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轮轴检修综合要求

合集下载

轮轴段修技术条件

轮轴段修技术条件

6轮轴6.1综合要求6.1.1基本作业条件6.1.1.1须具备满足各主型铁路货车轮轴检修和轴承退卸、压装要求的轮轴段修工艺线,配置铁路货车段修轮轴管理信息系统。

6.1.1.2轮轴探伤、轴承压装须在相对独立的工作场地进行;铁路货车段修轮轴管理信息系统宜从工艺装备中采集基础信息,实现电子存储、交互。

6.1.1.3应配置以下主要工艺装备:轮轴转动检查装置、轮对清洗除锈机、轴承退卸机、轮轴荧光磁粉探伤机、微控轮对超声波探伤机、多通道超声波探伤仪、数控车轮车床、前盖后挡清洗装置、微控轴承压装机、微控标志板打号机、微控自动测温轴承磨合测试装置、轴端螺栓智能扭力扳机等。

6.1.2须按工序记录轮对、轴承信息,录入铁路货车段修轮轴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轮轴卡片(车统-51C)。

6.1.3备用轮轴、轮对、轴承在工序间周转过程中须进行防护,防止磕碰伤;有轴承的轮对冲洗除锈时须在轴承上安装防护罩6.2轮轴检修6.2.1轮对需进行外观检查,测量各部尺寸,清除各部位表面的油漆及锈垢,车轴外露表面及有辐板孔车轮的内侧辐板孔部位须露出基本金属面(不退轴承时,防尘板座及轮座外侧的外露部位除外)。

6.2.2轮对需按规定施行复合磁化荧光磁粉探伤检查和超声波探伤检查,符合加工修理条件时须加工修理并符合段修限度要求,符合送厂修条件时送厂修。

6.2.3分解下来的前盖、后挡、轴端螺栓须分类存放,送指定地点清洗、检修,检修合格的前盖、后挡非配合面须涂刷醇酸清漆,经磷化处理且状态良好的前盖、后挡可不再涂刷。

对检查不合格的旧型前盖(图号:SLH26-00-02 26型(梅花形))不允许加修和使用。

轴端螺栓不涂白色反光油漆标记。

轮对、轴承、标志板须按规定刻打、涂打标记6.2.4滚动轴承符合退卸条件时须退卸,按规定分别送一般检修、大修或报废。

6.2.5滚动轴承压装前,须对轴承与轴颈、后挡与防尘板座进行选配,压装过程中应旋转轴承外圈并保持其旋转灵活,压装后须进行压装到位检查。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2016版本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2016版本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目录1 总则 (1)2 基本要求 (3)3 轮轴新组装 (8)3.1基本作业条件3.2车轴加工3.3车轮加工3.4车轴、车轮选配3.5 轮对组装3.6 轴承压装4 轮轴检修 (18)4.1综合要求4.2一级修4.3二级修4.4三级修4.5四级修4.6轴承检修4.7轮对检修限度4.8轴承检修限度5 轮轴及零部件标记 (54)5.1车轴标记5.2车轮标记5.3轴承标记5.4 标志板标记6 轮轴探伤 (66)6.1综合要求6.2探测规定6.3 轮轴、轮对、车轴手工超声波探伤6.4 轮轴、轮对自动化超声波探伤6.5轴承外圈超声波探伤6.6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6.7轴承零件磁粉探伤7 信息化管理 (101)7.1综合要求7.2输入、输出数据规范7.3数据信息管理7.4信息共享与应用8 故障轴承鉴定分析 (107)9 备用轮轴管理 (109)9.1管理机构及职责9.2备用轮轴、轮对、车轴、车轮管理9.3备用轴承管理10 附则 (117)TG/CL224—2016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1 总则1.1 铁路货车是铁路货物运输的运载工具,轮轴是铁路货车上重要的并且是可互换的部件,其技术状态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

为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要求,体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发展,统一铁路货车轮轴造修技术及管理要求,促进铁路货车修程修制发展,根据《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以及国家、铁路专业技术管理标准有关要求和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则。

1.2本规则是对货车各级检修规程中涉及到轮轴技术、管理部分内容的细化和补充,是轮轴技术与管理的专业性文件,全面涵盖了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组装、检修、探伤技术和信息化、安全、备用轮轴等管理要求,适用于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造修单位对轮轴的组装、检修、探伤和管理,滚动轴承(简称轴承,下同)的一般检修、大修和压装,车轮、车轴的加工和标记,以及备用轮轴管理、轮轴信息化管理、热轴故障鉴定分析,其他要求仍执行《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和有关文件、电报规定,圆柱滚子轴承检修及组装要求执行《铁路客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2016版本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2016版本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目录1 总则 (1)2 基本要求 (3)3 轮轴新组装 (8)3。

1基本作业条件3。

2车轴加工3。

3车轮加工3.4车轴、车轮选配3。

5 轮对组装3.6 轴承压装4 轮轴检修 (18)4.1综合要求4。

2一级修4.3二级修4.4三级修4.5四级修4。

6轴承检修4。

7轮对检修限度4.8轴承检修限度5 轮轴及零部件标记 (54)5。

1车轴标记5。

2车轮标记5。

3轴承标记5。

4 标志板标记6 轮轴探伤 (66)6。

1综合要求6.2探测规定6.3 轮轴、轮对、车轴手工超声波探伤6.4 轮轴、轮对自动化超声波探伤6.5轴承外圈超声波探伤6.6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6。

7轴承零件磁粉探伤7 信息化管理 (101)7.1综合要求7.2输入、输出数据规范7。

3数据信息管理7。

4信息共享与应用8 故障轴承鉴定分析 (107)9 备用轮轴管理 (109)9。

1管理机构及职责9。

2备用轮轴、轮对、车轴、车轮管理9。

3备用轴承管理10 附则 (117)TG/CL224—2016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1 总则1.1 铁路货车是铁路货物运输的运载工具,轮轴是铁路货车上重要的并且是可互换的部件,其技术状态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为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要求,体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发展,统一铁路货车轮轴造修技术及管理要求,促进铁路货车修程修制发展,根据《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以及国家、铁路专业技术管理标准有关要求和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则。

1.2本规则是对货车各级检修规程中涉及到轮轴技术、管理部分内容的细化和补充,是轮轴技术与管理的专业性文件,全面涵盖了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组装、检修、探伤技术和信息化、安全、备用轮轴等管理要求,适用于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造修单位对轮轴的组装、检修、探伤和管理,滚动轴承(简称轴承,下同)的一般检修、大修和压装,车轮、车轴的加工和标记,以及备用轮轴管理、轮轴信息化管理、热轴故障鉴定分析,其他要求仍执行《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和有关文件、电报规定,圆柱滚子轴承检修及组装要求执行《铁路客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版本修订稿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版本修订稿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版本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目录1 总则 (1)2 基本要求 (3)3 轮轴新组装 (8)基本作业条件车轴加工车轮加工车轴、车轮选配轮对组装轴承压装4 轮轴检修 (18)综合要求一级修二级修三级修四级修轴承检修轮对检修限度轴承检修限度5 轮轴及零部件标记 (54)车轴标记车轮标记轴承标记标志板标记6 轮轴探伤 (66)综合要求探测规定轮轴、轮对、车轴手工超声波探伤轮轴、轮对自动化超声波探伤轴承外圈超声波探伤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轴承零件磁粉探伤7 信息化管理 (101)综合要求输入、输出数据规范数据信息管理信息共享与应用8 故障轴承鉴定分析 (107)9 备用轮轴管理 (109)管理机构及职责备用轮轴、轮对、车轴、车轮管理备用轴承管理10 附则 (117)TG/CL224—2016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1 总则铁路货车是铁路货物运输的运载工具,轮轴是铁路货车上重要的并且是可互换的部件,其技术状态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

为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要求,体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发展,统一铁路货车轮轴造修技术及管理要求,促进铁路货车修程修制发展,根据《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以及国家、铁路专业技术管理标准有关要求和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是对货车各级检修规程中涉及到轮轴技术、管理部分内容的细化和补充,是轮轴技术与管理的专业性文件,全面涵盖了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组装、检修、探伤技术和信息化、安全、备用轮轴等管理要求,适用于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造修单位对轮轴的组装、检修、探伤和管理,滚动轴承(简称轴承,下同)的一般检修、大修和压装,车轮、车轴的加工和标记,以及备用轮轴管理、轮轴信息化管理、热轴故障鉴定分析,其他要求仍执行《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和有关文件、电报规定,圆柱滚子轴承检修及组装要求执行《铁路客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

铁路货车轮轴三级检修作业指导书

铁路货车轮轴三级检修作业指导书

铁路货车轮轴三级检修作业指导书4.4.1 基本作业条件4.4.1.1 基本工序主要包括铁路货车安全防范系统信息核对(车辆段),轴承外观技术状态检查,轴承退卸,轮对外观技术状态检查,轮对收入尺寸检测,轮对清洗除锈,轮对荧光磁粉探伤,轮对超声波探伤,车轮轮缘踏面加工,轮对尺寸检测,轴颈、防尘板座擦拭,轴承与轴颈、后挡与防尘板座检测与选配,轴颈、防尘板座涂脂,轴承压装,轴承压装到位检测,刻打标志板,轴承附件组装,轴向游隙检测,轴承磨合测试,轮轴涂漆,轮轴检查,轮轴支出。

4.4.1.2 主要工装设备固定式轴承退卸机、轮对清洗除锈机、轮对荧光磁粉探伤机、轮轴微机控制超声波自动探伤机、超声波探伤仪、数控车轮车床、轴承附件清洗装置、微控轴承压装机、标志板刻打机、轴端螺栓智能力矩扳机、轴承磨合机。

4.4.1.3 主要检测器具轴端螺栓孔螺纹塞规、轴端三孔位置度综合量规、深度游标卡尺、车轮检查器、轮径尺(仪)、粗糙度测量仪、粗糙度比较样块、轮对内侧距检测尺、轮位差测量尺、车轮滚动圆跳动测量器,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表),标准样环,前盖、后挡检测样板(尺),轴承轴向游隙测量仪、力矩扳手。

4.4.2 技术要求4.4.2.1轮轴收入及技术状态检查4.4.2.1.1车辆段建立《轮轴卡片》(车统-51C),核对铁路货车安全防范系统的相应信息。

车辆工厂(公司)建立《轮轴卡片》(车统-51D)。

4.4.2.1.2 对轮轴各部位进行技术状态检查,确定施修范围。

(1)检查标志板、施封锁、螺栓状态良好、标记清晰;各型新造、大修轴承在规定的使用时间或运行里程内,状态良好;确认车轮踏面擦伤、局部凹陷、剥离、缺损等缺陷,判断是否退卸轴承(包括单端退卸)。

(2)检查轮对表面状态,测量轮对内侧距离、车轮直径、轮辋厚度、轮缘厚度、圆周磨耗等各部尺寸。

4.4.2.2 轴承退卸4.4.2.2.1轴承退卸时应保证退卸机活塞中心与车轴中心保持一致。

4.4.2.2.2 轴承退卸时须采取措施防止磕伤轴颈和轴承。

铁路货车轮轴轴承检修作业指导书

铁路货车轮轴轴承检修作业指导书

铁路货车轮轴轴承检修作业指导书4.6.1轴承一般检修4.6.1.1 基本作业条件4.6.1.1.1 基本工序清洗及分解,刻写编号,外圈除锈、磁粉探伤及清洗,零件外观检查及手工修磨,尺寸检测,刻写(打)一般检修标记,清洗及组装。

4.6.1.1.2 主要工装设备轴承密封组成分解设备、轴承零部件清洗设备、外圈除锈设备、外圈喷淋设备、外圈磁粉探伤机、轴承零部件退磁机、轴承清洗设备、密封组成或内油封组成或外油封组成压装设备、轴承注脂及匀脂机、标记刻写(打)设备。

4.6.1.1.3 主要检测器具电子秤、轴承游隙测量设备、轴承检测仪、扭矩测量机。

4.6.1.1.4 作业环境(1)轴承一般检修须在独立的生产场所内进行。

(2)轴承零部件检测间、存放间及组装间须封闭,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附件4的规定。

(3) 24h内轴承检测间、存放间及组装间的落尘量应符合附件4的规定。

(4)轴承检测间的温度、相对湿度应每天检查并记录;落尘量定性检查每周不少于2次,定量检查每月进行1次,且在定性检查合格后的第二天进行。

4.6.1.1.5 工序控制(1)须做到一般检修品、待大修品、报废品及不同型号的检修品相隔离。

(2)建立轴承一般检修工艺流水线,主要包括轴承清洗及分解线、轴承检测及修理线、轴承组装线。

(3)须执行原套原位检修,除密封座和中隔圈外,禁止轴承外圈、内圈及滚子进行互换和拼修。

(4)轴承搬运、清洗及检修过程中零部件不得磕碰伤,保持架不得脱落。

4.6.1.2 技术要求4.6.1.2.1 轴承清洗及分解(1)轴承清洗须采用对轴承零件无腐蚀作用的清洗介质。

(2)内圈组件的清洗温度须不大于80℃,清洗时须防止保持架磕碰伤和离心力对保持架的冲击。

(3)轴承清洗后,零件表面无明显油垢。

(4)轴承零件清洗后须进行防锈处理。

(5)分解后的油封、密封罩、密封组成(不含密封座)须报废。

4.6.1.2.2 编号轴承分解后内圈、外圈须编号,要求准确、清晰;同一套轴承两内圈组件与外圈原滚道须一一对应,不得错位。

铁路货车轮轴检修综合要求

铁路货车轮轴检修综合要求

铁路货车轮轴检修综合要求4.1.1 本章规定了铁路货车轮轴、轮对检修和轴承一般检修、大修、压装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4.1.2 轮轴检修后,须在车轴轴身和车轮表面(踏面和轮辋内、外侧面除外)均匀涂刷醇酸清漆或非苯类清漆,一级修除外;轴承压装后,须在前盖、后挡及车轴防尘板座非配合面等部位涂刷醇酸清漆或非苯类清漆,经磷化处理且状态良好的前盖、后挡可不再涂刷。

4.1.3轮轴、轮对、车轴及车轮吊装须采用专用吊具,严禁吊具的金属部位直接接触车轴、车轮的加工配合部位。

4.1.4轴承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退卸:4.1.4.1 货车入修理工厂(公司)厂修时。

4.1.4.2车辆段检修的轮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4.1.4.2.1轮对需分解时。

4.1.4.2.2无标志板或标志板标记不清、打错而导致无法判断轴承首次或末次压装时间。

4.1.4.2.3新造、大修轴承在6个月内达到表2-1规定的使用时间或运行里程。

4.1.4.2.4轴承经技术状态检查或轴承诊断装置检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轴承(包括外圈、前盖、后挡、轴端螺栓等)有裂纹、碰伤、松动、变形和其他异状。

(2)密封罩、密封座、油封、密封组成有裂纹、碰伤、松动、变形,密封组成高于外圈端面,SKF 197726、353130B、353132A(352132A)、353132B(353132X2-2RS)型轴承密封组成中骨架与油封脱胶影响密封性能。

(3)轴承密封失效,有甩油、混砂、混水或油脂变质现象。

(4)转动轴承有异音、卡滞或其他不正常现象。

(5)轴承的轴向游隙大于0.75 mm;(6)电焊作业导致电流通过轴承。

(7)空车脱轨轮轴的同一转向架上的所有轴承,车辆颠覆或重车脱轨后的全车轴承。

(8)轮轴上遭受水浸或火灾的轴承。

(9)发生热轴故障或车辆滚动轴承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TADS)预报需退卸的轴承。

(10)使用时间达到 20 年的国产 RD 2型 40 钢车轴上的轴承。

(11)车轮踏面擦伤、局部凹陷深度达到2mm及以上的轮轴上的轴承。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2016版本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2016版本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2016版本《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目录1 总则 (1)2 基本要求 (3)3 轮轴新组装 (8)3.1基本作业条件3.2车轴加工3.3车轮加工3.4车轴、车轮选配3.5 轮对组装3.6 轴承压装4 轮轴检修 (18)4.1综合要求4.2一级修4.3二级修4.4三级修4.5四级修4.6轴承检修4.7轮对检修限度4.8轴承检修限度5 轮轴及零部件标记 (54)5.1车轴标记5.2车轮标记5.3轴承标记5.4 标志板标记6 轮轴探伤 (66)6.1综合要求6.2探测规定6.3 轮轴、轮对、车轴手工超声波探伤6.4 轮轴、轮对自动化超声波探伤6.5轴承外圈超声波探伤6.6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6.7轴承零件磁粉探伤7 信息化管理 (101)7.1综合要求7.2输入、输出数据规范7.3数据信息管理7.4信息共享与应用8 故障轴承鉴定分析 (107)9 备用轮轴管理 (109)9.1管理机构及职责9.2备用轮轴、轮对、车轴、车轮管理9.3备用轴承管理10 附则 (117)TG/CL224—2016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1 总则1.1 铁路货车是铁路货物运输的运载工具,轮轴是铁路货车上重要的并且是可互换的部件,其技术状态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

为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要求,体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发展,统一铁路货车轮轴造修技术及管理要求,促进铁路货车修程修制发展,根据《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以及国家、铁路专业技术管理标准有关要求和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则。

1.2本规则是对货车各级检修规程中涉及到轮轴技术、管理部分内容的细化和补充,是轮轴技术与管理的专业性文件,全面涵盖了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组装、检修、探伤技术和信息化、安全、备用轮轴等管理要求,适用于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造修单位对轮轴的组装、检修、探伤和管理,滚动轴承(简称轴承,下同)的一般检修、大修和压装,车轮、车轴的加工和标记,以及备用轮轴管理、轮轴信息化管理、热轴故障鉴定分析,其他要求仍执行《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和有关文件、电报规定,圆柱滚子轴承检修及组装要求执行《铁路客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2016版本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2016版本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目录1总则 (1)2基本要求 (3)3轮轴新组装 (8)3.1基本作业条件3.23.33.43.53.644.14.24.34.44.54.64.74.8轴承检修限度5轮轴及零部件标记 (54)5.1车轴标记5.2车轮标记5.3轴承标记5.4标志板标记6轮轴探伤 (66)6.1综合要求6.2探测规定6.3轮轴、轮对、车轴手工超声波探伤6.46.56.66.777.17.27.37.4899.19.29.3备用轴承管理10附则 (117)TG/CL224—2016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1总则1.1铁路货车是铁路货物运输的运载工具,轮轴是铁路货车上重要的并且是可互换的部件,其技术状态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

为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要求,体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发展,统一铁路货车轮轴造修技术及管理要求,促进铁路货车修程修制发展,根据《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实现管理规范、工艺科学、装备先进、质量可靠、安全稳定的目标。

1.6铁路货车轮轴造修单位应在满足本规则要求的前提下,规范工艺流程,优化工艺装备,改进作业方式,不断完善轮轴造修基础工艺线,逐步实现工装设备和检测器具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光电化。

应根据本规则编制完善的工艺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且不得低于本规则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1.7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总公司、铁路局、车辆段逐级负责铁路货车轮轴的技术管理工作;其他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造修企业负责本单位及所属单位铁路货车轮轴的技术管理工作。

1.8铁路货车轮轴检修实行维修资质管理,轮轴一级修、二级修、三级修、四级修、轴承一般检修和大修均需具备相应的资质,轮轴造修使用的新制轮对、车轴、车轮、轴承等也须具有相应的资质。

1.9铁路货车轮轴造修单位应按相应层级管理要求设置轮轴专职技术人员。

铁路货车轮轴修理规程

铁路货车轮轴修理规程

轮轴修理规程部分2012年6.1 轮轴须与转向架分离。

分解挡键时不得伤及轴承及其附件。

6.2 滚动轴承均须退卸。

退卸前对滚动轴承进行修程判定,并按规定记录轮对、轴承信息,建立《轮轴卡片》。

6.3 轮对各部表面的油漆及锈垢须清除,车轴外露部位、车轮辐板须露出基本金属面。

6.4 车轴外露部位、加工和再加工部位、轮对须按规定进行湿法磁粉探伤和超声波探伤检查,车轴重新组装前须进行全轴穿透探伤和湿法磁粉探伤检查。

6.5 轮对、车轴、车轮、轴承及附件须按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修理。

图样为SLH26-00-02 26的旧型前盖不得使用。

6.6 轮对须按规定分解、加工、检修及组装。

车轴轮座终加工须采用磨削加工工艺;车轴卸荷槽或轴颈根部圆弧锈蚀时须用00号砂布或粒度不小于P150的砂布蘸油打磨,打磨后凹陷深度不大于0.05mm。

6.7 轴承零部件须按规定分解、清洗、探伤、外观检查、修理和组装。

轴承清洗须采用具有清洗介质过滤功能的设备;轴承组装时,须对轴承外圈牙口配合面尺寸与密封罩配mm。

合面逐个检测,选配组装。

353130B型轴承大修、一般修后装配高为180.6 +0.71-1.516.8 轴承一般修须设置专检工序,检测器具须配置齐全。

6.9 轴承须按规定选配和压装,压装过程中须转动检查,压装后须进行压装到位检查。

6.10 轴端螺栓须集中清洗、集中检查,制造时间超过10年的轴端螺栓不得装用。

轴端螺栓安装时须使用能够计量扭力矩的装备均匀紧固。

6.11 轮对、轴承、标志板须按规定刻打、涂打标记。

6.12 轮轴组装、检修后,须在车轴轴身、防尘板座、车轮、前盖、后挡外表面非配合部位均匀涂刷醇酸清漆,车轮踏面、轮辋内、外侧面、经磷化处理且状态良好的前盖、后挡除外。

6.13 轮轴装车须符合下列要求:6.13.1 装车使用的轮轴须符合轮轴厂修质量标准。

6.13.2 同一转向架不得混装不同型号的轮轴,有特殊规定者除外。

6.13.3 同一轮对两车轮直径差不大于1mm。

铁路货车轮轴二级检修作业指导书

铁路货车轮轴二级检修作业指导书

铁路货车轮轴二级检修作业指导书4.3.1 基本作业条件4.3.1.1基本工序主要包括铁路货车安全防范系统信息核对,轮轴外观技术状态检查,轮对尺寸测量,轴承开盖,轴端信息抄录,轮轴清洗除锈,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车轮轮缘踏面加工,轴承关盖,轴承磨合测试,轮轴涂漆,轮轴支出。

4.3.1.2 主要工装设备轮对清洗除锈机、轴承附件清洗装置、轮轴磁粉探伤机、轮轴微机控制超声波自动探伤机、超声波探伤仪、数控车轮车床、轴端螺栓智能力矩扳机、轴承磨合机。

4.3.1.3 主要检测器具车轮检查器、轮径尺(仪)、轮对内侧距检测尺、游标卡尺、粗糙度比较样块、轴承轴向游隙检测仪、力矩扳手。

4.3.2 技术要求4.3.2.1 轮轴收入及技术状态检查4.3.2.1.1建立《轮轴卡片》(车统-51C),核对铁路货车安全防范系统的相应信息。

4.3.2.1.2 对轮轴各部位进行外观技术状态检查,确定施修范围。

(1)标志板、施封锁、螺栓状态良好、标记清晰,各型新造、大修轴承在规定的使用时间或运行里程内,状态良好。

(2)测量轮对内侧距离、车轮直径、轮辋厚度、轮缘厚度、圆周磨耗等各部尺寸,检查车轮踏面擦伤、局部凹陷、剥离、缺损、碾宽等缺陷。

4.3.2.2 轮轴检修4.3.2.2.1清除轮轴各部位表面的油漆及锈垢,车轴外露表面须露出基本金属面,防尘板座及轮座外侧的外露部位除外。

4.3.2.2.2对轮轴施行复合磁化荧光磁粉探伤检查和超声波探伤检查,对带辐板孔车轮的内侧辐板孔部位施行复合磁化荧光磁粉探伤。

4.3.2.3 车轮检修4.3.2.3.1车轮踏面及轮缘加工车轮踏面及轮缘加工须符合第4.2.2.2条的要求。

4.3.2.3.2车轮轮毂检修车轮轮毂外径面有重皮时可磨修清除,磨修深度不大于3mm。

4.3.2.3.3车轮辐板孔检修辐板孔倒圆角尺寸应大于R2mm,不符时磨修。

4.3.2.4车轴轴身检修4.3.2.4.1车轴轴身的打痕、碰伤、磨伤及电焊打火深度不大于2.5mm时,经打磨光滑,消除棱角后可继续使用。

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2(3)

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2(3)

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三、日常维护3.1基本要求3.1.1.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

3.1.2.使用设备必须执行四定(定岗、定员、定量、定责)、三包(包人、包机、包修)制度,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构造性能、操作方法、安全规则等,懂得设备维护保养技术,并经培训达到“应知”、“应会”要求,经考试合格,发给设备操作证,方能操作设备,严禁无证操作。

3.1.3.维修人员应全面掌握设备技术性能与维护使用要求,具有快速判断、处理设备故障的能力。

3.1.4设备的维护保养分为点检、巡检、季检和日常保养。

3.2 设备点检操作人员每班开工前应进行设备点检,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对设备的机械部分、液压部分、电气部分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状态良好,点检内容根据每台设备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点检内容顺序进行,并认真填写设备点检、运转记录。

3.3. 设备巡检3.3.1 巡检要求设备维护人员按设备维护规程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对相关设备进行巡检。

巡检时必须携带常用工具、量检具或简易诊断仪器。

巡检人要与使用人密切配合,确认设备状态,发现设备异常及时处理,并将检查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逐项填写在设备巡回检查记录簿上。

3.3.2 巡检范围a.检查连接传动机构结合是否良好,声音是否正常,各连接螺丝及基础螺丝是否松动,各运动部件是否良好。

b. 检查电压、电流显示是否正常,各种开关、接触器接触点、制动装置是否良好,配线、接地线是否牢固。

c.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牢固可靠,使用人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自检自修范围执行如何。

3.3. 设备季检设备的季检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维护人员在日检的基础上,对设备外设配件进行检查,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并对设备的全面性能指标进行校验。

3.4 校验及标定3.4.1.轮轴探伤、检测设备每班开工前必须进行日常性能试验,压装机每月进行一次日常性能试验并打印或填写相关日常性能校验记录。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基本要求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基本要求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基本要求2.1轮轴新组装和检修修程2.1.1铁路货车轮轴新组装是新品车轴、车轮、轴承及附件的全新组装,可装用于新造铁路货车和各级修程货车。

2.1.2 铁路货车轮轴检修修程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一级修、二级修、三级修和四级修。

一级修是经对轴承、车轮外观技术状态检查,无需退卸轴承,仅对车轮踏面进行旋修的轮轴检修,主要结合货车站修进行,修复后装用于辅修、临修货车。

二级修是经对轮轴外观技术状态检查,无需退卸轴承但需探伤的轮轴检修,主要结合货车段修、入段厂修进行,修复后装用于段修及以下修程货车。

三级修是经对轮轴外观技术状态检查,需退卸轴承而不需分解轮对的轮轴检修,主要结合货车段修、入段厂修、工厂(公司)厂修进行,修复后可装用于各级修程货车,其中单端退卸轴承的修复后装用于段修及以下修程货车。

四级修是检修过程中需分解轮对并重新组装,且车轮踏面经过旋修(新品车轮除外)的轮轴检修,主要在车辆段轮轴(车轮)车间和工厂(公司)进行,修复后可装用于各级修程货车。

铁路货车轴承检修分为一般检修和大修。

2.2 质量保证铁路货车车轴、车轮、轮对、轮轴、轴承实行质量保证,时间统计精确到月,在正常运用和维护条件下,其质量保证要求规定如下:2.2.1 车轴制造的质量保证在规定的车轴使用寿命期内,凡由于车轴材质和制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行车事故,应由车轴制造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凡由于车轴材质和制造质量问题危及行车安全的缺陷车轴,由车轴制造单位免费更换。

2.2.2 车轮制造的质量保证在车轮的整个使用期内,凡由于车轮材质和制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行车事故,应由车轮制造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凡由于车轮材质和制造质量问题危及行车安全的缺陷车轮,由车轮制造单位免费更换。

2.2.3 轮对组装的质量保证2.2.3.1 质量保证期限双列圆锥滚子轴承LZ40钢车轴的轮对为5年,LZ50钢、LZ45CrV钢材质车轴的轮对为6年,圆柱滚子轴承的轮对为4年。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版本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版本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2016版本(总1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目录1 总则 (1)2 基本要求 (3)3 轮轴新组装 (8)3.1基本作业条件3.2车轴加工3.3车轮加工3.4车轴、车轮选配3.5 轮对组装3.6 轴承压装4 轮轴检修 (18)4.1综合要求4.2一级修4.3二级修4.4三级修4.5四级修4.6轴承检修4.7轮对检修限度4.8轴承检修限度5 轮轴及零部件标记 (54)5.1车轴标记5.2车轮标记5.3轴承标记5.4 标志板标记6 轮轴探伤 (66)6.1综合要求6.2探测规定6.3 轮轴、轮对、车轴手工超声波探伤6.4 轮轴、轮对自动化超声波探伤6.5轴承外圈超声波探伤6.6轮轴、轮对、车轴磁粉探伤6.7轴承零件磁粉探伤7 信息化管理 (101)7.1综合要求7.2输入、输出数据规范7.3数据信息管理7.4信息共享与应用8 故障轴承鉴定分析 (107)9 备用轮轴管理 (109)9.1管理机构及职责9.2备用轮轴、轮对、车轴、车轮管理9.3备用轴承管理10 附则 (117)TG/CL224—2016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1 总则1.1 铁路货车是铁路货物运输的运载工具,轮轴是铁路货车上重要的并且是可互换的部件,其技术状态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安全。

为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要求,体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发展,统一铁路货车轮轴造修技术及管理要求,促进铁路货车修程修制发展,根据《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条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以及国家、铁路专业技术管理标准有关要求和铁路货车轮轴技术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则。

1.2本规则是对货车各级检修规程中涉及到轮轴技术、管理部分内容的细化和补充,是轮轴技术与管理的专业性文件,全面涵盖了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组装、检修、探伤技术和信息化、安全、备用轮轴等管理要求,适用于铁路货车轮轴及零部件造修单位对轮轴的组装、检修、探伤和管理,滚动轴承(简称轴承,下同)的一般检修、大修和压装,车轮、车轴的加工和标记,以及备用轮轴管理、轮轴信息化管理、热轴故障鉴定分析,其他要求仍执行《铁路货车厂修规程》《铁路货车段修规程》《铁路货车站修规程》《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和有关文件、电报规定,圆柱滚子轴承检修及组装要求执行《铁路客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

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

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

铁路货车轮轴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确保铁路货车轮轴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检修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铁路货车轮轴设备的检修、维护和管理。

第二条管理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定期检修与日常维护相结合。

科学管理,规范操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三条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轮轴设备检修维护部门,负责日常的检修维护工作。

第四条职责制定检修维护计划。

组织实施检修维护工作。

监督和检查检修维护质量。

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估。

第三章检修维护周期和内容第五条检修周期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制造商的建议,制定合理的检修周期。

第六条检修内容轮对检查:包括轮径、轮缘厚度、轮辋状况等。

轴承检查:包括轴承间隙、润滑状况、密封性能等。

轴箱检查:包括轴箱磨损、裂纹、变形等。

制动系统检查:包括制动盘、制动缸、制动管路等。

第四章检修维护流程第七条检修前准备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

准备必要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对检修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

第八条检修过程按照检修计划进行操作。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检修质量。

记录检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第九条检修后检查对检修后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所有部件符合安全和性能要求。

填写检修记录,归档备查。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条安全规定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规定。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一条安全防护检修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检修人员必须穿戴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

使用的安全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第六章质量控制第十二条质量标准制定严格的检修维护质量标准,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质量检查定期对检修维护工作进行质量检查。

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四条质量记录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体系,记录检修维护的全过程。

第七章培训与考核第十五条培训定期对检修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培训。

第十六条考核对检修维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行定期考核。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基本要求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基本要求

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基本要求2.1轮轴新组装和检修修程2.1.1铁路货车轮轴新组装是新品车轴、车轮、轴承及附件的全新组装,可装用于新造铁路货车和各级修程货车。

2.1.2 铁路货车轮轴检修修程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一级修、二级修、三级修和四级修。

一级修是经对轴承、车轮外观技术状态检查,无需退卸轴承,仅对车轮踏面进行旋修的轮轴检修,主要结合货车站修进行,修复后装用于辅修、临修货车。

二级修是经对轮轴外观技术状态检查,无需退卸轴承但需探伤的轮轴检修,主要结合货车段修、入段厂修进行,修复后装用于段修及以下修程货车。

三级修是经对轮轴外观技术状态检查,需退卸轴承而不需分解轮对的轮轴检修,主要结合货车段修、入段厂修、工厂(公司)厂修进行,修复后可装用于各级修程货车,其中单端退卸轴承的修复后装用于段修及以下修程货车。

四级修是检修过程中需分解轮对并重新组装,且车轮踏面经过旋修(新品车轮除外)的轮轴检修,主要在车辆段轮轴(车轮)车间和工厂(公司)进行,修复后可装用于各级修程货车。

铁路货车轴承检修分为一般检修和大修。

2.2 质量保证铁路货车车轴、车轮、轮对、轮轴、轴承实行质量保证,时间统计精确到月,在正常运用和维护条件下,其质量保证要求规定如下:2.2.1 车轴制造的质量保证在规定的车轴使用寿命期内,凡由于车轴材质和制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行车事故,应由车轴制造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凡由于车轴材质和制造质量问题危及行车安全的缺陷车轴,由车轴制造单位免费更换。

2.2.2 车轮制造的质量保证在车轮的整个使用期内,凡由于车轮材质和制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行车事故,应由车轮制造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凡由于车轮材质和制造质量问题危及行车安全的缺陷车轮,由车轮制造单位免费更换。

2.2.3 轮对组装的质量保证2.2.3.1 质量保证期限双列圆锥滚子轴承LZ40钢车轴的轮对为5年,LZ50钢、LZ45CrV钢材质车轴的轮对为6年,圆柱滚子轴承的轮对为4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货车轮轴检修综合要求
4.1.1 本章规定了铁路货车轮轴、轮对检修和轴承一般检修、大修、压装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4.1.2 轮轴检修后,须在车轴轴身和车轮表面(踏面和轮辋内、外侧面除外)均匀涂刷醇酸清漆或非苯类清漆,一级修除外;轴承压装后,须在前盖、后挡及车轴防尘板座非配合面等部位涂刷醇酸清漆或非苯类清漆,经磷化处理且状态良好的前盖、后挡可不再涂刷。

4.1.3轮轴、轮对、车轴及车轮吊装须采用专用吊具,严禁吊具的金属部位直接接触车轴、车轮的加工配合部位。

4.1.4轴承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退卸:
4.1.4.1 货车入修理工厂(公司)厂修时。

4.1.4.2车辆段检修的轮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4.1.4.2.1轮对需分解时。

4.1.4.2.2无标志板或标志板标记不清、打错而导致无法判断轴承首次或末次压装时间。

4.1.4.2.3新造、大修轴承在6个月内达到表2-1规定的使用时间或运行里程。

4.1.4.2.4轴承经技术状态检查或轴承诊断装置检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轴承(包括外圈、前盖、后挡、轴端螺栓等)有裂纹、碰伤、松动、变形和其他异状。

(2)密封罩、密封座、油封、密封组成有裂纹、碰伤、松动、变形,密封组成高于外圈端面,SKF 197726、353130B、353132A(352132A)、353132B(353132X2-2RS)型轴承密封组成中骨架与油封脱胶影响密封性能。

(3)轴承密封失效,有甩油、混砂、混水或油脂变质现象。

(4)转动轴承有异音、卡滞或其他不正常现象。

(5)轴承的轴向游隙大于0.75 mm;
(6)电焊作业导致电流通过轴承。

(7)空车脱轨轮轴的同一转向架上的所有轴承,车辆颠覆或重车脱轨后的全车轴承。

(8)轮轴上遭受水浸或火灾的轴承。

(9)发生热轴故障或车辆滚动轴承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TADS)预报需退卸的轴承。

(10)使用时间达到 20 年的国产 RD 2型 40 钢车轴上的轴承。

(11)车轮踏面擦伤、局部凹陷深度达到2mm及以上的轮轴上的轴承。

(12)车轮踏面剥离、缺损超过运用限度的轮轴上的轴承。

(13)其他需要退卸的情况。

4.1.5轴承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须由退卸单位就地报废:
4.1.
5.1 大修轴承达到表2-1规定的使用时间或运行里程。

4.1.
5.2 车辆颠覆或重车脱轨后的全车轴承。

4.1.
5.3 电流通过引起局部放电造成斑点、凹槽或槽纹等表面电蚀损伤的轴承。

4.1.
5.4 锈蚀严重,不能正常转动的轴承。

4.1.
5.5 发生燃轴或火灾被损伤的轴承。

4.1.
5.6 外圈破损的轴承。

4.1.
5.7 大修轴承出现一般检修无法修复的缺陷。

4.1.
5.8 内、外圈均出现制造、大修单位或时间不清的轴承。

4.1.
5.9 其他无修复价值的轴承。

4.1.6 轴承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做大修:
4.1.6.1新造轴承压装后达到表2-1规定的使用时间或运行里程。

4.1.6.2新造轴承经外观技术状态检查、尺寸和几何公差检测,故障、缺陷超过一般检修规定,但又未达到报废条件。

4.1.7 各型新造轴承、大修、检修轴承未达到表2-1规定的使用时间或运行里程须进行一般检修;但剩余寿命小于6个月者,只能做一次一般检修。

新造或大修轴承首次压装时间与表2-1规定的使用时间相差6个月至1年者,如不退卸,限装用于12个月内到达厂、段修期的段修车、辅修车或临修车上。

4.1.8 轮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分解检查:
4.1.8.1 轴端无组装日期或组装单位责任钢印(进口轮对除外)。

4.1.8.2 经复合磁化荧光磁粉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检查,确认有下列情况之一:
4.1.8.2.1 车轴裂纹延伸至轮座或轮座裂纹。

4.1.8.2.2 车轴透声不良或难以判断。

4.1.8.2.3 镶入部接触不良。

4.1.8.3轮对内侧距离及内侧距离三处差超限。

4.1.8.4 轮对轮位差超限。

4.1.8.5 出现其他需要轮对分解的故障。

4.1.9 轮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更换车轴:
4.1.9.1 车轴无制造时间或制造单位代号。

4.1.9.2 使用时间达到20年的国产RD2型LZ40钢车轴轮对需退轮时。

4.1.9.3 使用时间达到15年的国产RD2型D1等级车轴轮对需退轮时。

4.1.9.4 车轴裂纹超限而不能修复。

4.1.9.5 经超声波探伤检查确认透声不良。

4.1.9.6 轴颈、防尘板座、轮座、轴身等有一处及以上尺寸超过规定限度而不能修复。

4.1.9.7 轴身弯曲超限。

4.1.9.8 脱轨车辆同一转向架上的车轴轴颈弯曲大于0.15mm。

4.1.9.9 轴颈由于燃轴而碾长或弯曲者。

4.1.9.10 轴颈及防尘板座有电焊打火或电蚀。

4.1.9.11 其他需要更换车轴者。

4.1.10 轮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更换车轮:
4.1.10.1 车轮轮辋厚度小于规定限度。

4.1.10.2 车轮轮辋宽度小于134mm。

4.1.10.3 轮对四级修时,车轮轮毂长度小于170mm。

4.1.10.4 车轮踏面及轮缘裂纹、缺损、剥离经旋修无法消除。

4.1.10.5 轮对四级修时,车轮标记不清。

4.1.10.6 辗钢车轮轮辋外侧及辐板上有沿圆周方向的重皮。

4.1.10.7 辗钢车轮有铲槽。

4.1.10.8 装用带辐板孔车轮的轮对分解时。

4.1.10.9 车轮轮辋裂纹无法消除或辐板、轮毂裂纹。

4.1.10.10 其他需要更换车轮者。

4.1.11 轮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加工修理:
4.1.11.1 车轮踏面剥离、擦伤、局部凹陷、碾宽、圆周磨耗超限及裂纹、缺损、粘有熔化金属。

4.1.11.2 车轮轮缘厚度超限或轮缘垂直磨耗超限,轮缘缺
损、裂纹、碾堆。

4.1.11.3 同一轮对的两车轮直径差超限。

4.1.11.4 同一车轮相互垂直的直径差超限。

4.1.11.5 轴颈、防尘板座有一处尺寸超限。

4.1.11.6 轴颈及防尘板座裂纹,表面有磕伤、碰伤、拉伤、划伤、凹痕、锈蚀等状态。

4.1.11.7 轴颈蹾粗。

4.1.11.8 轴身裂纹,表面有打痕、碰伤、磨伤及电焊打火等状态。

4.1.11.9 轴端螺栓孔不能起紧固作用。

4.1.11.10 中心孔损伤影响加工定位。

4.1.11.11 同一车轮滚动圆跳动量超限。

4.1.11.12 出现其他需要加工修理的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