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代持法律效力分析

合集下载

代持协议法律效力

代持协议法律效力

代持协议法律效力代持协议是指一方(委托人)将其名下的财产或权益委托给另一方(受托人)持有或管理的协议。

代持协议的签订对于委托人和受托人都具有法律效力,其具体效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代持协议具有约束力。

一旦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签订了代持协议,就意味着双方对协议中的内容和约定都应当严格遵守。

委托人有权要求受托人按照协议的约定进行管理和持有财产或权益,受托人也有义务按照协议履行管理和持有的责任。

如果一方违反了协议的约定,另一方有权利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代持协议具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力,能够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其次,代持协议具有证明效力。

代持协议作为一种书面协议,具有一定的证明效力。

一旦代持协议签订完成,双方都应当保留好协议的原件或复印件,以备日后可能发生的纠纷或争议。

在司法机关或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审理时,代持协议可以作为证据进行展示,证明双方的真实意愿和约定内容,有利于解决争议,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再次,代持协议具有执行力。

一旦代持协议生效,双方都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进行履行。

委托人有权要求受托人按照协议管理和持有财产或权益,受托人也有义务按照协议履行管理和持有的责任。

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协议,另一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强制执行协议的内容。

在法律的保护下,代持协议的内容具有强制执行力,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

最后,代持协议具有解释效力。

一旦代持协议的内容存在争议或不明确的地方,双方都可以依据协议中的解释条款进行解释。

如果双方对于协议的理解存在分歧,可以通过协商或者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请解释,以明确协议的具体内容和约定。

代持协议的解释效力能够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协议履行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代持协议具有明确的约束力、证明效力、执行力和解释效力,对于委托人和受托人都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

双方在签订代持协议时,应当认真考虑协议的内容和约定,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共同遵守协议的约定,确保协议的有效履行。

代持股权风险分析报告

代持股权风险分析报告

代持股权风险分析报告代持股权是指一方将其拥有的股权转让给另一方持有,但在法律上仍然属于原股东所有。

代持股权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在企业投融资和股权转让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和风险。

以下是对代持股权的风险进行分析的报告。

首先,代持股权存在司法风险。

在代持股权的合同中,如果出现纠纷或争议,需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然而,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司法程序可能繁琐、时间漫长,导致代持股权的转让过程变得复杂和不确定,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

其次,代持股权可能面临市场风险。

代持股权是通过金融机构或专业机构来实施的,这将涉及到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

如果股票市场下跌或股票价格波动较大,可能导致代持股权的价值下降。

此外,代持股权的交易可能受到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如果市场存在流动性风险,可能导致代持股权难以实施或转让。

再次,代持股权还存在着道德风险。

在代持股权的转让过程中,代持人需要履行诸多义务,包括妥善保管股权、防止未经授权的转让等。

然而,如果代持人不诚信或存在道德风险,可能导致代持股权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可能发生代持人侵占股权、篡改交易记录等情况。

此外,代持股权还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代持股权的转让涉及到各方的信息披露和交流,包括股权标的的财务状况、经营风险等。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信息披露不充分或不准确,可能导致投资者对代持股权的价值和风险认知不足,从而增加了投资风险。

最后,代持股权还存在着监管风险。

代持股权的转让涉及到金融机构的运作和监管,如果监管政策发生变化或存在监管漏洞,可能导致代持股权的转让存在合规风险。

此外,代持股权的交易是否合法合规也需要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批和备案,其合规性将直接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和收益。

综上所述,代持股权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在企业投融资和股权转让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和风险。

投资者在进行代持股权交易时需要充分认识和评估这些风险,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投资风险。

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标准模板)

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标准模板)

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目前,股权代持已成为大家熟知的一种直接持有股权的变通方式,因其具有隐密性和灵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投资人更便捷地做出适当的出资安排。

但这种变通安排却面临着合法性等根本问题,而且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还将面临其他一些更加严峻的问题。

另一方面,这种原发于公司制的代持方式,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合伙企业中,尤其表现为合伙制基金的合伙份额代持。

在此,笔者对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加以简要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希望以此对合伙份额代持问题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一、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关于股权代持的主要规定(一)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中涉及股权代持的有关条款如下:第二十五条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六条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理。

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七条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及其法律效力

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及其法律效力

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故第三人得向被代理人主张权利; 同时,享 有股东权利的前提是取得股东资格; 就代理制度中被代理人的介入 权而言,由于法律明确规定即使实际出资人的身份得以披露,其仍 需经由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方可确认资格,故实际出资人并不能取 得介入权。可见,将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界定为代理合同是有失偏 颇的。
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及其法律效力
翁梅红
(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公司的法律制度日趋完善,但仍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在实践中,许多争议的发生 都与股权代持协议有关,其中法律效力问题更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厘清该类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需要先 厘清其性质。股权代持协议是以股权代持为标的的无名合同,若不存在其他无效事由,股权代持协议对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双 方均具有约束力。而这类协议的法律效力包括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前者是针对协议的双方当事人而言,后者是针对名义股东与 公司之间、实际出资人与公司之间而言。此外,股权及其转让条件也会对法律效力产生影响。
关键词: 股权代持协议; 实际出资人; 名义股东; 法律性质; 法律效力
一、问题的提出 股权代持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签订的以股权代持为内容的协 议,约定由合同相对方以实际出资人的名义代为行使股东权利并履 行股东义务,合同相对方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也被称为隐名股 东。[1]股权代持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其一是名义股东持股时表明自 己是代他人持股; 其二是名义股东持股时并不表明自己为他人代持 的事实,并且以自己的名义来持股。[2] 本文讨论的是第二种情形。 许多学者以 “隐名股东” 来称呼 “实际出资人”,但实际上,这一 表述不甚妥当。 “股东” 这一表述可视为对股东这种身份资格的肯 定。但是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实际出资人获得股东资格的条件之 一是公司超过 一 半 以 上 的 其 他 股 东 同 意, 在 满 足 这 一 法 定 条 件 之 前,实际出资人并没有获得股东资格; 此外,从我国法律的表述来 看,法律的表述亦为 “实际出资人”,并未采 “隐名股东” 这一表 述,故以 “实际出资人” 称之较为合理。 山东长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刘军股权转让纠纷一案的争议焦 点即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从法院的审理结果来看,虽然 原告与被告签订了股权代持协议,但就程序而言,被告作为争议公 司的股东,其对外转让股权的前提条件是该事项通过了股东会的决 议并且其他股东放 弃 优 先 购 买。 因 此, 该 协 议 因 程 序 不 合 法 而 无 效。此外,在姚剑磊与汪东红股权转让纠纷案中,对于案件系争焦 点———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问题,法院认为股权代持的法律关系表 现为受托人应委托方的要求代为持有股权,从内容上看,其符合委 托合同的要求,故其本质为委托合同。可见,实践中股权代持协议 的问题较为广泛,对于其性质及效力是存在争议的。故本文拟对这 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二、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性质 ( 一) 代理合同 从法律规定上来看,代理仅仅指直接代理,即我国的代理是指 狭义上的代理。这又分为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指第三人并不知 道被代理人的存在; 第二种情形是指第三人只知道被代理人的存 在,对被代理人具体是谁并不知情; 第三种情形是指第三人不仅知 道被代理人的存在, 而 且 对 第 三 人 是 何 人 是 知 情 的。 在 代 理 制 度 中,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独立为法律行为,如果没有超越其代 理权限的范围,则不需要另行约定,该行为的结果直接归属于被代 理人。但是,从股权代持协议的内容来看,通常需要明确地约定协 议双方即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即便实际出资人不履行 付款的义务而 对 名 义 股 东 违 约,名 义 股 东 仍 负 有 向 公 司 出 资 的 义 务; 且从合同的相对性角度来看,公司仅得请求名义股东出资的权 利,对于实际出资人并无请求权。在代理制度中,由于权利和义务

股权代持协议风险有哪些

股权代持协议风险有哪些

股权代持协议风险有哪些⽬前,股权代持已成为⼤家熟知的⼀种直接持有股权的变通⽅式。

因其具有隐密性和灵活性,可以在⼀定程度上使投资⼈更便捷地做出适当的出资安排,但也存在着⼀定的风险。

那么,股权代持协议风险有哪些?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股权代持协议风险⼀、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效⼒被否定股权代持协议的主要⽬的是通过该协议实现隐名股东的投资⽬的。

法律或⾏政法规可能禁⽌或限制隐名股东实施投资⾏为或投资于特定⾏业。

如果隐名股东属于被禁⽌或限制实施投资⾏为的⼈,或者其拟投资的企业所在的⾏业属于法律或⾏政法规禁⽌或限制投资的特定⾏业,则股权代持协议可能被认定为具有⾮法⽬的。

此时,尽管股权代持协议本⾝并不为法律或⾏政法规所禁⽌,但却可能因为其⽬的的⾮法性⽽被认定为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法⽬的”的⾏为,从⽽被认定为⽆效法律⾏为。

⼆、显名股东恶意侵害隐名股东权益在⼀般的股权代持关系中,实际出资⼈隐于幕后,名义股东则接受隐名股东委托,在台前代为⾏使股东权利。

⾯对各种诱惑,显名股东很可能违反股权代持协议之约定,侵害隐名股东利益,其主要情形包括:名义股东不向隐名股东转交投资收益;名义股东滥⽤股东权利(重⼤决策事项未经协商);显名股东擅⾃处置股权(转让、质押),等等。

三、隐名股东难以确⽴股东⾝份、⽆法向公司主张权益虽然《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五条原则上肯定了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效⼒,但投资权益并不等同于股东权益,投资权益只能向名义股东(代持⼈)主张,⽽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张,存在⼀定的局限性。

隐名股东如果想从幕后⾛到台前,成为法律认可的股东,光凭⼀纸代持协议是不够的。

必须经过公司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实际出资⼈⽅可向法院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

之后,隐名股东才能够成为显名股东并向公司主张股东权利。

四、显名股东债权⼈针对代持股权强制执⾏在股份代持结构之下,股份登记在显名股东名下,其在法律上将被视为显名股东的财产。

股权代持协议中隐名股东的利益保护

股权代持协议中隐名股东的利益保护

一、股权代持中“隐名股东”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对应的防范措施序号“隐名股东”面临的潜在风险对应的防范措施1 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不存在《合同法》52条规定的五种无效情形即为有效2 名义股东侵害隐名股东的权益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不支付投资收益或由于公司增资扩股导致股权比例的稀释2、滥用股东权:公司重大事项的表决权、选举权、红利分红权等3、殆于行使股东权利4、擅自处分股权应对措施:1、审慎拟订代持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如:关于股权比例的约定)2、代持协议中明确名义股东的违约责任,赋予名义持股人较为苛刻的违约责任。

3、明确行使股东权的方式(怎么约定是重点),或要求名义股东书面授权隐名股东信任的第三人行使股东权(存在第三人不信任的问题)4、实际出资人可以和名义股东在股权代持协议中详细约定擅自处分股权的后果。

或质押代持股权: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在签订股权代持协议的同时,就应当签订名义股东向实际出资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名义出资人为保障实际出资人的借款债权将其名下股权质押给实际出资人,并办理股权质押工商登记。

3 隐名股东显名化的障碍与名义股东事先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和全体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的书面声明4 名义股东因其个人债务问题而使代持股权被采取保全或强制措施代持股权被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可提出异议。

(注:这点排除第三人为善意的情形。

)5 名义股东离婚或死亡时,代持股份被分割或继承引入信托制度:隐名股东可以设立代持股权信托,以名义股东为受托人,以自己为受益人,将股权委托给名义股东,由名义股东按照隐名股东的意愿以名义股东的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

6 代持股权的双重征税。

代持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3篇)

代持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代持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约定,一方将其财产权利转移给另一方,由另一方代为行使该财产权利,并在一定条件下将该财产权利恢复给原所有人的协议。

然而,由于代持协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法律效力常常受到质疑。

本文将探讨代持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代持协议无效的情形1.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代持协议的无效首先体现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因此,若代持协议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则其无效。

2. 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代持协议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同样无效。

例如,代持协议涉及非法集资、洗钱等违法行为,就属于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3. 主体不适格代持协议的当事人若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存在其他主体不适格的情形,则代持协议无效。

4. 代理权滥用代持协议中,代理人滥用代理权,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导致代持协议无效。

三、代持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1. 恢复原状代持协议无效后,当事人应按照原状恢复财产权利。

具体来说,代持人应将代持的财产权利恢复给原所有人,原所有人应将代持人代为行使的财产权利返还给代持人。

2. 赔偿损失代持协议无效,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直接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利息损失等;间接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损失等。

3. 返还财产代持协议无效,代持人应将代持的财产返还给原所有人。

若代持人已将代持的财产用于其他用途,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民事责任代持协议无效,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具体包括:(1)代持人应承担代持期间因代持财产而产生的债务责任;(2)代持人应承担因代持协议无效而产生的其他民事责任;(3)代持人应承担因代持协议无效给他人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

5. 刑事责任若代持协议涉及违法行为,如非法集资、洗钱等,代持人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代持协议是否合法

代持协议是否合法

代持协议是否合法代持协议是指一方(甲方)将其名下的股权、财产或其他权益委托给另一方(乙方)代为持有或管理的协议。

代持协议在商业交易中被广泛应用,但其合法性却备受争议。

那么,代持协议是否合法呢?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代持协议的合法性进行探讨。

首先,代持协议的合法性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代持协议在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一般是合法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代持协议中的委托行为必须是合法的,不能违反法律法规。

例如,委托人不能将违法违规的股权或财产委托给代持人进行持有或管理。

其次,代持协议的合法性还需考虑其是否符合公序良俗。

代持协议作为一种合同协议,其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风尚,不能违背社会公共秩序。

因此,在签订代持协议时,双方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平等自愿、公平交易的原则,不得损害他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再者,代持协议的合法性还需考虑其是否具备必要的法律效力。

代持协议作为一种合同协议,其必须具备合同的基本要素,包括合法的标的、合法的目的、真实的意思表示和法律上的形式等。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要素,代持协议才能具备必要的法律效力,受到法律的保护。

最后,代持协议的合法性还需考虑其是否符合特殊法律规定。

在特定领域,如金融、证券等领域,代持协议可能会受到特殊的法律规定和监管。

在签订代持协议时,双方需仔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代持协议的合法性。

综上所述,代持协议在一定条件下是合法的,但其合法性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公序良俗、具备必要的法律效力,并且需遵守特殊的法律规定。

在签订代持协议时,双方应当慎重考虑,确保代持协议的合法性,以免发生纠纷或法律风险。

希望本文能够对代持协议的合法性有所启发,谢谢阅读。

新《公司法》视角下股权代持的效力及规制

新《公司法》视角下股权代持的效力及规制

新《公司法》视角下股权代持的效力及规制目录1. 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方法与范围 (4)2. 新《公司法》概述 (5)2.1 新《公司法》中的相关概念 (6)2.2 新《公司法》对股权代持的影响 (7)3. 股权代持的理论基础 (8)3.1 股权代持的概念与特点 (10)3.2 股权代持的法律性质 (11)3.3 股权代持的经济功能 (13)4. 股权代持的效力分析 (14)4.1 股权代持合同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16)4.2 股权代持的法律后果与风险 (17)4.3 股东权利与义务的代持安排 (19)5. 新《公司法》下股权代持的规制 (20)5.1 新《公司法》对股权代持的具体规定 (21)5.2 股权代持的披露与登记要求 (22)5.3 股权代持的效力与撤销 (23)5.4 股权代持的透明度与公平交易原则 (24)6. 股权代持的特殊问题 (26)6.1 隐名股东的权益保护 (27)6.2 股权代持与公司控制权的合法性 (29)6.3 股权转让与继承中的股权代持问题 (29)7. 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31)7.1 国外股权代持的法律规定 (33)7.2 国际经验与对我国法律建设的启示 (34)8. 结论与建议 (36)8.1 研究总结 (37)8.2 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 (38)8.3 对实务操作的指导意义 (39)1. 内容概括本文从新《公司法》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股权代持的效力及其规制问题。

即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股份或股权代持协议,是公司股权结构中一种常见的安排。

本文首先概述了股权代持的法律效力,分析了新《公司法》对此前相关规定作出修改后,股权代持在法律上的认可度及其潜在风险。

文章详细讨论了股权代持可能产生的问题,如道德风险、公司治理结构受损、股东权益保护不足等,并从公司内部治理、外部监管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对股权代持的有效规制建议。

股权代持问题及解决方式

股权代持问题及解决方式

股权代持问题及解决方式“股份代持”问题是企业首发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中都会常常碰到的问题,而且常常会拖慢项目进度。

在企业上市进程中,该问题的显现可能会侵害到拟上市公司股权的清楚性,进而可能引发很多的利益纠葛和法律纠纷,所以证监会对此一直是明令制止的。

同样,对于拟挂牌新三板的企业来说,全国股转系统也明确要求企业清算好股权代持问题。

一、股权代持的原因分析关于股份代持的原因,中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迎西律师为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1)某些人的身份当时不合适做股东,通过代持间接向企业投资;(2)实际投资者人数太多,将一个团体的股份放在一个人身上,既保证了工商程序的简便也便于员工治理;(3)为了相互担保银行融资,通过代持的方式设立多家非关联企业;(4)为了规避法律的某些强制性规定,采取代持情势完成投资或交易。

二、股权代持的法律效率及风险1、股权代持的法律效率我国《公司法》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关于股权代持的条款,关于股权代持的法律效率主要规定在最高院的司法说明中。

《公司法司法说明(三)》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率产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本文由公众号:“Q版E版新三板场外市场总同盟”编辑整理,欢迎关注!该规定说明股权代持协议只要不违背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应当是有效的。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具体规定为:“有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方以敲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侵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侵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情势掩盖非法目的;侵害社会公共利益;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同时,《公司法说明三》对于托付持股安排中易引发争议的投资权益归属、股东名册变更、股权处罚等事项也进行了规定,这从侧面认可了托付持股本身的合法性。

上市公司股权能否代持

上市公司股权能否代持

上市公司股权能否代持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上市公司股权的持有方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

其中,上市公司股权能否代持这一问题更是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股权代持。

股权代持,简单来说,就是指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与名义出资人(显名股东)约定,以名义出资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处置方式。

那么,上市公司股权究竟能否代持呢?从法律角度来看,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能”或“不能”的问题。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禁止上市公司股权代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股权代持就是完全合法且没有风险的。

一方面,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其股权结构的清晰和透明是保障广大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公正的重要基础。

股权代持可能导致股权结构的不清晰,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判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股权分布情况,从而影响其投资决策。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通常较为严格。

股权代持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潜在的监管问题。

例如,代持关系可能会被用于规避监管规定,如对股东资格的限制、信息披露要求等。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上市公司股权代持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风险。

首先,代持协议的效力存在不确定性。

虽然双方可能签订了代持协议,但在某些情况下,该协议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例如,如果代持协议的目的是为了规避法律强制性规定或损害公共利益,那么就可能失去法律效力。

其次,代持关系容易引发股东之间的纠纷。

当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股权价值上升时,实际出资人可能希望显名,而名义出资人可能不愿意放弃股东身份;反之,当公司经营不佳、股权价值下跌时,名义出资人可能不愿意承担股东责任,从而引发矛盾。

再者,上市公司股权代持还可能面临税务风险。

在代持过程中,股权的转让和收益分配可能涉及到复杂的税务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税务纠纷和额外的税务负担。

此外,上市公司股权代持还可能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决策效率。

由于实际出资人无法直接行使股东权利,可能会导致公司决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决策延误。

股权代持协议法律效力

股权代持协议法律效力

股权代持协议法律效力股权代持协议是指一方(委托人)将其持有的股权委托给另一方(受托人)代为持有或管理的协议。

股权代持协议在商业交易中被广泛应用,其法律效力备受关注。

本文将围绕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展开讨论。

首先,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受到法律的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股权代持协议是一种合法的合同形式,具有法律效力。

委托人和受托人在签订股权代持协议时,双方应当遵守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其次,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受到司法机关的支持。

一旦股权代持协议发生纠纷,委托人或受托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纠纷,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会依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审查股权代持协议的内容和签订过程,对纠纷进行公正、合法的裁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再次,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督。

在股权代持协议的履行过程中,监管部门会对受托人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其依法履行委托人交付的股权管理职责,保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监管部门会对股权代持协议的签订和履行进行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需要双方共同遵守。

委托人和受托人在签订股权代持协议时,应当遵守合同的约定,诚实守信,共同维护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双方应当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股权代持协议的顺利履行,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综上所述,股权代持协议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受到法律、司法机关和监管部门的保护和支持。

委托人和受托人应当共同遵守合同约定,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维护股权代持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股权代持协议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商业交易和投资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与法律效力

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与法律效力

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与法律效力一、概述在现代商业实践中,股权代持协议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安排,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投资者的青睐。

股权代持协议,即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

在此类协议中,实际出资人(或称隐名股东)并不直接出现在公司的股东名册上,而是通过代持人(或称显名股东)的名义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

股权代持协议不仅涉及到出资人和代持人之间的权益关系,更对外部投资者、公司以及其他股东的利益产生深远影响。

正确理解和把握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和法律效力,对于保护各方利益、维护市场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和法律效力,从合同的法律基础、协议双方的权益与义务、以及协议的对外效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和法律规定,对股权代持协议在实际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及风险进行剖析,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指导。

1. 股权代持协议的定义股权代持协议通常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股权的行使方式、代持期限、代持费用、风险承担、协议终止条件等条款。

其核心在于明确代持人和实际出资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股权代持协议虽然具有其独特的法律效力,但也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如代持人的信用风险、实际出资人的权益保护、公司治理结构的复杂性等。

在签订股权代持协议前,各方应充分理解其法律性质,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的意见,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股权代持协议,又称股份代持协议、股权代理协议或隐名投资协议,是指实际出资人(又称隐名股东或实际股东)与名义股东(又称显名股东或挂名股东)之间签订的,约定由名义股东代实际出资人持有目标公司股权,并由实际出资人享有投资权益的合同。

在这种安排下,实际出资人并不直接持有目标公司的股权,而是通过名义股东来间接享有和行使股权。

这种安排通常出于特定的商业目的,如规避某些法律限制、保护个人隐私、方便资本运作等。

司法实践中股权代持的效力认定与完善路径

司法实践中股权代持的效力认定与完善路径

区域治理RULE OF LAW司法实践中股权代持的效力认定与完善路径*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 姜婕摘要:对于股权代持行为,现行《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未作出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尚未形成统一裁判标准。

若不当地认定股权代持协议无效,必定会对公司股权结构、金融创新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

为了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合规发展,在股权代持效力认定这一问题上,要秉承“堵不如疏”的理念。

当前结合商事交易的特殊性,明确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范围、“穿透式监管”的必要性与适用方法、社会公共利益的认定与适用顺序等问题,争取做到保守与创新相结合,尊重市场主体的交易实践,审慎宽容对待股权代持行为,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股权代持;行为效力;民营企业;产权保护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4-0116-0003一、问题的提出一直以来,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民营企业运营机制具有灵活性与创新性的特点,由此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创新性投融资行为也对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股权代持行为所承载的功能愈发强大,目前股权代持更多的是配合金融借款、营业信托等商事交易结构而存在。

《公司法解释(三)》第24条只是针对股权代持进行概括性规定,表述较为笼统,并未考虑到司法实践中商事交易的特殊性,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与司法技术问题仍待进一步明确。

通过对相关裁判文书的梳理,笔者总结出股权代持效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强制性规定的识别与认定;二是“穿透式监管”的适用及其对司法裁判的影响;三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规章之间的适用关系。

股权代持行为及其所承载的商事交易结构正在向结构复杂化、形式多样化和内容灵活化的方向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系列交易结构的组合样态。

所以,对于上述股权代持效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回应,需要从交易本质入手,判断系列交易结构是否符合我国的法律价值取向,不可简单、直接套用传统交易模式的法律适用规则。

代持股份是否合法

代持股份是否合法

代持股份是否合法在我们的⽣活中,有的公司会发⾏股份,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代持股份,那么代持股份是否是合法的,这种情况有哪些法律规定?我们应该怎样进⾏处理?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代持股份是否合法合法,股权代持⼜称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或假名出资,是指实际出资⼈与他⼈约定,以他⼈名义代实际出资⼈履⾏股东权利义务的⼀种股权或股份处置⽅式。

在此种情况下,实际出资⼈与名义出资⼈之间往往仅通过⼀纸协议确定存在代为持有股权或股份的事实。

股权代持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法律关系,第⼀种是实际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第⼆种是实际股东、名义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三种是实际股东、名义股东与公司外第三⼈之间的关系。

只要签订的合同真实有效就受法律保护。

但近年来,代持股份引发了名义持股⼈和实际持股⼈诸多争议,⽽⽬前法律上的界定也⽐较模糊,因此签订代持股份合同最好找专业律师或法学专家进⾏咨询。

通常来说代持股份需要考虑以下法律风险:1、登记在⼯商管理部门的股东是接受委托的代持股⼈,它并不是真正的出资⼈。

但是,股东资格的确认依据是股权证和⼯商登记,如果此时上述⽂件记载的都是代持股⼈。

当代持股⼈出现其他不能偿还的债务时,法院和其他有权机关是可以依法查封上述股权,并将上述股权⽤于偿还代持股⼈的债务的。

此时,真正的出资⼈只有依据代持股协议向代持股⼈主张赔偿责任。

2、当代持股⼈出现特别的意外情况离世,代持股⼈名下的上述股权,就会成为继承⼈争夺继承财产的标的。

委托⼈不得不卷⼊这场遗产继承的纠纷案件中来,付出很⼤的艰⾟才能完好地拿回⾃⼰的财产权。

3、有的真实出资⼈并不参加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出资⼈的股东权利包括经营管理权、表决权、分红权、增资优先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等⼀系列的权利实际上都是由代持股⼈⾏使。

显然,道德风险巨⼤。

代持股⼈的转让股份的⾏为、质押股份的⾏为,真实出资⼈都很难控制。

股权代持的18个法律要点(附范本)转需

股权代持的18个法律要点(附范本)转需

股权代持的18个法律要点(附范本)转需一、股权代持的定义股权代持,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

又称隐名投资。

二、股权代持的法律依据股权代持协议有法律效力,取决于签订协议的具体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若股权代持协议符合以下条件,则具有法律效力:1. 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 意思表示真实;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三、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1. 代持人恶意处分股权的风险;2. 股权被继承或赠与的风险;3. 代持人债务风险;4. 股权被查封的风险;5. 股权被转让的风险;6. 股权被稀释的风险;7. 代持人泄露商业秘密的风险;8. 代持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风险;9. 代持人违反公司章程的风险;10. 代持人利用股权进行违法活动的风险。

四、股权代持协议的主要内容1. 当事人的基本信息;2. 股权代持的原因;3. 股权的数量、性质和比例;4. 代持人的权利和义务;5. 实际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6. 代持期限;7. 代持费用的支付;8. 违约责任;9. 争议解决方式;10. 协议的生效、变更和解除。

五、股权代持协议的签署与公证1. 签署:股权代持协议应由实际出资人与代持人双方共同签署,并留存各自签字的协议原件。

2. 公证:为了确保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建议办理公证手续。

六、股权代持的解除与终止1. 代持期限届满;2.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3. 实际出资人行使解除权;4. 代持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死亡;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七、股权代持的税务处理股权代持涉及到的税务问题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实际出资人与代持人应根据税法规定,依法纳税。

八、股权代持的注意事项1. 了解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2. 签订书面股权代持协议;3. 办理公证手续;4. 关注股权代持的税务处理;5. 明确股权代持的解除与终止条件;6. 如实向公司及其他股东披露股权代持关系;7. 注意保密股权代持协议的内容。

代持股份的法律风险是什么?

代持股份的法律风险是什么?

Don't complain when you encounter difficulties. Since you can't change the past, try to change the futur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代持股份的法律风险是什么?代持股份的法律风险包括股东身份不被认可及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

另外,显名股东因其未能清偿到期债务而成为被执行人时,其债权人依据工商登记中记载的股权归属,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该股权强制执行。

股权代持协议是法院认定股权代持关系的重要依据,只有当股权代持关系得到证明,实际出资人的股东权利才可能得到保障。

一、代持股份的法律风险是什么?1、股权代持协议效力遭否定即使股权代持协议能够证明实际出资人和名义出资人之间存在股权代持关系,当股权代持协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时,仍然会被认定无效。

2、股东身份不被认可代持股关系应当基于委托关系形成,委托关系为双方法律行为,需双方当事人有建立委托关系的共同意思表示,签订委托合同或者代持股协议,对未签订合同但双方当事人有事实行为的,也可以依法认定存在委托代持股关系,并以此法律关系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和义务。

3、股权被处分显名股东因其未能清偿到期债务而成为被执行人时,其债权人依据工商登记中记载的股权归属,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该股权强制执行。

4、名义股东风险当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股权代持关系时,在实际出资人怠于履行出资义务时名义股东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二、如何规避代持股份的法律风险?1、签署完善的股权代持协议。

股权代持协议是法院认定股权代持关系的重要依据,只有当股权代持关系得到证明,实际出资人的股东权利才可能得到保障。

在股权代持协议中,不仅需要写明股权代持关系,还需要明确约定股东权利行使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

这不仅是对实际出资人股东权利的保障,也可以成为名义股东在实际出资人怠于履行出资义务时的求偿依据。

代持协议法律后果(3篇)

代持协议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权代持现象日益普遍。

股权代持是指股权的实际所有人与名义所有人在法律上或股权登记上形成一种股权关系,实际所有人将股权委托给名义所有人代为持有。

代持协议作为股权代持的重要法律文件,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

然而,在股权代持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代持协议的法律后果进行分析。

二、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1. 合同法角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代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具有法律约束力。

一旦代持协议签订,双方当事人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

2. 民法角度从民法角度看,代持协议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则,即自愿、公平、诚实信用。

在代持协议中,实际所有人与名义所有人基于信任建立关系,约定代持股权,符合民法的精神。

三、代持协议的法律后果1. 实际所有人权利义务(1)实际所有人有权要求名义所有人按照协议约定,代为行使股权权利,如分红、表决等。

(2)实际所有人应承担代持协议约定的义务,如支付代持费用、承担代持风险等。

(3)实际所有人应保证代持协议的真实性,不得伪造、篡改协议内容。

2. 名义所有人权利义务(1)名义所有人应按照协议约定,代为持有股权,不得擅自转让、抵押等。

(2)名义所有人有权要求实际所有人按照协议约定,支付代持费用、承担代持风险等。

(3)名义所有人应保护实际所有人的权益,不得泄露实际所有人的信息。

3. 第三人权益(1)股权代持涉及第三人权益时,如债权人、债务人等,代持协议对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

第三人可依法向实际所有人主张权利。

(2)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如实际所有人与名义所有人未履行代持协议,第三人可依法向实际所有人主张权利。

4. 法律风险(1)实际所有人风险:实际所有人可能因代持协议被泄露,遭受财产损失。

(2)名义所有人风险:名义所有人可能因实际所有人违约,承担法律责任。

(3)股权代持涉及税收、继承等法律问题,可能导致法律风险。

关于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及法律效力探析

关于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及法律效力探析

关于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及法律效力探析摘要:股权代持协议的提出本是为了推进双方发展,并使双方的投资安排更加灵活。

然而,我国相关法律对于股权代持协议的解释并不完善,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协议签订后形成一系列风险,大幅限制协议的签订意义。

为了切实规避以上问题的发生,本文以股权代持协议为核心,直接提出协议性质、认定以及法律效力,以期为相关人员予以帮助。

关键词:股权代持;协议性质;法律效力前言:股权代持协议指的是实际权利人通过名义权利人签字或实际支付公司定金,名义权利人代表实际权利人行使股东权利,履行股东义务。

自然权利人也称为隐性股东,名义持有人称为名义股东。

股权代持协议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包括规避特定法律法规等,如外国投资者进入限制或禁止的行业、保护商业秘密和隐私,以及规避执法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对股权协议的性质和法律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股权代持主要是建立在名义股东与隐名股东之间的信托关系之上,而这种关系是以间接持股合同为基础。

因此,隐名股东授权名义股东代表自身投资和持有股票,投资收益和损失实际由名义股东所有和承担。

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关系仅基于自愿的契约关系,不同于“代理人”,因为在代理人的法律关系中,代理人必须代表委托人行事;这种关系也不同于“信托关系”,因为在信托的法律关系中,双方无需向某些实体“隐瞒”信托关系,信托的受托人具有一定的投资决策权[1]。

二、股权代持协议的认定1.股权代持关系认定在司法实践中,不能仅根据条约的名称或对条款性质的描述来判断条约的性质。

有些协议虽然在形式上类似于股权转让协议,但根据签署时间的不同,如果双方同意不转让股份,原股东将继续持有股份,除非该股份已经上市。

公司上市后双方转让股份的情况不予披露,双方将视情况按比例分享公司股份的利润。

这种情况的性质一定是代理人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而不是股份转让。

当然,双方也可以正式约定转让股份和股本,但受让方只是名义上的股东,而转让方保留实际存款人或实际受益人的身份。

股权代持协议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股权代持协议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股权代持协议法律效力是怎样的股权代持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要整份协议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就受到法律的保护。

其实,公司有一部分的股东就属于名义股东,这些名义股东并不是实际的出资人,实际出资人因为身份或者其他各种原因要和名义股东签订代持协议,不过要注意防范代持协议的风险。

一、股权代持协议法律效力是怎样的?股权代持协议有法律效力,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股权代持协议要点有哪些?第一、只要不违反合同第五十二条规定,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之间签署的股份代持合同即属有效协议,并成为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

因而,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有两个:一是需要保证股份代持协议是有效协议,否则,实际出资人将无法依据该协议来确定自己实际出资人的地位,也无法通过该协议来主张权利。

二是在该协议有效的条件下,就会成为界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因而关系重大,合同条款应该慎重斟酌、不可草率行事。

第二、实际出资人如果想成为表里如一的股东,还应该经公司股东过半数同意才行。

由此规定,可以看出最高法院的逻辑脉络:实际出资人享有股东权利只能通过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经过名义股东来实现,有限公司公司兼具资合与人合特性,因而,实际出资人如果想转正成为名实相符的股东,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便是前提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权代持法律效力分析股权代持,或称委托持股,是指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达成以下约定:名义出资人作为名义股东,在股东名册等公司工商登记信息上出现,而实际上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权益。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商业交易的保密要求以及灵活安排的需求不断上升。

在此背景下,凭借其本身所特有的隐秘性和灵活性,股权代持已被广泛应用在商业交易行为中,例如,为规避公司股东人数上限而进行的职工持股会代持安排,为开展中国境内有限责任公司员工虚拟期权计划而由大股东代持员工股权的安排,在投交易中因商业考虑而进行的股权代持安排,等等。

与此同时,由股权代持安排引起的纠纷和争议也越来越频繁。

下面通过一起投融资交易中股权代持安排引发的诉讼案件,对股权代持的效力问题加以分析梳理,并进一步探讨有效降低或防范这一领域重大法律风险的途径和手段。

、案情还原在本案中,原告和被告均为自然人,第三人为一家中资有限责任公司。

被告作为第三人的早期投资人,持有第三人的部分股权。

原告获悉第三人正准备开展新一轮融资,便与被告协商,希望能从被告处以较低价格受让其持有的第三人部分股权。

在此过程中,原告成为这部分受让股权的实际出资人,但名义上它仍由被告持有。

被告与原告协商后签署的《代持协议》约定:被告将其持有第三人的部分股权以低于同期融资价格的价格转让给原告;在第三人的股权在公开市场流通前,由被告代原告持有该部分股权。

之后,由于经营不善,第三人股权的估值大幅度降低。

此时原告实际持有的第三人股权的市场价值已低于之前从被告处受让股权时的价值,由此导致原告投资失利,该笔投资处于亏损状态。

于是,原告希望不再履行《代持协议》,并要求被告将之前从原告处收取的股权转让款全部返还。

这一要求遭到被告的拒绝,原告遂将被告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确认《代持协议》无效,并判令被告将其从原告处取得的股权转让款全额返还。

这份《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究竟如何?是有效、可撤销合同,还是效力待定合同?抑或根本就是无效合同?这是本案中双方争议的主要焦点,也是这一类股权代持协议法律关系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二、股权代持法律效力分析1.概述股权代持安排的协议通常包含两种民事法律行为:一是实际出资人和名义出资人关于委托持股的民事法律行为;二是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关于股权转让的民事法律行为(即名义出资人将其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实际出资人)。

因此,要判断股权代持安排的协议是否有效,需要分别分析委托持股和股权转让这两个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

《合同法》第52条列出了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一般来说,股权代持安排的协议由实际出资人和名义出资人自愿签署,属于正常的商业交易行为,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也不存在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形。

因此,正常的股权代持安排协议通常不存在《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合同无效的前四种情形。

至于是否存在第五种情形,即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有着进一步讨论分析的空间。

在法律实务中,由于对“强制性规定”的解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使得该条规定成为多数股权代持安排争议的焦点之一。

以下将主要从委托持股和股权转让这两个法律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一角度进行分析阐述。

2.委托持股行为的法律效力分析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公司法解释三》”)出台之前,委托持股行为一直位于灰色地带,无任何法律法规对其做出明确规定。

而《公司法解释三》第25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这一规定正式肯定了委托持股的法律效力;同时,《公司法解释三》对于委托持股安排中易引发争议的投资权益归属、股东名册变更、股权处分等事项也进行了规定,这从侧面认可了委托持股本身的合法性。

在投融资交易中,多数公司的最终目的是上市,公司如果希望在中国境内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则需遵守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首发办法》”)。

《首发办法》第13条要求,“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由于委托持股会影响发行人股权的清晰度,且存在潜在的股权纠纷风险,所以从目前证监会的监管口径看,委托持股是不允许的。

据此,有人认为,由于委托持股违反《首发办法》中的有关要求,会实质阻碍公司上市,从而损害公司和公司中其他股东的利益,所以委托持股协议应属无效。

然而实际上,《证券法》《首发办法》及其他与相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没有规定委托持股这一行为本身无效,监管部门为确保股权清晰而适用的监管审查口径也只是要求公司对委托持股的行为进行清理,而并未否认委托持股本身的合法性3.股权转让行为的法律效力分析很多情况下,实际出资人从已经持有公司股权的股东处受让部分股权,并由后者代其持有。

出于这种股权代持安排,该股权转让行为不会进行工商变更登记。

根据2006年版《公司法》第72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在实践中,该类股权转让协议往往并不向第三方披露,自然也就没有履行《公司法》第72条规定的股权转让程序,即违反了《公司法》第72条的规定,从而使得该股权转让行为的法律效力存在瑕疵。

这个瑕疵是否会导致该股权转让行为无效呢?前文提及的案件中,原告恰恰就是以股权转让行为违反《公司法》第72条的规定作为主张其无效的理由。

判断股权转让行为以及股权代持安排的协议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 规定是否属《公司法》第72条于《合同法》第52条中提及的“强制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的第14条规定,《合同法》第52条中提及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但该解释并未对“效力性强制规定”做进一步说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则明确规定,“违反效力性强制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违反管理性强制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形认定其效力。

”并指出,“强制性规范规制的是合同行为本身即只要该合同行为发生即绝对地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无效。

”不难看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实质特征是规范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行为。

具体而言,其规范的是法律及行政法规明确规定违反该类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的行为,或虽未明确规定违反之后将导致合同无效,但若使合同继续有效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不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规范范围的则由“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力口以规范。

对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适用范围的限制,有利于实现维护《合同法》、鼓励和保护交易等重要目的。

结合上述对“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分析可见,违反《公司法》第72条规定的行为,仅仅损害了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并没有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因此,《公司法》第72条规定应理解为“管理性强制性规定”,而非“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故股权转让行为及股权代持安排协议并不会因为违反《公司法》第72条规定而当然无效。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明确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股权“转让方、受让方以侵害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为由请求认定股权转让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但该规定仅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

当然,这对于内资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也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公司法》第72条规定不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分析。

在司法实践中,虽然各地人民法院通常不会将《公司法》第72条规定理解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但对股权转让行为属于效力待定还是可撤销仍存有一定争议。

例如,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2年在其官网发布的《民商事审判实践中有关疑难法律问题的解答意见》中提出,未经有限责任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股权转让合同一般应认定为效力待定的合同;根据2007年《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关于公司纠纷、企业改制、不良资产处置及刑民交叉等民商事疑难问题的处理意见》,目前审判实践中较为通行的观点为:未经有限责任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股权转让合同不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其效力始于成立之时。

前述案例涉及的股权转让合同不应被认定为效力待定的合同,而应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一般来说,效力待定是因为合同当事方主体资格、能力存在瑕疵,具体而言,《合同法》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代理权终止后以及无处分权人签订的合同为效力待定,而股权转让行为中的转让方和受让方通常均不存在上述主体资格欠缺,唯一的瑕疵是未履行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程序,从而损害了第三方(即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

因此,作为权利受损害方,其他股东可以请求撤销转让方和受让方之间的股权转让合同,但是在行使撤销权之前,该股权转让合同是有效的。

三、结论及建议综上,就股权代持安排协议而言,如其中无其它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的条款,则其中的委托持股行为及股权转让行为均不存在《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也非属于效力待定,应属于有效。

该案判决书认为,委托持股行为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故而合法有效;《公司法》第72条之规定应理解为“管理性强制性规定”,而非“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根据该规定,其他股东如果认为被告转让股权的行为侵害了其优先购买权,可以据此请求撤销股权转让协议,而原告作为股权受让方,并不能代替其他股东行使该权利。

因此,《代持协议》应认定为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代持协议》未被认定为无效,但如前文对违反《公司法》第72条规定的股权转让行为的法律效力的分析所述,如果其他股东主张该股权转让行为损害了其优先购买权,则其可据此请求撤销《代持协议》。

因此,《代持协议》的效力状态仍然存在不稳定性。

建议在实务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关技术措施,以弥补股权转让程序上的瑕疵,从而补强《代持协议》的效力,以防范后续可能产生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