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合集下载

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要求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之马矢奏春创作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出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该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该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该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该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构造柱和圈梁设置要求

构造柱和圈梁设置要求

构造柱和圈梁设置要求柱和圈梁是建筑结构中承担重力作用和承载风荷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柱和圈梁的设置进行一定要求。

以下是柱和圈梁设置要求的详细说明。

1.柱的设置要求:a.柱的位置应满足建筑布局和功能空间的需要。

柱的布置应符合结构布局要求,尽量减少对使用空间的影响。

b.柱的间距应根据建筑结构的荷载和材料强度来确定,以确保柱的综合承载能力满足建筑设计要求。

c.柱的尺寸应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柱截面的选择应根据荷载计算和结构设计要求确定,确保柱在承载荷载时不发生破坏。

d.柱与地基的连接要牢固可靠,应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和加固措施,以确保柱与地基之间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2.圈梁的设置要求:a.圈梁的布置应根据建筑结构的需要来确定。

圈梁可以用于加强结构的刚度,提高整体稳定性。

b.圈梁的尺寸应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圈梁以及其所连接的柱、梁的截面尺寸应按照建筑设计要求确定,以确保结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满足要求。

c.圈梁与柱、梁的连接要牢固可靠,应采用适当的连接方式和加固措施,以确保圈梁与其连接的构件之间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d.圈梁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和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3.柱和圈梁的材料要求:a.柱和圈梁的选择应考虑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常见的柱和圈梁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和木材等。

b.材料的强度和抗震性能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柱和圈梁的设计应满足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c.材料的选用应综合考虑经济性、可靠性和可施工性等因素。

在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经济高效的材料。

4.柱和圈梁的施工要求:a.柱和圈梁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构件的准确布置和良好质量。

b.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现场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柱和圈梁的加固、连接和焊接等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能的人员进行。

c.柱和圈梁的质量检验要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电梯井的构造柱和圈梁设置要求

电梯井的构造柱和圈梁设置要求

电梯井的构造柱和圈梁设置要求
电梯井的构造柱和圈梁设置是电梯安装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保证电梯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电梯井的构造柱和圈梁设置的要求:
1.构造柱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且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以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2.构造柱的设置应考虑到电梯井内的使用空间,尽量减小其对电梯使用的影响,同时也要保证其与其他设备的安装不会产生冲突。

3.圈梁应采用优质钢材制造,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且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4.圈梁的设置应符合电梯井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电梯井内的使用空间和其他设备的安装情况,尽可能减小其对电梯使用的影响。

5.构造柱和圈梁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前应进行测量和计算,确保其符合要求并且安装牢固可靠。

6.构造柱和圈梁的维护保养应按照国家标准和电梯制造厂商的
要求进行,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确保电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以上是电梯井的构造柱和圈梁设置的要求,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设置和维护,才能确保电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 1 -。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圈梁一、圈梁的设置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二、圈梁的构造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mm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mm;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关于圈梁、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和规范_1一、圈梁的设置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二、圈梁的构造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mm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mm;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

构造柱与圈梁的设置要求内容

构造柱与圈梁的设置要求内容

构造柱与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穿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与局部或全部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纵墙的设置:屋盖处与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与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与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与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墙长大于 5 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圈梁一、圈梁的设置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 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 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 9 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 8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二、圈梁的构造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 1 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mm 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 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mm;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柱及圈梁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构件之一,它们承担着重要的支撑和连接功能。

因此,在构造柱及圈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设置要求。

1.材料选择:
2.设计要求:
3.尺寸规定:
4.抗震要求:
在地震区域,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需要满足抗震的要求。

抗震柱的设置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合理布置于建筑的重要节点位置,以增加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5.连接方式:
构造柱与圈梁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钢筋混凝土粘接连接。

连接时需要注意连接件的强度和刚度,确保连接处不发生断裂或滑移。

6.防火要求:
7.施工要求:
8.检测与验收:
在柱及圈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和验收工作。

包括现浇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焊接接头的质量检验、连接件的验收等。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测与验收,才能确保构造柱及圈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关于圈梁、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和规范_1一、圈梁的设置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 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二、圈梁的构造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mm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mm;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

构造柱圈梁设置要求

构造柱圈梁设置要求

构造柱圈梁设置要求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一、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墙长大于5 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v=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圈梁一、圈梁的设置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 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 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 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 时, 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 檐口标高大于8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二、圈梁的构造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 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mm 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 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mm;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来自标签:构造柱混凝土建筑物教学楼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1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1.1圈梁的作用,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1.2圈梁的设置,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1.3圈梁的构造,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1.4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2构造柱2.1构造柱的作用,提高幅度与砌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形成空间构造框架体系,使其有较高的变形能力。当墙体开裂以后,以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耗散地震能量,它在限制破碎墙体散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摩擦,墙体能够承担竖向压力和一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保证了房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至倒塌。2.2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应当设置在地震时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详见下表)注: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砖房,应按房屋层数增加一层后,根据下表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应按外墙处理;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设置构造柱。2.3构造柱的构造,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的纵筋上下贯通。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其它情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5级。,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纵向钢筋应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但应伸入地下500毫米,宜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将柱的竖向钢筋锚固在该座内,这样有利于抗震,方便施工。当有基础圈梁时,可将构造柱竖向钢筋锚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毫米的基础圈梁内。若遇基础圈梁高于室外地面(室内、外高差较大),仍应将构造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毫米,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置深度应大于沟的深度。2.4构造柱的配筋,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七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小于16mm。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间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上、下端大于等于h/6(h为层高)及大于等于450mm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至100mm。结语:根据现行规范的规定,分别对砖砌体房屋圈梁和构造柱的作用、设置和配筋、做法、连接等进行了简述。在总结国内外历次地震灾害以及广泛深入的科研基础之上,我国在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领域已取得了显着进步,获得了宝贵的设计经验。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1.设置位置:圈梁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顶层或者是顶棚以下,作为对上层结构的抗震加固。

2.承重要求:圈梁要承受上方结构的自重和活载荷,以及侧向力的作用。

因此,圈梁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和刚度的要求。

3.材料选择:圈梁的材料通常选用钢筋混凝土(RC)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PC)。

选择材料时需考虑到使用环境的要求,如耐久性和防腐性等。

4.设计规范:圈梁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设计应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包括抗倾覆、抗滑移和抗拖曳等。

5.连接方式:圈梁的连接通常采用钢筋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

连接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高,能够满足结构的抗震性能。

6.防腐要求:由于圈梁通常处于建筑物的顶部,易受到水分和大气中的腐蚀物质的侵蚀,因此需要对圈梁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7.检测与维护:建筑物的圈梁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包括检查钢筋的锈蚀情况、混凝土的开裂等。

1.设置位置:构造柱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立面和内部,起到承重、支撑和稳定建筑结构的作用。

2.尺寸要求:构造柱的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要求进行设计。

要注意柱的截面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以满足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

3.材料选择:构造柱的材料通常选择钢筋混凝土(RC)或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PC)。

选择材料时需考虑到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腐蚀性等因素。

4.设计规范:构造柱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

设计时要考虑到柱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

5.连接方式:构造柱的连接通常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

连接要求牢固可靠,能够满足结构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要求。

6.防火要求:构造柱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达到一定时间的保护效果。

防火涂料和防火包封等可以用于提升柱子的防火性能。

7.检测与维护:建筑物的构造柱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包括检查柱的裂缝、锈蚀等情况,以确保其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之羊若含玉创作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艰苦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明出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衔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别的,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持续、关闭的梁.1.1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衡宇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平均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痕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衔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增强纵、横墙的接洽,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构造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1.1.4通过与构造柱的合营,提高墙、柱的抗震才能和承载力.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该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该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该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该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1.2.3空旷的单层衡宇的设置:砖砌体衡宇,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嵬峨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衡宇,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嵬峨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衡宇,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平均地基上的多层衡宇,应在基本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1.2.5多层衡宇基本处设置圈梁一道.1.3圈梁的构造1.3.1圈梁应持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关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该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1.3.2纵横墙交代处的圈梁应有靠得住的衔接,刚弹性和弹性计划衡宇,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靠得住衔接.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容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其实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平均土质上的基本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该小于180毫米.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呵护层厚度为20毫米,其实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1.3.5内走廊衡宇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增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1.4圈梁的最小纵筋不该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该大于250mm.2 构造柱2.1构造柱的作用2.1.1构造柱可以或许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砌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2.1.2构造柱通过与圈梁的合营,形成空间构造框架体系,使其有较高的变形才能.当墙体开裂以后,以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耗散地震能量,它在限制破碎墙体散落方面起着症结的作用.由于摩擦,墙体可以或许承担竖向压力和一定的水平地震作用,包管了衡宇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至倒塌.2.2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应当设置在地震时震害较重,衔接构造比较单薄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详见下表)注: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砖房,应按衡宇层数增加一层后,依据下表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应按外墙处理;教授教养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衡宇,应依据衡宇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设置构造柱.2.3构造柱的构造2.3.1构造柱应与圈梁衔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包管构造柱的纵筋上下贯通.隔层设置圈梁的衡宇,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其它情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该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该低于M5级.2.3.2构造柱与墙衔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2.3.3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取240×180毫米,衡宇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呵护层厚度为20毫米,其实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纵向钢筋应采取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出6层,8度时超出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取4φ14,箍筋间距不该大于200mm.圈梁和构造柱的交代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构造有利.2.3.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本,但应伸入地下500毫米,宜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将柱的竖向钢筋锚固在该座内,这样有利于抗震,便利施工.当有基本圈梁时,可将构造柱竖向钢筋锚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毫米的基本圈梁内.若遇基本圈梁高于室外地面(室内、外高差较大),仍应将构造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毫米,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置深度应大于沟的深度.2.4构造柱的配筋2.4.1构造柱纵筋不宜小于4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七度时超出6层,8度时超出5层.9度时纵向钢筋宜采取4φ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小于16mm.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基本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相符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2.4.2构造柱箍筋最小直径采取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上、下端大于等于h/6(h为层高)及大于等于450mm规模内箍筋间距加密至100mm.结语:依据现行规范的划定,分离对砖砌体衡宇圈梁和构造柱的作用、设置和配筋、做法、衔接等进行了简述.在总结国表里历次地震灾害以及普遍深入的科研基本之上,我国在砌体构造抗震设计范畴已取得了显著提高,获得了珍贵的设计经验.标签: 构造柱混凝土建筑物教授教养楼。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之相礼和热创作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阐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添补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出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状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周围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程度、连续、封闭的梁.1.1圈梁的作用1.1.1加强砌体房屋团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要素惹起的弯曲应力,在肯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1.1.2进步建筑物的团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构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定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立体外的变形,进步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程度荷载.1.1.3起程度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进步墙、柱的波动性,加强建筑物的程度刚度.1.1.4经过与构造柱的配合,进步墙、柱的抗震才能和承载力.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1.2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该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该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全部横墙,且间距不该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该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全部横墙.1.2.3空阔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添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添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添加设置数量.1.2.4对建造在脆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根底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别的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1.2.5多层房屋根底处设置圈梁一道.1.3圈梁的构造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程度面上,并尽可能的构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反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该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反,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容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其实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脆弱粘性土、液化土、早先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根底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该小于180毫米.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样平常为1级钢,混凝土呵护层厚度为20毫米,其实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1.3.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肯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样平常不小于300毫米.1.4圈梁的最小纵筋不该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该大于250mm.2 构造柱2.1构造柱的作用2.1.1构造柱可以进步砌体的抗剪强度10%~30%左右,进步幅度与砌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状况有关.2.1.2构造柱经过与圈梁的配合,构成空间构造框架体系,使其有较高的变形才能.当墙体开裂当前,以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耗散地震能量,它在限定破碎墙体散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摩擦,墙体可以承担竖向压力和肯定的程度地震作用,包管了房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至倒塌.2.2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该当设置在地震时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单薄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详见下表)注: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砖房,应按房屋层数添加一层后,根据下表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应按外墙处理;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添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设置构造柱.2.3构造柱的构造2.3.1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包管构造柱的纵筋上下贯通.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配筋砖带.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别的状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该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该低于M5级.2.3.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2.3.3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取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得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样平常为1级钢,混凝土呵护层厚度为20毫米,其实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纵向钢筋应采取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得当加密;7度时超出6层,8度时超出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取4φ14,箍筋间距不该大于200mm.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2.3.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根底,但应伸入公开500毫米,宜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将柱的竖向钢筋锚固在该座内,这样有利于抗震,方便施工.当有根底圈梁时,可将构造柱竖向钢筋锚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毫米的根底圈梁内.若遇根底圈梁高于室外地面(室内、外高差较大),仍应将构造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毫米,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置深度应大于沟的深度.2.4构造柱的配筋2.4.1构造柱纵筋不宜小于4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七度时超出6层,8度时超出5层.9度时纵向钢筋宜采取4φ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小于16mm.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在根底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2.4.2构造柱箍筋最小直径采取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上、下端大于等于h/6(h为层高)及大于等于450mm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至100mm.结语:根据现行规范的规定,分别对砖砌体房屋圈梁和构造柱的作用、设置和配筋、做法、连接等进行了简述.在总结国内外历次地震灾祸以及广泛深化的科研根底之上,我国在砌体结构抗震计划领域已获得了明显进步,获得了贵重的计划经验.标签: 构造柱混凝土建筑物教学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建筑认证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提要: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
源自物业管理资料
构造柱及圈梁设置要求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宜有钢筋拉接;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
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
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一、圈梁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1.1圈梁的作用
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1.2圈梁的设置
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1.2.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1.2.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1.3圈梁的构造
1.3.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1.3.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1.3.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1.3.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1.3.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1.4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
2 构造柱
2.1构造柱的作用
2.1.1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砌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

2.1.2构造柱通过与圈梁的配合,形成空间构造框架体系,使其有较高的变形能力。

当墙体开裂以后,以其塑性变形和滑移、摩擦来耗散地震能量,它在限制破碎墙体散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由于摩擦,墙体能够承担竖向压力和一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保证了房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至倒塌。

2.2构造柱的设置
构造柱应当设置在地震时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注: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砖房,应按房屋层数增加一层后,根据下表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应按外墙处理;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下表设置构造柱。

2.3构造柱的构造
2.3.1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的纵筋上下贯通。

隔层设置圈梁的房屋,应在无圈梁的楼层设置配筋砖带。

仅在外墙四角设置构造柱时,在外墙上应伸过一个开间,其它情况应在外纵墙和相应横墙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四皮砖,砂浆强度不应低于5级。

2.3.2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毫米,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边。

2.3.3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时应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纵向钢筋应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

圈梁和构造柱的交接处,圈梁钢筋应放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即把构造柱当作圈梁的支座,这样对结构有利。

2.3.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地下500毫米,宜在柱根设置120毫米厚的混凝土座,将柱的竖向钢筋锚固在该座内,这样有利于抗震,方便施工。

当有基础圈梁时,可将构造柱竖向钢筋锚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毫米的基础圈梁内。

若遇
源自物业管理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