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荀的主要思想_共6页

合集下载

第四讲 孟荀与儒家思想

第四讲 孟荀与儒家思想

三、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由“性善论” 孟子由“性善论”推衍开去,就有了他的 “仁政”说。 仁政”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公孙丑上》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 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 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 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三、礼乐学说
礼是为了“ 礼是为了“分” “礼起子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 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 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 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 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 乱。” 乱。”
1、政治上,要以民为本。孟子最早提出“民为贵, 政治上,要以民为本。孟子最早提出“ 社稷次之,君为轻” 社稷次之,君为轻”。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 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 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离娄上》) 离娄上》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下》)。 梁惠王下》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 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 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 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 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性恶》 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性恶》
《韩非子·备内》说:“医善吮人之伤,含 韩非子·备内》说:“ 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 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 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 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 也,利在人之死也。” 也,利在人之死也。”

(完整word版)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完整word版)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之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可略窥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擅变规律。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的。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

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一命题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

为了使人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就要重视教育的作用。

这一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打破了官学时代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样;而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

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

“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据此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并贯彻实施于其教育实践之中。

荀子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的结果。

在荀子看来,“伪”主要是指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期的考验而不再恢复到原来的本性。

孔孟言性善,追求的目标是至善,荀子言性恶并非追求恶,而是针对人有恶念、恶行,追求的目标同样是至善。

因此,他们只是出发点不同,在追求的教育理想上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其着眼点都在于施教与为政及肯定人性的可塑性。

二、教育目的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周朝初年的社会制度而培养政治人才,这条人才路线被概括为“学而优则仕”,他所极力推崇的都是治国的政治人才,让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学生入仕,以其人格力量完成政治目的,从而改变春秋末期混乱的局面。

孔孟老庄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孔孟老庄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孔孟老庄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

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

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

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

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孔孟荀

孔孟荀

孔子孟子荀子三家思想的几点比较一,孔曰礼治孟曰仁政荀子崇礼重法一种思想的产生,大都要应和时代的节拍。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

“克己复礼”之“礼”即“周礼”,周公制礼,礼节繁复,意义重大:“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夫礼,所以整民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复礼”目的在于使民“位其所位”,“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治理国家,国家的安定团结秩序井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礼者,天下之序;乐者,天下之和”,以礼乐治国即是孔子的政治主张。

“仁”是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君子的自我修养方面的要求,并不体现在治国理念上。

首先提出“仁政”的是孟子,这应该和孟子所处的时代有关,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故注重“克己复礼”,战国时期战乱纷仍民不聊生故倡议“仁政”,“礼治”较侧重于调节统治阶级上层内部的关系,而“仁政”则更关注民众民生问题,在此,与“仁政”相辅相成的是“民本”思想。

并且“仁政”是以“民本”为依归的。

作为法家韩非子的老师的荀子,其思想免不了有法家的元素,荀子在《天论》明确写道:“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在政治思想上,荀子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

这是战国末期无以复加的严酷的现实给予荀子的领悟——可操作性强的法治总比空头的仁义道德来得实用。

二,孟子性善荀子性恶之比较孔子对于人性的善恶是不下定论的,只是颇为隐晦的说了一句“食色,性也”。

孟子则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宣扬性善论,最具代表性的文段:“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荀子思想概述

荀子思想概述

荀⼦思想概述荀⼦思想概述荀⼦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

他以孔⼦、仲⼸的继承者⾃居,维护儒家的传统,痛斥⼦张⽒、⼦夏⽒、⼦游⽒之儒为“贱儒”,对⼦思、孟⼦⼀派批评甚烈。

其对孔⼦思想有所损益,政治思想中突出强调了孔⼦的“礼学”,颇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后期法家代表⼈物韩⾮⼦、李斯都出于荀⼦门下,并⾮完全偶然。

由于荀⼦处在战国末期的时代,诸⼦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思想,⼜可以进⾏批判和⽐较,所以荀⼦的思想⾮常丰富。

可以说,宇宙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荀⼦都有很⼤的建树。

⼀、天道观荀⼦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然界,“列星随旋,⽇⽉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化,风⾬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形,是之谓天”(《荀⼦?天论》)。

⾃然界具有不以⼈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天⾏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天论》)。

从承认⾃然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出发,荀⼦提出了“天⼈相分”的观点,“强本⽽节⽤,则天不能贫;养备⽽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明于天⼈之分,则可谓⾄⼈矣”(《荀⼦?天论》)。

《荀⼦》⼀书为战国末期赵⼈荀况及其弟⼦所著。

荀况本为孙⽒,故此书⼜称《孙卿对书》或《孙卿⼦》。

西汉刘向整理时定为32篇,它们⼤致可分为三类,⼀类是荀⼦亲⼿所著的22篇,⼀类是荀⼦弟⼦所记录的荀⼦⾔⾏,共5篇,⼀类是荀⼦及弟⼦所引⽤的材料,共5篇;前两类是研究荀⼦思想的直接材料,是《荀⼦》⼀书的主体。

《荀⼦》的⼈性论是荀⼦思想的逻辑起点。

荀⼦主张⼈性恶,他认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顺性发展,⼈与⼈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混乱;必须由圣⼈制定礼义,进⾏教化,才能使⼈转⽽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

所以他认为⼈性是恶的,⽽善则是后天⼈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是“伪”。

老庄孔孟荀各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老庄孔孟荀各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老庄孔孟荀各家学说的核心思想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各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姓名分别是李耳、庄周、孔丘、孟轲、墨翟、荀况.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孔子》、《孟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

作品:《韩非子》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

作品:《公孙龙子》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

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农家,小说家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之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可略窥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擅变规律。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的。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

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一命题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

为了使人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就要重视教育的作用。

这一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打破了官学时代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样;而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

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

“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据此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并贯彻实施于其教育实践之中。

荀子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的结果。

在荀子看来,“伪”主要是指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期的考验而不再恢复到原来的本性。

孔孟言性善,追求的目标是至善,荀子言性恶并非追求恶,而是针对人有恶念、恶行,追求的目标同样是至善。

因此,他们只是出发点不同,在追求的教育理想上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其着眼点都在于施教与为政及肯定人性的可塑性。

二、教育目的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周朝初年的社会制度而培养政治人才,这条人才路线被概括为“学而优则仕”,他所极力推崇的都是治国的政治人才,让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学生入仕,以其人格力量完成政治目的,从而改变春秋末期混乱的局面。

孟荀教育思想之比较总结

孟荀教育思想之比较总结

孟荀教育思想之比较总结孟荀是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其他古代教育思想家相比,他的教育思想具有独特的地位和特色。

下面是对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总结:一、孟荀教育思想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孟荀是孔子的弟子,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在教育目标上,孔子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孟荀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实现人的性与命运的和谐统一。

其次,在教育内容上,孔子强调学习经典典籍,培养人的学问和知识;而孟荀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心性为主,注重启发内在的道德感悟和智慧。

最后,在教育方法上,孔子采用的是“三纲五常”的教育方式,而孟荀则提出了“齐物论”的教育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孟荀教育思想与荀子教育思想的比较孟荀的教育思想与他的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在教育目的上,孟荀强调实现人的性与命运的和谐统一,而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孟荀注重培养人的心性和智慧,强调启发内在的道德感悟;而荀子则更加强调通过严格的教育和惩罚来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最后,在教育内容上,荀子更加注重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孟荀则更加注重人文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培养。

三、孟荀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比较孟荀的教育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教育思想有着共通之处,体现了一些普遍的教育原理和价值观。

首先,在教育目标上,孟荀强调培养人的性和命运的和谐统一,这与现代教育追求培养个体全面发展的理念相契合。

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孟荀强调启发内在的道德感悟和智慧,这与现代教育讲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相呼应。

最后,在教育价值观上,孟荀强调“以义立教”,注重道德修养的培养,这与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相契合。

综上所述,孟荀的教育思想具有独特的地位和特色,与孔子、荀子以及现代教育思想有着诸多的联系和区别。

荀子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

荀子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

荀子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

他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荀子的思想内容、主要观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荀子思想的内涵荀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人性、道德和政治方面。

他认为人性本恶,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来改造人性,并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首先,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他认为人在天性上都追求自身的利益,对于他人的利益漠不关心。

他认为恶是人性的本质,而善只是一种人为的修炼和训练。

这一观点与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荀子非常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他认为通过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的灌输和教化,可以改造人性,使人摆脱自私的本性,追求公共利益。

他认为只有通过道德规范的引导,人们才能实现品行的完美,并通过这种完美的品行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最后,荀子关注政治的重要性。

他认为政治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通过政治手段,在有限的资源分配中实现公平和公正。

他主张,作为统治者,应该实行严格的法律制度,明确的权力分配和有效的行政管理,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二、荀子主要观点的阐述荀子的思想观点十分独特,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人性恶、教化改造和政治理念等方面对其主要观点进行阐述。

首先,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他认为人天性中的恶是不可避免的,而善只是通过良好的教育和修炼才能实现的目标。

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人性本恶,如人对于食物的贪婪、争斗和自私等行为。

他认为,只有认识到人性本恶,才能采取相应的教化手段来改造人性。

其次,荀子非常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

他认为人性本恶,但通过道德的引导和约束,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他主张通过仁义礼智的教育,传播道德的规范和行为准则,使人摆脱自私、贪婪等恶性的本性,实现个人品行的完美。

最后,荀子非常关注政治的重要性。

他认为政治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法律制度、权力分配和行政管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荀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荀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荀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荀子,生卒年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享年很高,应该有 90 岁以上。

尝游学于齐之稷下学宫,至齐襄王时“最为老师”,曾三为祭酒。

惜乎齐襄王不能用,且见逐。

遂居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见废。

于是,著书立说,遂有《荀子》一书 32 篇。

2000 多年以来,《荀子》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不断有学者阅读与研究。

荀子与孔子、孟子并称为先秦三大儒者,但我们一般把孔孟之道作为儒学的代称,而没有加上荀子。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孔孟之道代表了儒学的正宗,这个正宗就是由内圣以至于外王,但荀子则隆礼重法,对于内圣不甚措意,而特重外王。

这样,荀子的社会理想以至于对于人之境界的开发都显著地异于孔孟。

一般以为,这个差异的根本点是孔孟主张性善,而荀子主张性恶,这是根本的误解。

其实,荀子理论的中心是天人关系。

2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荀子》一书,这里着重说一说荀子的以下思想:天人观、性恶论、心论、隆礼重法、明分使群。

第一,天人观。

本来,无论是在孔子那里还是在孟子那里,天与人是相通的。

故孔子讲“知我者,其天乎!”孟子亦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也”。

荀子却与之不同,大讲“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在荀子那里,天就是自然之天,非孔孟之道德性理之天。

天功一方面强大,另一方面神秘。

然无论强大也好,神秘也好,总是天之事,与人无关,因为人没有办法改变天之规律。

这是圣人不求知天之意。

所以,荀子强调了人事的重要性,宣称不要太在意天之所为。

天的运行规律虽不能人为地改变,但可加以利用,以为人类造福。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荀子·天论》)荀子强调自然之天的客观性,而不与人之道德相关联,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无疑是对的。

孔孟思想总结

孔孟思想总结

孔孟思想总结孔孟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两大哲学流派,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和价值体系。

孔孟思想的主要代表分别是孔子和孟子,他们致力于探索人生的意义、社会的规律以及治理国家的方法。

以下是我对孔孟思想的总结,共1000字:孔孟思想强调礼和仁的重要性。

在孔子看来,人的性本善,而社会的和谐则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来约束。

这一点体现在孔子对于礼的强调上。

他认为礼乃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基础。

只有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才能实现和谐、进步的社会关系。

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道德规范行为,以身作则来引导他人。

孟子则更加关注道德的实践。

他认为仁是人性中最重要的品格,强调人们应该关心他人,体恤别人的痛苦和困境,并尽力帮助他人。

他认为“仁者爱人”的主张,即只有爱人的人才是真正的仁者。

因此,孟子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培养和实践仁的品质,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除了礼和仁,孔孟思想还强调了以中庸、道德为基础的政治治理。

孔子强调君主应该以仁为本,关心人民的利益,为民众提供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他认为君主应该具备仁政、义政的素质,以道德的力量来治理国家。

孟子则更强调君主的道德行为对政治治理的重要性,他强调君主应该以身作则,成为人民的榜样,以道德的力量来感化和影响人民。

此外,孔孟思想还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孔子认为,一个人首先应该修身养性,保持自己的道德品质,然后才能治理好家庭、国家和天下。

他认为人之所以能和谐相处,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角色去履行,只有每个人都能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的状态。

孟子也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履行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孔孟思想强调了道德、仁爱和礼仪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相关爱和尊重,才能实现和谐、进步的社会关系。

他们也重视政治治理的道德性和权力的合法性,主张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仁义为基础治理国家。

孔子孟子荀子墨家课件

孔子孟子荀子墨家课件

(3)教育思想:①有教无类
②重视对文化典籍的整理 主要贡献: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扩大了教
育的范围,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 政);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 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
4 、儒家主张的“大一统” 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 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2、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 吗?为什么?
1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 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 、儒家提倡“孝” 、“仁义” 、“诚信” 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 、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养,有 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先秦时期)
1、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
孔子 :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 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被后人尊称为 “至圣”。
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其身世 对他的思想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贵 族的身份决定了他希望恢复周朝的 “礼”;家族的“没落”,地位的下 降,则促使他希望以“仁”作为处理 社会人际关系的原则。
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 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份,使儒学体系更加完善,儒学 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 中的蔚然大宗。

孔孟荀的主要思想

孔孟荀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主要思‎想一、礼孔子将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设定为“复礼”。

这个礼,即“周礼”,包括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式,由周公所创立‎。

周公创立周礼‎,主要是通过对‎原始巫术礼仪‎继承和改造而‎成。

原始巫术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包含了大量的‎各种民主、仁爱、人道的精神;同时它们又构‎成了原始社会‎强有力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这些繁细琐碎‎的仪式,就是一些不成‎文法典,是不可违背的‎,在这些礼仪活‎动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有严格的规‎定,一个动作也不‎许做错,一个细节也不‎许省略、漏掉,否则就是瀆神‎,大不敬,会给整个氏族‎、部落带来灾难‎。

周公改造了原‎始巫术礼仪,加进了一整套‎有关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

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在经济‎基础上延续了‎原始社会氏族‎共同体的基本‎社会结构,从而这套礼仪‎一定程度上又‎仍然保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孔子所在的时‎代已开始“礼崩乐坏”,这是早期奴隶‎制在向发达的‎奴隶制过渡,氏族统治体系‎的社会结构在‎瓦解。

孔子在这个社‎会的变革时代‎,主张复礼,在政治上他是‎保守、落后的。

但孔子维护周‎礼,要求保持、恢复周礼,并突出强调其‎中的民主、仁爱、人道的精神,这些因素有超‎越社会变革的‎更高的普世价‎值。

历史往往就是‎在这种二律背‎反中行进。

二、仁如果说“礼”是孔子因循前‎人,那么“仁”说则是孔子的‎创造。

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因素。

1、血缘基础:孔子以仁释礼‎,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所以仁的根本‎目标是维护或‎恢复这种体系‎。

故《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

”这个本就是仁‎。

后来孟子解释‎为“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

”孝、悌通过血缘从‎纵横两个方面‎把氏族关系和‎等级制度构造‎起来,所以孔子又称‎孝悌为政之本‎,。

孔子在当时氏‎族体制、亲属关系崩毁‎的时代条件下‎,把这种血缘关‎系和历史传统‎提取、转化为意识形‎态上的自觉主‎张,对这种超出生‎物种属性质、起着社会结构‎作用的血缘亲‎属关系和等级‎制度作明朗的‎政治学的解释‎,使之摆脱特定‎氏族社会的历‎史限制,强调它具有普‎遍和长久的社‎会性的含义和‎作用,这具有重要意‎义。

荀子的思想孔子仁礼孟子仁政义舍生取义气节荀子仁义王道以礼

荀子的思想孔子仁礼孟子仁政义舍生取义气节荀子仁义王道以礼

④整理编订“六经” 《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4)孔子的地位 ①“万世师表”——教育家 ②“至圣”—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 ③世界文化名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孔子讲学图
历史上孔子曾经遇到过怎样的地位和待遇?
奔波中的孔子
至高无上的孔子
袁世凯与孔子
新文化运动与孔子
文革与孔子
仁政
仁 孔子 礼
孟子 义(舍生取义、气节) 仁义、王道 荀子
理想派
以礼治国,
趋向法治
现实派
法家(韩非、李斯)
封建社会长期外儒内法的统治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时 期
孟子
荀子
同 异
春秋末期 战国中期 战国末期 仁的思想 仁义 爱人 仁政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人性论
3、荀子——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荀子的简介
• 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 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 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 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 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 丞相李斯。当代哲学家冯 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 实主义代表。
荀子的思想
①政治思想: “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荀子· 王霸》
世界与孔子
孔庙
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南北 长1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 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 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
• 孔林
孔子及家族专用墓 地。 相传孔子死后,他 的学生从四方带奇木 异树来此种植2000多 年来不断增植,已达 3万余株,为我国最 大的人工园林,园林 内栖息着多种禽鸟, 为旅游观赏胜境。

五二班的故事 孔孟荀

五二班的故事 孔孟荀

五二班的故事孔孟荀
首先,儒家和道家代表人不同,儒家是孔子、孟子、荀子,就是孔孟荀。

其次,是思想上的区别,儒家像孔子,就是我们已经学到父父子子,很多皇帝都喜欢用这一套思想,就是仁义礼智信。

其实儒家思想,他认为通过努力会改变命运,所以说呢,在儒家文化中就强调自我修养自我修行,要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道家就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汉朝的时候,曹参为了治国就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遵循潇何制定的法律,果然没过几年汉朝的实力就得到了恢复。

先秦儒学(孔孟荀)·孔子的生平和学说·中庸之道

先秦儒学(孔孟荀)·孔子的生平和学说·中庸之道

先秦儒学(孔孟荀)·孔子的生平和学说·中庸之道
先秦儒学(孔孟荀)·孔子的生平和学说·中庸之道
孔子对现实采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具有“凡民有丧,匐匍以救之”的精神。

中庸是他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

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又谓之“中行”、“中道”。

这种立身行事的原则要求人人在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论语》说:“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 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在他看来,“过”和“不及”都不好,都偏离中道。

孔子力求使人的行为符合中庸之道,为此他主张对性格过于进取的人加以遏制,对性格谦退的人加以促进。

据《论语》载,孔子弟子子路、冉有都曾问孔子:听到应当做的善行可以立即行动吗?孔子回答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答复冉有则说:“闻斯行之。

”弟子公西华对孔子的不同回答感到困惑,孔子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承认一般人很难作到中庸,因此他同意在中道“不可必得”的情况下,则“思其次”,他称此为“狂狷”,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他对勇于进取的“狂”和退而洁身的“狷”都给予一定的肯定,而最厌恶的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称这种行为为“乡原”,认为“乡原,德之贼也”。

孔子是春秋时代渊博的学问家和笃实的道德实践者,天命鬼神观、仁与礼的学说和中庸之道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除此之外,他的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教育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主要思想一、礼孔子将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设定为“复礼”。

这个礼,即“周礼”,包括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式,由周公所创立。

周公创立周礼,主要是通过对原始巫术礼仪继承和改造而成。

原始巫术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包含了大量的各种民主、仁爱、人道的精神;同时它们又构成了原始社会强有力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这些繁细琐碎的仪式,就是一些不成文法典,是不可违背的,在这些礼仪活动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有严格的规定,一个动作也不许做错,一个细节也不许省略、漏掉,否则就是瀆神,大不敬,会给整个氏族、部落带来灾难。

周公改造了原始巫术礼仪,加进了一整套有关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

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在经济基础上延续了原始社会氏族共同体的基本社会结构,从而这套礼仪一定程度上又仍然保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孔子所在的时代已开始“礼崩乐坏”,这是早期奴隶制在向发达的奴隶制过渡,氏族统治体系的社会结构在瓦解。

孔子在这个社会的变革时代,主张复礼,在政治上他是保守、落后的。

但孔子维护周礼,要求保持、恢复周礼,并突出强调其中的民主、仁爱、人道的精神,这些因素有超越社会变革的更高的普世价值。

历史往往就是在这种二律背反中行进。

二、仁如果说“礼”是孔子因循前人,那么“仁”说则是孔子的创造。

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因素。

1、血缘基础:孔子以仁释礼,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所以仁的根本目标是维护或恢复这种体系。

故《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

”这个本就是仁。

后来孟子解释为“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

”孝、悌通过血缘从纵横两个方面把氏族关系和等级制度构造起来,所以孔子又称孝悌为政之本,。

孔子在当时氏族体制、亲属关系崩毁的时代条件下,把这种血缘关系和历史传统提取、转化为意识形态上的自觉主张,对这种超出生物种属性质、起着社会结构作用的血缘亲属关系和等级制度作明朗的政治学的解释,使之摆脱特定氏族社会的历史限制,强调它具有普遍和长久的社会性的含义和作用,这具有重要意义。

2、心理原则:“礼”本是对个体成员具有外在约束力的一套习惯法规、仪式、礼节、巫术。

包括“入则孝,出则悌”等,本也是这种并无多少道理可讲的礼仪。

在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自然出现了一种对这套传统礼仪的怀疑和反对的浪潮。

要复礼,就必须对礼作出新的解释。

孔子对礼作出了一套合符人的心理欲求的全新的解释,把礼的基础直接诉之于心理依靠。

这就把礼仪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的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一种神秘性的东西变为人情日用之常,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溶为一体。

这种现实的伦理心理模式,正是仁学和儒家文化的关键所在,这使仁学一开始避免了摈斥情欲的宗教禁欲主义。

孔子没有原罪观念和禁欲意识,相反,他肯定正常情欲的合理性,强调对它的合理引导。

正因为肯定日常世俗生活的合理性和身心需求的正当性,它也就避免了、抵制了舍弃或轻视现实人生的悲观主义和宗教出世观念。

孔学和儒家积极的入世人生态度与它的这个心理原则是不可分割的。

3、人道主义:因为建立在这种情感性的心理原则上,“仁学”思想在外在方面突出了原始氏族体制中所具有的民主性和人道主义,仁者爱人,即由“亲”及人,由“爱有差等”而“泛爱众”,由亲亲而仁民,即以血缘宗法为基础,要求在整个氏族、部落成员之间保存、建立一种既有严格等级秩序又具有某种“博爱”的人道关系。

这样,就必然强调人的社会性和交往性,强调氏族内部的上下左右、尊卑长幼之间的秩序、团结、互助、协调。

这种原始的人道主义,是孔子仁学的外在方面。

“仁”的这一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它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

“仁”的主体内容是这种社会性的交往要求和相互责任,无父无君,儒家认为就是禽兽。

4、个体人格:与外在的人道主义相对应并与之紧相联系制约,“仁”在内在方面突出了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孔子实际就是把复兴“周礼”的任务和要求直接交给了君子们,要求他们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承担这一“历史重任”,把它作为个体存在的至高无上的目标和义务。

他强调“为人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当仁不让于师”等,表明“仁”既非常高远又切近可行,既是历史责任感又属主体能动性,既是理想人格又为个体行为。

而一切外在的人道主义、内在的心理原则以及血缘关系的基础,都必须落实在这个个体人格的塑造之上,这当然极大的高扬了个体人格,提高了它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历史责任性。

正是由于对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在认识论上便强调学习和教育,孔子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至今还有意义的教育学规律。

孔子的学还强调意志的克制和锻炼,主动地严格约束自己要求自己,《论语》中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5、实用理性:孔子仁学的一个整体特征则是实用理性,它构成儒学甚至中国整个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的民族特征。

所谓实用理性,首先指的是一种理性精神或理性态度:不是用某种神秘的狂热而是用冷静的、现实的合理态度来解说和对待事物和传统;不是禁欲或纵欲式地扼杀或放任情感欲望,而是用理智来引导、满足、节制情欲;不是对人对己的虚无主义或利己主义,而是在人道和人格的追求中取得某种平衡。

这就是所谓不偏不倚,中庸之道。

实用理性又具有极端重视现实实用的特点,即它不在理论上去讨论、争辩难以解决的哲学问题,并认为不必要去进行这种纯思辨的抽象,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去如何妥善地处理它,“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不是去追求来世、三生业报或灵魂不朽,而是把人生目标都放在此生的世间功业文章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重要的不是言论,不是思辨,而是行动本身,“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等。

意识形态和思想传统从来不是消极的力量,它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的性格,成为巨大的传统力量。

孔子通过删定诗书,教诲学生,使这个模式产生了社会影响,并日益渗透在广大人们的生活、关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模式,孔子也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孟子一、生平二、基本思想:孟子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说,孔子只讲仁,而孟子则演绎出了仁义并重的“仁政”学说和以仁义礼智为主体的一套心性思想。

1、仁政:制民之产,使民以时,富之然后教之,“有恒产者有恒心”;反对战争,“善战者服上刑”,认为天下惟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与民同利害,共忧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仁者无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为界,固国不以山河之险”。

赞成革命,主张吊民伐罪,誅独夫民贼。

君臣以道义相谋,以礼义相合,“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路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二、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之处在于人先验地具有善的萌芽,孟子称之为四端:“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沭惕测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测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测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这四端,也即是人不学而知、不学而能的一种“良知”、“良能”,一个人生下来后,能保有和扩充其四端,就具有了人的四种基本的道德品质:仁、义、礼、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也是统治者行仁政的出发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三、尽心知性则知天。

孟子是强调天人合一的,他首先塑造个义理之天,然后把人的美好的道德品质又说成是由上天所赋予。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人心中的这些良知良能,人人皆有,这是人与禽兽的区别;但普通人与君子之所以又有不同,则在于圣贤能不断地去发现和发扬,亦即能自觉地意识和保存、扩充自己内在的先验的善性,也就是所谓存善。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求则得之,舍则存之。

求在我者也。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能尽其心,则自会知其性,也就能上通于天,“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矣。

”四、人皆可以为尧舜。

既然人人都先天地具备了善性,所以在理论上而言人人都是一样的,都有成为完人的可能性。

这关键是看个人在后天的主观能动作用,即是否有为。

孟子鼓励人们见贤思齐,“舜何人也,余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道德修养、人格完善必须有坚定的意志,尤其在逆境中更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有关修养的理论还包括清心寡欲、持志养气等多方面。

其中养气,即浩然之气,孟子自言难言之,有点神秘性,但他强调这种浩然之气只能是通过自然的、自觉的、自愿的长期积累而成,“是集义所生也,非义袭而取之也。

”要勿忘勿正勿助长。

人格完善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圣贤,孟子也称之为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不仅以道义自律,甚至于能杀身成仁,这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人格价值及其所负的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荀子一、生平二、基本思想。

荀子上承孔孟,开启汉儒,是儒学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

1、隆礼重法。

荀子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有关礼的思想。

孔孟以仁义释礼,重礼仪细节,不重刑政,荀子则大讲刑政,并称礼、法,成为荀学区别于孔孟的基本特色。

与孔孟大讲仁义偏重内在心理的发掘不同,荀子重新强调了外在规范的约束,礼本来就是一种外在的规定、约束和要求,孔子以仁释礼,企图为这种古老的外在规范寻求某种心理依据;孟子发展这一线索而成为心性论的人性哲学,而不重视礼乐本有的外在的强制性规范功能。

荀子则强调发挥了礼在治国平天下的群体秩序规范方面的作用。

礼是什么?荀子认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乱则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