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实验报告手册

合集下载

生理学实验报告参考

生理学实验报告参考

生理学实验报告参考第一篇:生理学实验报告参考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腓肠肌标本制备一、目的要求:略二、实验材料:略三、实验流程(或操作步骤):四、注意事项:略五、结果分析:【网上查找的】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在细胞膜外使用直流电刺激细胞,通电时兴奋只发生在负极,正极的兴奋性下降,而锌铜弓的锌极表面电离出正离子,里面形成负离子,铜相当于负极;断电时产生反向电流,兴奋只发生在正极,而锌铜弓的锌极表面电离出正离子,里面形成负离子,锌相当于正极;另外,通电的刺激强度大于断电。

上述过程也就是说用锌极刺激坐骨神经时,肌肉收缩发生在接触通电时;用铜极刺激坐骨神经时,肌肉收缩发生在接触断电时。

而且用锌极刺激坐骨神经时,肌肉收缩强度大于铜极。

六、结论:实验二:骨骼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一、目的要求:略二、基本原理:略三、实验材料:略四、实验流程(或操作步骤):五、结果分析:【附上图】【在第一个图中标出阈刺激、阈下刺激、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和最适刺激】,并用文字稍作分析,如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两者间的关系。

【在第二个图中标出完全强直收缩和不完全强制收缩】,并用文字稍作分析,如刺激间隔与收缩强度等等。

以上均为我个人看法,难免存在错误,大家看看就好。

第二篇:生理学实验报告生理学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及要求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方法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三、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四、实验器材及药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最新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

最新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

最新生理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一:细胞膜的渗透性研究目的:探究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渗透性,理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原理。

材料:红细胞、生理盐水、蒸馏水、蔗糖溶液、显微镜、离心机。

方法:1. 取适量红细胞分别置于三个试管中,标记为A、B、C。

2. 向试管A中加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向试管B中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向试管C中加入预先配制好的蔗糖溶液。

3. 观察并记录三个试管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4. 使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微观结构变化。

5. 将试管放入离心机中离心,观察沉淀情况。

结果:- 试管A中的红细胞形态稳定,无明显变化。

- 试管B中的红细胞出现膨胀并最终破裂。

- 试管C中的红细胞同样出现膨胀,但程度较轻,未破裂。

讨论:实验结果显示,细胞膜对不同溶质的渗透性有显著差异。

在等渗环境下(试管A),红细胞保持稳定,说明细胞膜对生理盐水中的溶质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在低渗环境下(试管B),红细胞因水分渗透而膨胀破裂,表明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较高。

而在高渗环境下(试管C),红细胞虽然膨胀但未破裂,这可能是由于细胞膜上的某些通道或载体对蔗糖的通透性较低,限制了水分的流失。

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环境下的变化,验证了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这一特性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实验二: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测定目的:测定神经纤维上冲动传导的速度,并了解温度对传导速度的影响。

材料:活体青蛙、电极、刺激发生器、示波器、保温设备。

方法:1. 将青蛙固定在实验台上,暴露出腿部的坐骨神经。

2. 通过电极对坐骨神经的两端施加电刺激,记录神经冲动的产生和到达另一端的时间。

3. 改变保温设备的设定温度,重复步骤2,观察温度变化对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影响。

4. 将数据记录并绘制温度与传导速度的关系图。

结果:- 在常温下,神经冲动的平均传导速度为xx m/s。

- 随着温度的升高,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逐渐增加。

- 达到某一温度后,传导速度的增加趋于平缓。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并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加深对人体生理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到血压的测量、心电图的记录以及肌肉收缩的观察,这些都是人体生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内容。

通过这些测量与观察,可以了解到人体血液运输的过程、心脏的工作原理以及肌肉的运动方式。

实验材料:血压计、心电表、皮肤电极、模型肌肉实验步骤:1. 血压的测量首先人体的血压通常是通过测量上臂动脉的压力来得出的。

在实验时,被试者需保持坐姿,将血压计的袖带绑在上臂上,并将听诊器的听筒放在肘部的内侧动脉上。

然后充气到超过袖带血压上限的数值,然后缓慢地放气,通过听筒的声音变化来测量血压。

2. 心电图的记录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而得出的,用来研究心脏的工作情况。

在实验时,被试者需将皮肤电极粘贴在胸部的特定位置,确保电极与皮肤之间无间隙。

然后打开心电表,进行心电图的记录。

记录时需保持被试者静止。

3. 肌肉收缩的观察为了研究肌肉的运动方式,可以使用模型肌肉进行观察。

在实验时,将模型肌肉固定在架子上,然后将电极连接到肌肉上,并设置合适的电流强度。

通过调节电流强度控制肌肉的收缩与放松,并观察收缩的过程。

实验结果:1. 血压的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显示,被试者的血压为120/80 mmHg。

2. 心电图的记录结果心电图的记录结果显示正常的心电图波形,无异常情况。

3. 肌肉收缩的观察结果调节电流强度后,模型肌肉开始收缩,并随着电流的强弱变化而变化。

当电流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肌肉收缩最大程度,无法再进一步收缩。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人体生理学中血压的测量、心电图的记录以及肌肉收缩的观察方法。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体血液运输、心脏功能以及肌肉的运动方式。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人体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非常重要,对于日后的学习和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人体血压测量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血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血压计的使用技巧。

3. 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生理学实验室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在18-25岁之间,性别不限。

实验材料:1. 血压计2. 听诊器3. 记录表4. 受试者实验方法:1. 受试者安静休息5分钟,测量身高、体重,记录基本信息。

2. 受试者取坐位,放松手臂,将血压计袖带置于受试者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

3. 打开血压计,充气至袖带内压力高于受试者收缩压约30mmHg,然后缓慢放气,速度为每秒2-3mmHg。

4. 当袖带内压力下降至收缩压水平时,袖带内的空气开始释放,此时收缩压即为袖带内压力的数值。

5. 当袖带内压力下降至舒张压水平时,袖带内的空气继续释放,此时舒张压即为袖带内压力的数值。

6. 重复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作为受试者的血压值。

实验结果:1. 受试者基本信息如下:- 年龄:20岁- 身高:170cm- 体重:60kg- 性别:男2. 受试者血压测量结果如下:- 收缩压:120mmHg- 舒张压:80mmHg实验讨论:1. 血压是动脉血压的简称,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血压测量是临床诊断和健康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2. 本实验采用袖带式血压计测量受试者的血压,通过观察袖带内压力的变化,可以判断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3.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

本实验中受试者的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其心血管系统功能良好。

4. 血压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因此,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测量了受试者的血压,掌握了血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受试者的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其心血管系统功能良好。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背景介绍: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机能的一门科学,通过实验方法来探索生物体内部的生理过程。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介绍一项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生理实验。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呼吸系统在运动和休息状态下的变化,以及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方法:我们使用了一台呼吸频率和深度的测量仪器进行实验。

被试者在准备好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不同强度的运动和休息。

实验过程:1. 实验开始前,每位被试者需要进行基础数据的测定,包括身高、体重、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的记录。

2. 被试者首先处于静息状态,坐着或躺着。

我们通过测量仪器记录下他们的基础呼吸频率和深度。

3. 接下来,被试者进行低强度运动,例如步行或慢跑。

在运动过程中,我们测量他们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并与静息状态下进行对比。

4. 高强度运动部分,被试者进行剧烈运动,如快跑或跳绳。

同样地,我们记录下他们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在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相对较低,而呼吸深度相对较浅。

这是由于身体的氧需求较低,呼吸系统没有过多地参与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除。

2. 在低强度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都会相应增加。

这是为了增加氧气的摄入量,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此外,呼吸频率的增加也有助于呼出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

3. 高强度运动会进一步提高呼吸频率和深度。

由于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更加迫切,呼吸系统需要更高的工作效率来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排除产生的更多二氧化碳。

4. 运动结束后,呼吸频率和深度逐渐恢复到静息状态。

这是因为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逐渐被清除,身体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需求恢复正常。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运动过程中呼吸系统的变化。

呼吸频率和深度与运动强度呈正相关,并且能够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和排除代谢产物的需要。

这些结果对于理解人体生理学中的呼吸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的局限性和建议: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只研究了运动状态下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变化,对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心血管功能等并未进行详细探究。

生理实验报告

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细胞兴奋的传导(CAI示教)【计划学时】2节目的和原理要使刺激引起组织兴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时间变化率。

本次实验固定后两个条件,观察改变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从而掌握阈刺激、阈上刺激和最大刺激等基本概念,对于一根神经纤维,只要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就可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及兴奋的传递。

低于阈值的刺激不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刺激强度超过阈值,也不能增加动作电位的产生幅度,神经纤维对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全”或“无”式。

因此在时间—强度变化率固定的前提下,刺激强度与兴奋性成反比,与阈值成正比。

实验器材生理多功能实验模拟系统模拟电子刺激器观察项目1、调试模拟电子刺激器选择刺激输出方式,实验中可选单刺激,手控启动,其强度由弱到强。

刺激波宽可固定在0.5ms。

2、观察动作电位产生过程刺激从最低(阈刺激)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刺激强度,可得到一系列逐步升高的垂直线。

最后即使再增加刺激强度,垂线高度也不再增加。

实验中观察动作电位曲线变化过程,标明每次刺激的强度(V)及阈下、阈、阈上、最大及超最大刺激。

注意事项:1、神经纤维对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全”或“无”式。

模拟刺激应该给予实验对象充分刺激时间。

2、模拟实验中每次刺激之后须待肌肉有相同的间歇时间,待肌肉松驰后给予刺激。

3、观察实验动作电位过程,视线需与显示器基线水平。

实验二出、凝血时间检测【计划学时】2节一、出血时的测定目的和原理出血时是指从针刺使皮肤毛细血管破损后,血液自选流出到自行停止的一段时间。

当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受伤时,受伤的血管可立即收缩,局部血流减慢,促使血小板粘着于血管的损伤处,同时血小板释出血管活性物质,使毛细血管发生较广泛和较持久的收缩,使出血停止。

故测定出血时可了解毛细血管及血小板功能是否正常。

正常人的出血时间为1-4分钟。

出血时处长常见于血小板数量减少的情况,偶见于毛细血管有缺陷的情况。

实验对象:人实验器材:弹簧针或注射针头、吸水纸、钟或秒表、75%酒精、棉球。

《生理学》课程实训手册

《生理学》课程实训手册

《生理学》课程实训手册前言《生理学》作为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验实训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索精神至关重要。

本实训手册旨在为学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生理学实验指导,通过详细的案例和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加深对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一章实训准备一、实验室规则与安全须知1.实验室规则:进入实验室前需阅读并遵守实验室规则,包括着装要求、器材使用规定、实验废弃物处理等。

2.安全须知: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使用实验器材时避免直接接触危险物质等。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准备1.常用器材:介绍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如显微镜、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手术器械等。

2.试剂准备:列出实验中所需的试剂及其配制方法,如任氏液、生理盐水等。

第二章实验项目与案例实验一: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递一、实验目的观察并理解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递过程及其机制。

二、实验原理简述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兴奋传递的电化学过程。

三、实验材料蛙类、任氏液、刺激器、肌电图仪、手术器械等。

四、实验步骤1.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详细步骤包括蛙的固定、剪除内脏及头胸部、剥皮、分离两腿、游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等。

2.连接实验装置:将标本固定于实验台上,用刺激器连接坐骨神经,肌电图仪连接腓肠肌记录肌肉收缩电位。

3.给予刺激并记录:调整刺激参数,给予坐骨神经不同强度的电刺激,观察并记录腓肠肌的收缩反应及肌电图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分析不同刺激强度下腓肠肌收缩反应的差异及其原因,讨论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递机制。

实验二: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一、实验目的观察并理解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

二、实验原理简述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机制,特别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血压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家兔、动脉插管装置、压力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器械等。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1. 引言生理学是探究生命的各种活动和机能的科学,实验是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测量人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详细描述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2. 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具体包括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因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进而为解释和预测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变化提供依据。

3. 方法3.1 受试者选择本实验共选择了10名年龄相仿、健康无异常的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以尽量减少年龄和健康状况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2 测量心率实验中使用了心率表或手机应用程序来测量受试者的心率。

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安静坐或躺在舒适的环境中,记录下的心率数值。

3.3 测量血压实验中使用了血压计来测量受试者的血压。

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坐或躺在舒适的环境中,正确佩戴血压计并记录下相应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数值。

4. 结果本实验共收集了每位受试者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在收集数据后,我们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并得出以下结果:4.1 心率变化在不同状态下,受试者的心率有所变化。

例如,身体活动时心率会明显增加,而在睡眠时心率则较为稳定。

我们还观察到一些受试者的心率会因紧张或兴奋等情绪因素而发生短暂的剧烈波动。

4.2 血压变化血压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体重、体位、心理因素等。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受试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在不同条件下有所波动。

例如,进行剧烈运动后,血压会明显升高。

5. 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心率和血压受多种因素的调控以及在特定环境中的变化。

这些变化在生理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心率和血压受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影响的结论。

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6. 结论本实验中,我们成功测量并记录了受试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心率和血压变化。

生理科学实验报告

生理科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细胞膜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变化。

2. 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中的移动能力。

细胞膜的流动性对细胞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如物质交换、信号传递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细胞膜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变化,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等。

2. 实验试剂:0.9%生理盐水、0.1%的ATP溶液、1%的胆固醇溶液、1%的钙离子溶液、1%的MgCl2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细胞悬液:取新鲜的动物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制成细胞悬液。

2. 取载玻片,滴加适量细胞悬液,盖上盖玻片。

3.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形态。

4. 分别向载玻片上的细胞悬液中加入0.9%生理盐水、0.1%的ATP溶液、1%的胆固醇溶液、1%的钙离子溶液、1%的MgCl2溶液,观察细胞膜形态变化。

5.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细胞膜的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在正常生理盐水中,细胞膜呈均匀的圆环形,流动性较好。

(2)加入0.1%的ATP溶液后,细胞膜出现皱褶,流动性降低。

(3)加入1%的胆固醇溶液后,细胞膜变得更加紧密,流动性降低。

(4)加入1%的钙离子溶液后,细胞膜出现明显的皱褶,流动性降低。

(5)加入1%的MgCl2溶液后,细胞膜变得较为平滑,流动性较好。

2. 实验分析:(1)ATP是细胞内的能量物质,其加入后,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可能是由于ATP与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发生作用,影响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2)胆固醇是一种调节细胞膜流动性的物质,其加入后,细胞膜变得更加紧密,流动性降低,表明胆固醇在细胞膜中起到了稳定细胞膜结构的作用。

(3)钙离子和MgCl2是细胞内的无机离子,其加入后,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可能是由于这些离子与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发生作用,影响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动物生理实验报告册

动物生理实验报告册

一、前言动物生理实验是生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对动物生理过程的观察和测量,可以揭示动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本报告册旨在记录动物生理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分析,为生理学研究和教学提供参考。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1)实验目的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临界值、最大值、传导速度及不应期。

(2)实验方法采用蟾蜍坐骨神经标本,通过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CAP,分析其临界值、最大值、传导速度及不应期。

(3)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得出蟾蜍坐骨神经干CAP的临界值、最大值、传导速度及不应期,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2. 实验二:小鼠生理指标测定(1)实验目的掌握健康小鼠的外观检查方法、性别鉴定、捉拿和固定方法、小鼠灌胃给药与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等技术。

(2)实验方法观察小鼠的外观、性别、捉拿、固定、给药等操作,记录相关数据。

(3)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小鼠的生理指标,如体重、心率、呼吸频率等,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判断小鼠生理状态。

3. 实验三:蟾蜍骨骼肌生理(1)实验目的确定蟾蜍骨骼肌收缩的阈水平和最大收缩,分析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曲线,确定收缩的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分析刺激频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2)实验方法采用蟾蜍腓肠肌标本,通过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肌肉收缩,分析其阈水平和最大收缩、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曲线、收缩的三个时期及刺激频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3)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得出蟾蜍骨骼肌收缩的阈水平和最大收缩、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曲线、收缩的三个时期及刺激频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4. 实验四:实验动物学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动物的操作流程,包括抓取、固定、编号、给药、取血、麻醉、绝育、解剖等。

(2)实验方法按照操作流程,对实验动物进行各项操作,记录相关数据。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心脏解剖结构。

2. 掌握心脏生理功能实验方法。

3. 了解心脏搏动的基本原理。

4. 分析心脏功能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生理学实验室四、实验对象健康成年志愿者五、实验器材1. 心脏解剖模型2. 心电图机3. 动物心脏生理学实验装置4. 心电图记录纸5. 激光笔6. 计时器7. 记录本六、实验步骤1. 观察心脏解剖结构,了解心脏的四个腔室、瓣膜、冠状动脉等部位。

2. 在动物心脏生理学实验装置上,连接心电图机,记录心脏搏动情况。

3. 观察并记录心脏搏动的周期、频率、幅度等参数。

4. 通过调整实验装置上的旋钮,观察心脏搏动的变化,分析心脏功能与外界刺激的关系。

5. 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心脏搏动曲线。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解剖结构观察结果: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右心房之间有房中隔,左右心室之间有室中隔。

心脏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冠状动脉负责心脏的血液供应。

2. 心脏搏动观察结果:心脏搏动周期为0.8秒,频率为75次/分钟,幅度约为0.5V。

3. 调整实验装置观察结果:当调整实验装置上的旋钮,增加心脏搏动频率时,心脏搏动周期缩短,频率增加,幅度略有减小;当调整实验装置上的旋钮,降低心脏搏动频率时,心脏搏动周期延长,频率降低,幅度略有增加。

4. 心脏功能与外界刺激关系分析:心脏搏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等。

实验结果表明,心脏搏动与外界刺激密切相关,调整实验装置上的旋钮可以模拟外界刺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八、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观察了心脏解剖结构和心脏搏动情况,掌握了心脏生理功能实验方法。

2.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解了心脏功能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识到心脏健康的重要性。

3. 本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九、实验讨论1. 心脏搏动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心脏搏动变化?2. 心脏功能与人体健康有何关系?如何保持心脏健康?3.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最新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

最新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

最新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对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实验原理: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吸收器官,其吸收功能与肠腔内物质的浓度有关。

通过改变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可以观察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效率,从而了解小肠吸收功能的调节机制。

实验材料:1. 小鼠若干只,体重约20-25克。

2. 葡萄糖溶液,分别制备5%,10%,15%,20%和25%的不同浓度。

3. 吸收瓶,用于收集小肠吸收的液体。

4. 手术器械一套,用于小鼠手术操作。

5. 显微镜,用于观察小肠黏膜细胞。

6. 实验室常规试剂和耗材。

实验方法:1. 将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使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2. 对小鼠进行麻醉,并进行腹部手术,将吸收瓶植入小肠肠腔内。

3. 通过灌注的方式,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注入吸收瓶中。

4. 观察并记录小肠对葡萄糖溶液的吸收情况,包括吸收时间、吸收量等。

5. 取出小肠样本,制作黏膜细胞涂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变化。

6.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吸收曲线,比较不同浓度下小肠的吸收效率。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量随着葡萄糖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浓度超过一定阈值后,吸收量不再显著增加。

显微镜观察发现,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处理的小鼠小肠黏膜细胞出现轻微损伤。

实验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存在一定的调节范围。

在一定浓度下,增加葡萄糖浓度可以提高吸收效率,但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黏膜细胞损伤,影响吸收功能。

这可能与小肠黏膜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有关,高浓度下转运蛋白可能达到饱和状态,限制了进一步的吸收。

结论: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效率与葡萄糖溶液的浓度有关,但存在最适浓度范围。

过高的浓度不仅不能提高吸收效率,还可能对小肠黏膜细胞造成损伤。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小肠吸收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生理学实验报告手册

生理学实验报告手册

•<实验四、肌肉的单收缩和强直收缩•实验名称: 牛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实训(验)环境: 牛蛙、任氏液、普通剪刀、手术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蛙板、蛙针、细线、培养皿、滴管、锌铜弓(或电子刺激器)。

•目的及要求 : 学习生理实验基本的组织分离技术;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坐标的方法。

•实验内容或步骤:• 1.毁脑脊髓• 2.剥制脊柱-后肢标本:用左手捏住蛙的脊柱,右手持出剪刀在前肢腋窝处连同皮肤、腹肌、脊柱一并剪断,然后右手握住后肢仅靠脊椎两侧将护壁及内脏剪去,(注意避开坐骨神经病),剪去肛门的皮肤,留下脊柱和后肢。

•3.剥皮:一只手捏住脊柱的断端(注意不要捏住脊柱两侧的神经),另一只手捏住其皮肤的边缘,向下剥去全部后肢的皮肤。

将标本放在干净的任氏液中。

将手及使用过的探针、剪刀全部冲洗干净。

•4.分离两腿:用镊子取出标本,将脊柱腹侧向上,左手的两个手指捏住脊柱断端的横突,另一手指将两后肢担起,形成一个平面。

此时用粗剪刀沿正中线将脊柱盆骨分为两半(注意勿伤坐骨神经)。

将一半后肢标本置任氏液中备用,另一半放在蛙板上进行下列操作。

• 5. 辨认主要肌肉:蛙类的坐骨神经是由第7、8、9对脊神经从相对应的椎间孔穿出汇合而成,行走于尾椎骨的两侧,到尾端(肛门处)绕过坐骨联合,到达后肢背侧,行走于梨状肌下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内,到达膝关节腘窝处分两支(胫神经和腓神经)进入腓肠肌。

•6.游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用蛙钉或左手的两个手指将标本绷直、固定。

先在腹腔面用玻璃分针沿脊柱游离坐骨神经,然后在标本的背侧于股二头肌与半膜肌的肌肉缝内将坐骨神经与周边的结缔组织分离直到腘窝,但不要伤及神经,其分支待以后用手术剪剪断。

用玻璃分针将腓肠肌与其下的结缔组织分离并在其跟腱处穿线、结扎。

•7. 剪去其他不用的组织(操作从脊柱向小腿方向进行):•(1)剪去多余的脊柱和肌肉:将后肢标本腹面向上,将坐骨神经连同2-3节脊椎用粗剪刀从脊柱上剪下来。

生理实验报告

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5日实验目的:1. 观察和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过程。

2. 了解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其产生机制。

3. 分析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在心脏搏动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1. 心肌细胞培养皿2. 动作电位记录仪3. 刺激器4. 液氮5. 实验试剂(如KCl溶液、NaCl溶液等)实验步骤:1. 准备心肌细胞:将培养皿中的心肌细胞用KCl溶液洗涤三次,以去除细胞外杂质。

2. 连接动作电位记录仪:将心肌细胞放置在动作电位记录仪的电极上,确保电极与细胞紧密接触。

3. 设置实验条件:调整动作电位记录仪的参数,包括放大倍数、时间常数等,确保能够清晰记录动作电位。

4. 给予刺激:使用刺激器给予心肌细胞一定频率的刺激,观察并记录动作电位的变化。

5. 改变刺激条件:逐步改变刺激频率和强度,观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

6. 分析实验结果:对记录到的动作电位进行分析,包括上升支、下降支、复极化过程等。

实验结果:1. 正常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在给予心肌细胞一定频率的刺激后,观察到典型的动作电位波形,包括上升支、下降支和复极化过程。

2. 改变刺激条件下的动作电位变化: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动作电位波幅逐渐减小,上升支和下降支的持续时间缩短,复极化过程加快。

3. 不同强度刺激下的动作电位变化: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动作电位波幅逐渐增大,上升支和下降支的持续时间延长,复极化过程减慢。

实验讨论:1.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是心脏搏动的基础,其产生机制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2. 刺激频率和强度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表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具有适应性和调节性。

3. 本实验结果与已有文献报道相符,验证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和产生机制。

实验结论:1. 成功观察和记录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过程。

2. 了解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其产生机制。

3. 分析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在心脏搏动中的作用。

生理学实训报告书

生理学实训报告书

一、实训目的本次生理学实训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生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训内容1. 实验一:蛙心灌流实验- 目的:学习离体蛙心灌流法,观察Na+、K+、Ca2+及肾上腺素(Adr)、乙酰胆碱(ACh)、乳酸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 原理: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成分,观察其对离体心脏活动的作用,从而了解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

- 仪器与试剂:青蛙、常用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棉线、任氏液、0.65%NaCl、2%CaCl2、1%KCl、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3%乳酸。

- 方法与步骤:斯氏蛙心插管法,将蛙心暴露后,插入蛙心夹,通过灌流系统向心脏灌流不同成分的溶液,观察心脏活动变化。

2. 实验二: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实验-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接头传递过程,了解神经递质的作用。

- 原理:通过观察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动作电位变化,了解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

- 仪器与试剂:神经肌肉标本、微电极、记录仪、氯化钾溶液、神经肌肉接头阻断剂。

- 方法与步骤:将神经肌肉标本固定在实验台上,插入微电极,通过记录仪观察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动作电位变化,给予氯化钾溶液和神经肌肉接头阻断剂,观察动作电位变化。

3. 实验三:呼吸运动实验- 目的:观察呼吸运动的过程,了解呼吸调节机制。

- 原理:通过观察呼吸肌的活动,了解呼吸调节机制。

- 仪器与试剂:呼吸运动装置、呼吸肌标本、刺激器、记录仪。

- 方法与步骤:将呼吸肌标本固定在实验台上,通过刺激器刺激呼吸肌,观察呼吸肌的活动,记录呼吸运动曲线。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过实验观察到,Na+、K+、Ca2+对离体心脏活动有重要影响,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可以模拟心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作用,乳酸对心脏活动有抑制作用。

生理学实验报告册

生理学实验报告册

实验成绩汇总表第 1 次实验实验日期:2020 年 11月 5日实验成绩:实验名称: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4)在该侧大腿背面纵向剪开皮肤,用玻璃分针在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分离出坐骨神经干,在神经干上穿线打两个结,在二个结中间剪断神经。

重复项目(1)的观察,观察后肢屈曲是否出现。

(5)将浸湿0.5% H2SO4的滤纸片贴在蛙的腹部,观察有否搔爬反射出现。

(6)用金属探针捣毁脊髓,重复项目(5),观察有否搔爬反射出现。

(7)用电刺激坐骨神经的外周端和中枢端,观察下肢的屈曲是否出现?(8)用电刺激腓肠肌,观察肌肉是否收缩?【注意事项】浸入H2SO4面积不要太大,出现效应及时洗去。

反射时的测定数据:①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到,随着硫酸浓度的增高,反射时逐渐减少。

因为随着硫酸浓度的增高,剌激强度也随之增大,使得兴奋在反射弧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传递)速度加快,反射时减少。

②从数据中还可以发现,在同一浓度的硫酸溶液刺激下,三次反应时呈现依次增加的规律,分析其原因:一是每次剌激前,蟾蜍中趾上的水滴并未完全吸干,使得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造成反射时的延长;二是每次刺激后由于未及时并充分洗去蟾蜍中趾上的硫酸,其皮肤上的感受器已经对该刺激有了一定的适应性,所以敏感度下降。

反射弧的分析:①蟾蜍的左后肢中趾去皮后不再对硫酸的刺激产生屈肌反射, 而未去皮的右后肢中趾依然对硫酸刺激产生屈肌反射,说明蟾蜍趾部硫酸刺激的感受器位于皮肤内。

第 2 次实验实验日期: 2022年 11 月 5日实验成绩:实验名称: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作(蛙毁髓的正确操作)(横断脊柱)(剪断躯干上部及内脏)(剥离皮肤)()坐骨神经走向示意图)(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第 3 次实验实验日期:2022年 11 月 5 日实验成绩:实验名称:刺激强度以及频率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逐一剪断。

再将标本背侧向上放置,沿坐骨神经沟(股二头肌与半膜肌之间的裂隙处)分离出大腿部的坐骨神经并用玻璃针轻轻勾起坐骨神经干,剪断所有分支一直游离至腘窝部为止。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医2012秋生理学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实验员:学号:联系方式:实验一骨骼肌的观察及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目标要求】1.掌握蛙类动物单毁髓的实验方法。

2.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

3.学习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4.观察与分析肌肉单收缩的三个时相,分析骨骼肌收缩形式与刺激频率之间的关系。

【基本原理】蛙类动物的某些基本生命活动,如神经的生物电活动、肌肉收缩等与哺乳动物相似。

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而且动物来源丰富,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永和坐骨神经标本来观察组织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以及骨骼肌收缩的特点等。

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刺激而产生的一次收缩为单收缩,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时相,即潜伏期、缩短期与舒张期。

肌肉收到连续的阈上刺激时,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相邻两单收缩的时相会出现融合,表现为强直收缩现象。

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舒张期,称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缩短期,称完全强直收缩。

躯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枢纽,由肌肉收缩产生动力完成的。

【材料与器械】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冠剪、毁髓针、玻璃针、固定针),蛙板,玻璃板,锌铜弓,小烧杯,滴管,纱布,细棉线,任氏液。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或其他生理记录仪),张力换能器。

【实验步骤】1.双毁髓的方法一手握蟾蜍,食指按压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背部,令其背部向上,头向前俯;另一手持毁髓针在左右耳后腺之间,背部的凹陷处将毁髓针垂直刺入,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搅动以捣毁脑组织,此时的动物为单毁髓动物。

彻底捣毁脊髓时,可见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

如动物仍表现四肢肌肉紧张或活动自如,表明未毁坏脊髓,必须重新毁髓。

2.剥制后肢标本将双毁髓的蟾蜍背面向上放在蛙板上,一手持手术镊轻轻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另一手持手术剪横向剪开皮肤,暴露脊柱。

生理学实验报告B5--3

生理学实验报告B5--3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生理学实验手册EXPERIMENT MANUAL FORPHYSIOLOGY专业及班级:学号:姓名:组别: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生理学实验室- 0 -实验一标本制备及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使用Experiment 1 Preparation of specimens and the use of BL-410 biological function of experimental system同组人姓名(the nam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same group)。

日期(date):年月日【实验目的】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熟悉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使用。

【实验原理】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方法和步骤】1.破坏脑和脊髓(常用的有三种方法)(1) 俯式捣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以左手持蟾蜍,将其腹面朝向手心,前肢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固定,后肢夹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固定,并用拇指按压蟾蜍头部使之下俯30~40度角;然后右手持金属探针沿蟾蜍头部的中线下划,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枕骨大孔。

将探针从枕骨大孔垂直刺入1~1.5mm,再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可感觉到探针与颅骨壁的碰击),破坏脑组织;再将探针退回至进针处,但不拔出而是转向后方刺入椎管,破坏脊髓。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生理学实验报告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机能的科学,通过实验方法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本实验旨在探究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实验目的: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原理;3. 研究呼吸系统的调节机制。

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呼吸频率计、呼吸容量计、氧气分析仪等;2. 实验材料:实验对象(志愿者)、氧气、二氧化碳等。

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确保实验环境安全,准备好所需仪器和材料;2. 实验步骤:a. 记录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等;b. 使用呼吸频率计测量志愿者的呼吸频率;c. 使用呼吸容量计测量志愿者的呼吸容量;d. 使用氧气分析仪测量志愿者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呼吸频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志愿者的平均呼吸频率,并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

如果呼吸频率超出正常范围,可能存在某种生理问题。

2. 呼吸容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志愿者的平均呼吸容量,并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

如果呼吸容量异常,可能与肺功能有关。

3. 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志愿者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并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

如果氧气含量低或二氧化碳含量高,可能存在气体交换障碍。

讨论与结论: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志愿者的呼吸系统功能和调节机制。

根据呼吸频率、呼吸容量以及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测量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志愿者的呼吸系统是否正常。

如果存在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实验的局限性:1. 实验样本数量有限,无法代表整个人群;2. 实验环境和条件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3.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如测量仪器的精度等。

进一步研究方向:1. 扩大实验样本数量,增加实验数据的可靠性;2. 结合其他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等,综合评估人体生理状态;3. 探究不同呼吸负荷下呼吸系统的适应能力。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急性动物实验
实验名称:急性动物实验
【材料与设备】家兔;常规手术器械一套;气管插管;兔手术台;止血钳;剪毛剪;20ml 注射器;生理盐水;纱布;棉线;
【实验目的】学习生理实验基本的组织分离技术;掌握气管插管、膀胱导尿的方法。

【方法和步骤】
1、麻醉、固定动物、气管插管
取家兔一只,称重,用35mg/kg体重量的戊巴比妥钠或用4mL/kg体重量的25%乌拉坦溶液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兔毛,沿颈部正中做3~4cm 长的切口,进行气管插,分离颈部两侧的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2、膀胱导尿
剪去腹部兔毛,沿耻骨联合上方1cm处做3-5cm长切口,沿腹白线逐层分离,找到膀胱,进行膀胱导尿。

【小结】
1、家兔肌肉紧张、角膜反射喝对皮肤夹捏的反应,这些活动银线减弱后消失时,应立即停止注射,以避免麻醉过深,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动物死亡。

2、不能将毛兔拎起,这样容易剪到皮肤和皮下神经
3、输尿管镜膀胱处结扎后,可略等片刻,输尿管观略充盈后再剪口插管会容易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