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和根茎类药材
简述根和根茎类生药的采收规则
![简述根和根茎类生药的采收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90fda4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6.png)
简述根和根茎类生药的采收规则根和根茎类生药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一类,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的制备中,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
而这些生药的采收规则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功效。
下面我们来简述一下根和根茎类生药的采收规则。
首先是根类药材的采收规则。
根类药材指的是以植物的根部为主要药用部分的中药材。
采收根类药材时,一般要选择在秋季或冬季进行,因为这个时候植物的养分都会集中到根部,根部的含量也会比较高。
在采收前,要对植物进行观察,看看它们是否已经成熟,是否有病虫害等问题。
如果发现有病虫害,就要进行治疗或者更换采集地点。
在采收时,要选择天气晴朗、气温适宜的日子进行。
一般来说,早上和傍晚的时候采集效果会比较好。
采摘根类药材时,要使用专门的工具,比如铁锹、镰刀等。
在采摘时,要注意不要将根部损伤,否则会影响到其品质和功效。
采摘后,还要对其进行清洗、晾干等处理,最后才能进行贮藏。
接下来是根茎类药材的采收规则。
根茎类药材指的是以植物的根和茎为主要药用部分的中药材。
与采摘根类药材不同,采摘根茎类药材时一般选择在春季或夏季进行。
这个时候植物的生长旺盛,含量也比较高。
在采摘前同样需要对植物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治疗和处理。
在采摘时,同样需要选择天气晴朗、气温适宜的日子进行。
采摘工具同样要使用专门的工具。
在采摘时,要注意不要将根茎部分损伤,否则会影响到其品质和功效。
采摘后同样需要进行清洗、晾干等处理,最后才能进行贮藏。
总之,无论是根类药材还是根茎类药材,在采摘时都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天气条件,并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采摘。
同时,在采摘前也需要对植物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治疗和处理。
这样才能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功效。
根和根茎类中药
![根和根茎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2ade442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4.png)
【显微鉴别】
1、主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侧有数列栓内层
细胞。
②韧皮部中有树脂道散布,内含黄色分泌 物。近形成层处树脂道成环。初生韧皮部 常有裂隙,韧皮射线宽3-5列细胞。
③形成层成环。
④木质部导管多单列,径向稀疏排列。木 射线广阔。
⑤薄壁细胞具有多数细小淀粉粒(红参已 糊化)。栓内层、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中 具有草酸钙簇晶。
含挥发油约0.12%;含少许人参多糖。
【理化鉴别】
1、人参旳乙醇浸出滤液,置蒸发皿中蒸干, 滴加三氯化锑饱和旳氯仿溶液,再蒸干, 呈紫色。(检验甾萜类)
2、人参总皂甙薄层层析: 层析图谱由下往上依此为:人参皂甙R0、
Ra、Rb、Rc、Rd、Re、Rf(浅)、Rg1。
【伪品】(主要是伪充红参及朝鲜红参) 1、豆科植物野豇豆旳根 2、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旳根 3、茄科植物华山参旳根:河南称“热参”
简图
2、粉末: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 ①树脂道碎片:呈管状,内含黄色分泌物。 ②草酸钙簇晶:较小,棱角锐尖。 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脐点点状、
裂 缝 状 或 星 状 ; 复 粒 由 2-6 分 粒 构 成 。 (红参旳已糊化) ④导管:多为网纹或梯纹。 ⑤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微 带棕色。
4、气微香,味微苦、 后甜。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
人参加工旳假洋参片
三七
【起源】 五加科植物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旳根。 【产地】 多系栽培,以云南 产者为地道药材。
【采收加工】
筋
剪下旳芦头、侧
条
根、须根晒干后,
分别称为“剪
根及根茎类
![根及根茎类](https://img.taocdn.com/s3/m/d7adf88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9.png)
条
须根晒干后,分别称
为“剪口”、“筋
条”、“绒根”。
绒
根
【性状鉴别】
“铜皮铁骨” 1、略呈纺锤形或类圆锥形。 2、表面灰黄或灰棕色,常
有蜡样光泽,顶端有瘤状突 起。
3、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 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绿色、 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细 小棕色树脂道。
4、气微,味苦而后微甜。
【成分】 含多种皂苷,主为达玛脂烷系皂苷。 尚含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 【附注】 1、三七以“头数”论好坏。每斤能称的三
【性状鉴别】
1、圆柱形,极少分枝,
蒙
古
上粗下细。
黄
芪
2、表面灰黄色或淡褐
色,有纵皱及横向皮
孔。栓皮易剥落,露
膜 荚
出黄白色皮部。
黄 芪
3、质韧不易断,断面纤 维性,显粉性,皮部黄白 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 心,显放射状纹理及裂隙。
4、有豆腥气,味微甜。
【显微鉴别】
1、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为厚角细胞,切 向延长。
人 参 鉴 别 示 意 图
【性状鉴别】
一、生晒参(全须):
1、圆柱形,表面灰黄色。 上部有粗横纹及明显的
纵皱纹,下部有支根及
须根,须根上偶有细小
的疣状突起。
生晒参
糖参 (白参)
2、芦头(根茎) 多弯曲,具艼 (不定根)和芦 碗(茎痕)。
3、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 有棕黄色环纹。皮部有黄棕 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 隙。
粗糙,皮孔细小而不明 显,裂隙少,纤维性强。
【显微鉴别】 1、甘草根的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粉甘草外皮已除
去)。 ②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要点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bee3e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2.png)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别要点一、引言根及根茎类中药是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类别,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因此,在中药鉴别过程中,对于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要点需要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
二、根及根茎类中药的分类1. 根类:是指以植物根部为原料的中药材,如黄芪、天冬、当归等。
2. 根茎类:是指以植物地下茎部为原料的中药材,如人参、党参、白术等。
三、外观特征鉴别要点1. 根类:(1)外形:粗壮而直立,表面多皱纹,枝干少。
(2)色泽:颜色较浅,常呈淡黄色或淡棕色。
(3)质地:质地较硬而坚实。
(4)断面:断面光滑而均匀。
2. 根茎类:(1)外形:表面粗糙不平,有明显的节间和节瘤。
(2)色泽:颜色较深,常呈灰褐色或灰白色。
(3)质地:质地较软而有弹性。
(4)断面:断面纤维分明,有明显的韧皮层和木质部。
四、气味和味道鉴别要点1. 根类:(1)气味:气味清香,具有特殊的药味。
(2)味道:味甘或微苦。
2. 根茎类:(1)气味:气味浓郁,具有特殊的药味。
(2)味道:味微苦或微甜。
五、理化性质鉴别要点1. 根类:(1)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较低,一般在10%以下。
(2)灰分含量:灰分含量较高,一般在5%以上。
(3)挥发油含量:挥发油含量较低,一般在0.5%以下。
2. 根茎类:(1)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较高,一般在15%以上。
(2)灰分含量:灰分含量较低,一般在3%以下。
(3)挥发油含量:挥发油含量较高,一般在1%以上。
六、显微特征鉴别要点1. 根类:(1)细胞构造:细胞壁较厚,细胞间隙小。
(2)组织结构:木质部发达,髓部较少。
2. 根茎类:(1)细胞构造:细胞壁较薄,细胞间隙大。
(2)组织结构:韧皮层发达,木质部较少。
七、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别要点主要包括外观特征、气味和味道、理化性质以及显微特征等方面。
在实际的中药鉴别工作中,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要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植物类根及根茎类药材
![植物类根及根茎类药材](https://img.taocdn.com/s3/m/acbe64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8.png)
植物类根及根茎类药材
植物类根及根茎类药材有很多,植物类根及根茎类药材是植物的两种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以下列举部分药材: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茎;
土茯苓: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主根;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
白茅:白茅草的根茎;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
百合: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的干燥肉质根茎;
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的干燥鳞茎;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
翻白草:蔷薇科委陵菜植物,多年生草本。
根及根茎类
![根及根茎类](https://img.taocdn.com/s3/m/b92b6f6f58fafab069dc0233.png)
(三)组织鉴别: 组织鉴别:
1、 双子叶植物根的正常构造 : 具次生构造 。 双子叶植物根的正常构造:具次生构造。 包括木栓层、 ●周皮 包括木栓层、木栓 形成层、 形成层、栓内层
●皮层
狭窄,或栓内层发 狭窄,
达成次生皮层 无限外韧型。 ●维管束 无限外韧型。由 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 初生韧皮部 、 次生韧皮部 、 形成层、次生木质部、 形成层 、 次生木质部 、 初生 木质部 一般无。 ●髓 一般无。
(2)表面: 表面:
●双子叶植物:节、节间明显或不甚明显。 双子叶植物: 节间明显或不甚明显。 ●单子叶植物:节、节间明显。 单子叶植物: 节间明显。 蕨类植物:常残留叶柄残基, ●蕨类植物 :常残留叶柄残基 ,常被鳞片或密生 棕黄色的鳞毛。 棕黄色的鳞毛。
(3)横断面: 横断面:
● ●
双子叶植物:表面具栓皮;维管束环列,具放射状结构; 双子叶植物:表面具栓皮;维管束环列,具放射状结构;形成 层环纹;中央有髓。 层环纹;中央有髓。 单子叶植物:表面无栓皮或仅有薄的栓化组织;维管束小点散 单子叶植物:表面无栓皮或仅有薄的栓化组织; 于环内外, 放射状结构;内皮层环纹;无髓。 于环内外,无放射状结构;内皮层环纹;无髓。 蕨类植物:表面无栓皮。中柱散布于基本组织中。 ● 蕨类植物:表面无栓皮。中柱散布于基本组织中。
2、饮片: 饮片:
横切片、斜片、或段或碎块。 横切片、斜片、或段或碎块。 ●重点观察形状、切面、周边(边缘)、气味等。 重点观察形状、切面、周边(边缘) 气味等 形状 切面的颜色、放射状纹理、环纹和裂隙; 切面的颜色、放射状纹理、环纹和裂隙; 周边的颜色和纹理。 周边的颜色和纹理。 ●炮制品要注意颜色和气味的变化。 炮制品要注意颜色和气味的变化。
根及根茎类药材
![根及根茎类药材](https://img.taocdn.com/s3/m/600da41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d.png)
根及根茎类药材一、概述根及根茎类药材是指以根或根茎作为药用部位的中药材,其主要特点是富含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等成分,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和丰富的药用价值。
根及根茎类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等功效。
二、常见的根及根茎类药材1. 人参:人参是一种名贵的滋补品,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开胃等功效。
人参可以作为单味药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2.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主要成分为黄芪甙和黄芪酸等化合物。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3. 甘草:甘草是一种常见的滋补品,其主要成分为甘草酸、甘草皂苷等化合物。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4.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补血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5. 川芎:川芎是一种常见的活血化瘀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川芎素等。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6. 白术:白术是一种常见的健脾开胃中药,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白术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养血等作用,并且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三、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应用1.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的应用人参、黄芪等根及根茎类药材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肝脏等作用,可以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得到应用。
人参可以改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肝损伤;黄芪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肝细胞损伤。
2.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当归、川芎等根及根茎类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可以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得到应用。
当归可以活血化淤、调经止痛,对于月经不调、经期腰酸腿软等妇科问题有较好的效果;川芎可以活血化淤、调经止血,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等妇科问题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中药学(根及根茎类中药)
![中药学(根及根茎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383f7964561252d380eb6ee0.png)
一、根类中药
4、根的断面
首先区分是双子叶植物根还是单子叶植物根。
• 双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木质部
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
的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外表常有栓皮。 • 单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般较皮 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 外表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的栓化组织。
38
二、根茎类中药
39
二、根茎类中药
(四)根茎类中药的显微鉴别要点:
根据维管束类型和排列形式,决定其为蕨类植物
根茎,还是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正常构造或异常构造;
观察分泌组织、厚壁组织和细胞内含物;
40
二、根茎类中药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根茎类药材的性状区别
区别点
外表 内皮层环纹
纹明显,中央多无 多可见;中央有髓 髓部,自中心向外 部或无髓部
部分;内皮层环纹明
显,中央有髓部,无 放射状纹理,而常有
有放射状纹理
举例 黄芪、白芷、人参、龙胆、细辛、威灵 桔梗 仙、茜草
木心
天冬、麦冬、百部、 郁金
19
二、根茎类中药
一、性状鉴别
根茎类是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球
茎及鳞茎等。
双子叶植物根茎
常有木栓层 无
单子叶植物根茎
常有表皮或具较薄的栓化组织 明显
维管束
髓部 举例
次生维管束发达,环状 皮层及中柱散布有维管束小点
排列 中央有明显的髓部 黄连、苍术、白术 髓部不明显 天麻、石菖蒲、黄精、玉竹
41
少数根类中药的 次生构造不发达, 无周皮而有表皮, 有明显的髓部, 如龙胆;
4.根及根茎类药材
![4.根及根茎类药材](https://img.taocdn.com/s3/m/dd8bab19856a561253d36f99.png)
【功效应用】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 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不宜与藜 芦同用。
案例分析 案例:2010年,某药厂在生产小青龙合剂时发现其原料药材细辛带有 大量叶片,认为药材质量不合格,向质管部汇报。 分析:细辛叶中挥发油含量较低,且含具肾毒性的马兜铃酸A,现行 版《中国药典》规定细辛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细辛叶,应作为非药用 部分除去。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 第二节 根茎类药材鉴定
第一节 根类药材鉴定
一、细辛 五、白芍 九、甘草
二、何首乌 六、防己 十、苦参
三、牛膝 七、板蓝根 十一、葛根
四、附子 八、黄芪 十二、人参
十三、三七 十四、当归 十五、防风
十六、柴胡
十七、北沙参 十八、丹参
十九、黄芩 二十、地黄
二十一、桔梗 二十二、党参 二十三、木香 二十四、麦冬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四、附子 Aconiti Laterallis Radix Preparata
1.盐附子 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反复 浸泡、晒晾,直至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
2.黑顺片 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 心,捞出,水漂,纵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 色,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制首乌饮片
三、牛膝 Achyranthis Bidentatae Radix
牛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茎节膨大, 如同牛的膝关节,因此得名。
【来源】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
![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f48eb202551810a6f424866c.png)
整理版ppt
24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 科:蓼科(Polygonaceae)植物
➢ 种: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整理版ppt
25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整理版ppt
41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附 注
来 源 产 地 采收加工 化学成分
1 荧光检查:本品的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加稀乙 醇扩散后呈淡棕色环,置紫外灯下观察,呈棕 色至棕红色荧光,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 (检查土大黄苷)。
2 微量升华:本品粉末少许,进行微量升华,可见黄色针状 结晶,高温得羽毛状结晶。加碱液,结晶溶解 并显红色(蒽醌)。
【实际操作】
1. 性状鉴别
观察并描述大黄的性状特征。
2. 显微鉴别
取大黄粉末,以水装片,观察粉末显微特征;取大黄粉末,以水合氯 醛加热透化装片,观察粉末显微特征。绘图并标注。
【绘图】
整理版ppt
45
网纹导管
螺纹导管
具缘纹孔导管
草酸钙簇晶
淀粉粒
整理版ppt
46
何首乌(首乌)
•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
整理版ppt
44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附 注
实验报告的撰写格式
项目一 根基根茎类中药鉴定技术
任务二 大黄的鉴定
【目的与要求】
掌握:大黄的显微鉴别方法及特征;微量升华的方法 。
【实验类别】验证性实验
【实验学时】2学时
【仪器与试药】
天然药物学课程8-根及根茎类天然药材
![天然药物学课程8-根及根茎类天然药材](https://img.taocdn.com/s3/m/c1a9d7d10740be1e640e9a79.png)
【教学要求】
一.掌握大黄、何首乌、怀牛膝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 二.熟悉虎杖、川牛膝、商陆的鉴别特征。 三.了解大黄、虎杖、何首乌、怀牛膝、川牛膝、商陆的
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药性功效。
狗脊
【来源】蚌壳蕨科 植物金毛狗脊 的根茎。
【性状鉴别】 原药材:
一.呈不规则的长块状; 二.表面深棕色,密被光亮的金黄色茸
棕黄色、灰褐色 多数横向突起
浅黄色或棕黄色,黄白色点 状维管束排列成3~8轮同心 环
坚韧不易断
怀牛膝
川牛膝
商陆: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根。
各论/第十章 根及根茎类
主根肥大,肉质。
左图:为一巨大的商 陆,长约一米,如人 形有四肢。
【性状鉴别】 鉴别术语“罗盘纹”
商陆横切面
人参横切面
各论/第十章 根及根茎类
蓼科三种药材异同点?
来源:属、种及药用部位的区别。 性状:形状、颜色、断面、气、味。 显微:异常构造、草酸钙晶体、纤维有无、导管
的类型及是否木化。
各论/第十章 根及根茎类
怀牛膝:苋科植物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 燥根。(四大怀药之一)
的使用历史。商品为萝藦科植物牛皮消、隔山消等的块根。
• 伪品:
毛脉蓼:药材称“朱砂七”,为中药黄药子来源之一。
翼蓼:药材称“红药子”。
以上两种在甘肃部分地区混作何首乌,并当何首乌种植, 应注意区别。两者均为不规则团块,断面皮部无“云锦花 纹”,髓部有异常维管束。
各论/第十章 根及根茎类
假人形“何首乌”
1-4mm
绵马贯众
【来源】 鳞毛蕨科 植物粗茎鳞毛蕨 的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的讲解
![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的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8bab9a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b.png)
根和根茎类中药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常用于调理身体、治疗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根及根茎类中药的讲解:
1. 人参:人参是一种名贵的滋补药材,主要产于东北亚地区。
人参被广泛用于调补气血、益精神、增强免疫力等方面。
在中医药理论中,人参具有补气生津、益精明目、健脾胃、滋补肺阴等功效。
2.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益脾肺、固表和止汗、益气安中的功效。
黄芪通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欲不振、慢性腹泻等症状。
3. 党参:党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脾益气、生津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党参通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短乏力、神疲乏力等症状。
4.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的补血养血中药材,被广泛用于调理女性月经不调、产后血虚等问题。
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血、滋阴补肝的功效。
5. 茯苓:茯苓是一种常用的利尿消肿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安神安眠的功效。
茯苓通常用于治疗水肿、湿热下注、脾胃湿滞等症状。
6. 生姜:生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辛温散寒、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
生姜通常用于治疗感冒、呕吐、腹泻等症状。
这些根及根茎类中药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合理使用这些药材,可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功效。
当然,在使用中药时,也要结合个体体质和病情特点,遵医嘱合理用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粉末特征
黄棕色或黄色。 ①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类方形、类多角形或稍延长,直径 25~64μm,长约至102μm,壁厚9~28μm,纹孔明显,有的层纹明 显。 ②木纤维众多,黄色,细长;直径10~13ctn,壁稍厚,木化,纹孔 稀疏。 ③韧皮纤维鲜黄色,纺锤形或长梭形,长136~185μm,直径 25~40μm,壁较厚,纹孔较稀。 ④导管主为孔纹和螺纹导管,直径8~20μm。 ⑤淀粉粒多为单粒,长圆形、肾形、类球形或卵形,直径1~10μm; 复粒少数,由2~4分粒组成。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略呈长 方形,壁微波状弯曲
显微结构
化学成分
①喹啉类、小檗碱 ②酸性成分:阿魏酸、绿原酸
应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葛根
。
来源: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祡葛。 产地:湖南、河南、广东。 性状:纵切小方块,长5-35cm,厚0.5-1cm,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 切面黄白色,纹理不明显,气微、味微甜。
*切片后的葛根来自显微特征粉末,淡棕色。淀粉粒单粒球形,半圆形或多角形,周围 细胞大多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化学成分:主要含黄酮类----葛根素、黄豆苷及
黄豆苷元
作用功效
葛根含有丰富的雌激素,女性服用美容养颜,但是过 量会损伤胃气,畏寒之人避免使用。
粉葛
·
粉葛
粉葛
人参植物形态
白芍
苷类成分, 主要含芍 药苷
苯甲酸
鞣质
挥发油
疗效
芍药苷为白芍解痉、镇痛、抗炎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缓急止痛
赤芍
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或 川芍药的干燥根, 与白芍同属一科。 产地:内蒙古、辽宁、 河北、四川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 晒干。 区别白芍:白芍:夏秋、需煮,将粉性变 为角质性 赤芍:春秋、无需煮,粉性。
雅连
多为单枝,稍弯曲,略呈圆柱形,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相对于味连较少,顶端有少许残茎。
云连
多为单支,弯曲呈钩状,较细小
野黄连
1
鸡爪连,栽培面积最大,是黄连的主要商品, 占百分之九十。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 鳞叶组织常脱落。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宽广,有 的可见根迹和叶迹维管束;石细胞黄色,单个散在或数个 成群。纸管束外韧型,呈断续的环状排列,束间形成层不 明显。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大小不等有数个至数十个或 上百个纤维;有的还伴有黄色石细胞。木质部黄色,均木 化;木纤维较发达。髓部薄壁细胞间有时可见少数单个或 成群存在的石细胞。薄壁细胞均含淀粉粒。
性状鉴别:
圆柱形、长5-8cm,直径1.02.5cm,表面为类白色或红棕 色,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 较平坦,类白色或红棕色,形 成层环明显,呈放射状,气微 、味微苦、酸。
白芍
显微鉴别
1、糊化淀粉团块基多 2、草酸钙簇晶较多 3、具缘纹孔导管及网 纹导管直径20-65cm 4、纤维长棱形,直径 15-40um
白芍为缓急止痛
黄连
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连、云连的干燥根茎
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产地:味连:重庆、四川、湖北
雅连:四川、峨眉 云连:云南的西北部及西藏的东部 野黄连:峨眉
性状鉴别
味连: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巨抱,形似倒鸡爪状,习称鸡爪黄连;单
枝类圆柱形,长3~6cm,直径2~8mm。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 外皮剥落处显红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 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 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坚硬,折断面不整齐,皮部 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髓部红棕色,有时中空。 气微,味极苦。
草乌-----毛茛科北乌头的干燥母根。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子根,栽培品,主产于四 川、陕西。
川乌
呈不规则的圆锥形,中部多向一侧膨 大,长2.0-7.5cm,直径1.2-2.5cm,
性状鉴别
表面灰褐色,皱缩(相对于草乌来说 饱满),顶端有茎基残留,有子根剥
落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
第三章 中药的鉴定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A
B
中药鉴定的含义及中药命名的方法
掌握本草的含义及历代重要本草的 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C D
掌握天然中药资源的分布概况及主 要的道地药材产地 了解中药鉴定的任务及中药的分类 方法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大黄
大黄
川牛膝
川牛膝
川乌、草乌、附子
来源 川乌-----毛茛科乌头的母根,栽培品,主产于四川、陕西。
黑顺片与白附片的区别??
黑顺片、白附片
相同点
1. 都要经过水煮至透心
不同点
1. 黑顺片要染色,白附片不要 2. 白附片要剥皮,黑顺片不要
2. 都是角质性
加热,水解
B加热,水解
白芍
**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浙江、安徽等,系栽培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洗净、除去 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 后再煮、晒干。
主讲人:孙紫芸
第一篇 总论
学习目标:1.知道中药鉴定的含义 2.懂得中药鉴定的鉴定依据,学 会中药鉴定的方法 3.知道中药鉴定的内容(真伪 优劣) 4.中药的采收和加工 重点:中药鉴定学的含义和依据 难点:中药鉴定的几种方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产地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黄色,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气微,味 辛辣,麻舌。
生物碱类:中乌头碱、次乌头 碱、乌头碱等
有毒
川乌
LOREM IPSUM DOLOR
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略弯曲,长2-7cm, 直径0.6-1.8cm,顶端常有茎基残留
草乌
草乌
表面灰褐或黑棕褐色,质硬,断面灰白色 或暗灰色。野生为主。
断面多具多角环纹,气微、味辛辣、麻舌。
草乌
附子
川乌
圆锥形 中部多向一侧膨大 顶端具有残基
草乌
长圆锥形 中部多弯曲,性状不 规则 顶端具有残基
附子
圆锥形 较规则 顶端具凹陷压痕
较饱满
棕褐色 断面 具多角形环
较皱缩
灰褐。有“钉角” 断面 具多角形环
较饱满
灰黑色 断面 具多角形环
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一、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 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晾晒,并逐渐延长晾晒时间,直至附子 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二、黑顺片:取泥附子,选择大、中个头的泥附子,洗净,放入食用胆巴的 水溶液中数日浸泡,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约5cm的厚片, 再用水浸漂,取出用调色液(黄糖及菜油制成)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 现油面光泽时,烘至半干,再晒干。 三、白附片:取泥附子,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放入食用胆巴的水 溶液中数日浸泡,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3mm的片, 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
性状鉴别
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 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 皱纹,有皮孔样凸起,有的外皮 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 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 木质部放射状明显,有的具裂隙 气微香、味苦、酸涩。
赤芍
化学成分
芍药苷为主还含有 少量羟基芍药苷 苯甲酸、 鞣质等
功效区别于白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要以散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