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

合集下载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1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1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30505 适用专业:五年制护理专业学时数:68(其中理论 56 学时, 实验实训 12 学时) 前言【课程性质与任务】急危重症护理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

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常见疾病护理方向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包括院前急救、重症监护、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用的急救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掌握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护理基本操作;初步学会对各科危急重症病人的初步应处理和配合抢救;按操作规程,正确实施急救护理技术;在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能及时无误地做出判断和救护;对常用急救技术和国内外新进展等知识有所了解和提高。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在为急救病人提供急救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急救护理技能,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为病人提供及时的护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观察能力,为今后从事和发展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在第八学期开设,总时数为 68 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的目标:1.掌握急救护理学的概念、范畴。

1/ 142.掌握常用的急救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3.掌握其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4.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

5.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考核】本门课程为考试课,理论部分采取闭卷的考核方法,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单选、多选、是非题、简答、论述题等几种类型。

内容涉及每个章节。

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60 分及格。

课程评价: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10%;实践占总成绩的 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70%。

【参考教材】 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孙菁急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邹玉莲急危重症护理科学出版社 2004 学时分配表序号理论部分实训部分小计教学内容学时数实训内容学时数 1 第一章绪论 1 1 2 第二章院外急救 3 3 3 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2 24 第四章重症监护 2 25 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4 实训一心肺复苏 2 6 6 第六章休克 6 6 7 第七章创伤 10 实训二脾破裂病人的护理 2 128 第八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4 4 9 第九章急性中毒 6 6 10 第十章中暑、淹溺和触电 4 4 11 第十一章昏迷 2 2 12 第十二章常见临床危象 6 6 13 第十三章急救技术 4 实训三急救技术 4 1014 实训四参观医院急诊科、ICU 4 4 机动 2 2 合计 56 12 68 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 1.掌握院外现场急救原则。

急危重症护理学 绪论

急危重症护理学 绪论

绪论第一节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急危重症护理学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并伴随着急诊医学和危重病医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抢救创伤病人、治疗危重病人、降低各种灾难事故的死亡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30年来,随着急诊医学和危重病医学的发展及社会需要的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护理学的进步。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研究的范畴(一)院前急救院前急救(Pre-hospital care)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

院前急救的任务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痛苦,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为进一步诊治打下基础。

首先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恢复基础生命体征,再根据病情和现有条件采取输液、止血、止痛、包扎、固定、解毒等措施,借助通讯联络工具向急救中心呼救并通报病人的病情。

在转运途中连续监护和救治,为病人继续治疗赢得时间。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做好急救知识和初步急救技能的普及工作,提高大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使在现场的第一目击者能首先给病人实施必要的初步急救。

科学的管理体系,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急救通讯、调度、指挥系统的不断完善,将使院外救护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二)医院急诊救护医院急诊科(Emergency department)是接收、处理日常急诊就诊,及对院外转送的急诊危重病人进行院内救治的重要场所。

急诊科应有完善的急救仪器与设备。

急诊救护人员需经过专门而系统的培训,掌握精湛的急救技术和多学科知识,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并熟悉相关的法律和卫生法规。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36学时 新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36学时 新

急救护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前言编制本大纲的主要目的是为本科护理学专业方向急救护理学的教学提供指导性纲要。

根据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护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与科学研究的高级护理人才的目标要求和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共授课36学时。

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是教师理论课讲授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第二级是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选择性的讲授,未讲授的部分由学生自学;第三级为了解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教师也可选择性的讲授。

由于学时有限,部分与其它学科重叠的内容列为自学内容,只提出了教学目的要求,而没有提出教学内容。

为适应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本学科的新进展,甚至修正教学内容。

大纲后附学时分配可酌情变更。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定义2.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理解: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趋势2.我国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的趋势教学时数 1学时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 相关概念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2. 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的任务理解: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与重症监护病房的运转模式。

教学时数 2学时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相关概念急救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应急预案。

2.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及管理。

3.常见急诊护理应急预案的类型。

4. 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的目标及措施。

理解:1.急诊科的布局与设置,急诊科人员资质要求、抢救室的设置原则。

2.急救绿色通道的管理。

3. 急诊护理应急预案基本原则、常见类型、应急准备。

4.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基本原则。

运用:常见急症的应急预案。

教学时数 2学时第四章 ICU的设置与管理【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识记:1. ICU区域布局。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护理专科总学时:42(理论32,实验10)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研究各类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监视、护理为主要内容的一门新兴的护理临床学科。

护士在面对急危重患者时,能否及时无误的对患者作出判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抢救的成败。

本课程可分为院外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

主要以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及常用的急救技术为主要内容。

二、教学基本要求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注重急救技术和危重监护的训练与操作,同时注意学生急救意识与应变能力的培养。

本学科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在教学中还应注意讲授一些有关内容的最新进展与观点。

理论讲授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标本、模型、图表、幻灯、投影、录象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明确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范畴,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

掌握其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

掌握常用的急救和监护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熟悉:急救站及医院急诊科的任务。

了解:急诊医疗的组织体系及其主要参与人员、城市救护站的条件、如何加强医院急诊科建设,提高应急能力。

【教学内容】1、急诊医学的起源及其范畴。

2、急救站与急诊科的业务范围。

【自学内容】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思考题】1、现场救护的原则包括什么2、抢险救灾紧急救护应做好哪些工作3、加强急诊科室的业务管理,应从哪几方面入手第二章院外急救【目的要求】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各种急救技术的应用。

急救用品的配备、护理体检、救护要点。

熟悉: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不同转运工具转送特点与途中护理。

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版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版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版)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使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急危重症护理学》教研组(2019年02月)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2.课程代码:3.课程类别:(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学实践环节)4.适用学生层次:本科(类)专业护理专业5.学时:32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6.学分:2分二、师资介绍副高以上比例(理论)比例各为75%,实践课程中级以上比例为75%三、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田永明,,教研室负责人:田永明课程秘书:徐禹,,四、教学目标(一)认知教学目标(二)技能教学目标(三)职业素养教学目标五、教学安排课堂授课24学时,见习8学时。

六、教学内容(附后)七、见习1.时间:3月18日14:00-15:40,4月15日14:00-15:40,5月13日14:00-15:40,6月10日14:00-15:40,2.地点:华西医院急诊科和ICU病房3.要求:着装整齐,不得旷课或迟到早退;同时注意保持病房环境及案件。

八、成绩评定标准采取综合评价方法:1.学习状态(含出勤率)占10%2.临床见习占20%3.平时成绩占20%4.非标准答案测试占10%4.期末理论考试(闭卷)占40%(1)期末考试时间:2小时。

(2)期末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3)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综合案例分析应用六种类型。

内容涉及每个章节。

(4)成绩计算: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60分及格。

九、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版),张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十、主要参考资料1.田永明主编.《ICU护理手册》(第2版).科学出版社,2015.2.康焰主编. 《临床重症医学教程》.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李庆印主编. 《重症专科护理》(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金静芬主编. 《急诊专科护理》(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桂莉主编. 《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与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十一、本课程教学要求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了解: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急重症护理学》见习教学大纲

《急重症护理学》见习教学大纲

《急重症护理学》(见习)教学大纲课程代码:NURS1013课程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执笔人:胡化刚英文名称:Emergency and critical Nursing审批人:陆士奇课程学时:54 实践学时:18课程学分:2.5适用专业:护理学一、实践教学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急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见习大纲是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的实践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理论课的基本知识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见习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性地紧急、快速评估和处置危及生命的疾病,初步掌握提供急救措施的能力。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本课程为考试科目,其中见习为该科目的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内容。

二、实践环节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急诊设置、院前救护和预检分诊了解:1、急诊科的设置布局、急诊范围;2、院前急救的特点、原则;3、预检分诊制度;熟悉:1、院前急救系统管理;2、急诊绿色通道运作;掌握:1、院外现场救护评估要点、救护技术;2、预检分诊方法。

(二)、心肺复苏术1(单人基础生命支持,球囊-面罩通气术)熟悉:心肺复苏终止的指征;掌握:心搏骤停的判断、生存链、基础生命支持的操作,球囊-面罩通气术,心肺复苏效果的判断、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三)、心肺复苏术2(双人CPR及CPR过程中的医护合作、除颤术)熟悉:高级生命支持及除颤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

除颤的适应证。

掌握:双人CPR及CPR过程中的医护合作。

(四)、重症监护术1(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心电监测)熟悉: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心电监测意义;掌握:心电监测的方法,无创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

(五)、重症监护术2(呼吸功能、动脉血气、体液平衡监测)熟悉:呼吸功能、动脉血气、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的意义;掌握:动脉血气、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的方法。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标准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标准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属于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备急危重症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护理人才,以满足临床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的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具备应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例的护理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1.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各种急危重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应具备应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例的护理能力,包括急救处理、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评估、药物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技能。

3.素质目标: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包括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等。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教学内容:本课程应包括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如心肺复苏、气道管理、液体复苏、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等。

同时,还应包括各种急危重症病例的护理实践,如休克、呼吸衰竭、心衰、脑卒中等。

2.教学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正确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并能够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有效协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和临床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3.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和平时表现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条件与支持1.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急危重症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实验设备:学校应配备先进的急危重症护理实验设备,如心肺复苏模拟人、气管插管设备、液体治疗设备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大纲(供护理、助产专业参考使用)一、课程任务《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它重点介绍了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ICU监护和灾难救护的相关理论和急救、监护技能。

其任务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危重症病人快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急救能力,能肩负起运用多学科知识、多团队协作挽救生命、减轻痛苦的神圣使命。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能阐述急救生命链的概念和环节、心肺脑复苏的概念、多发伤的病理生理改变、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ICU的感染控制、灾难救护的组织和特点等。

2.能理解并遵守院前急救的原则和工作内容、急诊室的护理工作质量要求、ICU的监护内容和监护分级、灾难救护中护士的角色和任务等。

3.能说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和三个环节、院前急救的特点、急诊科的设置和布局、ICU的设置要求、灾难救护系统等。

技能目标:1.能独立操作现场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2.能独立完成气道异物梗阻的判断、有效的拍背、海氏手法;3.能配合团队完成创伤病人的检伤分类、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4.能独立完成淹溺、电击伤、中暑、毒蛇咬伤病人的急救;5.能在5分钟内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准确评估病人病情,熟练使用多功能监护仪;6.能配合完成各种维持气道通畅的方法;7.能理解并配合完成各种呼吸支持的方法;8.能理解并配合完成各种循环支持的实施;9.能配合完成常见中毒患者病人的急救;10.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护理;11.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呼吸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12.能独立完成危重症病人“三管”的护理;13.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14.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消化系统功能的监测和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15.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肾功能和体液平衡的监测和护理。

职业道德和素质1.在言行举止上能体现“生命至上”、“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理念,对生命心存敬畏;2.通过模拟教学和临床实习能理解并展示“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3.通过模拟教学和临床实习初步具备能沉着应对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有良好的心理素质;4.通过模拟教学和临床实习理解并表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版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版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 版)教学大纲供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使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急危重症护理学》教研组(2019年02 月)前言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2. 课程代码:3. 课程类别:(公共课,2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学实践环节)4. 适用学生层次:本科(类)专业护理专业5. 学时:32 学时(理论24学时,实践8 学时)6. 学分:2 分二、师资介绍副高以上比例(理论)比例各为75%,实践课程中级以上比例为75%三、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田永明,,教研室负责人:田永明课程秘书:徐禹,,四、教学目标(一)认知教学目标(二)技能教学目标(三)职业素养教学目标五、教学安排课堂授课24学时,见习8 学时。

六、教学内容(附后)七、见习1. 时间:3 月18 日14:00-15:40 ,4 月15 日14:00-15:40 ,5 月13 日14:00-15:40 ,6 月10 日14:00-15:40 ,2. 地点:华西医院急诊科和ICU 病房3. 要求:着装整齐,不得旷课或迟到早退;同时注意保持病房环境及案件。

八、成绩评定标准采取综合评价方法:1. 学习状态(含出勤率)占10%2. 临床见习占20%3. 平时成绩占20%4. 非标准答案测试占10%4. 期末理论考试(闭卷)占40%(1)期末考试时间: 2 小时。

(2)期末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3)期末考试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综合案例分析应用六种类型。

内容涉及每个章节。

(4)成绩计算: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60 分及格。

九、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急危重症护理学》(第 4 版),张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十、主要参考资料1. 田永明主编.《ICU护理手册》(第2版)•科学出版社,2015.2. 康焰主编. 《临床重症医学教程》.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 李庆印主编. 《重症专科护理》(第1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 金静芬主编. 《急诊专科护理》(第1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 桂莉主编. 《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与学习指导》.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十一、本课程教学要求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了解:1.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课程编号:H4124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 课程属性:必修学时:40 学分:2.5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等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一、课程简介《急救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重病人抢救、护理、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该学科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培养护士在面对急危重患者时,能及时无误做出判断和救护,达到保护患者安全和成功抢救的目的。

本课程从教学和临床实际出发,突破了学科界限,重点介绍院前救护、重症监护,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见急救技术。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院外现场急救原则;掌握抢险救灾紧急救护的工作程序。

熟悉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2.能力培养:学生对急诊科工作有初步的理解。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重点】1.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2.熟悉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难点】1.掌握院外现场急救原则。

2.掌握抢险救灾紧急救护的工作程序。

第二单元:院外急救与护理(建议学时数:6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院外急救广义和狭义概念;掌握院外急救的特点;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掌握现场伤员急救的标记;掌握现场急救区的划分;掌握常用基本急救技术。

熟悉院外急救的意义;熟悉急救包、急救箱物资配备;熟悉普及急救知识的主要内容。

了解院外急救的任务;了解我国城市院外急救模式及指挥系统。

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对院外急救有清晰的概念并能有效模拟和实施院外急救。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重点】1.院外急救广义和狭义概念。

2.院外急救的特点。

3.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

【难点】1.现场伤员急救的标记。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人卫版(护理、助产)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人卫版(护理、助产)

护理系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48 课内实践学时:16执笔人:高仁甫审核人:督导组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急重症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面对急危重症患者,能否及时无误地做出判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抢救的成败。

为此,要求护士能熟练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知识和技能,能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及时、准确的救治和监护,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本课程结合国内外最新资料和教师丰富的临床经验,从教学和临床实际出发,突破学科界限,遵循疾病演变和救护规律而进行设置。

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将整体护理的思想和原则贯穿其中。

整个课程包括急诊服务体系(院前救护、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的一般知识,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用重症监测技术和急救技术。

该课程理论、实践并重,教授临床急救所需的部分操作项目。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教学包括理论授课和实践两个环节。

教学总时数48学时(包括操作训练及考核)。

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学生能够:1、掌握急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急重症护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2、掌握快速接诊、迅速识别并主动协助医生抢救常见急危重症及危象。

3、掌握迅速识别、配合抢救危重症病人。

4、掌握心肺复苏、四大技术等常用急救技术的运用,并熟练运用于急救工作。

5、理解重症监护病房的相关管理知识。

6、了解院前急救的意义、特点、任务、原则及方法。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1、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2、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3、了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第二章院外急救1、掌握现场评估与呼救(重点)。

2、掌握现场救护的分类和要点(重点、难点)。

3、理解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任务与原则。

4、理解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5、了解转运与途中监护第三章急诊科管理1、掌握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常用的分诊公式(重点、难点)。

2、理解急诊科的任务、急诊科设置。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定义;2.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历史、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资质认证。

【重点、难点】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含义;2.分析我国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的趋势。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实践0学时【教学内容】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1)国际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2)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2.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其资质认证(1)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2)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

【教学方法】讲授法、学导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教学目标】1.掌握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定义;院前急救的定义、任务;医院急诊科救治的定义、任务;ICU的任务;2.熟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的特点;院前急救组织的标准;院前急救的运转模式;医院急诊科救治的运转模式;ICU的运转模式;3.了解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

【重点、难点】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2.结合我国社会实际,谈谈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

【教学时数】理论1学时,实践0学时【教学内容】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

(1)院前急救(2)医院急诊科救治(3)重症监护【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教学目标】1.掌握急诊科抢救室设置的原则;急诊留观制度;急救绿色通道的定义、管理;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具体目标及措施;2.熟悉急诊科的设置主要为预检分诊处、急诊诊断室、急诊抢救室、急诊监护室、观察室及辅助检查室六个部门;急诊科的总体布局、通讯、信息设备、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管理;急诊护理应急预案;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的组织实施;3.了解急诊科的组织结构;急诊科工作质量要求、人员编制与管理、急诊科的主要制度;急诊绿色通道的收治范围;三级医院急诊科质量管理评价指标参考值。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Nursing of Emergency课程性质: 考试课程总 学 时:27学时 讲课学时:27 学时 实训学时:0学时学 分:1.5学分适用对象:成教学院护理学专业专升本学生先修课程: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等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急救护理学》是研究对急重症病人实施急救和特别监护的一门科学,它是急诊医学、危重病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院前急救、医院急诊急救、重症监护三大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急诊、急救意识,训练急救技术,提高急救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急危重病人的急救技术和复苏技术。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急救护理学》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

理论课采用讲授、讨论等方法,讲课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如图表、幻灯、多媒体、CAI课件)辅助教学,课堂教学应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加强实践环节,开设实验教学,实物及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示教。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教学要求】1.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2.熟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与要求。

3.掌握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教学内容】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2.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学科特点与要求3.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组成、体系管理第二章 院前急救【教学要求】1.了解院前急救的工作模式和急救物品。

2.了解院前急救和灾难救护的护理内容。

3.掌握院前急救的概念、工作特点、任务和原则,以及院前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院前急救的概述2.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3.院前急救的工作特点4.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5.院前急救物品:通讯设施、交通工具、急救设备、人员基本要求6.院前急救护理:现场评估、现场救护、转运与途中监护7.灾难性救护:概述、现场评估、现场救护、转运与途中监护第三章 急诊科的管理【教学要求】1.熟悉急诊科设置、急救绿色通道、护理程序及护患沟通方法。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学习对护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和能力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监护能力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

本课程的前置课程有:文化基础课(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结构与机能、药物应用、病原生物等);通用护理课程(基础护理、健康评估、护理人文等)。

同步课程为成人护理、母婴护理、儿童护理、老年护理、精神科护理、手术室护理等。

后续为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

(二)设计思路基于原来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来的设计项目非常清楚,学生容易接受,但同时也发现由于教学设计的问题,学生对疾病(患者)的处理缺乏连续性,对人的关注缺乏整体性,而这是目前护理教育中非常致命的一个问题,学生眼中只有“病”没有“人”,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对课程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1) 以临床典型案例为载体,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急诊室的救护到ICU的监护为逻辑主线展开教学。

在现实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急危重病例主要有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各种损伤、中毒,对这三类病人的正确处理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要求。

(2)与行业紧密合作,开发学习情境、选择合适载体,设计综合性学习任务我们联合金华市中心医院的临床护理人员共同研讨,确定《急危重症护理》以典型的事件和案例为载体,引出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的解决让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

本课程内容最后组织为五大学习项目,分别为:认识急危重症护理;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急救和监护;损伤病人的急救和监护;中毒病人的急救和监护;常见意外伤害的救护。

每个学习项目又根据临床实践挑选最具代表型的典型案例,根据工作过程从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室的救护和ICU的监护三个环节进行学习,学习任务之间是平行关系,重点强调技能操作,包括院前的徒手救护到急诊室的急救仪器使用,最后到ICU病房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悉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救护。 教学内容: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2、发病机制
二、病情评估
1、临床表现
2、辅助检查
三、救护
1、救治原则
2、透析疗法
第五节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教学目标: 掌握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定义、 发生原因、 防治; 熟悉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机 制。
教学内容:
一、概念
2、休克程度
3、病因鉴别
第三节 救治与护理教学目标: 掌握休克的救治与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一、救治原则
1、积极消除病因
2、补充血容量
3、纠正酸中毒
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5、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6、治疗DIC
7、保护脏器功能
二、护理要点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2、密切监测病情
3、建立静脉通路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1、先兆中暑
2、轻度中暑
3、重度中暑: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三、救护
1、降温
2、改变环境
3、对症处理
第二节 淹溺
教学目标: 熟悉淹溺的救护。
教学内容:
一、临床表现
二、救护要点
第三节 触电
教学目标: 熟悉触电的救护。
教学内容:
一、临床表现
二、救护要点
第十一章 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
第一节 概述
教学目标:
4、内生肌酐清除率
七、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第五章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一节 概述
教学目标:
1、熟悉心脏骤停的原因。
2、掌握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教学内容: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
1、心源、心室颤动
2、心脏停搏
3、心电-机械分离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3、镇静:吗啡
4、利尿
5、氨茶碱
6、血管扩张剂
7、强心
8、糖皮质激素
第二节 急性呼吸衰竭
教学目标: 掌握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救护。
教学内容: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2、发病机制:通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障碍
二、病情评估
1、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发绀;神经系统表现(肺性脑病);循环系统表现
1、分类
2、伤情评估:病史;临床表现(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休克、体征)
3、救护:
(1)救治:紧急处理(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连枷胸)
(2)护理
三、腹部创伤
1、分类
2、伤情评估:受伤史;临床表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内出血等);辅助检查(诊断性
穿刺)
3、救护: (1)救治:非手术;手术 (2)护理:主要针对手术病人,包括手术后的体位、病情观察等。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严重创伤、休克、严重感染2、发病机制:全身炎症反应启动;全身炎症反应失控
3、危险因素
三、病情评估
1、SISR
2、器官功能障碍
四、救护
1、监测2、防治:早期复苏;清除氧自由基;控制感染;增加氧运输;尽早胃肠道进食等
第九章 急性中毒
第一节 概述
教学目标: 掌握常见中毒的中毒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中毒的救治原则和护理。 教学内容:
4、现场救护要点
5、分流
三、转运与途中监护
1、常用的转运工具与特点
2、转运中的监测与护理
第三章 急诊科管理
教学目标:
了解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人员组成与工作制度; 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和工作流程; 维护。
第一节 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一、急诊科的任务
二、急诊科设置
第二节 急诊科人员与工作制度
一、人员组成
二、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三、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四、院外急救服务体系设置与管理
第二节 院外急救护理
教学目标: 掌握院外急救中的评估和救护要点。
教学内容:
一、现场评估与呼救
1、现场评估:意识、气道、呼吸、循环。
2、紧急呼救
二、现场救护
1、体位
2、检伤:头部体征、颈部体征、脊柱体征、胸部体征、腹部体征、骨盆体征、四肢体征
3、分类
5、预防感染
第七章 创伤
第一节 概述教学目标: 了解创伤的分类、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教学内容:
一、创伤的分类
二、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第二节 多发伤、复合伤
教学目标: 了解多发伤、复合伤的伤情评估和救护原则。
教学内容:
一、多发伤
二、复合伤
第三节 颅脑与胸腹部创伤
教学目标: 掌握颅脑与胸腹部创伤的临床表现与救护要点。
3、组织领导
4、规章制度
三、ICU感染控制
第二节 危重病人监护
教学目标:
熟悉ICU的收治程序和治疗原则;监护内容和监护分级。 教学内容:
一、ICU收容与治疗
1、收治程序
2、治疗原则
二、监护内容及监护分级
第三节 监测技术
教学目标:
掌握ICU的监测技术(内容、方法、意义)
教学内容: 一、血流动力学监测
1、心率
六、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
七、防治继发感染
第六章 休克
第一节 概述
教学目标: 熟悉休克的病因、分类及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
一、病因 血容量不足、创伤、感染、过敏、心源性因素、内分泌性因素、神经源性因素
二、分类
1、按病因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2、按病理生理学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分布性休克、梗阻性休克
第四节 骨关节损伤
教学目标: 熟悉骨关节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救护原则。
教学内容:
一、分类
二、伤情评估
1、损伤因素
2、临床表现:一般表现;特殊表现(骨折特有体征)
三、救治与护理
1、救治原则:现场急救;创口处理;妥善固定;伤员转运
2、骨折复位
3、骨折固定及护理
4、持续牵引及护理(牵引方法、护理要点)
5、功能锻炼
2、诊断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教学目标:
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基础生命支持
1、判断:病人反应、循环体征
2、复苏体位
3、开放气道
4、呼吸支持:人工呼吸
5、循环支持:心前区捶击;胸外心脏按压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1、明确诊断
2、控制气道
3、氧疗和人工通气
4、开胸心脏挤压
5、药物治疗:常用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碳酸氢钠)
三、急诊科的工作制度
第三节 急诊护理工作
一、护理工作特点
二、护理工作流程
三、护理程序
四、护患沟通
第四节 仪器设备维护
一、仪器设备的基本配置
二、维护与管理
第四章 重症监护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熟悉ICU的设置与管理。
教学内容:
一、ICU设置
1、ICU模式
2、ICU规模
二、ICU管理
1、ICU的基本功能
2、ICU服务对象
3、辅助检查: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
4、救护:解毒剂(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
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1、中毒途径与中毒机制
2、中毒表现:轻、中、重、迟发性脑病
3、救护:脱离现场;纠正缺氧(高压氧)
第十章 中暑、淹溺与触电
第一节 中暑教学目标: 熟悉中暑的原因、类型、临床表现和救护。
教学内容: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一、毒物的体内过程
1、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2、毒物的代谢
3、毒物的排泄
二、中毒机制
1、局部刺激、腐蚀作用
2、缺氧
3、麻醉作用
4、抑制酶的活力
5、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的功能
6、竞争受体
三、病情评估
1、病史:职业史和中毒史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四、救治原则
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2、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脱离中毒环境;冲洗;催吐、洗胃、导泻
6、电复律:非同步电除颤;自动体外除颤器;紧急起搏
三、延续生命支持
1、脑完全性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
2、脑复苏:维持血压;呼吸管理;降温;药物;高压氧
第三节 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教学目标: 了解复苏后的监测内容。
教学内容:
一、维持酸碱平衡
二、循环系统的监护
三、呼吸系统的监护
四、脑缺氧的监护
五、肾功能的监护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2、熟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教学内容: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1、院前急救
2、急诊科抢救
3、危重病抢救
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5、急危重症护理学的人才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第二节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教学目标: 了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任务、管理。
教学内容:
一、建立、健全急救组织,形成急救网
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
第二章 院外急救
第一节 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救服务体系设置与管理。
教学内容:
一、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二、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6、开放性骨、关节伤的清创
第八章 脏器功能衰竭
第一节 急性心力衰竭教学目标: 掌握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救护。
教学内容:
一、病因与诱因
1、急性心肌严重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