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个案研究
培养后进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个案研究——王娟
培养后进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个案研究王娟一、个案研究背景1.个案状况林峰,男,十岁。
四年级二班学生。
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回家,他从幼儿园开始就跟爷爷奶奶生活,自理能力差,经常把书、本子、铅笔丢得满地都是,不爱做作业。
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几乎都是班上倒数几名。
性格上好动记性差。
2.家庭生活背景林峰的父母早年就离异,父亲随之在外又组织了一个家庭,因为常年在外工作的缘故,很少回家,所以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他交流沟通。
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因为个隔代的原因,又可怜他从小没有得到母爱,所以特别注重生活中各方面的护理,养成他依赖性强,万事靠家长的习惯。
二、主要心理问题分析通过一学期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林峰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孤独心理、压抑心理。
这两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1、家庭的溺爱通过家访我了解到爷爷奶奶是从农村转来的,由于农村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他的爷爷奶奶特别溺爱孩子,再加上父亲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就更加想给他更多的爱。
由于大人太溺爱孩子,万事都亲自动手,怕难为孩子。
林峰做作业,爷爷奶奶帮着拿出本子,做完了,爷爷奶奶把铅笔收进铅笔盒。
林峰在课堂上没有学会的知识留到放学回来,爷爷奶奶找邻居来教,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总是希望有人帮助他整理需要的物品。
上课听讲也不那么认真,盼着别人来教他。
加上林峰本身的性格有些活跃,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所以在班里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和老师的沟通也有些困难。
进一步阻碍他交往的需求,导致他很少主动与人沟通,语言能力发展不足,这样,他更难与人交往,更加孤独、压抑。
因此,作为老师,只有给予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他改掉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忘却孤独,增强自信,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2、自身好动,调皮的特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林峰性格比较好动,但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不太适合他的年龄特点,虽然他表面上比较活跃,但其实有时还是能感觉他比较孤独。
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策略的个案研究
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策略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关于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策略引言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在学校中常常需要更加个别化的教育和支持。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实现其发展潜能,发展性评价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通过一个个案研究,探讨并论述关于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策略对其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研究背景个体发展理论强调了个体发展乃是以不同的个体差异与个体特点为基础的。
然而,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以成绩为导向,无法充分满足学习后进生或行为问题学生的教育需求。
因此,发展性评价策略应成为学校教学和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案描述此次个案研究选择了一个学习后进生学生,名为小明。
小明在学校中的学习表现较差,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并且情绪控制问题较为严重。
为了更好地帮助小明,学校决定实施发展性评价策略。
发展性评价策略1. 个体目标设定:通过与小明进行讨论,教师和学生一起设定个体目标,以提高学习成绩并改善行为。
小明的目标包括每周参加两次课后辅导班,每天读书半小时,并每天写下一份自己的感想日记。
2. 强调自我评价和反思:学生应被鼓励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
小明每周需要完成一份关于学习和行为的自我评价报告,并与老师一起进行讨论和反思。
这样可以帮助小明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找到自我改进的方法。
3.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针对小明的学习障碍,学校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小明每天在学校会有额外的辅导和支持,以帮助他弥补学习上的差距。
教师们还提供了示范和引导,帮助小明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4. 鼓励积极参与:学校鼓励小明积极参与校内的各种活动。
小明参加了戏剧社团,并很快展示了自己在表演方面的天赋。
这不仅提高了小明的自信心,也加强了他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
5. 家校互动:学校与小明的家长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调整小明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每个学期结束时,学校会组织与家长的会议,进行学习进展的讨论和评估。
对学习后进生的个案研究
对学习后进生的个案研究标题:学习后进生的个案研究及教育对策探析引言:在教育领域中,后进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后进生不仅会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也会对整个班级和学校的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帮助后进生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一、个案研究:后进生的背景和特点个案研究是一种深入剖析单个案例的研究方法,通过详细了解后进生的背景、经历和特点,可以更深入地发现后进生的学习问题和原因。
在个案研究中,我们选择了小明作为研究对象,他是一个明显表现出后进生特点的学生。
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小明具有以下特点:学习成绩偏低,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缺乏自信心,学习方法不正确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小明家庭背景一般,家长对学习的监督力度较弱,对小明的学习成绩没有过多的关注。
二、后进生的原因分析通过个案研究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分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1. 学习方法不正确:后进生通常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2. 学习动力不足:后进生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愿景,容易产生学习的懈怠和厌倦情绪。
3. 学习环境不良:家庭和学校环境的不良也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来自家庭的不良影响,如家长对学习的态度不正确,缺乏对孩子的监督和指导;学校环境的不良,如教师对后进生的忽视和歧视,缺乏个性化的辅导等。
三、教育对策为了帮助后进生改善学习状况,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1. 个性化辅导:针对后进生的特点和问题,教师应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鼓励和支持后进生的学习,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和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后进生学习的关注和支持。
初中后进生的转化个案研究分析
初中后进生的转化个案研究分析初中后进生的转化个案研究分析引言:初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初中后进生是指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发展较慢的学生。
对于初中后进生而言,转化成为优秀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通过一个初中后进生的转化个案研究,探索后进生如何实现转变,并帮助其他后进生了解如何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个案介绍:个案为一个初中一年级学生,名叫小明。
小明在小学时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尤其在数学和语文方面表现较差。
他的学习态度很消极,经常缺课、不做作业和逃避学习。
在进入初中后,小明仍然表现得相当拖延,绩效不佳,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也很紧张。
分析:1. 家庭环境:小明的家庭环境对他的学习状态起到了重要影响。
小明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亲常年外出务工,导致小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关心。
解决方法:学校可以加强家校合作,与小明的家长沟通合作,提供帮助和支持,增强家庭教育的力量,鼓励家长更多地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2. 学习方法:小明早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较为薄弱。
他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心,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解决方法:学校可以为小明提供学习指导,引导他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教会他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帮助他掌握基础知识,提供一对一辅导等。
3. 学习态度:小明在学校中情绪不稳定,经常怨天尤人。
他经常埋怨自己不聪明,认为学习难以提高。
解决方法:学校可以加强心理辅导,协助小明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也可以在课堂上采取激励措施,及时表扬小明的进步,引导他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4. 培养兴趣:小明对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而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学习成绩很难提高。
解决方法:学校可以为小明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鼓励他参与兴趣班或俱乐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激发学习的动力。
结果:通过针对小明的个案研究分析,他在经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逐渐转变为一个学习成绩优秀、态度积极的学生。
教育案例分析_后进生(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教育过程中,后进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教育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本案例以某中学一名后进生为例,分析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过程,探讨如何有效促进后进生的成长。
二、案例描述(一)学生情况小张,男,14岁,某中学八年级学生。
从小性格内向,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后列。
父母忙于工作,对小张的关心较少,导致他在家庭中缺乏关爱。
在学校,小张与同学关系紧张,常常因为成绩问题被同学嘲笑,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二)问题分析1. 家庭因素:小张的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对他的关心和引导,导致他在家庭中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 学校因素:教师对小张的关注度不足,未能及时发现他的问题,导致他的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后列。
3. 自身因素:小张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容易受到同学嘲笑,导致他产生逆反心理。
三、教育转化过程(一)建立信任关系1. 了解学生:教师主动与小张交流,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困难等,消除他对教师的陌生感和抵触情绪。
2. 关心关爱:教师关注小张的生活,关心他的身心健康,让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
(二)激发学习兴趣1. 发现优点:教师关注小张的优点,如勤奋、认真等,并及时给予表扬,提高他的自信心。
2. 个性化教学:针对小张的学习特点,教师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三)培养良好习惯1. 时间管理:教师指导小张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 自律:教师教育小张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1. 定期家访:教师定期家访,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共同关注小张的成长。
2. 家长会: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共同促进小张的成长。
四、案例分析(一)后进生的转化策略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教师应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 建立信任关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5篇
“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5篇“后进生”,一般由于错误的教育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过去人们由于不科学的认知把它们称为“差生”。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希望大家喜欢!“后进生”转化案例分析1一、个案的基本情况介绍小林今年11岁,男,五年级年级学生。
体型偏胖结实,头脑聪明反应快。
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经常拖拉作业……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班主任头痛。
爸爸在外做生意,经常不在家,平时一般是他妈妈教育他,如果犯了大错,他爸爸就用棍棒教育,很少与孩子沟通。
在班级里里目中无人,喜欢自我为中心,不晓得怕人,我行我素。
二、个案的行为表现学习习惯非常差,上课经常玩东西,把笔衔在嘴里,把橡皮擦弄得碎碎的,根本没有规矩;作业书写迹潦草不是没有铅笔,就是没有橡皮擦。
他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反映快,上课似乎不太听讲,但抢答速度快,回答问题准确,学习不用老师操心,成绩较好行为习惯也很差,上课经常影响别人,特别是“人来疯”,越是有人,他越是表现自己,十分反常。
下课喜欢动手打人,别人无意挡住他的路,他就顺手把别人推到一边。
老师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
三、原因分析小林比较聪明,在以前习惯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认为他聪明,虽有许多缺点,但关系不大,因此没有及时纠正;再加上家长的文化程度并不太高,没有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软弱无力,缺乏针对性。
四、采取的措施及辅导过程首先,加强学校老师与家庭的联系,保持双方教育的一致性、同步性。
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学校教育的宗旨,明白孩子行为上的偏差在学校生活中显现出来,正是家庭教育的不完善措施造成的,我劝导小林的家长不要过于溺爱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原则问题不能让步。
后进生教育的案例研究
后进生教育的案例研究后进生教育是教育领域里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眼中,后进生总是被认为是需要额外关注和帮助的群体。
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差,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甚至可能有不良行为。
一位成功的教育者应该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通过一份关于后进生教育的案例研究,探讨后进生的特点和教育方法。
案例研究对象:小明(化名),14岁,初中二年级后进生。
小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末尾,经常因为听不懂课程内容而感到沮丧,缺乏学习动力。
他更喜欢独自活动,对体育运动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
问题分析:1. 学习成绩较差:小明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尽人意,这可能是由于他不能适应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
2. 内向性格:小明的内向性格可能导致他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也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这对学习和社交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3. 缺乏学习动力:小明对学习缺乏动力,可能是由于他对现有的学习方式感到困惑和厌倦。
4. 兴趣偏好:小明对体育运动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可能是他的特长和潜在的发展方向。
教育方法:1. 理解和尊重:教育者应该先对小明进行深入的了解,了解他的性格、喜好和潜能,尊重他的个体差异,并不断给予关怀和支持。
2. 引导自主学习:针对小明学习成绩的问题,教育者应该引导他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料,帮助他自主学习。
3. 学科辅导:针对小明的学习成绩较差的问题,可以开设专门的学科辅导班,针对他的学习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他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4. 沟通交流:教育者应该积极与小明进行沟通交流,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帮助他打开心结,增强社交能力。
5. 兴趣培养:教育者应该鼓励小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鼓励他参加体育俱乐部或音乐班,让他在兴趣领域得到满足和发展。
成果:经过教育者的细心指导和关怀,在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小明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有了显著改善。
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4篇
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4篇后进生转化个案分析第1篇一、案例说丁萌,我班一女生。
成绩极差,中等智商,性格内向,胆小、多疑、自卑、不爱动。
该生在校极少与人交往,害怕在众人前说话,有见人就回避的行为表现。
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胆小、多疑,总感觉同学总在说自己坏话,以至于无法专心听课,甚至晚上无法入睡,成绩一落千丈。
害怕上学,做事拖拖拉拉,常迟到。
从小就胆小,独来独往,人际关联欠佳。
群众活动很少参加。
放学回家后,钻进房间,看电视、看书,再也不出门。
二、案例分析小时候,父母离异,爸爸上班,也没有时刻管她,常与奶奶在一齐,,与人交往较少;在上学阶段,由于学业跟不上,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耻笑,埋下了心理阴影;整天只能一人独自在家,缺乏父母的关心,父母没有更多的时刻带她到公共场所,参加群众活动,缺少锻炼,造成了性格孤僻,胆怯的心理,造成此刻与人交往有严重的障碍。
父亲对孩子胆小、自卑、不合群的性格深恶痛绝,常以骂或讽刺方式刺激孩子,教育方式较粗暴,进一步加重了孩子的自卑胆怯的心理。
三、辅导方法1、主动接近丁萌与其交谈,发奋地与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联。
加强个别会谈:常与她个别面谈或电话交谈,时刻地点不限,及时全面地了解其心理状况,以及她的思想动向和心理需求。
2、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①透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丁萌的家庭状况及其在家的表现。
②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明白,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自卑胆怯的心理加重。
要求家庭多给丁萌温暖,多沟通交流,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③指导家庭对策。
(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忙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刻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尽量抽时刻带孩子参加社会上各种娱乐活动,让她得到锻炼等。
) 3.与家长沟通思想,与其父亲达成共识,认识其交往障碍的严重后果,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分析4篇
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分析4篇后进生的教育案例分析第1篇当班主任,感到头疼的事就是对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而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班主任要管理好几十个人,不使一个人掉队,不但要具备科学的管理、精心的组织的能力,而且要有一颗关心和体贴他们的爱心。
一、案例介绍班中有一个周阳同学,精力过于旺盛。
课堂上坐不住,爱惹是生非,影响其他同学,言行举止不分时间、场合。
课间常因自控力差而与同学发生摩擦。
该生还经常从家里带来各种玩具,分发给其他孩子,这一切不仅影响该生自己学习,而且还把班级搅得鸡犬不宁。
怎么办呢?于是我找来了他的父母,了解一些情况后令我惊讶的是,他父母告诉我:老师,孩子不乖,你打好了,他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打。
看着他们,我想孩子约束不了自己的毛病要改掉,还要连同他的父母的这种错误的想法一起改掉,其实这个孩子一点也不笨,脑子还挺聪明,就是管不了自己,于是我的心里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孩子改掉这毛病。
二、案例分析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同学爱惹事,自控力差。
但经我观察,这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
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在有些时候,他却能为班级献爱心,从而分析这孩子本质不坏。
那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呢?是不是身体原因。
如果身体原因,就建议他父母带他到医院就医。
如果是心理问题,那我就和父母要互相配合,把问题解决。
我相信,只要采取科学的方法,问题一定能解决。
三、教育方式针对此生的行为特点,需要老师和家长对他进行共同矫治,方法如下:1、真情融化我作为班主任,不能讨厌,歧视这个学生,一能简单地认为是思想和品德问题,粗暴地训斥、打骂、处罚,从而引起他的自卑心理,造成精神压力或情绪波动,引起反抗心理,而要多关心、多理解,使其感到温暖而有触动。
采取三多三少的做法:集体场合多表扬少批评;家长面前多谈进步少告状;个别教育多鼓励少训斥。
做到细微之处投真情,撒向学生都是爱。
对后进生不良行为习惯教育转化的个案研究
对后进生不良行为习惯教育转化的个案研究后进生不良行为习惯教育转化的个案研究引言:在教育领域中,后进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其不良行为习惯可能对其个人发展和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针对后进生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教育转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通过一个个案研究来探讨如何对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教育转化。
个案描述:该个案研究对象是一名初中后进生,名叫小明。
小明在学校中表现平庸,各科成绩低下,经常违反校规校纪,与同学发生冲突。
他的不良行为习惯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很多困扰。
问题分析:通过对小明的观察和深入交谈,可以发现他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小明的父母经常争吵,缺乏温暖和关怀。
他们对小明的学习和行为缺乏严格管理和引导。
2. 学习动力不足:小明对学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缺乏自我激励。
3. 自卑心理:小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挤和嘲笑,导致他对自己产生负面情绪。
教育转化策略:针对小明的不良行为习惯,可以采取以下教育转化策略:1. 家庭教育: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提供教育培训课程,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给予小明更多的关怀和支持,从而增强其自尊心和安全感。
2. 学习导向教育:通过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帮助小明树立学习的动力,并给予他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利用激励机制,给予小明奖励和表扬,增强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心理辅导:与小明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心理状况。
培养他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他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4. 同伴关系建设:通过开展团队活动和合作学习,帮助小明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鼓励他们互相支持和帮助,提高小明的归属感和社交能力。
实施过程:在教育转化过程中,关键是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转化计划,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具体过程如下:1. 首先,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小明教育的期望和需求,解决家庭环境问题。
培养后进生的个案研究
培养后进生的个案研究现行教育中,由于学生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的性格,行为习惯等,班级中总会产生几个跟不上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后进生。
他们一般都具有敏感、多疑、封闭、自悲的心理特征。
后进生渴望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但又缺乏勇气与自信。
因此本学期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方面,着重对后进生刘景伟进行观察与研究,并对他进行切实可行的心理辅导,增强学习自信心,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个案研究背景(一)个案的基本状况刘景伟,男,15岁. 糜杆桥镇中学九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差,考试成绩经常排在后几名,性格上,胆小、多疑、自卑、内向、固执。
在学习方面有问题从不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二)家庭背景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在外奔波,照顾和抚养教育的任务都落在爷爷和奶奶的身上。
两位老人对孙子百依百顺,宠爱过度,对其学习放任自流,从不关心。
很少交流学习方面的情况,父亲偶尔回家一次,也很少过问。
家里还有一个妹妹,比较懂事,学习成绩较好。
平时在家他有欺负妹妹现象。
总之,这是一个缺乏父爱与母爱、缺乏沟通的家庭。
二、主要心理问题分析对该生升入九年级几个月来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刘景伟与多数同学不交往,存有遇事无谓所心理、压抑心理、固执心理、自卑心理。
形成这些心理特征的原因我主要归纳以下几种:(一)家庭溺爱通过家访了解到在家里,他是个“小皇帝”,所有的事情都让着他,如在家他是电视迷看起电视来连吃饭都不吃的,奶奶心疼怕饿坏了肚子,都是在他不吃饭时把饭端到他的跟前让他吃。
另外,在家里任何事情都不要他做(包括他能独立完成的事),这种“关爱”导致享乐主义的思想从小就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这种性格的养成使他遇到困难时,就会退缩不前,一厥不挀。
在学习上爷爷和奶奶根本不关心,他们的思想就是只要能长大成人就可以了,农村不识字的人多着呢,对农村老年人来说体会不到读书的重要。
这一切使得刘景伟长期处于溺爱之中,缺乏良好的沟通,缺乏自信心,造成其性格的缺陷,形成不坚强无所谓的心理和固执心理。
学习后进学生转化策略的个案研究
学习后进学生转化策略的个案研究学习后进学生转化策略的个案研究引言:学生是教师工作的核心对象之一。
在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被称为学习后进学生。
这些学生的学习困难不仅对他们个人的学业发展有影响,还会对班级整体的教学进度和教师的评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如何帮助这些学生改善学习成绩,提高学习动力和兴趣,已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议题。
一、个案背景在某初中九年级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们发现班级中存在着一位学习后进学生——小明。
小明在数学和英语学科上的成绩明显低于全班平均水平,他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也较弱。
为了帮助小明改进学习成绩,提高学习兴趣,教师们决定对他进行个案干预研究。
二、问题分析经过观察和分析,教师们发现小明学习成绩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2)学习方法错误,没有很好地掌握学习技巧;3)缺乏自信心和自律性,经常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三、转化策略的制定为了解决小明存在的问题,教师们制定了以下转化策略: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与小明的交流和沟通,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让小明感受到教师关心和支持的温暖。
同时,教师还邀请了一些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作为小明的学习伙伴,通过互相学习和帮助,激发小明的学习动力。
2、诊断学习困难的原因教师与小明一起分析他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小明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和小明的交流,教师发现小明对数学和英语缺乏兴趣,因此教师选择了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和方式,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3、提高学习自信心和自律性教师通过赞扬小明在学习上的进步,鼓励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作业完成,逐渐提高他的学习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书,帮助小明规划学习时间和任务,培养他的自律性。
四、策略实施与效果评价教师通过实施上述策略,对小明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干预。
在干预过程中,教师定期与小明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价,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动力的变化。
后进生转化案例及分析4篇
后进生转化案例及分析4篇后进生转化案例及分析1. 张三的转变之路张三是一个在学校里被认为是后进生的学生。
他在学习方面表现平平,经常缺乏动力和自律性。
然而,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张三逐渐转变成了一个优秀的学生。
首先,学校为张三提供了额外的学习支持。
他们为他安排了专门的辅导老师,帮助他制定学习计划,并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辅导班、学习材料和在线学习平台。
通过这些支持,张三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
其次,家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三的父母意识到他的学习问题,并积极参与他的学习过程。
他们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的学习进展,并与他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他们还鼓励他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提高他的自信心。
最后,张三本人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
他开始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主动寻求帮助,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他还加入了学校的学习小组,与其他优秀的学生一起学习和交流。
通过这些努力,张三逐渐转变成了一个优秀的学生。
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他也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
这个案例表明,后进生只要得到适当的支持和引导,他们也能够实现转变。
2. 李四的成功经验李四是另一个后进生转化的案例。
他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经常缺乏学习动力。
然而,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李四最终实现了转变,并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学生。
首先,学校为李四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他们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他的学习问题所在,并制定了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学校还为他安排了专门的辅导老师,帮助他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通过这些个性化的支持,李四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其次,家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四的父母积极参与他的学习过程,并给予他鼓励和支持。
他们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的学习进展,并与他一起制定学习目标。
他们还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如安静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学习材料。
最后,李四本人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小学“后进生”个案研究
小学“后进生”转化个案研究由于社会或家庭的不良影响,出来越来越多的小学后进生,他们在思想品德和学习上表现比较落后或缺点较多:一般与父母难以沟通、有浓厚的厌学情绪、容易自暴自弃、不服管理、难以进入进取状态、心理品质和健康品质发育不良、处于集体的边缘状态、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
笔者结合小学教育管理的实践,通过典型个案剖析教育管理中的实际案例,提出个案研究的思考。
一、个案描述学生鸿伟,有着严重的心理障碍,他与一般孩子不同,从小就在生活在一个没有关爱的环境当中,父母对他十分冷漠,常常把他一个人关在家中,也因此形成了他孤僻的性格。
在学校,他不愿与任何人说话,对于老师的问话常常是爱搭不理,让一些任课老师不能接受的是他上课时的表现,有时的他显得特别兴奋,老师讲课时他会跟着一起说,或是发出一些怪声;有时的他却显得特别的安静,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当中,与外界隔绝;有的时候他会钻到课桌底下久久不愿出来;有的时候他会将红领巾蒙在脸上,俨然一个“蒙面大侠”。
二、个案诊断与分析鸿伟同学的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后进生”现象。
后进生是指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
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顾名思义就是在某些方面发展比较后进的学生,并不是指生理有缺憾的弱智青少年,而是指身体健康,由于后天原因致使品德行为、心理倾向等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偏差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鸿伟同学后进行为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形成:(一)个人原因1、学习基础差。
学习的过程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如果学生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学好,很多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就会很明显地影响后续的学习。
鸿伟在入学阶段的学习就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因为基础知识不足而导致现在学习上的各种障碍: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跟不上同学的学习进度,作业不会做,考试考不好。
因此,鸿伟由“想学习”变得“怕学习”,最后变成“厌学习”。
2、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某种程度上,鸿伟认为家长、老师在逼迫自己学习,在内心深处会有一种消极的对抗心理,造成学习态度不端正,他对自己的学习目的、社会意义、个人理想没有正确理解。
班主任转化后进生个案分析
班主任转化后进生个案分析班主任转化后进生个案分析转化后进生指的是在学业或行为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班主任进行转化引导的学生。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对学生的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一位转化后进生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班主任在转化过程中的策略和方法。
案例背景:该名学生为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父母经济条件一般。
他在入学初期表现还不错,但随着学期的推进,他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且经常缺课旷课,与同学之间也存在一些冲突。
作为班主任,我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帮助他转化。
问题分析和策略:1. 学习问题:该生的学习成绩下降主要是因为他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不正确。
面对他的学习问题,我首先与他进行了一次心理沟通,了解了他对学习的看法和困难。
然后,我针对他的学习问题制定了具体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规定的学习时间、帮助他梳理学习内容等。
并鼓励他从小目标开始,逐渐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
2. 缺课旷课问题:该生常常缺课旷课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母无法保证他的交通费用和生活费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与他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谈话,并与家长进行了交流沟通。
在与家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的经济负担较重,无法提供孩子所需的费用。
因此,我联系了学校社会工作组,帮助该生申请了助学金。
同时,我也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寻求相关帮助,确保该生能够顺利上学。
3. 人际关系问题:该生与同学之间存在一些冲突,主要是因为他在与同学相处时经常表现出攻击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与他进行了一次思想引导的谈话,帮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同学造成的影响。
然后,我组织了一次班级活动,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活动中,我鼓励他主动与同学沟通交流,并表扬他的积极行为和进步。
通过这些努力,该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逐渐缓和,冲突的发生也减少了。
4. 增加自信心:该生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了信心,缺乏自信。
为了增加他的自信心,我主动与他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鼓励他关注自己的进步,而不是只看到自己的不足。
“后进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论文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的个案研究通过近两年来的研究,对大量后进生进行筛选。
确定研究后进生三类心理问题:逆反心理型、自卑心理型、孤僻心理型。
并圈定具体同学,然后通过大量的家访、谈话等方法,得出“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的成果,现概述如下。
一、“后进生”心理特征的表现(一)“逆反心理型”(潘逆反)的表现1、2006年5月5日,潘逆反无端谩骂班干部,说这些班干部替老师办事是“拍马屁”,有时甚至打班干部。
以致班干部的家长对我说:不要让他的孩子任班干部,否则让他很为难,也很吃亏。
2、2006年5月8日下午放学后,我把潘逆反叫到宿台,先是很很地给他训了一顿。
当然,他很不服气。
我给他讲了雷锋和赖宁的故事,他说现在的时代是金钱的时代,雷锋和赖宁已过时了,雷锋和赖宁已出国了等等。
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潘逆反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
他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想象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学校领导、教师的教育。
3、对不良倾向产生认同感。
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分庭控礼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
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
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潘逆反时常在颂扬这些哥们义气,跟他们在一起觉得自豪。
(二)“自卑心理型”(张自卑)的表现1、2006年10月12日中午,听同学报告:张自卑同学带把水果刀要和同学打架。
我马上冲到教室,首先把话明的水果刀收起来,并带他到办公室。
我:“你为什么要和人家打架?”话明:早上放学,某某同学骂我。
我:这把刀捅过去会死人的,杀死人要偿命的,你知道吗?话明:知道。
我:你不怕死?自卑:不怕!说着,自卑做拿刀的样子往自己的脖子上抹。
我很生气,狠狠地给他训了一顿。
2、2006年12月13日下午,我把自卑叫到宿舍。
中学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中学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中学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引言:中学后进生转化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中学学习阶段,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
本文将通过个案研究,深入分析一个中学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经验和启示。
一、个案分析李明(化名)是一名中学高三学生,他在入读初中后就逐渐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
他的成绩始终排名倒数,与同龄人的学习差距日益拉大。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李明的父母非常关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二、问题分析1. 李明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注重课堂听讲,经常缺课旷课。
2. 李明对学习结果不关注,对自己的学习没有明确目标和计划。
3. 李明的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低下。
三、解决措施1.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关注李明的问题,制定行动计划,明确责任。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和家园共育活动,了解学校对后进生的教育措施。
2. 激发学习动力。
通过与李明深入交流,发现他对某些科目仍然有兴趣。
为此,学校在选科时鼓励李明选择他感兴趣的科目,增强他的学习动力。
3. 提供个性化辅导。
学校为李明安排了专门的学习指导老师,根据李明的学习特点和困难,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在每周的班会上,向李明和班级其他同学普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鼓励李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效果评估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李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
他的考试成绩开始稳步上升,逐渐接近班级平均水平。
李明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积极转变,他开始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课堂出勤率也大幅提高。
五、讨论与启示中学后进生转化不仅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兴趣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关怀。
此外,良好的家校合作和学校对后进生的关注也是关键因素。
在李明的个案中,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针对李明的问题制定了详细的辅导计划。
这个案例显示出,正确的解决措施对后进生的学习转化至关重要。
2021年对后进生的案例分析4篇
后进生转化案例学生姓名:孙伟同学从刚转入我们班开始就表示出不合群、贪玩、喜欢惹事……主要的是他不承认错误,不接受老师的任何批评和教育,很难治理。
于是他是最早进入我视线并关注的学生,也是我暗下决定重点转化的对象。
表示: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自从他入学以来,就不能按时到校,上课发言从来不举手,张嘴就说,毫无纪律可言,他不仅回答问题不举手,并且经常用小动作招惹其他的同学,惹得同学们都反感他;他经常无缘无故的骂人,和同学发生冲突,尤其和女同学有过多次口角甚至动手打架,有很多的同学都不愿与他为邻,课上捣乱课堂课下打闹扣分,每天都有老师和学生来告他的状,没有一天不惹事。
原因:通过走访他以前学习的学校知道,他在转进前,在别的学校就是问题学生:扰乱课堂成习惯,并且和老师顶撞是家常便饭,甚至有逃学现象;通过与家长联系知道,他三年级的时候,父母闹离婚并分居,现在和父亲一起生活,孩子对父母分居有抵触情绪,加上父亲忙于生意经常出门,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经常吃剩饭凉饭,经常在外面疯跑,家长根本无暇顾及,并且逆反心理特别严重,在家里尽做些破坏性的事。
……通过对他的知道以及亲眼所见,我发现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心理不平衡,因为父母关系不好,他非常自卑,并且因为家庭情感的缺失,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对不起他,所以他用极端的方式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在这个孩子身上,几乎具备了所有孩子的缺点。
不过,我相信只要努力、找到了症结所在,一切便会迎刃而解。
办法及效果:针对他的情况,我为他制定了帮教办法:从学习习惯入手。
对于他上课没有规矩的缺点,不能指望他一两天就改变,要循序渐进。
有了好的表示,就及时奖励小翠竹表彰、鼓励;不好了,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做,因为在他的内心中并没有真正成立作为小学生的标准。
就这样,一个月过后,经过我多次不厌其烦地提醒、鼓励,他上课不举手说话的毛病基本上得到了改正。
可情况刚有好转,以后发现的问题,却真的是让我挠头,让我真正发现这是一块不好啃的骨头。
对学习后进生的个案研究
对学习后进生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通常用于深入研究个人或小群体的特定情况。
在教育领域中,个案研究可以用于探究对学习后进生的教育干预和支持措施。
本文将论述关于对学习后进生的个案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首先,个案研究对于了解学习后进生的特点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难非常有用。
学习后进生是指在某个学科或课程中进程滞后于同龄人的学生。
他们可能在学习的某些方面遇到困难,例如学习记忆、理解概念或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通过对个案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可以了解学习后进生的学习风格、需求和学科困难的根源。
这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制定针对个别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支持策略。
其次,个案研究提供了深度的数据和详细的描述。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个案研究更注重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和细节。
通过详细记录学习后进生的学习表现、教学环境和干预措施的效果,研究者可以获得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这种数据对于评估和改进教学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其次,个案研究可以支持教师在实践中的决策和行动。
对学习后进生的个案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实际的案例和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并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通过参与个案研究,教师可以与研究者合作,共同探索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最后,个案研究为学习后进生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支持。
个案研究的目标之一是了解学习后进生的个体特点和需求。
通过对学习后进生的详细观察和分析,研究者可以为他们设计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支持措施。
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根据学生的独特需求和潜力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估的教学方法。
个案研究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实证基础和指导。
关于对学习后进生的个案研究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步骤和技巧:1. 选择合适的个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习后进生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性别、年级、学科和学习困难的类型等因素。
2. 收集多种数据源: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例如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学习成绩和提供的反馈、访谈学生和教师等。
3. 进行详细的个案描述:对学习后进生进行深入描述,包括他们的学习特点、学科困难和相关因素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进生个案研究
金林梅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取典型性抽样,是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
其目的是通过直接、深入地调查研究个别典型,来认识同类事物的一般属性和规律。
本文优先选择Ⅹ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他是我的学生,而且这个学生的学习问题及个性比较突出。
X是一个13岁的男孩,家住…………,父母是牧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牧业和虫草收入,X小学就于…………小学,家…………街道附近。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从学习习惯、日常行为及个性三个方面设计了关于民族地区后进生的转化方案。
对本次调研的主体——X,和他的父母、各科任教师、同学进行了访谈。
访谈的地点都由被访者决定,每次访谈时间一个小时左右。
同时,记录被访谈者的语言、表情、动作等。
以了解Ⅹ的学习、行为及个性情况,并研究其产生的原因。
三、研究的前期准备、过程及反思
1.进行研究的前期心理调适过程。
在进行研究的前期,要对相关的对象做一个心理调适,
家长们普遍都不希望老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后进生,所以在做这个研究的时候,注重访谈时的语言技巧,从侧面去了解情况,主要以家访的形式进行,并且多次家访,这样就消除了家长的戒备心理。
同时,对研究对象Ⅹ做好相关的心理调适工作,让他放松,为此,经常和他谈些他比较感兴趣的愉快话题,这样,他在心理上和我的关系就由师生转变为朋友,他也能把内心更深的想法与我交流了。
作为一名研究者,在研究前要做好自我心理调适,作为他的老师,我对他有一定的认识定势,为此,我抛开身份,用全新的视角去研究他,从而使研究的结果具有客观性。
2.研究的过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我向各科任教师明示了这次研究的目的,明示了研究的需要,希望各科任教师能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信息。
各科任教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提供了X的平时作业,通过实例谈了些有关X的详细情况。
之后,我又找被研究者Ⅹ谈过很多次,在相互的交流中,对X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我还来到X的家里,对X的父母进行了访谈,从Ⅹ的父母那里解了他的生活、学习、品性等情况。
四、研究成果与分析
1.民族地区农牧区后进生的状况——以X为例。
(1)在学习方面,X的学习成绩差,上课注意力分散,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拖拉,表现为经常不做家庭作业,不
主动向老师及同学请教,遇到学习中的错误不能及时订正错误等。
(2)在个性方面,Ⅹ具有双面性。
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候显得过于外向,能够和同学玩得开;当他独自一人时,就显得有些内向而忧郁。
每次老师找他谈话,他似乎都无心与老师交谈,特别是谈到学习问题时,就尽力回避。
(3)在行为方面,Ⅹ不遵守学校的相关规章及制度,经常说粗话、脏话,和同学打闹,因此经常受老师批评。
该学生的业余爱好基本上是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
2.民族地区农牧区后进生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源——以X 为例。
(1)家庭监督的缺失。
在与Ⅹ的父母交谈过程中,发现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及方法去管孩子,他的父母是农牧民,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管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发展需求考虑得比较少。
X的父母文化水平低,几乎都是文盲,在教育自己的子女问题上也是采取极端粗暴的方式,他们观念守旧,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
这样做不仅起不到教育子女的效果,反而伤害了孩子的情感。
因此,我认为,民族地区农牧区后进生在家庭教育问题上出现了真空现象,家长对孩子的粗暴打骂和散漫管教必然造成民族地区农牧区后进生的诸多问题形成。
(2)教师的冷落。
Ⅹ在班上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谈到这个学生,老师们
都很头痛:他成绩差,因此老师们都不愿意管他,让他破罐子破摔,即使找他谈话更多的也是批评他而没有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关怀这样让他的内心有一些落寞。
所以在他的个性上形成两面的,他开朗是因为他成绩不好,想通过其他方式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他内向而忧郁,是因为他成绩差,缺乏自信与关爱。
(3)民族地区农牧区学校教育资源缺乏。
我这次调查的杭嘉中学位于那曲市郊区新建设的教学单位,学校的师资队伍落后,有…………名教师,其中本科学历…………人,并且女性教师…………名,其他都是男教师。
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教育信息不畅通,老师和学生的观念落后: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也不去关注学生的业余爱好和特长,因而无法发现学生的优点,更不会去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
学生Ⅹ在学习上缺乏兴趣,成绩差,这让他有挫败感,在和X的交谈过程中,发现他很不喜欢坐在教室里学习,但是他的动手能力很强,这些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天赋并没有被老师和家长发现并认同,这也是民族地区普遍缺乏音体美等兴趣老师引导的结果。
如果有这么一个发现美、认识美的老师出现,X的发展会是另一个景象。
五、应对措施
1.新课程理念下,不断促进师生的交流沟通。
2.加大后进生的关注力度,不断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3.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尽管本文对民族地区农牧区后进生Ⅹ的研究还不够全面,而且仅仅是个案的研究,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又体现着普遍性,这说明了这个个案能体现民族地区农村后进生的一些共同特性。
在研究过程及结果的分析中,发现后进生X的成绩差并不是因为天生智力因素的原因,而是由于家庭监督的缺失、老师的冷落、教育资源的匮乏等综合因素导致的。
因此,教师们应该想办法了解他们及其面临的种种困难,努力调动社会的各界力量对他们给予关注、帮助,让这些民族地区农村的学生们健康地成长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及非教育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