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理论与基本范畴理论
经典范畴理论认为:①‚范畴划分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决定,一个事物要么符合充要条件属于这今范畴‘要么不符合充要条件被排除在范畴之外。
②‚特征是二元的‚,对于某一特征,个体只有两种可能,具备或者不具备;因此范畴可采用二元划分法、即。
某一个体要么属于该范畴,要么不属于该范畴。
③‚范畴具有清晰的边界‛,符合范畴定义特征的实体就是范畴成员,不符合的实体肯定就不是范畴成员,即‚范畴并无内部结构‛。
①‚范畴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成员之问没有典型性差异,不存在某一成员比另一成员更为典型。
家族相似性——例如,我们称之.为‚游戏‛的事情吧。
我指的是棋类游戏、纸牌游戏、球类游戏、奥林匹克游戏等等。
对所有这一切,什么是共同的呢?……如果你观察它们,你将看不到什么全体共同的东西,而只看到相似之处.看到亲缘关系。
甚至一整套相似之处和亲缘关系……例如。
看一看棋类游戏以及它们的五花八门的亲缘关系。
再看一看纸牌游戏,你会发现,这里与第一组游浅有许多对应之处。
但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丢失了,也有一些其他的特征却出现了。
当我们接着看球类游戏时,许多共同的东西保留下来了,但也有许多消失了。
——它们都是‚娱乐性的‛吗?——看一看技巧和运气所起的作用.再看看下棋的技巧和打网球的技巧的差别。
现在再想一想转圈圈游戏那类游戏;这里有娱乐性这一要素。
但是有多少别的特征却消失了。
一组形式为AB,BC,CD,DE的项,每一项都同一个或几个其它项拥有至少一个或者几个相同的要素,但是没有或几乎没有一个要素是所有项共有的。
①范畴成员间未必具有共同特征。
例如+[游戏]中的牌类游戏、球类游戏、奥林匹克游戏等并不享有一组足以区别[游戏]和[非游戏]的共同特征。
②并非所有的范畴都遵循二元思维。
多数情况下.要看具体的模糊限制词,例如,‚严格地说‛,坚果不属于[水果]这一范畴,但若一放宽标准而言‛,坚果就能归入[水果]范畴。
这里‚严格地说‛以及‚放宽标准而言‛就是一种模糊限制语。
原型范畴理论下的网络用语分析
原型范畴理论下的网络用语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用语也出现了很多变化。
原型范畴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语言描述方式,即根据原型定义和社会经验的相关联系,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不同的草案。
这种方式更加准确地描述用语在实际应用中潜在的意义,从而为翻译等任务提供依据。
原型范畴理论可以在分析互联网上的用语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首先,使用原型范畴理论来分析网络用语,可以帮助把握其隐性含义,比如字面意义已经不能体现网络用语的深层含义。
这就要求研究者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经验进行推断和分析判断,以最大限度地把握网络用语的原型定义。
例如,“划算”这个词,字面上是“收费合理”的意思,但它实际上暗含的是价格低廉,所以如果价格变得很高,该词也没有太多意义。
其次,作为语义学的一种分析方式,原型范畴理论还可以把握网络用语的社交性特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准确把握出网络用语在不同社交场合中所具有的不同程度的情绪性、义理性或口头性。
例如,“博客”这个词,更像是在社交场合中使用的一种口头词汇,其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话语。
另一方面,在科技领域,“博客”则表示一种网络信息服务,有其自身的特点。
最后,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原型范畴理论也可以用来分析网络用语的历史发展。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可以全面地了解网络用语所涉及的具体应用领域,以及语义变化的时间范围、原因与背景等。
具体到研究中,研究者还可以将该用语与其他词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了解不同语义概念的发展历史、社会意义及其具体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原型范畴理论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分析网络用语,从而帮助认识不同用语的暗含意义,抓住历史发展脉络,及时发现用语变化的时机。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196美眉 2023.12下教研与美育大学校园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李娜(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摘 要:19世纪80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是一门认知科学。
原型范畴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指出范畴意义变化和延伸的理据性。
语言学习的基础是词汇,词汇的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
本文将原型范畴理论运用到英语多义词实践教学中,从认知角度分析,提出学生学习多义词的方法,并探讨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多义词一、引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Lakoff 和 Johnson为代表人物的认知语言学刚刚兴起。
认知语言学派强调认知对语言的作用,认为语言是在体验和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
词汇的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
在英语中,大多数的单词至少有两层及以上的语义。
多义词现象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词汇时,除了较大词汇量的又一大挑战。
认知学派学者认为词汇的形式和的意义之间存在理据。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基础性理论之一。
原型范畴理论强调以原型语义为基础,不断拓展、引申语义,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语义网。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认知机制的学科,可以为多义词的语义形成提供合理的解释。
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的多义词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多义词的原型解释和其隐喻意义和转喻意义的理据性,使学生逐渐形成概念认知能力,强化学生对多义词的系统概念理解,以增强学生对多义词词义的掌握和运用。
二、原型范畴理论(一)认知语言学概述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
它以个体具身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耿雪,2021)。
在认知语言学观点中,认知对语言的形成机制有着重要作用,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个体与现实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号工具。
Lakoff 和 Johnson认为语言是一种认知活动,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Lakoff强调语言的学习脱离不了认知(王寅,2015)。
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论认知语言学
谈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论认知语言学话题:认知语言学心理学家经验主义美国心理学家范畴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新兴的一个语言学派。
认知语言学以原型范畴理论作为主要基础理论。
它所提出的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强调了原型是物体范畴最好最典型的成员和范畴等级结构包括基本层次范畴(basic level categories),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ories)和下属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ies),而其中的基本层次范畴又是典型的原型范畴。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原型基本层次范畴上位范畴下属范畴1. 引言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等历来都关心一个重大问题即语言与认知的问题。
认知语言学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
认知语言学是在反对60-70年代以生成语法为首的主流语言学基础上建立的,提出了语言与认知不可分隔这一崭新的认知语言观,强调了语言并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而是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的感知。
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这里的经验主义不是指人被动的感知,而是指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
赵艳芳(2000:10)指出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
认知语言学近年来研究的焦点有意象图示(image schema),象似性(iconicity),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及原型理论基本层次范畴等。
2. 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范畴可以由一个事物和其类似事物构成或一类事物及其包含事物构成。
赵艳芳(2000:55)指出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过程(categorization),其结果即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y)。
传统范畴理论强调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特性并且地位平等。
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与不足-2019年文档
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与不足编者按:从人的认知维度研究人的存在方式――语言,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目前,学界面临的现实任务是,在继续引进、批判国外理论的同时,结合汉语和中国人的体验特点,建构中国人自己的认知语言学;从认知切入,通过语言现象分析和诠释来揭示语言的存在方式。
本期刊发的5 篇文章从认知维度出发,分别探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领域的语言现象。
目前,包括认知语言学在内的语言研究至少已经凸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多维度探究语言的构成和运作机制,二是研究中心从较低层级语言单位向较高层级语言单位转移,语篇已经成为揭示语言本质的理想研究对象。
提要:文章通过对反训词的深入考察和研究发现原型范畴理论(简称原型理论)存在许多片面性。
究其原因,除了偏颇的研究方法之外,主要在于以往研究范畴的样本缺乏语料的多样性。
这必然导致在解释反训这类语料的范畴时,原型理论显现出自相矛盾,具体表现为范畴典型的非共有同一性、断裂的语义链、不彻底的家族相似性以及范畴边界模糊和清晰的并存性,从而最终忽略概念范畴的本质特征。
On Defect and Deficiency of the Prototype Theory Yu Jianliang Huang Hebin(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16, China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China)The prototype theory has solved many difficult problems in semantics so far, but cannot fully explain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of enantiosemy, which exists in both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s. Based on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enantiosemy, we argue that many principles in prototype theory don't hold water. The critical reason for this is the deficiency of diverse study on different languages, which in turn causes many problems such as nonidentity of prototype, split of meaning chains, nonthoroughness of family resemblance, and coexistence of opposite members in the category. Therefore there is much to be improved for the prototype theory.1 原型理论存在的片面问题原型范畴起先只用来研究具有单个原型特征的概念范畴,如birds , cups, colors 等;后来,Fillmore (1982) , Taylor(1995) 等人把原型理论用于多义词,以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存在的理据,并试图揭示多义词产生的原因和机制。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3000字的文章太多,不可能在这里一一记录。
但是,可以概括出基本的论点: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是一篇分析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的有关文章。
原型范畴理论是一种以语言结构为基础的理论,它以描述性方式提供了语言成分及其关联特征的形式与结构,仅通过学习句子或文本中提及的词汇,就可以为学习者打开新的词汇学习之门。
一般来说,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强调学习词汇有关意义和用法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词汇的特征;其次,它将单词组织成系统,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常用词汇及其关系,从而促进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词汇;最后,它特别强调语境对理解和使用词汇的重要性,帮助学习者在使用词汇时灵活运用语言,避免出现习语不当的情况。
同时,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特定的词汇,原型范畴理论可能无法准确地描述其特征;另外,原型范畴理论的语言模型是当前最新的,但它的理论基础和实用性仍有待加强。
本文通过分析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探讨了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迪,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 1 -。
原型范畴理论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原型范畴理论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在 20 世纪 60 年代由语言学家埃里克·莱纳(Eric Lenneberg)和心理学家埃莉诺·罗斯切(Eleanor Rosch)共同提出。
该理论认为,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组织都是基于原型的,即一种在某一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事物。
对于其他类似的事物,人们将其与原型进行比较,判断其相似度和分类归属。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原型范畴理论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的意义。
下面将结合具体单词及其应用进行讲解。
一、原型类别原型类别(Prototype Category)是根据共性特点而划分的一个范畴。
在这个类别中,有一个原型,它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其他事物的归属都是相对于原型而言的。
比如,“果子”这个词,其原型是“苹果”,其他水果如“橙子”、“香蕉”等都是相对于“苹果”进行分类的。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将单词和其原型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的意义。
比如,“car”(汽车)这个词,其原型是“sedan”(轿车)。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比较“car”和“sedan”的相似之处,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单词的概念。
二、语法结构的原型除了词汇层面上的原型范畴,语法结构层面上也有原型。
在语法结构中,原型指的是最典型的语法形式。
其他语法形式相对于原型存在程度的差异性。
比如在英语中,动词的原型是常规形式(即原形),而不是其过去分词或现在分词形式。
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原形和过去分词或现在分词形式的区别,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动词的语法结构。
三、原型效应原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指的是具有更加原典型特征的事物在记忆和认知中受到更大的关注和引导。
这个效应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可能会使某些单词更容易被记忆。
比如,在学习英语中的颜色时,学生可能会发现蓝色(blue)这个单词更容易被记忆,因为它是典型的颜色代表。
原型范畴理论
范畴化: 把不同的事物归为同一个类型的过程,或者说,讲不同事物看做 同一类事物的过程。 apple, banana, pear FRUIT
4
of
44
Category
1.2 范畴研究的重要意义 范畴化使得的我们通过分类理解世界上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并对他 们做出预测。
1)鲸鱼是一种鱼。
2)鲸鱼是一种哺乳动物。 范畴是我们理解和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我们思维和交际的基础。 Croft 和Cruse认为,概念范畴具有以下功能。 学习 交际 经济
7
of
44
The Classical Theory
1 什么是经典范畴理论
时间:从亚里士多德到维特根斯坦 之前的2000多年。 1 特征是二分的(binary) 2 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clear-cut boundaries)
范畴:一组拥有共同特征(Feature; Property)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即范 畴是通过一组共同特征而建构起来的, 它可由特征束(the Cluster of Features)或一组充分必要条件(a Set of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来定义。
5
of
44
Category
(认知) 范畴化 范畴 语言 概念
物质
体验
人类的认知
认知语言学的最终目的:了解人类自身
6
of
44
Part 2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Categories
---Logical view of Categorization
1 经典范畴理论 1 经典范畴理论的优缺点
22 of
44
The Prototype Theory
浅谈原型范畴理论
浅谈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CategorizationTheory,PCT)是一种分类理论,它对分类的最小单位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描述。
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它可以很好地解释各种概念,例如词汇、生活场景以及其他形式上的表象。
它表明,概念由典型的原型(prototype)和若干变体(variant)组成,每个变体都与原型拥有同样的特征,有关系。
首先,原型范畴理论认为,每个概念都有一个或多个原型,这些原型是受影响最大的概念,在理解、表达以及应用某一概念时,都会先想到原型的可能性。
这种情况下,原型理解的概念就被称为“主流”。
此外,还有一些变体,它们也在成为概念的一部分。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只要一个概念的变体与原型都具有共同的特征,那么这个概念就可以被归为同一个概念单元。
因此,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原型和变体之间的关系当作一种模式,原型和变体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来理解,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来描述。
其次,原型范畴理论有助于理解词汇和概念的生成和表达。
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来看,每一个词语(言语)就是一种建构或构造,其中包括原型、同义词以及其他变体。
在概念过程中,原型可以看作是最重要的概念要素,而其他变体可以作为原型的扩展,在原型的基础上提供更具体、更联想的内容。
另外,原型范畴理论还给能够解释词汇对概念理解、表达和记忆的影响。
例如,一个含义已经存在的词语会影响人们对于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他们表达的方式。
最后,原型范畴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多种形式的概念表象。
原型范畴理论提出,不同概念的表象也具有原型和变体的结构特征,而且这些表象的表述也可以用原型范畴理论的结构原则描述。
这意味着,概念表象也可以以原型-变体的形式被描述。
例如,某一概念可以有“鸟”作为原型,而变体可以包括“鸵鸟”、“孔雀”等。
有了这种表象模式,人们可以通过概念表象来掌握概念,并对其进行进一步表达。
综上所述,原型范畴理论是概念理解和表达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够揭示概念的结构,概括概念的内涵,也能够解释概念的表象。
范畴化和原型理论
范畴化和原型理论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象和情境,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些事物,我们会将它们归类到特定的范畴中。
范畴化理论通过研究认知过程中的对象分类机制,揭示了人类如何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快速有效地对新事物进行理解和归类的方式。
而原型理论则是范畴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人类如何将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即原型)作为参考标准,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范畴的认知。
范畴化是人类认知中的一种基本心理过程,它帮助我们组织和操纵信息,使我们能够将相似的对象归为同一类别,并根据归类的结果进行思考和行动。
人们在范畴化过程中会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特征来判定一个对象是否属于某个范畴,这些判定规则和特征是基于我们对范畴的认知和经验所形成的。
一般来说,范畴化是建立在原型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原型是指范畴中具有最代表性的成员,它具有这个范畴其他成员所共有的最突出的特征。
比如,在动物这个范畴中,狗作为一个典型的原型,它具有四条腿、长长的尾巴和毛发等特征,而其他动物如猫、猪等则是相对非典型的成员。
通过将新对象与原型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它是否属于该范畴。
原型理论不仅适用于数量有限的范畴,也适用于大量无法穷尽的范畴。
比如,对于"家具"这个范畴,我们可以想到一些典型的原型,如桌子、椅子等。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具的形态多种多样,无法用有限的原型来代表范畴的全部。
在这种情况下,原型理论提供了一种认知策略,即通过与范畴中的典型成员进行比较,来判断新对象与该范畴的相似度。
范畴化和原型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认知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它们不仅有助于揭示认知的本质,还为认知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范畴化和原型理论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人们对特定范畴的典型成员的期望和喜好,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在教育和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某个概念的认知特征,选择更具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解释和教学。
原型范畴理论
• 其本义是指:一个家族成员的容貌都有一些相似 之处,但彼此的相似情况和程度不很一样,如: 儿子的容貌特征在某些方面像父母,而另外一些 特征又可能像祖父或外祖父等。女儿的容貌可能 像父母,另外一些特征像姑姑等。因此,一家人 的容貌彼此虽然有差异,但总会有相似之处,他 们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家庭相似性,但一个家族 成员不会具有该家族的全部容貌特征,也不会有 两个成员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双胞胎也有差 异)。
• • • • • • 音位学 语调 升调——不确定的含义或疑问 Are you a man?(强调一种谴责) Would you like to keep quiet?(提出请求) Is it at all likely that he is really sick?(肯定 其相反的命题:he is not sick.)
图式表征 (属性集合)
C: Schema
图式是当人们通过不很精 确的描写和不很强调同一 性,去除差异点,从不同 结构中抽象出来的共性。
A: Prototype
B:Extension
C: Schema
鸟
A: Prototype
麻雀
B:Extension
啄木鸟,大雁,燕子。。。。
原型范畴化理论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
原型范畴化理论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
英语介词的空间隐喻拓展
范畴是以原型成员为中心,通过家族相似性 不断向外扩展的,语义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以 中心意义为基础不断扩展形成意义链,形成一 个语义网络。
• • • • • • • •
从空间域拓展到时间域 从空间域拓展到状态域 从空间域拓展到范围域 从空间域拓展到原因域 从空间域拓展到方式/工具域 从空间域拓展到态度域 从空间域拓展到比较域 从空间域拓展到其他域
浅谈原型范畴理论
浅谈原型范畴理论原型理论是关于范畴的理论。
该理论立足于对客观世界的经验和观察、对范畴的划分和性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对范畴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
从亚里士多德到维特根斯坦时期,范畴的"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一统天下。
该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的特征联合定义的;特征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所有的成员地位相等"(Taylor,1995)。
然而这一理论却受到了来自实用主义哲学的有力挑战。
Rosch(1975)在其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原型理论”。
Rosch 通过对焦点色的大量实验研究后发现,原形具有普遍意义,概念主要是由其原型来表证的,范畴具有原型结构,范畴中的其他成员与原型具有相似性。
其核心成员具备范畴的理想值,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范畴的典型成员,"边缘成员缺乏丛集特征中的一部分"(沈家煊,1997),它们根据其与核心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典型成员的地位。
现代原型理论的范畴观基本观点总结如下:(1)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什么必要和充分的条件所建立起来的“完形”概念;(2)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隶属程度差异;(3)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4)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外部世界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章可循。
某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基本物体构成了基本层次范畴。
在此基础之上,有更抽象、更具概括性的高层次范畴;在基本层次范畴之下,有较具体、概括性较弱的低层次范畴。
语言不完全是形式的东西,不是一套规则系统,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手段,它反映了人类如何对客观世界进行范畴化和概念化;高层次范畴、基本层次范畴、低层次范畴构成了语言的等级结构,我们通过这一结构来认识世界、解读世界。
语言中的基本单位一词是以许多(实际上是无限的)方式互相联系的。
词汇以一个巨大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储存在记忆中。
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对比
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对比
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对比
一、原型范畴理论
1、概念: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是指英语单词的形成源
于人们心中对概念的形成,它们被抽象出来辨认的标准是“原型”。
一
个原型项是一种抽象的,想象出来的标准概念,它是被个体心理概念
空间确定的,它们决定了一个特定概念给我们含义上的影响。
2、分类:其主要分为三类:1.最重要原型:是一个抽象的类型,从这
个原型所反映的概念的特点出发,可以定义其他词的概念。
2.归入原型:它属于两种原型,一种是根据一些特殊的特征将它归原型,以便将它
们画入一个大的概念空间。
另一种是根据概念特性,归入原型类别中。
3.异类原型:它是不能归入最重要原型和归入原型的。
3、优点:通过原型范畴理论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单词的意义,并且了解
不同词组在表达意义上怎么变化。
二、英汉构词
1、概念:英汉构词指的是将英语和汉语各自的语法和原则综合起来,
充分利用汉语的多变性和面向特点,创造出新的合语词汇。
2、特点:英汉构词综合了汉语和英语双语语法特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词组、组合词,以及句法分析技术基础上,根据不同语义结构改变而形成的构词;另一类是根据空间、时间、技术或者分类等方面,形成新的术语。
3、优点:这种语言特征:1.不把汉语和英语语言的概念界定给混淆,而且克服了汉字文字的不灵活性;2.可以很好地理解对方的信息;3.有利于促进西方和中国文化之间的交流。
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原型范畴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1、思维模式的缺陷:原型范畴理论依赖于抽象的、由典型的范例所构筑的特殊类别和类别前缀,这一点可能会带来问题。
有时一个原型只弥补了它本身类别的特征,可能会忽略其它类别之间的差异性,从而让受访者对两个模式间的差异分析变得模糊不清。
2、范畴分类的缺陷:构筑范畴时使用的原型可能与受访者认知完全不同,即使原型与受访者相似,也有可能存在其它类别之间的差异性被忽视的情况。
3、实际应用的缺陷:复杂的语义和情景描述可能会对受访者的理解造成影响,因此受访者在分析和判断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偏见性或者被动性,从而影响到最终结果。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介词教学的指导意义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介词教学的指导意义作者:胡丹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年第06期虽然英语介词的数量不多,但其使用频率较高。
从原型理论的角度来看,英语中大部分介词的原型都是表示空间的,是人类通过对外部世界的体验而认识和习得的基本空间意义。
然后,这种空间关系通过人的语言认知机制,伸延至人的心理空间,从而形成了边缘的抽象意义。
英语介词“in”具有典型的一形多义的特征,除了有“动体位于界标的内部”的主要意义,还可表示“(分割)成”、“(钱币)以…形式或面额”等延伸含义。
一、原型范畴理论“原型是指一个概念范畴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员。
”原型理论是以认知科学为依据、以心理映像为途径,以文字或图形的形式表述客观世界中的现象或物质。
其实质为人们在解释某种现象时将属于这类现象的某一个个体视为原型,并在对这个原型的总体特征认识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这类现象中的其他个体特征。
“原型理论”发现了“原型成员”的典型性与其中心地位,揭示了范畴内成员的资格是有等级的,一个成员距中心的距离近,且与原型共享的特征多,称之为“原型成员”;一个成员距中心的距离远,且与原型共享的特征少,称之为“非原型成员”(“外围成员”)。
原型理论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理想认知模型、命题模型、映像图形结构、隐喻或转喻映射等。
经典范畴理论利用“充分必要条件”解释词语的多义性,“范畴”是由一组固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来定义的。
范畴与范畴之间界线分明、非此即彼,也就是所说的充分必要条件具有“二分法”。
所有的范畴成员都具有同等的地位,所有的非范畴成员也具有同等的地位。
但是,实际应用中的词语往往具有多种意义,出现的语境也不只一个,词语所表现出的概念特征也很微妙,因此,为词语的每一个义项找出相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不现实的,“充分必要条件”的释义功能也就受到了限制。
而原型范畴理论则是把原型作为一个概念范畴的最佳事例,这个范畴中的个体是分等级的,允许有不典型的、不完全的、甚至是例外的非原型成员存在,这样,就避免了“充分必要条件”死板、僵化的一面,从而做到了客观地描述词义。
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
典范畴 论在如 理 何界定范畴, 范畴内
部结构、 范畴成员的地位、 范畴边界等 问 题上都持截然不同的观点。 二. ’ 原型范畴” 的特点 正是由于“ 原型范畴” 理论与“ 经 典范畴”理论在上述四个方面都有所 不同, 原型范畴理论形成了自 身的特 点。 概括起来原型范畴有以下特点: 范
于家 族相似 使得一些事 性, 物被系 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规定, 教师要进行教育教学 征。 二、 当前教育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从事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首先, 还是认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 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 因此, 教师是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的 其地位还不稳固。 有些高校 主体, 教育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两大职责。 这一点对于高等 教育教学研究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校的教师来说, 尤为如此。因为, 这也是高等学校的功能 的领导没有把教育教学研究列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 程, 摸不着, 可有可 所然。关于教学 、 科研及两者的关系的问题 , 不论何种类型 事日 甚至认为教育教学研究是看不见、 不少的教师也把教育教学研究作为副业来看待, 高校都有一定的认识,并在处理教学和科研孰重孰轻的问 无的摆设。 题上基本上能准确把握, 这里笔者不再阐述。 笔者要提出的 认为教育教学研究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是无关 内涵把握不准。 教 问题是, 当前不少的高校特别是研究型、 研究教学型大学, 紧要的事。二是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本质 、 因为它的研究的目的、 教师的科研大多只注重科学的研究,却忽略对其从事的教 育教学研究其实也是一种科学研究, 技术和方法等, 都具有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教育教 育教学活动的 研究。 . 笔者认为, 教师的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既包括对科学的 体系、
从原型范畴理论角度看“车”范畴
从原型范畴理论角度看“车”范畴作者:赵静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1期范畴划分,究其本质而言,就是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
每个概念都有一个对应的范畴。
一、原型范畴理论分析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通过对game的研究,提出了“家族相似性”原理,从此人们对范畴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逐步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对“家族相似性”原理的应用和发展。
家族相似性,是指大部分范畴中的成员就如同一个家族的成员,每个成员都和其他一个或数个成员共有一项或几项属性,但几乎没有一个属性是所有成员所共有的。
原型范畴理论中的原型范畴,主要就是指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范畴,即含有原型和非原型的范畴。
原型是范畴的典型实例.其他成员是由于它们与原型之间存在着能被感知的相似性而归入同一范畴的,相似性的程度也有差异(Langacker,1987)。
这是横向的范畴内部成员问题。
纵向来看,Rosch和Mervis(1975,1976)将范畴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上位范畴、基本范畴和下位范畴。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基本层次范畴”代表了“人们眼中自然界自划范畴的关节处”,(Mac Cormac,1990)是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世界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是进行范畴化最有力的工具。
它让认知主体付出最小的努力而收获最大量的信息。
基本层次范畴向上概括出上位范畴,向下切分出更细的下位范畴。
车,作为一种典型的交通工具,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交通工具”范畴的原型,车又可分为汽车、火车、自行车等,这里车是基本层次范畴,交通工具是上位范畴;汽车、火车、自行车等属于下位范畴。
首先,横向看“车”的相关范畴。
现代社会。
交通工具这个大范畴包括了车、船、飞机,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似乎还可以包括火箭、宇宙飞船等。
《现代汉语词典》中,交通工具是指运输用的车辆、船只和飞机等。
从这样的概念定位,我们不难看出,车、船、飞机算是交通工具范畴的典型成员。
对范畴中原型的定位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对于普通人(除去岛上的居民)来说,车与船、飞机相比,更具有典型性,更应该视为交通工具范畴的原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型范畴的特点
• • • • • • • 1、范畴成员的原型性 2、范畴结构的向心性 中心 → 边缘 家族相似性 典型 → 非典型 3、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4、范畴边界的开放性
原型范畴的应用
• 1、形式心理词典学:试图为人的概念记忆 及运作设计一些形式模型。 • 2、对多义性现象的研究(原型) • 在教学中,重视基本范畴词和基本词汇 (基本范畴),才能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学 习基础,重视多义词的讲解,可以使学生 认识词的不同意义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认知联想),了解词的发展的理据性和 规律性。
基本范畴理论(范畴体系化)
• 上位范畴(上义层次)(哺乳动物)抽象度 • ↓ • 基本范畴(基本层次)(狗)←一系列的原型 • ↓ • 下位范畴(下义层次)(狼狗)细节性
基本层次的特点
• • • • • • • 经验感觉上的完整性(狗-哺乳动物) 心理认识上的易辨性(狼狗-狗) 地位等级上的优先性(中心 最先产生) 行为反应上的一致性(手电筒-家用电器) 语言交际上的常用性(全自动洗衣机) 相关线索上的有效性(纽带作用 ) 知识和思维的组织性
局限性
• 1、并非所有的语义范畴都是模糊的。在不 模糊的语义范畴的分析上 ,原型理论并不一 定比传统的成分分析法更具优势。 • 2、对语义范畴的理性内容的忽视。一个范 畴的成员之间至少存在着某些虽然不是很 多共同属性 ,使得该范畴可以与其他范畴相 区别而存在。(强调关联性) • 3、原型和基本层次理论是随人们头脑中的 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的变化而变化的。
• 2、Labove和Rosch在“家族相似性”原理 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范畴”这一概念。 • Berlin & Kay 颜色划分是以焦点色(focal colors)为基础的 • Rosch 焦点(focal)→原型(prototype)
范畴的组成要素
• 1、原型:“一个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或者几个成员” “认知的参照点” • 范畴的典型成员,与其它范畴成员享有更 多的属性。 • 典型性(prototypicality) • 范畴成员代表性程度(Degree of category membership) • 原型确定范畴
• 原型范畴理论 • 一个范畴不是由其成员共同具备的充分必 要条件界定的,而是由集合了范畴成员最 多特征的原型和与原型有着不同程度的相 似性的其它成员以及模糊不清的边界组成 的,即范畴的三个组成要素:原型、其他 成员及边界。
提出
• 1、维根斯坦提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理论 • spiel语义范畴中的每一个成员与另一个成 员之间都有这样那样的相似之处,而这一 相似之处并不一定为其它成员所共有。这 种关系网就叫做“家族相似性”。 • 一组形式为AB、BC、CD、DE的项,每一 项都同一个或几个其它项拥有至少一个或 者几个相同的要素,但是没有或几乎没有 一个要素是所有项共有的。(Rosch、 Mervis)
原型范畴理论
Cherry-W
2012年10月22日
范畴划分的重要性
• 现实生活
• 语言学
范畴、范畴化的认识
• 经典范畴理论 • 范畴是依据成员的充分必要条件来界定的, 特征是二分的,某一认识对象要么属于, 要么不属于某一范畴,一个范畴的全部成 员共享某些特征。 • 客观事物不再被当作一个整体,而被视为 是可以分解的集合。 • 二元划分方法(成分分析法)
• 2、其它成员 • 范畴成员有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之分,彼此 之间有隶属程度差异。→地位不平等 • 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 以构成一个连续体。→家族相似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3、边界 • 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认识能力有限+语言符 号有限、非连续 • 开放性 • 边界模糊性+认知经济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