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疏散预案

合集下载

地震人员疏散应急预案及流程

地震人员疏散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地震发生时人员生命安全,确保快速、有序、高效地完成人员疏散工作,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3. 《地震应急预案》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震发生时,对我单位、学校、社区、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地震人员疏散工作。

四、组织体系1. 成立地震人员疏散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地震人员疏散工作。

2. 成立地震人员疏散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地震人员疏散工作。

五、应急预案及流程1. 紧急启动预案(1)地震发生时,地震人员疏散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地震人员疏散小组迅速向各单位、各部门传达地震人员疏散指令。

2. 人员疏散准备(1)地震人员疏散小组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地震人员疏散演练,提高人员应对地震的能力。

(2)各单位、各部门对地震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进行检查,确保畅通。

(3)各单位、各部门对疏散人员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人员自救互救能力。

3. 人员疏散实施(1)地震发生时,各单位、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2)地震人员疏散小组负责协调各单位、各部门的疏散工作,确保疏散秩序。

(3)地震人员疏散小组组织人员按照指定路线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 人员疏散保障(1)地震人员疏散小组负责协调交通、医疗、救援等资源,确保疏散工作顺利进行。

(2)地震人员疏散小组对疏散区域进行巡查,确保无滞留人员。

(3)地震人员疏散小组对疏散人员进行安抚,稳定情绪。

5. 疏散结束(1)地震人员疏散小组确认所有人员安全疏散后,向地震人员疏散指挥部报告。

(2)地震人员疏散指挥部对疏散工作进行总结,评估预案实施效果。

六、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地震预警宣传,提高人员地震防范意识。

2. 建立健全地震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地震发生时应急物资充足。

3. 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 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人员应对地震的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地震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

地震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

地震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
一、突发地震事件应急疏散预案
突发地震事件突如其来,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倒塌、道路损坏以及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为了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地震应急疏散预案,希望能够在突发地震事件发生时,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减少伤亡。

1. 突发地震事件发生时,首先要保持镇定,听从指挥,不要惊慌。

若是在室内,迅速躲到桌子下等遮掩物的安全位置,保护头部和颈部。

若是在室外,迅速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物体。

2. 震后应迅速进行人员疏散,清查人员伤亡情况,组织人员有序撤离受损建筑。

3. 在疏散途中,要保持队形,避免踩踏事件。

配合救援人员的指挥,及时疏散到安全地点。

4. 对于重伤员,要及时施救,避免二次伤害。

对于轻伤员,要进行简单包扎,以免伤势加重。

5. 在疏散到安全地点后,要听从指挥,不要随意离开,以免造成混乱。

等待有关部门的进一步指示和安排。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牢记此应急疏散预案,灾难面前,团结一心,共度难关。

地震防震疏散应急预案

地震防震疏散应急预案

地震防震疏散应急预案
一、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预案
1. 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避难的地方,避免站在窗户、门口、墙角或者悬挂物下面,也不要使用电梯。

2. 如果在室内,迅速躲到桌子、桌柜下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受到物品和建筑物的伤害。

3. 如果在室外,尽量远离建筑、电线杆、广告牌等易引起伤害的物体,迅速找到空地或者安全的空旷地方。

4. 在地震停止后,留心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

5. 如果在高层建筑内,应按照楼层的指示疏散,避免发生踩踏和混乱,不要使用电梯。

6. 在紧急疏散过程中,要听从安全人员的指挥,秩序井然地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点。

7. 在疏散地点,要保持安静、有序,不要慌乱和乱扔杂物,以免影响其他人的逃生。

8. 如果需要暂时离开住所,迅速整理好必要的物品,确认门窗关闭好后,带齐证件和急救包,迅速撤离。

9. 在疏散地点,要密切关注应急广播、短信等信息来源,及时了解最新情况和指示。

防地震应急疏散预案

防地震应急疏散预案

防地震应急疏散预案
一、地震发生时的应急疏散准备
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镇定,听从组织的指挥,迅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如果处于室内,要迅速躲到桌子或者床底下,保护头部,避免被物品砸伤;如果处于室外,要尽量远离高楼大厦、大型广告牌等易倒塌物体,寻找开阔的场地。

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疏散流程
当地震发生后,各部门应密切配合,按照预案规定,有序组织人员疏散。

疏散时要注意不要慌乱,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有序离开,不要发生人员挤压的情况。

同时要做好人员清点和安置工作,确保每个人的安全。

三、地震发生时的应急疏散途径
地震发生时,应急疏散途径是至关重要的,各部门要提前规划好疏散通道,确保通道畅通,不会受到地震影响而被阻塞。

同时要定期进行演练,让员工熟悉逃生通道,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四、地震发生后的人员安置和救援工作
地震发生后,各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安置和救援工作,确保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安全。

同时要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争取更多的救援资源,提供更好的救援服务。

五、地震发生后的安全检查和重建工作
地震发生后,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和重建
工作,确保受灾区域的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地震人员疏散应急预案

地震人员疏散应急预案

地震人员疏散应急预案
一、地震发生后,人员疏散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1 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尽量避免发生踩踏事件。

1.2 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尽量选择宽阔的场地或者开阔的空地,避免停留在可能发生坍塌的建筑物附近。

1.3 如果在室内,要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其他坚固的遮蔽物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如果室内有门窗,在地震后立即关闭门窗,并且不要尝试使用电梯。

1.4 如果在户外,要尽量远离悬挂物、建筑物和高大树木等可
能会倒塌的物体。

1.5 避免靠近高楼大厦、高架桥、高耸电杆等存在坠落危险的
建筑和设施。

1.6 在人员疏散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并配合
现场指挥人员的安排和指示,不要轻举妄动。

1.7 在疏散途中,要保持队形,保持秩序,互相照应,避免发
生混乱。

1.8 疏散至安全区域后,要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示,避免随
意返回到危险区域。

发生地震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0篇)

发生地震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0篇)

发生地震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0篇)发生地震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10篇)应急预案是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

发生地震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如何制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生地震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发生地震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篇1】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园教师、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全员地震逃生能力,制定地震逃生演练方案如下:一、演习时间、参加人数时间:20__年6月13日10:00人数:全体师生317人(幼儿295人,教职工22人)地点:幼儿园内二、演习领导小组及应急小组成员组长组员:各班教师三、准备工作1、准备警报声;2、各班教师:负责幼儿安全疏散、幼儿安全教育;3、师生事先熟悉校园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处,逃生方法、顺序、路线;4、幼儿园安全疏散示意图。

四、疏散原则1、靠近大门班级为先,远离大门班级为后;2、听见演习警报后,带班教师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集中幼儿,清点人数,疏散幼儿到安全地点。

五、逃生路线(大班、中班)侧门(小班)六、人员安排__总指挥,__负责疏散大班幼儿,__负责疏散中班幼儿,__负责疏散小班幼儿,__为机动人员。

七、演练过程1、警报声起;2、各班教师组织幼儿迅速撤离活动室,沿安全逃生路线疏散。

具体要求:各班幼儿用双手护着后脑,猫着身子,沿墙角边有秩序的撤离;教师引导幼儿逃生时,教育幼儿不抢道、不惊慌;教师要组织幼儿有序撤离,不许漏下一名幼儿。

3、集中到大操场。

各班清点并报告人数,组织幼儿有序蹲着。

4、演习结束,各班对演习进行总结。

发生地震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篇2】为了保证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和社会影响,区地震局于20__年制定出《__区地震应急预案》,并于20__年做了修订。

一、应急预案体系基本情况。

由区地震局牵头,制定出《__区地震应急预案》,每年演练2—3次,主要是选择中小学校,有时也与消防等单位联合演练,首先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讲解,然后进行演练,最后对本次演练进行点评。

地震疏散应急预案(7篇)

地震疏散应急预案(7篇)

地震疏散应急预案(7篇)地震疏散应急预案篇1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避震意识,真正掌握避震和疏散安全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我校响应“512”防灾减灾日举行避震逃生大演习。

一、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组员:二、演习前准备时间:2月25日三、演习前准备内容:1、陈方白老师指定疏散演习的方案、疏散线路图。

向各位老师讲解疏散线路图,灾害来临疏散时的各类常识。

2、综合实践老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们全面了解防震减灾逃生常识。

3、各班主任组织学生熟悉疏散线路图,向学生讲解正确的逃离姿势等地震疏散时的各类常识。

4、防震减灾常识:(1)地震知识(2)大震的预警现象和时间(3)做好防震准备(4)避震要点(可参考顺子的博客,做好家庭防震准备)(5)地震灾难后的卫生防疫工作5、演习具体分工:演习总指挥:演习总协调:南幢楼四楼总协调:南幢楼三楼总协调:南幢楼二楼总协调:南幢楼一楼总协调:北幢楼二楼总协调:北幢楼一楼总协调:西面简易房总协调:北面简易房总协调:各楼梯协调员:当发生灾害时,离各条楼梯最近办公室的每位老师演习操场指挥(总协调):四、学校演习时间:2月26日(以听到指挥声和锣鼓声为准。

)五、参加演习人员:全校师生六、演习地点:北幢教学楼、南幢教学楼、西面简易房、北面简易房、学校操场。

七、演习过程:第一个演习环节:避震演练陈方白老师发令指挥:“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发生地震,请大家沉着镇定,听从指挥;请门卫()马上关闭电源,同时立刻躲避到课桌下面。

”1、在教室里的老师,听到信号马上将包把头部盖住。

指挥学生躲避,然后自己再寻找地方躲避。

2、在办公室老师,立刻躲避到桌子下面。

3、在室外老师,立刻寻找躲避点躲避。

第二个演习环节:疏散演习1、地震暂时过去,可能会有余震,在教室内的老师提醒大家不要惊慌。

2、锣鼓声响起(查玉林负责绕学校边跑边敲锣),在教室内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马上组织学生有秩序地向操场疏散。

3、师生按照紧急撤离线路安静、迅速、有序的从教室或办公室撤离。

地震应急疏散预案

地震应急疏散预案

地震应急疏散预案第一章地震应急疏散预案总则 (2)1.1 预案编制目的与依据 (2)1.1.1 编制目的 (2)1.1.2 编制依据 (3)1.1.3 适用范围 (3)1.1.4 原则 (3)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 (3)1.1.5 概述 (3)1.1.6 应急组织架构构成 (3)1.1.7 应急组织架构职能 (4)1.1.8 应急指挥部职责与任务 (4)1.1.9 分级处置机构职责与任务 (4)1.1.10 专项应急小组职责与任务 (4)1.1.11 信息与协调部门职责与任务 (5)第三章地震预警与信息传递 (5)第四章应急避震与疏散 (6)1.1.12 避震原则 (6)1.1.13 具体避震措施 (6)1.1.14 疏散路线 (6)1.1.15 集合点 (7)第五章紧急救援与医疗救护 (7)1.1.16 国家级救援力量 (7)1.1.17 省级救援力量 (7)1.1.18 市级救援力量 (7)1.1.19 县级救援力量 (7)1.1.20 医疗救护 (8)1.1.21 伤员转运 (8)第六章安全防护与疏散演练 (8)1.1.22 概述 (8)1.1.23 安全防护内容 (8)1.1.24 组织架构 (9)1.1.25 演练前准备 (9)1.1.26 演练实施 (9)1.1.27 演练后的工作 (9)第七章应急物资与设备保障 (10)1.1.28 物资储备原则 (10)1.1.29 物资储备内容 (10)1.1.30 物资储备管理 (10)1.1.31 设备维护原则 (10)1.1.32 设备维护内容 (11)1.1.33 设备使用管理 (11)第八章通讯与信息保障 (11)1.1.34 通讯网络概述 (11)1.1.35 通讯网络建设现状 (11)1.1.36 通讯网络建设任务 (11)1.1.37 信息收集 (12)1.1.38 信息发布 (12)1.1.39 信息收集与发布在通讯与信息保障中的作用 (12)第九章应急疏散与安置 (13)1.1.40 疏散安置点选择的依据 (13)1.1.41 疏散安置点的建设 (13)1.1.42 组织架构 (13)1.1.43 生活管理 (13)1.1.44 医疗卫生 (14)1.1.45 安全保卫 (14)第十章应急预案的培训与宣传教育 (14)1.1.46 培训目标 (14)1.1.47 培训对象 (14)1.1.48 培训内容 (14)1.1.49 培训方式 (14)1.1.50 培训实施 (15)1.1.51 宣传教育目的 (15)1.1.52 宣传教育内容 (15)1.1.53 宣传教育形式 (15)1.1.54 宣传教育实施 (15)第十一章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新 (15)1.1.55 修订程序的启动 (15)1.1.56 修订要求 (16)1.1.57 更新周期 (16)1.1.58 更新内容 (16)第十二章应急预案的监督与评估 (17)1.1.59 背景及意义 (17)1.1.60 监督机制构建 (17)1.1.6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7)1.1.62 评估实施 (18)第一章地震应急疏散预案总则1.1 预案编制目的与依据1.1.1 编制目的本预案旨在建立健全地震应急疏散体系,保证在地震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

地震应急疏散应急预案

地震应急疏散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地震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地震应急疏散工作,包括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社区、公共场所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地震应急疏散指挥部,负责地震应急疏散工作的全面领导、指挥和协调。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应急指挥组:负责地震应急疏散工作的整体部署、指挥调度和协调各工作组。

(2)疏散引导组:负责制定疏散路线、标识,组织引导人员疏散。

(3)救援保障组:负责医疗救护、物资保障、交通保障等工作。

(4)宣传报道组:负责地震应急疏散工作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

四、应急响应1. 地震发生时,各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迅速撤离。

2. 疏散引导组根据地震情况,迅速制定疏散路线,设置标识,引导人员有序疏散。

3. 救援保障组负责组织医疗救护、物资保障、交通保障等工作,确保疏散过程中人员安全和物资供应。

4. 宣传报道组及时发布地震应急疏散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地震。

五、疏散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人员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

2. 快速有序:按照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组织人员疏散。

3. 确保无遗漏:确保所有人员均能安全疏散。

六、应急撤离1. 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按照地震应急疏散预案,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2. 公共场所:引导人员向最近的安全区域疏散。

3. 社区:组织社区居民按照预案要求,有序撤离。

七、应急保障1. 医疗救护:设置临时医疗救护点,为受伤人员提供救治。

2. 物资保障:确保疏散过程中,人员有足够的饮用水、食物和衣物。

3. 交通保障:协调交通部门,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八、后期处置1. 疏散结束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受灾情况进行评估,统计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对受灾人员进行安抚和救助,确保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地震安全疏散应急预案范例7篇

地震安全疏散应急预案范例7篇

地震安全疏散应急预案范例7篇地震安全疏散应急预案范例(篇1)一、演练目的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体职工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公司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公司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职工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一)内容:(1)应急避震演练(2)紧急疏散演练(二)对象:公司全体人员(包括在同一大楼上班的下属三个企业职工)。

(三)时间:20__年10月17日早上8:50。

三、演练准备1、下发实施方案2、对职工进行防震、紧急疏散的教育。

3、演练前动员,让职工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楼层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4、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以楼层为单位,严密组织,认真对待,以免不安全事故发生。

五、组织机构总指挥:杨文勇副总指挥:和经雁、李珊指挥员:张伟联络组组长:和春江救护组组长:张春苗信息组组长:肖朝飞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二楼:马继光;三楼:王丽珍;四楼:和春江;五楼:唐红刚)避难场所指挥工作组:值班室人员六、各演练人员职责总指挥:负责全面调度副总指挥:分散到各个方位,负责整幢大楼的一切指挥、监督工作,分配具体楼层负责人、安排具体措施。

指挥员: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职工进行室内避震,纠正职工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职工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地震应急预案疏散计划

地震应急预案疏散计划

地震应急预案疏散计划
一、地震应急预案
1. 疏散原则
疏散原则是以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为核心,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科学、有效的疏散方式。

2. 疏散程序
(一)发生地震时,首先保持冷静,听从领导指挥,按照疏散标识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室内;
(二)保持队伍紧凑,不得擅自离队,不要慌乱推挤,不要逆行;
(三)根据周围环境选择避险场所,避免站在高楼、大树、广告牌、电线杆、电力设施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
(四)迅速有序地向避险场所集结,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五)在户外避险时,迅速远离高楼、大树等可能会卷起的树叶和玻璃等碎片,尤其是远离外墙。

3. 疏散管理
疏散管理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对疏散人员进行管理和帮助,保障疏散的顺利进行。

4. 疏散演练
为了提高疏散效率,定期组织疏散演练,让员工熟悉疏散程序,增强应急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5. 疏散设备
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和需要,配置相应的疏散设备,包括应急门、疏散指示灯、应急通道、应急指示标识等。

6. 疏散记录
疏散结束后,要对疏散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人员疏散数量、疏散时间、避险场所、疏散异常情况等。

二、疏散计划
根据地震应急预案,灵活安排疏散计划,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地震疏散安全应急预案

地震疏散安全应急预案

地震疏散安全应急预案
一、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地震发生时,需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 保持镇静,迅速躲到桌子下等遮蔽物下,保护头部。

2. 避免使用电梯,迅速撤离建筑物,尽量选择开阔无障碍区域。

3. 如遇火灾,迅速关闭燃气和电源开关,并使用灭火器或湿布等灭火。

4. 组织好人员,按照疏散通道迅速撤离到指定地点集合。

5. 如果是在室外,迅速远离高楼大厦、山体滑坡等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

二、地震疏散安全预案
1. 建立完善的疏散通道和疏散逃生预案,包括明确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

2. 定期组织地震疏散演练,提高员工疏散逃生能力。

3.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便在地震发生后进行紧急救护。

4. 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建立起完善的地震疏散安全管理制度。

5. 对可能造成危险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三、地震后的紧急救援
1. 保持通讯畅通,迅速通知相关救援机构进行抢险救灾。

2.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和转移,确保伤者尽快得到治疗。

3. 恢复通信和交通,为救援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4. 对受灾地区进行全面的灾情调查和评估,及时向上级政府汇
报灾情,争取更多的救灾资源支持。

5. 组织好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和安置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地震应急疏散与安置预案

地震应急疏散与安置预案

地震应急疏散与安置预案
一、地震发生时的应急疏散措施
1. 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行动。

2. 如果在室内,立即躲到桌子下等遮蔽处,保护好头部和颈部,避免被玻璃、灯具等物品伤害。

3. 在震动停止之后,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注意避开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危险物。

4. 如果在室外,尽量远离高楼、电线杆等可能坠落的物体,远离山区、河岸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方。

5. 疏散时要保持队形,听从应急人员指挥,不要慌乱推挤,确保自身安全。

二、地震后的安置预案
1. 地震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将迅速赶往受灾区域展开救援工作。

2. 对受灾群众进行安置,提供食品、饮用水、医疗救助等必需物资和服务。

3. 针对无家可归的灾民,组织临时安置点,提供帐篷、毛毯等生活物资和设施。

4. 对受灾房屋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是否可以继续居住,如无法继续居住,安排受灾群众临时居所,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5. 在安置过程中,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关注受灾群众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三、其他注意事项
1. 在地震发生时,要紧急报警并呼叫救援电话,通知家人和亲友自己的安全情况。

2. 所有的疏散和安置工作都要遵循应急管理部门的指示和安排,做到有序、安全、迅速。

地震应急预案疏散程序

地震应急预案疏散程序

一、预案背景地震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具有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发生突然等特点。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人员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提高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震发生时,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地震应急疏散。

四、疏散程序1. 感知地震:地震发生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疏散。

2. 告知与指挥:地震发生时,现场指挥人员应立即通过广播、喊话等方式,告知在场人员地震发生情况,并指挥人员按照预定疏散路线进行疏散。

3. 人员疏散:(1)单位、社区、学校等场所的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向安全区域疏散。

(2)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的工作人员应立即组织顾客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向安全区域疏散。

(3)人员疏散过程中,注意保持队伍整齐,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发生。

4. 疏散区域:(1)单位、社区、学校等场所的疏散区域应选择空旷、安全的地方,如操场、广场、公园等。

(2)公共场所的疏散区域应选择最近的安全出口或通道。

5. 人员集结:(1)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后,各单位、社区、学校等场所的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集结。

(2)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立即组织顾客集结。

6. 情况报告:(1)各单位、社区、学校等场所的负责人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地震发生情况及人员疏散情况。

(2)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地震发生情况及人员疏散情况。

7. 救援与救助:(1)各单位、社区、学校等场所的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救援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助。

(2)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立即组织救援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助。

8. 防灾自救:(1)地震发生时,人员应尽量保持冷静,遵循指挥人员的指挥。

(2)在疏散过程中,人员应尽量避免触摸墙壁、家具等可能掉落物品,以免受伤。

地震应急安全疏散预案

地震应急安全疏散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提高应对地震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人员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班组在地震发生时的应急安全疏散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地震应急疏散指挥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下设应急疏散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

3. 各部门、各班组成立应急疏散小组,负责本部门、本班组的应急疏散工作。

四、应急疏散流程1. 发现地震迹象或地震发生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2. 应急疏散组立即向指挥部报告情况,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3. 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确保人员疏散安全有序。

4.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 物资保障组负责保障应急疏散所需的物资。

6. 宣传报道组负责对外发布应急疏散信息。

7. 各部门、各班组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组织本部门、本班组人员迅速疏散。

8. 疏散完毕后,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向指挥部报告人数及情况。

9. 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疏散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疏散要求1. 人员疏散时,保持冷静,听从指挥,按指定路线有序疏散。

2. 疏散过程中,注意保护头部,避开高大建筑物、玻璃门窗等危险区域。

3. 疏散过程中,注意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信息传递及时。

4. 疏散过程中,注意检查身边人员,确保无遗漏。

5. 疏散完毕后,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立即向指挥部报告人数及情况。

六、应急疏散演练1.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员工应急疏散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应急疏散、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改进预案。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由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八、附则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地震应急疏散指挥部所有。

地震灾害疏散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疏散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疏散应急预案
一、地震发生后的应急处置
1. 保持冷静,尽量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2. 若在室内,立即躲到桌子底下或者门框下,迅速采取避震措施。

3. 如果在室外,尽量远离高楼、广告牌和电线杆等危险物体,避免被倒塌的建筑物、挂落的物品砸伤。

4. 地震停止后,要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停留在可能发生余震的危险区域。

5. 遵守疏散路线和指示,不要乱闯乱撞,避免拥挤和踩踏。

6. 在疏散途中,要密切关注周围环境,避免被砸伤或者被困在废墟下。

7. 如有受伤者,应第一时间予以紧急救治并报警求助。

8. 疏散至安全地点后,需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情况和指示,配合相关部门的救援和处置工作。

9. 保持通讯畅通,随时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相互关心和支持。

10. 按照相关部门的安排,有序返回家园或者暂时的安置点,
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地震应急安全疏散预案

地震应急安全疏散预案

地震应急安全疏散预案
一、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预警和安全疏散
1. 当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或活动,迅速采取避险措施,如躲到桌子底下或者站在门口或框架结构的旁边等。

2. 如果位于室外,应迅速找到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高大物体。

3. 在地震停止后,应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疏散到安全地方,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避免踩踏和拥挤。

二、疏散前的准备工作
1. 事前应制定好地震应急疏散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2. 在地震发生前,要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疏散标识清晰可见。

3. 制定好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确保员工和相关人员了解和熟悉疏散路线。

三、疏散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1. 在疏散过程中,应保持秩序,避免推搡、拥挤等危险行为。

2. 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应得到特殊照顾和帮助,确保所有人都能够安全疏散到指定地点。

3. 到达安全地点后,应按照预案进行人员清点和秩序恢复工作。

四、事后的应急处理和安全检查
1. 在地震后,应开展事故调查和人员伤亡统计工作,做好事后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

2. 对建筑物、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下一次地震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五、其他事项
1. 地震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根据具体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 地震应急演练应定期进行,保持员工对地震应急疏散预案的熟悉度和应对能力。

六、附:地震应急预案执行流程图(略)。

防震减灾应急处置方案及预案7篇

防震减灾应急处置方案及预案7篇

防震减灾应急处置方案及预案7篇防震减灾应急处置方案及预案(篇1)一、指导思想为保证在地震发生前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使广大师幼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

防护措施和方法,从而提高师幼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各幼儿园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防震疏散组织领导防震疏散总指挥:园长、书记防震疏散副总指挥:副园长防震疏散小组成员:后勤主任、教研组长、各班班长三、防震疏散指挥人员职责:防震疏散指挥人员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防震工作。

各班长及防震疏散小组成员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班班长要预先向幼儿做好地震知识的宣传,让幼儿懂得一些地震知识和自救方法,防震总指挥要做好人员分工,一旦发生地震必须亲临指挥,确保师幼人身安全。

防震疏散指挥人员应做到: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一旦发生地震,防震疏散领导小组成员要在第一时间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楼的楼梯口、疏散口、每个拐弯处等,都有专人负责。

四、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全体师幼应立即开始疏散,应该做到:1、要保持镇定,稳定幼儿紧张情绪,切莫惊慌失措。

尽快带幼儿到指定地点,躲避到安全地带,千万不要匆忙逃离,防止房屋坍塌砸伤。

2、在室内来不及逃离的幼儿,老师应引导幼儿立即就近躲避,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缩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教师教会幼儿躲避的姿势:在桌下躲避的幼儿,将一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的幼儿,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3、正在二楼、三楼走廊的师幼,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地震应急避难场疏散预案

地震应急避难场疏散预案

一、预案背景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具有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为了有效应对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疏散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地震发生时,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居民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2. 最大程度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人员伤亡。

3. 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管理水平,确保应急避难场所的稳定运行。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疏散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疏散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避难场所内的疏散工作。

(2)救援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转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避难场所内物资的供应、调配和保障。

(4)信息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灾情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5)宣传组:负责宣传地震应急知识,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

四、预案实施步骤1. 疏散准备阶段(1)制定详细的疏散方案,明确疏散路线、疏散时间、疏散地点等。

(2)对应急避难场所内的居民进行地震应急知识培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检查应急避难场所内的物资储备,确保物资充足。

2. 疏散实施阶段(1)地震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疏散指挥部立即组织疏散。

(2)疏散组按照疏散方案,有序组织居民撤离。

(3)救援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转移。

(4)物资保障组确保应急避难场所内物资供应。

(5)信息组及时上报灾情信息。

3. 疏散结束阶段(1)疏散结束后,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检查,确保无遗漏人员。

(2)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恢复应急避难场所的正常运行。

五、预案保障措施1. 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管理水平。

3. 加强与周边单位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地震灾害。

4. 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地震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应急疏散预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辅。

防患于未然的原则,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职责,加强对破坏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地震发生后,采购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二、紧急疏散原则
统一指挥、反应迅速、措施落实、疏散有序、确保安全。

三、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

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

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防震减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

加强对供电输电、机房等重要设施设备、场所的防护。

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各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四、震后应急行动
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地震后,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岗位,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校抢险救灾。

(一) 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

切莫惊慌失措。

听到警报(钟声或呼喊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尽快组织学生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1) 上课(自修)时间:
A在教室内的学生,应迅速抱头或头顶书名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低,躲到桌边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B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

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C卧倒或蹲下时,也可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下握左臂,左手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下课时间: (2)
A在走廊的同学,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在窗口边。

B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同学,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旷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

(3)就餐时间:
在餐厅就餐时,一般人员较多,当感觉地震来临时,大家尽可能蹲到餐桌椅边或靠墙角蹲下,切勿站到餐厅中央。

(4)就寝时间:
一般在宿舍就寝时大多是十点之后,宿舍大楼此时早已关闭,如果
此时发生地震,在感觉上下颠簸时,住在上铺的同学,应立即下来,并马上钻到床底下,也可以蹲立在墙角边,切忌钻到衣橱里或站在宿舍中央,也不要急着涌出宿舍楼,保持镇静心态,等到地面震动1分钟后,再有秩序的快速沿楼梯疏散到避震场所。

2、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3、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是震进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时机一到马上撤离。

(二) 紧急疏散:
根据学校各年段所处位置,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拉响警报:学生就地紧急避震后,再次听到拉响警报(钟声或呼喊声)时,各班应马上按照学校预先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的撤离(可头顶书包、课本,顺手带走饮用水等)。

2、撤离顺序及路线:先低层后高层,各班级排成一列纵队,分东西两路,每路分左右两列同时撤离(详见附图)并迅速转移到预先考察好的紧急疏散避震场所。

3、注意事项:
(1)必须按疏散线路迅速疏散,不要争先恐后,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2)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3)当堂科任老师负责指挥本班学生的疏散,不得擅离岗位。

(4)各层楼梯口要有老师指挥。

具体安排为:各楼层最靠近楼梯的第一间教室没有课的课任老师,负责所在楼层与下一个楼层楼梯中间转台位置的指挥;第二间教室没有课的课任课教师,负责所在楼层楼梯口的指挥。

(5)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6)疏散途中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各班学生到达安全区域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

(三)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立即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

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五、灾后处理
(一)等到余震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

(二)灾后由校长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本校情况。

(三)加强对重要设施设备、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四)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五)灾后处理人员分工:
(1)指挥组(由林峰书记负责):收集了解灾后全面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疏散组(由杜秀明主任、吴良贤副主任配合各年段长班主任配合):稳定人心,安置人员,汇总报告人员到达疏散地点情况。

(3)医疗救护组(由郭安源主任负责、汪俊生和刘丽端两位副主任配合):紧急组织救护,汇报人员伤亡情况。

(4)消防治安组(由魏天来科长负责和李游滨副科长配合):清除安全隐患,汇报道路、建筑物的破坏情况。

(5)宣传报道组(由黄山主任负责):总结汇报此次地震总体情况。

六、本预案从2008年6月15日正式施行,望各有关人员认真履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