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教学设计(第1课时)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8篇

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8篇

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总结报告、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documen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8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同事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分享,有了教案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提高他们的教学适应能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第一单元 位置(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

第一单元 位置(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

第一单元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位置的概念,能够用基本术语描述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关系;2.能够简单应用表示位置的符号,如“在…的上面”、“在…的下面”等;3.能够观察和发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并能进行简单描述;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位置概念的理解;2.位置基本术语的掌握;3.能够简单应用表示位置的符号。

2. 教学难点1.客观环境中位置关系的抽象表达;2.不同的定位视角和唯一确定的位置对象。

三、教学准备1.平面图模型;2.有关描写位置关系的曲折变形图片;3.中小学生熟悉的实物,如钢笔、砖头、书包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自由漫步活动,同时将英语中的“right”、“left”、“up” 和“down”映射到中国的词汇中。

同时介绍相关的体位词汇,如“前面”、“后面”、“左边”、“右边”。

2. 理解位置(10分钟)通过让学生在教室内进行寻找物品的活动来促进学生对位置的理解。

学生们需要知道对象的位置和位置的概念。

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如“在…的上面”、“在…的下面”、“在…的左边”、“在…的右边”等基本术语来引导学生。

3. 描述位置(10分钟)运用图片和绘图板,向学生展示简单的物体图形,并要求学生结合基本术语对图形进行描述,并进一步梳理各术语的含义。

4. 基本术语的掌握(10分钟)运用实物如钢笔、砖头、书包等进行教学展示,介绍不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运用基本术语让学生明确掌握。

5. 应用和综合(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基本的简单问题和场景练习(例如“书包在那个学生的上面?”或者“砖头在钢笔的左边还是右边?”)来应用和综合这些知识和技能。

6. 总结(5分钟)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归纳和总结,强化学生的掌握和记忆。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六、教学评估1.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2.学生的表现与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评级。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初步掌握坐标系。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感。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空间方位的概念。

2.了解坐标系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1.确保学生准确理解物体位置的表示方法。

2.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坐标系。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教具:长方形木块、白纸、钢笔、彩色小旗、坐标纸等。

3.教学环境:教室内的大黑板。

4.前期准备:熟悉本节课的内容,检查教具的完好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物体的位置表示方法,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讲解位置关系(15分钟)1.教师用长方形木块、白纸和钢笔做示范,让学生准确掌握物体位置的表示方法。

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自己动手尝试使用示范的方法表示物体位置。

3. 做练习(20分钟)1.学生使用长方形木块在坐标纸上画出某一位置,并在黑板上展示给全班同学。

2.学生通过观察、提问等形式相互交流,加深对位置表示方法的理解。

4. 讲解坐标系(15分钟)1.教师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引入坐标系的概念。

2.老师讲解坐标系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坐标的意义。

5. 做练习(20分钟)1.学生在课桌上创造一个坐标系,并在坐标纸上标出某物体的位置。

2.学生相互检查对方的作业,共同探讨。

6.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澄清疑惑。

六、作业布置布置制定在家继续练习表示物体位置和坐标系的作业,确保学生对今天的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七、课后反思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进步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朋友们认真备课,争取把学习效果发挥到最大!。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确定位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

1、出示例题插图:你知道哪里是北方吗?让学生说一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是什么地方?一边说一边指出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

小结:在图上我们一般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请学生指一指超市的位置:说明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请学生指一指公园的位置:说明公园在学校的东南面。

3、你知道体育场和人民挢各在学校的哪一面吗?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指名说一说方位及判断的理由。

4、现在你又知道了哪些方位?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5、教学试一试。

(1)说明这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

(2)请学生们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它的方向。

(3)说一说自已在班级中的位置,以及自已的前、后、左、右、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的同学分别是谁?二、巩固练习,进一步感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要想帮这4个小动物找到各自的家,先要确定什么方向?确定的北面以后,我们可的确定哪几个方位?请学生自已找一找四个小动物所在的方位,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1、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三、小游戏,跳棋比赛。

老师说,学生移动棋子,进行练习。

每四人一组,进行比赛。

四、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请学生明确图中的八个方位。

在地图中找到自已所在省市,说一说自已居住的地方大约在北京的哪个方向?你最想去哪个城市玩,它在我们城市的哪个方向?教学后记:参照物不同,因此方位名称也不同,部分学生空间想像能力不是太好。

如:刘屹、林佳楠、吴体均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第1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第1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位置(第1课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位置”章节,第1课时。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1. 坐标平面概念:介绍坐标平面的基本结构,理解横轴(x轴)与纵轴(y 轴)的概念。

2. 坐标点的表示:学习如何用数对来表示平面上的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3. 位置变换:探讨如何在坐标平面上进行位置的移动,包括上、下、左、右平移。

4. 应用问题:结合实际情境,解决与位置相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坐标平面的基本知识,能够准确地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并能在平面上进行简单的位置变换。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将抽象的坐标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坐标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坐标平面的空间观念,理解数对与平面内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2. 位置变换的掌握:让学生熟练掌握坐标点的平移规则,特别是在不同象限中的变换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坐标平面图、位置变换示例图、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位置描述引入坐标概念,如电影院座位、地图上的位置等,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 介绍坐标平面的结构,解释横轴与纵轴。

- 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

- 演示位置变换,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变换规律。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绘制简单的坐标平面,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位置标记和变换练习。

4. 案例分析:展示与位置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坐标知识解决问题。

5.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展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 坐标平面的结构- 数对表示点的方法- 位置变换的规则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坐标知识。

【精选】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2.探究目标
(1)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二、知识梳理
1.我们把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叫运动。

2.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准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发生变化,我们判断它是运动的,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判断它是静止的。

在说明一个物体的位置时,必须选好参照物。

如:和道路旁的树木相比,公交车站牌是静止的,公交车是运动的。

3.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词来描述方向。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1)实验名称:描述物体的位置。

(2)探究问题: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呢?
(3)实验材料:方向盘、软尺等。

(4)实验步骤:
①两人静止不动,分别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1/ 2。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与位置相关的基本概念,如前后、左右、上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前后、左右、上下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教科书、白板、彩色粘土、小动物模型等。

2.教学环境:课堂布置整洁,有助于学生专注。

3.教学内容:准备好相关教学内容和例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小动物模型或教具让学生观察动物的位置,并谈论动物的前后、左右、上下。

•引导学生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事物。

2. 探究(15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讨各种位置概念,如离开学校门有多远、离黑板的距离等。

•让学生在纸上绘制简单位置图,并标注符号。

3. 讲解(15分钟)•结合实际场景和教具,向学生详细解释前后、左右、上下的概念。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如“书桌在床的左边”。

4. 练习(20分钟)•让学生在课桌上放置物品,描述物品的位置,并互相核对。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巩固掌握的知识。

•结合学生练习情况,总结并强调重点。

五、课堂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对位置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混淆的情况,需要多加训练。

•下节课可以增加更多生活场景,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位置概念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科书相关练习。

2.在家中观察不同物品的位置,并描述出来。

3.自行制作一个玩具场景,描述其中各个元素的位置关系。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对位置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1一.单元教学目标:1.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方向,能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单元教学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如何描述方向与位置,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这个单元包括“东南西北”和“看望老人”两节,前者是学习辨认方向,后者是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学会辨认方向是学会看路线图的前提。

“东南西北”一课,先让学生在教室外进行辨认方向的活动,再回到教室内辨认地图上的方向。

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这一要求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具有难度的。

因此,这部分内容不要作为单纯的知识点去讲授,而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

三.教学课时:本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题目东西南北备课人卓敬敏教学目标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体验“前北、后南、左西、右东”,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和培养方向感。

2、在指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知道在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

教学重难点1、培养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认识地图上的四个方向。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课时安排2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出去游玩吗?师:淘气和笑笑也特别喜欢出去游玩。

星期天,淘气和笑笑做完作业后,就一起到公园去玩耍。

你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多媒体演示淘气和笑笑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境。

)师:天渐渐黑了,淘气和笑笑商量着该回家了。

可他们东找西找,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天越来越暗了,他们急得哭了起来。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位置》(上、下)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位置》(上、下)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位置》(上、下)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认识地理位置词语,如上、下、左、右。

2.掌握地理位置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3.用所学的地理位置词语描述不同物体的位置关系。

4.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培养孩子对空间概念的认知。

二、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地理位置词语。

2.运用位置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1.细致区分地理位置词语的不同用法。

2.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如多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地图、玩具人物、实物道具。

2.学生准备:铅笔、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10分钟)教师用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位置词语,并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5.2 学习(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地理位置词语的运用。

2.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上、下、左、右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5.3 操练(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通过游戏和排队的方式,让学生练习使用地理位置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2.每组学生进行相互辨认位置、相互描述位置的活动。

5.4 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认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运用地理位置词语。

六、课堂作业在作业本上完成指定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应用地理位置词语,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左右上下的概念上仍需要进一步强化,下节课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认真复习并做好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024《位置》说课稿范文

2024《位置》说课稿范文

2024《位置》说课稿范文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位置》,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内容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位置》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方位词和简单的位置判断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的知识。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 认知目标:理解方位词的意义,学会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②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给出的位置描述,判断物体的位置。

③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位置感知的兴趣,提高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能够根据给出的位置描述,判断物体的位置。

难点是: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位置描述和判断。

二、说教法学法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选择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导入法、示范引导法;学法:积极参与法、多元智能开发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素材来直观呈现位置的概念和具体例子,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准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我将使用一段视频,展示一个迷宫游戏的场景,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讨论游戏规则和如何判断角色的位置。

然后,我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方位词来描述迷宫中的位置,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使用方位词来描述位置,进而导入新课。

2、讲解新知在这一环节,我将使用示范引导法,通过提问和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方位词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我会结合具体的图形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描述它们的位置,并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方位词的意义和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1、位置)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第一单元位置)一、课程内容简介本单元主要介绍数学中的位置概念,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图形,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包括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

二、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简单位置词汇,如上、下、左、右等。

2.能够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方位。

3.训练学生观察、理解和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灌输学生简单的位置概念,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教育学生如何观察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难点: 1. 部分学生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和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和学生练习册。

2.图形卡片、实物模型和示意图。

3.课堂展示板、白板和彩色粉笔。

4.学生动手玩的小道具,如积木或拼图。

五、教学过程安排第一步:复习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

第二步:引入新知识1.通过图形卡片或实物,展示物体在空间中的不同位置。

2.引导学生讨论和描述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步:操练1.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描述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

2.教师提问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正确的位置概念。

第四步:拓展1.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自由移动在教室中,实践位置概念,如向左走、向右走等。

2.让学生自行设计几个简单的位置题目,相互出题、回答。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重点。

2.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提出问题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2.学生对于位置概念有哪些疑惑和困难需要解决?3.下节课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应用位置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七、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关于位置的练习题。

2.在家中观察物体的位置关系,并描述出来。

八、延伸阅读关于位置概念的拓展阅读材料和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以上是本单元《位置》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备课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位置》(上、下)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位置》(上、下)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位置》(上、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和描述地点的概念。

2.能够学习和使用常见的方位词语。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描述物体和人物所在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
1.地点的概念及方位词语的学习。

2.使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和人物所在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1.在多物体的情境中使用方位词语描述位置。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复杂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教具、图片等。

2.学生准备:学习用书、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引入
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物体的位置,引出地点和方位的概念。

2.讨论地点和方位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第二节:学习方位词语
1.介绍基本的方位词语,比如“左、右、前、后、上、下”等。

2.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方位词语的含义。

第三节:运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位置
1.设计一些实际情景,让学生用学过的方位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2.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确认对方描述的位置是否准确。

第四节:综合练习
1.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或场景,要求他们用方位词语描述出物体的位置。

2.可以加入一些游戏元素,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

六、教学总结
1.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方位词语在描述位置时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位词语描述周围的事物位置。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提高对位置概念和方位词语的理解能力。

小学科学第1课定位置(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1课定位置(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1课定位置(教学设计)引言: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对自然界的探究和观察。

小学科学的第一课是“定位置”,通过这个课题,学生将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建立位置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堂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位置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基本词汇。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正确的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 能够观察并描述环境中物体的位置。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 幻灯片或实物图片;- 地图或平面图。

2. 教学时间:- 1个课时(45分钟)。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入位置的概念,并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例如,谈论公园里的游乐场设施的位置,或者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等。

2. 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幻灯片或实物图片展示不同场景(例如教室、操场、公园等)中物体的位置,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位置。

教师可以使用适当的词汇,如上方、下方、前方、后方、左边、右边等,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的意义。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位置的描述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例如找东西、寻路等。

3. 实践活动(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观察活动。

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观察和描述一个指定的位置,如操场、图书馆、办公室等。

学生需要用正确的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

- 学生在实地观察后,可以回到教室,向其他同学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他们知道的新的位置词汇。

4. 教师巩固(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位置的词汇。

可以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位置词汇描述不同场景中的物体位置。

5. 拓展应用(5分钟):- 教师介绍地图或平面图的作用,并向学生展示一张地图,要求学生根据地图描述一些物体的位置。

《位置》数学教案设计

《位置》数学教案设计

《位置》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位置》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位置概念,如上下、前后、左右。

2. 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位置的基本概念2. 如何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位置的概念。

例如,可以将一本书放在桌子上,然后问学生:“这本书在哪里?”引导学生回答:“在桌子上。

”然后再问:“如果我把书放在桌子下,书在哪里?”以此类推,引入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概念。

(二)讲解新课1. 教师可以使用PPT或者黑板画出简单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如何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例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房间,里面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然后提问:“桌子在哪里?”“椅子在哪里?”并引导学生回答:“桌子在房间的左边,椅子在桌子的前面。

”2.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例如排队买票、开车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位置的概念。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位置有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例如,“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在小华的右边,那么小明在小华的哪里?”通过这样的练习,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位置的概念。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对课堂练习的解答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对于那些理解有困难的学生,需要给予额外的帮助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位置相关的家庭作业,例如,让学生描述家里物品的相对位置,或者让他们画出自己家的平面图,标注出各个房间和家具的位置。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二单元《位置》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二单元《位置》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二单元《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通过活动感知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运用对称、相等等概念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利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2.难点:理解坐标概念,初步掌握坐标系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内容:《位置》教材内容,教学PPT。

2.教学工具:白板、彩色笔、小纸片、参考书籍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利用小纸片和白板上的坐标轴,让学生猜测横纵坐标的概念,并引出今天的主题。

2.示范和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图形的坐标位置,引导学生认识坐标系的概念。

3.练习(20分钟):–让学生分组,在小组内完成给定的坐标练习,检查并讨论答案。

4.总结(5分钟):–整理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坐标系在描述物体位置时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复习(10分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互相出题考察坐标系的应用。

2.讲解(15分钟):–引导学生学习图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对称、相等等概念。

3.练习(2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4.总结(10分钟):–学生展示练习结果,老师对作业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坐标概念和应用坐标系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更多的实例训练和引导,加深对坐标系的理解。

在后续的教学中,将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和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坐标系。

位置试讲教案

位置试讲教案

位置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和使用描述位置的词汇,如前、后、左、右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定向能力,提高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方面的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关于位置的基本词汇,能够准确地描述和理解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定向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快速准确地描述物体位置。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黑板、白板、录音机、教学图片、小黑板、彩色粘纸、实物道具(如玩具汽车、动物模型等)。

2. 教材准备:教材《英语新标准(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位置的录音或展示一些有关位置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师通过提问和示范,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关于位置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你们对位置有什么了解吗?请举个例子。

”Step 2 学习新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位置的课文,并解释课文中涉及到的词汇和句型。

2. 教师利用教学图片展示物体的不同位置,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具体位置,如“书在桌子上面”、“苹果在盘子里面”。

3.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让学生互相描述教室中物品的位置,如教师问“教室的门在哪里?”,学生回答“门在教室的左边”。

教师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发言。

Step 3 学习巩固(20分钟)1. 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有趣的任务:每个小组在小黑板上画出一间房间的简单示意图,并贴上彩色粘纸代表不同的家具和物品。

2. 学生通过互相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来探索各个物体的具体位置,例如一组学生问:“窗户在哪里?”另一组学生回答:“窗户在床的右边。

”3. 教师定时进行点拨和纠正,帮助学生正确使用位置词汇。

第一单元位置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数学教案标题:第一单元位置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位置的相关概念,包括上下、前后、左右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位置的基本概念:上、下、前、后、左、右。

2. 如何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位置的基本概念,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难点:理解相对位置的概念,如"左边的右边","前面的后面"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游戏或故事的方式引入位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探索:- 教师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位置。

- 学生分组活动,互相指认和描述物体的位置。

- 教师讲解并演示如何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3. 巩固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位置描述的游戏,如“找宝藏”等。

- 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练习描述物体的位置。

4. 小结与反思:-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位置的重要性和在生活中应用。

- 学生自我评价,分享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设计1. 设计一些关于位置的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使用位置的概念。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节课的教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位置(1)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位置(1) 人教新课标

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位置(1)人教新课标引言: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依据人教新课标的要求,以“位置”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理解坐标概念,并能够运用坐标进行位置描述和计算。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坐标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坐标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坐标的概念:介绍坐标的定义,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

2. 坐标系的建立:讲解如何建立坐标系,包括原点、横轴和纵轴的确定。

3. 坐标描述物体位置:教授如何使用坐标来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4. 坐标计算:引导学生进行坐标计算,包括坐标的加减法和坐标变换。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或实际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2. 讲解坐标概念:介绍坐标的定义,解释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3. 建立坐标系:讲解如何建立坐标系,包括原点、横轴和纵轴的确定,并进行实际操作。

4. 坐标描述物体位置:通过示例,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坐标来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并进行练习。

5. 坐标计算:引导学生进行坐标计算,包括坐标的加减法和坐标变换,并进行练习。

四、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坐标的概念和运用。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坐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对学生的练习和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3.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学辅助材料:坐标图、坐标计算题等。

《第2单元 位置:上、下、前、后》教案、说课稿(共5篇)

《第2单元 位置:上、下、前、后》教案、说课稿(共5篇)

第二单元位置《上、下、前、后》教学设计学生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能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情境图,课件。

一、谈话导入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谁?后面呢?”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二、探究新知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的例子吗?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2)出示主题图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轮船上面有什么?大货车前面是什么?小汽车后面有什么?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3、看书第9页,完成书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订正。

三、活动1、拍手游戏(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

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3、做个老鹰抓小鸡的小游戏小华做老鹰,小林、小东、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衣角,开始游戏,老师提问,小东前面是谁?小云在小玉的哪个面?看图再说一说,老师找学生起来,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样板教学设计第二单元位置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上课伊始为学生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描述好朋友的座位,使学生体会到用已有的经验描述好朋友的位置时,由于标准不同,说法也不同。

由此引发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法表示位置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方法的欲望。

2.以学生为主体,在合作中提升。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教学时,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需要用到两个数据,懂得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有力的援助。

初步掌握数对的有关知识,逐渐形成知识技能。

3.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在应用环节,更加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先设置几个用数对表示教室里同学位置的小题,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再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描述各个点的位置,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掌握在方格纸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完成技能上由数对到点的质的飞跃。

课前打算教师打算PPT课件学生打算方格纸教学过程⊙铺垫质疑,明确课题1.旧知铺垫。

同学们,班里谁是你的好朋友?他(她)坐在什么位置?(我的好朋友是×××,他坐在……学生在描述自己好朋友的位置时,可能会说:他(她)坐在“第×组第×个〞“第×排第×个〞或他(她)坐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教师给予评价)2.引出课题。

这样描述比较麻烦,表述也不清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更X、更简洁实在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教学设计(第 1课时)立小学 何英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五第 1〜5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 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 置的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一)激活经验1. 导入:我们在以前学习了用方位确定位置,我们在生活中还常常用“第几”来描述 物体的位置。

课件)3•引导:有的同学从左往右数,还有的同学从右往左数,但都是只用一个数就表示出 了张亮同学的位置,为什么只用一个数就能表示出张亮同学的位置呢?(演示4•提问:怎样表示出周明同学的位置?赵雪同学的位置呢?(演示 (二)引入新课1. 提问:如果不是只有一排同学,而是教室里的座位,你还能只用一个数就表示出某 个同学的位置吗?(演示 PPT 课件)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位置”。

(板书课题:位置)题。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将本课教学内容制成 PPT 课件。

2.提冋:这有一排同学,举手的是张亮同学。

你能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 (演示PPTPPT 课件)PPT 课件)【设计意图】创设“一排座位”的情境,激活学生“用一个数可以表示一个物体在一排物体中的位置”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用一个数可以在直线上确定位置。

上,借用“现成”的情境,由“线”扩展到“面”,将一维空间生长为二维空间,产生新的 问题,弓I 出新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尝试和探究欲望。

二、尝试探索,感悟新知(一)认识平面上确定位置的必要条件2•思考:你现在怎样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呢?(预设学生回答:第几组第几个;第几 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个;第几条第几个3•引导:同学们的描述各不相同,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你们发 现哪一点相同?(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两个数、确定位置)4.揭示:要在教室平面内表示出某个同学的位置,只用一个数是不能确定的。

要在教 室平面内确定某个同学的位置必须要有两个数,这就是在平面上确定位置的条件。

(演示 PPT 课件)(二)认识行与列 1.统一行与列的名称。

(1)讲述:同学们刚才在描述张亮的位置时,所说的排、行等,都是指的横排,在数 学里统一称为“行”;所说的组、条等,都是指的竖排,在数学里统一称为“列”。

(教师 适时板书或课件显示“行”“列”)(2)尝试:同学们,你现在能用行数和列数两个数来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演示PPT 课件)在此基础1.观察: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情境。

(演示PPT 课件)kJ ^^1 >f I .^1Q 町2百(3)预设:预设学生回答:第3行第2列;第3行第5列;第5列第3行;第2列第3行。

(教师适时追问:你是怎样数的?)2.统一行、列的顺序和方向。

(1)设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张亮的位置在第3行,但有的同学是从前往后数的,还有的同学是从后往前数的;在说张亮的位置是第几列时,有同学说是第2列,也有同学说是第5列,张亮的位置到底是第几列呢?(2)归纳:看来还需要统一行、列的顺序和方向,在确定第几列的时候,我们约定从左往右数;在确定第几行的时候,我们约定从前往后数。

(三)在平面图上确定行与列1.将座位情境图抽象成座位平面图。

(演示PPT课件)2.在平面图上标明行、列的顺序和方向。

(演示PPT课件)3•在平面图上标出张亮同学的位置。

(演示PPT课件)(四)认识数对1 .自主探索表示位置的方法。

(1)提出问题:我们用行数和列数两个数描述了张亮同学的位置,也在平面图上标出了张亮同学的位置,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记录张亮同学的位置呢(2)反馈交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表示方法。

(用黑板或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方法)2•评价归纳:同学们的表示方法各不相同,但想法都很好,都想到了用两个数分别表示行与列。

但有的是先表示行,有的是先表示列,还有的是借助文字、符号、箭头来说明行与列。

但像这样表示,不仅记录麻烦,交流时还要请同学们一个一个去解释,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统一表示方法)3.统一位置的表示方法。

(1)呈现统一的表示方法:对,应该用统一的表示方法!在数学里是怎样统一、怎样规定的呢?张亮的位置在第2列、第3行,在数学里就用(2, 3)表示。

(教师板书或演示PPT课件)(2)理解(2, 3)的含义:前面的“ 2”表示什么意思?后面的“ 3”表示什么意思?两个数中间的逗号起什么作用?外面添加的小括号起什么作用? (教师演示PPT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揭示数对的名称:像这样用两个数分别表示列和行,前面的数表示列,后面的数表示行,两个数中间用逗号隔开,并在两个数外面添上小括号表示是一个整体, 像这样的两个数称为“数对”,这节课学习的就是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师板书或演示PPT课件)4.数对的读法。

勺恰議怕佶艸:'2.3 )* t炽J齐(1)以张亮的位置为例,可以直接读(2, 3),也可以读作数对(2, 3)。

(2)任意举一例。

【设计意图】延伸复习导入时的情境,承接复习导入中的问题,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解决“老”问题,在解决“老”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收获和体会,直观感受到用两个数可以在平面上确定位置。

充分利用例1的座位情境,放手学生尝试探索,让学生经历了三次“统一”的过程:统一行与列的名称、统一行与列的顺序和方向、统一位置的表示方法。

在三次“统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数学规定相融合。

三、综合练习,体会联系(一)数对与位置的对应练习1.在图中找出数对(1, 2)、( 5, 3)的位置。

2. 数对(6, 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 (二)体会相关数对之间的联系« d A r 0 I 申 A igi 炒W 高®I 乍*?*冒 I 为ifl 咼 i Ril A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2. 用数对表示出周明、张亮、赵雪三个同学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3. 用数对表示出李小冬、孙芳、张亮三个同学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四、联系生活,实际应用(一)生活举例(第19页“做一做”)徴一做解汕牛沖皿讴証iWl 側G H 我-旳咄忡H 的(二)实际应用ir|!L,-f ji;.J1' E ■ r :____ 1'1 ;1 1 —:i!一,'ML ilI 和 I 霁 igj鬧闫lAi R A A1.王艳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赵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iQ, ft1.练习五第2题。

理解题意:第(1)问是用数对表示指定汉字的位置,第(2)问根据数对找对应汉字。

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2 .练习五第5题。

“汎卜样门匸W 1「豊的气耀列'<■ 31 处,工"皿7」紅的応虺刑"6』址.” 像曉陆卯别佗『忙現叫丽2賈眄¥(1)理解题意,介绍国际象棋。

(2)理解国际象棋在棋盘上表示棋子位置的规则。

(3)集体完成第(1 )问,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棋子并描述它在棋盘上的位置,体会数 对也可以用字母表示。

(4)独立完成第(2)问,标出棋子移动后的位置,然后集体反馈交流。

五、课堂小结,提炼延伸 (一)课堂小结1•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L 即巧叮广<1牝君 I. 1 5 I h 手---------'士-识字袤-1> R'ilr.逆说”存:“ .・ 1 ” -花""I /' til <'1 F L 和耳上 I * 仆别ft 干嘛牛仪r?5 4321 色石 日fl i 火永 雨« t M-电 *夏秋冬 柱叶林田土沙12^4(4) 组织开展“根据数对找对应汉字”的游戏活动。

B』/■楙由岭il-oltiUJ 迪m 『应卍出ifj?J, 2 '*2.教师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二)提炼延伸1.引导:我们这节课从在“一排座位”里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到在“教室平面”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你有什么感受?2.提炼:在“一排座位”里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只需要一个数;在“教室平面”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就需要两个数。

这说明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只需要一个数据; 面上确定一个点,就需要两个数据,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数对”。

(演示3. 延伸:想一想,如果在一个立体空间里确定一个点,需要几个数据呢?4.拓展。

(1)生活中的数学:经纬线的知识。

生活的致学;你知逆经纬喷的知识叫T为了描淮地球上各点的fiLK.科学 議樓宜了经纬戟的槪念.瞅鲍球仪上嫩 肯,连接北F 艮S 根两点的是经堤’垂 且于经线的些测是纬険 经线和缔线分 别技噩一定的噸^?编排.憲示 '经鹰“ 和“纬「达样.就可以根^^缰玮域 腐罡地孚上桂总一点的也S=(2)知识小介绍:介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

“1• %4 I - 在平 PPT 课件)® 卡兀—rfcS£?>iftlHA.近代輻辛旳巨R . «亍鶴劇»于观!|?.砒于患理的人閒代常坐标皋FW■ HI U 'I _=I—-•rfiL. ;■)I'一耳抽六、作业练习1.课堂作业:练习五第1、4题。

2.课外作业:练习五第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