
作者简介: 作者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具体到市、县或地区)人,学位(或目前学历),职称,主要研究领域为*****,****;作者(出生年-),性别,学位(或目前学历),职称,主要研究领域为****,****;作者名(出生年-),性别,学位(或目前学历),职称,主要研究领域为
2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2004,15(1) 1 一级标题
1.1 二级标题
1.1.1
三级标题 定理1(******). *定理内容.* [“定义”、“算法”等的排版格式与此相同]
证明:*证明过程.* [“例”等的排版格式相同]
*
正文部分致谢
*致谢内容
[1] ,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期刊]
[2] 出版地(城市名): 出版者, 出版年. 起始页码(非必要项). [书籍]
[3] 整本文献的编者姓名ed (多编者用eds). 文集实际完整名称. 出版地(城市名):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会议录(论文集、论文汇编等)]
[4] 著者. 题名. 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出版年. [学位论文]
[5] Author. Title. Technical Report, Report No., Publishing place (city name): Publisher, Year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科
技报告]
附中文参考文献: [5] 著者.题名.科技报告,报告号,出版地(或单位所在地):出版者(或单位),出版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